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常见情绪问题辅导

中学生常见情绪问题辅导

中学生常见情绪问题辅导
中学生常见情绪问题辅导

我的情绪我做主

——中学生常见情绪问题辅导

主题背景

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会产生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为情绪。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的初中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期,是人生的第二个发育高峰,是性的萌发到渐趋成熟时期,也是心理发展上有了“成人感”的半成熟、半幼稚,半独立、半依赖的第二“断乳期”。这一时期,他们充满了种种心理矛盾:(1)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2)自主要求与依附关系的矛盾;(3)性活动的要求与道德法制的矛盾;(4)活动能量与认识水平的矛盾;(5)理想化与现实的矛盾;(6)广泛的探索欲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等心理冲突。所以说这一时期,既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又是心理发展上的“急风暴雨”期,也是心理情绪行为问题的多发期。初中生情绪特点如下:(1)情绪活动两极性明显:顺利时得意忘形,受挫时垂头丧气;(2)情绪体验迅速:情绪来得快激烈、冲动,平息得快,维持的时间相对较短,初一、二学生还有儿童样的“破涕为笑”现象;(3)情绪表现容易外露:遇到高兴、欢乐的事时无遮无拦开口大笑,遇到困难伤心的事时愁眉苦脸眉、沮丧低落;(4)情绪丰富:因处于好幻想的多梦年华,几乎人类所具有的各种简单、复杂情绪(如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绝望等)及心境、激情、应激的情绪状态,都会在他们身上有所表现。

情绪具有既治病又致病的作用,平和、愉悦、稳定的良好情绪对初中生的学习、交往、性格形成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影响。老师和家长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初中生建立良好的情绪系统,学会情绪管理,做情绪的主人,另一方面要运用情绪管理的相关方法,有效地辅导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科学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给老师——工作理念方法

一、工作理念

1、帮助学生觉察、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2、帮助学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3、引导学生接纳发生在自己身上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

4、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快乐的情绪体验。

5、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

二、工作方法

在中学生情绪辅导的实践活动中,常用的辅导形式和方法有游戏、情景剧表

演、小组讨论及专项训练等。本次师资培训,我选取了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个案,在讲台上模拟学校心理咨询室个案咨询现场,目的是示教情绪辅导方法的操作技巧,希望对学校一线做心理辅导的老师和班主任能有所帮助。给学生的班级团体活动,这里仅提出方案的设计要点,具体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由各位老师根据本校实际自主进行。

中学生的四个情绪问题个案辅导分享

第一例愤怒的小华

一、案例简介

小美和小华从幼儿园到小学都同班,初中又在同校,两人感情深厚。进初中以后,青春靓丽的小美渐渐成了众多男生追求的目标,后来她与同班的一个英俊男生互生爱慕之心,和小华逐渐疏远。这让喜欢小美的小华非常的伤心和愤怒,几次找小美理论,表达他对小美无与伦比的爱,但是小美并不领情。一次课间,小美和英俊男生在班级门口说笑,小华撞见后怒火中烧,上去就给了英俊男生一拳,小美被吓哭了,该班男生见同学被打,班花哭得这么伤心,一涌而出,把小华揍了一顿。

带着要报复小美和英俊男生的心理,愤怒的小华咆哮着由班主任老师带到了学校心理咨询室。

二、愤怒情绪的辅导与调适

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违背或因愿望受阻时,人们内心产生的一种激烈的情绪反应。当愤怒发生时,可能导致人心跳加快、心率失常、高血压等躯体性反应,同时还会使人的自制力减弱甚至丧失、思维受阻、行为冲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灾难性后果。人在愤怒中时无法全面考虑问题。

建议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

1. “红黄绿灯”训练步骤

红灯:制止愤怒。停下、镇定、心平气和,三思而行。

(1)当人产生愤怒情绪时,首先要觉察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停下”、“镇定”,凉水冲头,然后化解冲动。

(2)出声地从1数到10。

(3)呼吸放松法:一定次数的腹式呼吸及放松,有助于消除或缓解愤怒情绪。

(4)情绪宣泄法: 适当地表达与宣泄愤怒情绪是必要的,它能够有效释放能量,使自己镇定下来,心平气和,从而给自己静下心来深思的时间。

A.发泄法: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出来,而不要强行压抑自己,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如去发泄室怒打橡皮人、稻草人、沙袋来发泄内心的愤怒。

B.喊叫法:通过喊叫,将自己内心郁积的情绪发泄出来。如在一个空洞的屋子面壁自语,或对着河流、大树、田野高声喊叫,可以持续1-2周,使自己的情绪变得舒畅。

C.哭泣法:可以采取自然的哭泣法,如在僻静处放声大哭,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哭并不可耻,流泪可使悲哀的感情发泄,也是减轻体内压力的一种方法。

D.运动法:不妨到运动场去跑步、打球或进行其他活动,通过释放身体的能量来放松自己。在愤怒时运动量应大些,活动可以剧烈一些。

E.转移法:当愤怒时马上换个环境,转移注意力,避免类似情景的刺激,情绪可能会好一些。

黄灯:说出问题所在,并表达你对此的感受。

当人静下来时,理性就会发挥作用。怒火总是由某一事件或想法引发的,找出问题所在,并对其做出分析。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双方分歧的关键在哪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些?哪些解决方式是对方难以接受的?哪些解决方式是双方都能接受的?

1.确定一个建设性的目标。

2.想出多种处理方案。

3.考虑上述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

绿灯:选择最佳方案,付诸行动。

2.认知行为法(演示)

第二例忧伤的小美

一、案例简介

小美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初中生,自幼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除了每年过年回来一次,平日没什么大事也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小美一直和腿脚不好的爷爷、视力不佳的奶奶生活在一起,每次家长会都由爷爷奶奶参加。同学们常问她是不是你爸爸妈妈离婚了?不要你了?这使怯弱羞涩、学习成绩中等的小美感到委屈、忧伤,在班里只有和同桌说说话,显得不太合群,默默无闻。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拿了小美的一篇作文,作为教学范文让小美在课堂上读。自卑的小美喜出望外,信心大增,读得字正腔圆,有声有色。哪知道在班级的后面传来了几个平日顽皮男生的哄笑声。一个男生学着小美的声调说“抄的,抄的”,小美顿时面红耳赤,显得手足无措。此时,老师也没有能够控制好局面,楞了一下说:“好像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文章”。小美在那节课后趴在桌子上到后两节课都没有起来。当天下午,大家发现小美没去上学,后来爷爷在屋后的油菜田找到了已喝了“敌敌畏”意识模糊的小美,幸亏及时发现送至医院。小美的命是保住了。可是在医院的一周时间里,小美一直情绪低沉,一声不吭,时常哭泣着自言自语:“我没有抄,我没有抄”。在医生的建议下,急速从外地返乡的爸爸妈

妈带着小美,找到了心理咨询室。

二、忧伤情绪的辅导与调适

1.宣泄法:通过写信、打电话、电子邮件、面谈等方式,向亲戚、朋友、家长、老师、同学倾诉自己的烦恼和不快,有助于情绪的好转。

2.引导忧伤学生找出平日忧伤的原因和走极端的想法。

3.合理情绪疗法:

(1)分别列出引发不良情绪的事件和认识。

(2)找出对不良事件认识上的非理性观念。

(3)通过对非理性观念的认识和纠正,找出合理的观念。

(4)建立合理的信念,达到情绪的改变。

4.帮助忧伤的学生分析影响人际交往和人际敏感的因素,找出引发忧伤情绪的问题和走极端的根源。

5.共同探讨同学们喜欢与什么样的同学和什么样的老师交往,不喜欢与什么样的同学和什么样的老师交往,明确哪些是优秀和不良的人际品质。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影响源”,增强人际吸引力。

6.引导学生用积极自我暗示法、认知行为法和行为疗法中的自我塑造技术、模仿法来训练自己,解除封闭,开放自我,增强自信,融入同学圈子,适应班级环境,加强个性锻炼。

7.培养乐观的态度,调控忧愁、痛苦、恐惧、憎恨、愤怒的负性情绪,心理扩容,培养愉快、欢乐、满意、幸福的正性情绪。

8.指导学生当出现心理危机时,拨打学校心理热线。如学生中有情绪低沉、终日愁眉苦脸、不与人交往、少语、少动、疲惫无力、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拒学、持续缺课时间超过半个月以上等要考虑有无忧郁症的可能性。这种情况要转介至精神卫生专科机构,介入医学治疗,以防发生意外。

第三例小华的考试焦虑

一、案例简介

小华,男,16岁,初三学生,性格内向,很少和同学主动交往。父母都是学校的老师,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小华很理解父母的苦心,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一直处于中等偏下。父母对此很不满意,常责备。每当把成绩单给父母过目时,父母那失望的表情,让小华心痛万分,他很想听到父母的夸奖,可有一次妈妈说“你让我在学校丢尽了脸,你看:“王老师的儿子年年在市奥数班拿奖,刘老师的女儿全校前十名,张老师的儿子要出国了…”,这让小华非常难过。马上要中考了,父母不时提醒小华要考上重点中学,将来能考个好大学。但以目前小华的成绩,要考上重点中学很有难度,虽然比平时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夜以继日的学习,成绩仿佛没有多少的提高,离他父母的重点中学梦很远。“为

什么我这么的努力,成绩依旧没有提高,为什么?为什么?我好累啊!我好烦啊!”这样的疑问一直在小华心头盘旋,因为几次的模考成绩平平,父母对小华的失望逐渐多于希望。渐渐地,老师和同学发现以前小华还有一点笑容,有时候还和同学说说话,现在变得神不守舍,心慌意乱,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和同学吵架。父母也发现小华的食欲明显下降,人显得很憔悴疲惫、不愿意说话、心神不定、脾气很暴躁,睡得很晚,听到小华一直在翻身、叹气、敲床。同学反应只要听到考试,小华就全身发抖,考试前不停地要上厕所。在一次很关键的模考中,小华精神高度紧张、觉得脑子一片空白,心慌得无法考试,跑出了教室。父母接回家后,小华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哭泣。父母说服小华来心理咨询寻求帮助。

二、考试焦虑情绪的辅导与调适

1.系统脱敏法: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1)想象放松:掌握放松技巧及操作过程(现场演示)

(2)建构焦虑等级:把情景引起焦虑的程度划分等级(现场演示)

(3)系统脱敏:由情景低焦虑的程度向高分焦虑逐级脱敏(现场演示)

2.肌肉松弛训练法:(现场演示)

3.增强信心法。考试紧张心理的产生,主要与考生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外界压力以及对考试的自信心有关,考前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将几个有利因素用纸记下来,经常浏览一下就会自信心大增;积极想好应对策略,每天按计划复习,熟练一项划去一项,随着一个个弱项被消灭,自信心也就越来越强了。

4.积极暗示法。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已做好了考前的心理准备”,“我很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时间分配、继续吧”,“我会成功的”等等积极的自我言语暗示。你就会充满信心,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心情舒畅,轻松地走上考场,使自己的实际水平得以发挥。在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前也这样积极的暗示一遍,考试焦虑便会明显减轻。

5.认知矫正法。找一张纸,把自己恐惧考试的原因逐一列出来,使自己的担忧明确化。然后自己再对这些担忧静静地想,或者和同学、家长、老师一起讨论,并动手写下来,针对性地与担忧逐一辩驳,从不同角度正面论证自己的担忧没有事实依据,分析担忧是外界压力还是情绪干扰所致。通过分析,得出合理结论,按照自己得出的合理结论行事。不要总是对结果忧心忡忡,要把精力放到学习过程上。

6.意念放松法。暂时丢下复习,转换一下“频道”,听听音乐,散散步,聊一会天,尽快恢复疲劳,消除杂念;躺在草坪上或坐在软椅上,四肢舒展,肌肉放松,闭目养神,均匀呼吸,默念“放松,放松”;在家里或宿舍、教室,可闭目靠墙站立,默念指令操作,顺序是头部放松一胸部放松一腹部放松一背部放松一四肢放松,然后睁开眼睛,缓慢地做几个吸一呼一吸一呼的深呼吸,并配以手指

曲一伸—曲一伸的放松动作。

7.考场放松法。拿到试卷先不忙看,闭上眼睛,稳稳地做几个深呼吸,默念“镇定”“稳住“,然后略起身,动动椅子,疏通全身血液循环,手一松一紧,再做一个深深地呼吸,你就会稳下来了。这前后只需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放松是很必要的。考场紧张时可暂时停下来,变换一下躯体位置,在位置上向前下舒展双臂,绷紧双腿,深深地做几个深呼吸就能镇定下来。

8.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安排、复习计划、情绪表现告诉家长,让父母知道孩子的情况,通过父母自身的焦躁情绪的改善,稳定孩子的情绪。

9.考试焦虑是考试情景诱发下的心理生理反应,轻中度考试焦虑通过调整考试动机水平、合理安排学习和作息以及上述方法,大都会取得成效。但当重度考试焦虑时,有严重的失眠、头晕、心慌、呕吐、腹痛(女生生理周期严重紊乱)及情绪无法自控时要转介至精神心理卫生专科机构处置。

第四例小美的烦恼

一、案例简介

小美自幼体弱多病,从上幼儿园到小学常因为一些发热、咳嗽、肚子痛的小毛小病,三天两头被住在一起的爷爷奶奶接回家请假不去上学。以后只要一有考试或有好看的动画片或单元测验,小美就肚子痛不上学、爸爸妈妈就带小美去医院看病,每次都查不出什么,医生开几片无关紧要的药回家吃并休息。

在父母的困惑中小美以还说得过去的成绩上了初中,并且迷上了打打杀杀的武侠小说,晚上做作业把小说压在作业本下,家人进来时就翻过来做作业,不在时就翻过去看小说。父母见小美每晚都学到11点多,觉得孩子乖巧懂事,高兴中还经常变着花样补营养。小美不喜欢数学,一到数学测验就发热、肚子痛。全家人忙得团团转,到南京、上海各大医院也未查出什么。初二暑假,小美迷上了“口袋书”言情小说,藏在枕头下、被子里、书包里。慢慢地父母发现小美电话多了,周六周日约同学出去玩,每周都要向父母要200元钱,父母不给,爷爷奶奶偷偷地塞给小美,有时晚上玩到10点多还不回家,找回家后小美和恼怒的父母大吵大闹。见孙女哭的伤心,爷爷奶奶骂父母不该对孩子那么凶。父母翻到了口袋书大发雷霆,小美也天天和父母顶嘴,发脾气,不许父母进她的房间,侵犯她的隐私权。上初三后,小美和父母开始冷战,以中午在学校做好了作业为名,锁起门来在电脑上看电子小说,周六周日不许家人打扰,无奈爷爷奶奶怕孙子饿着把饭端到电脑边。快中考了,小美也不紧不慢,父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小美对父母冷笑,爸爸忍不住打了小美,小美和父母对打,干脆不去上学。在奶奶的劝说下,小美提出给她买手机才参加中考,父母不得不买了手机。小美又迷上了手机上网看小说,妈妈偷偷告诉了老师,要老师制止。一次上数学课,小美玩手机时被老师发现,结果被没收了手机。老师还因此在班级大查电子产品,当场

没收了其他同学的手机和MP5。同学们下课后窃窃私语,给小美起外号“祸水”。小美回家后说恨透了妈妈,把书扔到了窗外,跟爸爸妈妈讲一些自暴自弃的话。有一天出去上学,直至晚上12点多也没回来,父母和学校都很着急,报了110,第二天凌晨在某网吧找到了趴在电脑边熟睡的小美。小美回到家将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不理睬家里人,说父母、老师、同学都歧视自己,在背后议论她,晚上在电脑上玩到凌晨2、3点,白天睡到下午起床,拒绝上学,坐在电视机前一看几个小时。面对家人的说教,小美忽然的哈哈大笑起来,走到厨房里大闹了一番。妈妈没有办法了,带小美来看心理咨询师。

二、烦恼、沮丧、逆反、厌倦情绪的辅导与调适

1.建立共情、积极关注、信任、平等的咨询关系。

2.格式塔疗法:空椅对话实验,角色翻转训练。(现场演示)

3.自我管理技术

(1)确立学习目标

(2)将目标转换成标的行为

(3)自我观察和监控

(4)自我订约

(5)实施自我控制

4.此类个案在咨询中发现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超出了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心理咨询师个人的局限性使其不能够达到心理咨询职业要求的条件,应将来访者转诊给具有相应技术水准或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

5.在访谈中如若发现来访者有严重持久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情绪的兴奋和抑制交替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各种幻觉,错觉,思维逻辑障碍,妄想,被控制体验,思维阻滞等;行为障碍,如行为的明显改变,冲动,攻击,自伤,自杀,严重社会适应不良,社会性退缩等,应及时交给监护人转介给精神卫生机构或其他医学机构;严重睡眠障碍,体诉较多等情况者应及时转介给精神心理卫生机构或其他医学机构,不得延误。

给学生——班级活动方案(一)

认识自己的情绪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承认并正视自己的情绪体验;

2.帮助学生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主要让学生觉察、识别、理解、正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活动方式

融游戏、作业为一体的小组辅导活动。在学生言语表达或图示自己情绪的基础上,教师再辅之以面部表情、体态语言等活动指导。

三、活动步骤

1.请学生勾勒自己一段时间内的“情绪天气图”,主要借助一组情绪词条让学生清理自己的情绪体验类型及性质;

2.借助切一切“情绪蛋糕”的方式,帮助学生清理以上各类情绪对自己生活的影响程度,即它们分别在你的心中占据了多少时间,以上两个步骤还同时辅之以学生的自我小结及陈述;

3.教师小结。

五、活动要点

1.采取形式活泼,具有游戏的性质,容易抓住学生的兴趣;

2.给学生的自我小结保留一席之地,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深化,使学生的情绪认识和体验更清晰、明朗;

3.教师的小结不仅起到点题的作用,亦是教师分享、分担情绪的示范机会,还为学生分享、分担他人情绪提供了观察模仿的机会。

给学生——班级活动方案(二)

我的情绪我做主

一、活动目标

学会松弛方法,从而调控自己的情绪,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

二、活动方式

情景表演、小组讨论及专项训练等形式融为一体的辅导活动。

三、活动步骤:

1.选一则情绪故事,阅读有关的故事情节及关于情绪调控的基础知识;

2.设置一个引发学生紧张情绪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关注自己的情绪体验;

3.小组交流,分享、分担刚才的情绪感受,并提出问题:面对紧张怎么办?

4.教师讲解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先是教师讲解情绪自控的策略与技巧,如暗示、转移、自慰等,然后借助描述肌肉放松的音像带,现场指导和训练学生用肌肉的放松来阻抗心理的紧张和焦虑。

四、活动要点

1.采用阅读与讲解相结合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情绪自控的方法。

2.采用现场设置刺激情境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绪体验,也很自然地提出了情绪调控问题,显得真实、可信。

3.专项训练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动作要领,而且放松训练音像带的使用,亦有助于训练的规范化。

附一:情绪稳定性测验

下面给出30道题,不要过多地思考每个题目的细微意义,最好根据自己的第一感受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选项。

1.看到自己最近一次拍摄的照片,你有何想法?□

A、觉得不称心

B、觉得很好

C、觉得还可以

2.你是否想到若干年后会有什么使自己极为不安的事?□

A、经常想到

B、从来没有想过

C、偶尔想到过

3.你是否被朋友或同学起过绰号、挖苦过?□

A、这是常有的事

B、从来没有

C、偶尔有过

4.你上床以后,是否经常再起来一次,看看门窗是否关好,煤气灶是否关好等?

A、经常如此

B、从不如此

C、偶尔如此

5.你对与你关系最密切的人是否满意?□

A、不满意

B、非常满意

C、基本满意

6.半夜的时候,你是否经常觉得有什么值得害怕的事?□

A、经常

B、从来没有

C、极少有这种情况

7.你是否经常因梦见什么可怕的事而惊醒?□

A、经常

B、没有

C、极少

8.你是否曾经有多次做同一个梦的情况?□

A、有

B、没有

C、记不清

9.有没有一种食物使你吃后呕吐?□

A、有

B、没有

C、记不清

10.除去看见的世界外,你心里有没有另外的世界?□

A、有

B、没有

C、记不清

11.你心里是否时常觉得你不是现在的父母所生?□

A、时常

B、没有

C、偶尔有

12.你是否曾经觉得有一个人爱你或尊重你?□

A、是

B、否

C、说不清

13.你是否常常觉得你的家庭对你不好,但是你又确知他们的确对你好?□

A、是

B、否

C、偶尔

14.你是否觉得没有人十分了解你?□

A、是

B、否

C、说不清

15.你在早晨起来的时候最经常的感觉是什么?□

A、抑郁

B、快乐

C、说不清

16.每到秋天你经常的感觉是什么?□

A、秋雨霏霏或枯叶遍地

B、秋高气爽或艳阳天

C、不清楚

17.你在高处的时候,是否觉得站不稳?□

A、是

B、否

C、有时是这样

18.你平时是否觉得自己很强健?□

A、是

B、否

C、不清楚

19.你是否一回家就把房门关上?□

A、是

B、否

C、不清楚

20.你坐在小房间里把门关上后,是否觉得心里不安?□

A、是

B、否

C、偶尔是

21.当一件事需要你做决定时,你是否觉得很难?□

A、是

B、否

C、说不清

22.你是否常常用抛硬币、翻纸牌、抽签之类的游戏来测凶吉?□

A、是

B、否

C、偶尔

23.你是否常常因为碰到东西而跌倒?□

A、是

B、否

C、偶尔

24.你是否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入睡,或醒得比你希望的早一个小时?□

A、经常这样

B、从不这样

C、偶尔这样

25.你是否曾经看到、听到或感觉到别人觉察不到的东西?□

A、经常这样

B、从不这样

C、偶尔这样

26.你是否觉得自己有超乎常人的能力?□

A、是

B、否

C、不清楚

27.你是否曾经觉得因有人跟着你走而心里不安?□

A、是

B、否

C、不清楚

28.你是否觉得有人注意你的言行?□

A、是

B、否

C、不清楚

29.当你一个人走夜路时,是否觉得前面暗藏着危险?□

A、是

B、否

C、偶尔

30.你对别人自杀有什么想法?□

A、可以理解

B、不可思议

C、不清楚

记分方法:以上各题的答案,选A得2分,选B得0分,选C得1分。请将你的得分统计一下,算出总分。得分越少,说明你的情绪越佳,反之越差。

评析:总分0-20分,表明你情绪稳定,自信心强,具有较强的美感、道德感和理智感。你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能理解周围人们的心情,顾全大局。你一定是个性爽朗、受人欢迎的人。总分21-40分,表明你情绪基本稳定,但较为深沉,对事情的考虑过于冷静,处事淡漠消极,不善于发挥自己的个性。你的自信心受到压抑,办事热情忽高忽低,瞻前顾后,踌躇不前。总分在41分以上,表明你的情绪极不稳定,日常烦恼太多,使自己的心情处于紧张和矛盾中。如果你

的得分在50分以上,则需要警惕,你必须去找心理咨询老师,得到进一步诊断和帮助。

附二:有关情绪辅导的几点建议与说明

1.学校和教师应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心理环境,为情绪辅导铺垫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环境本身亦具有辅导的功效。

2.学校和教师应精心设计和安排学生的学习及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内容,为学生创造快乐的源泉。

3.学校和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性格和意志的培养,将情绪辅导与性格培养、意志锤炼结合起来,扩大情绪辅导的外延。

4.教师自身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应以身示范,以快乐的心境面对学生,发现自己有情绪困扰时,应及时处理。

5.教师要重视建立温暖、尊重的师生关系,敏于观察学生,遇到学生处于危机时,应严加注意,小心处理,并通知有关各方作好应急准备。

尾声有感:在我们的生命中,情绪总是伴随于我们的左右,若能恰当地处理,这些经历可以为我们的生命添姿加彩,使人生变得更美好。所求不得的愤怒、期望落空的悲伤、前途未卜的焦虑、面临威胁的恐惧等等,都只是自然生命能量的流动而已。被否定、被压抑的情绪深埋在潜意识里,也滞留在我们的身体里。不管我们产生什么样的情绪都应该好好被认可、被接纳、被支持。对负面的情绪也一样如此,看见它,接纳它,然后放掉它。情绪是一种能量,会来也会走,允许其存在,也就给自己内在一个平衡的空间,使自己与自己的情绪建立和谐的关系,也使负性情绪不在身体里继续积累作祟。我的情绪我做主,每个人都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中学生常见情绪问题辅导

我的情绪我做主 ——中学生常见情绪问题辅导 主题背景 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会产生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为情绪。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的初中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期,是人生的第二个发育高峰,是性的萌发到渐趋成熟时期,也是心理发展上有了“成人感”的半成熟、半幼稚,半独立、半依赖的第二“断乳期”。这一时期,他们充满了种种心理矛盾:(1)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2)自主要求与依附关系的矛盾;(3)性活动的要求与道德法制的矛盾;(4)活动能量与认识水平的矛盾;(5)理想化与现实的矛盾;(6)广泛的探索欲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等心理冲突。所以说这一时期,既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又是心理发展上的“急风暴雨”期,也是心理情绪行为问题的多发期。初中生情绪特点如下:(1)情绪活动两极性明显:顺利时得意忘形,受挫时垂头丧气;(2)情绪体验迅速:情绪来得快激烈、冲动,平息得快,维持的时间相对较短,初一、二学生还有儿童样的“破涕为笑”现象;(3)情绪表现容易外露:遇到高兴、欢乐的事时无遮无拦开口大笑,遇到困难伤心的事时愁眉苦脸眉、沮丧低落;(4)情绪丰富:因处于好幻想的多梦年华,几乎人类所具有的各种简单、复杂情绪(如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绝望等)及心境、激情、应激的情绪状态,都会在他们身上有所表现。 情绪具有既治病又致病的作用,平和、愉悦、稳定的良好情绪对初中生的学习、交往、性格形成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影响。老师和家长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初中生建立良好的情绪系统,学会情绪管理,做情绪的主人,另一方面要运用情绪管理的相关方法,有效地辅导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科学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给老师——工作理念方法 一、工作理念 1、帮助学生觉察、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2、帮助学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3、引导学生接纳发生在自己身上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 4、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快乐的情绪体验。 5、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 二、工作方法 在中学生情绪辅导的实践活动中,常用的辅导形式和方法有游戏、情景剧表演、小组讨论及专项训练等。本次师资培训,我选取了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个

总结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总结: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总结: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情绪是什么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是人对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反映。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体验到多种多样的情绪,比如,快乐、忧愁、高兴、悲伤、惬意、焦虑、喜悦、失望、难过等等。有些情绪让我们轻松愉快地面对生活,有些情绪又会让我们悲观消沉,我们一般将前者称为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将后者称为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长时间处于不良情绪状态中的人会养成不良性格,引发一些身心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神经症或精神病。相反,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幼儿形成活泼、开朗、信任、自信的性格特征等等。孩子们一样会体验到这些情绪,一样会出现喜、怒、哀、惧等行为表现。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情绪环境。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受周围环境气氛的感染。因此在家庭应该注意保持和谐的气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平等的环境氛围,促进幼儿的情绪的发展。设想一下,一个家庭都是难过、忧愁、悲伤的情绪氛围,能培养出快乐、高兴、喜悦等积极情绪的幼儿吗答案:不可能! 二、成人情绪自控的榜样示范。 成人榜样示范对幼儿情绪的发展十分重要。幼儿时期都是以模仿为主,主要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动作等去认识所谓成人的世界。因此成人愉快的情绪对幼儿的情绪是良好的示范和感染。成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若总是喜怒无常,让幼儿无所适从,情绪也随着您的情绪变得不稳定。所以请家长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使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积极鼓励和引导。 1.正面肯定和鼓励。 许多父母常常对孩子说:“你不行!”、“太笨了!”、“没出息!”。经常处于这些负面影响下,孩子情绪消极,久而久之也没有了活动热情。例如,有个小朋友平时不爱说话,有一天他主动发言,教师表扬了他。回到家,妈妈也表扬了他并且及时给与了鼓励,他非常高兴。从此以后,这个小朋友发言越来越大胆,越来越积极了。 2.耐心倾听幼儿说话。 耐心倾听幼儿说话,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十分重要。幼儿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向亲人诉说,可是大部分成人往往由于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倾听幼儿说话。有的成人也许认为幼儿说话幼稚可笑,不屑一听,还有的成人就总是询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什么老师教什么了”,本身幼儿的存储知识的时间久短(短时记忆),需要一个参照物,幼儿才能想起了今天老师教什么了。成人这样突然一问,更让幼儿无从回答问题。渐渐也让幼儿失去跟你们交流说话的兴趣。这些都会使幼儿感受到压抑,感受到孤独,因而情绪不佳。所以正是这些原因,有的幼儿会出现逆反心理,故意做出错误行为,以引起成人的注意。相反如果你们在接宝宝回家的第一句话说:“今天开心吗今天跟哪个好朋友一起做游戏了呀今天中午都吃什么好吃了啊”相信这样去与幼儿交流的话,幼儿更愿意与您交流说话。 3.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幼儿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成人的暗示。例如,有个家长在外面总是对自己的孩子加以肯定,说:“我家宝宝上幼儿园从来不哭。”她的孩子果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相反,有的家长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我就宝宝总是爱哭”,从而这种暗示很容易使孩子形成消极情绪。

中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一)、厌学问题 1、厌学的表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好坏对自己未来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无多大关系。并且,他们一般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丧失学习自信心,把自己看成上学习的失败者,这种消极的自我认识,是学生厌学的内在原因之一。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一般不愿意做作业,不认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恐惧厌恶。 2、厌学产生的原因 (1)、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时期,在变革的巨浪中各种各样的思潮同时涌来,由于中学生自身不太成熟的特点,缺乏处世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商海”对青少年强烈吸引,社会劳务市场的不完善,使许多中学生未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有门路就有好工作,现在一些重点中学,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花钱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中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

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目前,许多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3)、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 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作业搞题海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凡此种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及学生的双休日及节假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4)、学生自身的因素 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一条规定:“幼儿园必须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关于生理卫生的重要性,大家都很理解。至于心理卫生的重要性却被许多人忽视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就是心理卫生保健的一项容。 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它具有调节人的行为,推动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功能。愉快积极的情绪或情感,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忧悲的消极情感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对幼儿来说,也是如此,良好的情绪、健康的情感能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在各种环境中进行活动,并容易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教育帮助,从中获得发展。那么,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呢? 一、以积极健康的情绪与情感感染幼儿 幼儿的情感容易激动、变化、外露而不稳定。他们的情感容易受周围人们尤其是成人的情绪所影响。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要以自己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去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对此,我认为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从每一天的问候做起。即教师每天与幼儿见面时,要以满腔热忱,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幼儿问早、问好,从而激发幼儿对教师、幼儿园的好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 当幼儿刚入小班不久,我就试着从多渠道去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结果效果很好。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老师问早、问好、说再见,还会跟

别班老师问好。但是由于幼儿情绪的稳定性比较差,过了一段时间,幼儿对这一问题的反应就渐渐差了,有些幼儿对问候流于形式,有些幼儿甚至对教师的问候无动于衷,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采取主动的方式来影响幼儿,使幼儿经常保持愉快欢乐的情绪。每天当我见到幼儿来园或走进教室时就高高兴兴、认认真真地先向他们问好,他们也争先恐后地跑过来向我问好,而且脸上的表情和情绪总是跟老师那么相仿。就这样,日复一日,幼儿每天一进园,就能置身于愉快的环境气氛中,产生了欢乐的情绪。 2、在关心和抚爱中培养。教师对每一个幼儿的关心、抚爱是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和情感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如果幼儿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生活照顾不周,身体不舒适时,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而如果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如感到老师不爱他,小朋友骂他,有人抢了他的玩具……,也同样会引起消极的情绪。所以教师应时刻关心抚爱每一个幼儿,尽量避免幼儿发生不良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关心幼儿的冷暖,及时了解其在家的情况,在幼儿表现不愉快时就告诉他:“老师是你的朋友,有事情讲给老师听,老师会帮助你的……”。当幼儿遭受同伴攻击时,要及时给予安慰,并请打人的小朋友向被打者道歉,以消除幼儿受欺凌的不良情绪。 3、在潜移默化中熏感染。实践证明,教师对周边人的良好态度和情感能对幼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教师同家长或其他来园参观学习的客人进行友好的招呼、轻松愉快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报告.

中学生辅导个案报告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陈利芳 个案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材料 姓名:费玉婷 年龄:16岁 籍贯:浙江湖州 学校年级:初二 二、主要问题 胆小、自卑心理严重产生较大精神压力,情绪波动较大,觉得同学歧视她,整天沉默寡言,不愿和人交往,也因此影响了她的学习成绩。 三、背景资料了解: (1)学习情况:学习成绩中等且不稳定,学习兴趣不大。 (2)家庭情况:父母都生活在农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条件一般。 四、辅导对策及过程 1、帮助小婷宣泄出她的不良情绪,调整她的心态,使她能够积极地面对新生活的挑战。我找了个恰当的机会跟她很自然的进行第一次谈话。 “小婷,你现在真是活得很辛苦,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苦闷心情,我想如果我面临你现在的处境,我也会感觉很不好受的。”这是我常用的一句话,也是我的由衷之言。听了这句话,她紧锁的眉头在渐渐地松展,同时,我还肯定了她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举动。“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时,他也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以更快,更有效地摆脱精神压抑,重振起来……” 我讲了几个实例给她听,使她产生了这种“原来许多人也同我一样呵”的平常感,对于小婷不良情绪的宣泄十分重要,它使小婷意识到,在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也像她一样感到自卑,感到压抑。所以,她无需过于看重个人精神痛苦。我在她面前体现出这样的亲切感,平易感,为的是使她在不知不觉中重建自信心。 2、我竭力引导小婷把比较的视野从别人身上转向自己,这是使她重建信心的关键。小婷的自卑是在与同学相比中形成的,她感到自己好像是天鹅群中的一只丑小鸭,相貌平庸,别人瞧不起。我跟她谈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当我只想着与别人比较时,我永远会感到自卑,不如人;而当我想着与自己比较时,我才会感到自信,此时此刻,需要学会与自己相比来维

中学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1)

中学生情绪管理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团体目标: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二、团体对象 初一到初三 三、团体规模 40-50人 四、成员招募方式 五、团体活动地点、时间 六、理论依据 1. 情绪管理理论 情绪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使人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 2.情绪ABC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正是由于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得人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一直存在于人的脑海中,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因此,帮助个体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应该从改变认知,形成对事件的合理认识入手。 七、团体评估方法 项目一:小组成员的自我总结 项目二:观察员的观察记录 项目三:领导者自我总结 八、活动过程: 第一次:晒晒自己的心情 活动目标:

1.活跃团体气氛,构建轻松愉悦的团体环境,建立良好的团体心理辅导关系。 2.帮助成员检省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主导情绪特点,并正确理解积极情绪对个体社会生活和身心健康所具有的意义。 时间:45分钟 活动步骤: (一)热身游戏(5分钟) 大风吹 目标:1、消除学员的紧情绪2、活跃课堂气氛,调整学员所做位置3、加强学员对导师指令的注意力。 操作:1、所有学员围成一个圈坐下 2、导师说“大风吹”学员齐问“吹走什么”,此时老师会说出某一特征比如戴眼镜的 3、凡是被“吹”到得学员需马上离座另找作为 4、当学员离座后可找工作人员搬走一椅子或坐上去是最慢的学员找不到位置,以增加学员的积极性 (二)晒晒我的心情(10分钟) 目标: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现状,学会分享。 操作:1.选择舒适的姿势,成员放松肌肉,回想近一时期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注意自己情绪上的变化。 2.纸笔练习。 发给成员每人一卡片,要求成员完成下列句子。 (1)最近让我感觉高兴的事情是。当时我的心情是,现 在想起这些事,我的心情是。 (2)最近让我感觉不高兴的事情是。当时我的心情是, 现在想起这些事,我的心情是。 (3)每当心情好的时候,我会觉得。 (4)每当心情糟的时候,我会觉得。 (5)我的心情总是。

中学生的情绪问题及对策探索

浅析中学生的情绪问题及对策探索 巴彦淖尔市田家炳外国语学校赵春 摘要:情绪对中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有着重大影响,本文由中学校园出现的一些语言现象入手,阐述了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分析学生产生情绪问题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教学和心理咨询的经验,提出一些改变中学生情绪问题的对策。关键词:中学生情绪问题情绪对策 正文 近几年来,“郁闷”“烦”“无聊”等描述消极情绪的词语在中学生中颇为流行,许多学生还把“郁闷”当做他们的口头禅,稍加留意周围的中学生们,就会发现他们经常心事重重、愁眉苦脸;还有一些学生经常疲乏无力,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缺乏自信心;甚至为了一点小事,龙颜大怒,火冒三丈,这让我很担心也很着急。 情绪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学阶段是整个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情绪体验更丰富,情绪起伏幅度大,而且易变化,持续性较长,感染性较大。因此中学生要保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就要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但若不能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将会阻碍学生的正常身心发展。 一、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通过平时的观察、班主任的反映、心理咨询的材料收集,在学生中有以下几类常见的不良情绪: 1.焦虑:焦虑是指当一个人预测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表现为紧张不安、忧虑、烦恼、害怕。对于中学生来说,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焦虑以外,最明显、最常见的是考试焦虑。

2.易怒:易怒指容易冲动、急躁,爱发脾气。现实学习生活中,一些学生一遇事就急躁易怒,容易冲动,为此,经常损害朋友之间或同学之间的感情。 3.忧郁:忧郁是指忧愁郁闷的消极心境,学生在平时主要表现为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自怨自艾、沉默委靡,常给人一种心事重重的感觉,是一种带有弥散性特点的消极心态。 4.冷漠:冷漠是指对他人冷淡默然的消极心态,主要表现为对他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既不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又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显得毫无同情心。这种学生不仅会丧失青春活力,而且容易步入歧途。 二、中学生产生情绪问题的因素 中学生产生情绪问题的因素主要有: 1.自我意识因素 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步成熟,中学生最关心的就是“自我”,关心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等等。同时对别人的评价与反应较为敏感,任何微小的言语都会引起极大的情绪波动。 2.学习压力因素: 中学生的自尊心强,且个性张扬,在校学习竞争的压力,家长、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使他们面临的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尤其那些因竞争而处于劣势的学生所遭受的挫折就更大,这使得学生在面临失败时容易产生压抑感。 3.人际关系因素 在学校,中学生十分看重同学朋友间的交往,对于同学或朋友的言语、行为很敏感,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在师生交往中,由于教师的权威地位以及有些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易使一些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在家庭中,中学生常常希望独立,但又依赖父母,这种依赖又希望独立的心理使中学生常在自责、内疚、愤怒与反抗的矛盾中深感烦恼。 三、改变中学生情绪问题的对策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篇一 学生姓名:xxx 班级:四年级辅导老师:xx 时间:x月xx日 地点:学校心理咨询室 自卑畏怯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具备和他人同等的条件,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 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xxx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也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玩具等方面。这样给他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他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家庭因素 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我从少言寡语的他身上看到的是更多的自卑和无奈。原来xxx的爸爸是一个精神病人,妈妈先天双目失明,爷爷做杂工,xxx的日常生活起居只能由身患严重糖尿病的奶奶照顾。虽说他也出生

在独生子女家庭,但他所要面对的和承受的确实其他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奶奶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爷爷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表达的方式也十分粗暴。爷爷奶奶对他的望子成龙,导致他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他未能达到大人的期望时,便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xxx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于是他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时还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由此他产生了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 3. 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老师们对xxx了解不够全面,关注不多,久而久之,让他便逐渐产生失落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得不到老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甚至是另眼相待,因而否定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家境较好,乖巧可爱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xxx这种状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过多的自我否定产生了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他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总是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辅导过程: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中学生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

中学生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

认识中学生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 学习目标 1、认识中学生常见的不健康心理和行为。 2、思考分析不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原因。 3、对照反省,认识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健康状况。 一、中学生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有学习问题、青春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几个方面。下面具体列举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 1、过分敏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的要求迫切,他们珍重自已的荣誉。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心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已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2、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你说东他说西,你说应该这样他说应该那样,以“顶牛”“对着干”的反常心态显示自已的高明、非凡。产生这种逆反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度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

成人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已当成小孩。为了表现自已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持批判的态度。客观方面,教育者的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会导致逆反心理。过分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反常心理,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就可能会逐渐演变为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 3、嫉妒: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已强时( 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惭、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一方面自以为是,逞强好胜,一方面又不愿积极努力,就可能嫉妒打击他人。 4、耽于幻想:青少年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希望和挫折交替,就可能走向幻想。多表现在学习、工作、爱情等方面,耽于幻想容易给青少年带来忧郁和失望。 5、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已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他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已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良好情绪行为资料讲解

关于“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良好情绪行为” 问题的讨论 10级学前四班第四小组 成员:李曲 1005404010 甘瑶 1005404019 朱双越 1005404023 肖叶平 1005404024 阳丹丹 1005404027 吴诗琪 1005404030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良好情绪行为 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它具有调节人的行为,推动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功能。愉快积极的情绪或情感,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忧悲的消极情感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对幼儿来说,也是如此,良好的情绪、健康的情感能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在各种环境中进行活动,对其以后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重视、加强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 我们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和良好情绪行为呢? 情绪本身是具有情境性的,而幼儿的情感的培养是深受外界情境所支配。因此,要努力为幼儿创设能引发幼儿产生愉快、友好情绪的环境,以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我们小组通过查找资料和讨论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环境,软硬环境都适宜 1、营造整洁有序、合理协调的活动环境 对幼儿而言,环境是会说话的。当他们看到五彩的玩具,夸张的墙饰,美丽的区角时,幼儿便知道可以在这里快乐地玩耍;当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小书架、小椅子时幼儿就知道应该安静地看书……在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中,幼儿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幼儿园内外环境的布置应注重幼儿的情趣,为幼儿营造整洁、和谐的环境。 2、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

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因此, 幼儿园环境创设不仅要注意物质环境的安全,而且更应当注意心理环境的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生活环境, 有助于幼儿形成轻松愉快的态度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首先, 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一方面, 幼儿模仿性强, 成人的情绪对幼儿有感染作用, 如果教师自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幼儿的情绪就愉悦不起来。另一方面, 幼儿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活泼的孩子, 吃喝拉撒睡事事都要操心,弹唱跳画说样样都要会教, 加上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评估、园内的互评、家长的高期望值以及自身面临的继续教育、教育教研与评级晋升等问题, 都给教师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容易表现出急躁、情绪易变、偏激、动辄训斥等不良情绪, 这些都会给幼儿造成心理上的紧张, 使他们产生无助感和压迫感。如果幼儿经常处于这样的情境中, 就很难产生积极的情绪。因此, 教师自身的情绪调节非常重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情绪, 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充满热情的言语和鼓励期待的目光, 来面对繁杂的一日保教活动, 这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 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观察, 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 幼儿才会形成良好的心理感受, 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 我们要善于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们的所作所为, 以关怀、理解、尊重、支持、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态度与幼儿

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基本情况介绍: 王玮,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主要问题概述: 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搞一些惹人注意引人发笑的恶作剧。作业不端正,喜欢讲一些不文明的脏话,经常无缘无故的欺侮同学。 背景资料: 王玮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调皮。父亲母亲都初中毕业,均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孩子,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当老师批评他,同学反击他时,毫无不愉快的表现,反而感到高兴;下课时,经常无缘无故的欺侮同学,因此同学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 辅导策略和实施: 对于他所出现的种种行为,我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1、没有理想的家庭教育环境;2、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强化了他的攻击性行为;3、同学对他的不友好、不信任造成了他的逆反心理;我对这位同学进行以下几次的心理辅导: 第一次咨询 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首先,我同他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进行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督促他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应用辱骂、欧打的教育方式。爷爷奶奶不能一味

地放纵,要跟他多讲些他们那时学习生活的艰苦环境,使他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其次多进行校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汇报在家的活动情况。 第二次咨询 采取情感导入策略正面转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需要爱,尤其是陶豫浩,平时受到批评、冷落太多,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当他犯错时,如果再进行指责、辱骂,那只能强化他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陶豫浩的这种心境,我决心想办法和他沟通心理。首先用我的热情来换取他的信任,对待他的困惑我热心帮助,对待他的忧思我热心化解,偶尔有点进步,我就在晨间谈话上大加表扬。体育活动课时,同学们不愿跟他在一起,我就特意走到他身边,和他做游戏`聊天,让他感到教师的可敬可亲。随后,我又对他说老师愿成为你的第一个朋友。后来在班级活动中,我尽量给他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帮助他树立信心和培养他的荣誉感,并经常把他的进步告诉他的家庭。 第三次咨询 多给他以榜样教育。我采取积极措施,从身边的榜样教育他,让他认识到自已的不足,让他体验到榜样的荣耀,给他寻找一条做榜样的途径,鼓励他争做别人的榜样。 第四次咨询 和其他任课老师积极配合。改变和他在一起的小伙伴的思想品德行为,为他创造一个健康、理想的活动环境。 辅导效果:

中学生常见12种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独尊心理、厌学心理、早恋问题、迷恋网络问题、追星问题、考试焦虑、情绪方面的问题、学业不良问题、考试作弊问题等。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等;消除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主要有注意中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平衡;增进自我了解,培养中学生自我接受的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中学生健全的情绪生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环境;开设主题讲座;保持书信的交流;转变教育观念,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模式;优化社会环境,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举办家长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素质;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程结构等等。 11岁到18岁的年龄阶段,一般是中学阶段,这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是最充满激情、浪漫,最有创造力、最少保守思想、最活跃的时期。这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度时期,也是对人生、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多梦季节”。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正处在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 是心理功能受阻的易发期和多发期,伴随者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的十分敏感和冲动,花季少年既有绽放的欣喜,也有凋落的忧伤。他们渴望友谊、渴望理解、渴望自由,有时太多的渴望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3.孤独心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人离不开群体,同样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孤独感正是个人

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作者:教科室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0-01-23 12:59:38 浏览446 人次 愉快的、稳定的情绪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心理条件。抑郁、不稳定的情绪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身心疾病。因此,培养良好助情绪对增强身心健康、防治疾病是很重要的。 要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一个人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正确认识,就会热爱生活。往往情绪稳定,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富有事业心、热爱工作的人,在完成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后,就会体验到满足感与成功感。这种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热爱工作的人,具有强烈的上进心,能避免把精力消耗在生活琐事上,因此精神生活充实,热爱工作的人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也会正确地对待困难,积极地克服困难,而那些对工作无兴趣的人,整日患得患失,怨天尤人,会情绪苦闷。 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易引起人的情绪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友好,引起满意的愉快的情绪反应,使人心情舒畅,有利于身心健康。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起不满意、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使人心情抑郁不快,不利于身心健康。 要善于把心中的积郁倾吐出来:使情绪获得适当表现的机会。如果心理上的冲突引起情绪变化,长期压抑在心中,就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而引起疾病。人在情绪苦闷的时候,找细心朋友谈心,倾吐心中抑郁,心情就会平静些。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的情绪是受人的意识和意志控制的。因此,人都要主动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任意放纵消极情绪滋长,经常发怒,将导致情绪失调,引起疾病。 要培养幽默感:幽默感是调剂入的情绪紧张、适应环境的有力工具。幽默感能减低愤怒和不安情绪,使情绪变得轻松。 积极锻炼体魄:人的情绪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一个人身体健康,往往表现精力充沛、心情开朗。一个人长期疾病缠身,容易引起忧郁的心情。中国医学提出的"因病而致郁"就是对久病或重病而易产生情绪抑郁的生动概括。因此,积极锻炼身体,合理安排生活,适当睡眠是情绪饱满与安定的基础。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18592

汪紫君,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成绩中等,性格内向,该生在校极少与人交往,害怕在众人前说话,有见人就回避的行为表现。 案例分析 父母关系紧张,从小生活在父母争吵的阴影下,养成其胆小怕事的性格,父母离异后与母亲居住,母亲不准其父亲探视儿子,更造成彭某对人际交往厌恶的心理,加之彭某小时候与奶奶在一起,受老人性格影响,与人交往较少,造成现在与人交往有严重的障碍。 辅导方法 1、教师主动接近他与其交谈,努力地与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到校面谈或电话联系,与家长沟通思想,让其父母双方达成共识,认识其交往障碍的严重后果,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现场观察和模仿,即教师陪彭某一起观看同龄人之间相处的现实情况。如,一起观看同学课余时的游戏,一起观看同学在放学后的活动,一起在操场、阅览室等公共场所观看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 4、参与活动和模仿,即安排该生由简单到复杂地去参与各种社交实践活动。起初教师邀他一起参加同学们的活动,设法让其体会交往的喜悦。然后逐渐引导其独立与人交往。

马文欣,女,12岁,51班。在校成绩一般,较喜欢语文,爱奇思异想。芮某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特别敏感,与人相处显得任性、霸道、易生气,经常讽剌挖苦同学,甚至动手打与其开玩笑的男同学。人际关系不好,常与同学闹别扭,教师问其原因,说的最多的话是“我讨厌他们!”因而,独来独往,不合群,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常自言自语,或与草木交谈,边抚摸边喃喃自语。 案例分析 芮某,系独生子女,幼时得到其母及长辈的万般宠爱,加上其先天性的斜视,使得其母因愧疚,而给予其极大的怜爱,只要芮某需要,都会无条件地去满足,久而久之,促使其任性、刁蛮、霸道、自私性格的养成,造成与人相处时斤斤计较,吃不得一点亏,否则就大发脾气,因此,难以与他人友好相处。 爱美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芮某日渐感受到了自己长相的缺陷,与同龄人比,自惭形秽,这样,漫漫地滋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主动邀别人玩。总是一个人呆呆地坐着或望着某处出神,同时,心理也逐渐变得脆弱和敏感起来,总怀疑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私下里在议论自己的长相,所以,与同学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当其自我感觉他人的言行是有意伤害自己时,马上以攻为守,对对方进行讽剌挖苦,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辅导方法 1、加强个别会谈:教师常与芮某个别面谈,时间地点不限,及时全面地了解其心理状况,以及她的思想动向和心理需求,同时为了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2、利用日记作文,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抓住其在日记作文中表露出的积极情感,给予夸张式的书面肯定及鼓励:如“瞧!你是一位多么富有爱心的女孩啊,大胆地把你的爱化为大家可以看得见的行动吧!”“其实同学们比你想象的还要热情得多呢!只要你乐于加入他们的游戏中,他们将非常欢迎,试试看吧!”“你有着同学们难以比拟的丰富的想象力”等等,发掘其闪光点,帮其树立自信心。 3、创造机会,展示自己:充分发挥其爱好语文、爱想爱写的优势,多次给她提供在班上当众读自己文章中精彩片断的机会,或要她介绍写作经验,帮助其在同学们面前树立全新的形象,使同学们改变了对她“刁蛮、任性、霸道、自私”的看法,缩小了与同学间心里距离。同时使其得到被他人认可后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自律意识,发扬长处,改正缺点。

4、芮某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对芮某与同学心理上形成的敌对情绪,要及时双方进行辅导。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以及解决建议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以及解决建议 1、中学生的主要情绪特点: 1)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对看法 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自尊的需求迫切,他们珍重自己的荣誉,尽一切努力保护自尊心。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有某种威胁自尊心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和恐怖;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因此,他们对于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会非常强烈,对于教师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会非常敏感。 2)情绪反应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且强度大 中学生情绪来得骤然,去得迅速,顺利时得意忘形,受挫时,垂头丧气,惹着他们三言两语就会勃然大怒,意外的打击会使他们丧失信心,甚至会走上轻生的绝路。 他们的心境主要有两种:一是欢乐、二是焦虑。欢乐是由于生命力的活跃所致,焦虑是由于学习负担所致。中学生的这两种心境是稳定的,交替的。放假了,学习任务胜利完成了,心境就无比欢快、放松;开学了,新的学习任务摆在面前,紧张、焦虑就油然而生。欢乐与焦虑就是这样循环交替,贯穿着整个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心境出比成人更易受感染。如在阅读文学作品,观看电影、电视节目或日常遇到感情色彩浓厚的事物时,中学生较成人更容易被感动。 3)个别差异与性别差异 中学生的情绪反应存在个别差异。有的爱哭,有的爱笑,有的易怒,有的易悲,有的终日乐不可支,有的整天愁云遮面。同时,还存在性别差异。如在消极情绪的表现方式上。男生倾向于发怒,女生倾向于悲哀和惧怕;在情感稳定性上,女生常为小事而伤心难过,但转过脸来即破

涕为笑;男生的情感则相对稳定些。在日常心理体验上,男生容易被兴奋、乐观所笼罩,女生则易被孤僻、悲伤所感染;在对同龄人的情感态度上,男生重视“哥们”之间的信任感情,女生则常常流露出对同伴的猜疑与忌妒。 教师的相处之道:根据中学生的前两个特点,教师应该首先树立一种为中学生所敬重的“良师益友”的形象,只有赢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深入中学生的内心,协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无须讳言,在应试制度的压力下,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意识到也不知道如何去改善状况。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用尊重和理解的方式去关注学生。如当学生成绩的退步的时候,首先耐心了解情况,和学生一起找出原因,帮助他们制定解决方案。 2)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班会课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班会课上,老师不必急于陈述自己的计划和观点,甚至是因为学生表现不佳而用整节课的时间训斥学生,而应该抓紧这个难得的机会增进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说组织一堂学习讨论课,让学生们自由发言,陈述在学习英语时候遇到的问题,然后抓住几个常见问题,让学习好的同学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再一起讨论这些方法的可行性,甚至可以请来科任老师旁听,和大家一起探讨。老师平时教学压力很大,其中一些不敏感问题也可以拿出来和同学们分享,甚至让同学们帮忙设定解决方案。 这种互动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主动学习”,而不仅仅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也就是“我要学”和“要我学”精神的一个延伸,二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老师工作的苦心,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和联系,从而达到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主动性的同时提高。互动

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

论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 陈自力说:“一个国家光有GDP不行,一个有希望的国家的公民要有激情,有理性,互相包容。” ——题记当今社会,物质横流。人民都议论着要如何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但是大家连什么是社会心态都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谈培养呢?我们必须先从社会心态的定义出发,只有先对什么是社会心态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才能更好地解决如何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这个问题。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 谈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的重要性吧!社会心态是联系社会大众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局势的稳定,民生的和谐,甚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等都有重大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社会心态的重视,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更是迫在眉睫。健康的社会心态,不仅是良好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良好社会交际关系和良好心态对待事物的重要条件。社会有个好心态才能正确地看待事情,才能使人们从社会中汲取积极正确的生活态度。个人有个好心态,看待社会才会有好的方面,才会阳光,才会积极,才会永保活力。 在我看来,正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这一变化明显感到不适应,人们往日的社会观价值观遭到现实的分解,而在此社会转型期还未形成新的稳定的社会价值观,使得人们缺乏归属感安全感,在社会生活的变化之中感到空虚、迷茫、浮躁不安、甚至绝望。社会的转型又带来一些不公平现象,更使得人们的浮躁不满升温,又缺乏合理的泄愤、疏导机制以引导社会心态,所以致使我国是会出现浮躁、喧嚣、忽悠、炒作、炫富、装穷、暴戾、冷漠等不良社会心态。 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上的不良社会心态吧。 浮躁,人们不愿意深入思考到底为什么发笑,值不值的发笑。放弃了思考本身甚至放弃了基本的感情,这种发笑到底有多少价值颇值得怀疑。一些电影,电视栏目,以媚俗为能事,追求感觉层次的沟通,热衷于搞那些“笑的绑架”节目,一些电视台让人觉得它不是政府的教育机构,而是被市场买断了的笑的批发部。 炒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社会的注意,有人以自毁形象的方式炒作,就是为了抗社会的忽略,即使引起社会否定性的注意也在所不辞。如凤姐,还芙蓉姐姐等。以自毁形象来博取媒体的关注。从此因此出名。 冷漠,前些年发生的总舵围观者怂恿跳楼者往下跳的看客心理,也是良知麻木的典型表现。这种麻木与鲁迅笔下阿q的麻木毫无而至。就如之前发生在佛山的小悦悦时间,如今已经成为了社会人们的热门话题了。为什么18个路人经过却如此冷漠的,不救小悦悦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也能体现出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的重要性。 以上的心态都值得我们注意。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培养适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的社会心态,我认为要能够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心态的变化归根结底源自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突变,经济结构上的变化使得利益关系加重,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人们就业压力大,加之通货膨胀,使得社会结构呈现出失衡状态。要解决这种失衡,就要关注民生,结局人民群众就业难的问题,调整社会分配结构,使之更趋于合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消除后顾之忧,使人们能在物质上能够安居乐业。 第二,社会心态隶属于精神领域,所以在精神领域也要有所措施,党和国家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理智宽容,平和乐观的的社会心态。要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仅仅做好经济和社会方面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新兴媒体的快速传播,对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而且媒体快速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