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SP1-绪论

DSP1-绪论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讲绪论 现代西方哲学泛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各国产生和流传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 西方哲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转折:从古希腊哲学转向中世纪哲学;从中世纪转向近代西方哲学;从近代西方哲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从“文艺复兴”到黑格尔这一近代欧洲哲学的人文精神突出地表现为理想主义精神,上帝的万能被代之以理性的万能。哲学家们大都自觉地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与作为其对象的(客体)的世界区分开来,即把心灵和肉体、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区分开来,并由此来探讨主体如何认识和作用于客体、客体如何作用和呈现于主体。哲学基本问题非常明确地表现为主客、灵肉、心物、思有关系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途径是理性反思,因此,这个由认识论转向所开辟的哲学的新时代被称为理性(或反思)的时代。 但由于对理性的不正确理解、以及主客分离的理论前提,近代西方哲学却又走向了独断论、思辨的形而上学和二元论。人的理性成了与人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相分离的思辨理性(表现在唯理论和思辨哲学家那里)或工具理性(表现在经验论者和实验自然科学家那里)。人和世界都被狭隘化了。人的存在被抽象化为理性的化身,世界成了由人的理性所构成的世界。主客、心物、灵肉的分裂使人要么沦落为一架没有血肉、更没有灵魂的机器,要么成为形而上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尊严和全面发展消失不见了,近代西方哲学转到了它过去所反对的东西方面。 近代西方哲学之走向终结既是一种根本性的变更,又是一种自然的发展。从笛卡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前到文艺复兴)到黑格尔的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从主客、心物、思有等二元分立出发运用理性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已完成了它的发展历程,在某些方面成了哲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现在需要从整体上对它重新加以反思甚至扬弃了。但这种变更是一种自然的发展,因为它既合乎哲学和思想文化本身发展的逻辑,又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换言之,这种变更既有思想和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源(认识根源),又有社会历史根源。 19世纪中期(可往前推到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逝世或更早一些)前后的一段时期是现代西方哲学开始形成的时期。一些哲学家,其中最突出的是叔本华和克尔

毒理学第一讲 绪论 基本原理

第一章 药物毒理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毒理学概述 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X enobiotics )对生物有机体毒性作用性质和机理的一门学科。 早期毒理学:研究不同毒物的使用,着重毒物对机体的急性危害或致死作用 ★ 外源化合物(X enobiotics ):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药物、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及环境化学物等。 内源化学物:是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毒理学:是研究毒性物质对机体的有害作用及其发生、机制、结果以及危害因素的科学。主要用于对外源性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药物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已广泛体现在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及临床合理用药。 ●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 ):是研究药物对生物有机体毒性作用性质和机理的一门学科。 药物是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其特殊性在与药物具有明显的两重性, 它一方面可以解除人们的病痛,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化学异物,可能会对用 药的有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 )。 药物毒理学工作者即研究、分析和阐述药物对机体的这种损害作用。 药物毒理学的研究目的 1、了解药物的毒性反应 确定药物毒性作用的剂量,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剂量依据,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关键取决于剂量。 16世纪 瑞士 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 ) All substances are poisons :there is none that is not a poison. The right dose differentiates a poison and a remedy. 在新药开发阶段有助于评价一个新药是否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倘若一个新化合物其治疗剂量与毒性剂量十分接近,则开发成新药的价值就几乎不存在了。 在临床上有助于医生合理地使用药物,临床医生安全、合理地用药有赖于对药物毒理学知识的详尽了解,包括人所能耐受的剂量及不同剂量下产生的中毒症状,从而密切注意和及药物是一把双刃剑 治病 致病 药物毒理学 Pharmaceutical toxicology 药理学 pharmacology 安全合理用药

传热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绪论 热量传递过程由导热、对流、辐射3三种基本方式组成。 一 导 热 导热又称热传导,是指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无相对位移或不同温 度的各部分直接紧密接触时,依靠物质内部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进行热量传递的现象。 1、 傅里叶公式 A t t w w δ λ 2 1-=Φ (W ) λ——导热系数,)(C m W ο?。(物理意义:单位厚度的物体具有单位温度差时,在单位时间内其单位面积上的导热量。) 2、热流密度 λ λδR t t t A q w w ?=-=Φ=21 (W/m 2) 二 热对流 热对流,依靠流体的运动,把热量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1、 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流体与温度不同的固体壁面接触时所发生的传热过程。 区别 2、 牛顿冷却公式 )(f w t t h q -= h ——对流换热系数,W/(m 2·)。(物理意义:流体与壁面的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三 热辐射 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或光子)来传递热量的过程。 1、 特点 ○ 1辐射能可以通过真空自由地传播而无需任何中间介质。 ○ 2一切物体只要具有温度(高于0K )就能持续地发射和吸收辐射能。 ○ 3不仅具有能量传递,还有能量的转换:热能——电磁波——热能。 2、 辐射换热:依靠辐射进行的热量传递过程。 3、 辐射力 物体表面每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对外辐射的全部能量。 4 100? ? ? ??=T C E b (W/m 2) C b ——辐射系数,C b =5.67W/(m 2·K 4)。 4、 辐射量计算 ??? ? ??????? ??-??? ??=424121100100T T C q , 四 传热过程 1、 总阻

第一讲绪论

一、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分子生物学则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一 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 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 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 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二、分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 1,生物体是由蛋白质、核酸、脂肪、糖类、维生素等多种有机分子以及C、H、O、N、P、S等一些无机元素组成 2,各种生物都是以ATP(三磷酸腺苷)为贮能分子 3,核酸:由8种核苷酸组成 4,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 5,各种生物的遗传密码三联子是统一的

三分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 1,核酸分子生物学 2,蛋白质分子生物学 3,细胞信号转导 进化论: 19世纪初期,西方人信基督教,上帝创造一切,亚当、夏娃。 1859年,伟大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确立了进化论的概念。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达尔文学说

2、细胞学说(1847) 细胞是一切多细胞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 将植物学和动物学联系在一起,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向微观领域的发展。 德国 Schleiden(施莱登) 细胞学说的始人之一 德国 Schwann 施旺 动物学家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分离定律 3.现代分子生物学史中的主要里程碑当两种不同植物杂交时,它们 的下一代可能与亲本之一完全 相同,他把这一现象称为统一 律。 孟德尔Gregor Mendel (1822-1884),奥地利科 学家,经典遗传学的奠 基人。将不同植物品种杂交后的F1代种子再进行杂交或自交时,下一代就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发生分离,因而具有不同的形式,他把这一现象称为分离规律。

翻译第一讲 翻译绪论(1)

翻译绪论 一、翻译的性质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为它集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信息理论等学科之特点于一身,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已经拥有了它自己的一套抽象的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形成了它自己独立的体系,而且在相当一部分的语言材料中这些方法正在逐渐模式化。由此可见,视角的不同可以导致对翻译性质认识的差异。下面是部分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的定义,由此可见人们在翻译性质认识上的差别: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 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follows:The replacement of textur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TL). (Catford) 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parole of one language is transferred into the parole of another with the content i.e. meaning unchanged. (Barhudarov)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郭沫若) ……translation is first a science, which entails the knowledge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facts and the language that describes them-here, what is wrong, mistakes of truth, can be identified; secondly, it is a skill, which calls for appropriate language and acceptable usage; thirdly, an art, which distinguishes good from undistinguished writing and is the creative, the intuitive, sometimes the inspired, level of the translation; lastly, a matter of taste, where argument ceases, preferences are expressed, and the variety of meritorious translation is the reflection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Newmark)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