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电波段划分及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段划分及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段划分及传播方式

频率从几十Hz(甚至更低)到3000GHz左右(波长从几十Mm 到0.1mm左右)频谱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无线电波。电波旅行不依靠电线,也不象声波那样,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发信天线或自然辐射源所辐射的无线电波,通过自然条件下的媒质到达收信天线的过程,就称为无线电波的传播.

无线电波的频谱,根据它们的特点可以划分为表所示钓几个波段。根据频谱和需要,可以进行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和探测等,但不同波段电波的传播特性有很大差别。

光速÷频率=波长

无线电波波段划分波段名称波长范围(m)频段名称频率范围超长波长波中波

短波

1,000,000~10,000

10,000~1,000

1,000~100

100~~10

10~1

1~0。1

0.1~0。01

0。01~0.001

甚低频

低频

中频

高频

甚高频

特高频

超高频

极高频

3~30KHz

30~300KHz 300~3,000KHz 3~30MHz

30~300MHz 300~3,000MHz 3~30GHz 30~300GHz

超短波米波

分米波

厘米波

毫米波

电波主要传播方式

电波传输不依靠电线,也不象声波那样,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

任何一种无线电信号传输系统均由发信部分、收信部分和传输媒质三部分组成。传输无线电信号的媒质主要有地表、对流层和电离层等,这些媒质的电特性对不同波段的无线电波的传播有着不同的影响。根据媒质及不同媒质分界面对电波传播产生的主要影响,可将电波传播方式分成下列几种:

地表传播

对有些电波来说,地球本身就是一个障碍物。当接收天线距离发射天线较远时,地面就象拱形大桥将两者隔开.那些走直线的电波就过不去了。只有某些电波能够沿着地球拱起的部分传播出去,这种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就叫地波,也叫表面波。地面波传播无线电波沿着地球表面的传播方式,称为地面波传播。其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但电波频率愈高,地面波随距离的增加衰减愈快。因此,这种传播方式主要适用于长波和中波波段。天波传播声音碰到墙壁或高山就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光线射到镜面上也会反射。无线电波也能够反射。在大气层中,从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的高空有几层“电离层”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反射体,就象一只悬空的金属盖,电波射到“电离层’就会被反射回来,走这一途径的电波就称为天波或反射波.在电波中,主要

是短波具有这种特性。

电离层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有些气层受到阳光照射,就会产生电离。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有6000℃,它辐射出来的电磁波包含很宽的频带.其中紫外线部分会对大气层上空气体产生电离作用,这是形成电离层的主要原因。

电离层一方面反射电波,另一方面也要吸收电波。电离层对电波的反射和吸收与频率(波长)有关.频率越高,吸收越少,频率越低,吸收越多。所以,短波的天波可以用作远距离通讯.此外,反射和吸收与白天还是黑夜也有关。白天,电离层可把中波几乎全部吸收掉,收音机只能收听当地的电台,而夜里却能收到远距离的电台。对于短波,电离层吸收得较少,所以短波收音机不论白天黑夜都能收到远距离的电台。不过,电离层是变动的,反射的天波时强时弱,所以,从收音机听到的声音忽大忽小,并不稳定.

视距传播、散射传播及波导模传播视距传播是指:若收、发天线离地面的高度远大于波长,电波直接从发信天线传到收信地点(有时有地面反射波).这种传播方式仅限于视线距离以内。目前广泛使用的超短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电波传播均属这种传播方式.

散射传播是利用对流层或电离层中介质的不均匀性或流星通过大气时的电离余迹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来实现超视矩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主要用于超短波和微波远距离通信。

超短波的传播特性比较特殊,它既不能绕射,也不能被电离层反射,而只能以直线传播。以直线传播的波就叫做空间波或直接波。由

于空间波不会拐弯,因此它的传播距离就受到限制.发射天线架得越高,空间波传得越远。所以电视发射天线和电视接收天线应尽量架得高一些。尽管如此,传播距离仍受到地球拱形表面的阻挡,实际只有50km左右.

超短波不能被电离层反射,但它能穿透电离层,所以在地球的上空就无阻隔可言,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空间波与发射到遥远太空去的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取得联系。此外,卫星中继通讯,卫星电视转播等也主要是利用天波传输途径。

波导模传播电波是指:在电离层下缘和地面所组成的同心球壳形波导内的传播。长波、超长波或极长波利用这种传播方式能以较小的衰减进行远距离通信。

在实际通信中往往是取以上五种传播方式中的一种作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但也有几种传播方式并存来传播无线电波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使用波段的特点,利用天线的方向性来限定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

业余波段的划分和怎样利用不同的业务波段 1、160米波段(1.8~2.0MHz)

这是一个属于中波(MF)波段的业务频段。应该记住,业务无线电通信的前辈们就是从这些低频率开始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

这个波段的电波以地波传播为主。一般来说,地波传播的最大距离只有250公里,所以在太阳黑子活动的一般年份,这个频段只能用于本地、附近地区间的通信。但大量实践证明,在冬季黎明前的一两

个小时内,在太阳落山前的一小时内,它有可能传播到几千公里以外的地方。所以,国际上在每年的一、二月份都要为160米波段专门组织比赛,让热衷于这个波段通信的爱好者得以大显身手。

各国对这个波段的划分使用存在一些差别,如中国、美国、英国都是1.8~2.0MHz,澳大利亚是1。8~1.860MHz,而新西兰则分为1。803~1.813、1.875~1。900MHz两段。所以我们常需要“异频工作”方式来弥补各国规定上的不同,比如我们要和澳大利亚联络,就可在高手1。860MHz的频率上发射,而在低于1。860MHz的频道上收听。

2、 80米波段(3。5~3.9MHz)

这是属于HF段中频率最低的业余频段,也是一个最有利于初学者以较低的成本自制收发信设备的频段。和160米波段一样,它一般也是靠地波传播,晚上(一般要到零点以后)和邻近国家的联络比较有保障。在太阳黑子活动相对平静的年份,晚上DX的效果相当不错,白天由于电离层的反射有时也能达到300公里远的地方。

应该了解,3.75MHz是国际规定的慢扫描电视(SSTV)信道。

80米波段和160米波段在夏季都会受到几百公里之内雷电干扰以及非业务电台的干扰。

3、 40米波段(7.0~7.1MHz)

这是一个专用的业务波段。在太阳黑子活动水平较低的年份,白天这个波段可以很好地用做省内或邻相互间联络。到了太阳黑子活动高峰年,就有可能只能和本地电台联络。晚上或是傍晚和清晨,在这个波段上可以联络到世界各地的电台。

各个国家对这个波段的规定也有所不同,比如美国可使用7.0~7。3MHz的范围,其中7.15~7.3MHz可以用话工作,而处于第三区的我国只能用7。0~7.1MHz,因此有时会要求在联系中使用异频工作的方式.

4、 20米波段(14。0~14.35MHz)

这是爱好者使用最多的“黄金”频段之一许多国家规定有了高等级执照才能在这个频段上工作。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甚至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期,也还能够用这个波段和世界各地联络。和前面介绍的波段不同,这个波段开始出现“越距现象”了。即出现了一个地波传播到达不了,而天波一次单跳又超越了过去的电波无法到达的“寂静区”。这是天波传播的一个特有的现象。受越距现象影响的主要是省内或邻近省电台之间的联络,比如北京和天津等地,南京和镇江、苏州、上海等地在多数情况下都不能用20米波段进行联络。但由于电离层是在不断变化之中,所以寂静区的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

5、 15米波段(21.0~21。45MHz)

这是一个最热闹的波段,世界范围内大量的新手也都活跃在这个频段里。在太阳黑子活动的低潮期,15米波段可以很好地用于远程通信,即使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期,它也是比较可靠的。而且,它常与20米波段相辅相成,比如在20米波段上与欧美联络不好了,这时它却变得好起来了。

15米波段的越距现象更加明显,尤其是在隆冬和盛夏季节,听本省或国内电台是很困难的。

这个波段上有很多小功率电台活动。如日本在21。210~21。440MHz 中分配了24个频道专门供给5瓦以下的小功率电台使用.

6、 10米波段(28.0~29.7MHz)

这是一个理想的低功率远距离通信波段,甚至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期也是如此。当这个频段开通时(即传播情况比较好时)能达到像打电话那样的通信效果。由于频率比较高,晚上电离层较小的密度已不能对其形成反射,所以这个频段的远程通信只能在白天。10米波段的天线设备是整个短波中尺寸最小的,而传播过程中的绕射能力又比超短波的强,所以许多爱好者在中、近距离上用这个波段进行移动通信。

在10米波段上,28.0~28。2MHz一般用于电报,28。2~28。25MHz 是世界范围的10米波段业务无线电信标台(BEACON),28。25MHz 以上一般用于话,而29.4~29。5MHz是业余卫生通信用的频率。7、 6米波段(50~54MHz)

6米波段属于VHF(甚高频)频段,其传播方式接近于光波,在视距范围内能保证可靠的通信许多国家建有爱好者共用的6米波段自动中转系统,如澳大利亚,爱好者利用它可以用手持式对讲机进行环澳洲通信。

在大量的通信试验中人们发现,6米波也可以进行远距离通信。比如,我国苏州市的爱好者就在这个波段上,同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的业务电台联络过;又比如,澳大利亚爱好者经常能在当地收到我国江苏电视台一频道的信号(48。5~56.5MHz)。这是怎么回事呢?这

是国为在大气层底部的对流层中,各种气候现象产生了许多冷热气团的环流,而大气层上部的同温层却不受其影响。这种大气物理特性的不均匀改变了甚高频电波的方向,使其尚着对流层和同温层之间的“夹层”传向远方。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大气波导”。在微波波段,电磁波的传输往往要用一种叫“波导管"的器件。这种金属管子内壁光亮如镜,电磁波在里面由管壁边疆反射跳跃前进.这和我们所说的“对流层传播”十分相似.当然,这种被称为“对流层传播”的现象是受气象影响的,因而每次的持续时间不会很长。

现代科学证明,在电离层E层的底部会出现一些电子密度不均匀的区域,对于频率为40至60MHz 的无线电波有较好的散射作用。它有作用距离达1000至2200千米,有衰落现象,但不受电离层骚扰影响。现代科学还证明,每昼夜有数以千亿计的流星进入大气层.这些流星在80至120千米的高空烧毁,形成一条细而长的电离子气体柱并迅速扩散。这对于工作频率为20至100MHz的无线电波来讲,也是一个良好的散射媒体.而且由于这种“流星余迹”的散射点高,作用距离可达2000千米以上.多么诱人的DX传播条件!让我们一起努力实践早日分享这些科学成果吧。

8。、 2米波段(144~148MHz)

这也是属于甚高频的波段,其传播更领带于直接波了。爱好者主要用这个波段进行本地区内的通信许多国家在这个波段上建有一种叫“REPEATER"的自动差转系统,爱好者用手持机通过它的差转可进行远距离通信。我国的BY1PK曾经利用这种装置,再通过国际长途转

接,成功地进行过长城——BY1PK(北京天坛公园附近)——美国之间手持对讲机和手持对讲机的联络试验。

2米波段和6米波段一样,也有着“不可思议"的近7000公里的远距离联络记录。气候造成的空气团块或不同的气温层形成了“对流层传播”,而突发性E层也为2米波段远距离传播创造了条件.和6米波段相比,这个波段的对流层传播受气候变化影响更大,而利用突发性E 层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

2米波段是业务爱好者进行各种空间通信试验的常用波段:业务卫生的下行频率用的是这个频段,145。810和145。990MHz就是业务卫星“奥斯卡10号”的信标发射频率;利用月球反向进行通信的“EME”试验也有在2米波段上进行的,等等。

业务频段一直延伸到微波波段。微波有可能用于远程无线电通信吗?业务爱好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为了开发利用更高频率的无线电波段,全世界的爱好者都在不懈地进行着探索。爱好者们不断创造利用微波进行远程通信的新纪录,各种新的通信手段以及设备也在被爱好者们不断完善发展。可以相信,这种宝贵的努力一定会给人类通信事业的发展写下新的篇章

无线电通信波段划分

精心整理波段划分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22cm。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的某点。 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5cm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波段(C 即Compromise,英语“结合”一词的字头)。 “ (Ka K “以往”

我国的频率划分方法

ExtremelyLowFrequency(ELF) 0KHz to 3KHz VeryLowFrequency(VLF) 3KHz to 30KHz RadioNavigation&Maritime/AeronauticalMobile 9KHz to 540KHz LowFrequency(LF) 30KHz to 300KHz MediumFrequency(MF) 300KHz to 3MHz AMRadioBroadcast 540KHz to 1630KHz HighFrequency(HF) 3MHz to 30MHz ShortwaveBroadcastRadio 5.95MHz to 26.1MHz VeryHighFrequency(VHF) 30MHz to 300MHz LowBand:TVBand1-Channels2-6 54MHz to 88MHz L-band C-band X-band Ku-band Ka-band X-Rays

业余无线电频段

业余无线电频段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业余无线电频段 业余无线电频段从低频到高频被划分成许多不连续的波段,常用的有HF频段、VHF频段和UHF频段,频率再高的微波频段只用于业余卫星通讯和微波通讯实验。下面简要的介绍一下常用的业余无线电波段的传播规律。 l.160m频段(~)这是业余无线电台允许使用的最低频段。这个波段的传播规律跟中波很相似,白天主要是*地面波进行近距离的通讯,晚上可以通过电离层D层反射进行远距离通讯,最佳的通讯时机是通讯双方都处于日出日落的交界时间。在冬天的傍晚或黎明时分,是用160m频段进行远距离通讯的时候。由于这个频段频率比较低,需要架设庞大的天线,电离层对它的衰减也比较大,需要较大的功率才能达到远距离的通讯,因此,操作的人较少,并且多用CW进行联络。 2.80m频段(~)这个频段的传播规律与160m频段相似,主要是以F层和E层混合传播为主。夏天和白天由于D层和E层的电子密度高,这个频段以下的电波会被吸收掉而不能经电离层反射,白天只能进行100~200km距离的通讯。同时,在夏天经常发生雷电,使频段上有很大的噪音,弱小的信号不能被听到。在冬季的傍晚或黎明时分,进行远距离通讯的效果比160m频段好,通联到远距离电台的机会也大。这个波段的天线也是比较庞大,但比起160m频段的天线已经缩小了许多,况且现在也有许多缩短型的产品天线,使这个波段架设天线的难度减低。一般简易架设多用水平半波偶极天线,缩短型的产品无线多为垂直接地型的天线,有大的架设场地和充足的资金就可以在几十米的铁塔上架设起庞大的八木定向天线!效果好的天线是既要架得高,又要长度够。 3.40m频段(~)这是个短波初学者的入门频段之一,也是最拥挤热闹的频段。这个频段操作范围比较窄,但几乎全年全天大多可以进行QSO,白天,可以进行几百公里的通联,在傍晚或黎明时分是开通远距离通讯的好机会,这时各国的许多电台在狭窄的频段内互相拥挤,加上本身频段的严重杂音,汇集成一幅繁华的市井图。在深夜时分,常常是洲际通讯的好时机,因此,常在这个波段狩猎珍稀电台的HAM有个“夜猫子”的美称。国内较多HAM在~之间用LSB进行通联,许多省还在某些频点上设立固定的本地网络。这个频率的天线无论是简单的偶极天线、垂直接地天线或者复杂的八木旋转定向天线都能享受其中的乐趣,甚至有人把缩短型鞭状天线夹在汽车上,在上下班途中进行穿洲过省的通联。 4.20m频段(~)这个频段是着名的DX(远距离通讯)频段,原因是这个频段主要是*电离层F层进行全球的通讯。这个波段的特点是传播比较稳定,太阳的活动和季节的变化对传播影响比较小,电离层开通的时间比较长。在冬季传播稍差,传播主要开通东南亚地区,春秋两季开始开通全球传播,在夏季,即使在白天也有DX通讯的可能。大多数国际比赛和无线电远征活动,可在这个频段操作,同时大多数使用这个频段的电台也都是以进行DX通讯为目的的,因此,这个波段是狩猎珍稀电台最佳频段。在国内比较有名的是频点的中国老火腿网,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东南亚的华人老火腿们在此频率聚会,称为早茶相聚。另一个是频点的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网络,每星期二上午十点开始,由BY1PK主控,通报各地的活动情况和CRSA近期的工作安排等。这个频段除了常用的CW和USB通讯模式外,还可以进行RTTY和SSTY通讯。这个频段的天线已经可以做得比较小巧,常常采用八木定向天线,天线的增益也比较高,也有很多是采用多波段共用天线进行操作。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一、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速度离开发射天线后,是经过不同的传播路径到达接收点的。人们根据这些各具特点的传播方式,把无线电波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 1)地波,这是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 2)天波,也即电离层波。地球大气层的高层存在着“电离层”。无线电波进入电离层时其方向会发生改变,出现“折射”。因为电离层折射效应的积累,电波的入射方向会连续改变,最终会“拐”回地面,电离层如同一面镜子会反射无线电波。我们把这种经电离层反射而折回地面的无线电波称为“天波”。 3)空间波,由发射天线直接到达接收点的电波,被称为直射波。有一部分电波是通过地面或其他障碍物反射到达接收点的,被称为反射波。直射波和反射波合称为空间波。 4)散射波,当大气层或电离层出现不均匀团块时,无线电波有可能被这些不均匀媒质向四面八方反射,使一部分能量到达接收点,这就是散射波。 在业余无线电通信中,运用最多的是“天波”传播方式,这是短波远距离通信向必要条件。空间波和散射波的运用多见于超高频通信,而地波传播“般只用于低波段和近距离通信。 二、电离层与天波传播 1.电离层概况 在业余无线电中,短波波段的远距离通信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短波段信号的传播主要依靠的是天波,所以我们必需对电离层有所了解。 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底层部分是“对流层”,其高度在极区约为九公里,在赤道约为十六公里。在这里,气温除局部外总是随高度上升而下降。人们常见的电闪雷鸣、阴晴雨雪都发生在对流层,但这些气象现象一般只对直射波传播有影响。 在离地面约10到50公里的大气层是“同温层”。它对电波传播基本上没有影响。 离地面约50到400公里高空的空气很少流动。在太阳紫外线强烈照射下,气体分子中的电子挣脱了原子的束缚,形成了自由电子和离子,即电离层。由于气体分子本身重量的不同以及受到紫外线不同强度的照射,电离层形成了四个具有不同电子密度和厚度的分层,每个分层的密度都是中间大两边小。 离地面50~90公里的称作口层。D层白天存在,晚上消失。D层的密度最小,对电波不易反射。当电波穿过口层时,频率较低的被吸收得较多。 90公里~140公里的是E层。通常情况下E层的密度也较小,只有对中波可以反射。在一些特定条件下,E层有可能反射高频率的无线电波。在盛夏或是隆冬,E层对电波的反射现象总是有规律地出现,你可以清楚地接收到远距离小功率电台发射的信号,而且可以发现可听别的范围是在有规律地变化。所以,爱好者们对这种不稳定的E层总是抱着极大的兴趣在进行观测研究。 高空200~300公里的是F1层,300~400公里是F2层。夏季以及部分春秋季的白天,F1层和F2层同时存在,且F2层的密度最大。到了夜晚,F1和F2合并成一个F2层,高度上升。F2层对电波的反射能力最强,它的存在是短波能够进行远距离通信的主要条件。 电离层示意阁请看图5.1。 2.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人们发现,当电波以一定的入射角到达电离层时,它也会象光学中的反射那样以相同的角度离开电离层。显然,电离层越高或电波进入电离层时与电离层的夹角越小,电波从发射点经电离层反射到达地面的跨越距离越大。这就是利用天波可以进行远程通信的根本原出。而且,电波返回地面时又可能被大地反射而再次进入电离层,形成电离层的第二次、第三次反射,如图5.2所示。

无线电通信波段划分

波段划分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22cm。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的某点。 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5cm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 波段(C即Compromise,英语“结合”一词的字头)。 在英国人之后,德国人也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雷达,他们选择作为自己雷达的中心波长。这一波长的电磁波就被称为K波段(K = Kurtz,德语中“短”的字头)。 “不幸”的是,德国人以其日尔曼民族特有的“精确性”选择的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吸收。结果这一波段的雷达不能在雨中和有雾的天气使用。战后设计的雷达为了避免这一吸收峰,通常使用比K波段波长略长(Ka,即英语K-above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上)和略短(Ku,即英语K-under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最后,由于最早的雷达使用的是米波,这一波段被称为P波段(P为Previous的缩写,即英语“以往”的字头)。 该系统十分繁琐、而且使用不便。终于被一个以实际波长划分的波分波段系统取代,这两个系统的换算如下。 原 P波段 = 现 A/B 波段 原 L波段 = 现 C/D 波段 原 S波段 = 现 E/F 波段 原 C波段 = 现 G/H 波段 原 X波段 = 现 I/J 波段 原 K波段 = 现 K 波段 我国现用微波分波段代号

我国的频率划分方法

无线电频谱和波段划分

无线电频谱和波段划分 2004-03-10 段号频段名称 频段范围(含上限, 不含下限)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含上限, 不含下限) 1 极低频(ELF) 3~30赫(Hz)极长波100~10兆米 2 超低频(SLF) 30~300赫(Hz)超长波10~1兆米 3 特低频(ULF) 300~3000赫(Hz)特长波100~10万米 4 甚低频(VLF)3~30千赫(KHz)甚长波10~1万米 5 低频(LF)30~300千赫(KHz)长波10~1千米 6 中频(MF)300~3000千赫(KHz)中波10~1百米 7 高频(HF)3~30兆赫(MHz)短波100~10米 8 甚高频(VHF) 30~300兆赫(MHz)超短波10~1米 9 特高频(UHF)300~3000兆赫(MHz)分米波 微 波10~1分米 10 超高频(SHF)3~30吉赫(GHz)厘米波10~1厘米 11 极高频(EHF) 30~300吉赫(GHz)毫米波10~1毫米 12 至高频300~3000吉赫(GHz)丝米波10~1丝米 极低频短波通信频率功能的划分 极低频短波通信实际使用的频率范围:1.6 MHz~30 MHz 1600 kHz~1800 kHz:主要是些灯塔和导航信号,用来给鱼船和海上油井勘探的定位信号 1800 kHz~2000 kHz:160米的业余无线电波段,在秋冬季节的夜晚有最好的接收效果。 2000 kHz~2300 kHz:此波段用于海事通信,其中2182 kHz保留为紧急救难频率。2300 kHz~2498 kHz:120米的广播波段。 2498 kHz~2850 kHz:此波段有很多海事电台。 2850 kHz~3150 kHz:主要是航空电台使用。 3150 kHz~3200 kHz:分配给固定台。 3200 kHz~3400 kHz:90米的广播波段,主要是一些热带地区的电台使用。3400 kHz~3500 kHz:用于航空通信。 3500 kHz~4000 kHz:80米的业余无线电波段。 4000 kHz~4063 kHz:固定电台波段。 4063 kHz~4438 kHz:用于海事通信。 4438 kHz~4650 kHz:用于固定台和移动台的通信 4750 kHz~4995 kHz:60米的广播波段,主要由热带地区的一些电台使用。最好的接收时间是秋冬季节的傍晚和夜晚。 4995 kHz~5005 kHz:有国际性的标准时间频率发播台。可在5000 kHz听到。5005 kHz~5450 kHz:此频段非常混乱,低端有些广播电台,还有固定台和移动台。 5450 kHz~5730 kHz:航空波段。

无线电波段划分及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段划分及传播式 频率从几十Hz(甚至更低)到3000GHz左右(波长从几十Mm 到0.1mm左右)频谱围的电磁波,称为无线电波。电波旅行不依靠电线,也不象声波那样,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发信天线或自然辐射源所辐射的无线电波,通过自然条件下的媒质到达收信天线的过程,就称为无线电波的传播。 无线电波的频谱,根据它们的特点可以划分为表所示钓几个波段。根据频谱和需要,可以进行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和探测等,但不同波段电波的传播特性有很大差别。 光速÷频率=波长 无线电波波段划分波段名称波长围(m)频段名称频率围超长波 长波中波 短波 1,000,000~10,000 10,000~1,000 1,000~100 100~~10 10~1

0.1~0.01 0.01~0.001 甚低频 低频 中频 高频 甚高频 特高频 超高频 极高频 3~30KHz 30~300KHz 300~3,000KHz 3~30MHz 30~300MHz 300~3,000MHz 3~30GHz 30~300GHz 超短波米波 分米波 厘米波

电波主要传播式 电波传输不依靠电线,也不象声波那样,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 任一种无线电信号传输系统均由发信部分、收信部分和传输媒质三部分组成。传输无线电信号的媒质主要有地表、对流层和电离层等,这些媒质的电特性对不同波段的无线电波的传播有着不同的影响。根据媒质及不同媒质分界面对电波传播产生的主要影响,可将电波传播式分成下列几种: 地表传播 对有些电波来说,地球本身就是一个障碍物。当接收天线距离发射天线较远时,地面就象拱形大桥将两者隔开。那些走直线的电波就过不去了。只有某些电波能够沿着地球拱起的部分传播出去,这种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就叫地波,也叫表面波。地面波传播无线电波沿着地球表面的传播式,称为地面波传播。其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但电波频率愈高,地面波随距离的增加衰减愈快。因此,这种传播式主要适用于长波和中波波段。天波传播声音碰到墙壁或高山就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光线射到镜面上也会反射。无线电波也能够反射。在大气层中,从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的高空有几层“电离层”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反射体,就象一只悬空的金属盖,电波射到“电离层’就

业余无线电常用的几个波段

玩对讲机,业余无线电常用的几个频段你知道几个? 业余无线电频段从低频到高频被划分成许多不连续的波段,常用的有HF频段、VHF频段和UHF频段,频率再高的微波频段只用于业余卫星通讯和微波通讯实验。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常用的业余无线电波段的传播: 一、160m频段(1.80~2.00MHz) 这是业余无线电台允许使用的最低频段。这个波段的传播规律跟中波很相似,白天主要是靠地面波进行近距离的通讯,晚上可以通过电离层D层反射进行远距离通讯,最佳的通讯时机是通讯双方都处于日出日落的交界时间。在冬天的傍晚或黎明时分,是用160m频段进行远距离通讯的时候。由于这个频段频率比较低,需要架设庞大的天线,电离层对它的衰减也比较大,需要较大的功率才能达到远距离的通讯,因此,操作的人较少,并且多用CW进行联络。 二、80m频段(3.50~3.90MHz) 这个频段的传播规律与160m频段相似,主要是以F层和E 层混合传播为主。夏天和白天由于D层和E层的电子密度高,这个频段以下的电波会被吸收掉而不能经电离层反射,白天只能进行100~200km距离的通讯。同时,在夏天经常发生雷电,使频段上有很大的噪音,弱小的信号不能被听到。在冬季的傍晚或黎明时分,进行远距离通讯的效果比160m频段好,通联到远距离电台的机会也大。这个波段的天线也是比较庞大,但比起160m频段的天线已经缩小了许多,况且现在也有许多缩短型的产品天线,使这个波段架设天线的难度减低。一般简易架设多用水平半波偶极天线,缩短型的产品无线多为垂直接地型的天线,有大的架设场地和充足的资金就可以在几十米的铁塔上架设起庞大的八木定向天线,效果好的天线是既要架得高,又要长度够。 三、60米波段 60米波段是最新的业余无线电运动的HF波段,它也是目前唯一频点化的波段。所谓频点化波段,就是说火腿只能在这个波段的 5 个指定频点上通信,它们分别是:5330.5KHz、5346.5KHz、5366.5KHz、5371.5KHz 和5340.5KHz。此外,通信模式限定为USB (上边带)语音模式,最大输出功率为15W。这个波段与80 米波段很相似,不过非常安静。少数国家使用这个波段的部分频率,但不影响我们在日落之后进行远程通信。 根据2018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我国60米业余波段的频率范围是5351.5-5366.5kHz。 四、40m频段(7.00~7.10MHz) 这是个短波初学者的入门频段之一,也是最拥挤热闹的频段。这个频段操作范围比较窄,但几乎全年全天大多可以进行QSO,白天可以进行几百公里的通联,在傍晚或黎明时分是开通远距离通讯的好机会,这时各国的许多电台在狭窄的频段内互相拥挤,加上本身频段的严重

无线电频段的划分及应用

无线电频段的划分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无线电频段的划分及应用也日趋复杂。无线电波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波,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由于无线电波是无线传输,所以它可以被广泛应用在通信、民生和国防等众多领域。合理的无线电频段划分可以很好地实现无线电波的分类和管理,方便各个相关领域的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无线电频段的划分及应用。 一、无线电频段的划分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规定的国际电信业务的使用,无线电频段可以分为5类,分别是LF、MF、HF、VHF和UHF。 1. LF(低频) LF频段的使用范围为30~300kHz,主要用于声音广播和无线电导航等。由于LF频段的电波穿透能力很强,所以在地下和海底通信中被广泛应用。但是,LF频段的通信距离有限,受天气状况和磁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较大。

2. MF(中频) MF频段的使用范围为300~3000kHz,主要用于AM广播和海 上通信等。由于MF频段的电波传播距离较远,所以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解决通信距离过短的问题。但是,MF频段的抗干扰能力较差,不适合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地下通信等领域。 3. HF(高频) HF频段的使用范围为3~30MHz,主要用于短波广播和长距离 通信等。由于HF频段电波反射特性的影响,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但是,由于HF频段受天气和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抗干扰能力也较差。 4. VHF(甚高频) VHF频段的使用范围为30~300MHz,主要应用于电视广播、 民航通信和军事通信等。由于VHF频段的抗干扰能力较强,且在 空间传输和移动通信等方面具有优势,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民生和

军事场合。但是,在大雨、大雾等天气条件下,VHF通信距离受 到一定的限制。 5. UHF(超高频) UHF频段的使用范围为300~3000MHz,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航空雷达和卫星通信等。由于UHF频段的抗干扰能力和数据传输 速率较高,所以广泛应用于现代高科技领域。 二、无线电频段的应用 无线电频段广泛应用于通信、民生、国防等领域。下面我们来 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 1. 通信领域 通信领域是无线电频段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无线电通信是 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双向、多向或广播式的信息传输。无线电通 信可分为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和视频通信等多种形式。从通信距

无线电波段划分及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段划分及传播方式 频率从几十Hz(甚至更低)到3000GHz左右(波长从几十Mm 到0。1mm左右)频谱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无线电波.电波旅行不依靠电线,也不象声波那样,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发信天线或自然辐射源所辐射的无线电波,通过自然条件下的媒质到达收信天线的过程,就称为无线电波的传播。 无线电波的频谱,根据它们的特点可以划分为表所示钓几个波段。根据频谱和需要,可以进行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和探测等,但不同波段电波的传播特性有很大差别。 光速÷频率=波长 无线电波波段划分波段名称波长范围(m)频段名称频率范围超长波长波中波 短波 1,000,000~10,000 10,000~1,000 1,000~100 100~~10 10~1 1~0。1

0.1~0。01 0。01~0。001 甚低频 低频 中频 高频 甚高频 特高频 超高频 极高频 3~30KHz 30~300KHz 300~3,000KHz 3~30MHz 30~300MHz 300~3,000MHz 3~30GHz 30~300GHz 超短波米波 分米波 厘米波 毫米波

电波主要传播方式 电波传输不依靠电线,也不象声波那样,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 任何一种无线电信号传输系统均由发信部分、收信部分和传输媒质三部分组成。传输无线电信号的媒质主要有地表、对流层和电离层等,这些媒质的电特性对不同波段的无线电波的传播有着不同的影响。根据媒质及不同媒质分界面对电波传播产生的主要影响,可将电波传播方式分成下列几种: 地表传播 对有些电波来说,地球本身就是一个障碍物。当接收天线距离发射天线较远时,地面就象拱形大桥将两者隔开。那些走直线的电波就过不去了.只有某些电波能够沿着地球拱起的部分传播出去,这种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就叫地波,也叫表面波。地面波传播无线电波沿着地球表面的传播方式,称为地面波传播。其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但电波频率愈高,地面波随距离的增加衰减愈快。因此,这种传播方式主要适用于长波和中波波段。天波传播声音碰到墙壁或高山就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光线射到镜面上也会反射。无线电波也能够反射。在大气层中,从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的高空有几层“电离层”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反射体,就象一只悬空的金属盖,电波射到“电离层’就会被反射回来,走这一途径的电波就称为天波或反射波。在电波中,主要是

无线电通信波段划分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无线电通信波段划分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波段划分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22cm。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的某点。 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5cm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波段(C即Compromise,英语“结合”一词的字头)。 在英国人之后,德国人也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雷达,他们选择1.5cm作为自己雷达的中心波长。这一波长的电磁波就被称为K波段(K = Kurtz,德语中“短”的字头)。 “不幸”的是,德国人以其日尔曼民族特有的“精确性”选择的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吸收。结果这一波段的雷达不能在雨中和有雾的天气使用。战后设计的雷达为了避免这一吸收峰,通常使用比K波段波长略长(Ka,即英语K -above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上)和略短(Ku,即英语K-under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最后,由于最早的雷达使用的是米波,这一波段被称为P波段(P为Previous的缩写,即英语“以往”的字头)。 该系统十分繁琐、而且使用不便。终于被一个以实际波长划分的波分波段系统取代,这两个系统的换算如下。 原 P波段 = 现 A/B 波段 原 L波段 = 现 C/D 波段 原 S波段 = 现 E/F 波段 原 C波段 = 现 G/H 波段 原 X波段 = 现 I/J 波段 原 K波段 = 现 K 波段

电磁波频段划分

电磁波频段划分 电磁波是一种具有波动性质的电磁场波动。它既具有电场成分又具有磁场成分,能够 在自由空间中自由传播。电磁波是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讯等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是 人类探索宇宙、了解自然界的必要工具。电磁波按频率的不同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 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七类,下面将分别对它们进行介绍。 1. 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频段划分是指无线电波在传输中所占的频率范围。根据国际无线电通信联盟 的规定,无线电波频段分为甚低频、超低频、低频、中频、高频、超高频、特高频和超高 频等八个频段。其中,甚低频和超低频用于通信、调制和定向导航,低频和中频用于广播、航海、通信和定向导航,高频和超高频用于广播、航海、通信、雷达、电视和卫星通讯, 而特高频和超高频则广泛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讯、GPS导航等领域。 2. 微波 微波波长介于无线电波和红外线之间,频率一般在300MHz至300GHz范围内,具有波 长短、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物理实验、医疗、材料成像等领域。 微波按频率分为低频微波、中频微波、高频微波和毫米波等几类,其中毫米波具有极高的 穿透力和衍射特性,能够用于高清晰度图像、毫米波遥感和成像等领域。 3. 红外线 红外线波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频率在180GHz至400THz之间,具有很强的热辐 射能力,可用于物体的测温、医学检查、夜视仪、遥控系统、电视遥控器等领域。红外线 又分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等几类,其中中红外线应用最为广泛,具有测温精 度高、图像清晰、成像速度快等特点。 4. 可见光 可见光是一种人眼可见的电磁辐射,波长在380至780纳米之间,频率在400THz至800THz之间。光波的颜色取决于光波的频率和能量,红色波长最长、能量最低,紫色波长最短、能量最高。人类的视觉系统仅能感知可见光的能量和颜色,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红外光和紫外光转换成人类能够识别的图像。 紫外线波长比可见光短,频率比可见光高,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紫外线按波长分为 三个区域:UVA波长在320至400纳米之间,UVB波长在280至320纳米之间,UVC波长在100至280纳米之间。其中,UVC具有最强的杀菌作用,但同时也是地球大气层阻挡最强的部分,所以在室内环境中应用最为广泛。 6. X射线

无线电通信波段划分

波段划分之杨若古兰创作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间波长变成22cm. 当波长为10cm 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是非的电磁波). 在次要使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 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的某点. 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长处,逐步出现了使用中间波长为5cm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波段(C即Compromise,英语“结合”一词的字头). 在英国人以后,德国人也开始独立开发本人的雷达,他们选择1.5cm作为本人雷达的中间波长.这一波长的电磁波就被称为K波段(K = Kurtz,德语中“短”的字头). “不幸”的是,德国人以其日尔曼民族特有的“精确性”选择的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接收.结果这一波段的雷达不克不及在雨中和有雾的天气使用.战后设计的雷达为了防止这一接收峰,通常使用比K波段波长略长(Ka,即英语K-above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上)和略短(Ku,即英语K-under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最初,因为最早的雷达使用的是米波,这一波段被称为P波段(P为Previous的缩写,即英语“以往”的字头). 该零碎十分繁琐、而且使用方便.终究被一个以实际波长划分的波分波段零碎取代,这两个零碎的换算如下. 原 P波段 = 现 A/B 波段 原 L波段 = 现 C/D 波段

原 S波段 = 现 E/F 波段 原 C波段 = 现 G/H 波段 原 X波段 = 现 I/J 波段 原 K波段 = 现 K 波段我国现用微波分波段代号

无线电通信波段划分

波段划分 ﻩ最早用于搜索雷达得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得字头),后来这一波段得中心波长变为22cm。当波长为10cm得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得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得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电磁波得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得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得某点、 ﻩ为了结合X波段与S波段得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5cm得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波段(C即promise,英语“结合”一词得字头)。 ﻩ在英国人之后,德国人也开始独立开发自己得雷达,她们选择1。5cm作为自己雷达得中心波长。这一波长得电磁波就被称为K波段(K =Kurtz,德语中“短”得字头)、 “不幸”得就是,德国人以其日尔曼民族特有得“精确性"选择得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吸收、结果这一波段得雷达不能在雨中与有雾得天气使用。战后设计得雷达为了避免这一吸收峰,通常使用比K波段波长略长(Ka,即英语K—above得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上)与略短(Ku,即英语K-under得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下)得波段。 最后,由于最早得雷达使用得就是米波,这一波段被称为P波段(P为Previous得缩写,即英语“以往”得字头)。 ﻩ该系统十分繁琐、而且使用不便。终于被一个以实际波长划分得波分波段系统取代,这两个系统得换算如下。 原P波段= 现A/B 波段 原L波段=现C/D 波段 原S波段= 现E/F波段 原C波段= 现G/H波段 原X波段= 现I/J波段 原K波段=现K 波段

我国得频率划分方法

Extremely LowFrequency (ELF) 0KHzto 3 KHz VeryLow Frequency(VLF) 3 KHz to30 KHz Radio Navigation & Maritime/Aeronautical Mobile9KHz to540 KHz LowFrequency (LF) 30 KHz to 300 KHz Medium Frequency(MF) 300KHz to 3 MHz AMRadioBroadcast540KHz to 1630KHz High Frequency (HF) 3 MHz to 30MHzShortwave BroadcastRadio 5。95 MHz to 26.1 MHz Very HighFrequency (VHF) 30MHz to 300MHz Low Band: TVBand 1 —Channels 2-6 54MHz to 88MHz Mid Band: FM Radio Broadcast88 MHz to 174 MHz HighBand: TV Band 2 - Channels 7-13174MHz to 216MHz Super Band(mobile/fixedradio TV) 216MHz to600 MHz Ultra—HighFrequency (UHF) 300 MHzto 3000MHz Channels14-70470 MHz to 806MHz L-band 500MHzto1500 MHz PersonalCommunications Services(PCS) 1850MHz to1990 MHz Unlicensed PCSDevices 1910MHzto1930 MHz Superhigh Frequencies (SHF) (Microwave) 3GHz to 30 GHz C—band 3、6GHz to7GHz X—band 7。25GHz to 8.4GHz Ku-band10.7 GHz to 14、5 GHz Ka—band 17。3 GHz to31 GHz Extremely High Frequencies (EHF) (Millimeter Wave Sign 30GHz to 300GHzals) AdditionalFixedSatellite 38。6 GHz to 275GHz Infrared Radiation300 GHz to 810 THz VisibleLight 810THz to 1620 THz Ultraviolet Radiation 1。62 PHzto 30 PHz X-Rays 30 PHz to 30 EHz GammaRays30 EHz to 3000 EHz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