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原则探讨

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原则探讨

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原则探讨
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原则探讨

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原则探讨

【摘要】公路边坡作为公路工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公路路基起到稳固的作用,而且能够起到美化作用。这几年,我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在公路边坡防护上更是加大了投入力度。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及施工管理现状,并就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原则

1 前言

目前,我国公路交通网发展迅速,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快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公路边坡防护作为公路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公路的安全运营及环境美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公路边坡防护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边坡设计预防司机长时间驾驶的视觉疲劳理论也是在边坡防护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同时也逐渐地运用在我国公路边坡设计中。针对公路边坡施工管理和公路边坡防护设计的重要性,结合国内外现代公路边坡防护理论与技术,对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

2 我国公路边坡防护设计施工管理现状

我国近几年来大力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在公路运输安全上同样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在这一大

背景下,公路边坡防护设计也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技术欠缺和受到我国传统的公路施工理念和管理制度的影响,公路边坡防护设计仍然需要借鉴技术成熟的发达国家。

近几年来,虽然国内不少相关部门对边坡防护越来越重视,并提出了相关的施工理论和设计原则,但很多并未落实到实际的公路边坡防护设计与施工实践中,这一现象严重地影响到我国公路边坡防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部分公路边坡稳定性安全储备不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提高公路边坡防护设计质量,完善公路边坡防护施工管理已迫在眉睫。

3 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原则

公路边坡分布于公路沿线,其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广,同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大。为了保证公路边坡防护安全使用的同时能兼顾到美观、舒适,且与环境相互协调,需要融入绿色,自然,环保等设计理念,同时遵从以下基本设计原则。

3.1 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是典型的的人口密集国家,人类活动范围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和乡镇地域范围不断地加速扩张,占用大量的自然地理资源。不同的地区其地理环境存在各自不同的特质,比如土质有多软,气候有多湿等等,这些都直接或者

间接地影响到公路建设。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公路建设技术不断的改善,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熟经验。与此同时,公路分布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广,公路边坡防护设计需考虑不同地区地貌、气候、人文等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其实,有效的进行边坡防护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公路所在路段的地理位置环境,比如气候、地质、地貌和水文等特点,通过实际地考察这些因素,综合不同环境、不同地质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具有特色和创新性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措施。

3.2 建立可靠的设计、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公路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交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所以说在公路建设中每一个部分及环节都需要进行慎重、缜密的考虑。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和施工工作应该起到对于自然灾害和人为损坏都有着非常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害,保证公路的通畅性和便捷性,同时也为人们的交通运输带来较大的方便性。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建立一个可靠的设计、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3.3 统一性原则

公路边坡防护要沿整个公路建设坚固、安全、实用的边坡防护线,同时考虑多种要素搭配,形成非单一的但协调统一的边坡防护形式。因此,在设计时一定要全面地对所有因素进行收集和整合,形成统一的思路后,根据实际的情况

公路边坡综合防治和治理对策研究

公路边坡综合防治和治理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8-03-05T16:09:08.1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作者:王玉林 [导读] 公路是交通运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基础设施之一。 云南交投集团云岭建设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公路是交通运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基础设施之一。边坡是维护公路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但是公路边坡治理一直是我国公路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我国公路多、里程长,在公路建设中边坡问题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就出现了很多公路建设中的问题,例如:云南省沅江——磨黑高速公路147公里内,高度大于50M的边坡达到了160多处。研究公路边坡对维护公路使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公路边坡的概念,分析能够影响公路边坡的几种不良因素,并提出通过技术手段治理边坡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公路边坡;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公路网也在不断的进行扩张,公路工程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各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稳定公路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公路施工中,边坡防护工作是维护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公路的支撑和防护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保证了公路的正常使用。 一、公路边坡防护概述 边坡防护是针对公路工程边坡区所开展的辅助防护工程,通过钢丝绳等材料对公路周边的岩石、斜坡等需要防护的区域进行有效防护。能够减少因风化而出现的落石现象,实现对公路周围坡面的有效控制,维护了公路的运行安全。 现阶段的公路边坡防护技术一般都分为以下几种:砌坡防护、植被防护、喷浆防护、框格防护、综合防护。在进行公路边坡防护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根据公路边坡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理念,对公路边坡进行有效的防护工作。 二、影响边坡的不良因素 (一)雨水冲刷 公路工程在边坡防护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方挖掘,将原有区域的植被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引发了土质酥松以及土壤裸露的问题[1]。失去了树根和草根的抓附,土壤结构会变得松散,施工范围内的土壤会在雨水的冲刷下导致水土流失,甚至能造成生态失衡的严重影响。公路工程造成的边坡区域水土流失,使边坡区域的结构松散,从而影响了公路的稳定性,雨水冲刷导致的水土流失难以通过自然修复,影响较深。云南的降雨量较大,公路边坡的雨水冲刷问题应该更加重视。 (二)车辆碾压 公路的良好使用需要高质量的施工,更需要日常使用的规范。很多车辆为了牟取不法利益超载运输,对公路的使用造成极大的负担。公路的承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载车辆的重力超过了公路的承受能力,造成交通事故隐患的同时还会对公路的路面造成一定的损伤。路面形成塌陷、裂缝等损伤。云南地处中国边陲,来往物流频繁,车辆众多,公路边坡的安全与稳定都会受到车辆影响,应该提高车辆碾压对公路影响的重视。 (三)土质状况 云南土地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属于地带性土壤,一般多为砖红土、赤红土、火山灰土等等。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土质都不相同,同理,各个路段的公路质量也会因为土质而体现出差异。路基土质是影响边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中的黏性高,经过压实后的路基质量就高,黏性差的沙质土就会导致边坡的质量不高,无法对公路边坡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多雨季节中很容易受到雨水的冲刷而导致塌陷、水土流失等状况的发生[2]。 (四)环境因素 云南省的多数地区纬度比较低,海拔较高,气候相对而言还算是比较“温和”,四季如春的气候十分有利于公路的建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云南同样会产生灾害性天气,例如强降雨、降雪、冰雹、洪涝等灾害,给公路建设带来很大的困扰和影响,所以施工中要注意到气候因素对公路边坡的影响,避免事故的发生。 云南地貌复杂,山地、盆地、河谷、丘陵交错分布,公路工程建设的工程量远远大于平原地区,工作难度也随之提高,为养护、建设、管理公路工作提高了难度。 (五)技术应用 公路边坡支护技术有很多种,但是真正能够对公路进行有效保护,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只有选取了最合适的防护技术,才能够事半功倍的对公路进行保护,所以在边坡支护中要重视技术的适用性。根据边坡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技术,避免因为技术缺陷而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边坡治理对策 (一)重力土墙技术 重力墙是指通过依靠自身重力抵抗土体压力的挡土墙。挡土墙可以使用石块作为砌体材料,现在大多数都通过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形式一般都是直立式、倾斜式或者台阶式。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也不高,适合在石料丰富的地区使用,但是重力式挡土墙在设计中没有注意到水的影响,很可能会受到土壤中水的压力,慢慢被打破平衡,导致挡土墙倾斜或者滑移[3]。 (二)生态植被技术 公路建设过程中破坏的大量植被,影响着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也影响着土基的水土流失问题。植被受到的破坏很难通过自然的方式“痊愈”,所以需要在破坏区域进行人工种植。这种方法绿色、环保,而且能够有效的保护工程质量,符合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植物的根部对土体有着加固作用,能够遏制表面的水土流失,但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够达成保护边坡的目的,所以需要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的

公路边坡防护措施综述

公路边坡防护措施综述 摘要:通过阅读大量相关参考文献,我了解到边坡是道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道路运营安全使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对道路边坡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介绍了国内道路边坡的种类、特点和防护现状。提出了未来道路边坡防护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边坡防护;道路边坡;发展趋势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地区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56%。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发山区,建设山区,改变山区经济滞后的现状,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品,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近几十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建设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道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多山地区的工程建设中,道路多穿于山川河谷之间,开挖常常造成大量边坡,边坡的开挖,破坏了原来的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边坡是道路工程中最常见的形式,为防止边坡失稳,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选择实用、理、 经济、美观的工程措施,确保道路的稳定和高速行车安全。 公路边坡防护的现状

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经常要开挖大量土质边坡,土质边坡的开挖破坏了原有的植被覆盖层,导至边坡的不稳定,出现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加剧了生态系统的退化[4]。如何对土质边坡进行综合处治正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土质边坡综合防护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需根据地质、地形、气候、降雨强度、地下水、土质、材料来源及边坡的稳定性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地选择实用、合理、经济、美观的防护措施,同时要达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持生态环境相对平衡的目的。 2.1边坡防护的分类 公路土质边坡防护按使用材料大致可分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两类。 按边坡的稳定性大致可分: (1)对稳定性边坡、基本稳定边坡的防护: 稳定性边坡、基本稳定边坡通常直接进行普通防护,防护形式大致有以下3种: ○1普通工程防护。浆砌片石护面墙、浆砌片石骨架护坡、喷浆护坡、喷混凝土护坡、灌浆护坡、锚喷网护坡、石笼、坡面导流构造物排水。 ○2植物防护。植(喷)草、植草皮、植树。

探究路基边坡防护都有哪些措施

探究路基边坡防护都有哪些措施 摘 要:本文介绍了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对提高公路品质和提高公路车辆行驶安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 前言 在公路的修建中,出现大量的深挖路堑与高填路堤边坡,其防护问题非常突出,路基在水、风、冰冻等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经常发生边坡的表土剥落和形成冲沟已经滑塌等变形和破坏,本文简单介绍了一下在公路路基边坡防护上的一些观点。 1、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原则 1.1 “综合设计、就地取材、以防为主、确保施工”是边坡综合防护设计的基本原则。 1.2 路基防护应按照设计、施工与养护相结合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工程地质和材料等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适当的工程类型或采取综合措施,以保证路基的稳固。不要轻易取消或减少必要的防护工程措施,而给养护遗留繁重的工作量。 1.3 路基防护措施是根据沿线不同土质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坡度、高度和当地材料、气候等因地制宜选择,密切结合路面排水作综合考虑。 1.4 在不良的气候和水文条件下,对粉砂、细砂与易于风化的岩石边坡,以及黄土和黄土类边坡,均宜在土石方施工完成后及时防护。路堑边坡应根据边坡岩层组成及坡面弱点分布情况考虑全面防护或局部防护。 1.5 坡面防护一般不考虑边坡地层的侧压力,故要求防护的边坡有足够的稳定性。但护面墙可用于极限稳定边坡。 2、公路路基边坡防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路基边坡的破坏。 路基边坡的破坏主要表现为边坡坡面及坡脚的冲刷。坡面冲刷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对边坡的直接冲刷和坡面径流的冲刷,使路基边坡沿坡面流水方向形成冲沟,冲沟不断发展最终导致边坡破坏,进一步造成路面塌陷,直接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沿河路堤及修筑在河滩上滞洪区内的路堤,还要受到洪水的威胁,这种威胁表现为直接冲毁路堤坡脚,导致边坡破坏。边坡破坏还与路基填料的性质,路基高度,路基压实度有关。一般来说,砂性土路基边坡较粘性土边坡易于遭受冲刷而破坏;较高的路基边坡比较低的路墓边坡更容易遭受坡面流水冲刷;压实度较好的边坡比压实度差的边坡更耐冲刷。冲刷破坏一般发生在较缓的土质边坡上,如砂型土边坡、亚粘性土边坡,黄土边坡等。在日常大气降水和风化作用下,沿坡面径流方向形成许多水冲沟,如平常不注意养护或养护不到位,日积月累,逐年扩大。加上冬季积雪,造成坡脚湿软,路基强度降低,上部土体失去支撑,最终发生破坏。同时,高速公路行驶的汽车截起的雨雪水,也会冲刷坡脚。因此,对土质路基来说,边坡坡脚是边坡的最薄弱环节,应加强养护。 2.2 路基边坡的破坏和防护需注意的问题。 ①边坡稳定。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与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岩土表面的风化、破碎、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②环境保护。使工程对环境的扰乱程度减少到最小,并谋求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综合效应。综合防光,防眩,防烟,诱导司机视线,改善景观等目的进行边坡绿化防护,充分发挥防护工程的综合效益。 3、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具体措施 3.1植被防护。

公路路基边坡设计及防护

公路路基边坡设计及防护 【摘要】:公路路基边坡设计及防护是现代公路工程建设中 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路基边坡设计与防护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全面探讨了公路路基稳定性的机理以及主要的防护措施。文中内容对于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设计,边坡防护,滑坡 1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的加快,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着公路运输,从国道、省道、市道以及一般的县级公路几乎都延伸到各个角落。从宏观上而言,公路发展提升了国家城市建设步伐,促进了社会城乡一体化建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路建设和发展的意义也对公路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建设高质量的公路工程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在整个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公路路基边坡的施工是整个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关系到整个公路的稳定性问题,所以,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公路路基边坡工程的设计及防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章就从两个方面对边坡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文中的分析对公路路基边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

2公路路基边坡设计分析 2.1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力学机理分析在公路路基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岩土重力以及人为因素在路基的两侧形成了一定的坡度就被称为路基边坡。路基边坡最重要的功能是为了增加路基的承载和变形,但是由于其自身受力问题会产生滑坡等自然灾害。一般路基边坡如图1 所示。 图1 公路路基边坡在土体的重力作用下,在坡体内部将产生切向应力,当切向应力大于土的抗剪强度时,边坡就产生剪切破坏,发生了滑坡现象。边坡在发生滑坡时,首先开始明显的下沉并且出现裂缝,坡脚附近的地面则有微微的隆起。随着滑坡的继续发生,裂纹逐渐扩展,土体突然沿着某一个滑动面继续下滑,就导致了大面积的滑坡。在极限的滑坡状态下,剪应力等于抗剪力,即 f1=CnL1 (1) 式中,f1 表示剪应力,Cn 表示抗剪强度峰值,L1 表示主滑段长度。 在滑坡时,土体的抗剪强度迅速减小,滑体离开土体启动,此时长生了不平衡剪力,即 F2= f1-C0L1= CnL1-C0L1 (2) 式中,f2 表示不平衡剪力,C0 表示残余抗剪强度。 由此产生了滑体滑移的加速度a=(CnL1-C0L1 ) g/W(3) 式中,a表示滑体滑移的加速度,W表示滑体的重量,g 表示

公路高边坡防护措施

公路高边坡防护措施 边坡是指线路近旁的天然斜坡或经过施工开挖形成的路堑斜坡、填筑形成的方坡等等。高边坡灾害是我们道路工程中危害较大的一个地方。 一、边坡的变形特征 1、公路边坡是将地质体的一部分改造成人为工程设施,因此其稳定性取决于自然山坡的稳定状况(稳定、不稳定、极限平衡)、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岩体结构、水文地质条件、风化程度等)和人为改造的程度(开挖深度、坡形、坡率等)。 2、人工边坡是对自然坡体的改造,改变了自然坡体的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的渗流条件,而且是在短短几个月内改造完成的。自然坡体的应力调整有一个过程,强度低的软弱岩层调整较快,常在施工期就发生变形;强度高的坚硬岩层调整较慢,或可自身稳定,或在1~3年后发生变形。只有当人工边坡对其改变不大时,才可保持稳定,否则就会发生失稳,甚至引起自然坡体的破坏。 3、自然山坡和人工边坡都处在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之下,如阳光照射、降雨冲刷和下渗、风化和地震等。但人工边坡所造成的自然状态的改变使这种作用更强烈,如开挖暴露风化加剧、破坏植被地表水容易下渗、坡体松弛、爆破震动等都使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 4、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所以边坡设计也变得十分复杂,每个高边坡工点都需单独分析和计算,这也是目前高边坡设计尚无规范可循的原因。 二、高边坡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公路选线时对地质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地质选线”落实到实处,对已经存在的古老滑坡和潜在滑坡认识不足,将线路布设在这些地段,甚至大填、大挖,造成老滑坡复活或新生滑坡。 2、对高边坡的危害认识不够,强调节约工程投资,本来可以内移作隧道或外移作桥或半路半桥的,为节省投资而造成大挖方,结果造成高边坡变形破坏,有时其治理费用比桥、隧还多。 (二)客观方面: 1.山区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对线形和道路走向有特定的要求,也不可能一味强求优良的工程地质条件,而回避不良地质、高边坡等岩土工程问题,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在近于极限平衡的天然山坡上或其内开拓修建。 2、自然陡边坡本应该作工点针对性勘察设计的,因工作量大、工期紧、勘察基础资料不足,设计依据不充分,因坡形坡率设计不符合场地岩土条件,或排水与加固工程不完善,不足以保证稳定,造成挖方坡口不断向山体移动,形成高边坡。 3、不科学的施工方法也是造成边坡失稳变形的重要原因,如雨季大开挖,而不及防护造成大量雨水渗入坡体,软化坡体岩土;大爆破施工破坏岩体完整性;开挖后长期暴露而不防护和加固,甚至一挖到底不加固等。 三、高边坡的勘察设计 (一)基础资料收集: 防治方案的选择建立在详实的基础资料之上。必须对该段高边坡进行详细勘察。 查明该路段的地层、岩性、产状、风化程度、强度特征,不同地层在边坡上的分布位置,有无软弱夹层或接触面,其产状与边坡开挖

公路工程高边坡常见防治措施总结,超全面!

公路工程高边坡常见防治措施总结,超全面! 边坡是指线路近旁的天然斜坡或经过施工开挖形成的路堑斜坡、填筑形成的方坡等等。高 边坡灾害是我们道路工程中危害较大的一个地方,所以今天小编特意过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高边坡的防治技术都有哪些。 一、边坡的变形特征 1、公路边坡是将地质体的一部分改造成人为工程设施,因此其稳定性取决于自然山坡的 稳定状况(稳定、不稳定、极限平衡)、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岩体结构、水文地质条件、风化程度等)和人为改造的程度(开挖深度、坡形、坡率等)。 2、人工边坡是对自然坡体的改造,改变了自然坡体的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的渗流条件,而 且是在短短几个月内改造完成的。自然坡体的应力调整有一个过程,强度低的软弱岩层调 整较快,常在施工期就发生变形;强度高的坚硬岩层调整较慢,或可自身稳定,或在1~ 3年后发生变形。只有当人工边坡对其改变不大时,才可保持稳定,否则就会发生失稳, 甚至引起自然坡体的破坏。 3、自然山坡和人工边坡都处在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之下,如阳光照射、降雨冲刷和下渗、风化和地震等。但人工边坡所造成的自然状态的改变使这种作用更强烈,如开挖暴露风化 加剧、破坏植被地表水容易下渗、坡体松弛、爆破震动等都使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 4、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所以边坡设计也变得十分复杂,每个高边坡工点都需单独分析和 计算,这也是目前高边坡设计尚无规范可循的原因。 二、高边坡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公路选线时对地质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地质选线”落实到实处,对已经存在的古老 滑坡和潜在滑坡认识不足,将线路布设在这些地段,甚至大填、大挖,造成老滑坡复活或 新生滑坡。 2、对高边坡的危害认识不够,强调节约工程投资,本来可以内移作隧道或外移作桥或半 路半桥的,为节省投资而造成大挖方,结果造成高边坡变形破坏,有时其治理费用比桥、 隧还多。 (二)客观方面: 1.山区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对线形和道路走向有特定的要求,也不可能一味强求优 良的工程地质条件,而回避不良地质、高边坡等岩土工程问题,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在近于 极限平衡的天然山坡上或其内开拓修建。

边坡防护工程

《现代路基支挡和防护工程》 1、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时,确定滑面的抗剪强度时是最需要“艺术”的。一般地,通过土工试验确定出滑带的土工参数C、ф后,还要通过反算后确定滑带的强度参数,为什么?如何反算求参数C、ф值?请写出具体步骤。(20分) 2、简述传递系数法、瑞典条分法、Bishop法、Janbu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20分) 3、结合广西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路基防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0分) 4、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很多,国内以理正、同济曙光、河海和水科院的工程应用较多,国外的如slide,Geo-slope和Flac较为著名。你用过哪些软件进行稳定性分析?试采用其中一个软件计算某一边坡工程,附上计算书。(20分) 5、对边坡工程防治和治理的认识和体会。(20分) 附加题:对本课程教学的评价及建议。 要求: 1、按研究生手册的统一格式进行答题。 2、在下一次授课时提交答卷,否则后果自负! 3、由龙丽芳、周书林两位同学负责通知每位同学。 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系统探讨 摘要本文分析了路基边坡的病害类型、原因和边坡的侵蚀机理,提出了边坡防护类型、特点及防护类型的选择原则。 路基边坡边坡病害侵蚀机理防护适用性植物防护防护区划综合防护设计 1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系统研究日渐引起公路部门的重视。边坡综合防护设计是高等级公路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需根据公路等级、降雨强度、地下水、地形、土质、材料来源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选择实用、合理、经济、美观的工程措施,确保高等级公路的稳定和高速行车安全,同时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美化高等级公路的效果。 长期以来,路基边坡的综合防护技术一直是公路修筑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

公路边坡防护措施综述参考文本

公路边坡防护措施综述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公路边坡防护措施综述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摘要:通过阅读大量相关参考文献,我了解到边坡是 道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道路运营安 全使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日益重 视,对道路边坡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介绍了国内道路边 坡的种类、特点和防护现状。提出了未来道路边坡防护的 发展方向。 关键词:边坡防护;道路边坡;发展趋势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地 区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 56%。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发山区,建设山区,改变山区 经济滞后的现状,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品,首要条件就

是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近几十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建设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道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多山地区的工程建设中,道路多穿于山川河谷之间,开挖常常造成大量边坡,边坡的开挖,破坏了原来的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边坡是道路工程中最常见的形式,为防止边坡失稳,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选择实用、理、 经济、美观的工程措施,确保道路的稳定和高速行车安全。 公路边坡防护的现状 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方法 (1) 3.1、液压喷草(植灌)防护施工 (2) 3.2、拱形骨架喷草(植灌)防护施工 (4) 四、注意事项 (7) 五、施工质量要求 (7) 六、质量保证措施 (9) 七、施工安全 (10) 7.1、综合安全保证措施 (10) 7.2、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0) 7.3、防触电措施 (11) 7.4、防止滑坡措施 (11) 八、文明施工 (12)

路堤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的《**********》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文件编号:20120004); 3、《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4、《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本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现行有关技术规程、规则及标准及现场实际情况。 二、工程概况 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采用一级公路兼具城市道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第一段(即本标段)起于福州市连江县琯头镇西兴村,新建琯头岭大桥,沿沈海高速基本平行布设,上跨沈海高速琯头互通匝道,终于琯头镇规划的竹岐路,路线全长约3.6km,按80km/h双向六车道的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为32米,本路段全部位于连江县境内。 标段全线共设桥梁2座: 琯头岭互通主线桥,桥长879.49m;山兜高架桥,桥长2486.59m;匝道桥2座,桥长247m;箱涵共1道;主线路基236.4m,青芝路进出口匝道的路基分别为22m,30.2m。本工程是一个集路基、桥梁、涵洞综合性较强的项目,桥梁占线路总长度的93%、路基占7%。 依据本段路基的填土高度,此段路基工程边坡防护型式主要有拱形骨架喷草(植灌)、液压喷草(植灌)2种防护类型,且撒播草灌籽防护采用湿法喷播植草防护。路基主要以填方施工为主,施工采取防护紧跟的施工方案。 三、施工方法

高等级公路边坡综合防护系统探讨.doc

高等级公路边坡综合防护系统探讨 摘要本文分析了路基边坡的病害类型、原因和边坡的侵蚀机理,提出了边坡的防护类型、特点及防护类型的选择原则。 关键词路基边坡边坡病害侵蚀机理防护适用性植物防护防护区划综合防护设计 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边坡综合防护系统研究日渐引起公路部门的重视。边坡综合防护设计是高等级公路设计的 重要内容之一,需根据公路等级、降雨强度、地下水、地形、土质、材 料来源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选择实用、合理、经 济、美观的工程措施,确保高等级公路的稳定和高速行车安全,同时达 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美化高等级公路的 效果。 长期以来,路基边坡的综合防护技术一直是公路修筑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国在 80 年代中期以前,主要以低等级公路建设为主,由于交 通量小,深挖高填较少,投资不大,因而防护工程不作为道路建设的主 体工程,由此引起的损失亦不大,所以在工程中对边坡的综合防护研 究常常被忽视。进入 90 年代以后,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方兴未艾,由 于缺乏对防护技术的系统研究,没有成熟的经验供设计部门应用,因 此只能用低等级公路的防护技术或供鉴铁路部门的经验来实施局部防 护,缺乏综合考虑,从而为工程埋下隐患,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 良的社会影响,有的甚至中断交通,如沈大高速公路鲅鱼

圈所以南 180km 长的路段,后期的工程防治费用占整个工程防治费 的80%、京石高速公路在 1997 年遇到洪水冲击后,很多路段出现路基垮塌,路面悬空的现象,再如众所周知的昆禄路等。据交通部统计,仅 1991 年因水毁冲毁路基 1577km ,冲毁路面 43733km ,冲毁桥梁3606 座、涵洞 40343 道,塌方 4171 万方,直接经济损失16.86 亿元,因排水防护不当使基层与路基含水量增加引起公路整体强度下降 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统计。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加快修建和交通量的急剧增加,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与日俱增。自1972 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环保会议以来,由于 公路工程修建等因素导致水土流失和耕地占用,农民们失去了5000 多亿吨的表层土;同时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温室效应的CO增加了10%,世界在以每年80 亿吨的巨量排放CO 和硫化物,臭氧层日益遭到破坏。自1950 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了 5 倍,人口从26 亿上升到 58 亿,但这一切增长完全建立在对地球的超负荷掠夺上。地 球退化、土地减少、每年对农作物和牲畜业造成的损失达430 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的粮食收入。 1950 年~ 1984 年世界粮食产量以每年3%的速率增长,1984 年以后放慢,1984~1992 年增长率仅为 0.7%,不及人口增长率的一半;与此同时,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也由工业革 命前的 55%降至 25%左右,我国森林覆盖率由50 年代的 30%降至1997 年的 12%左右。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为了环境的持续 发展,环境会计学诞生了,国际社会第一次认真地考虑把环境和资源 的损失计算到经济成本中去,经济增长必须考虑到环境的代价,即由

生态边坡防护方案

生态边坡防护方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XXXX旅游公路前腰铺服务区至雁门关段边 坡生态防护方案 目录 一、方案综述 二、生态防护段落划分 三、方案实施要点 1、本方案的指导原则 2、具体方案 3、植物配置 四、施工后的验收标准 1、喷播面 2、金属网的埋入程度 3、植物群落的发芽与生长评价 4、评价时的注意事项: 一、方案综述

XXXXXX公路前腰铺服务区至雁门关段长公里,为三级公路,路基宽7.5米。该项目是一条旅游专线,专门服务于景区车辆通行。项目所在地区山势陡峭,起终点高差较大,可供路线布设区域局限性很大,虽路线经过区域山体破碎,填挖方工程量较大,但经技术、经济比较该区域内无更理想布线方案。 项目沿线均为石质山体,表层出露以泥灰岩和片麻岩为主,大部分为弱分化,根据沿线地形特点,路基设计以挖方断面为主,挖方边坡坡率1:,每10米高度设一平台,平台宽2米,对高度在30米以上的边坡设计中考虑了采用锚喷混凝土的方法进行防护。 路基开挖后,边坡总体上较为稳定,岩层多为水平产状,基本无顺层情况,对边坡稳定较为有利。但岩体裂隙发育,开挖形成的坡面很破碎,极易落石。且石质多为变质岩,暴露失水后表面呈粉末状。这样一种情况下原设计中考虑的锚喷防护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为了更好的保护坡面,阻止风化,避免由于风化的逐步严重而造成边坡失稳,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决定部分边坡采取生态防护的形式。 二、生态防护段落划分 通过对全线所有已开挖路段(项目公路所有需开挖路段均已实施)边坡情况的多次调查,根据其坡面的高度、岩体破碎情况,初步确定对以下两段采用生态防护的形式进行边坡防护。 1、K1+028~K1+300段,面积平方米; 2、K2+280~K2+543段,面积平方米。 两段合计共平方米。 三、施工方案

路基边坡防护形式选择(个人经验分析)

一、路堤边坡防护 5.1、路堤边坡防护 ①路堤高度H≤5.0m路段 当填方边坡高度H≤5.0m时,坡面直接三维网植草;草籽可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成活率高、生长快、适宜当地土质和气候条件的品种。H≤3.0m时可不设三维网。 ②路堤高度H>5.0m路段 当填方边坡高度H>5.0m时,采用拱型骨架内植草护坡。一般填土路段采用混凝土骨架内灌草护坡。骨架应露出地面10cm,边坡沿水平方向凿槽,以稳定种植土。为防止拦水沟的水流冲刷坡脚,应在护坡道或挡墙顶拦水沟出水口处铺厚25cm,沿路线方向宽50cm的浆砌片石。为防止因雨水沿骨架边渗入后,集中在节点基底,导致节点处土体软化、膨胀等病害,将节点处做成略向外倾斜的三角区,使汇集到节点处的水从三角区流出。 ③对于边坡平台、护坡道、排水沟外边缘至用地边界的范围内采用植当地野草防护,并喷播一定比例的灌木种子。 ④为了保护路基和沿线耕地,当路基通过水(鱼)塘路段时常水位以上50cm 以及常水位以下路基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边坡坡度采用1:1.75;在沿河受水流冲刷路段设置挡土墙进行防护,防护高度均高出设计水位0.5m以上,其上部防护同正常路段。 ⑤挡土墙的设计应与项目的景观设计相结合,注重美观设计。可根据地形分别采用C20片石砼衡重式挡土墙、钢筋砼扶壁式/悬臂式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等,并根据墙址处的地质条件对基底进行处治。对于沿线圬工挡土墙路段,在护坡道处按一定间距种植攀藤植物和常绿树木。对于挡土墙外的自然边坡,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加强绿化防护。 路侧路肩墙墙顶护栏的设置,应满足防撞等级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当路肩墙长度不大于30m时可考虑设置波形梁护栏,超过30m时可考虑采用钢筋砼防撞栏;当护栏防撞等级要求较高时,也可统一采用钢筋砼防撞栏。 ⑥桥头锥坡应加强排水设计,可采用浆砌片石防护。 5.2、路堑边坡防护 ①土质挖方路段高度H≤5.0m时,坡面直接采用植草灌防护;边坡高度H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简易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 施简易版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摘要:介绍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为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驶提供了重要保障,不仅稳定了路基又美化路容,提高了高速公路使用品质。例如植物防护可以消灭施工痕迹,使景观协调,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 湖南春季是雨水多发季节,伴随着长时间降雨过后,往往可以见到边坡失稳增多的现象,这说明降雨对边坡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降雨提高了地下水的补给量,一方面降低岩体

的强度,增大孔隙水的压力,使边坡滑动面的抗滑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增大边坡的下滑力,两者给合起来极大地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因此加强雨季对路基边坡巡查力度,发现边坡失稳应立即对边坡进行防护与措施至关重要。 一、坡面防护 路基的防护其类型可分为边坡坡面防护和冲刷防护。边坡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降低温差及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序上还可以美化路容,协调自然环境。

边坡防护方案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一期土建工程《招标文件》 2.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第(01、0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挤性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挤性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5、《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 JT/T528-2004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属于仙桃市长埫口镇、杜家台分蓄洪区、龙华山办事处和西流河镇范围内,起于仙桃市长埫口镇周陈村,与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段对接,接点处为汉江特大桥南岸引桥起点,终点位于西流河镇金桥村四组附近,与第二合同段对接。桩号为134+671.348~K153+000,全长18.329km,其中主线路基长7.3km,填方230万方。路基采用整体式断面,主线路基宽度26m,匝道路基宽8.5m—24.5m。本标段路基边坡防护采用植草及预制六棱块两种防护形式,桥台全部为六棱块防护,边沟采用A型和B型两种形式。 三、施工组织机构、人员配备 1、组织机构

我项目部按照合同要求组织相关人员、机械、试验仪器已全部进场,并确定其职责、人员分工。 (1)项目经理制定全面的施工方案,并抓好具体落实工作。 (2)总工程师制定施工方案,并对技术、工艺、质量、进度进行把关控制,向技术人员进行交底。 2、施工投入的人员数量表 序号职务人数备注 1 总工 1 技术:封仁博 2 质检部部长 1 质量:刘武强 3 现场技术人员 1 刘晓东 4 作业人员22 四、施工计划 随着工程的进展,我部拟2014年12月5日开工,预计2015年2月15日完工。 五、(一)混凝土预制块防护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坡面整修及土方开挖——修整基槽、夯实基底——基础浇筑——铺设砂砾垫层、砌筑预制块——坡面清理、养护 1、测量放线 根据图纸设计边坡坡度、基础高程等数据,每20m放桩,曲线段适当加密,由控制桩控制标高挂线。 2、坡面修整及土方开挖 修坡时严格控制坡比,坡面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坡面修整采用

综述城市道路的边坡设计及防护

综述城市道路的边坡设计及防护 发表时间:2019-09-22T01:15:27.6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杨然 [导读] 摘要:道路边坡,无论是路堤边坡还是路堑边坡都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道路的整体稳定,更关系到行车安全。 广东永基建筑基础股份有限公司 528300 摘要:道路边坡,无论是路堤边坡还是路堑边坡都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道路的整体稳定,更关系到行车安全。边坡防护设计主要目的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防止和延缓岩土表面的风化、破碎、剥蚀,保护路基或开挖路堑边坡的整体稳定,从而确保道路边坡及路堑边坡的稳定和行车安全。 关键词:城市道路;边坡设计;防护 1.城市道路边坡设计及防护时应考虑的问题 城市道路的边坡防护设计,应遵循“安全绿色、水土保持、恢复自然、环保之路”的指导方针。对城市道路边坡进行防护,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1边坡稳定:保护路堑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与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岩土表面的风化、破碎、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堑的整体稳定性; 1.2环境保护:使工程对环境的扰乱程度减少到最小,并谋求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1.3综合效应:综合防光,防眩,防烟,诱导司机视线,改善景观等目的进行边坡绿化防护,充分发挥防护工程的综合效益。 2.城市道路边坡防护设计原则 为了保证城市道路边坡防护安全使用的同时能兼顾到美观、舒适,且与环境相互协调,需要融入绿色,自然,环保等设计理念,同时遵从以下基本设计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是典型的人口密集国家,人类活动范围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和乡镇地域范围不断地加速扩张,占用大量的自然地理资源。不同的地区其地理环境存在各自不同的特质,比如土质的软硬、气候的干湿等等,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道路建设。随着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技术不断的改善,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熟经验。与此同时,城市道路分布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广,公路边坡防护设计需考虑不同地区地貌、气候等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 2.2建立可靠的设计管理体系 城市道路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座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所以说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每一个部分及环节都需要进行慎重、缜密的考虑。城市道路边坡防护设计和施工工作应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害,保证道路的通畅性和便捷性,同时也为人们的交通运输带来较大的方便性,因此必须要建立可靠的设计管理体系。 2.3统一性原则 城市道路边坡防护要沿整个道路建设坚固、安全、实用的边坡防护线,同时考虑多种要素搭配,形成非单一的但协调统一的边坡防护形式。因此,在设计时一定要全面地对所有因素进行收集和整合,形成统一的思路后,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能够保证城市道路边坡防护设计的有效完整性,提高经济性、社会效益性和公益性。 2.4提高施工工作中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理念 由于这几年国内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相关部门也是越来越注重相关问题。在城市道路建设施工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相关的问题,所以说,在道路边坡设计中加入相应的创新思路,融入一些环保因素,大量地使用各类环保材料,可有效提高道路的寿命和生态效益。 3.某城市道路边坡防护设计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城市道路规划路段穿越现状山包。该工程边坡坡高3.68~30.29m,坡长约240m,坡顶设置一条截水沟,坡脚设置一条排水沟。该边坡为永久性边坡,边坡安全性等级为一级。 3.2总体布置 对于路堑边坡,开挖后边坡自身处于稳定状态,但是坡面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如剥落、风化、雨水冲刷等会产生坡面变形,其破坏深度一般为坡体表面1~2m,同时,由于局部掩体可能存在节理裂隙,开挖后将可能产生卸荷裂隙,受雨水冲刷易软化,有可能发生崩

路基边坡防护方案设计

潮惠高速公路J1合同 段 边坡防护施工方案

中国铁建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五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 防护形式及设计说明1 1、防护形式 (1) 2、设计说明 (1) 三、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情况 (2) 1、............................................... 机械情况:2 2、....................................... 人员情况:3 四、......................... 施工工艺3 1、喷播植草 (3) 2、CF生态网植草 (3) 3、三维网植草 (4) 4、客土喷播 (4) 5、浆砌片石人字形骨架植草防护施工 (5) 6、预制人字形骨架植草防护施工 (7) 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7) 1、组织机构上保证: (7) 2、制度保证: (7) 3、施工质量控制: (8) 六、.................................. 安全保证措施8 七、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9)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主线为六车道高速公路,采用100km/h的设计速度,整体式路基宽度 33.5m,路基设计高整体式路基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处路面标高,路基填料来源主要是边坡挖方,我标段为潮惠高速公路TJ13合同段,起讫里程K140+000? K147+945.961,线路长7.946km。主要工程量为:路基挖方158.3万m3路基填方136 万m3桥梁1433.15m/8座;盖板涵1145.8m/28座;防护、排水圬工2.1万m3植被护坡26.9万m2 二、防护形式及设计说明 1、防护形式 填方路基: 项目区域属南方暖湿气候,降雨量充沛,有利于植物生长。结合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统一考虑,主要采用喷播植草、三维网植草、人字形骨架植草、浆砌片石护坡以及挡土墙支护。 挖方路基: 根据边坡高度、边坡类型及坡率、岩土的结构、岩土状态、岩石分化程度、岩层 产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并考虑地表(地下)水的作用等因素,兼顾路容美观、周围环境景观及工程经济。对于稳定的挖方路基边坡主要采用喷播植草、CF网植草、客土 喷播植草、骨架护坡植草等予以防护。 2、设计说明 填方边坡防护: (1) 当边坡高度H W3m时,采用喷播植草防护; (2) 当边坡高度3m< H W 6m时,采用三维网植草防护; (3) 当边坡高度H>6m的路段,采用浆砌片石人字形骨架植草防护; (4) 护坡道、排水沟外边缘至用地边界的范围内采用喷播植草防护; 挖方边坡防护: (1) 对于土质及类土质边坡,挖方边坡高度

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

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 发表时间:2009-02-13T14:29:40.793Z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9月下供稿作者:叶学林[导读] 介绍了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的设施,侧重论述边坡种草防护措施。摘要:介绍了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的设施,侧重论述边坡种草防护措施。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种草防护;措施 公路路基的防护其类型可分为边坡坡面防护和治河河堤河岩冲刷防护。以下特对边坡坡面防护中种草防护进行重点论述。边坡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降低温差及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序上还可以美化路容,协调自然环境。 1 植物固坡的作用 种植地被植物作覆盖物主要是为减少对路基边坡上表土层的冲刷,以达到固定边坡的效果,其作用如下:(1)地表植物具有浅而发达的根系,能固定土壤,从物理结构上能阻碍土壤(或其他上表物质)往坡下移动。(2)植物能将雨水截留,使水直接渗入土中而不让它们从坡面流过,冲刷表土。(3)水分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并输送至叶片,从而减少地表水流至坡下。(4)水分从植物茎叶上直接蒸发掉,而实际上达到坡面的水流量也将大大地减少。(5)植物覆盖还可以降低土壤的极端温度,保护坡面免受风蚀。 2 固支植物选择的要求根据种植坡面的各个决定因素考虑,选择的主要标准是能在地表连续生长的地被植物,其本身应有助于固定土壤,并能截留雨水,使之不过快地从坡面流走而将表土冲刷掉,但在黄土湿陷性地段,雨水穿过地面渗透到下层,也可能会加重基层的不稳定性。所选植物必须适应当地的特殊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用的植物必须种植后尽快成活,使坡地地面结构还较脆弱时的地表侵蚀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由于边坡上难以应用机器,因此选用的种植材料要尽可能地降低养护要求。对种植材料的选择应将治坡与美化环境的要求相结合,将种植灌木与草、花相结合,以达长期固坡的作用。 3 种植草本植物护坡3.1选择坡面草本植物的要求用于路基边坡上的草本植物,最好具有以下特征:(1)耐干旱,即使在瘠薄的土壤上也能很好生长。(2)发芽早,生长旺盛,能尽快覆盖地表。(3)根部连土性强,能制止表土层砂土的流动,最好是耐干旱且扎深根的植物。(4)必须是多年生茎矮叶茂的植物。因为改善坡面条件需要许多年月,所以一年生的草木植物是不适当的。(5)必须是适合本地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健壮品种,从这点上来说,土生土长的野草最好,但大量得到却很困难。(6)必须容易大量得到草籽,价格要便宜。 3.2种植草木植物的应用技术在边坡上种植草本作物,主要困难之一是此类植物发芽缓慢,表土连同播下的种子极易遭受表面侵蚀现象的损害,因此必须采用各种技术以便将这种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1)整地。草作植物虽无粗大主根,根系较浅,但也要具备40cm的土层,因为有80%的根系在这层土中生长;在熟土缺乏的情况下,表土层厚度也应保持在20cm以上;另一方面,当表土质量差,ph值不大于8.5的强碱土壤条件下,必须采取换土或调酸等措施。对石质边坡可做成20cm的反坡带植沟形式,外借改良土填平植沟后,再植草作植物。坡面应平整、密实、湿润。边坡土石松动,经常有落石的地方,可筑挡土墙配合防落石栅,再挂网植生。(2)播种技术及时间。草作植物播种方法有撒播法、喷播和行播法等。采用撒播法时,草籽应均匀撒布在已清理好的土质边坡上,播后最好用草度覆盖,并以竹片固定,既防雨水冲刷,又促进草籽发芽生长,同时可节省人力1/3,施工后两个月可成长20cm。对于利于草类生长的土质,应在坡面先铺一层10~15cm的种植土,播种量控制在20g/m2左右。当路堑边坡较陡或较高时,可通过试验采用草籽与含肥料的有机质浆混合,用喷播法将混合物喷射于坡面,采用行播时,首先在整好的坡地上开沟,深5~10cm沟距离15cm,用等量的细土或沙子与种子拌匀撒入沟内。播种时间应选在温度、湿度较大的季节播种,视各地具体情况而定。(3)播后管理。充分保持土壤温度是保证出苗的主要条件。播种后应立即进行第一次浇水,以浇透为原则,其后的养护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或隔天喷水,幼苗长至3~6cm时可停止喷水,但要注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视幼苗长势,追施肥料。(4)公路路基边坡的生物防护问题主要讨论的是采用植物防护的基本防护措施。工程防护(矿料防护)包括框格防护、封面、护面墙、干砌片石护坡、浆砌预制块护坡、锚杆铁丝网喷浆、喷射混凝土护坡。框格防护适用于土质或坡面防护。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相协调,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等级公路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种草防护,边坡种草防护类型的选择很重要,现大多采用草坪植生带,即将草籽、肥料和土均匀拌和裹于土工物内,当草籽发芽也长成草起到固土作用后,无纺布纤维自然腐烂,不会污染环境,效果很好。风化岩石边坡进行防护框格防护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块)石、卵(砾)石等做骨架,框架内宜采用植物防护或其他铺助防护措施。 3.3边坡保护的常见方法(1)封面包括抹面、捶面、喷浆、喷射混凝土等防护形式。抹面防护适用于易风化的软质岩石挖方边坡。(2)护面墙:分为实体、窗孔式、拱式等类型,用护面墙防护的挖方边坡不宜陡于1:0.5,并应符合极限稳定边坡的要求。(3)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易受水流侵蚀的土质边坡,严重剥落的软土质岩石边坡、周期性水及受水冲刷较轻的河岸或水库岸坡的坡面防护。 (4)浆砌片(卵)石护坡适用于防护流速较大,波浪作用较强,用水流、漂浮等撞击的边坡,对过分潮湿或冻害严重的土质边坡应先采取排水措施再进行铺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