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讲 政府规制

第六讲 政府规制

第六讲  政府规制
第六讲  政府规制

第七讲政府规制(regulation)

一.何谓规制

1.学者们对规制的看法

Viscusi:规制是政府以制裁手段,对个人或组织的自由决策的一种强制性限制。

植草益:规制是社会公共机构依照一定的规则对企业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

萨缪尔森:规制是政府以命令的方法改变或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而颁布的规章或法律,以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或生产决策。

史普博:规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

2.规制的基本分类:自然垄断规制与社会性规制

(1)将规制区分为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是一个已久的学术传统,尽管正如Viscusi(《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所说的,二者的界限是不明确的。从已有的一些表述看,甚至也是非常混乱的,凌乱的,模糊的。

植草益:经济性规制是指在自然垄断和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领域,为了防止发生资源配置低效率和确保利用者的公平利用,政府机关运用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规制;社会性规制是以确保国民生命安全、防止灾害、防止公害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规制。它包括四大类:确保健康、卫生,确保安全,防止公害、保护环境,确保教育、文化、福利。

Viscusi:经济性规制通常是指政府通过价格、产量、进入与退出等方面而对企业决策所实施的各种强制性制约;健康、安全与环境这三个方面的规制是针对我们环境中的风险、工作场所的风险与所消费产品的风险而制定的……是通过直接的政府规制而实行的。

在美国,社会性规制又称为HSE(Health,Ssfety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2)在我的讲义中,用经济性规制指称对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为了降低概念上的混乱,本文不用“经济性规制”一词,而是用自然垄断规制一词。用社会性规制指称HSE。但由于环境规制已经在第四讲进行了专门分析,故本讲只涉及健康与安全规制。

史普博在《管制与市场》一书中,以市场失灵作为规制分类的基础(史普博非常明确地指出市场失灵只是政府规制的必要条件),将市场失灵分为进入壁垒、外部性与内部性(内部性是指交易中未加考虑而由交易一方承受的成本或利益),从而分为与进入壁垒有关的规制(即我所说的自然垄断规制),外部性规制和内部性规制。尽管国内有些学者对史普博提出的内部性概念一词倍加称赞(如程启智),但我认“为内部性”一词实属没有意义的,多余的,画蛇添足的新概念。

二.自然垄断规制

1.垄断的形成

(1)垄断的出现在于存在进入壁垒(斯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指一种不由在位企业而由新进入企业承担的生产成本,则依据他的定义,进入壁垒主要是指沉淀成本)。这些进入壁垒,可能是源于生产技术特性等客观因素(如规模经济,巨额的沉淀成本,排他性的自然资源所有权,Bain指出产品差异以及老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也构成了进入壁垒),可能是源于人为的因素(政府行政、法律、策略等因素)。长期以来,判定垄断是从结构方面入手的,

今天人们更多的是从行为角度入手,即企业是否存在限制竞争的滥用市场力量的行为。

(2)垄断力量的测定:

A产业集中度与产业集中系数:产业集中度就是指同一产业中前若干家企业的销售收入等占整个产业的比重;产业集中系数则是产业集中度与产业平均份额的比例。这是典型的从结构判定垄断。

B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产业内所有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和,它也可以表示为:(变动系数的平方+1)/企业数量。即该指数取决于各企业市场份额的不均等程度和企业数量。

C勒纳指数(略)

DBain指数:(P-AC)/P

(3)自然垄断是指这样一种生产技术特征:面对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与两家或更多的企业相比,单个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供应市场。今天,经济学都是用成本弱增性(又称“劣加性”,subadditivity,它是指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的成本要低于由多家企业分散提供产品)来定义自然垄断。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成本弱增性的充分条件,而成本弱增性并不一定需要平均成本递减。

(4)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技术特性或市场规模太小,使得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具有强烈的下降倾向,或处于下降阶段。

范围经济是指由单一企业生产多样化产品的总生产成本要小于由多家企业分散生产不同产品时的总成本。

2.垄断的社会福利损失

(1)垄断导致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

垄断企业索取的均衡价格高于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从而导致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能够在图上显示出来)。

(2)存在Leibenstein的X低效率:以往的研究总是假设厂商的行为是追求成本最小化的,但该理论认为,免受竞争压力的垄断厂商明显存在超额的单位生产成本,缺乏成本最小化的压力。

(3)自然垄断导致的二难选择:从节约生产成本角度看,垄断是不得不的选择,但是自然垄断又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

3.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规制

(1)规制方法之一:边际成本定价(优缺点、难点略)

(2)规制方法之二:平均成本定价(优缺点、难点略)

4.自然垄断规制理论的发展:放松规制与激励性规制

(1)放松规制运动与两个理论有关:可竞争市场理论与规制俘获理论

A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有:Baumol,Panzar,Willig;可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不存在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所有企业(在位的与潜在的)具备相同的并得到有效使用的生产技术,其产品也类似,所有消费者与企业均能够得到完备的价格信息,企业具备完备的需求信息;在可竞争市场中自然垄断企业会自动选择平均成本定价,无需价格规制。

B规制俘获理论的代表人物有:Stigler,Jordan,Peltzman;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或是立法者被受规制产业中的企业俘获,规制立法有利于被规制企业,或是规制行政机构被受规制产业中的企业俘获,规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有利于被规制企业,即规制通常是产业争来的,规制的设计与实施主要是为受规制产业的利益服务的。

C放松规制运动的出现不仅与理论的发展有关,更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扩大有关,使得自然垄断的边界发生了巨大变化。

(2)激励性规制

A激励性规制理论的发展主要与信息不对称博弈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有关,代表人物有:Laffont,Tirole等

B两种主要的激励性规制方法:

(A)特许权竞标制度

(B)标尺竞争制度:又称区域竞争制度,即将自然垄断企业分割成若干个区域性企业来经营,使得特定地区的企业在其他地区企业经营绩效的刺激下提高企业内部效率。

三.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社会性规制理论

1.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A公共信息是指博弈各方均知道的信息,且博弈双方都知道双方均了解该信息。

B私人信息是指博弈中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的信息。

C一旦存在私人信息,就会使得博弈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一方是知情人而另一方是不知情人;信息不对称是社会生活的常态。

2.信息不对称的两种基本类型

A隐藏知识(hidden knowledge):是指博弈参与人的类型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我们既可以用博弈参与人的类型表示某个人的特征,也可以用博弈参与人的类型表示某个事物的特征;通常情况下是博弈参与人了解自己的类型而别人不了解,但也存在博弈参与人不了解自己的类型而别人反而了解的情形。

B隐藏行动(hidden action):是指博弈参与人采取的行动(如努力水平)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

3.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A隐藏知识会导致逆向选择;隐藏行动会导致道德风险。

B逆向选择一词来自于保险行业。

例如,假设投保客户可以分为低风险与高风险客户,如果是低风险客户,保险公司的收费是2000元;如果是高风险客户,保险公司的收费是8000元;但是投保客户属于何种风险类型只有他自己清楚,保险公司并不清楚,保险公司只知道客户有50%的可能性属于低风险客户,有50%的可能性属于高风险客户;于是保险公司的收费就是5000元,这样一来,低风险客户就不愿投保,保险公司吸引的都是高风险的客户,即保险市场上出现了低风险客户被高风险客户逐出市场现象。

逆向选择现象也同样会出现在其他隐藏知识场合,逆向选择其实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或者说,劣胜优汰。

阿克洛夫指出,逆向选择也许会导致市场完全崩塌。

C道德风险一词也是来自于保险行业。一个原本小心翼翼开车的低风险客户,在买了保险后有可能变得不再小心翼翼,这会给保险公司带来额外的风险或损失,过去人们认为这种额外的风险之所以发生,是投保人的道德素质出了问题,后来发现根源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道德风险也同样会出现在其他隐藏行动场合。道德风险问题一旦发生,意味着这个人采取的行动不符合对方或社会的利益。

思考:为什么不少人不买中国的公募基金?逆向选择问题与道德风险问题,尤其是后者,太严重。

4.信息不对称的根源

不管哪种信息不对称,其根源还是人们收集信息或观测的成本太高。

思考:如何准确理解隐藏行动?行为是否可观测,不是一个纯粹的生物学、物理学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即便在生物学、物理学上行为不能观测,但如果行为的结果(被称为“产出”)可观测,且行为的结果与行为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从结果准确推断出行为,这就相当于行为可观测。行为之所以不可观测,是因为行为的结果还要受随机因素的影响。

5.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如何让信息优势方讲真话?

(1)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思路:

A.信息劣势方通过自己的调查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个方法的缺点非常明显,所以这个解决方法只能适用于一些简单情形以及起辅助性作用,难以从使信息不对称问题获得较好的解决。

B.由政府或第三方强制信息优势方充分地提供真实信息,如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强制标签制度。这个方法尽管在国内用得较多,但其效果非常令人怀疑。这个方法要奏效,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如政府具有充分的监管能力,信息优势方是否披露了真实信息的事后验证成本对政府而言并不高,政府本身具有监管的积极性且公正无私,信息优势方不会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道德风险问题。

C.由第三方收集、提供信息。这种做法仅适合于专业化知识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在这些场合通过第三方收集、提供信息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化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好处。在我国这种做法也非常普遍,如各种质量检测机构。但是这种做法要奏效,也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如第三方是公正无私的,第三方具有足够充分的监管能力。

D.创造一种让信息优势方自愿“讲真话”的机制。

这种思路与前面三种思路的区别在于:在前面三种思路中,其实是假设信息优势方不会自愿讲真话的;在前面三种思路中信息不对称的解决不是靠激励,而是靠其他手段,甚至是第三方的强制。

讲真话并不一定是通过言语,主要是指信息优势方的行动是否反映、提供了真实信息。

(2)让信息优势方自愿讲真话的两种基本机制

A.信号发送(signalling)机制:通过信号的发送,信息优势方主动向信息劣势方传递真实信息。这是斯彭塞开创的。

B.甄别(screening)机制:信息劣势方通过机制设计,诱使信息优势方不得不讲真话。这是斯蒂格利茨开创的。

(3)信号发送机制

A.信号发送的一个例子:产品免费维修期限

B出现信号发送机制的前提:信息优势方存在竞争。并非所有的信息优势方均会发送信号,有积极性发送信号的是高质量产品提供者或高能力者。

C信号发送机制成功的关键:信号发送成本要在不同类型的参与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使得这种信号不是所有人都发得出来。这样消费者就可以通过观测信号准确判断出对方属于哪种类型的参与人。

思考:为什么官员的声明、誓言不可信?为什么不能凭“衣着”取人?为什么在我国文凭不能成为能力的信号?

不管何种类型的人均能够不费劲就发得出来的信号,也就是信号发送成本极低的信号,是无用的廉价信号,即cheap talking。

D信号发送机制的启发与应用

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社会,不要埋怨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要埋怨自己没有遇到伯乐,不要埋怨别人误解你,用自己可靠的信号证明自己。

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社会,不仅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及产品质量,还要想方设法让别人相信你真正是高能力的,相信你提供的产品是真正高质量的。尽管中国的市场竞争很激烈,但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普遍缺乏积极创新良好的信号发送机制的意识。

中国企业在市场营销中不是不采用质量信号发送机制,而是经常采用近乎廉价信号的信号发送机制。

思考: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主要采用哪些质量安全信号?这些信号的效果如何?能否创新出有效的食品安全质量信号?

(4)甄别机制

A甄别机制的一个例子:全赔与非全赔保险合同。

B甄别机制成功的关键:针对不同类型的参与人设计出不同的合同,即对方有几种类型,就必须提供几种合同;设计出的每种合同均应该满足激励相容条件。

激励相容是机制设计最重要的条件,在这里就是指设计出来的合同必须满足这样一个条件,每种类型的参与人均认为选择为自己这种类型的人设计出来的合同是最佳选择,从而使得不同类型的参与人选择不同的合同,于是参与人就通过自己的行动讲真话了,对方可以通过观察行动准确判断出该参与人的类型。因此,要使得甄别机制成功有效,也许需要设计者进行精心的计算。

甄别机制实际上与信号发送机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除了在谁先行动上有区别外。甄别机制要有效,就必须使得不同类型的参与人做选择的成本有着显著的差异。如果选择成本有着本质的差别,那么就能够实现激励相容。

C甄别机制的启发与应用

不要抱怨别人不诚实,因为理性人通常是如果撒谎能够获利就会撒谎,机会主义是许多人的社会本性,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通过自己巧妙的机制设计使得对方即便心存欺骗,也不得不老老实实讲真话。

我国的遴选、提拔、评级、升迁制度不合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甄别机制,从而无法阻止出现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不满。

思考:在雇佣新员工、评教授中,如何设计出有效的甄别机制?

6.道德风险问题的解决——如何让人们努力工作或学习?

(1)道德风险问题的解决思路

A对隐藏行动者进行监督。这种做法在我国用得非常普遍,但这种机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一旦监督者的监督成本非常高,监督就不可能是频繁的全方位的;二是监督者本身有没有监督的积极性,或者说,会存在监督者的监督问题。在我国,一旦面临监督者的监督问题就在监督者的上方在设一个层级更高的监督者,这种在我国非常普遍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永远没有彻底解决监督者的监督问题。

B对隐藏行动者进行伦理教化。通过道德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成本非常高昂,这实际上是在改变人性,可这是我国非常推崇的一种方法,但推崇这种方法恰恰是缺乏智慧的表现。

C创造一种激励机制让隐藏行动者自愿努力工作或学习。

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尽量让人们自己监督自己。

经济学最核心的精神就是推崇这种能够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自动和谐的机制,这就是看不见的手。

(2)道德风险问题中的激励机制设计

A让隐藏行动者成为全部剩余收入的索取者。这种机制就是让另一方获得固定收入,道德风险制造者获得剩余收入,即他承担全部的风险。这种机制要奏效必须要求隐藏行动者是风险中性的(思考:何谓风险中性?何谓风险厌恶?)。

在企业中要彻底解决监督者的监督问题,就必须让某个层级的监督者成为剩余收入索取者,即企业的所有人,这个人必须是风险中性者。所以,胆大的人就成了老板,胆大的人通常也是出资者,其出资行为也是承诺可信的一个保证。

B如果隐藏行动者是风险厌恶的,则为了激励他努力工作,只能将他的报酬与产出水平挂钩,

即报酬依存于产出。这意味着隐藏行动者需要承担一部分风险。这种做法的典型有:分成制度,计件工资制度,销售人员提成制度,经理人员的股权奖励等。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告诉我们,激励合同只能依存于可观测变量。

中国政府规制研究

中国政府规制研究 【摘要】:对教育的管理职能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民办高等教育实施政府规制有着正当的法理基础。但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其属性要求学校必须拥有办学自主权,如果政府过多干预,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和效果。中国目前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政府规制过于严格,某种程度上侵犯到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种过度规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民办高等教育有自身的特点,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应有别于对公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不应把民办教育公办化管理。另一方面的问题是,中国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政府规制法律体系不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有些规定没有落实,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平等地位难以实现,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的根本区别仅仅是投资主体的不同,政府在法律和政策制定上要保证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平等地位。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政府是决定民办高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对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政府提供的公平政策和良好的制度、法律环境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造成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利益驱动的影响。政府规制机构有自身的私利,由于自身利益的驱动导致规制的越位和缺位。有利可图的规制事项大家都抢着做,无利可图则互相推诿。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膨胀是中国政府规制错位的深层次原因。第二个主要原因是政府长期以来规制手段单一,简单地采取直接行政管理的方式造成规

制越位;政府规制需要成本,政府财政投入过少造成规制缺位。政府规制的目的应有两个方面,规范管理和鼓励扶持。中国的规制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只讲规范管理,鼓励扶持停留在宏观政策层面,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中国政府规制采取的是传统的简单的“禁止”、“审批”、”处罚”等命令控制式的直接行政管理手段,与现代意义上的政府规制差距甚大。现代意义上的政府规制不仅仅意味着“管理”,更意味着“服务”;不仅仅采用强制措施,也包含激励、资助、扶持等软性措施,采取激励的方式间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达到政府想要的效果,而不是直接行政干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应借鉴美国、同本,减少强制性的直接管理方式,采取财政资助、税收优惠、信息服务等激励性的方式。针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思路是政府规制的简化和优化。政府规制的简化即放松规制,建设有限政府,发展社会自治能力。简化的关键是依法控制政府权力,把本来应由社会承担的事物归还给社会,政府规制的边界只在平衡市场的失灵,以及那些市场不愿管、不能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放权给市场和社会。所谓“优化”是指改变政府规制“越位”、“缺位”、“错位”并存的尴尬局面,制定科学的规制政策。放松规制是为了更有效地规制,绝不是取消规制,也不意味着在任何方面都要放松规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规制的优化。中国的政府规制改革需要对现行的规制体系进行优化设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在不同的领域分别采取放松规制、加强规制以及重新规制。【关键词】:政府规制民办高等教育服务型政府宪政

地方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三)(90分)

地方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三)(9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第七次政府改革提出,在一届政府任期内要减少行政审批()以上,各地政府基本都按这个比例减少。 A.1/2 B.1/3 C.1/4 D.1/5 2. 十八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 A.直接管理 B.间接管理 C.直接登记 D.间接登记 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政府管理缺位的领域?() A.市场监管 B.环境保护 C.公共服务 D.经济调控

4. 本讲认为,社会组织要与()脱钩,引进竞争机制,探索一业多会。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法机关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我国政府管理存在越位行为,主要体现在()。 A.干预微观经济 B.宏观调控 C.行政审批过多 D.盛行地方保护 2.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应当加强政府哪些方面的职能?() A.加强市场监管 B.创造发展环境 C.提供公共服务 D.完善社会治理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政府市场监管实行黑名单制度,能够提高企业违法违规的成本,从而减少市场违规行为。

正确 错误 2. 社会组织发展的规律表明,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离不开政府的培育扶持。 正确 错误 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 正确 错误 4. 本讲认为,我国行政审批过多,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的活力。 正确 错误

政府规制的要素研究

政府规制的要素研究 摘要:政府规制理论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对其研究呈现多元趋势。本文从规制的构成要素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规制主体、规制对象、规制依据、规制形式以及规制内容,其中,规制主体和规制依据(法律制度)是研究重点。 abstract: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is relatively perfect and the research to it shows multiple trends. this article conducts the research from the regulation of the elements, including regulation subject,regulation object, regulation on the basis of form and content of regulation. wherein, we are focus on the regulation subject and regulation basis (legal system) . 关键词:规制;要素;主体;依据 key words: regulation;elements;subject;basis 中图分类号:d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325-05 0 引言 如果以1887年美国州际商务委员会(icc)的成立为标志,规制机构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存在了了100多年,政府规制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政府开始直接对经济进行合法的干预。今天,政府规制已经进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无不渗透着政府的影子,我们已经很难想象生活在一个没有政府规制的世界中。

关于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分析

论文关键词:区域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 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

当前我国政府开展公共关系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政府开展公共关系的必要性、现状及建议 08工商管理02班 0810640174 张武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背景下,公共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而代表公立性的政府该如何定位、在公共关系中扮演什么角色及如何实现其职能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政府开展公共关系管理的意义及必要性、现状及特点、完善及建议。政府开展公共关系有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提高政府的行政办事效率、促进社会和谐及社会稳定、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同时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也存在着一系列现象问题:起步晚、理论支持不足、意识较淡薄、机构设置不完善;为了完善我国政府公共关系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以下建议:学习外国的先进理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公关意识、合理的实质公共关系机构、培养专门从事政府公关方面的人才等来进行讨论。 【关键词】政府公共关系、必要性、政府形象、行政、社会和谐、现状、理论、公共关系机构、建议、人才 一、政府公共关系概述 [1]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的方法和艺术, 政府公关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政府公关作为塑造政府形象的艺术和沟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日益成为政府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公共关系”一词是由英文“Public Relations”翻译而来的,中文可译为“公共关系”或“公众关系”,不论是其字面意思还是其实际意思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指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3]公共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管理的过程,它需要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主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 公关关系的定义有很多,在这里我们给公共关系下一个简洁的定义:[7]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的一个分支,都是组织通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争取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从而树立良好组织的组织形象的一个过程。但政府公共关系作为公共关系的一个分支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主体的权威性。政府是从独立分化出来的又居于社会之上的特殊社会

城市政府规制管理

7.3.1 城市规制的基本含义 ?1、政府规制的概念 ?规制(regulation)是个外来词汇,国内很多学者将之译为“规制”,也有学者译为“管制”。其中,“规制”强调它是在法治背景下一种有规可循的控制活动。而管制并不一定具有法律依据,有些管制行为可能是随机的、自由裁量的任意行为。发达国家的政府规制行为植根于法治的制度环境,任何规制行为的出台都需要具有法律依据。 ?城市政府规制,是指在法治的制度框架下,城市政府的有关部门以矫正市场失灵和维护社会多元利益平衡为使命,对微观经济和社会主体实行的直接干预和控制行为。政府规制依据有关的法规,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市场活动施加直接的影响。

7.3.1 城市规制的基本含义 ?2、政府规制的特点 ?(1)政府规制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制度前提。 ?(2)政府规制是有据可循的管理。 ?(3)政府规制具有明确的程序规定性。 ?(4)政府规制具有法定的救济途径和纠错机制。

7.3.1 城市规制的基本含义 ?3、政府规制的种类 经济性规制是为了保障公平竞争、防止资源配置低效和确保市民的使用权利,城市政府通过许可和认可的方式,对企业的市场进入、退出、产品的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等进行限制。社会性规制是以 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和防止公害、保护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通过制定一定的标准去禁止和限制特定的企业行为。

7.3.2 政府规制的作用 政府规制的积极意义 过度规制的负面影响过度规制容易引发企 业寻租和政府腐败。 ?有利于防止过度竞争,提高经济效率?有利于维护公平的市场交易?有利于增进公共利益,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过度规制抑制了组织创 新,降低了经济效率。 过度规制加重了财政 负担,损害了公共利 益。

政府规制理论

政府规制理论 内容提要 ?政府调节经济,以矫正市场失灵,它所采用的最惯常的手段就是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政策是针对市场秩序和企业的,常用的手法就是规制。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国民经济的计划化。 ?本篇分析政府规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第九章政府规制 主要内容 ?政府规制的内容与方法 ?政府规制失灵与规制的放松 ?了解政府规制的过程 背景知识:规制经济学 “规制”(“Regulation”),是规制部门通过对某些特定产业或企业的产品定价、产业进入与退出、投资决策、危害社会环境与安全等行为进行的监督与管理。实践中,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特定产业的规制已成为普遍的政府行为。 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 依据规制性质的不同,规制可分为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 经济性规制主要关注政府在约束企业定价、进入与退出等方面的作用,重点针对具有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特征的行业。 社会性规制是以确保居民生命健康安全、防止公害和保护环境为目的所进行的规制,主要针对与对付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外部性有关的政策。 规制经济学 规制经济学是对政府规制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研究,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对规制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派别:规制规范分析与规制实证分析。 代表人物 规制规范分析学派产生于十九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查得威克、马歇尔、庇古、德姆塞茨、威廉姆森等。 规制实证分析学派萌芽于十九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迪普特(Dupuit,1849)

的研究,在20世纪六十年代发展壮大,主要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卡恩、帕尔兹曼、贝克尔等。 规制规范分析学派 主要观点: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及存在市场失灵,如自然垄断、外部性等,因此应对企业活动进行规制,规制的目的是在确保资源配置效率情况下,保证公共利益不受损害。 规制实证分析学派 主要观点:政府规制的目的并非是保护公共利益,而是为维护个别集团的利益,在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的相互利用,并通过经验数据分析,佐证了所提出的观点。 在某些经济学家看来,保护公共利益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进行规制与是否有必要进行规制或规制的实际效果是两个问题。 斯蒂格勒在其1971年所发表的经典性论文《经济规制论》中就明确提出了进行规制的公共利益动机只是一种理想主义观念,而真正目的是政治家对规制的“供给”与产业部门对规制的“需求”相结合,以谋求各自的利益,这才是规制的真正动机所在。 规制俘虏(Regulatory Capture)理论 斯蒂格勒在70年代初提出了规制俘虏理论。斯蒂格勒从对十九世纪以来美国规制历史的考察揭示出规制与市场失灵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经验研究也表明规制是照顾生产者利益的,通过规制可以限制竞争者进入,提高行业内生产者的利润,并允许超额利润的存在。 立法机构的规制立法是为满足产业对规制的需要(即立法者被产业俘虏),而规制实施机构最终会被产业所控制(即执法者被产业所俘虏)。 其核心内容是:具有特殊影响力的利益集团――被规制企业――进行寻租活动,使规制者成为被规制者的“俘虏”,并参与共同分享垄断利润,这就使政府规制成为企业追求垄断利润的一种手段。 规制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激励性规制与放松规制在全球的兴起; 社会性规制日益发展,其规制领域不断扩大; 政府规制方法更着重体现市场原则,出现了政府规制活动与市场机制相融合的趋势。

政府公共关系第三次作业

《政府公共关系》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政府内部公共关系 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是指围绕政府机构与政府公职人员之间、政府上下级之间、同级部门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从外延上看,我们把围绕政府内部行政关系而形成的公共关系,称为政府内部公共关系。 从内涵上来看,是指政府为达到特定的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所进行的,重视与行政对象在思想、感情等方面到达理解和交流,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的管理方法。 2、行政组织形象 是指公众在对政府加以综合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政府整体印象和基本评价,是政府行为在公众心目中的客观反映。 3、政府全员公关 全员公关:全员公关指社会组织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简称全员PR。就是说要使政府的全体公务员都来关心、重视并自觉地投入到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中去,共同为树立政府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而奋发努力。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政府公共关系成功策划和实践,必须重视行政文化的作用,以下哪些是行政文化的功能(ABCD) A.导向功能 B.规范功能 C.凝聚功能 D.激励功能 E.惩罚功能 2、行政组织形象是政府及其部门在公众心目中的客观反映,简单而言,行政组织形象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BCD) A.主观性 B.客观性 C.动态性 D.综合性 E.不变性 3、影响行政组织形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BCDE) A.价值观 B.政策 C.信誉 D.公正性 E.廉洁程度 4、以内容为划分标准,社会舆论可以分为(CDE) A.阶级舆论 B.群体舆论 C.政治舆论 D.经济舆论 E.文化舆论 5、政府公共关系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ABCD) A.显著的职业性 B.双方的参与性 C.处事的灵活性 D.持久性 E.私人性 6、政府公共关系人际交往的主要功能(ABC) A.传递信息 B.感情交流 C.行为调节 D.形象矫治 E.处理危机 7、合理选择政府公共关系媒介,一般要考虑传播以下(AB),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A.传播主体 B.传播环境 C.传播对象的特点 D.传播内容 E.传播经费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政府公共关系沟通传播的基本原则。 政府公共关系沟通传播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双向沟通原则、政务公开原则、全员公关的原则、有效沟通原则。 2、简述提高公职人员对政府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几个原则? (1)教育公职人员树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自觉建立和维护政府形象; (2)加强政府机构内部的双向信息交流,保证公职人员共享足够的组织信息;

地方政府治理教学大纲

《地方政府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从理论上掌握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基本知识,从而对中国地方政府组织形式、职能和结构以及地方治理的方式、方法有较系统、完整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地方政府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时数 计划学时:36学时 三、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除了课堂讲授知识,教师还按各章学习内容为学生安排参考阅读材料,目的是强化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思考,学生们可在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扩大知识面。 2.课堂讲授与课堂随机提问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所讲课程内容抓住重点或难点向学生提问,从而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要求及内容 地方政府治理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框架,二是把治理理论引向中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地方政府治理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政府如何运用地方治理的方式、方法来处理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地方政府概述 一、国家、政府与社会 (一)什么是国家 (二)政府:国家主权的执行者 (三)“社会”的概念 二、地方政府的内涵和特征 (一)地方政府的内涵 (二)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 三、地方政府的类型 (一)按地方制度划分的地方政府 (二)按设置目的划分地方政府 (三)按行政层级划分的地方政府 四、地方政府的价值 (一)政治层面的价值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 第二节地方政府研究 一、西方地方政府研究 (一)西方地方政府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西方地方政府研究的基本现状 二、中国地方政府研究 第三节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意义、对象与方法 一、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意义 (一)有利于从系统的角度梳理地方政府相关的基本问题

中国领导干部级别的划分

中国领导干部级别的划分 来源:甘立海的日志 一、国家级正职(一级干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二、国家级副职(二级干部): 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三、省部级正职(三级干部):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江苏省省长、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四川省军区司令员、18集团军军长) 四、省部级副职(四级干部):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部级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部队副军职干部(如上海警备司令部

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

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对公共传播空间的影响和新媒体时代的政府信息规制困境,并针对新媒体政府规制现存主要问题提出了法律规制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政府规制;信息传播 近年来,新媒体作为新的媒介形式快速发展,冲击着人类传统的生存习惯与生活方式,推动着世界传播秩序的重新建构。新媒体以其固有的信息传播规律,正日益模糊着媒体的标准。随着新媒体的社会参与度不断加深,在版权、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如何创新政府规制模式,促进新媒体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则显得尤为重要。 1 新媒体对公共传播空间的影响 1.1 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拓宽 新媒体具有开放特性,利用新媒体技术,任何人之间都可以随意进行信息交流,直接改变了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渠道,对政府的危机公关提出了新的要求。公众不再是被动的从政府获取信息,而是主动去获取各种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由于媒介形式的不断更新,信息的传播方法、渠道、速度发生了根本改变。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以及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共同形成了一个媒体圈层,为公众获取讯息提供了广阔的通道,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不再是简单的“传”和“受”,这要求政府在对新媒体进行规制时,必须考虑到多种传播渠道,并做出迅速的应对。 1.2 实现了信息的高度互动和共享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模糊了信息传播角色,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传递和接受信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自由的表达权。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但是一种信息能在瞬间生成、快速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的媒体,它还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实现了地位平等的参与。新媒体使信息的传受双方互动交流真正成为现实;在网络上,受众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 2 新媒体时代政府信息规制困境 2.1 信息来源广泛,获取简便 随着网络信息搜索方式的变化,民众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民众可以轻松获得更全面、更丰富的知识,几乎所有问题,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详尽的解答,民众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依赖感及知识权威感下降了。然而,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特点使得信息可以便捷复制和即时传播,导致民众接受的信息量激增,远远超出民众的分析处理能力,而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之浅谈

中国政府国际公共关系之浅析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和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国际公共关系是中国政府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它对于实现中国利益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国国际公共关系的现状、背景以及举例表明对不同国家的公共关系处理情况。 关键词: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国际公关;危机处理;中国政府 正文:在全球一体化和中国崛起的背景下,随着中国以经济为导向的战略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必然增强与全世界各国经济与政治交流联系,这就要求中国学会处理复杂的国际公共关系。 一、国际公共关系的含义 国际公共关系通常指这样一类公共关系活动,即一个组织在本国以外地区所进行的公共关系活动,或对国外有着显著影响的公共关系工作。一般来说,国际公共关系分企业国际公共关系和政府国际公共关系两种。 企业性国际公共关系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企业运用传播手段协调其与特定国际公众的关系,在国际上进行的企业形象策划和产品形象树立的活动。 政府公共关系,是指以政府作为行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与民众进行双向的信息沟通,以争取民众的支持、信任与合作,从而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各类活动。二、中国政府国际公关的历史与现状 首先,长久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导致了我国国家形象在西方国家的歪曲和误读,这对当下我国正常国际公共产生不利影响。包括今天中国政府体制与西方的差异,在外国民众没有充分了解我国国情下,容易产生陌生与疑惑,致使我国正常的国际公关事倍功半。同样,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民众对于西方各国的态度,也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公共关系。 其二,在上个世纪,由于中国持续的战争以及之后的冷战等问题,中国在上个20世纪几乎都没有良好的国际公共关系,也导致今天我国政府国际公关人才不足,以及公关体制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这也导致在突发公关事件时,中国政府无法适时的响应和正确的判断。如911事件发生时,全世界都在以头版报道该恐怖事件,中国却没有及时关注该事件,这导致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 所以,目前我国国际公共关系的现状并不乐观,中国要适应这些变化,这需要中国政府不断学习努力。 三、国际公关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扩大,这必然会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增多,而经济领域交流也会传导到其它领域使整体交流大大增加,这也许会产生经济摩擦,甚至由经济矛盾而产生政治对抗,这些都是因中国崛起所不得面对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必定要学会应对复杂的国际关系,加强国际公关能力,从而具有良好的国际沟通能力,争取到良好的国际支持。 而中国在上世纪冷战期间实行不结盟政策,导致今天中国在国际上常常单兵作战、孤立无援,这对于需要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因崛起而不断出现的国际问题明显不利,中国需要加强国际公关能力,找到国际的支持力量,以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国际危机。 如中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问题,虽然中国可以拿出强硬的实力逼迫小国,但容易造成不好的国际舆论影响,不利于长远的发展。而美国政府的介入,更加剧了该问题的复杂程度,这时就要考验中国政府的智慧与国际公关能力了。 四、政府国际公关的策略

中国食品安全及政府规制研究

中国食品安全及政府规制研究 【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何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本文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首先描述了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然后分析了食品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有助于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总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一种综合的机制,既要在政府规制方面有所作为,又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规制;非政府组织;公众参与 一、中国食品安全现状 在中国大陆,近几年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将食品安全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引发了公众深切的担忧。2010~2011年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调查显示,只有三成多人对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满意,九成多人认为中国食品安全存在问题,近七成人对食品安全现状感到“没有安全感”,其中膨化及油炸食品是最不放心的食品种类,而吃到病死牲畜肉则是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然而在香港,2012年6月21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大陆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同样,在澳门,据此前澳门方面检测,内地供澳门食品合格率达100%。官方数据显示,多年来,内地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然而大陆内销食品在“多年整顿”背景下,合格率只有水分极大的“90%左右”。 当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我们该去反思为什么同样是大陆生产的食品,在两处却有截然不同的现象?当食品安全一次次挑战了公众的底线,以致使消费者开始变得麻木之时,麻木竟变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有时我们不该仅仅抱怨与责备企业诚信道德的缺失,至少我们能从供港澳食品中看到未来食品安全的希望。我们从不期望食品百分之百安全,但我们需要有一种保证食品安全的综合机制,从社会各个角度与方面,及时发现并杜绝潜在的隐患,让我们一日三餐吃的踏实放心。但究竟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屡见不鲜?为什么我们的机制无法保证我们食品的安全?如何改善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让公众不再谈“吃”色变?笔者试图对比与港澳食品监管体制异同,从政府规制、非政府组织与公众参与两个角度,具体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应对未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 二、食品安全的政府规制措施 (一)政府规制 1.政府规制含义 政府规制即政府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一定规则,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

消费能力对政府规制的影响研究

CONTEMPORARYECONOMICS 【摘要】政府规制伴随着市场失灵而产生,但是产生的各种理论学派多从供给者角度出发而忽视消费能力对政府规制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详细阐述,提出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政府规制范围应不断缩小的结论。 【关键词】消费 生产 政府规制 政策 现实中与消费能力有关的政府规制包括阶梯电价、经济适用房建设等,这些政策的制定都从消费能力出发,把消费能力作为政策制定的内生变量来提升社会福利。政府规制要考虑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与生产的统一性,同时消费能力又影响政府规制的标准与规制范围。 一、消费与生产的统一性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消费与生产是统一的,政府规制生产过程中不能忽视消费,不然任何理论研究都是有缺失的。生产总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可是,生产的一切时代都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概念,不过这个一般本身就是有许多组成部分的,分为不同规定的东西。其中有些属于一个时代,另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 生产直接也是消费。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前提是理性的经济人,理论的建立显然是以消费为起点的。双重的消费既是主体的又是客体的。第一,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在生产行为中支出、消耗这种能力,这同自然的生殖是生命力的一种消费完全一样。第二,生产资料的消费,生产资料被使用、被消耗、一部分重新分解为一般元素。因此,生产行为本身也是消费行为。经济学家把直接与消费同一的生产,直接与生产合一的消费,称做生产的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同一性,归结为斯宾诺莎的命题:“规定即否定”。 可见,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就一个主体来说,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一个行为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并且表现为生产的要素。在微观经济学的体系中,衡量消费能力的指标就是恩格尔系数,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消费者的恩格尔系数差距较 大。所以政府规制的“一刀切”行为脱离实际,在规制过程中必须考虑消费能力的差异。 二、政府规制的研究现状 关于“规制”,学界一般指由社会公共机构进行的规制,由社会“公”的部门对其他主体行为的规制(被规制主体可公可私),即植草益教授所称的“公的规制”。按照规制范围的差异,一般将规制分为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大体上将处理自然垄断和信息偏差问题称为“经济性规制”,将处理外部不经济和非价值物问题称为“社会性规制”,而社会性规制的主要内容为健康、安全与环境规制(HSE规制)。基于此,消费能力对政府规制的影响应该归于经济型规制。 20世纪70年代,学界开始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政府管制问题,初步形成管制经济学,其中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发表的《经济管制论》对比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管制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加强了对环境保护、产品质量与安全、卫生健康方面的管制。这些实践都推动了管制经济学的发展。 规制经济学的公共利益理论以最优干预的规范原理为基础,在多种条件约束下,规制者被假设为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者。Stigler、Peltzman、Posner是该理论的代表。经济学家多从福利经济学角度来看待这一理论(Viscusi,Vernon&Harringto,1995);利益集团规制理论认为规制和规制程序是对利益集团之间更复杂的交互影响的反映,利益集团从不同的政府干预中获利或受损,Tirole、Lafront、MCchesney、Ellig等对利益集团规制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规制实践变化以及信息经济学、委托一代理理论、动态博弈论等微观经济学前沿理论的推动,新规制经济理论、内生规制变迁理论、利益集团政治的委托一代理理论 消费能力对政府规制的影响研究 ○吴俊梅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1) 图1政府规制研究简图 反馈 规制动因 消费能力 政策制定 规制结果 规制机构 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 经济生活

市政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

1.市政 市政是指城市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义的市政,不仅包括市政工程和市政建设,还包括城市规划、公共财政、政府规制、公共服务、土地和不动产、人口与社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公共事务。 2.城市 城市是非农业人口大量聚集、具有综合功能的人类生产和生活共同体,它具有人口密集、资源密集、文化荟萃、信息集中、工作高效等特点,在有限的城市地域空间内,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建筑、资本、文化、科技等)高度密集且相互交织在一起。 3.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时指政府干预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在一些领域,人们期望政府能够解决市场办不好的事情,结果却发现政府干预不仅不能弥补市场失灵,反而进一步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浪费了公共资源。 4.城市自治 城市自治,是指屮央(联邦)政府或上级政府依法将城市公共事务的治理权力交给经城市居民直接选举产生的0治机关,由该自治机关对城市公共事务实行自主管理。 5.公共产品 所谓公共产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 6.市政职能 市政职能是指城市政府的公共管理过程中,依法履行的各项职责和功能的总称。广义地讲,市政职能包括立法职能、行政职能和司法职能。狭义地讲,市政职能是城市政府的行政职能。 7.城市政府采购 城市政府采购,是指城市政府及其他受政府控制的企事业单位,为实现政府职能和公共利益,在财政监替下使用公共资金,从国内外市场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指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向国家缴纳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费、土地收益金、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等制度安排的总称。 9.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顺利运行的各种基础性物质设施及其服务的总称。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谢庆奎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谢庆奎 今天晚上我的讲座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一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形成与发展,然后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中,政府创新理论问题,主要从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人员创新以及操作创新这五个层面来分析,政府创新的实践主要介绍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是直接选举、行政服务、政治与行政透明及其他内容。 一、中国地方政府概况 1、地方政府发展历程 当代中国的地方政府成立于1949年建国之前,也就是中国共产党还在领导革命战争的时候就已经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和国内战争时期有的地方政府的规模已经很大,具有代表性的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它既是共产党领导的政府,也是得到国民党统治的国民政府承认的一个地方政府。革命时期的政府是根据革命的形势,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而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是打下一块地方就巩固一块地方,并且发动群众,全面建设根据地,作为基地支援全国战争,这与过去“狗熊掰棒子”式的农民起义(譬如说李自成)是完全不一样的。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东北人民政府和华北人民政府。

1949年建国之后,逐步在全国建立各级地方政府,最初名称叫做地方政府委员会——省政府委员会、县政府委员会,在中央叫做中央政府委员会。地方在建国初期分为六个层级:大区人民政府、省市人民政府、地区和市人民政府、县政府、区政府、乡镇政府,这种状况保持了三年。1952年把大区人民政府改变为中央的派出机关,全国分为六个大区,地方人民政府的最高形式为省政府。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范了国家机构的建制。中央政府由两级变为一级:两级是指中央政府委员会及其下设的政务院,一级是指现今的国务院。地方政府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多为三级(省县乡)到四级(省市县乡),其中又以三级居多,但辽宁、江苏的部分地区则为“省市县乡”四级模式。财政权、人事权,是鉴定能否成为一级政府的关键因素。当时的派出机构之所以与现今不同,不能称其为地方政府,也正是因为它没有财政权和人事权。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方政府更名为革命委员会。在所有的地区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实际上所有的地区都变成了实体的政府,因此采用的是四级政府模式。 文化革命之后,特别是1982年宪法颁布实行之后,恢复乡镇建制,又回到“三级为主,四级为辅”的体制。地区还是地区,虽然权力比过去大的多,但依旧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纷纷撤地建市,建立市政府,实行“市管县”体制,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详解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详解 一、城市分级介绍 ?中国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五个层次: 1.直辖市 2.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 3.地级市 4.省直管市(所有的省直管市均不设市辖区) 5.县级市(所有的县级市均不设市辖区) ?中国城市从综合实力分级为五级;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 四线城市 五线城市 ?其他划分、或特殊称谓 区域划分:比如按地理位置划分,华北,华中,华东,西北; 地位划分:中心城市; 经济带,经济圈划分: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 二、城市行政分级详解 二.一行政分级 1.直辖市(4个)(正部级) 直辖市(正部级)四个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2.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15个)(负部级) 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即是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 3.地级市(包括设区的地级市和不设区的地级市《其中不设区的地级市共3个:广 东省东莞市、广东省中山市、海南省三亚市) 省会是地级市(正厅级)城市:17个(普通省会地级市、普通自治区首府地级市<非副省级城市>:石家庄,郑州,南昌,太原,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长沙,贵阳,昆明,西宁,兰州,银川,南宁,福州,拉萨,海口,合肥) 二.二补充说明 直辖市定义 直辖市是国家的一级行政区之一,属于省级行政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的地位等同于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

副省级城市定义 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享有省一级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省级>干部,副职<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为正厅级干部,市政府部门和市辖区是副厅级(如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长安区),市政府部门内设处室和市辖区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厦门市商务局财务处<正处级>、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正处级>)。 计划单列市定义 计划单列市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计划单列市,就是副省级城市中剔除省会城市,剩下的那些城市,就是属于副省级城市。 计划单列市的计划单列内容主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商品购销和分配调拨,能源及主要物资分配调拨、外贸进出口、地方定额外汇、劳动工资、财政信贷、科学技术以及各项社会发展计划指标等。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 地级市 地级市为省辖市的一种,接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管辖。地级市是地级行政单位,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盟级别的市。地级市一般下辖市辖区,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代管县级市。在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有293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8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逐渐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分三类 1、既设市辖区,又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此类地级市占绝大多数。 2、只设市辖区,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南京市、厦门市、武汉市、鄂州市、海口市、三亚市、莱芜市、乌海市、克拉玛依市。 3、既不设市辖区,又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这些地级市下面直接辖乡级行政区,俗称“直筒子市”;如东莞市、中山市、三沙市、儋州市、嘉峪关市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 所谓的地级市、县级市是从过去的行政区划称谓演变来的。就以江苏省为例,省会是南京市,所以叫省会市。全省原来划分有苏州地区、无锡地区、常州地区、镇江地区、扬州地区、南通地区、徐州地区、连云港地区、盐城地区,这些地区也叫行署,行署的所在市就叫地级市,地区行署下辖地级市和县。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江苏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