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聚合物电池检验规范

(完整版)聚合物电池检验规范

(完整版)聚合物电池检验规范
(完整版)聚合物电池检验规范

锂电池检验项目表

JCB-4便携式甲烷测报警仪检验项目表 序号检验项目试验要求检测方法出厂检 验 型式检验 1 外观及结构检査1.报警仪的显示窗应透光良好, 数码、符号均应淸晰完好。 2报警仪表面、镀层或涂层不应 有气泡、裂痕、明显剥落和斑点。 3.报警仪应结构合理、坚固耐用。 4.报警仪外壳、接插件和零件应 采取防腐措施,涂层、镀层应均 匀、牢面、颜色一致;印制电路 板应至少涂覆两次三防〔防腐、 防霉、防潮)漆, 用目测方法观察报警仪外 观及结构 〇〇 2 基本功能检査1.报警仪宜采用自然扩散取样方 式。 2.报警仪的显示值应为三位以上 (含三位)有效读数,应以百分 体积浓度表示测量值,采用数字 显示,其分辨率应不低于0.01% CH4,并应能表示显示值的正或 负。 3.报警仪应有声光报警功能和报 警自检功能。 4.在甲垸浓度超过测量范围上限 时,报警仪应具有保护载体催化 元件的功能,并应使报警仪的显 示值维持在超限状态。 用感官法检査报警仪主要功 能。 〇〇 3 电源及充电检査1.报警仪的电池应采用无"记忆 效应"电池或具有防"记忆效应" 措施。 2.报警仪应有电源电压显示、欠 压提示、欠压自动关机功能。 3.报警仪进行充电时,应有充电 指示、充电完成关断及指示功能。 在报警仪工作及充电过程中, 用目测方法观察。 〇〇 4 在0.00%CH4-4.00%CH4范围 内,当甲垸浓度保持稳定时,报 警仪显示值的变化量应不超过 0.03%CH4 1.报警仪正常充电完成 后,开机并记录时间。待 报警仪零点在清洁空气 中稳定后,按规定流量通 入1.00%CH4的标准气样, 1min 后将报警仪显示值 调至与标准气样值一致, 〇〇

锂电池来料检验的标准新.docx

序号更改前章节 / 条款内容更改后章节 / 条款内容更改后版本提出人批准人生效日期1全页次全版更新A1熊佳敏蔡大军2016-6-17 2检验项目更新A2

1、目的 使锂电池在我司入料及制程中相关检验人员有所依据,确保锂电池满足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联维亚所有锂电池的来料检验。 3、职责 品保单位:依据本检验规范进行入料检验,判定检验结果。 4、引用标准 引用GB/T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电池安全要求,GB/T18287-2013移动电话用锂电池总规范。 抽样检验依GB/T 2828-2003标准,按一般检验Ⅱ级水平,Cri:代表致命缺陷,AQL =0;Maj :代表主要缺陷,AQL =;Min :代表次要缺陷,AQL =;常规充放电测试按特殊检验S-3级水平进行检验。 5、缺陷定义 致命缺陷: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主要缺陷: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导致客户拒绝购买的严重外观缺陷;包装存在可 能影响到产品形象的缺陷。 次要缺陷:不影响产品使用,最终客户有可能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 6、工作工序 检验条件 荧光灯强度:400— 800Lux( 60W—100W)或自然光; 检查距离: 30-35cm; 目视 +放大镜、数显卡尺、样品、承认检验条件检验时间:10s± 5s; 书、万用表、电池综合测试仪检验角度:水平方位45°± 15°; 检验人员裸视或矫正视力以上,不能有色盲、色弱者。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抽样判 内容检验工具抽样数 定 1. 工艺检查:电池工艺与承认书及样品核对一致,每批来料抽检3-5PCS/ 目视 / 样Maj 外观解剖观察内部结构,不允许轻易更改工艺(保护板安装位置,绝批 品 / 剪钳 缘胶纸材质、颜色,线头绝缘方式等)。

锂电池安全检测标准

UL1642安全标准(锂电池) 前言 本标准含有覆盖UL规定的大类的产品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基于合理的工程原理,研究和试验结论以及现场经验,并且参考了制造商、用户、检查机构和其它一些有专业经验的机构或人士的意见。 A.遵守本标准的要求是制造商在制造产品时应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 B.产品仅能书面满足本标准条文规定不足以断定满足本标准,比如:当检测和试验时,发现其它特征不满足本标准安全水平的要求。 C.产品采用的材料或结构与本标准技术要求不符的不能认为符合本标准。如果该产品采用的材料或由采用不同于本标准所列的结构形成;但性能可以符合标准要求的,有可能断定符合本标准。 D.UL在执行客户的安全测试要求时,并不承诺为客户的产品负责,UL只是依据当前水平考虑到的一些实际安全限制及要求为产品提供一个专业的判断。UL对产品造成的危害不承担义务。 E.许多本标准的测试由于其固有的危险性,必须有足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防护措施。 简介 1. 领域 1.1 这些要求包括一次(不可重复充电)和二次(可重复充电)锂电池。 这些电池包括金属Li或Li合金,或Li离子,以及单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芯串/并联结构的电池组。 1.2 这些要求包括技师可更换的和用户可更换的应用。 1.3 这些要求目的是降低锂电池在用于产品时着火或爆炸的危险。这些电池能否接受并依赖于他们能否满足所应用的完整产品应符合的要求。 1.4 这些要求也倾向于降低用户更换的Li电池因着火或爆炸而对人身造成的危害。 1.5 这些要求覆盖含Li量≤5g的技师更换型锂电池,对于含Li大于5g的锂电池,即使能满足本规定,仍需进一步测试和检查以确定是否能够应用。 1.6 这些要求覆盖含金属锂≤4g而每个电芯含金属锂≤1g的用户更换型锂电池。电池含金属锂量>4g或每个电芯金属锂量>1g需要求做进一步测试和验证以确定能否实际应用。 1.7 本要求不包括食入锂电池及其组成物造成的有毒危害,也不包括当电池被切开时对人造成的伤害情况。 1.8 产品的某些特征、特性或零部件、材料或整个系统与本标准要求的有所不同时,只要包含着火、电击、对人可能造成伤害的应采用适当的附加零部件和终端产品要求进行评估,以保证可接受的安全水平。 2. 概述 2.1 测量总论 2.1.1如果一个测量值后面括号里有另一个值时,第二个值可能仅是大概值,第一个值是要求的数值。 2.2 术语 "Lithium battery(ies)"和"batter(ies)"均包含用户可更换的和技师可更换的锂电池。 3. 总论

锂电池来料检验标准(新)

印章 文件编号:QI-QA-020 页次:1 / 8 序号更改前章节/条款内容更改后章节/条款内容更改后版本提出人批准人生效日期 1 全页次全版更新A1 熊佳敏蔡大军2016-6-17 2 6.2 检验项目更新A2

印章 文件编号:QI-QA-020 页次:2 / 8 1、目的 使锂电池在我司入料及制程中相关检验人员有所依据,确保锂电池满足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联维亚所有锂电池的来料检验。 3、职责 品保单位:依据本检验规范进行入料检验,判定检验结果。 4、引用标准 4.1 引用GB/T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电池安全要求,GB/T18287-2013移动电话用锂电池总规范。 4.2抽样检验依GB/T 2828-2003标准,按一般检验Ⅱ级水平,Cri:代表致命缺陷,AQL =0;Maj:代表主要缺陷, AQL =0.4;Min:代表次要缺陷,AQL =1.0;常规充放电测试按特殊检验S-3级水平进行检验。 5、缺陷定义 5.1致命缺陷: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5.2主要缺陷: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导致客户拒绝购买的严重外观缺陷;包装存在 可能影响到产品形象的缺陷。 5.3次要缺陷:不影响产品使用,最终客户有可能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 6、工作工序 6.1检验条件 检验条件荧光灯强度:400—800Lux(60W—100W)或自然光; 检查距离:30-35cm; 检验时间:10s±5s; 检验角度:水平方位45°±15°; 检验人员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不能有色盲、色 弱者。 目视+放大镜、数显卡尺、样品、承认 书、万用表、电池综合测试仪 6.2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内容检验工具抽样判 定 抽样数 外观1.工艺检查:电池工艺与承认书及样品核对一致,每批来料抽检解 剖观察内部结构,不允许轻易更改工艺(保护板安装位置,绝缘 胶纸材质、颜色,线头绝缘方式等)。 目视/样 品/剪钳 Maj 3-5PCS/ 批 2.导线:(1)无破损,漏铜,压痕,断线芯,锡头松散,氧化生 锈,浸锡不良,焊接端应绝缘好。 (2)线皮有轻微压痕但导线无损伤。 目视 Maj Min Ⅱ级正 常抽样 3.极性电路板:无连锡,锡尖,虚焊,假焊,少锡,焊接不牢,残 留锡渣、锡珠。 目视Maj Ⅱ级正 常抽样4.喷码印字:喷码内容(特别是LOGO、规格型号、正负极标示、 尺寸、电压、容量、生产日期)字体大小颜色与承认书样品核对 一致,应喷整齐,不能有歪斜,重影,模糊等,字符应清楚可辨 认。 目视Maj Ⅱ级正 常抽样 5.顶部胶带:(1)茶色高温胶应把保护板全包,不能起翘,不能 有板裸露在外,胶带不能粘附尖锐、导电性物体。 目视 Maj Ⅱ级正 常抽样

聚合物电芯来料检验标准

深圳市纽贝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标准文件 文件名称 聚合物电芯来料检验标准 版 本 A 页 次 1/2 文件编号 NP-QC-S-1005 受控号 实施日期 2012-12-01 1.目的: 适用本公司聚合物电芯物料检验的需要。 2. 范围: 本公司所有聚合物电芯来料。 3. 适用文件: 《规格书》 4.定义: 4.1 CRJ CRJ CRJ(致命缺陷):AQL=0 违反相关标准,对安全有影响。 4.2 MAJ(主要缺陷):AQL=0.25 属功能性缺陷,影响使用或装配。 4.3 MIN(次要缺陷):AQL=2.5 属外观、包装轻缺陷,不影响使用或装配。 5.抽样方案: 5.1 抽样标准参照【抽样方案】执行,从不同的包装箱(包)内随机抽取来料,其中性能测 试抽样数、判定按测试项说明。 5.2 抽样开箱率要求:当同种物料>5箱时检验开箱率必须达到80%且不能小于5箱。当同种物料来料≤5箱时 检验开箱率必须达到100%。 6.检验步骤: 6.1 附件核对:验收货单、物料的包装、现品票及出货报告等是否相吻合。 6.2 外观检验: 6.2.1检验工具:目视/菲林。 6.2.2 在环境光度为600-800LUX白光的条件下,人眼与被测距离为25~35CM,观察角度要求垂直于被测 面的45℃角,观察时间为10S±5S。 6.2.3 外观具体缺陷见下表: 缺陷分类 缺陷名称 缺陷描述 CRI A类 MAJ B类 MIN C类 变形 形状扭曲。 √√胀气 形状由于内部气体向外膨胀而变形。 √ 划伤 表面受尖锐硬物划击而形成的线形伤痕,严重时导致破裂。 √ √ 划痕 表面受钝物划击而形成的窄面型伤痕, √√模糊 表面印刷的标志不清晰。 √√破损 表面受摩擦而形成的宽面行伤痕。 √ √√污渍 表面沾胶或灰尘等不洁物。 √√漏液 电芯外壳出现缝隙或破裂,导致电解液外流。 √ √ 高内阻 内阻大于上限值 √ 低电压 电压低于电压下限值 √ 焊接不良 镍带焊接不牢,正常点焊极带脱落或虚焊。 √ √ 针孔 表面受尖锐硬物刺击而形成的穿孔,严重时导致漏液。 √ 腐蚀 表面受到不良气体或液体而形成的发霉或腐烂,严重时导致漏液 √ 镍带氧化变色 镍带受腐蚀氧化形成斑点或变色,导致焊点不良。 √ 镍带断 镍带受到外力弯折断开,导致焊点不良或接触不良断路。 √ 镍带长度超规格 镍带长度与标准不符,导致成品不良。 √ 凹点凹痕 电芯在放置时垫底有异物,而形成的凹点凹痕,严重时导致漏液 √ √ 气泡 有空气存在形成凸点,严重时影响电性能。 √ √ 鼓泡 气泡消失后流下的泡痕,导致外观不良 。 √ 商标位置贴错 商标贴在偏移与贴商标不符的位置上,导致成品不良。 √ 批 准 审 核 承 办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

1.0范围scope 本规范规定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定义、要求、测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聚合物软包/固态/二次圆柱/一次圆柱),不适用于动力电池。 2.0 3.0引用标准reference standard 下列是本文引用的标准。执行本规范时,所示版本均应为有效版本。使用本规范的各部门应注意下列引用标准是否是最新版本。 GB/T2900.11-1988蓄电池名词术语 GB/T18287-2000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 UL 1642 锂电池安全测试标准 4.0 定义definition 4.1充电限制电压--电池由恒流充电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 4.2标称容量—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5±2℃的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 单位为Ah(安培小时)或mAh(毫安小时)。 4.3恢复容量—在规定的温度、时间下贮存一段时间,电池放电后进行充电,并再次放电的容量。 4.4标称电压—用以标识电池电压的适宜的近似值。 4.5终止电压—规定放电终止时电池的负载电压。 4.6漏液—可见液体电解液的漏出。 4.7鼓胀—电池内部压力增加,内有气体,厚度(直径)膨胀率108%以上。 4.8破裂—由于内部外部因素引起电池外壳的机械变形,导致内部物质暴露或溢出,但没有喷出。 4.9起火—电池有可见火焰或冒黑烟等。 4.10爆炸—电池的外壳猛烈破裂导致主要成分抛射出来。 4.11聚合物软包—外包装膜为铝塑膜可循环充放电使用的电池。 4.12聚合物固态—外包装膜为铝塑膜,内部极片与隔膜混为一体可循环充放电使用的电池。 4.13聚合物二次圆柱—可循环充放电使用的聚合物圆柱电池。 4.14聚合物一次圆柱—不可再次充放电使用聚合物圆柱电池。 5.0测试条件和要求test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芯检验规范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芯检验规范 1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的常规测试方法和要求,及质量评定程序;提供公司产品开发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芯的品质、安全性和风险性评价。 2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产的聚合物锂离子常规电芯各项性能的测试方法、要求及质量评定程序。本规范仅在内部使用,对外标准以产品规格书为准。所有测试方法如引用标准,本公司按照本规定的标准进行测试,原则上参考引用标准。对于特定产品的开发参照本标准,作为评估风险的依据,但相关项目不作为最后判定依据。具有明确客户接受的规格书产品的检测,可以依规格书检测,相应的质量风险由相关人员承担。 3职责与权限 3.1检测中心负责本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3.2检测中心负责本标准的执行和维护。 4定义: 4.1聚合物锂离子电芯 Polymer Lithium Ion Battery(PLIB) 指采用铝塑包装膜为外壳的叠层式或卷绕式锂离子电芯,指不具备有特殊的功能和要求的电芯简称聚合物锂离子常规电芯(包括高温电芯)。 4.2充电限制电压 Limited Charge Voltage 按规定,电芯由恒流充电转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4.20V。 4.3放电截止电压 Cut-off Voltage 电芯终止放电时的电压3.00V。 4.4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

指电芯在环境温度为20±5℃时,以5h时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提供的容量,用C 5表示,单位Ah(安培小时)或mAh(毫安小时)。 4.5基准电流 Basic Current /1h.。 充放电电流必须以额定容量为基准,电流值用ItA的倍数表示,其中ItA=C h 4.6漏液:L eakage 指电芯或电池有可见的电解液溢出。 4.7破裂 Rupture 由于内部或外部的因素而引起的电芯外壳或电池壳体发生的机械损坏,导致内部物质暴露或溢出,但没有喷出。 4.8起火 Fire 电芯或电池实验过程有可见火焰。 4.9 爆炸 Explosion 电芯或电池的外壳猛烈破裂导致主要成分抛射出来。 4.10常规电芯容量初步分类定义:Definitions of Primary Sorting 小容量电芯:容量为300mAh以内的电芯。 普通容量电芯:容量在300 mAh -1800mAh之间的电芯。 大容量电芯:容量在1800mAh以上的电芯. 4.11循环寿命 Cycle Life 指电芯或电池在一定的充放电制度下,电池的容量衰减到某一规定值前所经历的循环次数。本公司规定电芯容量连续二次循环低于初始容量的80%,则认为电芯寿命终止。 4.12保持容量Capacity Retention 电芯经过相应实验后按标准要求进行放电,所释放出来的容量。

锂电池来料检验标准(新)

序号更改前章节/条款内容更改后章节/条款内容更改后版本提出人批准人生效日期 1 全页次全版更新A1 熊佳敏蔡大军2016-6-17 2 6.2 检验项目更新A2

1、目的 使锂电池在我司入料及制程中相关检验人员有所依据,确保锂电池满足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联维亚所有锂电池的来料检验。 3、职责 品保单位:依据本检验规范进行入料检验,判定检验结果。 4、引用标准 4.1 引用GB/T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电池安全要求,GB/T18287-2013移动电话用锂电池总规范。 4.2抽样检验依GB/T 2828-2003标准,按一般检验Ⅱ级水平,Cri:代表致命缺陷,AQL =0;Maj:代表主要缺陷, AQL =0.4;Min:代表次要缺陷,AQL =1.0;常规充放电测试按特殊检验S-3级水平进行检验。 5、缺陷定义 5.1致命缺陷: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5.2主要缺陷: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导致客户拒绝购买的严重外观缺陷;包装存在 可能影响到产品形象的缺陷。 5.3次要缺陷:不影响产品使用,最终客户有可能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 6、工作工序 6.1检验条件 检验条件荧光灯强度:400—800Lux(60W—100W)或自然光; 检查距离:30-35cm; 检验时间:10s±5s; 检验角度:水平方位45°±15°; 检验人员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不能有色盲、色 弱者。 目视+放大镜、数显卡尺、样品、承认 书、万用表、电池综合测试仪 6.2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内容检验工具抽样判 定 抽样数 外观1.工艺检查:电池工艺与承认书及样品核对一致,每批来料抽检解 剖观察内部结构,不允许轻易更改工艺(保护板安装位置,绝缘 胶纸材质、颜色,线头绝缘方式等)。 目视/样 品/剪钳 Maj 3-5PCS/ 批 2.导线:(1)无破损,漏铜,压痕,断线芯,锡头松散,氧化生 锈,浸锡不良,焊接端应绝缘好。 (2)线皮有轻微压痕但导线无损伤。 目视 Maj Min Ⅱ级正 常抽样 3.极性电路板:无连锡,锡尖,虚焊,假焊,少锡,焊接不牢,残 留锡渣、锡珠。 目视Maj Ⅱ级正 常抽样4.喷码印字:喷码内容(特别是LOGO、规格型号、正负极标示、 尺寸、电压、容量、生产日期)字体大小颜色与承认书样品核对 一致,应喷整齐,不能有歪斜,重影,模糊等,字符应清楚可辨 认。 目视Maj Ⅱ级正 常抽样 5.顶部胶带:(1)茶色高温胶应把保护板全包,不能起翘,不能 有板裸露在外,胶带不能粘附尖锐、导电性物体。 (2)褶皱在不影响厚度的情况下数量n<=3条,超出电池前沿 在不影响长度的情况下长度L<=0.5mm,允许有歪斜但必须包住有 切口的铝塑膜的情况下,气泡允许个数n<=3个且直径∮<=5mm。 目视 Maj Min Ⅱ级正 常抽样 6.侧边胶带:(1)胶纸贴附后应平整,不能起翘,胶带不能粘附 尖锐、导电性物体。 目视 Maj MinⅡ级正

YJY聚合物锂电池检验标准

Y J Y聚合物锂电池检验 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审核与批准 更改修订记录 一、目的 提供本公司产品在进料检验时的判定标准,以达到公司的品质要求,并能符合客户的品质需求。

二、范围 适用于所有18650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参数及测试标准。 三、定义 引用标准: 来料以抽验方式,采用 LEVEL II正常单次抽验计划,进行随机抽样. (除电气性能测试按规定抽样外) 允收水准(AQL)为:CR=,MA=,MI=。 缺陷定义: CR:制品凡具有危害使用者、携带者的生命或安全之缺失; MA:制品单位使用性能不能达到预期之目的或显着的减低其实用性质的缺点; MI:实际上不影响制品的使用目的之缺点; 两个MI等于一个MA作判定标准。 四、职责和权限: 1)IQC负责依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和判定; 2)品质工程师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判定。 五、作业程序: 检验条件 )在600-800Lux光源下检验,且光源距离材料75 ±5cm; )检验员目视距离及时间:目测距离为30~40cm,视线与观察面所成角度为30~90°; )目视时间为:3-5S; )视力:具有正常视力——视力和色感。 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分容仪、直流电源、数字式万用表、内阻测试仪、游标卡尺、电子称。 电芯的检验应依据先核对资料合同,包装、规格,其后外观、结构、尺寸,最后电气性能测试(电压-内阻-容量)的顺序进行。 型号规格: 包装检验

聚合物电芯外观检验标准: 注:极耳分为三种材料,电池的正极使用铝(Al)材料,负极使用镍(Ni)材料,负极也有铜镀镍(Ni—Cu)材料,它们都是由胶片和金属带两部分复合而成。胶片是极耳上绝缘的部分,它的作用是电池封装时防止金属带与铝塑膜之间发生短路,并且封装时通过加热(140℃左右)与铝塑膜热熔密封粘合在一起防止漏液。一个极耳是由两片胶片把金属带夹在中间的。 结构、尺寸检验:

锂电池检验标准

锂电池检验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锂电池的一般检验要求。在必要时,可以在其他文件中规定更高的检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所用的锂电池的进料检验。 2 引用标准及检验依据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8897.4-2002 原电池第4 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设计文件提供的技术参数 3 定义 3.1 变形 电池的尺寸变化超过10%。 3.2 爆炸 电池的任何部分瞬间喷射出固体材料,并被推至离电池25cm 以远。 3.3 着火 电池或电池组分伴有火焰燃烧。 3.4 漏液 电解质、气体或其他材料从电池中意外地逸出。 3.5 泄放 设计的释放电池过大的内部压力的方式,以防止发生爆炸。 3.6 过热 电池的温度上升超过制造厂规定的温度范围。 3.7 标称电压 用来确定原电池电压的一个适当的电压近似值。 3.8 开路电压(OCV) 一个电池的外电路没有电流时,它的两个极端间的电压。 3.9 额定容量 在有关(适用的)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测得的并由制造厂或供应者声明的电池容量,有时也称为标称 容量。 3.10 伤害 对人身或财产的损伤和/或危害。 3.11 危害性

伤害的替在源。 3.12 危险 发生损伤性伤害的可能性及伤害的严重程度。 3.13 安全 没有不可接受的伤害危险。 3.14 质量损失 用下式量化定义质量损失: 质量损失=((W1-W2)/W1)×100% 式中:W1—试验前质量; W2—试验后质量。 质量损失不超过表 1 中规定的值时,应认为“无质量损失”。 表1 质量损失限 4 检验项目 具体检验项目和抽样要求见表 2 表 2 检验项目和抽样要求 4.1 包装与标志 包装必须完整,包装箱(盒)内应无异物、污垢,箱(盒)体应牢固,无破损、开裂和散包现象;

聚合物电池的生产流程和工艺学习资料

毕业设计 聚合物电池的生产流程和工艺 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信息安全技术 班级 08-1班 学生姓名 xxx 指导老师 xxx 2011年4月8日

摘要 锂聚合物电池(Li-polymer,又称高分子锂电池):它也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但是与液锂电池(Li-ion)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更小型化、超薄化、轻量化,以及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等多种明显优势,是一种新型电池。在形状上,锂聚合物电池具有超薄化特征,可以配合各种产品的需要,制作成任何形状与容量的电池。该类电池可以达到的最小厚度可达0.5mm。它的标称电压与Li-ion一样也是3.6或3.7V,没有记忆效应。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电池行业中技术含量最高,最新的品种,以钴酸锂材料为正极,碳材料为负极,电解质采用固态或凝胶态有机导电膜组成,并采用铝塑膜做外包装的最新一代可充锂离子电池。它是液态离电池的更新换代产品,不仅具有液态锂离子电池的高电压、长循环寿命、放电电压平稳以及清洁无污染等特点;而且消除了液态锂离子电池存在的爆炸的安全隐患,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外形更灵活、方便,重量轻巧;产品性能均达到或超过液态锂离子的技术指标,更具有安全性,所以受到国内外电子厂商及设计公司的青睐。

目录 摘要................................................................................................................................ I 1.聚合物电池的概述 (1) 2 极板工程的主要工艺和流程 (5) 2.1 极板切割的工艺区流程 (5) 2.2极板VD (5) 3 卷曲工程的工艺与流程 (6) 3.1卷曲机的生产过程 (6) 3.2 卷曲车间的press (6) 4 parking车间的工艺与流程 (7) 4.1 parking机 (7) 4.1.1 parking的描述 (7) 4.1.2parking的生产过程 (7) 4.1.3parking的外观检查 (8) 4.2 parking VD (8) 5化成车间的工艺流程 (9) 5.1化成概述 (9) 5.2 P/G工程 (9) 5.3 D/F工程 (10) 5.4化成车间的质量检测 (10) 6 结束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

深圳亿和源科技有限公司 部品测试报告 型号:S4000测试日期:2011-07-27 样品名称:聚合物电池测试数量:5pcs 供应商:华天通送检部门:Iqc 制作:李国明 2011-8-1审核: 测试目的: 由供应商“华天通”提供的 s4000 1800mah 电池,测试电池容量是否符合我司要求,以及其 它可靠性符合标准。 测试结果: 1. 容量测试: 1.1:接入电池综合测试仪,以1CA 标称电流放电至 2.75V; 1CA 恒流充电至 4.2V ,恒压充电以标称0.1CA ; 快速放电: 1CA 放电至 2.75V 标准放电: 0.2CA 放电至 2.75V 以 0.2CA 恒流充电至 4.0v 用于储存; 1.2:测试结果:(具体曲线图见附图 #1 --#4) 项目单位规格#1#2#3#4 标准放电时间min﹥300308291288303 容量mAh﹥ 1800 1853.71746.71729.81823 快速放电时间min﹥5460575659 2.高温储存测试: 2.1测试方法:电池按标准方法 0.2CA 恒流充满电后,放入55℃高温箱中 2H,然后以 1CA 恒流放电至 2.75V。(具体曲线图见附图 #5、#6) 2.2测试结果: 项目单位标准#1#2 快速放电时间min﹥515356

深圳亿和源科技有限公司 部品测试报告 3.1测试方法:已充满电的电池在承受电压为 7.5V、输出电流为 2 倍的额定电流外接恒压电 源连续充电 8 小时。 3.2测试结果:测试后 2pcs 样品充放电正常,测试中无起火、爆炸、变形等异常。 4.电池短路测试: 4.1测试方法:已充满电的电池,正负极端用0.1 欧姆的导线短路 ,持续 1H,将导线断开后以 1CA 恒流充电 5S,测量电池电压 4.2测试结果: 项目单位规格#1#2 电压V﹥3.6 3.87 3.75 5.电池过放测试: 5.1测试方法:已放电到终止电压的电池,在外接30 欧姆负载的情况下,持续放电24 小时。 5.2测试结果:测试中2pcs 样品无变形、发热、起火等异常。测试后充放电正常。 6.高温高湿储存测试: 6.1测试方法:电池按标准充电方式充满电,放入40℃温度,相对湿度90-95%恒温恒湿环境 中48H,然后以 1CA 恒流放电至 2.75V,放电时间不得小于 36min ,外观应无变形、漏液、爆裂现象;(具体曲线图见附图 #7、 #8) 6.2测试结果: 项目单位规格#1#2 快速放电时间min﹥365150 7.高温冲击测试: 7.1 测试方法:电池充满电,放入高温箱内,以 5℃/min 从室温升至 130℃,并保持 30 分钟;测试 后允许变形、起鼓,不可起火、爆炸。 7.2 测试结果: 130℃测试 1pcs 样品出现鼓起但没有出现爆炸、漏液。(状态可见附图 #9) 结论: 此批样品容量测试不合格(容量不够,标准放电偏低)。

国际常用锂离子电池检测标准

国际常用锂离子检测标准有哪些? 1、IEC/EN62133:2003 Secondary cells and batteries containing alkaline or other non-acid electrolytes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portable sealed secondary cells,and for batteries made from them,for use in portable applications 含碱性或非酸性电解液的单体蓄电池(电芯)和蓄电池组:便携式蓄电芯及使用期制造的电池、便携应用的安全要求。 2、IEEE 1725:2006及CTIA认证程序IEEE Standard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 for Cellular Telephones 移动电话用可充电电池标准。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battery System Compliance to IEEE1725 CTIA符合IEEE1725电池系统的证明要求 3、IEEE1625:2008 IEEE Standard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 for Multi-cell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移动计算机用可充电电池标准 4、IEC 61960:2003/EN61960:2004 Secondary cells and batteries containing alkaline or other non-acid electrolytes secondary lithium cells and batteries for portable applications 含碱性或非酸性电解液的单体蓄电池(电芯)和蓄电池组:便携式锂单体蓄电池(电芯)和锂蓄电池组 5、韩国KPS认证主要测试标准 UN38.3-2003 UN Recommendations on the Transport of

聚合物电池进料检验标准

深圳市摩尔雅商务精品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BJH-QU-ETS-199 文件名称聚合物电池进料检验标准版本号A/0 内容目录 1.目的(Purpose) 2.范围(Scope) 3.定义(Definition) 4.职责和权限(Responsibility & Authority) 5.参考数据(Reference Document) 6.作业程序(Operation Procedure) 7.作业流程(Operation Flow) 8.附件(Attachment) DATE. REV CHANGES 2012.07.24 A/0 Initial Release Prepared by: Approved by: Authorized by: Effective date: 彭礼2012.7.24 深圳市摩尔雅商务精品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BJH-QU-ETS-199 文件名称聚合物电池进料检验标版本号A/0

6.1-3)目视时间为:3-5S 6.1-4)视力:具有正常视力1.0——1.2视力和色感。 6.2 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二次锂电检测系统、数字式万用表、内阻测试仪、游标卡尺 6.3 电芯的检验应依据先核对资料(有无承认书/SGS报告有效期1年),包装、规格,其后外观与焊锡,然后结构、尺寸,最后电气性能测试(电压-内阻-容量)的顺序进行 6.4 两个MI等于一个MA作判定标准。 6.5 品名规格: 检验项目内容描述检验工具/方式 缺点等级 CR MA MI 品名规格品名规格与部品承认书不符目测◎ 深圳市摩尔雅商务精品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BJH-QU-ETS-199 文件名称 聚合物电池进料检 验标准 版本号 检验项目内容描述检验 工具 /方 式 缺陷类 型 CR MA MI 喷码标识表面应有正负极性、型号、容量、生产日期以及制造商代 码 目测 ○在40W白炽灯照度下,30cm目视距离及90度视角内可辨认○ 极耳烧伤不允许◎

电池来料检验规范

1、目的 为了使电池的来料检验有标准可依,保证电池符合设计要求和消费者的要求,特制定检验 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电池的来料检验。 3、检验环境 3.1、检验场地:一般用户的使用环境; 3.1.1光线充足并且具有良好防静电措施; 3.1.2环境温度:室温(10℃-35℃),环境湿度:20%-80%; 3.2、检验设备、工装:白手套、实配需要的物料。 序号 变更编号 版本 变更日期 变更内容 001 A/01 1.首次发行。 制订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4、检验条件 4.1、检验者目视与产品之距离35公分,检验方向为垂直线前后左右45°; 4.2、外观检验者以目视检查。 5、抽样标准 产品抽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828》一般检查II类水平,合格质量水平AQL具体见下表: 缺陷名称AQL值 致命缺陷(CRI)0 主要缺陷(MAJ)0.4 轻微缺陷(MIN) 1.0 6、检验标准 6、1、外观: 检验项目检验 方式 允收标准/规格备注 包装目测 包装方式及包装材质应符合要求 不允许包装不牢固,开裂、破损、穿孔、鼓包 外观目测外观洁净,拿起电池在30CM距离平视无刮伤、刮痕、破孔,变形现象,外观丝印符合规格书要求. 五金部分表面无氧化变形 五金部分与其它配合完全吻合,无高低不平的现象 电压抽测万用表测试电压3.75V以上,如有特别要求依签定标准。 实配目测机械尺寸符合规格要求,装机须顺畅. 6、2、信赖测试:(只针对铝壳包装锂离子电池) 6、2、1、每批抽测3pcs 检验项目检验方式允收标准/规格备注电池容量抽检按规格书要求进行容量测试依规格书 电池负载抽检按规格书要求用电子负载仪进 行测试. 依规格书 6、2、2、以下条件需做电池的信赖性测试 6、2、2、1、厂商变更时; 6、2、2、2、产品变更时;

聚合物锂电池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

项目 测试方法达到要求快速充电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以 200mA恒流充电至4.2V,再以4.2V恒压充电至电流将为4.3mA停止/额定容量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电芯在快速充电后1小时内以86mA放电至2.75V所放出的容量 ≥200mAh 开路电压快速充电后24小时内测量 ≥4.1V 内部阻抗 快速充电后用内阻仪测试≤150mΩ循环寿命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以200mA进行快速充放电300次的最后一次放电容量 ≥160mAh 低温性能快速充电后在-20±2℃的条件下,以40mA放电的容量 ≥160mAh 高温性能 快速充电后在55±2℃的条件下,以200mA放电的容量≥170mAh 放电平台 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电芯在快速充电后1小时内以40mA放电至2.75V所放出的容量≥140mAh 荷电保持快速充电后在20±5℃下储存28天,再以40mA放电的容量≥170mAh 项目测试方法达到要求 恒定湿热性能电芯完全充电后放入温度40±2℃、相对湿度90-95%的恒湿恒热箱中搁置48小时,将电芯取出,在温度为20±5℃的条件下搁置2小时,目测电池外观,以200mAh放电的时 间 外观无明显鼓胀、锈蚀、冒烟,放电时间≥36min 快速充电后,将电芯安装在振动台的台面上,按下面的频率和振幅在X、Y、Z三个方向上从10-55Hz循环扫描振动30min,扫描速率为1oct/min。 振动频率:10~30Hz,单振幅0.38mm; 振动频率:30~55Hz,单振幅0.19mm 电芯按4.2规定实验结束后,将电芯平均按X、Y、Z三个互相垂直轴向固定在台面上,按下面的要求进行实验:脉冲峰值加速度——100m/s 2 ;1.2 机械性能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 ——402030(200mAh) 1.1 电化学性能 振动实验外观无明显损伤、开裂、漏 液等现象,电芯电压≥3.6V 碰撞实验电芯外观无明显损伤、开裂 、漏液等现象,电芯电压≥ 3.6V

电池电解液检验标准

1.0 目的 规范)有限公司聚合物电池用电解液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2.0 适用范围 本标准仅针对有限公司范围内使用的聚合物电池用电解液。 3.0 定义 N.A. 4.0 职责与权限 技术科负责本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品质科负责本标准的执行和维护 5.0 方法及技术要求 5.1 测试环境 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中各项试验应在如下室内环境下进行: 温度:25℃±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5.2 其他要求 任何与电解液接触的容器都应高温干燥处理。 电解液的理化参数测试应在25℃±1℃环境中进行,如果环境条件未满足要求,需严格记录。 电解液制样测试需使用与之相匹配的正负极材料和隔膜纸。 5.3 测试内容 测试分类序 号 检验项 目 检验标准检验方法 基本理化参数1 外观 无色或浅黄色(含某些添加剂 时)透明液体 目视检验 2 水分≤20 ppm 在相对湿度≤1%的手套箱中取样,按水分测定仪 操作步骤进行测试,并记录数据。 3 游离酸 (以HF 计) ≤50 ppm 在相对湿度≤1%的手套箱中进行取样,按仪器操 作步骤设置测定方法,先用移液管吸入50ml的甲 醇加入到自动电位滴定仪的滴定瓶中,再将用注 射器装好的(2~3g)(精确到0.0001g)的电解液加入 到滴定瓶中,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 4 电导率≥7.0ms/cm 在相对湿度≤1%的手套箱进行取样,将电导率仪 的电极放入(25℃±1℃)电解液中,数据稳定后记录 数据。 5 密度*— 用移液管在相对湿度≤1%的手套箱中取样10ml, 倒入10ml量筒中,称其重量(25℃±1℃),计算并 记录数据。 6 粘度*—使用粘度测试仪测试 7 介电常 数* —使用介电常数测试仪测试

电池检验规范

电池检验规范 1.目的 为规范OQC(QA)检验员标准化作业,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手机电池的成品检验。 3.定义 3、1空载电压——电池输出正负空载时的电压。 3、2额定容量——电池在环境湿度为20±5oC的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单位为Ah或mAh表示。 3、3终止电压——规定放电时电池的负载电压,其值为2、75V、 4.职责 品质主管——负责制定抽样计划及检验标准。 OQC(QA)检验员——执行抽样检验,填写OQC(QA)检验报告。 5、1测试要求 5、1、1外观要求 外壳颜色:符合样板,色泽均匀。 外壳表面:清洁无污渍、无划良及机械损伤,无缩水拉白,无变形披锋等,超声线应均匀一致,超声间隙不得大于0、1mm、 五金:五金表面无划伤,无杂物、锈迹等,支架无烫伤现象。五金与支架装配后,向上不高出电池底壳大平面0、05mm,向下不低于电池底壳大平面0、05mm、 5、1、2电压要求 空载电压:电池输出端正、负极空载电压应≥3、74V、 负载电压:电池放入机架(或直接用表笔)打至放电,此时电压应≥3、0V:松开开关断开负载,电池电压应能立即恢复空载时的电压。 5、1、3电阻要求 热敏电阻:电池输出负极与NTC输出脚阻值应符合开发工程部所提供的参数要求,允许偏差±10%(特殊情况除外) 标志电阻:电池输出负极与标志电阻输出脚阻值应符合开发工程部所提供的参数要求,允许偏差±5%(特殊情况除外)。 内阻要求:电池输出正极与负极之间交流电阻一般符合以下要求(特殊情况另作说明):标称电压为3、6V单节锂电池90mΩ≤内阻≤180mΩ合格(具体内阻详见产品规格书) 5、1、4充放电性能及短路保护要求 电池以1C电流进行充放时,电池应能正常充电与放电,抽测容量在51min以上、将正负极用0、1Ω电阻器短路1小时。再将正负极断开,用1C瞬时充电后,电池电压应能恢复原来电压。电池应不漏液、不变形、不冒烟与不爆炸,功能须正常(本厂检测时以专用机架检测。) 5、1、5跌落试验要求 电池的x、y、z正负方向(六个方向)从1m高自由跌落到18mm--20mm厚木板上。结束后,将电池以1C放电至终止电压。在三个充放电循环内,容量应≥90%初始容量。外观无变形,漏液、无起火,冒烟。 5、2检测条件 5、2、1各项测试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温度:15oC—30oC,相对湿度45%—75%。热敏电阻的测试温度在25oC 5、2、2测量仪表要求

电池可靠性测试有什么标准

型号:S4000 测试日期:2011-07-27 样品名称:聚合物电池测试数量:5pcs 供应商:华天通送检部门:Iqc 制作:李国明2011-8-1 审核: 测试目的: 由供应商“华天通”提供的s4000 1800mah电池,测试电池容量是否符合我司要求,以及其它可靠性符合标准。 测试结果: 1.容量测试: 1.1:接入电池综合测试仪,以1CA标称电流放电至 2.75V; 1CA恒流充电至4.2V,恒压充电以标称0.1CA; 快速放电:1CA放电至2.75V 标准放电:0.2CA放电至2.75V 以0.2CA恒流充电至4.0v用于储存; 1.2:测试结果:(具体曲线图见附图#1 -- #4) 项目单位规格#1 #2 #3 #4 标准放电时间min ﹥300 308 291 288 303 容量mAh ﹥1800 1853.7 1746.7 1729.8 1823 快速放电时间min ﹥54 60 57 56 59 2.高温储存测试: 2.1测试方法:电池按标准方法0.2CA恒流充满电后,放入55℃高温箱中2H,然后以1CA 恒流放电至2.75V。(具体曲线图见附图#5、#6) 2.2测试结果: 项目单位标准#1 #2 快速放电时间min ﹥51 53 56 3.电池过充测试:

3.1测试方法:已充满电的电池在承受电压为7.5V、输出电流为2倍的额定电流外接恒压电 源连续充电8小时。 3.2测试结果:测试后2pcs样品充放电正常,测试中无起火、爆炸、变形等异常。 4.电池短路测试: 4.1测试方法:已充满电的电池,正负极端用0.1欧姆的导线短路,持续1H,将导线断开后以 1CA恒流充电5S,测量电池电压 4.2测试结果: 项目单位规格#1 #2 电压V﹥3.6 3.87 3.75 5.电池过放测试: 5.1测试方法:已放电到终止电压的电池,在外接30欧姆负载的情况下,持续放电24小时。 5.2测试结果:测试中2pcs样品无变形、发热、起火等异常。测试后充放电正常。 6.高温高湿储存测试: 6.1测试方法:电池按标准充电方式充满电,放入40℃温度,相对湿度90-95%恒温恒湿环境 中48H,然后以1CA恒流放电至2.75V,放电时间不得小于36min,外观应无变形、漏液、爆裂现象;(具体曲线图见附图#7、#8) 6.2测试结果: 项目单位规格#1 #2 快速放电时间min ﹥36 51 50 7. 高温冲击测试: 7.1 测试方法:电池充满电,放入高温箱内,以5℃/min从室温升至130℃,并保持30分钟; 测试后允许变形、起鼓,不可起火、爆炸。 7.2 测试结果: 130℃测试1pcs样品出现鼓起但没有出现爆炸、漏液。(状态可见附图#9) 结论: 此批样品容量测试不合格(容量不够,标准放电偏低)。 其他测试正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