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债券市场监管体制比较研究

国际债券市场监管体制比较研究

国际债券市场监管体制比较研究
国际债券市场监管体制比较研究

国际债券市场监管体制比较研究

债券市场的监管体制与金融市场监管格局紧密联系,与债券市场的发展阶段也密切相关,合适的监管体制能有效地推动市场发展。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的监管体制发现,在成熟的市场监管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即政府的行政监管和自律组织的自律管理,自律管理在整个监管体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

一、美国监管体制

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出台之后,造就了当前美国混业经营模式,以及功能监管、多头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然而2008年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监管体制的缺点,美国政府开始着手进行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并出台了相关法案,但未来的实施情况如何仍有待观察。

(一)美国金融市场监管体制

美国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负责,分为联邦管理系统和州管理系统两部分。在联邦管理系统中,美联储、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部门共同

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负责对证券业的监管;美国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负责对保险业的监管;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负责对期货业的监管。与该管理系统并行的还有州管理系统,美国各州都设有相关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在本州注册的金融机构的监管,包括机构与业务准入、业务检查等。

(二)美国债券市场监管体制

美国债券监管体制历经上百年的演变,目前已经较为成熟,其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政府监管,由证券交易委员会代表政府统一管理全国证券的交易活动。第二层是自律管理,自律活动需在证券法律框架内开展,并接受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证券交易委员会具有极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保证了它对金融机构具有强有力的管制力,同时也保证了它制订的法规和路线具有可实施性。

1.政府监管。政府监管是美国债券市场监管体制中的最高层次,主要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Commission,简称SEC)实施监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1934年6月1日根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成立,是直属美国联邦政府的独立准司法机构,负责美国的证券监督和管理工作,是美国证券行业的最高机构。

作为独立控制委员会,SEC具有广泛的监管权力,具有

相应的行政立法权和行政司法权,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证券市场管理的法律,为监管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目前SEC的主要权力包括以下几类:违法调查权,调查证券交易中的投诉和有违法迹象的行为;制定规则权,主要是在联邦证券法律框架内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和程序;行政诉讼权,当证券经纪人和证券商,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投资公司或者投资顾问涉嫌违法时,SEC可以执行行政诉讼;民事诉讼权,包

括要求发布禁止令及救济措施、没收非法所得以及进行民事罚款权;停止令,当SEC认定当事人出现了违法违规行为,就可以发出命令终止该行为;行政罚款制度,对违法违规证券中介机构进行限制;注册权,证券发行人、证券经纪和交易商、证券投资公司、证券投资顾问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等机构的发行和设立,需要在SEC注册。

SEC的核心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国会通过

的联邦证券法律,进行解释并制定相关的配套执行细则。二是监督管理这些法律和规则的执行,对违法者进行行政处罚,直至提起刑事诉讼。SEC的监管职能主要由六个职能部门实施:其中公司财务部主要负责信息的监管,制定信息披露政策,审核发行公司报送的注册登记材料;市场监管部主要负责对证券交易市场及证券自律组织的监管,包括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市场、证券结算代理机构、证券投资者保护协会等;投资管理部负责对投资公司和投资顾问公司的监管;执法与

调查部负责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提起诉讼;总律师办公室为SEC提供各项法律支持;总会计师办公室负责上市公司会计和审计规则的制定和管理。

2.自律管理。自律管理的主体包括行业协会、证券交易所和其他团体,他们通过对会员进行监督、指导,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达到保护市场完整性,维持公平、高效和透明的市场秩序的目标。美国金融业监管局和美国市政债券规则委员会是两个影响较大的债券自律组织。

(1)美国金融业监管局(The 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Authority,简称FINRA)。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的前身是美国证券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简称NASD)。2007年7月30日NASD与纽约证券交易所中有关会员监管、执行和仲裁的部门合并而成FINRA,目前是美国最大的非政府证券业自律监管机构。

合并之前NASD的主要职责是阻止欺诈和操纵行为,削减不合理利润,保护投资者和公众的权利。合并之后FINRA 的职责是加强投资者保护和市场诚信建设,通过高效监管,辅以技术服务,从而保护美国投资者的利益。FINRAT作涉及面非常广,包括市场参与主体的注册和教育、检查证券公司、制定市场规则、监督确保证券业法律、法规的执行、投资者宣传和教育、提供市场基础设施、解决争端。其监管对象主要包括4550家经纪公司、16.3万家分公司和63.1万名注册

证券代表。

FINRA管理的一大特色是将教育视作投资者保护的最佳形势,他们通过网站、媒体以及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提供信息和教育,从而帮助投资者更好的了解金融市场、投资工具,更好地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此外,FINRA接手原“NASD投资者教育基金”,更名为“FINRA投资者教育基金”,成为美国最大的投资者教育基金,主要用于资助投资者教育研发及培训项目。

(2)美国市政债券规则委员会(municipal security rule board,简称MSRB)。美国市政债券规则委员会于1975年由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与SEC下设的市政债券办公室共同负责美国市政债券的监管。虽然只是市政债券的行业自律组织,接受SEC的监督,但由于有关市政债券的许多规则都由SEC 授权MSRB制订,因此MSRB实际上承担了制订市政债券规则的主要责任。

MSRB监管的范围包括市政债券的从业资格标准、公平交易、簿记、交易的确认、清算和交割等多个方面,通过制订相关的规则,防止市政债券市场发生欺诈和操纵事件,保障公平的交易。它制订的规则只对市政债券的交易商、承销商和经纪人有效,发行者并不受这些规则的约束。

表1:MSRB的主要管理职责

(三)美国当前监管体制的变革动态

美国的监管体制尽管赋予了功能监管的理念,但是缺少明确的制度和授权支撑,实际上依旧是分业监管的模式,对系统性风险防范不足,存在监管重叠和监管空白。这些问题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集中予以反映,于是关于监管体制改革的呼声四起。

2008年3月,美国财政部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蓝图。其主要的改革建议包括一些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改革建议,并提出了长期的概念化的最优监管框架。短期的建议主要集中在针对目前的信贷和房屋抵押市场,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当局的合作,强化市场的监管等。中期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消除美国监管制度中的重叠,提高监管的有效性。长期的建议是坚持目标导向的监管方法,设立三个不同的监管当局:第一,负责市场稳定的监管当局(Market Stability Regulator),建议由美联储担任该职,在监管法规的制定方面与其他监管当局合作,为了整体金融市场的稳定而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和行动;第二,负责与政府担保有关的安全稳健的审慎金融监管当局(PrudentialFinancial Regulator),承担目前联邦审慎监管当局,如OCC和OTS的责任,并负责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职责;第三,负责商业行为的监管当局(Business Conduct Regulator),为金融公司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出售其产品和服务方面,提供和制定适当的标准。

2009年奥巴马上台之后,出台了更为彻底的全面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称之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白皮书”。

该法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所有可能给金融系统带来严重风险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受到

严格监管。其次,建立对金融市场的全方位监管。第三,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不受不当金融行为损害,对消费者金融服务和投资市场进行严格、协调地监管,重建对金融市场的信心。第四,赋予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所必需的政策工具,以避免政府为是否应救助困难企业或让其破产而左右为难。第五,建立国际监管标准,促进国际合作。在“白皮书”基础上,美国政府制订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2010年5月又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修正案”,进一步增加了美联储的权力。

新的监管法案对多头的功能性监管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将此前游离在监管之外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纳入到监管范围,把目标监管提到更为重要的地位,大大扩张了美联储的权力,试图实现监管目标与监管机构的紧密结合,以寻求监管和市场关系的再平衡。

二、英国监管体制

英国监管体制具有三大特色:一是本国政府行政监管之

上还受欧盟统一管理;二是以自律管理为主,自律组织发展较为成熟;三是统一监管架构,金融服务局在金融业监管中具有绝对的权威。不过目前这种统一监管的架构正面临着改革,不久的将来英国的监管体制可能改变。

(一)英国金融市场监管体制

英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跟金融市场发展紧密相关,经历了数次变革。最近一次变革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英国爆发了一连串影响国际金融秩序的重大金融事件,1997年5月英国政府提出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方案,剥离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将银行业监管与投资服务业监管并入新成立的全能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局。2000年6月,英国通过《2000年金融市场与服务法案》,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服务局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并实现了英国金融监管的统一,标志着英国开始正式实行全能型的混业监管模式。

(二)英国债券市场监管体制

与美国不同,英国债券市场的监管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即最高层次的监管是欧盟委员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证券和市场管理局进行监管。第二层是半行政半自律监管,由金融服务监管局(FSA)实施。第三层是纯粹的自律管理,由行业协会、证券交易所等实施,包括国际资本市场协会、英国银

行家协会等。

1.欧盟委员会的管理。欧盟委员会是欧盟政治体系的执

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决策,此外,欧盟委员会可以通过行使其主动权就法律规定、政策措施和项目提出建议。

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Authority,简称ESMA)是隶属于欧盟的一个独立机构,它通过提高市场的完整性、透明度,保障市场高效有序运行,同时加强投资者保护,来保证欧盟地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同时它还致力于加强证券业以及其他金融行业监管机构之

间的合作、沟通,促进监管协同,包括欧洲银行业管理局、欧洲保险与职业养老金管理局等监管机构。

在证券监管的立法方面,ESMA致力于在欧盟建立统一

的监管规则。这有两个目的,一是保证在欧盟不同国家的投资可以得到同样待遇,通过有效监督和管理确保充分地保护投资者权益。二是为金融服务提供商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2006年6月16日,欧盟制定了欧盟范围内统一的债券市场

法令,达不到法令规定条件的发行人,欧盟各国也无权批准其发债。

2.半政府半自律监管。在英国统一监管的模式下,债券

市场的政府监管主要由金融服务监管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简称FSA)来实施。FSA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机构,

它融合了政府监管和自律管理,作为英国金融业唯一的监管当局,其资金来源于所监管金融机构的缴费,而非政府预算,同时又非常倚重自律机构来协助其开展工作。金融服务管理局的目标在于成为一个能有效实施监管行为的机构,包括降低监管行为本身的成本。

FSA设有专门负责债券市场监管的部门,包括特殊债券、结构化债券和央行债券等三个小部门,在英国债券一级和二级市场的管理,以及会员自律管理方面负有一些重要而直接的职责。在一级市场,FSA对债券发行进行核准。欧盟国家发行的债券都无需审批或审核;非欧盟国家的政府要在英国发债,必须接受FSA的审查、核准。在二级市场,FSA主要通过制定规则对交易进行规范,如根据《受监管的资产担保债券法规》制定了规则和指导,对资产担保债券进行监管。在会员自律管理方面,FSA设立金融监察官服务局(Financial Ombudsman Service),以解决会员之间的纠纷,设置了市场准入资格,对会员进行相关培训、教育,并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

3.自律管理。强调行业自律一直是英国债券市场监管的传统,场外市场尤为如此。目前,英国债券市场协会达几十个,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有国际资本市场协会、英国银行家协会等组织。

(1)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Association,简称ICMA)。ICMA是一个为国际金融市

场制定行业规范的机构,同时也是国际证券市场的贸易协会。ICMA由活跃在欧洲市场上的大型金融机构,特别是主要从

事批发金融交易业务的大金融机构组成,现有公司会员近640家,分布于世界上51个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公司会员是世界著名的金融、证券机构和投资公司。其主要职能如下:第一,发布相关规则指引。如:《ICMA规则与建议》对机构投资者间的交易提供指导性意见,解决交易双方的纠纷;《IPMA手册》对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提供指导性意见。第二,促进场外交易合约的标准化。发布《全球回购主协议》,促进跨境主体之间的回购交易。第三,促进监管当局和市场机构的沟通。一方面促进市场主体对监管法规的了解和

执行;另一方面代表市场主体与欧盟层面的各类金融监管当局进行沟通,影响和促进新法规出台,反映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第四,为会员提供交易和相关服务。ICMA开发了TRAX 系统,该系统集风险管理、金融产品交易匹配和信息服务与一身,2006年在TRAX系统交易的债券类型达到160000种。

(2)英国银行家协会(British Banker Association,简称BBA)。BBA成立于1919年,是一个由在英国经营的银行所组成的交易协会,从1972年起BBA开始接受国外银行成员。该协会

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制定短期利率市场基准,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基准,如BBALIBOR。BBA代表会员的需求和诉求,致力

于推动英国、欧洲以至于国际间的银行业以及金融服务业的立法和监管,为会员提供一个有效的竞争性市场环境以促进市场发展。通过与政府、其他行政部门以及媒体等相关部门沟通,以保证市场成员的声音能有效反映,同时加强英国银行业的地位和重要性。

(三)英国当前监管体制的变革动态

英国的监管模式尽管历经多次变更,仍存在缺陷:金融监管权集中于FSA,而FSA以放松监管著称,未能有效防范风险;英格兰银行名义上对金融稳定负责,但没有维护金融稳定的有效手段;财政部负责维护金融体系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但无明确职责应对金融危机。这导致没有一家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监管负责,无人从事宏观审慎监管。因此,2010年卡梅伦首相上台之后,即着手于英国监管体制的改革。改革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全面加强英格兰银行的监管职权,明确授权英格兰银行进行宏观审慎监管,在英格兰银行董事会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专门负责金融稳定,并赋予强有力的宏观审慎监管手段。第二,废除FSA,将FSA的监管职能转由新设立的、由英格兰银行下属的“审慎监管署”负责,使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职能集中于英格兰银行,彻底消除职责不清和监管漏洞。第三,成立消费者保护与市场署(CPMA),

专注于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机构商业行为监管。

三、其他国家的监管体制

本节选取了亚洲地区的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进行比较

研究,可以发现二者的监管体制和格局都较为类似,即在统一监管模式下,行政监管和自律监管相互配合、协调。

(一)日本监管体制

1.日本金融市场监管体制。与英国类似,日本金融市场的监管格局也是统一监管,监管主体是金融厅(Financial ServicesAgency,FSA),FSA既是证券监管机构也是金融监管机构,它是非独立行政监管机构的典型代表。在单一监管机构内部又同时遵循了按功能和行业进行监管原则,具体做法是:由企划局负责综合性工作,检查局负责现场的稽查监管,监督局负责检查监管,监督局下设立了证券部、银行部和保险部分别对各行业进行监督。

FSA内部同时还设立了证券交易监管委员会(Securities andExchange Surveillance Commission,简称SESC)单独负责对证券市场的监管。SESC作为证券监管机构在机构设置上是处于FSA管辖下,但实际上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在FSA统一监管金融市场的同时,与财务省之间仍保持分工与协作的关

系。这主要体现在FSA将地方私人金融机构的监管权授予了财务部分支机构地方财务局。FSA对地方财务局长进行授权后,在财务局的理财部设立检查监理官,对财务局的监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监理官直接向FSA负责。FSA与日本银行(日本央行)之间也是分工式协作关系,这主要是由于日本银行法规定日本银行为行使其职能有权与金融机构签订检查合同,以此为基础对金融机构进行检查,这就使日本银行实际上拥有了一定的金融监管权限。在这种情况下,FSA与日本银行

经常进行信息交流和日常沟通,彼此充分协商,形成了密切配合的关系。

2.日本债券市场监管体制。日本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可

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政府监管,主要监管部门为日本财务省、金融厅及其下属的证券交易监管委员会。第二层是自律监管,主要自律组织有日本证券交易商协会。

(1)政府监管。日本财务省、金融厅和证券交易监管委员会是债券市场的主要监管部门。财务省负责债券发行的注册,对债券发行市场进行监管;金融厅和证券交易监管委员会主要对债券交易市场进行监管。其中:金融厅负责证券公司财务状况等方面的整体监察,证券交易监管委员会主要负责监督市场规则的遵守情况。日本证券交易监管委员会下设市场监管部、机构监督部、民事处罚调查和披露文件检查部。其中:市场监管部有权要求证券公司提供交易信息并且随时观

察市场动态;机构监督部关注参与主体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同时比对其行为是否符合市场规则;民事处罚调查和披露文件检查部负责检查已披露的文件,文件中一旦发现有错误内容,会要求有关机构重新进行修改。

(2)自律管理。日本债券市场的行业自律管理职能主要由日本证券交易商协会(Japan Securities Dealers Association,简称JSDA)承担。JSDA是唯一依照日本《证券交易法》由总理授权设立的自律组织,法律和监管部门赋予其相当大的自律管理权。该协会的会员包括所有在日本注册的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从2001年开始,该协会将场外市场纳入自律管理范围。

JSDA对于日本债券市场的管理作用类似FINRA之于美国债券市场,在《证券交易法》授权下,大多数与债券市场直接联系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均由JSDA负责,主要包括市场管理、会员自律和行业代表等方面,如制定有关证券承销的自律规则和配套的详细承销条款,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自律规范文件。

(二)韩国监管体制

1.韩国金融市场监管体制。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大幅改革。1998年,韩国成立了直属国务院的金融监督委员会,作为一家由相关政府监管部

门派员组成的政府机构,接受了原来分属于韩国银行、财政部、银行监督院、保险监督院、证券监督院的各类监管职责,负责实施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集中统一的监管工作。金融监督委员会是由相关政府监管部门派员组成的委员会性质

的政府机构,主要负责对有关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进行解释,负责所有金融机构营业执照的发放和吊销,负责检查指导下属机构的日常监管活动。1999年,由各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民间公益性机构――金融监督院,其主要职能是依照金融监督委员会的指令,负责实施具体的金融监管和检查活动。为了更有效地监管证券与期货市场,在金融监督委员会下还设立了证券期货委员会(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简称SFC)。

2.韩国债券市场监管体制。韩国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也

可以归纳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政府监管,主要监管机构为金融服务委员会(简称FSC)、证券期货委员会(简称SFC)和金融监督院(简称FSS)。第二层是自律管理,主要的自律管理机构为韩国金融投资协会(简称KOFIA)。

(1)政府监管。FSC、SFC和FSS负责整个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以及机构设立批准等具体事务。FSC负责颁布和决定涉及

金融机构和证券期货市场检查监管的政策事项,并有权向金融机构颁发及撤销相关牌照,有关金融行业的立法也由FSC

起草并提交国会。与证券和期货市场有关的事项总体上由

SFC负责,对递交给FSC的有关证券与期货市场的事项予以预先审查。FSS根据FSC的指导和要求执行法规,主要对金融机构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

(2)自律管理。KOFIA是目前韩国资本市场中唯一的自律管理组织。2009年2月,经由《金融工具服务和资本市场法案》授权,韩国证券交易商协会、韩国资产管理协会和韩国期货协会合并为韩国金融投资协会(KOFIA)。KOFIA的前身KSDA在1999年建立了场外债券交易市场,通过自律管理职能的发挥有力推动了韩国债券市场建设。自律管理承担除债券注册外的主要管理职责,以KOFIA为代表的自律组织在承销、信息披露等一级债券市场管理,场外市场建设、交易规则制定、专项信息服务等二级债券市场管理,以及会员自律和行业代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国际债券市场监管体制比较总结

通过剖析各国的监管体制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债券市场无论是哪种金融监管模式,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相互配合已经成为共同的特征,甚至有的国家债券市场纯粹的行政监管部门已经退出,各国实践表明充分发挥自律组织的作用将更有助于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

一方面,行政监管有其管理边界,而自律管理相对而言

更熟悉市场,能覆盖到行政监管难以触及之处。从国外的实践可以看到,自律组织在协助行政监管、进行日常会员自律管理以及代表行业进行政策沟通和国际交流等诸多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自律管理作为市场与监管部门的桥梁,能有效地联结二者,促进沟通,让监管政策更加有效,让市场更快更好地落实政策。现代成熟市场中,政府一般专职于市场的长远规划、框架设计和制度建设,自律组织则往往在市场日常的监督、管理和规范中担负着更多具体的职责。

尽管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金融市场的监管格局可能不同,但是在一个成熟的债券市场中,自律管理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行政监管与自律管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模式必将成为趋势。

(整理)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与美国比较得出的一些发展趋势的启示.

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与美国比较得出的一些发展趋势的启示 作者:李雪寒 内容摘要: 1中国债券市场最新数据及发展现状 2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 3中美两国比较中得到的中国发展未来趋势 1 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最新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债券市场从无到有,并形成了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发展特点,总的来说有如下几点: 1.1中国债券市场的组成结构 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形成了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基本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其中,银行间市场是债券市场的主体,债券存量和交易量约占全市场90%左右。交易所市场是除银行以外的各类社会投资者,属于集中撮合交易的零售市场,实行净额结算。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银行间市场的延伸,也属于零售市场.如下图所示:

表1:中国债券市场的结构图资料来源:新浪财经 从发行债券的属性来看,前中国债券的有政府债券、政策性银行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上市公司债、可转换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国际机构债、非银行金融债等。 1.2 我国债券市场的最新发展特征: 1.2.1 债券市场总体发展规模近些年来迅速扩大。 1997年到2011年的十四年间,我国债券市场余额从4781亿元,增加到22.1万亿元,增长了近45倍,年均增速达31.5%,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从6%升至47%。其中2011年的信用类债券发行总额就超过2.3万亿元(如下图所示),发行只数也从几只单一国债到仅信用类债券2011年就达到1385只。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我国债券市场排名从世界第20位已提升至世界 第4位。

中国债券市场情况

中国债券市场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债券一级市场随着发行规模的日益扩大,经历了一个由计划管理模式向市场调控模式转变的过程,其作为资源配置、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作用日益加强。从发行规模来看,作为准国债性质的央行票据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是政府债券,再次是金融债券。 中国债券二级市场形成了“两个类型、四个场所”的结构体系。两个类型是指债券交易市场分为名义上的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场内市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参与者既有机构也有个人,属于批发和零售混合型的场内市场。场外市场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国债柜台市场,前者的参与者限定为机构,属于场外债券批发市场;后者的参与者限定为个人,属于场外债券零售市场,是场内批发市场的延伸。 上海证券交易所后台的登记托管结算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简称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负责、深圳证券交易所是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负责,银行间市场的登记托管结算是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简称中央国债),国债柜台市场实行二级托管制度,一级托管在中央结算公司,二级托管在商业银行。 跨市场发行的国债和企业债可以在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相互转托管。目前,跨市场转托管的速度为T+1。

图1 我国债券市场框架简图 我国债券发行主体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和非金融企业或公司等。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从债券形式来看,我国发行的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四种。 央行票据: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中央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金量的减少。 地方政府债:指某一国家中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地方公共机构发行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一般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性公共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债券一般也是以当地政府的税收能力作为还本付息的担保。地方发债有两种模式,第一种为地方政府直接发债;第二种是中央发行国债,再转贷给地方,也就是中央发国债之后给地方用。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地方政府债券又被称为“市政债券”(Municipal Securities)。 政策性金融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又称政策性银行债。是我国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为筹集信贷资金,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用计划派购的方式,向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1998年进行了发行机制改革,从1999年开始全面实行市场化招标发行金融债券,使该券种成为我国债券市场中发行规模仅次于国债的券种。近几年,政策性金融债券品种的创新力度很大,为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特种金融债:特种金融债券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部分金融机构发行的,所筹集的资金专门用于偿还不规范证券回购债务的有价证券。

C14060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现状_参考答案共五套,2套100分,3套90分

答案:B、D 34 答案:B、C、D

100分 C14060 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现状 一、单项选择题 1. 目前债券市场的最主要投资者是()。 A. 证券公司 B. 商业银行 C. 保险公司 D. 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 我国债券市场开始出现次级债券的时间是()。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4年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3. 从交易量上看,我国债券市场交易的主体场所是()。 A. 深证证券交易所 B. 上海证券交易所 C. 银行间交易市场 D. 柜台交易市场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二、多项选择题 4. 我国债券一级市场中,债券的主要发行方式有()。 A. 公开发行 B. 捆绑发行 C. 叫价发行 D. 定向发行 您的答案:A,D,C,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5. 从功能监管的角度看,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监管机构有()。 A. 中国人民银行 B. 证监会 C. 发改委 D. 银监会 您的答案:C,A,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6. 我国债券市场中提供承销服务的机构包括()。 A. 投资银行 B. 证券公司 C. 商业银行 D. 信托投资公司 您的答案:C,A,B,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7.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猛,目前债券市场总体特征有()。 A. 债券发行期数和规模有所回升 B. 债券产品进一步丰富 C. 银行间债券财富指数整体呈上行态势 D. 投资者规模不断增长,2013年以来有所下降 您的答案:C,A,D,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8.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分为()。 A. 国家法律 B. 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行政法规 C. 各监管部门出台的部门规章 D. 各自律性组织出台的中介机构业务规则和操作流程 您的答案:B,C,D,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三、判断题 9. 目前,证券公司是我国债券市场的最主要投资者。() 您的答案:错误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战略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战略 [摘要]本文对国债市场的现状、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了我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立国债发展战略,培育和吸引机构投资者,统一国债市场体系。 债券市场是指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的总称,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一个成熟、统一的债券市场可以为我国全社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提供低风险的投资、融资工具;由于债券的收益率曲线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所有金融商品收益水平的基准,因此债券市场也同样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成熟、统一的债券市场是构成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 一、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分析 中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各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债券市场作为一个证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子市场,起到深化金融结构改革、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1)债券发行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与股票发行市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把债券发行市场同股票发行市场相对比就会发现依然存在一些差距。2009年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就达到94家,此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来筹集资金,但是其规模远远大于债券发行市场。 (2)我国交易债券市场层次丰富,债券品种多样,供投资者选择的空间很大债券的交易市场按市场层次可分为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场外市场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银行的柜台交易市场。银行间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大宗债券交易的主要场所,是场外交易市场,实行报价驱动交易方式。银行的柜台市场,也是场外市场,主要交易品种是国债。其特点是便捷、分散、覆盖面广,是对上述两个市场的有益补充。场内市场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

我国债券市场与美国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

美国债券市场简介及与中国债券市场之比较 中央国债公司信息部 李婧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就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漫长历程来说,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介绍全世界最发达的债券市场——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其一、二级市场的特点,希望能为我国债券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 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美国债券市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债券市场之一。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92年,当时,为了方便美国政府债券的销售和交易,成立了纽约股票交易所。换言之,作为当今全世界交易额最大的股票市场,纽约股票交易所在当年实际上是债券交易所。随着股票发行量和交易量的增加,债券逐渐离开交易所市场。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债券的销售主要依靠华尔街雇佣的销售员挨家挨户地推销。与此同时,债券的交易转向了场外市场,但交易极其不活跃,因为大多数债券投资者都采取购买并持有的投资策略,其目的在于获得稳定的利息回报。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和金融体制变化刺激了债券的交易。两次石油危机造成了很高的通货膨胀率,并导致全球固定汇率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利率不仅发生大幅度的上升(相应的是债券价格大幅度下跌),而且,波动极其剧烈(相应

的是债券价格的剧烈变化),这种状况使得购买债券的风险迅速增加。两次石油危机的另一个间接结果是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这使得大量企业、地方政府开始主要依靠债券市场、而不是银行贷款来获得直接的债务性资金,其结果就是债券发行规模的迅速增长。债券价格风险的上升和发行量的增加从规避风险、提供流动性等两个方面对债券二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此外,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也要求有一个较为发达的债券二级市场,以便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现在,债券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和企业最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美国的债券市场也成为了汇聚全球资金的重要资本市场。截止到2005年年末,美国债券市场余额已达25.331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股票市值21.22万亿美元的1.2倍。 二、美国债券市场的品种与结构 1、美国政府债券 这种由美国政府(财政部)发放的债券被称为国库券。有三种分类: 美国短期国库券(Treasury Bills)─期限从九十天到一年不等; 美国中期国库券(Treasury Notes)─期限二到十年不等; 美国长期国债(Treasury Bonds)─期限十到三十年不等。 人们普遍认为国库券是最为安全之债券投资,因为有美国政府完全的信用担保。除非天灾人祸,否则到期一定会兑付。债券期限1数据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7818387368.html, 2数据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7818387368.html,

我国债券市场体系简介

我国债券市场体系简介 摘要: 1)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财政部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发展历程。回顾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萌芽、起步、规范整顿、加速发展四个阶段。 2)中国债券市场框架 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形成了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 体系。 交易所市场是债券交易的场内市场,市场参与者既有机构投资者也有个人投资者,属于批发和零售混合型的市场。 银行间市场作为债券场外市场的主体,参与者限定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属于场外批发市场。 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银行间市场的延伸,参与者限定为个人投资者,属于场外零售市场。 3)债券市场参与主体 债券发行主体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非金融企业或公司等。

我国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债券市场,投资主体包括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等特殊机构、商业银行、信用社、邮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含社保基金)、非金融机构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我国债券市场基本实现了债券登记、托管、清算和结算集中化的管理,相应的机构包括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清算所。 4)债券市场监管体系 我国的债券市场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对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可以分为债券发行监管、挂牌交易和信息披露监管、清算结算和托管监管、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以及评级机构等相关服务机构的监管等。

金融市场国际化研究论文

金融市场国际化研究论文 秘 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过去十年,国际金融市场突飞猛进,急速发展。可兑换货币间的外汇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张,到1998年4月底,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持续上升到149万亿美元,比1986年上升了8倍,数额相当于所有国家外汇储备的874%。在1984到1998的十五年间,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累计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34%,远远超过全球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337%和国际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速度634%。 在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外汇市场率先实现单一市场形态的运作,其显著标志是全球外汇市场价格的日益单一化,主要货币的交叉汇率与直接兑换的汇率差距明显缩小。 在资本市场,资金开始大范围地跨过边界自由流动,各类债券和股票的国际发行与交易数额快速上升,整个90年代,主要工业国家的企业在国际上发行的股票增长了近6倍。197年,主要发达国家债券与股票的跨境交易占GDP的比重介于1%到%之间,1998年,给比重上升到91%(日本)到640%(意大利),其中,美国由4%上升到230%,德国由%上升到334%,各国该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几乎都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与此同时,国际债券市场的二级市场获得了蓬勃发展。债券市场信息传递渠道、风险和收益评估方式以及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行为差异逐渐减小,以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对冲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以复杂的财务管理技巧,在不同货币计值的不同债券之间,根据其信用、流动性、预付款风险等的差异,进行大量?qut;结构性交易”,导致各国债券价格互动性放大,价格水平日趋一致。 海外证券衍生交易的市场规模有了突破性提高。几乎在所有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都在进行大量的海外资产衍生证券交住T谛录悠律唐方灰姿瓤梢邮氯站?2种期货合约的交易,也有部分马西亚的衍生证券交易;美国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对象,更是包括了布雷迪债券和巴西雷亚尔、墨西哥比索、南非兰特、俄罗斯卢布、马西亚林吉特、泰国铢和印尼盾等多种货币计值的证券和衍生产品。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市场一体化潮流中,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国际化进程加速。 在银行领域,1979年起,外资银行开始在我国设立代表处、分行、合资银行、独资银行、财务公司,到今年年初,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168家外国银行在我国2个城市设立了22家代表处,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87家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19个城市设立了182个营业性机构,其中,有32家外资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到今年6月底,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达323亿美元,其中贷款208亿美元。 在保险领域,到去年底,我国共有外资保险公司1家,对外开放城

第三章 债券模板

第三章债券 第一节债券的特征与类型 一、债券的定义与特征 (一)债券的定义: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的、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含义:发行人(借入资金的经济主体)、投资者(借出资金的经济主体)、利用资金的条件(在约定时期还本付息)、法律关系(反映两者的债权债务关系,是法律凭证) 债券的基本性质:1、属于有价证券2、是一种虚拟资本3、是债权的表现 (二)债券的票面要素 1、票面价值 2、债券的到期期限:债券发行之日起到偿清本息之日止的时间 3、债券的票面利率:也称名义利率,债券年利息与债券票面价值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形式有单利、复利和贴现利率 4、债券发行者名称 所有要素不一定都体现在票面上,可能以公告等形式公布利率、偿还期限等重要因素。但票面可能包括其他因素,如还本付息方式 影响债券偿还期限的因素 资金的用途:临时周转使用发行短期债券,而长期资金需要则发行长期债券。期限的长短主要考虑利息负担。 市场利率的变化:利率看涨发行长期债券,否则发行短期债券。 债券变现能力:债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发达市场可以发行相对长期的债券,而不发达的债券市场则发行短期债券。 (三)债券的特征 偿还性―到偿还期限还本付息,债权债务关系随之结束,而股东和股份公司之间的关系在公司存续期内是永久的,另外,英美国家历史上发行过无期公债或永久性公债 流动性―持有者的转让,取决于市场转让的便利程度以及转让过程中是否产生价值损失 安全性―收益相对稳定,不但可以转换为货币,而且有稳定的转让价格。债券投资不能收回的两种情况:发债人不能充分和按时履行按期还本付息的约定,流通市场面临的风险。 收益性―获得相对稳定的利息收入以及转让差价 二、债券分类 (一)按照发行主体: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 (二)按照计息与付息方式:零息、附息、息票累积债券 (三) 按债券形态:实物债券、凭证式债券和计帐式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 政府发行债券的目的:用于公共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和弥补国家财政赤字。在有的国家,把政府担保的债券也划规政府债券体系,称为政府保证债券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债券市场是指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的总称,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一个成熟、统一的债券市场可以为我国全社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提供低风险的投资、融资工具;由于债券的收益率曲线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所有金融商品收益水平的基准,因此债券市场也同样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成熟、统一的债券市场是构成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 根据债券的运行过程和市场的基本功能,可将债券市场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债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是发行单位初次出售新债券债券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指已发行债券买卖转让的市场;根据市场组织形式债券流通市场可进一步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根据债券发行地点的不同债券市场可以划分为国内债券市场和国际债券市场。 中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各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债券市场作为一个证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子市场,起到深化金融结构改革、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发行的总额不断增大,市场的交易主体不断的增多,对我国社会资金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现状分析 (1)债券发行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与股票发行市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把债券发行市场同股票发行市场相对比就会发

现依然存在一些差距。2009年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股 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就达到94家, 此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来筹集资金,但是其 规模远远大于债券发行市场。 (2)我国债券发行主体进一步多样化,交易债券市场层次丰富,债券品种多样,期限结构日趋合理,债券市场存量明显增加。 (3)二级市场总体持续上涨,交易更加活跃,成交量大幅增长二、存在问题 (1)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太小,品种结构不合理。截止2009年底,,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约为16.5万亿,是当年GDP的52%,同期美国债券市场托管量是其GDP的2.44倍。我国债券市场是以政府及金融机构债券为主体的市场,而与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相关的债券较少。 (2)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当前我国企业债券交易平台有两个,一个是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一个是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市场。在我国企业债券只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转让,但是证交所的上市规定又非常严格,且限制条款很多,绝大多数企业债券无法流通和转让。同时这两个债券交易市场相互分割,不能够互通交易,造成企业债券的流通不畅。抑制了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使整个的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3)市场监管效率低,法律法规不健全。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我国对债券市场监管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出台,可以说债券市

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818387368.html, 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郭庆 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17期 【摘要】作为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债券市场可以为社会的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较低风险的投融资工具,具有良好的融资、资金流动导向和宏观调控功能,发展债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债券市场的功能入手,详细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研究了债券市场中的一些不足,并对未来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做了一系列的分析,意在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和谐稳定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债券市场宏观调控融资功能 我国的债券市场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债券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债券类型丰富多样,国家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多种类型,债券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债券市场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债券市场的功能 债券市场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筹措资金,支持国家建设,稳定金融市场,确保资金合理配置,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债券市场良好的融资、提供市场资金导向和宏观调控功能。 (一)融资功能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能够实现市场内资本的合理调控,能够将资金从资金剩余者转向资金需求者。在国家建设中,政府债券的发行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和支持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券也为自身的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如2011年银行债券市场就为我国的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截止到2011年11月22日,我国文化企业累计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27只,募集资金1144.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企业 的发展。[1] (二)资金流动导向功能 在债券发行中,经济效益高、发展稳定的企业发行的债券比较受投资者的欢迎,这时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低,筹资成本小;而相对于那些经济效益差,经营风险大的企业则存在着债券风险大,投资者关注程度低,企业筹资成本高的现象。这就使得在债券市场之中,资金总是会向优势企业集中,有利于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还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市场资本导向,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维护投资者的经济效益。

债券市场及其功能和种类

债券市场是债券发行和买卖市场的统称,是指债券发行、交易的场所与设施。纵观世界各个成熟的金融市场,无不有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在社会经济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项重要功能: (1)融资和投资功能。一方面,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使资金从资金剩余者流向资金需求者,为资金不足者筹集资金的功能。以我国为例,政府和企业先后发行多批债券,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和推进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其中包括三峡工程、上海浦东新区建设、京九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北京地铁、北京西客站等能源、交通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债券市场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了又一投资渠道,比较适合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特别是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企业年金等。 (2)资源配置功能。效益好的企业发行的债券通常较受投资者欢迎,因而发行时利率低,筹资成本较低;相反,效益差的企业发行的债券风险相对较大,受投资者欢迎的程度较低,筹资成本较高。因此,通过债券市场,资金得以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3)宏观调控功能。一国中央银行作为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部门,主要依靠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和利率等政策工具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其中,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国债等有价证券,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过热需要减少货币供应量时,中央银行卖出债券,收回金融机构或公众持有的一部分货币,从而抑制经济的过热运行;当经济萧条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中央银行便买入债券,增加货币的投放。 (4)提供市场基准利率的功能。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般运行规律来看,在比较健全的金融市场上,有资格成为基准利率的只能是那些信誉高、流通性强的金融产品的利率,而国债利率一般被视为无风险资产的利率,被用来为其他资产和衍生工具进行净价的基准。而只有一个高流动性的、开放的、价格发现机制成熟的国债市场才能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市场基准利率。 (5)防范金融风险的功能。一个较为完备的债券市场可以有效地降低一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一个高流动性的、开放的国债市场不仅提供了市场基准利率,同时也是本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金融债的发行也可以极大地补充银行的附属资本,尤其是次级债券的发行使得银行不仅获得了中长期资金来源,并且在股东之外还增加了债权人的约束,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债券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高度市场化,企业债务的不履行将迅速导致债权人"用脚投票",使得企业无度融资的冲动受到有效遏制。在债券融资的背景下,公司债一旦出现债务不履行,会迅速导致公司在投资人群体中的名誉损失,并且通过债市信息披露会使广大社会公众掌握公司的信誉,使这种惩罚自动扩散到整个社会。 1 2

第三章 债券(1)

---------------------------------------------------------------最新资料推荐------------------------------------------------------ 第三章债券(1) 第三章债券第一节债券的特征与类型一、债券的定义与特征(一)债券的定义: 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的、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含义: 发行人(借入资金的经济主体)、投资者(借出资金的经济主体)、利用资金的条件(在约定时期还本付息)、法律关系(反映两者的债权债务关系,是法律凭证)债券的基本性质: 1、属于有价证券 2、是一种虚拟资本 3、是债权的表现(二)债券的票面要素 1、票面价值 2、债券的到期期限:债券发行之日起到偿清本息之日止的时间 3、债券的票面利率: 也称名义利率,债券年利息与债券票面价值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形式有单利、复利和贴现利率 4、债券发行者名称所有要素不一定都体现在票面上,可能以公告等形式公布利率、偿还期限等重要因素。 但票面可能包括其他因素,如还本付息方式影响债券偿还期限的因素资金的用途: 1/ 12

临时周转使用发行短期债券,而长期资金需要则发行长期债券。 期限的长短主要考虑利息负担。 市场利率的变化: 利率看涨发行长期债券,否则发行短期债券。 债券变现能力: 债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发达市场可以发行相对长期的债券,而不发达的债券市场则发行短期债券。 (三)债券的特征偿还性― 到偿还期限还本付息,债权债务关系随之结束,而股东和股份公司之间的关系在公司存续期内是永久的,另外,英美国家历史上发行过无期公债或永久性公债流动性― 持有者的转让,取决于市场转让的便利程度以及转让过程中是否产生价值损失安全性― 收益相对稳定,不但可以转换为货币,而且有稳定的转让价格。 债券投资不能收回的两种情况: 发债人不能充分和按时履行按期还本付息的约定,流通市场面临的风险。 收益性― 获得相对稳定的利息收入以及转让差价二、债券分类 (一)按照发行主体: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 (二)按照计息与付息方式:零息、附息、息票累积债券 (三) 按债券形态: 实物债券、凭证式债券和计帐式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政府发行债券的目的:

浅析我国企业债券的发展现状..

浅析我国企业债券的发展现状 【摘要】企业债券作为三大基本证券之一本应处于主体证券的地位但目前我国企业债券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债券企业债券市场问题分析政策建议 一、企业债券的基本情况 企业债券,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公开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企业债券发行期限选择范围较大,但至少在1年以上,一般在3年以上,以5-10年居多,目前已发行的企业债券期限最长的为30年。从权益方面考虑,企业债券为债务性融资工具,属于企业负债(定期付息,到期还本);从期限上看,由于企业债券期限至少在一年以上,故属于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发行企业债券属资本市场(非货币市场)融资行为。 发行企业债券涉及的中介机构:主承销商,资信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上为发行企业债券必须聘请的四种中介机构,其中,主承销商包括有资质的证券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目前,企业债券主要发行模式包括:(1)无担保信用债券;(2)资产抵押债券;(3)第三方担保债券,其中无担保信用债券对企业实力及信誉度等方面要求较高,只有少数企业具有资质,实际发行中以资产抵押及第三方担保方式发行较多,尤其是以第三方担保方式进行信用增级发行企业债券最多。 二、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益处

首先,发行企业债券有助于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其次,企业债券是一种中长期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企业债券可以改善企业债务结构、缓解企业短期偿债压力,可使各种形式债务融资相互补充、期限结构更加合理,最大限度发挥债务融资在推动企业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中的作用。第三,发行企业债券可以为企业筹集中长期建设资金,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用途较广,可以有效满足企业中长期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增强企业长期发展能力。第四,随着企业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和在金融市场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发行企业债券对于企业提升形象、宣传公司品牌、增强公司影响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发行企业债券不仅是企业的一次融资行为,也是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公司品牌的良好机会。第五,企业债券是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发行企业债券可以开辟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渠道,增强企业在资本市场运作的能力和经验,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为企业发展服务。 三、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 (一)企业债券发行总量大幅增长 2008年,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企业债券的发行制度发生重大变革。核准程序将由原来的“先核准规模,后核准发行”两个环节简化为“直接核准发行”一个环节。改革前,企业发债从上报审批到拿到额度大约需要半年时间。而新的发行制度规定发改委自受理企业发债申请之日起要在3个月内做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不包括发行人及主承销商根据反馈意见补充和修改申报材料的时间)。企业债券发行制度的改革,简化了审批手续,降低了企业发债门槛,使企业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得到更好发挥。企业债券发行效率的提高也为企业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制度基础。 随着对企业债券的限制因素越来越少,企业债券发行节奏明显加快。2009年累计发行企业债券190支,发行总量4 252.33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70.42%和79.66%,规模和期数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国共发行企业债券182支,发行总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瓶颈和解决对策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瓶 颈和解决对策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瓶颈和解决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快速扩张,逐步确立了在我国债券市场中的主板地位,但是在市场结构、制度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和运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对现阶段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瓶颈;对策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一)债券市场主板地位基本确立我国债券市场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张,其在我国债券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不断扩大1997年底,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托管量仅725亿元,2005年底银行间债券托管量已达到68292亿元,已占全部债券托管量的94%;从二级市场交易量来看,2005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券交易量60133亿元,占我国债券交易总量的%;银行间回购交易量达到156784亿元,占回购交易总量的%(穆怀朋,2006)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逐步确立了其在我国债券市场中的主板地位 540)=540"vspace=5 (二)市场功能逐步显现,兼具投资和流动性管理功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快速扩容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资金运作的平台,提高了商业

银行的资金运作效率从1997年至2005年,商业银行的债券资产总额从万亿元上升到万亿元,形成商业银行庞大的二级储备,商业银行相应逐步减少超额准备金的水平,在提高资金运作收益的同时,显着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此外,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已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平台1998年人民银行开始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现券买卖和回购,对基础货币进行调控,随着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2003年开始人民银行又开始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央行票据,截至2005年底,央行票据发行余额20662亿元,有效对冲了外汇占款 (三)与国际市场相比较,市场流动性仍然较低虽然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大幅增长,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债券存量增长,因此总体来讲流动性仍然较差市场流动性可以从换手率指标进行判断,2005年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年换手率仅为,而从国际比较来看,同期美国国债市场的换手率高达40,其他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的换手率一般也达到10左右这反映了我国债券市场虽然总量快速扩张,但是市场微观结构和运行效率仍然有待改进现券市场流动性不足使债券市场作为流动性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也影响了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一步降低了市场的运作效率 540)=540"vspace=5 资料来源:RBattellino,RecentDevelopmentsInAsianBondMarkets,Res erveBankofAustraliaBulletin,January2005.

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分析维度及我国发展实践思考

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分析维度及我国发展实践思考 The Analysis Dimensions of Bond Market’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hina’s Development Practices 窦 佼 随着2017年“债券通”的推出,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日益引起关注。文章从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参与程度、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程度、以本国货币发行的国际债券发展程度三个维度,建立了衡量一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进行总体评价,并提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境内市场规范度和透明度、审慎推进“负债国际化”等建议。 With the launch of "Bond Connect" in 2017,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further promo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bond marke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the bond market by study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foreign institutions in the bond mark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bond market and the International Debt Securities market denominated in RMB. Based on these analysis,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bond market, then proposes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the connectivity among the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s, increasing market transparency, and develop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liabilities" prudently. 2005年以来,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2017年7月“债券通”的成功上线,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入了以境内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特征的全面对外开放时代。“债券市场国际化”成为日益热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如何系统、全面地衡量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国际比较日益重要。 一、衡量一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三个维度 综合现有研究和市场关注点,可依次从以下三个维度衡量一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第一个维度:衡量境外投资者在本国债券市场的 表现 衡量一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最直观的是“引 进来”的程度,即本国债券市场非居民投资者的整 体参与情况。考虑到国际市场非居民投资者以机构 投资者为主,本文主要考虑的是机构投资者的情况,并统一简称为“境外机构”。 从市场习惯来看,直观衡量一国债券市场境外 机构参与情况的主要指标包括境外机构的数量和结构、境外机构持有本国债券的规模、境外机构交易 45 2018.11

我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附件3: 学号:2011021450 课题论文 题目我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金融四班 学生姓名钱泊东2011021450 指导教师曾胜 2014 年 5 月20 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逐渐地从不规范趋向规范,人们对企业债券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积极探寻解决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旨在推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加速“中国梦”的进程。 关键词:企业债券市场问题成因对策 一、引言 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律程序发行、约定一定期限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有价证券,它体现了发行企业和债券投资者的债权与债务关系。企业债券融资能够有效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等优点,是很多发达国家企业长期融资的首要渠道。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入,逐渐地从不规范趋向规范,人们对企业债券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其利率定价、发行方式等正不断向市场化方向迈进,健康有序地发展。但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起步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积极寻找对策。 二、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历程 债券市场是指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包括初次发行新债券的一级市场以及买卖流通债券的二级市场。债券市场不仅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工具还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债券市场的发展晚于西方发达国家,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其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1)萌芽期。萌芽期适于1982年,截至1986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少量企业自发的向社会筹集资金。自发性以及缺乏规范性是这一时期的最大特色,及没有政府监管,也缺乏法律支持,完全依靠自发形成,尽管这种债券业务并没有形成规模,但是4年内,为企业筹集了约100亿的资金,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与行情分析(个人呕心沥血半个月总结出来的成果)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与行情分析 中国国债市场发展历程 一、传统体制下的国债市场 (一)1950-1958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1、针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 2、不流通。 3、完全政府行为。 (二)1959-1980年,“空白期”,无国债发行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债市场 (一)1981-1987年,国债恢复发行和市场机制引入 1、经济改革引发的国债发行(国有企业改革)。 2、没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3、国债发行采取行政分配方式。 4、具有一定的市场化表现,适当提高国债利率并缩短国债期限。 5、开始面向个人发行国债。 (二)1988-1991年,实物券柜台市场主导时期——早期的场外市场 1、1988年,尝试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的柜台销售方式发行实物国债,开始出现了国债一级市场,同一年,国债二级市场(柜台交易市场)也初步形成。 2、1991年,以场外柜台交易市场为主、场内集中交易市场为辅的国债二级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3、发行方式逐步由柜台销售、承购包销过渡到公开招标。 4、期限品种基本上以3年期和5年期为主。 (三)1991-1996年,交易所国债市场主导时期——场内市场创立与发展 1、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首次形成了场内场外两个交易市场并存的格局。 2、国债期货交易开设与关闭。 3、1995年8月,国家停止一切场外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成为我国唯一合法的国债交易市场。 4、国债逐步全部采取招标方式发行。 5、实现了国债发行从零售市场向批发市场的转变。 6、实现了国债期限品种多样化。 (四)1997-2001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并初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兴起 1、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债券市场,建立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2、保险公司、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陆续进入银行间市场。 3、银行间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国债市场主要组成部分。 (五)2002年至今——市场的融合与发展阶段及柜台市场的兴起 1、政府不断的出台新的措施促进交易主体、交易品种、交易平台的融合和统一。 2、国债市场产品创新与交易机制的完善。 3、柜台市场的兴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