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申报2020年福建省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推荐清单【模板】

申报2020年福建省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推荐清单【模板】

申报2020年福建省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推荐清单【模板】

申报2020年福建省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推荐清单申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公章)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2016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创新大赛,英文名称China Adolescents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test,缩写CASTIC),是一项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和科技辅导员开展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 第二条创新大赛的宗旨是: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和创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第三条创新大赛分为国家级竞赛和地方竞赛。地方竞赛包括省级创新大赛及省级以下的竞赛活动。省级创新大赛应遵循全国创新大赛的章程和规则。 第四条创新大赛的基本方式:中小学生和科技辅导员根据每年竞赛规则,申报相关项目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优秀项目,给予奖励;组织优秀项目的展示和交流活动。 第二章基本内容 第五条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创新大赛终评活动每年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轮流举办。 第六条创新大赛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比赛等,分别按不同规则组织评审和展示。终评活动期间开展一系列科学主题交流和体验活动。 第七条创新大赛奖项分为:主办单位和组委会设立的大赛奖项;社会相关机构设立的专项奖。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八条创新大赛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体育总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负责审定创新大赛章程,指导和推动全国各级竞赛活动的组织实施,对创新大赛获奖者进行联合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每届创新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推荐的人选组成。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设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机构,负责具体推动创新大赛的组织实施。 第十条创新大赛的承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机构、举办地省级科协等机构,职责是:制定当届创新大赛组织实施工作方案并组建相关工作团队;推动各项筹备工作的具体落实,共同提供经费等支撑保障;全面负责创新大赛的组织协调、赛事服务、后勤保障等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四章申报和评审 第十一条凡在竞赛申报时为国内在校的中小学生均可参赛。中小学校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各级教育研究机构、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和活动场所的科技教育工作者均可申报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 第十二条创新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国内外科研和教育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制定评审办法,对评审日程和评审标准等做出规定,并按照竞赛规则和评审办法独立完成评审工作。 第十三条创新大赛设立评审监督委员会,由专家和主办单位代表组成,负责制定评审纪律,对评审工作进行监督,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影响、干扰评审工作。 第十四条创新大赛评审分为初评和终评。获奖名单于终评活动结束后进行为期一

项目科技创新策划方案

兰州恒大林语郡二期项目项目科技创新计划 编制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 甘肃建投建设有限公司 兰州恒大林语郡二期项目项目部 二零一九年八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2 二、科技创新内容 -------------------------------------- 3 三、实施管理组织机构 ---------------------------------- 4 四、QC活动计划内容及负责人、责任人-------------------- 6 五、BIM技术应用计划内容及负责人、责任人--------------- 8 六、论文撰写计划内容及负责人、责任人------------------ 10 七、十项新技术及四新技术计划内容及负责人、责任人------ 10 八、项目科技创新实施措施 ----------------------------- 12 九、项目科技创新保证措施 ----------------------------- 15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总体概况 1.2建筑概况

1.3结构概况 二、科技创新内容

根据本项目特点,发挥的意义及公司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引领示范作用,由基层公司总工牵头,各部门及基层公司的科室及项目部的参与,对项目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深挖细做。 4、十项新技术应用 5、四新技术应用 三、实施管理组织机构

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特点,严格并全面推行科技创新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针对上述科技创新目标,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公司总工、科技研发中心、基层总工及评审专家为顾问的科技创新管理实施小组。 图2-1项目组织结构图 项目组织主要职责

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实施细则

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实施细则 【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 【发文字号】科协调函综字[2016]34号 【发布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16 【实施日期】20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团体规定 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实施细则 (科协调函综字〔2016〕3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以下简称“智库青年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经费的有效使用,按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以及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结合中国科协有关项目管理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智库青年项目旨在强化青年人才在中国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鼓励科技政策及相关交叉领域的青年研究人员围绕高端科技智库建设相关的前沿热点以及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高水平和原创性的学术成果。 第三条智库青年项目坚持项目承担与培养使用相结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努力为科协智库发展培养凝聚一批思想敏锐、视野开阔、专业扎实、能打硬仗的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后备人才队伍。 第四条智库青年项目按照管理规范、职责明确、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实施。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是智库青年项目的主管部门。 第二章申报 第五条智库青年项目以课题形式实施,申报人根据自身研究基础,结合科协智库特色自主选题。每年根据智库发展实际组织1-2次申报。 第六条智库青年项目采用公开申报或定向委托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负责人。公开申报课题面向社会,公平竞争,择优确定承担单位,定向委托课题由调研宣传部与有关单位协商确定。申报主体必须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具有为完成课题必备的人才条件和物质条件。 第七条智库青年项目课题负责人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科技创新政策及相关交叉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具有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经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

附件二 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 二零一零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概述第二章创新大赛的组织办法 第三章科技创新成果竞赛 第四章优秀科技教师评选 第五章展示活动 第六章科技教师论坛 第七章附则

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 第一章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概述 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市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创新大赛的英文名称为:Tianjin Adolescents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test (英文缩写:TJASTIC)。 一、宗旨 举办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根本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教委、科委、体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和举办地(区、县)人民政府。创新大赛主办单位秘书处设在天津市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承办单位:举办地(区、县)科学技术协会及其它相关机构 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共同协商组成。 三、举办时间和地点 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终评决赛时间为次年1月。

创新大赛的举办地点由各区、县申请,经主办单位考察后确定。 四、活动内容 创新大赛的活动内容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 竞赛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优秀科技教师评选。展示活动包括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览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览。 五、参赛程序 参赛者要首先参加基层的选拔活动。各区(县)级竞赛的部分优胜者,由各各区(县)按规定名额和要求推荐参加创新大赛。 六、奖励 竞赛活动优胜者由主办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展示系列活动优胜者由大赛组委会进行表彰和奖励。 创新大赛接受有关企业和社会机构设立的专项奖励。根据专项奖设立原则,评选出专项奖获奖人员,予以奖励。 第二章创新大赛的组织办法 一、省级竞赛 各区(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市级比赛的基础,区(县)级比赛应参照市级比赛的竞赛规则举行,按照分配名额择优推荐项目参加市级比赛。推荐参加市级比赛的项目必须符合市级比赛的要求。 基层比赛由各区(县)科协牵头组织。基层比赛组委会在推荐上报参加市级比赛的项目时,应上报当年基层比赛的获奖名单及基层比赛的组织情况。 市级比赛按区(县)组成代表队,统一组织申报、参赛。

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奖励办法

附件1 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奖励办法 学术论文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生产、教学上辛勤劳动的成果,是智慧和知识的结晶。为了鼓励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繁荣学术,促进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和科技事业发展,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决定联合评选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范围 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等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和正式出版的专著。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对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有重要作用的决策性的咨询论文,可列入评选范围。工作总结、国内外科技动态介绍、统计资料、一般性试验报告、调查报告等,不在评选之列。 凡申请参加评选的学术论文,必须在省级以上(含省级)有全国统一刊号的学术刊物或正式出版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全文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学会学术年会、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过的论文。申报一等奖的学术论文必须在全国性学会、中科院下属科研机构、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或学报,或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已获得高一级奖励的学术论文,不再参加评选。以外省科技人员为主、合作撰写的论文,不参加我省评选。 学术论文需要时间与实践的检验,论文须发表一年以上才可参加评选。 二、评选等级 学术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可靠、文字简练、逻辑严密。优秀学术论文分一、二、三等。 一等:在某一个学科理论领域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在科学实验手段或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或发明,达到本学科或本专业技术国际先进水平(各项指标得分总和≥95分)。 二等:在某一个学科理论领域的研究中或在科学技术上有较大突破

或创新,达国内先进水平(各项指标得分总和≥80分)。 三等:在理论上、技术上有所创新,达省内先进水平(各项指标得分总和≥65分)。 三、评选组织 以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组成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委员会(简称评委会),评委会按理、工、医、农、交叉学科设若干评定小组。每次评选工作结束,评委会即自行解散。 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科协学会学术部。 各省级学会可在本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基础上,建立优秀论文评选委员会,受理事会领导。 各设区市参照省评委会组成办法组成设区市评委会,各设区市评委会办公室设在各设区市科协学会学术部。 各高校科协评委会自行组成。 四、评选办法 由省级学会评委会、设区市评委会、高校科协评委会以及省评委会两级评选。 1、申报:凡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须由作者按要求填写《学术论文评审表》(见附件2,各省级学会、设区市科协、高校科协可自行翻印),并附规定材料,向相应学科省级学会、设区市、高校科协评委会申报。 一篇论文只能向上述评委会之一申报;凡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评委会申报的论文将取消其评选资格。 2、各省级学会、设区市、高校科协评委会评审及报送:省级学会评委会应认真评审每一篇论文,按评分标准给予综合打分,写明评审意见和建议评定等级,并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定上报(须列排名顺序)。设区市、高校科协评委会评审办法同省级学会。 凡建议评为一等优秀学术论文的,必须经本学科在全国有一定权威的两名高级专家推荐并附评语。 需报送材料如下: ①“学术论文评审表”一式四份(其中三份不填作者姓名及作者相关情况); ②论文全文(原文),发表该论文的学术刊物的抽印本(封面及目录复印件)或会议交流证明,论文中文摘要(500字以内),各一式四份(其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 第一章概述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X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创新大赛的英文名称为:China Adolescents Science & Techn ology Innovation Contest(英文缩写:CASTIC)。 一、宗旨 举办创新大赛的根本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举办省(区、市)人民政府。创新大赛主办单位秘书处设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承办单位:举办省(区、市)科学技术协会及其它相关机构 领衔赞助单位:英特尔(中国)XX

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共同协商组成。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举办地科协。 三、举办时间和地点 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终评决赛时间为每年8月。 创新大赛的举办地点由各省(区、市)申请,经主办单位考察后确定。在前一届创新大赛闭幕式上举行会旗交接仪式。 四、活动内容 创新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活动板块,活动内容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 竞赛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竞赛。 展示活动包括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青少年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和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方案展。 另外,设科技辅导员论坛。 五、参赛程序 参赛者要首先参加基层的选拔活动。省(区、市)级竞赛的部分优胜者,由各省(区、市)按规定名额和要求推荐参加全国级创新大赛。 六、奖励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选题思考和建议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选题思考与建议 官光进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环保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承办地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领衔赞助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要活动内容包括青少年板块和科技辅导员板块 (一)青少年板块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展示活动 1.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包括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 (1)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与设计、行为与社会科学; (2)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医学与健康、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 2. 展示活动包括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和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 比赛。 (二)科技辅导员板块包括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科技教育论坛。 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包括科技发明类、科教制作类、科教方案类。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一个优秀的参赛项目不但应该遵循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的认知规律,还应该能够鼓励青少年首创和奇思妙想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选题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科学研究成功的起点,选题决定着后续研究工作的方向,也是研究者思考课题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 一、选题的意义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对参赛项目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选题决定项目的价值和效用。

选题不仅仅是给项目确定一个题目和简单地规定一个范围,选题的过程,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一个好的选题,需要经过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题目一经选定,也就表明作者头脑里已经大致形成了项目的轮廓。这是因为,在确定题目之前,作者总是先大量地接触、收集、整理和研究资料,从对资-料的分析、选择中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直到定下题目。 2.选题可以规划项目的研究方向,弥补知识储备不足。 选题阶段一定会进行大量资料的阅读和理解,在研究客观资料的过程中,随着资料的积累,思维的渐进深入,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纷至沓来,这期间所产生的思想火花和各种看法,对青少年规划项目的研究方向是十分宝贵的。对于青少年来说,在知识不够齐备的情况下,对准研究目标,直接进入研究过程,就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来补充、收集有关的资料,有针对性地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这样一来,选题的过程,也成了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加深对问题理解的好时机。 3.选题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研究能力。 通过选题,青少年能对所研究的问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以条理使其初步系统化;对这一问题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找出症结与关键,不仅可以对问题的认识比较清楚,而且对研究工作也更有信心。科学研究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但专业知识的丰富并不一定表明该人研究能力很强。有的人书读得不少,可是忽视研究能力的培养,结果,仍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可见,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研究能力不会自发产生,必须在使用知识的实践中,即科学研究的实践中,自觉地加以培养和锻炼才能获得和提高。 二、选题的原则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提出“三自”和“三性”的规则作为评审标准,其中“三自”是指: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三性”是指: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就项目选题而言,首先要符合创新大赛的规则,即必须是由作者自己发现、提出、选择的,我们称之为“自发性”,并且是以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为前提,同时还应适应青少年知识和技能,即选题还要遵循可行性。下面,我们就从选题的“自发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五个原则方面具体说

中国科普网站调查研究

中国科普网站调查研究 张振克田海涛魏桂红 [摘要] 2005年初,以google搜索引擎为主,共获得233个中文科普网站。目前,中国科普网站主要有大型综合型、一般综合型、地方型、专题型、相关科普型和基于大型综合网站的科普频道型。就网站所在地而言,综合性网站主要分布在北京,地方型的科普网站数量以浙江和江苏最多,专业科普网站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相关科普网站和科普频道型网站主要分布在北京。总体上看,中国科普网站的分布具有以一个中心(北京)和一个沿海带为主,并向内陆衰减的趋势。中国科普网站涉及科学领域广泛,在国民科学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普网站已成为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科普网站还存在网站内容简单、表达形式欠佳、互动性差等问题,未来中国科普网站的建设,迫切需要合理规划科普网站建设,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传播。 [关键词]科普网站类型分布内容建议 Abstrac 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Websites(SPWs)in China, which was hold in the early 2005, 233 SPWs were collected. There were six types of SPWs. The comprehensive SPWs located mainly in Beijing. The professional SPW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The top two Local SPWs were from Zhejiang and Jiangsu Provinces. The other types of SPWs located mainly in Beijing. The general distribution of most SPWs in China has the character of“one center (Beijing)and one belt(coastal zone)”and“decline along the inland regions”. SPWs in China were related to many dis ciplines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science awareness and knowledge.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with the SPWs in China,such as simple contents, poor display forms,and lack of two-ways flow of messages. In the future,SPWs in China should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rational plan on the national scope and strengthen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tific spirits,methods and thinkings. Keywords: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website;type;distribution 一、引言 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传播和交流。随着网络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最庞大和使用最广泛的信息传播工具,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因特网在世纪之交的高速发展,犹如铺天盖地的大浪载着海量的信息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通过特有的开放性向人类传递大量知识。 1994年,由克林顿签发的科学政策报告《为了国家利益发展科学》中一再强调指出,“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美国应成为一个科学知识普及的社会”,并认为“良好的国民科学素养是认识和欣赏现代世界的关键”[1]。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受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科学政策的影响,中国政府对科普事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把科学普及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提升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等联系起来。中国科协组织进行的2005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显示:从互联网获得的科技信息的比例比2003年上升了1.5%,其中,18~29岁年龄段的比例为14.5%,60~69岁年龄段的比例仅有0.7%;同时,互联网利用的比例随文化程度升高而明显增高,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不足1%,而初中、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是

2019年江苏省科协调研课题选题指南

2019年江苏省科协调研课题选题指南 一、重大战略类课题 1. 服务江苏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瞄准世界前沿科技领域和产业发展方向,聚焦我省重点发展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及产业科技创新的疑点、难点、盲点和重点问题,分析如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创新引领、产业提升、强企壮企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路径,加快建设江苏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2. 集成超越的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研究 从“分列式”迈向“集成化”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逻辑。本课题要求比较研究国内外相关典型案例,分析如何把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引进吸收过来,集众家之长、集众人之智、集众创之力,复制推广、提升聚优,产生耦合和裂变效应,在学习借鉴中探索创造江苏发展新优势,形成新的整体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3. 江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究 研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机制构建和地域功能合理配置现状,分析不足与存在的难点和痛点,寻求通过区域一体化

推进基础设施连通,降低流动成本,推动产业链在更大区域范围的配置,价值链不断延伸的有效方法。结合重大战略规划,在科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为我省深度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措施建议。 4. 江苏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研究 结合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特征,特别是围绕我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的情况,持续跟踪国内外上述领域发展状况、发展前沿、发展趋势和发展特征,比较分析国内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经验与做法,分析不足和存在的问题,研判我省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中的着力点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5. 产业变革与平台企业模式创新研究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下,创新型、平台型企业将逐步代替传统型企业,聚拢跨界巨量行业资源,变革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格局。本课题要求在分析已有平台巨头的商业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可以产生平台企业的领域、平台企业诞生的要素及创新模式,为中小互联网企业构建和创新商业模式提供借鉴,为我省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浪潮争取主动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路径。 6. 系统性优化我省创新创业环境研究 围绕健全“双创”服务体系,建设双创联盟等资源共享平台,拓展市场化专业化众创空间,探究系统性优化创新创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实施方案》.doc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号:闽政办〔2007〕191号 发布日期:2007-9-27 执行日期:2007-9-27 生效日期:1900-1-1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和我省实际,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结合福建实际,特制定《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全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围绕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

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三、主要工程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开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教

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选题范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选题范例 一、项目简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交往能力为目的,它要求学生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背景下社会转型期的科学、技术、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生态、安全等重大问题,从自身兴趣出发,紧密结合专业所学知识,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社会调研和创业实践活动,最终形成具有科技创新、实物创新和制度创新含量的科技产品、研究报告、创业报告或创业实体。 二、选题要求 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注重学生在各个研究环节、不同研究方法、综合研究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既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又受到学生专业基础薄、实践经验少、实施期限短等限制。因此,项目选题既要有相对独立、完整的研究链条,又要难易适中、切实可行、行之有效。这就要求项目选题要少些“纯理论研究”,多些深入实践的自主性、调研性、对策性、应用性研究或创业活动。 1.选题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特别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生态领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体现较强的问题意识和现实价值。 2.选题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适合本科生开展,难度适中,可行性强,有利于项目按期顺利完成,有利于实现资金的最佳效益。 3.选题应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科学研究、社会调研或创业实践为主要方式,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研究链条,有利于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或创业成果。 三、选题来源 1.学生自主设计的研究项目或创业方案; 2.教师在研课题中的子项目; 3.开放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 4.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而开展的社会调查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 四、选题示例及点评 (一)创新训练项目 1.北京市公交政策优化探究

武汉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调研课题

武汉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调研课题 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武汉市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调研课题(以下简称“科技创新智库调研课题”)管理工作,实现课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和经费的使用效率,根据《中国科协政策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项目管理办法》、《国家级科技思想库(湖北)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武汉市科协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由武汉市科协负责的科技创新智库调研课题,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科技角度提供决策咨询参考;就科技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反映科技工作者状况、意见和建议。 第三条科技创新智库调研课题属重大研究项目,由市科协调宣部归口管理,负责制定年度选题计划、发布招标指南、组织项目申报、评审、实施及其监管等工作。 第四条科技创新智库调研课题一般在年终开展集中立项工作,后期根据需要追加立项。立项流程一般为:公开征集选题、专家评审选题、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选题。 第五条科技创新智库调研课题按组织申报形式分公开招标课题和委托研究课题。公开招标课题面向社会,公平竞争,择优确定承担单位。对党委、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可以直接立项为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委托有较强研究实力的武汉市科协科技创新

智库子库建设单位或良好信誉的研究团队承担。 第二章申报与受理 第六条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公开招标课题的申报与受理流程为:发布招标公告及申报指南,申报单位提交课题申报书,对课题申报单位和课题负责人进行资格审查、对《课题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和初步遴选,组建评审专家委员会并组织召开评审会议,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评审结果,发布评审结果公告并通知课题负责人准备开题。 委托研究课题的申报与受理参照公开招标课题执行。 第七条课题的申报单位须具有完成课题必备的人才条件和物质条件。课题负责人应当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具有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经历;具有组织高水平研究团队完成研究课题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具有完成研究课题的良好信誉,近3年无被撤销其他研究课题的记录;一人不得同时主持两个以上(含两个)研究课题;在主持的课题未完成时,不得申请主持新的课题。 第八条招标评审专家委员(从科技创新智库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下同)由相关领域社会公认、具有权威的知名专家和课题单位全权代表组成,组成人数一般不少于5人,独立实施评审职能。招标评审专家委员会召集人由相关领域权威专家担任,以会议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提出推荐意见。 第三章实施与监管 第九条科技创新智库调研课题的组织实施流程为:组织开题评审、签订课题任务书、课题中期评估、结题验收。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参与国际组织及相关活动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参与国际组织及相关活动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申请日期:

填报说明 一、本报告由项目申报单位组织填写,所有内容必须客观真实。 二、封面编写说明 1.“项目名称”由单位简称和项目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项目内容应当按照规范的用语表述,如“出席XX会议”、“举办XX活动”等。 2.“申报单位”名称用全称填写,不能省略。 三、报告内容编写说明 1.“单位性质”分为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三类。 2.“项目负责人”应当填写项目单位直接组织实施该项目的责任人。 3.“针对国际组织”为本项目所针对的国际组织,必须为申报单位经国内相关部门审批后正式加入的与本单位对口的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中。 4.“项目类型”中,在所选项后面的“□”中划“√”。 5.“项目总体目标及预期绩效”是指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主要是与国际组织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和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任职的目标等。 6.“项目组织实施条件”是指项目单位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应当具备的人员条件、资金条件、设施条件及其他相关条件。 7. 第十项“审核审批意见”由中国科协填写。

一、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申报单位名称单位性质项目负责人职称/职务联系电话手机电子邮件传真单位地址邮政编码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针对国际组织 项目类型(一)参加国际民间科技组织全体会员大会、由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专业委会主办的相关会议和活动。□ (二)参加由核心和重要国际科技组织发起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主办的国际会议和活动。□ (三)参与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参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参与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中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等。□ 预算经费万元 三、项目主要内容 四、申请资助人员情况(出访和接待项目填写) 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国际组织任职

武汉科协科技创新智库课题结题报告要求

武汉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课题结题报告要求 及格式规范 一、成果要求及形式 1.研究总报告。含目录、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其他附件及2篇专报等,字数3万字以内,供存档备查。 2.主报告。总报告精简版,只需正文,略去目录、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附件信息,字数2万字以内,供结集汇编。 3.两篇决策咨询专报。每篇字数3000-5000字,以便武汉市科协编印《科技工作者建议》决策咨询内刊,呈报供省市领导决策参考。 二、格式要求 1.正文标题层次采用连续编号:如:一(一)1(1)1)①。 2.报告题目:小二号方正大标宋简体。 报告1级标题:四号黑体;报告2级标题:四号楷体; 报告正文:四号仿宋; 正文中的数字及西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每个图表应有自己的表序(图序)和表题(图题),位于图表上方正中。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依序编排,例如:图2.1 ,表3.1 ,序号与标题之间空一格,无需加冒号。图表标题用小四号楷体。 4.全文行距:26.5磅。 5.作者落款格式举例: 课题组成员:(黑体)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楷体) 6.研究总报告封面信息、摘要及目录格式详见如下举例: 结题报告示例: 2013年武汉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调研课题

武汉市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资源转化的 机制与对策研究 结题报告 计划类别: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公开招标)项目编号:×××× 负责单位:×××× 项目负责人:××× 联系方式:×××× 结题时间:××××年×月

武汉市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资源转化的机制 与对策研究 课题组组成人员名单 课题负责人: ×××(××××××) 课题组主要成员: ×××××××××××× 负责人联系方式:

2.2017年度河南省科技智库调研课题

附件1 2017年度河南科技智库调研课题 选题目录 一、重点课题 1.科技创新与河南产业转型发展研究 本课题需要研究科技创新的特征、内涵及发展态势,阐述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我省主要传统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瓶颈,研究我省传统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方向路径,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内以科技创新促进我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2.河南环境污染及治理问题研究 本课题需要通过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我省环境污染现状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分析环境问题成因和演变规律,重点研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污染源的特点及其治理方法, —1 —

借鉴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的先进经验,提出我省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建议。 3.河南科技扶贫创新实践与发展模式研究 本课题需要通过深入调研,系统梳理我省科技扶贫发展历程和政策脉络,总结我省科技扶贫的典型经验和有效模式,分析当前我省科技扶贫面临的机遇,借鉴国内外扶贫经验,研究提出具有我省特色的科技扶贫政策建议。 二、一般课题 1.河南建设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的路径与政策研究 本课题需要研究国内外典型区域创新发展的理论和经验,系统阐述科技创新高地的内涵及特征,结合河南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优势,提出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的发展路径、发展战略及相应的实施对策。 2.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本课题要求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中确定的目标任务,通过调研,全面梳理已推出的政—2 —

策措施,客观分析政策措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3.河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与模式创新研究 本课题需要在分析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河南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参照国内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研判河南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对策建议。 4.河南科技工作者思想状况调查 本课题拟通过调查新形势下科技工作者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改革和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认知,对科技体制、科研环境以及自身的工作、生活、继续教育、职业发展、权益保障等情况的看法和评价,研究分析科技工作者群体的思想变化、发展趋势以及带有普遍性的思想认识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对科技工作者联系服务、教育引导的应对措施。 5.河南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问题研究 本课题拟通过调查全省居民收入增长现状,并与全国及部分省市进行对比,研究我省居民收入 —3 —

最新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工作总结精选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工作总结精选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工作总结 20××年,协会根据《科学素质纲要》提出的"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任务,遵循"三个服务,一个加强"的工作思路,按照经理事会研究决定的年度工作计划,在中国科协、第五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各团体会员理事单位、各工作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为基层服务能力 为了加强协会的服务能力,促进协会事业的发展,协会不断加强基础建设,为广大科技辅导员提供更好的服务打下基础。 (一)加强协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 为了为会员提供快速、及时地服务,20××年,在中国科协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协会对网络服务平台进行改进,对会员会籍等实行电子化管理,与中国科协会员管理系统对接,为会员提供科教理论与政策动态、科技教活动信息与业务咨询指导等方面的服务,逐步使协会的网站成为了集会员发展、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 为了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我国科技教育活动的内容,协会在20××年整理、开发古代优秀益智玩具的基础上,继续编写教材,制作展板,初步

形成了"科技益智"科教活动资源包;针对学校、社区等科教活动少、优秀科教资源缺乏的情况,投资、开发了一套占地少、携带便捷、便于学校、社区开展科教活动的互动科技展品"壁挂科技馆"科教活动资源包;并以试点、为贫困等地区赠送等方式,资助80多个会员单位建立了开展青少年科教活动"科技活动室"。 为了引进优秀科教资源,协会与美国科学教师协会、美国《科学新闻》等国外科技教育组织、机构达成了"资源共享"的初步意向,并在《中国科技教育》开设栏目,选择性刊登《科学新闻》的部分内容。 二、强化服务,营造环境,促进队伍建设 在提升协会自身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协会积极反映会员、科技辅导员的诉求,营造队伍建设的社会环境,克服困难,积极策划、组织各类科教活动,为会员、科技辅导员搭建"平台",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了协会的队伍建设。 (一)反映诉求,营造队伍建设的社会环境 根据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广大科技辅导员的诉求,加强科技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协会召开"科技辅导员标准"研讨会,在网站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专栏中,对"科技辅导员标准"(初稿)进行了网上讨论,有4174人次浏览并参与了讨论,为开展《科技辅导员标准》课题研究打下基础:积极参与、并起草了《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协提案;根据中国科协青少年

对福建省科协所属学会发展的研究

目录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I 1 引言 .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2.1国外研究综述 (2) 1.2.2国内研究综述 (3) 1.2.3文献评述 (8) 1.3研究目的与方法 (9) 1.3.1研究目的 (9) 1.3.2研究方法 (9) 1.3.3研究思路 (9) 1.4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10)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2) 2.1相关概念 (12) 2.1.1群团组织 (12) 2.1.2社团组织 (12) 2.1.3科协组织 (13) 2.1.4科协系统所属学会 (13) 2.2理论基础 (14) 2.2.1公共管理理论 (14) 2.2.2党的群团工作理论 (14) 3学会发展变迁 (16) 3.1学会管理体制历史变迁 (16) 3.2学会组织与人员情况 (17) 4学会发展现状 (19) 4.1学会发展的主要成效 (19)

4.1.1整合优势学术资源打造高端学术平台 (19) 4.1.2发挥学会智力优势构建科协科技思想库 (19) 4.1.3夯实学会工作基础提升学会核心竞争力 (20) 4.1.4规范创新工作标准促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蓬勃发展 (20) 4.1.5开展专题调研推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 (22) 4.1.6兄弟省市学会改革尝试亮点 (24) 4.2学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25) 4.2.1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准备不足 (25) 4.2.2未能适应双重管理 (26) 4.2.3学会经济水平高低明显 (27) 4.2.4难以依法依章实行规范化管理 (28) 4.2.5承接政府职能空间有限 (29) 4.2.6内部监督机制不到位 (29) 5学会发展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30) 5.1学会综合能力与现实要求有差距 (30) 5.2历史管理体制掣肘 (30) 5.3经费保障渠道不通畅 (31) 5.4相关法律和规范滞后 (32) 5.5部分政府部门不愿放权 (32) 5.6自律及监督机制缺失 (32) 6推动学会发展的主要对策 (34) 6.1多种途径提升学会的地位和综合实力 (34) 6.2不断拓展学会承接政府职能空间与深度 (36) 6.3指导和扶持学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38) 6.4科协机关职能从侧重管理转向侧重服务 (39) 6.5加快完善学会自律监督机制 (42) 6.6加强法律规制建设 (43) 6.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4) 结论 (46) 参考文献 (4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