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河南普通话考试一年几次

2020河南普通话考试一年几次

2020河南普通话考试一年几次
2020河南普通话考试一年几次

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分-100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二级(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91.99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86.99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三级(一般水平的普通话)

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分-79.99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

2003年修订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办法》(正式),取消了关于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有效期的提法,这就是说,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全国通用、无有效期限制。自2011年起,普通话证书样式进行了改版,旧版中包含出生年月,新版取消旧版无身份证号码,新版增加新版增加测试时间。均盖有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章及测试中心的钢印。并由之前的本状改成纸状,且附有证书外壳。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五个测试项构成,总分为100分。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限时3分钟,占20分。目的是出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判断测试,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主要是考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的程度。

(4)、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5)、说话,时间不少于3分钟,占30分。

普通话考生考试注意事项:

1、考试开始报考号及姓名后直接答题,不要读题干;

2、考试过程中不论正确与否都不要回读,确保朗读流畅,切记不要超时;

3、在拿到试卷后重点看三、四部分,确保朗读和发挥题自然流畅。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2020上半年河南普通话最近一次考试时间(汇总)

1.普通话测试多久考试一次?答:一个月组织2-3次(寒暑假及节假日除外) 2.每个学员多久可以考一次?答:规定每个考生一个月可以考试一次,时间可以自己选择 3.普通话现在是怎么测试的?答:机器测试 4.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率怎样?答:根据每次统计达到99%,二甲通过率达到80%,一乙通过率达到10% 5.普通话考试过后多久能查成绩,多久出证?答:普通话考试当天起3-4周可以查成绩,5-6周出证书. 普通话考试需要提前一周报名、考前2-3天发考试通知。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大纲》由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是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全国统一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内容全部来自大纲。普通话试卷介绍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四个测试项构成,总分为100分。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限时2分30秒,占10分。目的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限时2分30秒,占20分。目的是出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 (4)、说话,时间3分钟,占4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 报名时间:即日起开始报名,早9:00-晚18:00;周六日均可。

迅达教育还有以下的院校可供大家报考: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工程学院、新乡医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澍青医学高专、焦作职工医学院、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师范大学等高校

现代汉语一襄阳话与普通话的对比

襄阳话与普通话的对比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我来自湖北襄阳,虽然从小生活在一个襄樊话的环境里,但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比较大,襄樊方言说的不是很标准,甚至于有些词汇都不曾使用和明白。但还是能从襄樊话和普通话中比较出一些差异。襄樊话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区,与普通话相比存在语音、语法、和语汇上的诸多差异。 一、语音方面 襄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上游,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带。因此襄樊话的口音上略带秦味。但又比河南话和陕西话发音轻。正如欧阳修那句话“语音轻略带秦”。 (1)声母方面,相对于普通话而言,襄樊方言只有20个声母,但读音大致相同,只有语气上的些许差异。襄樊方言中存在平翘舌不分的现象,例如:蚕和蝉、诗和丝、折和则等都发同一个音,襄樊话将舌尖后音都读成了舌尖前音;还有的襄樊方言将n和l混读,例如乃读作lai;襄樊话将舌面音声母与齐齿呼韵母拼成的字读成舌根音与开口呼相拼的,例如:街读gai、鞋读hai。 (2)在韵母方面,襄樊话襄樊话前后鼻音混淆,在有些区域内的方

言中几乎没有后鼻音,例如:庚读作跟、灵读作林等,只有an和ang 分得较为清楚;襄樊话中的合口呼韵母(uan、uen、uei)和撮口呼韵母(üɑn)与舌尖音相拼时往往会丢掉韵头u,读成开口呼韵母(an、en、ei),例如:对读dei、最读zei、暖读nan、端读dan、吨读den 等。 (3)声调方面,襄樊方言同普通话一样也是四种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只是各个声调的调值不同。普通话中的阴平是高平调55,而襄樊话是中升调35;普通话中的阳平是中升调35,而襄樊话则是全降调41;普通话中的上声是降声调214,襄樊话中则是高平调55;普通话中的去声是全降调51,而襄樊话中则是降声调214。除此之外,襄樊方言中的个别词语有特定读法,例如:去读作ke。并且口语中多带儿化音和卷舌音,例如“子”在词尾时经常被读作卷舌音,显得诙谐俏皮。 二、语法方面 襄樊话的句子组合上在有些时候与普通话不同。例如:你敢不去不敢?(你敢去不敢去?你敢不敢去?)。还有就是襄樊话中多加语气词,例如:“靠边起走”其中“起”读轻声。整句话意思是靠边走。还有“是不是撒”中的“撒”也表示语气。 三、语汇方面 作为一种独立的方言,襄樊话有许多不同于其他方言和普通话的词汇。尤其在亲属称谓上表现的很明显。比如说姑姑一词在襄樊话中叫“念儿”,甚至有人写作“女+念”,生造了一个字;最常用

学习说好普通话

学习说好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中国国家通用语言。 说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怕什么:声韵调。 吐字清晰,调动双唇舌头和牙齿; 声音响亮,要打开口部的后声腔; 饱满动情,别忘气息的积极运动。 看下图,了解发声各器官:

1、上唇 2、下唇 3、上齿 4、下齿 5、齿龈 6、硬腭7 、软腭8、小舌9、舌尖10、舌面11、舌根12、鼻腔13、口腔14、咽头15、会厌16、食道1 7、气管1 8、声带1 9、喉头

1.咬字的要求 教师讲课时咬字的总体要求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真”,二是“响”。“真”指准确规范,符合普通话语标准,符合语音规范,没有方音,不读错字。在真的基础上求响度,使得声音具有穿透力,警醒力,不至于使学生上课昏昏然。“响”指清晰明亮,圆润丰满,灵活轻巧,流畅自然。字音清晰而不混浊,集中而不散漫,饱满圆润而不单薄扁涩,灵活轻巧、流畅自然而不笨拙呆板、磕磕绊绊。 2.过程及方法 传统上用吐字归音概括咬字的过程和方法。所谓“吐字归音”是指对字头、字腹、字尾的完整处理,分别称之为出字、立字、收字。 出字,指对字头的处理,是发音的开始阶段。字头,包括声母和韵头(介母)。发好字头主要是要把握声母的发音部位、方法和韵母的四呼。字头的发音要叼住弹出,准确有力。 字头有几种情况: (l)有头,而且声、介母都有 声母和介母拼合在一起,构成吐字阶段。 用介母的元音解除声母辅音的阻碍。就吐字过程来说,介母是主要的,在声母成阻的同时也作好了介母的口形,用介母的“四呼”所定的口形来解除声母的阻碍,字头由声母生,由介母(四呼)出,“声”短“介”长,“声”“介”合一。例如: “边”(bian)、“笑”(xiao)、“光”(guang)、“揣”(chuai)、“娟”(juan)、“学”(xue)。 (2)有头,只有声母,无介母 直接用字腹的元音解除声母的阻碍。声母的部位、方法准确,发音短促,清晰有力。要根据声母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 b、p 用双唇“喷”,d、t用舌头“弹”,j、q用舌面“挤”,g、k用牙齿“啃”。 (3)有头,只有介母,无声母: 发音时把介母当声母用,适当抬高i、u、?的舌位,发成半元音[j]、[w]、[y]。韵头

河南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内容

河南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内容 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内容 试卷包括五个部分,满分为100分。: 1 .读单音节字词100个(排除轻声、儿化音节) 目的:考察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 要求: ⑴ 100个音节里,每个声母出现一般不少于3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酌量增加1-2次; ⑵每个韵母的出现一般不少于2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韵母酌量增加1-2次。 ⑶字音声母或韵母相同的要隔开排列。不使相邻的音节出现双声或叠韵的情况。 评分: ⑴此项成绩占总分的10%,即10分。 ⑵读错一个字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1分。 ⑶读音有缺陷每个字扣0.05分。一个字允许读两遍,即应试人发觉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音评判。 限时:3分钟。超时扣分(3-4分钟扣0.5分,4分钟以上扣0.8分)。 说明:读音有缺陷只在1读单音节字词和2读双音节词语两项记评。读音有缺陷在1项内主要是指声母的发音部位不准确,但还不是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读成另一类声母,比如舌面前音j、q、x读得太接近z、c、s;或者是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的正确发音部位用较接近的部位代替,比如把舌面前音j、q、x读成舌叶音;或者读翘舌音声母时舌尖接触或接近上腭的位置过于靠后或靠前,但还没有完全错读为舌尖前音等;韵母读音的缺陷多表现为合口呼、撮口呼的韵母圆唇度明显不够,语感差;或者开口呼的韵母开口度明显不够,听感性质明显不符;或者复韵母舌位动程明显不够等;声调调形、调势基本正确,但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特别是四声的相对高点或低点明显不一致的,判为声调读音缺陷;这类缺陷一般是成系统的,每个声调按5个单音错误扣分。1和2两项里都有同样问题的,两项分别都扣分。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 目的:除考察应试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外,还要考察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要求: ⑴ 50个双音节可视为100个单音节,声母、韵母的出现次数大体与单音节字词相同。 ⑵此外,上声和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2次,上声和其他声调相连不少于4次;轻声不少于3次;儿化韵不少于4次,词语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项的集中出现。 评分: ⑴此项成绩占总分的20%,即20分。 ⑵读错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2分。读音有明显缺陷每次扣0.1分。

学习说普通话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

学习说普通话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 学习说普通话的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学习说普通话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说普通话的心得体会1 以前,我总是觉得普通话离我们很遥远。通过参加普通话学习,我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说普通话还是挺有趣的,而且也是大有用处的。尤其是,当你出发到大城市时,如果你不会说普通话,根本就无法与他人沟通交流,有时还会闹出笑话———被人误解或误解他人,甚至令人难堪。列车员把“里厢去”说成“你下去”惹得乘客非常恼火。把“大姐,我取钱。”说成“打劫,我缺钱。”吓得银行职员立即拨打了110。学说普通话,首先要消除语言障碍。普通话是正常与人交流的语言,学说普通话势在必行。 普通话学习,使我受益匪浅。首先是老师那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有精彩的课堂,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可见,说好普通话,对学生影响有多大。再就是,通过学习,我掌握了许多发音规则,比如上升的变调;纠正了许多常用词的发音,例如逮捕教诲;还了解了方言中常犯的错误以及错因。我觉得说普通话不再像想象的那么难,同时也

坚定了我说普通话的信心。 说好普通话,我觉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准确把握声调并且要读到位,注意发音部位,对于个别方音要反复练习直到完全到位为止。另外普通话的音变规则也要记清。第二,多读,多听。读些小学生注音读物,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看电视,听新闻,默默地跟随播音员说也是有效的途径。第三,克服羞怯心里,多说。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营造说普通话的氛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只有敢说、多说才会发现更多的发音不准的音节,进而努力去纠正。这样才会有进步。第四,勤查字典。字典是最好的老师,若有不懂,虚心请教,直到完全正确为止。尤其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现象。 我坚信:只要努力,我的普通话水平一定能提高。 学习说普通话的心得体会2 为了争当“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学校下发了学习推广普通话的倡议书,举办了推普手抄报比赛和朗读比赛,老师还组织我们学习关于普通话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下面谈一谈我的学习心得,推广普通话是响应国家号召的具体表现。普通话是我们全国的通用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我们中华民族相互交流和对外交往的规定语言。我国>总纲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明确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地位。

普通话学习心得体会

普通话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体会 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体会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日常交流沟通的工具,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不会普通话,我们将寸步难行,学好普通话很重要,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在规范汉字中,简化字只占少数,未经整理简化或不需要的占多数。其中,机关公务用字及公共场所的标牌、宣传标语等用字都属于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因此,联系实际工作,说好普通话和写好规范字就显得格外重要。 普通话,之所以这么称它,因为它是大众语言,它能使说各种方言的人融洽地交流,避免产生误会,如果人与人的交流出现隔膜,后果不堪设想。说普通话,要求我们分清平翘,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掷地有声。要学好普通话,第一,要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第二,要多读些拼音报上的文章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第三,要勤查字典。字典是我们很好的老师,若有不懂,要虚心请教,直至完全正确为止。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等;第四,就是读辞

典,翻开现代汉语辞典,一字、一词、一句、一页地朗读,极为有效。第五,要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方音浓重,你也会逐渐受感染的。 说起学习普通话的体会来,我真是深有感触,慨叹不已。由于自己小时侯在接受教育的时候,由于地处乡村,启蒙老师发音不准,使我从小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而且在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学校里的老师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讲普通话还没我们的标准,上课的时候还经常闹出笑话,有些知识用普通话表达不清楚的都是用广东话来表达的,日常生活交流都是用家乡话的,对于普通话就显得很生疏了。上高中的时候接触外省的同学就比较多了,平时和外省的同学交流时,同学都听不清楚我讲什么,那时我就意识到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多么的重要。可是由于我们生活的习惯和学习的氛围都是用广东话交流的,而且课程也是比较紧张,都是极少用普通话的,所以一直想要锻炼普通话的心愿就没有完成。直到我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离开家乡来到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而且我们学校有很多外省的学生,同学之间基本都是用普通话交流的,而我只能用不太流畅的普通话和他们交流,有时还发音不准弄出一大堆笑话,因此,我决心学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直到大三我们学院开设了普通话学习的课程,经过老师循循教导,我们的普通话有了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关系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关系 普通话是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河南话属于北方话,与普通话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 语音包括“音”和“调”两个要素。在3500个常用汉字中,情况大致如下: 1. 音调完全相同的有50个,占1.4%; 2. 音相同,调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有3150个,占90.0%; 3. 音相同,调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有100个,占2.8%; 4. 音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有140个,占4.0%; 5. 音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有30个,占0.9%; 6. 音调变化无明显规律的有30个,占0.9%。 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一、音调完全相同的如: 他、她、它(tā) 役、毅、疫、邑、译、肄、逸(yì) 哥(ɡē) 阁、格(ɡé)博、搏、驳(bó) 及、级、吉(jí) 结(jié) 把(bǎ) 华(huá) 国(ɡuó) 职、执(zhí) 菊、鞠(jú) 福(fú) 答(dá) 竹(zhú) 必(bì) 与(yǔ) 粒(lì) 叔(shū) 术(shù) 丛(cónɡ) 刊(kān) 绍(shào) 二、音相同,调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 以“马、妈、骂、麻”为例。这四个字在河南话中(以郑州、开封一带的语音为代表)分别是“第1声、第2声、第3声、第4声”,而在普通话中分别是“第3声、第1声、第4声、第2声”。对应起来就是: 河南话普通话 第1声→第3声 第2声→第1声 第3声→第4声 第4声→第2声 所以,这个对应规律不妨称为“3142律”。(下面用─、/、√、\分别表示第1、2、3、4声) 如:河南人忠厚老实勤劳善良聪明智慧勇敢坚强

河南话:\\\/√─ \\\√ \/\√√——/\ 普通话:///─ \√ ///\/—/\\√√—/ 三、音相同,调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 1.第一声变第二声如: 仆(pū→pú) 扛(kānɡ→kánɡ) 焚(fēn→fén) 儒(rū→rú) 2.第一声变第四声如: 腹(fū→fù) 档(dānɡ→dànɡ) 设(shē→shè) 悼(dāo→dào) 隘(āi→àì) 3.第二声变第三声如: 北(béi→běi) 法(fá→fǎ) 塔(tá→tǎ) 铁(tié→tiě) 骨、谷(ɡú→ɡǔ) 曲(qú→qǔ) 尺(chí→chǐ) 乙(yí→yǐ) 渴(ké→kě) 甲(jiá→jiǎ) 轨(ɡuí→ɡuǐ) 冶(yé→yě) 4.第二声变第四声如: 末、莫、沫(mó→mò) 蜜、密、秘(mí→mì) 灭、蔑(mié→miè) 木、目(mú→mù) 质(zhí→zhì) 若、弱(ruó→ruò) 畜、蓄(xú→xù) 纳、捺(ná→nà) 妇、复、付(fú→fù) 恶(é→è) 各(ɡé→ɡè) 辣、蜡、腊(lá→là) 力、立、栗(lí→lì) 袜(wá→wà) 握(wó→wò) 物(wú→wù) 列、烈、裂、猎(lié→liè) 鹿、录、陆(lú→lù) 率、律、绿(lǘ→lǜ) 洛、落、络、骆(luó→luò) 怯(qié→qiè) 月、越、悦、阅、奥(yé→yè) 叶、页、业、腋、液(yé→yè) 入、褥(rú→rù) 日(rí→rì) 召(zháo→zhào) 赠(zénɡ→zènɡ) 5.第三声变第二声如: 娱、愉、舆(yǔ→yú) 什(shě→shén) 6.第四声变第一声如: 猫(mào→māo) 孵、敷(fù→fū) 四、音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 1.河南话中凡是由声母z、c、s与韵母i、ü 拼成的音节,z、c、s一律相对应地换成j、q、x。如: 挤(zi→ji) 千(ciɑn→qiɑn) 修(siu→xiu) 精(zinɡ→jinɡ) 秋(ciu→qiu) 须(sü→xü)

如何学好普通话

如何学好普通话 安徽艺术人生讯:我觉得要学好语音,能够分四步走: 第一步,学好普通话要把握有用的语音常识。包含:一、发准声母、韵母、调母,这是学好普通话的根底;二、读准常用字,这是学好普通话的一条捷径。现代汉语中有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它们的运用频率在所有汉字中占99.48%,所以只需把握了它们的规 范音,就能基本上达到用普通话规范音说话和朗诵的需求;三、把握语流音变规律,这是学好普通话必不可少的条件。普通话中首要的音变表象有: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只需牢固地把握 了这些在学习中要常常用到的根底常识,才干顺畅地进行语音辨正,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行之有效的练习和实习。 第二步,学好普通话要知道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如,济源人说普通话,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两组发音易混杂,如把舌后音“山、师”读成舌前音,把舌前音“邹”读成舌后音;把握禁绝韵母的发音,如把“每、梅”等字的韵母ei发成en;把握禁绝声调,如把阴平调“憎、茎、沏”读成去声,把阴平调“潜”读成上声等。 知道了本地语音与普通话的区别,把握了这些字的规范读音,再把 这些简单读错的字放在详细的言语环境中进行“环境记忆”,经过诵读 和背会一些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可有效地协助学习者长期记住这些字的规范音,同时也能进步其它方面的涵养,一箭双雕。同时要常常听收音机、录音带,看电视,听语音纯正的人说话。用这些“现代化” 手法为自个创造一个学习普通话的特别的小环境,不断纠正自个不规范的读音。 第三步,学好普通话要上口练说。即在以上根底上开口练说,使 以上所学在平常日子和学习、工作中派上用场。在一个我们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潜移默化,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步逐步你会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同一个民族的各种地方方言和这个民族的共同语言,一般总是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语言特色。一般情况下,民族共同语言总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汉民族共同语言,即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统一,人民政治经济文化需要发展,需要统一的民族共同语,因此在195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会后经各方研究,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 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互相对立的。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是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共同语言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从汉语方言中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的。而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也都吸收了一些普通话的成分,日益向普通话靠拢。尽管如此,方言仍会长期存在,作为一个地区的交际工具而发挥作用。在方言地区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阂,以利社会交际,“推普”的任务是要使方言地区的人民学会说全民族共同使用的普通话,那么推广普通话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方言词是一个方言地区在长期使用方言过程中形成的一类词,是一个地区鲜明的标志。方言词一方面指流行在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里普遍通行的词,例如东北话中的“埋汰”,河南方言里的“中”;另一方面指普通话里从方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这类被普通话所吸收的词是得到大家普遍认同的词,例如粤语里的“埋单”。方言的地区有大有小,有很狭小的地区所使用的方言词也叫土语词。 普通话中语音词汇语法有和方言词相同的部分,但是却有更多不同的部分。这里我想就词汇部分谈一下普通话与我所在方言区(河南方言郑开片)中词语的异同。 一、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一致性 据科学统计,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有极强的一致性。大多数相同的词语是基本词汇的核心词语:如大风,下雪,下雨,平原,荒地,阴天,松树,

学习“国语普通话”发声亮剑

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加强民族团结 发声亮剑人:沙吾列提·达吾提 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方式与载体。 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跟上社会发展步伐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跟上世界的最主要工具。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个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现代文化科技知识、融入现代社会、共同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 实践表明,新疆各族人民干部队伍学习国语提高民族素质,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事。从战略发展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看待“国语”学习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语言文字政策,站在是否有利于民族发展进步的视角看待国语的社会功能。 学习国语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今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必须抓紧抓好、落到

实处。我充分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宣传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认真落实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不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加强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学习国语能促进各民族交流,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架起民汉间友谊的桥梁。 对于一名少数民族教师来说,如果不懂国语就不可能很好的教好学生,工作能力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不懂国语接收事物,掌握新知识的范围就会缩小,所以首先认识学国语的重要意义,把学习国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国语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用语,我们的文明的进步都依靠着它。作为我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我们是有义务学好它。 总之,我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教师,有责任有义务,积极推进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自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导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每名学生规范使用,促进民族团结,创建和谐校园。

河南话

河南话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河南省境内的方言有两大类,一类是属于官话中的中原官话,另一类是属于晋语的邯新片。晋语是北方唯一的非官话方言,中原官话是全国第一大官话方言。河南境内,晋语的邯新片方言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太行山山区一带,中原官话则分布在除上述地区之外的广大地区,包括豫北平原。 古代河南话是古代普通话 河南古称中州、中原、中国,为南宋以前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自唐代以来,历朝文人墨客均把通行河南一带的方言当做通行全国的通用语。[唐]李涪:凡中华音切,莫过东都,盖居天地之中,禀气特正。[宋]陆游: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老学庵笔记》[宋]冠准:惟西洛人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说郛》[宋]路德章:浙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盱眙旅舍》[宋]陈鹄:乡音是处不同,唯京都天A朝得其正。《西塘集》[元]周德清:欲正语言,必宗中原之音。《中原音韵》[元]范德机:四方偏气之语,不相通晓,惟中原汉语,四方可以通行。《木天禁-语》[元}孔齐:北方声音端正,谓之中原雅音。南方风气不同,声音亦异,至于读书字样皆讹,轻重开合亦不辩,所谓不及中原远矣,此南方之不得其正也。《至正直记》[明]沈宠绥:以吴侬之方言,代中州之雅韵,字理乘张,音义径庭,其为周郎赏者谁耶?不揣固陋,以中原韵为楷!《弦索辩讹》[明]吕坤:中原当南北之间,际清浊之会,故宋制中原雅音。[明]陈全之《蓬窗目录》:杭州类汴人种族,自南渡时,至者故多汴音[明]郎瑛《七修类稿》:城中(杭州城内)语音好于他处,盖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与汴音颇相似[明]王伯良:"识字之法,须先习反切。盖四方土音不同,故须本之中州"-------《方诸馆曲律·论须识字》[明]杨文骢:"得中原之正音,去五方之啁杂"---------《同文铎》[清]朴隐子:"词严声律,韵必中州。盖河洛当九域之中,其音可通于四方耳"-------《诗词通韵·序》[清]潘耒:"河洛天地之中,雅音声韵之正"--------《类音·南北音论》[清]罗愚:"摄以开合口呼,正以中州音"--------《切字图诀》[清]阎若璩:洛阳为天下之中,南北音词,于此取正[清]王德晖:"天下之大,百里殊音,绝少无病之方,往往此笑彼为方言,彼嗤此为土语,……愚窃谓中原实五方之所宗,使之悉归中原音韵,当无僻陋之诮矣"-----------《顾误录》[清]张燮承:"填图字样皆系按中州韵填入,学者不可因今古音讹、南北音异妄自更改"-------《翻切简可篇·读横直图口诀》[清]毛先舒《与婿徐华徵书》:汴为中州,得音之正。杭多汴人,随宋室南渡,故杭皆正音。[清]周赟:夫中国车书一统,而音韵必叶中州。《山门新语》到了清朝中期以后,由于北京长期居于全国政治中心地位,逐渐完成官话由河南话向辽东汉音(普通话前身)的转变 河南方言的历史演变 现在最早的有关河南地区的方言记录便是《诗经》,语言学家从中已经基本整理出上古汉语的脉络,其虽记录不同诸侯国的诗篇,但是其音韵基础却是相同的,古人认为洛阳居天下之中,是为“中国”,《诗经》代表了先秦时代通用的语言“雅言”,也就是那个时代洛阳一带的方言。先秦的雅言,到汉代进成为扬雄《方言》提及的“通语、凡语”,与先秦一样,属上古汉语。唐代标准语便是以当时洛阳、长安两京的方言为基础的,唐朝强大的国力,使得通用语的使用更加普及,从而使现代汉语方言,除去闽语之外,均为《切韵》为代表的中古汉语变化发展而来,所有的变化做种都能归结到中古汉语的音系之中。北宋定都开封,洛阳为西京,宋代河南方言比唐代略为简化,但仍属于中古汉语范畴。由于首都的原因,宋代开封洛阳的方言仍为全国通行语。北宋败于金,一部分汴梁城军民随皇室南迁,一部分汴梁平民及工匠被金人大量掳掠到黑龙江地区,中原一带的大量移民对当时讲吴方言的南宋首都杭州的方言

2020河南商丘市普通话报名-普通话考试【公布】

普通话等级: 1、普通话水平测试(PSC:PUTONGHUA SHUIPING CESHI)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的口语考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 2、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3、河南普通话报名测试等级标准如下: 一级甲等(97分为一级甲)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乙等(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为一级乙。)?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级甲等(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为二级甲)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乙等(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为二级乙)?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 - hu 、z - zh -j 、送气不送气、i- ü不分、保留浊塞音、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级甲等(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为三级甲)?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 乙等(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为三级乙)?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现阶段对一些岗位和专业人员的普通话等级要求:1、报考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语文科教师应略高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水平。2、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甲等,其余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达标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另行规定;3、电影、话剧、广播剧、电视剧等表演、配音人员,播音、主持人专和电影、话剧表演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 迅达教育还有以下的院校可供大家报考: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工程学院、新乡医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澍青医学高专、焦作职工医学院、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师范大学等高校

幼儿学说普通话

让幼儿说普通话 幼儿学说普通话,既是为入学后的学习考虑,也是为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父母,应深知孩子学说普通话的重要性,因此自从孩子儿出生后,父母就要坚持培养他学说普通话。 首先,父母对孩子在学习普通话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分析,找出有利和不利因素。孩子四岁左右,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也是最佳年龄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这是孩子学习普通话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是受到方言的影响,只说白话,缺少语言的氛围,那么孩子就经常会说出一些带方言的普通话。 (一)提高父母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孩子好模仿,愿意与人交流,父母就因势利导,用普通话和他交流,而这就要求父母们本身要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在平时,父母尽量规范自己的语言,保证正确发音,遇到语音不能确定的字、词,就查字典,及时纠正错误,以确保在孩子面前运用正确的语言。 (二)为孩子创设普通话学习的语言环境。 在家中门上贴上醒目的标志——学说普通话。父母以自身为榜样,坚持说普通话。无论是提醒他吃饭、睡觉,还是给他讲故事,一律采用普通话,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普通话的环境。 (三)在游戏中提高孩子普通话的水平。 3-6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期。因此,父母要掌

握让幼儿参与发言,让幼儿多听、多读、多说的原则。父母利用各种游戏活动,多给孩子练习说普通话的机会。如讲故事、念儿歌、唱歌曲,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等,及时纠正、辅导孩子发音。孩子受年龄的限制,对字、词发音的准确度较差,特别是受一些方言的干扰,前后鼻音容易发错。为此,父母还采用了绕口令、词语接龙、以字连词的方法,帮助孩子发音。 (四)父母配合,取长补短 由于孩子大量时间在幼儿园度过,因此父母经常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园讲普通话的情况。回家后又让孩子用普通话讲讲自己在幼儿园做了什么,老师教了什么,再将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反馈给老师。通过家园联系,父母及时准确地把握孩子的普通话学习动态,真正发挥了家园配合的作用。 普通话是我们的国语,也许将来某一天国语将成为全世界的通用语。未来的社会,一个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会讲流利的外语,还应会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因此,从幼儿抓起,全民推广普通话,是每个父母和幼教工作者的职责。幼儿学说普通话,既是为入学后的学习考虑,也是为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父母,应深知孩子学说普通话的重要性,因此自从孩子儿出生后,父母就要坚持培养他学说普通话。

虞城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

虞城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 河南方言属北方方言即官话方言,是中国最大的方言。河南方言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官话,也就是说,古代的普通话。主要是指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战争、运动、经济活动和其他原因,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以河南话为主的群体。 近代代表方言为标准河南话,与普通话发音完全一致,圆润、宛转,在豫剧节目中的对白中使用,实际上并不存在使用人群。然而标准河南话是在郑州话的基础上形成的。沿京广铁路地区,北至河北石家庄,南至驻马店,口音接近郑州话。尚有洛阳城市话,洛阳老城话,豫西山区话,豫东话,信阳话等。 历史上,北方官话区长期以河南方言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语汇和语法系统。 河南方言属于北方的地方话。用词和普通话的区别不像南方的那么明显,语速也不快。主要是音调的区别,河南话一般没有二、三声的音调,多以一声和四声发音。音调感没有普通话平仄变化那么明显,声调很平实,没有过多变化.河南方言接近普通话,有些字的发音在字典里不见,在英语中可见。有一部分在韵母和声母的区别上,除了在某些字的发音不同外,大部分为语调不同。 即普通话中的1234声对应河南话的3214声 普通话转换为河南话的简单方法。由于空间内部的相对封闭性,各市县又形成了稍微不同的方言。 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虞城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一、语音(音变,调变,儿化音) 形同义异的单音节词语 1.中(zhōng)普通话里“中”的意义主要是中心、内部、适于、不偏不倚或用在动词后面表示持续状态等义。虞城方言里,“中”的声调读作上声或阳平,是“成、行或好”的意思。

2.花普通话中,“花”的意义主要有:花朵、花费等意义;虞城方言中除了有普通话的义项外,还可指男子很风流,行为不端之意,读上声调。例如:他这个人呀,花类很!。 3.得普通话作实词的“得”有“得到、适合”等意义。虞城方言里的“得”读作dēi,调类为上声,它除了有普通话的义项外,还可指日子过得舒服或满意的意思。例如:他家得哩很。就是“他家很富有或日子过得很舒服”的意思。 4.烧“烧”在普通话和河南方言里都有“使东西着火、加热”之意,在虞城话里还有“由于变得富有或得势而忘乎所以”的意思。上声调。例如:你烧啥烧?有什么可烧的? 6.寻“寻”在普通话里是“找”的意思,在虞城话中读作xin,阳平,专指“找对象”,如有人这样问你“你寻上没有?”就是问你找没找到对象。 7.喷“喷”在普通话中的意思是“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压力而射出。”在虞城方言里,“喷”读作阳平,既有“聊天”之意,又有“胡说、说大话”的意思。例如:①咱们喷喷吧!②别听他瞎喷! 8.板“板”在普通话里是名词,指“片状的较硬的物体。”虞城方言里的“板”读作阳平,除了具有普通话里的这个意义外,它还可以作动词,意思是“扔掉”。例如:赶快把这脏东西板了! 9.瓤“瓤”在普通话里泛指某些皮或壳里包着的东西,虞城方言里除了这个意义,还有“不好,软弱”的意思,读作阳平调。例如:①他开车的技术真不瓤。②他瓤得很,从来不敢大声说话。发音在英语中可见 形同义异的双音节词语 1.光棍“光棍”在普通话中是“地痞、流氓”之意(它与“光棍儿”意思不同),虞城方言里“光棍”有“厉害、凶狠”之意,“光”读作入声,“棍”为阳平。例如虞城话“你光棍啥?”就是普通话的“你厉害什么呀你?” 3.老婆虞城方言里“老婆”一词若把“婆”读成儿化,就不再是普通话里“指男子的配偶”之意,而是“老年妇女或老太太”的意思了。如:这个老婆儿真有意思。方言里就是“这个老太太真有意思”之意。 4.喝汤“喝汤” 两音节都读作阳平。在河南话里主要是“吃晚饭”的意思。尤其是在农村,傍晚,家长喊孩子回家吃饭,常常这样喊“某某,快回来喝汤了!” 5.回来普通话中“回来”是“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来或用在动词后,表示到原来的地方来。”在虞城话里除了有普通话的这一义项外,还有“以后或过段时间”之意。比如,“这事回来再说吧!”在河南方言里就是“这事以后再说吧!”的意思,“回”读作入声,“来”读作轻声。 6.老头儿普通话里“老头儿”就是“老年男子”的意思,在河南方言里,除了有“老年男子”的意思,还有“女人的配偶”之意。“老”读作阴平,“头儿”读作入声。 7.不管在普通话里“不管”是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也”等副词与其呼应,而在河南话里,它却是“不能够、不可以”的意思。例如:小王能跳上去,小张不管跳上去。“不”读作阳平,“管读阳平 8.力量虞城方言里“力量”的“力”读作入声,它除有普通话“力气、能力”之意外,还有“好、干净利落”之意,并且可以重叠为“力力量量”,意思仍为“好、干净利落”。例如:他把事情办得力力量量哩。意思就是“他把事情办得干净利落”。 义同形异的单音节词 1.白在河南方言里,“白”读作入声调,是“别、不要”的意思,例如:你白说了,我早就着

河南普通话考试-真题 (1)

河南普通话考试真题1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共10分,限时3.5分钟) 帮存镁瞧评丢暧添肯隔 梦大刮肥醉出雄丛装夺 女孔滑晌振走勤锅押软 丝映茶穷歪甩仍尺银剩 癌趴俯旅亏掘投总灵冤 耐彼磷俊护卸贰施液叁 泼返怒茁尊翁笋帘特悬 跛盲褪勺贯匡泅痣赠幌 锉豫仁瘳梯焚徽戛箫 糍培慰萨巢讹酱瘟婵瘸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共20分,限时2.5分钟) 造句轮船强调飞机本领综合客人材料夏天牛仔裤 能够伯母外国著作快乐 约会群众游泳全部迅速 风味妥协贬低赞美起身 高梁侧面猖狂纽扣儿敏感 绷带散发恰当平日铲子 算卦锐角凝滞藕节儿来龙去脉 血缘收摊儿瑞雪家园改进 针对航模小曲儿槽床儿孙 三、朗读短文(400个音节,共30分,限时4分钟)《我的信念》 四、命题说话(下列话题任选一个,共40分,限时3分钟): 1、学习普通话的体会 2、我的愿望(或理想)

2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共10分,限时3.5分钟) 梦仅拐夺折闪早枪浪瘦 凡盆床白软胸趁捕峡肉 岁吹鱼针湿歪暗刺抓梨 爬响顶猜二胃俩日登瞧 走黑优擦宽扔仰些劝甩 托肥隔多蹭瞥阔怒内穴 硅崖莫聘捅寺映寻乙弦 捏祸吞眨搀泼溜掷挎堤 免涌蒜旅掐总偿湾岔涮 病闹滑约较共接矿准扶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共20分,限时2.5分钟) 熊猫原谅背后而且教训这样此外专业好玩儿可以 鸦片困难光荣没事儿丧失 采访胆怯狭窄军装削弱 声调表彰态度办公室聪明 预赛咨询墨水儿恒星播送 徘徊悬挂犹如贫乏转化 最初穷人力争尺寸检查 否决能够妇女皮板儿邻居 供给身边尊敬稍微因地制宜 三、朗读短文(400个音节,共30分,限时4分钟)《差别》 四、命题说话(下列话题任选一个,共40分,限时3分钟): 1、我的学习生活 2、我尊敬的人

奶奶学说普通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916626412.html, 奶奶学说普通话 作者:郑倩倩 来源:《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3年第04期 我生在农村,父母在村里经营一家“农家乐”。如今城里人过腻了一成不变、车水马龙的生活,喜欢上了农家平淡却不乏人情味的日子,因此,家里的“农家乐”越办越红火。不过,生意好也使家人犯了愁:游客日益增多,人手不够用。于是,有着一手好厨艺又热情好客的奶奶决定来帮忙。 又是忙碌的一天,向来在后厨煮饭炒菜的奶奶突然跑到大厅,干起了招呼游客的活儿。没过一会儿,只见一群人聚拢在了一处,纷纷讨论着。我透过人群的缝隙,见奶奶正指手划脚地说着什么。游客们费力地听着奶奶的解说,可愣是没明白奶奶要表达的意思。奶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越说越激动。 爸爸妈妈的救场结束了这尴尬,可却让奶奶心里多了几分不自在。“奶奶,他们都说普通话嘞。我们的方言可不通呢!”“普通话,普通话……”奶奶低头喃喃自语。 之后,我就很少在大厅里看到奶奶的身影了。奶奶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她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普通话。但是别忘了,奶奶可是个很要强的人。 素日里,不太爱看电视的奶奶,现在一有空就坐在电视前面。虽然她看不太懂,但她总在努力模仿电视中的对话。在家人看来,奶奶那带着温州腔的普通话,就是能让大家捧腹不止的笑话。一天,奶奶忽然对我说道:“哎呀,我怎么忘了家里还有现成的老师啊!孙女啊,你不是天天在学校里说普通话么?你就顺道当当老师呗。”奶奶像个小孩似的央求我。看着奶奶这般模样,我便当仁不让地挑下了这个重担。 一大早,奶奶就敲响了我的房门。我拿出之前精心准备的拼音卡片,从“a”开始,一个不漏地教到“sh”。都说万事开头难,可奶奶那股学习的劲头真让我佩服。枯燥的拼音字母,她却学得兴趣十足。 在几星期后,我把奶奶的学习目标转移到一些日常用语和少数常用词上。一句话、一个词,我总是先说一遍方言,然后再用普通话重复一遍给奶奶听。奶奶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跟着念,遇到绕口的,她还会不嫌累地练上许多次,时不时地问我:“孙女,是这样说的吗?我有没有错啊……” 当然啦,作为一个说了大半辈子方言的老人,学习普通话时也会闹出些小笑话,那天的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普通话遇见河南话

《普通话遇见河南话》 (非诚勿扰)女嘉宾出场音乐响起),后音《各位朋友欢迎普通话代表队粉墨登场》甲出场 甲: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普通话代表队,我叫飞飞,我在这里给您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快乐!! 后音《女士们先生们,下面有请河南话代表队闪亮登场》,(非常勿扰男嘉宾出场音乐起,出去四个人员背对观众,一个人拿把折扇,一个接一个打开,一起转身戴墨镜面对观众,乙出现在四人后面,四人让出一条路给乙,紧跟乙后面,音乐停) 乙:咦,我哩个娘哎,咋嫩些人啊?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大家都知道我是河南人,那我用标准的河南话给大家问声好,nice to meet you,谢谢!!听听这掌声,还是河南话让人得劲哪,其实有时候我就纳了闷了,你说说河南人最多,在外务工的大多数也是河南人,在外上学的也是河南的帅哥美女,为啥不把河南话作为通行全国的方言呢?还搞啥普通话证?这不是气末人是干啥?有本事你让一个北京的来考河南话证?弄不死他!今天来和普通话代表队交流交流,还得说普通话,嗨,别嘴!!! 甲:你好,我是普通话代表队的飞飞,请多关照!! 乙:奥,奥……合着你就是来学河南话的仆人啊 甲:你怎么骂人啊? 乙:我没有骂你啊,我来问你,你是不是人? 甲:是

乙:你是不是会说普通话?是不是来和我交流河南话的? 甲:是的呀 乙:那不就结了吗,会说普通话的人,简称仆人,这是河南话亲密的方言简称,大家伙说是不是?? 甲:奥,原来如此,对,对,我是仆人。 乙:飞飞先生,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普通话? 甲:普通话啊,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以北方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乙:奥,原来如此啊,可是我老是感觉自己说普通话和听见别人说普通话的时候,别扭! 甲:那是必须的呀,别扭别扭,你不别怎么扭啊?你还是说得不够多,而且你接触的也大都不说普通话,说起来肯定呀,别……..扭! 乙:可是我感觉普通话没有亲情味,满是指令,命令,指责,凶巴巴的,一点也不好 甲:为什么呢? 乙:有一次我们系配合学院去参加驻马店一个重要节目演出,领导我们的学校某学生组织部门,在他们那我是看不出普通话有一点点亲情味,老是站在那里以为自己是中央首长,还说着话,对,就是普通话。甲:说的什么啊?你讲给大家听听呗 乙:站在那里,这样啊《动作》,你们几个干什么呢?你们几个快点给我搬东西?你们几个哪个系的?是不是想扣分了?你听听有点亲情味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