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合物纯度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汇总

化合物纯度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汇总

化合物纯度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汇总
化合物纯度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汇总

《化合物纯度测定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编制说明

1. 制标任务来源

本标准系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2009B051《化合物纯度测定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的制订,现已完成。

2. 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对低分子化合物进行纯度测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来,在八十年代逐渐发展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它是测量在程序控温下,输入到样品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的关系的技术。又分为功率补偿式(Power Compensation)和热流式(Heat Flux)两种。与其它测定纯度的方法相比,DSC 法测定纯度具有许多优点:试样用量少,快速,操作简便,不需要标准品,不需分离杂质,能测定物质的绝对纯度,由DSC曲线计算出的杂质含量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合于测定高纯度化工医药产品。ASTM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DSC技术测定物质纯度的标准,为DSC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美国药典在1980年20版开始确定DSC法作为药品纯度检验的标准方法推荐使用, 并推荐DSC为药品纯度检验及生产质量控制方面的首选方法。DSC法也被标准定值机构列为可供使用的标准定值方法。

本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2009B051《化合物纯度测定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的制订,部分工作承接山东检验检疫局1999年度科研项目《差示扫描热分析(DSC)对固体有机化工品纯度、熔点测定的研究》(SK9903)的研究内容,并于2001年完成山东省地方标准《邻苯二甲酸酐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纯度测定》的制订。本标准的制订参考了ASTM E 928-01《纯度的差示扫描热法测定标准试验方法》。

本标准立项后,课题组积极组织攻关研究,建立了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对化合物纯度的测定方法,并对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实验条件进行了实验,得到纯度测定的优化条件;同时,组织了多个实验室参加的一致性水平试验,获得了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及再现性数据。

3. 原理

用DSC测定纯度的方法在六十年代中期提出,后经许多研究者对数百种物质进行纯度测

定,证实DSC 用于纯度测定是有效的。从理论上看,高纯度且结晶完善的化合物,其DSC 熔融峰非常尖锐。熔融峰变宽是估计化合物纯度的灵敏标准,纯度降低,熔融起始温度降低,

峰高度下降,熔程加宽。根据Van’t Hoff 方程,样品熔点(T m )与纯品的熔点(T 0)差为: 式中:?H :纯样品的摩尔熔融焓;X :杂质的摩尔分数;T :热力学温度,K ;R :气体常数,8.314J/mol ?K 。

为得到T 0与ΔH 引入熔融过程中任意样品温度(T S )下熔融分数F (F=(T 0-T m )/(T 0-T S ))概念,将Van’t Hoff 方程代入F ,得到下式:

T s —1/F 图应为一直线,外推可求出1/F=0时纯样品熔点T 0,从直线斜率可求出X 。实际T s 对1/F 并不呈直线关系,当试样纯度较低时,直线偏离程度尤为严重。这是由于试样预熔融面积在试样初熔面积中占有相当比重,使DSC 曲线求得的熔融部分的分数F 偏低。为消除偏离,需作校正,加一小块面积A x 到各部分面积A n 和总面积A 中,添加面积的大小,通过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直到T s 对1/F 拟合为一条直线。通过选取DSC 曲线中线性最好的一段进行横坐标(温度)等分,得到DSC 曲线不同熔解温度对应的热焓值,以T s 对1/F 作图,求出几个T s 时的熔融分数,便可以计算出杂质含量。

4. 方法提要

在密封坩埚内准确称取样品,准确至±0.00001克,为了导热良好,在测定前应将试样稍加研碎,但不能使试样在研磨后形成凝聚体,在操作中,要尽量使试样平铺在样品皿的底部,压紧,将死体积减至最小,用冲压模将坩埚密封,放入量热池内进行实验;实验前要按规定用金属铟对仪器的温度进行校准,保证实测温度的准确性,并对不同的升温速率进行基线校准。获取试验样品的DSC 谱线,在符合条件的DSC 谱线上选取20等份温度的热焓面积进行处理,一般符合条件的区域为熔融过程10%-50%,在这一区域内,DSC 谱线符合纯度测定模型要求(Van’t Hoff 方程)。影响测定样品纯度准确度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样品因素,如样品的易吸湿、潮解;外界干扰因素,如样品坩埚条件、保护气氛围;实验因子,如升温速率、样品称样量;模型参数选择,如模型回归数据量、回归范围。其中,实验因子是影响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H

X

RT T T m ?=

-200F

H

X RT T T s 1200?

?-

=

5. 测试条件的确定

5.1 由于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难以进行全面的分析,但可以对日常化工品检验工作中常遇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易吸湿、潮解样品在样品的储存、处理及称量过程中要尽可能在干燥条件下进行。依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为获得具有可比性且重现性好的实验数据,对在不稳定环境下的易吸潮样品的测定,采取的方法是:可在测定程序的起始平衡温度前加入一段(如10分钟)样品等温过程(ISOTHERMAL),消除样品的处理历史。

5.2 坩埚的选择及预处理

在保证测定准确性的要求,并考虑到经济条件,对一般无特殊腐蚀性样品的测定,一般铝质坩埚能满足要求;由于纯度测定升温速率较慢,使用常用的半密封坩埚会造成熔融或半熔融状态下样品的挥发,因此必须使用密封坩埚,这对测定易挥发性样品(如精萘)尤其重要。对高精度测定,使用前坩埚必须经加热预处理。

5.3 保护气流速影响

量热池内通入N2、He气的主要作用是消除样品热(裂)解而产生的有害气体,保护气流速对测定准确度的影响不是关键因素,实验选择20-40ml/min。

5.4 升温速率的影响

样品的升温速率是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在升温过程中样品存在温度梯度,造成测量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别,较低的升温速率有利于提高测定的准确性,但会增加实验耗时,通过实验,在升温速率低于1 C/min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会带来影响,见图1。

5.5 样品量的影响

样品量大小对于测定结果的灵敏度及准确性有明显影响,较小的样品量有利于消除升温过程中样品的温度梯度,提高测定的灵敏度,但较小的样品量受外界影响(如样品称量)而产生的误差较大,样品量存在一个最佳值,对实验结果进行二次拟合,考虑到允许的测定误差及不同样品的摩尔分子量不同,此值可在2-3mg波动,见图2。

图1. 升温速率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图2. 样品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5.6 模型(软件)参数设定

模型参数主要有回归数值个数及回归范围,缺省的数值个数为20,这足以保证实验数值的代表性及足够小的误差;而回归范围的设定必须依据样品的DSC谱图进行,起始点的选择要避免样品开始熔融时杂质的干扰,终止点的选择要避免超过谱图的最大值,保证在处理区段内热焓变化增量与温度变化成正比关系。在符合条件的DSC曲线上选取20等份温度的热焓面积进行处理,一般符合条件的区域为熔融过程10%-50%,在这一区域内,DSC曲线符合纯度测定模型要求(Van’t Hoff方程)。

具体过程如下:

①得到图3所示试样熔融曲线,测定熔融峰面积ABCD;

图3. 纯度分析模型参数的设定

②将熔融峰面积ABCD自基线向熔融曲线作垂线(DE),将熔融峰至少划分为10份;

③确定分部F处的温度T F, T F为分部F的熔融温度,F由式(1)给出:

ABCA ADEA

F

(1)

式中,F: 分部比; ADEA:分部面积; ABCA:熔融峰总面积; ④ 分部F 的熔融温度T F 按照下面方法计算:

? 在与试样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对铟进行试验,得到图4所示熔融峰; ? 作图得到铟熔融峰前缘线的斜率l;

? 在试样熔融分部ADEA 的E 点作与斜率l 相同的切线并与基线相交于G,G 点处温度即

为熔融分部ADEA 对应的熔融温度,通过这一方法,由系统误差引起的温度漂移对纯度计算的结果影响不大;

图4. 金属铟前伸斜率示意图

⑤ 将分部比的倒数(1/F)为X 轴,此分部对应的熔融温度为Y 轴作图,见图5;

图5. 纯度分析模型回归校准示意图

⑥ 通常情况下得到图5所示的向上弯曲的曲线,通过不断对熔融面积ABCA 、ADEA 加上面积X 对1/F 重新进行修正,见式(2),直到得到经过修正的接近线性的1/F-T 关系;

x ADEA x ABCA F ++=

1 (2)

⑦ 计算经校正的1/F-T 直线的斜率与截距(T 0),并由式(3)得到TF:

0F 1T T F +?

=斜率 (3)

⑧ 由式(4)计算得到试样中杂质的摩尔分数:

02)(RT H X f

??

-=斜率 (4)

式中, X2:杂质摩尔分数; R: 气体常数,8.314510 J/molK; f

H ?:熔融焓,J/mol;

0T :

纯试样的熔点,K;

6. DSC 法测定纯度的适用范围

在杂质含量较高的情况下,由于杂质的影响,被测样品已背离DSC 测定原理所要求的待测样品为理想的固溶液这一基本要求,因此,该方法不适用于较高杂质的纯度测定。通过美国标准物质研究所(NIST)提供的一系列DSC 纯度测定基准物质(SRM1514),可以对使用DSC 技术测定样品纯度的准确度受杂质影响的程度进行评估。实验表明,在杂质含量高于3%-4%时,测定准确度的误差已高于0.2%,该方法已不适用,对于要求较高的纯度测定(0.1%),杂质应低于2%。 7.方法可靠性验证

用DSC 方法测定化合物纯度,其可靠性必须验证,可通过两种方式:

1、通过其它分析测试手段或数据处理方式证明样品条件满足Van' Hoff 方程的要求;

2、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方法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 8. DSC 方法测定纯度与经典方法比较

实验样品为邻苯二甲酸酐(C 8H 4O 3),它在进口有机化工品中占很大比重。原先采用容量滴定(HG2-319-79)对纯度进行检验,测定平行误差要求小于0.1%。

实验条件:升温速率:0.7?C/min ;起始平衡温度:122.00?C ; 终止温度:136.00?C ; 氮气流速:25~30ml/min ;样品量:~2.5mg 。

通过对DSC 曲线一阶导数,在熔融峰中无隐藏的干扰峰,这可基本排除杂质与样品形成

共熔物的情况。在符合条件的DSC 曲线上选取20等份温度(横坐标)的热焓面积进行处理,一般符合条件的区域为熔融过程10%~50%,即F=0.1~0.5。

对同一邻苯二甲酸酐样本样品分别用容量滴定法和DSC 法测定7次,结果见表1。

设容量标定法的样品为样本1,DSC 热分析法的样品为样本2。

证明容量滴定法与DSC 法测定纯度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别。

当显著性水平α=0.05时,查t 值表(υ=12),t 1-α/2(υ) = t 0.975(12)= 2.179。

t = 1.468 < 2.179 = t 0.975(12), 证明DSC 方法与经典容量方法结果准确度无显著性差别。 9. DSC 方法的重复性与再现性试验 9.1 一致性水平试验方案

一致性水平试验参照GB/T6379.2-2004、ISO5725-2:1994进行设计,共5个实验室参与试验计划,分别为:1号,山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2号,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号,上海检验检疫局化工材料检验中心;4号,TA 公司上海实验室;5号,兵器工业第五三研究所。试验样品邻苯二甲酸酐纯度为3个水平,每个实验室在每个水平上进行7次测试,测试原始数据见表2。

表2 原始数据:邻苯二甲酸酐纯度

),()6,6(82.506.3212/1975.022

2

1υυα-==<=F F S S

9.2 一致性和离群值的检查

由于个别实验室或数据可能与其它实验室或其它数据明显不一致,从而影响到重复性与再现性估计,必须对这些数值进行检查,分别使用柯克伦检验与格拉布斯检验对数据进行检查。

不同实验室一致性水平试验结果在同一水平上的数据分布情况见图6、图7、图8,3

个水平的总体均值分别为761.99?1=m

、125.99?2=m 、742.98?3=m 。从图中可看出,同一水平上的数据分布均较为均匀,分别在总体均值的上下均衡分布,基本无总体偏离情况。

图6 样本1, 邻苯二甲酸酐纯度(761.99?1=m

)

图7 样本2, 邻苯二甲酸酐纯度(125.99?2=m

)

图8 样本3, 邻苯二甲酸酐纯度(742.98?3=m

) ◆ 柯克伦(Cochran)检验

n=7,p=5,柯克伦检验5%临界值为0.392;1%临界值为0.476。

对水平1(761.99?1=m ),实验室3的s 最大:

=

∑2

s 0.002410;柯克伦检验统计值=0.276

对水平2(125.99?2=m ),实验室2的s 最大:

=

∑2

s

0.002249;柯克伦检验统计值=0.287

对水平3(

742.98?3=m ),实验室1的s 最大:

=

∑2

s

0.001402;柯克伦检验统计值=0.449

根据计算结果, 水平3存在单个歧离值,歧离值在数据分析中予以保留。 ◆ 格拉布斯(Grubbs)检验

对单元平均值进行格拉布斯检验,表3给出相关统计参数。根据计算结果,存在单个歧离值,歧离值在数据分析中予以保留。

表3 单元平均值的格拉布斯检验

9.3 重复性与再现性评价

通过对多个水平获得的数据,即可对重复性标准差与再现性标准差进行估计。首先获得

试验样品一致性实验的单元平均值,再计算总平均值m ?及方差,包括重复性方差(r s )、实

验室间方差(L s )及再现性方差(R s ),计算中遇到的主要过程参数包括T 1、T 2、T 3、T 4、T 5,这些参数的定义详见GB/T6379.2-2004、ISO5725-2:1994。

表4邻苯二甲酸酐纯度的单元平均值

表5邻苯二甲酸酐纯度的标准差

表6 邻苯二甲酸酐纯度的R r s s ,计算的过程参数

表7 邻苯二甲酸酐纯度的rj j s m ,

和Rj s 值

测量方法精密度(以质量百分数表示)可引述如下: 重复性标准差(Repeatability): r s 0.021

s0.034

再现性标准差(Reproducibility):

R

这些值的适当范围为99.761%~98.742%(m/m)。这些值是通过有5个实验室参加的一致性水平试验获得的,所测邻苯二甲酸酐纯度的值在上述范围内,试验结果未检测到歧离值,所有试验数据在分析中予以保留。

10. 样品测试

用DSC法检验纯度,在符合检验条件的情况下,其检测下限为98.5%;原则上,对低分子化合物进行纯度测定,特别是那些通过熔点来定性和半定量描述样品性质的化工品,可首先考虑使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进行测定。由于化工品杂质含量通常小于1.5%(wt%wt)水平,因此,对绝大多数化工品的纯度检验,该方法完全适用。该方法尤其适合于纯度较高的化工品的品质、批次、生产过程品控等领域。在实际检验工作中,已对十余种固体有机化工品(见表8)进行了纯度测定,通过与常规检验方法或其它仪器分析法所得结果进行的t-检验,证明完全可用DSC法对这些样品进行纯度测定,该方法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与推广价值。

表8 使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测定的固体有机化工品纯度一览表

化工品名称分子式状态熔点范围(℃)甘露醇(Mannitol)CH2(OH)(CHOH)4CH2OH 白色粉末状结晶165~168

联苯(Diphenyl)(C6H5)2白色鳞片状结晶69~71

硫脲(Thiourea) NH2CSNH2白色粉末状结晶180~182

苯甲酸(Benzoic Acid)C6H5COOH 白色鳞片状结晶~122

烟酸( Nicotinic Acid) C5H4NCOOH 白色针状结晶236~237

肌醇(Inositol)C6H6(OH)6白色粉末状结晶224~227

糠氯酸CHO(CCl)2COOH 白色粉末状结晶~127

水杨酸(Salicylic Acid)C6H4(OH)COOH 白色针状结晶~159

2,5-二甲氧基-4-氯苯胺C8H10O2NCl 灰色粉末状结晶117~120

对甲基苯甲酸(p-Anisic Acid)C6H4(CH3)COOH 白色粉末状结晶182~185

己二酸(Adipic Acid)COOH(CH2)4COOH 无色粉末状结晶~152

衣糠酸(Itaconic Acid) COOHC(CH2)2COOH 白色粉末状结晶162~164

11. 结论

本方法使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测定对化合物纯度进行了测定。

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影响纯度测定准确度的各种因素,找到了得到最佳测定结果的实验条件;在充分研究纯度计算模型基础上,归纳出纯度模型计算参数的设置原则;实验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其它分析手段与数理统计方法进行验证。本方法经过多个实验室参加的一致性水平试验,其精密度、重现性及再现性均较好。

实践证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同时操作简单、不需要标准品、试验周期短、通用性强;适合于化合物的纯度检验,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与推广价值。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食品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7723578.html,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食品中的应用 作者:李琪吕珍珍张娴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2019年第04期 前言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涉及许多跟热能相关的工艺手段,如高温灭菌、煮制、干燥及冷冻等,在这些过程中,食品的性质和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如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热熔变化、相变及流变性改变等,其中伴随的能量的变化可用热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是在程序控温的条件下,测定样品对热能的吸收和释放速率,并以热流率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来表示物质发生热力学变化的参数的一种热分析技术,在食品中广泛应用于比热容、结晶速率、相转变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等的研究。差示扫描量热法可监测温度范围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且所需试样少,适用于多种不同形式和种类的食品样品的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这些性质与蛋白质的结构密切相关。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蛋白质会变性,使蛋白质结构改变,而影响其功能。蛋白质从天然状态变成变性状态一般伴随着分子排列无序化以及结构从折叠状态变成展开状态,差示扫描量热法可以测量在这些状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进而评估加工形式对食品功能性的影响。加热是食品工业中处理大豆蛋白的常见方式,加热过程中蛋白质的天然结构改变而使其凝胶性、乳化性发生变化,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来监测这个过程,可以分析溶剂条件、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加工条件等对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影响。 谷氨酰胺转胺酶是一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加工领域的蛋白质交联剂,它是催化蛋白质分子之间酰基转移的催化剂,使各种蛋白质分子间产生共价交联,从而改善工业食品的产品性能,已成为酶制剂领域研究和生产的热点产品。谷氨酰胺转氨酶作为一种以蛋白质为结构基础的酶制剂,许多因素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从而使其失去活性,如加热、重金属、紫外线照射等,其中温度变化是造成酶失去活性的主要原因,这极大地影响了蛋白质的生产、保存、运输和在较宽泛环境下的使用。加入外源性保护剂可以改善这一问题,如糖类、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等可使活性酶蛋白分子折叠的驱动力和酶蛋白的自由能改变等方面来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可以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来研究改变这些外部条件的情况下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热稳定性变化。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油脂研究中的应用 在油脂加工业,劣质油掺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气相色谱法是检测劣质油掺杂的主要方法,但存在样品前处理复杂、成本高等缺点。差示扫描量热法在检测油脂掺杂方面具有快

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工作原理(DSC)

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工作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仪作为常见的煤炭化验设备—量热仪系列产品中 的一员,在整个的量热仪家族中占据这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以来,工作人员都在熟练的操作这些仪器进行工作,但是,同样也存在不少个的人对这种量热仪究竟是怎样工作的还不是很明白,本文特汇总部分资料说明下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工作原理。 一、示差扫描量热法我们必须的明白这种量热仪运用的原理其实就是示差扫描量热法: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给物质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DSC和DTA仪器装置相似,所不同的是在试样和参比物容器下装有两组补偿加热丝,当试样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热效应与参比物之间出现温差腡时,通过差热放大电路和差动热量补偿放大器,使流入补偿电热丝的电流发生变化,当试样吸热时,补偿放大器使试样一边的电流立即增大;反之,当试样放热时则使参比物一边的电流增大,直到两边热量平衡,温差腡消失为止。换句话说,试样在热反应时发生的热量变化,由于及时输入电功率而得到补偿,所以实际记录的是试样和参比物下面两只电热补偿的热功率之差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果升温速率恒定,记录的也就是热功率之差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 二、差示扫描量热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就是运用了以上的系统原理,现在我们找一款类似的设备看下这种类型的量热仪都有哪些配

置及特点? (一)、主要配置制冷系统除霜功能动态调制DSC功能(二)、主要特点功率补偿型设计原理,直接测定能量和温度而非温度差,灵敏度为微型炉设计,仪器升降温速度快,热慢性小,平衡时间短量热精度±温度精度±温度范围-170℃~+550℃动态量耗(三)、主要用途: 、高分子材料的定性,定量分析、熔点、玻璃化温度、结晶度、熔融热和结晶热、纯度、反应动力学、比热、相转变温度、相容性面向学科: 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胶粘剂,医药,石油化工等不同领域熟悉这种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各种原理及配置后,以后我们在操作这种量热仪的时候就能够做到真正的熟练顺手,同时我们也将更多的一下类似于智能一体定硫仪、定硫仪、自动量热仪、微机全自动量热仪等各种煤炭化验设备,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学习 差示扫描量热仪记录到的曲线称DSC曲线,它以样品吸热或放热的速率,即热流率dH/dt(单位毫焦/秒)为纵坐标,以温度T 或时间t为横坐标,可以测定多种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例如比热容、反应热、转变热、相图、反应速率、结晶速率、高聚物结晶度、样品纯度等。该法使用温度范围宽(-175~725℃)、分辨率高、试样用量少。适用于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及药物分析。 分类

1_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原理

1 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原理 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出物质与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其主要特点是使用的温度范围比较宽(-175~725°C)、分辨能力高和灵敏度高。差示扫描量热仪得到的曲线以每秒钟的热量变化(热流率dH/dt)为纵坐标, 温度为横坐标, 称为DSC曲线, 与DTA 曲线形状相似,但峰向相反。在具体分析中图谱中峰的方向表示吸热或放热(通常峰表示放热,谷表示吸热);峰的数目表示在测定温度范围内待测药物样品发生变化的次数;峰的位置表示发生转化的温度范围;峰的面积反映热效应数值的大小;峰高峰宽及对称性与测定条件有关外,往往还与样品变化过程的动力学因素有关。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两种类型:功率补偿型DSC 和热流型DSC。 1.1功率补偿型DSC 功率补偿型DSC的主要特点是试样和参比物分别具有独立的加热器和传感器,其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试样与参比物容器下装有两组补偿加热丝,当试样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热效应与参比物之间出现温差时,通过差热放大电路和差动热量补偿放大器,使流入补偿电热丝的电流发生变化,当试样吸热时,补偿放大器使试样一边的电流立即增大;反之,当试样放热时使参比物一边电流增大,直到两边达到热平衡,温差消失为止。也就是说,试样在热反应中发生热量变化,由于及时输入电功率而得到补偿,所以实际记录的是试样和参比物下面的两只电热补偿的热功率之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果恒速升温,记录的也就是热功率之差随温度的变化。 1.2 热流型DSC 在热流型DSC中试样和参比物在同一个加热炉内,它们受同一温度-时间程序的监控。热流型DSC的结构如图1-2所示,该仪器的特点是利用鏮铜盘把热量传输到试样和参比物的,并且鏮铜盘还作为测量温度的热电偶结点的一部分。传输到试样和参比物的热流差通过试样和参比物平台下的镍铬板与鏮铜盘的结点所构成的镍铬-鏮铜热电偶进行监控。试样温度由镍铬板下方的镍铬-镍铝热电偶直接监控。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差DT与两者的热流差成正比。为了获得一条水平的理想基线,在热流型DSC的构造中,结构对称性必须很高,温度滞后应该很小,炉温要均匀且总的传热系数必须很大。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原理 应用范围及用途 ◆公司名称:南京汇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品牌:汇诚仪器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600 一、仪器介绍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的是与材料内部热转变相关的温度、热流的关系。应用范围非常广,特别是材料的研发、性能检测和质量控制。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固化反应温度和热效应,物质相转变温度及其热效应的测定、高聚物材料的结晶、熔融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等。 二、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基本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给物质和参比物的功率和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当试样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热效应与参比物之间出现温差?T时,通过差热放大电路和差动热量补偿放大器,使流入补偿电热丝的电流发生变化,当试样吸热时,补偿放大器使试样一边的电流立即增大,反之,当试样放热时,使参比物一边的电流增大,直到两边热量平衡,温差?T消失为止。换句话说,试样在热反应时发生的热量变化,由于及时输入电功率得到补偿,所以实际记录的是试样和参比物下面两只电热补偿的热功率之差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升温速率恒定,记录的也就是热功率之差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

三、差示扫描量热仪的用途 1、成分分析:有机物、无机物、药物、高聚物等的鉴别及相图研究。 2、稳定性测定:物质的稳定性、抗氧化性能的测定等。 3、化学反应研究:研究固体物质与气体反应的研究、催化性能测定、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热测定、相变和结晶过程研究。 4、材料质量检定:纯度测定、固体脂肪指数测定、高聚物质量检验、物质的玻璃化转变和居里点、材料的使用寿命等。 5、材料力学性质测定:抗冲击性能、粘弹性、弹性模量、损耗模数等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说明介绍

聚合物的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差热分析(D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热分析技术。它被定义为:在温度程序控制下,测量试量相对于参比物的热流速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简称DSC(Diffevential Scanning Calovimltry)。DSC技术克服了DTA 在计算热量变化的困难,为获得热效应的定量数据带来很大方便,同时还兼具DTA的功能。因此,近年来DSC的应用发展很快,尤其在高分子领域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常用于测定聚合物的熔融热、结晶度以及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 g;研究聚合、固化、交联、分解等反应;测定其反应温度或反应温区、反应热、反应动力学参数等,业已成为高分子研究方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目的和要求 了解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掌握测定聚合物熔点、结晶度、结晶温度及其热效应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DSC和DTA的曲线模式基本相似。它们都是以样品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热效应为检测基础的,由于一般的DTA方法不能得到能量的定量数据。于是人们不断地改进设计,直到有人设计了两个独立的量热器皿的平衡。从而使测量试样对热能的吸收和放出(以补偿对应的参比基准物的热量来表示)成为可能。这两个量热器皿都置于程序控温的条件下。采取封闭回路的形式,能精确、迅速测定热容和热焓,这种设计就叫做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体系可分为两个控制回路。一个是平均温度控制回路,另一个是差示温度控制回路。

在平均温度控制回路中,由程序控温装置中提供一个电信号,并将此信号于 试样池和参比池所需温度相比较,与之同时程度控温的电信号也接到记录仪进行记录。现在看一下程序温度与两个测量池温度的比较和控制过程。比较是在平均放大器内进行的,程序信号直接输入平均放大器,而两个测量池的信号分别由固定在各测量池上的铂电阻温度计测出,通过平均温度计算器加以平均后,再输入平均温度放大器。经比较后,如果程序温度比两个测量池的平均温度高,则由放大器分别输入更多的电功率给装在两个测量池上的独立电热器以提高它们的温度。反之,则减少供给的电功率,把它们的温度降到与程序温度相匹配的温度。这就是温度程序控制过程。 DSC 与DTA 所不同的是在测量池底部装有功率补偿器和功率放大器。因此在示差温度回路里,显示出DSC 和DTA 截然不同的特征,两个测量池上的铂电阻温度计除了供给上述的平均温度信号外,还交替地提供试样池和参比池的温度差值△T 。输入温度差值放大器。当试样产生放热反应时,试样池的温度高于参比池,产生温差电势,经差热放大器放大后送入功率补偿放大器。 在补偿功率作用下,补偿热量随试样热量变化,即表征试样产生的热效应。因此实验中补偿功率随时间(温度)的变化也就反映了试样放热速度(或吸热速度)随时间(温度)的变化,这就是DSC 曲线。它与DTA 曲线基本相似,但其

化合物纯度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DSC)法

《化合物纯度测定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编制说明 1. 制标任务来源 本标准系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2009B051《化合物纯度测定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的制订,现已完成。 2. 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对低分子化合物进行纯度测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来,在八十年代逐渐发展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它是测量在程序控温下,输入到样品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的关系的技术。又分为功率补偿式(Power Compensation)和热流式(Heat Flux)两种。与其它测定纯度的方法相比,DSC 法测定纯度具有许多优点:试样用量少,快速,操作简便,不需要标准品,不需分离杂质,能测定物质的绝对纯度,由DSC曲线计算出的杂质含量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合于测定高纯度化工医药产品。ASTM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DSC技术测定物质纯度的标准,为DSC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美国药典在1980年20版开始确定DSC法作为药品纯度检验的标准方法推荐使用, 并推荐DSC为药品纯度检验及生产质量控制方面的首选方法。DSC法也被标准定值机构列为可供使用的标准定值方法。 本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2009B051《化合物纯度测定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的制订,部分工作承接山东检验检疫局1999年度科研项目《差示扫描热分析(DSC)对固体有机化工品纯度、熔点测定的研究》(SK9903)的研究内容,并于2001年完成山东省地方标准《邻苯二甲酸酐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纯度测定》的制订。本标准的制订参考了ASTM E 928-01《纯度的差示扫描热法测定标准试验方法》。 本标准立项后,课题组积极组织攻关研究,建立了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对化合物纯度的测定方法,并对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实验条件进行了实验,得到纯度测定的优化条件;同时,组织了多个实验室参加的一致性水平试验,获得了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及再现性数据。 3. 原理 用DSC测定纯度的方法在六十年代中期提出,后经许多研究者对数百种物质进行纯度测

梅特勒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安全操作规程

U66实验工厂梅特勒DSC1差示扫描量热仪安全操作规程 1、差示扫描量热仪操作安全事项 (1)确保所有插座电缆接地良好。 (2)坩锅必须加盖,除非有特殊的测试要求。 (3)炉内必须保持清洁,放置和取出样品时避免硬器碰及炉底。 (4)不得使用易形成爆炸气体混合物的气体。 (5)当测量仪器温度高于100℃时,绝不要断开仪器电源。冷却风扇会因此关闭。 (6)不要触碰炉体、炉盖或刚从炉体中拿出的样品。炉体温度可能高达500℃或700℃,必须使用镊子移动。 (7)不得使用腐蚀性或可燃性的气体吹扫仪器。 (8)关闭电源前,要取出最后的样品坩埚。 (9)不得独自搬动仪器,DSC1重达30公斤。 (10)仪器出现异常,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不得擅自拆卸仪器和维修。 2、差示扫描量热仪操作规程 (1)开机:先打开主机及制冷机电源,打开氮气钢瓶总阀,将干燥气流量阀打开。打开计算机,再打开工作软件。 (2)样品准备:将样品放入坩锅在天平称重,然后盖上锅盖(锅盖根据需要可打若干小孔)用压盖机压封,然后放入主机炉内左侧的传感器上,盖上炉 盖。 (3)工作软件操作程序:点击STARe软件图标,在USER NAME对话框内输入密码,点击确认 (4)在主菜单上下拉SESSION,点击INSTALL WINDOW (5)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DSC1/500/…….,点击ACTIVE (6)在弹出的窗口点击ROUTINE EDITOR (7)选中METHOD中的NEW (8)选击ADD DYN或ADD ISO (9)输入测试参数 (10)点击SEND EXPERIMENT (11)选中ON MODULE (12)点击OK (13)主机指示灯由绿转红,测试开始。

15.-实验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实验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在等速升温(降温)的条件下,测量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随温度变化的技术称为差热分析,简称DTA(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试样在升(降)温过程中,发生吸热或放热,在差热曲线上就会出现吸热或放热峰。试样发生力学状态变化时(如玻璃化转变),虽无吸热或放热,但比热有突变,在差热曲线上是基线的突然变动。试样对热敏感的变化能反映在差热曲线上。发生的热效大致可归纳为: (1)发生吸热反应。结晶熔化、蒸发、升华、化学吸附、脱结晶水、二次相变(如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气态还原等。 (2)发生放热反应。气体吸附、氧化降解、气态氧化(燃烧)、爆炸、再结晶等。(3)发生放热或吸热反应。结晶形态转变、化学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固态反应等。 用DTA方法分析上述这些反应,不反映物质的重量是否变化,也不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它只能反映出在某个温度下物质发生了反应,具体确定反应的实质还得要用其他方法(如光谱、质谱和X光衍射等)。 由于DTA测量的是样品和基准物的温度差,试样在转变时热传导的变化是未知的,温差与热量变化比例也是未知的,其热量变化的定量性能不好。在DTA基础上增加一个补偿加热器而成的另一种技术是差示扫描量热法。简称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因此DSC直接反映试样在转变时的热量变化,便于定量测定。 DTA、DSC广泛应用于: (1)研究聚合物相转变,测定结晶温度T c 、熔点T m 、结晶度X D 。结晶动力学参数。 (2)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 (3)研究聚合、固化、交联、氧化、分解等反应,测定反应热、反应动力学参数。 一、目的要求: 1.了解DTA、DSC的原理。 2.掌握用DSC测定聚合物的T g 、T c 、T m 、X D 。 二、基本原理: 1.DTA 图(11-1)是DTA的示意图。通常由温度程序控制、气氛控制、变换放大、显示记录等部分所组成。比较先进的仪器还有数据处理部分。温度程序控制是使试样在要求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控制,如升温、降温、恒温等,它包括炉子(加热器、制冷器等)、

实验2 聚合物的热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实验二聚合物的热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在等速升温(降温)的条件下,测量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随温度变化的技术称为差热分析,简称DTA(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试样在升(降)温过程中,发生吸热或放热,在差热曲线上就会出现吸热或放热峰。试样发生力学状态变化时(如玻璃化转变),虽无吸热或放热,但比热有突变,在差热曲线上是基线的突然变动。试样对热敏感的变化能反映在差热曲线上。发生的热效大致可归纳为: (1)发生吸热反应。结晶熔化、蒸发、升华、化学吸附、脱结晶水、二次相变(如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气态还原等。 (2)发生放热反应。气体吸附、氧化降解、气态氧化(燃烧)、爆炸、再结晶等。(3)发生放热或吸热反应。结晶形态转变、化学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固态反应等。 用DTA方法分析上述这些反应,不反映物质的重量是否变化,也不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它只能反映出在某个温度下物质发生了反应,具体确定反应的实质还得要用其他方法(如光谱、质谱和X光衍射等)。 由于DTA测量的是样品和基准物的温度差,试样在转变时热传导的变化是未知的,温差与热量变化比例也是未知的,其热量变化的定量性能不好。在DTA基础上增加一个补偿加热器而成的另一种技术是差示扫描量热法。简称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因此DSC直接反映试样在转变时的热量变化,便于定量测定。 DTA、DSC广泛应用于: (1)研究聚合物相转变,测定结晶温度T c、熔点T m、结晶度X D。结晶动力学参数。 (2)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3)研究聚合、固化、交联、氧化、分解等反应,测定反应热、反应动力学参数。 一、目的要求: 1.了解DTA、DSC的原理。 2.掌握用DTA、DSC测定聚合物的T g、T c、T m、X D。 二、基本原理: 1.DTA 图(11-1)是DTA的示意图。通常由温度程序控制、气氛控制、变换放大、显示记录等部分所组成。比较先进的仪器还有数据处理部分。温度程序控制是使试样在要求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控制,如升温、降温、恒温等,它包括炉子(加热器、制冷器等)、控温热电偶和程序温度控制器。气氛控制是为试样提供真空、保护气

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将和差热分析技术一起讨论。为此,光将这两种技术作一比较,以便了解实际应用时究竟采用哪种技术更为有益.DTA和DSC的主要区别:DTA测定的是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T了,而DSC 测定的是热流率dH/dt,定量方便。因此,DSC的主要优点就是热量定量方便,分辨率高,灵敏度好.其缺点是使用温度低。以美国SII公司生产的DSC7020,最高温度只能到725℃.一般用到600℃以上,基线便明显变环,已不能使用最高灵敏度档.对于DTA,因为没有补偿加热器,目前超高温DTA,可做到2400℃,一般高温炉也能作到l 500一]700℃.所以,需要用高温的矿物、冶金等领域还只能用DTA.对于需要温度不高,而灵敏度要求很高的有机物高分子及生物化学领域,DSC则是一种很有用的技术,正因如此,其发展也非常迅速.本书列举的DSC曲线,就是用美国Perkin—Elmer公司生产的DSC—7型仪器测定的,见附录2. 近年来,DTA和DSC在高分子方面的应用特别广泛,如研究聚合物的相转变,测定结晶温度T c。结晶度θ,熔点T m,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破璃化转变温度了T g,以及研究聚合、固化、交联、氧化、分解等反应,并测定反应温度成反应温区、反应热、反应动力学参数等.图1.29说明这两种技术在聚合物科学上的应用.图1.30例说明聚合物材料各种热行为在DTA(DSC)曲线上的表现形式. 这里仅就应用DTA(DSC)曲线测定熔点、比热容、玻璃化转变温度、纯度、结晶变、固化反应工艺参数相固化反动力学参数,以及聚合物材料组成的剖析等作简要的介绍.

聚合物的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实验名称:聚合物的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年级:2011级材料化学日期:2013-10-17 姓名:学号:同组人: 一、预习部分 1、差热分析 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法是一种重要的热分析方法,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或者时间的关系的一种测试技术。该法广泛应用于测定物质在热反应时的特征温度及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包括物质相变、分解、化合、凝固、脱水、蒸发等物理或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无机、有机、特别是高分子聚合物、玻璃钢等领域。差热分析操作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现同一试样在不同仪器上测量,或不同的人在同一仪器上测量,所得到的差热曲线结果有差异。峰的最高温度、形状、面积和峰值大小都会发生一定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热量与许多因素有关,传热情况比较复杂所造成的。虽然过去许多人在利用DTA进行量热定量研究方面做过许多努力,但均需借助复杂的热传导模型进行繁杂的计算,而且由于引入的假设条件往往与实际存在差别而使得精度不高,差示扫描热法(简称DSC)就是为克服DTA在定量测量方面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20世纪60年代,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被提出,其特点是使用温度范围比较宽,分辨能力和灵敏度高,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功率补偿型DSC和热流型DSC,主要用于定量测量各种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程序升温的条件下,测量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能量差随温度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有补偿式和热流式两种。在差示扫描量热中,为使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差保持为零在单位时间所必需施加的热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为DSC曲线。曲线的纵轴为单位时间所加热量,横轴为温度或时间。曲线的面积正比于热焓的变化。DSC与DTA原理相同,但性能优于DTA,测定热量比DTA准确,而且分辨率和重现性也比DTA好。由于具有以上优点,DSC在聚合物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大部分DAT应用领域都可以采用DSC进行测量,灵敏度和精确度更高,试样用量更少。由于其在定量上的方便更适于测量结晶度、结晶动力学以及聚合、固化、交联氧化、分解等反应的反应热及研究其反应动力学。 2、DSC的工作原理 DSC和DTA的曲线模式基本相似。它们都是以样品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热效应为检测基础的,由于一般的DTA方法不能得到能量的定量数据。于是人们不断地改进设计,直到有人设计了两个独立的量热器皿的平衡。从而使测量试样对热能的吸收和放出(以补偿对应的参比基准物的热量来表示)成为可能。这两个量热器皿都置于程序控温的条件下。采取封闭回路的形式,能精确、迅速测定热容和热焓,这种设计就叫做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体系可分为两个 控制回路。一个是平均温度控制回路,另一个是差示温度控制回路。 在平均温度控制回路中,由程序控温装置中提供一个电信号,并将此信号于试样池和参比池所需温度相比较,与之同时程度控温的电信号也接到记录仪进行记录。现在看一下程序温度与两个测量池温度的比较和控制过程。比较是在平均放大器内进行的,程序信号直接输入平均放大器,而两个测量池的信号分别由固定在各测量池上的铂电阻温度计测出,通过平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合物热性能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测定聚合物热性能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DSC 的基本原理,通过DSC 测定聚合物的加热及冷却谱图; 2. 通过DSC 测定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g T 、熔点)(m T 和结晶温度)(c T 二、实验原理 (1)原理 DSC 分为功率补偿式DSC 和热流式DSC 。图1是功率补偿式DSC 示意图。 图1 功率补偿式DSC 示意图 当试样发生热效应时,如放热,试样温度高于参比物温度,放置在它们下面的一组差示热电偶产生温差电势,经差热放大器放大后送入功率补偿放大器,功率补偿放大器自动调节补偿加热丝的电流,使试样下面的电流减小,参比物下面的电流增大。降低试样的温度,增高参比物的温度,使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T 趋于零。上述热量补偿能及时、迅速完成,使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始终维持相同。 (2)DSC 曲线 图2是聚合物DSC 曲线的模式图。当温度升高,达到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时,

试样的热容由于局部链节移动而发生变化,一般为增大,所以相对于参比物,试样要维持与参比物相同温度就需要加大试样的加热电流。由于玻璃化温度不是相变化,曲线只产生阶梯状位移,温度继续升高,试样发生结晶则会释放大量结晶热而出现吸热峰。再进一步升温,试样可能发生氧化、交联反应而放热,出现放热峰,最后试样则发生分解、吸热、出现吸热峰。并不是所有的聚合物试样都存在上述全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图2 聚合物DSC 曲线的模式图 确定T g 的方法是由玻璃化转变前后的直线部分取切线,再在实验曲线上取一点,使其平分两切线间的距离A ,这一点所对应的温度即为T g 。 T m 的确定,由峰的两边斜率最大处引切线,相交点所对应的温度取作为T m ,或取峰顶温度作为T m 。 T m 通常也是取峰顶温度。如果100%试样的熔融热*f H ?已知,则试样的结晶度可以用下式计算: 结晶度%100/* ???=f f D H H X (3)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DSC 的原理和操作都比较简单,但取得精确的结果却很不容易,因为影响因素太多,这些因素有仪器因素、试样因素。仪器因素主要包括炉子大小和形状、热电偶的粗细和位置、加热速度、测试时的气氛、盛放样品的坩埚材料和形状等。试样因素主要包括颗粒大小、热导性、比热、装填密度、数量等。在固定一台仪器时,仪器因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加热速度,样品因素中主要是样品的数量和

DSC 聚合物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分子物理指导老师:成绩: 实验名称:聚合物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实验类型:物性分析实验组别:第一组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基本原理及仪器使用方法; 2、测量聚乙烯的DSC曲线,并求出其Tm等。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程序升温的条件下,测量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能量差随温度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有补偿式和热流式两种。在差示扫描量热中,为使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差保持为零在单位时间所必需施加的热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为DSC曲线。曲线的纵轴为单位时间所加热量,横轴为温度或时间。曲线的面积正比于热焓的变化。DSC与DTA原理相同,但性能优于DTA,测定热量比DTA准确,而且分辨率和重现性也比DTA好。由于具有以上优点,DSC在聚合物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大部分DAT应用领域都可以采用DSC进行测量,灵敏度和精确度更高,试样用量更少。由于其在定量上的方便更适于测量结晶度、结晶动力学以及聚合、固化、交联氧化、分解等反应的反应热及研究其反应动力学。 DSC在聚合物中的应用:DSC在聚合物中领域有广泛的应用:①物性(如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结晶温度、结晶度、比热容等)测定;②材料测定;③混合物组成的含量测定;④吸附、吸收和解吸过程研究;⑤反应性研究(聚合、交联、氧化、分解,反应温度或温区等);⑥动力学研究。 三、主要仪器设备 差动热分析仪;电子天平;PET样品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开机预热30min。转动手柄将电炉的炉体升到顶部,然后将炉体向前方转出。 2、制样:准确称量5-6mg PET样品于坩埚中,放在样品支架的左侧托盘上,α-Al2O3参比坩埚放在右侧的托盘上。小心地合上炉体,转动手柄将电炉的炉体降回到底部。 3、将“差动/差热”开关置于“差动”的位置,量程开关置于±100μV的位置。设定升 温范围为0-300℃,升温时间为1h,并在软件中设定相关参数。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合物的热性能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年级、班级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实验类型 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评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分析的概念; 2.了解DSC的基本原理; 3.掌握DSC测试聚合物Tg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是在程序温度控制下,测量试样与参比物之间单位时间内能量差(或功率差)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它是在差热分析(DTA,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热分析技术,DSC在定量分析方面比DTA要好,能直接从DSC曲线上峰形面积得到试样的放热量和吸热量。 差示扫描量热仪可分为功率补偿型和热流型两种,两者的最大差别在于结构设计原理上的不同。一般试验条件下,都选用的是功率补偿型差示扫描量热仪。仪器有两只相对独立的测量池,其加热炉中分别装有测试样品和参比物,这两个加热炉具有相同的热容及导热参数,并按相同的温度程序扫描。参比物在所选定的扫描温度范围内不具有任何热效应。因此在测试的过程中记录下的热效应就是由样品的变化引起的。当样品发生放热或吸热变化时,系统将自动调整两个加热炉的加热功率,以补偿样品所发生的热量改变,使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始终保持相同,使系统始终处于“热零位”状态,这就是功率补偿DSC仪的工作原理,即“热零位平衡”原理。如下图为功率补偿式DSC示意图。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耐驰公司400PC DSC仪;铝坩埚;电子天平;镊子;高纯氮气 试剂:PVC粉末;PMMA;PP 四、实验条件 PVC粉末:室温~150℃ PMMA:室温~150℃ PP: 五、实验步骤 1. 打开气源; 2.开启仪器主机电源; 3.开启电脑主机; 4.找到DSC测试软件并打开; 5.在窗体选项栏点击诊断,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气体与开关选项; 6.在出现的气体与开关小窗体中勾选保护气2与吹扫气2选项,然后点击确定; 7.称量5-10mg样品,用铝坩埚装好样品,盖上盖子压好; 8. 在窗体选项栏点击文件-新建,在出现的DSC200PC测试参数中点击样品选项,填好名称与样品质量,点击继续; 9.在出现的打开温度较正窗口点击选取温度校正文件打开;再在出现的打开灵敏度较正窗口点击选取灵敏度校正文件打开; 10.进入DSC温度设定程序窗口按照样品测试条件设定温度,点击继续; 11.在设定测量文件名窗口为将要测试的样品的数据结果命名,点击保存; 12.点击“开始”,开始测量样品。 13.测试结束后,使用Proteus Analysi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仪实验报告

4.差示扫描量热仪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差示扫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差热扫描量热仪的基本构造; 2.掌握差热扫描量热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能量差随温度变化关系的一种技术。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功率补偿型DSC和热流型DSC两种类型。常用的功率补偿DSC是在程序控温下,使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相等,测量每单位时间输给两者的热能功率差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种方法。DSC是在控制温度变化情况下,以温度(或时间)为横坐标,以样品与参比物间温差为零所需供给的热量为纵坐标所得的扫描曲线。 当试样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热效应与参比物之间出现温差ΔT时,通过差热放大电路和差动热量补偿放大器,使流入补偿电热丝的电流发生变化,当试样吸热时,补偿放大器使试样一边的电流立即增大;反之,当试样放热时则使参比物一边的电流增大,直到两边热量平衡,温差ΔT消失为止。换句话说,试样在热反应时发生的热量变化,由于及时输入电功率而得到补偿,所以实际记录的是试样和参比物下面两只电热补偿的热功率之差随时间t的变化的关系。 三、实验仪器 差示扫描量热仪Q100(DSC)测量的是与材料内部热转变相关的温度、热流的关系,应用范围非常广,特别是材料的研发、性能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的特性,如玻璃化转变温度、冷结晶、相转变、熔融、结晶、产品稳定性、固化/交联、氧化诱导期等,都是DSC的研究领域。美国TA仪器公司生产。 主要附件:Q系列Advantage操作软件及分析软件λ,压片机λ 技术参数: 温度范围:-90℃~ 550℃(压缩机制冷);温度准确度:±0.1℃;温度精度:±0.01℃;量热精度(基于标准金属):±1 %;最大量热灵敏:0.2μW;基线弯曲(-50℃~300℃):10μW;基线重现性:10μW;动态范围:+/-500mW;线性升温速率:0.01 ~ 200℃/min;峰高/半峰高:2.2mW/℃ 功能应用:高分子材料的固化反应温度和热效应、物质相变温度及其热效应测定、高聚物材料的结晶、熔融温度及其热效应测定、高聚物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