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拟新增5条中运量公交通道规划两横两纵一联

上海拟新增5条中运量公交通道规划两横两纵一联

上海拟新增5条中运量公交通道规划两横两纵一联

信息直通News Release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发布消息称:依托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和上海71路中运量公交试点工作,上海市将进一步推进公交优先策略,结合中心城现阶段城市发展特点,规划“两横两纵一联”5条中运量公交通道。“两横”为北横通道恒丰路内江路和虹桥路肇家浜路通道;“两纵”为浦东南路上南路通道和浦建路沪南路通道;一条联接通道是中山东路通道,串联起其他中运量公交通道。据悉,5条中运量通道总里程达到53公里。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任谢峰表示,上海未来将在中心城范围内形成“轨道交通+中运量”的新型城市公共交通主骨架,基本能够覆盖上海中心城区主要公共交通客运走廊。而在选择中运量通道方面,也要满足道路条件好、公交客流量大、允许辅线接入等要求。目前,上海市有两条中运量新线路条件成熟,已初步形成具体方案。

首先是虹桥路肇嘉浜路通道,线路西起虹桥路延安西路,沿肇嘉浜路、徐家汇路、陆家浜路至南浦大桥,长约11公里,目前共有公交线路66条,日均客流量大。另一条条件成熟的中运量公交是浦东南路上南路通道。线路从人民广场起,沿西藏南路、西藏路隧道、浦东南路、上南路、林恒路至芦恒路枢纽,全长16.5公里。

目前,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正在会同市发改委、市规土局、市交警总队、久事公交集团、浦东新区和浦东公交等相关部门对两条中运量新线方案进行深化研究,并同步研究中运量实施相关政策机制。

(据“新浪新闻上海频道”)

上海拟新增5条中运量公交通道 规划两横两纵一联广州BRT获中国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最高奖

近日,由广州市政总院设计建设的“广州市中山大道快速公交(BRT)试验线工程”(以下简称广州BRT),获得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这是广州BRT继“世界可持续交通奖”“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灯塔奖”等国际大奖后,又一次揽获的重量级荣誉。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每年评选获奖工程不超过30项,要求工程项目在工程建设技术、建设理念、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和创新,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詹天佑奖被称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工程奖”,是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科技创新的最高奖项。

据广州市政总院设计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BRT结合广州城市特点及综合交通实际情况,突破了国内外BRT系统的常用模式,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提出了“专用通道+灵活线路”系统模式。据统计,BRT让公交提速84%,全年节省时间3000万小时,7%的私家车用户转移到公共交通,全年减排超过8.6万吨。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地面公交快速化及与社会车辆的逐步隔离化,有效整合了超过80条公交线路,实现公交和社会车辆分道行驶,使BRT具有类似地铁系统的大运力、又保留了公交系统灵活性特点,被业内人士称为快速公交系统的‘广州模

式’。”该负责人表示。

《城市公共交通》URBAN PUBLIC TRANSPORT2019·05

6

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_2030)

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2030)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发展战略 2 第三章港城公交发展模式 4 第四章公共交通客流预测 5 第五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6 第六章中运量系统规划 7 第七章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9 第八章公交枢纽体系规划 15 第九章辅助公交系统规划 17 第十章智能公交规划 18 第十一章近期规划与建设规划 19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政策与保障措施 23 总则 规划目的

为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适应连云港市城市格局变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促进连云港市公共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并完善"城市轨道及中运量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干线为主体、出租车及慢行交通为辅助、社区公交为延伸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为连云港市民提供多模式、一体化、全覆盖、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编制《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 《江苏省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导则》(2013)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指南》(2014.12) 《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2014-8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15—2011 《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JB 99-104-1996) 《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连云港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30)》 其他相关规范、规定和规划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交行业监管,提高公交服务能力,充分借鉴先进城市发展经验,以创建一体化公交优先示范城市为目标,通过加快推进我

论文:浅析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浅析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提出了城市化发展中遇到的人民交通出行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分析了当前城市交通的状况以及城市化带来的交通问题。本文列举出了影响交通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城市公共交通优化规划方面的一些建议。同时本文也谈到了城市规划的四个模式,并在以公交为导向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些城市规划方面的提议。两相结合,浅谈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关键词:城市化;公共交通;规划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城市化发展与城镇布局模式第三章城镇公共交通的现状及发展第四章城镇公共交通规划 第五章结论

第一章绪论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是农民和农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具体表现,城市能获得巨大发展空间,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人流、物流、交通流、信息流向城镇集中,形成集聚效应,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城市交通出行需求。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自行车、摩托车一直是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和发展一直滞后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在中小城市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市民使用公交的意识还不够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确定了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城市交通发展方针,令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公交运力的增加到运营服务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担当了重要角色。然而,受到财政体制、经营机制、管理水平以及道路通行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我国城市人多地少,资金有限,加上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供求矛盾越发突出。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条件变好,私人小汽车大量进入各个家庭,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环境恶化,尤其是特大城市,交通的拥挤问题已经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

城市公交发展规划方案

公交发展规划方案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县城市交通状况发生了极大变化,交通堵塞,事故频发,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工作生活,扼制着公共交通的健康运行,制约着我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我县城市发展,方便居民出行,根据我县城市发展规模方向及公交企业现状基础,本着统筹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现特提出城市公交发展规划方案。 一、我县城市公交的现状与问题 我县城市公交工作起于1998年下半年,历经七年的发展,现已达到了较大的规模。现有公交经营企业2家,公交线路12条,公交车辆150辆,从业人员近520名,营运线路190.3公里,停靠站点(往返)480个。城市公交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工作与生活,为我县旅游风景新城建设及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城市公交在良性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公交站场、站点设施落后。 目前,我县还没有单设的公交车停车场和保养场,现有公交车辆夜间停放在长途汽车站内,车辆维修、保养分散在城关镇各主要汽车修理厂。公交车始末站、枢纽站除客运中心站外,均未建站房停车场设施,只是租用或借用相对较为宽阔的场地,如湖莲潭公园门口、https://www.doczj.com/doc/784921786.html,大桥南侧老车站边等。公交车线路沿途上下客站点也未按要求设置港湾式停车站。总体而言,我县的公交站场、站点设施极为薄弱,远远落后于周边县(市)。 2、公交线网内密外疏,布局不甚合理。 受县城东西狭长地势限制,我县城市公交现有的线路布局呈“丁”字结构,几个辐射点多集中在老城区,交叉点少,老城区负荷过重,交通堵塞,新建成的或即将建成的七星新区、南岩工业区、青山工业区等地线路过疏,换乘困难。 3、缺乏总体规划,城市公交得不到有效发展。 目前,我县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建设和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都没有考虑城市公交线网及车辆停靠站点和调度站、枢纽站的设置,影响了公交线路的开行和居民出行。 4、道路车流剧增,影响公交车辆正常行驶。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指南(终稿)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指南 为指导各地科学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推动建立城市公共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划模式,按照《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文件 精神,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所称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客运轮渡等方式。 一、规划编制总体要求 (一)编制目的。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是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科学发展的先导。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当统筹城市发展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在总结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研判发展形势、分析公众出行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推动建立城市公共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划模式,实现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最大能力保障公众基本出行需求。 (二)编制原则。 1.协调性原则。 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相协调。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确定的设施用地应当提请纳入城市详细规划。 2.系统性原则。 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条件、公众出行需求和政策体系等内容,按照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和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的要求,系统规划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线网和场站,并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与其他客运方式之间的衔接。 3.适用性原则。 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城市自然地理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城市交通发展特点,并充分考虑用地条件、投资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适度超前的规划方案。 4.开放性原则。 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行业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充分采纳意见建议,认真研究论证,形成规划方案。 (三)规划范围。

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也随之增加,进而出行人口数量也急剧上升。“乘车难”及交通设施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不完 善。尽管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公交的优势,制约了公交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低。目前,在一些大城市中尽管实施了一系列公交优化的政策,而 公交的运输量也处于上升趋势,但是公共交通的 出行比例仍然很低。一些城市公交不但没有成为城市客运交通主体,而且公交的比例还呈下降的 趋势。 2,公交服务水平低。主要表现为:速度慢, 乘车换乘不方便,路线不合理,密度低,甚至有些 地方存在公交盲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道路面积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远远落后于交通量 的增长速度。 3,公交服务水平差。公共交通低水准的服务

质量常成为乘客投诉与媒体曝光的对象,直接影 响其承担的客运比例。公共交通低水准的服务质量常常表现为乘坐公交车耗时太长、舒适性差、安全事故多、公交乘务人员服务质量差。 4,公交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构成主要以公交枢纽站为依托,实现点与 点的连接。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在旧城市改造和新区开发时没有把公交设施配套纳入统一规划, 给交通营运、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5,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不合理。“发展公共交通”与“保持主要道路通畅”是城市交通工作者的两大目标。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公共车辆的投放量日益加大,乘车难的矛盾有所缓解,行车难的矛盾却日益突出。特别是大巴列车化、中小巴频繁靠停,形成动态瓶颈,严重影响了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 二,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途径 城市公共交通对居民的生活有着很大影响,公共交通必须以方便居民出行为目的,并兼顾公交企业效益。因此,针对目前城市公共交通出现的主要问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doc

摘要: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正变得越来越拥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城市配套设施不完善之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发展未能与城市的发展相同步也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做好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在应对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合理利用等方面都有着极为良好的效果。但是,现今在我国各城市中的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并不完善,不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城市,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都面临着各种突出的问题从而制约其快速发展。文章在分析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在大城市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在大城市中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困局;应对措施 前言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城市的拥堵情况越来越严重,同时也对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通过对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中的公共交通体系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我国各主要城市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上尽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但是其相对于城市化的巨大需求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为使得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需要在总结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 1 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主要由公共汽车、轨道交通以及出租车以及公共自行车等组成。现今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巨大需求与城市土地供应的矛盾制约着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于完善。现今制约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城市公共交通运载率低。(2)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意识不强,由于城市公共交通人性化服务的不足使得城市公共交通很难获得民众的认可。(3)城市中关于城市公交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由于土地供应紧张使得城市公交发展所需的加气、场站都无法进行良好的配套,阻碍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建立于完善。 2 造成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2.1 对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到位 在城市的发展中,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中的基础服务设施之一,对于民众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人口快速增长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新的挑战,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构建起完善、合理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使得民众能够方便、快捷的出行。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能够吸引更多的民众放弃开私家车转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城市拥堵问题。 2.2 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支持力度不够 在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中所面临的另一个难题相关配套设施及运营投入支持力度不够,资金短缺正变成了常态化的问题。根据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城市中的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占城市gdp总量的4%±1%是比较合理的,其中城市公共交通所需要的资金要占据基础设施资金的16%±2%左右,但是通过对我国城市中的城市公共交通所投入的资金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各大、中城市中对于城市公共交通投入的资金比例都较低,远远无法满足城市公共交通的巨大资金需求。 2.3 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不合理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实际中发现其并未引起各方的重视,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简单随意缺乏合理化的研究致使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存在着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等的问题。现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需要增加或是延长新的线路以确保新建区域民众的出行,需要在线路的规划设计中进行科学的论证以确保线路设计的合理性。

洛阳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洛阳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一、项目背景和研究范围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的西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洛阳经济的蓬勃发展,洛阳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小汽车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洛阳市的城市交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重大的压力和挑战。洛阳市城市公共交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洛阳市居民的日常出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洛阳市的公共交通发展中面临着一些问题,突出体现在现状公交线网布局亟需优化调整、公交换乘枢纽匮乏、如何合理有效利用道路资源以及公交场站设施用地缺口大等方面。为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促进洛阳市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多元化、高质量、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为市民提供快速、安全、舒适、经济的公共交通服务,受洛阳市城市规划局的委托进行洛阳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编制。 项目的工作目标:深化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建立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创造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保障居民出行的方便、快捷、舒适;明确公交线网系统的结构模式和场站设施布局结构模式,协调公交发展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考虑规划用地控制可能性和持续发展的弹性;大力改善近期公交服务水平,提出公交线网调整方案、场站设施调整方案、公交系统改善规划方案、道路配套改善方案;明确公交发展的政策和技术保障措施。 规划范围为洛阳市规划区,总面积约220km2。规划年限为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 二、公交现状特征 2003年底,洛阳市拥有公交汽电车689自然台,折合711标台,万人公交车拥有率为6.5标台/万人,低于规范要求的10标台/万人;公交车型基本上以单节车型为主;洛阳市共拥有场站设施19处,总用地面积为220115.46m2,其中停车面积39121.67m2,公交停车场严重匮乏,目前共有23条公交线路的公交车辆在公交场站外面占路停放,停车台数为253自然台,总占地面积16239m2;洛阳市共有公交首末站41个,其中大型首末站有8个,中型首末站有2个,其余31个均为小型首末站(配车量最大只有21自然台);大型公交站点主要集中在中州路、洛龙路、景华路、金谷园路、纱厂路、南昌路上,中型公交站点主要集中在九都路、景华路、洛龙路上;2003年洛阳市公交年客运量为13563万人次,自1998年以来公交客流增长速度很快,年递增率达到9.07%。 洛阳公交服务水平指标:单车客运量只有每年19.1万人次,随着公交车辆拥有有了长足的进步,乘车舒适度大大提高;300m半径覆盖面积55.28km2,覆盖率58.75%,500m 半径覆盖面积87.62km2,覆盖率93.11%;市区公交线路平均运行速度约为19km/h,其中通过市中心繁华区的13条公交线路平均运行速度≤17km/h;洛阳公交的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为1.145,并不算高;公交车平均每车载客量仅为28人,满载率不足50%,公交乘客的舒适度比较高;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2.09,偏高。 洛阳公交存在如下主要问题:用地布局对公交发展有利,但路网不够完善,导致公交线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主体内容与工作流程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主体内容与工作流程 一、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基本内容解读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根据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方式、车辆数、线路网、换乘枢纽和场站设施用地等,并应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高峰客流的需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

公共交通规划 (Public transport planning): 根据居民出行的分布及其发展趋势,统筹安排不同公共交通方式的功能分工、线网布局、场站建设、车船配置以及相应的人员和机构等事项的发展计划。 ——《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

充分发挥规划调控作用、科学编制公共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要在对交通现状、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公共交通为核心,通过编制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科学配置和利用交通资源,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和土地配置模式。城市交通规划要与城市总体布局和人口产业分布相协调,确定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有关技术和经济政策;综合考虑各种交通方式、换乘枢纽配置,以及与对外交通的衔接,重点确定公共交通结构、线网分布、场站布局、用地规模、建设计划等。 ——46号文摘录

二、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工作流程

交通规划总体设计现状交通调查与交通问题诊断交通需求发展预测交通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规划方案调整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计划编制 交通系统规划的滚动规划方案综合评价不满足目标满足目标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与执行过程框图王炜主编 《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中城市公共交通规划部分内容word参考模板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在城市行政辖区内,为本市居民和流动人口提供乘用的公共交通,包括定时定线行驶的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中运量和大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以及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客渡轮、轨道缆车、索道缆车等交通工具及其配套设施。一、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目标任务 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中提出的我国城市近期公交发展目标是: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速度打到20Km/h以上,准点率打到90%以上。站点覆盖率按300m半径计算,建成区大于50%,中心城区大于70%。特大城市基本形成一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50min,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大中城市基本形成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30min,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总出行中的比重在20%以上。 应注意的是,公共交通规划目标与规划研究范围和期限是紧密相连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按规划期不同可分为:近期规划(3~5年)、中期规划(5~10年)和远期规划(10~20年)。 二、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总体框架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属于多目标决策问题,其决策符合多目标决策的一般过程。完整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框架包括从规划目标分析、规划主体内容设计、规划检验到规划实施的全过程。 1.规划目标分析 规划目标分析是价值判断的直接体现,是规划工作的起点,一般考虑的内容有:规划的项目背景;规划依据,包括国家政策和地方发展战略;规划的宗旨和原则。因规划项目不同,可能包括一般目标和特殊目标,要反映规划的思想方法、技术线路和应达到的要求。

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题目】Should governments spend more money on improving roads and highways,or should governments spend more money on improv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buses,trains,subways)? Why?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details to develop your essay. 【范文】 Good transport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uccess of both individuals and a city. Without efficien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people will waste a great deal of time going to and from work. This will make them tired and less productive in their jobs. People may rely on either private or public transportation to get them to and from work. If a choice has to be made between spending money on improving the roads for private vehicles or improv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I would choose the latter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 of all,better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including buses,trains and subways,will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use them rather than drive their own cars. This will reduce the total amount of traffic on the roads and make travel quicker for everyone. Second,us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saves energy. 公共交通的好处有哪些写英语文章 BRT has brought many advantage to our everyday life.BRT help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It is very convenient and also very fast,people can benifit from BRT a lot.

苏州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苏州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主持人:徐循初 项目参加人:徐循初汤宇卿王正许传忠纪立虎张乔张扬杨辰巴今 一、概况 苏州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的经济中心。1997年末,苏州市全市行政区面积8488.42平方公里,人口572.89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为1132.5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9713元。 苏州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的地理范围为苏州市区,包括以古城为核心的中心城区、苏州新区、工业园区、吴县市区和浒关。 本次规划分三期:近期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人口规模达到120万人之时;中期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人口规模达到150万人之时;远期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人口规模达到180万人之时。 二、规划总体构思 1.任务来源 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在城市中供公众乘用的公共汽车、电车、出租车、地铁、轻轨、轮渡、缆车、索道等各种交通方式的总称,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客运交通的主体。发达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方便居民出行,促进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建设的宏观指导性文件,是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的深化。为了与苏州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相配套,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苏州市公共交通公司的委托,在苏州市规划局和市政公用局的领导和关心下,根据苏州市(1995)208号文件《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编制纲要〉的通知》和苏州市人民政府的部署以及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关意见和提案,结合苏州市公共交通建设的实际需要,特编制本规划。 2.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是建设一个经济、方便、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 根据苏州市交通需求和投资水平的综合分析,苏州市公共交通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目标为: 充分挖掘现有设施的潜力,加大公共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并辅以优先发展公交的政策措施,提高公交运营系统的客运能力。为满足市民的不同出行需求,积极发展快速轨道交通、准快速公共汽车、专线旅游车等公交客运方式,根据需要调控出租汽车,建立适合苏州城市形态特点的公共客运结构。努力提高公交线网的覆盖率,使公交网络及运力的布局与城市土地开发的进程相协调。力争在远期,使公共交通承担的出行量由目前占总出行量的4.3%提高到10%以上。努力提高公交车的数量和质量,力争在近期使公交车拥有率由目前的4.3标台/万人,提高到5标台/万人,即平均2000人一辆标准车;中期提高到6标台/万人,即平均16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