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进化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进化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进化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进化知识点

在必修二的生物课本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生物知识,遗传进化就是一个重点知识点,可是你对这个知识点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常考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必修二生物遗传进化知识

1、豌豆的特点(作遗传学材料的优点):闭花传粉自花授粉,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性状易于区分。(1.揭开闭花受精的奥秘、2.豌豆邹粒的原因、3.解读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孟德尔定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初级)、5.杂合子连续自交有个“大绝招”你用过没?)

2、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5、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6、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通过类比推理提出)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秦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8、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10、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1、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1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3、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4、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5.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大实验的实验思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离开来,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16、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17、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8、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9、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20、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重点

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7、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9、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0、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1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2、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3、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15、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6、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7、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18、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19、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20、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高一生物考点知识点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

无机物无机盐

组成细胞蛋白质

的化合物脂质

有机物糖类

核酸

二、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NH2

|

R-C-COOH

|

H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进化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高一物理必 修一知识点 必修2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科的重点,高一学生要学好哪些知识点?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一)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 - 表现型)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二) 遗传因子(基因型)的确定(有关基因用A、a 表示) (1)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即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即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或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2)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纯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推测为杂合子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 遗传进化是生物必修二的重点内容,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一) 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 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4.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对基因遗传病;另外染色体遗传病中常染色体病有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等;性染色体病有性腺发育不良等.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二) 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者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地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在F2 代中: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整理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5.分离定律 其实质 ..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 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且同时发生。

最新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二、细胞增殖 (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有丝分裂: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前期出现;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别注意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a.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3)减 数分裂:对象: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

高中生物必修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考点一】单因子杂交实验 1、孟德尔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的成功理由 ①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授粉时无外来花粉干扰,便于形成纯种 ②豌豆成熟后的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③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④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2、在母本(♀)花粉尚未成熟时将花瓣掰开,用镊子除去全部雄蕊(即人工去雄),然后在花朵外套纸袋,以防外来花粉授粉;1—2天后,从父本(♂)的花朵上取下成熟的花粉,放到母本花朵的柱头上进行人工授粉,完毕后套上纸袋。 3、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称为完全显性; 4、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称为不完全显性; 5、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的现象,称为共显性; 6、必须熟练掌握的几种杂交过程及相关比例 【考点二】遗传推断以及比例计算 【例题1】豌豆的茎高度有高茎和矮茎,用A/a表示,现有高茎豌豆自然状态下,F1代中有矮茎豌豆出现,选取F1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F2代中矮茎豌豆占,亲本豌豆的基因型是;A和a控制的表现类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方法一: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进行自交,高茎豌豆自交后代矮茎豌豆出现,说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F1代的基因型有AA、Aa、aa,且

比例为1:2:1,选取其中的AA和Aa进行自交,AA:Aa=1:2,即AA占1/3,其自交后代均为高茎,Aa占2/3,其自交后代中矮茎(aa)占2/3 ×1/4=1/6,其余均为高茎,所以F2代中矮茎豌豆占1/6。不同基因控制不同的性状,其原因在于基因的结构不同,即构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方法二:图解法 【例题2】果蝇的体色有灰身和黑身(用B、b表示),灰身对黑为显性,现有灰身雄果蝇和黑身雌果蝇交配,F1有雌雄性个体中均有灰身和黑身出现,使F1中的雌蝇和雄蝇相互交配,问:F2中黑身果蝇占,亲本的基因型是。 方法一:根据题意可知,亲代中灰身(A )和黑身(aa)交配,F1中的黑身(aa)出现,说明亲代中的灰身果蝇基因型为Aa,F1代中的雌雄均为果蝇Aa:aa=1:1,即Aa占1/2,aa 占1/2,相互交配时,雌雄配子均为A占1/2×1/2=1/4,a占3/4,雌雄配子相互结合时,只有雌配子a与雄配子a结合为aa为黑身,占3/4×3/4=9/16。 方法二:配子法 【考点三】深刻理解测交实验和分离定律的实质 1、测交的目的是验证某个体的基因型,即将被验证的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进行杂交,通过杂交产生子代表现型比例,确定某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进一步确定该个体的基因型。 2、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发生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不是发生在受精过程中;必须是等位基因分离(如:A和a的分离)。 【考点四】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 1、雄1(或雌1)中的卡片Y=y,但雄1中的卡片数可以不等于雌1中的卡片数; 2、从雄1信封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模拟F1雄性个体产生雄配子;从雌1信封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模拟F1雌性个体产生雌配子;将雄1和雌1中取出的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F1的雌雄配子受精作用,2张卡片的组合类型就是F2的基因型。(注意:记录后将卡片放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整理

1.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叫作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 2.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一 4.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 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5.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 稳定,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6.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7.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 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 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9.决定他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 做伴性遗传。 10.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1.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2.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13.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 件。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14.遗传信息蕴藏在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 了DNA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15.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之遗传与进化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之遗传与进化 遗传一般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1:遗传因子的发现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作基因型。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

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1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1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3:基因的本质 1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9.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解旋酶、DNA聚合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20.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叶绿体和线粒

新高考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课本原文重要概念识记

20-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 (必修2 P2) 自花传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3. (必修2 P3)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4. (必修2 P4) 孟德尔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5. (必修2 P4) 人们将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6. (必修2 P5) 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7. (必修2 P5)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 (必修2 P5)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运用到的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 21-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 (必修2 P12)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 (必修2 P13)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叫作“基因”,并且提出了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3. (必修2 P13)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4. (必修2 P13) 人类的白化病是一种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2-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 (必修2 P18) 减数分裂Ⅰ的主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配对,即联会;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2. (必修2 P19) 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最后形成四个精细胞。 3. (必修2 P21) 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作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作极体。 4. (必修2 P21)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就形成了一个卵母细胞和三个极体。 5. (必修2 P22)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6. (必修2 P23) 在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中,精子的头部几乎只保留了细胞核,部分细胞质变成了精子的颈部和尾部,大部分细胞质及多数细胞器被丢弃,但全部线粒体保留下来,并主要集中在尾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详细知识点

孟德尔遗传规律知识点清单 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 ①在花未成熟前去母本的全部雄蕊②对母本套上纸袋③传 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 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 10各。②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③分别 50—100次。 Dd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的数目要远远多于雌配子。只不过是含D的雌配子和 1:1,含D的雄配子和含d的雄配子比例接近1:1。 例1、某种高等植物的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 、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C、雌配子:雄配子=1:3 D、含A遗传因子的雌配子:含a遗传因子的雄配子=1:1 例2.豚鼠的黑体色对白体色是显性。当一只杂合的黑色豚鼠和一只白豚鼠杂交时,产生出生的子代是三白一黑,以下对结果的合理解释是 A.等位基因没有分离 B.子代在数目小的情况下,常常观察不到预期的比率 3∶1 D.减数分裂时,肯定发生了这对等位基因的互换 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而且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等位基因,在减I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F1(Aa)产生两种配子,比例是1:1.)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具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I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 假说→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归纳综合,总结 预计测交实验的结果。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未显现出的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显出不同性状(既有显性又有隐性)的现象。 D和d。 隐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 个体类: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交配类: 自交:自交一般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对于植物来说,是指自花授粉;而动物一般不说自交,用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交配代替。 杂交: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交配。 测交:让F1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 3 C. 7/16 D. 9/16 出现的为隐性性状。 (需要注意:隐性性状一出现即为纯合体) 体;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杂合体。(适合于植物,且为最简便方法。不适合于动物)方法二、测交法: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体。 。 (1)能稳定遗传指的是纯合子.(2)后代中的重组类型指的是性状与亲本不同,性状。 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有性生殖的生物(范围),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间)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 。减数分裂的结 。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 1 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 一.前人的观点: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 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二.孟德尔:19 世纪中期,奥地利人,遗传学之父。 三.自交与杂交: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也叫自交;杂交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两花 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 (♂),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四.选用豌豆做遗传试验的原因: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也就是豌豆花在 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 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五.孟德尔的实验:先除去未成熟化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雄蕊成熟 时,采取另一植株的花粉,散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他发现,无论用 高茎豌豆做母本(正交),还是做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总是高茎。之后他 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在第二代植株中,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的。孟德尔没有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上,而是对子二代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结果发现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孟德尔又用杂种子一代高茎豌豆与隐形纯合子矮茎豌豆杂 交,后代中性状分离比接近1:1。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它的假说。六.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七.显隐性状:孟德尔把子一代显示出来的形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形状叫做隐形性状。 八.性状分离: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九.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 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XXX豌豆杂交试验(一) XXX选择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原因如下: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遗传学中常用的概念及分析如下: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例如: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2.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的现象。 例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 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3.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例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 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高茎用D表示。 4.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例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矮茎用 d表示。 5.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例如, DD或dd。其特点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6.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例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7.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例如:DD×dd、Dd×dd、DD×Dd等。 8.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例如:DD×DD、Dd×Dd等。 9.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例如:Dd×dd。 10.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例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XXX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如下: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可使用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可使用测交法。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遗传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遗传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生物个体在繁殖过程中将自身的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遗传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也是进化的驱动力之一。在高一生物必修二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遗传的重要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1. DNA的结构与功能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包含了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大部分。DNA的结构是双螺旋状的,由磷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组成。DNA的功能主要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的合成。 2. 基因,基因型和表型 基因是指决定生物个体某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型指的是一个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而表型则是指这个个体的可观察到的性状。基因型通过基因表达来决定表型,不同的基因型会导致不同的表型。 3. 遗传规律

在遗传学中,有一些基本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不同性状的遗传方式。其中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多基因遗传规律、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等。这些规律为我们理解和预测遗传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4. 染色体与性别遗传 染色体是DNA分子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到遗传信息传递的作用。人类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决定个体性别的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型,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型。因此,在性别遗传过程中,男性会将Y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决定出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5. 遗传病与基因治疗 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遗传病的研究和治疗是遗传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修改或替代患者的异常基因来治疗遗传病。这种治疗方法在未来可能为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6.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

高中生物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知识点 超详细梳理与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超详细梳理与总结 ⏹基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几种交配方式 ★杂交 ★自交 ★测交 ★回交 ★正交与反交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科学方法 ☆选材:豌豆 .优点:①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人工去雄和异花授粉较方便 ☆操作程序 .①人工去雄:除去豌豆花中未成熟的雄蕊 .②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③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株花粉涂抹在去掉雄蕊的花的雌蕊柱头上 ☆创新设计

.①采用单因子研究分析法,一个时期内只观察、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差异②首创测交方法,用以验证提出的假说 ☆数学方法 .对杂交后代的性状进行分类和统计,并寻找其中的规律 ☆逻辑方法:假说-演绎法 .实验现象↓ .分析现象↓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总结升华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定律中的各种比例 ★3:1 ☆Aa x Aa .双亲本都为杂合子,进行自交(植物)或杂交(动植物) ★1:1 ☆Aa x aa

.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测交 ★9:3:3:1 ☆AaBb x AaBb .两个双杂合个体自交(植物)或杂交(动植物) a)9:3:3:1的变式 ★1:1:1:1 ☆AaBb x aabb .双杂合个体与双隐性纯合子测交 ★3:1:3:1 ☆AaBb x Aabb 或 AaBb x aaBb .双杂合个体与“一显一隐”单杂合个体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的过程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 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在哪里?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什么? 基因的本质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的表达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 、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 系的综合; 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 (亲本) 互交 反交 F 1(子一代) 纯合子、杂合子 F 2(子二代) 分离比为3:1 3.解释

体现在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 F 1是否产生两种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 1. 亲组合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 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条件。 五、小结 1.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证据:果蝇杂交(白眼) 伴性遗传:色盲与抗V D 佝偻病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涵盖了基因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和演化等内容。以下是生物必修二中关于遗传与进化的知识点总结: 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发现,遗传是通过基因的组合传递的。他总结了三条遗传规律:一是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1:2:1;二是隐性基因在杂合子中不显现;三是基因之间相互独立地分离和组合。 2.遗传信息的传递: 遗传信息通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和分离传递给后代。每个生物细胞中都含有固定数量的染色体,基因位于染色体的特定位置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子中两个基因相同,杂合子中两个基因不同。 3.遗传信息的变异: 基因的变异产生了物种间和个体间的差异,是进化的基础。基因突变是遗传信息发生变异的重要原因,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删除突变等。突变会导致新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出现。 4.DNA的复制和修复: DNA的复制是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DNA复制过程中,DNA双链解旋,每个链作为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复制过程中会出现错误,但细胞拥有多种修复机制来纠正这些错误,维护DNA的稳定性。 5.基因的表达:

基因的表达是指DNA转录成RNA,再通过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转录和翻译过程是生物中遗传信息转化为功能蛋白质的关键步骤。转录包括三个步骤:启动、延伸和终止;翻译包括启动、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6.突变的影响: 突变是遗传信息的变异,会对生物个体和种群产生影响。突变可引起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异,影响个体性状和适应性。突变累积可以产生新的生物形态,促进物种的演化。 7.遗传的统计规律: 大量的遗传现象可以通过统计方法进行解释和预测。例如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定律,通过概率统计来预测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比例。遗传变异也可以通过频率统计来研究。 8.进化的机制: 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主要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两种机制来推动。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会导致有利适应性状的逐渐积累。遗传漂变是种群遗传结构的随机变化,通常发生在小型种群中。 9.进化的证据: 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胚胎发育和分子遗传学等。化石记录显示了物种的演化和灭绝的过程。比较解剖揭示了不同物种之间的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同的特点。胚胎发育显示了物种间的共同祖先。分子遗传学研究了物种间的DNA序列差异,证明了物种的亲缘关系。 10.进化的模式: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知识点遗传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生物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化规律。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化过程至关重要。在高一生物必修2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关键的遗传知识点。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染色体与基因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染色体,它位于细胞核内,由DNA组成。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序列,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而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表达单位。 2. 遗传的规律 遗传的规律主要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染色体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简单隐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包括性别决定和连锁遗传。 3.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研究的是单个性状的遗传。他通过对豌豆的实验,发现了简单隐性遗传的规律,即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达方式。 4. 染色体遗传 染色体遗传是指遗传信息通过染色体的分离与组合进行传递。其中包括了性别决定和连锁遗传。性别决定是指由染色体上的性别染色体(X和Y染色体)决定个体的性别。连锁遗传是指遗传信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以固定的组合方式传递给子代。 5.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变异基因。基因突变可以是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基因的点突变或插入突变等。突变是进化的重要原因,它为物种的适应和进化提供了遗传变异的基础。 6.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是指基因在不同细胞和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方式和调节机制。包括转录、翻译、剪接和表观遗传修饰等过

程。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是遗传信息的实现过程,对于生物的发育 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7.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 基因工程是指通过人为手段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和性状的技术。常见的基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和基因转移等。转 基因技术是基因工程的一种应用,它将其他物种的基因导入到目 标物种中,实现特定的基因功能。 8. 遗传病与遗传咨询 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 遗传病。遗传咨询是指通过遗传学专家对患者进行遗传咨询,评 估遗传风险和制定遗传防治措施。 通过学习以上遗传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规 律和进化机制。遗传学的发展不仅为生物学提供了深刻的认识, 也为人类提供了改善生活和健康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大家通过学 习和探索,能够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精髓,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 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2023高考生物:《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2023高考生物:《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 进化知识点 1.豌豆做遗传学材料的优点:豌豆是雌雄同株(两性 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豌豆花较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生长周期短,繁殖快,后代多。 2.对分离现象或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说)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分离定律) 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彩球的组合有 3 种,各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理论上应为DD:Dd:dd = 1:2:1。

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7.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联会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8.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联会后的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交叉互换。 9.减数分裂Ⅰ的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10.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12.减数分裂Ⅱ的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3.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稳定性的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4.、萨顿假说:假说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法; 假说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5.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实验者:摩尔根;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果蝇眼色杂交实验结论: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