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数学重点、难点归纳

高等数学重点、难点归纳

高等数学重点、难点归纳
高等数学重点、难点归纳

数学重点、难点归纳辅导

第一部分

第一章集合与映射

§1.集合

§2.映射与函数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集合的概念与映射的概念,掌握实数集合的表示法,函数的表示法与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

第二章数列极限

§1.实数系的连续性

§2.数列极限

§3.无穷大量

§4.收敛准则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数列极限的概念与定义,掌握并会应用数列的收敛准则,理解实数系具有连续性的分析意义,并掌握实数系的一系列基本定理。

第三章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

§1.函数极限

§2.连续函数

§3.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阶

§4.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函数极限的概念,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关系,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阶的估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四章微分

§1.微分和导数

§2.导数的意义和性质

§3.导数四则运算和反函数求导法则

§4.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及其应用

§5.高阶导数和高阶微分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微分,导数,高阶微分与高阶导数的概念,性质及相互关系,熟练掌握求导与求微分的方法。

第五章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1.微分中值定理

§2.L'Hospital法则

§3.插值多项式和Taylor公式

§4.函数的Taylor公式及其应用

§5.应用举例

§6.函数方程的近似求解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微分中值定理与函数的Taylor公式,并应用于函数性质的研究,熟练运用L'Hospital法则计算极限,熟练应用微分于求解函数的极值问题与函数作图问题。

第六章不定积分

§1.不定积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3.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及其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不定积分的概念与运算法则,熟练应用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求解不定积分,掌握求有理函数与部分无理函数不定积分的方法。

第七章定积分(§1 —§3)

§1.定积分的概念和可积条件

§2.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3.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七章定积分(§4 —§6)

§4.定积分在几何中的应用

§5.微积分实际应用举例

§6.定积分的数值计算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定积分的概念,牢固掌握微积分基本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熟练定积分的计算,熟练运用微元法解决几何,物理与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初步掌握定积分的数值计算。

第八章反常积分

§1.反常积分的概念和计算

§2.反常积分的收敛判别法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反常积分的概念,熟练掌握反常积分的收敛判别法与反常积分的计算。

第九章数项级数

§1.数项级数的收敛性

§2.上级限与下极限

§3.正项级数

§4.任意项级数

§5.无穷乘积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数项级数敛散性的概念,理解数列上级限与下极限的概念,熟练运用各种判别法判别正项级数,任意项级数与无穷乘积的敛散性。

第十章函数项级数

§1.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

§2.一致收敛级数的判别与性质

§3.幂级数

§4.函数的幂级数展开

§5.用多项式逼近连续函数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函数项级数(函数序列)一致收敛性概念,一致收敛性的判别法与一致收敛级数的性质,掌握幂级数的性质,会熟练展开函数为幂级数,了解函数的幂级数展开的重要应用。

第十一章 Euclid空间上的极限和连续

§1.Euclid空间上的基本定理

§2.多元连续函数

§3.连续函数的性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Euclid空间的拓扑性质,掌握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区分它们与一元函数对应概念之间的区别,掌握紧集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第十二章多元函数的微分学(§1—§5)

§1.偏导数与全微分

§2.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3.Taylor公式

§4.隐函数

§5.偏导数在几何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多元函数的微分学(§6—§7)

§6.无条件极值

§7.条件极值问题与Lagrange乘数法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区分它们与一元函数对应概念之间的区别,熟练掌握多元函数与隐函数的求导方法,掌握偏导数在几何上的应用,掌握求多元函数无条件极值与条件极值的方法。

第十三章重积分

§1.有界闭区域上的重积分

§2.重积分的性质与计算

§3.重积分的变量代换

§4.反常重积分

§5.微分形式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重积分的概念,掌握重积分与反常重积分的计算方法,会熟练应用变量代换法计算重积分,了解微分形式的引入在重积分变量代换的表示公式上的应用。

第十四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1.第一类曲线积分与第一类曲面积分

§2.第二类曲线积分与第二类曲面积分

§3.Green公式,Gauss公式和Stokes公式

§4.微分形式的外微分

§5.场论初步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二类曲线积分与二类曲面积分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掌握Green 公式,Gauss 公式和Stokes 公式的意义与应用,理解外微分的引入在给出Green 公式,Gauss 公式和Stokes 公式统一形式上的意义,对场论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十五章 含参变量积分 §1.含参变量的常义积分 §2.含参变量的反常积分

§3.Euler 积分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含参变量常义积分的性质与计算,掌握含参变量反常积分一致收敛的概念,一致收敛的判别法,一致收敛反常积分的性质及其在积分计算中的应用,掌握Euler 积分的计算。

第十六章 Fourier 级数 §1.函数的Fourier 级数展开 §2. Fourier 级数的收敛判别法 §3. Fourier 级数的性质

§4. Fourier 变换和Fourier 积分 §5.快速Fourier 变换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周期函数的Fourier 级数展开方法,掌握Fourier 级数的收敛判别法与Fourier 级数的性质,对Fourier 变换与Fourier 积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试题

一、解答下列各题

1、求极限 lim tan tan sinln().

x x x →--22

1 2、

.

d )1(3x

e e x x ?+求

3、求极限.lim ...x x x x x x →∞+++++100101

010*********

4、.

,求设y tdt x y x

'=?3022sin

5、设,;

,求,其中.f x x x x x x x f a f a a ()()()=-+≤->?????++->22

1121110

6、求极限.

-lim ln x x x

→-121

7、设 ,求y x x y =++''()ln()3131 8、

.求dx x

x ?

-1

2

31

9、

设 ,求.y x x e dy x

x ()=-=321

10、 求由方程常数确定的隐函数

的微分.

x

y a a y y x dy 2

3

2

3

2

30+=>=()()

11、 设由和所确定试求.

y y x x s y s dy dx ==+=-()()(),

1121

221

2 12、设由方程所确定求y y x y e

y x y

x

=='+(),

13、若证明x x x x >++>01222

,ln()

14、.求?+161

4x x dx 15、

.求?-21 2

4x x dx 16、

.)1)(1(d 2

?++x x x

求 二、解答下列各题

1、?,,20,问其高应为多少要使其体积最大其母线长要做一个圆锥形漏斗

cm 2、求曲线与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y x y x =-=22

. 3、

[]求曲线和在上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y x y x ==23

01,. 三、解答下列各题

证明方程在区间,内至少有一个实根.x x 57412-=() 四、解答下列各题

[

)判定曲线在,上的凹凸性y x x =++∞()30

第二部分

(1) 课程名称:微分几何

(2) 基本内容:三维空间中经典的曲线和曲面的理论。主要内容有:

曲线论,内容包括:曲线的切向量与弧长;主法向量与从法向量;曲率与扰率;Frenet 标架与Frenet 公式;曲线的局部结构;曲线论的基本定

理;平面曲线的一些整体性质,如切线的旋转指标定理,凸曲线的几何

性质,等周不等式,四顶点定理与Cauchy-Crofton公式;空间曲线的一

些整体性质,如球面的Crofton公式,Fenchel定理与Fary-Milnor定

理。

曲面的局部理论,内容包括:曲面的表示、切向量、法向量;旋转曲

面、直纹面与可展曲面;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与内蕴量;曲面的第二基

本形式;曲面上的活动标架与基本公式;Weingarten变换与曲面的渐近

线、共扼线;法曲率;主方向、主曲率与曲率线;Gauss曲率和平均曲

率;曲面的局部结构;Gauss映照与第三基本形式;全脐曲面、极小曲

面与常Gauss曲率曲面;曲面论的基本定理;测地曲率与测地线;向量

的平行移动。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曲线论与曲面论中的一些基本几何概念与研究微分几何的一些常用方法。以便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现代几何学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纲要

第一章三维欧氏空间的曲线论

§1 曲线曲线的切向量弧长

教学要求:理解曲线的基本概念、会求曲线的切向量与弧长、会用弧

长参数表示曲线。

§2 主法向量与从法向量曲率与扰率

教学要求:理解曲率与挠率、主法向量与从法向量、密切平面与从切

平面等基本概

念,会计算曲率与挠率。

§3 Frenet标架 Frenet公式

教学要求:掌握Frenet公式,能运用Frenet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

§4 曲线在一点邻近的性质

教学要求:能表达曲线在一点领域内的局部规范形式,理解扰率符号

的集合意义。

§5 曲线论基本定理

教学要求:掌握曲线论的基本定理,能求已知曲率与扰率的一些简单

的曲线。

§6 平面曲线的一些整体性质

6.1 关于闭曲线的一些概念

6.2 切线的旋转指标定理

6.3 凸曲线*

6.4 等周不等式*

6.5 四顶点定理*

6.6 Cauchy-Crofton公式*

教学要求:理解平面曲线的一些基本概念:闭曲线、简单曲线、切线

像、相对全曲率、旋转指标、凸曲线。掌

握平面曲线的一些整体性质:简单闭曲线切

线的旋转指标定理,凸曲线的几何性质,等周不等式,四

顶点定理与

Cauchy-Crofton公式。

§7 空间曲线的整体性质

7.1 球面的Crofton公式*

7.2 Fenchel定理*

7.3 Fary-Milnor定理*

教学要求:理解全曲率的概念。掌握空间曲线的一些整体性质:球面

的Crofton公

式,Fenchel定理与Fary-Milnor定理。

第二章三维欧氏空间中曲面的局部几何

§1 曲面的表示切向量法向量

1.1 曲面的定义

1.2 切向量切平面

1.3 法向量

1.4 曲面的参数表示

1.5 例

1.6 单参数曲面族平面族的包络面可展曲面

教学要求:掌握曲面的三种局部解析表示;会求曲面的切平面与法

线;了解旋转曲面与直纹面的表示;掌握可展曲面的特

征。

§2 曲面的第一、第二基本形式

2.1 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

2.2 曲面的正交参数曲线网

2.3 等距对应曲面的内蕴几何

2.4 共形对应

2.5 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

教学要求:掌握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及相关量——曲面上曲线的弧

长、两相交曲线的交角与面积的计算,并理解其几何意

义;了解等距对应与共形对应;掌握第二基本形式。

§3 曲面上的活动标架曲面的基本公式

3.1 省略和式记号的约定

3.2 曲面上的活动标架曲面的基本公式

3.3 Weingarten变换W

3.4 曲面的共轭方向渐近方向渐近线

教学要求:掌握曲面上的活动标架与曲面的基本公式,能求正交参数曲线

网的联络系数;理解Weingarten变换与共轭方向、渐近方

向,会求一些简单曲线的渐近曲线。

§4 曲面上的曲率

4.1 曲面上曲线的法曲率

4.2 主方向主曲率

4.3 Dupin标线

4.4 曲率线

4.5 主曲率及曲率线的计算总曲率平均曲率

4.6 曲率线网

4.7 曲面在一点的邻近处的形状

4.8 Gauss映照及第三基本形式

4.9 总曲率、平均曲率满足某些性质的曲面

教学要求:理解法曲率、主方向与主曲率、曲率线、总曲率和平均曲

率概念与几何意义,并会对它们进行计算;掌握Gauss映

照及第三基本形式;能对全脐曲面与总曲率为零的曲面进

行分类;掌握极小曲面的几何意义并会求一些简单的极小

曲面。

§5 曲面的基本方程及曲面论的基本定理

5.1 曲面的基本方程

5.2 曲面论的基本定理

教学要求:掌握、理解曲面的基本方程与曲面论基本定理。

§6 测地曲率测地线

6.1 测地曲率向量测地曲率

6.2 计算测地曲率的Liouville公式

6.3 测地线

6.4 法坐标系 测地极坐标系 测地坐标系 6.5 应用 6.6 测地扰率

6.7 Gauss-Bonnet 公式

教学要求:理解与掌握测地曲率和测地线、测地扰率、法坐标系、测地极

坐标系与测地坐标系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能用Liouville 公式计算测地曲率与测地线;能用测地极坐标系对总曲率为常数的曲面进行研究;理解(局部)Gauss-Bonnet 公式。

§7 曲面上的向量的平行移动

7.1 向量沿曲面上一条曲线的平行移动 绝对微分 7.2 绝对微分的性质 7.3 自平行曲线

7.4 向量绕闭曲线一周的平行移动 总曲率的又一种表示 7.5 沿曲面上曲线的平行移动与欧氏平面中平行移动的关系 教学要求:理解向量沿曲面上一条曲线的平行移动与绝对微分。 习题:

1. 证明推论

2.

3.1,

2. 设X ,Y 为Banach 空间,X b a t x →],[:)(是连续抽象函数, 对有界线性算子

Y X T →:,证明:Tx 在],[b a 上R -可积,并且??=b

a

b

a

dt t x T dt t Tx )()(。

3. 设],[b a C 到],[b a C 中的算子T 由?+=t

a

ds s x s t Tx 22)]()[1())((给出,T 在任一

元素x 处是否F -可导?若答案肯定,求导算子)(x T '。

4. 设f 是n R 到R 中的一个1C 映射。证明:f 在n R x ∈0处沿方向n R h ∈的G -微分);(0h x df 等于 grad f (x 0) h T ,

这里 grad f =(n

x f

x f x f x f ????????

,,,321), ;),,(21n h h h h = 在n n e x x x x x x x x f 132131),;(-+++= 和 ),1,0,,0,0,3,2,1( =h

)1,2,3,,1,(0 -=n n x 的情况下计算);(0h x df ,又问:f 在n R x ∈处的F -导数

是什么?当n

n

x x x x x f ++++= 33221)(时求)(x f '。 5. 设32:R R T →由)54,3,(),(222y x y xy y x y x T ++-=定义,求T 在(-1,2)处沿方向(1,-1)的G -微分。

解:写?????

? ??++-=?

??? ??y x y xy y x y x T 5432

22,知????? ??+-=???? ??'5432222xy y y x y x T ,故所求G -微分为??

???

??-=???? ??-??????????---=???? ??-???? ??-'152115414421121T 。 6. 设X 、Y 是赋范线性空间,T :Y X →由X x y Ax Tx ∈?+=,0定义,其

Y y ∈0,∈A B (X, Y ),证明T 在X x ∈?处F —可微,且求其F —导算子。

解:

o

o o y Ah Ax y Ax y h x A x T h x T X h X x ++=+-++=-+∈?∈?)()()()(,,θ+=--Ah y Ax o ,由于∈A B (X, Y ),且T h h

),0(,001

→→=-θ在x 处是F —

可微的,且A x T =')(。

7. 设23:R R T →由()3222),,(,)2,23(),,(R z y x R xz y y x z y x T ∈?∈+-=确定,求T 在(1,2,-1)处的F —导数。

解:采用列向量表示,T 将???? ??z y x 变换成??? ??+-xz y y x 22322,故T 在???

? ??z y x 处的 F —导数应是变换T 的Jacobi 矩阵???

?

??-x y z x 222026,在)1,2,1(),,(-=z y x 处,此矩阵为

???

?

??--242026,在列向量表示下,T 在(1,2,-1)处的F —导数作为线性算子就是此常数矩阵决定的变换:,,2420263

321321321R h h h h h h h h h ∈????

?

???????? ???

??? ?

?--????? ?? 右端即23212124226R h h h h h ∈???

?

?++--故T 在(1,2,-1)处的F —导数就是将),,(321h h h ?变换

为)242,26(32121h h h h h ++--的线性变换。

[备注1:这一答案保持了原题用行向量叙述的方式。]

[备注2:当2

3

:R R T →表示为3222,223R z y x R xz y y x z y x T ∈???

? ???∈??? ??+-=???? ??,我们可得T 在???

?

??z y x 处的F —导数是:

???? ??-=???? ?????? ??'x y z x z y x T 222026,即3321321321,222026R h h h h h h x y z x h h h z y x T ∈?

??? ??????? ?????? ??-=???

? ?????? ?????? ??', 故 =???

? ?????? ?????? ??-'321121h h h T 332132121,24226R h h h h h h h h ∈?

??? ?????? ??++--

或 ????

?

?--=???? ?????? ??-'242026121T ,算子对向量的作用以相应的矩阵对向量的左乘表示。]

第三部分

1. 高等代数基本定理

设K 为数域。以][x K 表示系数在K 上的以x 为变元的一元多项式的全体。如果)0(],[......)(0110≠∈+++=-a x K a x a x a x f n n n ,则称n 为)(x f 的次数,记为)(deg x f 。

定理(高等代数基本定理) C ][x 的任一元素在C 中必有零点。

命题 设)10(,......)(0110≥≠+++=-n a a x a x a x f n n n ,是C 上一个n 次多项式,a 是一个复数。则存在C 上首项系数为0a 的1-n 次多项式)(x q ,使得

)())(()(a f a x x q x f +-=

证明 对n 作数学归纳法。

推论 0x 为)(x f 的零点,当且仅当)(0x x -为)(x f 的因式(其中

1)(deg ≥x f )。

命题(高等代数基本定理的等价命题) 设n n n a x a x a x f +++=-......)(110 )10(0≥≠n a ,为C 上的n 次多项式,则它可以分解成为一次因式的乘积,即存在n 个复数n a a a ,......,,21,使

))......()(()(210n x x x a x f ααα---=

证明 利用高等代数基本定理和命题1.3,对n 作数学归纳法。 2.高等代数基本定理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定义 设K 是一个数域,x 是一个未知量,则等式

0......1110=++++--n n n n a x a x a x a (1)

(其中0,,......,,010≠∈a K a a a n )称为数域K 上的一个n 次代数方程;如果以K x ∈=α带入(1)式后使它变成等式,则称α为方程(1)在K 中的一个根。

定理(高等代数基本定理的另一种表述形式) 数域K 上的)1(≥n 次代数方程在复数域C 内必有一个根。

命题 n 次代数方程在复数域C 内有且恰有n 个根(可以重复)。

命题(高等代数基本定理的另一种表述形式)给定C 上两个n 次、m 次多项式

)0(......)(10≠+++=n n n a x a x a a x f ,

)0(......)(10≠+++=m m m b x b x b b x g ,

如果存在整整数l ,n l m l ≥≥,,及1+l 个不同的复数121,,......,,+l l ββββ,使得

)1,......,2,1()()(+==l i g f i i ββ,

则)()(x g x f =。

1.2.2 韦达定理与实系数代数方程的根的特性

设101()n n n f x a x a x a -=+++ ,其中0,0i a K a ∈≠。设()0f x =的复根为12,,,n ααα (可能有重复),则

121

0112121

()()()()()().

n

i n i n n n n f x x x x x a x x αααααααααα=-=-=---=-+++++∏

所以

)()1(2110

1

n a a ααα+++-= ; ∑≤≤≤-=n

i i i i a a 21210202

)1(αα; .)1(210

n n n

a a ααα -= 我们记

1),,,(210=n ααασ ;

n n αααααασ+++= 21211),,,(;

∏≤≤≤≤≤=

n

i i i i i i n r r r

212

1021),,,(ααα

ααασ;

n n n αααααασ 2121),,,(=

(12,,,n σσσ 称为12,,,n ααα 的初等对称多项式)。于是有

定理2.5 (韦达定理) 设101()n n n f x a x a x a -=+++ ,其中0,0i a K a ∈≠。设()0f x =的复根为12,,,n ααα 。则

),,,()1(211101

n a a ααασ -=; ),,,()1(21220

2

n a a ααασ -=; ).,,,()1(210

n n n n

a a ααασ -= 命题 给定R 上n 次方程

0......1110=++++--n n n n a x a x a x a , 00≠a ,

如果b a +=αi 是方程的一个根,则共轭复数b a -=αi 也是方程的根。

证明 由已知,

1011......0n n n n a a a a ααα--++++=. 两边取复共轭,又由于∈n a a a ,......,,10R ,所以

1011......0n n n n a a a a ααα--++++=.

高等代数试题

设V V L ∈∈ξσ),(,并且 α,)(ασ,…,)(1ασ-k 都不等于零,但0)(=ασk ,

证明:α,)(ασ,…,)(1ασ-k 线性无关 答案:按线性无关的定义证明

2、令][x F n 表示一切次数不大于n 的多项式连同零多项式所成的向量空间,

)()(:'x f x f σ,求σ关于以下两个基的矩阵: (1)1,x ,2x ,…,n x ,

(2)1,c x -,!2)(2c x -,…,!

)(n c x n

-,F c ∈

答:(1)????????????????000000002000010 n (2)?????

??

?

????????0000100001000010

3、4F 表示数域F 上四元列空间 取 ????

?

????

???-----=7931181332111511A 对于 4F ∈ξ,令 ξξσA =)( 求 ))dim(ker(σ,))dim(Im(σ

解:2)(=A R ,取4F 的一个基(如标准基),按列排成矩阵B ,矩阵AB 的列向量恰是这个基的象。又0B ≠,所以 2A R )AB (R )=(= 所以 2))dim(Im(=σ

2)(4))dim(ker(=-==A R 解空间的秩σ 4、设F 上三维向量空间的线性变换σ关于基{}321,,ααα的矩阵是

??

??

?

?????---6788152051115,求σ关于基

321332123211224332αααβαααβαααβ++=++=++= 的矩阵 ??

??

??????==-3211AT T B ?????

?????=211243132T

5、令σ是数域F 上向量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并且满足条件σσ=2,证

明:(1){}V ∈-=ξξσξσ)()ker( (2))Im(

)ker(σσ⊕=V 证明:(1){}

V ∈-∈?ξξσξα)(,则

0)()()()())(()(2=-=-=-=ξσξσξσξσξσξσασ,)(σαKer ∈

反之,)(σβKer ∈,0)(=βσ,{}V ∈-∈-=ξξσξβσββ)()(

于是 {}V ∈-=ξξσξσ)()ker(

)()(,ξσξσξαα+-=∈?V ,即)Im()ker(σσ+=V 设)Im()ker(σσβ?∈ 由)Im(σβ∈,有V ∈ν,使得

()=(,所以=因βσνσσσβσνσβνσ22),()(,)(== 又 )ker(σβ∈,所以

00)=(,于是)=(νσβσ,即 0=β 所以 0)Im()ker(=σσ?

6、设 ??

??

??????----=163053064

A ,求10A 解:特征值 21321-=,=

=λλλ 特征向量 T

,,=(1001ξ T ),,=(0122-ξ,T ),,=(1113-ξ ),,=(321ξξξP 则 ,

Λ=-AP P 111010-Λ=P P A

高等数学知识点总结 (1)

高等数学(下)知识点 主要公式总结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1、 二次曲面 1) 椭圆锥面:2 2 222z b y a x =+ 2) 椭球面:122 222 2=++c z b y a x 旋转椭球面:1222222=++c z a y a x 3) 单叶双曲面:122 222 2=-+c z b y a x 双叶双曲面:1222222=--c z b y a x 4) 椭圆抛物面:z b y a x =+2222 双曲抛物面(马鞍面):z b y a x =-22 22 5) 椭圆柱面:1222 2=+b y a x 双曲柱面:122 22=-b y a x 6) 抛物柱面: ay x =2 (二) 平面及其方程 1、 点法式方程: 0)()()(000=-+-+-z z C y y B x x A 法向量:),,(C B A n =ρ ,过点),,(000z y x 2、 一般式方程: 0=+++D Cz By Ax 截距式方程: 1=++c z b y a x 3、 两平面的夹角:),,(1111C B A n =ρ,),,(2222C B A n =ρ, ?∏⊥∏21 0212121=++C C B B A A ;?∏∏21// 2 1 2121C C B B A A == 4、 点 ),,(0000z y x P 到平面0=+++D Cz By Ax 的距离: (三)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1、 一般式方程:?????=+++=+++0 022221111D z C y B x A D z C y B x A 2、 对称式(点向式)方程: p z z n y y m x x 0 00-=-=-

大学全册高等数学知识点(全)

大学高等数学知识点整理 公式,用法合集 极限与连续 一. 数列函数: 1. 类型: (1)数列: *()n a f n =; *1()n n a f a += (2)初等函数: (3)分段函数: *0102()(),()x x f x F x x x f x ≤?=?>?; *0 ()(), x x f x F x x x a ≠?=?=?;* (4)复合(含f )函数: (),()y f u u x ?== (5)隐式(方程): (,)0F x y = (6)参式(数一,二): () ()x x t y y t =??=? (7)变限积分函数: ()(,)x a F x f x t dt = ? (8)级数和函数(数一,三): 0 (),n n n S x a x x ∞ ==∈Ω∑ 2. 特征(几何): (1)单调性与有界性(判别); (()f x 单调000,()(()())x x x f x f x ??--定号) (2)奇偶性与周期性(应用). 3. 反函数与直接函数: 1 1()()()y f x x f y y f x --=?=?= 二. 极限性质: 1. 类型: *lim n n a →∞; *lim ()x f x →∞ (含x →±∞); *0 lim ()x x f x →(含0x x ± →) 2. 无穷小与无穷大(注: 无穷量): 3. 未定型: 000,,1,,0,0,0∞ ∞∞-∞?∞∞∞ 4. 性质: *有界性, *保号性, *归并性 三. 常用结论: 11n n →, 1(0)1n a a >→, 1()max(,,)n n n n a b c a b c ++→, ()00! n a a n >→

同济六版高等数学(下)知识点整理

第八章 1、向量在轴上的投影: 性质:?cos )(a a u =(即Prj u ?cos a a =),其中?为向量a 与u 轴的夹角; u u u b a b a )()()( +=+(即Prj u =+)(b a Prj u a + Prj u b ); u u a a )()( λλ=(即Prj u λλ=)(a Prj u a ). 2、两个向量的向量积:设k a j a i a a z y x ++=,k b j b i b b z y x ++=,则 =?b a x x b a i y y b a j z z b a k =1 1) 1(+-y y b a z z b a i +21)1(+-x x b a z z b a j +3 1) 1(+- x x b a y y b a k =k b a b a j b a b a i b a b a x y y x z x x z y z z y )()()(-+-+- 注:a b b a ?-=? 3、二次曲面 (1) 椭圆锥面:222 22z b y a x =+; (2) 椭圆抛物面:z b y a x =+22 22; (旋转抛物面:z a y x =+2 22(把把xOz 面上的抛物线z a x =22 绕z 轴旋转)) (3) 椭球面:1222222=++c z b y a x ; (旋转椭球面:122 2 22=++c z a y x (把xOz 面上的椭圆122 22=+c z a x 绕z 轴旋转)) (4) 单叶双曲面:1222222=-+c z b y a x ; (旋转单叶双曲面:122 222=-+c z a y x (把 xOz 面上的双曲线122 22=-c z a x 绕z 轴旋转))

高数知识点总结

高数重点知识总结 1、基本初等函数:反函数(y=arctanx),对数函数(y=lnx),幂函数(y=x),指数函数(x a y =),三角函数(y=sinx),常数函数(y=c) 2、分段函数不是初等函数。 3、无穷小:高阶+低阶=低阶 例如:1lim lim 020==+→→x x x x x x x 4、两个重要极限:()e x e x x x x x x x x =?? ? ??+=+=∞ →→→11lim 1lim )2(1 sin lim )1(1 0 经验公式:当∞→→→)(,0)(,0x g x f x x ,[] ) ()(lim ) (0 )(1lim x g x f x g x x x x e x f →=+→ 例如:()33lim 10 031lim -? ? ? ? ?-→==-→e e x x x x x x 5、可导必定连续,连续未必可导。例如:||x y =连续但不可导。 6、导数的定义:()00 00 ') ()(lim ) (') ()(lim x f x x x f x f x f x x f x x f x x x =--=?-?+→→? 7、复合函数求导: [][])(')(')(x g x g f dx x g df ?= 例如:x x x x x x x y x x y ++=++ = +=2412221 1', 8、隐函数求导:(1)直接求导法;(2)方程两边同时微分,再求出dy/dx 例如:y x dx dy ydy xdx y x y yy x y x - =?+- =?=+=+22,),2('0'22,),1(1 22左右两边同时微分法左右两边同时求导解:法 9、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求导:若?? ?==) ()(t h x t g y ,则)(')('//t h t g dt dx dt dy dx dy ==,其二阶导数:()[] ) (')('/)('/)/(/22 t h dt t h t g d dt dx dt dx dy d dx dx dy d dx y d === 10、微分的近似计算:)(')()(000x f x x f x x f ??=-?+ 例如:计算 ?31sin

高等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主要公式总结 第八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1、 二次曲面 1) 椭圆锥面:2 2222z b y a x =+ 2) 椭球面:122 222 2=++c z b y a x 旋转椭球面:1222222=++c z a y a x 3) 单叶双曲面:122 222 2=-+c z b y a x 双叶双曲面:1222222=--c z b y a x 4) 椭圆抛物面:z b y a x =+2222双曲抛物面(马鞍面):z b y a x =-22 22 5) 椭圆柱面:1222 2=+b y a x 双曲柱面:122 22=-b y a x 6) 抛物柱面: ay x =2 (二) 平面及其方程 1、 点法式方程: 0)()()(000=-+-+-z z C y y B x x A 法向量:),,(C B A n =ρ ,过点),,(000z y x 2、 一般式方程: 0=+++D Cz By Ax 截距式方程: 1=++c z b y a x 3、 两平面的夹角:),,(1111 C B A n =ρ ,),,(2222C B A n =ρ , 22 22 22 21 21 21 2 12121cos C B A C B A C C B B A A ++?++++= θ ?∏⊥∏210212121=++C C B B A A ;? ∏∏21//2 1 2121C C B B A A == 4、 点 ),,(0000z y x P 到平面0=+++D Cz By Ax 的距离: 2 2 2 000C B A D Cz By Ax d +++++= (三)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高等数学公式总结(绝对完整版).

高等数学公式大全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 π

高等数学重点总结

高等数学 主要内容有:二重积分、三重积分、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等。 第十章重积分 教学目标:理解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了解重积分的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了解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会用重积分求解一些几何量(如体积、曲面面积等)。 重点: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和思想,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三重积分的计算。 难点: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CH10重积分 10.1二重积分概念及性质 10.2二重积分计算方法 10.3三重积分的概念及计算 10.4重积分应用 第十一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性质及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会计算两类曲线积分。掌握格林(Green)公式,会使用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了解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及高斯(Guass)、斯托克斯(Stokes)公式并会计算两类曲面积分。 重点:两类曲线和曲面积分的概念及计算,格林公式,高斯公式。 难点:格林公式,高斯公式。 CH11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11.1对弧长的曲线积分

11.2对坐标的曲线积分 11.3格林公式及其应用 11.4对面积的曲面积分 11.5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11.6高斯公式 11.7斯托克斯公式(*) 第十二章 无穷级数 教学目标:理解无穷级数收敛、发散以及和的概念,了解无穷级数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掌握几何级数和p -级数的收敛性。了解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审敛法。了解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定理,会估计交错级数的截断误差。了解无穷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掌握比较简单的幂级数收敛区间的求法(区间端点的收敛性可不作要求)。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了解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会利用,sin ,cos ,ln(1)x e x x x +和()1x μ+的马克劳林(Maclaurin)展开式将一些简单的函数间接展开成幂级数。了解幂级数在近似计算上的简单应用。了解函数展开为傅里叶(Fourier)级数的狄利克雷(Dirichlet)条件,会将定义在(,)ππ-和(,)l l -上的函数展开为傅里叶级数,并会将定义在(0,)l 上的函数展开为正弦或余弦级数。 重点:无穷级数收敛、发散以及和的概念,几何级数和p -级数的收敛性,正项级数的比值审敛法,莱布尼兹判别法,比较简单的幂级数的收敛域和和函数的求法,用间接法展开函数为幂级数。 难点: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定理,求幂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函数展开为

考研高等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数学知识点总结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22 2 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 2 = '='?-='?='-='='2 2 22 11)(11)(11)(arccos 11)(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 2 2 2 2 2 2 2 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 -++-=-+=++-=++=+=+-=? ???????arcsin ln 21ln 21 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 2 22 22 2 ? ????++ -= -+-+--=-+++++=+-=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 2 ln 2 2)ln(2 21cos sin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0π π

同济六版高等数学(下)知识点整理

第八章 1、 向量在轴上的投影: 性质:?cos )(a a u =(即Prj u ?cos a a =),其中?为向量a 与u 轴的夹角; u u u b a b a )()()( +=+(即Prj u =+)(b a Prj u a + Prj u b ); u u a a )()( λλ=(即Prj u λλ=)(a Prj u a ). 2、 两个向量的向量积:设k a j a i a a z y x ++=,k b j b i b b z y x ++=,则 =?b a x x b a i y y b a j z z b a k =1 1) 1(+-y y b a z z b a i +21)1(+-x x b a z z b a j +3 1)1(+- x x b a y y b a k ) =k b a b a j b a b a i b a b a x y y x z x x z y z z y )()()(-+-+- 注:a b b a ?-=? 3、 二次曲面 (1) 椭圆锥面:222 22z b y a x =+; (2) 椭圆抛物面:z b y a x =+2222; (旋转抛物面: z a y x =+2 2 2(把把xOz 面上的抛物线z a x =22 绕z 轴旋转)) (3) 椭球面:1222222=++c z b y a x ; (旋转椭球面: 122 222=++c z a y x (把xOz 面上的椭圆122 22=+c z a x 绕z 轴旋转)) (4) 单叶双曲面:1222222=-+c z b y a x ; (旋转单叶双曲面:122 222=-+c z a y x (把 xOz 面上的双曲线122 22=-c z a x 绕z 轴旋转) )

高数心得

学习高数的心得体会 有人戏称高数是一棵高树,很多人就挂在了上面。但是,只要努力,就能爬上那棵高树,凭借它的高度,便能看到更远的风景。 很多人害怕高数,高数学习起来确实是不太轻松。其实,只要有心,高数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我们对高数进行了系统性的学习,不仅在知识方面得到了充实,在思想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高等数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识记的知识相对减少,理解的知识点相对增加;2)不仅要求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题,还要明白其来龙去脉;3)联系实际多,对专业学习帮助大;4)教师授课速度快,课下复习与预习必不可少。 在大学之前的学习时,都是老师在黑板上写满各种公式和结论,我便一边在书上勾画,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然后像背单词一样,把一堆公式与结论死记硬背下来。哪种类型的题目用哪个公式、哪条结论,老师都已一一总结出来,我只需要将其对号入座,便可将问题解答出来。而现在,我不再有那么多需要识记的结论。唯一需要记住的只是数目不多的一些定义、定理和推论。老师也不会给出固定的解题套路。因为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不同,它更要求理解。只要充分理解了各个知识点,遇到题目可以自己分析出正确的解题思路。所以,学习高等数学,记忆的负担轻了,但对思维的要求却提高了。每一次高数课,都是一次大脑的思维训练,都是一次提升理解力的好机会。 首先,不能有畏难情绪。一进大学,就听到很多师兄师姐甚至是老师说高数非常难学,有很多人挂科了,这基本上是事实,但是或多或少有些夸张了吧。让我们知道高数难,虽然会让我们对它更加重视,但是这无疑也增加了大家对它的畏惧感,觉得自己很可能学不好它,从而失去了信心,有些人甚至把难学当做自己不去学好它的借口。事实上,当我们抛掉那些畏难的情绪,心无旁骛地去学习高数时,它并不是那么难,至少不是那种难到学不下去的。所以,我觉得要学好高数,一定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当我们有信心去学好它时,就走好了第一步。 坚持做好习题。做题是必要的,但像高中那样搞题海战术就不必要了。就我的体会而言,如果只是想考试考好,不想去深入研究它的话,做好教材上的课后题和习题册就足够了,当然,前提是认真地做好了。对于每一道题,有疑问的地方就要解决,不能不求甚解,尽量把每一个细节都理解好,这样的话做好一道题

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上册-知识点总结

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一. 函数的概念 1.两个无穷小的比较 设0)(lim ,0)(lim ==x g x f 且l x g x f =) () (lim (1)l = 0,称f (x)是比g(x)高阶的无穷小,记以f (x) = 0[)(x g ],称g(x)是比f(x)低阶的无穷小。 (2)l ≠ 0,称f (x)与g(x)是同阶无穷小。 (3)l = 1,称f (x)与g(x)是等价无穷小,记以f (x) ~ g(x) 2.常见的等价无穷小 当x →0时 sin x ~ x ,tan x ~ x ,x arcsin ~ x ,x arccos ~ x , 1? cos x ~ 2/2^x , x e ?1 ~ x ,)1ln(x + ~ x ,1)1(-+αx ~ x α 二.求极限的方法 1.两个准则 准则 1. 单调有界数列极限一定存在 准则 2.(夹逼定理)设g (x ) ≤ f (x ) ≤ h (x ) 若A x h A x g ==)(lim ,)(lim ,则A x f =)(lim 2.两个重要公式 公式11sin lim 0=→x x x 公式2e x x x =+→/10 )1(lim 3.用无穷小重要性质和等价无穷小代换 4.用泰勒公式 当x 0→时,有以下公式,可当做等价无穷小更深层次 ) ()! 12()1(...!5!3sin ) (! ...!3!2112125332++++-+++-=++++++=n n n n n x x o n x x x x x x o n x x x x e )(! 2)1(...!4!21cos 2242n n n x o n x x x x +-+++-= )()1(...32)1ln(132n n n x o n x x x x x +-++-=++ )(! ))1()...(1(...!2)1(1)1(2n n x o x n n x x x +---++-++=+ααααααα )(1 2)1(...53arctan 121 2153+++++-+-+-=n n n x o n x x x x x 5.洛必达法则

高等数学难点总结及课后习题解读

这三篇总结文章,来自于我五一给学生的几堂总结课,当时没有做书面材料,后来才想到把它们整理成文。 考虑到现在大多数人都还在进行第一轮,也就是基础阶段的复习,所以先把自己对高数知识点的总结奉上,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能以后也会有关于线代和概率的总结。 上册除了空间解析几何基本都涉及了,这是数一数二数三数四的共通内容。 下册(一)是关于多元微积分和级数的,其中数二数四的就不用看级数了。 下册(二)是关于线面积分的,数一专题。 上册: 函数(高等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极限:数列的极限(特殊)——函数的极限(一般) 极限的本质是通过已知某一个量(自变量)的变化趋势,去研究和探索另外一个量(因变量)的变化趋势 由极限可以推得的一些性质:局部有界性、局部保号性……应当注意到,由极限所得到的性质通常都是只在局部范围内成立 在提出极限概念的时候并未涉及到函数在该点的具体情况,所以函数在某点的极限与函数在该点的取值并无必然联系 连续:函数在某点的极限等于函数在该点的取值 连续的本质:自变量无限接近,因变量无限接近 导数的概念 本质是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的比值在自变量增量趋近于零时的极限,更简单的说法是变化率 微分的概念:函数增量的线性主要部分,这个说法有两层意思,一、微分是一个线性近似,二、这个线性近似带来的误差是足够小的,实际上任何函数的增量我们都可以线性关系去近似它,但是当误差不够小时,近似的程度就不够好,这时就不能说该函数可微分了 不定积分:导数的逆运算 什么样的函数有不定积分 定积分:由具体例子引出,本质是先分割、再综合,其中分割的作用是把不规则的整体划作规则的许多个小的部分,然后再综合,最后求极限,当极限存在时,近似成为精确 什么样的函数有定积分 求不定积分(定积分)的若干典型方法:换元、分部,分部积分中考虑放到积分号后面的部分,不同类型的函数有不同的优先级别,按反对幂三指的顺序来记忆 定积分的几何应用和物理应用

高等数学中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等数学中易错知识点总结 1.在一元函数中,若函数在某点连续,则该函数在该点必有极限。 若函数在某点不连续,则该函数在该点必无极限。 2, 在一元函数中,若函数在某点可导,则函数在该点一定连续。 但是如果函数不可导,不能推出函数在该点一定不连续。 3. 基本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连续的, 而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是连续的。 4.若函数在某一区间上连续,则在这个区间上,该函数存在原函数。 若函数在某一区间上不连续,则在这个区间上,该函数也可能存在原函数,不能说该函数在区间上必无原函数。 5. 在二元函数中,两个偏导数存在与该函数的连续性没有关系。 但是若果二元函数可微,则该函数必然连续。 6.在一元函数中,驻点可能是极值点,也可能不是极值点。函数的极值点必是函数的驻点或导数不存在的点。 在多元函数中,若偏导数存在,则极值点必为驻点,但驻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7. 函数f(x)的周期性和奇偶性与它的导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有什么关系? a.函数f(x)与它的导数的周期一样:可导的周期函数,其导数必定是周期函数 证明如下:设可导函数为f(x), 因为它是周期函数,所以f(x+T)=f(x), --->f'(x)=(x+T)'*f'(x+T)=1*f'(x+T) 所以f'(x+T)=f'(x),就是说它的导函数也是周期函数. b. 函数f(x)与它的导数的奇偶性相反:可导的偶函数的导数是奇函数 证明如下: 一、根指导数定义和偶函数定义,有f′(-x)=lim{[f(-x+h)-f(-x)]/h} =lim{[f(x-h)-f(x)]/(-h)} =-f′(x) 二、根据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f(x)为偶函数,则有f(-x)=f(x) 对上式两边关于x求导数,则有 8. 设函数y=f(x)在x=a处可导,则函数y=f(x)的绝对值在x=a处不可导的充分条件是: f(a)=0,f'(a)≠0 证明如下:f(a)=0,f'(a)>0或f'(a)<0 ①f(a)=0,f'(a)>0 lim(x→a-)f'(x)=-f'(a) lim(x→a+)f'(x)=f'(a)≠-f'(a)=lim(x→a-)f'(x) ∴x=a处导数不存在 ②f(a)=0,f'(a)<0 lim(x→a-)f'(x)=f'(a) lim(x→a+)f'(x)=-f'(a)≠f'(a)=lim(x→a-)f'(x) ∴x=a处导数不存在如果想不通,就当f(x)=x吧,|x|在x=0处导数不存在 9.闭区间上的单调函数必可积。

高数部分知识点总结

1 高数部分 1.1 高数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求极限题最常用的解题方向:1.利用等价无穷小;2.利用洛必达法 则,对于00型和∞ ∞型的题目直接用洛必达法则,对于∞0、0∞、∞ 1型 的题目则是先转化为00 型或∞ ∞ 型,再使用洛比达法则;3.利用重要极限,包括1sin lim =→x x x 、e x x x =+→1 )1(lim 、e x x x =+∞→)1(1lim ;4.夹逼定理。 1.2 高数第二章《导数与微分》、第三章《不定积分》、第四 章《定积分》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与前面的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后面的第三章《不定积分》、第四章《定积分》都是基础性知识,一方面有单独出题的情况,如历年真题的填空题第一题常常是求极限;更重要的是在其它题目中需要做大量的灵活运用,故非常有必要打牢基础。 对于第三章《不定积分》,陈文灯复习指南分类讨论的非常全面,范围远大于考试可能涉及的范围。在此只提醒一点:不定积分 ?+=C x F dx x f )()(中的积分常数C 容易被忽略,而考试时如果在答 案中少写这个C 会失一分。所以可以这样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加深印象:定积分?dx x f )(的结果可以写为F(x)+1,1指的就是那一分,

把它折弯后就是?+=C x F dx x f )()(中的那个C,漏掉了C 也就漏掉了这1分。 第四章《定积分及广义积分》可以看作是对第三章中解不定积分方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除了运用各种积分方法以外还要注意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差异——出题人在定积分题目中首先可能在积分上下限上做文章:对于?-a a dx x f )(型定积分,若f(x)是奇函数则有 ?-a a dx x f )(=0;若f(x)为偶函数则有?-a a dx x f )(=2?a dx x f 0)(;对于 ? 2 )(π dx x f 型积分,f(x)一般含三角函数,此时用x t -= 2 π 的代换是常 用方法。所以解这一部分题的思路应该是先看是否能从积分上下限中入手,对于对称区间上的积分要同时考虑到利用变量替换x=-u 和利用性质0=?-a a 奇函数 、??=-a a a 02偶函数偶函数。在处理完积分上下限的问题后就使用第三章不定积分的套路化方法求解。这种思路对于证明定积分等式的题目也同样有效。

《高等数学》-各章知识点总结——第1章

第1章 函数与极限总结 1、极限的概念 (1)数列极限的定义 给定数列{x n },若存在常数a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 (不论它多么小), 总存在正整数N , 使得对于n >N 时的一切n , 恒有 |x n-a |<ε 则称a 是数列{x n }的极限, 或者称数列{x n }收敛于a , 记为 a x n n =∞ →lim 或xn →a (n→∞). (2)函数极限的定义 设函数f (x)在点x 0的某一去心邻域内(或当0x M >>)有定义,如果存在常数A ,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 (不论它多么小), 总存在正数δ,(或存在X ) 使得当x满足不等式0<|x -x0|<δ 时,(或当x X >时) 恒有 |f (x)-A |<ε , 那么常数A就叫做函数f (x)当0x x →(或x →∞)时的极限, 记为 A x f x x =→)(lim 0 或f (x )→A (当x →x0).( 或lim ()x f x A →∞ =) 类似的有:如果存在常数A ,对0,0,εδ?>?>当00:x x x x δ-<<(00x x x δ<<-)时,恒有()f x A ε-<,则称A 为()f x 当0x x →时的左极限(或右极限)记作 00 lim ()(lim ())x x x x f x A f x A - +→→==或 显然有0 lim ()lim ()lim ())x x x x x x f x A f x f x A -+→→→=?== 如果存在常数A ,对0,0,X ε?>?>当()x X x X <->或时,恒有()f x A ε-<,则称A 为()f x 当x →-∞(或当x →+∞)时的极限 记作lim ()(lim ())x x f x A f x A →-∞ →+∞ ==或 显然有lim ()lim ()lim ())x x x f x A f x f x A →∞ →-∞ →+∞ =?== 2、极限的性质 (1)唯一性 若a x n n =∞ →lim ,lim n n x b →∞ =,则a b = 若0() lim ()x x x f x A →∞→=0() lim ()x x x f x B →∞→=,则A B = (2)有界性 (i)若a x n n =∞ →lim ,则0M ?>使得对,n N + ?∈恒有n x M ≤

高数知识点总结(上册)

高数知识点总结(上册) 函数: 绝对值得性质: (1)|a+b|≤|a|+|b| (2)|a-b|≥|a|-|b| (3)|ab|=|a||b| (4)|b a |=)0(||||≠b b a 函数的表示方法: (1)表格法 (2)图示法 (3)公式法(解析法) 函数的几种性质: (1)函数的有界性 (2)函数的单调性 (3)函数的奇偶性 (4)函数的周期性 反函数: 定理: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a,b]上是单调的,则它的反函数)(1 x f y -=存在,且是单 值、单调的。 基本初等函数: (1)幂函数 (2)指数函数 (3)对数函数 (4)三角函数 (5)反三角函数 复合函数的应用 极限与连续性: 数列的极限: 定义:设 {}n x 是一个数列,a 是一个定数。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不管它多么小) , 总存在正整数N ,使得对于n>N 的一切n x ,不等式 ε <-a x n 都成立,则称数a 是数列 {}n x 的 极限,或称数列{}n x 收敛于a ,记做a x n n =∞ →lim ,或 a x n →(∞→n ) 收敛数列的有界性: 定理:如果数列 {}n x 收敛,则数列{}n x 一定有界 推论:(1)无界一定发散(2)收敛一定有界 (3)有界命题不一定收敛 函数的极限: 定义及几何定义 函数极限的性质: (1)同号性定理:如果A x f x x =→)(lim 0 ,而且A>0(或A<0),则必存在0x 的某一邻域,当x 在该邻域内(点0 x 可除外),有0)(>x f (或0)(

高等数学高数知识点总结

高数重点总结 1、基本初等函数:反函数(y=arctanx),对数函数(y=lnx),幂函数(y=x),指数函数(x a y =),三角函数(y=sinx),常数函数(y=c) 2、分段函数不是初等函数。 3、无穷小:高阶+低阶=低阶 例如:1lim lim 020==+→→x x x x x x x 4、两个重要极限:()e x e x x x x x x x x =?? ? ??+=+=∞ →→→11lim 1lim )2(1 sin lim )1(1 0 经验公式:当∞→→→)(,0)(,0x g x f x x ,[] ) ()(lim ) (0 )(1lim x g x f x g x x x x e x f →=+→ 例如:()33lim 10 031lim -?? ? ??-→==-→e e x x x x x x 5、可导必定连续,连续未必可导。例如:||x y =连续但不可导。 6、导数的定义:()00 00 ') ()(lim ) (') ()(lim x f x x x f x f x f x x f x x f x x x =--=?-?+→→? 7、复合函数求导: [][])(')(')(x g x g f dx x g df ?= 例如:x x x x x x x y x x y ++=++ = +=2412221 1', 8、隐函数求导:(1)直接求导法;(2)方程两边同时微分,再求出dy/dx 例如:y x dx dy ydy xdx y x y yy x y x - =?+-=?=+=+22,),2('0'22,),1(1 22左右两边同时微分法左右两边同时求导 解:法 9、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求导:若?? ?==) ()(t h x t g y ,则)(')('//t h t g dt dx dt dy dx dy ==,其二阶导数:()[] ) (')('/)('/)/(/22 t h dt t h t g d dt dx dt dx dy d dx dx dy d dx y d === 10、微分的近似计算:)(')()(000x f x x f x x f ??=-?+ 例如:计算 ?31sin

高等数学 各章知识点总结——第9章

一、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1、n 维空间 2R 为二元数组),(y x 的全体,称为二维空间。3R 为三元数组),,(z y x 的全体,称为三 维空间。 n R 为n 元数组),,,(21n x x x 的全体,称为n 维空间。 n 维空间中两点1212(,,,),(,,,)n n P x x x Q y y y L L 间的距离: ||PQ 邻域: 设0P 是n R 的一个点, 是某一正数, 与点0P 距离小于 的点P 的全体称为点0P 的 邻域,记为),(0 P U ,即00(,){R |||}n U P P PP 空心邻域: 0P 的 邻域去掉中心点0P 就成为0P 的 空心邻域,记为 0(,)U P o =0{0||}P PP 。 内点与边界点:设E 为n 维空间中的点集,n P R 是一个点。如果存在点P 的某个邻域 ),( P U ,使得E P U ),( ,则称点P 为集合E 的内点。 如果点P 的任何邻域内都既有 属于E 的点又有不属于E 的点,则称P 为集合E 的边界点, E 的边界点的全体称为E 的边界. 聚点:设E 为n 维空间中的点集,n P R 是一个点。如果点P 的任何空心邻域内都包含E 中的无穷多个点,则称P 为集合E 的聚点。 开集与闭集: 若点集E 的点都是内点,则称E 是开集。设点集n E R , 如果E 的补集 n E R 是开集,则称E 为闭集。 区域与闭区域:设D 为开集,如果对于D 内任意两点,都可以用D 内的折线(其上的点都属于D )连接起来, 则称开集D 是连通的.连通的开集称为区域或开区域.开区域与其边界的并集称为闭区域. 有界集与无界集: 对于点集E ,若存在0 M ,使得(,)E U O M ,即E 中所有点到原点的距离都不超过M ,则称点集E 为有界集,否则称为无界集. 如果D 是区域而且有界,则称D 为有界区域. 有界闭区域的直径:设D 是n R 中的有界闭区域,则称1212,()max{||}P P D d D PP 为D 的直径。

高等数学归纳笔记(全)

一、函数与极限 (2) 1、集合的概念 (2) 2、常量与变量 (3) 2、函数 (4) 3、函数的简单性态 (4) 4、反函数 (5) 5、复合函数 (6) 6、初等函数 (6) 7、双曲函数及反双曲函数 (7) 8、数列的极限 (9) 9、函数的极限 (10) 10、函数极限的运算规则 (12)

一、函数与极限 1、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集)。集合具有确定性(给定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和互异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比如“身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它的元素不是确定的。 我们通常用大字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否则就说a不属于A,记作:a A。 ⑴、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⑵、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 ⑶、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⑷、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⑸、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集合的表示方法 ⑴、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括起来表示集合 ⑵、描述法:用集合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⑴、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A、B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或B A)。。 ⑵相等: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时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完全一样,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⑶、真子集: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但存在一个元素属于B但不属于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⑷、空集: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⑸、由上述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②、对于集合A、B、C,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③、我们可以把相等的集合叫做“等集”,这样的话子集包括“真子集”和“等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⑴、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 ∪B。(在求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即A∪B={x|x∈A,或x∈B}。 ⑵、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 ∩B。 即A∩B={x|x∈A,且x∈B}。 ⑶、补集: ①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考研高等数学知识点总结(优.选)

高等数学知识点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 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