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1、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是运用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等生命活动规律和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科学,时现代医学新的前沿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P-1

2、干细胞:干细胞即起源细胞,是存在于人或动物个体发育各个阶段的组织器官中的一类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P-262

3、真核细胞: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自然界中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真核细胞进化程度高,其结构比原核细胞更为复杂,细胞内为细胞核和细胞质两大部分。在真核细胞之中还出现了一些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P-29

4、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结构简单,仅由细胞膜包被,细胞内原生质也少分化,没有核膜,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在细胞膜之外有一坚韧的细胞壁。自然界中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成为原核生物p-28

5、生物大分子:细胞的大分子物质是由有机小分子聚合而成,主要包括核酸、蛋白质(生命大分子)和多糖。其分子结构较为复杂,在细胞内执行各自他特定的功能

6、蛋白质组学: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7、单位膜:在横切面上表现为内外两层为电子密度高的暗线,中间夹一层电子密度低的明线,暗层约2nm 明层约3.5nm,膜全层厚约为7.5nm,这种“两暗夹一明”的结构被称为单位膜p-41

8、初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是指由高尔基体以出芽形成的内含多种水解酶,但不含作用底物,酶无活性的小体p-99

保持溶酶体的最适环境pH为5.0

9、次级溶酶体:是指由初级溶酶体与含底物的小泡融合而成的,含有活动性的水解酶和消化代谢产物的溶酶体,又称之为活动性溶酶体。P -99

10、氨基酸:蛋白质合成的亚单位,属两性电解质。每一个氨基酸由一个碱性的氨基(—NH2)和一酸性的羧基(—COOH),以及结构不同的侧链(---R)。

11、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一条或几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

列顺序。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在蛋白质一级结构基础上,由于肽链主链内的氨

基酸残基之间有规则地形成氢键相互作用的结果。

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在二季结构基础上,按一定方式再

行盘绕、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

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两条或多条具有三季节狗的多肽链通过氢键等

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更复杂的空间结构,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

都具备此类高级结构形式。

12、内膜系统:内膜系统是由在真核细胞内由结构相似、功能上乃至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细胞器组成,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液泡等。P-79

质膜和细胞内膜系统总称为生物膜。生物膜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共同的“两暗夹一明”的单位膜结构特征。质膜表面寡糖链形成细胞外被或糖萼,与质膜的功能有关。

在动物细胞膜上的糖类主要有: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半乳糖氨、葡萄糖、葡萄糖氨和唾液酸

细胞外被、质膜和表层胞质溶胶构成细胞表面。P--79

13、葡萄糖-6-磷酸酶主要分布在内质网的腔面,是内质网标志酶。

14、粗面内质网功能:1、参与蛋白质的合成2、参与蛋白质的运输3、参与蛋白质的修饰

15、滑面内质网功能:1、脂类合成2、糖原合成与分解3、解毒作用

16、脂质体:为了避免双分子层两端疏水尾部与水接触,其游离端往往有自动闭合的趋势,形成自我封闭的、稳定的空结构,称脂质体。

17、磷脂:磷脂在膜脂中的含量最高,约占整个膜脂的50%以上

18、密码子:由于mRNA 每三个相邻碱基(三联体)代表多肽链中的1种氨基酸,将这种三联体称为密码子或三联密码子。核基因遗传密码的特征:连续性和方向性、特定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简并性、通用性P-129

19、信号肽:信号肽是位于蛋白质N端上一段15~30个连续的氨基酸顺序,具有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肽链从细胞质进入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核。

20、高尔基复合体不同功能区是中酶的分布

21、高尔基复合体: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

22、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1)分泌功能(2)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1、N-连接糖蛋白2、O-连接糖蛋白(3)蛋白质水解作用(4)蛋白质的分选与运输

23、细胞氧化:各种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经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储存于ATP 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或细胞氧化。细胞氧化基本过程可分为:糖酵解乙酰辅酶A 生成、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耦联氧化磷酸化四个阶段。

24、细胞呼吸:由于细胞氧化过程中,要消耗O2,生成CO2和H2O2所以又

称之为细胞呼吸

25、呼吸链:每个酶复合体对电子亲和力不同,后一个酶复合体比前一个亲和力大,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的传递氢和电子的酶体系,构成一个氧

化还原系统——呼吸链或电子传递呼吸链。呼吸链上的4种蛋白复合体:复合体Ⅰ——NADH-CoQ氧化还原酶 NADH脱氢酶、复合体Ⅱ——琥珀酸-CoQ氧化还原酶又称CoQ琥珀酸脱氢酶、复合体Ⅲ——CoQ-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又称CoQ 复合体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

细胞色素b

c1、

26、线粒体中13种蛋白质是由mtDNA编码的,这13种蛋白质都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重要成分,他们包括NADH脱氢酶复合体(即NADH-CoQ氧化还原

酶复合体)中的7个亚基,细胞色素c氧化酶中的3个亚基,ATP酶复合体F

6因子的2个亚基以及细胞色素b的亚基。

27、基粒:在内膜和嵴膜的表面上附有许多带柄的颗粒,称为基粒。基粒由头部、柄部和基片三部分组成P--110(头部、柄部、基片内容见书)

28、细胞骨架:细胞质骨架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三类蛋白质纤维。真核细胞还存另一骨架体系,即核骨架——核纤层体系。核骨架、核纤层与中间丝在结构上相互连接,形成贯穿于细胞和和细胞质的同一网络体系。因此,狭义的细胞骨架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而广义的细胞质骨架则包括细胞质骨架、细胞核骨架和细胞外基质P-136

29、核纤层:核纤层是附着于内核膜下的丝蛋白网。他与中间纤维及核骨架相互连接,形成贯穿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骨架体系。P154

30、核小体:核小体是DNA片段缠绕组蛋白八聚体形成的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为直径11nm的圆盘状颗粒,有200bp左右的DNA分子及一个组蛋白八聚体构成,通常被称为染色质组装的一级结构。P158

31、常染色质:常染色质为间期核内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浅,螺旋化程度较低,处于伸展状态的染色质细丝,含有基因转录活跃部位。P160

32、异染色质:异染色质在间期核中处于凝缩状态,其结构致密,无转录活性,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异染色质无转录活性,是遗传惰性区。

33、核仁组织区:NOR(核仁组织者区):在二倍体的46条染色体上,就有10条分布有rRNA基因,他们共同构成的区域为核仁组织区,该区定位在核仁染

色体缢痕部位。核仁组织者区位于短臂末端与随体之间染色质细丝处的DNA襻环上,该处含转录rRNA基因,指导rRNA的合成

34、着丝粒:为染色体成分,在着丝粒区将两条染色单体结合在一起

35、动粒:染色体在着丝粒区外侧的特化部位、附着在着丝粒两侧。由多种非组蛋白构成的盘状附加结构,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起着微管组织中心作用。动粒与纺锤体相连接

36、联会:来自于父亲和母亲,形态大小相同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从若干不同部位的接触点开始配对,在相同位点准确配对,并延长轴迅速扩展直至侧面完全锁合,这个过程称为联会。联会形成的复合体为二价体、又名四分体

37、联会复合体: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蛋白质复合结构

38、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

39、姐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40、非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互称为非姐妹染色单体

41、限制点:G1期细胞对胞内外调节细胞周期因素的敏感点,是不可逆转的限制点

42、细胞周期: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简称细胞周期

43、细胞分化:一种类型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特征方面稳定转变成另一类型细胞的过程。其特点包括:(1)普遍性和持久性(2)稳定性和可逆性(3)同源性和全能性

大题范围

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p-30(出题率较高)

2.核酸的类型及化学组成

核酸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多聚高分子化合物。根据所含戊糖不同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

3.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论点及功能

内容:1、DNA分子是由两条平行且方向相反的互补的多核苷酸链组成,一条链

方向是3′→5′,另一条链方向则是5′→3′两链以一共轴为中心。

2、两条链通过碱基之间形成氢键而互补配对,A与T配对,由两个氢键连接(A=T);G与C配对,A=T,C=G,A+T=C+G,这是遗传信息传递的物质基础。

3、双螺旋结构直径为2nm,两个相邻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为0.34nm,每一螺旋有10个核苷酸对,故螺距为3.4nm。

4、脱氧核糖与磷酸构成DNA主链使DNA呈酸性和亲水性,碱基重叠堆积是DNA 有一定刚性的基础。

5、维持双螺旋稳定的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破坏氢键的理化因素同时也破环说螺旋结构,使双链打开,引起DNA变性。

6、DNA分子表面有大沟小沟,是其他分子识别碱基的基础,某些蛋白质或致癌物质通过此位与DNA单一序列作用,DNA结构易受湿度影响,低湿度为A-DNA、高湿度为B-DNA,A型比B型较大而且较平,还发现左手螺旋构象的称为Z-DNA

4.RNA类型及功能

RNA分子包括mRNA, rRNA,tRNA,miRNA,siRNA以及核酶。

其中mRNA转录DNA分子上储存的遗传信息,并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rRNA是参与组成核糖体的RNA,与蛋白质结合后共同构成核糖体

tRNA是氨基酸的运输工具,与之形成氨酰-tRNA复合体,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的mRNA特定位点,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miRNA控制着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器官发生、发育、造血以及肿瘤发生等若干途径,可能同时具有肿瘤抑制因子和原癌基因的功能,并且可能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siRNA可使mRNA丧失功能,即发挥基因“沉默”作用。

核酶具有核苷酸转移作用;水解反应,即磷酸二酯酶作用;磷酸转移反应,即类似磷酸转移酶作用;脱磷酸作用,即酸性磷酸酶作用;RNA内切反应,即RNA 限制性内切酶作用等

5.细胞膜的特征

(一)膜的不对称性

1、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

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二)膜的流动性

1、膜脂分子的运动

(1)旋转运动(2)左右摆动(3)翻转运动(4)伸缩和振荡运动

2、膜蛋白分子的运动性

(1)侧向扩散(2)旋转运动或称旋转扩

细胞膜的特征:

(1)膜的不对称性:如红细胞膜脂双层中,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和鞘磷脂多分布在膜的外层,而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肌醇多分布在膜的内层,其中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丝氨酸的头部基团均带负电,导致莫内测得负电荷大于外侧。

(2)膜的流动性:1、作为生物膜主体的脂质双分子层,他的组分既有固体所具有的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这种居于晶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称之为液晶态结构2、膜质分子的运动:旋转运动、左右摆动、翻转运动、伸缩和震荡运动(烃链的旋转异构运动)

(3)膜蛋白分子的运动性: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或称旋转扩散

6.流动镶嵌模型主要论点

这一模型认为流动的脂双层分子构成膜的连续主体,它既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膜蛋白分子以不同形式与脂双层分子结合,有的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有的则附着在脂双层的表面。它使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结构。

7.细胞膜物质运输机制和形式

1、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由高浓度的一侧经膜运输到低浓度一侧的穿膜扩散,不消耗代谢能的运输方式。被动运输类型有简单扩散、通道扩散、载体扩

散。

2、主动运输:借助于镶嵌在细胞膜上专一性很强的载体蛋白,通过消耗代谢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方向运输方式。有离子泵和离子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伴随运输。

3、膜泡运输:大分子及颗粒物质由膜包围形成小泡转运形式。膜泡运输特点:

①膜与膜融合、重组和移位②消耗代谢能。膜泡运输类型:胞吞作用或内吞作用;细胞膜表面发生内陷,将细胞外界的大分子或颗粒物质包围成小泡,脱离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胞吐作用又称外排,与胞吞作用相反,细胞内包裹物质的小泡逐步移向质膜再与其融合将物质排到细胞外的过程。

8.信号肽假说

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N端含有一段信号肽,该信号肽一经合成可被细胞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结合,通过信号肽的疏水性引导新生肽跨脂双分子层进入内质网腔或直接整合在内质网膜中。信号肽具有决定蛋白质在细胞内去向或定位作用。酵母细胞、动植物细胞、新生肽都存在信号肽。

9.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线粒体具有自身的DNA分子和完整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系统。然而,线粒体中由自身合成的蛋白质仅占10%,而实现线粒体基因组复制与表达所需要的许多酶,包括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所需的酶类和绝大多数的内膜蛋白又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后运入线粒体执行其功能的。这表明,细胞核对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尽管线粒体基因组与和核基因组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遗传系统,但是线粒体的发生及功能执行还依赖两个遗传系统的相互耦联,协调运作。

10.核糖体重要活性部位

在核糖体上存在四个重要的功能性活性部位,它们直接适应蛋白质肽链合成的功能。这四个功能活性部位分别是:

①氨酰基位点,也称为受位,简称A位,该位点是接收并结合新渗入的氨基酰tRNA 的位点;

②肽酰基位点,又称给位,简称P位,该位点是与延伸中的肽酰基tRNA结合的位点;

③肽酰基转移酶位点,此位点具有肽酰基转移酶的活性,可在肽链合成延伸过程

中,催化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

④GTP酶位点,这一部位具有GTP酶活性,可水解GTP,以供给催化肽酰基tRNA 由A位转移到P位时所需要的能量

11.染色体构建过程

(1)直径2nm的DNA双螺旋与组蛋白构建成直径11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2)串珠链以每圈6个核小体为单位盘绕成直径为30nm的螺线管。

(3)螺线管折叠形成众多密集的连续的襻环,沿染色体纵轴由中央向四周伸出,形成放射环,环的基部连接在染色体中央由非组蛋白构成的染色体支架上,每个襻环平均包含315个核小体,约63000碱基对,长度约为21um。

(4)每18个襻环以染色体支架为轴心成放射状平面排列形成微带,微带是染色体的高级功能单位。

(5)由许多微带沿轴心支架纵向排列,便构成染色单体

论述题

一、初级溶酶体形成过程

1、溶酶体内的酶蛋白在粗面内质网附着的核糖体上合成

2、在内质网腔合成溶酶体蛋白

3、以出芽方式形成运输小泡将该蛋白转移到扁平囊面

4、在扁平囊面被磷酸化形成M-6-P

5、M-6- P被视为分选信号,再移至扁平囊反面,与M-6-P 受体结合随后被包裹成有笼蛋白的小泡,同时笼蛋白被脱落形成光滑运输小泡

6、小泡与内体融合形成前溶酶体,在前溶酶体酸性环境下M-6-P与受体分离,磷酸基团脱落,前溶酶体形成成熟的溶酶体。(M-6-P受体被溶酶体膜以出芽方式包装脱落离开溶酶体,以运输小泡形式回输到高尔基复合体反面管网区在利用)

二、溶酶体异常引起的矽肺的发生机制

矽肺是工矿企业工人中的一种常见职业病1、。肺吸入含二氧化硅的粉尘后,被肺内巨噬细胞吞噬形成吞噬体,与初级溶酶体融合成吞噬溶酶体,而二氧化硅在吞噬溶酶体无法消化而积聚形成硅酸。

2、硅酸能破坏溶酶体膜的稳定性而致溶酶体膜破裂,内含水解酶溢到细胞内,导致细胞自溶、死亡。

3、死亡的巨噬细胞释放的二氧化硅又被其他正常的巨噬细胞吞噬,重复同样过程,导致大量的巨噬细胞死亡并释放巨噬细胞纤维化因子,诱导成纤维细胞增生和分泌大量胶原物质,这些胶原物质在肺组织沉积形成纤维化结节,降低了肺的弹性,影响了肺的功能而形成硅沉着病

三、游离核糖体与ER附着及新合成的蛋白质肽链转运过程

1、首先ER转运分泌性蛋白质和ER结合蛋白质的合成也始于游离核糖体,但是这类核糖体是与携带能编码信号序列的mRNA结合,并在其指导下合成一段含疏水性氨基酸的信号肽。

2、SRP上的信号肽结合位点识别带有信号肽的核糖体并与信号肽结合,一旦结合,SRP受体蛋白便占据核糖体上A位点,暂时阻止蛋白质合成,正是利用核糖体上蛋白质合成暂停的瞬间,SRP牵引着和糖衣移向内质网,并通过SRP的受体结合位点与ER膜上SRP受体蛋白受体牢牢结合,构成一个SRP-信号肽-核糖体-mRNA复合物锚定在内质网膜后,附着型核糖体形成

四、LDL(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1、当细胞需要胆固醇来合成膜时,这时细胞合成LDL受体,并将它们嵌插在细胞膜上,绝大多数受体蛋白结合到有被小窝区。

2、LDL颗粒外层蛋白可与质膜有被小窝上的LDL受体特异结合,这种结合可促使尚未结合的LDL受体向有被小窝区集中,并引起有被小窝继续凹陷,使LDL 颗粒同受体一起进入细胞质内,形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

3、接着有被小泡迅速脱去衣被成为无被小泡,无被小泡之间或与胞质中其他小泡发生融合,形成更大的囊泡,即为内吞体。

4、内吞体内受体与LDL颗粒解离,并分隔到两个小囊泡中。

5、含受体的小泡返回到质膜参与受体再循环,有LDL的小泡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了次级溶酶体

6、脂蛋白酶将LDL颗粒分解为胆固醇分子和脂蛋白,从次级溶酶体中分泌进入

细胞质中,成为合成细胞膜的原料。同时残留在次级溶酶体中的不能再分解的物质形成了残余体,有些残余体通过膜流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外,有些残余体则长期残留在细胞内(2014版)

受体介导的膜泡运输: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是细胞特异地摄取细胞外蛋白或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因为细胞表面的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与相应配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所以此部分质膜凹陷形成有被小窝,小窝与质膜脱离形成有被小泡,将细胞外物质摄入细胞内,这种内吞作用具有很重要生物学意义。

一、胎儿摄取抗体的过程:哺乳动物胚胎卵黄囊的衬细胞能特异地摄入母体抗体,内含母体抗体的转运小泡穿过细胞,通过质膜的外吐作用送至细胞外进入胎儿血液循环。

二、机体清除有害物质的过程:正常功能糖蛋白的半乳糖基团在血浆中被一层唾液酸覆盖,如果半乳糖基团裸露则导致糖蛋白功能异常。肝细胞质膜中有一种半乳糖受体能与这种非正常功能含半乳糖末端的糖蛋白结合,经溶酶体降解而被清除掉。

三、特异摄取胆固醇过程:胆固醇时构成膜的脂类成分,也用以合成一些类固醇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动物细胞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入所需的大部分胆固醇。通过胆固醇在血液中多以胆固醇脂蛋白质复合体形式存在和运输,该复合体称低密度脂蛋白。LDL为球形颗粒,每一个LDL颗粒由胆固醇脂、游离胆固醇、磷脂及载脂蛋白-ApoB100组成。其中ApoB100是LDL受体的配体。

1、LDL颗粒通过ApoB100与细胞质膜上LDL受体相结合后,细胞表面形成有被小窝

2、有被小窝凹陷、浓缩形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

3、有被小泡脱去外被,形成无被小泡,无被小泡与内体融合,内体膜上有H+泵,其内容物呈酸性,可使LDL受体与配体分离。

4、带有受体的部分膜结构进转运囊泡有返回质膜融合,受体在回到质膜被重新利用,这一过程称受体的再循环。

5、含LDL的内体性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分解,释放初游离胆固醇、氨基酸供细胞代谢所需。

6、当细胞需要利用胆固醇时,这些细胞就合成LDL受体蛋白,并把它嵌入细胞膜上,进行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入胆固醇,如果细胞内游离的胆固醇积累过多,细胞就停止合成胆固醇作用,并且停止合成LDL受体。(书P-52)

五、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

1、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活化生成氨基酰-tRNA,为肽链合成提供能量

2、肽链合成的起始:在起始因子(IF)和CTP、Mg2+作用下形成氨基tRNA 的核糖体亚基通过反密码子识别结合起始密码子形成起始复合体然后与大亚基结合完成核糖体的组装,甲硫胺酰tRNA占据核糖体P位,第二个氨基酰-tRNA 结合到核糖体A位

3、肽链的延长:结合:氨基酰t RNA结合与核糖体A位点转肽:分别结合于核糖体P位点和A位点的两个氨酰基-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在肽键形成同时,结合于核糖体P位点的tRNA脱离使P位点空出移位:在延长因子的作用及GTP供能下,核糖体沿mRNA5’-3’端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在转位酶的作用下,肽酰-tRNA由A位移到P为,空出的A位可接受新添加的氨基酰-tRNA,再重复以上三个步骤,如此往复循环,是肽链不断长(核糖体循环)

4、肽链的终止与释放:终止密码子识别:当A位点出现终止信号时,释放因子识别并结合到A位点肽链和mRNA释放:释放因子的结合使核糖体上转位酶构象改变,并具有水解酶活性,使位于P位上的tRNA与肽键之间的酯键水解,肽键脱落。tRNA mRNA 与释放因子随后也从核糖体上释放。核糖体大小亚基分离

5、肽链的加工修饰:新生多肽链在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中经化学修饰和加工处理,使其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曲、折叠以及亚基与亚基之间的结合,形成具有空间构象和生物活性的功能蛋白

六、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

(1)细线期:染色质开始凝集。细线期核与核仁的体积都增大,推测与RNA 及蛋白质合成有关

(2)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

(3)粗线期:染色体继续螺旋化,进一步缩短变粗,可见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重组,这种行为与重组节有关。

(4)双线期:联会复合体解体,同源染色体互相排斥而趋向分离。分离的同源染色体仅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某些部位上残留一些接触点,称为“交叉”

(5)终变期:染色体再凝集。交叉端化继续进行,交叉往往只在端部保留。

实验

1.用捣毁脊髓法处死蟾蜍;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

2.低渗液:0.075mol/L的KCl

3.固定液:Camoy试液甲醇:冰醋酸=3:1

4.甲基绿-派洛宁染液:利用碱性染料甲基绿和派洛宁处理细胞,可使其中的DNA 和RNA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种颜色上的差异是由DNA和RNA聚合程度不同引起的。因为甲基绿分子上有两个相对的正电荷,它与聚合程度较高的DNA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使DNA分子染成蓝绿色;而派洛宁分子中仅有一个正电荷,可与聚合程度低的RNA分子结合使其染成红色。该试验可用于观察细胞中核酸分布情况,也可用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料鉴别在细胞组分分离后细胞核分离情况。

5.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答:持续时间在物种间差异很大,细胞变化复杂,分为五个时期

1.细线期:染色体呈单条细线状,端粒附着于核膜上,有利于同源染色体配对,染色质纤维上可见许多染色粒结构。

2.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二阶体,又名复合体。

3.粗线期:可见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重组。

4.双线期:联会复合体解体,同源染色体某些部分分离。

5.终变期:染色体高度浓缩,交叉明显,二阶体均匀分散。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和分子水平 的发展过程,成为今天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细胞精细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医学细胞生物学 (medical cell biology):医学细胞生物学以揭示人体各种细胞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 的生 命活动规律为目的,期望能对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予以深入阐明,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 供理论依据和策略。 对细胞概念理解的五个角度: 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 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生物界划分的三个类型: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p13 表 2-1 生物大分子:是由有机小分子构成的,大约有 3000种,分子量从 10000到 1000000。 核酸 (nucleic acid ) 的基本单位 :核苷酸。 核苷酸:核苷的戊糖羟基与磷酸形成酯键,即成为核苷酸。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p18图 2-8):DNA 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 即一条链中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核苷酸方向是 5'→3',另一条是 3'→ 5',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称为基因组。 动物细胞内含有的主要 RNA 种类及功能: p20 表 2-3 核酶 (ribozyme ) :核酶是具有酶活性的 RNA 分子。 蛋白质 ( protein )的基本单 位:氨基酸。 肽键:肽键是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 羧基 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 氨基经脱水缩合 而成的化学键。 肽 (peptide) :氨基通过肽键而连接成的化合物称为肽。 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 α -螺旋, β-片层。 酶 (enzyme):酶是由生物体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剂作用的蛋白质。 酶的特性:高催化效率,高度专一性,高度不稳定性。 光学显微镜的种类: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 微镜。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指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技术,即无菌条件下,从机体中取出组织或细胞,模拟机 体内正常生理状态下生存的基本条件,让它在培养器皿中继续生存、生长和繁殖的方法。 细胞膜 (cell membrane ):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 plasma membrane ) 生物膜 ( biomembrane ):目前把 质膜 和细胞内膜系统 总称为生物膜。 细胞膜的组成: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磷脂 (phospholipid)可分为两类:甘油磷脂 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和疏水 尾,故称为 膜蛋白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膜内在蛋白 蛋白 (lipid anchored protein) 。 细胞外被 ( cell coat ):在大多数真核细胞表面有富含糖类的周缘区,称为细胞外被或糖萼。 细胞外被的基本功能: 保护细胞抵御各种物理、化学性损伤 ,如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细胞的细胞外 被有助于润滑、防止机械损伤,保护黏膜上皮不受消化酶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20. 21 . 22 . 23 . 24 . 25 . 26. 27. 28. (phosphoglycerides )和鞘磷脂 (sphingomyelin,SM) 。 两亲性分子 或兼性分子 。 intrinsic protein )、膜外在蛋白 (extrinsic

医学细胞生物学

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 名词解释: 1.基粒:线粒体内膜的内表面上突起的圆球形颗粒. 2.细胞呼吸:在细胞内特定的细胞器内,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二氧化碳; 与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出的能量储存于ATP中. 3.转位接触点:在线粒体的内外膜上存在一些内外膜相互接触的地方,此处膜间隙变狭窄. 4.ATP合酶复合体:这种物质就是基粒,是线粒体内膜内表面上突起的圆球形颗粒. 5.热休克蛋白70:与大多数前体蛋白结合,使前体蛋白打开折叠,防止已松弛的前体蛋白聚集. 6.基质导入序列(MTS):一种N端具有一段富含有精氨酸,赖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的氨基酸序列,介导在细胞质中合成的前体蛋白输入到线粒体基质的信号. 问答: 1.线粒体的标志酶? 内膜标志酶为细胞色素氧化酶,外膜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基质的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膜间腔的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2.线粒体基质蛋白的转运条件及过程? (1)需要条件:基质导入序列和分子伴侣NAC和Hsp70 (2)转运过程: a.前体蛋白与受体结合 b.mthsp70可与进入线粒体腔的前导肽链交联,防止了前导肽链退回细胞质. c.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切除大多数蛋白的基质导入序列. d.多肽链需在线粒体基质内在分子伴侣的帮助下,重新折叠并成熟形成其天然构象,以行 使其功能,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 e.跨膜运输是单向的,需水解ATP提供能量. 3.细胞内葡萄糖彻底氧化转变为能量的反应部位和主要过程? a.葡萄糖在细胞质中进行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NADH,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氧化脱羧生 成乙酰CoA. b. 乙酰CoA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三羧酸循环产生NADH和FADH2. c.在线粒体内膜进行的氧化磷酸化偶联是能量转换的关键. 4.基粒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有头部,柄部和基片;功能有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控制质子流和基粒是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关键装置. 5.试述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基础? 外膜:外膜是一层包围在线粒体表面的单位膜,厚约6nm,仅含少量酶蛋白. 内膜:约4.5nm,折叠形成嵴,富含各种酶蛋白,内膜上有电子传递链和基粒,有转运蛋白和各种转运系统. 膜间腔:内外膜之间空隙组成的空间,宽约6~8nm,富含可溶性酶,底物和辅助因子. 基质:含有线粒体DNA,RNA,各种酶蛋白和核糖体. 基粒:每个线粒体大约有10000~100000个,在基粒的头部具有酶活性. 6.简述线粒体的化学组成特点? a.蛋白质:线粒体的主要成分,多分布于内膜和基质,又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又有很多酶系. b.脂类:占线粒体干重较多,大部分为磷脂. c. DNA和完整的遗传系统. d.多种辅酶. e.含有维生素和各类无机离子.

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A型题 1. 世界上第一个在显微镜下看到活细胞的人是 A. Robert Hooke B、Leeuwenhoek C、Mendel D、Golgi E、Brown 2. 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器 D、细胞质 E、细胞 3. 被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是 A、中心法则 B、基因学说 C、半保留复制 D、细胞学说 E、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4. 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 A、Robert Hooke和Leeuwenhoek; B、Crick和Watson; C、Schleiden和Schwann; D、Sichold和Virchow; E、以上都不是 二、X型题 1. 当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热点集中在_______等方面 A、细胞信号转导 B、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调控 C、细胞的生长及分化 D、干细胞及其应用 E、细胞的衰老及死亡 2. ______促使细胞学发展为分子细胞生物学 A、细胞显微结构的研究 B、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C、细胞工程学的发展 D、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E、克隆技术的发展 三、判断题 1.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结构的科学。 2. 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 3. 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 英国学者Robert Hooke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 5. 细胞学说、进化论、遗传学的基本定律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四、填空题 ?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1838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细胞? ?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 第二章细胞的起源及进化 一、A型题 1. 由非细胞原始生命演化为细胞生物的转变中首先出现的是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器; D、核仁; E、内质网 2. 在分类学上,病毒属于 A、原核细胞 B、真核细胞 C、多种细胞生物 D、共生生物 E、非细胞结构生物 3. 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细胞是 A、细菌 B、双线菌 C、支原体 D、绿藻 E、立克次氏体 4.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复合体; E、溶酶体 5. 一个原核细胞的染色体含有 A、一条DNA并及RNA、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B、一条DNA及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C、一条DNA不及RNA、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D、一条以上裸露的DNA; E、一条以上裸露的DNA及RNA结合在一起 6. 关于真核细胞,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有真正的细胞核; B、体积一般比原核细胞大; C、有多条DNA分子并及组蛋白结合构成染色质; D、遗传信息的转录及翻译同时进行; E、膜性细胞器发达 7. 下面那种生物体属于真核细胞 A、酵母 B、蓝藻 C、病毒 D、类病毒 E、支原体 8. 下列哪种细胞属于原核生物 A、精子细胞 B、红细胞 C、细菌细胞 D、裂殖酵母 E、绿藻 9. 原核细胞的mRNA转录及蛋白质翻译 A、同时进行; B、均在细胞核中进行; C、分别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进行;

2017秋医学细胞生物学总复习提纲

2017秋医学细胞生物学总复习提纲 网考特别提醒:每道题都有答题限制时间,若时间到了没有主动点提交,系统默认完成考试而自动退出(虽然可以跟老师说明情况得以继续进入系统考试,但上一道题不会再出现),不能回看,所以要在注意时间的前提下认真思考作答。 一.主要题型 1.英译汉10道,合计10分(一些重点章节的重点单词, 不考汉译英); 2.问答题2个(以细胞膜、内膜系统、细胞核、细胞周期、 或细胞凋亡等章节内容为主,2题合计20分); 3.实验图片题10道,合计10分。(电镜图片及光镜图片。 电镜图片以实验手册后面的图片为主;光镜图片以实验 课做过看过的重点结构为主); 4.选择题(合计60分):单选60道,合计54分,多选6 道,合计6分。 以上四项卷面满分合计100分,折算率80%后为80分; 5.平时3次实验到勤及实验报告平均分折算率20%后为 20分。 二.重点章节(以下为往届同学总结,仅供参考) 第4、5、8、13章,是出问答题最有可能的章节。 三.主要内容(以下为往届同学总结,仅供参考) 第一章 1. 细胞生物学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式事件(每个阶段1-2件事); 2. 英文:医学细胞生物学

第二章 1. 影响细胞形态的几个方面因素,请看教材 2. 最小的细胞是什么,大小如何 3. 真核细胞的结构(膜相结构与非膜相结构各包括哪些成员) 4.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5. 主要生物小分子的结构特点:氨基酸、核苷酸 6. 蛋白质掌握1,2级结构;DNA,RNA的基本结构特点和类型 7. 英文: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核苷酸 第三章 1. 光学显微镜与电学显微镜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差别 2.光镜和电镜的最大分辨率,最大放大倍数 3. 老师PPT上有光镜及电镜标本制作厚薄及特殊要求。 4. 荧光显微镜的光源,相差显微镜及暗视野显微镜的主要的适用 标本、优点。 5. 英文:显微结构、超微结构、细胞培养 第四章 1. 重点章节,所以各个角落都有可能出选择题 2. 细胞膜电镜图片,主要化学组成3类。 3. 膜脂知识的第一段,及其四个分类主要作用,分布特点 糖脂中的两个最,最简单的糖脂脑苷脂,最复杂的神经节苷脂7个单糖残基 4. 膜蛋白关注膜内在蛋白与大小分子的跨膜运输连接在一起记忆 5. 膜糖是与细胞表面及细胞被的概念进行整合记忆,同时与细胞的特化结构联系在一起 6. 流动镶嵌模型 7. 重点:膜脂和膜蛋白的流动性方式及影响因素,有关的验证实验(膜蛋白流动性的) 8. 重点:小分子物质转运方式、特点及功能,区别 9. 主动运输Na-K泵工作原理及过程,膜转运蛋白类型

医学细胞生物学复习(带答案)

细胞衰老与死亡 1.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是常常出现下列哪种结构的固缩 A.核仁B.细胞核 C.染色体 D.脂褐质 E.线粒体 2.小鼠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平均分裂次数为 A.25 次B.50 次 C.100 次 D.140 次 E.12 次 3.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出现 A.细胞核肿胀 B.内质网扩张 C.细胞变形D.炎症反应 E.细胞质变形 4.细胞凋亡指的是 A.细胞因增龄而导致的正常死亡 B.细胞因损伤而导致的死亡 C.机体细胞程序性的自杀死亡 D.机体细胞非程序性的自杀死亡 E.细胞因衰老而导致死亡 5.下列哪项不属细胞衰老的特征 A.原生质减少,细胞形状改变 B.细胞膜磷脂含量下降,胆固醇含量上升C.线粒体数目减少,核膜皱襞D.脂褐素减少,细胞代谢能力下降 E.核明显变化为核固缩,常染色体减少 6.迅速判断细胞是否死亡的方法是 A.形态学改变 B.功能状态检测 C.繁殖能力测定D.活性染色法 E.内部结构观察 7.机体中寿命最长的细胞是 A.红细胞 B.表皮细胞 C.白细胞 D.上皮细胞E.神经细胞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 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吞噬 2.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转运可使 A. 2个Na+移出膜外 B. 2个K+移入膜内 C.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D. 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E.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入膜内 小分子的跨膜运输 1.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 E. 吞噬核糖体 1.多聚核糖体是指 A.细胞中有两个以上的核糖体集中成一团 B.一条mRNA 串连多个核糖体的结构组合 C.细胞中两个以上的核糖体聚集成簇状或菊花状结构D.rRNA 的聚合体 E.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拟核:原核细胞仅由细胞膜包绕,在细胞质内含有DNA区域,但 无被膜包围,该区域称为拟核。 2.单位膜:电子显微镜下,生物膜呈“两暗一明”的铁轨样形态,称 为单位膜。 3.脂质体:膜脂都是两亲性分子,具有亲水的极性头部和疏水的非 极性尾部。当这些两亲性分子被水环境包围时,它们就聚集起来,使疏水的尾部埋在里面,亲水的头部露在外面与水接触,形成双分子层。为了避免双分子层两端疏水尾部与水接触,其游离端往往能自动闭合,形成自我封闭的脂质体。 4.主动运输:是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 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转运方式。 5.自由扩散:不需要跨膜运输蛋白协助,转运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方向进行,所需的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所包含的势能,不需要能量的一种跨膜转运方式。 6.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亲水性)的物质不能通过简单扩散 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但它们在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顺物质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称为易化扩散。 7.协同运输:是一类由Na+-K+泵(或H+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 间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8.內吞作用:又称胞吞作用或入胞作用,它是质膜内陷,包围细胞 外物质形成胞吞泡,脱离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转运过程。分为,吞噬作用、吞饮作用及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9.核孔复合体:核空上镶嵌有复杂的结构,它是由多个蛋白质颗粒 以特殊的方式排列成的蛋白分子复合物,称为核孔复合体。 10.核纤层:是附着于内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网。它与中间纤维及核骨 架相互连接,形成贯穿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骨架体系。 11.核定位信号:亲核蛋白是一类在细胞质中合成,需要或能够进入 细胞核发挥功能的蛋白质,通常它们是4~8个氨基酸组成的特殊序列来保证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核内,该序列称为核定位序列或核定位信号。 12.常染色质:是间期核内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浅,螺旋化程度低, 处于伸展状态的染色质细丝。 13.异染色质:间期核中处于凝缩状态,结构致密,无转录活性,用 碱性染料染色较深。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 14.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特化部位,由富含G的端粒DNA和蛋白质 构成。 15.基因组:指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是所有 染色体上全部基因和基因间的DNA的总和,它含有一个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16.核型:是指一个体细胞的全部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现,包 括染色体数目、大小的形态特征。

医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大全01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医学细胞生物学: 是指用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疾病关系的科学。 细胞学说: 是指Schleiden和Schwann提出的:所有都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 简答题: 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原核细胞 细胞壁有,主要成分肽聚糖 细胞膜有 细胞器 核糖体70S(50S+30S) 染色体单个DNA组成(环状) 运动简单原纤维和鞭毛 有 转录在细胞核内 翻译在细胞质内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分子量可达到上万或更多的 螺旋结构。其主要特点是:DNA分子的碱基均位于双链的内侧,通过氢键相连,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蛋白质二级结构: 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氢键在氨基酸残基之间的对应点连接,使蛋白质结构发生曲折的结构。有三种类型:a螺旋结构:肽链以右手螺旋盘绕成空心的筒状构象。b折叠片层:一条肽链回折而成的平行排列构象。三股螺旋:是胶原的特有构象,由原胶原的三条多肽链共同铰接而成。 第五章1-5节

名词解释 单位膜:细胞膜在光镜下呈三层式结构,内外两层为密度高的暗线,中间层为密度低的亮线,这种“两暗一明”的结构为单位膜。 液态镶嵌模型: 1.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构成。 2.磷脂分子脂双层以疏水的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两面组成的生物膜骨架。 3.蛋白质或镶嵌在脂双层的表面、或镶嵌在其中、或横跨脂双层,体现了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 该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被动运输: 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 主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 能量,分为离子泵、伴随运输(协同运输)。 易化扩散: 进出细胞, 通过膜囊 运输 具有选 Na-K ATP酶,具有载体和酶的活性。由a.b 两个大小亚单位组成,大的a亚单位为该酶的催化部分,其细胞质端有ATP和Na+的结合位点,外端有K+和乌本苷的结合位点,通过反复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进行活动。该酶在Na+、K+、Mg2+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被激活,催化水解A TP,为Na+、K+的对向运输提供能量。 简答题 1、简述细胞膜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的分子结构及特性。 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构成。 蛋白质镶嵌在脂双层的表面、或镶嵌在其中、或横跨脂双层,具有分布的不对称性。 磷脂分子脂双层的疏水尾部相对,其极性头部朝向两面组成的生物膜骨架。

(完整版)医学细胞生物学常用简答题详细答案.docx

细胞生物学复习-简答题 第三章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极其生理意义 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主要由膜脂双层的动态变化引起,质膜的流动性由膜脂和蛋白质的分子运动两个方面组成。 膜质分子的运动:侧向移动、旋转、翻转运动、左右摆动 膜蛋白的运动:侧向移动、旋转 生理意义: 1、质膜的流动性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如物质跨膜运输、细胞信息传递、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 分化以及激素的作用等等都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2、当膜的流动性低于一定的阈值时,许多酶的活动和跨膜运输将停止。 不对称性:质膜的内外两层的组分和功能有明显的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 膜脂、膜蛋白和糖在膜上均呈不对称分布,导致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即膜内外两层的流动性不同,使物 质传递有一定方向,信号的接受和传递也有一定方向 生理意义: 1、保证了生命活动有序进行 2、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 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 1、胆固醇:相变温度以上,会降低膜的流动性;相变温度以下,则阻碍晶态形成。 2、脂肪酸链的饱和度:不饱和脂肪酸链越多,膜流动性越强。 3、脂肪酸链的长度:长链脂肪酸使膜流动性降低。 4 、卵磷脂 / 鞘磷脂:比例越高则膜流动性越增加(鞘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 5、膜蛋白:镶嵌蛋白越多流动性越小 6、其他因素: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 细胞外被作用 1、保护、润滑作用:如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道的上皮细胞的糖萼 2、决定抗原 3、许多膜受体是糖蛋白或糖脂蛋白,参与细胞识别、应答、信号传递 RER和 SER的区别 存在细胞形状结构功能 RER在蛋白质合成囊状或扁平膜上含有特殊的参与蛋白质合成和修 旺盛的细胞中囊状,核糖核糖体连接蛋饰加工(糖基化,酰 发达。体和 ER 无白,可与核糖体基化,二硫键形成, 论在结构上60S 大亚基上的氨基酸的羟化,以及 还是功能上糖蛋白连接新生多肽链折叠成三 都不可分割级结构) SER在特化的细胞泡样网状结脂类和类固醇激素合 中发达构,无核糖成场所。 体附着肝细胞 SER解毒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线粒体: 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 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A 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 TP。 3.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线粒体DNA的比例,只有突变型DNA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 5.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6.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7.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8.蛋白质分选: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 核糖体: 1.原核生物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 。 2.核酶: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3.N-端规则(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称为半衰期(half-life)。研究发现多肽链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则。 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二是蛋白酶解作用,由蛋白酶体催化。 细胞核: 1.核内膜:有特有的蛋白成份(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膜的内表面有一层网络状纤维蛋白质,即核纤层(nuclear lamina),可支持核膜。 核外膜:靠向细胞质的一层,是内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 核周隙:内、外膜之间有宽20~40nm的腔隙,与粗面内质网腔相通 核孔复合体:内、外膜融合处,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纤层:内核膜内表面的纤维网络,支持核膜,并与染色质、核骨架相连。 2.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内外膜融合形成的小孔,直径约为70 nm,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交换的通道。 3.核孔蛋白:参与构成核孔的蛋白质,可能在经核孔的主动运输中发挥作用。 核运输受体:参与物质通过核孔的主动运输。 核周蛋白: 是一类与核孔选择性运输有关的蛋白家族,相当于受体蛋白。 5.输入蛋白:核定位信号的受体蛋白, 存在于胞质溶胶中, 可与核定位信号结合, 帮助核蛋白进入细胞核。 输出蛋白:存在于细胞核中识别并与输出信号结合的蛋白质, 帮助核内物质通过核孔复合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1. 简述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1)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R.Hook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为cell,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2)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细胞学说的建立掀起了对多种细胞广泛的观察和描述的热潮,主要的细胞器和细胞分裂活动相继被发现。(3)实验细胞学时期:人们广泛的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细胞的特性、形态结构和功能。(4)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细胞生物学的诞生: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人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

第三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1.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什么特点,膜脂有哪些运动方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1)膜脂既具有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温度对膜的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过低,膜脂转变为晶态,膜脂分子运动受到影响,温度升高,膜恢复到液晶态,此过程称为相变。(2)膜脂的运动方式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摆动运动、翻转运动,其中翻转运动很少发生,侧向扩散是主要运动方式。(3)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的长短和饱和程度,胆固醇的双重调节作用,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越大膜脂流动性越大,膜蛋白与周围脂质分子作用也会降低膜流动性。此为环境因素(如温度)也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流动性增强。 2.简述膜蛋白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并叙述膜的不对称性有哪些体现 (1)膜蛋白分为膜外在蛋白、膜内在蛋白、脂锚定蛋白。膜外在蛋白属于水溶性蛋白,分布在膜的两侧,与膜的结合松散,一般占20%-30%;膜内在蛋白属于双亲性分子,嵌入、穿膜,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与膜结合紧密,占70%-80%。脂锚定蛋白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结合,分布在膜两侧,含量较低。(2)膜的内外两侧结构

医用细胞生物学 期末复习

《医用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 ?绪论(P1—3) 什么是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任务? 1.细胞生物学是把细胞形态和功能相结合,以整体和动态的观点,把细胞的显微水平,亚 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有机结合,研究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从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学科。 2.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①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②细胞和细胞器的功能;③细 胞的增殖和分化;④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学说的内容? 1.英国物理学家Hooke(胡克)首先描述了细胞壁构成的小室,成为“cell” 荷兰科学家Leeuwenhoek(列文虎克)用较高倍放大镜发现了精子,红细胞,肌细胞等2.“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 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P6—9) 什么是分辨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分别是多少? 1.分辨率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2.肉眼的分辨率为0.2mm;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是0.2μm,而电子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可 达1.14nm。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组成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组成主要分为三部分:①光学放大系统,为两组玻璃透镜:目镜和物镜;②照明系统:光源、折光镜和聚光镜,有时另加各种滤光片以控制光的波长范围;③机械和支架系统(镜筒、镜柱、镜座、物镜转换器、调焦装置),主要是保证光学系统的准确配置和灵活控制。 常见的光学显微镜的种类? ①普通光学显微镜;②荧光显微镜;③相差显微镜;④微分干涉显微镜;⑤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P3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特征上的主要区别? 见附表。 ?细胞的分子基础(P41—52)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单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分子由一个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一个

最新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完整版)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By 小羊,小生(修整)友情提示:知识点很多,重点加粗,书中的表格均有,有些重点需掌握绘图(请查阅书本)。主要考点:名词解释,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建议系统总结一下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的标志酶和各自的功能。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 2.对细胞概念理解的五个角度: 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⑥细胞具有全能性。 3.生物界划分的三个类型: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p13表2-1 5.真核细胞特点的理解: ①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膜相结构体系-生物膜系统 ②以核酸,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体系-遗传信息表达系统 ③由特异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细胞骨架体系-细胞骨架系统 ④细胞质溶胶 6.生物大分子:细胞内主要的大分子有核酸,蛋白质,多糖。 7.核酸(nucleic acid)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8.核苷酸:核苷酸由戊糖,碱基和磷酸三部分组成。 9.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p18图2-8):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

即一条链中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核苷酸方向是5’→3’,另一条是3’→5’,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简而言之: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核苷酸链组成。 10.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称为基因组。 11.动物细胞内含有的主要RNA种类及功能:p20表2-3 12.核酶(ribozyme):核酶是具有酶活性的RNA分子。 13.蛋白质(protein)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14.肽键:肽键是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经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学键。15.肽(peptide):氨基酸通过肽键而连接成的化合物称为肽。 16.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α-螺旋,β-片层。 17.酶(enzyme):酶是由生物体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剂作用的蛋白质。 18.酶的特性:高催化效率,高度专一性,高度不稳定性。 19.光学显微镜的种类: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20.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指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技术,即无菌条件下,从机体中取出组织或细胞,模拟机体内正常生理状态下生存的基本条件,让它在培养器皿中继续生存、生长和繁殖的方法。

《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器 D.细胞质 E.细胞 2.DNA双螺旋模型是美国人J. D. Watson 和英国人F. H. C. Crick哪一年提出的() A.1951 B.1952 C.1953 D.1954 E.1955 3.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哪项有误() A. 原核细胞有细胞壁,真核细胞没有 B. 原核细胞无完整细胞核,真核细胞有 C.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核糖体 D. 原核细胞无细胞骨架,真核细胞有 E. 原核细胞无内膜系统,真核细胞有 4. 下列有关原核细胞的描述那项有误() A. 原核细胞无内膜系统 B. 原核细胞无细胞骨架 C. 原核细胞无核糖体 D. 原核细胞无细胞核 E. 原核细胞有单条染色体 5. 以下有关蛋白质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B.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特异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C.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 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指蛋白质的三、四级结构 E. 按不同功能,蛋白质可分为结构蛋白和调节蛋白 6.蛋白质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A.脂肪酸 B.戊糖 C.核苷酸 D.磷酸 E.氨基酸 7. 跨膜蛋白属于() A. 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 B. 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 C. 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 D. 整合蛋白或外周蛋白 E. 运输蛋白 8.下列哪种结构不是单位膜() A. 细胞膜 B.内质网膜 C.糖被 D.核膜外层 E.线粒体外膜 9.下列哪种物种不是第二信号() A、cAMP B、cGMP C、AC D、NO E、Ca2+ 10.受体的化学成分及存在部位分别是:() A、多为糖蛋白,细胞膜或细胞核内 B、多为糖蛋白、细胞膜或细胞质内 C、多为糖蛋白,只存在于细胞质中 D、多为糖蛋白,只存在于细胞膜上 E、多为糖蛋白,只存在于核内 11. 矽肺与哪一种细胞器有关()

医学细胞生物学总复习提纲

细胞生物总复习提纲 特别提醒:每道题都有答题限制时间,若时间到了没有主动点提交,系统都会自动提交更新为下一道(系统会默认提交测试者点选得答案,若无点选则无答案),不能回瞧,所以要在注意时间得前提下认真思考作答。 一.主要题型 1.英译汉5道,合计5分(一些重点章节得重点单词,不 考汉译英); 2.问答题2个(以细胞膜、内膜系统、细胞核、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等章节内容为主,2题分别为12分与8分, 合计20分); 3.实验图片题10道,合计15分。(电镜图片及光镜图片。 电镜图片以实验手册后面得图片为主;光镜图片以实验 课做过瞧过得重点结构为主); 4.选择题:单选60道,合计54分,多选6道,合计6分。 以上四项卷面满分合计100分,折算率90%后为90分; 5.平时3次实验到勤及实验报告平均分折算率10%后为 10分。 二.重点章节 第4、5、8、13章。就是出问答题最有可能得章节。 三.主要内容

第一章 1、细胞生物学发展史中得里程碑式事件(每个阶段1-2件事); 2、基本概念:医学细胞生物学(英文)。 第二章 1、细胞得形状要结合有关实例来记忆 影响细胞形态得几个方面因素,请瞧教材 2、最小得细胞 3、真核细胞得结构 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得区别 5、分子基础记忆氨基酸,核苷酸(基团及分类,化学键) 6、蛋白质掌握1,2级结构;DNA,RNA得基本结构特点与类型 7、英文:原核细胞、真核细胞、膜相结构、非膜相结构、氨基 酸、蛋白质、核酸、核苷酸 第三章 1、光学显微镜与电学显微镜得主要特点及其主要差别 2.分辨率,分辨力得概念理解 3、最高分辨率,最大放大倍数 4、老师PPT上有光镜及电镜标本制作厚薄及特殊要求。 5、荧光显微镜得光源,相差显微镜及暗视野显微镜得主要得适 用标本、优点。 6、细胞培养技术关注细胞融合得概念,诱导融合方法手段,成 功得例子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试题b卷

-学年第一学期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试题B卷 (级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法医\预防医学\留学生) 姓名专业学号成绩 *所有试题请答在答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型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 每题分,共分 一、型题 、一分子碱基和一分子戊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一分子 . . . . . 、两条互补的链能形成双链结构是依靠 .肽键 .氢键 .二硫键 .疏水键 .盐键 、油镜使用的油为 .汽油 .煤油 .石蜡油 .松节油 .香柏油 、培养原代细胞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组织块剪下后要用酒精清洗以防细菌污染 .吸管取用培养液后要再次过火以防污染 .全部过程可以只使用一根吸管以简化操作 .剪刀使用时放在火焰上方“过火”时间不能太长,以防金属退火 .组织块移入培养瓶后要立刻浸入培养液中以防细胞因缺乏营养而死亡、实验中分离细胞核所用的是 .超速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 .差速离心法 .密度梯度平衡离心法 .浮集法 、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叫 .细胞融合

.细胞吞噬 .细胞识别 .细胞分化 、实验中显示微丝的染料是: .台盼蓝 .考马斯亮兰 .伊红 .染液 .甲基绿 、在电镜下观察生物膜结构可见 .三层深色致密层 .三层浅色疏松层 .两层深色致密层和中间一层浅色疏松层.两层浅色疏松层和中间一层深色致密层.上面两层浅色疏松层和下面一层深色致密层、决定血型抗原的化学成分是 .蛋白质 .寡糖链 .核苷酸 .胆固醇 .磷脂 、肌细胞中钙离子的释放与下列哪种结构有关. . . . . 、高尔基复合体的小泡来自于 .高尔基复合体反侧 .内质网 .细胞核 .高尔基复合体顺侧 .细胞膜 、下列细胞器中由两层单位膜围成的是 .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 .线粒体 .微体 .以上都不是 、溶酶体不具有的功能是 .细胞外物质的消化 .细胞内物质的消化 .细胞的免疫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线粒体: 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与释放H+与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 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就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A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 TP。 3.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与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与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就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线粒体DNA的比例,只有突变型DNA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 5.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就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6.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7.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就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8.蛋白质分选: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 核糖体: 1、原核生物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 。 2、核酶: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3、N-端规则(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 称为半衰期(half-life)。研究发现多肽链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则。 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一就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二就是蛋白酶解作用,由蛋白酶体催化。 细胞核: 1、核内膜:有特有的蛋白成份(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膜的内表面有一层网络状纤维蛋白质,即核纤层(nuclear lamina),可支持核膜。 核外膜:靠向细胞质的一层,就是内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 核周隙:内、外膜之间有宽20~40nm的腔隙,与粗面内质网腔相通 核孔复合体:内、外膜融合处,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纤层:内核膜内表面的纤维网络,支持核膜,并与染色质、核骨架相连。 2.核孔复合体:就是细胞核内外膜融合形成的小孔,直径约为70 nm,就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交换的通道。 3.核孔蛋白:参与构成核孔的蛋白质,可能在经核孔的主动运输中发挥作用。 核运输受体:参与物质通过核孔的主动运输。 核周蛋白: 就是一类与核孔选择性运输有关的蛋白家族,相当于受体蛋白。 5、输入蛋白:核定位信号的受体蛋白, 存在于胞质溶胶中, 可与核定位信号结合, 帮助核蛋白进入细胞核。 输出蛋白:存在于细胞核中识别并与输出信号结合的蛋白质, 帮助核内物质通过核孔复合物输出到细胞质, 而后快速通过核孔复合物回到细胞核。 核输出信号:作为核内物质输出细胞核的信号,帮助核内的某些分子迅速通过核孔进入细

医学细胞生物学要点

1.电镜与光镜的主要区别?什么叫显微镜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是以可见光为照明源,将微小的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光学仪器;而电子显微镜则是以电子束为照明源,通过电子流对样品的透射或反射及电磁透镜的多级放大后在荧光屏上成像的大型仪器。显微镜分辨率:分辨率或称分辨力是指在人眼明视距离处,能够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 2.电镜主要分哪二类?透视和扫描 3.流式细胞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定量,细胞周期分析,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细胞因子的检测,活细胞分类纯化等领域。 4.配制培养基时调节pH值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有的培养物对生长环境PH值要求高,有的则要求低,不同培养物的最适生长pH不同 5.细胞传代培养的目的是什么?传代培养是组织培养常规保种方法之一。也是几乎所有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础。当细胞在培养瓶中长满后就需要将其稀释分种成多瓶,细胞才能继续生长。这一过程就叫传代。传代培养可获得大量细胞供实验所需。 6.蛋白质电泳的种类及特点?蛋白质电泳(一般指SDS-PAGE)一般使用的都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与蛋白质结合的SDS上所携带的负电荷。特点:分辨力高和固相免疫测定特异性高,敏感等 7.核酸杂交技术的分类?根据杂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DNA与DNA;RNA与DNA另外:Western blot,根据杂交对象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固相杂交,液相杂交,原位杂交。 8.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实施步骤是什么?1.DNA变性(90℃-96℃):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2.退火(25℃-65℃):系统温度降低,引物与DNA模板结合,形成局部双链。3.延伸(70℃-75℃):在Taq酶(在72℃左右,活性最佳)的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从引物的5′端→3′端延伸,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4.还有就是体外快速DNA复制 9.细胞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细胞膜把细胞包裹起来,使细胞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此外,细胞所必需的养分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出都要通过细胞膜。所以,细胞膜的这种选择性的让某些分子进入或排出细胞的特性,叫做选择渗透性。这是细胞膜最基本的一种功能。如果细胞丧失了这种功能,细胞就会死亡.。细胞膜除了通过选择性渗透来调节和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外,还能以"胞吞"和"胞吐"的方式,帮助细胞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液体小滴和捕获食物颗粒,供应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细胞膜也能接收外界信号的刺激使细胞做出反应,从而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膜不单是细胞的物理屏障,也是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复杂功能的重要结构。 10.细胞膜上膜脂和膜蛋白的种类?膜脂有磷脂,糖脂,胆固醇,膜蛋白有膜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2)膜外在蛋白(周边膜蛋白)(3)脂锚定蛋白(连接蛋白) 11.简述真核细胞中小分子和大分子的跨膜运输途径和主要特点?(1)小分子和离子(需载体蛋白,通道蛋白)被动运输(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顺浓度梯度主动运输(消耗能量),(2)大分子物质胞吞胞吐(消耗能量) 12.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物质跨膜运输中的作用?通道蛋白只参与被动运输,载体蛋白既参与主动运输又参与被动运输,(1)通道蛋白:在蛋白质中心形成一个亲水性的通道,使特定溶质穿越。被动运输②载体蛋白:通过蛋白质发生可逆的构象变化进行物质运输。 主动或被动; 13.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区别?一、吞噬作用,细胞内吞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质,如细菌、细胞碎片等,称为吞噬作用。吞噬现象是原生动物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在后生动物中亦存在吞噬现象。如:在哺乳动物中,中性颗粒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极强的吞噬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