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椎病的五大危害 雷庆凯

颈椎病的五大危害 雷庆凯

颈椎病的五大危害    雷庆凯
颈椎病的五大危害    雷庆凯

颈椎病的五大危害雷庆凯

【导语】颈椎病作为现在常见且多发的疾病,除了带来脖子酸痛,活动能力下降,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之外,其实它还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情况下会压迫神经,造成一个急性发病的症状,必须要送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了。那么颈椎病有哪些危害呢?下面由权威骨科专家为大家详细解答。

颈椎病的五大危害:

1、胸部疼痛: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2、高血压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称为“颈性高血压”。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3、颈心综合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如早搏等)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

4、吞咽障碍: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管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

5、下肢瘫痪: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

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椎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以上五点就是颈椎病的危害,想必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以现在的科技手段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可是应该如何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呢?下面我帮大家了解一个专业疗法,希望能对颈椎病患者有所帮助。

【温馨提醒】治疗任何疾病都应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科学检查与治疗方法。切勿盲目的治疗,去相信一些“祖传配方、宫廷秘方”等等虚假的广告,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方法而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给自己身心带来更大的痛苦。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并发症(一)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并发症(一) 作者:武刚,申勇,王林峰,刘艳兵 【关键词】颈椎后路单开椎管成形术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一种较为常用的术式,但由于技术等原因,各种并发症时有发生,现综述如下。 1轴性症状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患者常出现颈项部及肩背部疼痛,伴有酸胀、僵硬和肌肉痉挛,称为轴性症状。其发生率可高达45%~80%,严重者经理疗和功能锻炼均很难取得满意疗效,症状持续时间可长达十余年〔1〕。轴性症状的出现与颈后韧带复合体受到破坏、颈椎的节段性不稳、术后颈椎总活动度减少、颈椎周围软组织受到刺激、术后佩戴围领时间过长等原因有关〔1~3〕。常规单开门手术取颈后正中入路,使后方韧带复合体的主要组成部分项韧带受到严重破坏,剥离了双侧椎旁肌,切除了部分棘突及韧带,影响了颈椎后方结构的稳定性。特别是术中切断了C2~C3和C6~C7之间的棘上和棘间韧带,使手术后肌肉韧带复合体出现两个薄弱区,从而引起椎间过度运动,导致椎间不稳而出现轴性症状。另外,术后长时间颈部制动会导致C3~C6运动减少,颈椎活动度下降,造成C2~3和C6~7节段运动代偿性增加而引起轴性症状〔1〕。通过改良术式保护颈椎后方肌肉韧带复合体的功能、尽量重建伸肌的自然结构、缩短颈部制动时间、加强早期功能锻炼等措施可以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1~3 2C5神经根麻痹 最初的常见症状是肩部或上臂的剧痛,进而是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的轻瘫或瘫痪,多在术后1周内出现,少部分在术后2~4周内出现〔4〕。Sakaura等〔4〕回顾以往文献发现,颈椎病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平均为4.6%,其中前路减压融合术平均为4.3%,在后路椎板成形术则为4.7%,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包括机械性损伤、神经根拴系效应和脊髓灰质病变等。Satomi等〔5〕认为C5神经根麻痹是后路椎板成形术时神经根的直接损伤所致,多数C5神经根麻痹发生在椎板成形术的开门侧,术中手术器械可能会直接损伤神经组织。多数学者〔6~7〕认为脊髓减压术后脊髓向后方漂移,同时神经根靠在小关节的边缘或上关节面,导致神经根的栓系,而引起C5神经根麻痹。Yamashita等〔6〕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MRI检查结果发现,神经根麻痹患者C4~5水平脊髓向后漂移平均达5mm,而非麻痹患者脊髓向后漂移范围通常在1~3mm。Uematsu等〔7〕发现单开门手术中椎板掀开角度不小于60°时,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明显提高,还得出在靠近椎板侧开槽做门轴时,术后神经根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的结论。Chiba等〔8〕则认为颈椎术后的上肢麻痹可能与脊髓灰质的病变有关。总的来说,C5神经根麻痹可能是多种因素引起的,除了神经根的损伤外,脊髓灰质的病变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颈椎术后的C5神经根麻痹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一般患者通过卧床休息,颈围制动,应用激素、脱水剂及神经营养剂治疗后可较快恢复。对于严重的肌肉运动瘫痪者恢复时间较长,一般在6个月~1年左右,肌肉功能训练结合电磁等物理治疗有助于获得早期康复〔4〕。综合上述各学者观点,采取下列措施可能会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a)后路开门时注意避免器械损伤神经根(最好用磨钻,避免用椎板咬骨钳),减压时立即快速静滴甘露醇及甲基强的松龙以减轻脊髓的水肿反应;b)为避免术后神经根后移牵拉过大,开门应靠近椎板侧,椎板掀开角度应小于60°;c)对椎间孔明显狭窄的患者,术中可酌情行椎间孔切开术。 3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颈椎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术中体位、减压过程中的震动、手术器械对脊髓的直接刺激、减压后脊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等,都可能加重脊髓损伤。另外,颈椎病患者的脊髓长期处于受压状态,血供差,经彻底减压后,短时间内血供恢复可造成脊髓水肿加剧,即

颈椎病引起压迫神经有哪些现象

颈椎病引起压迫神经有哪些现象 相信大家对呀颈椎病都是十分了解的,生活中出现颈椎疾病的人也是很多的,患上了颈椎疾病就会给患者们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而且颈椎病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不适感,比说颈椎疾病会压迫神经,可能大家出现这一个现象的都不是很明白,那么颈椎病引起压迫神经有哪些现象呢?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都是应该需要了解的。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颈椎间盘变性突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增生、关节突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或后纵韧带骨化等,导致颈椎椎管、椎间孔或横突孔变形狭窄,以及颈椎不稳定,使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以及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表现的一系列相关的临床症状其中,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后可以出现神经根型颈椎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枕部或颈肩部疼痛或麻木,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并向上肢及手指放射传导,可以伴有针刺样或过电样串麻感,当颈部活动或咳嗽、打喷嚏或用力稍大时疼痛及串麻感可加重;同时也可以有上肢肌肉萎缩、发沉、酸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现象,在夜间颈肩部及上肢可能痛得更厉害,可以翻来覆去睡不着。 由于颈脊髓受到刺激、压迫或者脊髓的动脉血管受到刺激压

迫后,使脊髓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脊髓的功能障碍,可以出现脊髓型颈椎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四肢麻木、无力、僵硬、活动不灵活、行走踩棉花感、甚至四肢瘫痪,胸部或腹部的束带感觉,大小便困难或失禁等。 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可以出现交感型颈椎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或者偏头痛、头晕,可伴有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楚、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者缩小,眼睛后部胀痛,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血压升高,头颈部以及四肢出汗异常以及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等,也可表现为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胃肠胀气等复杂的表现。由于颈部椎动脉受到刺激或压迫,可以出现椎动 脉型颈椎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突发性弱视或者失明、复视等,但在短期内可以恢复,可以出现猝然摔倒等表现。而这些症状大多在头部突然旋转时或者屈伸时发生。 颈椎疾病是不容大家忽视的,这个常见的疾病会让人们的身体健康遭受很大的伤害,所以说要全方面的来了解这个疾病,希望文章中讲到的关于颈椎病引起压迫神经的现象表现能够帮助 到大家,我们都要在生活中了解这个内容,做好疾病的各项预防。

颈丛神经阻滞及并发症处理预案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1] 适应证与禁忌证: 于颈部手术如甲状腺腺瘤、甲状舌骨囊肿等颈部浅表手术,适用于锁骨内侧段骨折内固定术。原发性甲亢、颈部巨大肿块且有气管压迫、气管移位者、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或颈椎病伴呼吸功能不全者视为禁忌。精神极度紧张不合作者、小儿及年龄过大者(﹥75岁)也不宜选用。 [2] 操作常规 ①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g或安定10mg肌注。 ②备齐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 ③测定基础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开放静脉通道。 ④确定穿刺点: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麻醉医师站在患侧,嘱患者作抬头运动,显露胸锁乳突肌,定其后缘中点或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为C4穿刺点;乳突尖下方1.5cm,胸锁乳突肌后缘定为C2穿刺点;C2与C4连线中点即为C3穿刺点。每点注药3~4ml。 ⑤颈浅丛阻滞:左手食指或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7G针头在C4点垂直皮肤进针,遇有轻度筋膜脱空感即达胸锁乳突肌的肌膜下,注药8~10ml。 ⑥改良一点法颈深丛阻滞:即在C4穿刺,有骨质感停进针,即为C4横突,回抽无血或液体注药6~8ml,达到同样效果。 [3] 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①局麻药中毒反应:多因误入血管所致,严格掌握浓度、容量、注药速度,因颈部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迅速。注药前、中、后应回抽。一旦出现症状,立即停止注药,吸02,必要时面罩下加压供氧,危重病人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烦燥抽搐者安定或者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必要时用肌松药,直至惊厥、抽搐停止;支持循环,加快输液,合并低血压给予血管收缩药。 ②全脊麻与高位硬膜外腔阻滞:可因局麻药液误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脊膜外腔所致。深丛阻滞时,若针深已超过3~3.5cm仍未触及横突,不应冒然继续进针,应重新判定穿刺点的位置,进针方向角度是否有误或体位变动。一旦发生全脊麻或高位硬膜外阻滞症状立即支持呼吸与循环,面罩下加压供氧,呼吸停止者立即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合并低血压则加快输液及应用血管收缩药。 ③霍纳氏综合征:因颈交感神经阻滞所致,无需特殊处理。

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及危害性.doc

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及危害性 生活中很多人都受颈椎病的困扰,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那么颈椎病有哪些发病因素呢?颈椎病有什么危害性?下面由我为大家讲解下颈椎病的内容吧。 颈椎病的发病因素 1.职业因素 如长期处于低头,固定不动的位置工作,使颈椎周围的肌肉及软组织会发生痉挛性改变,导致生理曲度变直,长久以往,颈椎就发生代偿改变:如项韧带钙化、骨质增生、椎间盘弹性减退,甚至突出、椎间孔变扁、椎间隙变窄等,严重的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导致颈椎病发生。 2.年龄因素 一般认为颈椎病是中老年的一种多发病,但实际上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从20-25岁即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到55岁左右为高峰。此后由于颈椎活动的减少等原因,发病率反而有所降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脑的普及应用,颈椎病的好发年龄有前移的趋势。 3.生活习惯 不良的姿势是导致颈椎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临床工作中,常常能观察到除不良姿势外,某些日常生活活动的姿势,也可以使颈椎病症状加重,或出现颈椎病症状。 颈椎病的危害性

1、颈椎病是由于椎骨受颈脖周围的水肿压迫而导致的身体其他部位与颈部与头部的供血不足,经常会引起头晕、头疼、颈椎酸疼、骨刺等常见症状,这直接影响到对身体的伤害。这些症状可进行对颈部以及全身的肌肉锻炼,可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 2、颈椎病严重者可造成亚健康,有时候还会引起对身体的早衰、心烦、记忆力减退、眩晕、耳鸣等,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有的人认为颈椎病无非就是一些颈肩疼痛,感觉没什么,很容易被忽视,但颈椎病一旦到了晚期,重者会对人体造成瘫痪的危险。有时候还会大小便失禁、出现幻觉,所以要早防早治疗。 4、颈椎病依人体的情况,有的会造成血压过高或过低,严重者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 5、有很多的患者经常感觉到严重失眠,半夜颈椎疼痛难忍,躺着根本睡不着,有时候就是坐在沙发睡一晚。所谓打蛇打七寸,而颈椎却恰恰在身体的七寸,颈椎一旦出现问题,全身都跟着不舒服。 颈椎病的中医疗法 1、风寒湿痹头、颈、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寒。颈印僵硬,活动受限,后颈印可触及条索状物或有压痛。上肢沉重、无力、麻木,或肌肉萎缩,手指屈伸不利,指端麻木。治以范风散寒,通痹止痛。 2、经给受阻头痛头重,出汗或无汗,全身怕冷,颈顶僵硬。转头不利,井有目背、四肢疼痛,尤以上肢为县,双手无力,屈伸不灵,全身发紧或肌肤麻木,治以祛风敬寒为主。 3、气滞皿淤头、颈、自、背及四肢疼痛、麻木,其痛多为刺痛,固定

颈椎病内容整理(多图)

颈椎病 一、颈椎结构 1、颈椎的解剖结构: 1)颈椎的结构特点: 图1:颈椎侧面图 图2:第一、第二颈椎骨图片

图3:第七颈椎骨图片 颈椎有七块颈椎骨组成。第一颈椎即寰椎,第二颈椎即枢椎,第七颈椎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除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外,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盘。颈椎与颈椎之间通过椎间盘、韧带以及椎间关节相连接。颈椎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 2)颈椎附着的肌肉: 图4:颈部附着的肌肉 在颈部附着的肌肉主要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与落枕关系密切)等,是维持颈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 3)颈部穿行的神经:

图5:臂丛神经与颈丛神经 颈部共8对神经,主要有臂丛神经和颈丛神经两个分支。 4)颈部血液供应: 图6:颈椎相关血管图 主要来自椎间动脉,颈部的椎间动脉发自椎动脉。颈椎压迫颈部动脉血管后会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出现大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体位性晕厥等现象。 2、颈椎的生理特征: 颈椎的前凸是由于颈4、颈5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的。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

图7:颈椎曲度图 3、颈椎退行性病变: 包括椎间盘变性、韧带松弛与钙化、椎体边缘骨刺形成、关节失稳等,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而且是人体衰老后的不可逆的改变,由此也决定了颈椎病难以得到根治。 4、颈椎间盘及其特征: 图8:正常椎间盘及椎间盘病变

图9:椎间盘脱出切面图 包括髓核和纤维环两部分,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并引起相应症状。 二、颈椎病 1、概述: 1)颈椎病的定义: 即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2)累及肌肉: 颈椎病累及肌肉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的酸胀疼痛、肌肉僵硬等。 3)累及神经 颈椎病压迫到神经时可出现头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咽部异物感、口干、指尖感觉过敏、皮肤感觉减退、头皮肿胀感以及四肢麻木、疼痛以及活动无力等。 2、表现: 1)表现: 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肌肉酸痛僵硬、四肢无力、手指发麻、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2)征兆: 当出现久治不愈的头晕、头痛或偏头痛,经常手指发麻、上肢无力、非耳部原因引起的持续耳鸣或听力下降、不明原因的心律不齐、类心绞痛症状,久治不愈的低血压或“莫名其妙”的高血压、反复发作的颈背部疼痛、酸软、反复落枕、不明原因的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多发头部脂溢性皮炎、脱发等情况应警惕颈椎病的可能。 3)颈椎病与头晕: 颈椎病引起头晕主要与颈部肌肉痉挛以及颈椎血管、神经受到压迫、刺激所致的脑供血不足以及患者的血压不稳定等多种因素有关。 4)颈椎病与胸痛: 患颈椎病时会压迫和刺激颈神经根,可能会引起胸部疼痛和乳房胀痛。颈性乳房胀痛常表现为慢性、单侧性,疼痛的程度和颈部的位置有关。 5)颈椎病与牙痛: 当颈椎退行性病变压迫到颈部交感神经时,异常刺激会经由三叉神经下颌支传到牙槽,诱发

颈椎病属于职业病吗

颈椎病属于职业病吗 颈椎病是司机常见多发病,已对司机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但是目前 尚未列入国家职业病目录。只有目录范围内的疾病才能认定为职业病,所以, 颈椎病不属于职业病。 司机导致颈椎病的原因: 危害颈椎情形之一:驾车时的不良坐姿 通常驾车人目视前方、分析路况的过程中,身体不自然的会处于向前微倾 的状态,从物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个姿势对颈椎的负荷都是最大的, 时间一长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颈椎病。另外,驾车人个人习惯不科学,或者汽车 座椅不合适等情况也会加大患颈椎病的机率。驾驶员每天都需要长时间地坐着,且身体保持同一姿势,如果再加上坐姿不正确,对腰部造成持续的压迫,时间 一长,导致椎体、腰间盘及周围韧带的退变、劳损,引起上下肢的疼痛、无力 和麻木;同时,由于开车时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司机的精神往往处于紧张状态,压力过大加上疲劳,很容易引起腰肌痉挛、腰肌劳损,导致腰酸背痛,引发腰 间盘突出等疾病。 危害颈椎情形之二:追尾撞击事故导致颈椎病 在交通事故所引发的人身伤害中有七成属于颈椎受伤。而其中追尾撞击事 故是造成颈椎伤害的最大元凶。在追尾事故中,人体在靠背或座凳的带动下突 然向前或者向后时,头部通常无法跟上身体的运动节拍,这种身体和头部不协 调的运动,最终都会施压到颈椎,从而导致颈椎损伤。 专家提醒,如果一旦发生车祸或碰撞,在感觉到自己的颈椎或腰椎受到了 冲击的情况下,应坚持请专业医护人员搬动自己的身体。人的脊柱中有很多的 神经,在不当的搬动中受伤的话,很有可能形成永久性的伤害,甚至瘫痪。所以,专家提醒您一定要及早治疗,目前通过通过PLDD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可以治愈,它使用比针还要细小的光导纤维将激光引入椎间盘,使髓核汽化消失,从而去除对神经的压迫,达到治疗的目地。具有不出血、损伤小、恢复快、安 全性高的特点。

颈椎病的护理查房

颈椎病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5.7.25 地点:外一科护士站 主持人:冯护士长 责任护士:周明艳 参加人员: 冯护士长:最近我们收治了一位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病的病人,并成功做了手术,我 们就这位病人进行护理查房,一起学习一下颈椎病人的护理,下面先由责任护士汇报一下病情。 周明艳护师:32床,张希远,男,66岁,住院号;24872,住院诊断:颈椎间盘突出伴 脊髓病患者因“右上肢,右下肢静息疼痛,行走困难1年”于2015.7.14收入院,首测T36.3℃,P72次/分,R16次/分,BP141/81mmg右上臂上肢皮肤痛觉迟钝,右手拇指、食指、皮肤感觉减退,右上臂牵拉实验弱阳性,颈椎加压试验阳性,右侧肱二头肌反射减弱,左手握力较对侧降低;右下肢踝上5厘米以远部位皮肤深、浅感觉迟钝,膝反射减退,行走时不太不稳,肱四头肌肌力减退,肌张力正常。完善术前准备于2015.7.15.15:00在全麻下行椎板开门减压+顶板内固定术,术毕,于20:10安返病房,患者神志清,术区辅料整洁,引流管通畅在位,引出血性液体,给予一级护理,心电监护,持续吸氧2L/分,给予抗炎、消肿、对症支持治疗,于2015.7.17患者翻身时将引流感自接口处斯脱,故提前将引流管拔除,留置导尿管期间未发生尿路感染。 冯护士长:患者的大体情况就是这样,下面我们就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功能锻炼,出院指导做简单的介绍,请大家踊跃发言。 张婷婷主管护师:我来说一下颈椎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吧。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 行性改变并因劳损或感受外邪加重退变,导致颈部软组织和椎体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脱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肌肉、神经根、脊髓、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本病属于中医“项强”、“颈肩痛”、“痹证”“痉证”、“痿证”、“痰饮”、“眩晕”等范畴?临床表现 ?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五?种,每种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都不一样,下面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 1.颈型颈椎病引起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 ? 2.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神经刺激或者受压迫引起。主要会产生颈部僵硬疼痛、病情长期发展会造成局部感觉退化,肌肉萎缩。

颈椎滑脱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颈椎滑脱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导读:颈椎滑脱会引起一些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具体包括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卒中,椎管狭窄…… 颈椎滑脱会引起一些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具体包括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卒中,椎管狭窄症等。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耳鼻喉科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常出现眩 晕等症状。本病属于中医眩晕、厥证等范畴。其病机常与血虚血滞,夹痰上扰,气机受阻有关。 2.脑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属于病理学概念,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和老年性动脉硬化3类。脑动脉硬化症一直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未引起血管合并症和脑供血障碍前可无症状,但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 3.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面引起脑功能的障碍。脑供血不足的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临床上将脑供血不足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脑供血不足(急性脑缺血)是老年的常见病,临床已较重视,而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4.脑卒中:脑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

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正确的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要作好脑血管诊断,除应详细了解病史和认真体格检查外,还应作必要的辅助检查,并进行科学的分析。 5.椎管狭窄症: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形式的椎管、神经根管以及椎间孔的狭窄,包括软组织(如黄韧带肥厚、后韧带钙化等)引起的椎管容积改变及硬膜囊本身的狭窄。由于椎管狭窄造成对脊髓及神经、血管卡压和刺激从而引起椎管狭窄症的发生。椎管狭窄症一般分两大类:先天发育性(原发性)和后天继发性椎管狭窄症。

颈椎病论文:寒邪对颈椎病的影响

颈椎病论文:寒邪对颈椎病的影响 【中文摘要】通过不同人群的调查,分析得出人群中寒邪因素对颈椎病的影响,为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及解放军第211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排除颈椎肿瘤、结核炎症,外周神经卡压综合征等疾病。共获得调查资料1009份,其中颈椎病患者为171例。将数据进行统一的分析整理,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对年龄、性别、发病诱因、寒邪侵袭病史工作环境、通风条件、感受寒邪季节、病程等及针对寒邪的生活习惯(是否随天气变化增添衣物)等与寒邪有关的方面的讨论探讨寒邪对颈椎病产生的影响。结果:由于寒邪侵袭颈部造成局部浅表组织无菌性炎症,血管收缩,肌肉痉挛,对深部组织结构和功能亦会产生影响。调查发现20.4%的患者发病时有寒邪因素诱导。易感受寒邪人群(长期处于空调或正对窗户(门)或在露天环境中工作)中颈椎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注意到颈部保暖,随天气变化增添衣物的人群患颈椎病的几率低于其他人群。且病程越长受寒邪影响的几率越小。小于40岁人群中夏冬季节易受到寒邪侵袭,40岁以上年龄段寒邪侵袭颈部多发生于秋冬两季。颈部受寒邪侵袭最常出现的与颈椎病相关的症状是,颈部僵直或疼痛、肩部僵直或疼痛、枕部疼痛。结论:寒邪是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英文摘要】: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erent

group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Analysis cold factors on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f cervical spondylosis influence,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Methods:Conducted a random survey of 1009 among the people who check the body in march 2010 to march 2011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s of the first subsidiary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211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Uiform data collection, then use SPSS 17statistical software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data.Research the morbidities of the different people about genders years,if attack by the cold an so on.Result:Cold pathogen can makes soft tissue aseptic inflammation and Vasoconstriction Muscle cramps and Cervical disc degeneration,can infuence the deep Tissue.The people who stay a long time incoldcondition have the higher risk about Cervical spondylosis.The prevalence of the people who keeping warm is less than the other people. The longer the duration,the smaller the impact.The older have more chance to catch the cold.The younger usually had cold in summer,the older had in winter.The symptoms of the people who catching the cold are similar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are Neck pain or stiffness, Shoulder pain and stiffness, Occipital pain.Conclusion:Cold

颈椎压迫神经导致手麻的危害

颈椎压迫神经导致手麻的危害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发现,不管是睡觉还是坐着,如果我们的手一直保持一个动作和姿势,就会出现手麻动不了的现象,不过这种手麻并不是长久的,只要我们这个时候稍微的活动活动一下就会恢复正常的,但是如果经常性的出现手麻的现象,就要警惕是不是出现了颈椎压迫神经的现象,那么,颈椎压迫神经手麻的危害都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它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化或局部关节韧带松弛而使颈椎局部的血管、神经组织受压而造成的,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手发麻是其症状之一。患了颈椎病,平时,可常做一些缓慢活动颈部的保健操,并要注意睡眠时枕头高矮要适宜,一般以7-9厘米高为宜,不可过高或过低,软硬也要适中,睡姿要正确,可避免颈椎局部血管和神经组织受压而致手麻。 2、一过性脑缺血 这是引起老年人手发麻的常见原因。老年人常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压会引起血管痉挛,高血脂会引起血管硬化,加上老年人血液粘稠度会增高,睡眠时血流又缓慢,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发生一过性脑缺血而致手发麻。因此老年人要定期查血压、查血脂、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如有高血压或高血脂,要进行治疗。平时多饮水,服用一些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手发麻的现象便会消除。 3、痛风 临床显示,手麻的患者中约有1%是痛风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淀在正中神经处,压迫到正中神经,而出现手麻疼痛问题。 4、糖尿病 糖尿病会产生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就是其中之一,一旦发生这种并发症,会有四肢麻木和感觉异常等症状。患了糖尿病,要进行正规合理的治疗,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 以上就是妈网百科介绍有关颈椎压迫神经手麻危害的相关内容了。总之,如果发现了自己的双手经常性出现手麻的现象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先对比一下上面提到的症状来判断一下属于哪一种疾病,如果自己无法确认的话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这样才能越早发现越早治疗,预防颈椎压迫神经手麻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颈椎病病人的护理查房

颈椎病病人的护理查房

颈椎病病人的护理查房病例介绍: 男性患者李,63 岁,诉左上肢疼痛、乏力8 年,加重两月。 患者8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部疼痛,后逐渐出现左肘关节及左手疼痛不适,行局部贴覆膏药后有所好转,2 月前发现左手虎口区肌肉明显萎缩,左手拇指及食指活动明显受限,食指僵直不适,伴左上肢乏力,左手尺侧麻木不适,半月前出现左足麻木不适,有踩棉花感觉,左颈部疼痛。 无头痛、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CT: 颈3-4、4-5、5-6 椎间盘突出;X 片: 颈椎退行性变;双肺及心膈正常;颈椎间盘变性并颈3-7 椎间盘突出伴椎管面积变小,颈髓缺血。 患者行保守治疗颈托外固定,卧床休息,脱水、激素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行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12: 20 带气管导管入ICU,15: 00 拔出气管导管,17: 00 转回病房,颈托外固定,伤口无渗血,有痰,不敢用力咳出,四肢感觉运动存在,颈部负压引流管通畅,讲话无声嘶,床边备气管切开包和吸引器;术后6h患者饮水,饮水无呛咳,术后第一天进温凉流质饮食,伤口无渗血,颈部负压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体约有50ML。 行半靠卧位,目前行抗炎、止血药物治疗。

? 诊断: 颈椎病护士甲: 护理诊断: 1、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颈髓水肿、植骨块脱落或颈部水肿有关2、潜在并发症: 喉返、喉上神经损伤,肺部并发症、压疮、泌尿系并发症、呼吸困难3、躯体活动障碍: 与神经受压或手术有关护士乙: 保持有效的气体交换,术前适应性训练,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后床边备吸痰、吸氧装置,气管切开包。 护师甲: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手术局部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呼吸费力、张口呼吸或发绀等情况,给与氧气吸入,观察颈部有无增粗,有无呼吸困难、烦躁需警惕局部出血或血肿,应立即通知医生。 护师乙: 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若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应立即报告医生,注意观察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和滑脱。 护师丙: 观察有无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的情况,有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发音不清等表现,病告知患者饮食应避免快速、大口饮水,尽量进食稠厚事物。 护甲:

颈椎病及六大类型

颈椎病及六大类型 现在很多人都患有颈椎病,颈椎病已经成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疾病,但是颈椎病又分为不同的类型,想必有很多并不知道。 青岛洪强骨科医院专家介绍到,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颈椎病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颈型颈椎病 由于头颈部长期处于单一姿势,造成颈部肌肉、韧带和关节劳损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易疲劳,颈项强直、疼痛,不能长久看书和写字,晨起常感颈部发紧、发僵,活动不灵活等症状; 第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类型之一,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左右,主要是由于颈椎退变、增生,刺激和压迫了颈神经根而引起的病症。患者常感到头、颈、肩、臂和手部疼痛、麻木,且麻木多出现在手指和前臂; 第三: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也很常见,它是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一系列病症。发病时,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眩晕,还伴有恶心、呕吐、复视、耳鸣、耳聋等症状。每当患者头部向后仰、低头看书、突然转头、反复左右转头时,发生眩晕。猝倒是这种病的特有的症状,往往在颈部转动时,突然发生四肢麻木、软弱无力而跌倒,但患者神志清楚,多能自己起来; 第四: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类型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它是由于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椎体骨质增生等原因,对颈部脊髓直接压迫而引起的。当脊髓受压后,患者可出现上肢或下肢单侧或双侧麻木、酸软无力,严重的可出现活动不便,走路不稳等症状; 第五: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的。由于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它所支配的内脏、腺体、血管的功能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自感头枕部痛、头晕、偏头痛、心慌、胸闷、肢体凉、皮肤温度低等症状; 第六:凡是存在以上两种颈椎病的类型的患者,统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温馨提醒:以上是关于颈椎病的类型的全面讲解,希望

青少年“低头族”要小心颈椎病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79098855.html, 青少年“低头族”要小心颈椎病 作者:高花兰 来源:《青春期健康》2017年第06期 小亮是一名小学生,从4岁开始就玩手机、iPad。前年开始出现膝盖、小腿疼痛的症状,当时家人以为是缺钙,还没引起重视,后来严重影响到正常行走,上臂开始出现疼痛,半夜经常被疼醒。 爸爸妈妈带小亮来到医院推拿科,医生详细询问了小亮的一些生活习惯,怀疑这些症状是颈椎问题引起的,拍CT后,发现小亮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轴侧弯、肌肉劳损,经过牵引、游泳、做颈椎操等保守治疗后,病情开始渐渐好转。 颈椎病对青少年儿童的危害 像小亮这样的儿童颈椎病患者,在门诊并不少见。儿童颈椎病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儿童正处于骨骼生长发育阶段,和成年人相比,骨头里的水分、胶质比较多,钙质却比较少,所以孩子的骨头比较柔韧,更容易受外力影響而变形。颈椎病会影响椎体的大小、形状的发育,严重者甚至会影响胸椎、腰椎及其他骨骼的发育,甚至会使儿童身体生长受到限制。如果骨骼畸形严重,还会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影响大脑的生理活动,导致记忆力下降,甚至造成儿童头疼、头晕、视力下降等情况。此外,孩子长期伸着脖子低头会导致圆肩、驼背、头前移,医学上称为上交叉综合征,容易出现肩背部斜方肌、肩胛提肌等损伤、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导致颈肩部疼痛、头晕、胸闷等症状。 儿童患上颈椎病的原因 人在低头时,颈部承受的重量在25公斤左右,相当于一个8岁小孩的重量压在脖子上。电子产品是颈椎病低龄化的诱因。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因玩电子产品变成小“低头族”,同时部分家长过于忙碌,也乐于让“电子保姆”代替自己陪伴孩子,这导致孩子将时间花在手机等电子产品上。长时间的低头动作,容易引起肌肉损伤,导致颈椎变形。 除了电子产品,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导致不良习惯,让儿童患上颈椎病。比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在车座上睡觉,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容易出现颈部损伤;现在青少年学习压力大,长时间伏案学习,坐姿不正确,也容易诱发颈椎病。

上颈椎损伤手术常见并发症及治疗

上颈椎损伤手术常见并发症及治疗 由于上颈椎区域的解剖特点,手术的危险性也较高,所以使得枕颈区疾患的手术治疗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近20年来对上颈椎疾患,包括各种伤患引起的寰枢椎骨折脱位、齿状突U型骨折、枕颈部畸形等施以各种外科治疗,手术的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术中及术后早期虽可出现各种并发症,但其发生率4%以内,与下颈椎手术之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似。 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 (一)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是上颈椎手术治疗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脊髓损伤的后果较严重,由于此处为呼吸及心跳中枢,如损伤脊髄多数患者有生命危险。其发生原因,除术中直接误伤外,尚应注意在全麻下,由于后颈部肌肉松弛,当摆放体位时较之一般病例更有可能引起袞枢间的移位,致使脊髓损伤。除脊髓损伤外,喉上神经损伤、舌下神经及脊神经根亦可损伤,文献上均有所报道。此类损伤重在术中仔细操作。 (二) 血管损伤 此是上颈部手术的另一较易发生的并发症;在颈部血管损伤中,以椎动脉损伤最为常见。 手术中出现椎动脉损伤时,建议应根据以下原则处理: 1. 立即予以压迫止血,予以骨蜡封闭骨孔。 2. 如对侧还未行螺钉固定,则应停止继续行内固定,或改变手术方案。 3. 如为螺钉孔内出血,立即将螺钉拧人。 4. 如不能有效止血,则应在临时止血、纠正休克的情况下通过DSA予以血管栓塞,这是目前认为较为可行的方法。 5.文献上虽有对损伤的椎动脉予以修补的报道,但由于椎动脉的解剖特点,操作起来相当困难。单侧椎动脉结扎,也是处理椎动脉损伤的方法之一。

(三)感染 上颈椎手术,特别是经口咽人路的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尤其在早期,,如不切开软腭,则可降低一半。对感染主要是预防,包括: 1.术前进行口咽部净化处理积极检査治疗口咽部炎症,以含漱液清洗口腔,抗生素雾化呼吸道,给手术提供一个无炎症灶的安全、洁净的环境。 2.术前气管切开其目的是建立口咽外气道,使气道与切口避开;术野严密消毒,术中细致规范操作,减少局部创伤。 3.术后注意呼吸道护理主要是术后24小时内应有专人负责吸痰。 4.术后鼻伺管营养5?7天。 5.注意全身营养及能景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适当应用抗菌素。 (四)术中其他损伤 1.食管损伤是颈前路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手术中操作粗糙、误伤或器械压迫所致,亦可见内固定物刺伤。只要术中仔细操作,可以避免。如一旦出现食管漏,则应予以充分引流,经胃管给予营养,同时予以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待局部炎症控制后再予以食道修补。 2.硬膜撕裂临床上亦较多见,对于颈部手术引起脑脊液漏的处理原则一般认为: (1) 腹侧手术出现之脑脊液漏:术后嘱患者于仰卧位。 (2) 后路手术出现脑脊液漏:嘱患者于俯卧位,尽可能不讲话、不咳嗽,一般1周后可愈合。 (3) 抗感染:选择合适的抗菌素,并加大剂量,以防蛛网膜下腔的感染。 减少上颈椎手术中早期并发症的关键在于对应用解剖的熟练掌握,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上颈椎手术,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点,手术的危险性

颈椎病论文

课题:颈椎病 概述: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是指因颈椎键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及关节囊的退变,肥厚等病因,刺激或压迫颈神经,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和周围软组织而引起的综合症。多发于40岁以上,颈间部酸痛为主要症状,多由风寒侵袭,至肝肾亏虚。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一.选题背景。 1.1颈椎病的原因。 今天的科技蓬勃发展,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电脑——昔日的庞然大物也成功瘦身,来到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当今家庭必备生活家电之一。但人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生活外,同样受到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颈椎病就是其中最严重的一个! 1.2研究颈椎病的必要性及分析。 1.2.1 颈椎病的危害。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 1.2.2 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及特点。 颈椎病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 1.2.3颈椎病研究的必要性: 颈椎病的并发症有很多,如:视力下降,颈心综合征,下肢瘫痪,猝倒等。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并且长期坐姿不正,或者经常保持一个动作太久的现在的年轻人得这个病的越来越多,很多都与职业有关,比如:司机、打字员、办公室工作人员等等都是颈椎病发病的高危人群。颈椎病的低龄趋势也是颈椎病研究的必要性之一。 二.文献综述。 2.1 有关颈椎病的研究。 2.1.1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

颈椎病严重的症状

颈椎病严重的症状 大家对于颈椎病应该都是很熟悉的吧,现在的人患有颈椎病的已经越来越多了,颈椎病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在中年人群中颈椎病更是很常见了,但是现在也有很多的年轻人患上了颈椎病了,出现颈椎病大家要能够及时的去治疗,否则会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看看颈椎病严重的症状。 颈椎病如果严重了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的,现在的人应该都有颈椎病吧,颈椎病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多的,可是大家都没能够及时的去治疗,如果我们知道了颈椎病严重的症状就不会那么不重视了。 1、中风: 中风病人有90%以上都有颈椎病,很多人中风后仍不清楚这一原因。当颈椎发生病理改变时,变薄变矮的椎间盘,致使椎间隙变窄,使椎动脉受压变形,也可致椎动脉受压.可压迫椎动脉第三段造成扭曲,致使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中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颈椎病加重脑供血不足,可使脑血管中的血液

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多,极容易诱发中风。所以,有颈椎病的中老年患者更应及时治疗。 2、失眠: 由于椎动脉受到压迫而使脑供血不足。颈椎病变对椎动脉的直接压迫,或者刺激动脉使之痉挛等因素,造成椎动脉血液循环障碍,而使脑供血不足。即便是白天没有任何不适的人,晚上躺在床上时,如果使用了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也很可能压迫颈椎。所以有些人白天好好的,但是到了夜里就失眠多梦。这时候可以考虑换一个合适的枕头。因颈椎病所致的失眠患者,不能单纯依靠镇静安眠药对症治疗,而要从病因方面采取综合性治疗,如推拿、牵引及适当的运动等。 3、突然发作的眩晕: 头痛、眩晕、甚则恶心、呕吐、一过性失明伴头昏、头沉等,甚则有欲晕倒的感觉或突然晕倒、过后苏醒、已如常人。主要是椎动脉压迫所致,突然晕倒往往会带来严重后果。病人因为颈部的伸展或旋转导致体位改变而诱发眩晕症状。前庭神经核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1]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发病时病人可有轻度失神及运动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不伴意识障碍。 4、记忆力严重下降: 记忆力明显下降、丢三落四、到此位忘记做此事、昨天的事情记不清楚、甚则是否吃饭都不能记忆。为椎动脉受颈椎压迫引起,严重会续发脑梗甚至脑出血。

颈椎病护理措施

颈椎病护理措施 一、颈椎病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焦虑;(2)躯体移动障碍;(3)自理缺陷;(4)舒适的改变;(5)有排泄型态的改变;(6)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7)有发生意外的可能;(8)潜在并发症--窒息;(9)潜在并发症--脑脊液漏;(10)潜在并发症--褥疮。 二、护理目标 病人不舒适的症状减轻或得到控制。 病人未出现由于不舒适而引起的并发症 三、颈椎护理的护理可以分为非手术治疗护理和手术治疗护理 1.非手术治疗护理: (1)让病人了解颈椎病的有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观察病人治疗过程中经受心理情绪的变化,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2)正确有效牵引,解除机械性压迫。注意牵引时的姿势、位置及牵引的重量,并及时发现牵引过程中的反应,如是否有头晕、恶心、心悸等。由于病人颈部制动,应减轻局部刺激。正确应用理疗、按摩、药物等综合治疗,以解除病痛。正确指导病人的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方法为前、后、左、右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指导病人两手做捏橡皮球或毛巾的训练,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 (3)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注意疼痛部位,肢体麻木无力的变化。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注意有关卧床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经常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位,如骶骨、尾骨、足跟处、内外踝等。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励病人主动加强各关节活动。 (4)强化颈部肌肉和韧带,这是属于颈椎病的护理方式之一。积极锻炼颈部肌肉可以有效增强颈椎生物力学结构的稳定性、强化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能有效预防并减轻颈椎病。 (5)颈椎病的护理需做到防止外伤与落枕。外伤(如车祸造成的“挥鞭伤”)可能损伤颈部肌肉和韧带,并进一步破坏颈椎的稳定性,进而诱发或加重颈椎病。落枕也是一种损伤,因用枕不当造成颈椎病的发生,故总是在睡后发病。 (6)避免受寒也能够起到颈椎病的护理作用,受寒将导致颈椎病患者的肌肉张力增高、失去弹性,从而易于损伤,张力增高也会增加椎间盘压力、压缩椎间隙而恶化神经根压迫症状,受寒还可能导致神经根周围的颈椎病的炎症加重。 (7)颈椎病的护理需慎用颈椎牵引,对于颈椎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维持正常的、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而颈椎正常生物力学结构的基础就是生理曲度(又称生理前屈、前凸),而牵引将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是恢复,故颈椎病患者不宜经常牵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