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问题的思考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问题的思考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问题的思考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问题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910027809.html,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问题的思考

作者:唐春华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4期

摘要:为了有效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需要相关人员能够认识到

在进行审计过程中影响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因素,并能通过强化监管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拓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增加盈利渠道、提升事务所的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等措施,提升事务所的独立性。本文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独立性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过去相比无疑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并且在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的联通,进一步促进了国内的经济发展,不但出现了许多大型企业,并且也出现了许多的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也就需要更加高效的审计方面的工作,但在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实际的审计工作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会受到影响,并最终影响到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1 在进行审计过程中影响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因素

1.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注册会计师从事相关审计业务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民事责任。这种民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委托人委托后,在为其委托人办理相关业务,提供职业服务的过程中由于违法执业,或者因其自身的过错给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民事赔偿的法律责任。然而,在我国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注册会计师所承担的民事责任惩治力度较小。

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执行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些限制因素在无形中增加了客户追溯的成本,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得不到法律的有效维护。与此同时,由于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是有限责任公司,是负有限责任的法人,如果以会计师事务所为民事责任主体,则负有限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只能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这对于在财务舞弊中资产受到损害的投资人来说,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1.2 在经济上存在对客户的依靠

在众多的原因之中,会计师事务所在经济方面对于客户存在的依赖是影响事务所相应独立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事务所和客户之间存在着雇佣以及相应的被雇佣的关系,所以在事务所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雇用单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于2007年开始实施,这对注册会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注册会计师由于行业起步晚,其审计的独立性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既受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证券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了这些因素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注册会计师执业实务和理论提供参考。 一、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内部因素分析 (一)会计师事务所影响首先,审计委托关系。民间审计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产物,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形成第一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与注册会计师构成第二委托代理关系。注册会计师和经营者共同处于代理人的位置,容易产生共谋。我国审计委托关系还存在失衡。我国审计准则规定,审计业务的委托人是股份公司股东大会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但实际上目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使得财产经营者取代了财产所有者,审计实际委托人变为公司董事会甚至管理者;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集中度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经营者事实上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使选聘制度失去意义。我国现行的民间审计收费制度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直接向被审计单位收取审计费,从而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在经济上缺乏独立性,对被审计单位形成经济依赖。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完全可能为上市公司提供其所需要的报告。其次,非审计服务对独立性的影响。提供审计服务是注册会计师的主要业务,竞争也最为激烈,近年该服务的边际利润和所占收入的比例却不断下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会计师事务所从非审计服务中取得的收入和利润却不断提高,致使会计师事务所乐于接受和提供非审计服务。当非审计服务所取得的收入超过一定限度以后,人们就会认为注册会计师更注重非审计服务,外界的利益相关者会担心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得提供非审计服务的机会,忽略甚至是纵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中的错误与舞弊,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了损害。最后,审计市场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方面的影响。我国审计市场的现状是供大于求,审计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因此,作为供应方的注册会计师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二)注册会计师影响随着审计任期的延长,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不断增多,关系自然越来越密切,从而可能为了避免审计意见对被审计单位产生不利影响而放弃应坚持的原则。另外,从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的行业内部来看,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和审计知识的掌握比较充分,对其他知识缺乏,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就不得不依赖被审计单位的指导和协助,这种依赖必然会削弱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同样是理性经济个体,只要是理性经济个体就必定要使其个人效用达到最大。注册会计师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个体,也必然要使其个人利益达到最大。通常考虑如何使个人财富最大化,即对个人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现值量最大化;与未来的现金流入现值量相关的风险最小化。我国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并未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需强制执行的执业最低标准,在执业的过程中是否遵守职业道德全凭注册会计师个人的自觉行为,当注册会计师面临诱惑时,很难按职业道德的标准要求自己。 二、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外部因素分析 (一)宏观环境因素我国证券市场的不完善致使市场对高质量审计服务比较轻视。目前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流程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流程 会计师事务所是由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的会计师(如中国的注册会计师、美国的执业会计师、英国的特许会计师、日本的公认会计士等)组成的、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组织。因此,审计是其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从审计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审计是所有权监督,与经管权监督共同构成的经济监督体系。它是由独立的机构人员,运用会计检查、财产清查等特定方法,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察、鉴证和评价,以保护其财产安全,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或形式)。 (一)、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审计准则是把审计实务中一般认为公正妥善的惯例加以概括归纳而形成的原则。它虽不具备法令的强制力,但审计人员从事审计时必须遵循。 (1)审计准则是适应审计自身的需要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 (2)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主体的规范和要求。它规定了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和专业资格,并对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予以规范和指导。 (3)审计准则提出了审计工作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是衡量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依据。 (4)审计准则一般由国家审计组织机构或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制订颁布。 (5)审计准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很强的约束力,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 综合以上所述,认为审计准则的定义为:审计准则是由国家审计部门或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制定的,用以规定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和专业资格,规范和指导其执业行为,衡量和评价其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 审计准则-作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分析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理论背景 2001年9月,证监会公布了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造假案,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伪造手段虚构固定资产9074万港元,虚增收入30118万港元,虚构成本20798万港元,虚增利润9320万港元。在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过程中深圳华鹏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如上所述,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频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引发了各界人士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问题的声讨,也掀起了寻找问题根源的热潮,审计行业内也掀起了如何提高审计质量的讨论潮。我参阅了前辈学者在中国知网上发表的论文,总结出来以前学者对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两种不同观点。一部分人认为是会计师事务所制度因素造成的审计质量出现问题。例如:戚少丽在其2012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2001到2011年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处罚提现出以下问题:(1)注册会计师在执业的时候没有把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当作第一要务;(2)事务所内部的质量控制体系执行不够严谨;(3)证监会监管不及时、处罚不力;(4)审计行业内一部分人没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专业胜任能力与执业水平不足,缺乏风险意识与独立性,不能全面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陈加佳则有另外一种看法:(1)审计程序设计不够完善以及实施不到位;(2)会计师事务所因来自市场和经营的压力而导致审计缺乏独立性;(4)审计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和承受巨大压力;(5)大部分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是为应付政策需求助长的行业间恶性、低价竞争。刘爱东、邓诚在2006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执业环境、内部管理、外部监管是影响审计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执业环境因素包括市场动作机制不合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行业间恶性竞争;事务所内部因素包括内部质量控制缺陷、事务所体制不合理及人员素质不高。 另外一部分人认为造成审计质量出现问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陈翔(2011年)认为,影响独立审计质量状况的内部因素包括:(1)审计人员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2)会计师事务所规模。(3)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4)会计师事务所所拥有的行业专长。(5)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评价措施。王宏健(2012年)认为,拥有一定数量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是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的必要条件。然而长期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却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论文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之我见 摘要: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灵魂。注册会计师行业能否恰当的坚持独立性,不仅仅关系到该行业本身,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大环境,本文从独立性的含义出发,分析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因素,针对我国目前独立性缺失现况,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因素对策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不断有“问题”公司被曝光和查处,从国内的“银广厦”事件到国际上的“安然”事件,最后都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相联系,而这些审计的失败都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缺失有关。审计的独立性分为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审计的独立性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自信心,以及在判断时不屈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而要做到形式上的独立是指审计人员与委托方没有任何的特殊利益关系。因为实质上的独立是无形的,通常是难以观察和度量的,而形式上的独立是有形的,是可以观察的。社会公众通常是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形式上的独立性来推测其实质上的独立性,如审计人员是被审计单位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债权人,有近亲属关系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形式独立是实质独立的载体和重要前提。两者的独立性是密不可分,相铺相成的。 当前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主要因素,归纳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1,审计市场方面。一方面是:审计市场的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健全的审计市场。审计市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投机成分很浓,使得就审计市场的需求方而言,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淡然。这是因为我国公司发行新股的资本成本较低,能否取得上市资格就意味着是否取得几乎无偿向社会公众筹资的权利。因此,地方政府都会为所属企业争取这种宝贵的资格,通过一些渠道授意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和验资的过程中提出有利于企业的意见。可见,企业上市资格的取得并非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其次,由于我国一级市场的低风险高收益特征吸引了大量资金,使得本应关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股民,几乎无暇关心哪一家事务所审计了该公司,导致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削弱。最后,对已经上市的公司而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 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 的基本要求》应用指南 (2010年11月1日修订) 一、财务报表审计 (一)审计范围(参见本准则第十八条) 1.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这样的意见普遍适用于所有财务报表审计。但是,审计意见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效果提供的保证。此外,适用的法律法规可能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其他特定事项(如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层报告与财务报表的一致性)发表意见。虽然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可能从这些事项与形成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相关的角度提出一些要求并提供指引,但是当注册会计师负有额外责任对这些事项发表意见时,注册会计师还需要执行进一步工作。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参见本准则第十九条) 2.法律法规可能规定了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与财务报告相关的责任。尽管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这些责任的范围或表述方式的规定可能不尽相同,但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是相同的,即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已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下列责任: (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

(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3.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2)据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3)在财务报表中对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作出恰当的说明。 编制财务报表要求管理层根据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运用判断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士于政策。 4.财务报表可以按照某一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旨在满足下列需求之一: (1)大财务报表使用者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即通用目的财务报表的目标); (2)财务报表特定使用者的财务信息需求(即特殊目的财务报表的目标)。 5.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指会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规定。此外,其他文件可能对如何应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提供指引。在这种情况下,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可能还包括下列文件: (1)与会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判决和职业道德要求; (2)准则制定机构发布的具有不同权威性的会计解释; (3)准则制定机构针对新出现的会计问题发布的具有不同权威性的意见; (4)得到广泛认可和普遍使用的一般惯例或行业惯例。 如果会计准则与提供指引的文件存在冲突,或者构成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文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流程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流程 会计师事务所是由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的会计师组成的、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组织。因此,审计是其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从审计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审计是所有权监督,与经管权监督共同构成的经济监督体系。它是由独立的机构人员,运用会计检查、财产清查等特定方法,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察、鉴证和评价,以保护其财产安全,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在审计中执行的主要程序有: 制定审计项目计划 审计机关应根据国家形势和审计工作实际,对一定时期的审计工作目标任务、内容重点、保证措施等进行事前安排,作出审计项目计划。 二、审计准备 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舞弊风险;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哪些情况: (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2)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 (3)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4)关联方及交易情况;(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

的情况;(6)其他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 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 3、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检查、观察、分析、询问及穿行测试等方法,对贵公司的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及业务流程层面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设计是否合理及是否执行等情况进行了解。 4、基于上述的了解,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舞弊风险,即分析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组成要素: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查风险。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 5、基于上述风险的评价,制定审计计划,即初步判断重要性水平,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重要性水平被看作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被发现的错报和漏报的限度;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 F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根据审计计划,执行控制测试。控制测试涉及的资料及相关岗位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部人员。 7、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制定实质性测试的具体计划,即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通常分为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两部分。 (1)总体审计计划

我国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自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以来,审计行业取得飞速发展,会计师事务所也快速发展,并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年来,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误、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事件不断暴露,对会计审计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前,改变现状,摆脱的困境,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的时刻。因此,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审计质量控制系统在我国虽然还没有完善和成熟,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各个层次上的控制系统,并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随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审计质量将大大提高。然而,近年来,审计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法律诉讼案件层出不穷出现,暴露了审计质量控制薄弱,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也使得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审计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审计市场的审计为背景,影响因素和目前的形势分析的质量控制,并试图建立系统审计质量控制,提出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措施。本文中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①系统分析法。通过研究审计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回顾国内相关文献,系统研究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解决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对策。②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调查文献来获得审计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的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③统计分析法。文章通过分析审计质量控制基本资料,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审计事业的兴亡。随着国内、国际职业环境日趋复杂,审计失败案例频频发生。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认知的提高和对其执业质量要求的提高,财政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财会(2006)4号《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体系共计48个项目,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原有的质量控制准则进行了相应修订,并发布了《会计师事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内部审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兴利、除弊、增值、风险预警、信息鉴证等功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优化内部控制、改善企业风险管理、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舞弊和浪费,这不仅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要求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改革使其发挥其应有的最大功效。 一、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之水①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活动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才能正确地实施审计,才能作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定和评价。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之水,如果丧失了独立性,那么内部审计就名存实亡。独立性对于内部审计来说是指内部审计活动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一个人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而内部审计要对单位管理控制活动进行评价,因此内审人员必须置身于从设计、授权、执行到记录的全部管理职能之外。内部审计人员怎样才算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呢?对此进行判断的标准是,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能够自由地、客观地工作,那就认为他是独立的。自由意味着内审人员可以不受

其他部门、个人或其他外来因素的制约。客观意指内审人员在工作中要保持一种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对审计事项的判断不能服从与他人的意向,对审计的结果不能做重要的质量的妥协。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高级管理人员的认识和态度的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组织地位的影响。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需要高级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双方的共同努力。这对前者而言是给予重视和支持,对后者而言是保持客观公正。 二、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内部审计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较之外部审计有更大的难度。它的独立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有着天生的缺陷。与外部审计相比,我国内部审计由于发展的历史短,各种理论及实践不足使得我国的内审独立性受到严重的制约,纵观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21年(即从我国加入IIA算起)存在以下几个因素制约我国内审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内部审计建制模式及管理方法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三种类型:由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来讲,领导层次越高越有权威性,其独立性越有保障。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在国家干预和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很不规范,缺少完整的独立性。当前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部审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由其他部门领导或合署办公,例如:(1)附属于办公室;(2)附属于会计部门或与会计部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汇编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2月15日,在“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上,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正式发布,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目录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财会[2006]4号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财会[2006]4号 (1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审计业务约定书财会[2006]4号 (16)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财会[2006]4号 (1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财会[2006]4号 (26)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财会[2006]4号 (3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财会[2006]4号45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财会[2006]4号 (5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财会[2006]4号 (6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财会[2006]4号 (6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财会[2006]4号 (67)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2号——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财会[2006]4号88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财会[2006]4号 (9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财会[2006]4号 (9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财会[2006]4号 (107)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存货监盘财会[2006]4号 (11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财会[2006]4号 (116)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财会[2006]4号 (12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财会[2006]4号 (12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1号——会计估计的审计财会[2006]4号 (13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财会[2006]4号 (13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3号——关联方财会[2006]4号 (14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财会[2006]4号 (14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财会[2006]4号 (14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财会[2006]4号 (15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41号——管理层声明财会[2006]4号 (15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财会[2006]4号 (157)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考虑内部审计工作财会[2006]4号 (15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21号——利用专家的工作财会[2006]4号 (16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财会[2006]4号 (165)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财会[2006]4号 (17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比较数据财会[2006]4号 (176)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财会

如何保持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如何保持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CPA行业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尤其是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证券市场混乱,执业人员素质低下等等,这些都严重干扰了我国CPA审计的独立性。本文拟分析影响我国CPA独立性的因素,并对如何保持CPA独立性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CPA审计独立性非审计业务 在注册会计师(CPA)职业道德中,独立性堪称职业道德精髓所在。所谓独立性原则是指CPA在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机构。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CPA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是指CPA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身份。由于CPA的审计意见是外界人士决策的依据,因此,CPA除了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外,还必须在外界人士面前呈现出形式上的独立,只有这样才会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可见,独立性是CPA职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影响我国CPA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通过改制上市的国有企业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在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CPA作为外部审计力量,受聘于股东大会,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保证股东的利益,为董事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尽管已经具备了或者严格地说在形式上已具备了某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治理结构,但距离其目标还相差甚远。 CPA行业内部竞争过于激烈,审计制度存在隐患 以CPA独立审计为主的审计制度在现代社会中占主流地位,CPA的监管采用的是自律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师事务所也参与了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在这种制度下,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很易与维护审计独立性发生冲突,当冲突发生时,很难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牺牲自身的经营目标去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这种审计制度本身对CPA独立性就存在隐患。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采取有限责任制的组织形式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流程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流程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流程会计师事务所是由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的会计师组成的、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组织。因此,审计是其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从审计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审计是所有权监督,与经管权监督共同构成的经济监督体系。它是由独立的机构人员,运用会计检查、财产清查等特定方法,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察、鉴证和评价,以保护其财产安全,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在审计中执行的主要程序有: 一、制定审计项目计划 审计机关应根据国家形势和审计工作实际,对一定时期的审计工作目标任务、内容重点、保证措施等进行事前安排,作出审计项目计划。 二、审计准备 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舞弊风险;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哪些情况:

(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2)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3)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4)关联方及交易情况;(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6)其他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 3、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检查、观察、分析、询问及穿行测试等方法,对贵公司的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及业务流程层面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设计是否合理及是否执行等情况进行了解。 4、基于上述的了解,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舞弊风险,即分析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组成要素: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5、基于上述风险的评价,制定审计计划,即初步判断重要性水平,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重要性水平被看作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被发现的错报和漏报的限度;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6、根据审计计划,执行控制测试。控制测试涉及的资料及相关岗位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部人员。

课题论文: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79159 审计论文 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研 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xx年的脱钩改制以来,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以及事务所的自发行为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扩大的形式主要以合并为主,经过多次大规模的合并浪潮,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发展之路。 2事务所规模越大,越有意愿发展行业专长,越能推动审计质量的提升 20世纪90年代初期,毕马威事务所首先运用了行业专业化运行模式,之后很多大规模事务所也加入其中。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行业专长具有很多好处,可以增加所在行业客户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还可能导致审计服务的差别化,从而提高事务所的竞争能力。具备行业专长的会计师事务所觉察顾客存在错报或者故意隐瞒的可能性较高,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审计服务。另外,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行业专长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同时又不能影响到事务所现有的审计业务,这对事务

所的实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大型的事务所在客户资源、人力资源、审计资源等多方面均比中小型事务所有比较优势,这些均为事务所行业专长的培养提供了前提。同时,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持在审计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更有培养行业专长的动力,对审计质量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保证力。立足于客户资源层面,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的客户资源更广泛,而且涉及多个行业的业务。随着中国加入 WTO 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国内公司海外上市、外国公司设立分公司等跨国合作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国内公司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规模扩大的同时业务也更复杂,并且不断开拓新的领域。这些发展与提升,均对事务所承接有关业务的水平提出了层次较高的要求。从前几年的银广夏以及蓝田股份的财务舞弊案例来看,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及时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不是由于独立性受到了影响,而是因为缺乏行业专长,影响了专业胜任能力。这两家公司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而审计的事务所恰恰缺乏这方面的行业知识。对于很多大型跨国公司来说业务相当复杂,事务所不仅要对所在行业精通,对国外的会计准则、法律制度也要相当熟悉。这些客户的需求也只有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满足,只有在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中才能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一)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一) 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我国加入WTO后,给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既要求我们要运用审计理论和实务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改革。 一、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实践证明,引起独立性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都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一)内部审计建制及模式。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制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审计的附属品而存在,服务于国家审计。主要职能是通过事后审计实施监督。而事实上,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一般无处理权,并且权威性也较弱,很难像国家审计一样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真正的监督,尤其对本单位管理当局本身的决策错误及违纪、违规的监督更显得软弱无力。而且,由于独立性不足,监督经常被曲解为挑毛病,所以很多企业领导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持不合作、抵触的态度,使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服务于本组织的管理者,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均由所在单位掌握。同时,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让内部审计对本单位产生依附,单位领导直接影响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却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三)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 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由其他部门领导,就是合署办公。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人为地削弱审计力量。(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内部审计才开始在全国各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内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许多工作尚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这在客观上就导致了部分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专业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 ——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指南 第一章总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以下简称本准则)第一章(第一条至第六条),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含义,并对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提出总体要求。 一、本准则的适用范围 本准则第二条指出,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具体而言,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年度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表执行审计业务,以及对已审计财务报表执行重新审计业务。 二、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含义 本准则第三条第一款指出,前任注册会计师是指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对最近期间财务报表出具了审计报告或接受委托但未完成审计工作,已经或可能与委托人解除业务约定的注册会计师。 当会计师事务所发生变更时(变更已经发生或正在进行之中),前任注册会计师通常包含两种情况:(1)已对最近一期财务报表发表了审计意见的某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例如,对于执行2005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 A 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而言,前任注册会计师是指执行200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B 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2)接受委托但未完成审计工作的某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例如,对于执行 2005 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 A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而言,前任注册会计师是指之前接受委托执行2005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但尚未完成审计工作的B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而 2004 年度的财务报表,可能是由B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也可能是由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 上述两种情况的前提条件基本相同,都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之间的审计业务委托关系已经终止或有可能终止。对于已对最近一期财务报表发表了审计意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分析

浅谈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摘要 关于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问题一直是会计学术界研究讨论的热点。总所周知,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没有独立性,独立审计就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注册会计师行业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及商业正义的一道有力防线,独立性则是该防线的基石。独立性的目标在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以便于投资者利用可靠的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如何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是审计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在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现状考察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对策。 正文 一、关于审计独立性的相关定义 审计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不受那些削弱或纵是有合理的估计仍会削弱注册会计师做出无偏审计决策能力的压力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对审计工作来讲至关重要。因为涉及市场经济的利益公平,独立性被职业界视为审计的灵魂。 在财务报表审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理论上是公司的财产所有者委托审计师审计,但实际上是公司的经理人在控制审计师的选择,是经理人在委托审计师审计,从而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的发表意见。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安排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注册会计师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对象及其他利益关系人。 关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问题,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看法是托马斯〃G〃希金斯所提出的: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独立性就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定业务,应当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与被审查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如不得拥有被审查企业股权或承担其高级职务,不能是企业的主要贷款人,资产受托人或与管理当局有亲属关系等等。否则,就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公正的执行业务。实质上的独立性也称精神上的独立或事实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不受个人或外界因素的约束、影响和干扰,保持客观且无私的精神态度。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有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而所有这一切无非是希望通过审计的独立来达到审计报告的可靠与真实、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的趋利本质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而有舞弊案的揭露都不是注册会计师,而是看来比较外行的新闻媒体或其他的报表分析者。为什么注册会计师既有专业胜任能力又履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却没能发现问题、没有尽到审计责任呢?为此,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权益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 而且,近年来, 国内外资本市场不断有“问题”公司被曝光和查处,国内外陆续发生的一系列财务造假和审计失败的事件, 从国内的“银广厦”事件到国际上的“安然”事件,无一例外地最后都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相联系有关,从事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未能很好地坚持其应有的独立性。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目前的独立性现状特点为:一、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缺失是一种普遍的行业特点;二、注册会计师没有保持独立性的必要性约束;三、注册会计师独立性没有良性生存的市场环境。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工作总结.

篇一:会计师事务所员工年度总结 年度总结 一、个人的学习体会 作为一名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深知审计工作是对具体事物进行计算、记录、收集有关数据资料,更需要实践才会明白专业的知识机构,和合格的心理素质。掌握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中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还要认真积极地参加各种会计实习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所以我抓住机会到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和学习,下面就是工作鉴定。 从2009年7月1日到2010年6月30日再到现在的工作以来,我接触到了很多的新鲜的事物,不再是实习时候接触国有企业年审的工作了,我还接触到了国有企业的发债审计,保险公司的离任审计,财政检查等工作,感触特别深的是保险公司的离任审计,这次离任审计对与我来说还真是有点特别,在将诶出的过程中发现不单单是审查公司的账务处理,还要看他们单位的内控是否完善,还有就是我第一次接触保险行业对与这个行业的专业会计术语要了解很多很多资料。头一次接触内控,真的是不知所措,再后来的慢慢吸收,觉得明白了很多,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给项目经理或者其他人带来了很多的麻烦,造成不理解的误会,至此我总结自己还是要好好学习,努力下去。我觉得在工作中应该要本着此次工作虽然结束,但是面对以后的工作,我将会更加努力拼搏,为自己的未来打拼出一片精彩!我是为了自己而努力,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因为我知道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才能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洪流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挤沧海”。 在最初工作那段期间,我主要从事抽查凭证、简单的核算汇表格等工作。从进会计师事务所学习他们做的工作底稿,学习怎么抽查凭证,理解怎么核算表格开始,随着参加的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随着对审计业务的熟悉,我开始喜欢上了事务所的工作。每一天,我都按时去上班,改掉了我睡懒觉的习惯。每一天,我都勤勤肯肯地做事情。每一天,我都会解决一些审计实务方面的问题,让我的理论知识得到运用的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理论与实务的一些区别。 刚刚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学习,我没有参加任何项目,而是先学习他们以前审计时留下的工作底稿。以前学习审计工作底稿那一章的时候觉得很难记住审计工作底稿中应包括哪些内容。但是在看了他们做的底稿之后,感觉我就把内容记住了。到现在,我总算是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能产生的巨大的正效应。审计工作底稿,首先是要有一个关于底稿中的符号说明,还有索引号之类的。接着就是要有审计业务约定书、管理层声明书、审计后出具的报告以及审计过后的财务报表。关于被审计单位的营业执照、纳税登记表、基本情况说明一类的也应该整理于审计工作底稿中。如果被审计单位属于特殊行业,还应该提供相关的文件。最后就是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工作底稿、各会计科目审定表和一些凭证抽查记录。实施了盘点程序的,还要有相应的盘点表。实施了函证程序的,函证也应该包括在其中。大概看懂了一点审计工作底稿后,我就开始整理工作底稿的工作了。其实这是一个重复性很强的工作,但由于每间公司的业务不同,底稿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我就趁着这个机会努力吸取知识,找出不懂的地方抓紧时间请教上司。毕竟理论与实践是有着差别的,有时候甚至存在鸿沟。而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感受这些鸿沟并对此作出应有的思考。 抽查凭证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每一年企业都会把去年的报表拿到事务所审计,由事务所审计后出审计报告。所以,抽查凭证是必不可少。既然是抽查凭证肯定就不是每一笔业务都要过目,要抓住每个科目的重大发生额,这不仅仅是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前几次都是由事务所的老师引导我们,教会我们怎样去判断是否抽查这笔金额。在经过反复几次的实践后,我渐渐地可以自己独立的试着抽查凭证,但有时候还是不能准确把握要抽查的金额,可能是缺乏一些经验吧。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评估和分级分类办法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评估和分级分类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树立质量发展导向,发挥注册会计师行业鉴证和服务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许可和监督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9号,2019年1月2日财政部令第97号修改)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开展会计师事务所质量评估和分级分类,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相衔接,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保障。 第三条财政部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能力、业务规模、人力资源构成情况、内部管理情况、运行情况、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安全水平、接受监管有关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分级分类。 会计师事务所分级分类从高到低依次为A+、A、B、C、D五类。 第四条财政部组织对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大中型金融机构审计业务、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质量评估和分级分类。

上述范围内的会计师事务所自愿申请参加质量评估和分级分类工作。 第五条财政部组织专家团队实施质量评估和分级分类工作。专家团队以从财政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等方式产生。 第二章评估内容 第六条会计师事务所质量评估和分级分类按照《会计师事务所质量评估和分级分类指标与标准》(见附件)进行,主要包括评分项、加分项、减分项等内容。 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得分=评分项得分+加分项得分-减分项扣分。 第七条评分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及人员规模情况(20分)。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注册会计师人数情况;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期内年均审计业务收入、年均综合业务收入(包含审计和非审计业务收入)规模等。 (二)专业胜任能力情况(20分)。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上市公司等证券服务业务客户、大中型金融机构、中央企业所属二级以上单位财务报表审计经历;具有会计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的注册会计师人数;全国高端会计人才、财政部会计审计领域咨询专家情况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