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下科学动物与环境

二下科学动物与环境

二下科学动物与环境
二下科学动物与环境

11课《动物的皮肤》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制二年级下册29—32页。

教学目标

1. 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接触和感知环境;初步了解动物的皮肤特点是与其所处环境是相适应的。

2. 能通过模拟实验,感知体验动物皮肤的特点;能将动物皮肤的特点与其所处环境建立联系,简单解释动物怎样通过皮肤适应环境。

3、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皮肤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增进对动物的了解,逐渐喜爱动物,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观察、模拟实验等活动,了解动物皮肤表面特点;说出动物通过皮肤能够接触和感知环境。

教学难点

进行模拟实验,感知并体验动物皮肤的特点,并将动物皮肤的特点与其所处环境建立联系,试着解释动物是怎样通过皮肤适应环境的。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用视频“动物的皮肤”导人新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了哪些知识。

教师出示海洋中鱼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鱼的皮肤特点。

教师板书课题:动物的皮肤。

二探究活动

(一)鱼身体表面的哪些特点有利于它们在水中生存?

1.观察鱼身体表面的特点。

教师出示鲫鱼和鲳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鱼身体表面的颜色鳞片等,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鱼身体表面的颜色是

不均匀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区别明显,鱼鳞的大小也有所不同。

(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填写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教师总结:鱼身体表面有皮肤,且大多覆盖- 层鱼鳞。鱼鳞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

2. 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摸摸鱼的表面,

,同时提出要求摸鱼时力量要控制好,不能对值

造成伤害;活动后要及时洗手。

(学生观察鱼.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鱼身体表面有粘液。(教师板书:黏液。)

教师补充其他鱼的图片,指导学生比较观察。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3.探究鱼身体表面的颜色对鱼生存的作用。

教师给每个学生小组提供灰色卡纸白色鱼形卡片。

教师出示活动要求:给“小鱼”涂哪种颜色会让“小鱼”在灰色卡纸上不容易被发现。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解决方案。

教师点评每个小组的方案指导学生改进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总结:灰色的“小鱼”不容易被发现。在自然环境中,小鱼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接近,能使其隐藏于环境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活动完成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填写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4.探究鱼皮肤表面的黏液对鱼生存的作用。

教师出示气球,指导学生思考怎样检查气球是否完好。

(学生汇报。)

教师提示:给气球吹气。检查气球完好后,给气球注人适量水。

(学生操作。教师适时指导,提示学生体会摸气球时的感觉。)

教师指导学生将洗洁精涂抹在气球的表面,让学生再摸一摸,对比前后两次的感觉。(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教师总结:鱼身体表面的黏液能帮助鱼减小身体与水的摩擦。

(二)观察其他动物的皮肤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教师出示海豚鸭子变色龙河马和北极熊的图片。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尝试描述观察到的这些动物皮肤的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动物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深人思考:它们是怎样通过皮肤接触和感知环境的?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评价并及时纠正问题。)教师总结。

三、拓展活动

教师布置课下拓展任务.提示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观察、了解更多动物的皮肤,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12《动物的四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制二年级下册33—35页。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简单描述动物四肢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2.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通过欣赏、观察、实验、游戏体验等多种方法,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对常见动物的观察兴趣,愿意倾听和获取他人信息,分享自己的发现。

4、意识到保护身边的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亲历观察、实验活动,感知科学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点:

知道猫足的特点,了解猫可以利用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

教学难点:

观察更多动物的四肢及其所处的环境,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的实例。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教师播放猫捉老鼠的视频。)

谈话:同学们,视频中的猫是怎样提到老鼠的?

预设1:小猫会悄悄靠近老鼠,走路不会发出声音。

预设2:小猫看到老鼠会扑过去,将老鼠紧紧压在爪子下。

谈话: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猫的四肢在捉老鼠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动物是怎样通过四肢接触和感知环境。

(教师板书:动物的四肢。)

二、活动过程

(1)观察猫的足,说说猫足的特点。

(教师出示猫爬树、搏斗和捕食的图片等。)

谈话:同学们,猫的足在爬树、搏斗和捕食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小组内观察交流模仿,教师巡视。)

预设1:猫足厚厚的肉垫可以起到减震缓冲防滑的作用。

预设2:猫的爪子很锋利,能让它在爬树时紧紧抓住树皮。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补充。)

(2)模拟猫足的肉垫。

谈话:猫足的作用真大,我们来模拟猫足的肉垫试一试。(教师出示凳子和毛巾。)

谈话:同学们打算怎样模拟猫足的肉垫?

预设:把毛巾绑到凳子腿上后先拉动凳子听听声音,再把凭子举高并放落,观察现象。

预设2:应该先不包裹毛中试一试,再前后对比。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补充提示学生进行对比实验。)

谈话: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预设1:要把毛巾绑结实。每条凳子腿上的毛巾要一样厚。

预设2:拉动凳子时用的力要一样。实验过程要注意安全。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展示,教师评价总结。)

(3)说一说其他动物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谈话:刚才,我们探究了猫足的特点。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一下鳄鱼、猴子和青蛙的四肢分别有什么特点。

(教师出示鳄鱼猴子和青蛙的图片。)

预设:猴子的前肢短,后肢长。

谈话:猴子四肢的特点有助于它们做什么?

预设:这种特点可以使它们动作更敏捷,便于爬树。

(教师出示更多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找一找这此动物四肢的特点。)

(4)动物的四肢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教师出示羚羊、海龟、猩猩、袋鼠的图片。)

谈话:观察图中的动物,它们在做什么?

预设:羚羊在奔跑。海龟在游泳。猩猩在爬树。袋鼠在跳跃。

谈话:动物的四肢是怎样帮助它们适应环境的?

(学生思考、交流。)

预设:羚羊四肢细长、强健,蹄小而尖,有助于奔跑。

谈话: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知道的知识也很多。通过探究羚羊等动物的四肢,我们知道

了动物的四肢有利于它们捕食生存,让它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三、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四肢。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预设:动物的四肢可以帮助它们捕食、奔跑游泳、躲避敌害。

谈话:课下,请同学们搜集骆驼在沙漠中行走的资料,了解骆驼脚掌的哪些特点适合其在沙漠中行走。

13课《动物的翅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制二年级下册36—37页。

教学目标

1.知道鸟的翅膀长有许多羽毛,羽毛具有质轻、不易沾水、中空、坚韧等特点,知道昆虫的翅具有膜质、透明或半透明、有翅脉等特点,了解翅膀能帮助动物飞行、适应动物飞行的环境等。

2. 用观察、解剖、模拟飞行等方式,分析研究翅膀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对比、分析、归纳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动物身体构造特点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4、懂得要珍惜动植物资源,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知道鸟翅膀的特点,了解鸟通过翅膀适应环境的具体方式。

教学难点:

观察、了解动物利用翅膀感知环境的具体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出示谜语:千里奔驰爱热闹,常在晴空打呼哨,光送信来不送报.见谁都把姑姑叫。(学生猜想。)

(教师出示谜底一鸽子。)

教师总结:鸽子能在天空中飞行送信,是因为

为它们有翅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

翅膀,看看这些翅膀都有什么本领。

(教师板书动物的翅膀。)

二、探究活动

(1)观察鸟的翅膀有什么特点,想想鸟的翅膀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1.观察翅膀。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张开翅膀飞行的鸽子图和翅膀羽毛的放大图片,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鸽子的羽毛的排列方式。

(学生观察图片,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鸽子的羽毛排列整齐、部分重叠。

2.探究鸽子羽毛的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掂掂感受羽毛的重量往羽毛上滴水检验防水性、剖开羽毛观察内部构造等方法来探究羽毛的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具体的操作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评价。提示学生实验中要注意滴管的使用方法,剖开羽毛时要注意用刀安全。)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小组的观察结果。)

教师小结:通过掂掂,我们发现羽毛很轻:水滴在羽毛上,可以观察到水没有渗人羽毛中副开羽毛,可以发现羽轴是中空的。这些特征有利于鸽子在空中飞行。

3.探究翅膀大小对鸟飞行的影响。

教师出示两张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纸,指导学生折成两个“翅膀”大小不同的纸飞机,

指导学生思考完成实验时需注意的事项。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出示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小结:放飞两架纸飞机时,放飞高度、纸张大小等因素要确保没有区别。

(学生实验,记录两只纸飞机哪一个飞行的时间更长。)

教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飞机“翅膀”越大,飞行时间越长。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很多翅膀比较大的鸟能够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这也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种表现。

(2)其他动物的翅膀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教师出示企鹅蜻蜓、蝴蝶、信天翁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动物的翅膀并分别总结

这几种动物翅膀的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教师讲述企鹅蜻蜓蝴蝶信天翁翅膀的具体特点,出示更多种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深人思考它们借助翅膀感知环境的方式。

三、拓展活动

教师布置课后任务即让学生观察身边其他动物的翅膀,同时提醒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安全。本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到翅膀对动物的生存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4《迁徙和冬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制二年级下册38—41页。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2.科学探究:能根据动物生存的条件,解释动物为什么迁徙或冬眠。

3.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表现出探究兴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冬眠、迁移;哪些动物会冬眠、迁移。并能说出其中的理由

教学难点:

了解更多的有关动物适应季节变化方式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出示谜语“小小姑娘黑又黑,秋天走了春天回。带着把小剪刀,半天空里飞呀飞。”(学生猜想。)

教师出示谜底燕子。

教师提出问题:北方的燕子为什么秋天走春天回?

(教师板书:迁徙和冬眠。)

二、探究活动

(1)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教师出示乌龟青蛙刺猬过冬时的照片,指导学生观察这3种动物的状态。

(学生小组讨论,这些动物正在做什么,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总结:像青蛙刺猬等动物冬天缩进洞里,蜷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教师指导学生描述还有哪些动物会冬眠及如何冬眠。

(学生汇报。)

教师出示更多冬眠的动物图片或视频。

(2)他们在做什么?

教师出示角马、大雁大麻哈鱼迁徙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正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教师总结:由于季节变化觅食、繁殖等原因,动物会进行长距离的迁移,这种现象称为“迁徙”。

教师启发学生描述还有哪些动物会迁徙及如何迁徙。

(学生汇报。)

教师出示更多迁徙的动物图片或视频。

(3)动物为什么会迁徙和冬眠?

教师提问:“动物为什么会迁徙和冬眠?”

教师提示学生从气候、食物等方面来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教师总结:自然界中的动物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而迁徙。有些动物因为季节更选,要赶在季节变化之前找到更适合生存的地方:有些动物则是由于觅食,它们或会沿途寻找食物,或会因季节交替寻找更适宜生存的栖息地;还有些动物则是为了寻找配偶、繁育后代面迁徙。

三、拓展活动

教师布置课下任务: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找- 找不迁徙也不冬眠的动物有哪些,了解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高中历史 考点19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高考试题)人民版

考点19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2016·课标全国Ⅱ卷·T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 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汉字演变。 解答关键: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熟练掌握汉字的演变。 【解析】选B。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三体石经》中的三种字体是先秦古文、小篆和隶书,这正是楷书之前中国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所以B正确;A由材料中的信息无法判断,如果是要统一文字就应只有一种字体;C材料无法说明,且三国时期流行的字体应是隶书,但《三体石经》是三种字体并存;D的说法有误,中国在秦朝时期就已统一文字,而且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就已经是成熟的文字了。 2.(2016·课标全国Ⅱ卷·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

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实。 解题关键: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再运用史实对该观点进行说明和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 【解析】材料讲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的两个事例: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这是提炼观点的史实依据,可从中外文化交流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角度来提取观点。如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巨大影响,或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提取观点时要做到论从史出,然后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其他史实对此观点进行论证,做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3.(2016·课标全国Ⅲ卷·T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商周时期的文字。 解答关键:理解材料的主旨是强调青铜器铭文内容的变化。 【解析】选B。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C错误;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可知西周时的青铜器的功用与商代无异,都是用来书写的载体,故D错误。 4.(2016·课标全国Ⅲ卷·T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4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青岛版(六年制)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品来源。 (2)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利用感官等工具,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动植物,并做简单分析,记录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生活中的身边动植物资源时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2)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感官等工具,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动植物,并做简单分析,记录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毛笔、铅笔、本子、书包、布笔袋。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结合前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动物和植物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吗? 学生:动物可以提供鸡蛋,肉等,植物可以提供衣服,果实等。 二、动植物资源用处广 1.谈话:你知道桑树有哪些用途吗?我们比一比,看谁想到的多?(以桑树为例让学生知道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资源。) 学生:桑树的叶子可以饲养蚕宝宝,而蚕可以为我们提供丝绸,间接为我们在提供物品。而桑葚、木浆纸、家具是桑树直接在为我们提供物品。

2.谈话:你知道山羊有能为我们人类提供什么吗?我们像刚才对桑树一样尽可能多的找一找吧。(以羊为例让学生知道动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资源。) 学生:山羊可以生产奶和奶制品。羊毛可以制作棉鞋,还可以纺成毛线。羊角可以制作梳子。 引导学生寻找动植物还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帮助学生建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植物的概念。激发学生珍惜动植物资源,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小结:像桑树和山羊这样能为我们提供物品的,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作资源。 3.说一说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展示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图片。 谈话: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吧?试着完成下面的记录表格。 小结:像粮食、树木、蔬菜、水果等都是植物资源;像马、羊、鸭、鱼等都是动物资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是宝贵的资源。我们要珍惜动植物资源。 四、课堂活动 展示习题图片。 练习:我知道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用“——”连一连。 五、动植物资源就在我们身边 谈话:仔细观察我们课前准备的物品,说说它用到了哪些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 师总结:毛笔的毫毛来自动物,初用兔毛,后亦用羊、鼬、狼、鸡、鼠等动物毛。笔管以竹或其它质料制成。铅笔分为铅笔帽和铅笔杆两部分:铅笔帽外观装饰用料主要为聚酯材料,制作工艺可分为制模、胶印、组装等工序将其完成。铅笔杆外观装饰用料主要有硝基纤维铅笔漆、印花油墨、电化铝箔、橡皮头和铝箍等。本子是由树木经过多道工序制成的。书包的材料为帆布,皮革,来自植物资源。布笔袋材料为牛仔布资源,来自植物。 六、课堂活动 1.谈话: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植物为我们提供了那么多的资源,假如 没有动植物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大胆思考,积极发言。 学生:会被饿死,没有衣服穿等等。 2.谈话: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珍惜动植物资源。 拓展活动

大学专业介绍之生物科学类1(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大学专业介绍之生物科学类1(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 信息学) 1.生物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掌握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为我国生态建设及植物资源利用和中药资源产业化提供能从事教学、技术研究、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 1. 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3.

4. 5.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 主干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用植物资源学、中药材生产质量控制、中药材加工学、生物制药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药用植物和植物生态与资源利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2.生物技术 本专业是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应用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为特色的理科类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及数据分析等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酶工程原理及技术、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等。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教案和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教学目标】 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并与蚕卵比较异同点。 2.确定标准,将观察过的卵分类。 3.知道鸡蛋的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鸡蛋的哪一部分将发育成小鸡。 4.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教学重难点】 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并与蚕卵比较异同点。 2.确定标准,将观察过的卵分类。 3.知道鸡蛋的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鸡蛋的哪一部分将发育成小鸡。 【教学准备】 一颗生鸡蛋和纵向切开的一颗熟鸡蛋、蚕卵、放大镜、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导入: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像蚕一样,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卵。(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不同动物的卵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不同动物的卵。 (2)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蚕卵,现在我们用相似的方法观察其他动物的卵,再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动物卵,记录观察结果。学生相互讨论结果后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总结。 2.给动物的卵分类。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5“动物卵分类(班级记录表)”。 (2)教师提问:你们能确定其他的分类标准,给这些卵分类吗? (3)学生相互讨论结果后汇报。 3.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 (1)教师展示纵向切开的一颗熟鸡蛋,引导学生观察其内部结构。

(2)教师打开一颗生鸡蛋,引导学生观察其内部结构。 (3)教师指名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画出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内部结构。 (4)汇报:鸡蛋里面有一头是空的,卵壳上有膜。(指出卵白、卵黄、气室)推测: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 (5)学生相互讨论结果后汇报。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总结:鸡蛋的气室在小鸡孵化的过程中提供氧气;卵白提供养料和水分;卵黄提供营养;卵壳对卵内的胚胎提供保护作用。卵黄上还有一个小白点,这是胚胎,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资料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6拓展内容,强调坚持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板书设计】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对动物卵的研究,引导学生从较大范围的一般观察到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深入观察,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观察了不同动物卵的图片,知道动物的卵大多是圆形的或椭圆形的,但它们的大小、颜色、数量不同,有的卵上还有花纹。这些卵所产的地方不同,有的在树上,有的在叶子上,有的在水里,还有的在泥土里,从中体会到动物的卵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引入了学生对鸡蛋的观察和探究。学生用眼睛、放大镜看,用手摸、捏,从外部认识了鸡蛋的形状和特点。我让学生把鸡蛋打在盘中,他们分清了透明的、黏黏的这部分是蛋清;中间黄色的叫卵黄。学生仔细观察卵黄后,发现卵黄上有一个小白点,教师告诉他们这个小白点就是胚胎,是鸡胚胎发育的部位,是鸡的小生命所在。接着学生观察切开的熟鸡蛋,与生鸡蛋比较,熟鸡蛋的各部分分别是生鸡蛋的哪一部分。学生观察后议论纷纷,认为卵白就是蛋清,蛋清烧熟以后就是卵白,黄色的部分就是卵黄。有的学生还发现鸡蛋大的一头有空隙,有的学生从课外书上了解到大的一头是气室,能

_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_简介

科学学研究000321 科学学研究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00 Vol.18 No.3 P.107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全面展示和系统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重大促进作用”的论著.尽管当代文化和文化史学界比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现代价值的研究,但是至今只承认其对当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近10多年来也开始注意其对当代科技政策和管理科学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个较普遍的观点则认为,在科学技术发展已十分先进的今天,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科学技术)对当代科学技术不可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历史的发展常是出人意外的,科学技术新的综合性潮流的崛起和面临越来越多复杂性、非线性和自然史问题的探索,已越来越显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济、伦理、哲学,乃至宗教等)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重要的促进作用.本书的意义就在于组织了多学科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对近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第一次集大成的工作,向学术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这一全新的学术领域,必将有助于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科技领域中自觉地发挥我们民族文化的优势. 本论文集主要是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所积累的学术成果.1990年创办此"讲座”至今已有290多讲,共组织近600次学术报告.其中约有150个报告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内容的.在此"讲座”基础上,1995年以"中国传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为主题的第58次香山科学会议顺利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并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可以做出重要贡献>呼吁书,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之后又出现不少论文和笔谈. 鉴于上述成果,在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这部专著性论文集问世了.本书分七编,百余篇论文对此全新学术领域进行系统展示和全面论述:第一编,总论;第二编,系统思维与当代科学整体化;第三编,古代自然史料与当代自然史探索;第四编:天人合一观与当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第五编:当代大型工程的历史论证;第六编:传统科技基因与当代科技创新;第七编:科技传统缺陷的研究与当代科技发展.本书前六编,主要谈中国传统科技的光辉成果在当代和21世纪科学技术中的作用;第七编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不足,并提出了系统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历史任务.本论文集的出版,将助于这一领域的系统深入研究,并能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领域、投身于这一领域,以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开创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现代化道路. 真海松 出版日期:2000年9月19日 万方数据 file:///E|/qk/kxxyj/kxxy2000/0003/000321.htm2010-3-23 2:54:14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姓名:谢新发班级:大06数学1班学号:43号 摘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作用显得日益广泛、深刻。伴随着信息科技革命的浪潮,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未来也展现出其不可限量的前景。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一个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即将开始,并将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会极大地应用于国家的农业、工业和安全。应当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一次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关键词: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现状前景对策 一、当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无论是科技界还是产业界,都基本认同这样一个重要判断:在新的世纪里,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技术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进程。日益成熟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以及正在加速发展的基因组学技术和蛋白质组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认知与神经科学等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人口和食品及生物安全状况。尽管世界各国对高科技领域范围的界定不完全相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放在重要位置。 进入21世纪后,生物技术产业显示出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当今高技术产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2002年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投入研究开发资金已高达157亿美元。日本政府2002年已明确提出生物技术立国战略,强调把“科研重点转向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欧盟已成立生物技术委员会。在软件领域成就斐然的印度,早在1995就提出“人类基因组——印度起点”研究计划,明确提出通过发展生物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这些都表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把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作为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选择。 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仍然集中在基因组科学、蛋白质科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等领域。继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水稻、疟原虫、蚊子和老鼠的全部DNA序列测定也在2002年完成,这些研究成果都直接与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有关。老鼠和河豚鱼基因序列的测定,将可能为人类提供关于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线索。特别是科学家们已经把目光投入到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这两个极富挑战性的领域,这将带来更多与人类自身发展密切相关联的重大研究成果。 生物技术方面的进展则更为迅速,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等等,将大大加快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制,以及推进对重大疾病新疗法的研究进程。总体来看,生物技术目前仍主要应用于医药和农业,但在食品、环保、能源等行业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统计,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规模2000年为3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9000亿美元。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尽管人们对基因改造生物的讨论和疑虑仍然存在,但2007年全球23个国家种植了1.143亿公顷转基因农作物,比2006年增长12%。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将有力地促进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到2020年,利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新药可能将达到3000种左右。这将对提高人类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水平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值得强调的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技术融合趋势。特别是生物技术与其他高技术的融合,形成了生物芯片、生物光电、生物传感器等高技术领域,产生了生物技术群。比如,生物芯片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将在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食品、农业、环保等领域中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革新医学诊断和治疗。科技发展的这一突出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深层次变革,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的卵教科版(12)

动物的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观察青蛙卵的孵化过程,用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鸡蛋的结构及其对生命的意义 难点:观察发现蛋黄上的胚胎,并逐步形成胚胎能发育成小鸡的认识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托盘1个、受精生鸡蛋1个、对剖切开的熟鸡蛋1个、透明小碗2个、放大镜2把、镊子1支、强光手电筒1把、抹布1条、实验报告单1张。 教师材料: 演示材料(鸡的卵细胞和鸡蛋、手电筒、镊子、透明小碗)、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谈话:繁殖是生物重要特征之一,在条件适宜的时候,比如春天,动物们都会忙着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请看视频。 课件播放动物的卵视频。提问:你看到新生命的诞生吗?你感兴趣的是什么?为什么感兴趣?谈话:许多动物的生命都是由卵开始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动物的卵(板书课题)。 二、观察动物的卵 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卵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这些动物的卵,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发现他们的大小、颜色、数量、形状等都不一样,光滑程度、纹理也不一样。 2、教师出示一组鸟类的卵的图片。 它们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三、观察鸡蛋的结构: (一)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1.谈话:今天我们就选取平时同学们最熟悉的鸡蛋进行研究。那鸡蛋里有什么?把你知道的画在记录表的第一部分,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2.学生汇报,教师相应板画: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二)观察鸡蛋的结构特点 1.谈话:还有没有你们没发现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从外至内观察鸡蛋。课件出示实验记录表的第二部分,把你观察到的鸡蛋结构特点,画在记录表的下面部分。观察过程中思考:这些结构在小鸡孵化过程中可能有什么帮助? 2.实验提示 (1)先用手电筒和放大镜观察鸡蛋的外形特点; (2)再打开鸡蛋,要确保蛋黄的完整,并仔细观察蛋黄上有些什么东西,不要忘记观察鸡蛋壳的内壁; (3)最后才领取熟鸡蛋,注意观察蛋黄表面和蛋壳内壁; (4)及时记录,注意卫生。 3.指导用手电筒照蛋和打开鸡蛋的方法。(在实物投影仪演示) 用镊子钝头轻轻敲击鸡蛋中部,小心掰开,注意使蛋黄保持完整。 4.学生开始实验探究(实验时间:约10分钟),师巡视重点指导学生观察蛋黄上的胚盘。(生鸡蛋让相邻的两组交换观察,外和内都交换) (三)汇报研讨 1.整顿纪律,收拾材料。(只留下生鸡蛋、熟鸡蛋、蛋壳) 2.提问:请从外至内介绍你的观察结果。 2~3名同学汇报,教师适时把学生的发现进行板书(如:气孔、系带、气室、胚盘等)。 3.当学生发现胚时,特别提问:你在哪里发现的?并投影实物。再转向全班提问:你们也发现了吗? 4.课件出示图片:在其它动物的卵上,我们能否发现与鸡蛋的相似的结构?我们能找到胚吗?打开的鹌鹑蛋、鸭蛋、鹅蛋等,并放大它们的胚盘。谈话:其它动物的卵也有相同的结构——胚。 5.提问:那胚可能有什么作用呢?学生预测。谈话:我这里提供给大家一段视频,正确答案还需要你们在里面找。课件播放视频,从鸡卵—鸡蛋—胚的发育—小鸡出壳。凸显卵发育成个体,生命来之不易。 四、科学阅读: 1.提问:鸡蛋里的胚盘能发育成小鸡,那么鸡蛋的其它结构在小鸡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学生推测。

杨振宁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

杨振宁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 【内容提要】近代科技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为什么受到强有力的抗拒?科学技术在中国的未来走向如何?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近年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并提出了独到的看法。本文对此作了介绍与评述。( 燕南, https://www.doczj.com/doc/7714037576.html,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技术/欧几里德几何 一引言 文艺复兴以后,近代科学在欧洲迅速产生,以1687年牛顿出版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标志,近代科学革命到达高潮,这本已是历史,然而,问题是:“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于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1)这一问题难倒了20 世纪的科学史学家和其他许多学者。由于该问题是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90——1993)最初提出,后包括李约瑟本人在内,至今无人能给出满意的答案,遂被称为“李约瑟难题”。作为近代科学革命之后,有中国血统和中国文化背景,又为世界科学做出巨大贡献,与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并列的科学家——杨振宁对这个问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中国科技的未来发展等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看法。( 燕南, https://www.doczj.com/doc/7714037576.html, ) 二中国古代没有发展出欧氏几何及其逻辑系统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主要原因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发,杨振宁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李约瑟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成篇地讨论过这个问题,并给出了种种理由:中国早期的哲学如阴阳五行等理论尽管曾促进过中国早期的科学发展,可是这些理论本质上的经验性和思辨性在后来却成为阻碍实验科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中国没有充分发展资本主义是实验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基本的社会原因;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不鼓励、甚至是抑制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 ( 燕南, https://www.doczj.com/doc/7714037576.html, ) 杨振宁指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和其中的某些自大有关系。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想把世界上所有的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他们第一想解决人文问题,第二想从总体上解决人文问题。”(2) 因此,他们不愿去做具体的事情。古希腊的哲学家中,也有人企图总体上解决所有的问题,“可是他们也有人从事非常具体的问题”。( 燕南, https://www.doczj.com/doc/7714037576.html, ) 从解决具体的、现象的问题入手,“希腊人发现正立方形只有5 个,这是非常美妙的画像,而这个画像如果没有准确的几何思想是不可能想到这个定理。后来有人说欧几里德所以写了欧几里德几何,就是因为要证明这个定理。这是西方思想方向的结晶。” (3) 欧氏几何的产生并不是孤立的。在力学方面,阿基米德为了鉴别皇冠的含金量,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在一次洗澡时,他感觉到身体受到向上的托力,由此悟出了解决皇冠问题的方法,同时发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此外,阿基米德还发现了杠杆原理。 随着欧几里德几何、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等力学原理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与之相关的一套逻辑思维方法、逻辑系统的诞生,这些为近代科学在西方的产生奠定了逻辑及方法基础。

二年级科学上动物的耳朵修订稿

二年级科学上动物的耳 朵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动物的耳朵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耳朵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探索动物耳朵的兴趣。 2、初步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动物的耳朵,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兔、大象、小熊、小鸡、小狗、小马、小鱼的图片活动流程: 一、猜猜它是谁 1、出示小兔的背影,猜猜是谁来了 小结:原来小兔的长长的半圆形的耳朵是长在头顶上的。 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顶上的 2、出示被遮住一半的大象,猜猜又来了谁你是怎么知道的看看大象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大象的耳朵长在头的两边,大大的像扇子) 小结:原来大象的耳朵大大的长在头的两边,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动物,它的耳朵也是长在头的两边的我们小朋友的耳朵长在哪里 3、出示正面的小熊,看现在谁来了看看小熊的耳朵和大象小兔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小熊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长在哪里(小熊的耳朵是半圆形的,长在头角上)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角上的 5、原来小动物的耳朵它们除开形状不一样,长的地方也有不一样,但是它们有非常敏锐的听觉。

二、探索其它动物耳朵的兴趣 1、看又来了一只小鸡,咦,小鸡有没有耳朵它的耳朵长在哪里幼儿讨论。 小结:原来小鸡是有耳朵的,小鸡是没有外耳,只有内耳,但它们同样都可以听到声音。 2、还有什么小动物和小鸡一样,只有内耳,没有外耳 三、扮演小动物 1、今天我们知道了小动物的耳朵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有的长的位置不一样,有的形状不一样,小朋友,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的耳朵,是什么样的长在哪里的想不想来做一做,学一学 2、幼儿动手制作,扮演小动物。提醒:你想做什么小动物的耳朵它的耳朵长在什么位置形状又是怎样的 3、小动物狂欢哇,有这么多小动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唱歌跳舞吧。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动物与环境》单元检测

《动物与环境》单元检测 一、填空 1.动物依靠__________、皮肤和翅膀感知环境。 2._____________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3.通过模拟活动来验证猜想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4.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5.有些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移,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 1.青蛙的后肢比前肢()。 A.粗 B.一样 C.短 D.细 2.鱼的背部颜色比腹部颜色()。 A.深 B.浅 C.一样 D.亮 3.下列不属于鸟类羽毛特点的是()。 A.轻 B.防水 C.中空 D.重 4.下列动物中,不冬眠的是()。 A.刺猬 B.青蛙 C.大雁 D.蛇 5.下列属于猫的肉垫的特点的是()。 A.消音 B.飞翔 C.爬树 D.搏斗 三、实验 1.在模拟猫足肉垫的实验中: 我们用椅子的四条腿来模拟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模拟猫的肉垫。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猫足肉垫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2.某同学为了研究鱼身体表面的黏液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气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1)将气球吹到合适大小,用手摸一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鱼身体表面的黏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四、科学与生活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区别与联系

生物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野外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周~20周。 主要专业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及细胞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工程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10周~20周。 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技术大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1动物的眼睛-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

动物的眼睛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眼睛的有趣和奇特。 2、初步感知动物眼睛的特点与其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利用动物眼睛的特点发明的工具,萌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二、猜猜这是谁的眼睛? 提问: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这些眼睛的样子? 谁能猜到这些眼睛分别属于哪些动物? 揭晓答案,“你们猜对了吗?” 三、你知道动物眼睛的本领吗? 师:动物们都来介绍自己眼睛的本领,谁先来介绍了自己呢?1、看视频,了解越黑越灵敏的眼睛 提问:猫头鹰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猫头鹰的眼睛能在黑暗中看的很清楚呢? ——像猫头鹰这样的动物还有谁?(猫、老鼠等) 2、看视频,了解动物的复眼

提问:我们人只有一双眼睛,可有的动物不止一双。你们知道是哪些动物吗? 蜻蜓有多少双眼睛?请你们想一想为什么蜻蜓有这么多眼睛?3、看视频,了解能变方向的眼睛 提问:如果我们头不动,能看到后面的东西吗?要想看到后面的东西,有什么办法吗?有种动物不用转头,照样能看清前、后、左、右的东西。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看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蜥蜴的眼睛。蜥蜴的眼睛是鼓出来的,可以自由地转来转去。 提问:为什么蜥蜴要有这样的眼睛呢?(躲避敌人,捕捉食物)除了蜥蜴,还有谁的眼睛也会变方向呢?(变色龙、螃蟹等)4、看视频,了解其他动物的眼睛 提问:从视频中,你还了解了哪些动物的知识? 小结:大自然真是奇妙,动物们的眼睛不仅形态各异,为了生存,他们的眼睛都有了不同的本领。 四、小小发明家 师:我们科学家很聪明,利用动物们眼睛的特点发明了很多工具,来帮助我们生活和工作,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 1、如果请你当科学家,你会利用动物眼睛的特点发明什么样的工具呢? 小结:希望你们长大后能够用自己学到的本领,发明出许许多多有趣有用的工具。

第四单元动物与环境-二年级下册科学

第四单元动物与环境 单元备课: 教材地位 本单元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科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动物与环境》。是在一年级“动物感知环境”中的《动物的眼睛》、《动物的鼻子》、《动物的耳朵》、《观察蜗牛》四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为高段“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奠定基础。因此本单元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标要求 这一单元是基于课标《生命科学领域》第9部分“动物能适应环境”中的9.1《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的学习内容,来组织这节教学内容的。课标中指出活动建议: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途径,认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9.1这个学习内容分成两个学段的学习目标。在1-2年级段的学习目标是: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3-4年级段的学习目标: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学情分析 七八岁的孩子天生喜欢一些小动物,也惧怕一些样子怪异的动物;对熟知的一些动物,它们的栖息地、食性、运动方式等生活习性知道一些,但也多数是儿童生活经验积累的直观印象。 鉴于低年级儿童的科学学习应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活动设计上,要尽量提供能够直接观察、体验和感知的图片、视频、模型等资源,要突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活动性和实践性。 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简单描述动物的皮肤、四肢、翅膀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知道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2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通过欣赏、观察、实验、游戏体验等多种方法,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3、科学态度: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对常见动物的观察兴趣,愿意倾听和获取他人信息,分享自己的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保护身边的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亲历观察、实验活动,感知科学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的多种途径,来认识动物各部分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以及动物与适应环境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指导学生去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精彩。 第四单元复习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梳理本单元知识。 科学探究:经历梳理知识的过程。 科学态度: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教学准备:科学活动手册。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生物科学技术发展

生物科学技术发展 急需关于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 提问者:露雨风桐 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 多姿多彩的生物,使地球上充满了生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各种各样的生物息息相关。自古以来,人类就不断探索生物界的奥秘,从中获益良多。现代社会,生物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与生物学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如进化的思想和生态学思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 受。 2.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如生物技术产业正在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农业生产 力因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而显著提高。 3.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4.促进人们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5.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如生态学的发展促进人们的整体性思维;随着脑科学 的发展,生物科学技术将有助于改进人类的思维。 6.对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产生冲击,如试管婴儿、器官移植、人基因的人 工改造等,都会对人类社会现有的伦理道德体系产生挑战。 7.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自然界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转基因生物的 大量生产改造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可能会影响生物圈的稳定性。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学生课程中应当充实这方面的内容。 展望21世纪的科学技术 21世纪的科学研究将在四个层面上展开。 第一个层面是研究物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物质科学,由此将深化人们对物质世界和字宙起源与演化的认识。

第二个层面是生命科学。20世纪末,人类基因组全部测序工作基本完成,预示着新世纪生命科学必将酝酿着新的突破,将引发对解读基因密码规律的探索,从而使人类在分子水平上能够找到生命起源及其演化过程的谱系,发现生命遗传、生殖与发育、生长与衰老、代谢与免疫等机制。同时通过对人类基因密码的解读.-些重大的疾病基因将被发现,使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得到治疗。 第三个层面是地球与环境科学。21世纪,地球与环境科学将更加注重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从工业经济时代的注重矿产资源,逐步转移到重视新能源、水、耕地和生态资源,研究对象从陆地更多地拓展到海洋、太空等。 第四个层面就是对人脑与认知的研究。21世纪,人类将在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和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几个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也将是科学发展的一个新高峰。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进展将进一步揭示人类意识、思维的本质,为攻克脑的疾病提供基础。同时为开发智能计算机、仿脑的信息系统以及能像人一样思维和动作的机器人创造了条件,这将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无可限量的影响。 生物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20世纪后期,生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极大地丰富了生物科学的数据资源。数据资源的急剧膨胀迫使人们寻求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去组织这些数据,以利于储存、加工和进一步利用。而海量的生物学数据中必然蕴含着重要的生物学规律,这些规律将是解释生命之谜的关键,人们同样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来协助人脑完成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工作。另一方面,以数据分析、处理为本质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并日益渗透到生物科学的各个领域。于是,一门崭新的、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学科?生物信息学?悄然兴起。 生物信息学的诞生及其重要性 早在1956年,在美国田纳西州盖特林堡召开的首次?生物学中的信息理论研讨会?上,便产生了生物信息学的概念。但是,就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而言,它还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直到20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信息学才获得突破性进展。 1987年,林华安博士(Dr. Hwa A. Lim)正式把这一学科命名为?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此后,其内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现实需要的变化而几经更迭。1995年,在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一个五年总结报告中,给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物信息学定义: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科学,它包含了生物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分配、分析、解释等在内的所有方面,它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来阐明和理解大量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 生物信息学不仅是一门新学科,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开发工具。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和生物相关系统中信息内容与信息流向的综合系统

影响人类未来的十大生物科学技术

生物谷张发宝博士:影响人类未来的十大生物科学技术 ——用生物科技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物谷(https://www.doczj.com/doc/7714037576.html, 张发宝博士):生物科学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飞速发展。尤其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有自主改造基因的能力,于是各种梦想就应蕴而成。然而哪些技术会与人们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呢? 以下我们列举了十大生物技术,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以下一些领域将成为人类攻关的热点,它们不仅带来给我们的是一项项的技术,更为人与自然的和谐。 1 新型药物研发。靶向,RNAi,疫苗,纳米运输成为关键词。 虽然现代医药日新月异,但是仍然有大量疾病缺少真正有效的手段,如艾滋病等许多病毒性疾病,中风,心血管等退行性病变,以及许多遗传性疾病。另外,现代的经典的药物,也在与微生物的斗争中,疲于应付。不断的变异的细菌,使得药物的研发越来越吃力。 其实,真正的新药,不仅是药物的本身,还包括药物的载体(运输)和高度特异性。许多药物效果很好,但是作用太过广泛,或无法靶向应用,或无法到达靶器官等,使得许多原因不在于没有这个药,而在于没有办法将药物靶向性作用于这些病变组织。如RNAi技术成为人类治疗病毒性疾病,肿瘤等有力的武器,但是现在却没有办法让它能够安全地运达病灶并发挥作用。 在未来,靶向性药物,纳米药物将成为药物研究过程中重要的载体,而与传统的药物结合,共同构成真正强有力的治疗工具。 2 组织工程与器官移植 随着干细胞的技术快速发展,人类目前已经能对某些细胞的分化方向进行人工控制,使得人类对组织工程和器官移植期待得到空前的提高。当然,目前的技术离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新的技术,如三维组织培养,定向分化技术使得人类能够在体外复制出一些简单的组织。对于复杂的组织和器官,相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仍然有可能成为现实。 3 个性化医疗时代 传统的医疗技术,是治病的技术,不是治人的技术。而随着人类基因组、SNP、代谢组学等的全面了解和蛋白质组学的逐步了解,为个性化医疗开辟了新的曙光。 根据不同病人的基因表型,进行有针对性地用药和治疗,达到最低的副作用,最高的敏感性和效果。这是人们期待的事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