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关于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篇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力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温度的概念;

③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

③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③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教学教具

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每桌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看一看:教师播放与温度有关的图片。

教师根据图片提问:你们是否想了解冰雪是怎么形成的?衣服为什么被晒干?樟脑丸放久了为什么会变小?

教师板书:第四章物态变化

二、想想做做

1、温度。

想一想①:冬天和夏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想一想③:冷到什么程度,热到什么程度,天气预报是如何表示冷热程度的?

(学生回答)

师生总结温度概念。教师板书:第一节温度计

2、温度计。

想一想,议一议:

①如何判断两杯水温度的高低?

②哪种方法更准确?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

做一做:用手感觉冷、热、温水,得出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想一想:

③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学生回答)

师生总结:使用温度计测量较准确。

三、想想议议

1、问一问:你想了解有关温度计的什么知识?

(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2、原理。教师演示自制温度计,引导学生回答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板书)

想一想,议一议: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温度,温度计应怎样改装?(学生讨论回答)

3、看一看、说一说:温度计的构造。

(学生观察实物并回答)

4、想一想、读一读。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表示方法、单位、符号、读法,然后练习读数。

5、看一看、比一比。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三种温度计的不同,同时进行量程、分度值的教学。

6、做一做,议一议。

学生测量热水温度并上台演示,师生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多媒体演示)

正确方法

(1)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并估测。

(2)玻璃泡不能位

于容器底及侧壁,必须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3)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5)读数时眼睛要平视(以上各点均配有图片)

错误方法(图片略)。

7、做一做,议一议(体温计的使用):

学生演示游戏(两人)学生评价并说出理由同时进行体温计构造的教学。

四、教师投影与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有关图片并引导学生看课本第71页表格。

五、小结

学生谈一谈本课的收获,教师归纳。

六、动手动脑学物理

1、课内:课本第741页第2题。

2、课外:第741页第

3、4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与介质种类以及介质温度有关。

【教学难点】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教具准备】

音叉、乒乓球、水杯、广口瓶、声音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我们生活中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美妙的的音乐声,路上吵杂的汽车声,孩子们的玩耍声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声音,人类将怎样生存。(边放录像边说明)问: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本章将要研究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声音的产生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学生活动1:请大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头部分,轻喊一声“啊”,有什么感觉?(声带在振动)

(2)学生活动2: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张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发声。

(3)演示实验二:将用力敲响的音叉插入水中,观察,音叉溅起水花

(4)在鼓面上放一些小纸片,敲击鼓面,纸片会被弹起。

问:上面的这些实验与活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2)学生活动2: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张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发声。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人说话、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蟋蟀叫声靠的是左右翅摩擦发出的振动。问:吉他发声靠的是什么?(琴弦的振动)鼓发声靠的是什么?(鼓面振动)

笛子发声靠的是什么?(空气振动)所以乐队里弦乐、管乐、打击乐器等的发声是不同的。

用收音机播放一小段音乐.并问,这美妙的乐声也是有发声体在振动吗?从收音机中小心地取出喇叭,让学生想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喇叭在振动?

在喇叭的纸盆上放一些轻小物体观察它们在喇叭发声时是否跳动.实验验证:用碎纸揉成纸团放在喇叭纸盆上,打开收音机音量旋钮,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来观察共叙述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级团在喇叭纸盆上跳动,并闭音量旋钮,纸团停止跳动.发声的喇叭在振动。大家一起唱音阶“1-3-5-1.l-5-3-l”边唱边用手摸颈部喉头部分,发声时喉头是否在振动?喉头振动停止,发声是否也停止?发声时喉头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发声时喉头在振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篇3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

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

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学习重点

声音产生的原理;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习难点

探究物体传声实验;估测声速。

教具与媒体

鼓一只,吉他一把,纸屑若干,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闹铃一只,气球一只。

学生合作组器材:纸片、绷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梳子、树叶的叶片、一个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

教学程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例如:电铃

声,钢琴曲片段,工厂烧电焊声,丛林中的鸟语,夏日的蝉声,瀑布声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是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同学回答)

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依照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总结出4个,然后逐个进行探究。这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探究性活动──小结──验证──事例交流。

(一)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先观看有关的视频(什么是声现象)。

2、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请体会感觉。

思考:(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

问题: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

演示: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

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些运动”的方法?

观看视频资料(奇妙的.现象)

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

(二)声音传播的探究性活动

1、提出问题:我的讲课声是怎样传到你的耳朵的?

2、空气是气体,那么液体能传播声音吗?

3、固体是不是也能传播声音呢?

实验: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声。(或把一个正在广播的收音机用塑料袋装起来,用细线吊着放入水的水槽中,照样也能听到收音机的声音)结论: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

4、引导学生做些小实验。

桌子的传声实验:将耳朵紧贴桌面,另一同学在桌子的另一端敲击或摩擦,会听到清晰的声音。

5、观看视频(声音的传播)

声波:声音向外传播时形成的波(与水波相似)

6、真空能是能传播声音呢?

让学生观看真空罩实验的录像。

思考问题: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如何进行交流呢?

(三)声速

1、提出问题: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2、生活实例:距离不同的两个喇叭,我们听起来的声音是不同的,总感觉近处发声早。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找出传播最快的、最慢的传声介质,并总结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声速小于液体的声速,液体的声速小于固体的声速。

4、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5、测声速

我们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不同,如果我们能够测出其时间差,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这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了。

能听出。

学生: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

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

学生动手做实验

师生共同活动

让学生回答感受

观看视频

通过空气

让学生举一些固体、液体能传声的生活实例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什么是参考系,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决定。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够区别位移和路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并会通过分析纸带上的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重点是质点和位移的概念,难点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开始处列举了大量的实例,给出机械运动的概念,在本节一开始,也是通过生动的实例,给出参考系的概念,接着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学习质点的概念,渗透理想化思维方法;再进一步学习时刻与时间,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节重点突出,又相互关联,实例鲜明,配图恰当,便于学生的接受,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的特点是概念较多,很多知识初中时学过,并且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建议让同学自学讨论的方法进行,可让同学提前预习或课上给出时间看书,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同学看书后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并结合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和巩固.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质点和位移的概念

教学难点:位移概念的引入与理解

主要设计:

一、参考系: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

1、什么叫机械运动?请举一些实例说明。

2、描述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改变?什么叫参考系?为什么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同一运动,如果选取的参考系不同,运动情况一般不同,请举例说明。

4、选择参考系的原则是什么?(虽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实际上总是本着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选取)(二)展示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穿插在讨论问题之间进行)

1、太阳系资料:行星绕太阳运转情况。

2、银河系资料:星系旋转情况。

3、电子绕原子核运转情况。

4、飞机空投物资情况。

二、质点: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

1、投掷手榴弹时怎样测量投掷距离?把教室的椅子从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样测量椅子移动的距高?汽车绕操场一周怎样测量它经过的距离?以上几种情况用不用考虑这些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2、什么叫质点?

3、小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吗?大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吗?请举例说明?

4、什么叫轨迹?什么叫直线运动?什么叫曲线运动?

(二)展示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

1、火车(200米长)穿山洞(100米长)情况。

2、地球公转及自转情况。

(三)总结提高:

1、对于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的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各部分运动的差异等,如果对我们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就可以把该物体看成一个质点。

2、学习质点概念时,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我们抓住问题中物体的主要特征,简化对物体的研究,把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

三、时刻和时间间隔

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

1、“上午8时开始上课”,到“8时45分下课”,这里“8时”和“8时45分”的含义各是什么?“每一节课45分”的含义又是什么?

2、“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中“8点”的含义是什么?

3、校百米纪录是10.21s、第2s末、第2s内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位移和路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

1、说“物体由A点移动500米到达B点”,清楚吗?

2、如何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3、什么叫位移?为什么说位移是矢量?

4、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有关系吗?

(二)展示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

1、从天津到上海,海、陆、空三种路线抵达情况。

2、在400米跑道上进行200米跑和400米跑情况。

探究活动

1、请你手托一石子水平匀速前进,突然释放石子,观察石子的运动情况?再请站在路边的人观察石子的运动情况.二者观察到的运动轨迹一样吗?请解释原因.

2、找一份《旅客列车时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车全程运行的总时间?各站点的停留时间?相邻两站间的运行时间?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目标:

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

2、培养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学研究问题的一种,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和由实践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参照物的教学,关于参照物要求能够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分析

一、机械运动

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

对学生列举的示例可以进行分析,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参照物

说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运动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入分析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

分析两类实例: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描述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教师提供参考示例学生分析,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

问题,讨论,由教师评价。提供一些参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一些实例,可以提供录相和视频文件、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共性,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讲解时,要注意匀速解释成快慢不变,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形成对匀速的感性认识,并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物理研究问题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的。

对于想想议议中的问题,可以提供学生自然科学中的图片资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就布置查阅资料的内容,要求查找关于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和卫星运动的资料。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精品)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教案全集 目录 第1章机械运动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2) 1.2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6) 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9) 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12) 第2章声现象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 (16) 2.2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 (20) 2.3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25)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28) 第3章物态变化 3.1温度教学设计 (32) 3.2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35) 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40) 3.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45) 第4章光现象 4.1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48) 4.2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51) 4.3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55) 4.4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61) 4.5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63)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 5.1透镜教学设计 (69) 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75) 5.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79) 5.4 眼睛与眼镜教学设计 (81) 5.5显微镜望远镜教学设计 (84) 第6章质量与密度 6.1质量教学设计 (86) 6.2密度教学设计 (89) 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93)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96)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校责任人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 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对长度和时间的教学,使学生知道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并掌握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以后的计算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3.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过程 方法 通过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情感 态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特殊测量方法、误差 突破重难 点的设想 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度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1、观察比较课本P10想想议议中帽子的AB长还是CD长?哪个圆的面积大? 2、学生动手测量,看测量结果是否跟观察得出的结果是否一样, 3、这个现象说明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用工具进行测量。 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二、合作探究 (一)、学生阅读课本P10---P14页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用符号是什么?常用单位有那些?观察 动手测量 注意听讲 从观察中 发现问题,思 考问题,激发 学生学习的欲 望和好奇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程教案【7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程教案【7篇】 八年级物理课程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1.“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是本节的重点,g值恒定是有条件。 2.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是本节难点。 【教学媒体和资源】 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教学方法】 本节课源于生活,不仅对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使学

生感知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采用自主探究、引导发现、阅读指导、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分组讨论,自己总结,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这样使我们的`物理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画,引入新课 利用课本54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组内讨论) (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组长代表发言谈本组的猜想。 2、让学生四人一组设计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有问题的小组及时给予帮助。做出图像,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G与m关系,一名学生板演公式并了解g的单位和物理意义。(出示例题)两名学生板演。 (三)、重力的方向。 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再让一位学生利用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精选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方向为水平,只在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2、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3、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 4、会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有关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推理归纳 四、教学用具: 平抛运动演示仪、多媒体及课件 五、教学过程 引入:粉笔头从桌面边缘水平飞出,观察粉笔头在空中做什么运动,这种运动具有什么特点,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一)平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举例:用力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小球所做的运动就是平抛运动,并且我们看见它做的是曲线运动。 分析:平抛运动为什么是曲线运动?(因为物体受到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的重力作用) 2、平抛运动的特点 (1)从受力情况看: 竖直的重力与速度方向有夹角,作曲线运动。 b.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是匀速运动,速度为V0。

c.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没有初速度,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是自由落体运动。 总结: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0,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等于g (二)、实验验证: 【演示实验】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时,A球向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而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 现象:越用力打击金属片,A球的水平速度也越大;无论A球的初速度多大,它总是与B球同时落地。 (2)、用课件模拟课本图5—16的实验。 结果分析: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 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而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的,且不受竖直方向的运动的影响。 (3)、利用频闪照相更精细地研究平抛运动,其照片如课本图5—17所示 可以看出,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经过相等的时间,落到相同的高度,即在竖直方向上都是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可以看出,通过相等的时间前进的距离相同,既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的。由此说明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是同时、独立进行的,竖直方向的运动与水平方向的运动互不影响。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1、抛出后t秒末的速度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则水平分速度:Vx=V0 竖直分速度:Vy=gt 合速度: 2、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t的位置坐标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则水平位移:x=V0t 竖直位移: 合位移: 运用该公式我们可以求得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坐标并找到物体所在的位置,然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起来,就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这个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使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 2.认识浮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的学习,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学习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并与上一节内容构成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本节知识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力、重力、二力合成和密度等知识联系密切。本节内容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

计的浮沉原理。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浮沉条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分析各种浮沉现象的基础,所以通过实验观察,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要弄清浮沉条件,关键是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本节教材要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并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 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主要知识有两个: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首先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从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两个方面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达到理解浮沉条件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诸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烧杯、水、土豆、苹果、橡皮泥、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教案(篇2)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色散现象 (2)物体的颜色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物理教学教案的设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起来看看教师怎么设计教案的吧,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一 教学目的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 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相互换算。 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托盘天平1台、砝码1盒。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课本第一、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中长度的测量、简单的运动的初步知识,从第七章质量和密度至第十四章功,研究的都是物理学中力学的内容。今天就学习质量这个物理量。 (板书:一、质量) 二、讲新课 1.质量 (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 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

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重量的单位 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重量时,常用哪些单位?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 (板书:2.单位:吨,千克、克、毫克) 出示:1分米3的纯水。介绍它的质量是1千克。 请学生看课本图7—l“国际千克原器”。 (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 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 (板书:1吨=103千克、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请学生观察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 读出“大头针的质量、苹果的质量、鲸的质量”。 教师示范,学生完成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2)。 (板书:大头针的质量=8.0×10-5千克=8.0×10-5×103克

最新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8篇)

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篇一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活动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进行新课 1、什么是噪声?(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保角度加以说明) 2、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超声(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和

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 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声在医疗上的应用 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医生向 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 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 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 3、药液雾化器 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 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4、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 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二、超声波在工业上的应用 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 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 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 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精华10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精华10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 ●教学目旳: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力旳作用效果。 (2)懂得力旳概念和力旳单位。 (3)懂得力旳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达力 2.过程与措施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旳作用效果 (2)理解物体间力旳作用是互相旳,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测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旳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达旳事例中认识科学措施旳价值。 ●教学重点 1、力旳概念和力旳单位。

2、力旳三要素,用示意图表达力。 ●教学难点 1、力旳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旳作用是互相旳,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旳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进物体等等) (二)讲授新课 1.力旳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试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书本里旳插图,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旳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变化物体旳形状) (2)力可以变化物体旳运动状态 (3)力旳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达 补充某些常见旳例子让学生理解力旳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旳力大概为1N,一种质量为50kg旳同学对地面旳压力大概为500N。

2.力旳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力旳三要素)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一样大小旳力去拉弹簧,观测弹簧与否不一样 (2)用不一样方向旳力弹击乒乓球,观测乒乓球旳运动与否不一样 (3)用同样大小旳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旳钢尺,每次手旳位置离桌面旳距离都不一样,观测钢尺旳形状变化与否不一样引导学生从试验总结得出:力旳大小、方向、作用都会影响到力旳作用效果 3.力旳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旳线段来表达力。线段旳末端画箭头表达力旳方向;线段旳长度可以表达力旳大小;线段旳起点或终点表达力旳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旳水平向右旳拉力 4.力是物体间旳互相作用(物体对物体旳作用),即物体间力旳作用是互相旳学生活动: (1)拉开弹簧时,与否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旳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无被弹起? (3)观测书本43页图12.44,能得到什么启示?

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大全4篇)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 2、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练习使用类比法教学设想重点: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 难点: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 教法:教学准备玻璃管,橡皮膜,液体压强计,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引入:固体对接触面有压强,那么液体有压强吗? 例:杯子对桌面有压强,杯子里的水对杯底和杯壁是否有压强? 演示实验: 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思考:液体内部有压强吗? 例:学生举例:(1)人在水里,感觉胸闷 (3) 液体内部压强的具体证明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认识压强计的结构 用手指轻压金属盒的橡皮膜,u形管两侧的液面发生什么变化? 如何来体现压强计是怎样显示压强大小的?

使用说明,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型管两侧的液面相平。橡皮膜 受到压强时u型管两侧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受到的压强越大时,高度差越大。 设计实验: 将金属盒放入水,u型管两侧的液面有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有压 强 (1)将金属盒放入水,使橡皮膜向着中各个方向,观察到u型管两 侧的液面都(没有出现、出现)高度差。 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压强。(有、没有) (2)增加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大、小) 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无关),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减小) (3)把金属盒固定在水中其中一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的方向,观 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不变) 说明: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不等) (4)把金属盒放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 面的高度差(相同、不同) 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无关),在不同液体的 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越小)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5篇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5篇 (一)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其次册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供应电压的装置以及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 (三)[教学重点] 电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用比照法讲解电压。 (五)[教具] 支架,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伏打电池,小电珠,开关,导线。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电灯为什么会亮?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由于有电流通过。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怎样才能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作持续不断地定向移动呢?

必需有电压。 (二)新课教学 1、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电压,先了解水压的作用。 取两个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内装肯定量的水,用支架固定,使a瓶中水位比b瓶水位高得多。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并启发学生,边观看、边思索,并在原图上依据需要逐步添画,最终完成的图如图1所示。 这套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连通器。 若把阀门k翻开会有什么现象? 水由a流向b。 是什么缘由使水由a流向b? 由于两瓶水位不同,hachbd,有高度差。(1)任取一液片e受到的压强papb,在压强差pa-pb的作用下,小液片e向d移动,所以整个装置中形成由a向b的水流。若在f处装一架小水轮机,则水流对水轮机做功使它转动。但水流无法长久工作下去。当a、b两液面高度一样时,水流停顿,水轮机也停顿转动。这是由于压强差消逝,水位差不存在了。 为了保持它的压强差(即水位差的存在)怎么办? 可以在a、b间装置一架小水泵p,不断地把b中的水抽向a中,保持a、b间的水位差。这样小水轮机f就可连续转动。它们之间的水压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5篇) 物理学家通过创新和发展新的理论模型和实验装置,突破了人们对自然界认知的界限,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篇1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及协作精神 2学情分析 “物态变化”一章研究了物质常见的3种状态间的6个变化。虽然这节课位于第四章的第二节,但“熔化和凝固”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六个变化中的第一对变化。本节教学的关键是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的数据分析,所以完成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是本节课的前提。这节课中,学生是第一次在一个实验中使用如此复杂的仪器,第一次观察和记录如此多的现象和数据,第一次学习用图像的方法分析数据找规律,所以,教师和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完成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有效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到规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图、并分析图像找到规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作业 ①利用简单的生活物品进行实验画出水凝固和熔化的图像 ②查资料,熔化和凝固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优秀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1 知识目标 1. 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 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 能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 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别误差和错误. 能力目标 1. 培养观察能力:对图形和图像观察,了解通过视觉判断的长度与实际测量不同;通过观察刻度尺,认识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 2. 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单位换算,学会换算的一般方法. 德育目标 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例如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和估测1分钟的时间,认识到人的感觉并非可靠的,从而引出了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重要性.列举了学生熟悉的测量工具,并指出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教材利用图片帮助学生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刻度

尺测量长度,教材要求教学中注重观察的环节.对于”长度的单位”提供了两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学生联系生活形成一般长度的概念.在关于“误差”的内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误差为什么产生,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减小的方法. 教法建议 关于测量部分,由于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应当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个例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其他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利用感觉器官做判断的局限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测量”的结论.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用大量的测量、精确的测量等. 关于长度的单位,应当着眼形成长度的具体观念,所以在教学中展示图片、图像和一些关于长度的视频资料,教学方法应当注意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实践. 关于正确使用刻度尺,先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量程、最小刻度,并告知其他的测量工具也有类似的问题,从而形成学生“不同事物的共同规律”的观念.在此基础上,用观察法自己得到正确的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小组,其后,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着重理解,分析正确的和错误的测量方法的不同,而能深入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测量. 关于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结果要注明单位,应当在今后的学习中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为您收集整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提供全面的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信息,盼望对您有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分。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阅历或自然现象粗略估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进展改变的过程,培育对科学技术的喜爱。教学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教学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分。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需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必需要测出相应的时间,看来测量时间对于生活和科学讨论特别重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如何精确地测量时间。二、新课学习〔一〕时间的测量1.计时工具 教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进展改变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

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松、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精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XX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让学生看课文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几种计时工具。 学生沟通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简要介绍日晷、沙漏计时原理: 日晷〔guǐ〕:在太阳照耀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②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依据漏下的沙量计时。2.时间单位 复习学过的时间单位及单位间进制率。 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了解“秒〞的精确定义:铯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s。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3.停表的使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摇摆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二〕长度的测量 了解了国际单位制,我们知道不只是时间有国际单位,长度也有国际单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长度的测量,了解长度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5篇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5篇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5篇 物理的发展推动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为人类提供了崭新的认知和技术应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理解随温度的变化,物质的状态是可以转化的。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能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凝固点联系起来。 (3)学会画出固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知道图像是描绘物理过程的重要方法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科学探究情境,把科学探究的七要素自然的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关心身边的环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及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难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温度特点。 三、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烧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萘、蜡、停表等。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测:

(二)新课讲授: 1、出示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本节课重、难点。(幻灯片2) (1)重点:熔化、凝固的特点。 (2)难点:晶体熔化特点。 2、引入新课: 首先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示水的三态,使学生通过对冰、水、水蒸气的了解掌握物质三态的界定(幻灯片3)。熔化的概念较易理解,通过提问引导,使学生归纳出熔化的概念,并以此类推引出凝固的概念(幻灯片4)。 3、学习新课:实验演示,观察分析 (1)以冰熔化为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2)根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所需的器材。 (3)介绍实验仪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萘的状态、萘的温度变化。 (4)与数学的坐标系对比学习,教学生利用图象分析物理规律。根据图象讨论与分析:晶体熔化时温度与状态变化。并由学生概括出萘熔化的特点。(5)采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蜡的熔化。(幻灯片5~8) (6)阅读课本了解晶体、非晶体及进行简单的分类。(幻灯片9~11) (7)采用逆向思维对比学习晶体与非晶体的凝固。(幻灯片12~14) 4、课堂练习(幻灯片15~22) (三)巩固练习(见配套练习)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结这堂课学到的知识:一物质的分类。二是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三是采用坐标与图象分析的方法找特点。 (五)达标检测(见配套练习) (六)课后作业:《学习辅导》P31-32自主积累、互动提升 板书设计: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 (1)熔化:固态气态;(吸热) (2)凝固:气态固态。(放热)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4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4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分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阅历或自然现象粗略估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熟悉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进展变化的过程,培育对科学技术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需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大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争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争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舞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熟悉四周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摇摆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μm→nm (要求学生娴熟把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④学生争论并活动:如何较精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误差。

八年级物理课人教版教案

八年级物理课人教版教案 任时光飞逝,我们辛苦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回想一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我们感叹很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谨记于下,权作体会教训的总结。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物理课人教版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课人教版教案1 自由落体运动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着落的运动. 摸索:不同的物体,着落快慢是否相同?为何物体在真空中着落的情形与在空气中着落的情形不同? 在空气中与在真空中的区分是,空气中存在着空气阻力.对于一些密度较小的物体,例如降落伞、羽毛、纸片等,在空气中着落时,遭到的空气阻力影响较大;而一些密度较大的物体,如金属球等,着落时,空气阻力的影响就相对较小了.因此在空气中着落时,它们的快慢就不同了. 在真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只遭到重力,同时由静止开始着落,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相同. 2.不同物体的着落快慢与重力大小的关系 (1)有空气阻力时,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轻重不同的物体的着落快慢不同,常常是较重的物体着落得较快. (2)若物体不受空气阻力作用,尽管不同的物体质量和形状不同,但它们着落的快慢相同. 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1)v0=0 (2)加速度恒定(a=g). 4.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来表示. 2.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都相同. 4.在不同地理位置处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一样不同. 规律:赤道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最小,南(北)极处重力加速度;物体所处地理位置的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 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1.速度公式:v=gt 2.位移公式:h= gt2 3.位移速度关系式:v2=2gh 4.平均速度公式: = 5.推论:Δh=gT2 ●问题与探究 问题1 物体在真空中着落的情形与在空气中着落的情形相同吗?你有什么假定与料想? 探究思路:物体在真空中着落时,只受重力作用,不再遭到空气阻力,此时物体的加速度较大,全部着落进程运动加快.在空气中,物体不但受重力还受空气阻力,二者方向相反,此时物体加速度较小,全部着落进程较慢些. 问题2 自由落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请你结合实例谈谈什么情形下,可以将物体着落的运动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 探究思路:回想第一章质点的概念,谈谈我们在处理物理问题时,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如何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视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进一步知道这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问题3 地球上的不同地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吗? 探究思路:地球上不同的地点,同一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同,产生的重力加速度也就不同.一样来讲,越靠近两极,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就越大;离赤道越近,加速度就越小. ●典题与精析 例1 下列说法毛病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 【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能用速度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平均速度。 【知识结构】 运动图像:有两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2米/秒、4米/秒,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图像 一.热身训练: 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的, 选择降落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______作参照物的。 3. 5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 4. 54千米/时=______________米/秒 二.典型例题: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关于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3.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 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 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运动路程 S/m 汽车A 0.1 0.2 0.3 0.4 汽彻B 0.2 0.4 0.8 1.2 运动时间t/s 汽车A 1 2 3 4 汽车B 0.5 1 2 3 (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5-1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 图像,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A和汽车B的快慢程度.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分析出两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A和汽车B谁运动的路程长? 三.课堂巩固: 1.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来说两人都是 ___________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________的。 2.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说路旁的树在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 为参照物的;他 又说旁边座位上的乘客是静止的,他又是以_______ 为参照物的。 3.某人5分钟步行通过的路程是0.9千米,则此人步行时的速度为______米/秒,合_____________千米/时。若以这样的速度行走半小时可以通过____________米的 路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