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防护评价资质

放射防护评价资质

放射防护评价资质
放射防护评价资质

一、放射防护评价一般要求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的编制单位应持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并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资质。

1.必须由甲级机构承担的项目

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总投资在五十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建设项目

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2.1乙级放射防护检测项目分类(1)

应具备相应放射项目放射卫生检测能力

诊断X射线机防护

诊断X射线机(不包括CT机、DSA)质量控制

X射线CT机质量控制

X射线数字减影装置(DSA)质量控制

放射治疗装置(钴-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医用加速器、γ刀、深部治疗机、模拟定位机) 2.2乙级放射防护检测项目分类(2)

核医学设备(SPECT 、PET、γ照相机)

非医用加速器[不包括中(高)能加速器] 、中子发生器

工业射线探伤机、核子计、测厚仪、料位计等小型密封型放射源、X射线衍射仪

非密封型放射源应用

X、γ射线个人剂量监测

2.3乙级放射防护评价项目分类(1)

诊断X射线机防护和质量控制

X射线CT机质量控制

X射线数字减影装置(DSA)质量控制

放射治疗装置(钴-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医用加速器、γ刀、深部治疗机、模拟定位机) 2.3乙级放射防护评价项目分类(2)

核医学设备(SPECT 、PET、γ照相机)

非医用加速器[不包括中(高)能加速器] 、中子发生器

工业射线探伤机、核子计、测厚仪、料位计等小型密封型放射源、X射线衍射仪

非密封型放射源应用

3.人员资质

评价报告的编制人员应经过放射防护专业培训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

放射建设项目的分类

建设项目按可能造成的潜在照射危害程度的分类,编制评价报告书(A类)或评价报告表(B 类、C类)。

A类(1)

n核设施

n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大于4X109Bq的核医学诊疗场所、放射性实验室和生产、使用、贮存、分装、处理设施)

B类(1)

n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107Bq~4×109Bq的核医学诊疗场所、放射性实验室和生产、使用、贮存、分装、处理设施)

n单个密封源活度为3.7X108Bq~3.7X1010Bq的设施

n深部X射线治疗机的设施

B类(2)

nX射线探伤

nCT扫描装置机房

n诊断X射线机房

n行包X射线检查

C类

n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

n核子计应用设施

n单个密封源其活度不大于3.7X108Bq的设施

n含X射线发生器的分析仪表使用设施版权信息:本文来自职业卫生网:https://www.doczj.com/doc/791106859.html,/

放射防护评价资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资料(由客户提供) 1.委托书、技术服务协议 2. 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建设单位情况简介、建设项目简介(目的、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3.建设项目概况(见表1) 4.辐射源装置一般情况(见表2) 5放射防护设施 5.1图纸 (1)医院地理位置图(城市区域位置) (2)医院总平面布置图(需要标出建设项目具体位置) (3)射线装置所长楼层的平面布置图。机房邻近情况(包括前、后、左、右(东南西北方位)、楼上及楼下做何用途(需要同时提供上下两层平面图) (4)辐射屏蔽设计图(平面与剖面设计参数)(标明房间尺寸、单边长度) 5.2防护设施设计说明 (1)屏蔽设计方案(见表3) (2)屏蔽材料 举例:四周墙体采用实心砖加防护涂料,实心砖密度为1.6 5g/㎝3,防护涂料的密度3.0g/㎝3,施工要求墙体之间砂浆饱满,顶棚采用混泥土加防护涂料,混泥土密度不低于2.35 g/㎝3,防护门采用铅版的厚度,观察窗的防护铅当量,通风系统情况包括排风量。警示标志和警示灯情况,(上述材料供参考,按照医院实际情况提供) 6放射事故应急响应 6.1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包括组织机构、科室或成员职责) 6.2其它相关制度 7辐射防护管理 7.1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1)医院放射防护安全管理规定或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科室或成员职责) (2)科室人员岗位职责

(3)机器安全操作规程 (4)凡是安全联锁系统检查制度 (5)装置维护制度 (6)放射防护检测制度(检测的周期、委托机构等)如场所监测制度、个人剂量监测制度等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培训制度,放射告知制度等) (7)其它相关制度 7.2改扩建项目需提供制度管理执行、归档等材料说明。 7.3职业健康监护管理 (放射工作人员基本信息汇总(见表6)提供复印件 (2)个人剂量监测报告(见表7)提供复印件 (3)职业健康体检报告(2年内或最近一次)若有复检项目请一并提供)提供复印件 (4)提供放射防护培训的证明材料(两年内)复印件 (5)放射工作人员证(复印件) (6)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个人剂量档案建立情况。 湛江市职业病防治所放射卫生防护科 联系人:钱玉波联系电话:0759— 邮箱:27989 附表: 表1 建设项目概况 表2 射线装置清单

放射诊疗工作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放射诊疗工作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我院于**年**月向西安市卫生局申请办理了《放射诊疗许可证》,依法在许可范围内开展放射诊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医院成立了专门的防护诊疗管理委员会,以**为组长,***为副组长,建立健全的各项防护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质量和安全防护进行检查,定期组织放射事件应急演练,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我院现在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有X射线机一台,2011年到2013年完成X射线诊断10280人次,我院的放射科、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机房门口均设置醒目规范的电离辐射安全警示标志和工作指示灯,委托上级主管部门对放射治疗设备核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每年进行一次状态和防护检测,确保在设备性能核放射防护合格的情况下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我院现有放射工作人员5名,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到依法执业。2011年元月止2014年5月我院工作人员参加了西安市卫生系统举办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班,并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我们严格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要求建立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计量检测,执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严格按规定佩戴个人剂量计,在岗期和离岗期的健康检查,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西安市卫生系统举办的放射防护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防护设施: 1、环境安全防护放射室墙壁屏厚度为30cm,钡沙砖混墙,辐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为1200×500×20mm的铅玻璃,病人出入门为50mm不锈钢铅门。 2、辐射防护设备大号铅衣一件,大号铅围脖一条。 3、管理措施 1、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医院法人代表王荣同志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的副院长张峰涛同志为副组长,放射科成员刘战荣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储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2、建立和完善放射和防护管理制度,制定了《放射科X线机操作规则》、《放射防护制度》、《放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等。 四、日常管理

放射安全防护工作情况汇报

放射安全防护工作情况汇报 文章导读: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医院法人代表×××同志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工作的副院长×××同志为副组长、放射科主任×××和工作人员×××、×××同志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贮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环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辐射安全防护管理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从做好放射源安全管理着手,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管理制度,落实辐射防护措施,加强辐射监测,辐射防护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改进。现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医院,是一所于XX年9月建立的由个人筹资48万元合伙经营的综合性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位于×城××××大道××号,现有业务用房×××平方米,职工××人,设置病床××张。放射科设置于医院综合业务楼二楼右侧,从事放射工作用房三

间,共计70平方米,分别设有照射诊断室、工作人员操作室和值班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人,其中:医师1人,主管技师1,技士2人;主要设备和设施有:北京万东frk302-1·200ma·x光诊断机1台(属于ⅲ类射线装置),cr1台,阅片灯箱1个,微机1台、打印机1台。二、防护设施环境安全防护:照射室墙壁屏蔽厚度为30厘米钡沙砖混墙。辐射监测点三个,分别是放射操作人员观察窗、病人出入门和操作人员出入门。放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为1200×800×20的铅玻璃,病人出入门为50毫米不锈钢铅门,放射操作人员出入门为木铅门。辐射防护设备:大号铅衣1件、大号铅围脖1条、大号铅手套1双、中号铅眼镜1架。辐射监测设备:个人胸章剂量计5个、辐射监测仪1台。三、管理措施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医院法人代表×××同志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工作的副院长×××同志为副组长、放射科主任×××和工作人员×××、×××同志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贮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2013年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及相应制度

目录 一、关于成立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二、医院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 三、医院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四、医院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五、医院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六、医院受检者放射危害告知与防护制度 七、医院X射线放射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方案 八、医院移动式床边机操作规程 附:电离辐射危害告知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大剂量调查表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守则

X X X 医院文件 XX医〔20xx〕xx号 关于成立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医院各科室: 为加强医院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经***年***月***日院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院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科。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一、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xxx(分管院长) 副组长:xxx,xxx(医院医务科、分管科室负责人) 组员:由医院开展放射诊疗的科室负责人或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的放射诊疗管理工作及相关工作。 二、***科为医院放射诊疗管理机构,xxx同志为专(兼)职的放射诊疗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二)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 (三)组织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 (四)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五)记录本机构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三、医院《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等XX项制度一并发布,请遵照执行。 附件:《XX医院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等(制度名称) XXX医院 年月日抄送:XX卫生监督所

放射诊疗自查报告

放射诊疗自查报告 篇一:放射卫生监督自查报告 ************医院 放射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区卫生局关于《XX年****区放射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和区卫生监督局对放射工作的检查督导,近期,我院对放射科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查整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制度制定落实方面我院在放射工作制度执行方面情况良好,领导相当重视,成立了以院长******同志为组长的放射工作及防护领导小组,放射工作各种证照齐全,同时制定了“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放射科放射诊断质量保证制度、放射技师岗位职责、放射科操作规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让放射工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规范执行,确保了工作的安全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放射工作管理方面 我院按时进行《放射诊疗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校检审核工作,及时进行各类变更,严格按照许可证许可的诊疗项目开展放射诊疗活动,建立了规范的放射卫生防护档案和完善的防护管理制度,放射工作场所每年都进行了放射防护检测,放射工作人员按上级部门要求接受了放射防护法律法规

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职业健康体检,持证上岗。落实了放射人员的休假,保健津贴等 工作。 (三)放射工作环境防护方面 我院在放射工作环境方面也相当重视,放射科设立了相应的警示标牌,放射机房符合卫生防护标准,安装了通风设施,门窗防护到位,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了防护衣、防护眼镜和铅手套。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受检者及陪护者的放射防护。通过采取检查剂量控制;严格掌握适应征;加强对未成年人敏感腺体的放射防护,如:甲状腺、性腺、胸腺等;对必需入检查室陪护者采取穿着防护衣及其他护具等方法减少公众医疗放射的水平,保证公众的放射防护,切实保障受检者非照射的关键部位不受射线侵害。 (四)危险废物管理方面 完全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文件精神执行,正确保管和处理了放射工作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并有相关记录登记。 (五)存在不足: 1、放射警告标示部分不完善; 2、需要完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档案(包括个人健康监护档案、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档案); 3、因资金不足等原因,放射设备陈旧,人员培训及知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 制度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防止放射性危害,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性建设项目的评价,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 2、放射科主任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工作,建立并保存检测与评价档案。 3、医院新、扩、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取得认可文件后,方可施工。 4、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并变更《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方可投入使用,未经竣工验收合格不得结清项目施工有关经费。 5、正常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应每年委托省卫生厅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也应经省卫生厅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6、本院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应当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对检测发现有明显辐射泄漏的,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和检测机构的建议进行整改,整改后应及时进行复测,确保整改到位。 7、检测与评价有关报告应向放射工作人员告知,妥善保存,并及时向辖区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第二部份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有:对使用的辐射源或进行的实践特性和规模进行描述,根据辐射监测结果和其他调查数据资料评价放射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评价正常、异常和事故工况下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响。 1 概述 1.1 评价目的 1.1.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 1.1.2对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进行评价,预防、控制辐射危害,确定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在控制职业照射和防止潜在照射方面的有效性、适宜性,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1.1.3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 1.2 评价范围 描述评价的区域范围、防护设施和人员范围。 1.3 内容与方法 1.3.1 内容 简要介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源项,防护设施、防护措施、辐射监测、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健康监护和事故应急措施等。 1.3.2 方法 在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检测与检验的方法。 1.4 评价依据 列出评价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1.5 评价目标 放射工作应遵循的放射防护原则,建设项目拟采用的管理目标值,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表面放射性污染控制目标和其他技术条件或技术指标。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概况

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址,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建设规模(工程主要设施名称、建筑面积、投资总额),人员结构,发展规划。 2.2 周围环境条件及人口分布 2.3 环境γ辐射水平和环境介质辐射水平 3 工程分析和工艺流程 3.1 工程分析 3.2 平面规划及工艺流程包括设施布置平面图 4 辐射源项及防护措施 4.1 辐射源项 4.1.1 辐射源项概况 4.1.2 正常运行状态 4.1.3 异常和事故状态 4.2 防护措施 4.2.1 辐射分区 4.2.2 辐射防护屏蔽设计 4.2.2.1屏蔽计算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或规范; 4.2.2.2计算模式或公式及其出处,计算参数; 4.2.2.3辐射屏蔽计算结果与实际屏蔽厚度相比较; 4.2.2.4对辐射防护屏蔽情况作出评价,确认屏蔽是否满足放射防护标准要求,是否符合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4.2.3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及安全措施 4.2.3.1对安全连锁装置、装置故障系统、故障自动停机系统、装置运行保障系统、故障显示系统、紧急停机装置,报警装置,观察和对讲装置,警示标志等防护与安全装置进行描述; 4.2.3.2介绍对安全连锁装置等防护与安全装置的使用情况和防护效果; 4.2.3.3对防护与安全装置或系统的评价,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确认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及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冗余、多样化原则。4.2.4 个人防护用具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

第一部分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有:对拟使用的辐射源或拟进行的实践特性和规模进行描述,对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和拟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价,估计正常、异常和事故工况下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 1 概述 1.1 评价目的 1.1.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1.1.2对拟建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进行评价,预防、控制辐射危害,确定建设项目在放射性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1.1.3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行政审批提供技术依据。 1.2 评价范围 描述评价的区域范围、防护设施和人员范围。 1.3 评价内容与方法 1.3.1 内容 简要介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源项,防护设施、防护措施、辐射监测、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健康监护和事故应急措施等。 1.3.2 方法 1.3. 2.1基本方法 评价机构通过资料调研和现场调查分析,将获取资料与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要求的数值相比较并对符合程度作出评估。 1.3. 2.2类比法 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 1.4 评价依据 列出评价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1.5 评价目标 包括放射工作应遵循的放射防护原则,建设项目拟采用的管理目标值,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表面放射性污染控制目标和其他技术条件或技术指标。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概况 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址,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建设规模(工程主要设施名称、建筑面积、投资总额),人员结构,发展规划。 2.2 周围环境条件及人口分布 2.3 环境γ辐射水平和环境介质辐射水平 3 工程分析和工艺流程 3.1 工程分析 3.2 平面规划及工艺流程包括设施布置平面图 4 辐射源项及防护措施 4.1 辐射源项 4.1.1 辐射源项概况 辐射源装置的结构,与辐射有关的主要参数。辐射源的位置分布,对放射性同位素或放射性物质,给出核素名称、状态、活度、能量等指标;对射线装置,给出装置名称、型号、射线种类、能量与辐射强度。 4.1.2 正常运行状态 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主要辐射源,辐射种类,产生方式,辐射水平。 4.1.3 异常和事故状态 异常或事故状态下的主要辐射源,辐射种类,产生方式,辐射水平;如放出放射性核素,给出核素名称、状态、活度。 4.2 放射防护措施 4.2.1 辐射分区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放射性工作场所一般应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核设施等大型建设项目,可在每个区内分成若干小区。 4.2.2 辐射防护屏蔽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单位一览表格.doc

.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单位一览表 序 环评证书 法人代 联系电话 评价机构名称 业务范围 通讯地址 号 等级 表 环境影响报告书类别—甲级: 交通 中国科学院南海 运输;社会区域; 广东省广州市 国环评证甲 、 海洋研究院 乙级:农林水利;轻工纺织化纤。 张偲 字、第号 新港西路号 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一般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报告书类别—轻工纺织 广东省肇庆市 肇庆市环科所环 国环评证乙 化纤;冶金机电;社会服务 。 端州区芹田路 境科技有限公司 字、第号 邓金珠 林烨楷 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一般项目 号第二十六幢 环境影响报告。 层 境影响报告书类别—甲级: 农林水 珠江水资源保护 国环评证甲 利;交通运输;社会区域。 广东省广州市 科学研究所 字、第号 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一般项目 李学灵 天寿路号 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报告书类别—化工石化 湖南省长沙市 医药;冶金机电;采掘;交通运输; 湖南绿鸿环境科国环评证乙雨花区红星副 社会服务。万力陈生技有限责任公司字、第号食品批发市场 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一般项目 综合楼栋房 环境影响报告。 环境影响报告书类别—农林水利。广东省广州市 广东省水利电力国环评证乙天河区天寿路 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一般项目黄建添 勘测设计研究院字、第号号广东水利大 环境影响报告表。 厦 深圳市昱龙珠环国环评证乙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一般项目 广东省深圳市 邹一军宝安区区留仙丁先生保科技有限公司字、第号环境影响报告。 三路号 环境影响报告书类别—轻工纺织 深圳市龙岗区 化纤;交通运输;社会区域;输变 清林西路深圳 深圳市宗兴环保国环评证乙电及广电通讯。蓝丽华 刘秀兰市留学人员(龙 科技有限公司字、第号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一般项目--, 岗)创业园一 环境影响报告表;特殊项目环境影 园、 响报告表。

PDCA放射防护

PDCA 工作法:放射防护改进 PDCA 是计划( Plan) 、实行( Do) 、检查( Check) 、处理( Action) 四个质量控制阶段首尾相接周而复始的循环程序, 是美国 工程师戴明博士总结, 用于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也称PDCA 循环, 后来被直接引用到放射照片质量管理领域。 我科2016年开始将PDCA 工作法用于放射防护改进,提高服务质量管理取得明显效果, 为加强放射科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放射科诊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科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现将PDCA 工作法应用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 1 计划阶段 1. 1 分析现状, 找出存在的问题( 找问题) :(1)我们随机调查了 一个时间段病人,对其进行现场采访,约50%病人对放射线的危害一无所知,约90%的病人对放射防护知识表示不了解。(2)发射科工作人员虽然对放射线的危害及放射防护有所了解,但未深入掌握。(3)因病人数量较多,技术员未对每位病人进行必要的放射防护。 (4)照射野太大.(5) 拍错部位、搞错病人等,导致病人进行二次不必要曝光。(6)X机、CT机未定时校准。(7)X线告示牌较少。(8)防护用具缺少,管理不规范。(9)重复检查。 . 1. 2 找出主要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 找主要问题) 根据巴雷特( Pareto) 原理: / 关键的少数, 次要 的多数, 每次循环必须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大的起关键作用的少数一两个问题,。 1. 3 寻找服务缺陷的原因( 找原因) 针对上述重点问题, 发 动全科医生寻找可能造成上上述各种原因, 加于归类整 理, 然后画出因果图( 也称鱼刺图) , 如附图1 所示, 通过因果图, 可以明了的知道造成X线防护的不足,给我们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用排除法确定造成问题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图(一) 2 计划对策 针对造成问题原因的因素和环节, 我们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改进。 2. 1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放射科各X线检

(整理)全国甲级环评资质单位

全国甲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单位名单(2008-4-16) 单位名称所在地级别编号甲级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围乙级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围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范围最新发证日期有效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甲1001 轻工纺织化纤;化工石化医药;建材火电;采掘;交通运输;社会区域农林水利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发展中心北京甲1002 化工石化医药;建材火电;交通运输;采掘;冶金机电;社会区域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8-2-13 2010-12-2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甲1003 建材火电;社会区域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甲1004 农林水利;社会区域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甲1005 轻工纺织化纤、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化工石化医药、输变电及广电通讯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8-3-6 2012-3-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甲1006 农林水利;交通运输;社会区域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北京甲1008 化工石化医药社会区域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北京飞燕石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甲1010 化工石化医药;交通运输社会区域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甲1011 化工石化医药;交通运输;社会区域冶金机电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北京实华油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甲1012 化工石化医药社会区域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8-2-13 2010-12-24 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甲1013 冶金机电;社会区域建材火电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甲1014 冶金机电;采掘社会区域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甲1015 农林水利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甲1016 交通运输海洋工程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北京甲1017 交通运输社会区域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甲1018 建材火电;输变电及广电通讯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甲1021 交通运输;社会区域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清华大学北京甲1022 化工石化医药;交通运输;社会区域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12-25 2010-12-2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甲1024 农林水利;社会区域一般项目环境

放射防护安全检查规定

文件编号:NTRPD/M-04005 版本:C版 发放号: 受控状态: 放射防护安全检查规定 编制:王兵 审查:邓艳丽谢增明 审核:王利明 批准:陈志强 2005-6-1发布2005-6-1实施

放射防护安全检查规定 1.目的 为了保障全公司放射防护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控制公司正常运营中各个质量环节的辐射安全状态,对公司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督,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和涉及放射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3.检查监督主责部门 公司放射安全管理小组 4.检查涉及的工作场所及部门 检查涉及的工作场所包括密云生产基地各车间、项目组在密云的实验场所、各项目工程现场、公司其他放射工作相关部门。 各部门、项目组负责人应认真履行其职责,确保工作场所及人员的辐射安全; 具体检查内容参考通知和附件“XXX辐射防护安全检查记录”。 5.检查监督内容 证件 ●公司生产场所是否按照国家规定正确悬挂“辐射安全许可证”; ●放射工作人员是否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等证件。 放射工作人员 检查公司放射工作人员是否按要求参加复训、在岗体检,是否正确使用个人剂量计等情况。 辐射剂量仪器/表 检查辐射防护仪器/表是否能正常工作、是否被正确使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等等。检查范围主要是公司自用仪器。公司自用仪器/表的管理遵照《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流程说明书》(NT/A0)执行。对随产品移交用户的仪器/表,各现场工程师有责任建议并督促用户及时检查仪表的性能和检定证书时效性。

安全联锁 检查安全联锁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安全管理制度: 检查场地辐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张贴上墙。现场工作人员是否熟知辐射安全的各项管理制度。 日常记录: ●立项(开工前)或年保养前必须填写《辐射安全责任书》。立项(开 工前)填写的《辐射安全责任书》同时上报本部领导和放射安全管理小组,经确认后方可进行现场作业;年保养前填写的《辐射安全责任书》上报本部领导备案。 ●场所环境检测:系统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场所环境剂量检测,做好 检查记录。检查记录表为《环境剂量检测报告》。方法见《XX检查系统现场首次出束时辐射防护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或《XX系统辐射防护性能检测规范》。 ●设备安全检查:系统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设备安全检查,做好检查 记录。检查记录表为《安全联锁检查记录》,方法见《XX检查系统现场首次出束时辐射防护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或《XX检查系统安全联锁系统调试检验规范》。 ●根据放射安全检查小组的要求定期进行放射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记录表为《XX安全检查记录》。 6.检查方式 定期检查 全方位地监督和检查公司各部门和放射工作人员对公司各项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实施情况。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查: ●人员视察:公司放射安全管理小组派人到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和监督。 ●定期自查:根据公司放射安全管理小组发出的放射安全检查通知, 各部门按通知要求实施检查并填写记录。 不定期抽查 公司放射安全管理小组将对工程现场或部门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当发生事故、发现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增加抽查次数),每年抽查最少不少于

医院介入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

医院介入放射诊疗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

目录 前言 (3) 1概述 (5) 1.1评价任务的由来 (5) 1.2评价目的 (5) 1.3评价范围 (5) 1.4评价内容与方法 (5) 1.5主要评价依据 (6) 1.6评价目标 (7) 2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9) 2.1概况 (9) 2.2工程分析 (12) 2.3小结 (13) 3辐射危害因素分析 (13) 3.1辐射源项概况 (13) 3.2职业病危害因素 (13) 3.3非辐射危害因素分析 (14) 3.4小结 (14) 4防护措施评价 (14) 4.1工作场所布局和分区 (14)

4.2屏蔽厚度 (15) 4.3防护安全设施 (18) 4.4小结 (19) 5 辐射监测计划 (19) 6辐射危害评价 (21) 6.1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辐射危害评价 (21) 6.2异常和事故情况下的辐射危害评价 (23) 6.3小结 (23) 7 应急准备与响应 (23) 7.1应急组织与职责 (23) 7.2应急计划 (24) 7.3应急能力的保持 (24) 7.4小结 (24) 8 放射防护管理 (24) 8.1管理组织和制度 (24) 8.2职业人员健康管理 (25) 8.3放射诊疗的质量保证 (27) 8.4受检者防护 (27) 8.5小结 (28) 9 结论和建议 (29) 9.1结论 (29) 9.2建议 (30) 附件1委托书 (31) 附件2 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32) 附件3 某县医院文件 (35) 附件4 规章制度 (38) 附件5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批复文

件 (54) 附件6检测报告............................................................................................................. . (58) 前言 某县医院始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院60年来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 某县医院临床、医技科室设置门类齐全,现设有病床1300张,医院设有28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另设有120急救中心、体检中心。现有正式在职职工1049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70余人,高级职称34人,中级职称330人,研究生4人,本科270人,大专以上602人。现有蚌埠医学院兼职教授4名,某名医5名,首届某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名。拥有2个某省重点特色科室(泌尿外科、呼吸内科),1个某市重点专科(普外科),3个某市特色专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某县医院还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是某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某职业技术学院、某卫校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 该某县医院设备较为先进、齐全,主要有磁共振、螺旋CT、DR、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仪、血液透析机、全身彩超、800mAX光机、CR成像系统、C型臂、全

口腔放射防护检查表

2014年杭州市口腔种植放射诊疗单位检查表 医疗机构名称:地址: 机构类别:核定牙椅数:张;2013年度种植手术:人颗 一、放射防护管理 1、《放射诊疗许可证》:有无;按期校验:是否;发证机关: 许可设备数:台(其中口内机台,全景机台,口腔CT 台 [卧位、站位、坐位]) 2、设专兼职专管员:有无;专管员姓名:联系电话: 3、建立放射防护管理台账:是否;台账质量:完善基本完善不完善;制度上墙:是否; 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1、放射工作人员数:人,持证人;具有放射影像医师资格人; 2、按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人,个人剂量检测人,防护知识培训人; 3、查体或个人剂量监测异常情况及处置情况: 三、放射诊疗设备管理 1、定期开展设备稳定性检测:是否,最近检测时间及检测单位:; 检测结果:合格(张贴合格标识:是否)不合格(检修记录:有无); 2、年拍片量:张(其中口内片张,全景片张,口腔CT 张);拍片登记本:有无。 四、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措施 1、机房数:间,各机房面积(长X宽):; 设置通风装置的间;设置闭门装置的间;一房多机的间。 2、警示标志:有无,辐射危害告知:有无;有效的工作指示灯:有无;门-灯联锁:有无; 观察窗:有(间)无(间,其中设监控间) 3、定期开展防护检测:是否,最近检测时间及检测单位:; 检测结果:合格不合格(整改情况:有无); 4、防护用品配置:铅颈套件,铅帽件,铅围裙件,铅衣件,其他: 超过6年的铅橡胶防护用品件;专用防护用品悬挂存放设施:有无; 五、建设项目管理 建设项目数:项(以2007年起计),开展预评价项,开展控制效果评价项; 六、整改处罚情况 2013年至本次监督处理情况:合格;书面责令整改;单处警告;罚款(金额:元)其他处理: 检查日期:年月日陪同检查人员:检查人员: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 建设单位须知 为能及时、高效服务建设单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我中心的实际情况和近年来对各建设单位给予的问题反馈,现就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过程中建设单位应知晓事项总述如下: 1、新建、扩建、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申请进行建设项目卫生审查。 2、建设单位应提供委托书,建设单位放射诊疗许可证等。 3、建设单位应提供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含名称、隶属部门、地址、现有放射诊疗设备和人员配置情况等)和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含建设项目名称、位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主要建筑物、建设投资总额、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辐射源发展规划、周围环境及居民居住情况)。 4、建设单位应提供建设项目申请(如向直属上级部门提交开展该建设项目的请示(申请))和批复(如直属上级部门关于本建设项目的批复或法改委关于本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等)、当地政府的土地使用批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建设单位应提供建设项目的整体规划鸟瞰图、建设单位整体平面布局图(标出项目所在位置)、机房剖面图、射线装置机房防护屏蔽设计图(含机房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四周墙体材料和厚度、

地板和顶板材料和厚度、机房防护门铅当量厚度和机房观察窗铅当量厚度)及机房邻近用房名称,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平面布局图和防护屏蔽设计图。机房通风、排水、电缆等用管线图。 6、建设单位应提供辐射源(射线装置和放射源)的基本信息(如射线装置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生产厂家,放射源名称、活度、状态、生产厂家等) 7、建设单位应提供拟从事本建设项目射线装置和放射源操作的放射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含姓名、性别、年龄、职称、放射工作人员证书号、从事放射性工作年限、近期放射体检报告、近期放射防护培训合格证书、近期个人剂量检查结果及个人剂量编号,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情况等)。 8、建设单位应提供本建设项目拟采用的防护措施情况(如安全连锁、视频和音频对讲情况、警示标示、报警装置、通风换气装置、剂量监测装置),辐射监测仪配置情况及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 9、建设单位应制定辐射监测计划、放射防护管理、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含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电话、职责分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受检者须知、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为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确保辐射安全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如下制度: 1、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工作由放射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X线辐射防护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3、放射诊断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 4、放射科X线检查室、CT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查防护用品。 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做放射检查时,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周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设备。 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 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查体,医院应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9、X线等机器应当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放射防护工程的相关技术要求和商务要求

放射防护工程的相关技术要求和商务要求 一、资质要求 1、防辐射材料必须经过“中国卫生部射线防护器材防护质量检测中心”X射线检测, 并取得检测报告。 2、完工后需要通过卫生、部门检测,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才能验收。 6、用于本项目的材料、设备的相应技术参数、功能、型号等必须按照文件中要求实施。 7、机房配置电动门需具有门机连锁配电箱,开机警示灯亮,关机熄灭。需配置射线警示牌和孕妇提示警示牌。 4、机房排风系统需具有同等级的防护要求,排风量需保持机房的换气次数在3次/h以上。 二、项目说明 1、辐射防护安全设计剂量限值: 1.1.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剂量限值: a.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年平均有效剂量为20mSv; 确定年剂量目标管理值为5mSv。 b.公众人员照射剂量限值:年有效剂量为1mSv; 确定年剂量目标管理值为0.25mSv。 1.2.屏蔽防护剂量限值: a.放射工作人员剂量限值为1μsv/h(控制室)。 b.公众人员剂量限值为1μsv/h。 2、本项目为交钥匙项目,投标人报价包括工程相关设备采购、运输、安装、调试及保修期内的维护保养、施工过程中人员安全保障保险、垃圾处理等所有费用。 3、交货期及验收: 3.1交货期:合同签订后30天内,按项目规划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 3.2交货地点: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指定的地点。 3.3验收方式: 3.3.1、货物到达现场后,供应商应经采购人或其指定验收单位清点品名、规格、数量;检 查外观,作出验收记录,双方签字确认。

3.3.2、供应商应保证货物到达用户所在地完好无损,如有缺漏、损坏,由供应商负责调换、 补齐或赔偿。 3.3.3、供应商应提供完备的技术资料、装箱单和合格证等,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安 装调试。 验收合格条件如下: 3.3.3.1设备品种、规格、数量、技术参数以及商品品牌、生产厂家等与采购合同一致, 性能指标达到规定的标准。 3.3.3.2经具有合法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防护检测合格。 3.3.3.3供应商提供的货物未达到竞争性谈判规定要求,且对采购人造成损失的,由供应商 承担一切责任,并赔偿所造成的损失。 3.3.3.4采购人需要厂家对成交供应商交付的产品(包括质量、技术参数等)进行确认的, 厂家应予以配合,并出具书面意见。 三、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1、产品质量保证期 1.1、自完工之日起,提供防护门(含电动门及手动门)不少于1年,整体工程不少于1年的 免费质保期(若供应商有更优惠的质保期,请在响应文件中明确应答)。 1.2、采购货物属于国家规定“三包”范围的,其产品质量保证期不得低于“三包”规定。 1.3、采购货物由产品生产厂家(指产品生产厂家或其负责销售、售后服务机构,以下同)负 责标准售后服务,应当在响应文件中予以明确说明,并提供相关文件。 2、售后服务内容 供应商和厂家在质量保证期内应当为采购人提供以下技术支持服务: 2.1、质量保证期内服务要求 2.1.1电话咨询 成交供应商和厂家应当为用户提供技术援助电话,解答用户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为用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1.2现场响应 用户遇到使用及技术问题,电话咨询不能解决的,成交供应商或厂家应在4小时内采取相应响应措施;无法在8小时内解决的,应在24小时内派出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支持。 2.1.3技术升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令第36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4月2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6号)同时废止。 部长陈吉宁 2015年9月28日 附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环评机构的资质条件 第三章资质的申请与审查 第四章环评机构的管理 第五章环评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中的评价范围类别划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质量,维护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环境保护部申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以下简称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以下简称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等级和评价范围内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以下简称环评机构)编制。 第三条资质等级分为甲级和乙级。评价范围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十一个类别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二个类别(具体类别见附件),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类别分设甲、乙两个等级。 资质等级为甲级的环评机构(以下简称甲级机构),其评价范围应当至少包含一个环境影响报告书甲级类别;资质等级为乙级的环评机构(以下简称乙级机构),其评价范围只包含环境影响报告书乙级类别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 应当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报告书甲级类别评价范围的环评机构主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目录,由环境保护部另行制定。 第四条资质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通用,有效期为四年,由环境保护部统一印制、颁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