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特色

论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特色

论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特色
论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特色

(2014)届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论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特色

专业汉语言文学

院系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学号1001040152

姓名徐敏

指导教师袁津琥教授

成绩

2014年4月

论欧阳修抒情性散文的特色

学生:徐敏

指导老师:袁津琥

摘要:欧阳修是北宋前期最早升起的一颗文化巨星。他作为当时文坛盟主,领导了宋代的古文运动,奠定了宋代散文的群体风格。欧阳修的散文各体兼备,一生写有五百余篇散文,今存《欧阳文忠公集》,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无论议论抒情、状物斜井、记事怀人,都能写得明白晓畅,曲折有致,成为宋文新风格的典范。本论文介绍了欧阳修的生平事迹,以此展开对欧阳修的抒情性散文的特色的深入探究,从其抒情性散文的高雅的意境美,多情的阴柔美,简而有法的语言技巧,妙丽古雅的虚字运用四个特色分别叙述了欧阳修这类文章的成功之处。通过人物介绍来侧面证明欧阳修因何而形成了这样动人而简约深邃的文字。最后简单介绍分析当今世界欧阳修散文的相关研究领域的概况,从而证明欧阳修散文自成一派,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欧阳修抒情散文意境美阴柔美语言技巧虚字

A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Ouyang xiu's lyrical

prose

Undergraduate:Xu Min

Supervisor:Yuan Jinhu

Abstract:Ouyang xiu is a cultural giant as early as the early rising. Him as his own literary world then, led the movement of ancient prose in song dynasty, laid the groups of song dynasty prose style. Each body with Ouyang xiu's prose, life has written more than five hundred essay, this "OuYangWenZhong male set" exist, has a history of political essays, papers, remember, lyrical papers and notes, etc. Regardless of his prose, lyric, deviated well, for one, can clear writing up, twists and turns, become Song Wenxin style model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iography of Ouyang xiu to expand to Ouyang xiu delve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yric prose, from its lyric prose elegant artistic conception beauty, affectionate feminine beauty, Jane and rhetoric of language skills, hermione quaint.qing

using four characteristics respectively recounts Ouyang xiu successes of this type. Why is it proven by intro Ouyang xiu formed such a moving and contracted depth of text. The brief analysis in today's world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lated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Ouyang xiu's prose, which proved that Ouyang xiu prose sui generis, has a pivotal position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history.

Key words: Ouyang xiu; Lyrical prose; Beautiful artistic ;Feminine Beauty;

Language Skills;Virtual characters.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目录 (3)

前言 (4)

一、欧阳修简介 (4)

二、欧阳修散文风格转变的过程 (5)

三、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特色 (6)

(一)高雅意境之美 (6)

(二)阴柔多情之美 (7)

(三)简而有法的语言 (8)

(四)妙丽古雅的虚字 (9)

四、欧阳修散文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前言

历朝历代对欧阳修的研究不计其数,因为欧阳修在文学、进学、金石学、史学、目录学和谱牒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所以相应的就出现了各类研究专著,如洪本建《宋文六大家活动编年》(1993),严杰《欧阳修年谱》(1998),黄进德的《欧阳修评传》(1998)等和大批的学术论文,论述内容包括对欧阳修金石学的研究,对欧阳修《新五代史》方面的研究及对欧阳修散文具体篇章的研

究、分类研究、文论研究等传统研究领域。但真正能以相对科学的态度对欧阳修散文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还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开始;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对欧阳修散文的研发不再局限于其散文本身,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更广阔的学术空间,范中胜的《<周易>与欧阳修文学成就》(《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又如李文炳的《试论<易经>与欧阳修及其作品的关系》(《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85.4),较早地将经学与散文联系在一起,这种研究方法极大地拓展了研究者的学术视野,角度新颖,从学术的角度来解读欧阳修的散文的风格、艺术成就及成就影响,论据十分充实,论述的逻辑性也很强,得出的结论也是公正可信的。

近代,国外学者也开始关注对欧阳修散文的研读,如韩国学者黄一权的《欧阳修散文研究》一书,对欧阳修“六一风神”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有较详实的阐述;日本学者东英寿的《复古与创新——欧阳修散文与古文复兴》对欧阳修散文中虚字的运用有较为深入的阐释。像这类著作和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在近些年来都有深度及广度上的发展,为后来的学者在研究上提供了较为充分、有价值的材料,当然要想研究达到系统化、理论化和规范化的水平还有待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欧阳修的抒情散文有很大的探究空间,比如说该类散文的艺术成就,价值意义,写作技巧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讨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特色,第一,高雅的意境之美;第二,阴柔多情之美;第三,简而有法的语言;第四,妙丽古雅的虚字。

一、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的散文在北宋文坛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公认当时的文坛领袖、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他的散文在历史上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方面在继承唐代著名散文作家韩愈、柳宗元、李翔等人的创作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特有风格,同时对于当时以及其后明、清两代的一些著名散文作家的创作,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欧阳修的抒情性散文的地位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欧阳修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取得了显著成绩。(二)欧阳修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并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三)形成了独特的六一风神的风格,这类风格集抒情散文特色于一身,情韵深长,委婉曲折,平易自然。这是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美学风格,它的实质是抒情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富有淳厚的诗意,着眼于感情的抒发。结构层次曲折多变,重视文章节奏气势连贯。语言上平易自然,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文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

二、欧阳修散文风格转变的过程

欧阳修散文创作道路、散文特点的形成和成就的获得,跟北宋古文运动的发展直接关联,也跟北宋的整个政治环境和社会情势密不可分。换句话说,也就是散文创作、古文运动和政治革新在他的身上相互影响、同步进行的。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贫但志向远大。早年,引导欧阳修走上古文写作之途的是韩愈。他第一次见韩愈的文集是在随州城南李尧辅家:“见有弊框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韩文在他孤贫力学的生活中不啻展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欧阳修在古文运动上愈演愈烈,当之无愧成为古文运动的领袖。

这一过程对欧阳修的散文创作道路发生过一锤定音的重要作用。首先是编校韩集,写作古文。他自述:“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而欧阳修本人也从此学为古文,摒绝骈文。其次是提高了他的知名度,声誉鹊起,为日后主盟文坛创造了条件。苏辙曾说:欧阳修“补西京留守推官,始从尹师鲁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圣俞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由此,增强了他在文坛的影响力及号召力。最后最重要的是孕育了他独特的散文风格的胚芽。尤其是在抒情散文的创作上,语言上平易自然,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文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气势流畅。

政坛方面,欧阳修积极参加以其为首的庆历新政。在欧阳修从政时期,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他的散文抒情色彩不强,但至少有两点明显促进了欧阳修抒情散文文风的形成。首先,正因为这时期欧阳修强烈维护庆历新政而多次触动上层阶级的既得利益,才导致他在官场上被一贬再贬,进入到第二阶段,即散文创作风格的成熟期。在这一阶段,欧阳修虽然被贬官但依然对文化建设事业有着很强的热情,创作了不少重要作品,除我们耳熟能详最具代表性的抒情散文《醉翁亭记》外,如《丰乐亭记》、《菱溪石记》、《偃虹堤记》、《真州东园记》诸记,《送杨置序》、《送秘书丞宋君归太学序》、《苏轼文集序》和《新五代史》所作序论等。其次,文学创作是文人集团活动的中心,所以这一时期欧阳修接触到众多的散文名家,在相互切磋、激励、竞争中,培养出了一种新的欣赏习惯,使之成为较为稳定的审美爱好,为他后来抒情文风的形成起到了借鉴作用。

后来欧阳修在政坛上与主流思想不符使得他遭遇被贬。也许是淡泊明志,也许是无心也无力再置身于官场风云中,早年的进取心在后期的欧阳修身上逐渐淡化。这时候的文章更加注重的是高山流水,闲情逸致和情感的表达。也是他抒情散文的高峰。欧阳修的抒情散文题材广泛,或刻画自我形象,或抒发身世之感,或表现对人生的体验,或寄托对亲人的哀思等。这些文章无不色彩鲜明、无不充满强烈的抒情色彩。不得不说欧阳修为散文再次开拓了更为广阔、更富有文学价值和抒情成分的美文领域,从抹杀性情的道学家手中争得一块表现真性情、表现个性的宝贵园地。

三、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特色

(一)高雅的意境之美

好的散文应为诗,有优美的意境。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和传统美学思想的

一个重要概念,历来为人所推崇。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的依据。

欧阳修将抒情散文意境之典雅发挥的淋漓尽致,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尤其是他的佳作《醉翁亭记》,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无不展现一种秀丽妩媚的画面,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醉翁亭记》的思想中心是一个“乐”字,宴酣之乐,“醉”中之乐,太守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连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则表达了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也是作者的本意。因此,欧阳修凭借神奇的“意”渲染了优美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意相融,意与境相谐。可以说,《醉翁亭记》的优美意境,作者独运匠心,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山水相映之美。在欧阳修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周边是一张山水画。然而他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群山作为背景,一圈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蜿蜒,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样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突出了山水相映之美,山水亭台相映成趣。一幅画中山水亭台,构成诗一般的优美意境。

第二,朝暮变化之美。“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由于早晚不同,欧阳修运笔的色调、氛围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他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以不同的景象写出了相异的境界。

第三,四季变幻之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只四时也”。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美轮美奂的优雅意境无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动静对比之美。蔚然壮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境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景物与人物间的动静对比。“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动静对比。文章中有动有静,相互衬托,营造了一种错落有致,精巧灵动的意境画面。

(二)阴柔多情之美

欧阳修的散文不同于其他人的散文风格,非常具有独特的气质,这种独具特色使得他在文坛上大放异彩。他的散文风格抒情婉转,对唐代散文进行了创新性继承,看成宋代文风的典范。至今流传作品众多。他的文章大致诞生于庆历年间。这段时期他关注人事、人情的学术思想影响,散文也表现出了阴柔多情的这一特点。如归有光在归纳欧阳修抒情散文特点时说:“工于写情,略于序事,极淋漓骚郁之致”。[1]又如洪本建在《略论欧阳修散文的阴柔之美》一文中说,“欧阳修的散文情韵深美,偏向阴柔一味发展,显示出典型和成熟的艺术风格”,并将其

阴柔之美总结为:蕴藉吞吐之美,委婉曲折之美,平易自然之美,清音幽韵之美。

[2]阅读欧阳修的作品不难发现,其散文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一种委婉曲折又平易近人的特性。洪本建曾又在《略论“六一风神”》中说,六一风神的归属是“阴柔之美”。林纾也把“多情”看作是欧阳修“六一风神”的重要标志,“世之论文者恒以风神推六一,殆即服其情韵之美”[3]。并说:“文之含蓄处,是欧公长技。”

[8]刘德清在《欧阳修论稿》中认为,“六一风神”的特点是:第一,平易自然,婉曲有致;第二,纡余委备,顿挫抑扬;第三,偏于阴柔,情韵绵邈;第四,含蓄蕴藉,诗味醇浓。[4]

欧阳修的散文非常讲究语法章法,在格式上符合散文的基本要求,但是相比起以往古文,其散文风格更加多变轻快,不循规蹈矩,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还是以欧阳修著名的《醉翁亭记》为例。这篇文章非常短小精悍,写的是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因赞成北宋革新运动的新政推行而遭遇贬官,在滁州任职太守。但由于欧阳修政策开明,注重当地生产发展,使得当地人民生活富足、喜乐安定。更何况滁州地处安徽省东部,属江南范畴,环境优美,使人醉情于山水。这些也让欧阳修沮丧的心情稍稍得以缓解。但心系国家的欧阳修还是担忧大宋王朝的不思进取和沉溺现状,空有一腔报复而壮志未酬是他感到了沉重的忧虑和痛苦。所以悲情掺杂着些许欢喜,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候的心情写照,这种心情反应在字里行间,使得这篇文章格外动人。

该篇文章描写语言简练但又不同于白描。简单几笔带过就描写出了醉翁亭周边景色。文字灵活多变,开阖自如,具有和谐的韵律感,使文章充斥着一种音律上的美感。这篇文章除了写滁州山水景色之外还描写了欧阳修和友人一起游玩的情景。欧阳修的散文虽然形式上相比起前人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创新,但是又不失古文的韵律和优美,保持了骈文注重音律辞采的特点,加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使得文章节奏变化协调、舒敛自如。

整体来看,通篇文章由醉翁亭记起笔,最后由太守之乐收束全篇,其间跨度较大,但文中的山水、醉翁亭、太守和游人等给人的感觉却是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的。诚如清代吴楚材等人的评语所言:“逐层脱卸,逐步顿跌,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之创调也。”[5]《古文析义》也认为这篇文章“共用二十个‘也’字,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读之惟见当年雍熙气象,故称绝构。”[11]如上文所说,这篇文章也反映出欧阳修对于“乐”复杂的体认。

欧阳修在行文的时候非常注意自己感情尺度的把握,他的散文时刻充斥着一种“恰到好处”“适可而止”的分寸感。这就是“六一风神”的精髓。关于悲喜、生死这些让世人受困的问题,他都表现出了一种豁达的态度。但这种豁达不同于李白那种狂放的事事无所谓姿态,更多的平添了一种安和的释然宁静的胸怀。他的散文《祭石曼卿文》充分表达了他这种对生死的态度,也就是说,品德高尚的君子雅士即便肉体已死,但灵魂终将得到不休,美名也将被后人流传,这是生命的另一个层面上的升华,可以让人永垂不朽。

(三)简而有法的语言

歌德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6]欧阳修向圣贤学习,具有“圣贤情结”,在散文创作上学习“六经”简易文风。我们注意到,欧阳修在实际的散文创作中也体现了他心中的追求,从欧阳修作古文之时起,他就坚持不懈地追求“简易”的文章风格,以下材料能很好地证明这点:

天圣,明道中,钱文僖公自枢密留守西都,谢希深为通判,欧阳永叔为推官、尹师鲁为掌书记,梅圣俞为主簿,皆天下之士,钱想与之甚厚。一日,会于普明院,白乐天故宅也,有唐九老画像,钱相与希深而下,亦画其旁。因府第起双桂楼西城,建阁临圜驿,命永叔、师鲁作记。永叔文先成。凡千余言,师鲁曰:“某止用五百字可记。”及成,永叔服其简古。永叔自此始为古文。[7]

欧阳文忠在翰林日,尝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斃犬于前,文忠顾曰:“君试言其事。”同院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文忠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内翰以为何如?”文忠曰:“逸马杀犬于道。”[8]

由此可见欧阳修在作文的时候力求文章简易通畅,为求简而反复改动文章,《朱子语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题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之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如寻常不经思虑,信意所作言语。”[9]

《醉翁亭记》开头一句“环滁皆山也”,的确让欧阳修改到了妙处,最直观的是字数的改变,由原来的数十字变成五个字,具备了形式上的简省,但单是说形式上的简省并没有说到五字处理法的真正妙处。那么要是还能体味出如下两点好处,才可以称得上是欧阳修的异代知己。第一,以“环滁皆山也”五字开头,它是一个带有总括性质的句子,本身就有一种不确定的意义,读者可根据不同的经验和审美趣向来界定滁州山峦之美,也就是说,这样改动可以扩大欣赏者二度创作的空间,给读者以驰骋想象的余地。这样处理能让行文简洁明白,又能达到含蓄可人的艺术效果,让欧阳修《醉翁题记》中的“环滁皆山也”一句更具有了耐人寻味的诗境之美,具有纡徐不迫,雅似诗境的效果。第二,如果用几十字开头,较为具体地写出山峦之美,倒还不一定得到全体欣赏者的认同,并且真的那样处理还有喧宾夺主之嫌。因为全文重点是写醉翁亭,亭在山上不可不交代,但在文章一开始,便大肆渲染滁州山峦之美,写过百十字以后,尚不及亭,欣赏者不免会莫名其妙,甚至有厌烦之感,从这个角度而言,五字处理法简单交代周边的环境,再用“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而蔚然深秀者,琅琊也”一句链接下一句,一个“尤”字,即承上,暗指滁州山峦之美,又起下,点明醉翁亭在滁州最美的山峦,让醉翁亭之于滁州山峦,就像在美好而模糊的大背景下的一盏明灯,非常醒目,且在它身后大背景的映衬下,越发显得多姿多彩,这样写法正为避免了喧宾夺主的缺点,真可谓以少胜多、妙笔生花。

除了对文章个别字句修改以外,欧阳修的求简还包括对通篇文章的内容、布局、字句和段落等方面全方位的改动,不胜枚举。但欧阳修的散文虽然在行文上讲究简练表达,文字却可以尽显其才华斐然。文字虽然简单,可骈文一般的讲究和韵律使得他的文章非常精妙且不失美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颇具节奏感。《醉

翁亭记》的描写没有任何多余文字,精悍绝伦,使众人在山间欢笑的场面跃然纸上,而当欧阳修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时候,又那么让人动容,充沛的情感深刻的引起后人的共鸣。

(四)妙丽古雅的虚字

欧阳修散文常用虚字,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总结出了这个特点:“韩、柳尤用奇字重字,欧、苏唯用平常轻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10]虚字的运用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的散文创作。其实,散文创作也无非是对实字和虚字的合理安排,清人刘淇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11]古文关于虚字在文章、诗词中作用的论述很多,但不出表情感和增顿挫等几个方面:“故虚字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20]“词中虚字,犹曲中衬字,前呼后应,仰承俯注,全赖虚字灵活,其词始妥溜而不板实,不特句首虚字宜讲,句中虚字亦当留意。”[12]

正因为虚字的运用有很多的作用,它们常常被看作是调整语气,抒发情感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之一。因此古文很注重散文中虚字的运用,欧阳修也不例外,他沿袭圣人经典的虚字技法,又大胆开创自己的新篇幅。他所创作的名篇数不胜数,其中我们最熟悉的《醉翁亭记》就是成功运用虚字的典范。《醉翁亭记》中连用二十一个“也”字为例论述欧阳修精心撰文的独到之处,如“文章骈散结合,基本上每句结尾处用‘也’字,见出事作者精心结撰的力作”[13]。“文章神气,骈文在音律,散文在虚字,是有一定道理的。欧阳修在本文中连用二十一‘也’字,它有规律地散见全篇,反复出现,加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抒情气氛,也强化了文章咏叹的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14]

欧阳修运用虚字加强了其文章的情感表达,调整了文章的语气和节奏,“情韵悠折,……一唱三叹而有遗音,如啖橄榄,时存余味”[15]。而且使其文章能够达到简易明了与纡徐含蓄的结合的美学效果。看似不起眼的虚字被欧阳修用的尽显其价值和意义,为他的散文增添了一种韵律,使其抑扬顿挫。

四、欧阳修散文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进入20世纪以来,欧阳修的散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西方译本。更多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欧阳修以及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宋朝散文。德国著名汉学家顾维廉在专著《中国文学史》在1902年被译成了德文版,其中就包括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欧阳修的其他散文作品也被译成过各种语言,如《秋声赋种。》就被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大家阿瑟韦理翻译成了英文,这篇英译散文被收录在其翻译的《中国古诗旋翼续集》。他的译作充分展现了欧阳修散文的神韵,实现了中英文的互通。而后,他的《集古录跋尾宋文帝神道碑》、《朋党论》、《纵囚论》、《相州昼锦堂记》、《丰乐亭记》、《祭石曼卿文》等也被翻译成法语等多种语言。

而后,国外学者对欧阳修散文的研究不再仅局限于对作品的翻译,更多的是对作品本身的深入探讨。西方学术界关于欧阳修散文的专题论著最早是英国学者马乔里洛克的博士论文《欧阳修的早年生活及其与宋代古文运动星期的关系》这

篇文章于1951年发表在伦敦大学。[16]

德国学者对于欧阳修的研究是始终兴趣饱满的,德国学者恩斯特施瓦茨就对欧阳修的散文情有独钟,尤其偏好他的《醉翁亭记》,认为这篇散文所开创的全新的散文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之深远,远远超过想象。美国学者对欧阳修的研究也不甘落后,阿黛尔里基特在其编著的《中国人研究文学的途径》一书中指出,欧阳修的散文虽然强调的是简洁的文风,但简约而不简单,文章读下来意味深长。他的散文风格纠正了唐代古代遗产的一些流弊,是对前人有床造型的发展。

日本和朝鲜作为中国的邻国,有着类似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底蕴,在欧阳修研究方面相比起西方开启的更早,研究的更为透彻和深入。早在16世纪,日本就开始学习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写作风格,这里就包括欧阳修。日本的江户时代,注明学者古贺侗庵就特别推崇欧阳修的散文,而且在其著作中也多次提到欧阳修散文的可取之处。[17] [18]

如今,世界各地都有学者对欧阳修的散文进行探索和研究,欧阳修的散文逐渐被更多人广泛接受。

结语

欧阳修的抒情散文在以古文为骨且合于理的前提下,吸收了骗偶文形式整齐、雅美、音韵和谐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他的抒情类散文仅仅是看一遍就会给读者留下一唱三叹,极富韵致的印象。无穷无尽的美感油然而生,不禁想吞噬才满足对欧公文章的需求。总而言之,欧公的抒情散文在各方面的造诣之深,影响之大,令读者流连忘返,余味浓烈,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参考文献

[1] [明]归有光.《欧阳文忠文选》评语[M],北京,第九卷,清刊本。

[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3] 林纾.《春觉斋论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85页。

[4] 刘德清.《欧阳修论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5至274页。

[5]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评语[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49页。

[6] 朱光潜.《歌德谈话录》[M],北京,1978,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9页。

[7]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第八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1页。

[8] [宋]毕仲询.《幕府燕闲录》,《说郛》第四十一卷[M],北京,四库全书本。

[9]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一三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08页。

[10]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3页。

[11] 刘淇.《助词辩略》[M],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页。

[12]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M],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版,第4052页。

[13] 杜维沫、陈新.《欧阳修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7页。

[14] 刘德清.《欧阳修论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73至274页。

[15] [清]方东树著,汪绍楹校.《昭味詹言》第十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76页。

[16]王丽娜.《欧阳修诗文在国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03年03期:18至19页

[17]黄一权.《试论韩国史书及文人对欧阳修散文的评价与论说》[J],中国比较文学,2001,2001年02期:33至35页

[18]黄一权.《韩国欧阳修散文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中国文学研究,1999,1999年04期:12页

致谢

经过这几个月认真努力,毕业论文终于完稿了,此论文虽不是出色之作,但对于我来说已是成功了,因为我尝试了论文写作,尝试也是一种成功。

本论文是在袁津琥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选题、资料查询及撰写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得到袁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这使我的专业知识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段时间的学习经历将是我以后学习生活及工作中最宝贵的人生财富,我希望能借此机会向袁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感谢本组成员在论文写作期间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感谢中文系2010级9班全体同学的帮助和勉励,同窗之情终身难忘!谢谢你们,你们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我的大学生活因为有你们而更加精彩。

通过大学几年的学习,自身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提升,欣慰之余,我向关心和支持我学习的所有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真挚的谢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意在以后的学习及工作中,以更加丰富的成果来答谢曾关心、帮助和支持过我的所有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

徐敏

浅谈欧阳修的古文理和散文创作

浅论欧阳修的古文理论和散文创作 中文学院 0803班唐艳芳摘要:欧阳修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诗、词、古文方面都有卓著的贡献,他的为人和为文对后世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欧阳修的古文理论和散文创作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 关键词:欧阳修;古文理论;散文创作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出生于绵州,自称庐陵。谥号文忠,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他积极倡导诗文革新,博学多才,诗、词、古文均为一时之冠,史学、经学方面也成就卓著,又喜欢奖掖后进,“唐宋八大家”中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的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时有疏隽旷达气息。他的诗风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他的散文内容丰富,纡徐委曲,条达舒畅,抒情委婉,语言明白易晓;他的散文和古文理论创作在当时独树一帜,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可以说,欧阳修的散文创作是其古文理论的实践,其古文理论又造就了他散文创作的辉煌。 第一,在“明道”与“志道”的理论问题上,他对“道”作了前瞻性的务实而通达的新解脱,他的散文具有现实内容,而不再只是孔孟之道。 欧阳修继承了韩柳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实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与张秀才第二书》),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欧阳修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要有实质性的内容,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的文风。为此他专门写了《怪说》三篇,猛烈攻击杨亿“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巧华纂组。刓锼圣人之经,破碎圣人之言,

论欧阳修平易自然的艺术风格

论欧阳修“平易自然”的艺术风格 摘要: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他开山劈道,自成一家,形成其特有的独特风格——平易自然。他以其独特风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在北宋文坛独树一帜,收到后人的推崇。 关键词:欧阳修平易自然风格原因影响 一、欧阳修平易自然的艺术风格 欧阳修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在散文诗歌创作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是他的"平易自然"的艺术风格及其内在气质。欧阳修的平易自然,指的是平和简易、平易近人;天然资质、纯朴无华。用苏轼的话说,就是“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天下翕然师尊之。”[1]欧阳修的平易自然主要还是指的他文章的语言。宋初文章仍有艰涩之味,使人难以读懂。欧阳修在《答张秀才第二书》中说:“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提倡平易自然的语言风格。同样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证实了自己的理论。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道:“韩柳犹用奇重字,欧苏唯用平常轻虚字。”朱熹在《朱子语类大全》也指出欧阳修文章“好处只是平易说道理,初不曾使差异的字换却那寻常的字”。 [2] 欧阳修以其独特的风格,在北宋文坛独树一帜,受到后人的推崇。 欧阳修所作的《王彦章画像记》中,他一开始先对王彦章的忠义之节和勇敢善战进行高度赞扬,然后用“惜平旧史残略,不能备公之事”一句,自然过渡到下文的“家传”材料,突出描绘王彦章以奇取胜的战绩,对于正史中不准确的记载进行辨析,然后又用“每读其传,未尝不想见其人”一句,转到画像上,写王彦章死了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对他的怀念。整个传记,由历史到现实,把史传,家传、画像三项材料融为一体,曲折变化而又自然舒畅,后人经常都会把这篇跟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序》相提并论。 欧阳修为文“务求平淡”,他叙事作论抒慨,热衷于营造风声之美,他用虚字使他的文章有语气优柔,语意含蓄的一面。他不断重复使用虚字,用以曼引声韵、舒缓语气放慢节奏,使用语言婉转、情味绵远、神志毕出而文风柔婉平和。欧公重复使用虚字,著名例子是《醉翁亭记》。其文字简洁舒畅,通俗易懂,这也直接关系到他的“与民同乐”的理想,全文连用了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也是取它浅显易懂,平易自然的艺术效果。这些虚词的使用,不但使音律舒展,而且十分自然的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审美环境,让人能从中获得那种无限惬意和欢快的美的感受。陈善说:“俗文重于今世,盖自欧公始倡之。”[3]用我们今天的话就是,他文字的简明信通,容与闲易,正是他为民考虑的艺术。虚字的重复使用,有助于其平淡、自然文风的形成,有助于他的风神美的形成。《醉翁亭记》的创作,让我们看到了欧阳修对平易自然的整体认识,这一篇是欧阳修的艺术代表作品,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在散文主张和创作实践上,欧阳修强调“必得于自然”,提倡为文平易自然,对宋代其他五大家都有很大影响。曾巩在《与王介甫第一书》就转述过欧阳修的话:“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而”,可见他对欧阳修“取其自然”的教诲的重视。作为宋代文坛上广有影响的古文家,欧阳修文学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主张就是“尚简,提倡言简而意深”,他在《论尹师鲁墓志》中曾盛赞孔子的《春秋》“简而有法”。在理论渊源上,他的这一主张来源于刘知几《史通》。刘知几针对六朝“日伤烦富”、“芜声累句”的史传,提出了尚简的主张,

经典伤感抒情散文大全

经典伤感抒情散文大全 作者:默雅 --题记 记忆总喜欢添油加醋,它总会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修改,当你知道自己做错一些事时,却已发现已经物是人非。 回忆一些模糊的画面,一些模糊的影子,总是跟随记忆的脚步来到我身边,让我重新认识那一幅幅面孔。它就像一幅褪色的画,虽然保持了当时的面容,但那些光彩早已不在,那些青春的年华早已在时光的流逝下,杜撰成了流年里的故事,许多人已经回不去了,在这趟单程客车上,别把最爱你的人弄丢了。 有些人的相遇也并非偶然,不要把上天赐给你的缘分当成理所应当,或当做无所谓,因为终究会有一天,你会在岁月里感叹己经流逝的时光,然后红了眼眶,将一段段心事化为过往。有个疼你,爱你的人不易,趁他(她)还在,请善待! 一份感情需要两厢情愿,更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如果一份感情中只有一个人在付出努力的话,那么这样的爱情不会走的太远。太多的人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固执的选择在一起,最后发现受伤的往往是最先心动的。爱情,没有公不公平,只有愿不愿意。如果她(他)突然有一天离开了,却还是留下很多痕迹的话,那么就去找她(他)吧,因为那个人一定希望你来找回她(他),真正的离开是悄无声息! 那曾让我拼弃一切留住的,终究只是幽梦一场;那曾让我痛惜一切抓住的,终究只是风中记忆。人的一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许多时候人到了失去才知珍惜,才明白贵,可又能如何。终究你还是错过了。失去了你才知道,那些最熟悉的才是你最宝贵的东西。

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是因为遇到你,第一次笑着哭,是因为不能拥有你。刚开始的我,以为小鸟飞不到大海的另一边是 因为缺少勇气,后来我才明白,是大海的另一边早已经没有了等待,爱你的人不一定等你,但等你的人一定会很爱你。 别灰心,别气馁,也别难过,你终会长大。 作者:霓裳的守卫 嗨,我叫陌风。 嗨,我叫筱染。 仲夏的初相遇,我想,前世你我必定相识,相知,相爱。佛也曾说:往世红尘陷,今生情缘劫。 染儿,我们,是否不该,在前世就相爱,以至于~你我如今似路人 风起叶落时,伊人与君知? 起起落落,花儿开了又凋谢,仿佛也厌倦了惊慌失措。我,是否不该,从你的世界路过,以至于~我扮演的角色只能保持沉默 每每看到你,甚至一句话,就很好。我承认,自己不够优秀,却暗恋上了一个能歌善舞的学霸,呵呵,很可笑。你说,丘比特,是 否不该,把爱神的箭射中脆弱的一介书生。 只是微醉,竟迷了眼。一语温柔意,君不知。对不起,怯懦,恐惧,迷茫是我无法突破的困障。可是,曾经我也……唉,我,是否 不该,决心卸掉一切伪装,只为与你一舞情长。 我知道,二次元,你的爱。不奢望,有多幸运,但求君之名,永刻吾心。染儿,喜欢你的歌声,甜甜的。难忘你的舞姿,倾我心。 深爱君之笑貌,解我烦忧。曾有一刻,是否不该,妄自菲薄,尴尬 收场,彼此间断深深友情

浅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摘要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女词人。其词以婉约为宗,却又抒写泼辣大胆,意切情真;善直抒胸臆,亦善借 景抒情,托物言志;善用典,亦善用对比、比拟、比喻、叠字 等诸多表现手法;语言清新自然,“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在佳作如云,强手如林的两宋词坛,卓然自成一家。 关键词:李清照;词;艺术特色。 毋庸置疑,我国几千年的文学发展史,基本都可说是一部男性文学史,其间鲜有女士插足。而生于北南宋之交的女性作家李清照,却以其词作的独特艺术魅力,光华灿灿地跻身于群星璀璨的两宋词坛,“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雨村词话》),这实是一件奇事。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宋山东济南人。她从小聪颖好学,工诗能词,一生以南渡(1127)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是她相对幸福安定的北宋未亡时期,词作多写她置身大自然的欢快与闺阁生活的寂寞、爱情的甜蜜及丈夫外出做官后的离情别绪。风格热情明快,清怨凄婉。而后期国破、家亡、夫死,只身孤苦度日的种种打击,却使她词风一下子变得苍凉悲愤,沉郁凄怆,词中充满了黍离之悲,充满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情。但无论她前期、后期创作,艺术上都表现出极高的造诣和极鲜明的个性,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笔者不揣冒昧,拟对它作若干总结、梳理,千虑一得,或许对读者还有所裨益。 一、抒情泼辣大胆,情真意切

李清照早年生活在理学思想逐渐上升的北宋。那时,周敦颐和二程的理学已开始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那种“以理杀人”(戴震语)的封建道德。到南宋,朱熹更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思想。作为妇女,在这种封建礼教的禁锢下,比男子要遭受更多、更重的思想压抑和情感摧残。她们一般不敢展示自己的生命追求和青春激情。虽然多少会对自己的位置和处境有所不满,但这些感情常被死死地压到心底,一点都不外露……而李清照却是一个特例,她在词里常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各种真情。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上片描绘了少女“蹴罢秋千”的天真活泼情态,下片则通过写少女“袜刬金钗溜”地见客急避到门首,却装作嗅梅又停下偷窥这位不速之客的典型动作,写出了女性对封建礼教不让女子在男子面前看男子的反抗态度。这在词里,特别是女性词里都是极为罕见的。再如她的一首回忆少时夏日结伴舟行的小令——《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这首小词中,我们一眼就看到一群充满叛逆精神的少女,她们外出舟行,不但“沉醉”、“兴尽”,而且还“晚回”,任由自己尽情尽性于自然人生中,享受其绝妙的乐趣。从人的喊叫声、奋力划桨声,从水流声和水鸟惊起的拍翅声,我们亲切地感受到了词人心田流出的那一股突然迸发的、不可名状的欢快之情。而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女性言行是相违背的,表现出女性对自然、人生纯真的有所独钟之情。 新婚燕尔、美满幸福,女词人对她新婚的幸福感、自身的容貌美,亦敢放笔直书。如她《减字木兰花》就写出了女子蔑视礼教、自矜其美的反抗礼教的态度。词写了:“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这是多么美丽的花啊!含苞待放,红艳欲滴。而词的下片却翻出一层:“怕郎猜道(误解)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原来写花是为了烘托,突现自己容颜之美。试想,如果不是对自己容貌有充分的自信、完完全全的欣赏,那谁敢“云鬓斜簪”,让郎“比并看”呢?词人以花衬人,以人拟花,人面春花,交相辉映,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妇恩爱情浓的甜蜜之感。“李清照在词中张扬的是压抑不住的青春萌动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而这是超出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的。这种不拘礼节的大胆举动,突破了男权社会对女子的种种束缚,同时也是对其词抒情泼辣大胆、情真意切的体现。” 婚后小别,李清照不堪兰闺寂寞,也一再坦露心曲,抒发其对明城的思念之

惟勤读书而多为之阅读答案

篇一:惟勤读书而多为之阅读答案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有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有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文言文阅读详练详解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说明:本练习共有 6 篇阅读,满分 100 分,60 分为合格。整体的难度偏大,因为部分词语还没有积累,但文章的内容上练习较为紧密,可以猜出词义。另外,题目与实际的考试题难度相当,可以感受一下初中文言文的难易程度。(一)师旷论学(18 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4 分)①恐已暮矣()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③臣闻之()④善哉()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 分)?????(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驱之别院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 分))(二)欧阳修论作文(16 分)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 分)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②惟勤读书而多为之()③自工()④疵病不必待人指摘()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4 分)①学而时习之()②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③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4、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4 分))④多作自能见之()(三)自护其短(14 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 分)①席上啖菱()②或曰()③啖菱须去壳()④欲以清热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4 分)() a、欲以清热也。 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4 分)(四)守株待兔(16 分)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4 分)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 分)???()

毕业留言的唯美短文

毕业留言的唯美短文 毕业留言的唯美短文一 她没有说话,羞涩地笑着,接过小黑,不停地抚摸着,转身走到阳台。阳光下,我看见,她在笑,那深深浅浅的笑容如九月的菊花,越过层层的困扰和羁绊,片片都在舒展着被压抑过的身心。看着这 个让我痛恨又让我心疼的女孩,我真想拥抱着她,一起看花开花落,一起朝出夕归,一起慢慢变老,可惜我不能,我只是一朵无根的云。 之后的日子,不再顾虑小黑,我凭着自己的努力,逐渐在各个酒吧恢复了名气,而且和几个酒吧的老板关系处得很不错。收入高了,境况好了,但我的那个关于音乐人的梦想还没实现。恰在此时一个 欣赏我的音乐家要与我合作,我就简单名人励志成才:收拾了一下行李,匆匆地踏上了去另一个城市的列车。 列车在漆黑的夜幕中飞驰,很快就要离开这座城市了,突然间感觉很轻松,渐渐远去的不只是万家灯火,还有曾经的辛酸和痛楚。 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心情自然有几分雀跃,但我的梦想还在远方,我正在努力地一步一步向它靠近…… 现在空闲的时间不多,可那过去的日子还是让我怀念,想起小黑和善良的杜千千时,心里便有众多的感想,感叹着匆忙的大都市生 活中,一个如候鸟一般的人对温暖的渴盼与眷恋! 只可惜,分别之后,没了你的伺弄,一头长发成了我的累赘,狠狠心,三千烦恼丝又变回了原样。至今,名人励志成才:对长发只是 向往,却不敢再尝试,一来那个留的过程太过难受,二来即使留长 了我也只会“一把抓”,既没什么新意,还是不留也罢。每当有人 看过当年的毕业照,说:你留长发的样子很好看啊!我总会伤感地想,在另一个城市里,你还会想起那些日子吗? 重新翻开毕业时的留言,才发现同学竟都羡慕于我的“幸福”,你知道吗?那幸福都源于你,可以不用满头大汗和一帮男生挤着打饭,

欧阳修文言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汇编

一、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 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这】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 物之间,是【这】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更换】其号。此庄生所诮【讥讽】畏影而走乎日【太阳】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 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 此名,聊【姑且】以志【记述】吾之乐【乐趣】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尽】道哉!方其 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 之野,阅大战于涿【zhuō】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 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空闲】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 子恻然【同情怜悯的样子】哀【怜悯,同情】之,赐其骸骨【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使得与此五物偕【俱,

共同】返于田庐,庶几【差不多】偿【实现,满足】其夙愿焉。此吾 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安逸】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 区区【小,少。微不足道】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 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 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参考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己称作醉翁。年老体弱, 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 书一万卷,祖上集录周秦至五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 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忧伤的文章(精选20篇)_情感文章完美版

《忧伤的文章》 忧伤的文章精选(一): 忧伤 我不喜欢繁芜丛杂的生活,可置身于缤纷缭乱的世界中,不得不丢掉真实的自我,徘徊于一个迷乱的空间。 我不喜欢灯红酒绿的喧嚣,可置身于风花雪月的年代中,不得不离开平静,享受暂时忘记一切的疯狂。 天空渗出雨滴洒落满地的忧伤,我是一只咯血的落雁,被无数雨滴携下,在无法拥有蓝天,只有躺在冰冷的雨水中,大口大口吞着落寞的空气,脆弱是我的,寂寞也是我的,我望见山脉远远的,远的象一个梦,要不可及.我望见天空暗暗的,暗的象生活,深不可测.我收回视线,害怕眼前的世界灼伤我的眼,我听见雨在我耳边哭泣,哭泣所有的哀伤与凄迷,我只是只厌恶现实的雁,为填补一个90后的名额,误入尘埃。 雨滴继续飘落,世界突然缄默不语,天空轰然沉落,翻转在我脚下,全宇宙只留下两个人,我和我自己,我问我自己;为什么我在笑你却一向在哭?我望见我自己满脸憔悴,只是望着我,望着我,突然,我眼前开始模糊,我自己边淡,变远,最后不见不见,我没有了视觉,没有了听觉,只明白自己心在痛,一向在痛。 形容生活,依稀记得很多文字华丽如章,字字刻骨,刀刀溅血,他们锐利的刺痛人的心,然后使人明晓,现实二字咄咄逼人,我就是站在一条遍布现实的路上,没有办法后退却又不知该如何前进,我被浸在这样一个空间里,没有风雨飘摇,没有路途坎坷,有的却是没有尽头的沉重与无奈.其实,有些思绪无关风雪,比如忧伤,这种名叫忧伤的东西喜欢肆意妄为的呈此刻人面前,无孔不入的流淌,让人在痛苦中慌乱,在慌乱中迷茫,在迷茫中绝望.有时候想,自己是不是无病呻吟,是不是为赋新辞强说愁可当幻想始终无法与现实接轨之时才不得不承认,那些忧伤的确是在绽放。 80后有明媚的忧伤,小四写连笑都那么落寞,岁月只悄悄流逝了几年,陪伴着我的却是灰暗的快乐,朋友说我连忧伤都那么天真,对,我是天真的,我总奢望生活能够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可这终归是奢望,字典里解释说;奢望是过高的期望,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期望.我不喜欢永无止尽的竞争,可置身于匆匆忙忙的行人中,不得不跟随着世人的脚步,追求着一个自己不明白究竟是什么的目标。 我还是曲卷在冰冷的雨水中,睁开眼,呆呆的看着满世界直扑而下的雨滴.山脉远远的,天空暗暗的,会不会,又有一只雁,受了伤,误入尘埃,困入90后的忧伤。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⑵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的词(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其特点: (一)倾掳真挚情: 真情就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怀,李清照则就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与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其前期的恋情词,如《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等,满怀至情,连篇痴语,自然率真最能体现女性纯诚细腻的灵性,这就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恋情词所无法比拟的。其后期写愁的伤乱词,如《武陵春》、《声声慢》、《永遇乐》、《人孤雁儿》等篇,字字血泪,声声呜咽,一派凄楚,动魄惊心,这“载不动”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凄凄惨惨”的情怀,元地倾诉的“万千心事”,全就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来不得半点雕琢矫饰。这些融与着家国之变、时代沧桑的悲慨之曲,来自情挚意浓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感受,就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映现。 (二)熔炼家常语: 《漱玉词》的语言,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柳永就是把词引向市井的开拓者,她用语通俗明畅,然好为徘体,偶涉蝶默,周邦彦变俚为雅,措词精工,施采丽密。李清照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

文学语言。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彭孙通《金粟词话》)。这种语言对于北宋末期华贵典雅的词风无异就是一种冲击。如“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凤凰台上忆吹箫》)。仿佛毫不经意,冲口而出,但仔细体味,却含意多层,十分精细。亲人远别,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说又何用;离恨别苦,难以启口的内心隐秘,刺人衷肠,宁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负担。这重重思绪,微妙心态,全用家常语道出而含蕴绵绵不尽。如"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信手拈来,便增添了许多新鲜生动的情味漱玉词的口语化、通俗化,并不走向淡乎寡味、松散无力,因为它就是在口语基础上匠心独运、提炼加工的结果。故而落笔精警雅隽,语工意新。如“雪清玉瘦”、“浓烟暗雨”、“被翻红浪”、“柳眼梅腮”、“红稀香少”、“云阶月地”云云,平易清新,精妙传神,正就是“瞧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三)善用白描法: 漱玉词不重故实,不过多化用前人诗文,而长于以白描手法创造动人 的意境。易安的白描与柳永的“细密妥溜”、美成的富艳典重不同,而就是“冲口出常言,境界动心魄”。如《醉花阴》写离思凝重:“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永遇乐》写孤寂失落:“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均以直白之语,写深浓之情,有场景,有人物,有衬映。阶前花下心系伊人,刻骨相思的形象,闭关帘底,孤苦零丁,将无穷悲伤一己吞咽的心态,呈现眼前,栩栩纸背,令人一睹难忘。《漱玉词》的白描,具有浑成、含蓄、宛曲的特点,因而毫无浅易平直之迹。《行香子》煞拍:“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作文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

作文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 700字左右,感谢老师 解答: 解题思路:根据同学之间的感情事件来写 解题过程: 时间像一只离弦的箭,飞得飞快,转眼间,我已从不懂事的小屁孩长成了成熟、懂事的 12 岁少年了。六年来,我和小伙伴们朝夕相处,彼此之间的友谊十分深厚,想起过去的那些令人快乐、开心、记忆深刻的事时,我总是流下了泪。对过去日子恋恋不舍、恋恋不舍,多么想回到过去呀!再享受一下快乐,开心的时光,但时间一去不复返呀!现在我即将毕业了,即将和朝夕相处的同学分离了,即将和教了我六年的老师分离了,我是多少希望毕业的日子晚点来临呀!我是多么不舍呀! 六年来,我们大家之间的感情如同手足、情深似海,我们多么不愿意分开呀! 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美丽的校园,我知道我们的故事是用文字表达不出来的,我不渴望你们记住我,但我肯定会记住你们的。 同学以上解答还满意吗? 祝你天天高兴! 最终答案:略 时间和晚钟埋葬了白天乌云卷走了太阳向日葵会转向我们吗铁线莲会分批下来俯向我们吗——艾略特《烧毁的诺顿》气温一天比一

天升高,花坛里的波斯菊也耸拉着脑袋,没有精神.黑板上中考倒计时的数字已经不知不觉到了“40”,默默看着值日生又撕去一张数字, 薄薄的纸转眼间隐没在垃圾篓中.——一如我们荒废掉的昨天.教室里是诡异的安静, 解题思路:首先审题:找出中心词:“日子”关键词“即将毕业”。由此明确本文的写作中心是在临近毕业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是 内心的感受。即可以写成记叙事件的记叙文或是抒情散文。解题过程:写作指导:首先审题:找出中心词:“日子”关键词“即将毕业”。由此明确本文的写作中心 标点:“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中的逗号改为冒号.病句:“即将”“就要”两个删一个.“永别”改为“分别”.“我感到了”与“友谊的可贵”顺序互换.“朝夕相处”与“生活在一起”两个删一个.“心中很激动”前面加“我”. Dear xxx,How time flies! It is time for us to say "Good-bye" to each other.The time we spend together is worth to remember forever.So,in honour of our friendshi 在追逐梦想的日子里 * 特殊的天赋,常常怀疑自己的智商不如别人.然而,我却有着与别人一样的梦想_____中学毕业后,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将来有条件时,,学成后报效祖国.可别笑我不自量力,我可是个不轻言放弃的人.我正在付诸行动,我每天都在为追逐梦想而艰苦奋斗. 我从一个小学生成长为一个中学生,书包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2009年3月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Mar.2009 第25卷第1期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Vol.25 No.1 —————————————————————————— 收稿日期:2008-12-15 作者简介:苏金玲(1983—),女,吉林辽源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20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苏金玲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 摘 要:欧阳修作为宋代散文大家,他的为文和为人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仅就欧阳修的部分散文进行比较分析,从他的写实和抒情风格上追溯本源,探讨他对唐代散文的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 欧阳修;散文;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09)01-0020-02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 其在散文创作上,虽然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发展 而来,但取得的成就却超过了唐代。文学史上的 “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出于宋代,另外,北宋 的范仲淹、晁补之、陆游、胡铨等人,也都是散 文创作大家。 欧阳修师承韩愈,却不拘泥于韩愈,他的散 文更具社会现实性和责任感。欧阳修的作品,大 都被看作开宋代文风的典范,如果没有他领导的 诗文革新运动,古文发展势必是因袭旧体,无创新可言。他在散文创作上讲求徐纡有致,章法讲求曲折变化,语句讲求圆融轻快,自成一家。这种和谐的创作态度和手法,使得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 一、具有阴柔之美 欧阳修散文具有阴柔之美,洪本健在《略论欧阳修散文的阴柔之美》一文中说,欧阳修的散文情韵深美,偏向阴柔一路发展,显示出典型和成熟的艺术风格,并将其阴柔之美总结为:蕴蓄吞吐之美,委婉曲折之美,平易自然之美,清音幽韵之美。欧文“字里行间,情意深至而韵味缅邈” [1]665 。《祭石曼卿文》就很好地表达了这种美 感,通过“三呼曼卿”来表达对亡友的无限哀 思。 一呼“呜呼曼卿”,是对好友才华的歌颂。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人虽已去,但“卓然 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欧阳修探究了自古以来 的生死之理,与臧克家的《有的人》有异曲同工 之妙。人与万物虽然同有生死,但是圣人贤士死 后,名字可以载入史册,永垂不朽,像日月星辰 一样闪耀着光辉。欧阳修这种对待生死的态度, 显示了他作为儒道熏陶下的文人那种豁旷达远的 精神。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而能仿佛子之 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深藏于地下 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 长松之千尺,产灵芝之九茎”,紧承“一呼”,对亡友无比的崇敬。若非是心灵上的至交,断不会无故作此感叹。而笔锋一转,想象曼卿墓地的“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那透骨的哀思之情,让人嗟叹不已。墓地四周牧童樵叟的吟啸,与惊禽骇兽的咿嘤混和交杂,连成一片,这悲凉幽深的气氛将作者的哀痛之情渲染得极为浓烈。“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2]233 自古 圣贤皆寂寞,生前名利死后空。欧阳修借景抒情,因情发议,从圣贤与常人死后都不过是荒塚一堆这个角度来说盛衰之理,貌似解脱,实则隐喻着难以言传的悲伤。 三呼“呜呼曼卿”,于情不自禁中临风陨泣,在自相矛盾中不觉忘情。清代的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八中评说:“胸中自有透顶解脱,意中却是透骨相思。于是一笔已自透顶中写出去,不觉一笔又自透骨中写入来。不知者 乃惊其文字一何跌荡,不知非跌荡也” [3]252 。 一篇悲凉凄怆跌宕起伏的祭文从一个侧面反 映了欧阳修感情的浓烈奔放,也看出了他为文时的“无声胜有声”的力量。 二、关注现实生活 欧阳修的散文言之有物,他一方面强调“文以名道”,另一方面又把“道”与世人接近的“实事”联系到一起,这与韩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与韩愈相比,欧阳修更为重视现实生活对古文创作的积极作用。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散文的深入浅出,既精练又流畅,无论是叙事说理,还是抒情写景,都引人入胜,娓娓动听。这一点在他的政论文《朋党论》中有充分地表现。 他早年激情满怀地去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指摘时弊,匡时救世。思想的尖锐,语言的明

伤感的爱情散文三篇

伤感的爱情散文三篇 篇一:爱如画念如痴几回迢迢而来的寻找,为你,洒尽西楼,愁步喧嚣。 几度岁月磨合的沧桑,为你,柔肠寸断,一世情长。 曾几何时想做你身边的王子,温文尔雅,气宇轩昂为你歌舞一曲,慰你一世的寂寥。 乌黑如墨的夜色里点一盏明灯,灯下碾一方远古的墨,就着这时光在古旧的宣纸上为你写一首相思曲。 曾几何时你是我身边的女子,长袖善舞,轻启玉唇为我长歌一曲,慰我一世的忧伤。 草长莺飞的季节,十里长亭,灯火阑珊下,和着微风为我伫立成一朵婀娜多姿的花,翩若惊鸿美至倾城。 心有意,爱无伤,情深露锋芒。渔舟晚唱,弹凑着荏苒时光。而我,必是紧牵你的手生死相依在大漠孤烟刀光剑影,让你不会感到孤单和害怕。桨声灯影里、轻帆扁舟前,给你的拥抱一如既往。染火枫林,西楼歌月影成双,朝朝暮暮。真想就这样蛮横的劫了你的余生,在彼此相对的视线中相守老去。 爱,与你,如画。绽开了我心内缱绻的清莲,为世人惊艳。 诉不尽过往情意绵绵,却不知与你相逢待何年,目过天水相连,弹一曲姻缘对月千里共婵娟。 时光啊,你慢些吧,前世佛前五百年的苦苦哀求,只换来你我此

生短暂的一段情缘。 天不老,情不绝,心有千千结。朝雨晚风,林花谢落了春红。而我,所盼的重逢注定是忧郁笔端的唐风宋雨,许我一世的幽幽相思至遥遥无期。携前生古韵、望层叠山峦,洒笔挥墨暖你春初的寒。临风晚境,无言碎影摇乱,悠悠荡荡。真怕阡陌红尘终究繁花落寞,昨日情深未尽欢便分鸳鸯侣。 思念,予你,如痴。揉进了我点点缠绵的红笺,为世人惊叹。 然而生命经不起等候,落红月光清愁情殇,披霜如衣的独守,憔悴了对月的窗,月缺何昔月圆几时? 思念的人啊,你前世五百年的苦苦修炼,换我一世安暖一生痴念。 篇二:折一枝花枝,等你在春天的路上我心中的你,是春天的样子,是一剪相思落在季节深处的情话,你的眸光,穿越在这漫漫风月的世间,让我心生欢喜。季节转暖,春风吹起一树花开,我知城外那株桃花,就会春风十里满目香,你的浅笑,如花朵展妍,即是定格在我心中最美的画面。 他们说春天会花红柳绿,我说有你的春天自然是晴好的,阳光流动在花枝上,所有的深情,无需刻意,心上有了温度,便有了彼此的季节。总觉得自己与繁华离的很远,幸亏还有你,尘世千姿百态万种风情,酒水茶间,不过是最美的一场醉,你在,方知红尘终是温柔善待我。 东风催柳信,门前这条路,不知走了岁少次,却没有认真的看过,踏过季节的门槛,一夜之间,春仿若娇柔的女子,盈盈粉面姗姗而来。

简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作业3---2

作业三:思考题11:简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她以突出的才能另辟天地,形成了易安体艺术格调的独特性。李清照的词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无论哪一时期的作品,李清照都能写得独具韵味、真切动人,因此,人们将李清照这种独具韵味的风格称之为易安体。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因为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特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被称作“易安体”。她的词作凭借独特的艺术特色,取得了很高的造诣:首先,从题材到风格形成了以婉约柔媚为主的女性化特点,展现了一个在那个时代十分特殊的知识女性的心灵世界;其次,她的词能够集雅俗于一体,将极精美雅致的画面与极通俗真切的情事结合在一起;在语言方面,李清照的词既造句精巧,又善于生动地化用口语,贴切自然,通俗流畅,富有韵律之美。 【关键词】李清照;词;艺术特色 李清照是我国南北宋交替时著名的女词人。她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博古通今、多才多艺,擅长诗文;母亲王氏,知书善文,也是当时的才女。父母给了她宽松的家庭氛围和教育环境,为李清照的成长提供了自由的土壤,使得她所受到的教育并不是普通女子所能

相比的。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也是当时一个很有才气的文人,给她带来了许多的温馨浪漫与诗情画意,两个人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经常一起饮酒赏花做词。出生在名门的李清照,从小就喜爱诗词,她过目不忘,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擅长文赋,精通音律,擅作书画,尤其以词的艺术成就为最高。她的词自问世以来,赢得了广泛赞誉,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流传至今,仍然绽放光彩。她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并且每一个特点都是多面的、立体的。无论是感情的抒怀,意境的选择、语言的提炼、还是创作的技巧,都有独到之处。李清照的词作,字字句句都体现出了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婉约文风。本文以李清照不同时期的几首代表作为根本,对她词作的艺术特色,做一些简要的分析。在李清照之前虽然有许多诗人、词人,做了很多反映闺中妇人的词,但却是对闺妇情感思想的一种临摹和揣测,其诗词停滞于便面,无法体现贴切真实的思想感情,而李清照却以她自身的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为前提,塑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她运用女性特有的婉约,结合其与生俱来的刚毅之气,赋予了词新的元素,为当时日渐枯竭的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的词几乎每一首中都塑造了一个形象生动、呼之欲出的女主人公形象,这是一种女性的自我描写、自我记叙,因而也更能打动人。作品中的抒情女主人公随着女词人的成长一起成长,一同经历,在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复习练习

三、七(下)文言文阅读复习测试卷 (一) 伤仲永 (2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本文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题目中的“伤”意即▁▁▁▁▁▁▁▁▁▁。 2.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隶.耕(属于) ②父异.焉(感到惊异) ③借旁近.与之(身边) ④以养父母、收族 ..秀才观之(全乡) ..为意(和同一宗族人处理好关系) ⑤传一乡 ⑥邑人奇.之(奇特) ⑦或以钱币乞.之(乞讨) ⑧父利其然 ...也(从中得到好处) A.①②④⑤ B.②③ C.①⑦⑧ D.③⑤⑧ 3.补出下列句子省略的部分。 (1)不使学。▁▁▁▁▁▁▁▁▁▁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什么? 5.翻译句子。(6分) (1)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 稍稍宾客其父。 (3) 泯然众人矣。 6.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二) 木兰诗(16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木兰诗》选自▁代▁▁▁编的《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这是▁▁朝时▁▁朝的民歌。 2.在横线上填上原诗句。 3.解释下列加点词。 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 4.说说诗中南个“不闻…但闻…”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用//标出第一节诗的层次,概括层意。(3分)

大专毕业生士兵考军校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大专毕业生士兵考军校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源自() A.《庄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论语》 2、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B.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C.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D.数罟不入洿池 3、《史记》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左丘明 C.班固 D.范晔 4、冰心在《往事》一文中,用什么形象的特征象征人的品格() A.灯光 B.大海 C.道路 D.蜜蜂 5、“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 A.陶渊明 B.李白 C.曹操 D.司马迁 6、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着作的是() 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国语》 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作者是() A.柳永 B.李清照 C.苏轼 D.李煜 8、《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 A.被动句 B.判断句 C.宾语前置 D.双宾语句 9、《蜀相》是一首() A.五律 B.七绝 C.七律 D.七古 10、说“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的哲人是() A.亚里土多德 B.培根 C.耶曼孙 D.斯宾诺莎 11、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开封

12、《心灵的灰烬》一文的作者傅雷是我国着名的() A.文学家 B.科学家 C.翻译家 D.美学家 13、下列诗作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A.《关山月》 B.《饮酒》 C.《短歌行》 D.《国殇》 14、《米龙老爹》在叙述方法上的特点是() A.顺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B.顺叙之中有插叙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C.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D.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15、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像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着称的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二、现代文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温软的稻草 詹文格 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 对于黄橙橙的稻谷而言,稻草总是容易被人忽略,现在,稻草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 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稻子的生长期长,吸饱了阳光。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10月才开始泛黄。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米粒的人冬。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阳光悉数收走后,农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 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草垛是时光的看台,但并非寂静无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锄抡镐的农人不大在意它,但初冬时节的鸟雀会时常光顾这里,在此越冬的鸟儿会把家快速地安顿下来。稻草的柔软、温暖以及残存的一星半点谷粒,让安家的小鸟心里无比踏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草垛就是他们的乐园。捉迷藏、抓特务百玩不厌。一惊一乍的笑声,就如山乡的抒情,摆上了精神的盛宴。 稻草是耕牛的粮食。隆冬来临,白雪皑皑,田野山川已很难找到青草,此时早有筹备的农人便从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牛栏里。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羞储满阳光的稻草,那种从乡村根部生长出来的美食,让耕牛反刍着一年来的大小农事。 冬闲的雨天,金黄的稻草开始派上用场了。上下三重的老屋,聚集着一群精壮汉子,挥拳捋袖地忙活,有的高高抡起木锤,拼命槌打着稻草;有的在扭动木纽,将柔软的稻草拧咸一根硕大的擂藤,伸展自如的擂藤是耕牛拉犁的牵引。这个时候,人们才感到稻草用途广泛。拔秧需要,绑菜需要,编草鞋需要,生草菇需要,做东坡肉扣碗需要,集市上捆扎猪肉需要。而且,稻草是农家做炊的柴火,它让村庄上空一年四季飘起香甜的炊烟. 我是睡在稻草上长大的一代。那时,农家的木板床像麻石一样坚硬,贫困的家庭常只具备一床薄薄的老棉被。木板生硬少弹性,无法防寒保暖,乡人便用稻草铺垫。温软的稻草带着土地与阳光的气息传递着不尽的溫暖,安抚着贫困劳动者的精神和身躯。从此,脊背再也不会硌得生疼,稻草之上留存着无数香甜的好梦。 如今,生活愈来愈精致,享受着幸福时光的孩子们无法想象躺在稻草上的感觉和滋味.就连不少农民也远离了稻草,我发现自己已无法回到从前的日子了。现在尽管享受着空调、电热毯,太空棉,夜夜安睡在宽大的席梦思上,但仍常感腰酸腿疼、失眠多梦、颈肌增生……想想那些与稻草同眠的日子,倒头便是呼呼大睡,现在不知是身体在快速衰老.还是精神已悄悄萎缩。 (选自2008年2月《散文选刊》,有删节) 16.从文中看,作者对于稻草有哪些刻骨铭心的温软回忆?请分条概括。(6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