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揭阳市普宁二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揭阳市普宁二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揭阳市普宁二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要欣赏诗词,须看诗词人“说话”的艺术。李义山的《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不说如今追忆,惘然之情,令人不可为怀;却说可待追忆,即在当时已是惘然不胜了。如此,不但惘然之情,加倍托出,而且宛转低迴,馀味无尽。晏小山作《鹧鸪天》,写道:“醉拍青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此词写怀人念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而归信无凭,空对来书,流泪循诵―—此本相思之极致也,而词人偏曰:来书纸上诉说相思,何能为据?莫如丢开,枉费伤心之泪,话似豁达,实则加几倍写相思之挚。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如果直言白讲,“我如何如何相思呀”,不但不能感人,而且根本不成艺术。

要欣赏诗词,不能不提“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所创,但专用它讲诗词的,自以他为代表。词他认为,诗有境界更佳,否则反是。其说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欧公的“绿杨楼外出秋千”,着一“出”字而境界全出矣。究其实际,境界仍然是我们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那个“传神”的事情。人们讲诗词时,最尚者是神韵。有神,方有容光焕发;有韵,方有言外之味,神与绘画密切相关,韵本音乐声律之事.可知无论“写境”(如实写照)还是“造境”(艺术虚构),都必须先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否则不可能有神韵之可言。由是而观,不难悟及:境界,并非最高之理想,盖境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之分,怎能说只要一有境界,便成好诗词呢?龚自珍尝笑不学之俗流也要作诗,开口便说“柳绿桃红三月天”,以为这俗不可耐。能说这句诗没有任何境界吗?不能的,它还是自有它的境界,问题何在?就在于没有神韵。东坡于同时代词人柳永,特赏其《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以为“高处不减唐人”。这“高处”何摇?不是说柳永写出了境界,而是说词句极有神韵。境界有时是死的,神韵却永远是活的。

要欣赏诗词,须稍稍懂得自己民族的文学艺术上的事情,遇见文学史上的掌故、佳话等,不能都当作陈言往事而弃之不顾,杜甫称赞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有人硬说这是“贬”词、这实是诗圣老杜拈出的最高标准,析言之,即声清,意新,神俊,气逸。这是从魏晋六朝开始,经无数诗人摸索而形成的总结性的理论表述,如呆我们对这些一无所知,又怎能谈到欣赏二字呢?

(选自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词典>序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词人讲求“说话”的艺术。和直接抒情相比,“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表达的相思离恨之情更

感人。

B.要欣赏诗词,不能不提“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人们认为,诗歌的境界是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最“传神”的事情。

C.境界有时是死的,神韵却永远是活的。苏轼“高处不减唐人”的评价,在作者看米,其实是在夸赞诗句极富神韵。

D.有人误以为“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在贬低李白,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魏晋六朝以来形成的诗歌创作理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递进式论证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欣赏古典诗词,层次清晰,详略得当。

B.为了论证鉴赏诗歌要关注“说话”的艺术,文章引用了李义山、晏小山诗词中的句子。

C.文章举龚自珍取笑不学之俗流与东坡赞扬柳永例子,论证了神韵在诗歌创作中豹重要性。

D.为使论证的问题更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文章引用了大量诗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红杏枝头春意闹”和“绿杨楼外出秋千”分别用“闱”和“出”展现了诗词的境界,可见诗词的境界总会通过某一个字传递出来。

B.作为专用“境界”讲诗词的典型代表,王国维尤其重视诗歌的境界,他认为培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之分,诗词有境界更佳。

C.人们讲诗词时,最尚者是神韵。在创作中,无论是写实还是虚构,要写出只有神韵的作品,必须先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D.在欣赏诗词时,读者只要稍稍懂得自己民族的文学艺术上的事情,遇见文学史上的掌故、佳话,就不能当作陈言往事而弃之不顾。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匠

吴晓

画匠已经三年没上铜山了。画匠没了铜山就没有了生计,没有了生计眼看就要失了手艺,画匠心里焦急。

闺女全看在了眼里。这天,她哄画匠说,“爹,今天正月十六,我陪你上山吧,去看看木雕,檀香的,好闻着呢。”画匠动心了。换上中山装,带上礼帽,跟闺女上山了。临行,他又带上了最近塑的几十件小玩意。

到了山门,画匠看到了一个相熟的朋友在景区门口卖香火。画匠上去和朋友打招呼,周遭的老商户都和画匠有些交情,看见了不约而同围上来,说,“这不是画匠吗?多日子没见了?咋不来铜山了?” 画匠的朋友就上来打圆场,说,“来啥呢?泥爷泥奶都换成了木头爷木头奶了,咱庄稼人还拜个啥劲?木头里能长出麦穗来?”众人附和,画匠的脸愁苦得能拧出水来。进得山门,画匠直奔东大殿。东大殿里供着如来佛,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画匠记得当年塑文殊菩萨的坐骑时,他还管闺女要了俩玻璃球,给青狮当眼珠子,这是多年前的事了。闺女说,“爹,你闻闻,香吧,檀香木。”

画匠正神游呢,一下子被闺女拉回到了现实,他抬头看,眼前是一排披红挂绿的木雕神像,素白的脸,傲着呢。他的眼睛猛然被木雕脸上的白光给刺伤了,一低头,眼泪落到了大殿的青砖地面上。

“走,走。”他扯扯闺女的袖子,悻悻地往滴水崖去。

那个原本立在崖下,朴素得像个邻家婆婆的滴水奶奶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个菩萨样的木雕神像。画匠的心里又疼了一下。

“你带我去看看他们。”

闺女知道爹说的是谁,便带着画匠绕过一片茶园,来到几株竹子下,指着远处黑咕隆咚的山罅隙说,“诺,在那呢。”

闺女说,“爹,你别难过,出顶的泥塑还留着呢,上去看看?

画匠说,“不看了不看了,早晚也要……唉!我管不了他们,看了净心疼,去人多的地方卖小玩意吧。”

闺女就把画匠带到戏台子那,摊开红绒布,把画匠塑的小玩意摆摆好,等人买。

画匠坐在溜地上,戴上老花镜,从随身带的工具包里取出一团河泥,拍拍搓搓,很快捏出一个弥勒佛的样儿。定了大样后,又取出师父传给他的一套象牙劈刀,抽出最最小号的一个,认真地抠、挖、抹、摸起来。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直到弥勒佛塑成了,也没有一个人来买,哪怕是问个价码也好。闺女有些不耐烦。

“收了吧,爹。”她说。“不收,等。”

刹戏了。人流汹涌着往山下去。“收了吧,爹。”闺女又说。

“不收,等。”

终于,一辆自行车调转头向他们来了。“师傅,这些,多少钱?"那人从车上下来,小心地询价。

“二十块钱一个。”画匠没抬头,闺女替他说。

“好!真好!”那人俯下身,仔细地打量起这些小玩意,“我全要了,你出个价吧师傅。”“一千。”闺女说。

“好!成交。”那人开始从包里往外数钞票,唰唰,唰唰。

闺女激动起来,拍拍画匠的手,小声说,“这么多钱,你也看看呀爹。”画匠这才抬起头,定定地盯着那

人的脸看。看了一会儿,说,“你干嘛的?”

那人乐了,“师傅,你莫不是嫌钱少,后悔了?我没那么多钱,我是美院的学生,我来这采风的。画匠笑了,他慢悠您地说,“这些,不要钱,另外还送你一套泥塑刀。”

画匠边说边从工具包里往外取象牙刀具。这下可把闺女吓坏了,她哭丧着脸说,“爹,你干吗呢?这可是你的宝贝。”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3年第17期,有删改)

4. 简析小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5.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6. 概括“闺女”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并说明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7. 请探究结尾处“画匠笑了”的丰富意蕴。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着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着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8.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 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 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学、获奖更重要。

D. “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9. 本文一开头就写了“我”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10. 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文言文阅读(完成9-12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

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1. 下列加点的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B.左右既前,斩荆轲。

C.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D.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12.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A.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B. 夫晋,何厌之有?

C.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13. 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B. “至陛下”一句中,陛下,是对君王的称呼。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郎中在这里指宫廷的侍卫。

C.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假借在这里是宽容、原谅之意。

D. “乃朝服,设九宾”中的“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

引上殿。

14. 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B.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C. 左右既前,斩荆轲。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5. 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高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堰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人欲招青山,而青山不来,于责怪:青山你如此傲慢,有谁会再未喜欢你?

B.“岁晚太寒生”中的“寒”既指自然界的寒,也可以理解为人内心的寒。

C.下片续写明月从“来”到“去”。表明诗人听别人吟诵《离骚》,夜深未眠。

D.下片着重写山中明月,既承接上片谕劝我溪边住”,又展示明月与词人的情谊。

17.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写女主人公追忆当年与男主人公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通过夸张、侧面描写表现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9.苏轼被贬黄州,于东坡之上建房开园以自足,纵游大好河山来排遣其遭贬的愁闷情绪。且将其书房命名为“雪堂”,于其中读书自乐,并吟诗作赋来表明其高洁情操、美好品德。请据此为下面对联写一条下联。筑室东坡,游壮丽山河遣愁怀。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2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问题。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广州汉溪长隆地铁站安检时被要求卸妆。对此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称,视频中乘客妆容较为惊悚,脸上带有“血迹”,要求卸妆是为避免引起其他乘客恐慌。该网友解释称这是长隆旅游区在搞万圣节的活动,画惊悚妆出门是为参加活动,大家应该理解。

对这一解释,质疑与理解者兼而有之。请任选一立场,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达得体,70字以内。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继清华、北大毕业生涌入深圳某中学之后,2020年8月,一张杭州余杭区街道招聘公示的截图再度引发网友关注。这份长长的公示名单里,清一色是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他们是哲学、法律、传播学、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等专业的硕士或博士。

有网友评论说:名牌大学硕士、博士到街道工作“屈才”了,基层招聘高材生是浪费人才。有关方面负责人认为:招聘优秀大学生到基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基层很多工作专业性强,亟需更多的青年才俊。应聘的毕业生们表示:国家号召年轻人到基层去,我们觉得基层很锻炼人;我们看中的是这里的发展潜力和活力,这里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参加兴华中学团委与学生会联合举办的“青年的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主题座谈会,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B项,“人们认为,诗歌的境界是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最‘传神’的事情”是错误的。由原文“其说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欧公的‘绿杨楼外出秋千’,着一‘出’字而境界全出矣。究其实际,境界仍然是我们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那个‘传神’的事情”可知,“诗词有境界更佳”是王国维的观点,

另外,“最”字于文无据。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A项,“文章采用递进式论证结构”是错误的。文章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可见诗词的境界总会通过某一个字传递出来”是错误的。由原文“其说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可知,“可见诗词的境界总会通过某一个字传递出来”于文无据。

B项,“他认为培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之分”是错误的。由原文“由是而观,不难悟及:境界,并非最高之理想,盖境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之分,怎能说只要一有境界,便成好诗词呢?”可知,“他认为境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之分”是作者的观点,与王国维的看法并不一致。

D项,“只要稍稍懂得”表述错误,由原文“须稍稍懂得”可知,“稍稍懂得”是必要条件;“就不能当作陈言往事而弃之不顾”表述错误,由原文“不能都当作”可知,并不是所有的掌故、神话都不能当作陈言往事而弃之不顾。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内容上,看句段写了什么,有什么独特之处;结构上,根据句段在文中的位置确定,或引起下文,或承上启下,或总结全文,或贯通全文等。文章的第三段中画匠的朋友的话“来啥呢?泥爷泥奶都换成了木头爷木头奶了,咱庄稼人还拜个啥劲?木头里能长出麦穗来?”,这一情节承接上文交代了花匠不去铜山,心中焦急的原因:现在的铜山将花匠的泥塑都换成了木雕。同时这一段为下文写山上的泥雕塑换成木雕神像的情节作铺垫。这一段使小说的情节更加完整,让读者对小说的阅读更加流畅。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必须考虑它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如本题句子为语段中内涵丰富、表达技巧多样的句子。关键要找准它的“管辖范围”,应从全文整体联系中去理解文章语句丰富的内涵,搜取相关内容,或概括,或摘录,或整合,寻求正确答案。文章中的划线句,“素白的脸,傲着呢”这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此处将没有表情的木雕人格化,体现的是画匠当时的心理反应,东大殿将原来的泥塑都换成了木雕,这对热爱传统泥塑技艺的画匠是一种极大

的打击,所以,他在看这些木雕时带入了自己的感情,觉得它们就是那些看不起泥塑艺术的人的代表,而“他的眼睛猛然被木雕脸上的白光给刺伤了,一低头,眼泪落到了大殿的青砖地面上”则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当时痛苦的心情和对泥塑佛像的热爱,同时也从侧面体现出他对传统泥塑艺术的热爱。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次要人物形象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在分析形象特点时,要从全文入手,找出有关形象的情节和描写内容,注意肖像、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还要注意文中作者的评价性的语句和其他人物的衬托作用等。而对形象的作用答题时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人物、主题、情节结构。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在形象特点上,“闺女”知道父亲为什么焦急,所以哄“画匠”开心,让“画匠”去铜山看看木雕,又怕引起“画匠”的伤心,而一再强调檀木的香,而上山后,为了安慰“画匠”,告诉“画匠”那些泥塑还在。从这些情节中可以看出“闺女”对父亲的孝敬,同时也体现出她的善解人意。“闺女”作为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在其中主要起串联故事情节、推动情节发展,同时对主要人物“画匠”起到衬托作用。“画匠”三年没有去铜山,是在“闺女”的一再建议下才又去铜山,从而引出了下文看到木雕后的情节,而又是“闺女”摆摊卖泥塑的行为引出了下文美院学生买泥塑的情节,所以“闺女”这一人物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在小说的结尾,当“画匠”拒收美院学生的钱而且还送他一套象牙泥塑刀具时,“闺女”并没有理解父亲这一行为的意义,所以阻止父亲的行为,“闺女”的这一行为衬托了“画匠”为将手艺传承下去的良苦用心,丰富“画匠”这一形象,同时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作品的情节作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围绕着该情节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在文章中的作用来展开,比如,该情节在对交代文章背景、塑造人物形象及深化主旨思想等方面的作用。本文的结尾写到“画匠笑了”,这与文章的开头“画匠心里焦急”形成了对比,“画匠”之所以笑,表面上看是自己的泥雕像终于获得别人认可时感到高兴,但深层的含义则是对自己的泥塑技艺终于有人欣赏而高兴,也是对传统艺术终于有人继承而高兴。“画匠笑了”虽只有四个字,但对小说的内容和结构都起着重要作用,“画匠的笑”让我们看到了在现代商业气息下,传统艺术传承的不易,所以这一情节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同时,最后“画匠”笑了,让小说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也让读者有了一个美好的阅读感受。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散文类阅读的选择题,主要考核对文意、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等的分析、理解,这些是命题者的设题点,做题时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分析备选答案在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等方面的表述是否得当。

A项,“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有误,这句话实际上表现了母亲的年轻好胜,这样就更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的形象。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能力。分析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要根据重要段落所在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分析把握。比如本题,题干是“本文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题干已经指出内容为“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位置为“本文开头”,这是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首段作用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首段有哪些作用,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首段的作用往往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会为下文做铺垫。总括全文,或点名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治相关的某种情感。

本文第一段写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儿子作文得了第一,母亲告诉儿子自己小时候作文写得比他好,主要塑造了母亲形象,第一段说因为“我”作文得奖的事情和母亲一场小冲突,当时母亲是这样的“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孩子一样率真可爱。“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与下文“我”双腿瘫痪后,母亲因为心疼、焦急、忧愁而过度操劳而早逝形成对比。写母子间小冲突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从艺术效果来看,如此开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答案应该在比较不同点的基础上概括得出。提问点在第2段和第3段。“二十岁”一问的相关内容在第2段,从“治病”和“扶助写作”两个方面体会母爱;“执着与无私”的结论不难得出。“三十岁”一问的相关内容则在第3至第9段,这个问题涉及对“合欢树”意义的理解,体会到母爱的“深厚与恒久”。【点睛】分析文章段落作用,一般根据段落所在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作答。文章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为,结构上:总领全文或总起下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情节做铺垫。内容上:开篇点题(扣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如果开头段是环境描写,也可以从环境描写作用分析,如渲染、烘托.……气氛等。文章中间段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文某某情节(内容)做铺垫等。内容上:交代了……内容,突出了人物……特点;考虑对情节(内容)的作用。文章结尾段的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文章开头(题目);首尾呼应等。内容上:点明(升华)中心;揭示(或深化)文章主题(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无穷,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考虑对塑造人物或对故事情节的作用。还

有,如果段落用了某种修辞,还有从该修辞所产生的作用角度进行分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项,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B项,左右: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C项,振恐:古今同义,恐慌。

D项,郎中:古义,宫廷侍卫;今义,中医医生。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例句,判断句,“……者,……也。”判断句标志。

A项,判断句,“……者,……也。”判断句标志。

B项,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正常语序为“有何厌”。

C项,定语后置句,“群臣侍殿上者”正常语序为“侍殿上群臣”。

D项,省句和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金千斤”正常语序为“千斤金”,整个句子正常表述为:“秦王(以)千斤金购之”。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项,“‘至陛下’一句中,陛下,是对君王的称呼。”错误,本句中,“陛下”是指殿前的台阶下。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词类活用的能力。

A项,朝服,名词作动词,穿朝服;

B项,箕,名词作状语,像箕畚一样;

C项,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D项,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的能力。

关键词:既,已经;持,拿;币,礼品;遗,赠送。

参考译文:

到了秦国以后,(荆轲)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重重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好话道:“燕王实在害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发动军队来抵抗大王,愿意让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和其他诸侯并列,像秦国的郡县一样缴纳贡品和赋税,守住祖先留下的国土。燕王惶恐畏惧,不敢亲自前来陈说,谨斩下樊於期的头,并献出燕国督亢的地图,装在匣子里封好,燕王在朝廷上举行过大礼,派使臣前来向大王禀告。一切听从大王的吩咐。”

秦王听了(蒙嘉)这番话,非常高兴,便穿上上朝的礼服,设置九宾大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的匣子,秦武阳捧着装地图的匣子,两个人按次序进入。走到台阶前,秦武阳脸色突然变了,害怕起来,秦国的大臣们都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冲武阳笑,上前替(他)谢罪说:“北方边远地区的粗俗人,不曾见过天子,所以害怕,望大王宽恕,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把秦武阳拿的地图送上来。”

荆轲把地图取来献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展到尽头,匕首露出来了。(荆轲)乘势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用右手拿起匕首向秦王刺去。还没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大惊,自己挣着站起来,袖子断了。秦王拔剑,剑太长,只抓住剑鞘。一时惊慌得厉害,剑又插得紧,因此未能马上拔出来。

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大臣们惊慌发呆,事情发生得突然,不曾意料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按照秦国的法律制度,陪侍在大殿上的臣子,不能携带任何武器;许多侍卫虽然手持兵器,但都守候在大殿之下,没有大王的命令他们是不能上殿的。秦王正在危急之中,来不及召唤殿下的侍卫,因此荆轲能追逐秦王,大臣们仓猝间又惊慌又着急,没有武器来攻击荆轲,便用空手共同和荆轲搏斗。

正在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赶忙用他捧着的药袋朝荆轲掷去。秦王正绕着柱子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左右的人喊道:“大王把剑推到背后拔!大王把剑推到背后拔!”于是(秦王)拔出剑迎战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伤残倒地,于是举起手中的匕首向秦王掷去,没有击中,中在柱子上了。秦王又砍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荆轲自己知道任务无法完成了,便靠在柱子上笑,(他)两腿张开坐着傲视着对方骂道:“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我想要活捉你,强迫你订立一个条约来报答燕国的太子啊。”

(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了荆轲。秦王(吓得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16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C项,“诗人听别人吟诵《离骚》”错误,“听读《离骚》去”是说“明月,山峦,清澈地小溪”听我朗诵《离骚》。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形象赏析。要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这首词以物写人,故侧重的是词人的品质;答题时,找出描写物的关键词,结合注释,展开联想和想象,“偃蹇”表现的是青山高耸,傲慢的形象;“天高处”表现的是明月的高洁;由此可联想到词人以青山、明月自喻,来表达自己傲岸高洁的形象。

【点睛】解答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题目,首先要明确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如直接对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细节描写,可以借助环境和他人进行侧面衬托。然后要把握答题的模式:概括形象的总体特点,用两个四字词语或四个两字词语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其特征,有手法要点出手法,诗歌中哪些具体词句,具体表现了人物的哪些特征。指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感情、理想、追求等,表达了诗人的情感。【18题详解】总角之宴(2).言笑晏晏(3).忳郁悒余侘傺兮(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5).舞幽壑之潜蛟(6).泣孤舟之嫠妇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宴、晏晏、忳、郁悒、侘傺、幽壑、嫠。

【19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对联的能力。

题目要求请据所给材料为下面对联写一条下联。对对联要注意抓住对联的特点,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平仄相合,词性相对。

材料所给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句写苏轼在东坡建房,游历大好山河派遣愁闷;第二句写在书房“雪堂”读书吟诗作赋表明其高洁情操。如所给示例内容则围绕第二句来写。“读书”对“筑室”,都是动宾结构;“雪堂”对“东坡”,名词对名词;“壮丽山河”对“锦绣诗文”,都是偏正结构;“著锦绣诗文”对“游壮丽山河”,都是动宾结构;“明节操”对“遣愁怀”,都是动宾结构。

【20题详解】质疑者:庆祝万圣节,你是快乐了,吓到其他乘客怎么办?中国也有清明节、中元节,怎么不见你化妆庆祝?对不起,你的妆容有崇洋之嫌,我们无法理解。

理解者:对参加活动而化的妆容不必做过度反应,文化多元的时代,我们应该对个性化的表达持包容态度。当然,为了避免恐慌,有必要对妆容做适当遮挡。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问题发表看法的能力。对于此类问题,应仔细阅读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观点,再写出之所以如此认为的理由。此类问题一般不具有唯一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对于画惊悚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问题,可以从反对的立场表明自己的观点,比如,这样惊悚的造型可能会吓到其他乘客,尤其是对老人和孩子的影响更大,而地铁车站是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果造成乘客恐慌,还有可能引

发踩踏等事故。还有就是过洋节日有崇洋媚外之嫌,而且与中国的传统习惯是相背离的。考生也可以从理解者的角度来发表观点,比如,过什么样的节日是个人自由,在现代各国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情况下,文化的互相传播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过度解读。妆然对于惊悚妆容,可以做适当遮挡,或到活动现场再增加“血迹”等内容,以免惊吓其他乘客。不能因为自己图方便或追求自由而影响了其他人。

【21题详解】例文:

择心之所属,立利国之业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作为一名学生代表在这里发言,我演讲的主题是“青年的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我认为,清华北大的学生来街道工作并非大材小用,是余杭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工作专业性强,亟需更多的青年才俊在经济社会的服务管理上做好专业支撑。并且基层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响应国家的号召,也可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其实只要青年的职业选择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幸福感,也满足国家的需求,择心之所属,也是立利国之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择业观,我们这一代无疑是幸福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行业不断涌现,电竞选手、AI设计师等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越是多元的选择,越需要有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原则。正如伟大哲人马克思告诉我们的:“职业选择应该遵循的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我认为,职业的选择应将个人兴趣与时代需要相结合,才能既无愧于心,又实现价值。

作家路遥曾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了解自己兴趣,发现自身特长是职业选择的依据。很多人对高材生到基层工作有偏见,认为这是浪费人才、大材小用,他们总是把高材生和名企、名校、高收入划等号,其实青年毕业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工作,更可以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锻炼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另外,他们对“基层”职业的认识有失偏颇,只看到在名企、名校等工作轻松获取高收入的舒适和惬意,却看不到任何职业成功背后的漫长奋斗与艰辛付出。其实,没有哪份职业是轻松的,只有内心真正地热爱,才能不惧工作中的困难,坚持到底;也只有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才能做成、做好一番事业。

职业的选择还与国家、社会息息相关。“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都与我有关”,无数人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诠释。58年前,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青年人扎根塞罕坝,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在风沙肆虐的的茫茫荒原创造了绿色事业;同在那一年,年轻的樊锦诗深入大漠,在艰苦与孤寂中坚守半世纪,以保护敦煌为终身事业。还有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到最贫困山村的秦玥飞,疫情当前不计报酬的最美逆行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他们自觉践行的择业观。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会,才能在每一份职业中无愧于心,才能实现自身的完美与人类幸福的统一。

愿我们摆脱不劳而获的思想,带着热爱,选择理想的职业并为之奋斗,更希望青年们能够响应国家号

召,去基层锻炼自己,实现自身价值,做时代中的一颗星,点缀时代的天空,让更多人分享璀璨星光!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对材料所述现象发表看法。材料中,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到杭州余杭区街道工作引起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大材小用、浪费人才;有人认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尤其应聘的毕业生们表示这是响应国家的号召,锻炼自己,到基层可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写作任务指令非常明确,要以“青年的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为主题,所以考生应结合青年职业选择的实际,既能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特长,又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还要适应国家的需要,把职业选择和社会、国家联系起来,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也做出贡献。

立意:

(1)大材在小岗位上也会有大用

(2)转变就业观念,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3)响应国家号召,心随我动

素材: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中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已也过得完美。

很多人艳羡网红,向往成为主播,其实并非源于兴趣,而只是想像李子柒“一夜成名”、如李佳琦“一夜暴富”,只需对着屏幕笑靥如花,便有打赏源源不断。还能告别秉烛的夜晚,告别如山的试卷,告别酸涩的眼和僵直的背。想当网红,不过是想避开寒窗苦读的苦与泪罢了。这种职业选择的背后不是理性的思考与责任的指引,只是拒绝奋斗的颓丧,是目光短浅的浮躁与功利。时代与祖国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职业选择,我们的奋斗与收获,也能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时代的幸福增色,这是一个成就与自我成就的过程。将个人选择与国家发展相统一,融“小我”与“大我”,则涓滴可汇聚成汪洋,个人与时代共成长。

柳云南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2018年来到余杭区东湖街道工作,这个岗位是他自己选择。刚入职的时候,基于对法律法规的熟悉以及扎实的文字功底,柳云南在办公室工作,主要是综合性材料的撰写。考虑到其综合能力强,工作一年后,柳云南就升任街道的团工委书记。柳云南觉得,现在的工作充实而幸福,收入也符合自己的预期,如今能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才能,自己很满意。“工作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国家也号召年轻人去基层,我觉得基层很锻炼人,而且也有晋升空间,好多当年一起来的小伙伴现在都走上了重要的工作岗位。”相比外地去律所或者到大企业打拼的大学同学,柳云南觉得,自己的工

作稳定,晋升渠道畅通,特别是余杭的生活、工作环境非常好,他也会向自己的学弟学妹推荐来余杭工作。结构层次:

文章首先结合材料亮明观点,揭示主题——择心之所属,也是立利国之业,然后指出职业的选择应将个人兴趣与时代需要相结合,接着引用路遥的话来说明发现自身特长是职业选择的依据,并反驳网友关于大材小用的错误观点,另外再指出职业的选择还与国家、社会息息相关,最后发出呼吁,号召青年们带着热爱,选择理想的职业并为之奋斗,更希望能够响应国家号召,去基层锻炼自己,实现自身价值。

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悲剧从来就是诗的一种。剧诗一方面和抒情诗(颂歌)及叙事诗(史诗)并列,另一方面又包括了抒情诗和叙事诗,它以抒情因素为核心,揭示剧中人在剧烈冲突中的心理感受,因而仅其语言就较日常语言激动人心更甚。现代戏剧大家陈瘦竹指出,现代悲剧重要的特征就是人物、冲突的诗化。就是说,现代悲剧诗人大多对各种自然景物、社会关系以及人的内心世界,有特殊的敏感和深刻的体验,他热爱现实中叛逆的或高贵善良的性格,他深切感受到人物非凡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为真理或梦想而牺牲的悲剧精神,因而,他总是用那种激昂的或委婉的声调、愤怒的或温柔的语言,引导观众进入角色的灵魂深处,披露冲突的起落原委,由此展示一个震撼人们心灵的悲剧界。这就清楚地表明,现代悲剧有着“诗的目的”,它通常“表现某种动作以感动我们,而且运用这种感情媒介使得我们着述”。陈瘦竹援引席勒的话说:“这是悲剧的权利——不,甚至可以说是义务——它应该使历史真实服从诗的规律,而在处理历史事实时,必须符合悲剧艺术的要求。” 无庸置疑,所谓“诗的目的”,不是对现实和历史精神的简单发掘,而是一种发展。剧作家通常借个别的悲剧事件直喻整个历史的轨迹、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根本处境,因而,悲剧中的“诗”无异于强烈吸引人们的浓缩铀或彻底改变人精神的洗洁精。 一般说来,“诗的目的”既体现在现代悲剧创造中剧作家与剧中人的休戚相关、悲喜与共、悲剧人物思想感情的热烈奔放上,也体现在情节的婉转曲折,意境的深远悠长,语言的气势磅礴、情趣盎然上。“诗的目的”至少在两种情形下给悲剧家以有力帮助,这就是——当剧作家刻画“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反抗精神和献身激情时,诗的风骨总给人物行为披上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和理想色泽,使人物的坚强斗志、自由要求、拓放情怀在诗的薄雾的缭绕之中,巍峨挺立,楚楚动人;当剧作家转而表现一个善良的人被社会黑暗和邪恶蹂躏、扯碎,遭遇不幸时,抒情因素不仅能深刻地传达社会生活不如人意而引起的哀愁、感伤,而且能将幻想写得无比真实,将苦难烘托陪衬得格外深重。这些都表明现代悲剧向诗的回归是富有意义的,它最终将大幅度地提高悲剧的鼓动力和启迪作用,使之在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45题) 1、阅读《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A.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堂提问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B.扩散式提问不拘泥于课文,由古人今,引发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C.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解读儒家经典的现实意义 D.打破了传统的接受型学习模式,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答案】 C 2、古代诗词复习课上,教师请学生举出一些与“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诗句。下列学生所举诗句不合适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B.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温庭筠《南歌子词》)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答案】 C 3、学习诗歌《短歌行》,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全诗表达的感情,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 A.掌握用典写作手法,提高赏析能力 B.通过关键句引导学生领悟与阐释文本意蕴 C.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词句的方法 D.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答案】 D 4、初中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学过的文言文中虚词“乃”的用法。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A.《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代词,我) B.《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副词,竟然) C.《狼》: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副词,于是,就) D.《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副词,才,这才) 【答案】 A 5、教师完成《渡荆门送别》一诗的教学后,通过与学生一起回顾学过的写景抒情作品来巩固学生对此类诗词的认识。下列诗词中不属于写景抒情作品的是()。 A.曹操《观沧海》 B.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C.王湾《次北固山下》 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 B 6、教学复句专题研讨课,教师安排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总结一些因果复句,下列句子适合的是() A.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B.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里,无论环境怎样险恶,鲁迅先生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 C.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二中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二中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 中数学试卷 1. 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B. 两条对角线相等 C. 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D.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 下列方程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3x2+2 −1=0 B. 5x2−6y−3=0 x C. ax2−x+2=0 D. (a2+1)x2+bx+c=0 3.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一个解为x=−1,则另一个解为( ) A. 1 B. −3 C. 3 D. 4 4. 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 小明做了3次掷图钉的实验,发现2次钉尖朝上,由此他说钉尖朝上的概率是2 3 B. 某彩票的中奖概率是5%,那么买100张彩票一定有5张中奖 C. 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中靶与不中靶,所以他击中靶的概率是1 2 D. 小明做了3次掷均匀硬币的实验,其中有一次正面朝上,2次正面朝下,他认为再掷一次, 正面朝上的概率还是1 2 5. 以下列长度(同一单位)为长的四条线段中,不成比例的是( ) A. 2,3,6,9 B. 1,2,3,4 C. 2,1,1 ,4 D. √2,√3,2√3,2√2 2 6. 在一次酒会上,每两人都只碰一次杯,如果一共碰杯55次,则参加酒会的人数为( ) A. 9人 B. 10人 C. 11人 D. 12人 7. 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为矩形的只 有( ) A. AC=BD B. AB=6,BC=8,AC=10 C. AC⊥BD D. ∠1=∠2 8. 如图,以正方形ABCD的边AB为一边向内作等边△ABE,连结EC,则∠BEC的度数为( )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二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答案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D D D A D C A 二.解答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 11.x=0 12. 5a(a+2)(a-2)13.x≠4 14.3 15.4 16.15 17. 2019 2 9 ⎪ ⎭ ⎫ ⎝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8.解:解不等式①得,x≤3 _2 解不等式②得,x>-2 _2 在同一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如图所示 数轴(略)_1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2

22. . 23. (2)由题意得,x+y=a,x-y=b, 五.解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24.解:(1)∵∠B=∠C=35°,∴∠BAC=110°, ∵∠BAD=80°,∴∠DAE=30°, ∴∠ADE=∠AED=75°, ∴∠CDE=180°-35°-30°-75°=40°; (2)∵∠ACB=75°,∠CDE=18°, ∴∠E=75°-18°=57°, ∴∠ADE=∠AED=57°,∴∠ADC=39°, ∵∠ABC=∠ADB+∠DAB=75°, ∴∠BAD=36°; (3)设∠ABC=∠ACB=y°,∠ADE=∠AED=x°,∠CDE=α,∠BAD=β ①如图1,当点D在点B的左侧时,∠ADC=x°-α, 综上所述,∠BAD与∠CDE的数量关系是2∠CDE=∠BAD. 25.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AB=CD,∠D=90°, 设AB=x,则AP=x,DP=x-4,在Rt△ADP中,由勾股定理得:82+(x-4)2=x2,解得:x=10,∴AB=10; (2)由题意得10+2t=2(10-t),解得题t=2.5 答:… (3)线段EF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 作MQ∥AN,交PB于点Q,如图2, ∵AP=AB,MQ∥AN ∴∠APB=∠ABP=∠MQP. ∴MP=MQ, ∵BN=PM,∴BN=QM. ∵MP=MQ,ME⊥PQ, _5 _3 _4 _4 _3 _3 _4 _3 _3 _4

广东省普宁市二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答题卡)(原版)

2021-2022下学期物理期中检测题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1分) 1.用手通过一根绳子提起一重物时,会感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C ) A.重物B.地球C.绳子D.绳子和重物 2.下列情境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B ) A.用力把皮球压扁B.用力把静止的足球踢飞 C.坐在皮沙发上,沙发会向下凹D.熊猫把竹子拉弯 3.下列做法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 ) A.行车时要保持车距B.骑车上坡前用力蹬车 C.拍打衣服除去灰尘D.洗手后用力甩掉手上的水 4.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B.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一定会静止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平衡力作用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5.竖直握在手中的玻璃杯不滑落下来,这是因为( B ) A.手的握力跟玻璃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手对玻璃杯的摩擦力等于玻璃杯所受的重力C.手的握力远大于玻璃杯所受的重力D.手对玻璃杯的摩擦力大于玻璃杯所受的重力 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 6.如图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被压扁,关于桶口堵住后出现的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 ) A.力改变了铁桶的形状B.铁桶发生的形变是弹性形变 C.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铁桶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7.如图是U型池自由式滑雪的情景。比赛时运动员脚蹬滑雪板在U型池内来回滑动、翻飞。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D ) A.选手飞离U型池后能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上的力 B.滑雪板较宽是为了减小运动员对池面的压力 C.选手在U型池翻飞到最高处时不再受力作用 D.选手U型池内来回滑动过程其运动状态一直改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8.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0 __N__ ,它的施力物体是__地球____ ,它的方向是__竖直向下____ . 9.秋天,稻子“笑弯了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形状__ .跳高场上,运动员“腾空而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运动状态;人踢球时,同时人的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上面的棋 子由于_惯性__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_重力__的作用,又落到下 面的棋子上。 11.在水平直线上行驶的火车上,若乘客突然觉得上身向火车运行方向倾斜,说明火车可能在__减速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行,此现象表明__乘客___(选填“火车”或“乘客”)具有惯性。如果突然所有力 都消失,火车将会_做匀速直线运动。 12.某同学沿水平方向用20N的推一物体匀速向右前进,小车受摩擦力大小等于___20N___ ,方向_水平向左_ .若此时该同学用30N的水平推力继续推车前进此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 20N__ ,此时小车的运动状态___改变___ .(填“不变”“改变”) 13.如图甲所示、A物体重4N,B物体重12N.A物体在绳子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_12__N.如图乙所示,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手与瓶子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5__N.方向为__竖直向上____(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 14.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支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和,受到的压强分别为 和则__=__,___<___两空选填“”“”或“”;若,笔尖的面积为,则__1×106___。 15.2014年11月12日,已经飞行10年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号搭载的登陆器降落在“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该彗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十万分之一。登陆器在地球上所受重力为270N,则它的质量为 27 kg;当它在该彗星表面时,质量为 __27__ kg,所受重力为 ___2.7×10-3___ N。(g取10N/kg) 三、作图题(共8分) 16.如图所示,木块沿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向上运动,请画出木块的示意图。(4 分) 17、如图所示,用50N力把一个重40N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静止,请画出物体竖直方向上所受的力。(4 分)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9分) 18.小丽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时,她找来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A、B两个木块(B的表面更粗糙),放在木板上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__水平__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__接触面的粗糙程度__有关。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2)在甲、乙两图中,小丽分别以较快和较慢的速度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F2>F1,她认为摩擦力 16题图 14题图 15题图 13题图

广东省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选编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期中试题选编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九年级物理上学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 1.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 C.D. 2. (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前50s内通过500m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0s内的速度是 A.2.5 m/s B.5m/s C.10m/s D.25m/s 3. (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二中学生用“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是两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可忽略不计。已知小球运动的方向未发生改变,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以下分析不对的是() A.两个小球运动的时间一样长 B.下方小球速度约等于83.3cm/s C.下方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上方小球速度等于0.8m/s 4. (广东省广州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题)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 .A 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 .以B 为参照物A 向西运动 C .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B 物体运动0.5s 通过的距离是1m 5.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下列有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所以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一定快 B .由/v s t =可知v 与s 成正比,v 与t 成反比 C .由s vt =可知s 与t 成正比 D .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少,其速度越小 6. (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v =s t 可知,v 与s 成正比,与t 成反比 B .一辆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 ,则该车以50km/h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汽车匀速转弯,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种形式 D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v 与s 和t 无关,是一个定值 7. (广东省深圳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辆长20m 的货车,以72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 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 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 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 8. (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某学生用刻度尺测得某一物体长度,四次结果如下:L 1=3.74cm ,L 2=3.53cm ,L 3=3.51cm ,L 4=3.51cm ,其长应记为( ) A .3.517cm B .3.52cm C .3.5725cm D .3.57cm 9. (广东省深圳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广东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精选汇编:名句名篇默写专题

广东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 题精选汇编:名句名篇默写专题 广东省部分名校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精选汇编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 广东省东莞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诗中借景抒情,在形象地描绘了萧萧落木与滚滚江水之后,无限悲戚地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年迈憔悴而孤独的诗人形象呼之欲出。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朱自清在《松堂游记》中写道:“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如果换作诗句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用《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有对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忧虑,更有对人们忘却战败的历史的担心。 (3)杜甫《登高》中感慨自己暮年坎坷、生活窘迫,却无法借酒消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T8联考湖北版八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实验中学东北育才中学石家庄二中华中师大一附中 西南大学附中南京师大附中湖南师大附中福州一中八校 2022届高三第二次T8联考 化学试题 命题学校:东风高级中学 考试时间:2022年3月21日上午10:50-12:05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O-16 V-51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下列有关Na2CO3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小 B.Na2CO3是生产玻璃的原料之一 C.Na2CO3属于离子晶体 D.Na2CO3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2.本维莫德的乳膏剂是我国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主要用于治疗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反应,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能使溴水褪色 B.能发生消去反应 C.易溶于水 D.和苯酚是同系物 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刻蚀电路板: B.实验室制氯气: 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溴蒸气: 4.下列实验与现象有错误的是 5.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改变金属的结构,可将金属制成防腐的合金 B.喷油漆、涂油脂、电镀或表面钝化是金属防护的物理方法 C.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与金属的电化学防护有关 D.将钢闸门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可以起到防护作用 6.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 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为2N A B.1 mol SCl2分子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4N A C.1 mol Cl2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可能为N A

浙江省五校(学军中学 杭二中等)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逐题解析

浙江省五校(学军中学杭二中等)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逐题解析) 浙江省五校(学军中学杭二中等)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1 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试题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阳关在我国西部边陲,因曾经是通往西域诸国的重要关隘而闻名遐迩,它与玉门关成掎(jǐ)角之势,宛如西域交通线上的一对雄狮,扼踞(jū)要地,虎视眈眈。 B. 突如其来的高温瞬间催熟了树叶,使它们变得枯槁,那些树儿似乎顷(qǐng)刻间就抖落了一身的叶子,为泥土铺上了黄澄(ch éng)澄的斗篷。 C. 远方层峦叠嶂,林场云雾氤氲(yūn),松涛阵阵,香樟叶上浓香的晨光,和那连绵的鸟鸣一起倾泄下来,刹(chà)那间将我们淹没。 D. 如果拷问雾霾成因,机动车尾气排放、焚烧秸(jiē)秆等等都是,其实,面对雾霾肆虐(nüè),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抱怨、责骂、急躁只会徒增烦恼,平添纷乱。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扼踞(jū) ”中的“踞”应读“jù”; B.“黄澄(chéng)澄”中“澄”应读“dēng”; C.“倾泄”中的“泄”应为“泻”。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甲】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诗人以精致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浪漫的手法,叙述了这场安史之乱中的悲剧:唐明皇和杨贵妃用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爱情,只能没完没了地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根据当时的传说和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婉转动人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心理的再现,因而能在读者的心里漾起涟漪。 【乙】《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丙】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出来,而是抽丝剥茧,通过笔下诗化的故事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摩、去回味、去感受。 2. 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脍炙人口 B. 蜕化 C. 因而 D. 抽丝剥茧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B 3. C 【解析】 【分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A.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修饰“名篇”,使用正确。 B.蜕化:意为虫类脱皮,借指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多指腐化堕落。此处感情色彩不合语境。 C.因而:表示因果关系。此处是因果关系,符合语境。 D.抽丝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此处作者意在表明细致有层次地展现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使用正确。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默写古诗文。 (1)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2)走过人生四季,懂得花开有时日,草木会荣枯,月有阴晴圆缺,却仍有“___________。风休住,___________”的对自由光明的渴望(李清照《渔家傲》)。(3)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4)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6)请默写杜甫的《春望》的颔联和尾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2.按拼音写词语。 (1)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ɡ wù( ),便是敬。 (2)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bīn lín( )绝望的边缘。 (3)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fù lì tánɡ huánɡ( )的博物馆。 (4)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fǔ yǎnɡ shēnɡ zī( )。 三、选择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北京时间10月1日,2022女篮世界杯迎来最终决战。赛前,现场侨胞与中国女篮齐声合唱国歌,场面太震撼了。 B.那瀑布清澈透亮,透过它仿佛还能看到另一派风景,迸溅起的水花形成了一朵朵璀璨绚丽的花朵。 C.在经验交流会上,主持人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全场嘉宾的一致好评。D.孟晚舟一袭红裙,走下中国政府包机,向全世界发出不刊之论“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登上虎年春晚的舞台,引发现场观众欢呼,称其亮相是虎年春晚的最佳时刻。(在“称其”前加“观众”) B.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是长津湖战役众多死难者中的幸存者,在朝鲜战场上,他所在连队与敌军在零下30多度的恶劣天气里血战了三天三夜,打退敌军多次进攻。(删去“众多死难者中”) C.戏曲文化创新节目《最美中国戏》将综艺节目与戏曲结合,旨在以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了解这门艺术为目的。(“戏曲”与“综艺节目”调换位置) D.“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前夕,广东省教育厅强调,各地各校要切实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防止校外学科培训旧态不再重演。(把“不”删除) 四、综合性学习 5.学校开展“筑梦航天·共赴星辰”校园航天嘉年华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广东省普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普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子曰:“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中表达作者真挚情感的诗句很多。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托大雁传书,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三妹便sǒng yǒng( )着她去拿一只来。 (2)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gān hé( )了。 (3)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dà xiāng jìng tíng( )。(4)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 )。 三、选择题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 B.淡浮院绿树成荫,碧草如茵,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C.我们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那种拈轻怕重、生怕吃亏的思想和行为是不对的。D.他俩正在谈论卡塔尔足球盛会,我听了他俩的谈话,十分纳闷,怎么说了半天都是不求甚解的话,不知有何隐情。 4.下列句子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A.勤建学校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师生的幸福。(将“改善”改为“提高”)B.这次期末考试能不能顺利过关,关键在于我们平时攻坚克难,不断挑战自己,全方位做好准备。(在“平时”后加“能否”) C.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左右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删去“左右”) D.高考育出“双清华”是第一次勤建学校建校以来的辉煌,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辉煌”!(将“第一次”移到“以来的”后面) 四、综合性学习 5.为积极响应普宁市“全民读书”的号召,勤建学校正准备开展“读书与成长”系列读书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1)下面的四副书法作品,属于隶书的是() A.B.C.D.

2021届陈经纶中学分校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陈经纶中学分校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我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十三岁时的木心,在枕水而建的院落里,听着乌篷船吱呀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看水边的桃花开,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绘画用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生,甘愿为艺术忍受冷清和寂寞了。 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地抚摸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那么他仿佛是一位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了中西文化的脉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从不说教,也从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的墙上有他在纽约时的一张照片,中年的木心先生穿着一袭黑色的毛呢大衣,手拿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险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时期的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天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充满灵性,洁净而纯真,却又无比的悲伤和苍凉。 在美术馆中我看见了他在狱中的手稿。“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有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他悄悄地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节省下来,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七校联合体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8月) 物理科目 (深圳宝安中学、中山一中、南海中学、仲元中学、潮阳一中、普宁二中、桂城中学) 命题学校:中山市第一中学 命题人: 审题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遵循逻辑推理的理论学科.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 C .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内存在中子 D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2.P 、Q 、M 是某弹性绳上的三个质点,沿绳建立x 坐标轴.一简谐横波正在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振源的周期为0.4s .在0=t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在t=0.2s 时,( ) A .质点P 处于波谷 B .质点Q 处于波峰 C .质点P 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D .质点M 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3.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经常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高压输电线因结冰而造成严重损毁,如图所示。为消除高压输电线上的冰凌,有人设计了这样的融冰思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除冰。在正常供电时,高压线上送电电压为U ,电流为I ,热耗功率为P ∆;若输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不变,除冰时,需要输电线上热耗功率为9ΔP ,则除冰时( ) A .输电电流为13 I B .输电电流为9I C .输电电压为3U D .输电电压为1 3 U 4.《天问》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全诗问天问地问自然,表现了作者对传统的质疑和对真理的探索精神,我国探测飞船天问一号发射成功飞向火星,屈原的“天问”梦想成为现实,也标志着我国深空探

广东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东莞中学、广州二中、惠州一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中学 2024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 语文试题 命题人:深圳实验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审题人:深圳实验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①我认识杨先生已经四十五年了除了我的老师陈省身教授外,他一向是我最尊敬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在统计物理和高能物理的工作都使人敬佩,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推广Woyl的规范场的工作到非交换规范场的理论,在七十年代由欧美诸人完成的高能物理的标准模型,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对自然界认识最深刻的理论,这个模型的建立须要用到非交换的规范场理论。 ②五十年来在欧美不同地方的高能对撞机每一次得出来的重要结果,都能震撼人心,因为它显示了大自然最基本结构的一部分。每一次实验的突破,都代表着人类进一步地了解了人类历史以来最想知道的事情:天地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③这些实验背后的基础理论都用到杨先生的学说,因此每一次突破后,我们对杨先生的学问有更进一步的景仰!所以说杨先生反对高能物理须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使人费解!这更不是华尔街一般的商人能够理解的事情。 ④记者说杨教授反对在这个科学界最基本的学问领域上継续做研究,我不敢肯定这句话的真实性毕竟我和杨教授多有过从,却还没有亲耳听到过他反对建立对撞机的事实所以此话只能作为存疑。 ⑤但是重要科学的创作,都包含众多科学家的贡献在内,不属于某人所有,真理只在反复的推理和实验下,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所以古希腊哲学家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要发掘宇宙间最基本的真理,更要有这种勇气,这种毅力,才能完成西方国家,无论是科学家,或是政府,为了了解大自然的奥秘,都愿意无条件的付出大量的精力!一百多年来,多少智慧,多少金钱,投入在一些看来没有用的基础科学上。但是这些投资却成就了今天西方国家文化的基础。 ⑥今日的中国,已非吴下阿蒙,难道不需要为这个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做点贡献?难道我们只是在游戏机,在房地产,在互联网上赚点好处,就心满意足?在我记忆所及,中外古今都还没有过这样的大国! ⑦我们扪心自问,中国当今的国力,没有能力做这个对撞机吗?中国领导说的和平崛起,可以没有重要的文化意涵,没有探索宇宙奥秘的勇气吗?现在在中国反对建造对撞机的科学家们,有谁是高能物理的实验专家?为什么有深厚经验的外国专家意见变得不重要了? ⑧我和Steve Nadis的书上已经解释很清楚做对撞机对科学,对中国的重要性,希望大家用理性的态度来看这事! (摘编自丘成桐《关于中国建设高能对撞机的几点意见并回答媒体的问题》,有删改)材料二: 8月29日微信公众号“老顾谈几何”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丘成桐:关于中国建设高能对撞机的几点意见并回答媒体的问题》,讲到他(丘)赞成中国建造超大对撞机,而我(杨)反对,他难相信。其中一段如下: 这些实验背后的基础理论都用到杨先生的学说。每一次突破后,我们对杨先生的学问更加佩服!所以说杨先生反对高能物理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使人费解! 丘教授的理解有误!属于偷换概念,原因如下: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A卷 一、基础(24分) 1. ( 10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汉文有道恩犹薄,?(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3)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苏轼《水调歌头》)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5)请把李白的《行路难》默写完整。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 ( 4分)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凡做一件事,便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便是敬。 (2)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lán lǚ()的年老水手走去。 (3)“答案唯一”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ì gù()。 (4)否则,jiū zhàn què cháo(),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3. ( 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个别企业附庸风雅 ....,在工厂内悬挂书画显示文化底蕴,却不重视员工培训。 B. 闻一多先生因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为大发雷霆 ....,发表了最后一次讲演。 C. 他善于钻研,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 ....,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D. 老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了,每天仍然孜孜不倦 ....地伏案写作,令人敬佩不已。 4. ( 3分)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滨江区将按照《中华诗词之乡评定标准》的要求,深入开展并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在2020年下半年完成检查验收。(将“深入开展”与“全面启动”调换位置) B. 南沙大桥主线开通后,使东莞到番禺的距离缩短了30分钟,对于保障南沙自贸区对外快速的交通联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把“缩短”改为“减少”) C. 经过党领导的全国人民两个月的艰苦努力,使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删掉“经过”或“使”)。 D. 为了帮助空降兵避免在着陆时不扭伤,她结合自身跳伞实践,发明了“充气护踝”。(将“不”删除) 5. ( 4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200余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它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融合了西方园林建筑。园内的建筑物,既有历代宫殿式建筑的优点,又在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形式多样。圆明园不仅以

2021届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糖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