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关于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关于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关于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GB5750.3-2006 8.2.7项有规定:

校准曲线相关系数只舍不入,保留到小数点后出现非9的一位,如0.99989→0.9998。如果小数点后都是9时,最多保留小数点后4位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也有这个规定。

10.6.1:“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只舍不入,保留到小数点后出现非9的一位,如

0.99989-0.9998。如果小数点后都是9时,最多保留4位。”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1≤r ≤+1。

当0

当r=0时,不相关;

当-1≤r<0时,成负相关关系。

r的绝对值越大,相关程度越高。

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样本相关系数用r表示,总体相关系数用ρ表示,相关系数的取值一般介于-1~1之间。相关系数不是等距度量值,而只是一个顺序数据。计算相关系数一般需大样本. 相关系数又称皮(尔生)氏积矩相关系数,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 相关系数用希腊字母γ表示,γ值的范围在-1和+1之间。 γ>0为正相关,γ<0为负相关。γ=0表示不相关; γ的绝对值越大,相关程度越高。 两个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一般划分为四级: 如两者呈正相关,r呈正值,r=1时为完全正相关;如两者呈负相关则r呈负值,而r=-1时为完全负相关。完全正相关或负相关时,所有图点都在直线回归线上;点子的分布在直线回归线上下越离散,r的绝对值越小。当例数相等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相关越密切;越接近于0,相关越不密切。当r=0时,说明X和Y两个变量之间无直线关系。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为<见参考资料>. 其中xi为自变量的标志值;i=1,2,…n;■为自变量的平均值, 为因变量数列的标志值;■为因变量数列的平均值。 为自变量数列的项数。对于单变量分组表的资料,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见参考资料>. 其中fi为权数,即自变量每组的次数。在使用具有统计功能的电子计算机时,可以用一种简捷的方法计算相关系数,其公式<见参考资料>. 使用这种计算方法时,当计算机在输入x、y数据之后,可以直接得出n、■、∑xi、∑yi、∑■、∑xiy1、γ等数值,不必再列计算表。 简单相关系数: 又叫相关系数或线性相关系数。它一般用字母r 表示。它是用来度量定量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复相关系数: 又叫多重相关系数

解析几何中求参数取值范围的5种常用方法

解析几何中求参数取值范围的5种常用方法 解析几何中求参数取值范围的5种常用方法及经典例题详细解析: 一、利用曲线方程中变量的范围构造不等式 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往往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如椭圆 x2a2 + y2b2 = 1上的点P(x,y)满足-a≤x≤a,-b≤y≤b,因而可利用这些范围来构造不等式求解,另外,也常出现题中有多个变量,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往往需要将要求的参数去表示已知的变量或建立起适当的不等式,再来求解.这是解决变量取值范围常见的策略和方法. 例1 已知椭圆 x2a2 + y2b2 = 1 (a>b>0),A,B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P(x0,0) 求证:-a2-b2a ≤ x0 ≤ a2-b2a 分析:先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求出x0与A,B横坐标的关系,再利用椭圆上的点A,B满足的范围求解. (x1≠x2)代入椭圆方程,作差得: y2-y1x2-x1 解: 设A,B坐标分别为(x1,y1),(x2,y2), =-b2a2 ?x2+x1 y2+y1 又∵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y- y1+y22 =- x2-x1 y2-y1 (x-x1+x22 ) 令y=0得 x0=x1+x22 ?a2-b2a2 又∵A,B是椭圆x2a2 + y2b2 = 1 上的点 ∴-a≤x1≤a,-a≤x2≤a,x1≠x2 以及-a≤x1+x22 ≤a ∴ -a2-b2a ≤ x0 ≤ a2-b2a

例2 如图,已知△OFQ的面积为S,且OF?FQ=1,若 12 < S <2 ,求向量OF与FQ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 分析:须通过题中条件建立夹角θ与变量S的关系,利用S的范围解题. 解: 依题意有 ∴tanθ=2S ∵12 < S <2 ∴1< tanθ<4 又∵0≤θ≤π ∴π4 <θ< p> 例3对于抛物线y2=4x上任一点Q,点P(a,0)都满足|PQ|≥|a|,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a<0 B a≤2 C 0≤a≤2 D 0<2< p> 分析:直接设Q点坐标,利用题中不等式|PQ|≥|a| 求解. 解: 设Q( y024 ,y0)由|PQ| ≥a 得y02+( y024 -a)2≥a2 即y02(y02+16-8a)≥0 ∵y02≥0 ∴(y02+16-8a)≥0即a≤2+ y028 恒成立 又∵ y02≥0 而 2+ y028 最小值为2 ∴a≤2 选( B ) 二、利用判别式构造不等式

相关系数与P值地一些基本概念

相关系数与P 值的一些基本概念 注:在期末论文写作过程中,关于相关系数与假设检验结果的表达方式,出现了一些概念问题。这篇文档的内容是对一些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后的结果,供感兴趣的同学参考。如果需要更确切的定义,请进一步参阅统计分析类的教材。 1. 相关系数 常用Pearson ’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计算公式与传统概念上的相同,即: 常用符号r 表示。-1≤r ≤1 如果用于评估数据点与拟合曲线间的关联程度,则一般用相关系数的平方值表示,常用 符号为2R ,1R 02≤≤ 典型示例如下图。2R 相差不大,但显然数据规律完全不同。因此,一般需要结合拟合 曲线图表给出2 R ,才有参考价值。

相关系数另一方面的应用是用来评估两组数据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简单来说,就是判断一下两参量之间是否“相关”,有3种可能的情况,如下面的图所示。 (1)r>0,正相关。x增大,y倾向于增大; (2)r<0,负相关。x增大,y倾向于减小; (3)r=0,不相关。x增大,y变化无倾向性; 此时的相关系数一般用r表示。下图给出了不同r取值的例子。 显然,如果只是用来判断两参量之间的“关联”性质,r=-0.70与r=0.70应该是相同的。所以也可用(常见)r的绝对值表达。用文字表述“关联”程度时,可参考下面的取值

范围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给出的r值,实际上反映的是“线性相关”的程度,如果两者虽然相关,但不是线性的,很可能给出不是很靠得住的结果,观察下面的例子。 左下角图中,两参量显然相关,但“线性”程度不够,所以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只有0.88。 另外一种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来评估两参量之间的“单调相关性”。如上面左下角图中的Spearman相关系数=1。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样本数,

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参数取值范围一般方法(教师版)

恒成立问题是数学中常见问题,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大多是在不等式中,已知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形式出现。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一、分离参数 在给出的不等式中,如果能通过恒等变形分离出参数,即:若()a f x ≥恒成立,只须求出()max f x ,则()m ax a f x ≥;若()a f x ≤恒成立,只须求出()min f x ,则()m in a f x ≤,转化为函数求最值。 例1、已知函数()lg 2a f x x x ??=+ - ???,若对任意[)2,x ∈+∞恒有()0f x >,试确定a 的取值范围。 解:根据题意得:21a x x + ->在[)2,x ∈+∞上恒成立, 即:23a x x >-+在[)2,x ∈+∞上恒成立, 设()23f x x x =-+,则()2 3924f x x ??=--+ ??? 当2x =时,()max 2f x = 所以2a > 例2、已知(],1x ∈-∞时,不等式() 21240x x a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解:令2x t =,(],1x ∈-∞ (]0,2t ∴∈ 所以原不等式可化为:22 1t a a t +-<, 要使上式在(]0,2t ∈上恒成立,只须求出()2 1t f t t +=在(]0,2t ∈上的最小值即可。 ()22211111124t f t t t t t +????==+=+- ? ? ???? 11,2t ??∈+∞???? ()()min 324f t f ∴== 234a a ∴-< 1322 a ∴-<< 二、分类讨论 在给出的不等式中,如果两变量不能通过恒等变形分别置于不等式的两边,则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解决。 例3、若[]2,2x ∈-时,不等式2 3x ax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解:设()2 3f x x ax a =++-,则问题转化为当[]2,2x ∈-时,()f x 的最小值非负。 (1) 当22a -<-即:4a >时,()()min 2730f x f a =-=-≥ 73 a ∴≤又4a >所以a 不存在;

线性回归方程中的相关系数r

线性回归方程中的相关系数r r=∑(Xi-X的平均数)(Yi-Y平均数)/根号下[∑(Xi-X平均数)^2*∑(Yi-Y平均数)^2]

R2就是相关系数的平方, R在一元线性方程就直接是因变量自变量的相关系数,多元则是复相关系数 判定系数R^2 也叫拟合优度、可决系数。表达式是: R^2=ESS/TSS=1-RSS/TSS 该统计量越接近于1,模型的拟合优度越高。 问题: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如果在模型中增加一个解释变量,R2往往增大 这就给人一个错觉:要使得模型拟合得好,只要增加解释变量即可。 ——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由增加解释变量个数引起的R2的增大与拟合好坏无关,R2需调整。 这就有了调整的拟合优度: R1^2=1-(RSS/(n-k-1))/(TSS/(n-1)) 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解释变量必定使得自由度减少,所以调整的思路是:将残差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分别除以各自的自由度,以剔除变量个数对拟合优度的影响: 其中:n-k-1为残差平方和的自由度,n-1为总体平方和的自由度。 总是来说,调整的判定系数比起判定系数,除去了因为变量个数增加对判定结果的影响。R = R接近于1表明Y与X1,X2 ,…,Xk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密切; R接近于0表明Y与X1,X2 ,…,Xk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不密切 相关系数就是线性相关度的大小,1为(100%)绝对正相关,0为0%,-1为(100%)绝对负相关 相关系数绝对值越靠近1,线性相关性质越好,根据数据描点画出来的函数-自变量图线越趋近于一条平直线,拟合的直线与描点所得图线也更相近。 如果其绝对值越靠近0,那么就说明线性相关性越差,根据数据点描出的图线和拟合曲线相差越远(当相关系数太小时,本来拟合就已经没有意义,如果强行拟合一条直线,再把数据点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来,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点偏离这条直线很远,所以用这个直线来拟合是会出现很大误差的或者说是根本错误的)。 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的含义 一元: Y^=bX+a b表示X每变动(增加或减少)1个单位,Y平均变动(增加或减少)b各单位多元: Y^=b1X1+b2X2+b3X3+a 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某变量变动1单位,引起y平均变动量 以b2为例:b2表示在X1、X3(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不变得情况下,X2每变动1单位,y平均变动b2单位 就一个reg来说y=a+bx+e a+bx的误差称为explained sum of square e的误差是不能解释的是residual sum of square

相关系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S E I S M O L G I C A L N D G E O M A G N E T I C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R E S A R C H 1999年第20卷第4期 Vol.20 No.4 1999 南黄海地震前江苏地磁Z21相关 系数异常分析 王桂友陆学振许忠祥陆学兵 摘要通过对江苏地区7个地磁台多年地磁Z21资料相关分析,检出地磁Z21相关系数异常与该区东部南黄海两次M S≥5.0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地震前地磁相关系数异常,对今后监视中强地震的短临前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磁Z21;相关系数;异常分析 Analysis of abnorm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geomagnetic Z21 in Jiangsu Province before the South Yellow Sea earthquake Wang Guiyou (Seismological Bureau of Haian,Jiangsu Province 226600,China) Lu Xuezhen,Xu Zhongxiang and Lu Xuebieng (Seismic Station of Haian,Jiangsu Province 226600,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Z21 recorded in seven geomagnetic sta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for many years,we found that the abnorm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had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two south Yellow Sea earthquakes of M S≥5.0.The result that the geomagnetic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abnormal before an earthquake is significant for monitoring short term precursors of moderate earthquakes. Key words:geomagnetic Z21,correlation coefficiet,anomalistic analysis 引言 地球磁场主要可分为外源场和内源场,外源场源于太阳活动等外空电流体系产生的地球变化磁场。内源场又可分为热剩磁场和感应场,热剩磁场系地壳岩石受地磁磁化作用而获得的磁场,它具有永磁性和生成时代的地磁的方向性;而感应场则由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应变和外源场感应而变化。 地磁场日变化是一种依赖于地方时的周期性变化场。位于相邻纬度

求参数取值范围一般方法

求参数取值范围一般方法 一、分离参数 在给出的不等式中,如果能通过恒等变形分离出参数,即:若()a f x ≥恒成立,只须求出()max f x ,则()max a f x ≥;若()a f x ≤恒成立,只须求出()min f x ,则()min a f x ≤,转化为函数求最值。 例1、已知函数()lg 2a f x x x ??=+ - ???,若对任意[)2,x ∈+∞恒有()0f x >,试确定a 的取值范围。 例2、已知(],1x ∈-∞时,不等式()21240x x a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1.若不等式x 2+ax+1≥0,对于一切x ∈[0, 2 1]都成立,则a 的最小值是__ 2.设124()lg ,3 x x a f x ++=其中a R ∈,如果(.1)x ∈-∞时,()f x 恒有意义,求a 的取值范围。 3.已知函数]4,0(,4)(2∈--=x x x ax x f 时0)(

二、分类讨论 在给出的不等式中,如果两变量不能通过恒等变形分别置于不等式的两边,则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解决。 例1、若[]2,2x ∈-时,不等式2 3x ax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例2:若不等式02)1()1(2 >+-+-x m x m 的解集是R ,求m 的范围。 例3.关于x 的不等式0622<+++m m mx x 在[]20,上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变式:若函数m m mx x y 622+++=在[]20,上有最小值16,求实数m 的值. 1.已知752+->x x x a a 0(>a 且)1≠a ,求x 的取值范围. 2.求函数)(log 2x x y a -=的单调区间.

集合中的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集合中的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组一 子集中的求参数取值范围 1. 已知集合{ } 01032 ≤--=x x x A . (1)若{}121,-≤≤+=?m x m x B 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3≤m ) (2)若{}126,-≤≤-==m x m x B 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43≤≤m ) 2. 已知集合{}12<≤-=x x A ,{},m x x B >=若B A ?,求m 的取值范围.(2-

题组二 方程或不等式有解问题中的求参数取值范围 1. 方程()01452=---x x a 有实数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a ) 2. 若关于x 的不等式()()02112>+-+-x m x m 的解集为R ,求m 的取值范围.(91<≤m ) 3. 若方程0)1(2 =-++k x x k 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1-=k 或2 1- =k ) 题组三 集合运算中的求参数取值范围 1. 已知两个集合{} {}32,022 +<<=≤--=a x a x B x x x A ,且满足φ=B A ,求实数a 的 取值范围.(4-≤a 或1≥a ) 2. 对于实数集{ } 03422 =-+-=a ax x x A 和{} 022222=+++-=a a ax x x B ,是否存在实数a ,使φ=B A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a 的取值范围.(21<

第五章相关分析作业(试题及标准答案)

第五章相关分析 一、判断题 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 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3.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4.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1、× 2、× 3、× 4、× 5、√. 二、单项选择题 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回归关系 D.随机关系 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 D.函数关系 和因果关系 3.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A.都是随机的 B.都不是随机变量 C.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D.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4.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 。 A.越接近于-1 B. 越接近于1 C. 越接近于0 D. 在0.5和0.8 之间 5.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 A.不相关 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复相关 6.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 。 A.相关表 B.相关图 C.相关系数 D.定性分析 7.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 8.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A、都是随机变量 B、关系是对等的 C、都是给定的量 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9.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A.r = 0 B.| r | = 1 C.-1

浅析相关系数及其应用

浅析相关系数及其应用

摘要:相关系数是衡量观测数据之间相关程度的一个指标,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的关系,相关系数是研究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量,一般情况下,相关系数越大表明相关程度就越高。本文阐述一下相关系数的概念、意义、分类及应用。关键词:相关系数概念意义分类应用 在处理测量数据时,经常要研究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一种关系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函数相关,.另一类是统计相关,研究统计相关的方法有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这两种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讨论的是一个非随机量和一个随机变量的情形,而后者讨论的两个都是随机变量的情形。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不但要了解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更要进一步了解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之间的常见关系有两种:一是确定性函数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表示;二是非确定性相关关系,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能完全用函数表达,变量间只存在统计规律.相关和回归是研究变量间线性关系的重要方法. 一、相关系数的几种定义 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的关系,相关系数是研究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量。样本相关系数用r表示,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相关系数有如下几种定义方式。 1、简单相关系数:又称皮尔逊相关系数,又叫相关系数或线性相关系数,一般用字母P 表示,是用来度量变量间的线性关系的量。 2、复相关系数:又叫多重相关系数。复相关是指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例如,某种商品的季节性需求量与其价格水平、职工收入水平等现象之间呈现复相关关系。 3、典型相关系数:是先对原来各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新的线性关系的综合指标,再通过综合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来研究原各组变量间相关关系。 二、相关系数的意义 相关系数是衡量观测数据之间相关程度的一个指标,一般情况下,相关系数越大表明相关程度就越高。但是,相关系数只有相对意义,没有绝对意义。也就

三种常用的不同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

三种常用的不同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 1.定类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定类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只能以变量值的次数来计算,常用λ系数法, 其计算公式为: (3.2.12) 式中,为每一类x中y分布的众数次数;为变量y各分类次数的众数次数;n为总次数。一般来说,λ系数在0~1之间取值,值越大表明相关程度越高。 例如,性别与对吸烟的态度资料见表3—2。 表3—2 性别与对吸烟态度 态度y 性别x 男女合计(Fy) 容忍反对37 15 8 42 45 57 合计(Fx)52 50 102 从y的分布来看,对吸烟的态度众数是“反对”,众数次数为57,即=57。再从x的每 一个分组(男、女)中y的次数分布来看,男性中y的分布众数是“容忍”,次数为37(f1m);女性中y的分布众数是“反对”,次数为42(f2m);总次数为102(n)。于是, 从计算结果可知,性别与对吸烟态度的相关程度为0.49,属于中等相关。 2.定序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定序变量之间的相关测量常用Gamma系数法和Spearman系数法。Gamma系数法计算公式为: (3.2.13) 式中,G为系数;Ns为同序对数目;Nd为异序对数目。 所谓序对是指表明高低位次的两两配对,如果一对个案在变量x,y的分类表现位次一致,则为同序对;如果位次相反,则为异序对。 G系数取值在—1--十1之间。G=1,表示完全正相关;G=-1,表示完全负相关;G=0,表示完全不相关;-1

第五章 相关分析作业(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相关分析 一、判断题 二、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 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四、3.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五、4.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六、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1 七、 1. 2. 3. 4. 5. 6. 7. 8. 9. 22. A.r=0 B.|r|=1C.-1

4.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5.C、国内生产总值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 少E、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6.变量x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也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之亦然,则x和y之间存在() 7.A、正相关关系B、直线相关关系C、负相关关系D、曲线相关关系 8.E、非线性相关关系 9.直线回归方程y c=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 10.A、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C、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D、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11.E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 12.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c=76-1.85x,这表示() 1 九、 1. 2. 3. 4. 5. 6. 7. 8. 1、1≤r<06、 十、 1. 一种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2、现象相关关系的种类划分主要有哪些? 答:现象相关关系的种类划分主要有:1.按相关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2.按相关的方向,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3.按相关的形式,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4.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复相关

导数中的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

帮你归纳总结(五):导数中的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 一、常见基本题型: (1)已知函数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如已知函数()f x 增区间,则在此区间上 导函数()0f x '≥,如已知函数()f x 减区间,则在此区间上导函数()0f x '≤。 (2)已知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可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例1.已知a ∈R ,函数2 ()()e x f x x ax -=-+.(x ∈R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若函数()(1,1)f x -在内单调递减,求a 的取值范围; (2)函数()f x 是否为R 上的单调函数,若是,求出a 的取值范围;若不是,请说明 理由. 解: (1) 2-()()e x f x x ax =-+ -2 -()(2)e ()(e )x x f x x a x ax '∴=-++-+-=2-(2)e x x a x a ??-++??. ()()f x 要使在-1,1上单调递减, 则()0f x '≤ 对(1,1)x ∈- 都成立, 2 (2)0x a x a ∴-++≤ 对(1,1)x ∈-都成立. 令2 ()(2)g x x a x a =-++,则(1)0, (1)0. g g -≤?? ≤? 1(2)01(2)0 a a a a +++≤?∴?-++≤?, 3 2a ∴≤-. (2)①若函数()f x 在R 上单调递减,则()0f x '≤ 对x ∈R 都成立 即2-(2)e 0x x a x a ??-++≤?? 对x ∈R 都成立. 2e 0,(2)0x x a x a ->∴-++≤ 对x ∈R 都成立 令2 ()(2)g x x a x a =-++, 图象开口向上 ∴不可能对x ∈R 都成立 ②若函数()f x 在R 上单调递减,则()0f x '≥ 对x ∈R 都成立, 即2-(2)e 0x x a x a ??-++≥?? 对x ∈R 都成立, e 0,x -> 2(2)0x a x a ∴-++≥ 对x ∈R 都成立. 22(2)440a a a ?=+-=+> 故函数()f x 不可能在R 上单调递增. 综上可知,函数()f x 不可能是R 上的单调函数 例2:已知函数()()ln 3f x a x ax a R =--∈, 若函数()y f x =的图像在点(2,(2))f 处的切

利用导数求参数取值范围的几种类型

利用导数求参数取值范围的几种类型 学习目标:(1)学会利用导数的方法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2)通过学习培养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思维习惯 学习重点:学会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学会利用不等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学习难点:在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中构造关于x 的函数 学习过程: 类型1. 与函数单调性有关的类型 例1. 已知0a >,函数3 ()f x x ax =-在[)1,x ∈+∞是一个单调函数。 (1) 试问函数()f x 在[)1,+∞上是否为单调减函数?请说明理由; (2) 若函数()y f x =在[)1,+∞上是单调增函数,试求a 的取值范围。 解:(1)'2 ()3f x x a =-,若函数()f x 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则'2()30f x x a =-≤在[)1,x ∈+∞上恒成立,即23x a ≤对[)1,x ∈+∞恒成立,这样的a 值不存在。所以函数()f x 在区间[)1,+∞上不是单调减函数。 (2)函数()y f x =在区间[)1,+∞上是单调增函数,则'2 ()3f x x a =-0≥,即23a x ≤在[)1,x ∈+∞上恒成立,在此区间上233y x =≥,从而得03a <≤ 规律小结:函数在区间(a ,b)上递增' ()0f x ?≥,递减'()f x ?0≤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参数的取值范围(一般可用不等式恒成立理论求解)注意:解出的参数的值要是使'()f x 恒等于0,则参数的这个值应舍去,否则保留。 类型2. 与不等式有关的类型 例2. 设函数1()(01)ln f x x x x x =>≠且 (1) 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2) 已知12a x x >对任意(0,1)x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1)'22ln 1()x f x +=-,'1()0,f x x ==若则,列表如下:

第三章附录:相关系数r 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相关系数r AB 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设A i 、B i 分别表示证券A 、证券B 历史上各年获得的收益率;A 、B 分别表示证券A 、证券B 各年获得的收益率的平均数;P i 表示证券A 和证券B 构成的投资组合各年获得的收益率,其他符号的含义同上。 2 A σ=11-n 2 )(∑-A A i 2B σ=11-n )(B B i -∑2 2P σ= 11-n 2 )1 (∑∑ - i i P n P =2 )](1 )[(11i B i A i B i A B A A A n B A A A n +- +-∑∑ =2 )]()[(11 B A A A B A A A n B A i B i A +-+-∑ =2 )]()([1 1 B B A A A A n i B i A -+--∑ = )])((2)()([1 1 2 222B B A A A A B B A A A A n i i B A i B i A --+-+--∑ =A 2A × 22 1 ) (B i A n A A +--∑× 1 )] )([(21 ) (2 ---+ --∑∑n B B A A A A n B B i i B A i =A 1 )])([(22222---? ++∑n B B A A A A A i i B A B B A A σ σ 对照公式(1)得: = 1 )(2 --∑ n A A i × 1 )(2 --∑ n B B i × r AB ∴ r AB = ∑∑∑-? ---2 2 ) ()()] )([(B B A A B B A A i i i i 这就是相关系数r AB 的计算公式。 投资组合风险分散化效应的内在特征 1.两种证券构成的投资组合为最小方差组合(即风险最小)时各证券投资比例的测定 公式(1)左右两端对A A 求一阶导数,并注意到A B =1—A A : (2 P σ)′=2 A A 2 A σ-2 (1-A A )2 B σ+2 (1-A A )B A σσ r AB -2A A B A σσ r AB 令 (2 P σ)′= 0 并简化,得到使2 P σ取极小值的A A : AB B A i i r n B B A A σσ=---∑1 )])([(

专题—求参数取值范围一般方法

专题——求参数取值范围一般方法 概念与用法 恒成立问题是数学中常见问题,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题型特点大多以已知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形式出现。这样的题型会出现于代数中的不等式里也会出现在几何里。就常考题型的一般题型以及解题方法,我在这里做了个小结。 题型以及解题方法 一,分离参数 在给出的不等式中,如果能通过恒等变形分离出参数,即:若()a f x ≥恒成立,只须求出()max f x ,则()max a f x ≥;若()a f x ≤恒成立,只须求出()min f x ,则()min a f x ≤,转化为函数求最值。 例1、已知函数()lg 2a f x x x ??=+ - ???,若对任意[)2,x ∈+∞恒有()0f x >,试确定a 的取值范围。 解:根据题意得:21a x x + ->在[)2,x ∈+∞上恒成立, 即:23a x x >-+在[)2,x ∈+∞上恒成立, 设()23f x x x =-+,则()2 3924f x x ??=--+ ?? ? 当2x =时,()max 2f x = 所以2a > 例2.已知当x ∈R 时,不等式a+cos2x<5-4sinx+45-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分析:在不等式中含有两个变量a 及x ,其中x 的范围已知(x ∈R ),另一变量a 的范围即为所求,故可考虑将a 及x 分离。 解:原不等式即:4sinx+cos2x<45-a -a+5 要使上式恒成立,只需45-a -a+5大于4sinx+cos2x 的最大值,故上述问题转化成求f(x)=4sinx+cos2x 的最值问题。 f(x)= 4sinx+cos2x=-2sin 2x+4sinx+1=-2(sinx -1)2+3≤3, ∴45-a -a+5>3即45-a >a+2 上式等价于?? ???->-≥-≥-2)2(4504502a a a a 或???≥-<-0 4502a a ,解得≤54a<8. 说明:注意到题目中出现了sinx 及cos2x ,而cos2x=1-2sin 2x,故若把sinx 换元成t,则可把原不等式转化成关于t 的二次函数类型。 二,变主换元 在给出的含有两个变量的不等式中,学生习惯把变量x 看成是主元(未知数),而把另

7相关系数

计量经济学 第1章 相关理论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最基本方法。从相关分析中引出的相关系数是回归分析的一个基本统计量。掌握它有助于对经济问题和经济计量模型的分析与理解。 1.1 相关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相关(correlation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程度或强度。 分类:①按强度分 完全相关:变量间存在函数关系。例,圆的周长,L = 2πR 高度相关(强相关):变量间近似存在函数关系。例,我国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弱相关:变量间有关系但不明显。例,近年来我国耕种面积与产量。 零相关:变量间不存在任何关系。例,某班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年龄。 200 400 600 800 10 20 30 40 50 Y X 1 2 10 20 30 40 50 Y X 0.5 1.0 1.5 2.02.5 3.0 2.0 2.5 3.0 3.5 4.0 4.5 Y X 图1.1 完全相关 图1.2 高度相关、线性相关、正相关 图1.3 弱相关 ②按变量个数分 按形式分:线性相关, 非线性相关 简单相关:指两个变量间相关 按符号分:正相关, 负相关, 零相关 复相关(多重相关和偏相关):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间的相关。 050100 150 200 50 100 150 200 250 Y X 1 2 10 20 30 40 50 Y X -4-2 2 4 -4 -2 2 4 Y X 图1.4 非线性相关 图1.5 负相关 图1.6 零相关 因非线性相关可以转化为线性相关处理,而复相关又可看作是简单相关基础上的拓展,所以后面重点介绍简单线性相关。 1.2 简单线性相关的度量 用简单线性相关系数,简称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度量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强度,用 ρ 表示。ρ 的随机变量表达式是 ρ = ) ()()(t t t t y D x D y ,x Cov 。 (1)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两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 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相关性的元素之间需要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者概率才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也不是简单的个性化,相关性所涵盖的范围和领域几乎覆盖了我们所见到的方方面面,相关性在不同的学科里面的定义也有很大的差异。 分类: 1、线性相关分析:研究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程度。用相关系数r来描述 (1)正相关:如果x,y变化的方向一致,如身高与体重的关系,r>0;一般地, ·|r|>0.95 存在显著性相关; ·|r|≥0.8 高度相关; ·0.5≤|r|<0.8 中度相关; ·0.3≤|r|<0.5 低度相关; ·|r|<0.3 关系极弱,认为不相关 (2)负相关:如果x,y变化的方向相反,如吸烟与肺功能的关系,r<0; (3)无线性相关:r=0。 如果变量Y与X间是函数关系,则r=1或r=-1;如果变量Y与X间是统计关系,则-1

2、偏相关分析: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时,控制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 变量。如控制年龄和工作经验的影响,估计工资收入与受教育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 3、距离分析:是对观测量之间或变量之间相似或不相似程度的一种测度,是一种广义的距离。分为观测量之间距离分析和变量之间距离分析(1)不相似性测度: ·a、对等间隔(定距)数据的不相似性(距离)测度可以使用的统计量有Euclid欧氏距离、欧氏距离平方等。 ·b、对计数数据使用卡方。 ·c、对二值(只有两种取值)数据,使用欧氏距离、欧氏距离平方、尺寸差异、模式差异、方差等。 (2)相似性测度: ·a、等间隔数据使用统计量Pearson相关或余弦。 ·b、测度二元数据的相似性使用的统计量有20余种 分析的类别: 网络分析、 财务分析、又称有用性分析,是财务会计的一部分,是指会计信息要同信息使 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即人们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有关的经济决策,相关性分 析的目的在于提高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能力和预测能力 经济分析、相关性的统计与分析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相关性是指当两 个因素之间存在联系,一个典型的表现是:一个变量会随着另一个变量变化。相关 又会分成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情况 统计分析、相关性系数的计算过程可表示为:将每个变量都转化为标准单位, 乘积的平均数即为相关系数。两个变量的关系可以直观地用散点图表示,当其紧密 地群聚于一条直线的周围时,变量间存在强相关性 数学分析、当两个变量的标准差都不为零时,相关性系数才有定义。当一个或 两个变量带有测量误差时,他们的相关性就会受到削弱 几何分析、对于居中的数据来说(居中也就是每个数据减去样本均值,居中后 它们的平均值就为0),相关性系数可以看作是两个随机变量中得到的样本集向量 之间夹角的cosine函数 大气分析、对回归因素所引起的变差与总变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解析几何中求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

解析几何中求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近几年来,与解析几何有关的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经常出现在高考考试中,这类问题不仅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大,应用性强,而且情景新颖,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潜在的数学素质,是历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学生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抓不住问题关键,无法有效地解答,这类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根据题意,构造相关的不等式,然后求出不等式的解。那么,如何构造不等式呢?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利用曲线方程中变量的范围构造不等式 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往往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如椭圆 x2a2 + y2b2 = 1上的点P(x,y)满足-aa,-bb,因而可利用这些范围来构造不等式求解,另外,也常出现题中有多个变量,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往往需要将要求的参数去表示已知的变量或建立起适当的不等式,再来求解.这是解决变量取值范围 常见的策略和方法. 例1 已知椭圆 x2a2 + y2b2 = 1 (a0), A,B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P(x0 , 0) 求证:-a2-b2a a2-b2a 分析:先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求出x0与A,B横坐标的关系,再利用椭圆上的点A,B满足的范围求解. 解: 设A,B坐标分别为(x1,y1) ,(x2,y2),(x1x2)代入椭圆

方程,作差得: y2-y1x2-x1 =-b2a2 x2+x1 y2+y1 又∵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y- y1+y22 =- x2-x1 y2-y1 (x-x1+x22 ) 令y=0得 x0=x1+x22 a2-b2a2 又∵A,B是椭圆x2a2 + y2b2 = 1 上的点 -aa, -aa, x1x2 以及-ax1+x22 a -a2-b2a a2-b2a 例2 如图,已知△OFQ的面积为S,且OFFQ=1,若 12 2 ,求向量OF与FQ的夹角的取值范围. 分析:须通过题中条件建立夹角与变量S的关系,利用S的范围解题. 解: 依题意有 tan=2S ∵12 2 1 tan4 又∵0 4 例3对于抛物线y2=4x上任一点Q,点P(a,0)都满足|PQ||a|,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A a0 B a2 C 02 D 0 p 分析:直接设Q点坐标,利用题中不等式|PQ||a| 求解. 解: 设Q( y024 ,y0) 由|PQ| a 得y02+( y024 -a)2a2 即y02(y02+16-8a) 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