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位置与坐标教学教案

位置与坐标教学教案

位置与坐标教学教案
位置与坐标教学教案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整章教案-编辑201809

课时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教案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题 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 1课时) 3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概念; 2 ?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3 .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1?通过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 流意 识; 2 .通过对一些点的坐标进行观察,探索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纵 坐标或 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 2 .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1. 横(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的探究; 2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的总结。 电脑、投影仪 第一环节 感受生活中的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假如你到了某一个城市旅游, 那么你应怎样确定旅游景点 的位置呢?下面给出一张某 市旅游景点的示意图,根据示 意图(图5- 6),回答以下问 题: (1) 你是怎样确定各个景 点位置的? (2) “大成殿”在“中心 广场”南、西各多少 个格? “碑林”在“中心广场”北、东各多少个格? (3) 如果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 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 那么你能 表示“碑林”的位置吗?“大成殿”的位置呢? 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确定位置的方法, 这个问题中,大家 看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 第二环节分类讨论,探索新知 1?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纵轴、横坐标、纵坐标、原点的定义和象限 的划分。 学生自学课本,理解上述概念。 2?例题讲解 (出示投影)例1 二次备课

确定位置(二) 教案

确定位置(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以其中一地为观察点,度量另一地所在方向,以及两地距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活旧知 师:“四面八方”这个词语“四面是什么意思?(东、南、西、北。)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一些确定位置和方向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二)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出示:乐乐去大鸣山游玩时迷失了方向,他想找到大本营的位置。观察右图,你能帮帮她吗?(课件出示) (一)、 1、想一想,画一画,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什么位置? 2、大本营在大鸣山的北偏东 45°,距离大鸣山560m。 3、确定物体位置方法一: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二)、方法二:用数对表示:如大本营的位置为(4,4)。 用数对表示:如(3,5),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物体在第几列(横轴),第二个数表示物体在第几行(竖轴)。 三、课堂巩固:完成课本练一练1-3题 1、完成课本第一题:⑴从奇思家到学校怎么走? ⑵用两种方法表示出学校的位置。 2、完成课本缇二踢:456路公共汽车从火车站到商场的行驶路线是:向行 驶站到汽车站,再向偏行驶站到体育馆,再向行 驶站到商场。 3、完成课本第三题:某城市中心广场的四周道路如图。以中心广场为观测点,量一量,填一填。 商店的位置是偏,距离中心广场km。学校的位置是

偏,距离中心广场km。音乐厅的位置是偏,距离中心广 场km。 4、情景导入,训练学生的实际应运知识的能力。(课件出示) 四、本课小结: 方法一: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方法二:用数对表示:如(3,5),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物体在第几列(横轴),第二个数表示物体在第几行(竖轴)。 五、作业布置:完成课本4、5题。 板书设计: 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方法一: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方法二:用数对表示

确定位置教案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南通市城中小学张琳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这节课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联系已有的方向经验,应用度量角和画角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发展空间观念。本单元是根据《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里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确定位置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编排三道例题和一个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新的方向知识,学会比较精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作业纸、量角器、直尺、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了一个场景,让学生从中逐步发现问题,与旧知产生冲突,引发学习新知的需求,然后再进一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测量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练习中安排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猜字谜 (出示)燕子空中上下飞——北 贡献大一点——南 二、引发需求,探索新知 1、设置场景 (视频:09年9月,建国以来最大规模海上搜救演习。) 在这次搜救演习中,指挥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出示图)这是指挥舰和搜救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相邻两圈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000米。 2、感悟描述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 一号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一号艇在指挥舰的正北方向4000米) 只说正北方向行吗?为什么?只说4000米呢? 在一个平面上,说清方向和距离就可以确定位置了。 (板书:方向位置确定位置) 二号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二号艇在指挥舰的正西方向3000米) 3、产生学习矛盾 三号艇在哪里?四号艇在哪里?(在指挥舰的东北方向3000米) 可是三号艇和四号艇不在一起,问题出在哪里呢? 方向有什么不同?同桌交流。 4、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出示图:三号艇在指挥舰的北偏东10°.四号艇在指挥舰的北偏东30°。)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章位置与坐标教案

I.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若干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位置.导入新课:怎样确定位置呢? n、分类讨论,探索新知 (1)温故:在数轴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需要几个数据呢? 答:一个,例如,若A点表示-2 , B点表示3,则 由-2和3就可以在数轴上找到A点和B点的位置。 总结得出结论: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一个数据? (2)启新:在平面内,又如何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呢 请同学们根据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实例, 探究1 (1) 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指定的位置? (2) 在电影票上“6 排3号”与“3排6号”中的 “ 6”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3) 如果将“6 排3号”简记作(6, 3),那么“3 排6号”如何表示?( 5, 6)表示什么含义? (4) 在只有一层的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排数”和“号数”来确定位置. ⑴你能用两个数据表示你现在所坐的位置吗 (2)破译密码游戏 的字床配用備醴嘩嗚w 旳和仍⑶卅■崗〔扁| 结论: 疋位置. 1 ?在平面内,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 A.3楼5号 E.北偏西4 0° C.解放路3 0号 D.东经12 0 °,北纬3 0° 2 .海事救灾船前去救援某海域失火轮 船,需要确定 ( ) A.方位角E.距离 C.失火轮船的 国籍D.方位角和距离 3 .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家的位置吗? 4 .观察如图所示象棋盘,回答问题: (1)请你说出“将”与“帅”的位置; (2)说出“马3进4” (即第3列的马前进到第4列)后的位置 . 学为所用 课堂教学 设 计 探究2. 据新华社报道,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 40分,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的大地震,震中 位于唐山市吉祥路一带,即北纬 39° 38',东经118° 11'.这次地震中,有24万 人丧生,是有史以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特大灾难之 一.你能在地图上找出震中的大致位置吗?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经度”和“纬度”来确疋位置. 探究3、下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图中1厘米表示20海里).对我方舰艇来说: (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 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2)距我方潜艇20海里处的敌舰有哪几艘?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 据? (4)如何表示敌舰A, B. C的位置? ■ >> 工 了 丸 善 ■ 护 月 为 成 瓦 r a 导 出 不 犒 Ifry

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第一课时: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内容:p18/例1(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的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准确判断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要是你去公圆玩,迷路了怎么办? 生:问叔叔阿姨;看地图,识别方向。 师:也就是说从图上找到每个目的的位置与方向,对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方向与位置。 二.新授 1.教学例题1 1)明明怎样才能有对又快的找到1号检查点?(小组讨论) 生:首先知道1号检查点在四个方向的东北之间。而且还有一个角度是30度。 生:这个角的两条边有一条指向正东方向,另一条偏向北边,所

以是东偏北30度。 2)师:你真是太能干了!但是老师还有问题,为什么不说是北偏东30度呢? 生:因为表示角度的符号标在靠正东的方向。 3)如果只知道1号检查点在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马上找到吗?小组交流还要明确其距离。 2.学习标出位置的方法 1)出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说明,根据这些说明绘制出一张校园的示意图吗? 2)分别展示各组绘制的示意图。 3)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绘制的? 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如果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0米,那么就要在图上画出一条1厘米的线段,上面写明50米。 三.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 板书设计: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八年级数学《确定位置》教案

《确定位置》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五章《位置的确定》第一节。本节课通过形式多样的题材(如“教室里找座位”“确定地图上城市的位置”等等),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在每一个学生的面前,其中既有反映极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也有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这种呈现方式,一是为了使学生在相对轻松、有趣的活动中理解坐标思想及其由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态度(尤其是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有利于学生在大量实际运用中掌握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2)确定位置的方法,突出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数据。 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2)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较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式对物体定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体会生活中位置的确定离不开数据, 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训练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3.教学重难点: 重点: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 2.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的设计是: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探索新知; 3.讲练结合,巩固提高; 4.总结提炼; 5.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境引入: 1.电影《海神号》中船被大浪掀翻,救援人员是如何准确的找出出事地点并进行救援的?2.中国神舟6号的安全返回,在茫茫草原中科学家是怎样找到返回仓的?它的位置如何确定的? 3.引入课题——确定位置。 教师活动: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影片和关注的神舟6号安全返回,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特别强调“两个数据”表示位置。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交流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影片和神舟6号安全返回,能够较好的体现数学的现实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思考有关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确定一个地理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二)探索新知: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你有这样的体验吗?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三章-位置与坐标--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三章-位置与坐标--复习(教案)

位置的确定 考点1:直角坐标系 (一)、考点讲解: 1.平面直角坐标系: (1)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和y 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如图1-5-1所示). 2.点的坐标: (1)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 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 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2)坐标平面内的点可以用有序实数对来表示反过来每一个有序实数对都能用坐标平面 内的点来表示;即坐标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关系. (3)设P(a、b),若a=0,则P在y轴上;若b=0,则P在x轴上;若a+b=0,则P点在二、四象限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若a=b,则P点在一、三象限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 (4)设P1(a,b)、P2(c,d),若a=c,则P;P2∥y轴;若b=d,则P;P2∥x轴. (二)、经典考题剖析: 【考题1-1】如图1-5-2所示,○士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 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那么,"炮"所在位置的坐标为______. 解:(-3,1)点拨:由图可知,帅上第二点为(0,0)即坐标原点. (三)、针对性训练:(10 分钟) 1、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P点坐标为___________ 2.坐标平面内的点与___________ 是一一对应关系. 3.若点M (a,b)在第四象限,则点M(b-a,a-b)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若P(x,y)中xy=0,则P点在() A.x轴上B.y轴上C.坐标原点D.坐标轴上 5.若P(a,a-2)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为() A.-2<a<0 B.0<a<2 C.a>2 D.a<0

确定位置西师大版教案

确定位置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经验,感受数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科书分析 本单元是由4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九组成。主要教学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上确定的位置。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用类似“第几组第几排”的方式描述在平面上座位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这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基础。本单元主要是将学生已有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同时,本单元的内容还是第三学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 例1是把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到方格图上的位置,并给出列、行的概念。本例的编排有四个层次:一是直接呈现小红所在班级的座位示意图,引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使学生能主动地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迁移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二是对照学生座位的情境图编排了方格图,并明确表示小红的位置可以用方格图中的点来表示,这是从具体位置向用数对表示位置进行抽象的关键一步。同时,教科书给出对话框“小红的位置用第3列与第2行交叉处的点表示”,给出列、行的概念。三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列、行的意义,教科书又安排了一个对话框,让学生去找小娟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这是为后面例2用数对表示位置奠定基础。四是教科书安排了“说一说”,既有从具体情境的位置到方格图上位置的抽象,又有列、行意义的理解,是上面层次的综合。 例2是在例1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用方格棋盘的一部分作为方格图来引导学生探讨确定位置的方法,这就把例1的情境图和方格图合二为一了。也就是说,这里的棋盘既有情境支撑的作用,又有表格抽象的功能,学生可以直接利用棋盘来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教科书采用直接告诉的方法,黑棋子在第2列第1行,就用数对(2,1)来表示,白棋子在第5列第4行,就用数对(5,4)来表示,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既简明、又准确。教科书有意识地安排列在前、行在后,并用对话框告诉学生,用两个数字加小括号的方式表示,点所在的列数在前、行数在后,使学生明确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认识。然后教科书又让学生找黑棋子①,②和白棋子③的位置,目的是加深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方法的理解,体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优越性。 课堂活动第1题安排的是确定班上学生的座位位置,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由于不清楚每个班的具体人数,教科书设计了9列9行的方格,这样可供9×9=81(人)确定位置。活动时不必使用整个方格图,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使用方格图的一部分就行了。教科书通过学生在方格图中标位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每个学生都能在方格纸上找到相应的位置,不同的数对能表示不同的位置,这种表示位置的方式简明、清楚、准确,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课堂活动第2题和例2略有不同,例2是根据方格图中物体的位置写出数对,本题是根据给出的数对在方格图上找出它们相应的位置,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的思维层面,其用意是让学生通过此题进一步熟练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另外,本题的

确定位置教案

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西师版四年级教材第45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生自己探索出列、行的含义,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体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优越性(作用)。 2.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经验,感受数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列、行的含义,会用行列表示物体的位置,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已知数对,要能准确地找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学生探索用数对表示物体的方法,及列、行以观察者的的位置来定顺序。 资源准备:“班班通”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1.师:同学们,再过几天我们学校又要召开家长会了,可你们的家长不知道你坐在班上的哪个位置,你回去后怎样告诉他们呢? 生:……

2.揭示课题 师:好了,看来,同学们能用自己的方式确定自己的位置,其实,确定位置在学习和生活中非常重要,在数学中,有没有一种更简洁的方式来确定位置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列和行 师:其实在数学上确定位置是有规定的,规定竖排叫做列(板书:竖排叫作列),(请这一列的同学站起来,请这一列的同学举手,和他是一列的同学起立),像这样的一竖排就叫列;还规定横排叫做行(板书:横排叫做行),(请这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像这样的一横排就叫做行。 数学上又规定观察者的最左边的那一列为第一列,老师现在是观察者,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最左边是……那第一列是?(请第一列的同学站起来)依次往右数为第2列,第3列……(板书:从左往右的顺序)自己马上看看你是在第几列?(第4列的同学举手,你们这一列是?)也规定了观察者的最前面那一行为第一行,李老师是观察者,你们的第一行是?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2行,第3行(板书:从前往后的顺序)快看看自己在第几行。马上我要考考你们的反应能力,一定要听清楚列和行(第2行的同学起立;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教案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 3.1 确定位置 1.掌握用一对数表示物体在平面内所在的位置.(重点) 2.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多种方法.(难点) 阅读课本P54~56,完成预习内容. (一)知识探究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二)自学反馈 1.电影院的第3排第6座表示为(3,6),如果某同学的座位号为(4,2),那么该同学所坐的位置是(B) A.第2排第4座B.第4排第2座 C.第4座第4排D.无法确定 2.气象台为预测台风,首先要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下列说法能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的是(C) A.距台湾200海里 B.位于台湾与海口之间 C.位于东经120.8°,北纬32.8° D.位于太平洋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下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图中1 cm表示20 n mile).对我方潜艇O来说: (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2)距我方潜艇20 n mile处的敌舰有哪几艘?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解:(1)对我方潜艇来说,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两个目标:敌舰B和小岛. 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仅用北偏东40°的方向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敌舰B距我方舰艇的距离. (2)距我方潜艇20 n mile处的敌舰有两艘:敌舰A和敌舰C.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两个数据:方位角和距离.例如:对我方潜艇来说,敌舰A在正南方,距离为20 n mile处;敌舰B在北偏东40°,距离为28 n mile处;敌舰C在正东方向,距离为20 n mile处. 活动2 跟踪训练 1.下列数据中,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D) A.某市新华书店位于人民路18号 B.吴刚家位于某小区6号楼308号 C.某渔船位于东经116.2°,北纬31.5° D.电影票的座位号是15排 2.生态园位于县城东北方向5公里处,如图表示准确的是(B) A B

教案《物体位置的确定》

物体位置的确定 永嘉镇小学吴克梅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例1、例2、例3,课堂活动,练习二十第1、2、3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知道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能用方向与距离来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2.能根据物体的方向、距离和给定的比例尺画出十字坐标图。 3.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物体的方向、距离、给定的比例尺画十字坐标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找老师家的位置。 “老师搬新家了,大家想知道我家在哪里吗?” 2.复习位置与方向。 教师:以前我们学习了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请回忆一下,你对这方面有哪些了解? 学生1:上、下、左、右、前、后。 学生2: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学生3: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3.课件出示坐标图,辨别八个方位。 教师:我们一般把正北偏东45度称为东北方,把正北偏西45度称为西北方,依次类推就有西南、西北。 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展示: (1)神州5号飞上了太空,开辟了我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2)神州6号取得了第二次载人航天的巨大成功。 教师:火箭发射成功了,当杨利伟或费俊龙、聂海胜他们乘坐的返回舱安全着陆时,是不是我们的工作人员要满世界去寻找他们呢? 教师:他们有自己的着陆点,科技人员已经预算好的,这是科技领域

里确定位置的例子。生活中也有确定位置的例子:确定咱学校的位置、确定你家的位置、在地图上找重庆的位置、和小伙伴下棋时确定棋子的位置、甚至海战中确定舰艇的位置……。 板书:物体位置的确定。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怎样确定位置? 教师:邮局和小食店到学校的距离相等。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吗?为什么? 学生:只知道距离,不能确定位置。 教师:商场和小食店都在学校正东方向,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吗?为什么? 学生:只知道方向,不能确定位置。 (2)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师: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同桌议一议。 学生:知道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师板书:方向距离 2.教学例2。 出示例2:小明家在学校的正北方向300m处,小辉家在学校东南方向500m处。按给定的比例尺画图。(1∶20000) (1)学生搜集信息,并理解题意。 (2)确定同学家的位置。 教师:你能确定出几个同学家的位置吗?为什么? 学生:因为几个同学家的方向和距离都知道了,所以可以确定他们家的位置。 教师:学校西北、东南方是指的什么?比例尺1:20000表示什么? (3)根据物体的方向、距离和给定的比例尺画出十字坐标图。 教师:如果要把他们家的位置在十字图上表示出来,该怎么画呢? ①引一引:找准方向。 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画一个十字图,告诉学生,十字图的交叉点就是观测点。 注意:纵、横轴的长短比例要适中,要标出箭头、方向和观测点,图的下方要标明比例尺。 教师:你认为在十字图上先确定小明家的方向还是距离?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第1课时确定位置(一) 主备人石彩丽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第1课时《确定位置(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 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1、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2、能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教学准备: 课件 学法指导: 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适时引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森林探险吗?在森林里探险要想不迷路最重要的是什么?(会辨别方向)你们会辨别方向吗?谁来说说在森林里怎么辨别方向?(指南针、观察太阳的方向、树木的疏密、树的年轮等)先确定一个方向,然后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四个方向。除了这四个方向,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方向?(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如何确定这四个方向?我们学会了辨别方向,实际上就是学会了初步确定位置的方法,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如何更准确的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一))。 二、 三、 四、探究新知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动物园游玩,你们想去吗?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我们首先来到了喷泉广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动物园各场馆的路线图,找到自己最感兴趣、最想去的场馆,找学生自由说,刚才有同学说想去熊猫馆,老师也非常想去,因为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且是我国的“国宝”,我想去看一看它的生活环境。

2、请同学们帮忙想一想,我们怎么去熊猫馆呢?(现在的观测点是喷泉广场),也就是说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什么方向?(北边往东)狮虎山也在喷泉广场北边往东,怎么区分呢?用一个什么量来表示呢? 3、小结:用北偏东的度数能准确描述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方向,在谁的什么方向,就是以谁为观察点。 4、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猴山、斑马场在喷泉广场的什么位置? 5、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度方向上,如何区分它们的位置呢?(离喷泉广场的距离不一样,只有方向是不能确定准确位置的) 6、参观斑马场后,同学们想去猴山,说一说他们的行走路线。 7、小结:我们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观测点,再确定方向和距离。 三、 四、巩固练习 1、第66页,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3、练一练第4题。 4、练一练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年级数学教案)位置的确定教案

位置的确定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复习内容: 通过确定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系、变化的鱼这三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感受实例,了解物体位置的确定有多种方式和方法,能灵活的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表示物体的位置;通过联想模仿初步体会平面指标坐标系建立的方法,理解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并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内,根据坐标描述点的位置,或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知道一些特殊点坐标的特征,能根据这些特征求一些特殊点的坐标;通过画图让学生体会点的坐标的变化引起的图的变化,或图形变化后点的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观。这一章作为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它是空间与图形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本册书中一次函数的重要基础,它从坐标的角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平移,轴对称的数学内涵,是一章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很好的内容。学好本章内容,我认为关键要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的一些要点,叙述如下: 掌握坐标的八个要点 要学好平面直角坐标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坐标(x,y与点的对应关系

坐标(x,y)与坐标系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在坐标(x,y)中,x与y的顺序不能颠倒如图一中,点A(3,4与点B(4,3是表示不同的点。 点的坐标要用两个数表示,当点在坐标轴上时,有一个坐标为0,不能省略不写, 如图中点C(-2,0)不能写成C(-2) 二、坐标(x,y)的几何意义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代数与几何联系的纽带,坐标(x,y)有某几何意义,如图二中 P(-3,2它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丨2 | =2, | 3 | =3。学生不理解这个几何意义,很容易出错。 三、坐标(x,y)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对于同一图形的同一点的坐标系中有不同的坐标,如图三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四个顶点的坐标不同。 在研究某些图形时,一定要选择适当的坐标系,使坐标简单易求 四、注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如图四所示,一定要弄清,不能记错。结合图形去理解是很快的。 五、注意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原点的坐标为(0,0)。当两点在统一坐标轴上时,两点之间的距离只要用两点相应坐标的大数减去小数即可。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教案

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页例1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五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让学生在纸上写出好朋友的位置并让同学一起猜测他的好朋友是谁。 2.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题1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提问:小军坐在哪里?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如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2.揭题。 刚才许多同学都知道小军的位置了,那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课件放出课题) 二、交流共享 1.介绍“列”和“行”的知识。 (1)介绍: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学生可能会提类似“为什么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这样的问题。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规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思考和结论,才会能避免争议和混乱。 (2)课件出示下图,帮助学生理解“列”和“行”的知识。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6列教师任意指出图上的

第3章图形与坐标教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知道点的坐标及象限的含义。 2、能力目标:能够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指出点的位置,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3、情感目标:经历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感受“类比”和“坐标”的思想,体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难点:确定点的坐标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什么是数轴? 2、数轴上的点与_______实数一一对应。 3、写出数轴上A 、B 、C 各点的坐标。 二、探究活动 1、想一想:在教室里怎样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 2 3、怎样表示平面内的点的位置? (小明和小亮是网上认识的好朋友, 今年暑假,小亮邀小明到他家所在 的镇江市去玩,他发了E_mail 给 小明:我家在镇江市中山路南边20 米,解放路西边50米。你能根据 小亮的提示从右图中找出他家的位置吗? 想一想: 1、小亮是怎样描述他家的位置的? 2、小亮可以省去“南边”和“西边”这几个字吗? 3、若小亮说在“中山路南边、解放路东边”,你能找到他家吗? 4、若小亮只说在“中山路南边20米”或只说在“解放路西边50米“,你能找到他家吗? 三、接受新知 平面上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 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x 轴或横轴,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y 轴或纵轴,它们统称坐标轴。 公共原点O 称为坐标原点。 中山路 城市 客厅 解放路 解 放路

四、确定点的位置 1、若平面内有一点P(如图),我们应该如何确定它的位置? (过点P分别作x、y轴的垂线,将垂足对应的数组合起来形成一对有序实数,即为点P的坐标,可表示为P(a,b)) 2、若已知点Q的坐标为(m,n),该如何确定点P的位置? (分别过x、y轴上表示m、n的点作x、y轴的垂线,两线的交点即为点Q)例:分别在平面内确定点A(3,2)、B(2,3)的位置,并确定点C、D、E的坐标。 五、练习:(判断:)⑴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一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与它对应.() ⑵在直角坐标系内,原点的坐标是0.()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1、怎样建立坐标系? 2、怎样确定点的位置? 3、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七、分别在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的位置:A(-3,4)、B(5,-4)、 C(-6,-3)、D(-4,2) 八、课后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 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内容:p18/例1(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的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准确判断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要是你去公圆玩,迷路了怎么办? 生:问叔叔阿姨;看地图,识别方向。 师:也就是说从图上找到每个目的的位置与方向,对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方向与位置。 二.新授 1.教学例题1 1)明明怎样才能有对又快的找到1号检查点?(小组讨论)

生:首先知道1号检查点在四个方向的东北之间。而且还有一个角度是30度。 生:这个角的两条边有一条指向正东方向,另一条偏向北边,所以是东偏北30度。 2)师:你真是太能干了!但是老师还有问题,为什么不说是北偏东30度呢? 生:因为表示角度的符号标在靠正东的方向。 3)如果只知道1号检查点在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马上找到吗?小组交流还要明确其距离。 2.学习标出位置的方法 1)出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说明,根据这些说明绘制出一张校园的示意图吗? 2)分别展示各组绘制的示意图。 3)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绘制的? 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如果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0米,那么就要在图上画出一条1厘米的线段,上面写明50米。 三.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六年级确定位置教案

六年级确定位置教案 精品文档 六年级确定位置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50 页的例 1, “练一练”和练习十二的第 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南偏东 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 的位置; 数学思维: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观察力,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相关 问题; 情感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教学重难点 1、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方向,引发学习需求 1、出示课件 2,回答问题,并在生活中指一指,从而 1 / 19 精品文档 复习方向, 出示课件 2; 2、复习确定位置的方法,出示课件 3,引发学习需求; 3、揭示课题:东北方向指向东与北之间,西北方向指向西与北之间,但是这样还能准确 地表示灯塔 1 和灯塔 2 的位置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确定位置其它的方法。
b5E2RGbCAP
二、学习描述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1、学习用方向和度数来描述物体的方向。 、师介绍:实际上,在野外或图上确定位置时,常把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西北方向叫做 北偏西。东南方向叫南偏东,西南方向叫南偏西,现在你还能说说灯塔 1 和灯塔 2 在轮船的什 么方向吗, p1EanqFDPw

、问:从图上看,东北方向、西北方向这么宽,用它们来描灯塔 1、灯塔 2 在船的什么方 向行吗,启发学生意识到有具体度数更好,出示具体度数,灯塔 1 在轮船的北偏东 30 度方面; 灯塔 2 在轮船的北偏西 55 度方向,追问:这样来描述物体的方向有什么好处,指着图再问:有了 具体度数就找准可以灯塔 1、灯塔 2 的位置了吗,引导学生思考,应还要知道船和灯塔的距 离。 DXDiTa9E3d 2(学习求图中物体间的实际距离。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并说说怎样计算灯 2 / 19 精品文档 塔 1 到轮船的实际距离,独立完成第 50 页最下面和第 51 页上面的填空题,汇报交流: 、小组交流:我们可以怎样确定位置, 、汇报,师边用导图板书主要内容。 三、解决问题 第 1 题:课件出示第 1 题,引导学生看懂图,再独立完成,汇报时看着图说; 第 2 题:按要求完成,汇报时要求学生完整地说出荷花池、玉龙潭、飞霞阁相对于林峰塔 的方向和距离; 四、课堂小结 看着导图总结一下,你已经会用哪些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交流 五、家作 课件出示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小结 一、位置 教学目标: 1.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3.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 达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 3 / 19 精品文档 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教学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正确区分行和列的顺序。 教学关键:利用方 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例题图片,方格纸。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教案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材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点坐标,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平移等。 实际生活中常用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由此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从而把数和形结合起来。用坐标法表示地理位置体现了直角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可以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绘制出一个区域内地点分布的平面示意图来完成。用坐标表示平移,从数的角度刻画了第五章有关平移的内容,主要研究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探讨点或图形的平移引起的点或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探讨点或图形顶点坐标的有规律变化引起的点或图形的平移。 此外,用坐标表示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在本章最后的“数学活动”中有所渗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有序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2会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3、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画坐标系、描点,由点找坐标的过程和图形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数形结合意识; 2、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确定地理位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数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能指导实践,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糸中,由已知点的坐标确定这一点的位置,由已知点的位置确定这一点的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是重点;建立坐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和由坐标变化探求图形之间的变化是难点。 课时分配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4课时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2课时 本章小结……………………………………………………2课时 7.1.1有序实数对

苏教版数学四下最新确定位置教案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先学: 活动一:认识“列”和“行” 自学数学书第98页,完成以下内容: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 2.小军在第几行?第几列?你是怎么确定的? 3.帮小军找朋友。 小青在第3列第1行,请用红笔圈出来。 小亮在第6列第2行,请用绿色的笔圈出来。 小月在第1列第4行,请用蓝笔圈出来。

活动二、用数对表示位置 1.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座位用圆圈表示。你能画一画吗? 2.小军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请你用“●”来表示小军所在的位置。3.小军的位置可以用数对(4,3)表示。 思考:从这个数对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二、交流共享: 1.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你,今天如果有客人老师来我们班级,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班长坐在什么位置呢? (学生可能认为班长坐在第4组第3个,也可能认为坐在第3排第4个)质疑:同样都是表示班长的位置,怎么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呢? (第一种意见是把一竖排看作一个小组,班长就在第4组第3个; 第二种意见是把一横排看作一排,班长就在第3排第4个) 引导学生体会:如果有一个约定,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则去做,就不会表达不清了。 揭示课题:确定位置。 2、明确行和列的含义,以及确定行和列的规则。 那到底该怎么样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呢? 今天我们通过自学的办法来解决,你们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a.到底我们要通过自学来解决什么问题呢? 请同学读一读自学提示。 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看书,完成课堂学习单的第一大题。 (学生自学完成学习任务,大概2-3分钟后,催促学生要抓紧时间,已经好的小组同学间4人一起说说看自己的想法。) 自学后交流: ○1什么是行?什么是列? 你能用手给我们比划一下吗? (课件演示) (板书:竖排为列横排为行) 学生上台指一指第一列第一行分别在哪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