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科研促进教学概要

以科研促进教学概要

以科研促进教学概要
以科研促进教学概要

以科研促进教学

科研是大学活力的源泉, 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高校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又要进行科研,要将二者有机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

一、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

重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把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在《国际贸易问题》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参与省、市、校级科研课题近十项,主持校教改课题两项,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以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第一,将科研项目成果融入教学中,例如,在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国际贸易学》等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将承担的省级、市级重点科研项目的内容引入教学,如当讲述产业集群的理论时,本人将所研究的省级课题:江苏省科技厅的项目“长江沿岸化学产业园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的成果作为教学案例,项目中的部分成果已经被省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所采用,是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园发展的第一部资料完整、数据齐全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并带有前瞻性的调研报告。对发展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特别是长江沿岸化学工业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所提出的对策与措施的实施能促进我省沿江化学产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向学生讲解国际投资时,引入了江苏省经贸委的课题“江苏国际制造业基地战略研究”的成果,研究江苏如何引导国际资金投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江苏制造业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当讲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挑战时,引入了江苏省教育厅课题“加入WTO 后过渡期内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研究”, 该项目的成果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抵御风险、开拓国际市场及发展跨国经营等方面提供了可行的对策方案。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第二,将科研学术论文融入教学中,在进行《国际贸易学》等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当讲述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邓宁(J.H.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时,本人引入了已发表在《国际贸易问题》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从OIL 模式看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及我国对

策”,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解了OIL 模式的精髓及其实际应用;当讲述国际贸易壁垒时,在教学中引入了科研论文“我国对外贸易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当讲述我国加入WTO 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在教学中引入了论文“加入WTO 与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策”,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国际贸易知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理论应用于实践。

第三,将教学改革的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中,将本人主持的南京工业大学教改课题“国际贸易学多媒体课件开发”、“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应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授课的形象性、直观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把在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带到课堂,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及科研新成果及时融入到教学中去,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同时,科学研究也使教师更充分地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给学生以前沿的引导。通过亲临其境的科研经验,把知识讲活,培养有创造力和发展观点的人才。

在讲课过程中,注重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性个性,使学生创新性的想象力、判断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并使学生的创新才能和创造潜能得到发挥,为今后走向社会能够持续创造性地工作并取得良好的业绩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二、科研如何促进教学

教师要注重围绕教学开展科研,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了及时的了解和深入的把握,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广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师开展的科研与课程具有一致性,科研成果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

师将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直接带入课堂,将最新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科研很好地推动了教学。

科研工作和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年来, 在科研项目的带动之下, 在长期的科研实践及本科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前沿动态,并将科研的思维方法及成果融入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思维方法的学习,得到了学生较高的评价。科研工作的开展开阔了教学的视野,丰富了教学的手段,革新了教学的技术,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对教学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1.促进教学内容更新。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使得教师对学科前沿动态保持充分的敏感,能较好地把握学科的最新动态。同时,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在利用专业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利用课堂讲授和专题介绍的形式补充教材的不足,如在讲授国际贸易政策内容过程中,及时向学生补充讲授书本上没有的最新国际贸易案例:反倾销案例、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等,增强学术性和前沿性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学术品味,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促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近年来,学校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探索,教师以此作为自己的科研对象,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而且积极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促进了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本人进行了“国际贸易学多媒体课件开发”、“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教学实验建设”,教改成果已投入教学使用,效果显著。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在课程内容即将结束之际,为了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课后分组写作课程小论文,围绕某一专题充分准备,并分小组上台演讲,由教师点评,通过这些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分工协作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这一点对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是至关重要的,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协调地发展,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研究工作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中所做的工作

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结合起来进行,使教师对学生论文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并将教师已发表的论文作为文献资料提供给学生参考,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思考,如国贸02级的王蓉同学写作毕业论文时,参考阅读了我已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基本理论知识能做到活学活用。

结合专业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紧紧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兴趣,给出适量的毕业论文选题,供学生选用;由于选题与教师从事的科研紧密相关,因而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能得心应手,学生论文写作水平也不断提高。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应用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初步

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四、科研成果在教案中的体现

将科研中的前沿成果及时反映到课程教学教案中, 使教学内容跟得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在科研中的心得体会使教师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教师具有开阔的思维, 创新的精神, 才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有人认为, 教学的更高目标不是让学生确信, 而是让学生处于不断质疑的状态。教师通过各类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的教育、示范等熏陶和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以科研的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广泛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在发展科学研究的同时,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研究是新知识的源泉,是高校教学质量的推进器。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拓展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经济管理学院孙本芝 2006年7月

以科研促进教学

以科研促进教学 科研是大学活力的源泉,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高校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又要进行科研,要将二者有机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 一、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 重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把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在《国际贸易问题》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参与省、市、校级科研课题近十项,主持校教改课题两项,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以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第一,将科研项目成果融入教学中,例如,在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国际贸易学》等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将承担的省级、市级重点科研项目的内容引入教学,如当讲述产业集群的理论时,本人将所研究的省级课题:江苏省科技厅的项目“长江沿岸化学产业园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的成果作为教学案例,项目中的部分成果已经被省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所采用,是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园发展的第一部资料完整、数据齐全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并带有前瞻性的调研报告。对发展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特别是长江沿岸化学工业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所提出的对策与措施的实施能促进我省沿江化学产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向学生讲解国际投资时,引入了江苏省经贸委的课题“江苏国际制造业基地战略研究”的成果,研究江苏如何引导国际资金投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江苏制造业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当讲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挑战时,引入了江苏省教育厅课题“加入WTO后过渡期内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研究”, 该项目的成果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抵御风险、开拓国际市场及发展跨国经营等方面提供了可行的对策方案。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第二,将科研学术论文融入教学中,在进行《国际贸易学》等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当讲述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邓宁(J.H.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时,本人引入了已发表在《国际贸易问题》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从OIL模式看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及我国对

以科研促进教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

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发表时间:2019-02-22T14:53:25.6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作者:黎洪何冰 [导读]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技术与综合素质软实力之间的竞争,想要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拥有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水电分公司长沙市 410007 摘要: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技术与综合素质软实力之间的竞争,想要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拥有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当然,加强人才的开发与培训,对于任何行业来说,提高一个企业的软实力对该企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而且想要快速的开发高技术人才,抓好培训工作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加强对人才开发与培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才培训;创新性教学 1企业内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规划意义 企业对内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规划主要包括五点:人才的预测、人才的配置、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以及对人才的管理。预测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现有的内部人力资源指数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预测同时对人才队伍的档案加以构建,在与同性质企业进行竞争的过程中以自身企业发展和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为出发点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对人力资源发展的未来走向以及企业今后的需求加以预测;人才配置则是以岗位实际编制作为出发点,结合设置岗位的实际需求对素质相符的人员进行配置,与此同时,对所有不符合岗位需求的内部人员进行了解。培养环节主要是为了设置一个上岗的标准,在经过培训的员工达到上岗的标准之后予以上岗的准许;使用环节则是将达标的人员合理地配置到需求的岗位之中,并且对后备人员进行合理的使用;管理环节则是按照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人才进行预测培养,构建起人才梯队层次,对完成配置的人员公平使用的同时将人力资源发展的相关规划做出有效的管理。 2目前企业人才开发和培训中出现的问题 2.1人才培养方法略显保守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业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正是这些改变,使相关行业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突出的进步。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需求,各企业完善了管理制度,使企业员工在进取精神和人才开发的创新性以及技术水平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取得了些许的效果。但是,由于企业在人才开发与培养方面过于强调高学历,企业员工中高学历人才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但真正愿意服务于一线的技术人员却很少,逐渐形成了员工年轻高学历化的趋势,虽有专业化学历,但缺乏工作经验,而真正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却被流失,导致二者无法平衡。 2.2培养教学缺乏创新 创新是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源泉,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想要企业能够有一个长久的发展,创新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企业在进行人才开发与培养过程中忽视创新意识这个问题,不注重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导致了科研型人员的缺乏以及新兴技术的缺失,只能跟随西方发达国家的脚步,在发展上受到种种限制,无法实现质的超越。 2.3人才综合素质层次不等 人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是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中常常出现技术型人才很多但科技型人才却少之又少的情况,较多企业在职人员对待新项目、新知识缺少学习探究能力和对新事物了解的积极性,这便是职工能力止步不前、不能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另外企业缺乏精通发展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常常需要以外聘的形式进行人才引进。只能通过他们带领带动企业在职员工来学习相关技术,做好培训工作,形成独立的体系,此过程中如果不善管理很容易形成人才流失现象。 3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策略方法 3.1构建人才储备机制,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后备人才保障 企业发展的长久动力在于对人才的储备程度,在应用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的同时还要针对性地培养一些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绝大多数员工在刚一进入企业之后很难立刻将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并且一些员工给管理人员留下的表面印象甚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程度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来将员工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之中进行锻炼,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定期应用岗位轮换制度来使员工能够对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掌握,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管理人员也可以在长时间的培养过程中对员工的实际素质做到深入的了解,并且在这段时间里各个员工对于岗位的适应性也会充分地显露出来,此时,企业便可以将内部技术质量岗位与行政管理岗位所需的,具有较好的发展潜质的员工选拔出来进行重点培养。具体的人才储备机制内容可以参照下面的方法进行构建:对于进入企业三年和三年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应用人力资源考查的方法将各个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人才选拔出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锻炼考核,在发现各个员工在某一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力之后进行重点培养,由此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储备所需的人才。 3.2.树立新型人才开发与培训理念 企业在对不同领域的人才引进以后,还需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快速树立对新领域人才开发与培训的理念。虽有物质决定意识的说法,但意识对物质也具有同样的反作用力,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意识,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企业在新领域上的发展,而错误的意识只会对新领域人才的培养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在新领域人才开发与培训时,要首先对其进行理念培训。在培训前,先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对行业有一个亲切的认识以后,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行业的重要性与可持续性,促使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行业工作上去。由此可以看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人才开发的培训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集中授课的方式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在培训时,使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可以对所教授的专业知识进行现场讲解,有利于彻底改变以往呆板的填鸭式教学,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改为求知型教学,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学习,增加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员工的学习动力,培养团队精神与写作能力,这对其日后的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3.3开发与行业相关的新领域,并及时做好培训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也正朝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样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如果一个企业能够积极地引进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人才,并充分利用资源做好对在职员工的培训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有效地提升该企

抓实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

抓实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南宁外国语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宗旨,不断完善机制,关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有效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实施以来,学校确立“以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教研与科研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发展、博雅学生培养、学校文化建设’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坚持策略创新,整合研究模式,巩固研究成果,形成科研优势,以此带动学校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学校确立教科研工作的三大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动力。 1.健全机构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以及骨干教师参加的科研领导、工作小组, 制订了学校教科研工作规划和活动方案,采取“校长一一教导处一一教研组一一课题组”的四级管理模式, 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教导处为中心,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充分调动各方面主体力量形成教育科研合力,让教科研工作在规范有序中运作。 2.抓好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机制 为使教科研工作步入科学管理的快车道,学校还完善了一系列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如《教育科研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教育科研工作奖励评价方案》等等,并由专人负责,做好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使课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加大经费投入,形成保障机制 学校每年用于各项课题研究的经费达到4?5万元,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教师 人手一台电脑,班班通设备和高科技电子白板的使用,为教师查阅资料、提高课堂教学与研究效率提供了方便。学校每年除了添置大量图书、报刊以外,还为教师订购各类专业刊物,如《中国教育报》《当代教育 科学》《威海教育》《文登教研》等。其中,《威海教育》《文登教研》经常作为精神福利免费发放给教师阅读、学习。 二、立足实践,策略创新,确保教育科研工作有效运行 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提高质量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和学生。为此,我校关注教师队伍、紧盯教学实际、着眼学生发展,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策略创新为保障,确保教育科研工作有效运行。 1.源于实践,务实立项 随着立项课题的逐步增多,我们认为,科研工作不能贪多求全,更不能脱离学校和教师实际,有项就立,有题就做,必须坚持科研与教研的同步发展,落实问题即课题的研究策略。为此,我校立足实际,认真开展立项前的调研工作,针对存在的真实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最适合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科研课题,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的研究” “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研究”“语文、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等,让这些课题的立项、研究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真正服务于师生发展。 2.实效培训,打造队伍 有人说: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就应当引领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激发教师生命潜能,让教师走上幸福的科研之路,学校做实“引领”这篇文章,不断创新形式, 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快速提升。 一是全员读书,丰富内涵。为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我们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并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充电、开阔眼界,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撰写学习活动心得体会,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轨。并通过每周“大家推荐”的形式,分享教师通过学习积累的精华,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升。 二是行动研究,促进成长。为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着眼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上学期,学校开展教学模式研讨、同课异构活动、读书论坛、教有妙招、网上研讨、导学案编写比赛、素养大赛等系列活动,让教师在参与中提升,在历练中成长。 三是名师引领,协同发展。我校以“强化教师发展意识”为目标,做好七名工程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 机结合,提升教师素质,带动学校发展。学校组建学科“名师工作室”,立足名师自身培养的同时,通过“课 堂教学展示” “成长之路报告会”、送课下乡、网上研讨、师徒牵手等活动,引领带动全体教师协同发展。

关于职业教育中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pdf

关于职业教育中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关于新的教学方法的阐述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的教育理论界介绍了为数不少的国外现代的教育理论,如来自德国 的范例教学论和柏林学派的教学理论等等,而涉及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文章则比较有限。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本课题选定了四步教学法、引导提示法和行为导向法作为阐述的对象。 1.四步教学法 四步教学法以对某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它由四个教学环节或步骤组成。 第一步,讲解。首先,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等,以便根据 他们的情况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然后,教师通过演示某器械的功能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引入教学的主题——如器械的安装或制作。在这一步骤,教师尤其应该注意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动机。 第二步,示范。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即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应该掌握的知 识和技能,并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等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师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实物或教学用具向学生示范如何操作。 第三步,模仿。在这一步骤,主要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即按照教师已做的示范,自己动手 模仿操作。 第四步,练习。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重复,教师也 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在这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通过练习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 在四步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提示型的教学样式教授教学内容,不过随着教学环节的延展,教师也采用评价、教学对话等共同解决型的教学样式。教学的组织以班级授课为主,但是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变化的形式,如让学生环绕在自己周围,以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示 范动作和过程,可以借助于静态或动态的直观教学技术,如模型、绘图、现场参观、演示实验等 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学生学的活动更多的是受纳性的,学生主要通过倾听、观察、模仿、练 习等形式展开学习。 2.引导提示法 引导提示法是70年代以来,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 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种“关键能力”的概念近年来在职业教 育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可以理解为“职业性和跨学科的能力,并且补充了职业性的资 格”,并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即: ——组织能力。包括有明确的任务目标,任务的实施要准时精确,有良好的协调技巧等;

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1]

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是本科高校的重要特征。科研是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源泉,是 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推进器。只有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丰富学科内涵,拓展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推进科研促进教学,制定了《关于科研促进教学的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 (一)加强科研设施、科研经费对改善本科教学条件支持力度 1.加强科研设施对改善本科教学的支持力度 学院要求凡是用科研经费购买的科研仪器必须服务于本科教学,科研基地必须 赋予教学实验和实训功能。用科研经费购买的科研图书资料必须从课题组转到各系、部资料室,要做到共享。要保证在科研中改善教学条件,在教学中促进科研,要做到教学和科研的一体化,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加强科研经费对改善本科教学条件的支持力度 学院科研经费是指:①纵向课题科研经费;②横向课题科研经费;③院科研专 项经费(含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教师参加学术交流经费、科研发展配套资助专项经费、博士科研启动费、教改研究项目经费、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等);④院科研课题资助经费、青年科研基金。 要求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科研经费在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要有10%--15% 的科研经费用于购买科研教学仪器和科研图书资料;课题科研经费五万元以上的要有15%以上的科研经费用于购买科研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 (二)加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的支持和管理力度 教师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论文、著作、课题、科研奖、产权成果和学术交流等。 为了促进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优先对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资助。 1.加大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支持力度 为了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根据学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办 法,每年将优先资助博士论文及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出版,加大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支持力度。 2.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进入课堂 科研课题、论文和科研活动是教师科研促进教学的载体。要求教师通过吸收学 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举办学术讲座等活动,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进入课堂。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引导,鼓励教师对学生科技活动加以指导。积极倡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作 1.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 学院在科研经费预算中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预算项目,用于支持大学生科 研创新和课外科技活动。为“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业计划大赛等竞赛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2.组织具有科研潜力的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确立或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研究 开展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进行科研立项活动。对学生提出的科研课题经院专家评 审通过就可以获得大学生创新基金支持,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指导教师由负责课题的学生自行聘请。同时要求教师在确立课题时要吸收部分学生参加课题的研究过程,要让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了解科研,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给学生

“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_开题报告

“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阜蒙县泡子学校课题组主持人:程文和 一、课题的提出 当今,人类社会正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当然信息化在教育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INTERNET的诞生实现了全球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大到世界有名的顶尖高校,小到GPS无法定位的乡村小学可以共同分享先进的教学资源,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实践探索性的教学模式,这对于我们这样的镇级中学来说无疑是个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我们真的感谢互联网这个强大而神奇的信息平台,让我们想以前不敢想的,做从前不能做的,感谢它让我们又一次站在巨人的肩上,又一次插上智慧的翅膀,在教育教学的广阔天空中再一次超越自我的腾飞,但是对于以新生事物作为载体带给我们的新的知识和挑战,我们能不能完全面对和正确解读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所以如何改变我们陈旧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所分享的新的资源匹配,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值得思索和急于解决的问题,质的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些内容无疑证明了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走进新课程中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才能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呢?其一:《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

泰安职业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

泰安市职业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9年工作计划 工作思路: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以职业教育教研大讲台和职业教育云平台为内涵建设活动的载体,以深化课程建设、打造特色课堂、整合教学资源为核心环节,开展第二期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建设工作。注重前期建设成果,强调教学质量的优质高效。 一、制定落实《泰安市第二期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2019-2021年)》(创新工作) 在《泰安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2016-2018 年)》泰教发〔2016〕12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制定《泰安市第二期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2019-2021年)》,以职业教育教研大讲台和职业教育云平台为内涵建设活动 的载体,以深化专业课程建设、打造特色课堂、整合教学资源为三个核心环节,注重前期建设成果的落地使用,强调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科学合理,强调教学质量的优质高效。努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为全市职业学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一)抓好载体建设,创设良好教研环境。

一是以学校为基础建立健全教研机制。各级教研部门指导学校建立教研大讲台,积极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研究,学科专业能力大赛、教学大比武、特色课程研讨、信息化教学业务培训等教学教研活动。二是深化信息化职教云平台的运用,依托前期系列建设,形成体系化、名师化、信息化、同课异构在线化、本地化的优质微课资源包体系,推动优质资源社会化和市场化,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二)依托大讲台,深化课程建设,推动内涵规范发展。 规范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不断修订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完善专业课程结构,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年内,依据省专业分级标准,完成示范性、规范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成20个左右市级“德技并修”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的评审工作。 (三)打造特色课堂,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全员达标活动。为促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掌握运用符合专业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为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在全市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全员达标活动,邀请省内外教学专家,分批次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教学能力达标验收工作,年内,各职业学校完成35%以上专任教师达标任务。 二是开展“匠心育人”特色课堂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双

教育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教育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篇一: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科研五年发展规划为指导,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和陕西教育局“教科研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师能和教科 研水平,切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强化“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意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以建设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坚持对教师 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和文化知识 素养,开展有学校特色的多元化校本培训,培养能满足现代教育 发展要求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让全体教师获得可持续提升。 1、课题研究:开展“教师教育科研常识”的专题讲座、讨论,邀请专家指导和引领,力争有1~2个市级以上的立项课题,围绕 主课题立数个县级、校级子课题;做好自治区级、市级立项课题 的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做到使每位教师都具有教科研常识,创 造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学习型校园。 2、教师培训:依据计划,按照以“整体推进、分层发展、协

同优化”的基本策略,通过多形式、广渠道、大强度推进教师培训,13年做到每位教师通过校本培训24课时以上,分层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达人均24课时以上。通过校本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力争每个专业30%的教师成为校级骨干教师,10%以上的教师成为市级专业骨干,5名以上教师成为石嘴山市学校知名教师。通过师徒结对、教师定期继续教育培训,增加学校专业化的培训,“研究型”教师比例达85%以上。 三、组织机构 组长:薛建 副组长:朱欣荣 成员:常江涛韩瑞 四、具体措施和工作 1、营造科研氛围,强化教育科研作用 通过宣传、参与、督促、检查等措施,强势推进,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 育科研是实践先进理论,是解决教学教育实际的、现实的问题,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最佳路径,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全体教师相信科研、依靠科研,主动的参与科研。比如:开展学习教科研培训活动,每月两周星期五下午为教师的学习时间,形式多样。再比如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邀请专家、领导来校指导,以教研组为单位一年外出学习一次。再如为教研组订阅《信息快教科研讯息报》,让教师了解教育最新信息。

谈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谈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学校教育科研开展得如火如荼。当前,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应该增强研究的意识,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教育科研呢?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 科学的理论对教育科研起到定向、规范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教育科研必定起点低、盲目性大。 教育科研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行为过程。每一项教育科研总是围绕着如何解决教育问题而展开的。问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也决定了研究的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是教育科研的永无休止的任务。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探索、揭示教育规律,使人们按教育规律办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老师说,教师的工作是教书,只要把学生成绩提高上去了,何必搞教育科研?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是从事教育科研还是不从事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能给我们老师带来什么好处。 二、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 1、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位老师,可以说,从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做一个学生爱戴、家长尊重、领导认可,并有相当知名度的好老师”,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可以说都想在教育教学上有所建树,有所成就,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成为名师、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呢?上海市浦东区洋泾中学校长李海林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四个时期。 职初期:参加工作最初的一段时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工作(如上课、备课、作业批改、学生谈心等),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如作息制度、生源情况、备课组情况、教师情况等),与同伴形成工作关系。其成长的主要动力,是对教师职业的好奇、向往以及学校管理的压力(如教案、作业检查,听评课,各种材料的撰写,学生成绩的对比等)。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教师职前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个人的基本素质。一般情况下是1到3年。 第一次专业成长期:教师们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1)是进一步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其主要方式是边教学边熟悉教材,其主要成果是对教材内容的“学科式”掌握,尚未发展到对教材的“教学式”掌握。 (2)是对教学基本步骤与方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其主要成长方式是模仿,其成长标志是能够熟练驾驭和控制课堂,但主要是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上,对于为什么这么做,则思考不多。 (3)对学生的关注。开始形成所谓的学生观,这种学生观并未受到审视和提炼,但教师的教学开始考虑学生。

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精

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 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城关小学:刘月霞 春风带着迎春花的芳香一路飘来,这花香传递着一个喜讯:教育科研评价小组来到我们学校,这无疑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促进和帮助,在我们紧张忙碌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些许的安慰,我心中充满喜悦和感谢,梳理一下我们近两年的教科研思路,进行反思、自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现状分析: 城关小学现有33个教学班,教职工96人,学生1300多名,专任教师92人。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市级骨干教师3名,区级骨干、学科带头人26名;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5%;职称结构比例:中高4名,小高54名。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组织机构。校长挂帅,主任带头,全员参与,始终把开展教科研作为学校工作全面有效开展的强劲动力,把参与课题研究作为提升干部教师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把教育科研工作作为引领我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因此,我校每年的教育科研计划总是在学校教学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校长的大工作策略指导下,教科研工作有计划、有总结、主题鲜明。 为了能给教师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促进研究和改革,学校始终重视信息与档案的管理,并下设主管领导一名,组长一名,负责校园网建设,在网络平台上给老师们提供更多的方便。 多年来,我校承担了多项区级以上研究课题,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十五期间,我们参与了全国十五规划课题“分层评价的研究”、“网络环境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研究课题;教育部“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育应用研究”;并独立承担了区级课题“寻找网络环境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中间地带,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2007年10月,我校又承担了北京市重点课题“新农村背景下,有利于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持系统

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育质量

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育质量 摘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竞争十分激烈,我们必须冲破以往的封闭思维方式,站在动态的社会发展的大视角去思考、去教学。在教学工作中要以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实质上就是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思维方式,增强科研意识,加强对教育对象——学生的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研究,提高科研能力,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李志民教授关于《提高科研水平提升教育质量》的宣讲,作为河北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育质量。 一、科研在教育中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科研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教学;搞好教学,关键在教师。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必须把科学研究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环节。 河北科技大学是一所发展中的教学型综合性地方大学,作为河北科技大学的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有的认为科研应该是国家重点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任务,地方性本科院校应以教学为主,搞不搞科研无关紧要;还有的同志甚至将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对立起来,认为一抓科研就会影响教学。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天职,但需要强调的是科研对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国内外经验证明,一所大学没有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同样也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博览群书、熟读经典、传授知识不再是衡量教师学术水平的唯一尺度,从科研能力、社会贡献角度评价教师学术水平已成为社会通行的评价方法。 第一,科学研究是教师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通过科研工作促进教师自我知识结构更新和知识体系的充实,以及对知识前沿的把握和学科知识的理解,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奠定了“能动性”基础。 第二,科研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可以培养教师的开拓创新和顽强拼搏精神,提高教师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强烈的进取心, 往往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精神、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第三,通过科学研究,教师能够深刻地了解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了解社会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创业能力的要求。教师们通过科研创新去探索、去掌握本科教学中的许多教学规律和

职业教育研究工作思路

职业教育研究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在市教育工委、教育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即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服务,为职业学校服务,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服务,为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服务)、全局意识,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研工作的含金量,不断开拓创新,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开创职业技术研究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一)、完善发展职业教育研究管理机制。在原有11个中心教研组的基础上做好调整、充实、完善工作,进一步明确主持学校、兼职教研员的职责,指导各专业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提高各职业学校的教研水平,确保教研质量。逐步实现职教研究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我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 (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办学宗旨,职业教育是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数以万计的中等实用人才,所以专业理论和技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是与普通教育的区别所在,更是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为此,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理论课的研究和技能课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强化专业课技能训练。一是加强教材和大纲的研究。在教材研究方面,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训。打破以前的传统实验体系,将新的知识技术和方

法融入教材中。二是注重教学过程。在实施专业技能教学时,确定知识体系、工艺体系和实际操作体系。加强每个单元的训练和检测,为任课教师提供一把尺子,为学校提供检查和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提高专业技能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三是指导专任教师采取多种研究教学训练方法。根据专业、设备、内容、训练目标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计算机应用专业可以采用竞赛法、演示法和榜样示范法。又如在农学可采用观察法和对比法等。四是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和技能鉴定。根据每个专业技能鉴定的标准,指导职业学校制定相关的训练科目,使训练和鉴定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有的放矢的训练,在鉴定时能够顺利拿到技能合格证书,为将来的就业铺平道路。 (2)狠抓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生产管理的真实氛围。目前实训基地建设远远跟不上教学的需要,学生多设备少的现象很普遍,职教研发挥理论优势指导学校让现有设备充分利用,更好的为职业教育技能训练服务。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专业岗位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同时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实际生产。加强校外培训基地的联系,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工作进行现场培训。大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有效弥补校内实训的不足,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及时掌握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3)强化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最近一段时间,各职业学校的招生都不是太好,生源质量不高,成绩参差不齐,如果教师讲课方法仍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授课,教学效果不会理想,课改势在必行。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成绩水平进行从备课、讲课和检测方法全面改进。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新影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科研促进教师成长

教育科研促进教师成长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已经凸显出来。教育科研能力是21世纪的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既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是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依据自身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研修,持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促进专业的自我发展和成长。教师通过学习、实践、研训、反思,结合自身的实际,以经验为凭借,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案例、随笔、反思、札记等,让教育教学实践升华为科研理论,使专业水平再度提升。博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自主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在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交流研讨中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xmlnamespace prefix ="o" /> 关键词:教育科研专业成长理论学习写作博客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已经凸显出来。教育科研能力是21世纪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教师只有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对教育进行研究,他才不会是一支燃烧之后便什么也没有的蜡烛,而会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闪亮的恒星。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既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是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从教育史可以了解到,教育家最初也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与一般教师的区别是在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研究教育,于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自己获得发展,最终成为教育家。我们一线教师虽然科研思路、方法等不及专业人员,但我们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是在学校这个“大田”、“车间”中对教育现象以及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

以科研促进教学

以科研促进教学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Y201014)的研究成果。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增长采取了内涵式与外延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扩大现有高校的规模与新建学校来实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目标,一些由多所专科学校合并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应运而生。[1]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院校都有系统及行业背景,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新型大学,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层次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大学主要任务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其中前两者是大学的本质与内涵,后者则是前两者功能的外延。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教学与科研就好比一座拱门的两根支柱,只有两者都强大时才能支撑住高等教育这座拱门。但是,在这类应用型院校中却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因此,对现阶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如何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重教学,轻科研”现象的原因分析

1.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传统及特点 工科院校一般又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 学型大学四种类型。在后两种类型的工科院校中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而绝大部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属于后两种类型。这些工科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虽然基本上是“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但是,由于是由传统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学校和教师的精力更多是放在教学上,客观上造成了这些学校科研起点低、基础差、底子薄,科研资源有限,教师的科研水平总体还不高。 2. 教师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尚未形成传统的教学型院校一直以来基本上是以开展教学活动为主,对科研的要求一般比较低,往往全凭教师的个人自觉行为。而教师由于长年从事教学实践,科研项目大多涉及较少。因此造成了教师对科研活动重要性认识的缺失。现今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纯粹的知识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为此,要求高校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尽可能参加科研活动,使自身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并能将科研的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来,将前沿性知识和科研成果教授给学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科研来促进教学。虽然,目前新建的本科院校科研起点低、基础差,科研资源有限,教师的科研水平总体不高,但是教师可以紧紧围绕教学任务而开展科研活动,从教学研究活动开始起步,逐渐参与到科研项目中。通过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形成全新的教学风格,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师在科研与教学两个方面的精力分配不当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包括对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对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教学反思、教科研结合等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本学期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做“一点穷追”的常态教科研,如何物化教研成果等问题。 课题研究使教师对教育情景更加敏感,认识和识别自己所处的情景和遇到的问题,不断优化策略,改进教育行为,促使教师不断生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展开,教师会不知不觉踏上了研究之路,在“学习—实践—反思”这三者之间循环游走。 首先,使教师不断的读书学习,滋养教师底气与灵气。 爱默比尔说: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挑战所激发,而不是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会表现出一种激情,一种创造,才会真正投入。 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把学习变成内需,而非外因。教师意识到一个教学问题,通过长时间读书、与同事讨论来解决问题。对研究型教师而言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学识的广度、厚度、深度决定着你把学生托起的高度。研究型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网络学习等等方式,持续不断的学习。使学习真正的融入生活,使教书育人生涯有汩汩的春水流淌、有浓浓的绿意萌发,使教师的人生充盈剔透、美仑美奂。 其次,养成教师反思的习惯和意识,引领教师走向卓越。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思想从何而来?关键要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课题研究中的教师,回到一种本真的状态看待自己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反思教学行为的症结所在。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能够让教师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反思能“使教师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是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通过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一、什么是教师“科研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直接影响教育科研效率,使教育科研任务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能力,课题实验方案的制作能力,课题实验的操作能力,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能力,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等。 “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且长时间内起作用的性质和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经验、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技能、教育科研理论素养、教育科研信息处理能力和教育科研创造才能等。 教师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的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从人的本质角度看,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本质的规定性,是教师科研活动的产物。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内在的本身力量的表现,是教师科研素质表现的“现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之间具有内隐外显的特点,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就是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才会表现出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意义 1.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教育创新”的理念。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教育科研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搞教育科研,才能进行“教育创新”,才能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而搞好教育科研的前题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2.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学校中心工作的需要 作为学校,教学是中心,但科研是关键。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一条不可替代的途径,没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就没有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需要广大教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教科研课题开展学术研究、论文撰写、案例实录、调查报告等教育科研活动,这样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的中心搞好。而要搞好教育科研就必须提升广大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提高的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型教师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即“教书匠”)而言的,指的是在教育领域中,能积极主动地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