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极拳课件

太极拳课件

武当太极拳与其它太极拳的区别

太极拳有几大流派?每种流派的区别在哪里? 1、武当太极拳 虽然目前学者公认为太极拳与武当张三丰无关,不过确实存在武当太极拳。武当太极拳讲究“拳打卧牛之地”,基本上两米方圆足以施展,其中除螺旋缠丝外,另有九宫、八卦的内容,其内涵与当前流行的太极拳不尽相同。武当太极拳的要决就是:拳随心境,舒展绵长,恢宏大气,容万物于心。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至高无上的拳法。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其动作以崩履、挤、按、采、列、肘、靠为主,在应用中随、连、粘、贴,连绵不断、行云流水。演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舒展,做到神形俱妙。武当太极拳动静结合、内外相含,是内外双修的至宝,是人体性命的源泉。 2、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其弟子陈青萍又在陈有本所传拳架基础上创编成另一拳架套路——“赵堡架”。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绕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和转换时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过程柔。 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3、杨氏太极拳 杨褔魁(1799一1871),字露襌,河北永年人。陈家沟陈德瑚在永年开中药铺,杨因家贫卖身到药铺为徒,后陈德瑚带杨回陈家沟家中做些杂活。陈氏十四世袓陈长兴在陈德瑚家设武学,教后人习拳舞械。陈长兴见杨聪明伶俐,作事殷勤,为人忠诚老实,又喜爱拳术,与陈德瑚商量后,乃收为徒弟,传授太极拳。杨练拳极下功夫,夜里鍊拳疲困时,仅在长板凳上打盹。这种长凳很窄,很快就跌下来,醒后继续再练,如是者七年之久,拳乃练成。经老师与东家同意后,装卷归里,离开陈家沟(后又两次拜访陈家)。 杨露襌回家后,经亲友推荐到北京教拳,打败许多名手,名声大震,后到清宫王府教拲,因习拳的都是些贵族子弟,为了适应他们娇嫩体质的需要,便将陈氏太极拳套路中的缠丝劲及窜蹦跳跃发劲等难度较大的动作作了些改动,使其姿势较为简化,动作柔和,不纵不跳,后经其三子健候修改成中架子。再经其孙澄甫的修改而成为目前流行较广的杨式太极拲。其特点是,拳架舒展、动作和顺、姿势柔软。要求绵里藏针。扬澄甫(1883~1936)著有(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传拳,是著名的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 4、吴式太极拳 杨露襌在清宫王府教拳时,满族人全佑从学之,后全佑又从学於杨班候(1837~1892 )。全佑传其子鉴泉,后来鉴泉从汉姓为吴。吴鉴泉(1870~1942),拳架以柔化著称,推手守静而不忘动,形成了架式大小适中,柔和紧凑的特点。吴鉴泉曾在上海开办拳社,培养学生,

和式太极拳简介

和式太极拳简介 和式太极拳简介 和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太极拳流派之一。始创于清末河南温县赵堡镇太极拳名家和兆元(1810——1890),因地域亦被称为赵堡太极拳。和式太极拳除具有一般太极拳的要点外,在理论、技术技法、强身养生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和式太极拳以《周易》理论为基础,像其形取其义用其理,移动周身处处走圆,无不是圈,行成周身无处受力,自然圆活。 和式太极拳强调理法自然,处处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形成轻灵圆活,顺遂自然的特色。 和兆元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文学医。1825年,师从本镇拳师陈清平习武。后在北京供职,官授武信郎。在理学大家李棠阶影响下,对太极拳进行了重大改革。尤使太极拳理论有了长足发展。以理学、儒家、道家并结合医学理论来指导规范拳架,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创编了一套体用一致,技理相合的代理架,即和式太极拳。 传统和式太极拳有72式,皆以《易》学之理贯串于拳势之中。象其形(圆),取其义(阴阳、五行、八卦),用其理(阴阳变易,五行生克,天人合一)。走架以轻灵圆活,柔中求刚的准则促进周身协调,步活身敏,柔顺自然。以阴阳变化之法,使身体不同部位运动时产生的分、合等劲力,形成千变万化的技术、技法。形成

太极拳滑如鱼、粘如胶、软如棉花、硬如钢的技击特色。 在拳架练法中由外形的无过不及,内外相合和柔顺连贯的阴阳动态平衡,促进内在气血、脏腑、经络的阴阳平衡,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体魄,从而达到健身、疗病、养生之目的。 在行功走架时做到三直:头直、身直、小腿直。五顺:顺身、顺腿、顺手、顺脚、顺意。明三节,知六合等规则和要领。整个拳架套路以体用一致为要求促进拳架、推手、散手三合为一,技理相合。通过朝夕盘架增强自身功力,通过推手实践矫正拳架,直至最终用于实战。 和式太极拳以自然为准则,以圆、弧为运动形式,以太极阴阳变化之法,使身体处处分出虚实内外。视练者体质阶段不同,速度可快可慢,但均匀适宜。架式可大可小,以自然舒展为度。整个拳架朴实无华、简洁流畅。 和式太极拳的特点 和式太极拳,也称代理架(代理架:指拳架中的运用技能,符合太极的阴阳变化之理)。讲究自然、严禁、科学、简明。从三直、四顺、到内外三合,从中、正、平、圆到轻、灵、柔、活,无不清晰,有道弃俗。 和式太极拳的特点是:中、正、平、圆、轻、灵、柔、活。中、正、平、圆为形;轻、灵、柔、活为韵。 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有旗杆之意。 在和式太极拳的练习中,要求立身中正。身子中正,其他各部便可依次放置,继而做到无论上下左右、或进或退,无论手足、腰胯都可以互相协调,保持相互响应,高效一致,和式太极拳中

康戈武: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康戈武: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溯源自温县陈家沟 借助1963年台北真善美出版社出版的陈泮岭(1891—1967)著《太极拳教材》,1964年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唐豪、顾留馨著《太极拳研究·太极拳起源和发展简史》,1935年山西省国术促进会刊行的《李氏太极拳谱》,1989年吴文翰发表的《近百年太极拳的发展和流派的形成》等文献得知,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流传的太极拳共有8式,其名目包括: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郝式太极拳(马立伯称“李郝派”)、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李式太极拳。 谨取各式太极拳传人的文据为凭,简述其源起于下: (一)孙式太极拳 创自河北完县人孙禄堂(1861—1932)。孙禄堂初学太极拳于郝为真(1849―1920),后自创一式,以姓氏名,人称“孙式太极拳”。孙禄堂于1919年著《太极拳学·自序》说:“余受教于为真先生。”禄堂之女孙剑云著有《孙式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年出版)。 (二)郝式太极拳 传自河北永年人郝为真。郝为真的太极拳学于李亦畬(1833—1892)。郝为真的一些传人和太极拳传习人,以

姓氏名其所传,称为“郝式太极拳”。目前,因为郝为真之师李亦畬学于武禹襄,多称此系技法为“武式太极拳”。郝为真之孙少如著《武式太极拳·前言》说:“先祖父名和,字为真。先父名文桂,字月如(1877—1935)。先祖父的太极拳是从邻居李亦畬先生处学来的。李先生是他的舅父武禹襄先生所传授的。”(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年出版)。 (三)武式太极拳 创自河北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其弟子李亦畬于1881年修订的《太极拳小序》中述武禹襄研习太极拳的经历说:我郡杨某(露禅,1799―1872)从“河南陈家沟陈姓”学太极拳,“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文中说明了武禹襄太极拳技的两个来源,一是从本城的杨露禅处“得其大概”;二是经访赵堡镇陈清平“精妙始得”。武禹襄经此二“得”后,自创一式,以姓氏名,人称“武式太极拳”。 (四)和式太极拳 创自河南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的曾孙和有禄著《和式太极拳谱·和式太极拳概述》说:“和式太极拳始自和兆元。兆元公(1810—1890)是河南温县赵堡镇人,师承本镇太极拳名师陈清平,是陈清平的大弟子。”

大学体育课太极拳论文

太极拳学习总结 这学期,在黄宗能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系统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收获颇大。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本学期学习的重点,也是本学期考试的内容。曾经,我通过家里的老人和电视等媒体,了解到太极拳是一种修气养身的运动。冥冥之中感到一种敬畏和羡慕。这学期选修了太极拳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通过这学期的学习,虽然我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我认为,在黄宗能老师的悉心点拨下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更大的兴趣。 太极拳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招法既体现了武打的技击性,又体现了其本身的艺术性。它要求顺随舒适,以柔见长,自然轻灵,松沉圆满为宜,而又强调用意不用提力,动则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伸屈刚柔,于似松非松之间,当达到一定程度,须求意与气结合,即在有意无意之间。我认为它比印度的愈加要优胜很多,我不是偏袒中国文化,太极拳多为顺,而愈加为逆,太极拳为从,而愈加为迫,在练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发现,太极拳的肢势简单而且流畅,愈加则苦折身体,有很多动作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完成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领悟到:学太极拳不要苛求自己,因为太极拳不是逆拳,如果强迫自己难免会气血攻心导致副效果,更不要有显摆的心态。我在想,为什么有些人把太极拳练的有模有样却身体不得益处,原因就是他们杂念太多,多是为了显摆,太极拳游动肢势也和前人大相径庭没有什么变化,为了苛求肢势的相同多为在强迫自己修炼,那是不可取的。 在最开始,我也走了误区,总是对姿势和造型之类的很苛责,反而忘记了太极的本宗。这样,不仅自己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也无法达到想要的行云流水一样的舒达。后来才慢慢明白过来,逐渐的改正了自己心态,反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于怎么样练太极,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我练太极的第一步是跟着老师走。二十四式是很好的入门拳。课堂上悉心跟着老师的步调走,课下勤加练习,这一学期来确实很好的完整的学会了二十四式太极,为后来的自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期间,我还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和视频,慢慢揣摩。不在乎那门那派的,只要是太极拳就可以学,因为不管是那门那派都是已柔为主,多为慢功,太极就是这样,讲神不讲力。 在学习期间我最大的感悟是:练太极拳不要被影视里的武打动作迷惑,那不是太极拳的真谛,老祖宗在古代没那么厉害,太极拳本身就是修身养性的,不可用于武力,太极拳多为修气,在练习中把你学到的慢慢做,不要计较动作的好坏,甚至可以不计较动作的顺序,当你看完一套太极拳套路后,在清晨或者闲暇时间可以到一个无人的地方修炼,家里也可以,主要是无人打扰,这是太极拳修身的最好方式和环境。 在修炼时,不要刻意让自己模仿学到的动作和顺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走动,太极拳分八门其实无门,八门皆在心里,修炼中,身体肢势随心所动,且勿迫心而动,那样会适得其反,太极拳游动中上身有十指颤动劲脉,下身有双腿颤动劲脉,游动中,十指张合与臂膀摆动为太极拳主要修真,随着双臂的摆动,你会感觉到十指劲脉颤动,十指连心,日长后,你会发现体内器官明显舒畅,而且免疫力提升。

和式太极拳理论

和式太极拳精要理论 “耍拳”论与“尺寸”架 清末武术家、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先生(18l0-1890年)在其《耍拳论》中讲道:“太极拳用功之为‘耍拳’,此是吾和式太极拳独特之处。它取法老子自然之道,以柔克刚之论。”“耍拳”理论,是和式太极拳有别于六大太极拳流派之处的一种拳术方法理论,体现出和兆元祖师匠心独到之处。一个“耍”字,将孩童玩耍时自然之态展现眼前,为太极拳修炼者指出了一条由“招熟”到“懂劲”进而“阶及神明”状态的途径。 和式太极拳编排是依据人体结构理论为指导,以自然为原则。拳架与中医、易理理法相一致。 和式太极拳的拳架功理,圆活紧凑,进退开合都求阴阳相济。和式太极拳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拳架练法由外带内,周身顺遂浑圆,由内达外,阴阳变易莫测。拳架着势圆转自然,紧凑柔活,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并用五行生克之理指导拳架的步法、技法,使身体灵活而稳健。 和式太极拳注重心法,是意念的修炼。 心贵静,意守中,是意念的自然状态。意不能守中,在形则有贪、欠、偏、倚之弊,用则有呆、滞、不活之病。 和兆元先生为我们进一步阐述了和式太极拳“耍拳”的公式:以柔中求刚为目的,以轻灵自然为原则,以中正平圆为用功方法。我们指出了“耍拳”理论的原理和公式,是否就可以进入“耍拳”状态了呢?不是,要想进入“耍拳”状态还必须明白和式太极拳的“尺寸”。

“尺寸”即标准、规则之意,习练和氏太极拳必须明尺寸、懂规矩,小到手、眼、身、法、步,大到左、右、顾、盼、定,均是由尺及寸,渐入分毫,规矩要求细致入微: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提高拳艺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修炼和式太极拳需要循序渐进地去练习。那么什么是“序“呢? 1.懂规矩、明“尺寸”、是能够开始“耍拳”阶段的首要条件。 “耍拳”固然要自然、随意、轻柔圆活,如果习拳之初就去自然、随意、轻柔圆活那么就坏了!如此如同瞎汉行夜路,非但无益,实则有害咽为自然、随意、轻柔圆活、刚柔相济是功成以后的表现。 学拳之初需要守规矩、懂“尺寸”、分层次,耍拳是明规矩、懂“尺寸”、到达一定层次之后的要求,和式太极拳又名“尺寸架”,尺寸即规矩。拳架对手、眼、身、法、步、三节、四梢等要求极为严格。如对于肘:沉肩坠肘合而为用,肘向外翻起上抬俗称卖肘,为病。肘关节主要活动范围是曲伸运动,肘曲则臂成圆弧形,即弓形。肘不可过曲,过曲不圆;亦不可过直,过直少夹;似曲非曲,似直非直;肘关节曲伸自然,伸则气达手指,曲则气贯肘尖。在技击中肘要曲使,有迎面肘、穿心肘、搬拦肘、七寸肘等。肘还有一 个重要作用是护肋,沉肘伏肋,肘要轻贴两肋,但不可过紧,否则会影响手臂灵活运用。行功走架拳架规矩、姿势正确,有利于提高行功效果,使气血、经络阴阳平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一段时间严格规范锻炼,从而达到明规矩、守规矩、脱规矩、自然而然却合乎法度,久而久之上升到一定层次时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考虑“耍拳”问题。 2.懂阴阳,明神意是进入耍拳阶段的重要前提。

太极拳

太极拳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太极拳是汉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溯源形成 太极拳是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 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 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自第14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拳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其拳术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单锏、双锏、枪、大杆和青龙偃月刀等。

和氏太极拳的以裆代手与以身领手

和氏太极拳的以裆代手与以身领手 和氏太极拳的以裆代手与以身领手 练太极拳功夫主要的就是练“裆”。尤其和氏太极拳裆是内劲的关键。太极拳活与不活,全在于裆的运作。裆不活,动作必然呆滞。裆胯是太极拳的天机。所谓“天机”者,玄机关窍之意,凡动作变化全凭于此。不得此中奥秘,难以练成太极功夫。所以学练和氏太极拳主要练的是运裆。“裆”是天机玄窍,没有裆的运作,就不存在和氏太极拳,其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为了使练太极拳者有所启迪,我之所以要克隆太极,克隆某一个太极大师的拳架,甚至要克隆其精微之处,其中道理,亦包括于如何运裆,如何驾驭与全身之动作,能观微而达其精者。 裆跨在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如何运作,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以前老师用木偶戏的表演技巧来比喻太极拳裆胯的作用。木偶戏是用手来表演的,离开了手,就不存在戏文了。我想这样形象化的解释颇为得当,余练功几十年深感“以裆代手”的重要性。练和氏太极拳如何“运裆”不可不知太极拳高手郑老师,他之运裆极为精微,虽有若无,显于见微。为什么说虽有若无为之佳者,大凡功夫高者深者,其走圈亦小,不显于形,所以若有若无,使对方不知其深浅,未能知其变化,深藏不露,适于灵变。否则的话,也容易给对方看出破绽,泄于活机,亦非高人之所为也。有太极,无有拳术,有无双泯,道法自然,是为极则。

太极拳裆胯之运作还有一种联想的比喻,它就是像是手表中的一种叫“铊飞轮”又曰“鬼推磨”的摆轮。大家都知道摆轮是手表的基本动力,它是一种不固定摆轮的旋转,它是手表保持平衡运转的动力,且精确无误。它与普通手表的摆轮不一样,普通摆轮通过一根轴承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走动,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和摆轮本身的重量,造成轴位变化,从而出现速度和走时的偏差。只有像“铊飞轮”那样,摆轮不固定在同一个位置上的时候才能抵消偏差。这对太极拳来讲,它也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裆即由两个胯组成,在一个中心两个不固定的位置上旋转,既有重心,而不知其重心何在,这是一个太极图的摆轮,是太极拳运作源泉,是阴阳变化之枢纽,动静开合,虚实变幻之裆机。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两脚有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两手有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或忽阴或阳、亦阳亦阴,这是阴阳消长重心虚实变换之关键。 “以裆代手”,“以身领手”是和氏太极拳由裆胯带动手和全身动作,继之由裆胯来带动腹式呼吸,带动丹田运转,所谓“腹中有轮,旋转如规”。使之“聚而鼓荡,状若璇玑,意活而运,气如轮转。”由外达内,由内达外,裆胯成为沟通之桥梁。当然也适用于其他门派的太极拳种。余也曾试着操练过,其理一贯,一通百通,只是各人重视的程度不同而已。“领架”者观其形而知其微,达于“定架”即“形架”,也就是成形的架子,又叫标准架式。 所谓“克隆”,除了精确的定架,而更重要必须有大师的神韵,不管由外达里,或由内达外,都要有形神之互恋。所谓“上动下合,左转右旋,前移后趋,唯心神之所向,意气之所使也”。“运

《太极拳》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太极拳》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弘扬民族文化、打造京小特色为目标,把太极拳与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有机结合,育德于体,通过练习太极拳,培养学生特长,打造民族精神,锻造坚韧毅力,增强抗挫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背景与意义 京水回民小学的办学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而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哲理,具有突出的健身效果,不仅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促进作用,而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通过太极拳教学,可以建立一种学校体育资源与家庭、社会互动的新型学校体育文化互动模式,营造一种和谐、科学的运动健身文化氛围。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效应促进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进而求得民族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中普及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三、课程目标 1、课程总目标:以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2、具体目标: (1)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武德修养,

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通过24 式太极拳的学习大力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练和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爱好和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会质疑和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组织与管理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2、明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组长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规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课程规划,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并根据情况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适时调整,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进行督查。 组员职责: 1)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 考核 2)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郑悟清理论

太极拳名家、太极拳一代宗师郑悟清《1895——1984》先生,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人,师从和式太极太极拳第三代宗师和庆喜先生。先生授拳四十余年,曾于黄埔军校七分校、西安警备司令部、陕西省政府、西安补给处司令部、国民党军政部西安办事处等处任国术教官。 先生以崇高的品德、神奇的武功和独具特色的太极拳功理功法享誉海内外,先生技艺高深,在西北与和庆喜先生另一位高足郑锡爵先生并称“西北太极二郑”。郑悟清先生之太极拳特色主要为: 一、修炼之道;顺应自然。以形顺气,以气正形 太极拳乃据天地人身之自然规律,历代先师提炼修炼之精华。融儒、释、道修炼法为一体。所以,应当处处顺应自然规律,符合人体生理,中医经络学说“拳式以使经络气血畅通。初则以形顺气,之内气增强,以自身气感的通顺程度,在校正动作,使拳势更能顺气之运行。 二、太极拳之架式;小而舒展,大而紧凑 拳术之派别众多,各有所长。 有以舒展大方而为优,有以小巧紧凑而见长。郑悟清先生的太极拳架式要求“小而舒展,大而紧凑”,合易之理,大小谓之无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先生将原来所学之拳势式,根据自己的实践、体悟、诸子百家学说中之精华,充实于太极拳中,从范蠢的“鸿蒙推两端,分法知其中”,以乃苏东坡论书之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若能大字结密,小字宽绰则尽善尽美矣”对先生的启迪所得。 三、习拳之法;忌用滞力,尤忌用意 修练太极拳,要达到自然轻松,并非是意念控制下的轻松,用意则难达自然轻松,“老子”曰“心使气曰僵”,心藏神,神者意也。《内经》云;“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也”,无意之轻松,即先生所言“耍拳”,而致虚空清净,似婴儿玩耍。 四、技击应用;无处不用,无处不生 先生之技击演示,并不使用招式,而是以其深厚之功力,不论对方触及先生肢体何处,即发人于丈外。化中打,打中化,打人不漏形,并非仅按拳谚之引进落空合即出,而动作应用于毫厘之处。

和式太极拳八个方面的特点

和式太极拳"八个方面"的特点 和式太极拳除了具备其它太极拳绝大部分理论外,还有自己的一套、较全面、较丰满的理论体系,具体有“合、顺、中、平、轻、柔、圆、活”八个方面。 一、合 1.技理相合,太极真谛。 2.太极为浑圆之一气,怀阴阳之合聚。 3.外三合,内三合。 4.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5.由脚而腿而腰总要完整一气。 二、顺 1.招法内劲圆为宗,顺遂轻灵刚柔用。 2.习拳之道多留心,神敛体松法自然。 3.以心行气,勿令顺遂。 4.顺项贯顶两膀松。 5.我顺人背谓之沾。 6.用劲自然。 7.顺来横挡顺着进,横来顺挡顺着进。 和式太极拳各项动作都要求“四顺”:顺身,顺腿,顺手,顺脚。 手去身顺之去,腿去脚顺着去,顺脚时以脚后跟为轴,摆脚尖随势而动。形顺气自顺,气顺周身顺遂。气以直养,经脉畅通,自可达到健身与养生的效果。顺者,通达自然。 三、中 1.不贪不欠,不即不离。 2.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3.身法以中平为宜,以正直为妙。

4.腰脊中正顶劲领。 5.尾闾中正神贯顶。 6.立身需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7.用功时,身法要像太极图中子午线那样垂直中正。 8.脚踏中门抢中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以上论述都强调了中正,居中才能正。本拳行拳作势要求身体不前俯后仰,不左歪右斜,上自百会、下至会阴形成一条直线。和式太极拳有耍拳如坐轿之说,不论拳势的进退侧移,身体始终像静坐一样端正不偏。 人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部、胸部、腰部、骶椎,通过背部及躯干部的肌群调节,即虚领顶劲、下颌内收、含胸拔背、裹臀吊裆,使脊柱弯曲度减小或消失,从而使身体中正。脊椎中正时,各锥体关节间隙受力均匀,不易损伤,并使脊髓神经得到有效的锻炼。脊柱正直则腰轴旋转灵活,脊椎成反弓,使脊柱成为劲力之源。 四、平 1.运动时以手平衡姿势运转。 2.(身法)以中平为宜。 3.耍拳宜心平气和,松身敛神。 在行拳走架时,两手要相吸、相系。两手之间、两脚之间、手脚之间、身手之间似有无形的绳线牵拉,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即练架有绳,或称挂线)。动作以圆或弧线的形态使身体的左右、上下、内外协调运转,让拳架动作紧凑圆活,形成身体各部分运动时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此消彼长、和谐妙合的动态平衡。两肩平、头平、心平。心平能气和,气和身自平稳,身不散乱。 五、轻 1.以柔中求刚为目的,以轻灵自然为原则。 2.手要急、足要轻,把势走动如猫行。 3.而足以为用,也比如虎行之无声,龙行之莫测。 4.起手要轻,不可使气,手中之力仅能领起手和臂而已。 5.一举步周身俱要轻灵。 6.举步轻灵神内敛。

太极拳招式

太极拳的招数名称比较特别,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传承自其他门派的拳术。因为太极拳是在集其他门派武术大成的基础上创立的,所以有些招数名称就直接套用过来了。当然在历史流传中可能有微小变化。比如太极拳中有些动作名称就与戚继光《纪效新书》中记载的某些动作名称相同或相似。第二方面是以身边的事物、动物命名,以增强生动形象性,便于加强记忆,也便于理解招式中所含有的技击意义。比如白鹤亮翅,有的叫白鹅亮翅,不管叫什么,都表示这招要舒展,又特别生动形象如在眼前。第三方面是后人创造。太极拳原来是十三势,每一势都比较繁复,有许多过渡动作,后人为了方便记忆,便将每式分解为几个招式,给它们分别取了名字。陈式太极拳传出时,学习者又根据自己的体会加以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招式动作,名称也就多起来。比如手挥琵琶,陈式太极拳中是没有这一招的,而杨式等几个派别的则出现了这个名称。太极拳的名称流传演变了这么多年,有些已经面目全非,有些则大同小异,已经很难完全追究其原始名称。如果你想知道详细的名称由来,可以参考洪均生先生写的书,书中对每个动作名称都努力进行了考证,比较全面而中肯,值得参考。 至于太极拳为什么以掌为多,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你还不太了解中国传统武术,即使是少林拳,很多内部秘传的拳术也都是以掌居多,拳很少。按照少林派的说法,握紧的

拳使力量坚固而易于停顿在自身,不利于发力。因此下乘拳术才用拳。少林派很多拳术中的拳,一般也都是半握的或者干脆是类似虎爪形。而象长拳之类的都是基础入门拳术。太极拳主要用掌,一是因为用紧握的拳击人实际上打击力很弱,另一方面是因为太极拳的发力是内力,是放松后放出的力,手的冲击距离越长则发力越凶猛。手掌比拳长一些,打人时更容易运力。太极拳中也有拳,称为锤,都是空心拳,便于迅速放松和变成掌。因此可以说,天下武术练到最后都是一样的,不仅太极如此,少林也如此,练拳到高级阶段,真正正确的发力击人是靠掌而不是用拳的。 吴式太极拳 这套传统吴氏太极拳共83式,分解为326动,每式都以奇、偶数为组的双数动作。奇数为开,偶数为合。开合有序,顺其自然,进舒退深,动作幅度大,应付八面,坦然处之。步法稳,身法定时斜中正,动时要立身正直,进退自然。手法轻灵细致,动作规范,布局合理。方位要求严格,起止点明确,过程清晰。神舒体静,柔中寓刚,呼吸顺畅,意念贯注,精神集中,内外一体,身心双修。 和式太极拳18式,招式名称: 1、预备式 2、金刚三大堆 3、懒扎衣 4、开合 5、单鞭 6、云手 7、进步高探马 8、左右拍脚 9、肘底看拳

赵堡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 百科名片 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赵堡太极拳以明朝山西王宗岳为师尊,在河南赵堡村内单传七代,由陈清平老师传于世人。而以赵堡村传人和兆元老师武艺最精。由于赵堡村规严,世代祖训不外传,所以至今外人对赵堡太极拳知识不多。 目录 简介 起源 发展 技击原理 实战招式 名家大师 赵堡太极拳拳谱 简介

蒋法 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是由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祖师王宗岳传蒋发。蒋发又传邢喜怀,有《太极拳道》专述,邢喜怀传张楚臣,传陈敬伯,传张宗禹,传张彦,张彦传陈清萍等历代传人经数百年的辨理、习技传下来的赵堡太极拳,赵堡太极拳无论拳架或理论、著作都是由师傅口传和身教。理论有:王宗岳师尊的专著《九要论》《太极行功歌》《捷要论》《运天机轮》《五字诀》《撒手法》还有《论推手》《论擒拿法》和《论卸骨法》等著作在太极拳花园中赵堡太极拳是民间流传的一门太极真功,有着独特的技击特点和显著特征。 起源 赵堡太极拳传承图 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俗称?街架?。大道渊源,始于老子,经五代传于张三丰(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兆仁先生主编的《东方修道文库太极道诀》,杜元化《太极正宗》),是由?云游道人?传祖师王宗岳,王宗岳传蒋法。从此太极拳道就在河南温县赵堡镇扎根开花,一支将发传河南温县赵

堡镇陈沟村形成现在的陈式太极拳,一支将发传河南温县赵堡镇南头关帝庙处居住的邢喜怀为?太极拳道?俗称?承架?又称?三合一架?,邢喜怀传张楚臣,张楚臣传陈敬伯和王柏青,陈敬伯传张宗禹,张宗禹传原复孔和侄孙张彦,张彦传其子张应昌和陈清萍;张应昌传张汶、崔东,张汶传张金梅,张金梅传张利泰和张敬芝,张敬芝传王林清、陈应铭(陈英明)、侯出秀等,陈清萍因人施教,传和兆元、牛发虎、张汉、李景颜、任长春、陈景阳、李作智、武寓襄等人,逐步形成了?忽雷架?等称谓,其中传武寓襄创?武式太极拳?(杨班侯从师于武寓襄学习赵堡太极拳,形成现在的杨式太极拳),形成和式太极拳(国家现已承认),等历代传人经数百年的辨理、习技传下来的赵堡太极拳。同时王宗岳还传于浙江温州的陈州同,自此,张三丰之武当内家拳即分为北南两大派在中国北部与南部而逐渐流传下来。 赵堡太极拳 南派太极内功由陈州同传于张松溪,张松溪传叶继美,叶继美传单思南,单思南传王征南,王征南传黄百家,史称武当松溪派。今日武当松溪派的传人有王维镇,金子弢(爱新觉罗〃溥环)、裴锡荣等人。 北派太极即从明朝流传至今六百多年来的中国北方诸家太极拳,今考证应为王宗岳传蒋发,蒋发将武当太极拳以继承张三丰祖师原本风貌的承架为旨规而

和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

和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 和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1合顺中平 和式太极拳练习要求周身上下、表里,处处相合,使周身之劲融为一体。《九要论》中的第六部分写道: 和式太极拳不仅在技法上强调“合”的重要性,而且在编排上要求体用一致。拳架、推手、散手三合为一。拳架怎样练,推手就怎 样推。推手既可检验拳架是否正确,又可向散手过渡。盘架功夫的 积累是提高推手、散手技法的本源。 和式太极拳行拳作势要求身体不前俯后仰,不左歪右斜,上自百会、下至会阴形成一条直线。和式太极拳素有耍拳如坐轿之说,不 论拳势的进退侧移,身体始终像静坐一样端正不偏不倚。走架时, 意念守中,使动作规矩端正,不贪不欠,轻灵圆活。行拳走势,起 于中,落于中,攻于中,守于中,守己在中,取彼也在中。占据中 央之地,就掌握了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转换灵活,故和式太 极拳把中正放在重要地位。 和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2轻柔圆活 和庆喜在《耍拳解》中说:“轻,极轻,极轻则极灵,用气则滞。学者用功,身法运转达要像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在空中迎风飘 荡那么轻灵自然。”[9]轻则灵,灵则巧,轻巧灵便才能步入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随心所欲的境界。 和式太极拳强调柔是刚的基础,柔又能克刚。《耍拳解》曰:“柔者何也?柔。松柔、纯柔、松关节,柔经络。”[由松入柔,柔 不是目的,是走劲化力的手段,柔中求刚是目的。通过松柔自然的 盘架,除去后天拙力,从而生出自然之劲,达到化僵为柔。 和式太极极素有“圈太极”“步活圈圆”的说法。行拳走势,以圆为宗,手划圆,身行圆,步走圆,内劲圆转。周身协调配合,肩、

肘、手、胯、膝、足、躯干都做圆或弧形的转动和滚动,形成大圈 套小圈,小圈套大圈,浑身都是圈,圆转连贯,“如充气而圆,无 处受力”。通过正确的锻炼,形成内外合一,即成“浑圆一漾而贯 其身,虚感之物而寓灵动”,挨到何处何处击,周身无处不太极。 和式太极拳步法灵活,进必跟,退必随,步运身行,能进能退,身自灵活。松关节,柔经络,使周身四大节、八小节节节贯穿,曲 伸折叠灵活自如。故活在意,活在步,活在节。身灵手敏,活泼自然,沾连粘随,急应缓随,毫无滞机。 和式太极拳介绍 1和式太极拳的形成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和兆元随李棠阶返乡,在此后12年期间,代师授拳,逐步同化了众师弟的拳架和拳理,故自和兆元以后 在赵堡流传的太极拳多为“带理架”,后世传习者将此拳架称为 “和式太极拳”[1]。 2和式太极拳的传承 和兆元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对太极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他并未公开授徒,晚年归里后,研习拳理,传授子孙。儿子润芝、勉芝、敬芝、慎芝及长孙庆喜均得其真传。长子和润芝自幼随父习武,兼承家传中医,传拳于子庆喜、庆文、庆台。和庆喜兼得父亲 及祖父亲传,技艺超群,是和式太极拳传承中的一位承前启后的关 键人物。1928年,在振兴国术的形势下,71岁高龄的和庆喜打破了 和式太极拳家庭传承的方式,开山授徒,教授了郑伯英、郑悟清、 刘世英、郝玉朝、柴玉柱等一批弟子,促进了和式太极拳在社会上 的传播。 和庆文的长子和学信,自幼随父习医练拳。和庆喜开山授徒后,和学信又随其学拳,深得和庆喜器重,得承和氏家传。和学信也曾 举家避乱宝鸡,新中国成立后,又迁返赵堡,行医研拳,传子于和 士英、和士俊。和士英秉承家传,保持了和式太极拳的传统风貌。 20世纪60年代前期,和士英行医之余在赵堡镇传授和氏太极拳,“文革”开始后,被迫中断,只在家中传拳于子、侄。传人主要有

太极拳课程标准

太极拳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授课系(部):体育部 学分学时:1个学分 24学时编写执笔人:牛广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审核日期: 系主任审定签字:审定日期: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与作用 太极拳课程是一门大学体育的基础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身心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太极拳是具有中华民族风格和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形式多样,强调内外兼修,体用兼备,全面发展。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不仅可以强健体魄,防身自卫,还能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进交流和友谊。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太极拳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和太极拳运动的专项特点,以传授武术基本理论、基本动作和套路为出发点,加强对学生职业体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能胜任本职工作,掌握一门健身技术,为身心健康奠定基础。 该课程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建设理念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和前沿性的要求。该课程具有显著的特色,课程在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同时,注重与科研结合。 2.课程目标 要求学生在掌握太极拳运动基本技术技能的基础上,一则通过开展太极拳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二则通过开展太极拳教学,把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武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等作为开展太极拳教学的目标。 3.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结合我校的特点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太极拳教学中针对学生全面发展其身心素质,如:太极拳可以提高腰腹力量、下肢力量和耐心,加强对学生职业体能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胜任本职工作,掌握一门健身技术,为身心健康奠定基础。教学内容难度适中,适合每位学生。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太极拳课程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课为2学时,实践教学22学时。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大纲 一、概述 1.太极 2.拳与太极拳 3.太极拳的来源 4.太极拳的社会价值 二、太极拳的起源和流派 1.太极拳的起源 2.太极拳的流派 三、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 1.太极拳的推广 2.太极拳的普及 四、太极拳的现状 1.民间老龄化严重 2.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 3.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太极 原理和观点: K01:太极拳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

为“太极拳”。太极拳来源于易、道、医、武四个方面。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世界第一的有氧健康运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K02:现传各式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太极拳的流派还有杨式、吴式、武式、和式、孙式等。 K03:在太极拳成为武术竞赛项目的同时,太极拳广泛地进入全民健身活动,而且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采用为健身锻炼项目。 K04:太极拳的现状:民间老龄化严重;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 正文 一、概述 1.太极 (1)太极出处 “太极”一词最早出自于《易传·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2)太极含义 “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太极”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意为宇宙万物的起源。 (3)太极图 太极(白上黑下顺时针方向) 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 太极图这个圆圈:就是代表的一,代表的宇宙,代表的无极。 图象的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