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养老机构类型

(完整版)养老机构类型

(完整版)养老机构类型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15-06-19;修订日期:2015-07-23 作者简介:吴玉韶(1962- ,福建三明人,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社会工作、老龄工作等;王莉莉(1980- ,河南鲁山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老龄服务、老龄政策。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课题组作者:吴玉韶、王莉莉、孔伟、董彭滔、杨晓奇、罗晓晖、魏彦彦、柴宇阳、翟德华、刘吉。 ·老龄经济· 摘要:立足于厘清我国养老机构的概念、分类及地位作用,梳理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 养老机构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加快养老机构发展 和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和相关依据。 关键词:养老机构;发展;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U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98 (2015 08 - 0013 - 12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11 The Chinese Pension Institu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WU Yushao, WANG Lili, KONG Wei, DONG Pengtao, YANG Xiaoqi, et al. (China Research Center on Aging, Beijing 100011,China Abstract :The report sorts out the concepts, classification and status of pension institution,

我国养老模式类型

我国养老模式类型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数量也居世界首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儿女的职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们工作、学习等需要离开家,空巢老人也急剧增加,传统农村养老模式受到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结构核心化、土地被征用等的冲击,农村养老在物质供养、精神照料和生活照顾等方面均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农村现有几种养老模式及其利弊 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是中国最古老的养老方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子女、配偶或其他直系亲属为老年人提供经济、生活和精神照顾,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养老的实质是由谁来提供养老资源,这是区分养老方式最重要的标准,同时也可以看出,家庭养老是相对应于社会养老来说的。因此,从实质上来说,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 家庭养老模式的优势 1、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予以反馈的模式在每两代之间的取予是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 2、家庭养老促进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归属感。家庭与老年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于中国老年人,尤其如此。家庭是老年人毕生精力和努力的结晶,保留了老年人整个生命历程的印记,使老年人感到安全和对亲情需求的满足,满足老年人“叶落归根”的心理。老年人更多的是从子女身上获取那种情感慰藉,“儿女孝顺,含饴弄孙”是中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高理想和最大精神寄托。 3、家庭养老降低社会成本。与社会养老相比,家庭养老是把这个社会的养老负担转化为子女的负担,一旦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不能兑现,可以规避社会养老在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同时也不存在服务和交易费用支出问题。

养老机构的三大类型

养老机构的三大类型 养老机构主要有三个类型就是救助型、福利型、市场型,三大类。 一.救助型养老机构 定义: 所谓的救助型养老机构,主要就是面向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群,如农村“五保”、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长期照料的老人和特殊贡献者等。主要靠政府划拨专项资金,比如敬老院。收养对象: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 入住条件及流程: 不同的敬老院入住条件不完全相同,以下仅供参考。入院须知与要求: 1、入住老人自愿入院。如退院则由本人及家属提出申请,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2、入住老人及家属监护人员交身份证复印件一张、老人乙肝化验单,说明并无精神病、传染病。由老人监护人员与院方签申请表一份、协议书一式两份。 3、有精神病、传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4、院方提供被套、床单、枕套。入住老人需自带棉被、枕心、脸盆、毛巾、水杯、香皂等日用品及四季换洗衣服。其他多余物品,请不要带入敬老院。

5、入住老人不得将电器带入敬老院。若确实需要,经院方同意方可带入使用,全部费用(包括电费)由家属担负。 6、敬老院对老人提供流动服务与呼叫服务相结合。老人及子女若有增项服务,应该与院方协商。 7、入住老人如果不习惯院里生活,可以出院,费用按天数退还。 入住流程 1.咨询参观:有家属陪同,考察敬老院硬件软件建设,设施、服务、伙食、收费等详细情况。 2.受理入住申请:院方同意即可。 3.调查访问:了解入住老人的反映、老人家属的口碑。 4.入住评估:即老人试住感受。 5.入住申请:向院方申请入住,同时提交身体检查报告单。 6.预定床位:向院方提前预定养老床位。 7.签订入住协议:甲乙双方协议,由家属签字。 8.缴纳入住费用:生活物品自带,交付少许押金,以后养老服务费用按月缴纳。 9.开始入住 正式入住 二.福利型养老机构

中国养老机构类型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中国养老机构类型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我国机构养老服务的模式分析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口结构以及家庭结构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4-2-1”的家庭结构日益普遍,家庭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养老的社会化趋势不可避免。二是预期寿命明显提升,老年人口高龄化程度提高,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日益增多。三是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及一些意外因素,空巢老人、失独老人显著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机构养老不可或缺,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根据机构养老服务业的经营性质和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可以将机构养老服务分为基本的养老服务和高端的养老服务两个类别,两者在投资主体、主要服务对象、服务项目及水平、服务收费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一、基本的机构养老服务模式 基本的机构养老服务主要是指政府或社会力量通过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重点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要求实用适用,避免铺张豪华,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总之,政府投资办的、公办的养老机构职能定位主要是“托底”,其他的都应放手支持社会力量去兴办。对于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政府应同样给予土地、税费、补贴、购买服务等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养老机构主要有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机构、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等。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当前的政府财力状况,基本的机构养老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项目。①生活照料。设施应符合无障碍建设要求,配置必要的附属功能用房,满足老年人的穿衣、吃饭、如厕、洗澡、室内外活动等日常生活需求。②康复护理。具备开展康复、护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设施条件,并配备相应的康复器材,帮助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理功能或减缓部分生理功能的衰退。③紧急救援。具备为老年人提供突发性疾病和其他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

中国10大最成功已盈利养老机构

中国10大最成功已盈利养老机构 提要:最近几年,中国养老机构的建设呈现井喷之势,但真正成功盈利的养老机构很少。我们从全国的养老机构里精心挑选了十家很成功的养老机构供大家参考。选择的标准是:1)市场化运作,财务上必须实现盈利。2)提供的服务得到老人、老人家属、社会和同行认可。3)总床位数不少于200张。 本次评比的对象涵盖全国三千多家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养老机构,经过严格的筛选,反复比对,最终产生了本次活动的十大最成功养老机构名单,具体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一、北京市石景山区寿山福海养老服务中心 简介:北京市石景山区寿山福海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寿山福海”)是2006年兴建的具星级标准设施,能提供全方位老年服务的养老机构,是北京市仅有的两家五星级养老机构之一。“寿山福海”坐落于北京市八大城区之一的石景山区,背靠九龙山,毗邻永定河,交通便利,设施一流。总建筑面积26600平方米,中式皇家园林风格,2000平米亚热带生态园,青砖黄瓦的外观极具京城皇家气派,内部设计又凸显现代高雅,设床位600余张。为生活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颐养、照料、医疗、护理、康乐等服务。 点评:根据多位养老行业人士的看法,寿山福海成功的关键是市场定位准确,价格中产阶层可以接受。当然其他因素也很重要,例如院内环境、服务和医疗等方面也非常不错,特别是医疗(A类医保定点单位,前301医院医师)。另外土地为工业用地,地价低,大大降低了项目总体建设成本。 二、山东潍坊市华都颐年园老年服务中心

简介:创办于2000年,现有职工280人,固定资产10亿元,下属7个独立经营实体。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实现了快速发展,现已成为集老年公寓、居家养老、旅游养老、老年病医院、培训学校、银龄产业、机构托管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养老产业发展机构。建有客房式、居家式、酒店式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住所,现有客房式老年公寓13栋,居家养老公寓4栋,酒店式老年公寓1栋,共设置床位3000余张。公寓总部位于风景秀丽的浮烟山风景区,另外还在潍坊市奎文区光明街和潍坊飞机场附近设有两处分支机构,现已累计接纳了5000多位老人入住。 点评:第三届全国养老院院长会议举办地点,从事养老行业的时间已经有13年,经验丰富。实际上根据小编的观察,从事养老行业十年以上的市场化运作的机构经营情况大多还可以。他们是这个行业真正的专家。一些刚入行的机构则对养老还没什么概念,还要交不少学费。 三、陕西西安未央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 简介:西安市未央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成立于2004年,地处秦文化福地,西安西郊秦阿房宫遗址之上。中心占地面积130余亩,建筑面积52800㎡,设床位1600张。中心内设“大秦温泉老年公寓院、爱心护理院、别墅疗养院、老年居家院”,开展了“机构养老服务、爱心护理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日托养老服务、五保户伤残军人集中供养服务”。未央老年福利服务中心逐步实现了管理制度化、行为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护理专业化,成功打造了集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模式,成为全国养老机构十大标杆示范单位和民政部全国爱心护理工程示范基地。

中国养老机构类型

我国机构养老服务得模式分析 随着老龄化程度得不断提高,我国得人口结构以及家庭结构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一就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4-2-1”得家庭结构日益普遍,家庭得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养老得社会化趋势不可避免。二就是预期寿命明显提升,老年人口高龄化程度提高,失能与半失能老人日益增多。三就是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及一些意外因素,空巢老人、失独老人显著增加。在这样得大背景下,机构养老不可或缺,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得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得支撑作用。 根据机构养老服务业得经营性质与老年人多层次得养老服务需求,可以将机构养老服务分为基本得养老服务与高端得养老服务两个类别,两者在投资主体、主要服务对象、服务项目及水平、服务收费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得区别。 一、基本得机构养老服务模式 基本得机构养老服务主要就是指政府或社会力量通过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重点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与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与扶养人确无赡养与扶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得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得供养、护理服务。政府举办得养老机构要求实用适用,避免铺张豪华,不以营利为目得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总之,政府投资办得、公办得养老机构职能定位主要就是“托底”,其她得都应放手支持社会力量去兴办。对于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得,政府应同样给予土地、税费、补贴、购买服务等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得养老机构主要有社会福利院与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机构、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等。考虑到

老年人得实际需求与当前得政府财力状况,基本得机构养老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项目。①生活照料。设施应符合无障碍建设要求,配置必要得附属功能用房,满足老年人得穿衣、吃饭、如厕、洗澡、室内外活动等日常生活需求。②康复护理。具备开展康复、护理与应急处置工作得设施条件,并配备相应得康复器材,帮助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理功能或减缓部分生理功能得衰退。 ③紧急救援。具备为老年人提供突发性疾病与其她紧急情况得应急处置救援服务能力,使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得救援。符合条件得老年养护机构还应利用自身得资源优势,培训与指导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与人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其她类型得养老机构根据自身特点,为不同类型得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等服务。 1、社会福利院与敬老院 社会福利院与敬老院就是我国传统得养老机构,由政府开办或政府与集体合办,为特殊老人群提供养老服务得社会福利机构。社会福利院主要面向城市无法定赡养人、无固定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得“三无”老人,敬老院主要面向农村“五保户”老人。 2、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就是专门为老年人建造得生活设施齐全、公用设施配套完善、可供老年人长期居住得养老机构,服务对象面向社会上得老年人,有得老年公寓仅接收生活能够自理得老人,有得机构则可以接收生活部分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得老年人。老年公寓一般为非营利机构,但可向入住老人收取一定得基本费用满足机构运行成本得需要,可略有盈余用于机构得进一步发展。除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外,部分机构还能够为入住老人提供一定得文化活动与娱乐活动以及一定得卫生保健服务。

机构养老现状分析

关于机构养老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研究是通过对成都市郫县养老机构关于对机构养老问题的调查分析, 以此了解机构养老发展存在哪些问题,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机构养老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的研究方式,主要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的方式,对成都市郫县范围内七家养老机构内的老人和院内工作人员进行问卷 调查和访谈;对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人对养老机 构在饮食、住宿、娱乐、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都比较满意,公办和民办养 老机构的老人满意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机构提供的服务也存在差异。养老机构 缺乏分类管理,功能定位模糊。 关键词:机构养老 调研概况 进入新世纪,我国迎来了人口迅速老龄化时代。如何应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渐弱化,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社会化养老机构已势在必行。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机构养老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机构类型之间的差异性,为发展不同类型的养老模式提供参考。同时,只有更清楚地认识到机构养老的重要性,才能刺激更多的国家政策偏向社会福利事业中去,才能更好的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最终达到解决养老问题。 为了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机构养老的现状、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完善机构养老的发展。特成立“机构养老的国家政策”调研小组,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研究从成都市郫县范围内的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分析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内老人对养老机构的看法、满意程度,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服务存在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收集信息的方法,采用结构访问和深度访谈辅以信息收集。研究小组于2014年5月初至6月初利用课余时间对成都市郫县内7家养老院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共设计问卷205份,鉴于被调查者都是老人,采用结构访问法,由调查小组访问员携带调查问卷分赴各个调查地点,按照调查方案和调查计划的要求,对所抽取的被调查者进行访谈,并按照问卷格式和要求来记录被调查者的回答,最后整理问卷。本次调查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女性72人,占35%,男性133人,占65%。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本小组采用SPSS Statistics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处理分析。 资料分析与结果

四 养老服务机构的类型与功能

养老服务机构的类型与功能 根据举办主体的不同,养老服务机构可以分为国家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集体经济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民办的养老服务机构、混合型养老服务机构。 不同性质的福利机构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该机构创办的资金来源不同。随着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可能是传统的官办机构,也可能源于民间资本,这不仅拓宽了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渠道,同时也能增强福利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和互动,促进整个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提高。 (一)国家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 所谓国家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是指国家和政府举办的,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事业经费、设备设施等方面都纳入国家计划或者地方政府计划的养老服务机构。一般这种福利机构都划为事业单位。这类机构经过县级政府以上的编制管理部门登记为法人,由民政部门具体管理。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为城镇的“三无”老人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国家办的养老福利机构主要是指国家投资兴办的社会福利院,这类福利院除收养“三无”老人外,还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白费代养服务,即接收社会代养老人。国办的养老服务机构隶属于政府机关,以北京市为例,国办的老年福利院可以分为市属福利院、区属福利院和乡镇、街道办事处所属的福利院几个层级。 (二)集体经济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 所谓集体经济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是指在国家社会福利事业政策指导下,人、财、物等条件由工矿企业或者农村集体经济自行解决的养老服务机构。具体有两种,一种是城镇的企业单位举办的老年福利机构,另一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举办的老年福利机构。 1. 企业单位办的养老服务机构 企业单位办的老年福利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不仅是生产就业的单位,还是为单位员工及其家属开展福利保障的单位。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企业社会职能由福利型向专门化、企业化的转换, 企业原有的很多职能尤其是提供福利服务的职能逐浙剥离。原有的单位老年福利机构沿着两个方向转轨: 一些单位关闭了原有的福利服务机构,以满足其“减负”的需要;一些单位则扩大原有的福利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 改革其管理模式和服务质量,向社会开放其服务。 2. 农村集体经济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 农村集体经济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兴办的为当地居民提供养老服务的组织。从我国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和现状来看, 这种老年福利机构主要是部分富裕地区自己建立或实验的集体养老服务机构。筹资的方式主要是作为参加方的村集体向村民收缴集体养老费(主要用于五保老人) ,或者直接从集体公积金或公益金中支取,或者村办企业与集体经济实力强的经济实体从自有收入中替农民缴纳, 然后再将各村级组织上缴的农村养老经费统一起来。

[中国,模式]中国的养老模式

中国的养老模式 一、养老模式的分类及其问题 所谓养老模式实际上属于养老方式类型化的问题。虽然对于不同的老年人,以何种方式养老存在着大量的个性化差异,但是在社会制度规范下的人类社会生活,又表现出相当程度的趋同性和均质性,在养老问题上也不例外。对多种多样的养老方式进行概括,提炼出所谓的养老模式,固然有助于规模化的商业开发,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处于同一养老模式,不同的养老主体仍然保持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同一养老模式做出调适。而且,不同的养老主体在适应相同的养老模式的过程中还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程度和适应周期。关于中国养老模式的分类,有的学者认为,应以养老资源的提供者作为分类的依据,因此认为存在自我养老、家庭(子女)养老、社会养老三种基本类型。有的学者认为应根据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场所或其居住方式对养老模式进行分类,因此出现所谓的家庭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基本分类。这些分类方法都蕴含着对中国式养老本质特性的不同理解。 认为养老模式存在着自我养老、家庭(子女养老)、社会养老三种基本类型的观点,实质上是把养老理解为资源供给的问题,即使是自我养老,实际上也是用先前工作状态下的自我向当下处于非工作状态下的自我提供资源。这一观点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把养老单纯理解为生存所需的资源供给和消费过程。这样理解养老问题的实质,无法把养老和其他人生阶段内在地区分开来。把养老理解为资源供给,虽然解释了包括养老在内的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经济学特征,但不能解释养老不同于其他人生阶段的社会学特性,事实上简化了生活的内涵,压缩了养老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生阶段所具有的多重意义。第二,即使从资源提供者的角度考察,在实际生活中,也很难截然区分出这样三种养老模式。人们的日常生活既需要物质资源的供给,也需要围绕生活事务而建立的人际社会性联系,以及与家庭成员、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交流,而所有这些生活要素的实现都涉及自我、家庭、社会等多个场域。可以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上述多个领域的交叉和渗透。 把养老方式分为家庭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做法虽然很通行,但同样也面临不少困难。第一,不可否认,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包括老年阶段,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相对固定的空间中度过。对于处于劳动力阶段的人口而言,这个空间主要体现为家和工作场所,以及二者之间的规律性轮换。在两个空间轮换的间歇,社会人有向上述两种空间之外的多种多样的社会空间延伸的倾向,如去购物、饮食、娱乐等社会公共空间活动。对于老年人而言,工作场所这一空间消失了,剩下的就是家和家之外的社会空间。但随着老年人进入高龄阶段,身体逐渐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况,前往家之外的其他社会公共空间变得力不从心,或至少不能在家和社会公共空间之间进行较为频繁的轮换,而且由于这些公共空间己成为各种商业设施的载体,消费能力不足和消费观念相对保守也抑制了老年人对上述社会公共空间的介入。作为商业性公共空间的替代性出口,社区的一些免费公共空间便成为不少老年人日常生活空间轮换的主要选择。第二,这一分类视角忽视了老年人在这些空间的行动内容,以及这些活动的特性。不可否认,空间固着、空间轮换都属于对人的日常生活节奏的衡量尺度,且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结构,但在同一空间中发生的日常生活,无论就其要素构成,还是就其要素的主次序列而言,老年人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相比较,二者间都有着很大差别。这些差异构成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质的规定。

国内养老几大模式及利弊分析

摘要: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却同时面临着未富先老,孤独空巢的窘境。 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亿,占总人口的%,老年抚养比为%;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亿,老龄化水平达 %,老年抚养比将上升至%。而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这些老人中,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 与此同时,中国虽然GDP总量居全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却在80名以外,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赤裸裸的数据直观地告诉我们: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却同时面临着未富先老,孤独空巢的窘境。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成为了当下关注度最高,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如何满足庞大的养老需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也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方向。 在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国内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养老模式: 一、居家养老 1、定义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传统的生活习惯,选择与家人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入住在养老机构或养老社区内,安度晚年生活的传统养老方式。 2、服务内容 还处于最原始的“养儿防老”的状态,基本没有医疗养老服务,主要依靠家庭成员的协助护理和老人的自我护理,广泛存在于中国广大的农村、普通的家庭中,是目前中国最常见的养老方式。 3、优点 (1)以家庭亲缘为纽带,满足中国家庭三代同堂、承欢膝下的美好夙愿,保留了传统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加之,当前中国养老“未富先老”的现状决

定绝大部分长者退休收入较低。因而,中国长者大多选择居家养老模式。 (2)养老支出少,对家庭的经济负担不是很大。 4、劣势 (1)老年人缺失专业的健康服务和护理服务 (2)子女在护理方面的负担很重,加上很多子女由于工作忙,基本没有时间照顾老年人,因此老人精神上难以获得慰藉,健康上得不到有效护理。 (3)现在的空巢老人将近一半,很多居家养老基本处于老人自我养老的窘状。 5、适合人群 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特别是高龄老人和对到养老院和护理院养老都存在着一定的偏见或顾虑的老人。还有适合家庭成员有充裕时间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或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的家庭。 二、社区式居家养老 1、定义 老年人在家庭居住与社会化上门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确保老人、子女、养老服务人员、政府各取所需,促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和传统的家庭养老不同点在于服务是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所提供的,而不是由家庭成员所提供的。社区式居家养老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也是目前政府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2、服务内容 (1)提供“五助”服务。即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 (2)提供日托或全托服务。日托是指白天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生活,晚上回家休息;全托指全天生活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长者。 (3)提供文体娱乐服务。如设有阅览室、棋牌室、组织老人调广场舞、健身操等。

中国的养老机构有哪几种形式

中国的养老机构有哪几种形式? 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主要有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社会福利院等形式,它们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这些养老机构本质上都是老年服务机构,但一般叫法不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洛阳养老院为您介绍: 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主要有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社会福利院等形式,它们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这些养老机构本质上都是老年服务机构,但一般叫法不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洛阳养老院为您介绍: 先说下养老院吧,养老院一般是现代养老的主要形式,以照顾日常生活起居为基础、为独立生活有困难者提供帮助。基本内涵为自立生活的支援、正常生活的实现、尊严及基本的人权的尊重和自己实现的援助。接待侧重点是那些生活相对能自理的老人,不过现在很多养老院的接收范围也扩展到一些特殊病人的护理了,一般养老院都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养老院多以民办为主。 其次是敬老院,一般是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实行“五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收养的“五保老人”依靠集体供养为主,辅之以国家和社会必要的援助,他们的吃、穿、住、医、葬的费用,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属福利救济型的养老机构,属于机构养老。 再次,就是老年公寓,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一般是由政府和社会力量按照市场原则兴建的专供老年人居住的单元楼,单元楼中的单元房的面积有大有小,入住者可买可租。老年公寓楼内设有医务室、活动室、健身房和小食堂,配置各项服务人员。 社会福利院是民政部门在城镇设立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其任务是收养城镇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老、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它和敬老院一样,费用一般由政府承担,属于机构养老。 由此可见,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类似,费用都需个人承担,不同在于养老院只能租住,而老年公寓的单元房可以租买,养老院是集体食宿的方式,老年公寓是居家养老方式,社会

国内外养老院种类

我国养老院种类 敬老院: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 敬老院入住条件和程序: 1.入住老人自愿入院。如退院则由本人及家属提出申请,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2.入住老人及家属监护人员交身份证复印件一张、老人乙肝化验单,说明并无精神病、传染病。由老人监护人员与院方签申请表一份、协议书一式两份。 3.有精神病、传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4.入住老人不得将电器带入敬老院。若确实需要,经院方同意方可带入使用,全部费用(包括电费)由家属担负。 5.敬老院对老人提供流动服务与呼叫服务相结合。老人及子女若有增项服务,应该与院方协商。 6.入住老人如果不习惯院里生活,可以出院,费用按天数退还。 https://www.doczj.com/doc/786053248.html,/view/1125890.htm 托老所:为老年人提供寄托性养老服务的设施,有日托和全托等形式。 同传统的养老院有所不同,办托老所的条件比较简单。因为不留宿所以用房面积不必太大,有三、五间房间,有一点活动场地,备一些简单家俱,购一些文娱体育用品即可,投资不多。工作人员也不需具备什么特别的专业知识,有一、二人略懂医务常识即可应急,时下不少身体健康、热心为老人服务的4050下岗人员即可胜任。 特点:收费不高,绝大多数老人都可承受。白天到托老所,晚上回家仍可享受天伦之乐,容易为老人接受,也能为社会上主流观念所接受。 护理院:护理院是指的由医护人员组成的,在一定范围内,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残疾人、临终患者、绝症晚期和其他需要医疗护理的老年患者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根据医嘱进行支持治疗、姑息治疗、安宁护理,消毒隔离技术指导、社区老年保健、营养指导、心理咨询、卫生宣教和其他i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 特点:护理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它归口于养老机构,护理院是集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主要针对身患疾病而又缺人照顾的老年人而设。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它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护理院是医疗与养老的结合,是卫生与民政的结合,是医院的延续和补充。它的医养结合让家属有一种放心感,让老人有一种安全感。 老年公寓(apartment for the aged):是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老年公寓需要根据老年人市场需求的多种形式,采取租、售结合的方式满足老年人入住,其中一定比例的住宅面积可以实现销售,另一部分须满足租用、度假等需求。 养生养老院:高级度假村形式的养老院。 https://www.doczj.com/doc/786053248.html,/view/32549389d0d233d4b14e69c4.html

我国机构养老服务的模式分析

我国机构养老服务的模式分析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口结构以及家庭结构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4-2-1”的家庭结构日益普遍,家庭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养老的社会化趋势不可避免。二是预期寿命明显提升,老年人口高龄化程度提高,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日益增多。三是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及一些意外因素,空巢老人、失独老人显著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机构养老不可或缺,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根据机构养老服务业的经营性质和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可以将机构养老服务分为基本的养老服务和高端的养老服务两个类别,两者在投资主体、主要服务对象、服务项目及水平、服务收费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一、基本的机构养老服务模式 基本的机构养老服务主要是指政府或社会力量通过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重点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要求实用适用,避免铺张豪华,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总之,政府投资办的、公办的养老机构职能定位主要是“托底”,其他的都应放手支持社会力量去兴办。对于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政府应同样给予土地、税费、补贴、购买服务等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养老机构主要有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机构、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等。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当前的政府财力状况,基本的机构养老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项目。①生活照料。设施应符合无障碍建设要求,配置必要的附属功能用房,满足老年人的穿衣、吃饭、如厕、洗澡、室内外活动等日常生活需求。②康复护理。具备开展康复、护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设施条件,并配备相应的康复器材,帮助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理功能或减缓部分生理功能的衰退。 ③紧急救援。具备为老年人提供突发性疾病和其他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救援服务能力,使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符合条件的老年养护机构还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培训和指导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人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根据自身特点,为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等服务。 1、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 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机构,由政府开办或政府与集体合办,为特殊老人群提供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社会福利院主要面向城市无法定赡养人、无固定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三无”老人,敬老院主要面向农村“五保户”老人。 2、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是专门为老年人建造的生活设施齐全、公用设施配套完善、可供老年人长期居住的养老机构,服务对象面向社会上的老年人,有的老年公寓仅接收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有的机构则可以接收生活部分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老年公寓一般为非营利机构,但可向入住老人收取一定的基本费用满足机构运行成本的需要,可略有盈余用于机构的进一步发展。除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外,部分机构还能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为老龄服务体系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我国养老机构发展迅速。 截至2014年,已有各类养老服务床位551.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6张。我国在发展养老机构的过程中,不断引入市场机制,强调市场、社会、家庭和个人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责任,逐步打破政府垄断社会福利的局面,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市场化进程中来,丰富了养老机构的类型。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养老机构发展时间短、缺乏经验、研究不深等原因,我国养老机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对此需要进一步梳理与分析。 本报告立足于厘清我国养老机构的概念、分类及地位作用,梳理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养老机构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加快养老机构发展和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和相关依据。 一、养老机构的概念、属性及分类 (一)养老机构的概念 国内外已有研究对养老机构概念有不同表述。本报告认为: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的老年人服务组织,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这一概念主要明确了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养老机构的本质属性是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为了特定的目标,根据特定的规则,协同开展行动而形成的老年人服务组织。 第二,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是广义的老年人群体,但服务对象的主体是靠自己或家人在家庭中难以获得照料服务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 第三,在服务功能方面,养老机构首先应为老年人提供住宿场所,这是养老

中国养老市场分析

中国养老市场分析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养老院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兼顾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模式,三种养老模式都具有哪些特征呢? 一、传统家庭养老模式 1、家庭养老概述 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予以反馈的模式在每两代之间的取予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 中国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家长的主导地位、几代同堂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生活在家庭中能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 2、家庭养老优势 首先,家庭养老促进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归属感。家庭与老年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于中国老年人,尤其如此。家庭是老年人毕生精力和努力的结晶,保留了老年人整个生命历程的印记,使老年人感到安全和对亲情需求的满足,满足老年人叶落归根的心理。 其次,家庭养老降低社会成本。与社会养老相比,家庭养老是把社会养老负担转化为子女的负担,一旦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不能兑现,可以规避社会养老在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同时也不存在服务和交易费用支出问题。 再次,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道德强大内在力的必然结果。中国人提倡尊老爱幼,在全社会形成养老尊老的风气,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子女一种理所当然、责无旁贷的义务。 3、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 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独居老人、留守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有一定的关系,养老成了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首先,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根据联合国公布的老龄化社会标准,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从2020年开始,中国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2050年,中国将步入超高老

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当前社会经济快发展下新时代的产物。其具体含义是指在传统机构养老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和经济供养的基础上,向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缓解社会老龄化问题。 一、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一)特殊人口政策和国情导致“老龄化”问题严峻 图1 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占比(万人,%) 如图1所示,2016年底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预计到2020年,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因此,养老产业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正在吸引着全球的目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发展,单一的国家福利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性的需求,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医养结合模式呈现主流趋势。 (二)传统农耕文化衍生出“单一养老模式” “百姓孝为先”一直是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目前,我国有三种基本的养老方式,分别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其中,居家养老是主要模式。本质上来说,这种养老模式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

度;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的方式,老人除在家中得到家人的照顾之外,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机构养老是指由专业的社会福利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起居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 (三)“421”倒金字塔家庭结构产生“空巢家庭” 图2 中国不同年龄组的家庭空巢率 “421”倒金字塔家庭结构是受我国人口政策和医疗水平所衍生出的现代家庭模式,具体由两位成年人共同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位孩子。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表示,我国家庭规模呈小型化趋势,2-3人家庭呈主体类型,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不断涌现。空巢老人占老年总数近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总数约为10%,仅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占41.9%。伴随空巢家庭的持续增长,居家养老模式难以持续,需要其他养老模式来补充,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 (四)养老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供给严重不足

国内养老几大模式及利弊分析

国内几大养老模式研究和利弊分析摘要: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却同时面临着未富先老,孤独空巢的窘境。 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老年抚养比为14.3%;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17.17 %,老年抚养比将上升至16.9%。而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这些老人中,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 与此同时,中国虽然GDP总量居全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却在80名以外,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赤裸裸的数据直观地告诉我们: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却同时面临着未富先老,孤独空巢的窘境。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成为了当下关注度最高,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如何满足庞大的养老需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也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方向。 在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国内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养老模式: 一、居家养老 1、定义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传统的生活习惯,选择与家人居住在家庭中,

而不是入住在养老机构或养老社区内,安度晚年生活的传统养老方式。 2、服务内容 还处于最原始的“养儿防老”的状态,基本没有医疗养老服务,主要依靠家庭成员的协助护理和老人的自我护理,广泛存在于中国广大的农村、普通的家庭中,是目前中国最常见的养老方式。 3、优点 (1)以家庭亲缘为纽带,满足中国家庭三代同堂、承欢膝下的美好夙愿,保留了传统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加之,当前中国养老“未富先老”的现状决定绝大部分长者退休收入较低。因而,中国长者大多选择居家养老模式。 (2)养老支出少,对家庭的经济负担不是很大。 4、劣势 (1)老年人缺失专业的健康服务和护理服务 (2)子女在护理方面的负担很重,加上很多子女由于工作忙,基本没有时间照顾老年人,因此老人精神上难以获得慰藉,健康上得不到有效护理。 (3)现在的空巢老人将近一半,很多居家养老基本处于老人自我养老的窘状。 5、适合人群 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特别是高龄老人和对到养老院和护理院养老都存在着一定的偏见或顾虑的老人。还有适合家庭成员有充裕时间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或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的家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