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曹宝明: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状况、原因及影响分析

曹宝明: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状况、原因及影响分析

曹宝明: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状况、原因及影响分析
曹宝明: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状况、原因及影响分析

曹宝明: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状况、原因及影响分析

[内容提要]1949~1993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七个完整的波动周期,其中1989~1993年尚未能够确定为一完整周期。分析表明:(1)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周期长度一般为5~6年,且波幅较大;(2)引致波动的原因除了一般经济因素之外,还有政策和体制的偏差;(3)粮食产量的波动对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有着极强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进程;(4)未来几年里我国粮食产量将可能出现滑坡,最好的结果是波谷在今后的5年内出现,最坏的结果是波谷在今后的1~2年内出现。

粮食种植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由于多种原因,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频繁的波动,尤其是在粮食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国的粮食产量又出现了非平稳增长的势态,这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给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中国粮食产量波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探讨粮食产量波动的内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粮食产量平稳增长的对策[(1)],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1949~1993年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状况[(2)]

(一)分析方法

描述粮食产量波动通常使用总产量指标或总产量增长率指标,但是由于它们各自的缺点,本项研究引入了“粮食总产量残差百分比”这一新指标,并作为描述粮食产量波动状况的主要手段。运用这一方法的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确定粮食总产量增长的回归方程:Y[,t]=Q[,0]X(1+r)[t],其中t 为年份,Y[,t]为t年的粮食总产量,r为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率。

第二步:计算t年的粮食总产量趋势值Y[,t]。

第三步:计算t年的粮食总产量残差百分比d:d=Y[*][,t]-Y[,t]/Y[,t]×100%,其中Y[*][,t]为t年的粮食总产量实际值。

该方法的优点是考虑到了技术进步导致的粮食总产量长期增长趋势,从而便利于更深入地研究波动的原因,而且可以同时用来研究古典型波动和增长型波动。其缺点是在确立回归方程时,时期的长度选定较为困难而且计算繁琐;尽管如此,这一方法仍然不失为迄今为止的一种最为有效的分析方法。

(二)波动状况

1.波动周期。根据上述方法,我们通过对1952~1984年粮食总产量的时间序列的回归分析,得出下列粮食总产量趋势增长函数:

Y[,t]=12456.84×(1+3%)[t],t[,1949]=1

依据这函数方程,我们将1949~1993年的粮食产量波动划分为8个周期:①1949~1954年,1952年波峰,1954年波谷,6年;②1955~1961年,1956年波峰,1961年波谷,7年;③1962~1968年,1966年波峰,1968年波谷,7年;④1969~1972年,1971年波峰,1972年波谷,4年;

⑤1973~1977年,1975年波峰,1977年波谷,5年;⑥1978~1981年,1979年波峰,1981年波谷,4年;⑦1982~1988年,1984年波峰,1988年波谷,7年;⑧1989~1993年,1990年波峰,波谷可能属于1992年或1993年之后的某一年,尚不能最后确定。

2.波动特点。第一,周期长度比较规则。在无法确定1989~1993年是否为一完整周期的情况下,仅从1949~1988年之间的七个周期来看,最长的周期为7年,最短的周期为4年,平均周期长度5.57年,周期长度离差1.294年,波长变异系数0.232。由此可见:(1)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周期长度变异不很大;(2)我国粮食产量波动

一般以5~6年为一个周期。

第二,扩张期稍长于收缩期。在经济周期理论中,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通常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此我们将粮食产量波动的复苏、繁荣阶段合并称为扩张期,而将衰退、萧条阶段合并称为收缩期。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扩张期平均为3年,离差为0.926年,变异系数为0.309;收缩期平均为2.57年,离差为1.294年,变异系数为0.503。由此可见:(1)我国的粮食产量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然滑坡,即由衰退转入萧条,从而显示出粮食产量的滑坡具有隐蔽性和突然性;(2)我国的粮食产量在由复苏转向繁荣的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持续增长,它同时说明两个问题,即粮食产量一旦滑坡,那么从低谷上升到一个新的增长高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而粮食产量一旦出现恢复性的增长,那么就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增长趋势,若不居安思危,繁荣之后接踵而至的便是衰退。

第三,粮食波动的周期幅度大。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落差(波峰与波谷的垂直距离),最高为41.52%,平均为19.04%;但从时间序列上看,则有波幅逐渐减小的趋势,这说明政府对粮食生产调控力量的逐渐增强。

二、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

(一)分析方法

粮食产量是粮食生产者这一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成果,因此要分析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必须寻找到粮食生产者所面对的以宏观经济为背景的、从生产要素供给开始直至粮食产出过程结束为止的经济传递链条,并以这一链条为基础,分别从要素供给阶段、要素配置阶段和粮食产出阶段来探寻引致粮食产量波动原因的方法可称之为“经济传递链条分析法”。一般来说,对任一特定周期的粮食产量波动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原因:

1.要素供给阶段的影响因素

A.影响土地供给的因素。从表面上看,影响粮食生产土地供给的因素是其他生产项目或产业与粮食竞争土地这一稀缺资源,但其背后还存在着更为深层的因素:(1)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和比较收益;(2)区域经济布局及产业发展政策;(3)土地由粮食种植业转向其他生产项目或产业的制度约束程度;(4)新垦土地的潜力及能力。

B.影响资金供给的因素。从国家投资来说,有两方面的因素:(1)财政状况;(2)产业政策,而产业政策的背后是收入再分配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政策的总体目标和结构性目标。就集体及企业投资而言,其主要方式即所谓的“以工补农”和“以工建农”,其影响因素主要有:(1)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2)地方政府与乡镇企业的联系方式以及地方政府对发展农业的偏好程度;(3)乡镇企业支持农业对乡镇企业及其有关负责人可能带来的利益大小。而农户对农业投资的水平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1)粮食的纯收入和比较收益;(2)农户的积累和储蓄水平;(3)农户的经营习惯和技术优势程度。

C.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劳动力供给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主要因素有:(1)人口增长因素;(2)城乡就业政策,特别是与之相联的户口与身份制度;(3)粮食与其他生产项目和产业的收入差异程度;(4)粮食以外的农业生产项目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状况;(4)农户的经营习惯以及年龄、技术的影响。

D.影响技术及管理供给的因素。一般而言,管理可以归属于技术范畴,即技术进步也包含着管理技术的进步。技术供给的直接影响因素是:(1)农业科研;(2)农业推广;(3)农业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其间接影响因素是:(1)农业科研及推广体制;(2)农业教育体制。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1)科技管理与投资体制;(2)一般教育体系及其管理体制;(3)农业中的就业与身份制度;(4)农业中的技术需求。

2.要素配置阶段的影响因素

要素配置从两方面决定粮食的最终产出:一是要素配置状况;二是劳动的有效程度。

首先,要素配置状况表现为数量比例、结合程度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粮食生产项目中的分配,其影响因素有:(1)要素供给状况,它决定了配置要素的总量、结构、质量等,并且由于通常存在的劳动力过量供给而带来了劳动力与其他要素结合程度的降低,即劳动力的边际报酬MRL 0;(2)不同粮食生产项目的机会成本与比较收益,其核算指标是会计成本、经济成本与市场价格,它影响着既定的粮食生产要素在不同粮食生产项目之间的分配。这又与粮食及农产品价格体系的合理与规范程度相联系。

其次,劳动的有效程度是决定粮食生产要素生产率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因为在要素投入既定的情况下,能否使粮食产出最大化,除去自然因素外,最关键的就是劳动要素的利益偏好。而影响劳动有效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它又可分解为:(1)生产组织与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微观生产组织规范等;(2)流通组织制度,包括粮食价格制度、流通管理制度、粮食流通企业制度等;(3)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与保护程度,包括风险基金制度、粮食储备制度、价格补贴制度、农业信贷制度等。

3.粮食产出阶段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影响粮食生产要素供给和要素配置的因素必然同时又是影响粮食产出的因素;另一方面,在粮食产出阶段,又存在着几种特定因素的影响:(1)自然灾害因素;(2)产后损失因素。这两大因素有时具有巨大的影响,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与投资能力之下,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有一技术合理程度,但这种技术合理程度是通常难以达到的;此外,一定的价格水平代表着粮食作为财富的稀缺程度,从而也就影响着粮食产后损失的数量及比例。

(二)1982~1988年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

1.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由表一可知,1982~1988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2~1984年的扩张阶段和1985~1988年的收缩阶段。这两个阶段在80年代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因为1982~1984年通常被称为“高速增长阶段”,而1985~1988年通常被称为“增长停滞阶段”,正是由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存在,才有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样,正是由于增长停滞阶段即连续四年徘徊阶段的存在,才有了人们对我国粮食问题的进一步反思。值得一提的是,1985~1988年也正是中国经济改革难以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时期。表一1982~1988年的粮食生产

(附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

阶段1:1982~1984,产量扩张的原因

Ⅰ、要素供给原因

A、土地供给减少。1984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82年减少了868万亩,削减了5‰,幅度较小。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是政策性的。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粮食产量的高速增长不是由土地供给增加带来的。

B、资金供给略有增加。这一阶段的资金供给存在结构上的差异:(1)国家和集体投资减少,由于这两部分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对近期的粮食生产影响不是很大;(2)农户投资增加,农户投资主要表现为流动资产投资,因此对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家减少农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政策的非农化导向;集体减少农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公社体制的瓦解和集体力量的削弱以及农村非农产业起步阶段资金积累的要求;农户增加农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以联系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初步完善了农业收入分配制度,既使农民增加了储蓄,也调动了农民在非农产业尚不发达情况下的农业投资热情。

C、劳动力供给总量略增,比重下降。1982年农业劳动力为32013万人,1985年增加到了32538万人,净增525万人,增长率1.6%;但农业劳动力占农村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则由1982年的71.6%下降为1985年的68.4%,下降了3.2个百分点。这说明,劳动力供给也不是这一阶段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

D、科技进步因素。据测算,在这一阶段,技术变革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0~30%。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指标值的增长变动趋势来看,也说明了这一点。

Ⅱ、要素配置原因

首先,由于要素供给决定了配置要素的总量、结构、质量,而且由于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制度限制了其流动性,因而要素配置的基本特点是:(1)劳动力剩余,MRL<0,这同样说明了土地的稀缺和农业资本金的不足;(2)劳动力素质较低,并且通过需求约束抑制了现代农业生产新要素的供给,从而使得粮食生产在低技术含量和低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增长与发展。所以,要素供给通过要素配置而对粮食产量的作用,除了有限的技术进步因素外,对粮食产量的增长基本上没有多大贡献。

其次,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阶段粮食的产量扩张主要依赖于要素配置过程中劳动有效程度的提高。之所以出现劳动有效程度的提高,原因有:(1)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分配制度,从而在利益关系上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改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既部分放开了粮食市场,又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从而增加了农民的纯收益;(3)政府增加了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使粮食再生产有了基本的资金准备。

此外,这一时期基本是风调雨顺,粮食生产未遇上全国性的特大自然灾害,从而保证了粮食生产的迅速增长。

阶段2:1985~1988年产量收缩的原因

同样按照上述分析方法,对这一阶段粮食产量的下降可以直接列出下列原因:

第一、土地供给大幅度减少。1985年与1984年相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6058万亩,减少幅度为3.6%,此后虽逐年增加,但直到1988年,粮食播种面积仍比1984年少4142万亩。以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为粮食总产量的构成因素,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这一时期(1988年与1984年相比)所减少的1323万吨粮食中,有70%是由土地面积减少引起的,其余30%是由单产下降所引起的。可见,土地供给的减少是这一阶段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第二、物质投入略有增加,但物质投入报酬率下降。与1984年相比,1988年农业物质投入增长了70%,但是扣除同期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只增长了36%,平均年增长率只有7%左右。与此同时,农业物质投入报酬率出现了递减趋势,每元物质投入所产出的粮

食由1984年的8.38公斤下降为1988年的6.25公斤。

第三,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与1984年相比,1988年农业劳动力减少了1082万人,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是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程度迅速提高的必然结果,对于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农业来说,它无疑会扭转劳动边际效率为零甚至为负的局面、并进而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滞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质量普遍下降的趋势,从农业中转移出去的大多是有知识、有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未能转移出去的老弱妇幼劳动力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结果是劳动有效程度的大幅度降低。

第四、农业科技进步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时期农业机械及电气设备所增甚少,过去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时期所购置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技术状况恶化,未能得到迅速更新,新型农机设备没有得到推广应用,实际机电作业比重下降,农技推广站数量亦有很大幅度的减少。农业技术的停滞趋势与农业劳动有效程度的降低共同导致了粮食单产的下降。

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时期的粮食徘徊导源于政策和体制的偏差:

首先,政府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轻农化的政策取向,并主要体现在投资政策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存在两个背景因素:一是1984年的粮食丰收,导致了一些人认为中国粮食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二是1984/1985年开始,经济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了城市,从而客观上转移了政府对农业的注意力。

其次,农产品价格政策失误。1985年开始实行的合同定购制度通过对粮食实行比例收购价,实际上降低了农产品收购价格,这一价格信号加上1984年的“卖粮难”引起了农民从1985年开始对种植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加上农民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劳动有效程度的降低,导致了粮食总产和单产的全面下降。

再次,粮食生产经营体制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在生产领域,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打破人民公社体制的一种制度创新,其制度效率到1984年之后已逐渐达到极限,因而当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之后,粮食乃至整个农业生产在机会成本的推动下成了生产要素大量外流的产业,因而粮食生产的经济外部性在缺乏政策约束和制度创新的情况下削弱了粮食的基础地位。在流通领域,以合同定购为标志的粮食市场化改革初衷是良好的,但是缺乏三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一是对粮食计划管理体制的全面更新而不是单兵独进;二是粮食市场主体的成熟和粮食市场体系的完善;三是以农业补贴为基本目标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包括风险基金制度、储备制度等等。

(三)1989~1993年粮食产量波动的简要分析

在1988年我国粮食产量跌入谷底之后,1989年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至1990年出现了一个较强的增长高峰,但是这一增长势头在1991~1992年突然连续衰弱,尽管1993年突破了4.5亿吨大关,但环比增长率仅为3.1%,增长幅度十分有限。1.1989~1990年粮食产量扩张的原因

这一阶段粮食产量能够跳出连续四年的低谷徘徊并达到一个新的产量高峰和增长高峰,是连续数年政策调整的结果。这些政策包括:(1)调整了合同定购制度,将合同定购恢复了计划统购的性质,从而迫使农民不得不追加粮食播种面积。以1989年为例,因素分析表明,这一年所增产的1337万吨粮食中,60%来自土地面积的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近3000万亩),只有40%来自单产的提高(每亩单产仅比1984年增加1公斤)。(2)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增加了“三挂钩”农用物资和农业投资,通过比较利益的提高吸引了农民的物质投入。从而使这两年对农业生产直接进行物质投入有了显著的增加。(3)治理整顿政策压缩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使得大量转移出去的农业劳动力不得不回流农村,客观上导致了粮食生产劳动投入的非常规增长。

2.1991~1992年粮食产量收缩的原因

首先,从经济运行和表层现象看,1991年的粮食减产与这一年的大面积自然灾害直接

相关,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是自然灾害,那么在1990年延续下来的政策背景之中,1991年的粮食产量绝对不会出现负增长。而1992年粮食产量的增长衰减则是必然的,因为以开发区热为主要标志的工业的高速发展、基建投资的超常规增长,不仅带来了农业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大量生产资源的流出,而且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它与1985年的粮食滑坡有相似之处。

其次,从体制层面来看,1991~1992年的粮食再度滑坡还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中,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对粮食和农业增长的绩效已经达到极限;在没有以产权变革为核心的新的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情况下,规模不经济与劳动有效程度的进一步下降必然会导致粮食产出的逐渐萎缩。(2)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既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增加了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自由程度和重新配置的机会,农业劳动力和资本大量地流向农村非农产业甚至城镇。(3)现有的粮食市场化改革仅以削减财政补贴、摆脱财政包袱为目标,而未能建立起以保护农业为主要目标的、富有效率的粮食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财政补贴体系,从而当农民面对更大的市场风险而又孤立无助时,必然“用脚来投票”。

3.1993年粮食产量再度辉煌的原因

1993年粮食产量突然扩张,并突破4.5亿吨大关,又一次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1993年的粮食丰收主要是由于秋粮的增产。在全年增产的1382万吨粮食中,只有不到25%是夏粮的贡献,秋粮不仅贡献了其余的75%,而且弥补了早稻的减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年的粮食增产一方面是由于种植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单产的提高,尤其是秋粮单产的大幅度增加。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92年减少0.4%的情况下,夏粮播种面积略增,秋粮播种面积增加了较大幅度,而削减的全部是产量较低、品质较差的早籼稻的播种面积。所以秋粮单产的提高和种植面积的扩大是1993年丰收的基础。

对1993年的粮食产量的创记录增长可以作出如下基本判断:首先是低谷增长(残差仍为-3.11),其次是偶然性增长。在秋粮播种之前,专家普遍预测,1993年粮食产量将比上年有所减少,“预计全年粮食面积减少2000万亩以内,总产量将减少200亿斤(即1000万吨)”这意味着秋粮将减少800万亩,并减产数百万吨。但结果是秋粮增种445万亩,并增产1561万吨。

三、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

1.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一、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到工业投资规模的扩张。将1952~1988年的粮食总产量与工业投资指标值作平滑处理后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下列回归模型:

IN[,t]=101.49+0.0097FP[,t]-1,t 1953

其中:IN[,t]--t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FP[,t]-1--t-1年粮食总产量(万吨)

判定系数:R[2]=0.9764

上述模型表明某年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前一年的粮食总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 [2]=0.9764)。仍以1982~1988年为例,1982~1984年粮食产量处于扩张阶段,增长率分别为9.1%、9.3%、5.2%;而1983~1985年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也迅速扩张,增长率分别为12.6%、24.5%、41.8%。1985年粮食产量迅速下滑,增长率为-6.9%,1986年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也相应回落,由1984年的41.8%急剧下降为15.3%,下降了26.5个百分点。

这种影响的传导机制是:当粮食产量迅速增长时,意味着农业为工业提供了更多的积累,同时也使政府可以放心地将部分农业投资转化为工业投资;当粮食产量下滑时,意味着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减少,同时出于对稳定市场供给尤其是食物供给的政治考虑,不得不将部分工

业投资转化为农业投资。

第二、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工业产出水平。将1949~1988年的粮食总产量与工业总产值指标值进行平滑处理后得出下列回归模型:

IP[,t]=1317.7+0.009147FP[,t-1],t 1950

其中:IP[,t]--t年工业总产值(亿元)

FP[,t-1]--t-1年粮食总产量(万吨)

判定系数:R[2]=0.9914

该模型表明某年的工业总产值与上一年的粮食总产量也具有极强的相关关系(R[2]=0.9914)。例如,1982~1984年是粮食产量迅速扩张时期,1983~1985年的工业总产值则随之迅速增长;相反,当1985年粮食产量急剧下滑时,1986年的工业总产值增长势头则随之衰落,如果不是工业体制的变革,那么1985~1988年的粮食徘徊必然使工业产出也出现增长停滞。

粮食产量波动通过两条途径影响工业产出水平:一是供给途径,即粮食波动通过影响工业投资而制约工业产出规模,并且通过影响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及粮食与食品工业的原料成本来影响工业产出;二是需求途径,即粮食波动带来农民收入的变化,进而通过农村购买力的变动来影响对工业品的需求,并导致工业品生产的扩张或收缩。

2.对粮食生产者的影响

首先,粮食产量波动影响粮食生产者(农民)的收益。这种收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收益,二是间接收益。所谓直接收益是粮食生产的会计利润,所谓间接收益是因增加粮食产出而放弃的其他产业项目的收益或因放弃粮食产出增长而得到的其他产业项目的收益。定量分析结果如下:

(1)当粮食增长处于波峰时,农民种粮的直接收益较高,并带动总收益的增长。例如1984年粮食产量处于增长高峰,每亩利润率达80年代最高水平,为16.9%,当年农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净增45.56元,增长率为14.7%。

(2)当粮食增长处于波谷时,农民种粮的直接收益较低,但是间接收益则迅速增加,从而带来了农民总收益的大幅度提高。例如1988年粮食产量处于增长低谷,每亩利润率达80年代最低水平,为7.3%;而当年农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净增82.39元,增长率为17.8%,无论是增长的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是80年代最高的。

(3)无论是在粮食增长的扩张期还是收缩期,农民的收入都能得到较稳定的增长,而由于粮食纯收入占农户家庭总收入中份额的越来越小,导致了在这两个时期粮食产量与农民家庭总收益的较低相关性,但在农村产业非农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其相关性则较大。

3.对粮食消费者的影响

粮食产量波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数量,二是质量,三是支出水平。粮食产量高速增长时间,居民能够以较少的支出充分选择到质量较好的粮食;而粮食产量下滑时,这一状况则会逆转。其中核心的一点是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其价格波动具有传递性和放大作用,即粮食产量波动与物价总水平波动呈现出高度的负相关。

之所以出现这种负相关关系,是因为宏观上的货币传导和微观上的成本传导(详见专题报告之二)[(3)]。

四、未来几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状况的基本估计

迄今为止,1989~1993年还不能断定是否为一完整波动周期,从表面上看,1993年为一个新的增长高峰,那么1989~1992年为周期Ⅷ,从1993年起将开始周期Ⅳ。如果1989~1992年为周期Ⅷ成立,那么,1993年作为波峰,从此以后5年内粮食产量将呈下降趋势,即收缩趋势;如果1989~1992年不是一个周期,那么就意味着在出现了1993年这一偶然性增长之后的两年之内必将出现粮食增长的低谷,

这一低谷即周期Ⅷ的低谷。总之,从粮食波动周期的一般分析中,会得到下列结论:未来几年我国粮食产量将面临滑坡,最好的状况是波谷在今后5年内出现;最坏的结果是波谷在今后的1~2年内出现。

注:本文为国内贸易部社会科学课题综合研究报告的二、三部分缩写,原文约20000字。

[主要相关文献]

(1)曹宝明、李全根:《促进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平稳增长的对策措施》(课题综合报告第四部分),载《经济纵横》1994年第9期。

(2)姜德波、曹宝明:《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实证分析》(课题专题报告之一),载《粮食经济研究》1993年增刊。

(3)李群:《浅论中国的粮食波动和粮食均衡增长》,(课题专题报告之二),载《粮食经济研究》1993年增刊。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迅猛,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粮食产量无疑成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同时,粮食的产量直接关系到农业劳动力的生活水平,因此,“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提高粮食产量,关注农村居民收入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将就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从中发现一些对粮食产量关键作用的因素。 二.研究方案与数据的搜集统计: 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粮食面积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农药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用量、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等,根据实际情况及模型建立需要选取其中五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农业化肥施用量(x1),粮食播种面积(x2),成灾面积(x3),农业机械总动力(x4),农业劳动力(x5)。表中列出了中国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拟建立中国粮食生产函数: 表1 中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资料

2000 46218 4146 108463 34374 52574 36043 2001 45264 4254 106080 31793 55172 36513 2002 45706 4339 103891 27319 57930 36870 2003 43070 4412 99410 32516 60387 36546 2004 46947 4637 101606 16297 64028 35269 2005 48402 4766 104278 19966 68398 33970 2006 49804 4928 104958 24632 72522 32561 2007 50160 5108 105638 25064 76590 3144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8)。 研究假设:农业化肥施用量(x1)与粮食产量正相关 粮食播种面积(x2) 与粮食产量正相关 成灾面积(x3) 与粮食产量负相关 农业机械总动力(x4) 与粮食产量正相关 农业劳动力(x5) 与粮食产量正相关 三、模型的估计、检验、确认 1.画散点图

中国粮食生产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粮食生产状况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选取我国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比较,最终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对其做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粮食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国后,在经历人民公社运动、大跃进以及文革的浩劫后,农业发展严重滞后,无法满足人民的需要。1978年改革开放也首先在农村地区开展,实行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有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粮食产量也不断上升。可是农村人口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也制约着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着粮食产量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选取了我国1978年到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回归

模型,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在通过分析知道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后,提出了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二、数据收集 本文选取了1978年至2011年的34组数据,从数据个数来看完全满足多元回归模型的设定需要。选取1978年以后的数据主要是因为1978年之前,由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农业数据的浮夸形象,以及文革期间农业生产的停滞等非正常社会现象会影响模型的分析,故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开始选取数据。1978年-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的数据表 三、模型设定 1、分别做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1、X 2、X 3、X 4、X5)的散点图,结果如下: 由散点图可知,解释变量与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明确,故对原方程两边同时取对数,建立新的回归方程 3、为了方便计算,对变量进行重新定义,在eviews对话框中输入genr y=log(y) genr x1=log(x1) genr x2=log(x2) genr x3=log(x3) genr x4=log(x4) genr x5=log(x5) 建立新的回归模型,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新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Y 2.4080780.078124X10.603457X20.401626X3 1.461565X40.128441X5 四、模型的检验与调整

中国食品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中国食品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食品工业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们不再满足于维持生存所需的初级食品,过去人们只要求吃得饱而现在要求吃得好,要求通过工业加工提供品质优良、卫生安全、营养合理、方便实惠的食品,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劳动强度、不同健康状况人的需要,这是人类进步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进步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一个要求食品“返本求真”的热潮正在形成。 中国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食品工业获得了有目共睹的光辉业绩。2002年中国食品工业突破1万亿元的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10%左右,连续8年位居工业部门之首。2000年比上年增长10.1%,2001年增长12.7%,2002年为16.6%,2003年年增长率达到17%,中国食品工业进入高速成长期。2003年从产品来看,同比增长名列前五位的是:液体乳,增长63.27%;乳制品,增长30.87%;发酵酒精,增长26.08%;机制糖,增长25.81%;鲜冻畜禽肉,增长23.48%;在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四大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发展态势最好。 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全国食品添加剂产值约300亿元,约占世界食品添加剂销售额200亿美元的15%,而且保持了多年连续增长的好势头,某些产品已在国外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跨国公司看好中国的添加剂市场,纷纷进入中国,独资建立食品添加剂厂,或寻找国内基础较好的企业合资控股生产食品添加剂。因此,今后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国饮料生产2003年总产量为2374.4万吨,其中碳酸饮料666万吨,果汁及果汁饮料310.8万吨,瓶(罐)装饮用水955.9万吨。总产值813.9亿元,销售收入774.4亿元,利税总额103.6亿元,利润总额64.3亿元。我国饮料生产总产量20世纪80年代平均年增长率接近30%,10年增长了10倍,90年代则在22%以上。从我国饮料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这种增长率的变化是合理的。可以说,我国饮料工业的总产量在20多年来一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近年的增长略有放慢,但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2003年我国经济受到了非典侵袭的影响,即使在这种不利因素的严重干扰下,我国饮料工业仍然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这充分反映了我国饮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剖析

应用统计案例库封面 案例名称: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刘文卿 薛立波 教学目的: 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粮食产量影响因素, 建立回归模型反映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正 确诊断并处理经济变量的多重共线性。 适用课程: 应用回归分析学习本案例的 前期知识准备: 回归分析、SPSS 软件 本案例的知识点: 回归分析 多重共线性 岭回归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土地有限是我国基本国情,吃饭问题在现阶段虽不是是么大问题,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建设公路、桥梁、民房等造成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还有人口的不断增多势必成为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隐患。依靠科学技术成为现阶段增加粮食产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对中国的国情来讲,人口急剧的膨胀对粮食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另外,粮食作为一种必需品,战略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粮食不仅能满足但前国民需要,更要有足够的储备,以应付各种意外变故。因此,中国粮食还存在很多潜在的安全因素,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及市场粮食物价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也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土地等的调控。确保中国粮食在一个稳定的安全环境中。 关键词 粮食安全;认识误区;标本兼治 一、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性及重要性 据1996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粮食白皮书预计,中国200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5亿吨,然后总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500万吨,到201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预计将达到亿吨。然而,1998-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2003年产量才亿多吨。也就是说,从2000-2003年,中国主要靠释放库存和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方面,粮食涨价,提高保护价,进行粮食直补;另一方面,免除了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农业税,又宣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消息。接下来政府的运作空间已经很小,农业税已免除,粮价不可能再涨很多,粮补必须考虑到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但城乡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市化、工业化还将进一步蚕食优质土地,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从农业的净流出,使粮食产量很难增加甚至可能下降。然而,中国人口依然在刚性增加,人均消费也在提高,需求总量必然进一步增加,这必然导致更大的供需缺口,近期粮食市场的涨价可能就是对此预期的反应。? 作为一种必需品,粮食和其他的商品不一样,是一种战略物资,不可或缺,粮食安全问题关涉到国计民生,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独立。因此,我们不可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中国的粮食缺口,国际市场也不可能解决13亿中国人的粮食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独立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 1.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减少,这必然导致农业的总体生产能力下降,产量难以提高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6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现状:增速正在放缓 中国的食品在过去的24年,一直是以比较高的速度在增长。2014年达到万亿。但是2015年,只有万亿,增速放缓。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到工业增加值的。折算成GDP,大概一半,食品占GDP的6%。目前,国内食品饮料自主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加,且大都以酒类和罐头食品为主。同时,质量保障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而在国际食品工业发展方面,他指出有如下几个特点:常规食品稳定,健康食品发展快;创新推动发展,龙头企业成为行业支撑。国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创新不足,企业在研发的投入不够。同时,可以看到以后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规模、集中度增加,规模增大,企业数量减少,这是一个趋势。此外,中国市场要走向世界,这也是一个趋势。 二、需求:消费者、社会经济两驾马车 (一)首先是消费者需求: 1、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对食品加工的要求更加严格。 2、营养缺乏与营养过程并存,健康食品成为最佳选择。 3.生活方式以及节奏的改变,驱动食品产品向方便化转型。比如日本的速冻食品消费和GDP相关联,方便食品或者速冻食品会提高。 4.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追求美食和享受饮食文化成为趋势。 (二)其次是社会经济需求 1、国民收入水平持续升高,食品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2、居民收入与消费同步增长,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三、机遇与挑战:企业需要正视 (一)食品饮料行业面临的机遇: 1、一带一路助推食品制造全球化。 2、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形态和组织形式转变。 3、大数据有助于掌握食品需求动态。 4、大数据帮助及时准确掌握食品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动态。 5、物联网技术使得食品产业链全过程透明,保障食品安全。 6、基因测序大众化让精准营养食品成为可能。 7、老龄化推动保健食品、特殊膳食快速发展。据说到2025年,老年人会突破3个亿。 8、厨房革命加剧,推动方便食品快速发展。 (二)食品饮料企业面临的挑战: 1、资源不足,食品原料供应国际依存度越来越高。以牛奶为例,没有这么多的奶源来供应这么多的人口,这就是一个客观情况。 2、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的“三废”排放企业以前客观考虑不够,现在、以后会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很大的一块是环境污染给带来的压力: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 3、国家战略的需求与挑战。 4、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升。 5、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凸显,人口红利正在丧失。当然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往机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应该是大家看得比较清楚的。 四、趋势:营养健康成消费者首选 (一)食品工业需求很大,预计还会有比较高的速度增长。同时食品安全应该是成为基本保障。

中国粮食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粮食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截止2014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全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07亿吨,同比增长0.9%;其中,谷物总产量5.57亿吨,同比增长0.8%。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也是我国粮食产量增速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预计未来在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的约束下,我国粮食产量将保持平稳态势。 2010-2014年粮食产量情况(单位:亿吨) 2010-2014年谷物产量情况(单位:亿吨)

从供给结构看,正常年份的粮食产量基本足以支撑国内消费。以2014年三大谷物为例,稻谷、小麦、玉米合计产量5.08亿吨,足以覆盖2014年4.63亿吨的国内消费量;三大谷物进口量合计仅0.11亿吨,主要用作粮食储备的辅助手段以及平抑国内外价差之用。 2011-2015年中国三大谷物产量与消费量对比 2011-2015年中国三大谷物产量与进口占比

从需求结构看,随着国内人口的增长,饮食结构的变化,农产品加工、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包括口粮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在内的粮食需求持续增长。三大类消费中,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增长较快,近几年增速保持在6.0%、1.5%;而口粮需求增速缓慢,同比保持在0.7%。从消费结构占比看,2014年口粮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占比分别为49.2%、29.0%、21.9%;分粮食品种看,目前稻谷仍是第一大消费品种,占38.9%,玉米、小麦分别占37.6%、23.5%。 2012-2016粮食用途消费结构占比 2011-2015粮食品种消费结构占比

我国现阶段粮食种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国有农场,二是建立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以农户为单位的种植。目前阶段,建立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以农户为单位的种植,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模式。2014年,农户种植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比重高达94.2%,粮食播种面积占比95.7%;但由于单个农户生产规模小,资金能力有限,很难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仍然处于粗放式的生产阶段。国有农场因其单个农场种植面积较大,故能够较好实现机械化和规模化作业,但受限于其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小,并非我国主要种植模式。 2010-2014农户与国有农场种植产量结构比

1949年——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与人口统计分析

1949年——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与人口统计分析 12级经济班2012420140 袁文超 前言: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大陆粮食产量达5亿8957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人均粮食拥有量也终于远离徘徊多年的400公斤左右,达到创纪录的435.4公斤。 2012年,全世界粮食总产量为22.8亿吨,世界总人口约70.9亿人。 则世界人均粮食拥有量为321.7公斤。可见中国人均粮食已达世界平均水平的1.35倍以上。中国的粮食安全,已赢得很有富余度的较充分保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这确实是个值得讴歌的奇迹!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1949年至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与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资料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分析法:从人大论坛公布的数据资料出发,收集中国从1949年开始到2012年的人口数据于粮食产量。结合相关历史史实,分析各年度大事综合得出结论。 1.2.2 数量研究法:分析各年度的环比增长率,比较各年度平均数据,绘制表格分析数据的大体走势,从而得到一些结论。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数据统计表格 中国粮食产量与人口统计表(1949-2012) 年度产量(万吨)粮食产量环比 增长率人口(亿) 人口环比增长 率 人均粮(公 斤) 1949 11318 - 5.4167 - 208.9 1950 13213 16.74% 5.5196 1.90% 239.4 1951 14369 8.75% 5.6300 2.00% 255.2 1952 16392 14.08% 5.7482 2.10% 285.2 1953 16683 1.78% 5.8796 2.29% 283.7 1954 16952 1.61% 6.0266 2.50% 281.3 1955 18394 8.51% 6.1465 1.99% 299.3 1956 19275 4.79% 6.2828 2.22% 306.8 1957 19505 1.19% 6.4653 2.90% 301.7 1958 19765 1.33% 6.5994 2.07% 299.5 1959 16968 -14.15% 6.7207 1.84% 252.5 1960 14385 -15.22% 6.6207 -1.49% 217.3 1961 13650 -5.11% 6.5859 -0.53% 207.3 1962 15441 13.12% 6.7295 2.18% 229.5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的国计民生的头等问题。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与生产的一个关键的主题。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多次的变动,给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了解影响粮食生产因素很重要。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创建我国粮食生产函数,我们会发现粮食播种、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三大因素,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引言 众所周知,粮食是我们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没有粮食这个重要基础,人类将无法继续生存。回顾我国粮食的生产情况,我们会发现,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从整体来讲我国粮食产量呈上升的趋势。 二、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1978年)之前我国粮食产量非常缓慢增长,一直都在30000万吨以下。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产量从30000万吨一路疯狂走高,粮食生产得到飞速发展,但波动也更频繁复杂。在1997年总产量首次跨上50000万吨的大难关,达到了50453万吨,增长率为%。但在2004年开始出现了几年的连续减产的现象,曾一路降到43069万吨的局面,一下子退回到十几年前的水平,让人更加担忧。从2004年以来的5年里,我国粮食产量连续10年增产。在2013年粮食产量达到万吨。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一直是我国最关心的问题,我国逐步改革统购统销的体制,减少定购数量,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粮食生产实现高速增长。我国粮食产量从30000万吨开始一路走高。1980—2010年这30年,我国粮食生产得到快速发展。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改革和粮食价格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1978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30000万吨,增长了7.8%。1979年粮食产量继续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粮食统购价提高20%,超购部分加价50%,从而促进粮食产量飞速增长。1978和1979两年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8.38%。而1980和1981年则

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 摘要:通过时1990一2012年间我国粮食产量的分析,在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诸多原因中选出了3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模型对粮食产量情况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这些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与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建议 一、研究意义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 它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尽管我国粮食总体上虽然保持了较高的自给率! 但大豆进口量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超过70%的大豆依赖进口! 而其中30%以上进口自美国$当前的形势提醒我们!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 而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来说! 粮食供给必须首先立足于国生产$ 随着我国粮食需求日益增长! 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 大量资源不断流向城市! 农业可耕地面积日益萎缩! 使得粮食生产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 粮食生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 就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制约和冲击 粮食是人民生存之本、经济发展之柱,对稳定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它更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近几年世界粮食价格的大围浮动,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大起大落更使我们重新审视起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同时只有抓住了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改府才能正确的做出举措来将粮食生产引向健康合理的发展路线并且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二、文献回顾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很多,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粮食生产问题.于法稳选择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播种面积和受灾面积等5个指标作为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这5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有效灌溉面积、农机总动力和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3个最主要因素;肖海峰将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 影响因素选择为粮食播种面积、其他物质费用、成灾面积、劳动力和化肥费用,通过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证实了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最重要的因素;熊华等人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C一D生产函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证实了化肥施用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均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此外,xinagL采用粗糙集理论,建平、Yunzhang和WuY 等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中又加人了农村用电量、地膜覆盖面积、水电建设投资和支农支出等因素,从多种角度验证了这些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重要性。 应该说前人在关于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这个问题上做得研究已经很多而且很深,每一位学者对于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将各位学者认为的影响因素综合起来,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分析,试图在综合了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后,找出更具有代表性的,更准确的影响因素。

国内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一)国内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国食品工业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继续保持位列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前列的地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着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 1、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产值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2000—2005年,每年完成总产值分别为:8368.87亿元、9318.09亿元、10759.30亿元、16163.86亿元、20000亿元,5年增长约140%。 2、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提高 2000—2005年食品工业产品产量普遍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主要产品有小麦粉、液体奶、食用油、乳及乳制品、罐头、水产加工品、方便主副食品、礼品食品等。有的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如食用植物油、味精、柠檬酸、制盐、啤酒、食糖等。 3、全国食品工业经济效益增幅较大 2000年完成利税总额1129.79亿元,其中利润229.49亿元,2001年完成利税总额1673.62亿元,其中利润444.83亿元,2002年完成利税总额1925.90亿元,其中利润524.85亿元,至2004年完成利税

总额2757.42亿元,其中利润915.90亿元,2005年预计完成利税总额3200亿元,其中利润1140亿元。5年利税总额增长180%,其中利润增长4.1倍。 4、全国食品工业出口创汇平稳发展,出口额逐年增加 全国食品工业出口贸易额2000年为107.50亿美元,2002年为155.12亿美元,2003年为187.59亿美元,2004年为203.26亿美元,2000年至2004年出口贸易额4年内平均年增长率为17.26%,共增长了89%。 5、食品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首先是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其中与人民群众一日三餐密切相关的小康型膳食结构的新产品增幅在20%以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旋律;其次是企业的装备结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优化,使食品产品在“质”中有了新的突破,满足了市场向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产品高度集中的需求;再次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调整,近年来食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平均水平增长一倍。 6、高新技术得到较好应用,技术装备有了较大提高。 食品工业高新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如生物工程技术、超高温杀菌、冷冻速冻、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分子蒸馏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在食品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啤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09-2020年) 引言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随着人口增加,我国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同时,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水土资源、气候等制约因素使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生物燃料发展,全球粮食消费增加,国际市场粮源偏紧,粮价波动变化加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空间越来越小。为此,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依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2020年全国粮食消费量将达到5725亿公斤,按照保持国内粮食自给率95%测算,国内粮食产量应达到约5450亿公斤,比现有粮食生产能力1增加近450亿公斤。考虑到影响粮食生产和有效供给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本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供给、留有余地的原则,未来12年间,需要再新增500亿公斤生产能力,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 1 现有粮食生产能力约为5000亿斤公斤水平(2005-2007年3年粮食平均产量约4950亿公斤,2007年5016亿公斤,2008年达到5285亿公斤)。本规划所述粮食生产能力,是指由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 本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品种为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兼顾大

豆,按照粮食生产核心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后备区和其他地区对全国进行统筹规划。 一、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132亿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5016亿公斤,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成功地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回顾。 回顾历史,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28年(1949-1977年)低起点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30年高起点波动发展两个阶段。 1.从新中国成立到1977年。这一时期,粮食播种面积从16.5亿亩扩大到1977年的18.1亿亩,总产量先后跃上1500亿公斤、2000亿公斤、2500亿公斤3个台阶,粮食单产从69公斤提高到157公斤,增长1.28倍。物质装备和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有效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 2.99亿亩扩大到1977年的6.75亿亩,增长了1.26倍;杂交水稻等新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现代化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化肥施用量(折纯)由7.8万吨增加到648万吨,增加了82倍。但由于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增长较快,粮食人均占有量仅从209公斤提高到298公斤,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温饱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在3000亿公斤起点基础上,先后跨上3500亿公斤、4000亿公斤、4500亿公斤和5000亿公斤4个新台阶,特别

影响粮食产量因素分析

影响xx县粮食产量因素分析 xx县位于豫东北平原,地处东经114°23′—114°59′,北纬35°12′—35°47′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黄河支流金堤河流域,西部和北部边界地带属于海河支流卫河流域,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状好,光照充足,适宜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尖椒等生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xx县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其中小麦常年(近五年平均)种植面积160多万亩,单产456公斤,总产74万吨,玉米常年(近五年平均)植株面积76.8万亩,单产518公斤,总产40万吨。 二、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xx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受流水分选规律的影响,不同地带冲击物的类型不同,造成xx县土壤的多样性。表层质地主要分砂壤、轻壤、中壤和粘土四大类,其中砂壤型耕地42.8万亩,轻壤型耕地87万亩,中壤型耕地49.6万亩,粘土型耕地15.6万亩。在xx县境内,土壤质地是影响土壤肥力的最主要因素。在粮食生产中,作物品种、土壤肥力水平和管理技术决定了产量的高低和增产潜力。不同的土壤特性、不同的肥力水平和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常常导致各种作物之间、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之间和同一品种不同区域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异性。 一、不同土壤质地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粮食作物在砂壤、轻壤、中壤和粘土地都可种植,但由于土壤特性的不同,保水保肥能力不同,品质、产量都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据调查分析(见表二),同一作物,在相同的田间管理措施下,由于粘土和中壤地,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强,小麦和玉米产量均偏高,而轻壤和砂壤地质地偏轻,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差,养分含量低,造成同一作物之间产量差异较大。因此,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区域优势,科学进行田间管理是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最重要措施。 表二不同作物在不同质地上产量调查表 单位:万亩、公斤

中国粮食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粮食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粮食金融部

一、粮食行业概述及粮食市场特点 关于粮食与粮食安全。粮食主要指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及其副产品),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兼具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古往今来,“农本思想”、“以粮为纲”一直占据重要的战略位臵。1990年国家建立专项储备粮制度,按年消费量产区不低于30%、销区不低于60%储备粮食,用于平抑粮价、对抗灾害及其他不时之需,目前中央储备粮约2.6亿吨1。国家的基本粮食政策是立足国内粮食生产自给,近几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达到95%以上,我国粮食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到6%,控制在安全范围。 关于粮食生产。粮食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土地投入大。我国人多地少,户均种植面积少,粗放作业,粮食生产除稻谷外不具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长足发展,产量从80年代初3亿吨攀升到1998年超过5亿吨,一度呈现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卖粮难现象,粮食库存大幅增加,粮价大幅下降;但最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逐年下降,2003年全国粮食产量回落至4.3亿吨,粮价出现恢复性增长,粮食库存减少,粮食缺口增大。 关于粮食供给与需求的现状与未来走势。粮食供给量主要取决于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单产,剔除自然灾害影响,由于一,城镇开发占地、环境恶化、农作物结构调整、“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和粮食生产效益递减等原因,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03年全国减少耕地面积超过3000万亩,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减少耕地面积超过2亿亩,估计未来耕地面积仍将持续减少;二,粮食单产的增长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农民投入的增加,但直接提高粮食单产的科技成果短期内难以突破,农民则因为种粮收益不如其他经济作物而减少投入,长期来看,国内粮食供给稳中有降,专家估计“十五”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将在4.5亿吨左右徘徊。口粮、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增长拉动粮食需求的持续增长。现阶段粮食消费中,口粮占50%,由于 1但据业内人士分析,一些中央储备粮企业偷卖粮的投机行为因价格上涨而没有及时补库,估计约1/4的储备库有数无粮。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班级:08物流 姓名:綦淇 学号:130112008034 日期:2011年6月22日

关于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990—2005年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以粮食产量为应变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成灾面积五种可量化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模型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可供参考的意见。 关于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一、文献综述 1、《近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赵俊晔,李秀峰,王川著 ……采用逐步回归和灰色关联分析对1991~2004年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粮食产量变化主要来自稻谷单产变化及玉米和小麦播种面积的变化。有效灌溉面积与粮食产量一直保持高的关联度;成灾面积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剧烈变动,其关联序仅次于有效灌溉面积;化肥、农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用塑料薄膜等用量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逐渐下降。 2、《中国粮食产量分析及展望》新浪财经https://www.doczj.com/doc/783027864.html, ……自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发展,产量不断提高,但这一过程也呈现出我国粮食产量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特点,而且粮食产量的动波动基本上与粮食价格相吻合。未来我国粮食供求形势还不容乐观,粮食价格从长期看仍然有上涨要求。 3、《中国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王玉斌,蒋俊朋,王晓志,陈慧萍著 ……基于最小信息准则采用扩展ADF法对1949—2004年中国粮食及水稻、小麦、玉米产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其在原始序列水平上均为平稳时间序列;采用TARCH 模型与EGARCH模型对以上数据的增长率数据进行非对称性检验,结果表明,波动具有"杠杆效应",负面影响比等量正面影响导致更大波动;根据扩展C-D函数运用1978—2004年中国粮食生产相关数据构建了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结果说明,投入变动对粮食产量波动有同向影响,经济作物比较收益情况对粮食生产有反向作用,粮食本身收益情况并非影响生产的关键因素,粮食生产对气候等自然条件依赖性较强。 4、《我国粮食作物技术进步模式的经济学分析》杨巍著中国农业科学院 ……在农业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长期短缺向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1318万吨增长为2005年的48402.2万吨,年均增长速度5.85%,技术进步带来的单产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粮食产量的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为我国粮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着转化率低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达3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30%~40%,很多成果没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推广应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也有成果应用主体的科技意识和接受能力差的问题,还与成果本身适用性密切相关。科技成果只有适应了生产力的要求、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5、《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利用协整理论分析1983—2003年数据》张驰,乔现伟著 ……利用1983—2003年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来对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我国近年来粮食产量的连续下降不是由于自然原因和对农业的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

中国保健食品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国际食品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张志祥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食品委员会会长 目前,国际、国内对保健食品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论。我国的定义是: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包括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补充剂,并且对人体不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尽管世界各国的保健食品概念和范围各不相同,但基本都包含以下条件:①心须是无毒无害的食品,符合应有的营养卫生安全要求。②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而且明确具体经科学验证的特定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膳食摄入和对各种必须营养素的需要。③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的。④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一、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 综观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先后经过了缓慢起步到迅速崛起,再到蓬勃发展、无序膨胀,最后国家进行标准规范管理的过程。①缓慢起步阶段(1949——1979)。少数补药、营养补剂成为主流。据考证,我国的保健食品源自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及食疗养生学说,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历代药食同源、食疗养生理论及实践,为我国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49——1979年期间,在我国还没有保健食品这个名称,这个时期的保健食品统称补

药或营养补剂,绝大多数属于传统的中药补品,如用人参、鹿茸、阿胶、灵芝等制成的丸、散、膏、丹、茶及传统药酒约百余种。少数新开发的营养补剂如氨基酸类、麦乳精等,其中蜂乳、蜂王浆是20世纪60年代上市的,国内外都比较畅销,剂型也比较新颖,有蜂乳胶囊、蜂王浆口服液。②迅速崛起阶段(1980——1985)。在1980——1985年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保健食品的品种增多,产量逐渐上升,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各种口服液、维生素及蜂王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东北的人参王浆、北京蜂王精、杭州的双宝素名声大噪,维生素本来是老产品,此刻却焕发青春,有口嚼片、冲剂等剂型,其中“果味维生素C”,1980年上市后一鸣惊人,年销售量达到一亿多片;中药补品有龟苓膏、灵芝浸膏、田七片、至宝三鞭酒、北茋精口服液、人参蛤蚧精口服液、参桂鹿茸口服液等。这一时期食品强化剂也逐渐增多。到1984年上市保健食品约有1000种左右,生产企业800多家,年销售额约为20亿元,已初具规模。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国保健食品协会”、“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也于1984年相继挂牌成立。在此期间,保健食品迅速崛起,主要是滋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品种还是比较单一,但剂型发展较快。主要剂型有口服液、胶囊、冲剂、片剂、膏剂、散剂、糖浆等,以及传统的中药剂型,其中口服液是由中药复方提取的口服溶液,能体现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功效。由于中药成分复杂,绝大多数产品没有进行实验验证,仅根据产品的某些成分推测其功能,属于原始的第一代保健食品。③蓬勃发展阶段(1986——1990)。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出诸多新

中国粮食概况

中国粮食现状与前景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焦点问题之一。1994年莱斯特---布朗发表了《Who Will Feed China》的著名论文,对中国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的前景进行了较为悲观的预测。他认为,中国当时随着粮食产量达到高峰,长期的下降可能开始了,到2030年中国粮食产量很有可能至少下降将近1/5,或每年下降0.5%;未来中国巨大的粮食需求缺口将会大幅推高世界粮价,其粮食匮乏将成为世界性的匮乏。此文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受到了学界、社会乃至多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莱斯特---布朗先生的预测虽然未必准确,但对于中国加强粮食安全却具有重要的警示价值。在该文发表数年后,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状况的变化,客观评价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前景,是十分有必要的。 1.中国粮食的基本概况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按国土资源部内部的统计,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7亿亩。中国农业用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率不足59%。 从耕地类别看,旱地面积比重较大,占55.1%;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分别占26.0%和18.9%。从坡度等级情况看,0-15度的耕地比重最大,占8715%;15—25度、25度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2%和3.3%。 2.人口状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最新公布的人口数量显示:目前中国人口总数是13.6亿;其中城镇人口占53.73%、农村人口占46.27%; 男性占51.2%、女性占48.8%;15岁以下占17.5%、60岁以上占 14.9%。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用全球7%的耕 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成功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被看作值得自豪的成就。 3.主要粮食作物及生长习性 小麦: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按播种季节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夏、秋季收获,生长期为80天到120天。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生长期较长,南方为120天左右,北方为270天,西南地势较高地区一般为330天以上。2、水稻:水稻喜温、喜湿。由热量条件可分为:单季稻、双季稻、三季稻。我国秦岭以北地区以单季稻为主,以南以双季稻为主。3、玉米:玉米是喜温作物,品种有早熟、中熟、晚熟三类,生长期80到140天。 4.中国公民的食物来源 来自农作物 中国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个主要品种,此外还有高梁、谷子等杂粮作物,在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中,产量一直居于首位的稻谷,占粮食总产量的 40%左右,小麦产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