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开题报告范文

外国文学开题报告范文

外国文学开题报告范文
外国文学开题报告范文

外国文学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外国文学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课题名称: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互动中的心灵复活——《复活》人物的一种分析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现状:《复活》向来是人们所喜爱的文学作品,近些年对它的研究也从未间断。这其中有对其复活主题的研究,对男女主人公心灵复活过程复杂性及复活原因的探究。有对作品中人物心理描写的具体研究,对作品中表现的托尔斯泰主义的解剖。有对作品背景及作者所处时代的研究,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探秘等等。

课题发展趋势:虽然目前对《复活》的研究涉及作品的各个方面,然而对男女主人公的心灵复活过程的研究并没有很强的系统性,不能就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心灵复活道路给予其联系和比对,一方面是没有相应的理论提供支持和研究,另一方面是太过聚焦于作品中人物的具体行为和心理表现,不能联系到相关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无法抽象出有价值的成果和结论。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托尔斯泰的《复活》向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巨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而文本中主要人物的精神复活更是值得反复研究的主题。通过对男女主人公心灵复活道路的对比,试通过群体及个人意识的理论构架,对其中人物心灵

复活的具体过程进行剖析,形成该理论认知下的另一角度的解读,将复活的主题放置于群体于个人意识的相互关系下加以理解,帮助我们对社会群体环境下个人意识复活的形式与本质有深入的探索。由此对小说《复活》和作者人道主义思想提供别种形式的理论支持,对主体在实际中处理社群及个体关系给予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俄]列夫?托尔斯泰,复活[M],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

[2](法)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M],长江文艺出版社,20XX;

[3]谭绍凯.《复活》的思想与艺术——《复活》札记四则.[J].贵阳师院学报.1982.(4);

[4]白晓朗.如何理解《复活》中的“复活”.[J].外国文学研究.1983.(12);

[6]刘定淑.试论《复活》中男女主人公复活的复杂性.[J].外国文学研究.1985.(7);

[7]蒋正初.浅析《复活》的心理描写.[J].湖北师范学院学

报.1986.(3)

[8]胡敏中.论个体认识的发生.[J].汉江论坛.1990.(7);

[9]维之.论人的自我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南京社会

科学1996.(1);

[10]耿正忠.由《复活》所想到的.[J].自贡师专学报.1998.(1);

[11]宋虎堂.浅析玛斯洛娃的精神复活.[J].湖北经济学院学

报.20XX.(10);

[12]耿长彦.一副精心绘制的托尔斯泰主义蓝图.[J].唐山学院

学报.20XX.(9);

[13]卢秋菊.从《复活》看玛斯洛娃的复活.[J].和田师范专科

学校学报.20XX.(1);

[14]张建玉.人的主体性研究及其困境研究.[J].北京交通大

学.20XX.(6);

[15]高玉秋.《复活》中的基督教婚姻理论.[J].东北师大学

报.20XX.(9)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

1.研究内容: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结合文本探寻《复活》中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表现。

首先探寻小说中当时病态社会的群体意识,其次探究男女主人公在各自人生道路伊始坚持的个人意识。引入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互动的理论加以概括阐述。

第二部分尝试阐述群体意识压力下个人意识的妥协,就文本内

容展现两人被群体意识同化的过程,以表现群体意识的无形力量。男女主人公在从纯洁走向堕落的过程中,群体意识的作用不容忽视。总结起来看,两者的堕落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意识压力下个人意识的妥协,是个人的悲哀和不幸。

第三,论述群体意识作用下个人意识的复苏与觉醒,表现群体

意识对个人意识的积极影响和正面作用。男女主人公的心灵复活道路是截然不同的。涅赫柳朵夫的心灵复活是个人式的主动的觉醒。然而

玛斯洛娃的复活则要复杂得多,更多是依靠所处群体的感召才最终完成精神上的全然复活。相比个人主动的觉醒,群体感召的形式使其略显被动,但其作用进一步说明了群体意识对个人意识的深层次影响。

第四,论述群体意识中不朽个人意识的存在与表现。涅赫柳朵夫的个人式觉醒,独立于其所处的腐化堕落阶级中的心灵独白和忏悔;玛斯洛娃堕落后的潜存的献身精神重生。这些都是在群体意识作用下未曾妥协的生命自觉和人性光芒,或者说是个人意识在群体意识感召作用发生之前就固有的意识存在,同样是男女主人公个人意识复活的重要因素。

第五,从作家原因分析托尔斯泰对文本的影响。托尔斯泰贵族阶级立场的转变和农民立场的坚持,使其个人意识在当时时代群体意识中的卓尔不凡。作品中所展露的托尔斯泰主义也是其个人意识对其文学创作的指引。

2.预计解决的难题:

1.系统探寻《复活》中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表现,从理论角度加以论述。

2.结合作品论证群体意识对个人意识的积极作用,及其相对个人主动式觉醒的深层次影响。

3.理解托尔斯泰贵族立场的转变以及其个人意识在作品中相当程度的表现。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大量相关文献,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2.例证法: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恰当引入来源于文本的人物作为分析的例证。

3.理论分析法:结合马克思哲学中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等理论进行阐释。

技术路线:

2.仔细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3.进行个别访谈、搜集整理工作中的反馈信息,进行现状分析,深入思考,整理归纳,概括观点;

4.拟定写作提纲;

5.熟悉并把握学术论文的行文规范,开始本论文的写作。

四、研究工作条件和基础

1、已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修完了规定学分;

2、参加了有关课程实习、调研等活动,通过撰写专业课程论文等教学环节,培养了初步的人文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

3、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并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将撰写的论文内容作了认真思考,对选题研究领域的背景与发展态势有了一定了解;

4、具备了阅读相关中外文文献的能力。

五、进度计划

起讫日期工作内容

20xx.12.31下达任务书,指定参考文献

20xx.1.10开题。布置实习任务。查阅参考文献、确定立题、明确论文任务、撰写文献综述初稿、开题报告

20xx.1.11-1.17调研阶段(毕业实习与实习报告)

20xx.1.17-1.20参考文献查阅、文献综述初稿、拟定论文大纲 20xx.1.21.-2.20完善论文大纲、论文第一稿、翻译外文资料 20xx.2.21-5.20论文第二稿、文献综述定稿

20xx.5.21-5.29论文第三稿(定稿)、检查、文成全部毕业论文材料

20xx.5.30-6.5提交全套毕业论文材料、答辩准备工作

英美文学专业开题报告

英美文学专业开题报告 引导语: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以下 是的为大家找到的英美文学专业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题目theApplicationandInnovation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长时期以来,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新谜又出,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指出艾米莉?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将现实 与超现实融为一体,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 活力,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Gothictradition)。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 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到2000年9月为止,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其中1970年以后为126部,仅90年代就达59部,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大纲)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指出艾米莉?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预期的结果(大纲): 1.ASurveyofGothic1.1DefinitionofGothic 1.2theOriginofGothicNovels

文献综述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基于地域文化的上海城市公园休闲空间 设计研究——以徐家汇公园为例 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王玉__ 学号:090760211 指导教师:潘文焰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时间明显增加,这对原有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面临的人们闲暇的需求与设施的供给矛盾日益突出,游憩场地的数量不足和休闲空间质量不高比较明显。如何在有限的城市公园范围内创造出与需求相适应、高质量的城市休闲空间环境是景观设计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承载城市文化、文明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化载体,是表达地域文化的重要场所。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植根于地域文化的公园设计概念是十分必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植根于城市文化的沃土中,公园才可能具有“此区别于彼”的独特面貌;只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城市景观才会有生命力。但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一些城市公园盲目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相继出现了一批缺乏本国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公园。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使城市公园失去了持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城市公园,地域文化,休闲,公共空间,设计表达

城市公园的研究及现状 1.1.城市公园的研究及现状 1.1国外的相关研究 公园规划的内容早已包含在了最早的现代城市规划之中,最早的公园规划案例要数英国利物浦的博肯海德公园和法国的奥斯曼改造计划。从那时起,人们已经认识到城市公园有着改善城市卫生、健康环境、美化城市、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地产升值等多个方面的作用。随着城市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休闲权益,而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研究公园与休闲、公园设计的代表人物——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公园与休闲和公园设计方面的著作,其中《大众行为和公园设计》一书在1990年被翻译成中文,对我国公园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从行为学的角度,认为人的行为习惯是城市公园设计中最核心的要素,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评价标准、观察与调查方法以及规划程序。 此外,Alexander Adrew von Kursell、Sassan Seyed Kalal、Anne Farrell Peterson、Dana H.Taplin等人也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研究了城市公园再造的因素、政治和社会机制对城市公园分布和城市景观塑造的影响、城市公园的景观价值、公园在城市和社区生活中的角色、不同阶层居民对公园的使用要求、公园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对于城市公园的上述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多为问卷调查、访谈法、现场观察等。 1.2国内的相关研究 我国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出现在1979年以后,研究的内容包括城市公园发展、功能分析、景观设计、规划设计、生态研究、休闲游憩行为研究、公园容量研究等多个方面。国内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方法与国外类似,也多采用案例分析法,国内研究城市公园的学者们大都从研究单个或多个公园入手,进而总结出普遍经验。总结国外研究经验并因地制宜运用到国内城市公园中也是学者们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目前针对公园系统的研究主要有:石金莲等(2005)运用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的研究方法,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研究对象,得到了POE评价分析

XX英语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XX英语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题目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portia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被马克思称之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透过似真似幻的舞台和匠心独具的故事,莎翁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人物典型。尤其是塑造了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出场的女性人物有一百多人,在众多的女性人物中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是各不相同。而《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更是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笔下别具风采的女性形象。众多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中刻画的女性形象大都非常贴近生活,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在这一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美丽、善良、机智、自信、富有才华和胆识,正体现了莎士比亚从男性的视觉自发塑造的理想中的新女性。作为新女性的鲍西亚,具有一定的判逆性格,不甘于被命运摆弄做逆来顺受的“家庭天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追求。然而,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鲍西亚绝非真正具有女性的自我意识,而是甘于向父权社会妥协的不完美的新女性。本课题通过对《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形象的分析,让读者

了解鲍西亚思想上、性格上的先进性与局限性,对现代女性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研究意义 莎士比亚通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人性深刻的剖析,创作出《威尼斯商人》这部极具讽刺性的喜剧。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女性的感情与理智平分秋色,女性是以与男性平等的形象出现的。这在鲍西亚这一角色身上表现最为突出。鲍西亚美丽温柔、忠贞不渝、善良可爱、机智勇敢、足智多谋。她掌握着自己的命运,不仅在自主选择丈夫方面,而且在与夏洛克的斗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鲍西亚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也可以带给人们启迪和借鉴。鲍西亚在金钱和爱情的杠杆上,选择了爱情。在她的内心深处爱情价更高,是金钱、物质所无法取代的。她对于爱情忠贞不渝和执着,值得现代生活中个别只追求物质享受的女人去学习。在现实生活中,个别人不应该由于自己的优越条件而歧视别人,更要学会不用有色眼光去看待别人。在法庭上,讲义气、才智非凡的鲍西亚女扮男装以法律博士的身份出场,使剧情有了戏剧性的转折,使夏洛克一步步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她的计策。她成功的妙计足以显示出其学问深厚,机智敏锐,有胆有识的特点,这种女性形象也是我们所认同和赞赏的。《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人物形象具有生动鲜明,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威尼斯商人》

开题报告模板

开题报告主要内容 一.选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国外主要研究现状 国外对萨克雷的研究很多,内容包罗万象。Iran Milligan从叙事的角度探讨了萨克雷的写作技巧、风格。Samuel C. Chew & Richard D. Altick主要从萨克雷的生平来解读其作品,为理解其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形象提供了比较客观的依据。Harry Blamires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认为Becky Sharp是一个极有天分、工于心计的轻佻女子(a gifted calculating minx),靠智谋和色相谋得富有丈夫,并进入上层社会放荡、作恶。与之相反,Amelia Sedley 则温柔、诚挚、可爱(gentle, earnest and loving)。Carole Jones和Owen Knowles在Introduction说,作为一名精明的“strategist”,Becky总是有先见之明,捷足先登,因为其他人都愚钝、蠢笨。Edgar F Harden 的Thackeray The Writer: From Journalism to V anity Fair是一部全面评论萨克雷的书。最后一个章节对《名利场》进行了评述,Harden认为萨克雷对Becky的态度是肯定的,并引用作品中的话进行论证。 EBSCOhost数据库里共有116篇关于萨克雷的评论文章,其中五分之四与名利场有关,大多探讨了作品的语言风格、写作技巧、历史掌故、主题、人物刻画等等,对Becky 的评价褒贬不一。其中John Hagan的文章长达28页,从四个方面论证了萨克雷对Becky寄予同情的缘由,影响Becky性格形成的因素和社会环境以及Becky反社会的成因。在萨克雷看来,Becky is predominantly sympathetic。Dee, Phyllis Susan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通过对Amelia和Maggie Tulliver的分析,探讨了萨克雷的V anity Fair和艾略特T he Mill on the Floss中的female sexuality 和triangular Desir,并对之进行描述、解读,文章说:“这些小说中的女人虽然有时是男性欲望的被动客体,但是她们抵制并修正自己作为客体的角色,担任欲望主体的积极身份,并且设法挣脱男性主动欲望的束缚”。Lisa Jadwin的视角也较新,分析了《名利场》中的“表里不一”(duplicity or double- discourse),认为萨克雷对此是默许的,duplicity is both socially sanctioned and commonplace。Lisa以为,既然男人的“unchastities”被看成是微不足道、可以原谅的,那么,女人的“lies”同样可以被看成是无关紧要、可以原谅的,即“His (Man?s)license to ‘lie’with others is matched by her(woman?s) license to…lie? about her motives, designs and ambitions.”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77171398.html,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外文学比较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外文学比较的关系.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6期.朱云. [2].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 《江苏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6期. [8].湖南外国文学研究三十五年.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吴正锋. [9].苏曼殊的比较文学研究及其特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袁荻涌. [10].中外文学作品比较中的"文化"问题. 《海外英语(上)》.2015年8期.邱佳. 二、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 作者:王俊虎.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 [2].中外网络文学比较分析.被引次数:11 作者:张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3]“撒种在荆棘”——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 作者:杨世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4].中小学语文中外同题材文本比较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李军飒.学科教学(语文)河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 [5].中外“小城”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叙事模式初探.被引次数:1 作者:王骁勇.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 [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方贤绪.中国现当代文学苏州大学2003(学位年度)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是学位论文的一个总体规划和设计,是监督和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先决条件,本文是一篇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论文题目:《美丽新世界》中的反乌托邦主题 一、选题的意义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 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 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小说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二、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 原理的颠倒。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 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三、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

文献综述写作基本要求与范例教学内容

文献综述写作基本要求与范例 1.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第一,综合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同一课题的所有主要研究成果的综合概括。因此,要尽可能把所有重要的研究成果搜集到手,并作认真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各种派别的观点清楚明晰,不要遗漏重要的派别和观点。 第二,描述性。文献综述在对各种派别的观点作介绍时,应该保持这些观点的“原味”,这就要求对被介绍的观点作客观性的描述。因此,撰写文献综述,首先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转述各派别的重要观点;同时,在归纳各种观点时要抓住要点,表述时应简明扼要。 第三,评价性。文献综述不能囿于介绍研究成果,传递学术信息,还要对各种成果进行恰当而中肯的评价,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文献综述重点在于“述”,要点在于“评”。由于评价的倾向性,通过文献综述,就会引导出对课题今后发展动向或趋势的说明。 2.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英美文学研究开题报告

英美文学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 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以下是分享的英美文学研究开题报告,更多内容请访问(.oh100./bylw)。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来源 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类型相关的题目,本人很感兴趣,于是确定 选择该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来叙述《呼啸山庄》中 文明与自然的冲突。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着名小说家和作家,是着 名的勃朗特姐妹之一,也是三姐妹中最具天赋的一个。她一生只写了一部小说《呼啸山庄》,但是这部伟大的作品却使她扬名于世。通过《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通过写两个截然不同的家族,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充分表现了维多利亚时期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怎样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的偏爱。小说中自然和文明冲突不断,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多次运用对比和象征来表现此冲突,例如,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冲突,凯瑟琳两种不同的爱情观的冲突。这种冲突正是基于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异于常人的热爱和当时现代文明盛行的背景。英国文学史上着名的三姐

妹从小生活在荒原上,自然在她们心中是神圣之物,这点很像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观点。并且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沃兹沃斯和柯律利治等着名诗人影响,自然,情感和哥特式元素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人们以自然之情为基础的生活受到现代文明的激烈冲击。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艾米莉·勃朗特看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罪恶,内心更加执着于对自然的喜爱。因此,要想真正读懂这部伟大的着作,就必须要了解小说中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观点。只有了解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态度,才能真正明白在这爱恨情仇下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人类生活应该顺应自然和本性。通过《呼啸山庄》中自然和文明的从图矛盾,由此来叙述《呼啸山庄》中回归自然的观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陈茂林从艾米莉·勃朗特所受的自然的影响来分析,他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批评》认为《呼啸山庄》是一部自然颂歌。小说中自然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使人精神放松,包容所有人,它似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分享着人的痛苦和换了。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和矛盾。叶利荣则在其《追寻自我的历程--主题探析》一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富于激情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展示了他们在迷失之后寻找自我回归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处于自我

中外文化差异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77171398.html, 中外文化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外文化差异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中外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统计与管理》.2015年7期.刘卓瑛.郑平坪. [2].中外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商贸》.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36期. 陈刚.翟树芳. [3].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述论. 《旅游论坛》.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3期.唐小翠. [4].中外文化差异探讨:谈当前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前沿》.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9期.尹华东. [5].中外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职业》.2011年35期.王海建. [6].小议中外文化差异. 《商》.2013年1期.和兰花. [7].工作满意度中的中外文化差异. 《汕头大学学报 《前沿》.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11期. [9].浅谈中外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年1期.金琳. [10].中外文化差异与国际商务礼仪. 《北方文学(下旬刊)》.2014年10期.刘鑫. 二、中外文化差异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跨国经营中融合中外文化差异的跨文化管理. 作者:李静.企业管理北京化工大学2009(学位年度) [2].浙江民营企业国际贸易文化差异及其对策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孙卫芳.企业管理浙江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

https://www.doczj.com/doc/77171398.html, [3].基于语言经济学理论对上海世博中国展馆简介汉译英的研究.被引次数:3 作者:韩佳彤.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大连海事大学2011(学位年度) [4].中外体育礼仪的比较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谢小兰.体育人文社会学湖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5].非语言交际与外语教学.被引次数:1 作者:马宏伟.英语语言文学山东大学2001(学位年度) [6].中外英语硕士毕业论文中使用元语篇手段的对比研究.被引次数:3 作者:封齐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南京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 [7].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策略探讨.被引次数:15 作者:丁宗林.外国文学华中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 [8].分析提高留学英国的中国硕士研究生学术经验的决定性因素. 作者:张俐.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山西财经大学2015(学位年度) [9]在华日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以丰田汽车(中国)为例. 作者:李阳.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2011(学位年度) [10].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浅析美剧《老友记》中幽默字幕的翻译. 作者:刘畅立.英语语言文学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三、中外文化差异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中外文化差异探讨:谈当前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韩宁,20112011年北京服装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年教研论文报告会 [2]中外动漫作品的文化差异和共鸣点分析. 王瑜,2012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3]弥合差异,避免误解浅谈对外传播中文文本的写作. 韩清月,2011全国第二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 [4]“Red”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 白阳明,2008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 [5]新疆石油企业哈萨斯坦跨国经营中跨文化管理浅析. 李军,2008第二届中外技术交流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综述范文

xxx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标题) xx(作者) 摘要:XXXX (摘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简短概括你本文的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一般1,2句话即可。第二部分写:“国内学者对xx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及“本文从xxx 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之类的总结性套话,最好能稍作总结。 其中第一部分,如果你不会写又或者懒得写,个人建议可以拷贝他人相关论文的摘要部分,然后做适当修改和调整即可。毕竟你研究的主题和你网上下载的相关论文的主题是基本一致的,故可以借鉴网上论文的摘要。但是请注意别一字不动的全拷贝,适当整合,修改。别让我发现你一个字都没改动过! 第二部分,如同我上面所说的写。若能简短总结下你接下来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综述,那是最好了;如果不能,我也不勉强了,写两句套话也行。 以下给出个摘要的例子,仅供参考。其中绿色代表我所说的第一部分;黄色代表第二部分。 例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低, 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对此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 简要评析了总体研究现状, 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例二: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主要对2003-2007 五年间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内容涉及自杀态度、自杀原因、自杀意念、自杀量表、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研究。 例三: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 摘要:自比较优势理论创立以来,该理论一直都是指导国际贸易活动的准则、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然而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时,比较优势理论也不断经受着其反对者理论和经验验证上的挑战。在其追随者们不懈地努力下,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使得即使在贸易理论辈出的今天它依然在国际贸易中保持着其毫无争议的主流地位。本文就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简单的梳理,勾勒了比较优势理论演进的大概脉络,最后简要讨论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实践意义。 ) 关键词:xxx (找几个关键词;3,4个差不多了。彼此之间用分号“;”隔开。) 前言(或称为导言) ( 前言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争论焦点,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前言分两部分写。 第一部分是介绍研究的主题,目的,以及相关概念,定义等。这部分我建议你们完全拷贝黏贴别人的论文的前言部分。比如你想写电力系统改革方面的文献综述,那么就在网上论文数据库中输入电力系统改革这几个关键字样后,会弹出许多的与此主题相关的论文。随便找其中的一篇,它的前言部分都会介绍电力系统改革方面的相关情况。这部分你们选择一

比较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考核性质:开卷考查考核类型:小论文考核时量:120分钟考核题目:比较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评分标准: 1、标题:10分选题范围;选题新颖度;文字提炼。 2、意义及研究现状:20分。意义分析透彻度;研究现状了解程度。(500字) 3、论述思路(结构):40分。中心突出;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标题提炼精准。(二级标题) 4、主要观点:20分。观点明确,观点正确(300字) 5、参考文献:10分。格式规范;数量(5条以上)三、论述思路:前言:一个备受关注的中西文化交流事件一、爱情主题下的重合与交错1、爱情至上的主题诉求(同) 2、中国式的爱情变调(异) 3、文化观照下的中西爱情观(文化探源――结论)二、女性意识中的契合与背离 1、“自卑自虐”的女性心理(同) 2、主体意识的强调与缺位(异) 3、文化观照下的中西女性意识(文化探源――结论)三、审美风格上的趋同与陌生 1、紧张激越的艺术追求(中) 2、清空宁静的意境营造(西) 3、中西美学背景的差异(文化)结语:文化误读与艺术策略(结论)与《赵氏孤儿》当年在欧洲所引起的接受冲击波相比,《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当代中国所引发的反响也许算不了什么,但相同的接受方式却极容易让人将这两个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特殊“事件”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谓相同的接受方式是指将异国的作品通过嫁接、改编,整合成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新作。这是一种创造性接受。当年中国戏剧家纪君祥的剧作《赵氏孤儿》被伏尔泰改编成了西方式的悲剧《中国孤儿》,而如今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则成就了中国当代影视新人徐静蕾的同名电影。该电影最近在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上获了一项大奖并引起了中外媒体、网络及观众极大的热情与关注,因此,该事件就不应仅仅被看作是年轻艺人心血来潮的某种尝试,而应被看作是中西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一次深度碰撞,它所折射出来的问题同样意味深长。笔者实在不能责怪改编者,因为改编者所呈现的这份“空洞的爱”,是其潜在的“文化基因”造成的,或者说是无法避免的。老北平四合院中的特殊氛围,琵琶曲制造出的独特意境,使改编者不得不时时确认着自身的中国人身份,因此,表达起爱情来不免有

(完整word版)文献综述范例模板

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题目关于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的文献综述指导教师 2017年6月

一、前言 中华老字号品牌是我国商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如今由于消费行为、传播环境的碎片化与多元化、民族意识的回归等因素,给老字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改变当今老字号面临的逐渐衰亡的现象,重振老字号品牌。本文搜集了20篇相关文献并根据各家学者的观点,整理汇总成一篇文献综述。先是对中华老字号的概念和界定做归纳整理,接着对当今中华老字号发展的现状情况进行了搜集整合,着重分析了当下中华老字号面临的问题,如缺乏创新、品牌传播方式落后、商标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同时根据各位学者针对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做了整理,以便为今后对中华老字号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二、正文 (一)、中华老字号的概念和界定 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珍品,都各自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而最终统领一行。中华老字号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不同的解释,以下有几种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概念和界定: 熊长博(2011)在《中医药老字号的现代化之路》中指出:2006年商务部官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定义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除此之外,品牌的创建时长不得低于50年。[1]程国鹰(2011)在《中华老字号杏花村“汾酒”品牌创新策略研究》里将中华老字号的界定整理出来,具体为: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内地资本和港澳台地区资本相对控股,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 刘婧维(2014)在《中华老字号企业网络营销研究》中认为中华老字号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工艺,历史悠久,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赢得了良好信誉的产品品牌。[3]

2020年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引导语: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我们要知道如何写,我们才能写出一篇好的论文,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论文题目:《美丽新世界》中的反乌托邦主题 1.选题的意义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小说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原理的颠倒。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

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3.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妙,而一步步构筑这个未来的现实也不容乐观。读者在对乌托邦感到失望的同时能熬不费力地发现现实世界正以多快的速度向这个乌图邦演变。而作者在100多年前的预言在今天有些已经成为了现实。通过这部作品看当今社会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高科技日益成熟的今天的深刻思考。 4.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文献综述范文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文献综述 从教师角度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 性的提高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成绩

从教师角度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1. 研究背景 [包括研究意义、课题的来源等等]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 在课堂上费劲心思,设计了很多活动或游戏,想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把知识变得生动易掌握,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似乎都很投入,学生也积极参与,但下课后却一问三不知(龙艳春,2005)。最终,有的学生跟不上英语教学的进度,学习英语非常吃力,一部分学生甚至丧失了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而小学英语教师也感到很困惑:教师教得这么累,学生学得这么苦,为什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针对上述种种现状,探求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迫切。 ……2. 研究现状 2.1国外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为一种较为系统的教学理论,并且不断完善。其主要研究内容为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有效教师的特点有什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有哪一些?其中国外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有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布鲁纳的掌握学习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当前世界教育改革普遍关注的趋势之一是强调教育效果,效果本位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新的方法论,效果本位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正向联系,有效的学习时间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教师的态度和期望,激发学生的动机等。除此之外,国外试图考察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并找寻改善提高课堂教学的方案,他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英美文学论文写作开题报告

英美文学论文写作开题报告 【篇一:英美文学论文写作开题报告】 安徽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题目解读阁楼 上疯女人的悲剧人生学生姓名汪小丹指导教师李润润职称讲师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应用前景(附参考文献):一: 研究目的意义:简里斯把《藻海无边》与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 《简爱》嫁接,让《简爱》中野兽般的疯女人伯莎梅森脱胎换骨,变成了《藻海无边》里美丽善良、单纯脆弱、奋不顾身执著追求 真爱的安托瓦内特。 简里斯颠倒了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的视角,把伯莎梅森 放到了舞台的中心,给她注入生命的活力和一个明确的身份, 让疯 女人走出阁楼,让她处于舞台中心,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研究这个的目的是希望读者可以从不同视角,站在不同的利益立 场看待人和物,通过结合《藻海无边》和《简爱》这两部小说, 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分析人物形象,使得读者更好深入地了解《藻海 无边》和《简爱》中疯女人是怎么疯的,从来使读者具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作者给予的片面观点。 以往的大部分研究都是从单个方面详细研究导致安托瓦内特悲剧原因,而本文着重全面研究导致她疯癫的原因,不仅从父系社会这个 大环境下分析,还试图从性别,性格,名族,历史,文化,自身因素等角度分析,对鼓励读者看书时应持有多重和全面的视角具有 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国外研究状况有关国外对简里斯的研究性文章或著作具体可以 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有关于作家简里斯的研究论文和著作主要有:elaine savory: jean rhys; sanford sternlicht: jean rhys; joy castro : jean rhys ; sylvie maurel: jean rhys;在研究简 里斯的短篇小说方面的文章有: thorunn lonsdale: displacing theheroine : location in jean rhys s short stories let them call it jazz , mannequin and i used to live here once 有关于研究简 里斯的《藻海无边》的主题方面的文章和著作主要有: maria olaussen: jean rhys s constructionof blackness as escape from white femininity in wide sargasso sea ;friedman,: jean rhys: a critical study; 在研究简里斯的《藻海无边》与夏洛 蒂勃朗特的《简爱》之间的关系的文章有: michael thorpe: the

外国文学开题报告范文

外国文学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外国文学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课题名称: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互动中的心灵复活——《复活》人物的一种分析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现状:《复活》向来是人们所喜爱的文学作品,近些年对它的研究也从未间断。这其中有对其复活主题的研究,对男女主人公心灵复活过程复杂性及复活原因的探究。有对作品中人物心理描写的具体研究,对作品中表现的托尔斯泰主义的解剖。有对作品背景及作者所处时代的研究,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探秘等等。 课题发展趋势:虽然目前对《复活》的研究涉及作品的各个方面,然而对男女主人公的心灵复活过程的研究并没有很强的系统性,不能就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心灵复活道路给予其联系和比对,一方面是没有相应的理论提供支持和研究,另一方面是太过聚焦于作品中人物的具体行为和心理表现,不能联系到相关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无法抽象出有价值的成果和结论。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托尔斯泰的《复活》向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巨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而文本中主要人物的精神复活更是值得反复研究的主题。通过对男女主人公心灵复活道路的对比,试通过群体及个人意识的理论构架,对其中人物心灵

复活的具体过程进行剖析,形成该理论认知下的另一角度的解读,将复活的主题放置于群体于个人意识的相互关系下加以理解,帮助我们对社会群体环境下个人意识复活的形式与本质有深入的探索。由此对小说《复活》和作者人道主义思想提供别种形式的理论支持,对主体在实际中处理社群及个体关系给予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俄]列夫?托尔斯泰,复活[M],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 [2](法)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M],长江文艺出版社,20XX; [3]谭绍凯.《复活》的思想与艺术——《复活》札记四则.[J].贵阳师院学报.1982.(4); [4]白晓朗.如何理解《复活》中的“复活”.[J].外国文学研究.1983.(12); [6]刘定淑.试论《复活》中男女主人公复活的复杂性.[J].外国文学研究.1985.(7); [7]蒋正初.浅析《复活》的心理描写.[J].湖北师范学院学 报.1986.(3) [8]胡敏中.论个体认识的发生.[J].汉江论坛.1990.(7); [9]维之.论人的自我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南京社会 科学1996.(1); [10]耿正忠.由《复活》所想到的.[J].自贡师专学报.1998.(1); [11]宋虎堂.浅析玛斯洛娃的精神复活.[J].湖北经济学院学 报.20XX.(10);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例文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例文 论文题目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Gothicism in Wuthering eights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时期以来, 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 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 新谜又出, 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 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 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G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70 年代以后, 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 到2000 年9月为止, 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 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 其中1970 年以后为126 部, 仅90 年代就达59 部, 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 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 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大纲) 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预期的结果(大纲): 1.A Survey of Gothic 1.1 Definition of Gothic 1.2 the Origin of Gothic Novels 1.2.1 Historical Reason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