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电视采访

广播电视采访

广播电视采访
广播电视采访

填空or选择

1.1609年,世界上第一家定期出版的报纸《通讯及报道》在德国的施特拉斯堡问世,它的问世,标志着近代化报纸的诞生。

2.1835年,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法国的“哈瓦斯通讯社”成立,带动了记者采访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3.1858年11月15日,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报刊《中外新报》在香港创刊。

4.黄远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著名记者。

5.好记者应有“四能”:能想、能跑、能听、能写。

6.记者的采访视野是瞭望整个人类社会。

7.记者的采访目的是:传播信息、交流信息、沟通社会。8.记者的采访方法是:访问、观察、体验、研究资料。

9.我国著名记者邵飘萍在著作《实用应用新闻学》中就强调:构成一张报纸的最要原料厥为新闻,而新闻之取得乃在采访。

10.广播采访最突出的个性特点是迅捷、快速。

11.所谓屏幕意识,就是电视记者对电视特色的感觉、认知、思维体现过程的总和。

12.电视采访,要求记者运用连续画面的形象思维来构思报道。这一特定的思维方式即是蒙太奇的思维方式。

13.报道思想是编辑部在一定时期内或阶段内,为达到预期的新闻传播目的而制定的新闻报道的设想、意图。

14.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15.1984年,美国出版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制作》一书,将电视新闻的价值要素归纳为4个,影响、兴趣、信息、可视性。

16.主题是记者在反映客观事物时,通过具体报道的内容所表达的中心观点、中心思想。

17.主题不是记者在报道中提出的主要问题,而是记者对问题持有的观点和评价。

18.新闻线索是选题的具体指向。线索就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简明讯息和信号。

19.采访战略部署的具体着眼点是:全面准备;确定重点;研究背景;设计问题;拟定方案。

20.确定重点即是寻找采访的主攻点。具体讲,也就是确定采访的重点范围、重点对象和主要画面。

21.背景研究的基本环节主要分为4个步骤:广泛浏览、分门别类、综合分析、消化吸收。

22.广泛浏览是背景研究的第一步,这一环节是信息输入大脑的过程。

23.消化吸收是将“死材料”变成“活材料”的过程。

24.广播电视采访方案包括先期采访方案和正式采制方案两个部分。

25.访问,是记者获取事实的主要途径。

26.观察采访就是记者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通过眼睛观察事件的发展进程,事件所处的特定环境以及事件引起的结果,从而获得第一手材料。27.跟踪采访就是顺着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穷追不舍尾随采访。28体验采访就是亲自尝试感

受现实生活中与采访活动相

关的事物,以求获得切实而深

刻的认识。

29.电子邮件采访是一种新的

采访方式,记者通过互联网可

以和采访对象预约采访时间,

交代采访意图,还可以将问题

提出来,请采访对象回答。

30.即席采访多用于新闻发布

会、记者招待会。

31.依照人物身份进行类型划

分,主要类型有:名流专访、

权威人士专访、新闻人物专

访。

32.采访的风格是:庄重、严肃、

客观。

33.所谓观点采访就是记者向

采访对象提出某种实质性问

题,然后由对方表明态度,阐

述自己或所代表的机构的观

点、立场、态度、主张。

34.创造性专访的衡量标准是:

给观众留下深刻的感觉和印

象、左右提问、掌握采访进程、

驾驭被采访者、达到理智水

平。

35.个性采访注重人情味,力求

揭示人物的特征。

36.国际政要高端人物电视采

访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人

物专访,二是人物快速采访。

37.调查采访报道应该说是最

早起源于西方报纸。

38.调查报道的选题是报道成

功的前提条件,选题必须具备

“可调查性”因素才能够进行

调查采访报道。

39.记者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是尊重事实,这是贯穿于记者

新闻活动的指导思想。

40.能力、知识、技巧是构成记

者业务素质的基本要素。

41.新闻必须完全真实,意味着

新闻报道要实事求是。

42.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最

基本的规则、最起码的要求。

用事实说话一要选择好事实,

二要概括好事实。

43.广播新闻写作首先应做到

口语化。这是广播新闻写作同

报纸新闻写作的显著区别之

一。

44.新闻从报道领域上分类为

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

闻、社会新闻。社会新闻:反

映社会生活、社会事件、社会

问题或某些自然现象的报道。

具有新奇、趣味、刺激性的特

点。

45.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

在新闻导语里,导语中把最重

要的事实放在最前边,导语以

后各段按事情内容重要程度

排列,形成倒金字塔结构。这

种结构在新闻写作中是经常

运动的。

46.描述式——对事实或事实

的某一侧面、时间、地点、环

境作简要描述,起到引人入胜

的作用。

47.结尾在新闻中是为了表现

事实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

性。

48.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常运

用的结构形式有倒金字塔结

构、金字塔结构、平行结构、

悬念结构。

49.主题是新闻的一个重要部

分,它承接导语,写出导语所

概括的主要内容,回答或说明

导语提出的问题或结论。

50简洁、明了、具体、生动是

节目预告写作的要领。

51.串联词主要是用于新闻之

间的连接,或是对上面播出的

新闻进行简单议论并引出下

面的新闻,或对下面几条新闻

予以概括综述。

52.在本质上,记者对节目的构

思是以个体思维为基础的体

现全体创作人员群体思维的

负责的精神活动。

53.新闻体裁,就是新闻的报道

形式。

54.长消息的写作特点是容纳

的内容较多,或事件比较复

杂。

55.电视新闻特写是把现实社

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给予“放

大”和“再现”,给人留下深

刻印象。

56.新闻述评以夹叙夹议手法,

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评论。

57.快速采访是广播电视记者

的基本功,写作的要求有两

点:一是要将问题分类;二是

将问题具体化。

58.活动图像新闻是电视屏幕

上数量最多、最重要的新闻报

道形式,特点是简短、迅速、

客观形象、讲求实效、注重用

事实说话。

59.电视新闻纪录片在样式上

有四种:特别纪录片、大型纪

录片、调查性纪录片、微型纪

录片。

60.我国新闻界将专访分为三

种类型:新闻人物、新闻事件、

社会问题。

61.解说的作用主要是解释、说

明、补充画面,或把画面放到

某种特定的内容之中。

62.解说词作为一种文字语言,

它必须与画面语言有机配合、

相互生发、相互弥补、相互完

善,才能在电视节目的总体构

成中发挥真正的功效。

63.没有想象,记者就不能综合

和改造从节目内容中所获得

的种种感觉印象,使之得到提

炼取舍,从而在一定的节目时

间内集中显示出事物的本质

特征。

名词解释

1.广播电视采访:基本含义是,

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集、发

现、挖掘事实的特殊的调查研

究活动;也是新闻报道的表现

手法之一;还是许多广播电视

节目表现形态的突出特点,并

且成为一种节目样式。

2.策划:是围绕确定什么选题

依据如何采访报道所进行的

多维性思维活动。就采访策划

而言,主要围绕题材选择、信

息集合、价值取向、确认选题

来通盘考虑。

3.报道思想:是编辑部在一定

阶段内或时期内,为达到预期

的新闻传播目的而制定的新

闻报道的设想、意图。报道思

想一般包括一个时期的总体

设想和具体报道提示。总体报

道思想是根据当前党和政府

的方针、政策、中心工作、全

局和实际情况,经过通盘考虑

之后,综合制定的。具体报道

提示是根据总体报道思想来

确定的。

4.新闻判断力:是指记者判断

什么事物值得采访报道的能

力。具体讲,主要体现是对社

会现象的洞察能力;对客观事

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

闻线索的辨别能力;对新闻事

实的分析能力。

5.同步采访:严格意义上的同

步采访指记者始终置身于新

闻事件的采访的现场,摄像机

与记者的采访视线同步,报道

以记者在现场出面采访为主

线。同步采访在时空上同事态

的发展相一致,但不一定在报

道传播环节上也达到同步化。

一般而言,同步报道应该是事

件——采访——报道——传

播————接受同步化。同步

采访则可以兼而有之,既可以

在同步报道中发挥作用,也可

以先采访,然后制作再播出。

6.人物专访:是一种以交谈和

问答方式同采访对象交流的

专门访问。专访的人物选择带

有定向性,传播意图十分明

确。人物专访是深层次的专题

性新闻报道方式。它不但是重

大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

成为吸引观众的节目样式。

7.新闻人物专访的主要特点

是:人物本身带有新闻性,专

访讲求时效性。采访对象选择

着眼点首先是人物是否具有

新闻性,新、特、奇是人物选

择的代表性特征。专访的侧重

点是:以用人物相联系的新闻

事件为由头,深入挖掘人物内

心世界、精神风貌、思想观点、

事件的缘由,充分展示人物特

点。

8.记者的职业道德:是记者新

闻活动的新闻活动的行为规

范和准则,其内容包括:指导

思想、品德修养、立场态度、

工作作风、事业心、责任感等。

记者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尊重事实,这是贯穿于记者新

闻活动的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记者的立场、作风、态度、事

业心、责任感都围绕这个核心

而发挥作用,离开了这个核

心,职业道德就没有了着眼

点,失去了目标。

9.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

术为传播手段,以活动图像、

声音、文字为符号,对新近发

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

道。电视新闻写作不同于报

纸、广播。报纸记者写作时仅

仅考虑文字是给人看的,广播

记者写作时仅仅考虑文字是

给人听的,而电视记者写作时

既要考虑看,又要考虑听,所

以既要为眼睛而写,又要为耳

朵而写。

10.“4个C”标准:Clear——

清楚;Concise——简洁;

Correct——准确;

Conversational——口语。

11.节目构思:记者对节目构思

是以个体思维为基础的体现

全体创作人员群体思维的复

杂的精神活动。

12.现场口头报道:是记者在新

闻事件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

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

述,电视口头报道还要通过拍

摄展现现场动态和环境。

13.广播电视评论:是对国内外

重大的、具有典型意义、有趋

向性的新闻事件与问题发表

看法,表明立场、观点、态度。

简答题

1.广播电视独有的报道形式对

记者采访有哪些特殊要求?

答:第一,电视采访要能够捕

捉“感觉”,并能在特定的现

场环境氛围中引出信息。

第二,电视采访必须给人以不

紧张、事先没有摆布的真实

感。

第三,电视采访以人的活动为

主体,记者必须能够在大庭广

众的现场环境中同人打交道,

同时要以快速采访提问交谈

的技巧在几分钟内得到通常

要花几小时才能得到的东西。

第四,电视采访不允许使用深

奥难懂的语言做口头叙述或

采访问答,那样就会排除了广

大观众。

第五,电视采访要设法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同时要注意采访的态度、语气、举止乃至服饰。

2.什么是新闻价值?主要有哪些要素?

答: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传统标准要素:兴趣;影响;接近;及时;显要;异常;冲突。

现代标准要素有4个:影响、兴趣、信息、可视性。

3.“GOSS”公式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论提出的?

答:大凡制造新闻事件的个人和组织总是出于某种目的和目标(GOAL);并且总是面临或即将面临实现其目标的障碍(OBSTACLE);新闻制造者已经找到或者正在寻找某种避开障碍的解决方法(SOLUTION);然后再返回目标,追问这一目标是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的意见而开始的(START).

4.全感采访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答:目的是:a.为了真实、准确地描述新闻事件的基本现场环境;

b.为了生动、具体地再现现场气氛和细节;

c.为了逼真、形象地揭示人物特征;

d.为了客观、公正地、披露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果。作用是:a.增强新闻的实证性;

b.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c.获得判断事实的依据;

d.触发记者的情感,增强责任心。

5.根据中外记者及新闻学家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可以将直接观察的方式大体归纳成几种形式?

答:参加性匿名观察;参加性非匿名观察;非参加性公开观察;非闯入性秘密观察。

6.高端人物快速采访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国际政要高端人物的电视采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电视媒体来说,其主要作用有:发挥媒体抢占话语权的影响力;树立媒体关注世界事务的形象;提升报道质量,增强新闻权威性。对记者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机会,也是对专业水平的考验。从一定意义上讲,国际政要人物采访之所以具有重要作用,是人物本身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具有权威性、显著性、新闻性,他们在报道中增加了新闻的权威性,高端人物本身就是一种新闻符号,起到引起受众特别关注的作用。

7.高端人物的快速采访有哪些特点?

8.如何做好高端人物的现场快速采访?

第一要有强烈的采访意识,想尽一切办法获得采访机会;第二要掌握快速采访的技巧;第三要了解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对这种采访的特殊要求。

9.从记者工作的特性和职责看,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精神素质、业务素质。

政治素质的要求是: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思想水平;

精神素质的体现是:热爱事业、献身事业,具有顽强的职业作风、强烈的竞争意识;

业务素质的构成是:深厚广博的知识、纯熟的技巧、综合的

能力。

10.广播电视新闻结构的特殊

性主要在于导语的形式、新闻

要素的处理方式及时态的安

排上。广播电视新闻导语是新

闻中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提

供最新信息,尽量避免使用直

接引语,不要包含全部细节;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受到

新闻节奏、时态的特定的限

制。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常常时

断时续、经常随画面的改动而

重写,也经常由结构的安排而

调整。记者写作的技巧不可能

脱离特定画面时态结构而任

意发挥,要求又松又紧的结构

和进行式的时态。

11.怎样做到声画对位?怎样

组成一条图像和声音和谐统

一的新闻?有3种行之有效的

方法可供选择:

一是先把稿件撰写好,然后再

编辑画面。

二是先把图像编辑好,再根据

画面撰稿。

三是事先准备好一个提纲,一

边编辑一边写稿。

11.记者的节目构思,从整体

看,经过三个基本阶段:节目

构想初步形成,即为创作节目

想出一个点子;对具体构想再

孕育、再认识,使最初的设想

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对获

得材料进一步加工改造,精选

内容,提炼思想,使节目具有

上乘质量。

12.记者在构思过程中豁然贯

通、茅塞顿开即是灵感的作

用。灵感的来临常常是直接伴

随着想象,也是通过想象中的

活跃得以实现的。灵感和构思

有着内在的联系,灵感是在高

度紧张和艰苦的构思过程中

产生的。灵感虽然在形态上表

现为一种难以捉摸的心理现

象,但它产生的基础仍然在于

记者的生活经验和工作实践。

但这并不意味着有经验必然

能产生灵感,灵感的产生要在

一定的生活和工作经验基础

上,为创作节目进行艰苦的构

思。

13.写好调查报道,要根据电视

特点,不可完全模仿文字调查

报道。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下

二者的对比。

二者的相同点是:调查的对象

都是重大事件或社会问题;调

查目的都是披露事件内幕或

寻求解决问题途径;在采访环

节上都要求深入挖掘,认真研

究;从社会效果讲,都能起到

一定促进作用。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调查性纪

录片讲求情节结构,表现手法

要引人入胜。文字调查性报道

则要求逻辑严谨,细节部分可

以展开,但只有片断没有情

节。调查性纪录片往往要选择

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用形象

事实来得出结论。文字调查报

道则集合多个事件来说明问

题的要害所在,其形式多以调

查报告出现。

分析题

调查性报道所具备的一些共

同要素:

①.一些人或组织出去某种目

的,企图掩盖事实真相,保密

信息。

②。选题内容必须是重要的,

为公众所普遍关心,具有广泛

的关注度。

③。真相的揭露必须由媒体相

对独立完成,而非简单地将他

人已经完成的调查进行报道。

④。与其他报道形式相比,它

的新闻采制时间与报道所需

的篇幅都较长。

材料题:

1.采访提问的基本方法和手

段:

记者访问成功主要取决于三

个条件:一是同采访对象的关

系,二是记者提问的水平,三

是访问对象愿意向记者透露

些什么

人物采访要掌握的基本要领:

a.提问的基调:要端正思想,

把握好采访基调。思想方式对

记者提问的基调,角度有着决

定性的直接关系。任何有意识

的活动都是在一定思想支配

下进行的,记者提问也不

b.提问的方式:记者的提问方

式是提问艺术构成的外部形

态,采取什么方式提问取决于

采访对象的合作程度及报道

的特定要求。通常情况下,记

者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开门

见山,直截了当二是漫谈引

导,迂回深入。

c.提问的规则:人物采访是双

向交流,然而在交流的过程

中,记者是采访的主体,采访

对象时客体。因而,记者怎样

开口,怎样提问时大有学问

的。

规则:其一,准确清楚,切记

含糊不清;其二,讲求逻辑,

切忌思路混乱;其三讲内行

话,防止话不投机半句多;其

四具体明白,切忌笼而统之;

其五先易后难,不要引起关系

紧张;其六分门别类,切忌主

次不清

2.创造性采访:

记者采访技巧的高低不仅直

接关系到提问构思,报道意图

的表现,使其思想观点,新闻

价值得以具体化,从而影响报

道的水平高低。

提问技巧本身也包含着创造

性劳动的结晶。在人物专访

中,电视记者的提问技巧高低

是采访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技巧的运

用是因人因事而异的。

六种技巧对策:其一,充当对

手,展开讨论;其二,抛砖引

玉,唤起回忆;其三,探索询

问,留有余地;其四,恰如其

分地肯定,鼓励对方讲下去;

其五,提出疑问,“激怒”对

方全盘托出;其六,宽窄结合,

灵活多变;

因不能包括全部提问技巧,解

决的办法是:理清思路。怎样

理清思路呢?寻找差异,着眼

变化,把握具体运动的客观对

象。

3.调查研究与报道:

调查性报道所具备的共同要

素:a.一些人或组织出于某种

目的,企图掩盖事实真相,保

密信息 b.选题内容必须是重

要的,为公众所普遍关心,具

有广泛的关注度。c.真相的揭

露必须由媒体相对独立完成,

而非简单的将他人已经完成

的调查进行报道。d.与其他报

道形式相比,它的新闻采制时

间与报道所需的篇幅都较长。

4电视解说词写作,声音和画

面的关系

解说词的写作的技巧一方面

要遵循电视写作的特点,另一

方面要根据画面的需要,加以

配合。

在一定程度上讲,解说词写作

的侧重点在于与画面的配合。

解说词为了与具体的电视画

面配合,一般应从具体的事物

逐步写到抽象的概念,从看得

见的事实逐步写到看不见的

道理,思想和观念,

电视画面对于表现细节具有

的作用并不排除文字解说的

配合,解说词对电视画面中的

细节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解

说词可以点化,深化和升华细

节,解释说明与细节有关的内

容。

解说词是为了促使观众观看

画面,帮助观众读懂画面,引

导观众思考画面而写的。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期末试卷 2

大连艺术学院综艺编导协会从一个23人的创始团队,在第一次纳新后便壮大为212人的大团体,随后综艺编导协会(以下简称“TA”)又组织开展了多项活动,在活动中不断的磨合成员之间的默契并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学习了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丰富了课余生活,陶冶了身心。2013年9月18日,大连艺术学院综艺编导协会迎来了她三岁的生日。这一天,编导协会“TA影视之家”正式启用,这一天,编导协会被正式授予“大连市十佳社团组织”称号。 综艺编导协会成立于2011年9月18日,在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的指导下,由传媒学院2010级广播电视编导学生组织成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组织。除理事团外,协会下设文案策划部、后期制作部、主持宣传部、舞蹈编导部、礼仪模特部、音乐表演部六个部门。由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主办,大连艺术学院综艺编导协会承办的第三届大连艺术学院“金凤凰奖”微电影大赛已成功举办两届,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成为微电影领域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不仅如此,综艺编导协会还于今年上半年成功举办了大连艺术学院“忆?艺”校园摄影大赛,得到了全校领导与师生的一致好评。 综艺编导协会不仅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更热衷于公益事业,已连续两年组织福利院慰问演出活动,以下内容介绍协会平日的规章制度。

一、协会由理事团和下设的l六部门组成,一切事宜须按规章制度逐级办理。 二、大型活动必须悬挂协会会旗。 三、协会全体大会副部长以上成员必须站立。传递一种感恩之情,表明为协会成员服务的真挚初衷。 四、协会日常活动,所有成员须一视同仁。 五、协会全体大会必须严肃认真,区别于例行活动和日常培训。 六、任何决议须递交会长、处长同时签字通过后委托常务理事团执行助理执行决议,方可生效。否则出现一切事故自行负责,与协会无关。 七、常务理事团一切决议须商议后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常务理事团成员累计旷会三次者做离职处理。 八、各部副部级以上必须按时到课,临时变更须提前提交理事团批准,各部部内有相对自主权。累计四次旷课者做离职处理。 九、协会传统活动:

新闻采访写作

新闻写作课程复习资料 一、识记:概念类 1、导语:是消息文本的开首部分,它是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事件)进行浓缩、提炼,展示其最新鲜、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对受众形成看一眼就被吸引住的力量。简言之就是消息开头用来揭示新闻要点和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部分。 导语的类型包括:归纳性、描绘性、叙述性、提问式等等。 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概括内容提供有效信息;二是展示亮点吸引受众眼球;三是设置悬念激起受众兴趣;四是变换套路,借鉴散文优长。 2、通讯:是关于新闻事实的延展性报道。包括内容的延展、时间的延展、空间的延展、背景的延展等。作为文体群的通讯,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等一般通讯,也包括特写、调查报告、采访手记、专访等文体。 通讯与消息文体的差别就在于它的延展性。 3、深度报道:就是某些通过展示宏观背景,对新闻事实(事件)进行分析、解释、预测以达到相当深度的报道总称。即“以今日的势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 4、新闻小故事:又叫“小通讯”,是一种记述情节曲折完整的新鲜事实的短通讯。 5、特写:是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事物特征的精彩片断,生动形象地再现典型事件、人物和场景的新闻体裁, 6、新闻根据:又称新闻由头,它是报道新闻的依据,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时间依据和价值依据;价值依据表明为什么报道,时间依据表明为什么此时报道。“新闻根据”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 7、新闻特写的写作要求一是对片断加以突出和放大;着力写富有特色的片断;着力写绕有情趣的片断;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式。 8、蒙太奇式结构:蒙太奇是一种电影语言,其特点是镜头之间讲究必要的跳跃和组接。把电影镜头的组合关系和连接方法,即“蒙太奇”手法,运用到通讯写作中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 “蒙太奇”手法就是依据情节的发展和受众注意力关心的程度,把一个个镜头合符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受众得到一个明确的印象和感觉,这样的一种手法,就是“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手法运用于新闻写作,其作用是省去句、段之间过渡文字。 9、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主旨和灵魂。它是作者从新闻素材中提取出来的、用来烛照全篇的、可以给人以启发的理念,是作者通过事实想要说的“话”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话”。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是具体展示和叙述新闻事实的部分,是提供相对完整的新闻信息的部分,目的是让受众了解新闻事实的详情。 10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消息的标题就是内容高度概括的、简明而醒目的题目。或者说,标题就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受众关注的文字,是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 消息标题有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两种形态。 11、复合标题中的引题作用是引导,为正题的出场作准备;正题的作用在于以简洁的语言交待新闻事实(事件),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新闻,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在哪里。副题的作用在于对正题的内容加以必要的补充、延伸,以进一步扩大引题和正题的效果。P236-237 引题引出正题的方式可以是交待背景进行铺垫,可以是渲染气氛加以烘托,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引出正题。12、综合消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记者围绕某一个中心,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进行采访,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另一种情况是由媒体编辑对各媒体就某一新闻事实(事件)所作的报道加以综合。写作技巧“点面结合用材料” 13、述评消息:有述有评、夹叙夹议的消息类型。特征:以述为主,以评为辅,言简意赅。 14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背景是对人物或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和现实环境;狭义的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说明、烘托的材料。 15、非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它们与事件不同,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或空间界限,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我国最早研究新闻采访学的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d) A .徐宝璜 B .邹韬奋 C .戈公振 D .邵飘萍 2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主旨是(b) A .整理并取舍新闻材料 B .反映并表现客观实际 C .认识并把握新闻事实 D .分析并组织事实材料 3 .新闻采访要求记者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这种特点称为(c) A .专业性 B .突击性 C .灵活性 D .多变性 4 .新闻采访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是() A .实事求是 B .去伪求真 C .不偏不倚 D .独立思考 5 .由新闻单位派出并专门负责采访报道某一行业的记者是() A .地方记者 B .专业记者 C .特派记者 D .机动记者 6 .记者的首要工作任务是() A .反映内部情况 B .揭示新闻真相 C .及时采写新闻 D .反映群众呼声 7 .人们常说,记者好像比别人多长了一只鼻子,这是指记者具备() A .第五感官 B .业务素质 C .专业水平 D .新闻敏感 8 .新闻的发现开始于() A .新闻线索 B .新闻事实 C .新闻采访 D .新闻眼光 9 .客观事实成为可供传播的新闻不仅要求其本身具备新闻价值,还必须符合 () A .新闻政策 B .公众需要 C .传播规律 D .采访经验

10 .新闻采访比社会调查具有更大的难度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采访必须() A .深入不同领域收集大量资料 B .在有限时间内了解事实真相 C .参与事件获得采访对象信任 D .把观点和事实材料统一起来 11 .新闻记者平时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材料以便在突发新闻现场从容应对, 这种采访的准备工作是() A .直接准备 B .狭义准备 C .间接准备 D .紧急准备 12 .选择采访对象首先应该选择() A .最熟悉的人 B .不同意见者 C .新闻知情者 D .新闻当事人 13 .决定采访成败的关键因素是() A .资料是否丰富 B .观点是否鲜明 C .知识是否专业 D .提问是否成功 14 .新闻写作的基础是() A .新闻实践 B .新闻知识 C .新闻采访 D .新闻对象 15 .新闻改革初期,《天津日报》提出“抓活鱼”的口号是要求新闻写作必须具 备() A .时效性 B .针对性 C .灵活性 D .真实性 16 .新闻的狭义主题多指对国内外政治时事的报道,最明显的特性是() A .多样性 B .倾向性 C .层次性 D .宽泛性 17 .记者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遴选出的对新闻写作有用的材料是() A .新闻背景 B .新闻事实 C .新闻素材 D .新闻依据 18 .新闻语言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 A .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B .形容词多于限制词 C .长句多于短句 D .书面语多于口语 19 .新闻的社会传播主要靠() A .电话 B .社论 C .通讯 D .消息 20 .不同类型消息的重要性有区分,通常表现为() A .软新闻比硬新闻重要 B .硬新闻比软新闻重要

广播电视新闻资料总结完整版

第八章电视新闻符号系统论 电视新闻语言符号与电视新闻非语言符号(小点填空) 电视新闻语言符号包括:抽象音响语言、文字语言 抽象音响语言包括:播音语言、现场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的报道语言等; 电视新闻非语言符号包括:造型语言、具像音响语言 屏幕文字及其作用:屏幕文字是指根据新闻内容的需要,后期制作时叠加在屏幕上的文字。屏幕文字可以标明新闻题目、概括内容提要、插播动态新闻、强调口播新闻、显示主要数据等。作用:1、提炼主题,强化记忆。 2、插入信息,丰富内容。 3、美化版面,引申含义。 画内文字的作用:画内文字指出现在画幅内的文字。 作用:(1)巧妙使用画内文字,可以使播音语言更加简明; (2)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突出报道中心的作用; 电视新闻非语言符号的构成和作用 电视新闻非语言符号:造型语言和具象语言两部分 (一) 造型语言的分类与作用 分类:1.形体语言2.表情语言3.服饰语言4.色彩语言5.空间语言6.图表语言7.特技语言 造型语言的作用:1、表情达意 2、感染升华 3、证实确定 同期声:具象音响语言是指在制作电视新闻时,随画面拍摄同期采录的,对新闻内容不作直接说明的现场采集到的声音,以及后期制作时配置的音乐。也可称为同期声语言。 现场音响的作用:(1)突破限制,扩充信息。 (2)渲染气氛,创作真实。 (3)联接画面,协调情感。 声画关系界说 1、“主画派”:这种观点受情节性电影理论的影响,认为“声音语言”等同于“解说词”,因此,声音语言也就具备了解说词的功能。 2、“主声派”:学者们认为,声音占主导地位的原因是“关掉画面也可以得到一条完整的新闻”。 3、多元化符号系统说:这种观点主张电视新闻符号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动态符号系统,回避和模糊声画之间谁主谁从的关系. 声画双主体关系 1、画面的主体地位 巩固画面的主体地位: 如何巩固以片断性见长的电视画面?以有表现力、感染力的细节来充实画面的内涵。细节是指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对人、事、景、物具体形象深入细致的刻画代替了画面情节的不完整性,画面语言的诸多元素又为细节的发挥提供了基础。 2声音的主体地位 1.主体地位的奠定: 人们在观看电视新闻的时候,不仅用眼睛看,而且可以用耳朵听,表情达意的声响突破了视野和画面的限制,使观众可以产生幻化的视觉效果,通过声音将人们带进广阔的自然空间。 2.主体地位的巩固: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业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业: 简答: 1 解说词的作用? 2 专访的类型与要求? 3广播采访和电视采访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 4 什么是国际政要的采访? 5观察采访的形态? 1 解说词的作用? 解说词作为一种文字语言,必须与画面语言有机配合,即为“观看”而写作。应从具体的事物逐步写到抽象的概念,用解说词点化细节。 在与电视剪辑的配合下,解说词的写作是在技巧转场完成之后根据画面的需要做进一步的加工。但明显的过渡和特技转场可以不用解说。 2 专访的类型与要求? 1 不同人物的专访 2 不同题目的专访 基本要求:掌握人物专访的技巧,获得人物专访的能力。能针对不同人物与不同题目和角度进行采访设计,并能根据不同的媒体特点做好人物专访,展现人物个性。 3广播采访和电视采访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 采访活动的历史演变 1 近代记者的采访活动 2 现代记者的采访活动 3 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 广播采访的兴起 1 起步阶段 2 快速发展阶段

电视采访的拓展 1 划时代的突破 2决定性的变革 3 创造性的开拓 4 什么是国际政要的采访? 国际政要的采访是让记者产生报道激情的采访活动,采访预约有着自己的一套程序,一种是现场决定,一种是通过官方途径,一种是通过新闻发言人联系。 5观察采访的形态? 1 采访中要适时提出一定比例的尖锐问题,关键是要在采访结束前处理好和睦关系的恢复。 2 观察是采访顺利进行的前提,对细节的把握和对采访对象情绪的控制至关重要。 基本内容: 此部分涉及到对于访问及观察的分别研究。访问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手段,观察是将采访更形象化,更生动的一个必要的部分。在这个部分中,会学习到访问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如何约见,如何更好地提问,达到记者的目的等知识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访写作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5 1、新闻采访 2、采访的“心理控制” 3、新闻线索 二、判断题:(共5分,每小题1分) 1、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越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2、新闻敏感是一种灵感思维,它是一种天赋。() 3、采访观察可以分为事前观察和事后观察两种。() 4、新闻的价值是在新闻线索发现以后的判断,它是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 5、采访前情况准备的综合分析环节,是把死材料转化成活材料的环节,也是显示情况准备成果的环节。() 三、简答题:(共32分,每小题8分) 1、简述可以避免的新闻失实原因。 2、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使用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采访手段可能造成什么弊端? 3、记者的采访笔记需要重点记些什么内容? 4、采访中的形态语言可以产生哪些作用? 四、论述题:(共20分) 结合实际,试论记者采访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五、拟定采访提纲:(共28分) 丈夫拒签字导致孕妇难产而亡事件 结合所给出的新闻背景,试拟一个采访提纲,采访提纲应包括: 1、采访目的(5分) 2、采访对象(8分) 3、问题设计(15分) 新闻背景: 2007年11月21日下午四时许,孕妇李丽云因难产,生命垂危,被其丈夫肖志军(后证明双方未缔结婚姻)送至北京朝阳医院京西分院。面对身无分文的孕妇,医院决定免费入院治疗,而同来的丈夫却拒绝在医院的剖腹产手术单上签字。几十名医生、护士束手无策,在抢救了3个小时后,医生宣布孕妇抢

救无效死亡。在长达3个小时的僵持过程中,该男子一直对包括主治郭大夫在内的众多医生的苦苦劝告置之不理。该医院副院长赵立强亲自到场劝说,110支队的警察也来到医院。为了让该男子签署同意手术单,甚至医院的许多病人及家属都出来相劝,当时在医院安胎的《检察日报》记者吕卫红在病房劝说病友给肖志军捐钱,并当场表示:如果肖签字,则立即奖励他一万元钱。但肖志军仍然拒绝,在手术通知单上写上:“坚持用药治疗,坚持不做剖腹手术,后果自负。”为确认其精神没有异常,医院紧急调来已经下班的神经科主任刘大夫,经过询问,其精神毫无异常。医院方面上报了北京市卫生系统的各级领导,得到的指示为:如果家属不签字,不得进行手术。最终,李丽云死亡。李丽云死后,肖志军称,他不签字是因为医院要谋害李丽云,他不信医院,认为医院治疗手法不当。后又称自己不签字是因为两人未婚,怕签字担责任,同时觉得妻子只是感冒,不会有生命危险,现在已经十分后悔。现场医生则表示,肖志军拒绝签字,是怕剖腹产影响妻子生二胎。11月28日,北京市卫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邓小虹宣布,医学专家和法学专家对孕妇李丽云之死进行评审认定,结果为:孕妇就诊时病情已非常严重,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依法履行了告知义务,但医院的特殊干预权受到了患者家属明确阻碍,导致手术无法实施,最终死亡不可避免,医院并无过失。但李丽云父母李旭光、李小娥及其代表律师王良斌认为北京市卫生局为“此事利害关系人”,不服认定,遂决定状告肖志军和朝阳医院京西分院。 对于此事,医学界、法学界、社会学家和普通民众议论纷纷,有人谴责肖志军愚不可及、荒唐之至,涉嫌间接杀人;有人认为,医院做法不妥,漠视了患者的生命权;有人责怪“官僚主义”滋生袖手旁观;有人质疑,现有医疗法律法规不完善,建议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出台一种紧急救助制度;有人表示,医生只能做知识和权力容许做的事,不能把无限的社会责任都让医院来承担;有人惊呼,此事暴露的是医患不信任的社会问题;有人倡导,要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身素质;有人呼吁,现有法律不存在漏洞,患者知情权和决定权应该予以坚持,不要对一些特殊个案进行无限发挥;有人反思,在为死者惋叹,欲为她讨还公道的同时,也该为生者考虑一些。当我们以人道的名义谴责肖志军和医院的时候,又为满足自己的窥探欲而不断消费别人的痛苦,这是否同样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呢? 假设你是某家报社的记者,想要就此事件进行深入采访,请首先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明确你的此次采访目的,然后作出一份具体的采访提纲。 相关新闻链接:

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重点

1广播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 2广播电视新闻学:既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广播电视学的一个分支,是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 3录音通讯:对最突出,富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事物进行的重点报道,报道性与描述性相结合的广播形式,由记者叙述,人物谈话或对话,现场音响剪辑组合而成。包括录音人物通讯,录音事件通讯,录音工作通讯,录音概貌通讯。 4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介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5纪录片: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艺术,它的本质是视听形象的纪实性。纪录片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纪实性,随机性 6广播电视报纸的优势? 广播:首先,广播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穿透能力强。其次,多语种广播,针对性强。第三,成本低。第四,接收方便。 电视: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纪实性强、有现场感,传播迅速、影响面大,多种功能、娱乐性强。报纸:1、传播面广。报纸发行量大,触及面广2、传播迅速。报纸一般都有自己的发行网和发行对象,因而投递迅速准确。 3、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报纸能较充分地处理信息资料,使报道的内容更为深入细致。4、文字表现力强。报纸版面由文字构成,文字表现多种多样,可大可小,可多可简,图文并茂,又可套色,引人注目。5、便于保存和查找。报纸信息便于保存和查找,基本上无阅读时间限制。6、传播费用较低。 7传播史的五次革命 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印刷的发明,电子媒介的产生,计算机的发明。 8新闻规律的涵义 新闻规律是新闻传播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品格。 9新闻双重价值律的标准 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10新闻双重价值的判断 11新闻宣传价值的几点要素 第一新闻报道与党中央的思想政治路线保持高度的一致,无条件宣传党的路线和政策。(前提)第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构思,要从党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考虑,对党的事业负责和对人民利益负责是一致的,需要有长远观念与全局观念。(过程)第三新闻报道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提倡还是反对,都要考虑报道的社会影响和效果。(效果)第四宣传要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表面性与绝对化,防止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思想观念与方法的侵蚀(方式)第五注意保密 12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那三个? 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 13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党性原则。二真实性原则。三思想性原则。四社会效益第一原则。五为受众服务原则 14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 一传播对象的广泛性(直接,费用低,文化程度要求)二传播顺序的制约性(线性,与报纸网络相比)三传播信息的多元性(全方位信息——主信息之外的现场音响,画面)四传播过程的参与性(心理介入和亲身介入——人际交流的画面)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 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

广播电视台新闻(专题、栏目)评选办法

广播电视台好、差新闻(专题、栏目)评选办法 新闻宣传、节目栏目是一个电视台的立台之本。为了切实提高《**新闻》等各类节目的宣传质量,鼓励新闻采编制人员多写好稿、多出精品,促进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水平上台阶、上档次,经局编委会研究决定每月开展一次好、差新闻评选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好、差专题类节目栏目评选活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我台新闻宣传实际,特制订如下评选办法。 一、参评作品种类及对象 1、本月自采的新闻、消息、评论、新闻专题、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等。 2、一个季度自制的专题片、节目。 二、好新闻评比标准 1、新闻导向正确,新闻价值高。 2、主题深刻,新闻点子新颖。 3、标题鲜明、精练、生动、准确。 4、内容真实生动,对广大观众有教育性和引导性。 5、文字精练, 图像清晰,配音生动。文字、声音、画面一体。 符合以上标准的新闻可评为好新闻。 三、差新闻评比标准 1、新闻导向错误或不准确。 2、文字内容出现提法错误,人名、地名、职务、时间等错误,表述层次不清。 3、画面质量差,模糊不清,混乱无序。 4、文字、声音、画面不能一体,相互脱节。 符合以上任何一条标准的新闻,均评为差新闻。 四、好专题或节目评比标准 1、主题鲜明,导向正确,有积极的社会反响。

2、文稿层次分明,叙事生动,内容真实。 3、画面充分、清晰,拍摄、制作富于技巧,信息量大。 4、配音生动,富于感情,文字、画面、声音融为一体。 5、节目类作品必须做到策划到位,串词严密,组织协调水平高,参访嘉宾配合默契,节目现场生动。 符合以上标准可评为好专题或好节目。 五、差专题或节目评比标准 1、选题不当,导向不准,有负面社会反响。 2、文稿表述混乱,内容空洞无物。 3、画面模糊不清,信息量严重不足。 4、配音效果差,文稿、画面、配音严重脱节。 5、节目类作品策划差,串词混乱,组织协调明显不到位,嘉宾被动生硬,缺乏现场感。 符合以上任何一条标准,可评为差专题或节目。 六、作品选送 1、好、差新闻每月初由新闻中心将上月新闻进行初审、串联后,报局总编室。其中送评的好新闻不得少于16条,选评的差新闻不得少于4条。 2、好、差专题或节目,每季度未由新闻中心、生活娱乐中心将本季度的作品初审,串联后报局总编室。其中,新闻中心、生活娱乐中心的好专题、节目各自不少于4篇;差专题、节目各自不少于1篇。 七、奖项类别及标准 1、好新闻设三个类别,即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三等奖60元。 2、差新闻不设类别,凡被评为差新闻扣款100元。 3、好专题节目设三个类别,即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500元,二等奖350元,三等奖200元。

新闻采访写作

新闻采访写作 一、名词解释 共15分 每小题5 1、新闻采访 2、采访的“心理控制” 3、新闻线索 二、判断题 共5分 每小题1分 1、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 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 也越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2、新闻敏感是一种灵感思维 它是一种天赋。 3、采访观察可以分为事前观察和事后观察两种。 4、新闻的价值是在新闻线索发现以后的判断 它是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 5、采访前情况准备的综合分析环节 是把死材料转化成活材料的环节 也是显示情况准备成果的环节。 三、简答题 共32分 每小题8分 1、简述可以避免的新闻失实原因。 2、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使用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采访手段可能造成什么弊端 3、记者的采访笔记需要重点记些什么内容 4、采访中的形态语言可以产生哪些作用 四、论述题 共20分 结合实际 试论记者采访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 行。 五、拟定采访提纲 共28分

丈夫拒签字导致孕妇难产而亡事件 结合所给出的新闻背景 试拟一个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应包括 1、采访目的 5分 2、采访对象 8分 新闻采访写作 一、名词解释 共15分 每小题5 1、新闻采访 2、采访的“心理控制” 3、新闻线索 二、判断题 共5分 每小题1分 1、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 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 也越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2、新闻敏感是一种灵感思维 它是一种天赋。 3、采访观察可以分为事前观察和事后观察两种。 4、新闻的价值是在新闻线索发现以后的判断 它是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 5、采访前情况准备的综合分析环节 是把死材料转化成活材料的环节 也是显示情况准备成果的环节。 三、简答题 共32分 每小题8分 1、简述可以避免的新闻失实原因。 2、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使用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采访手段可能造成什么弊端 3、记者的采访笔记需要重点记些什么内容

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

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理论部分 填空: 1、广播采访的个性特点:迅捷、快速、时效第一,采访报道同步化,采访报道并重 2、电视报道的综合表现:画面、声音、文字相结合 3、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哈瓦斯社成立于1835年10月25日 4、采访的步骤:确定采访目的,研究背景资料,请求采访约见,拟定初步计划,会见采访对象及打开局面,开始正式采访,建立和睦的关系,适时提出一定比例的尖锐问题,恢复和睦的关系,结束访问。 5、电视新闻的价值要素归纳为:影响,兴趣,信息,可视性。 6、新闻采访的特性:是新闻传播的基础、以大众传媒为目的、以平等沟通为手段 7、记者采访的基本方法:访问、观察、体验、研究材料 8、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包括那几个方面的接近:新闻能否产生影响、引起兴趣同受众接近程度有直接关系,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时间因素。 9、广播电视的采访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有三种形式:定向选择,阶段选择,随机选择 10、记者同访问对象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可强迫采访,可行的对策是:不要怕碰软硬钉子:要锲而不舍耐心主动;要因势利导讲究策略。 11、研究背景资料的作用:武装头脑,提高认识,增强洞察力,发现线索,吸收使用 名词解释: 1、调查采访 严格意义上的调查采访特指披露事件真相和内幕的采访。被喻为“侦探式”。调查采访是伴随着调查性报道而应运而生的。调查访问的目的在于披露被隐藏起来的情况,能够得到公众的称道,提高传播媒介的声誉。调查采访适用于复杂事件或处于发展阶段争议较大的事件。一般说,调查采访的结果往往能对政府修改侦测提供依据,对一些颠倒的事实予以纠正,对模糊不清的复杂情况理出头绪。 2、新闻线索 所谓新闻线索即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者信号,也就是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新闻。新闻线索具有概况、不可靠、需要进一步去辨明的特点。来源:1、党和政府的通知新闻。2、各个直属部门和下级部门的请帖新闻。3、新闻热线的热线新闻。4、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5、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和他们的接触获取。新闻线索的正确处理:1、运用常识和经验,初步鉴别新闻线索。2、整理和合理配置新闻线索。3、讲究事宜,不要大材小用。 3、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迅速而准确地的捕捉客观世界的变动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职业反应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得新闻实践中将新闻职业意识内化而成的本能反应。 4、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是指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如何进行报道,进行分析、构思,经过反复酝酿、调整,从多个报道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以达到一定的报道目标、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过程。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它包括传媒发展战略策划、传媒营销策划、内部管理机制策划、广告策划以及媒体的风格和定位策划等;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 5、同步采访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新闻线索的特点 简略:没有过程、没有细节 零碎:只是信息碎片 稍纵即逝:有时效性,像新闻一样 偶然性:可以出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家乡与真相混杂:有时可能是虚假的信号 二、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 a、跳出会议程式,找出群众感兴趣的事A、会议 b、体会报道插话,注意即兴发言 c、会议材料是线索库 B、其他的媒体的报道 (1)与其他媒体向比较 (2)捕捉报道相关联的因素 (3)留意通话不经意之处 C、聚焦“工作热点” D、留意生活小事 E、社会网络 要求记者多交朋友,搞好自己的网络、朋友圈 三、采访准备 1、平时的积累准备: 政策上的准备 知识上的准备 业务技能上的准备 情况上的准备 2、临时准备: A、进一步学习同这次采访相关的政策 B、尽快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 ①基本情况 ②分析采访对象已有的报道材料

C、努力寻找并分析已有的报道资料 D、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 采访的范围和对象 采访的时期和步骤 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急问题 E、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如介绍信、稿纸、采访笔等 四、善“问”的要求 要问得自然:指提问的态度和气氛,注意态度要诚恳亲切,切忌高人一等,问题应在脚套中自然而然地提出 要问得合适:指问题的目标导向,注意记者提出的问题应是只有采访对象本人回答才合适的问题 要问得有策略:指提问的战略战术,既要将先准备好的问题以逻辑顺序提出,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尤其对敏感棘手的问题必须掌握原则,注意分寸 要问得简明:指提问的表达形式,要明白无误,让人容易理解,又要注意简练、切忌啰嗦五、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现场观察: 对事物的基本情况和现场的情景,气氛灯要观察清楚 对事物的“动态”和细节要注意观察 要注意学会“透视” 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人物观察: 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 要注意观察被采访人物的有个性特征的动作和语言 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事件性新闻采访 是指报道那些有一个明显的起止时间,有一个有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界限的相对独立的时间所进行的的采访活动 事件性新闻采访的类型 突发性事件采访:是指事前没有任何预告,突然发生的时间的采访,如飞机失事、货车相撞、地震、台风等。具有急、乱、快的特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笔记-背诵版

新闻采访与写作 绪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访有很强的依赖性 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①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②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③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秉笔直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2、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围绕事实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前者是后者的认识基础。两者功能又有着明显区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有着一致性:都是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有制约作用: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要写得好,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 一是对通过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二是对采访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其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 三是对采访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3、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①敏锐发现生活中的异常; ②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③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 2)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解决新鲜的报道内容和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形成的矛盾,唯一方法就是提倡新闻创新思维。 ①求异、求新、求变,特立独行,另辟蹊径; ②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积极有效地联想; ③不断探索新方式、方法。 3)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 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 ②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 ③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①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 ②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 ③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5)不畏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

电视新闻广播稿范文

电视新闻广播稿范文 我国长江流域出现日全食天文奇观 (导语)今天上午,长近1万公里、宽约250公里的“日全食带”跨越亚洲大陆,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目睹了这一壮观的日全食天象,人们生产生活秩序如常。 (解说)“日全食带”早上7点58分起始于印度,进入我国境内后,经过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40多个城市,中午11点多钟进入太平洋。所谓“日全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球所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天象。整个过程包括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时期。 (解说)在西藏、四川、安徽、重庆、浙江等地,中央电视台联合14家地方电视台,从地面到空中对日全食进行了直播报道,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见证了这难得一见的天象。 (现场)记者:…… (解说)在我国,人们对日食的观测已有4000多年历史,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预报,这次日食是自1814年到2309年近500年

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我国长江流域的42个城市都可以直接观测到这次天文奇观。 (同期声)群众:…… (解说)天津、广州、海南、山东、辽宁等地区尽管不在日全食带,但人们还是看到了日偏食的美妙景色。专家介绍,因为天气原因此次无法看到日食的地区,实际上也能感觉气温下降、光线转暗等微妙变化,这其实也是日食的奇妙经历。 1、这篇消息开头的解说词介绍日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影响,属于直接式导语。 2、第二段解说词介绍日食的过程、引用背景材料介绍日食的原理,与模拟动画、录像资料、各地不同日食的录像相呼应; 3、第三段是记者在飞机上的报道,声音与机上能看到的壮丽景色、飞机现场音响是同步的,视听结合,使人印象深刻; 4、最后解说词介绍天津、广州、海南、山东、辽宁等地区人们的观看日食情况,也是对应画面内容。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 年 1 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 试题 课程代码: 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新闻采写的记 者是 A. 机动记者 B.特派记者 C.地方记者 D.特约记者 2.下列属于新闻线索特点的 是 A. 信息完整 B.比较复杂 C.有稳定性 D.有待证实 3.记者采访的第一步 是 A. 设计提问的问题 B.接近采访对象 C.联系采访人 D.拟好采访提纲 4.访问中最重要的是( A.少讲多听 B.见机行事 C.善于提问 D.启发诱导 5.目击式新闻多来自于记者 的 A. 事前观察 B.同步观察 C.事后观察 D.现场观察 6.下列与新闻专业术语“采访”含义相近 的是 A. 采风 B.考绩 C.游记 D.探访 7.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是( A.梁发 B.黄远生 C.邵飘萍 D.王韬 8.收集和储存记者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信息 属于 A.情况积累 B.信息源积累 1

A. 新鲜性C. 重要性 C. 新闻例子越多越好 D. 新闻材料越少越好 C.思想积累 D.知识性资料积 累 9.两位记者在两年中沿着中国大陆周边采访一圈,这种采访方式 属于 A. 易地采访 B.巡回采访 C.交叉采访 D.实地采访 10. 采访艺术中“上下结合”包含的意思 是( A.个别和一般 B.局部和整体 C.领导和群众 D.个体和整体 11.有关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被掴一掌的报道,其新闻选择的标准是 1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记者向外国友人提的您对北京印象如 何 ”问题,其提问方式属 于 A.闭合式提问 B.激发式提问 C.开放式提问 D.诱导式提问 13.采访的结合艺术有多种,“解剖麻雀”的方法属 于( A.上下结合 B.点面结合 C.纵横结合 D.正反结合 14. 一般来说,新闻主题来源于( A.实际工作 B.具体生活 C.主观感受 D.客观事实 15.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 是( A.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 B.新闻材料越多越好 16. “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是下面哪一种新闻写作的开头方 法?( A. 开篇点题法 B.形象导入法 C.先声夺人法 D.清音有余法 17.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以表达记者所见所闻和感受为主的 通讯称为( A.速写C.巡礼 B.访问记D.侧记B.接近性D.显著性 2

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新编》笔记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笔记整理 第一章新闻采访写作概述 1.1采访的定义:“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比“新闻”一词约早出现300多年。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1.2采访的特点:①目的的差异性;②时间的限制性;③项目的突发性;④需要的广泛性;⑤知识的全面性; ⑥活动的艰辛性。 1.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4个方面:①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这一程序不能颠倒。 ②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③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④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 1.4采访的方式:从形式上分:①个别访问: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活动实施形式,好处: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②开座谈会:也称开调查会。记者可以就某个调查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好处: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心理比较松弛,不易紧张、拘束,采访气氛容易轻松和谐;有利于采访对象互相启发、补充,有关材料的真伪程度一般能当场得到修正或验证。一般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采用此实施形式,效果较为显著;③现场观察:俗称“用眼睛观察”,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④参加会议:会议新闻一般主要通过这种形式采写;⑤蹲点: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此实施形式通常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该形式能使记者较详细地搜集和取舍材料,通过几个反复过程,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过程,进而抓取典型材料和揭示事物本质特点,写出有深度、力度和厚度的报道;⑥查阅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⑦改写: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⑧问卷:抽样调查的主要形式,即记者根据题材的需要,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然后以纸面的形式,拟定出若干个简洁明了的问题,将问卷送至受众手中;⑨电话采访:注意准备要充分;提问要凝练;记录要及时;⑩网络采访:主要形式:直接转载信息;组织网络调查;通过E-mial交流;查阅收集资料。 从性质上分:①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②突击采访: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③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可以省去重复找人和路径往返所费的时间,是一种投入少、收效高的采访形式。④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采访对象和报道题目,主要由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掌握,在巡回路途中选择若干新闻题材就地采访,连续不断地向受众进行系列报道,又称旅行采访。⑤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⑥易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1.5采访的认识路线:两条①唯物论的反映论;②唯心论的先验论。危害:武断、无知失方向;投机取巧找捷径;为求深度搞臆想。 第二章记者的修养 2.1作风修养:①要有优良的思想作风修养。其内涵是记者要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水平和党的政策水平,具备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作风修养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②工作作风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 2.2道德修养:新闻职业道德,即指记者在采写、传播新闻过程中与人、与社会相处时的行为规范。我国最早提及新闻职业道德内容的当数宋代对民间小报的指控。率先明确提出“提倡道德”是报纸职责之一的是徐宝璜先生,而最早将“品性”认定为“记者资格”第一要素的则属邵飘萍先生。 新闻职业道德包括的具体范围和基本内容:①坚持真理,忠于事实;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③深入实际,体察民情;④互敬互学,积极竞争;⑤摆正位置,不谋私利;⑥甘为人梯,严禁剽窃。 记者与人、与社会相处的具体关系主要有:①记者与新闻事实的关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从而对党的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