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实验考试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实验考试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实验考试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实验考试

北京科技大学_工科物理实验II题集作者:刘鹏

操作题

1、受迫振动测振幅

2、(据说,操作题不考全系照相)

3、(据说,K组做牛顿环实验)

4、弗朗克赫兹实验(A组的),...画两个峰值的就行了

5、声速的测量——XX和三个不同组的同学不约而同的考到了这个实验!建议大家好好把公式看两遍,能背就背吧,尤其是那些恶心人的误差公式,真的是要一步一步算的!!!实验特好做,数据特纠结!

6、7.4实验(非牛顿环部分),听说和咱们实验时做的不一样,就是让测量是个条纹的间距,都是测距离,还算好做。

7、分光仪实验(我们没有做,是别的同学做的)

笔试题:

1、金属镀膜中电压值是多大?在镀膜中的作用?

V=1000V,在接近真空的条件下,高电压使氩气进行“辉光放电”,氩原子电离成氩离子,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加速轰击靶材,靶材原子则会被溅射出来而沉积到玻璃衬底上。

2、本学期测金属薄膜的实验中的方法能否测所有厚度的薄膜?说明理由。(不行!(这个肯定对吧)。理由:51#:不能。膜太厚的话,将不能分辨出左右(有膜和无膜处)到底相差几个二分之一波长。厚膜需要换一种方法:将空气劈尖转90°就能观测了。如图所示

3、传感器的定义

4、画出全息照相光路图

5、全息照相的影响因素

6、什么是禁带宽度

禁带宽度是指一个能带宽度.固体中电子的能量是不可以连续取值的,而是一些不连续的能带。要导电就要有自由电子存在。自由电子存在的能带称为导带。被束缚的电子要成为自由电子,就必须获得足够能量从而跃迁到导带,这个能量的最小值就是禁带宽度。禁带非常窄就成为金属了,反之则成为绝缘体。半导体的反向耐压,正向压降都和禁带宽度有关。

7、锗的适用温度小于45℃

8、还有个望远镜调法(答案是自准法)

9、游标卡尺上读两个示数的原因(棱镜分光仪吧,消除偏心差)

10、画出受迫振动的幅频相频曲线

11、关于误差分配的

12、最小偏向角与波长关系的

13、改变原子状态一般几种方式,分别是? 1、以一定频率的光子来实验2、具有一定能量的原子与其碰撞进行能量交换

15、声速的理论值公式是什么?其中的T指的是什么?c0的值是多少?(此题变态程度一般,看了就会,没看就真是不知道。。。那个c0的值不是应该直接给出的么!!!!)

16、在单色仪实验中,如何提高分辨能力?

17、全息照相和普通照相的区别(巨简单巨简单!!!)

18、6.6设计测量电阻率实验的电路图

19、7.7传感器实验中三个金属片哪个在测量时出现了零值区,为什么?

铁片,因为金属片的磁导率和电导率越大,线圈和金属片的间距越小,涡流的反作用越强,输出电压越低,甚至输出为零,所以铁片有零值区出现。

20、全息照相中的感光片是否有正反面?

21、当标准电阻R为0.1级时,其误差为多少?(在6.6实验中实验器材里有)

22、单色仪的光路图

23、涡流传感器的实验原理

由于电流的周期性变化,产生交变磁场H1,金属片靠近时产生磁场H2,电感线圈的等效阻抗发生变化,当各参数、系数保持不变时,阻抗Z只与线圈和金属片的距离X有关。

24、四引线法适用于什么电阻

测量电阻阻值较低的电阻

25、全息照相实验失败率很高,怎样改进?

27、四探针法与四引线法有什么异同?

同:都是用来测量低电阻阻值的方法,都比较有效低消除了接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异:四探针法比四引线法测得低电阻更为精确,可以测半导体,薄膜的电阻。

28、有和我们做的不一样实验的同学考到,声速的测量,全息照相,高温超导,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四选二画图。

29、受迫振动实验中驱动力与***(忘记了,大家看书吧~我实在是懒得查了,书上有)为什么查90°相位角。

当驱动力f与震动物体固有f相同时,受迫振动速度幅max,产生速度共振,所以物体振动位移比驱动力之后90°。

30、在涡流传感器实验三种金属片中哪个有空隙区间,为什么?

31、全息照相与普通照相的本质区别?

32、如何提高单色仪的分辨率?

33、声速测量中声速的理论公式是什么?T代表什么?C0为多少?

34、画出Fe-Al-Gr实验中的电路图

35、直流溅射法的制膜原理?溅射完成后步骤

实验完成后关机操作;荷能粒子轰击固体表面,使固体表面的原子从表面射出,它们沉积到衬底上形成了薄膜。关闭针阀,关机,放气,打开取样。

36、高温超导曲线特点?

37、什么是分振幅法?

38、什么是误差分配法?

39、声速测量行波法实验原理?

40、P-H实验曲线特点?

41、在7.7节的的实验中为什么需要分段处理实验数据

42、测单色仪分辨率时,要用到什么光?为什某?P109 汞光灯因为有2个波峰~~

43、“误差等分配原则”就是各直接测量量所对应的误差分项尽量相等,而间接测量量对应的误差合成项又满足精度的要求。

44、硅和锗的禁带宽度分别为1.12 eV和0.66 eV(有说硅为0.95,我没这个实验,都放这里吧,自己看着哪个对就是那个吧)

45、光电倍增管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光电倍增管时,切勿使入射光太强,工作时不能打开密封罩,否则因曝光而引起的阳极电流会使管子烧坏。

46、受迫振动如何判断达到共振状态:书P112 式子5.1-6

47、PN结测温原理(太难总结了。。5.6实验原理)

48、薄膜溅射法:①真空度的单位(Pa,mmHg)②靶材和玻璃片哪个是阴极那个是阳极(前者阴,后者阳)

49、力学量和热学量传感器①用到的温度传感器有哪3种?(热电偶,PN结,热敏电阻)②试验中的热敏电阻属于哪一种传感器(负温度传感器)

50、受迫振动是动力矩和阻尼力矩分别由什么装置提供?(蜗卷弹簧;电动机(看着像是弄反了))

51、测量滤光片的透射率时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并简要写出操作步骤。通带半宽度的定义。

52、怎样测量波尔兹曼常数??(画VF-LNIF图,拟合曲线求斜率K1,K1=KT/Q,K就是波尔兹曼常数了)PN结测量实验该注意什么问题?

53、最小偏向角指的是什么?怎样测量最小顶角A?

54、受迫振动的研究,阻尼系数是否应始终不变?测阻尼系数实验,应手动将振动论拨动多少度?

55、测金属薄膜电阻率,写出电阻率的计算公式,说说什么是尺寸效应,为什么要正负电压测两遍取平均?

按组分:

组别:O/p

笔试:

1、直流溅射法理论基础,实验完成后关机操作;

2、干涉法是否能测所有厚度薄膜,说明原因;

操作:分别测振幅为30、50、70时的频率,要求写出步骤(多余步骤扣分)。

O组操作题~受迫振动,在阻尼2的条件下测量当相位差为110°时的振幅~

O组另一个操作题,另一个操作题是测出相位差为110度正负5度时候的振幅

A组,实验6.6:四引线法是什么?(没答出来…T^T)为什么用四引线法?实验目的和意义,线路图。题目:1,哪几种方式改变原子能量。2折射率和波长关系,偏向角与波长的关系。3,什么是误差等分配原则?

B44

笔试:

1.折射率与波长关系,最小偏向角与波长关系?(就是一个变大另一个怎么变化,不写公式都行)

2.改变原子状态的方法有哪些?

3.PN结中P代表什么?N代表什么??(坑爹啊、书上都没有啊)

操作:

试验7.7力学量和热学量传感器

1,测Fe的0输出电压区间

2.测量AL或者CUx-V关系,六组数据,

就这么多,只用记录数据,不用处理。。不放水,全闭卷。。

N33组

1。做全息照相时,能否用一张底片记录两个物体的像?好像不能哇不太清楚2. 测单色仪分辨率时,要用到什么光?为什某?P109 汞光灯因为有2个波峰~~

3. 用比较法测低电阻的原理7.8章248页

4.声速测量中不确定度公式的推导(变态题)

5.声速测量中行波法与驻波法的异同点(变态!!)

D33

测量声速用xx法和xx 法

涡流传感器可以测量xx、xx、xx、xx、等力学量

全息照相物象光和参考光的夹角小于xx度

实验是:用涡流传感器测al的V-x 的关系带坐标纸

据说是D组,如图

F组

1、简述声速测量试验中行波法测声速的实验原理?

2、铁铬铝丝电阻率测量中,低值电阻接线有什么要求?

3、单色仪试验中滤波片的通带半宽度指的是什么?

4、PN实验一般有哪些注意事项?

操作实验是用棱镜分光仪测最小偏向角。自带眼镜布把棱镜擦干净就很简单了。

H组

操作题PN结实验计算k

笔试

简述传感器的线性度

全息照相的特点

什么是误差等分原则

行波法测声速的原理

什么是最小偏向角

I组

操作题PN结或者分光仪中的一个老师说哪一组同学先出来,我们做哪一组

理论题FH实验原理图灵敏度公式及每个量代表的含义折射光路图分光仪双向游标的作用理想PN结公式

I43

笔试是老师念的题

1 什么是最小偏向角,画出折射图

2 测定玻尔兹曼常数的简要步骤

3 四探针法电路图

操作是弗兰克赫兹,只用测3个峰值然后求出V0就行了

J组

1.膜厚测量公式及物理量含义

2.传感器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3.受迫振动如何判断达到共振状态

4.PN结测温原理

5.全息照相原理

操作题:

PN结特性只测玻尔兹曼常数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并简单处理数据

J组:

理论题:

1.膜厚的测量方法

2.传感器由那两部分组成?什么功能?

3.受迫振动什么时候达到共振

4.PN结测温原理

5全息照相利用光的干涉,将物体的(振幅)和(相位)特性以(干涉条纹)形式表现出来。

J 组

笔试题:

1、如何判断受迫振动达到稳定状态?

2、传感器通常由哪两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全息照相利用光的干涉,将反射光的()信息和()信息以()的形式记录下来。

4、弗兰克-赫兹实验中曲线的第一个峰值点为何与第一激发电位有偏差?

5、简述银薄膜的制备方法。

操作题:

棱镜分光仪测顶角A或者测最小偏向角。

J组

笔试部分(5分制)

1如何调节一起使其主光轴与仪器主轴平行(可能这句表述有误记不清了但是记答案就行:自准法)?双游标的作用是?(消除偏心差)(1)

2在7.7节的的实验中为什么需要分段处理实验数据(涡流传感器实验)(1)3禁带宽度的定义并写出Ge的温度测量范围(1)

4全息照相光路图(2)

5传感器的定义(1)

6影响全息照相成败的条件(1)

实验

F-H实验

内容比较简单测量第一峰值的电压与电流Vc 的数值

FH还要看一下电位分布图,原理图旁边的那个图

L44:

坑爹的笔试题。。全部都没出现过!!!

1.单色仪实验中,屏幕所显示的光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2.F-H实验中,是不是每一次谷点的IA都等于零,为什么?

3.在7.4测量薄膜电阻率中,计算式子PF=π/LN2*V/I*d,那么电阻率是否与膜厚成正比,为什么?

4.在分振幅法测薄膜厚度实验中,为什么用半透膜板而不用玻璃板?

5.PN结的正向压降与什么因素有关!!!

整理半天的答案。。。都没用上,下楼发LZ已有部分问题答案。。。

操作题:受迫振动测阻尼系数。。。!!!

M组

操作:

Fe-Cr-Al丝电阻率的测量:①要求画电路图并连线,连接好线后叫老师,注意电压要设定为9V,标准电阻P端为电压端,J为电流端;待测电阻测电压的线要接在铜质基座上面。②测量直径三次,算体积或者截面面积;

笔试(坑爹啊,巨多无比,注意是全部做哈!先听题再做):

㈠声速测量:①哪两种方法(驻波法和行波法)②示波器上的峰值表示的是什么?(干涉波的波腹)

㈡薄膜溅射法:①真空度的单位(Pa,mmHg那个老师非说要两个都写,不然给一半分,坑爹啊)②靶材和玻璃片哪个是阴极那个是阳极(前者阴,后者阳)㈢力学量和热学量传感器①用到的温度传感器有哪3种?(热电偶,PN结,热敏电阻)②试验中的热敏电阻属于哪一种传感器(负温度传感器)

㈣受迫振动是动力矩和阻尼力矩分别由什么装置提供?(窝卷弹簧;电动机(看着像是弄反了))

答案仅供参考

【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以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只是当一个睁眼闭眼的瞬间,一个学期都快结束了,现在我们为一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本学期从第二周开设了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在三个多月的实验中我明白了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我们所做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著名实验,以及体现科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实验技术的实验。它们是我受到了著名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探索精神的熏陶,激发了我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同时近代物理实验也是一门包括物理、应用物理、材料科学、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系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也是我们物理系的专业必修课程。 我们本来每个人要做共八个实验,后来由于时间关系做了七个实验,我做的七个实验分别是:光纤通讯,光学多道与氢氘,法拉第效应,液晶物性,非线性电路与混沌,高温超导,塞满效应,下面我对每个实验及心得体会做些简单介绍: 一、光纤通讯: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光纤的一些特性的探究(包括对光纤耦合效率的测量,光纤数值孔径的测量以及对塑料光纤光纤损耗的测量与计算),了解光纤光学的基础知识。探究相位调制型温度传感器的干涉条纹随温度的变化的移动情况,模拟语电话光通信, 了解光纤语音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构成。老师讲的也很清楚,本试验在操作上并不是很困难,很易于实现,易于成功。

二、光学多道与氢氘:本实验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从巴尔末公式出发研究氢氘光谱,了解其谱线特点,并学习光学多道仪的使用方法及基本的光谱学技术通过此次实验得出了氢原子和氘原子在巴尔末系下的光谱波长,并利用测得的波长值计算出了氢氘的里德伯常量,得到了氢氘光谱的各光谱项及巴耳末系跃迁能级图,计算得出了质子和电子的质量之比。个人觉得这个实验有点太智能化,建议锻炼操作的部分能有所加强。对于一些仪器的原理在实验中没有体现。如果有所体现会比较容易使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处理有些麻烦。不过这也正是好好提高自己的分析数据、处理数据能力的好时候、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三、法拉第效应:本实验中,我们首先对磁场进行了均匀性测定,进一步测量了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关系,利用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线性关系,用电流表征磁场的大小;再利用磁光调制器和示波器,采用倍频法找出ZF6、MR3-2样品在不同强度的旋光角θ和磁场强度B的关系,并计算费尔德常数;最后利用MR3样品和石英晶体区分自然旋光和磁致旋光,验证磁致旋光的非互易性。 四p液晶物性: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液晶盒的扭曲角,电光响应曲线和响应时间的测量,以及对液晶光栅的观察分析,了解液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的变化,以及引起的液晶盒光学性质的变化,并掌握对液晶电光效应测量的方法。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液晶的基本物理性质 和电光效应等。发现液晶的双折射现象会对旋光角的大小产生的影响,在实验中通过测量液晶盒两面锚泊方向的差值,得到液晶盒扭曲角的大小为125度;测量了液晶的响应时间。观察液晶光栅的衍射现象,在“常黑模式”和“常白模式”下分别测量了液晶升压和降压过程的电光响应曲线,求得了阈值电压、饱

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3

多项选择题(答案仅供参考) 1.请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 CDE ) A :当被测量可以进行重复测量时,常用重复测量的方法来减少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 B :对某一长度进行两次测量,其测量结果为10cm 和10.0cm ,则两次测量结果是一样 的。 C :已知测量某电阻结果为:,05.032.85Ω±=R 表明测量电阻的真值位于区间 [85.27~85.37]之外的可能性很小。 D :测量结果的三要素是测量量的最佳值(平均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和单位。 E :单次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往往用仪器误差Δ仪来表示,而不计ΔA . 2.请选择出表达正确者( AD ) 3333 343/10)08.060.7(: /14.060.7:/1041.01060.7: /05.060.7:m kg D m kg C m kg B m kg A ?±=±=?±?=±=ρρρρ 3.请选择出正确的表达式: ( CD ) 3333 34/10)08.060.10( : (mm)1087.9)(87.9 :/104.0106.10 : )(10500)(5.10 :m kg D m C m kg B g kg A ?±=?=?±?==ρρ 4: 10.()551.010() A kg g =? 4.请选择出表达正确者( A ) 333 3/04.0603.7: /14.060.7:/041.060.7: /04.060.7:m kg D m kg C m kg B m kg A ±=±=±=±=ρρρρ 5.请选择出表达正确者 ( BC ) 0.3mm 10.4cm h :D /10)08.060.7(:0.3cm 10.4h :B /1041.01060.7 :33334±=?±=±=?±?=m kg C m kg A ρρ 6.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有: ( AD ) A:由于电表存在零点读数而产生的误差; B:由于测量对象的自身涨落所引起的误差; C:由于实验者在判断和估计读数上的变动性而产生的误差。 D:由于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和公式的近似性引起的测量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复习要求 1.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 2.所做的十二个实验原理、所用的仪器(准确的名称、使用方法、分度值、准确度)、实验操作步骤及其目的、思考题。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1.指出下列情况导致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还是系统误 差? ⑴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面不垂直。——————————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⑵将待测物体放在米尺的不同位置测得的长度稍有不同。——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⑶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停点重复几次都不同。——————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⑷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⑸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根据欧姆定律R x=U/I,电流表内接或外接法所测得电阻的阻值与实际值不相等。———————————————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2.指出下列各量为几位有效数字,再将各量改取成三位有效数字,并写成标准式。 测量值的尾数舍入规则:四舍六入、五之后非零则入、五之后为零则凑偶 ⑴63.74 cm ——四位有效数字,6.37 ×10cm 。 ⑵ 1.0850 cm ——五位有效数字,1.08cm , ⑶0.01000 kg ——四位有效数字, 1.00 ×10-2kg , ⑷0.86249m ——五位有效数字,8.62 ×10-1m , ⑸ 1.0000 kg ——五位有效数字,1.00kg , ⑹ 2575.0 g ——五位有效数字,2.58×103g , ⑺ 102.6 s;——四位有效数字,1.03 ×102s , ⑻0.2020 s ——四位有效数字, 2.02 ×10-1s , ⑼ 1.530×10-3 m. ——四位有效数字,1.53 ×10-3m ⑽15.35℃——四位有效数字,1.54×10℃3.实验结果表示 ⑴精密天平称一物体质量,共称五次,测量数据分别为:3.6127g,3.6122g,3.6121g,3.6120g,3.6125g, 试求 ①计算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误差和相对误差并写 出测量结果。 ②计算其测量列的标准误差、平均值标准误差和相对 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解:算术平均值 = m3 612 3 5 15 1 . ≈ ∑ =i i m (g) 算术平均误差m ? = - =∑ = 5 1 5 1 i i m m 0.00024 = 00003(g) 相对误差 m m E m ? = =0.0003/3.6123=0.000083≈0.009% 用算术平均误差表示测量结果:m = 3.6123±0.0003(g) 测量列的标准误差 ()()()( 1 5 3 2 6123 3 6121 3 2 6123 3 6122 3 2 6123 3 6127 3 - + - + - + - =. . . . . . =0.0003(g) 经检查,各次测量的偏差约小于3σ,故各测量值均 有效。 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5 0003 0. = = n m σ σ ≈0.00014(g) 相对误差 % . % . . 0004 100 6123 3 00014 ≈ ? = = m E m m σ 用标准误差表示的测量结果= m 3.61230±0.00014(g) ⑵有甲、乙、丙、丁四人,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球 的直径,各人所得的结果是: 甲:(1.3452±0.0004)cm;乙:(1.345±0.0004)cm 丙:(1.34±0.0004)cm;丁:(1.3±0.0004)cm 问哪个表示得正确?其他人的结果表达式错在哪里? 参考答案:甲:正确。 测量结果的最后一 其他三个的错误是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没有与误差所 在位对齐。 ⑶用级别为0.5、量程为10mA的电流表对某电路的 电流作10次等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试计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卷

9物理试题 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实验目的: 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 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g取10N/Kg) 1、杠杆的最小刻度值是厘米,每一个钩码的质量是千克。 2、记录数据 3、实验结论:使杠杆转动的力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是。杠杆平衡条件是。 五、反思与拓展: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7物理试题2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盐水、标签(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托盘天平要先调平,待用。) 四、实验记录 1、检查器材: 天平最大称量为克,标尺的分度值为克;量筒量程 ml,分度值为 ml。 2、测量数据记录表: 五、反思与拓展: 为什么本实验要用测两次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之差来测量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物理试题 3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实验目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5个、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满分 (10分) 得分备注 1.提出问题重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与质量有关)1分2.猜想与假设重力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可能成正比)1分 3.设计实验和进行 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 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1分) (2)安放器材: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1 分)。 (3)测重力: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并记 下每次的读数(1分) (4)整理器材:把器材放回原位。(1分) 4分 5.分析与论证作出图线:用5组数据做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图线并得出结论。(3分) 3分 6.反思与拓展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比值一定)(1 分) 1分 1、检查器材: 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质量m/kg 重力G/N 实验结论:重力与质量成比。 五、反思与拓展 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2013大学物理实验考试复习笔记

2013大学物理实验考试复习笔记 第一部分 绪 论 1.改错: (1)0.1030kg 的有效数字是5位。 (2)0.000036kg 的有效数字是6位。 (3)U=3.4612310-2cm 2s -1±5.07310-4 cm 2s -1。 (4)g=980.4±0.20 cm 2s -1。 (5)E =(1.940±0.14)31012dyn 2cm -1。 (6)X=10.435±0.01cm 。 (7)y=0.0173±0.005cm 。 (8)t=8.50±0.5s 。 (9)s=(12km ±100) m 。 (10) F =(104.406±0.8)N 。 (11) v=1.23±0.16m/s 。 (12) m=(72.320±0. 4)kg 。 (13) 最小分度值为30″的测角仪测得的角度刚好为60°,测量结果表示为: 2.推导下列测量关系的不确定度合成公式。 ()v u uv f +=1 ()L D L f 4222-= ()()2 s i n 21s i n 3α βα+=n ()442 h d V π= ()z y x f 25-+= ()3 236y x f -= ()21 2 27R R I f = ()h d m 248πρ= 3.进行如下测量时,按有效数字要求,哪些记录有错误? (1)用最小分度为0.01mm 的千分尺测球直径:0.56cm 、0.5cm 、0.417cm 、0.0736cm 。 (2)用最小分度为0.02mm 的游标卡尺测管径:50mm 、65.05mm 、42.6mm 、32.64mm 。 (3)用最小分度为0.05mm 的游标卡尺测物体长度:32.50mm 、32.48mm 、43.25mm 、32.5mm 。 4.利用有效数字的近似运算规则,计算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1)75.78-3.6 (2) 46.2402.31? (3)107.58-2.5+3.452 (4) tan21.5,,ln658 (5)L=1.674m-8.00cm (6) 120.05630.789÷? (7)()()() 3.01000.30.1021.165.1320.501-?--? (8)0 .406ln 0.493252 + (9) ) 001.000.1)(0.3103()3.1630.18(00.50+--? (10)58 .400.82.12.345.58?+? 5.判断下列情况属于哪一类误差: (1)千分尺零点不准。 (2)检流计零点飘移。 (3)电表接入误差。 (4)读数瞄准误差。 (5)电压扰动引起电压值读数不准。 (6)温度变化引起米尺热胀冷缩。 (7)电表档次看错给测量值带来的不可靠性。 (8)水银温度计的毛细管不均匀。(9)视差。 6.计算下列测量量的相对误差:;)002.0498.0(;)02.098.54(21cm l cm l ±=±= cm l )0002.00098.0(3±=,并说明哪个物理量测量得更精确? 7.单位换算: (1) 为单位、换算成以km mm cm h ,)02.054.8(±=。 (2) 为单位改成以s t min,)1.00.2(±=。 (3) 为单位、、换算成以t mg g kg m ,)003.0162.3(±=。 (4) )'()1.08.59(=±= θ。 8.试计算N=A+B-C+D ,其中,)002.0262.6(,)5.03.71(22cm B cm A ±=±= ,)01.071.2(,)001.0753.0(22cm D cm C ±=±=把结果写成标准形式。 9.有甲、乙、丙、丁四个人用千分尺测一铜球直径,各人所得数据是:甲:(1.2832±0.0005)cm 乙:(1.283±0.0005)cm 丙:(1.28±0.0005)cm 丁:(1.3±0.0005)cm 问哪个人结果表示正确?其他人结果表示错在哪里? 10.一个铅圆柱体,测得直径d=(2.04±0.05)cm ,高度h=(4.12±0.05)cm ,质量m=(149.18 ±0.05)g 。 (1)计算铅的密度ρ (2)计算铅密度ρ的不确定度。 11.用一千分尺(004mm .0±=?仪)测量某物体长度6次其测量值为:4.298mm 、4.296mm 、 4.288mm 、4.290mm 、4.293mm 、4.295mm ,试求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和不确定度,并写出测量结果的表达式。 13.用米尺(分度值为1mm )测量一物体长度,测得数值为:98.98cm 、98.94cm 、98.96cm 、98.97cm 、99.00cm 、98.95cm 、98.97cm 。试求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不确定度,并写出测量结果表达式L U L L ±=。 14.什么是A 类标准不确定度,什么是B 类标准不确定度? 15.简答题: (1) 测量时有效数字如何取? (2) 什么是直接测量,什么是间接测量? (3) 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有什么区别? ''3060±= ?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与物距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3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3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若干条导线。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近代物理实验_思考题答案

一、 夫兰克—赫兹实验 1解释曲线I p -V G2形成的原因 答;充汞的夫兰克-赫兹管,其阴极K 被灯丝H 加热,发射电子。电子在K 和栅极G 之间被加速电压KG U 加速而获得能量,并与汞原子碰撞,栅极与板极A 之间加反向拒斥电压GA U ,只有穿过栅极后仍有较大动能的电子,才能克服拒斥电场作用,到达板极形成板流A I 。 2实验中,取不同的减速电压V p 时,曲线I p -V G2应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减速电压增大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到达极板的电子所需的动能就越大,一些在较小的拒斥电压下能到达极板的电子在拒斥电压升高后就不能到达极板了。总的来说到达极板的电子数减小,因此极板电流减小。 3实验中,取不同的灯丝电压V f 时,曲线I p -V G2应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灯丝电压变大导致灯丝实际功率变大,灯丝的温度升高,从而在其他参数不变得情况下,单位时间到达极板的电子数增加,从而极板电流增大。灯丝电压不能过高或过低。因为灯丝电压的高低,确定了阴极的工作温度,按照热电子发射的规律,影响阴极热电子的发射能力。灯丝电位低,阴极的发射电子的能力减小,使得在碰撞区与汞原子相碰撞的电子减少,从而使板极A 所检测到的电流减小,给检测带来困难,从而致使A GK I U -曲线的分辨率下降;灯丝电压高,按照上面的分析,灯丝电压的提高能提高电流的分辨率。但灯丝电压高, 致使阴极的热电子发射能力增加,同时电子的初速增大,引起逃逸电子增多,相邻峰、谷值的差值却减小了。 二、 塞曼效应 1、什么叫塞曼效应,磁场为何可使谱线分裂? 答;若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原来的一条光谱线分裂成几条光谱线,分裂的谱线成分是偏振的,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的类别而不同。后人称此现象为塞曼效应。原子中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为原子的总磁矩。总磁矩在磁场中受到力矩的作用而绕磁场方向旋进从而可以使谱线分离 2、叙述各光学器件在实验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略 3、如何判断F-P 标准具已调好? 答;实验时当眼睛上下左右移动时候,圆环无吞吐现象时说明F-P 标准具的两反射面平行了。 4、实验中如何观察和鉴别塞曼分裂谱线中的π成分和σ成分?如何观察和分辨σ成分中的左旋和右旋偏振光? 答;沿着磁场方向观测时,M ?=+1为右旋圆偏振光,M ?=-1时为左旋偏振光。在实验中,+σ成分经四分之一玻片后,当偏振片透振方向在一、三象限时才可观察到,因此为相位差为π2的线偏振光,所以+σ成分为右旋偏振光。同理可得-σ成分为左旋偏振光。 三、核磁共振 1、 什么叫核磁共振?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 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 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 3 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则间接测 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 N ?=; 4322 (2)3339N x x y x x x ??-==?=??, 3334(3)2248y N y y y y x ??==-?=-??- ()()[]21 23 2 289y x N y x ?+?=? 2* 。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D )其他误差 3* 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和“ 0.06532” 则结果表示为:( C ) (A) ρ=(8.35256 ± 0.0653) (gcm – 3 ), (B) ρ=(8.352 ± 0.065) (gcm – 3 ), (C) ρ=(8.35 ± 0.07) (gcm – 3 ), (D) ρ=(8.35256 ± 0.06532) (gcm – 3 ) (E) ρ=(2 0.083510? ± 0.07) (gcm – 3 ), (F) ρ=(8.35 ± 0.06) (gcm – 3 ), 4* 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C ) (A ) 单峰性 (B ) 对称性 (C ) 无界性有界性 (D ) 抵偿性 5* 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 A . 用它进行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 B . 用它作单次测量,可用mm 004.0±估算其误差; B =?==? C. 用它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为mm 004.0±。 100%E X δ = ?相对误差:无单位;=x X δ-绝对误差:有单位。

江苏大学物理实验考试题库和答案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A(II)考试复习题 1.有一个角游标尺,主尺的分度值是°,主尺上29个分度与游标上30个分度等弧长,则这个角游标尺的最小分度值是多少? 30和29格差1格,所以相当于把这1格分成30份。这1格为°=30′,分成30份,每份1′。 2.电表量程为:0~75mA 的电流表,0~15V 的电压表,它们皆为级,面板刻度均为150小格,每格代表多少?测量时记录有效数字位数应到小数点后第几位(分别以mA 、V 为记录单位)?为什么? 电流表一格小数点后一位 因为误差, 电压表一格小数点后两位,因为误差,估读一位 ***3.用示波器来测量一正弦信号的电压和频率,当“Y轴衰减旋钮”放在“2V/div”档,“时基扫描旋钮”放在“div”档时,测得波形在垂直方向“峰-峰”值之间的间隔为格,横向一个周期的间隔为格,试求该正弦信号的有效电压和频率的值。 f=1/T=1÷×= U 有效=÷根号2= ***4.一只电流表的量程为10mA ,准确度等级为级;另一只电流表量程为15mA ,准确度等级为级。现要测量9mA 左右的电流,请分析选用哪只电流表较好。 量程为10mA ,准确度等级为级的电流表最大误差,量程为15mA ,准确度等级为级,最大误差,所以选用量程为15mA ,准确度等级为级 5. 测定不规则固体密度 时,,其中为0℃时水的密度,为被测物在空气中的称量质量,为被测物完全浸没于水中的称量质量,若被测物完全浸没于水中时表面附 有气泡,试分析实验结果 将偏大还是偏小?写出分析过程。 若被测物浸没在水中时附有气泡,则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变大,则在水中称重结果将偏小,即m 比标准值稍小,可知0ρρm M M -=将偏小 6.放大法是一种基本的实验测量方法。试写出常用的四种放大法,并任意选择其中的两种方法,结合你所做过的大学物理实验,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累计放大法 劈尖干涉测金属丝直径的实验中,为了测出相邻干涉条纹的间距 l ,不是仅对某一条纹测量,而是测量若干个条纹的总间距 Lnl ,这样可减少实验的误差。 机械放大法 螺旋测微器,迈克尔孙干涉仪读数系统

2018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2018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1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器材:激光笔1支铁架台1个(带铁夹) 平面镜1块(10cm×10cm)玻璃板1块(30cm ×20cm)白纸1张(B5打印纸) 直尺(20cm)纸夹2个量角器1个直角三角板1块操作程序: 顺序操作内容 1 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 2 在白纸上画出中线(法线),并在白纸上任意画三条射向入射点的线作为入射光线,把白纸夹在玻璃板上,并用铁架台固定玻璃板,竖放在平面镜上。 3 用激光笔沿第一条线射到入射点,经反射标出反射光的位置。 4 改变光束入射方向,按步骤3再做两次。 5 取下白纸,画出反射光线,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α和反射角γ,记入表格。 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入射角α反射角γ 1 2 3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 实验总得分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__________ 试题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玻璃板1块(20cm×25cm×3mm) 火柴或火机白纸1张(8开)纸夹2个或铁架台1个(带铁夹) 完全相同的蜡烛2支刻度尺1把(30cm) 直角三角板1块小烧杯1个 操作程序: 顺序操作内容 1 将8开白纸对折成两个16开平放在实验台上,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立在对折线上。 2 把一段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蜡烛的像,拿另一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对应位置画出标记。 3 改变点燃蜡烛在玻璃板前的位置,重复步骤2。 4 熄灭蜡烛,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近代物理实验总结

近代物理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我体会颇深。首先,我通过做实验了解了许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了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和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等;其次,我已经学会了独立作实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且我也深深感受到做实验要具备科学的态度、认真态度和创造性的思维。下面就我所做的实验我作了一些总结。 一.核磁共振实验 核磁共振实验中为什么要求磁场大均匀度高的磁场?扫场线圈能否只放一个?对两个线圈的放置有什么要求?测量共振频率时交变磁场的幅度越小越好? 1, 核磁共振实验中为什么要求磁场大均匀度高的磁场? 要求磁场大是为了获得较大的核磁能级分裂。这样,根据波尔茨 曼,低能和高能的占据数(population)的“差值增大,信号增强。 均匀度高是为了提高resolution. 2. 扫场线圈能否只放一个?对两个线圈的放置有什么要求? 扫场线圈可以只放一个。若放两个,这两个线圈的放置要相互垂直, 且均垂直于外加磁场。 3. 测量共振频率时交变磁场的幅度越小越好? 不对。但是太大也不好(会有信号溢出)应该有合适的FID信号 二.密立根有实验 对油滴进行测量时,油滴有时会变模糊,为什么?如何避免测量过程丢失油滴?若油滴平很调节不好,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每测量一次tg都要对油滴进行一次平衡调节?为什么必须使油滴做匀速运动或静止?试验中如 何保证油滴在测量范围内做匀速运动? 1、油滴模糊原因有:目镜清洁不够导致局部模糊或者是油滴的平衡没 有调节好导致速度过快 为防止测量过程中丢失油滴,油滴的速度不要太大,尽可能比较小 一些,这样虽然比较费时间,但不会出现油滴模糊或者丢失现象 2、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如果油滴平衡没有调节好,则数据必然是错误 的,结果也是错误的。因为油滴的带电量计算公式要的是平衡时的 数据 因为油滴很微小,所以不同的油滴其大小和质量都有一些差异,导 致其粘滞力和重力都会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调节平衡才可以确保实 验是在平衡条件下进行的。

大学物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大学物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考试时间:2012年1月4日下午16:20 — 18:00 二、考试地点(另行通知) 三、考试题型 1.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2.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3.作图题(10分,每题5分) 4.简答题(28分,每题7分) 5.计算题(22分,第1题10分,第2题12分)四、复习提纲 (一)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1.测量的概念 2.测量的分类 3.误差的定义 4.误差的分类 5.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 6.不确定度的概念 7.不确定度的分类 8.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9.有效数字的概念 10.数值修约规则 11.有效数字的加减乘除运算 12.数据处理(作图法、逐差法、最小二乘法)(二)长度测量 1.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分度值与零点误差 2.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 (三)单摆 1.单摆周期公式 2.累积放大法(四)固体液体密度测量 1.物理天平的调节 2.静力称衡法 3.比重瓶法 (五)液体粘度的测定 1.斯托克斯公式 2.落球法 (六)牛顿第二定律验证 1.气垫导轨调平方法 2.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方法 (七)杨氏模量的测量 1.光学放大法 2.拉伸法 (八)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1.透镜成像特点 2.凸透镜焦距测量(自准直法、一次成像法、二次成像法) 3.凹透镜焦距测量(辅助透镜法) (九)牛顿环 1.光的干涉条件 2.牛顿环干涉图像特点 (十)电磁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1.伏安法(内接法、外接法、限流、分压) 2.电表读数规则 3.电表仪器误差 (十一)二极管伏安特性测定 1.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 2.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

2020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质量分析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1、试题符合《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实验操作考试大纲》,试题命制注重基础、强调动手能力,重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习惯的培养,留意考查利用高中物理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考试内容与要求”中的实验,考查学生是否独立地、认真地、带有研究性的做过。了解实验的原理、思想和方法;熟悉并掌握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了解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掌握消除系统误差和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能灵敏地运用学过的理论、实验方法、仪器去处理、分析、研究某些未做过的实验,包括设计某些比较简单的实验。 2、试题分析 (1)试题一:描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非常严重的实验仪器,它的正确使用也是高考所要求的必须掌握的仪器之一,而测瞬时速度、加速度也是其基本应用。通过瞬时速度描绘v-t图线,对图像的处理能力考查 (2)试题二:测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此实验简单基础、学生比较熟悉,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3)试题三: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操作较繁复,作为会考实验,难度较大。实验器材的选取、操作、作图如果不到位,导致实验结果误差较大。 (4)试题四: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是高中物理一个很严重的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操作较繁复,还有平均摩擦力,小车与砝码盘的质量关系,测加速度也是其基本应用之一,本题加速度的求解,采用了持续相等的位移差平均值比值代替了加速度比值,数据处理均是难点,作为会考实验,难度较大。 (5)试题五: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本实验简单易操作,实验器材少,操作简单,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动手以及处理数据的能力。

近代物理实验习题答案

《 近代物理实验》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 1、 核物理实验探测的主要对象是核衰变时所辐射的射线、射线和中子。因为这些粒子的尺度非常小,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只能根据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实现探测。 2、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是指探测器对于能量很接近的辐射粒子加以区分的能力。用百分比表示的能量分辨率定义为: %峰位置的脉冲幅度宽度最大计数值一半处的全 1000V V R 。能量分辨率值越小,分辨能 力越强。 3、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损失能量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电离和激发。其中激发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4、对于不同的原子,原子核的质量 不同而使得里德伯常量值发生变化。 5、汞的谱线的塞曼分裂是 反常塞曼效应。6、由于氢与氘的 能级有相同的规律性,故氢和氘的巴耳末公式的形式相同。 7、在塞曼效应实验中,观察纵向效应时放置 1/4波片的目的是将圆偏振光变为线偏振光 。8、射线探测器主要分“径迹型”和“信号型”两大类。径迹型探测器能给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如核乳胶、固体径迹探测器、威尔逊云室、气

泡室、火花室等。这些探测器大多用于高能核物理实验。信号型探测器则当一个辐射粒子到达时给出一个信号。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以分成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三种,这是我们在低能核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探测器。 9、测定氢、氘谱线波长时,是把氢、氘光谱与铁光谱拍摄到同一光谱底 片上,利用 线性插值法来进行测量。 10、在强磁场中,光谱的分裂是由于能级的分裂引起的。 11、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12、原子的不同能级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不同,分裂的子能级的数量也不同。 13、盖革-弥勒计数管按其所充猝灭气体的性质,可以分为①有机管和 ②卤素管两大类。坪特性是评价盖革-弥勒计数管的重要特性指标。包 括起始电压、坪长、坪斜等。一只好的计数管,其坪长不能过短,对于 ③有机管,其坪长不能低于150伏,对于④卤素管,其坪长不能低于50伏。坪斜应在⑤每伏___以下。计数管工作时工作点应选在坪区的⑥左 1/3-1/2__处。 14、由于光栅摄谱仪的色散接近线性,所以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法测量光谱线波长。 15、必须把光源放在足够强磁场中,才能产生塞曼分裂。 二、简答题 1.如何区分盖革-弥勒计数管的正负极?

2016- 2017一大学物理实验考试卷(B卷)

.. 浙江农林大学 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考试卷(B 卷)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3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评阅人 一、单项选择题(1-7题必做,8-13题任选做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 选择的答案填入以下表格中,填在题目上的将不给分,每题3分,共计27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7题必做: 1、利用示波器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得到被检者的心电图。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示波器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 甲、 乙所示,相邻两波峰在示波器上所占格数已经标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 次/min ,则可知乙的心率和这台示波器X 时间增益(衰减)选择开关置于( ) A 、48 次/min, 50ms/div B 、75 次/min, 0.2s/div C 、75 次/min, 0.1s/div D 、48 次/min, 20ms/div 2、在牛顿环实验中,我们看到的干涉条纹是由哪两条光线产生的?( ) A 、 3和4 B 、 1和2 C 、 2和3 D 、 1和4 得分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1 2 3 4 5 5 5 甲

3、已知300x f Hz =,李萨如图形为 “ ”,则y f 为( ) A 、 400Hz B 、 450Hz C 、 200Hz D 、 100Hz 4、在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中,我们用到的两种传感器是:( ) A 、压强传感器和体积传感器 B 、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C 、温度传感器和体积传感器 D 、压强传感器和时间传感器 5、密立根油滴实验中,基本电荷e 的计算,应对实验测得的各油滴电荷q 求( ) A 、算术平均值 B 、 最小公倍数 C 、最小整数 D 、最大公约数 6、用量程为20mA 的1.0级毫安表测量电流。毫安表的标尺共分100个小格,指针指示为60.5格。电流测量结果应表示为 ( ) A 、(60.5±0.2)mA B 、(20.0±0.1)mA C 、(12.1±0.2) mA D 、(12.10±0.01)mA 7、传感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性能也各不相同,空调机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的稳定后,会自动停止工作,其中空调机内使用了下列哪种传感器( ) A .温度传感器 B .红外传感器 C .生物传感器 D .压力传感器 8-13题任选做2题: 8、在0~100℃范围内,Pt100输出电阻和温度之间关系近似呈如下线性关系: )1(0AT R R T +=,式中A 为温度系数,约为3.85×10-3℃-1。则当Pt100输出电阻 为115.4Ω时对应温度为( ) A 、0 ℃ B 、40 ℃ C、50 ℃ D、100 ℃ 9、分光计实验中为能清晰观察到“十”字光斑的像,需调节( ) A 、前后移动叉丝套筒 B 、目镜调节手柄 C 、望远镜水平度调节螺钉 D 、双面反射镜的位置 10、在多普勒效应实验装置中,光电门的作用是测量小车通过光电门的( ) A 、时间 B 、速度 C 、频率 D 、同时测量上述三者 11、如图三,充氩的夫兰克-赫兹管A I ~K G U 2曲线中, 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0U 为( ) A 、 45U U - B 、 1U C 、 13U U - D 、36U U -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

1.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功率地关系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组成地串联电池组,滑动变阻器(10Ω或20Ω)、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小灯泡(2.5V )、灯座、导线若干.实验要求: 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探究灯泡亮度与功率地关系.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地数据. 2.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地规律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组成地串联电池组、阻值为5Ω定值电阻一个、2.5V 地小 灯泡一个、灯座一个、开关、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 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 两端地电压U 1、定值电阻R 两端地电压U 2以及它们地总电压U ;并找出它们之间地关系.3.探究电阻上地电流跟两端电压地关系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地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定值 电阻(5Ω或10Ω)、滑动变阻器(10Ω或20Ω)、开关、导线 若干.实验要求: 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探究电阻上地电流跟两端电压地关系.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地数据. 4.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地规律 器材准备: 凸透镜(f 约为10cm )、凹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光具座、污物杯 .

选出凸透镜,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地实像,比较像距与物距,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地数据. 5.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地密度 器材准备: 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量筒、烧杯、水杯、盐水、滴管、抹布. 实验要求: 检查天平是否平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地密度. 6.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地关系 器材准备: 杠杆尺、支架、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细线(或挂物环). 实验要求: 组装杠杆,阻力、阻力臂保持不变,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地关系. 7.检查“观察水沸腾”地实验装置 器材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温度计、盛水地烧杯、石棉网. 实验要求: “观察水沸腾”地实验装置已经组装完毕,该装置中有两个错误或不当之处. 请查找出来.请教师过目.不要求改正.点燃酒精灯并熄灭. 8.用量筒测量蜡块地质量 器材准备: 量筒、蜡块(已经用细线系牢)、烧杯、水、抹布或吸水纸、滴管. 实验要求: 用量筒和水间接测量小蜡块地质量. 9.电路地转换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地电池组、2.5V地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两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2017版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2017版 篇一:南京大学-法拉第效应 法拉第效应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光的振动面转过一个角度,也就是磁场使介质具有了旋光性,这种现象称为法拉第效应。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磁场下的法拉第转角,计算出介质的费尔德常数。 关键词:法拉第效应;法拉第转角;费尔德常数;旋光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 2.初步掌握进行磁光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法拉第效应 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θF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及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H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_费尔得定律。 (1) 比例系数V由物质和工作波长决定,表征着物质的磁光特性,这个系数称为费尔得(Verdet)常数,它与光频和温度有关。几乎所有的

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法拉第效应,但一般都很不显著。不同物质的振动面旋转的方向可能不同。一般规定:旋转方向与产生磁场的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的,叫正旋(V>0),反之叫负旋(V篇二:法拉第效应南京大学 法拉第效应 引言 184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探究电磁现象和光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当一束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光的振动面转过一个角度,也即磁场使介质居于了旋光性,这种现象后来就称为法拉第效应。 法拉第效应有许多方面的应用,它可以作为物质结构研究的手段,如根据结构不同的碳氢化合物其法拉第效应的表现不同来分析碳氢化合物导体物理的研究中,它可以用来测量载流子得得有效质量、迁移率和提供能带结构的信息;在激光技术中,利用法拉第效应的特性,制成了光波隔离、光频环形器、调制器等;在磁学测量方面,可以利用法拉第效应测量脉冲磁场。 实验原理 1.法拉第效应 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θF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及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H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