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病毒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病毒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病毒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病毒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病毒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病毒的种类及其结构组成。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来认识病毒的种类,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多种病毒的了解来认识病毒结构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对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2.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病毒的种类及其构成。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2.对病毒的预防和治疗。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先请同学们看老师自己动手制作的红丝带。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学生回答,回答不出,教师告诉学生。(这是爱滋病预防的标志。)由此同学们联想到什么? 生:有的说艾滋病。

师:那么谁能告诉大家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生:议论,并回答,艾滋病病毒。

师:回答对了,同学们还知道那些病毒呢?

生:非典、流感、肝炎、艾滋病、小儿麻痹症、狂犬病……

师:好,同学们举了这么多,老师举一个,大肠杆菌噬菌体。

师:病毒在我们周围是普遍存在的。同学们想不想了解病毒?

生:想。

师:那这节课就由我带大家揭开病毒神秘的面纱

师:我们翻开课本72页,同学们阅读文中第二自然段,病毒的发现过程。

师:找到答俺的同学请举手。

生:发现者是伊万诺夫斯基。

师:那么大家见到过病毒的真实面貌吗?

师: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初期,以为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于是他便将得病的烟草花叶榨出汁液,然后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那剩下的滤液里面还有没有细菌?生:没有。

师:那按照伊万诺夫斯基最初的设想,剩下的滤液里面没有细菌了,然后他用这个滤液再去感染正常的烟叶?那大家想一下,如果这种花叶病是由于细菌引起的,那么这个滤液还能不能使正常的烟叶得病?

生:不能。

师: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当他用滤液去感染正常的叶片时,正常的烟叶又被感染上这种病了?那这是为什么?

生:证明烟草花叶病不是由细菌引起的。

师:那这种使烟草得病的物质比细菌大还是小呢?

生:同学们小组讨论,对实验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说明病毒比细菌还小。

师:因为病毒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所以科学家把它称为“滤过性病毒”。但人们还是没有看到病毒的真实面目,为什么呢?

生:病毒太小了。

师:那病毒到底有多小呢?用实验室里的光学显微镜能否看到?

生:不能。

师:病毒的单位是nm,通过换算得出(1nm=1/十亿米)。如果将1 nm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像一个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一般。而病毒的大小在10~300 nm之间。

师:那怎样能看到呢?

生:用电子显微镜。

师:有了电子显微镜这一有力武器,人类逐渐认识了长期危害人和其他生物的病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73页病毒的形状。

师:是不是病毒就这三种形状呢?不是的,常见的有这三种

生:球形,杆形,蝌蚪形。

师:淡然还有其他形状,如砖块形,子弹形

师:那病毒是怎样生活的呢?

生:(小组细心观察,认真比较)

师:(提示)我们前面学过植物体内有叶绿体可以光合作用,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体内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病毒是怎样生活的呢

生:思考后回答,寄生

师:对。寄生是指一方为另一方提供物质和生活场所。一方有利,另一方受害。

师:我们按寄主不同可以把病毒分成几类呢

学生举手!

师:我就请同学们就我们在黑板上举的例子来看。

师:就开始黑板上的病毒分类。

师:看来小小的病毒,同样是个大千世界,不仅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还有细菌病毒(噬菌体)。

师:病毒的形状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它们的结构是否有相同之处呢?(学生看书73页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大肠杆菌病毒的结构模式图,)

生:由学生总结出病毒一般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的。

师: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病毒里面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那现在大家还能将病毒怎麽分类,你的依据是什麽?

生:DNA病毒和RNA病毒,依据的是他们内部遗传物质的不同。

师:大家再回忆一下我们所学的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生: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还有细胞壁。

师:(进一步设疑)病毒有没有细胞的这种结构?

生:小组讨论,比较得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师:病毒是如何对待它的恩人的?

生:讨论并回答。

师:看来老师的这些问题都没能难住同学们!的确像大家分析的那样,病毒是个地地道道的寄生者,虽然它不能单独繁殖,却能巧妙地“借腹怀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又去危害其他细胞。人类感染病毒以后,细胞、组织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可能很多同学都染上过流感,患流感后会有哪些症状呢?

生:纷纷交流自己的亲身体验。

师:得了流感以后,人就会觉得很不舒服,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呢?

生:各出各的点子:打流感疫苗,注意保暖,多锻炼,少去人多的地方……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只要我们增强体质,增强抵抗力,病毒就没那么容易趁虚而入了。千万别让流感病毒寄生在自己的身体里,不然它复制的新病毒就会从一个细胞里蜂拥而出,去进攻我的下一个细胞了。

师:病毒在生物体中有着如此威力,如果它离开活细胞会怎样?

生:多种设想,各抒己见。

师:研究病毒的科学家也可能像大家这样猜想过。早在1935年,美国科学家斯坦利从烟草提取的汁液中获得了病毒的结晶。

生:明确病毒在生物体外就会变成结晶。质疑:什么是结晶?

师:结晶就是平时我们看到的像“食盐”那样的化学药品。纯净的病毒是一些形状漂亮的结晶,可以在瓶子里长期保存,它对生物体来说是否安全呢?

生:分组讨论,争论不休。问题的焦点集中在“病毒结晶是否有生命力”?

师:是的!病毒结晶虽然躺在瓶子里,毫无动静,但它始终得保持着生命力,非常顽强。

师:在生态系统中,病毒是非常活跃的一员,它在自然界的分布极其广泛,几乎可以感染到所有生物,那么病毒会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造成那些危害呢?

生:经讨论,分析,达成共识,进而关注病毒给动植物带来的危害。

师:地球上有许多动植物遭受病毒的折磨,全球化也带来了疾病的全球化。禽流感就是一

场不管国家和疆界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还有SARS,都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师:我共同讨论一下,病毒与我们人类有怎样的关系?生:学生思考,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有害的一面:能引起动植物患病。有利的一面,可以预防细菌性疾病,制作疫苗,进行基因上的研究。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病毒的相关知识以及病毒怎样导致疾病,和病毒有益的一些方面。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病毒,我们才能把由它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才能利用病毒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造福。

六、板书设计

一、病毒的发现

1.伊万诺夫斯基

2,滤过性病毒

3,电子显微镜

二、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1、个体小

2、常见形状:球形,杆形,蝌蚪形

3、生活方式;寄生

4、依寄生细胞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5结构

病毒

近似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无细胞结构

结构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的核心两部分组成

生殖方式:

生命活

动特点

自我复制

营养方式:

类型

异养寄生

(只有寄生在寄主体内才有生命活动)动物病

植物病

细菌病毒:噬菌体

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

有益

七、教学反思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的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是继“生物圈中的人”之后安排的课程,教材在第四章介绍了细菌、真菌后,本章紧接着来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之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使学生形成对生物圈中生物的完整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发现史、种类、结构和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是探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近期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会大量摄入关于埃博拉这种疾病的信息,也渐渐知道了这种疾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由此学生可能会认为病毒对人类是有害,病毒仅仅对人类有害吗?病毒对人类有用吗?关于病毒的大小、结构、种类以及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这些都是学生疑惑不解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收集查找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汇报交流。 (2)分析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明确病毒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2)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 1、病毒的主要特征; 2、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 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 腔肠动物 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 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 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二)扁形动物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 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 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 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 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范文 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1/ 9

2020 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一、教学目标 1、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4、关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 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教师:制作 CAI 课件;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1

学生:搜集有关水生动物的生活资料;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 四、课时分配两课时五、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动物的多样性 1、种类 2、生活环境 3、运动方式二、常见的水中动物----鱼 1、游泳:体型呈梭形、鳞片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器官,胸每人说出一种熟悉的动物。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着根据有无脊椎或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这些动物找个家,将结果填写在书中的表格里。 1、四人一组,根据观察提纲,进行实验:观创设情景(CAI 媒体播放),带领学生进入那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让学生每人说出一种熟悉的动物(不能重复)。 然后,组织学生根据有无脊椎或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他们找个家。 质疑:鱼为什 2 3/ 9

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2、呼吸:鳃是呼吸器官,由鳃丝和鳃盖组成,鳃丝里密布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助于气体交换,完成水中呼吸。 三、鱼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鱼类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在察鱼缸里鱼的体型、鳞片及运动时鳍的作用,本互交流,质疑答疑,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2、根据观察提纲,认真观察录像,分析问题,小组讨论,表述交流,质疑答疑,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3、根据探究问题,在老师指导下,四人一组进行模拟实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通过探究、交流、反思、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么适于在水中生活?出运河观察提纲,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针对问题进行步步为营探究。 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指导,最终得出结论。 录像播放奇妙的海底世界。 将画面聚焦在水中自由生活的鱼。 质疑:鱼为什么适于在水中生活?出示观察提纲,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录像,分析问题,表述交流,得出结论。 录像播放奇妙的海底世界。 将 3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5 病毒 教案

第五章《病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相关概念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一节,通过介绍病毒的重要特点,传递“微生物包括病毒,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极小生物,人类应正确看待和利用病毒。”这一重要概念。它在教材相关概念的学习中,相对系列,也可以与传染病和免疫相关内容相辅相成,对于树立“辩证看待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在生态中的作用”的生物学观点,具有推进意义。 分析本节课想传递的生物学重要概念,设置以下分级概念目标: 2.概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病毒的各个特点(无细胞结构等),病毒对其他生物带来的影响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探究、逻辑、发散思维的培养;巩固观察、提取信息、对比归纳、表达、小组合作等能力提高。 (3)情感目标:关注生活实际,关注社会,应用生活实际、团队合作精神等情感体验;认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病毒的各个特点,与人类的关系。 (2)难点:病毒的生理特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前概念:病毒是一类与细菌类似,很小,且对人类有危害的生物。 学生目前对病毒的认识相对较少而且比较模糊,也不了解病毒的生理特点。科学史的引入应既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又可自然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八年级学生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共同完成本节课设计的几个任务,应可逐步达成病毒的次级概念直至达成重要概念。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理论首先想要体现课标面对全体学生以及能够提升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教学理念,当然也需要带一些探究方法的培养。而总体的设计思路就是:分层解读重要概念,选用合适的资料和事例,帮助学生分块学习,体会病毒的各个特点,然后让学生能逐渐构建病毒的较小概念次级概念较大概念 些问题。考虑到病毒的次级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最好有一条主线来串联,而且本节课要做到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所提高有一定难度,特别是这节课的难点是学生在认识病毒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要深刻体会到病毒的生理特点,所以,本节课就考虑设计使用导学案,以之作为主线索设计了五个教学模块:1,科学史的引入和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究思维,构建病毒的大小概念;2,通过对比动植物细胞的观察,导出病毒无细胞结构特点的概念;3,使用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并体会到病毒生活方式和种类特点的概念;4,交流病毒与人类关系的资料,导出应辩证看待病毒和其他生物关系的唯物主义观点;5,应用与反馈总结的设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 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 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 惯的重要意义。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庆城县蔡家庙初中赵海龙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4、关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 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搜集有关水生动物的生活资料;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 四、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动物的多样性 1、种类 2、生活环境 3、运动方式 二、常见的水中动物----鱼 1、游泳:体型呈梭形、鳞片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2、呼吸:鳃是呼吸器官,由鳃丝和鳃盖组成,鳃 每人说出一 种熟悉的动物。然 后,以小组为单 位,尝试着根据有 无脊椎或生活环 境和运动方式的 不同,给这些动物 找个家,将结果填 写在书中的表格 里。 1、四人一 组,根据观察提 纲,进行实验:观 察鱼缸里鱼的体 型、鳞片及运动时 鳍的作用,本互交 流,质疑答疑,归 纳整理,得出结 创设情景 (CAI媒体播放), 带领学生进入那 丰富多彩的动物 世界,让学生每人 说出一种熟悉的 动物(不能重复)。 然后,组织学生根 据有无脊椎或生 活环境和运动方 式的不同,给他们 找个家。 质疑:鱼为什 么适于在水中生 活?出运河观察 提纲,引导学生进 行实验观察,针对 问题进行步步为

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学设计

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生命科学学院零四级生物科学一班 提纲: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准备 三、教学过程设计 四、教学多媒体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六、教学过程流程图 七、语文活动课应用模式 八、教学课件结构

一、活动目标 1.知识方面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4)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细菌病毒——噬菌体的有关知识。 2.能力方面 (l)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学习噬菌体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二、活动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阅读收集整理资料(文字、图片、等)。 2、教师:利用远教设备和网络资源,准备有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然后进 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力求精炼明了并制作成课件 . 三、教学过程设计 在信息社会,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知道用什么手段到哪里去获取知识。远程教育,有效地解决了学习手段和内容问题,适应了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任务的重大变化,通过资源丰富的远程教育进行学习,使学生的视野最大限度地得到拓宽,使学生对内容了解更深刻,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本次活动,通过教师对网络教育资源等各种资源的精心组合制作,在活动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在网上搜索处理信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具体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通过播放一些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宣传片,激发学生对病毒的认识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活动中来。 (二)学生展示互相交流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展示搜集的资料,让学生与同学互相促进,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体现了科学的探索性,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和生活,重建了学生学习生物的观念,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处处皆生物。 (三)利用网络查寻资料 通过上网查询,学生品尝到活动课的乐趣,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创设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四)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演示补充资料。 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了补充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五八抒发情感、拓展思维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

2013-2014学年第一学 期 生 物 学 教 案

邓磊 2013-2014学年第一学 期 生 物 学 教

案 吴 学 川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 腔肠动物 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 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 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种类和特点。 2.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构特点。 3.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4.归纳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 5.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化情况。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展示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类群、水中自由生活的鱼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水域污染 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增强直观性);鱼缸、金鱼、气球、吸管、 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查找出水体环境的恶化情况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师:录像展示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带领学生进入那绚丽多彩的动物王国,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然后,组织学生填表总结。 生:填表总结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总结。 师:请根据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找个家,然后相互交流。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师:通过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动物种类繁多,而且生活环境和运动方

式也各不同。 质疑:这些动物都是怎样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 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师:播放录像,水中自由生活的鱼。质疑: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呢? 生: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 师:大家的观点正确吗?就让我们先看一看鱼是怎样生活的。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活鱼,然后提出观察问题。(CAI展示) 问题l: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 问题2: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胸鳍、腹鳍、尾鳍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根据提示问题积极动脑思考。然后,表述交流、补充完善,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a.体型呈梭形、鳞片; b.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 c.鳍:鳍是运动的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仅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探究。接下来,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 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研究,提出本组想要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 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质疑,补充完善本组设计方案。 生: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 师: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书(P5~P6)中的方法步骤和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探究。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师:巡视指导。 生:体色的观察:鲫鱼背面呈__色,腹面呈__色。 师:这种体色对鲫鱼在水中生活有什么意义? 生:体形的观察:鲫鱼的身体(圆形、侧扁),体呈___。

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教材在介绍生物圈中的动物、真菌、细菌等生物后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类群之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的生物类群,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发现、种类、结构、生活和繁殖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细胞的病毒也是生物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媒体等渠道初步认识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对病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病毒是怎样感染人体的,它在人体内是怎样繁殖的,它有哪些特征等,学生是知之甚少的。学生对“辩证的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 八年级的学生喜欢推理,但逻辑性不强;热情高,但耐性不足。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 本班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低,没有自学能力,部分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设计课后“再学习”。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学习的兴趣,这样就会使知识更全面。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记忆能力、主动学习、逻辑思维、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病毒的发展过程,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进度之间的关系。 (2)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帮组学生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3)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 (4)、关爱艾滋病人,共享生命。 四、教学重点: 1、病毒的结构与生活。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六、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非典、甲型H1N1、H7N9 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是谁?你从这些图片中能感受到什么? 教学意图:学生观察体会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带着好奇进入课堂。 课前巩固教学目标的提出: 展示课题,请学生分析,老师将课题设置成没有细胞结构微小的生物——病毒你能从中受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生物上册目录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4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5、6、7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7、8、9 第四节鱼…………………………9、10、11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1、12 第六节鸟…………………………13、14 第七节哺乳动物…………………………15、16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7、18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8、19 第三节社会行为…………………………19、20、21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2、23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3、24 第二节细菌…………………………24、25 第三节真菌…………………………25、26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6、27、28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8、29、30第五章病毒…………………………30、31、32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33、34 第二节从种到界…………………………34、35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35、36、37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7、38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 教学过程

八年级生物上册 5.5 病毒课后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病毒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病毒制造新一代病毒所需的物质来自于( ) A.上一代病毒 B.寄主细胞 C.病毒本身 D.外界环境 2.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个体微小 B.有遗传物质 C.营寄生生活 D.有细胞结构 3.病毒在寄主的细胞内进行增殖,对寄主的影响是( ) A.没有影响 B.有害 C.有益 D.既有益又有害 4.新型禽流感的病原体为H7N9流感病毒,判断该病原体是病毒的依据是( ) A.该病原体无遗传物质 B.该病原体无细胞结构 C.该病原体个体微小 D.该病原体能致病 5.下列不属于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的是( ) A.用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6.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 A.痢疾 B.肺炎 C.流感 D.脚癣 7.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的种类很多,在生物圈的分布十分广泛 B.有些病毒能够引起人或动植物患病 C.有些病毒经过人工处理成减毒病毒,可以预防某些疾病 D.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8.(xx·山东济南)微生物结构简单,但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 B.②通过形成芽孢繁殖后代 C.人们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③ D.②③都属于真核生物 探究创新 ★9.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感染烟草叶片能使叶片出现斑点,从而降低烟叶的质量。某同学想探究使烟草得病的是病毒结构的哪一部分,做了如下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烟草花叶病毒结构非常简单,无结构,它是由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的。 (2)把有病斑的烟叶榨汁,用病菌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烟草,烟草会得病吗?。原因是。 (3)此实验说明使烟草得病的是烟草花叶病毒的。 参考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B 2.D 病毒个体微小,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表现出生命特征。 3.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所以对寄主有害。 4.B 5.B 6.C 痢疾一般是由细菌或原生动物引起的,如痢疾杆菌、痢疾内变形虫等;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脚癣是由真菌引起的;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 7.D 8.A 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②通过分裂繁殖后代;人们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乳酸菌,③是酵母菌;②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③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细菌真菌病毒教学设计

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专题复习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 根据单元教学安排,本单元属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从它们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繁殖、与人类的关系、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讲述。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在八年级上学期的学习知识,加上知识方面比较多而杂乱,所以学生还是感觉到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微生物的发酵,甜酒、泡菜、酸奶、甲烷、腐乳、红酒、醋、酱等稍不注意就会弄混。因此,在知识的梳理方面尤为重要。通过强化知识的应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指导。 2、学生情况 初二生物即将参加会考,学生还是有紧迫感的。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小组合作一直是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年级和学校也开展的有声有色! 三、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本节课从“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出发,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学生自主看书和笔记—知识点梳理—解读中考—当堂练习及反馈—小组合作—总结的思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微生物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感悟生命关爱健康的情感。三、教学重点: 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 2描述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资料及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素材 四、教学过程 1.学生自主复习,看书和笔记。(7、8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引导者,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温故知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复习、认真思考的习惯。 2.知识点梳理 a、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细菌很小,要观察细菌形态的话一定要借助于高倍的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列表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练习题

第五章病毒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细菌 B、水螅 C、烟草花叶病毒 D蚯蚓 2.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 A、痢疾杆菌 B、结核杆菌 C、痢疾杆菌噬菌体 D、大肠杆菌 3.下列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寄生的是() A、噬菌体和痢疾杆菌 B流感病毒和醋酸杆菌 C、酵母菌和烟草花叶病毒 D、大肠杆菌和青霉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A、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没有细胞结构 C、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 D、可以独立生活 5.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哪种仪器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低倍光学显微镜 D.高倍光学显微镜6.烟草花叶病毒的形状是() A.球形 B.杆形 C.螺旋形 D.蝌蚪形 7.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大肠杆菌 B.绿脓杆菌噬菌体C.青霉D.双孢蘑菇 8.以下生物,除哪一种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草履虫 B.烟草花叶病毒 C.海带 D.向日葵 9.病毒的结构是由什么组成的()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纤维素外壳和由遗传物质构成的核心 D.蛋白质外壳和由遗传物质构成的核心10.病毒这一类生物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区别是病毒( ) A.不能独立生活 B.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 C.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D.十分微小,不具备细胞结构 11.噬菌体侵入细胞后,在什么控制下繁殖新的病() A.细菌的遗传物质B.噬菌体自身的遗传物质 C.细菌的蛋白质 D.噬菌体自身的蛋白质 12.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今年3月上旬,我国政府为0-15岁的儿童免费接种了麻疹疫苗。现在,肆虐于墨西哥、美国等地的甲型H1N1流感也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现,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民防范。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下对病毒描述错误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两个单元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行为的种类、意义,理解动物行为大多通过运动来完成。 3、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4、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5、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方法及意义。 6、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通过学习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8、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四、具体措施 1、坚持新课程理念,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每个学生 的充分发展; 2、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促进学生间密切合作,培 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进一步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选择适宜的、科学的教学 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注重学法指导,分组、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开展学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学生 学会学习,使优生得到更好发展,差生得到提高成优; 5、积极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 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五、进度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病毒教案

病毒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病毒主要特征。 2.运用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病毒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春秋季是流行性感冒高发的季节,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都带来损失,你知道引发这种疾病的微生物是谁吗?他有什么样的结构和特点呢? 2、自主阅读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89页到92页回答以下问题: (1)是谁发现了病毒?病毒的发现过程怎样? (2)病毒的形态、大小如何? (3)病毒怎样生活?病毒根据它们寄主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三类? (4)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5)病毒是怎样繁殖的? (6)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3、知识点讲解

(1)病毒是谁发现的以及发现病毒的过程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是由细菌引起的。但研究结果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了“滤过性病毒”。伊万诺夫斯基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作“过滤性病毒”。 (2)病毒的形态、大小、种类以及生活方式?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病毒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杆状、球状、蝌蚪状),而且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3)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 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蚯蚓”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三、方法的训练 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假说)→实验验证(反复多次)→得出结论 四、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五、重点、难点分析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病毒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病毒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病毒的种类及其结构组成。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来认识病毒的种类,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多种病毒的了解来认识病毒结构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对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2.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病毒的种类及其构成。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2.对病毒的预防和治疗。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先请同学们看老师自己动手制作的红丝带。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学生回答,回答不出,教师告诉学生。(这是爱滋病预防的标志。)由此同学们联想到什么? 生:有的说艾滋病。 师:那么谁能告诉大家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生:议论,并回答,艾滋病病毒。 师:回答对了,同学们还知道那些病毒呢? 生:非典、流感、肝炎、艾滋病、小儿麻痹症、狂犬病…… 师:好,同学们举了这么多,老师举一个,大肠杆菌噬菌体。 师:病毒在我们周围是普遍存在的。同学们想不想了解病毒? 生:想。 师:那这节课就由我带大家揭开病毒神秘的面纱 师:我们翻开课本72页,同学们阅读文中第二自然段,病毒的发现过程。 师:找到答俺的同学请举手。 生:发现者是伊万诺夫斯基。

师:那么大家见到过病毒的真实面貌吗? 师: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初期,以为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于是他便将得病的烟草花叶榨出汁液,然后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那剩下的滤液里面还有没有细菌?生:没有。 师:那按照伊万诺夫斯基最初的设想,剩下的滤液里面没有细菌了,然后他用这个滤液再去感染正常的烟叶?那大家想一下,如果这种花叶病是由于细菌引起的,那么这个滤液还能不能使正常的烟叶得病? 生:不能。 师: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当他用滤液去感染正常的叶片时,正常的烟叶又被感染上这种病了?那这是为什么? 生:证明烟草花叶病不是由细菌引起的。 师:那这种使烟草得病的物质比细菌大还是小呢? 生:同学们小组讨论,对实验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说明病毒比细菌还小。 师:因为病毒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所以科学家把它称为“滤过性病毒”。但人们还是没有看到病毒的真实面目,为什么呢? 生:病毒太小了。 师:那病毒到底有多小呢?用实验室里的光学显微镜能否看到? 生:不能。 师:病毒的单位是nm,通过换算得出(1nm=1/十亿米)。如果将1 nm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像一个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一般。而病毒的大小在10~300 nm之间。 师:那怎样能看到呢? 生:用电子显微镜。 师:有了电子显微镜这一有力武器,人类逐渐认识了长期危害人和其他生物的病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73页病毒的形状。 师:是不是病毒就这三种形状呢?不是的,常见的有这三种 生:球形,杆形,蝌蚪形。 师:淡然还有其他形状,如砖块形,子弹形 师:那病毒是怎样生活的呢? 生:(小组细心观察,认真比较) 师:(提示)我们前面学过植物体内有叶绿体可以光合作用,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体内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病毒是怎样生活的呢 生:思考后回答,寄生 师:对。寄生是指一方为另一方提供物质和生活场所。一方有利,另一方受害。 师:我们按寄主不同可以把病毒分成几类呢 学生举手! 师:我就请同学们就我们在黑板上举的例子来看。 师:就开始黑板上的病毒分类。

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全面、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病毒结构的独特性;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安排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媒体和查阅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甲流的防控情况和其他传染病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板书: “亠 比细菌小得多,在 电子显微镜 下才能看到 形态 厂 近似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士 r 无细胞结构 结构(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的核心两部分组成 生命活j 生殖方式:自我复制 病毒 < 动特点[营养方式:异养寄生 (只有寄生在寄主体内才有生命活动) 「动物病毒 类型Y 植物病毒 l 细菌病毒:噬菌体 3与人类的关系;有害 .有益 附一: 自f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 养]制造有机物 异"寄生:生活在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 养]腐生:靠分解死亡的动植物遗体 j 或遗物 课堂练习 1、小儿麻痹症是由( )弓|起的。人们利用( )能有效的 控制绿脓杆菌。 营 养 方 式

A 、病毒 B 、病原菌 C 、噬菌体 D 、酵母菌 2、米用静脉注射方式吸毒的人,患艾滋病的很多。说明艾滋 病病毒很容易由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 、空气B、水C 、血液D 、接触 3、处理患猪瘟、鸡瘟病死的猪、鸡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清水清洗干净后留作食用 B 、腌制成腌肉、腌鸡出卖给他人食用 C 、将死猪、死鸡用土深埋或用火烧毁 D 、剁成碎末作为饲料让家禽、家畜食用 4、病毒在寄主的细胞内进行增殖对寄主的影响是() A 、正常 B 、受害 C 、受益D、受害又受益 中考链接 (东营,2008年)安徽阜阳发生肠道病毒EV71感染事件。肠道病毒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水肿、脑炎。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侵染细胞的不同上看,病毒EV71属于()病毒;病毒EV71 结构简单,无( )结 构, 仅由()和 ()组成。 2、病毒EV71必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它以() 的方式进行繁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