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规范1总则

技术规范1总则

技术规范1总则
技术规范1总则

附件1技术规范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利民煤矿利民选煤厂煤场封闭工程—煤场封闭钢结构工程。包括预主钢桁架、联系桁架、支承檩条用的结构、水平支撑结构、山墙结构、彩板维护等的设计、制造、供货、安装等全部工作。

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国家及行业规程及标准的优质产品。

1.3投标方须执行本技术规范书所列标准,当投标方所执行标准与本技术规范书所列标准有矛盾时,均应按照技术要求较严格的条款所在的标准执行。

1.4若技术规范书中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应以更有利于施工安装、工程质量为原则,由招标方确定。

1.5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发包人将认为承包人完全接受本技术规范书要求。

1.6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投标方必须满足其要求。

1.7投标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标准及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如审图意见等)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承包人应遵照要求执行。

1.8、本工程的结构设计方案及图纸需经中煤西安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对方案及施工图进行审核,通过后方能用于施工。投标方承诺不因超限审查意见、审图意见等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而增加报价,投标方必须响应此要求。

1.9、对于投标方所提供的设计产品(包括图纸、文件、资料等)和服务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等所含有的有关知识产权,投标方须保证发包人自然对其拥有使用权,并保证发包人使用这些产品和服务时避免知识产权的诉讼纠纷。

1.10、本技术规范书在中标后经双方签字认可后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11、投标方使用的所有涉及到的专利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合同报价中,投标方应保证招标方不承担有关专利的一切责任。

1

1.12、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的产品符合安全、健康、环保标准的要求,应能适应安装地环境条件。

1.13、投标方对煤场封闭的结构设计、制造、安装负有全责,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

1.14、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所涉及的性能考核试验、技术培训、监造、设计联络会等费用包含在合同总价中,包括招标方人员在产品生产地所发生的费用。

1.15、投标方应具有2座跨度不小于100m的大跨结构工程业绩。

1.16、投标方提供的钢结构在出厂前须进行预组装,在确保所有外形尺寸、螺栓孔距、杆件弯曲度等正确无误后,才可以将构件提供给招标方。

1.17、投标方必须具有轻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和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及以上的资质。

2.工程条件

2.1总体情况

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利民煤矿利民选煤厂煤场封闭工程—煤场封闭钢结构工程位于内蒙古乌海能源利民煤矿利民选煤厂内。

本期共建设三个煤场封闭,其中轴线尺寸分别为190m*62m*30m(h)、130m*72 m*25.8m(h)、80m*65m*27m(h)。均为管桁架结构,采用天然地基,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本期工程计划2018年5月开工,2018年9月底施工完毕。

2.2厂址概述

内蒙古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利民煤矿利民选煤厂院内。施工场地现有部分存煤,待施工时根据工作面需要随时进行煤堆的清理。

2.3水文气象条件

投标人可自行查阅工程所在地的历年水文气象资料。

2.4结构设计基本条件

2.4.1

2.4.2基本风压值:自行查阅

2.4.3基本雪压值:自行查阅

2

2.4.4厂区地震效应:自行查阅

3.技术要求:

3.1规程规范

本工程结构设计、制造及安装需满足以下规程规范要求。所有标准、规范均执行国家及行业最新版本,条文中有不一致的部分,均按照高标准执行。

标准名称标准编号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CEGBCS212:2006

建筑用钢质拉杆构件JG/T389-20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网架与网架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DGJ08-1989-2000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结构用无缝钢管GB8162-87

钢网架焊接空心球节点JG/T11-2009

钢网架结构设计07SG531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2010

防腐蚀涂层涂装技术规范HG/T4077-2009

钢铁结构耐腐蚀防护锌和铝覆盖层指南GB/T19355-2003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合金结构钢GB/T3077-1999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

建筑结构用钢板GB/T19879-2005

3

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2010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11263-2010热轧型钢GB/T706-2008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9-2006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2-2008焊接H型钢YB3301-2005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1229-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2006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2008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2012热强钢焊条GB/T5118-2012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1994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2008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T12470-2003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1999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合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2008埋弧焊的推荐坡口GB/T985.2-2008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实验方法GB/T1839-2008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实验取样规定GB2975-199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实验方法GB228-2002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229-2007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实验GB/T231.1-2009 GB/T231.2-2012 GB/T231.3-2012 GB/T231.4-2009

焊接接头冲击实验方法GB/T2650-2008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T2651-2008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652-2008

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GB/T2653-2008

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GB/T2654-2008

防腐蚀涂层涂装技术规范HG/T4077-2009

备注:所有标准、规范均执行国家及行业最新版本,条文中有不一致的部分,均按照高标准执行。上述规范若出新规范,应按新规范执行。

4

3.2设计要求

3.2.1封闭煤场钢结构设计时必须满足工艺运行要求和采光、通风和排水等要求,投标方应无条件配合主体设计院的技术要求。

3.2.2计算分析方法

投标方除按规程规范进行设计外,还应按以下要求进行补充分析:

(1)采用两种合适的不同力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其中一种为通用有限元软件。

(2)进行重力荷载下的钢架几何非线性稳定分析。

3.2.3尺寸和外形

详见中煤西安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附图

3.2.4封闭煤场钢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

3.2.5设计工况及荷载

详见中煤西安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附图及查阅相关设计规范

3.2.6支承檩条的结构要求

煤场设计时应设置支承煤场屋面、墙面支撑檩条用的桁架或钢梁,支承檩条用的桁架或钢梁间距应满足要求。

3.2.7结构除锈、防腐

满足本项目设计及相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投标人自行考虑,但必须要能满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的所有要求)

3.2.8钢结构防火

满足本项目设计及相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投标人自行考虑,但必须要能满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的所有要求)

3.3设计控制指标:投标人自行考虑,但必须要能满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的所有要求。

4.结构加工、制作、安装与质量控制

4.1钢结构加工、制作

4.1.1本工程钢结构施工应遵守有关施工规范及规程。

4.1.2钢材送加工厂时必须具有生产厂家出具的合格证,加工厂亦需做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的复验,确认合格后方能验收。

5

4.1.3钢结构的放样、号料、切割、矫正、成型、边缘加工、管节点加工、制孔、组装均应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

4.1.4加工制作工艺:曲线构件应采用数控自动机械弯管工艺,保证构件曲线连续、光滑。钢管相贯桁架节点相贯曲线必须采用相贯线自动切割机机械切割,技术要求如下:

(1)切割:应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方式切割钢材。手工式火焰切割法仅于不能采用自动或半自动切割法时采用。钢管相贯桁架的钢管端相贯曲线必须采用相贯线自动切割机机械切割。

(2)修整:应对构件切口上的夹渣、熔斑、不平整和过度硬化的表面进行修整。用10kg力测试时,各级钢材的火焰切割切口,经修整后,其硬度应不超过350HV。

(3)研磨:用研磨方法除去毛头,尖角及粗糙的边缘。

(4)承压连接:需要通过接触承压之连接,所采用的承压支承面,必须经过铣磨、锯切或其它合适方法处理,支承面须与构件标称轴线成直角或图纸所示的角度。直接浆锚于基础之承压面,无须进行此项工序。

(5)加劲板:加劲板必须经过切割和研磨处理,以保证与凸缘沿边的紧密接触。

(6)调直:调直工序应以不会改变材料的原厂技术指标为原则。开工前应先提供调直工序。

(7)热处理:热处理工序应以不会改变材料的原厂技术指标为原则。开工前提供热处理工序。

(8)临时附件:完工后要拆除制作和安装所需的临时附件。焊接附件的拆除应符合GB50205-2001。

(9)安装精度:钢构件的制作,应符合精度要求,使得安装时对结构不会产生过大的应力、挠度及变型。组合构件的允许误差,包括齿形腹孔组合梁在内,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长度编类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竖向准确度(挠曲矢高)应符合GB50205-2001。起拱的允许误差,应不超过-5mm,+10mm或杆长的±1/500之较小者。承压连接面需要通过接触承压的承压连接面,制作时面间隙允许误差应不大于0.75mm。

6

4.2钢结构焊接

4.2.1钢结构焊接工程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的要求执行。

4.2.2本工程正式焊接施工前,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根据评定报告确定具体施工中的焊接施工工艺。

4.2.3尽量采用工厂焊接,并优先采用自动焊接和半自动焊接。焊接设备应具有参数稳定、调节灵活、满足焊接工艺要求和安全可靠的性能;如果不能工厂焊接,则尽量在预制拼装现场进行焊接以减少高空作业量。

4.2.4焊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机械与设备焊工技术考试规程》JG/T5082.2-1996的规定,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从事焊格证应注明施焊条件、有效期限。焊工停焊时间超过六个月,应重新参加考核。焊工资质等级应与焊缝质量等级相对应,不允许低资质焊工施焊高等级的焊缝。

4.2.5焊接顺序的选择应当考虑焊接变形的因素,尽量采用对称焊,对收缩量大的部位先焊,使焊接变形及收缩量减小。

4.2.6现场钢管焊接应由四级以上技工进行,并经过焊接球节点与钢管连接的全位置焊接工艺考核合格方可焊接施工。

4.2.7所用焊缝应由施工、监理、质检部门根据设计确定的焊缝质量等级,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进行检查和验收,对不满足要求存在问题的焊缝必须彻底清除重焊。

4.2.825mm以上厚板的焊接,为防止在厚度方向出现层状撕裂,采取以下措施:

(1)焊接前,对母材焊道中心线两侧各2倍板厚的区域内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母材中不得有裂纹、夹层及分层等缺陷存在;

(2)严格控制焊接顺序,尽可能减少垂直于板面方面的约束;

(3)根据母材的Ceq(碳当量)和PCm(焊接裂纹敏感性系数)值选择正确的预热温度和必要的后热处理;

(4)通过焊接工艺试验制定焊接工艺规程。

4.2.9焊渍清除:用锤轻力敲打、钢刷抹刷或其他方法清除焊渍,但不可损坏焊接表面。

4.2.10应该明确各种典型节点的焊接顺序,对于较厚板应该按照多道、多层焊方法焊

7

接,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注意各层间的清理和检查,有缺陷时要清除后再焊。焊接顺序的选择应当考虑焊接变形的因素,尽量采用对称焊,对收缩量大的部位先焊,使焊接变形及收缩量减小。

4.2.11焊缝的返修应按照返修工艺进行,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能超过两次,超过两次应该报废。

4.2.12雨、雪天气不得露天焊接,在四级以上风力焊接,应采取防风措施报业主监理批准。

4.2.13焊材的烘干。焊条、焊剂和栓钉焊瓷环在使用前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及有关工艺文件的技术要求进行烘干,重复烘干次数不能超过两次,超过两次报废。

4.2.14施工单位应委托具有国家认可资质的检测单位对本工程的焊接质量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自检工作,该检测单位的资质必须报业主和监理单位审核批准。本工程正式焊接施工前,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根据评定报告确定具体施工中的焊接施工工艺。

4.3焊缝

4.3.1焊缝质量等级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相应要求执行。

4.3.2所有杆件应尽最大长度下料,一般情况尽量避免拼接。若需拼接,必须经过设计人员同意。钢管、钢板、型钢拼接采用全熔透连续对接焊缝,

4.3.3支座处的所有连接焊缝为一级焊缝。

4.3.4一般角焊缝为三级焊缝。

4.3.5焊缝标注、焊缝形式、焊缝施工均按《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除图上注明外,所有角焊缝均为凸面焊缝。

4.3.6采用坡口施焊的焊缝,其坡口型式应根据钢板厚度和施工条件按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确定。

4.3.7钢管等空心构件要用连续焊缝密闭,使内外空气隔绝,并确保组装、安装过程中构件内不会积水。

4.3.8低合金钢结构钢焊缝,在同一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

4.3.9钢管相贯焊节点焊接,焊缝等级为二级焊缝,满足《钢结构焊接规范》

8

GB50661-2011技术要求。

4.4螺栓连接:

4.4.1螺栓孔

(1)成孔:除非另有说明,须用钻冲及钻磨法成孔。

(2)尺寸:除非图纸另有说明,用于普通螺栓成孔。若螺栓直径≦24mm,其孔径不能大于螺栓直径2mm;若螺栓直径>24mm,其孔径不能大于螺栓直径3mm;钢底板除外。

(3)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该类成孔应按GB50755-2012,JGJ82-2011。

(4)对孔:构件间应对孔后才固定连接,以免加大孔径或损坏金属材料。

4.4.2空心截面型钢成孔:空心截面型钢内的螺栓孔或气孔,应封闭以防潮湿。若图纸没有说明,则应在细部图内详述该相应措施。

4.4.3螺栓组合:构成螺栓组合的螺栓、螺帽及垫圈,其强度等级的组合应按工程要求或按有关的中国标准。

4.4.4螺栓状态:装配前螺帽在螺栓上应可自由地转动。

4.4.5镀锌螺帽:应在镀锌后的螺栓组件上重新攻出螺纹。

4.4.6垫圈

(1)垫圈:每一个螺栓组合至少在转动处放有一垫圈。

(2)斜口垫圈:螺栓与螺帽的支承面,若与和螺栓轴线成直角的平面所成的倾角等于或大于3°则应放置斜口垫圈。

4.4.7弹簧垫圈的安装:拧紧有弹簧垫圈的螺栓使弹簧垫圈完全扁平。

4.4.8螺帽防松:用于承受振动或交变应力的螺帽应拧紧以防松动。若图纸没有指明,则应在装配细部设计时提出该相应措施。

4.4.9长度规定:螺栓的长度,当拧紧后至少应有一圈完整的螺纹露出螺帽之外,以及在螺帽与光滑螺杆之间至少有一圈完整的螺纹。

4.4.10螺栓拧紧:螺栓与螺帽组合件,应按GB50205-2001拧紧。

4.4.11可动连接:

(1)狭长槽形孔:狭长槽形孔提供可动连接,所连接的节点可自由移动。

(2)方法:以如下方法构成可动连接:

9

1)狭长槽形孔应较非狭长槽形孔宽阔。

2)若螺栓头支承于没有狭长槽形孔的构件的接合面上,应使用肩状螺栓并在螺栓头放置弹性垫圈。

3)若螺帽拧紧在没有狭长槽形孔的构件上,于螺帽之下必须放置一个扁平垫圈。

4.4.12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1)摩擦型高强螺栓的使用,应符合JGJ82-2011。

(2)拧紧方法:JGJ82-2011。

(3)螺栓组合件报废:无论何种原因,若拧紧后,螺栓或螺帽出现松脱,整个螺栓组合件不可再用。

4.4.13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的构件表面

(1)氧化皮表面:应对摩擦连接处的氧化皮表面进行磨光使之平滑。

(2)滑动系数:高强摩擦连接处不可有扭曲、变形或污渍,否则滑动系数会低于原设计值。

(3)表面变形:应以机械方法整平,并按JGJ82-2011进行试验,以确定加工后之滑动系数。

4.5钢结构识别、储存与搬运

4.5.1、识别

(1)标记:所有材料应加以标记,并有书面记录,以确保按其技术指标使用。

(2)附加涂色标记:若有需要,钢材可适当加上涂色标记。

(3)标记位置:每个构件的标记应在合适位置,以免安装后被其它构件所遮盖。

(4)戮印标记:钢材不得戮印标记。要磨砂、酸洗、喷金属膜或镀锌的钢材,需要挂上标签,以便识别。

4.5.2储存

(1)储存区:钢材要分类存放,且保持清洁。

(2)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架,离地架起支承钢材。各件构件的堆设,要有明显的标记。

4.5.3、搬运:要作好计划,完成钢材的捆束、叠放、搬运和运输,以免损坏钢材及保护面层。

10

4.6钢结构安装

4.6.1施工单位必须详细勘察本工程的现场并充分了解所有砼结构及钢结构的情况,做出经济、合理、可行的安装方案,并有义务与砼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互提条件,保证工程质量。

4.6.2施工单位应完成对砼结构的复测工作,及时向设计人员提供测量数据,经设计人员确认后方可进行下料工作。

4.6.3拼装焊接时应考虑尽量减少焊接产生的次应力,在单元焊接结束后应采取措施消除焊接应力。

4.6.4对钢结构的安装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专家论证,且按照建质[2009]87号文的规定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安装程序必须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4.6.5钢结构安装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对安装的测量和校正编制相应的工艺,钢板钢管的焊接等主要工艺应进行工艺试验,编制相应的施工工艺。

4.6.6桁架吊装的吊点,应经计算确定,应保证吊装过程中结构及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当天安装的钢构件应形成稳定的空间体系。

4.6.7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全过程各工序的测量、测试、监控工作。

4.6.8临时工程

(1)应保证结构有足够的支撑和约束,承受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荷载,而不会产生过大的应力、挠度及扭曲。

(2)临时工程的拆除,要确保安全,不影响施工工期。

(3)临时工程的连接,不可削弱永久结构的承载力,或影响结构的使用。

4.6.9对准:一旦各个结构构件安放就位,应尽快对准。在结构构件已对中、水平和垂直以及临时固定之后,才可进行永久连接,以确保在随后的结构安装和放线过程中,构件保持位置固定。

4.6.10温度校正

在放样和安装以及随后的尺寸检查所进行的测量过程中,应考虑到温度对结构和测量仪器的影响。

4.6.11热切割

除非得到特别许可,不可在工地现场采用热切割设备。

11

4.6.12现场焊接

若需在现场焊接,应提供合适的脚手架、平台及天气防护设备。

4.7钢结构质量控制

4.7.1、检验证书

(1)钢材:提供检验证书,证明工程所使用的钢材符合本技术要求。

(2)螺栓:提供检验证书,证明工程所使用的螺栓符合本技术要求。

(3)核实:检验证书应由认可机构核实。

4.7.2、钢材附加检验

(1)附加检验:超声波等级检验按《金属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GB/T8651-2002进行。贯透截面厚度的张拉检验,按GB/T228-2002进行。

(2)检验机构:检验应由认可机构进行或核实。

(3)焊接检验方法:对焊:进行无破损检验按GB50661-2011进行。角焊:进行无破损检验按GB50661-2011进行。检验机构:除非另有说明,应由认可机构进行焊接检验。记录:保存所有焊接检验记录。

(4)缺陷可接受准则:

外观检验:焊缝检验需满足GB50661-2011要求。

超声波检验:进行超声波检验的焊接,必须满足GB50661-20112要求。

磁性微粒或致密性检验:进行磁性微粒或致密性检验的焊接,必须满足

GB50661-2011要求

(5)焊接检验次数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所有焊接。

无破损检验:无破损检验的次数如下:

1)全贯透对焊-100%超声波检验,以及100%磁性微粒或致密性检验。

2)局部贯透对焊及其中一焊脚长大于12mm之角焊-至少20%超声波检验,以及至少20%磁性微粒或致密性检验。

3)角焊-至少10%磁性微粒或致密性检验。

(6)焊接的选择受检若要求少于100%检验,焊接选择受检的方法,开工前须得业主代表同意。当检验发现有不可接受的缺陷的焊点,需要在同一组中多取两焊点进

12

行检验。若此两焊点经检验后认为合格,则可对最初不合格的焊点进行修补并以类似方法再检验。若经检验该两焊点不合格,则全组各焊点均须检验。

(7)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应依据GB50661-2011进行。

(8)螺栓连接:当完成安装所有螺栓后,在业主代表同意的部位检测螺栓的松紧程度。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在进行现场涂刷前,必须按GB50661-2011要求检查,以确保拧紧螺栓产生最小螺杆拉力,及硬化垫圈放置合适。承压型高强螺栓和普通螺栓连接:把螺栓放于螺栓孔中,不加荷载,拧紧使所连接的构件紧密接触。

4.7.3试装配:大跨度桁架结构须进行试拼装。

13

5.投标文件要求

5.1投标方在投标时应提供以下主要投标文件:

5.1.1与招标方建筑相协调的初步整体效果图。

5.1.2标方投标前应根据以上技术条件进行主体结构方案设计并进行结构安全性分析,确定主要材料规格。

5.1.3投标方关于结构形式和设计输入的详细描述。

5.1.4投标方关于主体结构设计依据及设计控制指标的描述

5.1.5结构设计文件,内容包括:桁架结构计算书与计算模型、桁架的内力分析结果、分工况柱脚荷载(注明各工况的具体名称)、桁架配杆图等。

5.1.6依据招标人提供的条件建立结构几何力学模型,并进行施工仿真分析。

5.1.7其它必要的设计计算分析

5.1.8依据招标人提供的条件及投标人设计的结构方案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进度计划。

5.1.9依据招标条件和国家相关规范、住建部有关钢结构详图编制深度规定,提供加工详图设计方案,并根据张拉分析方案提供关键节点构造,并进行必要的有限元分析。

5.1.10提供现场施工现场拼装和吊装等方案。

以上内容作为技术标得分的重要依据。

5.2中标单位应向业主提交的文件(包括可编辑的电子版):施工图8份。

5.3施工图和计算书的送审

5.3.1中标单位必须在合同签订后尽快提供审核文件给招标方组织审核。中标单位收到审核意见后必须及时更正设计文件,并需经审核通过,但审核确认之后,并不意味着可减轻中标单位的责任,中标单位仍然对煤场钢桁架结构设计及施工的安全负责。

5.3.2中标单位应向招标方提供以下审核文件

(1)施工图1份。

(3)计算书1份。经审核修改后的最终版计算书1份。

(2)施工组织报告及施工仿真分析报告各1份。

(4)招标方将指定第三方同等或以上设计资质单位对本施工图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加工及施工。

其他不详之处见招标文件。

14

技术要求规范及标准

电杆技术规格书 1、本工程采用φ190-15-I、φ190-15-J型电杆。 2、使用环境 海拔高度:≤1000 m 最低温度:-47°C 短时最高温度:+55°C 24小时最高平均温度:35°C 物资应允许在较高或较低温度和较高湿度的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 安装地点:昌赣客专江西段 地震烈度:8 度 3.技术要求、规范及标准 3.1、水泥电杆 3.1.1总则 3.1.1.1为贯彻GB4623《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GB396《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标准,加强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行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3.1.1.2本规程适用于按GB4623《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GB396《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标准生产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3.1.1.3凡本工艺技术规程中未作规定的部分,按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3.1.1.4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通过试验和鉴定后方可使用。如新技术的应用和本规程不相适应时,可另制订专项规程。 3.1.1.5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本技术规程,并结合生产实际,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 3.1.2技术要求

3.1.2.1原材料 3.1.2.1水泥 3.1.2.1.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快硬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应分别符合: GB1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99《快硬硅酸盐水泥》; GB1344《矿渣硅酸盐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748《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电杆生产用水泥强度等级: 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 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 3.1.2.1.2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应按进厂顺序分别存放。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2包,库内应有防潮措施。 3.1.2.1.3水泥存放不得超过三个月,过期或对质量有怀疑时,需按规定重新检验后使用。 3.1.2.1.4使用袋装水泥时,不同厂商、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用,水泥中不应有夹杂物和结块。 3.1.2.1.5使用散装水泥时,不同厂商、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放在同一罐内,水泥中不应有杂物和结块。 3.1.2.2细骨料 应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其细度模数宜为2.3-3.2、含泥量不得大于2%,其它各项指标须符合GB/T14684《建筑用砂》的有关规定。 3.1.2.3粗骨料 应采用卵石或碎石,含泥量小于1%、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1/2壁厚或钢筋最小间距的3/4,其它各项要求须符合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的有关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最新版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最新版《屋面工程技术标准》(GB50345-2004),是我国50 多年来在屋面防水、保温隔热工程的理论中,胜利经历与失败经验的系统总结,是与时俱进的表现。该标准的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层次合理、规则明白、办法详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指导我国屋面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根据。《屋面工程技术标准》的公布施行,将为推进我国防水资料技术晋级,更新换代、安康开展和进一步进步建筑屋面防水、保温隔热工程技术整体程度,确保屋面工程质量,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将该标准的主要特征引见如下:1顺应与时俱进的时期请求原标准1994年公布施行十年来,对进步我国屋面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程度,降低屋面渗漏率,确保屋面工程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鉴于我国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疾速开展,特别是国度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07-2002)以及各防水、保温隔热资料新规范的公布施行,使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技术无论从设计、结构、选材和施工操作工艺等方面,都涌现出许多新的做法和经历,原标准规则的一些内容(如工程质量验收,推行应用和限制制止运用技术等,已不能顺应时期开展的需求。为此,依照建立部《关于印发(2002~2003年度工程建立国度规范制定、修订方案)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文件的请求,及时地对原标准按“框架根本不动和章节条文

补充、删改、完善”的准绳停止修订,修订的重点是“增加设计、强调指标、补充新材、完善工艺、淘汰落后”使我国屋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表现技术先进,适用性强,契合平安、环保和顺应与时俱进的时期请求。2突出屋面工程设计的前提作用在原标准各章有关设计要点的根底上,把具有共性的设计内容,经过调整、修正、补充、完善后,独立构成“屋面工程设计”的第四章,明白规则屋面工程防水设计应遵照“合理设防、防排分离、量体裁衣、综合管理”的准绳。在停止屋面工程设计时,应包括肯定防水等级、设防请求、结构层次、资料选用、保温隔热措施、细部结构的密封防水处置以及防排水系统设计等内容。依据屋面工程理论的经历与经验,作出了“混凝土构造层、现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保温层、装饰瓦和不搭接瓦的屋面、隔汽层以及卷材或涂膜厚度不契合标准规则的防水层,不得作为屋面一道防水设防”的规则,为了屏闭紫外线和延长防水层的运用寿命,规则了“柔性防水层上应设维护层”,维护层“可采用淡色涂料、铝箔、粒砂、块体资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资料”,而在架空屋面、倒置式屋面的柔性防水层与刚性维护层之间以及刚性防水层与构造层之间,均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可采用干铺塑料膜、土工布或卷材,也可采用铺抹低强度等级的砂浆等。在屋面防水工程设计中,依据建筑物性质,屋面运用功用和设防结构,应选择与其相顺应的防水资料,如外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标准(doc 22页)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一、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关于印关<二000至二00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1]87号)的要求,山西省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了《程质量验收规范》。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国家标准,编号为GB0207-2002,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3.0.6、4.1.8、4.2.9、4.3.16、5.3.10、6.1.8、6.2.7、7.1.5、7.3.6、8.1.4、9.0.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0207-94于2002年10月1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00二年四月一日 二、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关<二000至二00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1]87号)的要求,由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建筑屋面工程材料、施工的经验,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方针,进行全面修改,先后参加部规范研究会、协调会议,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了反复论证,最后召开审查会议定稿上报。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卷材防水屋面工程、涂膜防水屋面工程、刚性防水屋面工程、隔热屋面工程、细部构造、分部工程验收。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电气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电气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 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电气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检查作业场所的环境、安全设施,确认符合有关安全 规定,方可进行作业。作业时,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 动防护用品。操作时不得少于两人。 2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定 期检查、校验。 3工作现场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应按工作设计及有关 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工作。 4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 5安装高压开关,自动空气开关等有返回弹簧的开关设 备时,应将开关置于断开位置。 6对多台配电箱(盘)并列进行检测或检修时,手指不 得放在两盘的接合处,也不

得触摸连接螺孔。 7带电设备装置的金属外壳须接地,如不在同一地点,另一端应有人看守或加锁。对仪表、接线等检查无误,人员撤离后,方可升压。 8电气设备或材料,作非冲击性试验,升压或降压,均应缓慢进行。因故暂停或试压结束,应先切断电源,安全放电,并将升压设备高压侧短路接地。 9电力传动装置系统及高低压各型开关调试、检测时,应将有关的开关手柄取下或锁上,悬挂警示牌,防止误合闸。 10用摇表测定绝缘电阻,应防止有人触及正在测定中的线路或设备。测定容性或感性材料、设备时,必须先放电。雷雨时禁止测定线路绝缘。 11电流互感器禁止开路,电压互感器禁止短路和以升压方式运行。

需求及技术规范(1包)

需求及技术规范(1包) 一、项目概况 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让更多群众享受高品质、多元化的文化大餐,做好2019年基层配备图书工作,现对为各乡镇、街道配备图书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二、具体要求 1、乙方为甲方提供的图书书目需保证是国家出版的正式出版物,并具有书号、书名、定价等相关信息。 2、一线出版社的比例不低于50%。 3、乙方根据甲方确认的图书书目要求应保证提供的是正式出版物。 4、乙方根据甲方需求提供2017年-2019年出版的图书,畅销书比例不能小于购书总量的30%。 5、按照甲方活动用书书目要求,尽快将图书全部送到甲方指定地点。 6、乙方根据甲方需求提供不少于20806册少儿绘本图书。 7、乙方对甲方购买的图书进行加工(所有材料费包含在总报价中,不得另行收取费用); (1)免费提供该批新书分类和编目数据。分类以《中图法(第五版)》为准,编目严格按《普通图书著录条例》进行著录、数据符合CNMARC格式。 (2)按照采购人要求盖章、书目数据、贴条码、RFID标签、贴色标、贴书标、拨交、按要求上架等,并按照采购人要求在指定时间周期内进行图书加工上架。 8、加工后的书目数据要能灌入甲方自动化系统。 9、行政区域为街道级(镇级)包含:北苑街道、潞城镇、梨园镇、潞源街道、马驹桥镇、宋庄镇、台湖镇、通运街道、永顺镇、玉桥街道。 10、合同履行日期:自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后开始履行,供货服务期限从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

图书采购比例 中文图书 图书分类比例种册复本实洋(元)哲学类3%135827152122175文学22%9955199102895950文化、科学、教育、体育3%135827152122175艺术类2%9051810281450 政治、法律类3%135827152122175医药、卫生类5%226245252203625历史、地理类4%181036202162900自然科学类10%452590502407250其它类13.96%6317126342568521小计65.96%298475969422686221 少儿类读物 社会科学类22.69%10267205342924050自然科学类11.35%5136102722462229小计34.04%154033080621386279总计100%452509050024072500备注

电气安全标准体系结构图及说明

电气安全标准体系结构图及说明 电气安全标准体系是指建立适用于在交流电压50V至1500V及直流电压75V至1500V 的电气、电子设备、装置、器具的安全标准体系,以降低电击事故和电气火灾的发生,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 电气安全标准体系由基础技术领域的电气安全标准和产品技术领域的电气安全标准 二个层次构成,其框架结构见下图: 基础技术领域的电气安全标准由规范、导则、指南,人机界面、标志、标识,术语、图形、

符号,电气设备安装与电击保护,着火危险试验,环境技术与环境条件分类,电气设备静电防护,低压设备的绝缘配合,外壳防护等级等9部分基础安全技术标准组成。 1、规范、导则、指南的标准有: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安全出版物的编写及基础安全出版物和专业安全出版物的应用(IEC导则104);——环境方面—在电工产品标准中包括的环境内容(IEC导则109); ——多媒体设备安全导则(IEC导则112); ——家庭控制系统—安全导则(IEC导则110)。 2、标志、标识的标准有: ——安全标志和标识;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安全色; ——导线颜色或数字标识(IEC446)。 3、术语、符号、图形的标准有: ——电气安全名词术语; ——电气安全的图形、符号。 4、电击保护方法的标准有: ——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IEC479-1,IEC479-2); ——特低电压(ELV)限值(IEC1201); ——电气、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要求(IEC536-1,IEC536-2);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529); ——检验外壳防护用的试具(IEC1032); ——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IEC1140);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IEC664-1); ——电气设备用双重绝缘的安全要求(UL1097); 5、着火危险试验方法(略)。 6、使用环境分类标准有: ——由保护装置特性确定不同使用场所的分类和电气设备的选用。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最新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屋面工程技术规范》最新版 篇一: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3.0.5屋面防水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确定防水等级,并应按相应等级进行防水设防;对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屋面,应进行专项防水设计。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应符合表3.0.5的规范。 表3.0.5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4.5.1卷材、涂膜屋面防水等级和防水做法应符合表4.5.1的规定。 表4.5.1卷材、涂膜屋面防水等级和防水做法注:在1级屋面防水做法中,防水层仅作单层卷材时,应符合有关单层防水卷材屋面技术的规定。 4.5.5每道卷材防水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5.5的规定。表4.5.5每道卷材防水层最小厚度(mm) 4.5.6每道涂膜防水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5.6的规定。表4.5.6每道涂膜防水层最小厚度(mm) 4.5.7复合防水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5.7的规定。 表4.5.7复合防水层最小厚度(mm)

4.8.1瓦屋面防水等级和防水做法应符合表4.8.1的规定。 表4.8.1瓦屋面防水等级和防水做法 注:防水层厚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5.5条或第4.5.6条Ⅱ级防水的规定。 4.9.1金属板屋面防水等级和防水做法应符合表4.9.1的规定。 表4.9.1金属板屋面防水等级和防水做法 注:1当防水等级为Ⅰ级时,压型铝合金基板厚度不应小于0.9mm;压型钢板基板厚度不应小于0.6mm; 2当防水等级为Ⅰ级时,压型金属板应采用360°咬口锁边连接方式; 3在Ⅰ级屋面防水做法中,仅作压型金属板时,应符合《金属压型板应用技术规范》等相关技术的规定。5.1.6屋面工程施工必须符合下列安全措施: 1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2屋面周围和预留空洞部位,必须按临边、洞口防护规定设置安全护栏和安全网; 3屋面坡度大于30%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4施工人员应穿防滑鞋,特殊情况下无可靠安全措施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 篇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20xx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防水工程概况 (一)、本工程防水项目主要包括①地下室防水②屋面防水③卫生间防水。 (二)、建筑设计的要求等级。 1、地下室防水: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本建筑应有严格防水措施地下防水等级为一级。 ①、地下室外围护结构防水项目分为砼结构工程、抗渗砼结构自防水。地下 室基础底板抗渗等级为0.6Mpa 防水结构砼的配合比应通过实验室确定,抗渗等级应比设计等级高一级(0.2Mpa)。 ②、基础底板防水层为两道,采用卷材一涂料相结合防水防案。卷材采用 1.5伽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采用2伽厚聚氨脂防水涂料。 ③、地下室外围护结构除地下室外墙抗渗砼结构自防水外,同样两道防水层,采用卷材一涂料相结合防水方案,卷材采用1.5伽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采用2伽厚聚氨脂防水涂料。防水层的保护层采用40厚聚苯板。侧墙 保护层以外开挖1米以内采用2: 8灰土分层夯实回填。压实系数>0.95。 ④、地下室顶板不在上部建筑主体内时,顶板上应作防水,防水层同样采用 卷材一涂料相结合防水方案,防水层保护层为50伽厚C20细石砼。 2、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卷材一涂料相结合的防水方案。卷材采用1.5伽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采用2伽厚聚氨脂防水涂料。防水层上保护层为挤塑聚苯板。 3、卫生间防水: 卫生间防水层1.5伽厚聚氨脂防水涂料,防水层上为带有坡度的细石砼保护层。 施工技术准备、施工技术要点 1 、材料准备及技术质量要求 ①、地下室所有一切的防水材料,必须是有经过人防质监部门认可发有准用证的防水材料。 ②、地下防水、卫生间防水工程所用的防水材料必须有经过国家质量检验过的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查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③、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防水材料的复试、质量把关 所有用于防水工程的材料,包括粘接专用胶,都必须送到材料实验室先作材

电气安全管理规定

电气安全管理规定 1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分厂、部门及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的用电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2.1 电气工作 是指直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运行、试验、维护、检修工作。 2.2 用电 是指电气装置在安装、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的整个操作、使用、检查和维护过程。 3 职责 3.1 工厂管理部 3.1.1 组织贯彻国家电气安全法规、标准、规定,制定公司电气安全管理规定。 3.1.2 对公司贯彻执行电气安全法规、标准、规定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3.2 分厂 3.2.1 贯彻电气安全法规、标准、规定。 3.2.2 负责本分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3.2.3 编制本分厂的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4 工作内容和要求 4.1 电气安全基本要求 4.1.1 电气安全管理工作应由设备主管,并设有专人负责,电气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电气专业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承有电气工作的车间,日常电气安全管理事项应由电气工作负责人担任。 4.1.2 要建立电气安全监察、检查制度,对电气作业、电气防护设施及电气设备安全状况,进行日检、巡检、特殊检查和专项预防性测试检查。电气安全主管部门,每年应组织两次群众性的电气安全检查活动,及时修正、消除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在执行过程中的遗漏和偏差,消除电气事故隐患、杜绝违章行为。 电气安全检查内容:

a)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责任是否健全落实; b)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已执行、人员无违章; c)设备安全状况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d)电气场所安全防护装置、设施、警示标志等是否齐全、完好可靠; e)电气作业人员的个体安全防护是否符合规程规定等。 4.2 电气工作人员要求 4.2.1 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相当于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经医疗部门(医院)的身体检查,身体状况应符合电气工作条件要求,凡有视觉(双目视力校正后在0.8 以下、色盲)、听觉障碍,高、低血压病,心脏病,癫痫病,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严重口吃者不能从事电气工作。 4.2.2 新从事电气工作的工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过电气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规程学习,见习或学徒期满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从事相应技术等级的电气工作。 4.2.3 安全主管部门应向每名电气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和参照执行操作的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主管部门每年应组织两次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学习考试,凡未参加培训和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电气工作;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须重新温习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电气工作。 4.2.4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电气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当地安全管理部门要求,参加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培训,未进行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不得从事电气工作。 4.2.5 工程设备主管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变配电站(所、室)的负责人、值班长、检修、试验班组长等人员,应按当地业务主管部门要求,按时参加当地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学习。 4.2.6 参加电气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电气劳动的人员(干部、临时工等),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电气安全知识、注意事项的培训教育,在电气人员的严格监护下参加指定工作;外单位派来支援电气工作的电气工作人员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由电气设备主管部门介绍与工作有关的电气系统运行方式和设备状况,并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在完成安全组织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后方可从事电气工作。

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1、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档案密集架行业标准)DA/T7-92 手动密集书架技术条件 GB/T13667.3-2013 2、密集架的结构 (1)架体结构:外型设计新颖美观耐用,有很强的时代感。侧面板采用凹凸型,密集架材料采用足够厚度及强度的性能极为良好的优质钢材,架体采用双柱固定式结构,由立柱、层板、挂板、顶板、侧板、标签框、边缘材料等组成。零部件在生产基地加工组装完成后现场总装调试,零部件外形尺寸一致,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各零部件间采用插装、铆接、螺栓坚固联接方式,安装快捷简便,架体牢固。每列密集架侧面板装有标签框。 (2)★搁板:材料为优质冷轧钢板,厚度≥1.2mm,板采用三折弯工艺,层板正面压4根圆弧加强筋,两侧面各压一条圆弧加强筋增大其承载能力,层板采用整体板材,层间距可任意调整。隔板成型原理:采用一次性数控成型机挤压成型(包括上料架—自动液压冷冲—滚轮滚压—自动定尺—自动切断全套工序一次成型),精度高,线条流畅,滚压加强筋增加承重强度。 (3)表面处理喷塑:喷塑处理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通过酸洗→脱脂→中和→磷化→表调→水洗→干燥等多道工序,特别是磷化采用加热高温磷化,符合“钢铁工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的要求。喷塑采用环保型高强度树脂粉末,通过高压静电喷涂,自动加温固化,表面光泽柔和、结合力强、厚度均匀。 (4)安装完成后,外形尺寸误差≦±2mm,立柱与底盘的垂直度≦2mm,前侧面板凹凸≦2mm,中腰缝隙≦2mm,门缝均匀一致,合拢后列与列之间间隙≦2mm,侧面板连接处间隙≦2mm,轨道全长偏差≦4mm,架体安装垂直度≦2mm. (5)防尘:顶部具有防尘功能。 (6)★缓冲密封条:架体之间设计有缓冲密封条。采用U型铝合金固定密封条,密封条采用永磁抗老化的塑胶,结合紧密,不变形,不脱落,架体合拢后两侧良好密封,合拢时起缓冲作用。

企业安全技术规范

企业安全技术规范 1

安全技术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公司各道路、电气设备、机械设备、起重机械作业、基建工作,锅炉压力容器、防火防爆、交通运输的安全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全公司安全范围。 2 总则 2.1 根据上级有关加强安全生产的规定,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为实现”四个为零”的目标,确保全公司员工的人身安全及生产的正常运作,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2.2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各车间部门的员工(包括合同工、合约工、临时工及我公司招聘的基建、设备维修工作人员)。 3厂区、道路 3.1人行道和车行道应该平坦、畅通;夜间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道路 交叉处必须有明显的警告标志或信号装置。 3.2因为生产需要所设的坑、壕和池,井口和走台应该设有围栏或盖 板。走台的围栏不低于0.9米,并需加设档脚板。 3.3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废品的堆放,应该不防碍通行以及装卸 时的便利和安全。 3.4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地面、墙壁和天花板都应保持完好,如果损 坏或者有危险的隐患,应该立即修理或停用。 3.5电网内外部都应该有护网和明显的警告标志(离地面3.5米以上的 电网可不装护网)。

3.6机器和工作台等设备的布置,应该便于员工安全操作;通道宽度不 能小于1米,应该有足够的照明。 3.7工作场所应该保持清洁、光线充分,采光不要遮蔽,工作地点的局 部照明的亮度应合乎操作要求,光线不要太刺眼。 3.8经常有水或其它液体的地面,应该注意排水和防止液体的渗透;排 水沟应该加盖,而且要定期疏通。 4电气设备 4.1不是正式电工或电气技术人员,不准自己安装或维修电器设备。 发现电器设备异常或损坏,应及时通行电工检查维修。 4.2维修电工和电气技术人员,应带头严格遵守电器设备安装维修规 定,并对电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凡不合格的电器设备应及时更换或停止使用。 4.3运行中的一切电器设备,修理时必须停电,并在开关上挂上”有人 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如果必须带电工作的,应设专人监护,并应该有确保安全的措施。 4.4车间内外的电灯、电线插座、开关等应该固定安装,不得随便移 动。电气设备应指定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乱动。 4.5电线上不得晒晾衣服及其它杂物;电柜、电开关及电气设备周围, 不得堆放杂物,并保持清洁。 4.6所有电气设备不得用湿布抹,更不可用水冲洗;清洁电气设备前一 定要切断电源。 4.7电气设备必须设有可熔保险器自动开关或漏电保护开关,电气设

技术规范书范本

集中规模招标采购 ********公司 ***************运维站设备改造工程************技术规范 (招标文件 (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工程概况

网省公司: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设计单位:一、总则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设备改造工程技术要求。 二、通用技术条件 2.1执行标准及规程 2.1.1 供方所提供的所有产品,凡国标及部标已有所规定的均无条件满足国颁和部颁的技术标准和工艺标准,执行国颁和部颁的规程规范。 2.1.2 执行省、部级反事故措施要点。 2.1.3 ****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2.1.4 ******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 2.1.5 *******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2.1.6 DL/T 1145-2009《绝缘工具柜》 2.2技术要求 2.2.1设备运行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 -10℃~ +40℃ 海拔高度:≯3000m 相对湿度:≤95%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25g。 2.2.2 功能要求 2.2.2.1 结构 (1)工具柜钢板采用优质冷轧钢板整体卷压成型,厚度≮1.5mm,内外表面全部采用高强度环保喷塑处理。 (2)柜子内部采用的是积木式结构, 隔板能任意分隔。 (3)柜内适合各种工器具的存放需要,所存放工器具可分类存放、明确标识,有利于识别工具及定置管理。 (4)工具柜正面为双开门,设有钢化玻璃观察门,玻璃面积≥1200mm*500mm。 (5)为了方便搬运,工具柜柜顶应设有起吊吊环。

(6)柜体结构稳固,整体承载200公斤以上物品而不变形、损坏;一般隔板单层承重≮10kg,承重隔板单层承重≮50kg。 (7)柜体应该严格密封,密封性能达到IP54级。 (8)柜体尺寸:柜体高2200mm×宽1100mm×厚600mm。 2.2.2.2、功能要求 (1)工具柜分类 Ⅱ型柜为智能安全工器具柜(简称智能柜),具备加热、除湿、控温、控湿功能,安全工器柜运行参数数据接口及局域网传输。 (2)II型柜柜内应装设照明灯具,当柜门打开时照明灯自动点亮,当柜门关闭时照明灯自动熄灭。 (3)Ⅱ型柜应采用微电脑进行智能控制,能同时采集测量柜内温度、柜内湿度、柜外温度、柜外湿度及接地线位置(数量)变化(出入柜安全工器柜变化)等数据,并能显示在控制器面板上。 (4)Ⅱ型柜微电脑智能控制器能采集柜内外温湿度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特定算法和人工设定的控制参数实施对除湿机、加热器、风扇、报警器等装置的控制,完成对智能安全工具柜内环境的调节控制。 (5)II型柜均应能保证柜内相对湿度≤60%,智能安全工具柜还应具备快速干燥功能,能保证在15分钟内使柜内相对湿度从90%降至40%,柜内温度控制在35℃及以下。 (6)II型柜应能控制柜内、外温度的对应关系:在环境温度≤35℃时,应能控制柜内温度比柜外温度高出2~3℃,以保证柜内工具在拿出柜外时不结露,在环境温度≥35℃时,加热器不启动。 (7)智能除湿型柜应具备与控制系统无任何关系的独立超温断电装置,不管控制系统是否工作正常,当柜内温度超过40℃时能立即切断加热电源,以保证在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下柜内温度不至于长时间过高而损坏柜内存放的工具,并提供声音及闪烁指示报警。 (8)智能除湿型柜应具备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流过载保护等装置,以防止发生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

128-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前言 本技术规范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各类电气产品的专业安全标准必须符合《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并应将技术规范中的必备安全要素,结合各类电气产品的特性补充相应数据、规定和专用要求。 列入《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附录A中的标准是满足电气设备必备安全要素的、不注日期的各专业产品的符合性标准,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直属工作组归口。 本技术规范负责起草单位: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 本技术规范参加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西安电力电子研究所、许昌继电器研究所。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李锋、方晓燕、李邦协、陈昆、刘霜秋、杨启明、刘世昌、王学林、刘江、季慧玉、罗怀平、包革,刘文、蔚红旗、赖静、项雅丽、欧惠安。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局)负责解释。 引言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制定是为了期望在人,环境和产品之间的安全总水平得到最佳平衡,使电气设备设计、制造、销售和使用时最大程度减少对生命、健康和财产损害的风险,并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范了电气设备共性安全要求,具体产品安全要求由产品标准规定,两者配合使用。 本技术规范由必备安全要素为技术主体的正文和列有各类符合性标准的规范性附录A构成,其正文与规范性附录A的关系是要求与符合、被认可的关系。 导电材料、绝缘材料、软电缆、软线等电工材料是安全必备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符合上述规定的电工材料标准也列入规范性附录A。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仅提出安全必备要素中的数据、限值或允许值、技术要求及防范措施等共性的原则要求,而具体详尽的要求和措施在列入规范性附录A中的符合性标准中补充、完善. 必备安全要素中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方法由列入规范性附录A中的符合性标准规定。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 1 总则 1.0.1 为提高我国屋面工程的技术水平,确保防水、保温隔热工程的功能与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屋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1.0.3 屋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和建筑节能的规定,并采取相应措施。 1.0.4 屋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0.5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的规定。 1 术语 2.0.1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life of waterproof layer 屋面防水层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年限。 2.0.2 一道防水设防 a se4parate waterproof barroer 具有单独防水能力的一道防水层次。 2.0.3 沥青防水卷材(油毡) bituminous membrane(felt)

以原纸、织物、纤维毡、塑料膜等材料为胎基,浸涂石油沥青,矿物粉料或塑料膜为隔离材料,制成的防水卷材。 2.0.4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modifide asphalt membrane 以高分子聚合物改性石油沥青为涂盖层,聚酯毡、玻纤毡或聚酯玻纤复合为胎基,细砂、矿物粉料或塑料膜为隔离材料,制成的防水卷材。 2.0.5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high polymer waterproof sheet 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或两者共混为基料,加入适量的助剂和填料,经混炼压延或挤出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防水卷材。 2.0.6 基层处理剂 primer 在防水层施工前,预先涂刷在基层上的涂料。 2.0.7 满粘法 full adhesion method 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全部粘结的施工方法。 2.0.8 空铺法 border adhesion method 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在周边一定宽度内粘结,其余部分不粘结的施工方法。 2.0.9 点粘法 spot adhesion method 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或打孔卷材与基层采用点状粘结的施工方法。

电气安全要求

编号:SM-ZD-20016 电气安全要求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电气安全要求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1.选用的电气设备及电器元件,必须符合提升机工作性能、工作环境等条件的要求,并有合格证。 2.提升机的总电源应设短路保护及漏电保护装置;电动机的主回路上,应同时装设短路、失压、过电流保护装置。 3.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值(包括对地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运行中必须大于1000Ω/V。 4.提升机的金属结构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接地,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5.当提升机高度超过相邻建筑物的避雷装置保护范围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有关条文的规定条件安装避雷装置,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6.携带式控制装置应密封、绝缘,控制回路电压不应大于36V,其引线长度不得超过5m。 7.工作照明的开关,应与主电源开关相互独立。当提升

软件技术规范

第三部分技术规范 1、系统实施的总体要求 全面预算管理软件系统实施后,应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审批、滚动、分析、数据集成等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尤其实现各事业部可独立完成预算编制的整体运算。 投标人应根据以下要求提供详细的技术方案。 1.1 稳定性和可靠性 ⑴系统应符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 ⑵系统应经过完善的设计和充分的测试运行,具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无故障的运行能力。 ⑶系统应提供全面、有效的系统安全机制。 ⑷系统应具备开放的标准化体系结构,可方便地与其它业务系统衔接,实现与其它业务系统间的无缝集成。 1.2 兼容性和易用性 ⑴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在安装、配置、升级、维护等管理方面应该简单快捷。 ⑵系统应具备易操作的特点,好记易学、实用高效。 ⑶系统应具备强大的容错、数据恢复与稳定运行的能力。 ⑷系统应易于扩展和升级,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快速、方便地定制、扩展原系统的功能。 2、系统实施要求 2.1 系统架构 ⑴XXHyperion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最新版本11的软件实施。 ⑵系统支持集中式部署方式。 ⑶服务端支持32位和64位Windows Server 2003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统。 ⑷客户端支持32位和64位Windows XP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统。 ⑸优化与Oracle ERP等系统数据对接及数据分析。 ⑹可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预算系统操作。 2.2 权限管理 ⑴要求系统可以按照预算管理人员的职责不同进行权限的分配,可以支持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的赋权管理。

⑵要求提供用户角色定义、访问权限定义,可对用户进行角色分配,实现不同资源控制的组合式访问控制与授权管理。 2.3 系统实施后达到的效果 主要功能效果如下: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04 自2004年9月1日起实施 1 总则 1.0.1为提高我国屋面工程的技术水平,确保防水、保温隔热工程的功能与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屋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1.0.3屋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和建筑节能的规定,并采取相应措施。 1.0.4屋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0.5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的规定。 2 术语 2.0.1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屋面防水层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年限。 2.0.2一道防水设防 具有单独防水能力的一道防水层次。 2.0.3沥青防水卷材(油毡) 以原纸、织物、纤维毡、塑料膜等材料为胎基,浸涂石油沥青,矿物粉料或塑料膜为隔离材料,制成的防水卷材。 2.0.4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以高分子聚合物改性石油沥青为涂盖层,聚酯毡、玻纤毡或聚酯玻纤复合为胎基,细砂、矿物粉料或塑料膜为隔离材料,制成的防水卷材。 2.0.5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或两者共混为基料,加人适量的助剂和填料,经混炼压延或挤出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防水卷材。 2.0.6基层处理剂 在防水层施工前,预先涂刷在基层上的涂料。

2.0.7满粘法: 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全部粘结的施工方法。 2.0.8 空铺法 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在周边一定宽度内粘结,其余部分不粘结的施工方法。 2.0.9点粘法 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或打孔卷材与基层采用点状粘结的施工方法。 2.0.10条粘法 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条状粘结的施工方法。 2.0.11热粘法 以热熔胶粘剂将卷材与基层或卷材之间粘结的施工方法。 2.0.12冷粘法 在常温下采用胶粘剂(带)将卷材与基层或卷材之间粘结的施工方法。 2.0.13热熔法 将热熔型防水卷材底层加热熔化后,进行卷材与基层或卷材 之间粘结的施工方法。 2.0.14自粘法 采用带有自粘胶的防水卷材进行粘结的施工方法。 2.0.15焊接法 采用热风或热锲焊接进行热塑性卷材粘合搭接的施工方法。 2.0.16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以石油沥青为基料,用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改性,配制成的水乳型或溶剂型防水涂料。 2.0.17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以合成橡胶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配制成的单组分或多组分防水涂料。 2.0.18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以丙烯酸酯等聚合物乳液和水泥为主要原料,加入其他外加剂制得的双组分水性建筑防水涂料。 2.0.19 胎体增强材料 用于涂膜防水层中的化纤无纺布、玻璃纤维网布等,作为增强层的材料。 2.0.20密封材料 能承受接缝位移以达到气密、水密目的而嵌入建筑接缝中的材料。

电气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386 电气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电气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的发电、供电及用电安全管理工作,同时适用于外单位在集团公司内部基建安装等项目的用电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2.1 电气工作 是指直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运行、试验、维护、检修工作。 2.2 供电 是指提供给用电设备电力的输电、变电、配电的全过程。 2.3 用电 是指电气装置在安装、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的整个操作、使用、检查和维护过程。 3 职责 3.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3.1.1 组织贯彻国家电气安全法规、标准、规定,制定

集团公司电气安全管理规定。 3.1.2 对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贯彻执行电气安全法规、标准、规定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3.2 分、子公司 3.2.1 贯彻电气安全法规、标准、规定。 3.2.2 负责本公司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3.2.3 编制本单位的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4 工作内容和要求 4.1 电气安全基本要求 4.1.1 电气安全管理工作应由有关电气业务部门主管,并设有专人负责,电气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电气专业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承有电气工作的车间(站、队、所)班组,日常电气安全管理事项应由电气工作负责人担任。 4.1.2 要建立电气安全监察、检查制度,对电气作业、电气防护设施及电气设备安全状况,进行日检、巡检、特殊检查和专项预防性测试检查。电气安全主管部门,每年应组织两次群众性的电气安全检查活动,及时修正、消除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在执行过程中的遗漏和偏差,消除电气事故隐患、杜绝违章行为。 电气安全检查内容: a)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责任是否健全落实;

1技术规范书响应文件

VVVVVVVVVVVVV 电动执行机构规范书 VVVVVVVVVVVVVV VVVVVVVVVVVVVVV 二〇二〇年五月

目次 1.总则 (1) 2.技术规范 (1) 3.设备规范 (1) 4.供货范围及交货时间 (5) 5.工程技术服务 (6) 6.买方工作 (6) 7.工作安排 (6) 8.备品备件、专用工具 (6) 9.质量保证和试验 (6)

1.总则 本规范书对卖方提供的热工自动化系统中的电动执行机构提出了技术方面和有关方面的要求,它包括功能设计、设备结构、性能和制造、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要求。满足要求 本规范书提出了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满足要求 如果卖方的报价与本规范书有偏差,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对每一点都作详细说明。如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买方认为卖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满足要求 本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满足要求 所投标的产品均要求为智能一体化型,且具有同类机组三年以上的运行经验。满足要求 电动执行机构按进口品牌ROTOK(IQ系列)、AUMA、SIPOS5和国产品牌瑞基、扬修五个品牌分别报价,以最高价计入总价,由招标方最终确定品牌。满足要求 2.技术规范 连续调节型电动执行机构可以通过伺服放大器(一体化,随执行机构供)直接接受来自DCS系统输出的4~20mA DC模拟信号。断续开关型调节的执行机构可以接受DCS系统输出的220VAC开关量信号。满足要求 电动执行机构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双向力矩保证装置。 满足要求 电动执行机构应具有可靠的制动功能,以防止电动机隋走,卖方在报价时应详细说明采用的制动方法及性能。满足要求 电动执行机构在失去电源或信号时,应能保持在失电或失信号前的原位不动,并应具有供报警用的输出接点。满足要求 电动执行机构应配置手轮和手/自动切换机构。在电动操作脱开时,无论电机是转动或是静止状态,都能安全地合至手轮操作位置。满足要求 在电动执行机构行程的始终端,应装设终端开关。对有些执行机构还应装设中途开关。这些开关应具有独立的二开二闭接点。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