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JG 173-2003检定规程宣贯大纲

JJG 173-2003检定规程宣贯大纲

JJG 173-2003检定规程宣贯大纲
JJG 173-2003检定规程宣贯大纲

《JJG 173-2003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

培训大纲(含方法确认内容)

《JJG 173-2003 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于2003年11月24日发布,代替原有的《JJG 173-1986 XFG-6A型标准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JJG 174-1985 XFG-7型高频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JJG

324-1983 XG26型超高频功率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JJG 325-1983 XFC-1型超高频标准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JJG 339-1983 XB33型超微波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和《JJG 438-1986 XG标准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6个检定规程。

原有检定规程的对象是针对具体型号的发生器编制的,因此每个旧规程的频率范围都较窄;被检参数大致可归纳为如下6个:频率、功率、电平(含衰减)、调幅、调频和调相。新规程除了上述参数外,增加了频谱纯度(单边带相位噪声、谐波)参数的检定。《JJG 173-2003 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适用于5kHz~40GHz频率范围(具体实施可根据被检信号发生器的实际性能分频段进行检定)。

环境条件要求

5.1.1 《JJG 173-2003 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规定的环境条件:

1)环境温度:(20±5)?C(与旧规程相同)。

2)相对湿度:≤ 80%(旧规程为45%~75%)。

3)电源电压:220(1±5)V,(50±1)Hz(旧规程为220V±2%,50Hz)。采用交流电子稳压器达到。

4)周围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

仪器设备配置及被测参数介绍

5.1.2 检定用仪器设备

1) 参考频率

采用本计量中心的《铯原子频率标准装置》((2004)量标省授证字第074号),在1,2,2.5,5和10MHz频率,测量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的扩展不确定度都为4.4×10-12(k=2),可以满足检定规程“5.2.3 内部晶体振荡器的检定”要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参见《频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 频率计

采用本计量中心的HP53132A型、Agilent 5340A型和53152A型频率计,可以覆盖30mHz~50GHz,测量频率的扩展不确定度为5.8×10-9(k=2);利用HP5071A型铯原子频率标准作为外部频标,测量频率的扩展不确定度为4.4×10-12(k=2)。可以满足检定规程“5.2.4 频率准确度的检定”和“5.2.19内调制发生器频率准确度的检定”要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参见《频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 测量接收机

采用本测量中心的《信号发生器检定装置》((2002)国防计标证1714号),频率范围覆盖到20GHz,电平测量范围和准确度为:+30dBm~-127 dBm(f ≤ 1.3 GHz),+30dBm~-100 dBm(f > 1.3 GHz)

±(0.2~0.3) dB。可以满足检定规程“5.2.5 电平准确度的检定”要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参见《衰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4) 功率计

采用本测量中心的功率计HP8902A和11792A功率传感器,频率范围覆盖到26.5GHz,功率测量范围和准确度为:+30dBm~-40 dBm,±(0.2~0.3) dB。也可以满足检定规程“5.2.5 电平准确度的检定”要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参见《功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 调制度测量仪

采用本测量中心的《信号发生器检定装置》((2002)国防计标证1714号),可以满足“5.2.6载波的剩余调幅和调频的检定”、“5.2.11 幅度调制的调幅度准确度的检定”、“5.2.12 频率调制的频偏准确度的检定”、“5.2.13 相位调制的相偏准确度的检定”、“5.2.15 幅度调制的下的伴随调频的检定”和“5.2.16 频率调制下的伴随调幅的检定”要求。调幅度测量范围和准确度:5%~99%,±1%±1字。

6) 频谱分析仪

采用本测量中心的8563EC或E4440频谱分析仪,可以满足“5.2.7 谐波的检定”、“5.2.8 非谐波的检定”和“5.2.9 分谐波的检定”要求。

7) 相位噪声测量系统

采用本测量中心的3048A或E5504B相位噪声测量系统,可以满足“5.2.10 SSB 相位噪声的检定”要求。

8) 音频分析仪

采用本测量中心的8903B音频分析仪,可以满足“5.2.14 调制解调失真的检定”要求。

9) 函数发生器/脉冲信号源、数字示波器、本振信号发生器(混频器)。

采用本测量中心的33120A函数发生器/81104A脉冲信号发生器、54810A数字示波器、83732B信号发生器,以及11793A混频器,可以满足“5.2.18 脉冲调制上升/下降时间的检定”要求。

10) 采用本测量中心的33120A函数发生器/81104A脉冲信号发生器、8563EC或E4440频谱分析仪,可以满足“5.2.17脉冲调制通/断比的检定”。

11) 数字多用表

采用本测量中心的34401A数字多用表,可以满足“5.2.20内调制发生器幅度准确度的检定”。

说明:1. 被测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可以参考相关的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2. 操作说明可以参照相关的操作规程。

计量器具检定规程

有限公司 游标卡尺检定规程 一、外观检查 1、检查方法:用专用擦布擦拭卡尺表面,保持卡尺表面清洁、无油污,目力观察卡尺。 2、在卡尺表面不有碰伤、锈蚀和其他缺陷; 3、游标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到斜面下边缘; 4、卡尺上应刻有制造厂名和商标、出厂编号和分度值; 5、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二、各部分相互作用检查 1、检查方法:目测和手动检查; 2、轻轻移动尺框,尺框沿尺身移动硬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3、旋动各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 4、移动深度尺杆,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尺身或尺框的配合间隙引起的外量爪不错位 三、各部分相对位置检定 1、目力观察或用2级塞尺进行比较检定; 2、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3mm; 四、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检定 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对游标尺量爪的测量面和底座工作面的粗糙度进行比较检定 五、圆弧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检定 用经过技术监督部门检定的合格卡尺沿卡尺量爪在平行尺身的方向上测量.在其它方向上测量时,所测量之偏差应不超过标准值的上偏差,检定是在尺框紧固与松开的两种状态下各测一次。 六、刀口内量爪尺寸和两量爪侧面间隙 先将经过技术监督部门检定的合格卡尺固定在20mm,沿全长范围内测量刀口内量爪尺寸,尺寸偏差由测得值与检定用尺寸之差确定,其它方向测得值与检定用尺寸之差,应不超过内量爪尺寸的上偏差。 七、零值误差的确定 1、移动游标卡尺的尺框,使卡尺的两测量面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情况下观察游标零刻线和尾刻线与尺身相应刻线的重合情况,从而确定零值误差。 2、检定深度尺和高度尺的零值时,应将尺置于1级平板上,移动尺框,使量爪测量面与平板正常接触(有微动装置的使用微动装置),检查游标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的重合情况,确定零度值误差。 3、合度应在-0.030-+0.030mm范围内。 八、示值误差的检定

塞尺检定操作规程

塞尺检定操作规程 1.0目的 规范塞尺检定的操作,确保塞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0.02~3.00)mm塞尺的检定。 3.0校验设备 测长仪:测量范围(0~600)mm 4.0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3±3)℃ 相对湿度:≤70%RH。 对温度的最低要求,根据其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而定。环境的温度变化应尽量控制。 5.0校验方法 5.1检定前的准备 用符合要求的清洗剂清洗送检的塞尺。并让被测件和仪器等温至少30分钟以上。 5.2检定项目 塞尺厚度,塞尺硬度,塞尺弯曲度。 5.3操作程序 5.3.1仪器调整 在卧式测长仪上加以3N测力,使测长仪的球形测帽与Φ12的平面测帽接触,

此时测长仪上的读数值作为测量时的相对零点。 5.3.2厚度测量 5.3.2.1标称厚度为(0.02~0.10)mm塞尺的测量:移动测长仪的测量轴使两测量帽离开,将塞尺放入测量帽之间。在塞尺上均匀找出七个点,1,2,3,4,5,6,7,读出七个点的数值,这些数值分别与相对零点数值差值的最大值为塞尺的厚度值。 5.3.2.2 标称厚度0.10mm<d≤3.00mm的塞尺的测量:移动测长仪的测量轴使两测量帽离开,将塞尺放入两测量帽之间。同样,分别读出均匀分布的七个点的值,再将塞尺翻转180°,对另一面的1,4,7,点进行测量;将1,4,7三个点正,反两面对应数值中的最小值分别与2,3,5,6四个点的数值进行比较,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塞尺的厚度值。 取塞尺的厚度值与其标称值之差作为测量结果。 5.3.3塞尺弯曲度 根据之前测出的数据,计算1,4,7三个点正,反面各对应值之差,取三个差值中绝对值的最大值作为测量结果。 5.5允许标准

JJG596-2012宣贯

《JJG596-2012电子式交流电能表》 检定规程宣贯材料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唐虹 Tel:024-2391258713840164519 Email:th4519@https://www.doczj.com/doc/7913235751.html,

▇引言 与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的主要变化如下:——规程名称由原来的电子式电能表改为电子式交流电能表; ——只适用于安装式电能表的检定、不适用于标准电能表、数字电能表的检定及电能表的现场检验;——明确了0.2级和0.5级为0.2S级和0.5S级,对0.2S 级、0.5S级电能表只适用于经互感器接入的有功电能表; ——增加了2级和3级无功电能表及相应的技术要求;——增加了不平衡负载与平衡负载时的误差之差要求;——增加了日计时误差的项目。

▇介绍有关的国际、国内的标准的情况 国际标准: IEC专门的技术委员会(TC13) IEC专门的技术委员会(TC13)负责制定以电能表为主的有关电能测量的标准,按不同专业划分为9个分区: 1.IEC 62051: 电能测量—术语 2.IEC 62052: 电能测量设备─通用要求(包括通用的 定义、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 3.IEC 62053: 电能测量设备─特殊要求(按具体设备 分别制定要求)

▇介绍有关的国际、国内的标准的情况 ①IEC 62053-11:2003,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11 部分:机电式有功电能表(0.5、1 和2级), 代替IEC60521:1988 ②IEC 62053-21:2003,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21 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和2级), 代替IEC61036:2000 ③IEC 62053-22:2003,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22 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0.2S和0.5S级), 代替IEC60687:1992 ④IEC 62053-23:2003,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23 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和3级), 代替IEC61268:1995 ⑤IEC 62053-31:199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31 部分:机电式和电子式仪表的脉冲输出装置(仅对二线)

TS16949技术规范宣贯资料

ISO/TS16949 标准宣贯手册 ——————ISO/TS16949 技术规范宣贯资料 1、什么是IS09000标准: IS09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和发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总结了当代世界质量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应用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以简单明确的标准的形式向世界推荐了一套实用的管理方法模式。 2、什么是ISO/TS16949技术规范: SO/TS16949技术规范是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为适应汽车工业全球采购的需要,减少零部件及材料供应商为满足各国质量体系要求而多次认证的负担,减低采购成本,而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的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它的全名是“质量体系—汽车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ISO/TS16949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 ISO/TS16949技术规范结合了各个国家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要求:QS-9000 (美国)、VDA6.1 (德国)、EAQF94 (法国)、AVSQ95 (意大利)等。它规定了汽车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要求,用于汽车相关产品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适用于全球汽车行业,目的在建立一个美国、欧洲及全球范围内都可以接受的单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认证注册方案,避免供方执行多重质量体系标准和重复认证注册的困扰。 4、ISO/TS16949的主要内容: ISO/TS16949是ISO9000标准在一个特定行业的深入,结合该行业的特点, 整合了相关的多个标准,赋予了更多新的内容。它主要增加的内容有MSA (测量系统分析)、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SPC(统计过程控制)、FMEA(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APQP&CP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及控制计划)。 5、ISO/TS16949的目标: 在企业和供应商中持续不断的改进,包括质量改进、生产力改进,从而使成本 降低; 强调缺点的预防,采用SPC技术及防错措施,预防不合格的发生,“第一次就 做好”是最经济的质量成本; 减少变差和浪费,确保存货周转及最低库存量,强调质量成本,控制非质量的 额外成本(如待线时间,过多搬运等);

JJG 173-2003检定规程宣贯大纲

《JJG 173-2003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 培训大纲(含方法确认内容) 《JJG 173-2003 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于2003年11月24日发布,代替原有的《JJG 173-1986 XFG-6A型标准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JJG 174-1985 XFG-7型高频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JJG 324-1983 XG26型超高频功率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JJG 325-1983 XFC-1型超高频标准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JJG 339-1983 XB33型超微波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和《JJG 438-1986 XG标准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6个检定规程。 原有检定规程的对象是针对具体型号的发生器编制的,因此每个旧规程的频率范围都较窄;被检参数大致可归纳为如下6个:频率、功率、电平(含衰减)、调幅、调频和调相。新规程除了上述参数外,增加了频谱纯度(单边带相位噪声、谐波)参数的检定。《JJG 173-2003 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适用于5kHz~40GHz频率范围(具体实施可根据被检信号发生器的实际性能分频段进行检定)。 环境条件要求 5.1.1 《JJG 173-2003 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规定的环境条件: 1)环境温度:(20±5)?C(与旧规程相同)。 2)相对湿度:≤ 80%(旧规程为45%~75%)。 3)电源电压:220(1±5)V,(50±1)Hz(旧规程为220V±2%,50Hz)。采用交流电子稳压器达到。 4)周围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 仪器设备配置及被测参数介绍 5.1.2 检定用仪器设备 1) 参考频率 采用本计量中心的《铯原子频率标准装置》((2004)量标省授证字第074号),在1,2,2.5,5和10MHz频率,测量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的扩展不确定度都为4.4×10-12(k=2),可以满足检定规程“5.2.3 内部晶体振荡器的检定”要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参见《频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 频率计 采用本计量中心的HP53132A型、Agilent 5340A型和53152A型频率计,可以覆盖30mHz~50GHz,测量频率的扩展不确定度为5.8×10-9(k=2);利用HP5071A型铯原子频率标准作为外部频标,测量频率的扩展不确定度为4.4×10-12(k=2)。可以满足检定规程“5.2.4 频率准确度的检定”和“5.2.19内调制发生器频率准确度的检定”要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参见《频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 测量接收机 采用本测量中心的《信号发生器检定装置》((2002)国防计标证1714号),频率范围覆盖到20GHz,电平测量范围和准确度为:+30dBm~-127 dBm(f ≤ 1.3 GHz),+30dBm~-100 dBm(f > 1.3 GHz)

JJG30-201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JJG30-201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 x xxx-xxxx 通用卡尺 Current Caliper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公布xxxx―xx―xx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

JJG xxxx-xxxx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代替JJG 30-2002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Current Caliper 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xxxx年xx月xx日批准,并自xxxx年xx月xx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 要紧起草单位: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本规程托付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讲明 常青(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张辉(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张晓芬(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目录 1 范畴 (1) 2 引用文献 (1) 3 概述 (1) 计量性能要求 (4) 标尺标记的宽度和宽度差 (4)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4) 测量面的平面度 (4)

圆弧内量爪的差不多尺寸和平行度 (4) 刀口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 (4) 零值误差 (4) 示值变动性 (5) 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固性 (5) 示值误差 (5) 通用技术要求 (5) 5.1 外观 (5) 5.2 各部分相互作用 (6) 5.3 各部分相对位置 (6) 6 计量器具操纵 (6) 6.1 检定条件 (6) 6.2 检定项目和检定设备 (6) 6.3 检定方法 (7) 6.4 检定结果的处理 (9) 6.5 检定周期 (9) 附录A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 (10) 附录B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 (14) 引言

计量器具检定规程全

JJG1-1999 钢直尺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Steel Rule JJG2-1999 木直(折)尺检定规程V.R. of Wooden Rule (Wooden Folded Rule) JJG4-1999 钢卷尺检定规程V.R.of Steel Tape JJG5-2001 纤维卷尺、测绳检定规程V.R.of Fiber Tapes and Measuring Ropes JJG7-2004 直角尺检定规程V.R.of Squares JJG8-1991 水准标尺检定规程V.R.of Level Rod JJG10-2005 专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V.R.of Special Glassware JJG13-1997 模拟指示秤检定规程V.R.of Analogue Indication Weighing Instruments JJG14-1997 非自动指示秤检定规程V.R.of Non-self-indication Weighing Instruments JJG16-1987 邮用秤试行检定规程V.R.of Postal Scale JJG17-2002 杆秤检定规程V.R.of Steelyard Scale JJG18-1990 医用注射器检定规程V.R.of Glass Syringes for Medical Use JJG18-2008 医用注射器检定规程V.R.of Glass Syringes for Medical Use JJG19-1985* 量提检定规程V.R.of Volumetric Cylinder With Handle JJG20-2001 标准玻璃量器检定规程V.R.of Standard Capacity Measures(glass) JJG21-1995 千分尺检定规程V.R.of Micrometer JJG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V.R.of Micrometer JJG22-2003 内径千分尺检定规程V.R.of Internal Micrometers JJG24-2003 深度千分尺检定规程V.R.of Depth Micrometers JJG25-2004 螺纹千分尺检定规程V.R.of Screw Therad Micrometer JJG26-2001 杠杆千分尺、杠杆卡规检定规程V.R.of Micrometers with Dial Comparater and Indicating Snap Gauge JJG28-2000 平晶检定规程V.R.of Optical Flats JJG30-200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V.R.of Vurrent Calipers JJG31-1999 高度卡尺检定规程V.R.of Height Gauge JJG33-2002 万能角度尺检定规程V.R.of Universal Bevel Protactors JJG34-1996 指示表(百分表和千分表)检定规程V.R.of Dial Gauges(reading in 0.01mm and 0.001mm)[过期] JJG34-2008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Dial Ganges(dial and digital) JJG35-2006 杠杆表检定规程V.R.of Dial Test Indicator JJG37-2005 正弦规检定规程V.R.of Sine Bars JJG39-2004 机械式比较仪检定规程V.R.of Comparator of Machinery Type JJG40-2001 X射线探伤机检定规程V.R.of X-Ray Flaw Detectors JJG41-1990 三针检定规程V.R.of Thread Measuring Wires[过期] JJG42-2001 工作玻璃浮计检定规程V.R.of Working Glass Hydrometers JJG45-1999 光学计检定规程V.R.of Optimeter JJG46-2004 扭力天平检定规程V.R.of Torsion Balance JJG47-1990 抖晃仪检定规程V.R.of Wow Flutter Meter JJG48-2004 硅单晶电阻率标准样片检定规程V.R.of Standard Slice of Single Crystal Silicon Resistivity JJG49-1999 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V.R.of Bourdon Tube Precision Pressure Gauge and Vacuum Gauge JJG50-1996 石油产品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V.R.of Liquid-in-Glass Thermometer for Petroleum Products

JJG99-2006砝码计量检定规程宣贯材料

2006年砝码计量检定规程 一.概述P1 本规程替代JJG 99-1990砝码计量检定规程和JJG273-1991工作基准砝码检定规程。本规程2006年09月06日发布,2007年03月06日实施,从发布之日到实施有半年的过渡期。 本规程实际上是OIML R111(2004)版的中文译本,前部分砝码的准确度等级、质量范围、质量允差、检定方法、测量的循环次数、误差控制、不确定度评定均来自OIML R111-1(2004),后面表格和砝码的形状图均来自OIML R111-2(2004),只是根据我国国情,增加砝码的检定记录和计量检定证书的格式,珊除国际建议中不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部份。 二.范围与准确度P1 本规程所列各等级砝码的质量范围见表一所示,其最大的质量范围为1mg 至5000kg,实际使用时不受该范围限制,可上下任意扩展。 三、术语和定义 1. 名词术语P2 a.(体积)磁化率( ):一种介质改变磁场的能力。通俗地说是砝码改变(或影响)别人的能力。 b.(永久)磁化强度(M):表述材料物体,如砝码,在没有外界磁场中磁性状态的参数。物体的磁性在其周围的空间产生不均匀的磁场,因此对周围其它的物体会产生磁力。通俗地说是砝码抵抗别人改变(或影响)的能力。 2. 规程中采用的符号P3 注意常用的符号和区别于1990年规程的符号。 四、计量性能要求 1. 首次检定及后续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除了附录G中的特例和1.3.9的专用砝码以外,其它各准确度等级的砝码,首次检定、后续检定折算质量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大于表1中的要求。 2. 非标砝码的最大允许误差 使用中的砝码,或与仪器配套使用的砝码,若其质量标称值在表1中没有,可用表1中已有的质量标称值累计得到;其质量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亦为对应

卡尺检定规程

卡尺内部检校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卡尺的内部检定。 2 引用文件 GB/T 21389-2008 游标、带表和数显卡尺 JJG30-201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 概述 卡尺是利用带有量爪的尺框在尺身上相对运动,通过游标、指示表或数显形式显示尺身和尺框上两量爪之间的平行间距,用于测量外尺寸、内尺寸和深度尺寸的计量器具。其主要结构形式分别为游标卡尺(见图1)、数显卡尺(见图2)、带表卡尺(见图3)。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 4.1.1 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面清洁。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他缺陷。 4.1.2 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4.1.3 使用中和后续检定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 4.2 各部分相互作用 4.2.1 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个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4.2.2 各紧固螺钉和移动装置的作用可靠。 4.2.3 主尺尺身应有足够的长度裕量,以保证在测量范围上限时尺框及卫东装置在尺身之内。 4.3 各部分相对位置 4.3.1 游标尺刻度线与主标尺刻度线应平行,无目力可见的倾斜。

4.3.2 游标尺标记表面棱边至主标尺标记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30mm。 4.3.3 卡尺量外量爪合并时,应无目力可见的间隙。 4.3.4 零值误差 4.3.4.1 游标卡尺测量爪两侧面相接触时,游标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应相互重合。其重合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重合度 4.3.4.2 带表卡尺测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时,此时毫米读数部位相对主标尺“零”标记的位置离线不大于标记宽度,压线不大于标记宽度的1/2。 4.3.5 示值变动性 带表卡尺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 4.3.6 漂移 数显卡尺的数字漂移在1h内不大于一个分度值,带有自动关机功能的数显卡尺可不检此项。4.3.7 示值误差 游标、带表或数显卡尺外量爪、刀口内量爪的示值误差、深度卡尺的示值误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游标、带表或数显卡尺外量爪示值误差在里外端两位置测量时,其读数之差不大于相应测量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5 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5.1 检定条件 5.1.1 检定室内温度(20±5)℃。 5.1.2 检定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0%。

塞尺内校操作规范

塞尺内校操作规范 1.0目的 为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用的计量器具能溯源至国家标准,保持其量值的准确可靠,规范内校操作,特制订本内校操作规范。 2.0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0.02~3.00)mm长度为(75~300)mm塞尺的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检验。 3.0职责 3.1内校人员正确使用计量标准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计 量校准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 3.2 计量室根据校准计划安排,通知各部门送检。 3.3 各部门负责人员将仪器送计量室校准。 4.0定义 首次校准---对从未校准过的塞尺所进行的校准(通常是厂家出厂时的校准)。 后续校准---首次校准后的校准。 使用中校准---检验使用中的塞尺是否符合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使用是否正确、可靠。 绝对误差=被校指示值- 标准值 5.0内容 5.1 校准装置:数显千分尺 5.2 要求 5.2.1 所用装置应有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进行校准合格,每年需校准一次。并在校 准有效期内使用。 5.2.2校验环境:常温常湿。温度:(20±5)℃湿度(30~80)% 5.3 校准项目

表1 校准项目 5.3.1外观 5.3.1.1 目力观察。首次校准的塞尺的工作面应无划痕、毛刺、锈斑;后续校准的塞尺工作面允许有不影响使用计量特性的外观缺陷。 5.3.1.2 保护板上应标出制造厂名(或厂标)、规格、出厂编号,每片塞尺上均应 标出厚度的标称值。 5.3.2 相互作用 手感试验。塞尺与保护板的联接应可靠,塞尺绕联接件转动应灵活,不得有 松动和卡滞现象。 5.3.3 工作面表面粗糙度 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比较测量或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 表2 工作面表面粗糙度 5.3.4 塞尺厚度 每片塞尺选择几个受检点用数显千分尺测量,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塞尺的厚度 值,取塞尺厚度值与其标称值之差作为测量结果。

混凝土试模检定规程

混凝土试模(自校)检定规程 (依据JTG E30-2005 T0551-2005编制)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混凝土试模的检定。 ㈠概述 混凝土试模是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中成型试体用的模型,其结构尺寸应符合《混凝土试模》(JC3019-1994)的要求。 ㈡技术要求 1.试模应有足够的刚度,能承受试件成型振捣时产生的压力而不致变形,内壁应平整、光洁,表面无残损、气孔、锈蚀等缺陷,紧固螺旋应有效,组装后接缝应符合规定。 2.非圆柱体试模: ⑴试模内部尺寸允许偏差:±0.2%,且不得大于1mm。 ⑵各相邻面应相互垂直,相邻面的夹角应在90°±0.3°内。 ⑶试模内表面应把刨光磨光,粗糙度Ra=3.2μm. ⑷试模试件承压面的平面度公差不得超过0.0005d(d为边长)。 ⑸组装后,连接面缝隙不大于0.2mm 3.圆柱体试模 ⑴试模内径误差应小于d/200,且小于1mm;高度误差应小于h/100,且小于1mm。 ⑵圆筒纵轴与底板的应垂直,允许公差±0.5°。 ⑶试模底板平面度公差不得超过0.02mm. ㈢检验用器具 1.深度游标卡尺:读数精度0.02mm。 2.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量程1000mm,分度值1mm。 3.游标角度尺:0-320°读数精度2′(0.033°) 4.塞尺:一组(0.2mm--2mm)。 5.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 ㈣检验项目和检定方法 1.试模内部尺寸的检定 非圆柱体试模用读数精度为0.02mm的三用游标卡尺检查,其长度应在宽度方向上取两个位置测量两个数值,取平均值;宽度应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测量2个数值,取平均值;深度也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测量2个数值,取平均值。 圆柱体试模用读数精度为0.02mm的三用游标卡尺检查,试筒内径分上端、下端分别检查,检查时按每转动120°角度测定直径一次,取平均值;高度在试筒内径十字对称的4个方向上量取,取平均值。 2.内壁各接触面垂直公差的检定 用游标角度尺检查。 3.承压面的平面公差检定 平面公差用钢直尺及塞尺检查。 4.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的检定 表面粗糙度用标准样块检查。 5。组装后连接面缝隙 用塞尺检查。 ㈤检定结果处理 1.试模应全部符合技术要求方为合格。 2.检定周期为一年。

活塞压力计检定规程宣贯讲义

活塞式压力计检定规程宣贯讲义 二○○八年九月

目录 一、概述 二、规程调研说明 三、规程修订说明 四、规程内容及解释

一、概述 JJG59-2007《活塞式压力计》国家计量检定规程2007版已颁布,它是将JJG59-1990《二、三等标准活塞式压力计》、JJG129-1990《一等标准活塞式压力计》和JJG727-1991《工作基准活塞式压力计(试行)》三个检定规程合并。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和江苏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为主要起草单位修订本规程。 二、调研情况 1.生产情况:当前国内生产活塞压力计的公司、企业主要有: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天津技术监督局试验工厂(天津普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敏榆实业、太航仪表厂、西仪压力仪表厂等厂家。 生产的活塞压力计等级包括0.05级,0.02级,0.01级以及0.005级。 主要产品为油介质活塞压力计、部分厂家在生产气、水或其它介质活塞压力计。产品的量程范围从真空直到500MPa。 油介质活塞压力计的主要形式为简单活塞、顶置砝码、手动操作、活塞组材质多为工具钢、介质多为煤-变混合油以及蓖麻油(高压)。 2.使用情况:目前国内使用的活塞压力计大部分是国产,主要是油介质活塞,部分特需企业、事业单位在使用水介质、气体介质活塞压力计。主要使用单位有省市各级计量单位、大型国有企业计量部门、传感器/变送器/数字压力计生产厂家、学校(大专院校)与研究院所。国内部分用户在使用进口活塞压力计,使用的活塞压力计类型也从最早的国内没有生产的高等级气体活塞压力计、超高压活塞压力计,到现在的进口与国内量程、等级相似的活塞压力计。 3.开展工作情况:在使用活塞压力计的用户中,省市计量部门以及重要的专业计量站/所主要用于量值传递工作,部分计量站/所用于直接测量压力值,厂矿计量部门主要用于直接检测压力表、数字压力计或压力传感器/变送器。学校与研究院所的主要用途为实验研究。

游标卡尺计量检定规程

游标卡尺计量检定规程 1.0目的 规范游标卡尺计量检定的操作,确保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游标卡尺计量检定。 3.0校验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0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0±5)℃ 相对湿度:≤80%RH。 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5.0技术要求和检定方法 5.1外观 5.5.1要求:卡尺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至斜面下边缘。 卡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5.2检定方法:目力观察 5.2各部分相互作用 5.2.1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紧固螺针的作用应可靠,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应不超过1/4转,使用

中和修理后的应不超过1/2转,尺身和尺框的配合应无明显晃动。 5.2.2检定方法:观察和试验 对于尺身和尺框的配合质量,用于轻轻摆动活动量爪,进行观察检定。 5.3游标刻线面棱边至尺身刻线面的距离 5.3.1要求:应不超过JJG30-2012的规定 5.3.2检定方法:用2级塞尺比较检定,按JJG30-2012规定。 5.4刻线宽度和刻线宽度差 5.4.1要求:应不超过JJG30-2012的规定。 5.4.2检定方法:用工具显微镜检定,尺身和游标的刻线应至少各抽检3条,刻线宽度差以受检刻线中最大与最小宽度之差确定。 5.5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5.5.1要求:应不大于JJG30-2012的规定 5.5.2检定方法: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以比较法检定。 5.6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 5.6.1量爪测量的平面度 5.6.2检定方法:对于分度值为0.02mm的卡尺用2级平晶或0级样板直尺检定;对于分度值为0.05mm和0.10mm卡尺用1级样板直尺检定。 用平晶检定时,在整个测量面上呈现任意形状的干涉带,用样板直尺以标准光隙法检定时,样板直尺的放置方位根据JJG30-2012规定其平面度根据各方位的间隙情况确定,当所有检定方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部位或两端部位时,取其中一方位间隙量最大的作为平面度,当其中有的方位中间部位有间隙,而有的两端部位有间隙,则平面度以中间和两端最大间隙量之和确定。

塞尺校准方法

塞尺校准方法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修订状态: B0 分发号: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 会签与修订页:

1 目的 为了在公司内部开展校准工作,进行量值传递保证测量准确有效。 2 适用范围

本校准方法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厚度为0.02-1.00mm,长度为75-300mm塞尺的 校准。 3 依据 JJG 62-1995 塞尺计量检定规程 4 职责 4.1计量中心负责塞尺校准方法的制定和修订。 4.2 计量人员负责按照规定进行塞尺的校准和作出判定并做好相应记录与标识。 5 工作程序 5.1 环境条件 5.1.1 校准的环境要求:温度:20±8℃;湿度:≤80% 5.1.2 校准前应将被检仪器及标准检具同时置于平板上让其在平衡温度放置足够长的 时间。 5.2 塞尺的校准项目 5.2.1 外观和各部分相互作用 5.2.2 尺片厚度 5.3 塞尺的校准方法 5.3.1 外观用目视的方法:塞尺片的测量面上不应有目力观察到的划痕,毛刺锈斑及其 他缺陷,塞尺片绕联接件转动应灵活,不得有卡滞现象。 5.3.2 尺片厚度的校准采用卧式测长仪直接校准(见图3)。在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 也可以用千分尺等比较仪器,用量块做标准进行校准。按照图2中的受检点分别 读出各点的数值,这些数值与相对零位数值之差最大的值即为塞尺片的厚度值。

5.4 判定要求: 塞尺片厚度(mm)塞尺片厚度允许误差(um)I级II级 0.02-0.10 ±3 ±5 >0.10-0.30 ±5 ±8 >0.30-0.60 ±7 ±12 >0.60-1.00 ±10 ±16 5.5 校准周期: B类:1次/1年; C类:1次 6 相关文件和记录 6.1校准报告 7 附录 无

游标卡尺检定规程

质量体系作业指导书 发放标记 游标卡尺检定操作规程 编号: 1目的 对游标卡尺的检定进行规定,使其符合生产使用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游标卡尺的检定。 3职责 3.1仪表室人员:负责本公司内所有游标卡尺的检定工作,使用人员配合。 4作业流程 4.1游标卡尺检定项目和要求 4.1.1外观 游标卡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他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 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至斜面下边沿。 4.1.2各部分相互作用 卡尺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小于1/4转,使 用和修理后小于1/2转。 4.1.3游标刻线面棱边至尺身刻线面的距离。 测量上限≤500mm,其距离小于0.2mm,测量上限>500mm,其距离为0.25mm,检定时 用二级.塞尺检定。 4.1.4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以比较法检定,要求外量爪测量面小于0.2um,内量爪测量 面小于0.4um,带深度尺的尺身端面小于0.8um。 4.1.5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 用平晶检定时,在整个测量面上应呈现任意形状的干涉带,其平面度根据各方位 的间隙情况确定,当所有检定方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或两端部位时,取其中 一方位间隙量最大的作为平面度.当其中有的方位中间部位有间隙,而有的两端 部位有间隙,则平面度以中间和两端最大间隙量之和确定.要求用2级平晶或0级 样板直尺,且平面度不超过0.002mm. 4.1.6外量爪两测量面的合并间隙 移动尺框,使两测量爪测量面至手感接触,观察两测量面间的间隙,以光隙法检定, 允许里端出现蓝光, 即间隙小于0.006mm。

4.1.7圆弧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 基本尺寸用外径千分尺沿卡尺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检定,在其他任意方向测 量所得之值于基本尺寸之差,应不超过量爪尺寸偏差的上偏差。平行度在内量爪 距外端2mm处开始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以内量爪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小尺寸 之差确定.要求尺寸偏差在±0.01mm,平行度应小于0.01mm 4.1.8刀口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 将一块为10mm的3级量块长边夹持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后,该量 块应能在量爪测量面间滑动而不脱落。尺寸用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平行于 尺身方向检定,尺寸偏差以测得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在其他任意方向测量所 得之值于量块尺寸之差,应不超过量爪尺寸偏差的上偏差。平行度用外径千分尺 沿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以刀口内量爪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小尺寸之差确 定.要求尺寸偏差在0.005~0.02mm之间(新制造或修理),及-0.01~0.02mm(使用 中),平行度应小于0.01mm。 4.1.9零值误差 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接触,用目力观察或用放大镜观察.要求零刻线重合度在± 0.005mm,尾刻线重合度±0.01mm。 4.1.10示值误差 用3级或6级量块检定,受检点的分布,对于尺寸范围在300mm内的卡尺,不 少于均匀分布3点,对于尺寸范围大于300mm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6点, 受检点可适当增加。检定时,每一检点应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检定,量 块工作面长边和卡尺测量面长边应垂直。量块和测量面应能正常滑动,各点示 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示值误差要求:尺寸范围0~300mm,示值误差为0.02mm,300~500mm,示值 误差为±0.04mm,尺寸范围500~700mm,示值误差为±0.05mm, 尺寸范围700~900mm,示值误差为±0.06mm,尺寸范围900~ 1000mm,示值误差为±0.07mm 。 每受检点里端与外端尺寸之差要求:尺寸范围0~200mm,尺寸之差为0.01mm, 尺寸范围200~500mm,尺寸之差为0.02mm,尺寸范围500~1000mm,尺寸之差 为0.04mm。 4.2 检定规则 4.2.1 卡尺要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4.2.2 在使用的卡尺要按照《量值传递及检测设备检定周期及计划》的规定进行检定 和保养。 4.2.3 每次检定要认真填写检定及修理记录,对检定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将 检定记录保存一年。 5参考文件(无)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目录JJG计量检定规程大全定稿版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目录J J G计量检定规程大全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现行规程号规程名称 JJG 1~1999 钢直尺检定规程 JJG 2~1999 木直(折)尺检定规程 JJG 4~1999 钢卷尺检定规程 JJG 5~2001 纤维卷尺、测绳检定规程 JJG 7~1986 刻度直角钢尺检定规程 JJG 8~1991 水标准尺检定规程 JJG 10~1987 奥氏吸管检定规程 JJG 11~1987 比色管检定规程 JJG 12~1987 刻度离心管、刻度试管、血糖管、消化管检定规程JJG 13~1997 模拟指示秤检定规程 JJG 14~1997 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 JJG 16~1987 邮用秤试行检定规程 JJG 17~2002 杆秤检定规程 JJG 18~1990 医用注射器检定规程 JJG 19~1985 量提检定规程 JJG 20~2001 标准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JJG 21~1995 千分尺检定规程 JJG 22~1991 内径千分尺检定规程

JJG 24~1986 深度千分尺检定规程 JJG 25~1987 螺纹千分尺检定规程 JJG 26~2001 杠杆千分尺、杠杆卡规检定规程JJG 28~2000 平晶检定规程 JJG 30~200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JJG 31~1999 高度卡尺检定规程 JJG 33~2002 万能角度尺检定规程 JJG 34~1996 指示表(百分表和千分表)检定规程JJG 35~1992 杠杆表检定规程 JJG 36~1989 内径表检定规程 JJG 37~1992 正弦规检定规程 JJG 39~1990 机械式比较仪检定规程 JJG 40~2001 X射线探伤机检定规程 JJG 41~1990 三针检定规程 JJG 42~2002 工作玻璃浮计检定规程 JJG 44~1986 测微仪检定器试行检定规程 JJG 45~1999 光学计检定规程 JJG 46~1976 扭力天平试行检定规程 JJG 47~1990 抖晃仪检定规程

各种仪器检定规程

JJG1~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JJG2~1999木直(折)尺检定规程 JJG4~1999钢卷尺检定规程 JJG5~2001纤维卷尺、测绳检定规程 JJG7~2004直角尺检定规程 JJG8~1991水标准尺检定规程 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JJG13~1997模拟指示秤检定规程 JJG14~1997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 JJG16~1987邮用秤试行检定规程 JJG17~2002杆秤检定规程 JJG18~2008医用注射器检定规程 JJG19~1985量提检定规程 JJG20~2001标准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JJG21~2008千分尺检定规程 JJG22~2003内径千分尺检定规程 JJG24~2003深度千分尺检定规程 JJG25~2004螺纹千分尺检定规程 JJG26~2001杠杆千分尺、杠杆卡规检定规程 JJG28~2000平晶检定规程 JJG30~200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JJG31~1999高度卡尺检定规程 JJG33~2002万能角度尺检定规程 JJG34~2008指示表(指针式、数显示)检定规程 JJG35~2006杠杆表检定规程 JJG37~2005正弦规检定规程 JJG39~2004机械式比较仪检定规程 JJG40~2001X射线探伤机检定规程 JJG42~2001工作玻璃浮计检定规程 JJG45~1999光学计检定规程 JJG46~2004扭力天平检定规程 JJG47~1990抖晃仪检定规程 JJG48~2004硅单晶电阻率标准样片检定规程 JJG49~1999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 JJG50~1996石油产品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 JJG51~2003带平衡液柱活塞式压力真空计检定规程 JJG52~1999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JJG56~2000工具显微镜检定规程 JJG57~1999光学数显分度头检定规程 JJG58~1996半径样板检定规程 JJG59~2007活塞式压力计检定规程 JJG60~1996螺纹样板检定规程 JJG62~2007塞尺检定规程 JJG63~2007刀口形直尺检定规程

厚薄规校验规程

厚薄规校验规程 1.0目的 规范厚薄规校验的操作,确保厚薄规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厚薄规(规格﹕0.01~1.00mm或0.05~1.50mm)的内部校验。 2.1 0.01~1.00mm﹙19片﹚。 2.2 0.02~1.00mm﹙17片﹚。 2.3 0.03~1.00mm﹙26片﹚。 2.4 0.05~1.50mm﹙20片﹚。 2.5 0.05~1.00mm﹙14片﹚。 3.0校验设备 校验合格的千分尺,精度要求在±0.001mm。 4.0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3±3)℃ 相对湿度:≤70%RH。 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5.0校验方法 5.1 开始校正必须熟悉整个校正规范及仪器说明书。 5.2 准备工作﹕ 5.2.1外观检查:无锈蚀,刮伤,碰伤,折断, 尺寸标注清晰。 5.2.2以棉花棒沾无水酒精或去渍水清洁测微器各部位及厚薄规﹐再以擦拭清

洁。 5.2.3 清洁完毕之待校件与标准件应置放于平台或木桌上至少1小时以上﹐使 标准件与待校件及校验环境温度同温。 5.2.4校正环境在室温下进行。 5.3 校正步骤: 5.3.1校正前应先戴上棉纱手套﹐以无尘纸擦拭厚薄规量测面与测微器量测面 ﹐再依序抽取厚薄规量测片。 5.3.2选择校正点分别以0.02﹑0.03﹑0.10﹑0.20﹑0.30﹑0.40﹑0.50﹑0.60 ﹑0.75﹑0.85﹑1.00(单位﹕mm)等校正点。 5.3.3 每一校正点读值应予以记录于校正报告内。 5.3.4每片厚薄规至少取两端和中间三个点进行检测并记录。 5.4校验结果判定: 5.4.1测得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减去标示值为误差值。 5.4.1.1当厚薄规尖端测得值超出容许误差而中间及根部值在容许误差范围之 内时,可截断尖端超出容许误差的部分并写仪器故障评估报告。 5.4.1.2.当厚薄规根部厚度超出容许误差, 则用标签封住根部超出容许误差部 分并贴限用标签并写仪器故障评估报告. 5.4.1.3 当厚薄规中间段厚度或两端厚度超出容许误差时,则判为不合格并写 仪器故障评估报告 5.5允许标准:(根据产品精度要求制订) 厚度容许误差 0.05mm – 0.10mm ±0.003mm 0.10mm – 0.30mm ±0.005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