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7-24-EC 第1章 摩托车、三轮车、全地形车的轮胎及其安装要求(中文版)

97-24-EC 第1章 摩托车、三轮车、全地形车的轮胎及其安装要求(中文版)

97-24-EC 第1章 摩托车、三轮车、全地形车的轮胎及其安装要求(中文版)
97-24-EC 第1章 摩托车、三轮车、全地形车的轮胎及其安装要求(中文版)

申请零部件型式认证的某型轮胎样品应具有以下清晰易见、不可拭除的标记:申请者的品牌或商标、为零部件型式认证标记预留的充足空间。

3.

零部件型式认证标记

按本指令型式认证过的该型式所有轮胎应具有零部件型式认证标记,见1992年6月30日发布的指令92/61/EEC 《两轮或三轮机动车型式认证》附件5。 4. 轮胎型式的变更

4.1. 轮胎胎面花纹的变更不需要重新进行附件II 所述试验。

附录1

某型拟安装于两轮或三轮机动车的轮胎的描述文档

(伴随零部件型式认证申请提交)

项目号(由申请者指定): ....................................................................................................

某型拟安装于两轮或三轮机动车的轮胎的零部件型式认证申请应包含以下信息:

- 轮胎制造商标识;

- 本附件第1.2.1至1.2.15所述信息。

附录2

某型拟安装于两轮或三轮机动车的轮胎的零部件型式认证证书

样本

型式认证主管机关名称

零部件型式认证号码: .................................. 延伸号码: .................................

1. 轮胎品牌或商标: .............................................................................................................

2. 轮胎型式: ............................................................................................................. (1)

3. 制造商名称及地址: ....................................................................................................

4. 制造商授权代表名称及地址(若有的话): ...............................................................

5. 受试轮胎提交日期: .............................................................................................................. 报告号: ................................... 技术服务机构: ............................... 日期: ...............................

6. 零部件型式认证予以 批准/延伸/拒绝(2).

7. 地址: ...................................................................................................................................................... 8. 日期: ...................................................................................................................................................... 9. 签名: ......................................................................................................................................................

(1) 应指明以下信息:

- 轮胎规格标志; - 用途类别; - 负荷能力指数; - 速度级别符号;

- 最高许可速度和相应负荷能力(适用时)。 (2) 删除不适用的条目。

附件II 定义定义、、标记和要求

1. 定义

本章适用下述定义:

1.1. “轮胎型式”指以下基本特征相同的轮胎: 1.1.1. 品牌或商标 1.1.

2. 轮胎规格标志;

1.1.3. 用途类别(普通(normal):指普通道路上使用的轮胎;特殊(special):特殊用途如道路和非道路用途的轮胎;雪泥

(snow)和轻便型(mopeds)); 1.1.4. 结构(斜交、带束斜交、子午线); 1.1.5.

速度级别符号;

1.1.6. 负荷能力指数;

1.1.7. 安装至指定轮辋时的断面轮廓尺寸;

1.2. “轮胎结构”指胎体的技术特征。

根据以下轮胎构形进行区分:

1.2.1. “斜交”指帘布层帘线延伸至胎圈并相互交叉,且与胎面中心线成明显小于90o角的轮胎结构;

1.2.2. “带束斜交”指一种特殊的“斜交”型轮胎结构,该型式轮胎由两层或多层基本不可伸张的帘线材料构成的带束层箍

紧胎体,且该帘线材料和与之贴近的胎体帘线相互交叉;

1.2.3. “子午线”指帘布层帘线延伸至胎圈并与胎面中心线成90°角,且胎体由基本不可伸张的周向带束箍紧的轮胎结构;

1.2.4. “增强型”指胎体比相应的标准型轮胎胎体更坚固的轮胎结构;

1.3. “胎圈”指其形状和结构使得轮胎能安装并固定在轮辋上的部分(1);

1.4. “帘线”指充气轮胎中构成帘布层编织结构所用的线绳(1);

1.5. “帘布层”指覆胶的平行帘线层(1);

1.6. “胎体”指轮胎充气后承受负荷的部分,胎面和胎侧除外(1);

1.7. “胎面”指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1);

1.8. “胎侧”指胎面与拟被轮辋覆盖的部分之间的部分(1);

1.9. “胎面花纹沟”指胎面花纹中相邻的凸起的条或块之间的沟槽(1);

1.10. “主花纹沟”指位于胎面中心区的宽阔沟槽;

1.11. “断面宽度(S)”指轮胎充气后胎侧外边缘之间的线性距离,不包括标志、装饰条、防擦条造成的凸起(1);

1.1

2. “总宽度”指轮胎充气后胎侧外边缘之间的线性距离,包括标志、装饰条、防擦条造成的凸起(1);对于胎面宽度大

于断面宽度的轮胎,其轮胎总宽度应为胎面宽度;

1.13. “断面高度(H)”指轮胎外直径与名义轮辋直径差值的一半(1);

1.14. “名义高宽比(Ra)”指以相同测量单位表达的名义断面高度与名义断面宽度(S1)的比值乘以100;

1.15. “外直径(D)”指充气后的新轮胎总直径(1);

1.16. “轮胎规格标志”指含有以下信息的描述:

1.16.1. 名义断面宽度(S1)(以mm表示,某些特殊型式的轮胎除外,这些特殊型式轮胎的规格标志见本附件附录4表格第

一列);

1.16.

2. 名义高宽比(Ra),某些特殊型式的轮胎除外,这些特殊型式轮胎的规格标志见本附件附录4表格第一列;

1.16.3. 标志数(d),指出名义轮辋直径,该直径可用代号(小于100的数值)或毫米(大于100的数值)表示。

1.16.3.1. 标志数(d)代号与毫米数值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由一位或两位数字表达的、

代表名义轮辋直径的代号“d”

等效毫米数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02 127 152 178 203 229 254 279 305 330 356 381 406 432 457 483 508 533 559 584

1.17. “名义轮辋直径(d)”指针对于该轮辋设计轮胎的轮辋的直径(1);

1.18. “轮辋”指有内胎轮胎或无内胎轮胎的胎圈安装于其上的的支撑物(1);

1.19. “理论轮辋”指其宽度为轮胎名义断面宽度的X倍的假想轮辋,X的值应由轮胎制造商规定;

1.20. “测量轮辋”指测量轮胎尺寸时,安装该轮胎应使用的轮辋;

1.21. “试验轮辋”指试验时,安装该轮胎应使用的轮辋;

1.2

2. “崩花”指橡胶条或块从胎面掉落的现象; 1.2

3. “帘线剥离”指帘线与其覆胶脱开的现象。 1.2

4. “帘布层脱层”指相邻帘布层脱离的现象; 1.2

5. “胎面脱层”指胎面从胎体脱离的现象;

1.26. “负荷能力指数”指制造商根据工作条件规定的,在其速度符号对应速度下,一个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许可负荷数值代号。负荷能力指数与对应负荷的关系见附件II 附录3;

1.27. “速度函数的负荷变化表”指附件II 附录7所述表格,该表规定了轮胎在其名义和非名义速度级别的速度上使用时,负荷能力的变化情况; 1.28. “速度级别”指:

1.28.1. 以1.28.2所述速度级别符号表示的速度; 1.28.

2.

速度级别见下表:

速度级别符号

对应速度 (km/h) B F G J K L M N P Q R S T U H V W

5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40 270

1.28.3. 对适于最高速度超过240km/h 的轮胎,应在其轮胎规格标志中、轮胎结构符号前作上字母代码标记“V”或“Z”。 1.29. “雪泥胎”指轮胎花纹和结构与普通轮胎不同,主要设计目的为在未冻结或已融化的雪地或泥泞区域行驶时,比普通轮胎具有更好的行驶性能的轮胎。雪泥胎胎面花纹中的沟槽和/或凸块的间距一般比普通轮胎的要大。 1.30. “MST(多用途胎)”指具有多种用途的轮胎,也可表述为,既适于道路用途又适于非道路用途的轮胎; 1.31. “最大额定负荷”指轮胎额定承载的最大质量:

1.31.1.

若轮胎设计速度≤130km/h ,则最大额定负荷超出轮胎负荷能力指数对应负荷值的百分比不得大于“速度函数的负荷变化表” (见第1.27节)规定的百分比,该表所述的百分比根据轮胎速度级别符号和安装该轮胎的车辆的最高设计车速决定。

1.31.

2. 若轮胎设计速度>130km/h 但≤210km/h ,则最大额定负荷不得大于轮胎负荷能力指数对应的负荷值。

1.31.3.

若轮胎设计速度>210km/h 但≤270km/h ,则最大额定负荷超出轮胎负荷能力指数对应负荷值的百分比不得大于下表规定的百分比,该表所述的百分比根据轮胎速度级别符号和安装该轮胎的车辆的最高设计车速决定。

最高车速 (km/h) (1) 最大额定负荷

(%)

速度级别符号V

速度级别符号W (3)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100 95 90 85 (80) (2) (75) (2) (70) (2)

100 100 100 100 95 85 75

(1) 对于中间速度,允许使用线性插值法计算最大额定负荷。

(2) 仅适用于轮胎规格标志中采用字母代码“V”进行标识且车速不超过轮胎制造商规定的最高速度的情况。 (3) 也适用于规格标志中采用字母代码“Z”进行标识的轮胎。

1.31.4. 若轮胎设计速度>270km/h ,则最大额定负荷不得大于轮胎制造商规定的该轮胎相应速度级别下的最大负荷。 若轮胎设计速度介于270km/h 和轮胎制造商许可的最高速度之间,则适用线性插值法计算最大额定负荷。 1.3

2. “轻便车轮胎”指设计用于轻便车上的轮胎; 1.3

3. “摩托车轮胎”指主要设计用于摩托车上的轮胎;

1.34.

“滚动周长(C r )”指车辆运动时,轮胎滚动一整圈,车轮中心(轴)移动的理论距离。滚动周长按下式计算:

r C =f D ×

其中:D 为与轮胎规格标志相应的外直径,见本附件第3.1.2条;

f = 3.02 (轮辋直径代号≥13的轮胎);

f = 3.03 (轮辋直径代号≤12的子午线胎);

f = 2.99 (轮辋直径代号≤12的斜交胎或带束斜交胎)。

2. 标记

2.1. 轮胎应至少在其一面胎侧上带有以下标记: 2.1.1. 品牌或商标;

2.1.2. 1.16条定义的轮胎规格标志; 2.1.

3. 轮胎结构符号,细节如下:

2.1.

3.1. 对斜交胎,结构符号可省略,或在轮辋直径代号前加上字母“D”;

2.1.

3.2. 对带束斜交胎,应在轮辋直径代号前加上字母“B”,还可选择添加或不添加字符“BIAS-BELTED”; 2.1.3.3. 对子午线胎,应在轮辋直径代号前加上字母“R”,还可选择添加或不添加字符“RADIAL”; 2.1.

4. 轮胎的速度级别,用1.28.2条所述的符号表示; 2.1.

5. 负荷能力指数,见1.26定义; 2.1.

6. 字符“TUBELESS”( 对无内胎轮胎);

2.1.7. 字符“REINFORCED”或“REINF”(对增强型轮胎);

2.1.8. 生产日期,包含四位数字,前两位代表周数,后两位代表年份。该信息仅需在一面胎侧上体现。 2.1.9. 符号“M + S”或“M.S”或“M & S”( 对雪泥胎); 2.1.10. 符号“MST”(对多用途胎);

2.1.11. 字符“MOPED”或“CICLOMOTORE”或“CYCLOMOTEUR”(对设计用于轻便车的轮胎);

2.1.12. 适用于大于240km/h 速度的轮胎,应在其轮胎规格标志中、轮胎符号指示前作上字母代码标记“V”或“Z” (见第1.31.3条)。

2.1.1

3.

适用于大于240km/h(或270km/h)速度的轮胎,应在圆括号内作上速度为210km/h(对适用于大于270km/h 速度的轮胎则为240km/h)时的负荷能力指数(见第2.1.5条)标记,以及以下基准速度级别符号(见第2.1.4条):

- “V”(对以规格标志中的字母代码“V”表示的轮胎); - “W” (对以规格标志中的字母代码“Z”表示的轮胎)。 2.2. 轮胎标记布置示例见附录2。

2.3. 第2.1节所述标记和附件I 第3节规定的零部件型式认证标记应直接通过模具成型在轮胎上,可以是阴文或阳文,标记应清晰易辨。 3. 轮胎的要求 3.1. 轮胎尺寸 3.1.1. 断面宽度

3.1.1.1.

断面宽度按下式计算:

11S=S +K(A-A )

其中:

S = 测量轮辋上测得的断面宽度,以mm 表示;

S 1 = 胎侧上轮胎规格标志所显示的名义断面宽度,以mm 表示; A = 测量轮辋宽度,由制造商技术描述声明,以mm 表示;

A 1 = 理论轮辋宽度,以mm 表示。A 1等于S 1乘以X ,X 由轮胎制造商规定,K 值取0.4。

3.1.1.2. 但是,对于附件II 附录4表格第一列中所述规格的轮胎,其断面宽度S 1和理论轮辋宽度A 1应为表格中相应值。 3.1.2. 轮胎外直径

3.1.2.1.

轮胎外直径按下式计算:

D=d+2H

其中:

D = 外直径,以mm 表示;

d = 名义轮辋直径,以mm 表示;

H = 名义断面高度,以mm 表示,且1H=S 0.01Ra ×,其中:

S 1 = 名义断面宽度,以mm 表示; Ra = 名义高宽比。

S 1和Ra 见2.1.2规定的胎侧标记。

3.1.2.2. 但是,对于附件II 附录4表格第一列中所述规格的轮胎,其外直径应为表格中相应值。 3.1.3. 轮胎测量方法

轮胎尺寸应按本附件附录5规定进行测量。 3.1.4.

关于轮胎断面宽度的规定

3.1.

4.1. 轮胎总宽度可以比按第3.1.1条确定的断面宽度S 要小。

3.1.

4.2. 轮胎总宽度可以超过断面宽度S ,但不得超过本附件附录4表格中规定的最大总宽度。对于规格未包含在本附件附录4中的轮胎,其轮胎总宽度超过断面宽度S 的比例应在下述百分比以内: 3.1.4.2.1.

对轻便车轮胎、摩托车普通胎和雪泥胎:

+10% (轮辋直径代号为13及以上) +8% (轮辋直径代号为12及以下)

3.1.

4.2.2. 对限定于适合道路用途且标记有“MST”的多用途胎:+25%。 3.1.

5. 关于轮胎外直径的规定

3.1.5.1. 轮胎外直径不得超出本附件附录4规定的最小直径值至最大直径值的范围。

3.1.5.2.

对于规格未包含在本附件附录4中的轮胎,其外直径不得超出按下式计算得到的最小直径值至最大直径值的范围:

min D =d+(2H a)×

max D =d+(2H b)×

其中:

H 和d 见第3.1.2.1条定义,a 和b 分别见第3.1.5.2.1条和第3.1.5.2.2条定义:

3.1.5.2.1.

对轻便车轮胎、普通胎和雪泥胎:

a 轮辋直径代号为13及以上 轮辋直径代号为12及以下 0.97 0.93

对多用途胎:a = 1.00;

3.1.5.2.2.

对轻便车轮胎和普通胎:

b 轮辋直径代号为13及以上 轮辋直径代号为12及以下

1.07 1.10

对雪泥胎和多用途胎:b = 1.12。 3.2. 负荷/速度性能试验

3.2.1. 负荷/速度性能试验应按附件II 附录6所述方法进行。

3.2.1.1.

对于以规格标志中的字母代码“V”表示的适于超过240km/h 速度的轮胎,或以规格标志中的字母代码“Z”表示的适于超过270km/h 速度的轮胎(见附件I 第1.2.15条),第一次负荷/速度性能试验应在轮胎上的圆括号内标记的负荷和速度条件下进行,第二次试验应使用另一条同一型式的轮胎在制造商规定的最大负荷和速度条件(若有的话)下进行。

3.2.2. 负荷/速度性能试验后,轮胎不得出现任何胎面脱层、帘布层脱层、帘线剥离、崩花或帘线断裂的现象。 3.2.3. 负荷/速度性能试验后6h 测得的轮胎外直径与试验前测得的外直径相差不得超过±3.5%。 3.2.

4. 负荷/速度性能试验结束时测得的轮胎总宽度不得超过第3.1.4.2条规定值。

3.3.

轮胎的动态增长

附件II 附录8第1.1条所述的轮胎,在通过了3.2.1所述的负荷/速度性能试验后,应进行动态增长试验,试验方法见附录8。

3.4. 若轮胎制造商生产一系列的轮胎,不必对该系列每种型式的轮胎均进行负荷/速度性能试验和动态增长试验,型式认证主管机关选择极劣型式状态进行试验即可。

3.5. 轮胎胎面花纹的变更不需要重新进行第3.2和3.3节所述试验。

3.6.

对于已经型式认证过的以规格标志中的字母代码“V”表示的适于超过240km/h 速度的轮胎(或以规格标志中的字母代码“Z”表示的适于超过270km/h 速度的轮胎),允许申请延伸至不同最高速度和/或负荷,但应提供由负责进行试验的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关于欲延伸至的最高速度和额定负荷的新报告,且该新负荷/速度能力应在附件I 附录2中指明。

(1) 见附录1解释图

附录1

解释图

(见本附件第1条)

附录2

轮胎标记的布置

型式认证过的轮胎上的标记示例

上述标记表示该轮胎:

- 名义断面宽度为100;

- 名义高宽比为80;

- 为带束斜交结构(B);

- 轮辋直径为457mm,相应代号18;

- 负荷能力为206kg,相应负荷指数53 (见附录3);

- 速度级别为S (最高速度180km/h);

- 无内胎(tubeless);

- 为雪泥胎(M + S);

- 生产日期为2003年第一周(0103)。

轮胎标记的位置和顺序如下:

(a) 轮胎规格标志,包括名义断面宽度、名义高宽比、结构符号(适用时)和名义轮辋直径,其组合见上述例图,即,100/80 B 18;

(b) 负荷能力指数和速度级别符号,应紧邻轮胎规格标志,可在该标志之前、之后、上方或下方;

(c) 描述“TUBELESS”、“ REINFORCED”(或“REINF”)、“ M + S”(或“M.S”或“M & S”)、“ MST”、“ MOPED”(或“CICLOMOTORE”或“CYCLOMOTEUR”),布置在离规格标志更远处;

(d) 对于适用于大于240km/h速度的轮胎,应在结构符号之前加上字母代码“V”或“Z”(适用时),例如140/60ZR18。适当时,基准负荷能力指数和速度级别符号应标记在圆括号中(见附件II第2.1.13条)。

附录3

负荷能力指数和最大许可质量关系表

A = 负荷能力指数

B = 对应最大许可质量(kg)

A B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45

46.2

47.5

48.7

50

51.5

53

54.5 56 58

60

61.5 63 65 67 69 71 73 75 77.5 80 82.5 85 87.5 90 92.5 95 97.5 100 103 106 109 112 115 118 121 125 128 132 136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195 200 206 212 218 224 230 236 243 250 257 265 272 280 290 300 307 315 325 335 345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355 365 375 387 400 412 425 437 450 462 475 487 500 515 530 545 560 580 600 615 630 650 670 690 710 730 750 775 800 825 850 875 900 925 950 975 1000 1030 1060 1090 1120 1150 1180 1215 1250 1285 1320 1360 1400

附录4

特定特定型式轮胎的标记和尺寸型式轮胎的标记和尺寸

(见附件II ,第3.1.1.2、3.1.2.2、3.1.4.2和3.1.5.1条)

表1A 轻便车轮胎

轮辋直径代号12及以下

规格标志 理论轮辋宽度(A 1) (代号) 总直径(mm)

名义断面宽

度(S 1)

(mm)

最大总宽度

(mm)

D min D D max 2-12 2?-12 2?-8 2?-9 2?-9 3-10 3-12

1.35 1.50 1.75 1.75 1.75

2.10 2.10

413 425 339 365 375 412 463

417 431 345 371 381 418 469

426 441 356 382 393 431 482

55 62 70 70 73 84 84

59 67 76 76 79 91 91

表1B

摩托车轮胎

轮辋直径代号12及以下

规格标志理论轮辋宽度(A1)

(代号)

总直径(mm) 名义断面宽度(S

1

)

(mm)

最大总宽度

(mm)

D min D D max

2.50-8

2.50-9 2.50-10 2.50-12 1.50

328

354

379

430

338

364

389

440

352

378

403

451

65 70

2.75-8

2.75-9 2.75-10 2.75-12 1.75

338

364

389

440

348

374

399

450

363

383

408

462

71 77

3.00-4 3.00-5 3.00-6

3.00-7 3.00-8 3.00-9 3.00-10 3.00-12 2.10

241

266

291

317

352

378

403

454

251

276

301

327

362

388

413

464

264

291

314

342

378

401

422

473

80 86

3.25-8

3.25-9 3.25-10 3.25-12 2.50

362

388

414

465

372

398

424

475

386

412

441

492

88 95

3.50-4 3.50-5 3.50-6

3.50-7 3.50-8 3.50-9 3.50-10 3.50-12 2.50

264

289

314

340

376

402

427

478

274

299

324

350

386

412

437

488

291

316

341

367

397

430

448

506

92 99

4.00-5 4.00-6

4.00-7 4.00-8 4.00-10 4.00-12 2.50

314

339

365

401

452

505

326

351

377

415

466

517

346

368

394

427

478

538

105 113

4.50-6 4.50-7

4.50-8 4.50-9 4.50-10 4.50-12 3.00

364

390

430

456

481

532

376

402

442

468

493

544

398

424

464

490

515

568

120 130

5.00-8

5.00-10 5.00-12 3.50

453

504

555

465

516

567

481

532

583

134 145

6.00-6

6.00-7 6.00-8 6.00-9 4.00

424

450

494

520

436

462

506

532

464

490

534

562

154 166

表2

摩托车轮胎

普通断面

规格标志理论轮辋宽度(A1)

(代号)

总直径(mm) 名义断面宽度(S

1

)

(mm)

最大总宽度

(mm)

D min D D max(1)D max(2)(1) (2)

1?-19 1.20 582 589 597 605 50 54 58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1.35

461

486

511

537

562

588

468

493

518

544

569

595

477

501

526

552

577

603

484

509

534

560

585

611

55 58 63

2-20 2-21 2-22 613

638

663

620

645

670

628

653

680

636

661

686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1.50

474

499

524

550

575

601

626

651

677

482

507

532

558

583

609

634

659

685

492

517

540

566

591

617

642

667

695

500

525

550

576

601

627

652

677

703

62 66 71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1.60

489

514

539

565

590

616

641

666

692

498

523

548

574

599

625

650

675

701

508

533

558

584

609

635

660

685

711

520

545

570

596

621

647

672

697

723

68 72 78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1.85

499

524

549

575

600

626

651

676

702

508

533

558

584

609

635

660

685

711

518

545

568

594

621

645

670

695

721

530

555

580

606

631

657

682

707

733

75 80 86

3-16

3-17 3-18 3-19 1.85

560

586

611

637

570

596

621

647

582

608

633

659

594

620

645

671

81 86 93

3?-16

3?-17 3?-18 3?-19 2.15

575

601

626

652

586

612

637

663

598

624

651

675

614

640

665

691

89 94 102

(1) 普通胎。

(2) 多用途胎和雪泥胎。

表3

摩托车轮胎

普通断面

规格标志理论轮辋宽度(A1)

(代号)

总直径 (mm) 名义断面宽度(S

1

)

(mm)

最大总宽度

(mm)

D min D D max(1)D max(2)(3) (4) (5)

2.00-14 2.00-15

2.00-16 2.00-17 2.00-18 2.00-19 1.20

460

485

510

536

561

587

466

491

516

542

567

593

478

503

528

554

579

605

52 57 60 65

2.25-14 2.25-15

2.25-16 2.25-17 2.25-18 2.25-19 1.60

474

499

524

550

575

601

480

505

530

556

581

607

492

517

542

568

593

619

496

521

546

572

597

623

61 67 70 75

2.50-14 2.50-15 2.50-16

2.50-17 2.50-18 2.50-19 2.50-21 1.60

486

511

536

562

587

613

663

492

517

542

568

593

619

669

506

531

556

582

607

633

683

508

533

558

584

609

635

685

65 72 75 79

2.75-14 1.85 505 512 524 530 75 83 86 91

2.75-15 2.75-16 2.75-17 2.75-18 2.75-19 2.75-21 530

555

581

606

632

682

537

562

588

613

639

689

549

574

600

625

651

701

555

580

606

631

657

707

3.00-14 3.00-15 3.00-16

3.00-17 3.00-18 3.00-19 3.00-21 3.00-23 1.85

519

546

569

595

618

644

694

747

526

551

576

602

627

653

703

754

540

565

590

616

641

667

717

768

546

571

596

622

647

673

723

774

80 88 92 97

3.25-14 3.25-15 3.25-16

3.25-17 3.25-18 3.25-19 3.25-21 2.15

531

556

581

607

630

656

708

538

563

588

614

639

665

715

552

577

602

628

653

679

729

560

585

610

636

661

687

737

89 98 102 108

3.50-14 3.50-15 3.50-16

3.50-17 3.50-18 3.50-19 3.50-21 2.15

539

564

591

617

640

666

716

548

573

598

624

649

675

725

564

589

614

640

665

691

741

572

597

622

648

673

699

749

93 102 107 113

3.75-16

3.75-17 3.75-18 3.75-19 2.15

601

627

652

678

610

636

661

687

626

652

677

703

634

660

685

711

99 109 114 121

4.00-16

4.00-17 4.00-18 4.00-19 2.50

611

637

662

688

620

646

671

697

638

664

689

715

646

672

697

723

108 119 124 130

4.25-16

4.25-17 4.25-18 4.25-19 2.50

623

649

674

700

632

658

683

709

650

676

701

727

660

686

711

737

112 123 129 137

4.50-16

4.50-17 4.50-18 4.50-19 2.75

631

657

684

707

640

666

691

717

658

684

709

734

665

694

719

745

123 135 141 142

5.00-16

5.00-17 5.00-18 5.00-19 3.00

657

683

708

734

666

692

717

743

686

710

735

761

698

724

749

775

129 142 148 157

(1) 普通胎。

(2) 特殊胎和雪泥胎。

(3) 速度级别为P及以下的普通胎。

(4) 雪泥胎和速度级别超过P的普通胎。

(5) 特殊胎。

表4

摩托车轮胎

低断面

规格标志理论轮辋宽度(A1)

(代号)

总直径(mm) 名义断面宽度(S

1

)

(mm)

最大总宽度

(mm)

D min D D max(1)D max(2)(3) (4) (5)

3.60-18 3.60-19 2.15

605

631

615

641

628

653

633

658

93 102 108 113

4.10-18 4.10-19 2.50

629

655

641

667

654

679

663

688

108 119 124 130

5.10-16

5.10-17 5.10-18 3.00

615

641

666

625

651

676

643

670

694

651

677

702

129 142 150 157

4.25/85-

18

2.50 649 659 673 683 112 123 129 137 4.60-16

4.60-17 4.60-18 2.75

594

619

644

604

630

654

619

642

670

628

654

678

117 129 136 142

(1) 普通胎。

(2) 特殊胎和雪泥胎。

(3) 速度级别为P及以下的普通胎。

(4) 雪泥胎和速度级别超过P的普通胎。

(5) 特殊胎。

表5

摩托车衍生轮胎

规格标志理论轮辋宽度(A1)

(代号)

总直径(mm) 名义断面宽度(S

1

)

(mm)

最大总宽度

(mm)

D min D D max

3.00-8C

3.00-10C 3.00-12C 2.10

359

410

459

369

420

471

379

430

479

80 86

3.50-8C

3.50-10C 3.50-12C 2.50

376

427

478

386

437

488

401

452

513

92 99

4.00-8C

4.00-10C 4.00-12C 3.00

405

456

507

415

466

517

427

478

529

108 117

4.50-8C

4.50-10C 4.50-12C 3.50

429

480

531

439

490

541

453

504

555

125 135

5.00-8C

5.00-10C 5.00-12C 3.50

455

506

555

465

516

567

481

532

581

134 145

表6

低压摩托车轮胎

规格标志理论轮辋宽度(A1)

(代号)

总直径(mm) 名义断面宽度(S

1

)

(mm)

最大总宽度

(mm)

D min D D max

5.4-6 5.4-10

5.4-12 5.4-14 5.4-16 4.00

373

474

525

576

626

379

481

532

582

633

395

497

547

598

649

135 146

6.7-10

6.7-12 6.7-14 5.00

532

583

633

541

592

642

561

612

662

170 184

表7

摩托车轮胎

美洲胎规格和尺寸

规格标志理论轮辋宽度(A1)

(代号)

总直径(mm) 名义断面宽度(S

1

)

(mm)

最大总宽度

(mm)

D min D D max

MH90-21 1.85 682 686 700 80 89

MJ90-18 MJ90-19 2.15

2.15

620

645

625

650

640

665

89 99

ML90-18 ML90-19 2.15

2.15

629

654

634

659

650

675

93 103

MM90-19 2.15 663 669 685 95 106 MN90-18 2.15 656 662 681 104 116 MP90-18 2.15 667 673 692 108 120 MR90-18 2.15 680 687 708 114 127 MS90-17 2.50 660 667 688 121 134

MT90-16 MT90-17 3.00

3.00

642

668

650

675

672

697

130 144

MU90-15M/C MU90-16 3.50

3.50

634

659

642

667

665

690

142 158

MV90-

15M/C

3.50 643 651 675 150 172

MP85-18 2.15 654 660 679 108 120

MR85-16 2.15 617 623 643 114 127

MS85-18 2.50 675 682 702 121 134

MT85-18 3.00 681 688 709 130 144

MV85-

15M/C

3.50 627 635 658 150 172

附录5

轮胎尺寸测量方法

1. 将轮胎安装在测量轮辋上,并充气至制造商规定气压(1)。

2. 将充气后的轮胎和轮辋在试验室环境温度下静置至少24h。

3. 按第1条规定重新调整气压。

4. 测量总宽度时,应使用卡规在均匀分布的6个点处测量,并将装饰条和防擦条厚度计算在内,取最大测量值作为

总宽度结果。

5. 外直径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测得最大周长,再除以π(取3.1416),结果即外直径。

(1)充气气压也可按以下规定:

轮胎型式速度级别

气压

bar kPa

轻便车轮胎标准型B 2.25225增强型B 2.80280

摩托车轮胎标准型

F、G、J、K、L、M、N、P、Q、R、S 2.25225

T、U、H、V、W

2.80280增强型

F至P

Q、R、S、T、U、H、V 3.30330

摩托车衍生轮胎4PR

F至M

3.50350 6PR

4.00400 8PR 4.50450

其他轮胎型式应充气至其制造商规定气压。

附录6

负荷/速度性能试验程序

1. 轮胎准备

1.1. 将新轮胎安装在制造商指定的试验轮辋上。

1.2. 轮胎按下表气压规定进行充气:

试验充气气压

轮胎型式速度级别

气压

bar kPa

轻便车轮胎

标准型 B 2.50 250

增强型 B 3.00 300

摩托车轮胎标准型

F、G、J、K 2.50 250

L、M、N、P 2.50 250

Q、R、S 3.00 300

T、U、H、V (1) 3.50 350 增强型

F、G、J、K、L、M、N、P 3.30 330

Q、R、S、T、U、H、V 3.90 390

摩托车衍生轮胎4PR F、G、J、K、L、M 3.70 370

6PR 4.50 450

8PR 5.20 520

(1) 对速度大于240km/h的轮胎,试验气压应为3.20bar (320kPa)。

其他型式的轮胎应充气至其制造商规定气压。

1.3. 轮胎制造商可以要求按不同于第1.2节表中规定的气压对轮胎充气,但应说明原因。此时,可以按该气压(见附件I

第1.2.13条)对轮胎充气。

1.4. 轮辋/轮胎组合体应在试验室环境温度下静置至少3h。

1.5. 按第1.2或1.3条规定重新调整轮胎气压。

2. 试验步骤

2.1. 将轮辋/轮胎组合体安装在试验架上,并使其与转鼓外表面贴合。转鼓表面应光滑,直径为1.7m±1%或2.0m±1%。

2.2. 对试验架施加试验负荷,负荷大小为下述值的65%:

2.2.1. 与负荷能力指数对应的额定负荷(对速度级别为“H”及以下的轮胎);

2.2.2. 240km/h最高速度下的额定负荷(对速度级别为“V”的轮胎,见本附件第1.31.3条);

2.2.

3. 270km/h最高速度下的额定负荷(对速度级别为“W”的轮胎,见本附件第1.31.3条);

2.2.4. 轮胎制造商规定的最高速度下的额定负荷(对适于速度大于240km/h或270km/h的轮胎,见第

3.2.1.1条);

2.2.5. 对于轻便车轮胎(速度级别符号为B),在直径为1.7m的转鼓上试验时,试验负荷应为上述负荷的65%,在直径为

2.0m的转鼓上试验时,试验负荷应为上述负荷的67%。

2.3. 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得调整轮胎气压,试验负荷应保持恒定。

2.4. 试验过程中,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C ~30°C。若制造商愿意,温度可以高于此范围。

2.5. 试验应按下述方法不间断进行:

2.5.1. 从0km/h加速至初始试验速度:20min;

2.5.2. 若试验在直径为1.7m的转鼓上进行,则初始试验速度为该型式轮胎最高速度减去40km/h;若试验在直径为2.0m

的转鼓上进行,则初始试验速度为该型式轮胎最高速度减去30km/h。

2.5.2.1. 对于以规格标志中的字母代码“V”表示的适于超过240km/h速度的轮胎(或以规格标志中的字母代码“Z”表示的适于

超过270km/h速度的轮胎),第二次试验的最高速度应为轮胎制造商规定的最高速度(见附件I第1.2.15条)。

2.5.

3. 连续速度增量步长:10km/h;

2.5.4. 每个速度增量步长上的试验持续时间:10min;

2.5.5. 试验总持续时间:1h。

2.5.6. 若试验在直径为1.7m的转鼓上进行,则最高试验速度为该型式轮胎的最高速度减去10km/h;若试验在直径为2m

的转鼓上进行,则最高试验速度为该型式轮胎的最高速度。

2.5.7. 对于轻便车轮胎(速度级别符号为B),试验速度应为50km/h,从0km/h加速至50km/h的时间为10min,保持

50km/h恒定速度运行30min,试验总持续时间为40min。

2.6. 对适于速度超过240km/h的轮胎,为达到其最高性能,在进行第二次试验时,应按以下试验程序进行:

2.6.1. 从0km/h加速至初始试验速度:20min;

2.6.2. 保持初始试验速度:20min;

2.6.

3. 初始试验速度加速至最高试验速度:10min;

2.6.4. 保持最高试验速度:5min。

3. 等效试验方法

若采用不同于第2节所述的试验方法,应证明其等效性。

附录7

速度函数的负荷变化表

速度(km/h)

负荷能力变化量(%)

轻便车轮辋直径代号 ≤ 12 轮辋直径代号≥ 13

速度级别符号速度级别符号

B J K L J K L M N

P and

above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50 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60 + 23 + 23 + 23 + 23 + 23 + 23 + 23 + 23 + 23

70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8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4

90 + 5 + 5 + 7.5 + 5 + 5 + 7.5 + 7.5 + 7.5 + 12

100 0 0 + 5 0 0 + 5 + 5 + 5 + 10

110 - 7 0 + 2.5 0 + 2.5 + 2.5 + 2.5 + 8

120 - 15 - 6 0 0 0 0 + 6

130 - 25 - 12 - 5 0 0 + 4

140 0 0

附录8

轮胎的动态增长试验方法

1. 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适用于本附录第3.4.1条和第4.1条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型式。

1.2. 本试验目的在于确定在最高许可速度下离心力作用引起的轮胎最大增长量。

2. 试验程序

2.1. 试验前应检查试验轴和试验轮辋,在轮辋胎圈座外侧测量时,二者径向偏心距应小于± 0.5mm,横向窜动量应小于

± 0.5mm。

2.2. 轮廓检验装置

检验装置可为任意型式(网格投影仪、相机、聚光灯或其他型式),该装置应能获得轮胎横断面外轮廓的清晰轮廓

线,或能在垂直于胎面中心线圆的方向上,确定出胎面最大变形点的包络线。

该装置应能尽量减少外形失真,并能确保得出的轮廓线与轮胎真实尺寸间保持恒定(已知)比例系数(K)。

该装置应能反映出轮胎轮廓线与轮轴的相对位置关系。

3. 试验步骤

3.1. 试验过程中,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C ~30°C。若制造商愿意,温度可以高于此范围。

3.2. 进行本试验前,受试轮胎应经受附录6所述的负荷/速度性能试验,且未出现任何失效现象。

3.3. 轮胎应安装在标准轮辋上进行试验。

3.4. 轮胎气压(试验气压)应按第3.4.1条规定设置。

3.4.1. 斜交胎和带束斜交胎:

试验气压

速度级别轮胎型式

bar kPa

P、Q、R、S 标准型 2.50 250

T及以上标准型 2.90 290

3.5. 轮辋/轮胎组合体应在试验室环境温度下静置至少3h。

3.6. 静置后,轮胎气压应重新调整至第3.

4.1条规定气压。

3.7. 将轮辋/轮胎组合体安装在试验轴上,确保能自由转动。轮胎可以由作用在试验轴上的电机驱动,或通过试验转鼓

驱动。

3.8. 轮辋/轮胎组合体应在5min内连续加速至轮胎最高速度能力。

3.9. 安装轮廓检验装置时,应注意使其垂直于受试轮胎胎面旋转方向。

3.10. 胎面圆周线速度与轮胎最高速度能力相差应在±2%以内。保持该最高速度运行至少5min,然后绘出最大变形区域

的轮胎横断面,或者,检查轮胎是否超出胎面包络线限值曲线。

4. 结果评价

4.1. 轮辋/轮胎组合体包络线限值曲线见下图。

包络线限值根据本附件第3.1.4和3.1.5条确定,其值见下表:

轮胎速度级别 H dyn (mm)

用途类别:普通

用途类别:雪泥、特殊

P 、Q 、R 、S H × 1.10 H × 1.15 T 、U 、H H × 1.13 H × 1.18

超过210km/h

H × 1.16

-

4.1.1. 必要时,应根据比例系数(见上述第2.2节)调整包络线限值曲线的主尺寸。

4.2. 在最高速度下,均以轮轴作为基准,轮胎的外轮廓线不得超出胎面包络线限值曲线。 4.3. 不再对轮胎进行其他试验。

5.

等效试验方法

若采用不同于第2节所述的试验方法,应证明其等效性。

附件III 关于车辆轮胎关于车辆轮胎安装安装安装的要求的要求

1. 总则

1.1. 车辆上安装的所有轮胎(包括备胎)应已按本指令规定通过了型式认证,并符合第2节的规定。 1.

2. 轮胎安装

1.2.1. 车辆安装的所有轮胎,在附件II 第1.1.5条所述特性(速度级别)上应一致; 1.2.2. 同一车轴上安装的所有轮胎,其型式(见附件II 第1.1条)应完全一致;

1.2.3.

车辆制造商应指明符合本章要求的轮胎的规格选择。这个(或这些)轮胎应在附件II 第3.1.4、3.1.5和3.3条规定公

差范围内,在其安装位置应能自由转动。轮胎安装空间应能使得轮胎尺寸达到最大许可值时仍能在悬挂、转向和轮罩约束系统中自由转动。 1.3. 负荷能力

1.3.1.

车辆安装的所有轮胎的最大额定负荷(见附件II 第1.31条定义和附件II 附录7要求)应至少达到以下要求:

- 最大许可轴荷(轴上只装有1个轮胎);

- 0.54倍最大许可轴荷(轴上装有2个独立轮胎); - 0.54倍最大许可轴荷(轴上装有1对双胎); - 0.27倍最大许可轴荷(轴上装有2对双胎)。 最大许可轴荷由车辆制造商声明。 1.4. 速度能力

1.4.1. 车辆上正常安装的轮胎必须具有适应车辆最高设计车速(由制造商声明,并包括量产车辆的许可公差)的速度级别符号(见附件II 第1.28节)或适当的负荷/速度组合(见附件II 第1.27节)。

1.4.

2.

上述规定不适用于以下车辆:通常安装普通胎但偶尔安装雪泥胎或多用途胎的车辆。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该雪泥胎或多用途胎的速度级别符号对应速度应比车辆最高设计车速(按制造商声明)大或不低于130km/h(或两者同时满足)。

若车辆最高设计车速(按制造商声明)比该雪泥胎或多用途胎速度级别符号对应的速度大,则应在车辆上驾驶员容易看见的位置粘贴该轮胎速度级别对应的最高车速警示标签。 2. 特例

2.1. 按照指令92/23/EEC 型式认证过的轮胎也可以安装在边三轮摩托车、三轮轻便车、三轮车和四轮车上。 2.2.

轻便车可以安装摩托车轮胎。

2.3. 若因特殊使用条件(例如农业胎、工业卡车胎和全地形车胎等),车辆所装轮胎不是摩托车胎、客车胎或商用车胎,则在型式认证主管机关确认所装轮胎适合车辆工作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不满足附件II 的要求。

2.4.

因特殊使用条件,在车辆型式认证主管机关得到制造商关于所装轮胎符合该车使用条件的保证的情况下,低性能轻便车(见两轮或三轮机动车型式认证指令92/61/EEC 附件I 之备注定义)上安装的轮胎的型式可以不是本章要求所覆盖的型式。

附录1

关于某型两轮或三轮机动车轮胎关于某型两轮或三轮机动车轮胎安装安装安装的描述文档的描述文档

(伴随整车型式认证申请提交)

项目号(由申请者指定): ....................................................................................................

某型两轮或三轮机动车关于轮胎安装的整车型式认证申请,应包含1992年6月30日发布的指令92/61/EEC 附件II 第A 部分的以下条目: 0.1, 0.2, 0.4至0.6, 2.3至2.3.2, 4.6,

5.2至5.2.3。

此外,还应提供轮胎的以下信息:

- 适应车辆理论最高设计车速的最低速度级别;

- 对于每个轮胎,适应最大负荷的最低负荷能力指数; - 适应车辆的轮胎用途类别。

附录2

关于某型两轮或三轮机动车轮胎关于某型两轮或三轮机动车轮胎安装安装安装的整车型式认证证书的整车型式认证证书

MODEL

样本

型式认证主管机关名称

型式认证号码: .................................. 延伸号码: .................................

第I 部分

1. 车辆品牌或商标: .........................................................................................................

2. 车辆型式(同时指出其变型或改型) : .............................................................................

3. 车辆类别: ..............................................................................................................................

4. 车辆制造商名称及地址: .........................................................................................

5. 制造商授权代表名称及地址(若有的话): ....................................................................................

6. 受试车辆提交日期: .............................................................................................................. 报告号: ................................... 技术服务机构: ................................ 日期: ................................

7. 型式认证予以 批准/延伸/拒绝(1)。

8. 地址: ...................................................................................................................................................... 9. 日期: ...................................................................................................................................................... 10. 签名: ......................................................................................................................................................

第II 部分

补充信息

1.

以下信息由制造商提供,表明该车辆型式下所有变型及改型(若有的话)上的相应轮胎。轮胎描述应仅含以下信息(若车辆安装多种规格标志的轮胎,则分别表述各车轴):

- 轮胎规格标志;

- 用途类别;

- 适应车辆最高设计车速的最低速度级别;

- 适应最大负荷的最低负荷能力指数。

2. 型式认证延伸原因(适当时)

(1) 删除不适用的条目。

摩托车轮胎结构介绍以及使用指南

摩托车轮胎结构介绍以及使用指南 摩托车最为重要和最易忽略的零件要数摩托车轮胎了,其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操纵性能、驾驶舒适性、驾驶质量和整车安全性能等。 轮胎的结构 轮胎有2种基本结构:斜交线轮胎和子午线轮胎。根据安全常识可知,大多数巡航摩托车使用斜交线结构轮胎,而大多数运动摩托车则使用子午线结构轮胎;辐条式车轮轮胎需要有内胎,而铸造轮毂式车轮轮胎则无须使用内胎;斜交线结构轮胎轮廓较圆,同时轮胎胎侧较高;而子午线结构轮胎轮廓较平,同时轮胎胎侧较短。 斜交线轮胎胎冠下面的胎体帘布层由多层尼龙和人造丝叠交而成,其不同帘布层以相反角度拉伸轮胎而形成X形——斜交线结构轮胎命名的原由。有些轮胎会在帘布层顶端再增加一层带束层,其会沿着轮胎滚动方向运行。 在轮胎滚动过程中,其与地面接触的一小部分会在一刹那间变平,然后再弹回恢复到原来状态,其称为行驶面——其在轮胎行驶过程中重复着变平再弹回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而轮胎这种持续的挠曲变形所产生的热对于轮胎的抓地性能非常有利,但如果过度的挠曲变形以至于产生过多的热则会降低轮胎抓地性能并加速轮胎损坏。 子午线轮胎帘布层方向和轮胎滚动方向垂直,其有利于降低轮胎挠曲变形产生的热从而使轮胎在运行过程中温度较低;由于子午线轮胎胎侧更易产生挠曲变形,因此轮胎轮廓较短。 子午线轮胎低外形结构表示其可以承载更多载荷,其较为适合于需要负载较大重量的乘客或行李的巡航摩托车;而斜交式轮胎则更能满足巡航摩托车悬挂和转弯性能的需求。鉴于此,您在购买摩托车轮胎前一定要确认其是否适用于您的摩托车。 对于斜交线式轮胎和子午线轮胎来说,其胎冠花纹沟槽设计根据轮胎潜在用途的不同而不同,轮胎胎冠上的沟槽设计主要用于将水从轮胎行驶面内排出。胎冠花纹沟槽越多,轮胎排水性能越好。通常巡航车和旅游车需要经常在雨

摩托车轮胎规格尺寸

摩托车轮胎规格尺寸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摩托车轮胎系列 Series of motorcycle tyres GB/T 2983-1997 eqvISO 4249-1:1985 ISO 4249-2:1990 ISO 5751-1:1994 ISO 5751-2:1994 ISO 5751-3:1994 ISO 5995-1:1982 ISO 6054-1:1994 代替 GB/T 2983-91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7-10-14 批准 1998-04-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 4249-1:1985《摩托车轮胎和轮辋(代号表示系列)──第1部分:轮胎》、ISO 4249-2:1990《摩托车轮胎和轮辋(代号表示系列)──第2部分:轮胎额定负荷》、ISO 5751-1: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公制系列)──第1部分:设计准则》、ISO 5751-2: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公制系列)──第2部分:轮胎尺寸及负荷能力》、ISO 5751-3: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公制系列)──第3部分:配套轮辋轮廓范围》、ISO 5995-1:1982《轻便型摩托车轮胎和轮辋──第一部分:轮胎》ISO 6054-1: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直径代号4至12)小轮径──第1部分:轮胎》进行修订的。同时参照日本JIS D 4203-1991《摩托车轮胎系列》标准,在主要技 术内容上等效采用ISO标准。 本标准与前版标准主要不同之点是将使用条件特征与公制系列摩托车轮胎的胎面型式作附录处理,并对公制系列摩托车轮胎的规格和尺寸依据ISO标准做了大量补充,增加了轮胎断面名义高宽比为50、55、60、70系列轮胎的规定,使其规格系列更加完善,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摩托车及摩托车轮胎工业的发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 2983-91。 本标准将使用条件特征编入附录A(标准的附录),公制系列摩托车轮胎的胎面型式编入附录B(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同泰橡胶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鸿昌、潘福泽、陈秋发、肖楚华、杨海英。 本标准于1982年3月首次发布:于1991年10月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委托全国摩托车自行车轮胎轮辋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 范围

摩托车参数

摩托车主要参数意义详解 我们买了摩托,主要关心如何安全行驶、保养,对其技术性能关心的比较少,这也是对的。但我们买了新车后,面对其说明书上的一大堆技术参数,相信多数朋友与我一样,知知甚少,其实,这些参数对于我们了解车子的性能,是有很大帮助的。此主题主要想以弯梁车为主,对摩托车的型号意义、发动机编号意义、外观参数意义、车速、点火方式、车架号、轮胎参数等等,作一说明,有的是网上搜索的,有的是在书本上查找的,有的是个人了解。共分十个专题。 一、关于摩托车的型号编制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摩托车型号由商标代号、规格代号、类型代号、设计代号及改进序号组成,其组成形式如下: 1、商标代号用商标名称中每一个字的汉语拼音大写首位字母表示。 2、规格代号用发动机总排量表示,排量单位为ml。 3、类型代号由摩托车的种类代号和车型代号组成,种类代号和车型代号分别用种类名称和车型名称中具有代 表性字的大写汉语拼音首位字母表示。(类型代号如下表所示)

4、设计序号当同一生产厂同时生产商标、总排量、类型相同,但不是同一个基本型的车辆时,应用设计序号以示区别。设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1、2、3……依次表示车辆设计顺序,当设计序号为1时应省略。设计序号应用间隔符号“-”与前面类型代号隔开。 5、改进序号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A、B、C……依次表示。 轻便摩托车与摩托车在型号上的区别,是在规格代号后边加字母“Q”,其他的规定与摩托车相同。踏板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车型,在原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为便于行业管理和公安车辆管理,现在规定踏板车在型号中规格代号的后边加字母“T”。 举例 XDZ90T 其中 XDZ——新大洲牌: 90——排量为90ml级; T——踏板车。 YH50Q-2D

摩托车轮胎规格尺寸

摩托车轮胎规格尺寸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摩托车轮胎系列 Series of motorcycle tyres GB/T 2983-1997 eqvISO 4249-1:1985 ISO 4249-2:1990 ISO 5751-1:1994 ISO 5751-2:1994 ISO 5751-3:1994 ISO 5995-1:1982 ISO 6054-1:1994 代替 GB/T 2983-91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7-10-14 批准 1998-04-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 4249-1:1985《摩托车轮胎和轮辋(代号表示系列)──第1部分:轮胎》、ISO 4249-2:1990《摩托车轮胎和轮辋(代号表示系列)──第2部分:轮胎额定负荷》、ISO 5751-1: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公制系列)──第1部分:设计准则》、ISO 5751-2: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公制系列)──第2部分:轮胎尺寸及负荷能力》、ISO 5751-3: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公制系列)──第3部分:配套轮辋轮廓范围》、ISO 5995-1:1982《轻便型摩托车轮胎和轮辋──第一部分:轮胎》ISO 6054-1: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直径代号4至12)小轮径──第1部分:轮胎》进行修订的。同时参照日本JIS D 4203-1991《摩托车轮胎系列》标准,在主要技 术内容上等效采用ISO标准。 本标准与前版标准主要不同之点是将使用条件特征与公制系列摩托车轮胎的胎面型式作附录处理,并对公制系列摩托车轮胎的规格和尺寸依据ISO标准做了大量补充,增加了轮胎断面名义高宽比为50、55、60、70系列轮胎的规定,使其规格系列更加完善,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摩托车及摩托车轮胎工业的发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 2983-91。 本标准将使用条件特征编入附录A(标准的附录),公制系列摩托车轮胎的胎面型式编入附录B(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同泰橡胶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鸿昌、潘福泽、陈秋发、肖楚华、杨海英。 本标准于1982年3月首次发布:于1991年10月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委托全国摩托车自行车轮胎轮辋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 范围

轮毂的基础知识、轮毂升级、轮胎

第一部分车轮的基本知识 人们习惯所说的“轮毂”是指汽车中的一个部件,其英文是“WHEEL”,其实他的准确中文术语应是“车轮”。 车轮——作为汽车整车行驶部分的主要承载件,是影响整车性能最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它不仅要承受静态时车辆本身垂直方向的载荷(包括自重载荷以及人和货物的载重量),更需要经受车辆行驶中来自各个方向因起动、制动、转弯、风阻、石块冲击、路面凹凸不平等各种动态载荷所产生的不规则应力的考验。车轮也是影响整车外观造型的装饰件,可以说是衡量整车质量和档次的最主要象征之一。那么,一款安全、优质、美观与实用性并重的车轮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 一、车轮的基本结构

1、轮辋:与轮胎装配配合,支撑轮胎的车轮部分。 2、轮辐:与车轴车轮实施安装连接,支撑轮辋的车轮部分。 3、偏距:轮辋中心面到轮辐安装面间的距离。有正偏距、零偏距、负偏距之分。 4、轮缘:保持并支撑轮胎方向的轮辋部分。 5、胎圈座:与轮胎的胎圈接触,支撑维持轮胎半径方向的轮辋部分。 6、槽底:为方便轮胎装拆,在轮辋上留有一定深度和宽度的凹坑。 7、气门孔:安装轮胎气门嘴的孔。 二、车轮的生产流程及相关检验标准 1、熔炼(Melt) 将原材料铝锭(A356)经过熔炼设备,合格的铝水必须经过抽样成型后放到光谱仪(Spectrumeter)里检查成分,只有成分符合标准才允许转下一工序。 图(2) 2、铸造(Casting) 采取低压铸造方式,铝水在下,模具在上,用底压方式使铝水往上升,透过浇口铸造成形。 X光检测(探伤检查):检测铸件的缩松、气泡、渣滓等情况。

(3) 3、热处理 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车轮的机械性能,即提高车轮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硬度。 图(4) 4、机加工 用数控车床对铸件毛坯进行机械加工,包括对轮辋、安装面、中心孔的加工;用加工中心加工螺栓孔、气门孔及装饰孔等。 径向/横向跳动量测试:目的是检验车轮机加工的精确性,用以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

摩托车轮胎规格尺寸

摩托车轮胎系列 Series of motorcycle tyres GB/T 2983-1997 eqvISO 4249-1:1985 ISO 4249-2:1990? ISO 5751-1:1994? ISO 5751-2:1994 ISO 5751-3:1994? ISO 5995-1:1982? ISO 6054-1:1994 代替 GB/T 2983-91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7-10-14 批准? 1998-04-01实施 前? 言 ???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 4249-1:1985《摩托车轮胎和轮辋(代号表示系列)──第1部分:轮胎》、ISO 4249-2:1990《摩托车轮胎和轮辋(代号表示系列)──第2部分:轮胎额定负荷》、ISO 5751-1: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公制系列)──第1部分:设计准则》、ISO 5751-2: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公制系列)──第2部分:轮胎尺寸及负荷能力》、ISO 5751-3: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公制系列)──第3部分:配套轮辋轮廓范围》、ISO 5995-1:1982《轻便型摩托车轮胎和轮辋──第一部分:轮胎》ISO 6054-1: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直径代号4至12)小轮径──第1部分:轮胎》进行修订的。同时参照日本JIS D 4203-1991《摩托车轮胎系列》标准,在主要技术内容上等效采用ISO标准。 ??? 本标准与前版标准主要不同之点是将使用条件特征与公制系列摩托车轮胎的胎面型式作附录处理,并对公制系列摩托车轮胎的规格和尺寸依据ISO标准做了大量补充,增加了轮胎断面名义高宽比为50、55、60、70系列轮胎的规定,使其规格系列更加完善,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摩托车及摩托车轮胎工业的发展。 ???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 2983-91。 ??? 本标准将使用条件特征编入附录A(标准的附录),公制系列摩托车轮胎的胎面型式编入附录B (提示的附录)。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同泰橡胶厂。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鸿昌、潘福泽、陈秋发、肖楚华、杨海英。 ??? 本标准于1982年3月首次发布:于1991年10月第一次修订。 ??? 本标准委托全国摩托车自行车轮胎轮辋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 范围

轮胎规格全参数解释

轮胎规格参数解释 胎规格,是轮胎几何参数与物理性能的标志数据。形象的说,就是车子所穿的四只鞋子的大小,鞋底的设计如何,是适合慢跑还是快跑。不同规格的轮胎对于整车的性能表现以及舒适性都会产生影响,下面我们一起看下。 轮胎规格表示含义 国际标准的轮胎规格,一般由六部分组成,“轮胎宽度(mm)+轮胎断面的扁平比(%)+轮胎类型代号+轮辋直径(英寸)+负荷指数+许用车速代号”。轮胎宽度、轮辋直径及扁平比如上图所示,其中扁平比为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

轮胎宽度,是影响整车油耗表现的一个因素。轮胎的越宽,与地的接触面积越大,相应的就增加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摩擦热能而损失的能量会增加,如若行驶相同距离时宽胎就更容易耗油。不过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虽然油耗增加,但宽胎的抓地力要更强,进而也将获得更好的车身稳定性。

扁平比,是影响车辆对路面的反应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扁平比越低的车辆,胎壁越薄,且轮胎承受的压力亦越大,其对路面的反应非常灵敏,从而能够迅速把路面的信号传递给驾驶者,更便于操控,多见于一些以性能操控见长的车型。扁平比越高,胎壁越厚,虽然拥有充裕的缓冲厚度,但对路面的感觉较差,特别是转弯时会相对更为拖沓,多见于一些以舒适性见长的车型。还有就是越野车的扁平比一般较高,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恶劣的路况。

轮胎类型代号,常见的表示有“X”高压胎,“R”、“Z”子午胎,“一”低压胎。市场上的轿车一般采用子午线轮胎,且目前已经实现了子午线轮胎无内胎,俗称“原子胎”。这种轮胎在高速行驶中不易聚热,当轮胎受到钉子或尖锐物穿破后,漏气缓慢,可继续行驶一段距离。另外,原子胎还有简化生产工艺,减轻重量,节约原料等好处。 负荷指数是把一条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以代号的形式表示,来表征轮胎承受负荷的能力,数值越大,轮胎所能承受的负荷也越大。负荷指数及对应承载质量列表如下。

轮胎基本知识

轮胎的基本知识 轮胎的生产和制造主要包括四大工序:混炼,压延,成型和硫化。按照生产工艺来划分主要分为两大类: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这是按照帘线层交叉角度来划分的。子午线轮胎的帘线不是相互交叉排列的,而是与外胎断面接近平行,像地球子午线排列,帘线角度小,一般为0°,胎体帘线之间没有维系交点,所以习惯上成为子午线轮胎。斜交轮胎指的指胎体帘布层和缓冲层相邻层帘线交叉,且与胎面中心线呈小于90℃角排列的充气轮胎。 一、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主要分为两个大类:全钢子午线轮胎和半钢子午线轮胎。 1.全钢子午线轮胎是指胎面和胎体用的都是钢丝连线,我们习惯上一般都将这些轮胎简称为TBR(Truck Bus Radial)。主要适用于载重卡车,公交车,大巴车等等。按照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有内胎的和无内胎的。 (1)有内胎全钢子午线轮胎。有内胎的全钢胎规格主要有以下这些: 12.00R24-20/12.00R20-18/11.00R20/16/10.00R20-16/9.00R20-16/8.25R20-16/8.2 5R16-16/7.50R16-14/7.00R16-14/6.50R16-10等等。这些规格一般都是指有内胎的轮胎,我们称之为“TT”(Tube Tyre)。规格和尺寸主要是上面这些,但是不同的而花纹设计,大大丰富了TBR产品的种类和花样,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使用要求,进而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花纹设计。导向轮花纹,驱动轮花纹,高速用花纹,矿山用花纹等等。对于轮胎的规格尺寸各个数字表示的意思:就拿12.00R20-18为例,12.00指的是轮胎的断面宽度,单位是英寸,R指的是子午线轮胎,是RADIAL的缩写,20指的是轮辋尺寸,该轮胎要装什么尺寸的轮辋,18指的是轮胎的层级,一般称之为“PR”(Ply Rating)。下面这个花纹就是高速用轮胎,全轮位。

《摩托车轮胎通用技术条件》

Q/ZS 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SJY 62-2006 代替Q/ZSJY 62 -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轮胎通用技术条件 2006-10-21发布2006-10-23实施 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与Q/ZSJY 62-2005的异同: 1 调整了以下指标: ——邵尔硬度; ——扯断强度; ——扯断伸长率; ——定伸强度; ——永久变形; ——阿克隆磨耗; ——耐臭氧无龟裂; ——外胎的胎面与帘子布层附着力; ——接头拉伸强度(A类); ——气门嘴胶座与胎身粘合强力; ——耐久性试验参数。 2 调整了标准的格式。 本标准由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认证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认证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吴健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宗申产业集团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2005年8月20日。 本标准备案号:QZSJ/0058。 Ⅰ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轮胎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轮胎的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轮胎(以下简称“轮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18-1997 摩托车轮胎 GB/T 519-1993 充气轮胎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GB/T 521-2003 轮胎外缘尺寸测量方法 GB/T 2828.1-2003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2983-1997 摩托车轮胎系列 GB/T 7036.2-1997 冲气轮胎内胎第2部分:摩托车轮胎内胎 GB/T 7762-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 GB/T 13203-1991 摩托车轮胎强度性能试验方法 GB/T 13204-2002 摩托车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方法转鼓法 GB/T 13205-1991 摩托车轮胎耐久性能试验方法转鼓法 HG/T 2177-1998 轮胎外观质量 3 材料 3.1 轮胎外胎 3.1.1 外胎材料可选用:生胶(包括天然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等合成橡胶,再生胶)。 3.1.2 骨架纤维材料(包括棉纤维、人造丝、尼龙、聚酯、玻璃纤维、钢丝等)以及炭黑和填充物等。 3.2轮胎内胎 内胎材料可选用: a) 天然橡胶及天然橡胶并用胶内胎(简称“A类”); b) 丁基橡胶及丁基橡胶并用内胎(简称“B类”)。 4 要求 4.1 规格、尺寸和基本参数 4.1.1 轮胎外胎的规格、尺寸和基本参数应符合GB/T 2983-1997的规定;其中新胎尺寸公差: a) 断面宽度为±4%; b) 外直径为±1%。 4.1.2 轮胎内胎规格应符合GB /T 518-1997的规定。 4.2 安全性能

轮毂术语(中英文对照)

Backside setting/Back spacing - The measurement from the mounting pad to the inner edge of the wheel. 后距:安装盘到轮毂内侧轮缘边的距离。 Bead seat - The position where the tire rests and seals on the inside of the rim. 胎圈座:轮辋上安放轮胎的地方。 Bolt Circle - The diameter of an imaginary circle drawn through the center of each lug hole.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bolt pattern. 节圆:一个假想的圆的直径,该圆的圆周经过每一个螺栓孔的中心。也叫螺栓模式。 Center Bore - The hole in the center of the wheel machined to match the hub of specified vehicles with hub-centric wheels and machined to a generic size with lug centric wheels. 中心孔:在轮毂的中心加工的一个孔。在以中心孔定心时与轮轴适配,在以螺栓孔定心时为一通常尺寸。 Hub centric - The center bore hole of a wheel matches the hub diameter of the vehicle. This centers the wheel via the center hole rather than the lug nuts. 轮轴定心:轮毂中心孔与轮轴直径适配。通过中心孔定心,而不是通过螺栓孔定心。 Hub centric ring(s) - A nylon insert for the center bore of the wheel that keeps the wheel concentric to the vehicle's hub during installation. 轮毂中心环:一个嵌入轮毂中心孔的尼龙环,在安装时使轮毂与轮轴同心。 Load rating - The maximum weight that the wheel is designed to support. To determine load rating requirements take the gross axle weight ration and divide by 2. 载荷:轮毂的设计最大负载。等于轮轴总承重除以2。

改装升级轮毂和轮胎(适合所有车型)相关知识

改装升级轮毂和轮胎(适合所有车型)相关知识(2009-01-12 21:00:42) 标签:升级轮毂轮胎车型汽车分类:LIBERTYJEEP 轮毂和轮胎的改装 这一阵子很多同学都在改装升级轮毂和轮胎,一个看似简单的改装还是有很多学问的,就像我们穿鞋一样如果不合适很难受还会造成损伤。言归正传,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几组和轮毂相关的关键数据。找了一张图还算比较清楚 1、节圆直径(PCD):必须一致的安装参数。越野车多为6×139.7mm,大排量的车型5孔较为合理,咱们的Jeep一般都是5孔。 2、偏距(OFFSET/ET):偏距有正偏距、零偏距及负偏距之分。偏距变小轮距也就变大,升级轮圈后根据轮辋宽度不同以及偏距的变化,轮距会随之改变。如果升级了轮辋,将要考虑车轮是否会和里面避震器和悬架零件,以及外面的挡泥板是否会干涉(这方面知识将在后面图解)。合适的偏距大小可以确保车轮不会发生干涉。 3、X距(X-FACTOR):要有一定的空间,否则会干涉制动器。 4、中心孔(HUB HOLE/CB):各车都不一样,如果车轮的中心孔过大,一定要用中心孔套环,否则高速行驶时车会抖动。 5、Backspacing:安装位至轮毂后切线距离,美规通常标注的数值。 首先测算自己车的偏距:把轮毂放平外面朝下(是否安装轮胎无所谓),测量高度除以2 得到中心线,即零值位置。再用一个平尺放在轮胎上面测量安装孔到平尺的距离,用这个数减去中心线,即得到偏距(offset/et)。是合算有车型。大家可以自己动手测一下得到数据。Offest的数值通常在美规数据中查不到,如何得到这个数据呢?举例说明美规的轮毂通常标注:17×9 backspacing:5,我们这样来测算:17×9中的17为轮毂直径17英寸,9为轮毂宽度9 英寸,不难得出轮毂的中心线(0值)为4.5英寸(这个数如果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我就。。。)如上图backspacing:5为5英寸,用中心线4.5英寸减去5英寸=0.5英寸(大约1.27cm)这个数据就是Offset的数值。 大家在选择轮毂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另外,要配合好相应的轮胎。给大家一个表如果换大轮胎一定要对照好。【注意】轮胎轮辋的配合超出许可的

轮胎尺寸标准

轮胎的种类 提起轮胎的种类,其实有很多种分法:有按车种分类的,有按用途分类的,有按大小分类的,有按花纹分类的,有按构造分类的。 按汽车种类分类 轮胎按车种分类,大概可分为8种。即:PC——轿车轮胎;LT——轻型载货汽车轮胎;TB——载货汽车及大客车胎;AG——农用车轮胎;OTR——工程车轮胎;ID——工业用车轮胎;AC——飞机轮胎;MC——摩托车轮胎。 按轮胎用途分类 轮胎按用途分类,包括载重轮胎、客车用轮胎及矿山用轮胎等种类。载重轮胎除了在胎壁上标有规格尺寸以外,还必须标明层级数。但在这里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载重轮胎的

层级数并不是指它的实际层数,而是指用高强度材料帘线制作胎体的轮胎,其负荷性能相当于用棉帘线制作胎体的轮胎帘布层数。这是因为棉帘线是最早用于制作胎体帘线的,因此,国际惯例即以棉帘线层为表示轮胎层数的基准。不同层级,轮胎的负荷能力不同。即使相同规格的轮胎,因为它的层级数不同,它的负荷能力也不相同,所以,不同层级的轮胎,不能在同一轴上使用,否则,在高速行驶并负载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危险。比如:解放车用的900—20轮胎(16层级)就不能和900—20轮胎(14层级)同用在一轴上,因为它们的层级不同,负荷不同,混用以后就容易发生危险。 轻型货车或面包车用的轻型子午线载重轮胎都要在轮胎型号的后面加一个字母“C”,以便和轿车用的子午线轮胎加以区分。如:金杯面包车用的轮胎185SR14C,其中的“C”即指此轮胎为轻型载重轮胎。而美国标准则规定:客车用的轮胎,要在轮胎规格前面用字母“P”加以表示。如:切诺基用的P215/75R15轮胎,其中的“P”即指此轮胎为客车用轮胎。有很多驾驶员不懂得这个“P”字的含义,一味迷信它,认为美国车上就必须使用带“P”的轮胎,因此,在换轮胎时没有“P”字的轮胎不敢使用,经常闹出一些笑话。有些轮胎经销商,在遇到有这种心理的驾驶员以后,便把带“P”字的轮胎

轮胎升级规格对照表

轮胎升级规格对照表 想要做轮胎升级的车主来说,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要确认自己轮胎可以升级到多大的规格;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则,那就是升级之后的轮胎规格,整个直径与原先轮胎的“直径数据”之差必须控制在〝3%〞之内,以下我们就来以实例试算看看: 若是以185/60R14的规格为例,原先的侧边直径尺寸如下: 轮辋:14英寸,14英寸×2.54厘米=35.56厘米 胎侧:胎面的60%,18.5厘米×0.6=11.1厘米 但是因为轮辋上下各有一胎侧,所以要乘以2 胎侧:11.1厘米×2=22.2厘米 直径:35.56厘米+22.2厘米=57.76厘米 如果想要升级成为195/50R15这样的较大规格,可以吗? 轮辋:15英寸,15英寸×2.54厘米=38.1厘米 胎侧:胎面的50%,19.5厘米×0.5=9.75厘米, 但是因为轮辋上下各有一胎侧,所以要乘以2 胎侧:9.75厘米×2=19.5厘米 直径:38.1厘米+19.5厘米=57.6厘米 与185/60R14规格轮胎的57.76厘米相比,差值仅在0.3%,可说是轮胎升级的最正确数字,而如果只想要加宽胎面,但是不想变更轮胎的扁平比,也就是选用195/60R14规格的轮胎,会有什么后果呢? 轮辋:14英寸,14英寸×2.54厘米=35.56厘米 胎侧:胎面的60%,18.5厘米×0.6=11.7厘米再×2=23.4厘米 直径:35.56厘米+23.4厘米=58.96厘米 与185/60R14规格轮胎的57.76厘米相比,差值已经达到2%,基本上还是在误差容许范围之内,但是因为直径变大了,整个轮胎的圆周也就变长了,因此速度码表会变得不准,里程表也会跟着失准;而最重要的是,变宽之后的轮胎胎面在方向盘打到极左或极右的死点时,是否会顶到轮拱的内缘,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导致定位偏离及轮胎异常磨耗的现象,想要轮胎升级的车迷们千万要留意这一点。

摩托车轮胎基本知识

摩托车轮胎基本知识 有关摩托车轮胎的基本知识 一、基本知识 自你购车时,厂家就规定了轮胎的性质、内径、轮子的轮辋尺寸。但是轮胎属于消耗品,只要轮子一转就开始对其磨损,磨损的速度与很多的因素有关。同一条轮胎因所行的路面、所载负荷、驾驶技术、保养和维护水平的不同,其使用的寿命也不同。因此,当轮胎行驶到一定里程时,就应该更换。通常,胎沟不应小于2mm,否则,会因其抓地性差而导致在弯道上发生侧滑,还有可能在高速行驶时发生爆胎等危险事故。这些都是关系到驾驶者生命安全的,所以应该高度重视。如果要将轮胎大致分类的话,可以分为有内胎的轮胎和无内胎的轮胎(通常修车师傅所说的真空胎)两种。有内胎轮胎的原理是将空气保存在内胎内,不要求轮胎与轮缘之间精密接触。就算空气压力低,也不用担心轮胎会从车轮上脱落,导致漏气的情形。因此,有内胎轮胎被普遍应用在使用轮缘与钢丝的越野车和美式街车上。无内胎轮胎,其原理是利用钢圈(轮辋)的轮缘与轮胎边缘的特殊构造,将空气封在胎体内。这种轮胎即使被异物刺伤,空气也不会马上消失,而且爆胎修理也很方便,因此很受摩友的喜爱。近年来,无内胎轮胎也逐渐被使用在了普通摩托车上。可见,两种性质的轮胎各有所长。 通常,合格的轮胎上都标有规格、最大负荷、充气内压、标准轮辋及商标厂名和方向。如外胎上标有规格90/90—1851S,其中,第一个90表示宽度为90mm;“/”后的90表示扁平比(%),即高度为宽度的90%;“—”后的18表示轮胎的内径为18英寸(1英寸=2.54cm),有些轮胎没标出扁平比,则说明扁平比为100%,即宽度等于高度*。 二、摩托车轮胎的选购 由于摩托车轮胎是消耗品,因此,更换轮胎对于摩友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由于前后轮的受力不同,后轮的磨损总是大于前轮。一般换两条后轮胎才需要换一条前轮胎,或者换几条内胎才需要换一条外胎。那么,如何选购一条合格的轮胎呢?或许面对摩配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轮胎你无从下手。 选轮胎时,其规格一定不能错,即便是轮胎宽度窄一点,规格对了都能用,但是如果规格不对,要么装不上,要么装上太松不能用。这样岂不造成了不必要经济损失。确定了正确的规格后,就应该考虑轮胎的宽度了,笔者认为,如果经济允许的话,尽量选购宽一点的轮胎,因为宽胎与地的接触面大,抓地性就好,这样就能很好地传递驱动力和制动力,使发动机性能很好地发挥,提高驾驶的平稳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最后就得看胎纹了,胎纹仍就是决定轮胎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胎纹的形状决定了它的排水性和排开其它杂物的能力,也影响了其抓地性能。因此,选择合适的胎纹非常重要。同一规格的轮胎就有数十种的胎纹,一般应根据摩友们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胎纹。如果经常在山地或是泥路、雪地、冰路等路面上行驶,则应该选择越野型的宽胎沟和深胎沟花纹的轮胎,因为胎沟深和宽了,在轮子的转动下,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便于排开水和其它杂物,使轮胎更好的与地面接触。如果经常在公路上行驶,则应选择胎沟紧密一些的,如环状、箭头状等。这种轮胎在公路上行驶时与地面接触面大,能使行驶时较其它轮

车轮基础知识

车轮基础知识 一、车轮的术语: 1.车轮:又叫“轮毂”或“轮圈”,台湾同胞还有一种叫法是“胎铃”,是汽车的重要行驶部件。 2.车轮(wheel):轮胎和车轴之间的旋转承载件,通常由轮辋和轮辐两个主要部件组成,轮辋和轮 辐可是整体的、永久连接的或可拆卸的。 整体的永久链接的可拆卸的 3.轮辋:车轮上安装和支承轮胎的部件。 4.轮辐:车轮上介于车桥和轮辋之间的支承部件。 5.挡圈:可以从轮辋上拆卸下来的轮缘,能起锁圈作用的。 6.偏距:轮辐安装平面到轮辋中心平面的距离。 7.内偏距车轮:结构为轮辋中心平面位于轮辐安装平面内侧的车轮。 8.零偏距车轮:结构为轮辋中心平面和轮辐安装平面重合的车轮。 9.外偏距车轮:结构为轮辋中心平面位于轮辐安装平面外侧的车轮。 10.双式车轮:一个具有足够内偏距和必要轮廓形状的车轮,当两个这样的车轮彼此安装在一起时,在 车桥的一端能支承两个车轮。 11.双轮中心距:车轮成对安装时构成所要求的双胎间距的两轮辋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 12.轮辋体:轮辋主体部分。 13.轮缘:轮辋上给轮胎提供轴向支承的部分。 14.胎圈座:轮辋上给轮胎提供径向支承的部分。

15.轮辋槽:轮辋底部具有足够深度和宽度的凹槽,可以使轮胎胎圈越过轮辋安装侧的轮缘和胎圈座斜 面进行安装或拆卸。 16.锁圈槽:轮辋体上用以安放锁圈或弹性挡圈并以槽顶对其限位的沟槽。 17.锁圈:对挡圈或座圈起锁止作用的座落在锁圈槽内的弹性圈。 18.座圈:可以从轮辋体上拆卸下来的胎圈座。 19.轮辋主要的几个名称及位置: A B P G H β A B G P P S P D β D 二、车轮的类别: ?按材质分:钢制车轮、铝合金车轮和镁合金车轮等三大类。其中,钢制车轮和铝合金车轮是最为常见的汽车车轮,高端车或者高配车型一般全部用铝合金轮毂,低档或者低配车型的则大都使用钢制轮毂,而镁合金车轮在汽车行业刚刚起步,使用该种轮毂的汽车很少,其主要的应用行业是摩托车行业。 ?按照类型分为:辐板式车轮、辐条式车轮、对开式车轮、组装轮辋式车轮、可反装式车轮、和可调式车轮。 辐板式车轮辐条式车轮对开式车轮

摩托车轮胎规格尺寸

摩托车轮胎规格尺寸 摩托车轮胎系列 Series of motorcycle tyres GB/T 2983-1997 eqvISO 4249-1:1985 ISO 4249-2:1990 ISO 5751-1:1994 ISO 5751-2:1994 ISO 5751-3:1994 ISO 5995-1:1982 ISO 6054-1:1994 代替 GB/T 2983-91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7-10-14 批准 1998-04-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 4249-1:1985《摩托车轮胎和轮辋(代号表示系列)??第1部分:轮胎》、ISO 4249-2:1990《摩托车轮胎和轮辋(代号表示系列)??第2部分:轮胎额定负荷》、ISO 5751-1: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公制系列)??第1部分:设计准则》、ISO 5751-2: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公制系列)??第2部分:轮胎尺寸及负荷能力》、ISO 5751-3: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公制系列)??第3部分:配套轮辋轮廓范围》、ISO 5995-1:1982《轻便型摩托车轮胎和轮辋??第一部分:轮胎》ISO 6054-1:1994《摩托车轮胎和轮辋(直径代号4至12)小轮径??第1部分: 轮胎》进行修订的。同时参照日本JIS D 4203-1991《摩托车轮胎系列》标准,在主要技术内容上等效采用ISO标准。 本标准与前版标准主要不同之点是将使用条件特征与公制系列摩托车轮胎的胎面型式作附录处理,并对公制系列摩托车轮胎的规格和尺寸依据ISO标准做了大量补充,增加了轮胎断面名义高宽比为50、55、60、70系列轮胎的规定,使其规格系列更加完善,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摩托车及摩托车轮胎工业的发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 2983-91。

轮胎品牌中英文对照表

轮胎品牌中英文对照表 ·AVON爱风 ·BRIDGESTON普E 利司通(石桥)·BFGOODRIC百H路驰 ·CONTINENTA大L陆(马牌) ·CHENGSHA成N山 ·DUNLOP邓路普 ·Double-Coin 双钱轮胎 ·FIRESTONE凡事通 ·GTRADLAL佳通 ·GOODYEA固R特异 ·GENERAL将军 ·HANKOO韩K泰 ·HOOSIER豪赛 ·JINLUN 北京轮胎 ·JINTONG 锦通 ·KUMHO锦湖 ·MICHELIN米其林 ·MAXXIS玛吉斯 ·PIRELLI 倍耐力 ·SUMITOMO住友 ·TRIANGE三角 ·WANLI 万力 ·YOKOHAM横A滨

ROADIAN HP耐克森 轮胎、轮毂对于车而言就好像是双舒适的“鞋子”。有些车主不太重视轮圈和轮胎的 改装,这是非常错误的,要知道,每一辆车只有这四个轮子在与地面接触,车的全部 动力都要通过车轮来传递,车辆的安全也维系在这四个轮子上。因此,轮胎不但要合 适,要有抓地力,还要美观。 看懂轮胎标志 正确运用轮胎首先要认识轮胎,认识轮胎首先要懂得看轮胎上的标志。比如195 /60R15H,表示什么意思呢? 195 代表轮胎的宽度是195mm;60 代表轮胎的高宽比;R代表该轮胎是子午线轮胎; 15 表明该轮胎内径为15 英寸,适用于15 英寸的轮辋;H 则代表了该轮胎的最高速度 可以达到每小时210 公里。有些轮胎还标有M+S,表示泥地、雪地适用,TUBELES表S 示无内胎,TreadWear表示胎面磨损指数等。对于轿车轮胎来讲,重要的参数之一是高 宽比,也就是扁平率,扁平率越小的轮胎,其操控性能就越强。 “新轮胎在使用初期,如果频繁地急刹车,则会造成' 吃胎' 现象,不仅会增大行 驶过程中轮胎的噪声而且也影响使用寿命。”万国轮胎公司的经理张国兴告诉记者, 车主驾车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检查轮胎的气压,因为气压过高与不足都会对轮胎产生 异形磨损、花纹沟底龟裂、帘线折断、帘布层脱层、轮胎爆破等损坏。同时,适时适 当地对车辆上的轮胎进行前后换位,以保持轮胎的磨损均匀,延长使用寿命,如果轮 胎磨损到磨耗标记处,必须予以调换。 铝合金轮毂成主流 铝合金轮毂以其美观大方、安全舒适等特点博得了越来越多私家车主的青睐。现 在,几乎所有的新车型都采用了铝合金轮毂,并且很多车主朋友也将原来车上用的轮 毂换成铝合金轮毂。铝合金轮毂有着怎样的特点,其养护又该注意什么呢? “从制造工艺上分,轮毂主要为铸造和锻造两种:锻造式轮毂结构紧密,强度更

摩托车轮胎的规格介绍

摩托车轮胎的规格 我国摩托车轮胎的规格标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代号标示法,另一种是公制标示法。代号标示法用“b-d”表示,其中b是轮胎的断面宽度,d是轮胎的内径也是轮辋直径,单位均为英寸,中间的“-”表示低压轮胎。 摩托车轮胎的充气压力一般介于147kpa~343kpa之间,有时候有些轮胎规格标注还在后面缀以层级强度,如2.75-17-4pr,表示该轮胎断面宽度尺寸为2.75英寸,轮胎的内径为17英寸,4pr表示该轮胎的帘布层为4层。 英制规格表示方法:英制规格的单位是英寸。 公制规格表示方法:公制表示方法中,对轮胎特征的说明最为详细和完整,应用也最普遍,当前国际iso标准也是采用公制规格来表示轮胎的尺寸和特性。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规格表示方法之外,轮胎规格的表示方法还有许多种,如用于公路赛车的光头胎,以邓录普(dunlop)kr133这种赛车专用胎为例,其标记为3.75/6.50-18,分别表示轮胎高3.75英寸,轮胎断面宽6.50英寸,轮辋直径尺寸18英寸等等。 轮胎上面写着很多密密麻麻的字,那些字都代表什么呢?下面我具体给大家讲解一下。 举例一条倍耐力pirelli的dragon gts,从最大的pirelli商标开始,往右面数:pirelli: 不用问了,品牌 mtr24: 这款轮胎的型号。前轮胎为mtr23。和它是一对。 dot-???: departement of transportation美国和加拿大交通工具部门的审核号码09/02: 出厂日期,02年9月 pirelli(小字)made in gemany: 这条轮胎的制造所在地,德国

maximum load capacity . maximum psi: 最大负载量和最高允许压力 dragon gts: 这款轮胎的名字 -->: 箭头所指的方向为车轮滚动的方向,就是安装方向 190/50 zr 17: 轮胎宽度190毫米,50的扁平比,zr,轮胎允许车子最高速度超过240,安装于轮辋直径尺寸为17英寸 73w: 73是指365公斤的最大负载,w是指最快速度允许270以上 tubeless: 轮胎形式为无内胎。(tube type为有内胎形式) homologation number: 厂家的此类产品编码 o: 这里的明显记号是轮胎的最轻点,安装时应和轮圈相对应,为的是好有出色的动平衡

97-24-EC 第1章 摩托车、三轮车、全地形车的轮胎及其安装要求(中文版)

申请零部件型式认证的某型轮胎样品应具有以下清晰易见、不可拭除的标记:申请者的品牌或商标、为零部件型式认证标记预留的充足空间。 3. 零部件型式认证标记 按本指令型式认证过的该型式所有轮胎应具有零部件型式认证标记,见1992年6月30日发布的指令92/61/EEC 《两轮或三轮机动车型式认证》附件5。 4. 轮胎型式的变更 4.1. 轮胎胎面花纹的变更不需要重新进行附件II 所述试验。 附录1 某型拟安装于两轮或三轮机动车的轮胎的描述文档 (伴随零部件型式认证申请提交) 项目号(由申请者指定): .................................................................................................... 某型拟安装于两轮或三轮机动车的轮胎的零部件型式认证申请应包含以下信息: - 轮胎制造商标识; - 本附件第1.2.1至1.2.15所述信息。 附录2 某型拟安装于两轮或三轮机动车的轮胎的零部件型式认证证书 样本 型式认证主管机关名称 零部件型式认证号码: .................................. 延伸号码: ................................. 1. 轮胎品牌或商标: ............................................................................................................. 2. 轮胎型式: ............................................................................................................. (1) 3. 制造商名称及地址: .................................................................................................... 4. 制造商授权代表名称及地址(若有的话): ............................................................... 5. 受试轮胎提交日期: .............................................................................................................. 报告号: ................................... 技术服务机构: ............................... 日期: ............................... 6. 零部件型式认证予以 批准/延伸/拒绝(2). 7. 地址: ...................................................................................................................................................... 8. 日期: ...................................................................................................................................................... 9. 签名: ...................................................................................................................................................... (1) 应指明以下信息: - 轮胎规格标志; - 用途类别; - 负荷能力指数; - 速度级别符号; - 最高许可速度和相应负荷能力(适用时)。 (2) 删除不适用的条目。 附件II 定义定义、、标记和要求 1. 定义 本章适用下述定义: 1.1. “轮胎型式”指以下基本特征相同的轮胎: 1.1.1. 品牌或商标 1.1. 2. 轮胎规格标志; 1.1.3. 用途类别(普通(normal):指普通道路上使用的轮胎;特殊(special):特殊用途如道路和非道路用途的轮胎;雪泥 (snow)和轻便型(mopeds)); 1.1.4. 结构(斜交、带束斜交、子午线); 1.1.5. 速度级别符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