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66例

中医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66例

中医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66例
中医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66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65164044.html,

中医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66例

作者:沙莉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年第06期

关键词: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消癖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6-0028-01

乳腺增生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以乳房肿块,周期性胀痛为主要特征,笔者采用自拟方消癖汤合痛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6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来源于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门诊患者,共66例,年龄20~50岁;病程1a以内20例,1~2a30例,2a以上16例;已婚56例,未婚10例。单侧乳

腺增生46例,双侧乳腺增生20例,伴月经不调20例,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者40例。

1,2诊断标准临床上乳房有肿块,且多数伴有乳房疼痛等症状,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检查可触及大小不等,边界不清,质地韧而不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的结节,且有触痛,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经前乳房胀痛,青春期乳痛及仅有乳痛而无肿块的乳痛症。所有病例经过B超诊断并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其他乳腺疾病。

2治疗方法

以自拟消癖汤配合痛舒胶囊治疗,自拟消癖汤处方:柴胡15g,白芍20g,浙贝母10g,

通草10g,丝瓜络10g,郁金10g,荔枝核20g,橘核20g,夏枯草15g,甘草6g,每天1剂,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肝胆气滞血瘀,肝经血虚风热。 【治法】清肝解郁,凉血散结。 【方名】清肝解郁汤。 【组成】人参(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去心)3克,炒山栀3克,白术4.5克,当归4.5克,柴胡2.4克,牡丹皮2. 4克,川芎2.4克,陈皮2.4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外科枢要》卷四。 中药方剂(二) 【辨证】痰气凝结。 【治法】滋阴清热,化痰散结,行气破瘀。 【方名】攻坚散。 【组成】夏枯草30克,玄参30克,生牡蛎30克,昆布15克,姜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陈皮9克,三棱6克,莪术6克。 【用法】水煎服,或研末,开水冲服。 【出处】《山东中医学术经验交流文选》。 中药方剂(三) 【辨证】肝气郁滞,痰凝聚结,肾阴不足。 【治法】疏肝散郁止痛,化痰结,补肾水镇阳。 【方名】消乳汤。 【组成】山楂15克,五味子15克,麦芽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驰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气滞血瘀,气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方名】乳核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熙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去痰散结。 【方名】乳块消汤。 【组成】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棱9克,莪术9克,橘叶9克,橘核9克,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兆俊方。 中药方剂(六) 【辨证】气血不足,肝气郁结,经脉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名】加味瓜蒌汤。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481.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481.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2009-9-1715:19:56491 中药方剂(一) 【辨证】肝胆气滞血瘀,肝经血虚风热。 【治法】清肝解郁,凉血散结。 【方名】清肝解郁汤。 【组成】人参(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去心)3克,炒山栀3克,白术4.5克,当归4.5克, 柴胡2.4克,牡丹皮2.4克,川芎2.4克,陈皮2.4克,甘草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外科枢要》卷四。 中药方剂(二) 【辨证】痰气凝结。 【治法】滋阴清热,化痰散结,行气破瘀。 【方名】攻坚散。 【组成】夏枯草30克,玄参30克,生牡蛎30克,昆布15克,姜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陈皮9克,三 棱6克,莪术6克。 【用法】水煎服,或研末,开水冲服。 【出处】《山东中医学术经验交流文选》。

中药方剂(三) 【辨证】肝气郁滞,痰凝聚结,肾阴不足。 【治法】疏肝散郁止痛,化痰结,补肾水镇阳。 【方名】消乳汤。 【组成】山楂15克,五味子15克,麦芽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驰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气滞血瘀,气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方名】乳核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 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熙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去痰散结。 【方名】乳块消汤。 【组成】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进展论文

2012年第5期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103-03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王红梅*田春芳** 耿刚*** *内蒙古医学院2009级研究生(010020) **内蒙古医学院2010级研究生(010020)***指导老师,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010020)2011年10月14日收稿 摘要: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病因病机、内治法、外治法、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关键词:乳腺增生;中医治疗;综述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ammary Gland Hyperplasia WANG Hong-mei TIAN Cun-fang GENG Gang WANG HONG MEI In 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 graduate level 2009 In 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 graduate level 2010 [Abstract]From the TCM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breast hyperplasia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overview of Chinese medicine are reviewed,from the governing law,external,and so co mbin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hyperplasia introduced in recent years,research prog ress,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hyperplastic;disease of breast;Chinese Medicine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是一种既非感染亦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是女性的乳腺良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和乳房肿块,且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本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0%以上,其发病的高峰年龄为30-40岁,在3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达90%以上,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由于本病病程长,易于复发,严重的危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对近几年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 中医对乳腺增生的认识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学的“乳癖”范畴,与肝、胃、肾、冲任诸经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 情绪失调、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导致乳络不通,引起疼痛,所谓不通则痛;思虑伤脾,脾虚生痰浊,阻于乳络,与瘀血相结形成肿块;血络瘀滞与气滞、痰凝结聚成块或硬或肿。因此,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海空虚、肝失所养、冲任失调是乳腺增生病之“因”,是病之“本”;而气滞、痰凝、血瘀所造成的乳房肿块和疼痛,是其“果”,是病之“标”。本病的病机既有肝肾不足之本虚,又有气滞、血瘀、痰凝之标实。所以,乳腺增生病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疾病。2 中医内治疗法 2.1辨证治疗:辨证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文献报导的分型尚未统一,治疗方法也各异。黄淑兰[1] 等将乳腺增生病分为2型:肝郁气滞型用柴胡、当归、赤白芍、桃仁、红花、香附、夏枯草、连翘、川楝子、延胡索、瓜蒌、丹参、穿山甲、半夏、海藻、昆布;冲任不调型用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鹿角胶、菟丝子、夏枯草、海藻、昆布、杭芍、红花。总有效率为93.3%。韩宜容等[2]将乳 腺增生病分为肝郁气滞、 冲任失调、痰瘀凝结3型,以疏肝理气、散结止痛(柴胡、香附、青皮、陈皮、当归、白芍、川芎、橘叶、橘络、益母草、王不留行、)治疗肝郁气滞型患者200例;以补益肝肾、调摄冲任(仙茅、仙灵脾、柴胡、当归、白芍、熟地、锁阳、巴戟、香 附、青皮、王不留行、山慈姑、郁金)治疗冲任失调型患者40例;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当归、柴胡、丹参、益母草、三棱、莪术、牡蛎、茯苓、白术、白芍、桃仁)治疗痰瘀凝结型患者60例,治愈180例,显效10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有效率96.7%。2.2按月经周期治疗:陈名星[3]等根据患者的月经周期用药,即月经干净至排卵期用消癖1号(鹿角霜、巴戟天、仙灵脾、生地、熟地、山萸肉、柴胡、香附、菟丝子、玄参、丹参、夏枯草);排卵至下次月经来潮用消癖2号(柴胡、浙贝、补骨脂、桃仁、青皮、陈皮、香附、海藻、白花蛇舌草、丹参、沙苑子、丹皮、麦芽),总有效率为93.3%。易维真[4]以自拟消核饮为基本方,随月经周期变化加减用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较好疗效。药物组成:柴胡、香附、淫羊藿、菟丝子、当归、白芍、青皮、瓜蒌、半夏、夏枯草。月经结束后(卵泡期)加用丹参、 郁金、丝瓜络,服7~10剂;月经来潮前(黄体期)加用生麦芽、延胡索、蒲公英,服7-10剂有效率为90.7%。洪丽[5]认为乳腺增生病的治疗应按月经周期用药。经前(柴胡、 王不留行各9g ,郁金、当归、三棱、莪术、白芥子各10g ,白芍、 白术、茯苓、全瓜蒌各12g ,丹参、益母草各20g ,生牡蛎、生山楂、生麦芽各30g ,陈皮6g ,薏苡仁15g )疏肝理气,健运水湿,活血化痰散结。经后 (肉苁蓉、菟丝子、北黄芪各15g ,仙灵脾、鹿角霜、枸杞子、何首乌、白术各12g ,天冬20g )补益肝肾,健脾益气,调摄冲任。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40例,痊愈28例,显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全程服用乳增宁胶囊)治疗患者30例, 痊愈10例,显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祁国荣等[6]于经期用生化汤合金铃子散加味(当归25g ,川芎10g ,桃仁10g ,炮姜6g ,川楝子10g ,延胡索10g ,香附15g ,郁金15g ,浙贝6g ,生牡蛎20g ,牛膝10g ,益母草20g ,焦三仙各15g );经后期予 二仙汤合逍遥散加减(菟丝子30g ,何首乌20g ,柴胡10g ,炒白芍15g ,当归15g ,云苓15g ,香附15g ,玄参15g ,浙贝6g ,生牡蛎20g ,莪术15g ,生姜5g ,炙甘草5g );排卵后期与经前期予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0g ,炒白芍15g ,青陈皮各10g ,当归15g ,香附15g ,郁金15g ,川芎10g ,玄参15g ,浙贝6g ,生牡蛎20g ,穿山甲 10g ,王不留行10g ,莪术15g ),在临床治疗中疗效满意。 2.3专方验方:曾艺文[7]采用乳腺增生散结粉治疗乳癖,方药组成:露蜂房、浙贝、夏枯草、牡蛎、海藻、甘草、白术、柴胡、郁金、茯苓等,总有效率为9 3.8%。和国英[8]用自拟消癖汤治疗乳癖,药 103

乳腺增生的中医中药治疗(精)

乳腺增生的中医中药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方法将186例乳腺增生患者分为肝郁气滞、痰瘀血结型和脾肾阳虚、冲任失调型,给予纯中药治疗。结果186例患者中,122例治愈,56例显效,无效8例,总有效率95.6%。结论纯中药治疗乳腺增生是目前最佳治疗手段,有效率高,无副作用。 【关键词】乳腺增生;中药治疗 乳腺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久治难愈,发病率高达80%,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已达育龄妇女的60%以上。近几年,乳腺病正处于高峰期,而且癌变率很高,据中国中医乳腺病防治研究中心流行病学统计的最新研究发现,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近年增加了39%,发病年龄提前了10岁,渐趋于年轻化,乳腺癌在女性肿瘤的排行榜上由前几年的第五位跃居首位,成为女性健康头号杀手。临床中经常碰到许多乳腺增生的患者为此忧心忡忡,认为得了乳腺增生也是不治之症,治不好,除不了根,乳腺增生的确是一个易诊、难治、易复发的疾病。据了解,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大多采用激素类药物、动手术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不明显。笔者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对186例乳腺增生患者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运用纯中药治疗,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186例患者,全部是女性,年龄19~51岁;病程2个月~10年。全部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 1.2 治疗方法 1.2.1 肝郁气滞,痰瘀血结型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和疼痛,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在经前加重,行经后减轻,伴有情志不舒,心烦易怒,胸胁胀满。舌质淡,脉细弦。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散结。方药:加味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柴胡、香附、青皮、陈皮、当归、白芍、川芎、延胡索、莪术、郁金、桃仁、红花、橘叶。 1.2.2 脾肾阳虚,冲任失调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和疼痛,常伴有月经不调,前后不定期,经量减少,全身可见怕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学校代码:13899 学号:06501093 毕业论文 题目: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牛雪姣 专业:中医学 班级: 06中医学2 班 指导老师:赵树宏 2011年 4月10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1内治法 (2) 1.1辩证分型论治 (2) 1.2 按月经周期治疗法 (2) 1.3 经验方治疗 (2) 2 外治法 (3) 2.1中药外敷 (3) 2.2针灸治疗 (3) 2.3推拿按摩法 (3) 3 中医特色疗法 (4) 3.1中药乳罩法 (4) 3.2小针刀 (4) 3.3乳腺病治疗仪 (4) 3.4熏蒸 (4) 4 结语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7)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牛雪姣指导老师赵树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学专业2006级 06501093) [摘要] 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中医通过内治,外治及中医药特色治疗均能取得很好疗效。但目前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和理法方药,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乳腺增生治疗研究进展 《妇科千金》曰:“妇人之疾,关系最巨者,则莫如乳”,可见乳房疾病在女性疾病中的重要性。乳腺增生是以乳房肿块、乳痛、乳头溢液为主要症候群的常见乳腺疾病,其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50%,乳腺门诊中乳腺增生患者所占比例为70%有余,其中30—48年龄段居发病高位[1]。中医治疗该病有其显著的优势,现将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现状综述如下: 1 内治法 1.1 辨证分型论治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肝脾肾,病性为本虚标实,不同的医家有不同的分型。张青等[2]把本病分为2型,肝郁痰凝型用逍遥散加减,冲任失调型用右归丸加减,兼有肝肾阴虚型则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通过辩证治疗总有效率94.4%。陈英[3] 将本病分为3型,肝郁痰凝型用逍遥散加二陈汤加减;肝郁脾虚型宜疏肝理气,以海藻、昆布、贝母、柴胡、香附为基础组方治疗;肝肾阴虚宜补益肝肾,以六味地黄汤加味内服。共治566例,总有效率97.17%。 1.2 按月经周期治疗 崔永华[4]认为乳房经前充盈经后疏泄,故经前期宜用疏肝理气法,行经期化淤血,经后期宜散瘀结的原则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陈名星[5]根据患者的月经干净至排卵用消癖1号(鹿角霜巴戟天仙灵脾生地熟地山萸肉柴胡香附菟丝子玄参丹参夏枯草);排卵至下次月经来潮用消癖2号(柴胡浙贝补骨脂桃仁青皮陈皮香附海藻白花蛇舌草丹参沙苑子丹皮麦芽)。

治疗乳腺增生三大方案

治疗乳腺增生三大方案方案一 中药:瓜蒌30g,乳香、没药各6g,当归、甘草各15g。肿块较明显或范围较大者加荔核、桔核、夏枯草、昆布;乳房胀痛明显者加柴胡、青皮、枳壳、木香等。每次月经干净后第五天开始服药、每日一剂,连服20剂。轻者用1疗程、重者用2个疗程。西药:维生素E50mg,谷维素10mg,每日三次,连用20天。分析;乳腺增生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故中药以栝蒌化痰散结,乳香、没药调气活血,祛瘀消肿,当归补血活血,甘草调诸药,共奏消坚活血之功。而维生素及谷维素亦可营养植物神经功能,促使乳腺增生消除。方案二 中药:(1)肿块无痛型:乳房肿块无痛,活检报告为乳腺小叶增生。当归、甘草各10g,穿山甲20g,天丁10g,乳香、莪术各6g,茯苓10~15g。(2)肿块常痛型:乳房肿块常有较轻疼痛,与月经无关,肿块结节不明显。穿山甲15g,天丁10g,三棱、没药各6g,枳壳、元胡、王不留行各10g,甘草、生地、茯苓各15g。(3)经行块痛型:乳房肿块疼痛,经前或经期增剧,亦可平时无痛,而在经前或经期出现疼痛。一般较轻,结节明显,肿块常较大。当归、银花、甘草、枳壳、王不留行各15g,玄参15~30g,香附、桂枝、天丁、乳香、没药、玄胡各10g,山甲20g,茯苓10~20g,生地10~30g。中药服法:均为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2周为1疗程。停药3~5天,可续服。如治疗好后复发者,可再服。西药:男性激素:15~25mg/日,口服或肌注,历时3~28天。用药指南:本病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治法,再根据全身情况以益气健脾,理气疏肝等法,使增生肿块消散。配合男性激素对抗乳腺增生病的雌性激素水平,从而抑制乳腺囊性增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很少复发,即使复发,症状亦较轻,并使该病的肿块变软、缩小或消失,有利于癌肿的及早发现和治疗。方案三 中药:逍遥散加味:柴胡、桔叶、桔核各9g,当归、赤芍、昆布、海藻、制香附各12g,丹参15g,适用于肝郁症;冲任不调:柴胡9g,当归、白芍、鹿角片、仙茅、仙灵脾、巴戟肉各12g,菟丝子、蒲公英各15g。西药:VitE100mg,每日晨服一次。复方碘液早晚各服5滴。用药指南:VitE具有增强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对延缓性腺萎缩及老化现象颇有裨益。中药配方可疏肝解郁,调理冲任,疏畅血络,软坚散结。中西药合用,气畅郁除,肿消块散,增生之物消除而愈。 乳腺癌的中医药疗法! 乳腺癌与中医学的“乳岩”、“乳石痈”相象。祖国医学认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脾胃相联,其发病机因为忧思恚怒,致肝郁气滞,肝脾两伤。治疗原则为疏肝健脾,解郁活血、软坚散结。 适用药方 【处方一】 1

8位名老中医的治疗乳腺增生药方

8位名老中医的治疗乳腺增生药方 乳癖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慢性非化脓性肿块,临床以乳房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为主要表现。不同年龄的妇女皆可发生。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之的乳房囊性增生病和乳房纤维腺瘤等病。 乳癖 1.消核汤 【组成】炙僵蚕12克,蜂房9克,当归9克,赤芍9克,香附9克,橘核9克,陈皮6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解郁,和血消坚,调和冲任。 【主治】乳腺小叶增生症。一般服5-10剂可以获效,如未全消者可续服之。 【用法】日1剂,煎2次分服。 2.乳块消 【组成】丹参、橘叶各15克,王不留行、川楝子、土鳖虫、皂刺各10克。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主治】乳腺增生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或浓缩制成糖衣片47片,每日服12片,分2次服。3个月为1疗程,服1疗程效不显著者,每日剂量可增至24片。 3.乳癖内消丸

【组成】醋煅牡蛎15克,蒲公英9克,橘核叶各9克,大小茴香各 24克。 【功效】疏肝散结。 【主治】乳房结块,皮色不变,或大或小,按之稍痛,推之可动者。 对付乳腺增生,8位名老中医的治疗验方 2020-05-02 仁者医心... 转自一元堂中医张私有 修改 乳癖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慢性非化脓性肿块,临床以乳房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为主要表现。不同年龄的妇女皆可发生。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之的乳房囊性增生病和乳房纤维腺瘤等病。 乳癖 1.消核汤 【组成】炙僵蚕12克,蜂房9克,当归9克,赤芍9克,香附9克,橘核9克,陈皮6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解郁,和血消坚,调和冲任。 【主治】乳腺小叶增生症。一般服5-10剂可以获效,如未全消者可续服之。【用法】日1剂,煎2次分服。 2.乳块消

五治乳腺增生病秘方首

五、治乳腺增生病秘方(6首) 五、治乳腺增生病秘方(6首) 乳腺消瘤汤 【来源】武桢,《山西中医》(5)1986年 【组成】蒲公英30~60克,蚤休15克,青皮、橘叶、穿山甲、僵蚕、桃仁、赤芍各10克,橘核,炙鳖甲各15克,夏枯草、牡蛎各15~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舒肝理气,化痰消瘀、软坚散结。 【方解】方中以蒲公英,蚤休清热解毒;青皮、橘叶、橘核舒肝理气,破气消积;穿山甲、桃仁、赤芍活血化瘀,且穿山甲合夏枯草,牡蛎、炙鳖甲,僵蚕具软坚散结,通乳络消痰核之功。诸药配伍,力专功宏。其效非凡。 【主治】乳腺增生症。 【加减】患处乳痛,加乳香、没药各12克;肿块坚硬,长期不消,偏血瘀甚者,加三棱,莪术各6~10克;偏痰结者,去桃仁,加海藻,昆布各15克,黄药子10~15克;局部有灼热感者,加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气虚者,加黄芪30克。 【疗效】治疗32例,结果痊愈25例(占%),好转5例(占%),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消瘀散结汤 【来源】陈景河,《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鹿角片20克,浙贝母15克,瓜蒌,乳香,没药,香橼各20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无鹿角可用鹿角霜代之)。 【用法】上药加水浸泡1小时后,至100毫升为宜。煎两次,得药液混合一起,分两次服之。 【功用】理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解】乳核肿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临床表现为乳核增大,时有隐痛,皮色如常,推之稍有移动,渐渗乳汁,色黄或带血,多发为双乳。常伴有心情郁闷,舌苔薄白或无,脉弦缓或沉弦。乳核增大,皆因肝脾气郁不舒,血行迟滞,致乳核脉络不通所致。方中鹿角味咸入血软坚,性温通络,能消肿止痛,又善治寒疮;香橼、白芍味酸同气相求,入肝平气,入脾通壅,能解木土之郁,但是香橼辛散之力有余,酸敛不足,故配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柔润肝体而平肝气;辅以牡蛎增强软坚散结之效;并固精气;浙贝清热疗恶疮瘀毒,取寒温互用,药性和平,并助以乳香通经宣络以理气;没药化瘀以理血。诸药合用,共奏消瘀散结之功。其功可舒肝脾气结,活血化瘀,促进气散血行,乳核脉络畅通,俾气散则无痛胀,血行则不成疮,其病自愈 【主治】乳核肿痛,或时渗乳汁,或乳汁带血。可用于乳腺

治疗乳腺增生的偏方

治疗乳腺增生的偏方 1、鲜仙人掌(去刺)50克,白矾10克。 制用法:将药共同捣烂,敷患处,干后即换。疗效:炎症初起,屡用屡效。 2、瓜蒌、丝瓜络各15克,公英60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疗效:1-2剂可愈。 3、韭菜60克,鸡蛋2个。 制用法:将韭菜鸡蛋放锅内炒至半熟,用布包好敷在患侧腋下,挤紧即可。疗效:23次痊愈。 4、陈皮60克,甘草8克。 制用法:用砂锅水煎,日1剂,分早晚服。 疗效:用于急性乳腺炎,1剂即愈。 5、紫花地丁60g 、蒲公英60g、牡蛎15g、王不留行15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2g、香附12g、威灵仙12g、三棱12g、莪术12g、柴胡9g、甘草9g。 每剂药用开水浸泡15分钟后,用文火煨半小时,日服3次,每剂服2天,12剂为1疗程。 6、广郁金15g、陈佛手12g、荔枝核20g、橘核20g、枳实12g、昆布15g、炮山甲10g、乳香10g、没药10g、仙灵脾15g、补骨脂15g、炒麦芽20g。每日1剂,日服3次,一个月为1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经期不服药,而予中药外敷,方用大黄、芒硝各5份,冰片1份,研末过筛(100目),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取适量加陈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外盖医用纱布或清洁手帕、乳罩固定,每日1换。

7、乳癖I号:仙茅l0g、淫羊藿l0g、巴戟天l0g、知母l0g、黄柏l0g、当归l0g、柴胡8g、党参15g、香附l0g、皂角刺8g、海藻20g、穿山甲6g。 乳癖Ⅱ号:柴胡8g、当归12g、白芍15g、茯苓l0g、白术l0g、香附l0g、党参15g、昆布20g、皂角刺8g、穿山甲6g、熟地12g、菟丝子12g、延胡索l0g、山慈姑l0g。 青春期和绝经期的乳癖患者,服乳癖I号方,每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疗程,一般服药3~4疗程;育龄期乳癖患者服乳癖Ⅱ号方,每日1剂,10日为1疗程,一般服药2~3疗程。 8、蓖麻子60g、绛矾6g、穿山甲30g、香附60g、夏枯草25g、郁金30g、皂刺30g、三棱30g、莪术30g。蓖麻子经炮制去油去毒,同绛矾共研细末;余药共煎,取汁浓缩,烘干研面,与上药调匀,共得31g,装胶囊,每粒含药粉0.5go适应病证乳腺增生症。 9、柴胡,杭芍,三棱,莪术,赤芍,浙贝母各12克,郁金,香附各9克,橘核,夏枯草,瓜蒌各15克,王不留行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5剂为1个疗程。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适用于乳腺增生。 10、党参,黄芪,丹参,王不留行各15克,柴胡,枳壳,白芷,香附各10克,当归浙贝母,白芥子各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消瘀散结。适用于乳腺增生。 11、青皮,陈皮,香附,当归,白芍,郁金,云茯苓,白芥子各12克,橘核15克,王不留行20克,僵蚕10克,生牡蛎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功效疏肝解郁,调理冲任。适用于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偏方秘方集锦:蒲公英外敷方等

乳腺增生偏方秘方集锦:蒲公英外敷方等 1、蒲公英外敷方治好了我的乳腺增生 我今年32岁,患乳腺增生已经两年了。在月经来潮前数天或情绪波动较大时,我就会出现乳房胀痛的症状。有个朋友告诉我,将蒲公英捣碎敷在患处可以治愈乳腺增生。我试着使用此法治疗了半个月,乳房内的肿块就明显地变小了,乳房疼痛的症状也消失了。蒲公英外敷方的制用法是:取蒲公英5~10克,将其捣烂,用适量的凉开水或50%的酒精调成糊状,直接敷于患处(厚约0.5~1厘米),用塑料薄膜覆盖,用绷带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专家点评:中医认为,乳腺增生是由痰湿结聚、气血凝滞而诱发的。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具有解毒消肿、散结止痛的功效,在治疗硬结性病变方面疗效确切。因此,传统中医常用蒲公英治疗乳腺增生。一般来说,在初春季节采集新鲜的蒲公英治疗此病可取得最好的疗效。蒲公英外敷方治好了我的乳腺增生!江苏@王琦<正>我今年32岁,患乳腺增生已经两年了。在月经来潮前数天或情绪波动较大时,我就会出现乳房胀痛的症状。有个朋友告诉我,将蒲公英捣碎敷在患处可以治愈乳腺增生。我试着使用此法治疗了半个月,乳房内的肿块就明显地变小了,乳房疼痛的症状也消失了2、乳腺增生民间小绝招

哈哈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我的治疗乳腺增生很简单。 就是在少泽穴放血几滴,然后在脚的第四趾的脚趾头同少泽穴的地方放血几滴。然后再乳房同胳膊平行的地方,根据上臂内外上下同乳房的位置找出其筋节扎开,然后再大腿同上臂的地方扎开筋节就可以了。 我治疗的几例乳腺增生十分满意,朋友们不妨试一试。 3、锯齿草治乳腺增生 十多年前一位五十多岁的吴姓妇女跑到我家向我打躬 作揖后说,她是来感谢我的,感谢我为她在三十多岁时我用锯齿草治好她的乳腺肿胀疼痛的病。确实的,这位妇女三十多岁那年患两乳肿胀、右乳硬肿疼痛尤甚。患者当时求治于我,我开始为其处以软坚化结解毒消炎之剂:如三棱、莪术、蒲公英、金银花之类。当时正值清明,锯齿草正是生长茂盛时期,我嘱其每日服用鲜锯齿草二两或干品半两,水煎服。按此法患者服用了一个多月,其乳腺硬肿就逐渐消失。去年在我的家乡蒋某之妻郑姓妇女,这妇女已满四十,已步入更年期,她除患更年期综合症而外,两乳亦肿胀疼痛,患者怕是乳癌、因此焦虑万分,四处求医未果。后求治于我,我嘱其服用锯齿草一月余,其疾霍然而愈。锯齿草又名猪殃殃。有些妇女、尤其是接近于更年期妇女在月经期或平时常一侧

中医外治(奇方,特效方,祖传秘方)

中医外治(奇方、特效方、祖传秘方) 原方出自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王复让验方 原方:葛根20K羌活,桂枝,当归,千年健,土鳖,川椒,各15K片姜黄,威灵仙各30K,儿茶,制乳香各10K制没药,大黄血竭各15K. 我在使用时喜欢加川草乌各15K (用法:上药为粗末.入棉布袋,冷水浸泡10分钟,再入药钵煎15分钟.取出,待温度适宜时将药袋放在颈部,再放一热水袋在上面热敷(起保温作用)每次1-2小时,每天2次.2天换一次药料. (功用:疏风祛湿,活血散淤,通络止通. (主治:颈椎病.颈项强痛,头晕脑胀,肩背酸痛,手麻. (主要用于惧怕针灸的病人.屡用见效. (针灸加热敷就效果更好. 出处:网友老农 组成;全蝎5克蜈蚣5克天麻15克 制法;研极细,分成14包. 用法;每次1包,每天2次. 主治:小儿频繁眨眼 效果:我还没用过,据网友老农说效果绝佳组成:蜈蚣3克鳖甲9克制法:研细,每次0.9克,黄酒送下. 主治:骨髓炎溃后久不收口,内有死骨者更佳.

出处:仙拈集原书载:四五服后死骨自出 个人经验:此方应用须配合辨证汤剂,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备注:本人所有验方不设分数限制,欢迎大家转载,不必著明我名.先谢谢大家了.我将把我的大量临床常用有效的方剂尽快贴上来,望大家留心 出处:中医药信息报1992年8月29日第二版作者:福建厦门卫生学校罗志平 组成;银花90克、人参10克(均以党参30克)、黄芪30克、当归30克、牛膝30克、石斛30克组成. 用法;1日1剂,以水2500毫升入大砂罐浸半小时,煎取汁800毫升,分四次温服. 主治:血拴闭塞性脉管炎 效果:笔者85年来重用银花为主药治疗6例脉管炎,皆获全愈.婴儿湿疹用朱黄膏:朱砂3g,黄连、黄柏各5g,共研细末,加入凡士林适量调合为膏,每口2—3次,涂敷患处. 出处:胥京生江苏中医药,1980;(1):47 组成:大黄,黄芩,黄柏各20克,根据症状不同,可适当加减,伴皮疹,疱疹的加野菊花,生地,连翘各10-20克;痒明显者加苦参,龙胆紫,苏叶,蝉衣各10-20克;糜烂,溃疡渗液明显的加紫花地丁,蒲公英,各10-20克;加水1300ml文火煎20-30分钟,煎得1000ml药液左右湿敷,浸浴更好!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痛,敛疮等

乳腺增生中药治疗方法.doc

乳腺增生中药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多由于过度郁闷郁怒、忧思而致气血痰湿郁乳络结聚成,那么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治疗乳腺增生的方剂 方剂一:消癖汤 柴胡15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青皮10克,香附10克,半夏10克,全瓜蒌20克,川贝母10克,茯苓20克,橘核15克,荔枝核15克,穿山甲10克,丝瓜络30克。水煎两遍调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应去掉不必要的思想顾虑,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消癖汤中,柴胡、青皮、香附可舒肝解郁;当归、赤芍、川芎活血祛瘀;半夏、瓜蒌、贝母、茯苓、荔枝核、橘核消痰散结;穿山甲、丝瓜络软坚通络。诸药合之,使壅者通,郁者达,结者散,坚者软。药证相符。故获良效。

方剂二:乳核饮 辨证:气滞血瘀,气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剂三:乳块消汤 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去痰散结。 组成: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棱9克,莪术9克,橘叶9克,橘核9克,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剂四:加味瓜蒌汤 辨证:气血不足,肝气郁结,经脉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组成:当归12克,瓜蒌30克,乳香3克,没药3克,甘草3克,橘核15克,荔核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乳腺增生的主要症状 1、乳房疼痛 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 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 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

乳腺增生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乳腺增生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摘要】乳腺增生症在病机上与肾肝脾三脏及冲任二脉等关系较大,脾肾不足,肝失疏泄是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之本,气滞、痰凝、血瘀是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之标。在治疗上,需辨证施治,标本兼顾,虚实并调,尤其重视补肾、调理冲任在各型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调理冲任 乳腺增生症是常见的乳房疾病,多见于中年妇女。临床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质地韧实或囊性感,界限不清,每随喜怒而消长,或于经期前增大,经期后缩小,患者自觉乳房疼痛,尤以经前胀痛明显,经后减轻或消失。其病理上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 1病因病机 《外科正宗》云:“乳房阳明胃经所司,乳头厥阴肝经所属”。又云:“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从而说明,乳房疾病与肝脾二脏关系较大,此外与肾、胃、及冲任二脉关系也十分密切。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如忿怒伤肝,情志抑郁,疏泄失职,肝郁气滞,气滞血凝,乳络不通,则发生乳房胀痛,结聚成块而形成乳核;思虑伤脾,或肝郁横逆侮脾,肝脾两伤,运纳失职,生湿生痰,痰郁互结,阻于乳络,亦可形成癖核。冲任二脉起于胞中,上连乳房。冲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乳房与子宫的生理变化。冲为血海,隶属肝肾,肾气不足,血海空虚,冲任失调,气机不畅可致气滞、血瘀、痰凝积于乳房,结聚成核。经前期由于血海积满,冲脉气壅,滞涩不通使乳房胀痛加重;经行期冲脉随血下而气泄,故而经后痛减。乳核之体积亦常于经前期增大,疼痛加重,经后缩小,乳腺胀痛随之减轻。因肝肾同源,精血互滋,故肾阴不足,肝失所养,肝气不能调达而致肝郁。肾阳不足,肝阳不能疏发也可引起肝郁。且肾阳不足,脾失温煦,运化迟滞,痰浊内生,气滞痰凝,乳核遂生。总之,脾肾不足,肝失疏泄是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之本,而气滞、痰凝、血瘀是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之标。所以乳腺增生症是虚实错杂,标本同病的复杂疾病。 2治疗原则 标本兼顾,虚实并调,辨证施治。治标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祛瘀通络;治本宜补肾,疏肝,健脾,调理冲任。在月经之前以治肝为主,在月经之后以补肾为要;经前宜泻,重在理气活血;经后宜补,重在补肾健脾。其中补肾调冲任尤为本病治本之要,所以补肾调冲任之法应贯穿于乳腺增生症的各型治疗之中。 3分型治疗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乳腺增生 中药方剂(一) 【辨证】肝胆气滞血瘀,肝经血虚风热。 【治法】清肝解郁,凉血散结。 【方名】清肝解郁汤。 【组成】人参(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去心)3克,炒山栀3克,白术4.5克,当归4.5克,柴胡2.4克,牡丹皮2. 4克,川芎2.4克,陈皮2.4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外科枢要》卷四。 中药方剂(二) 【辨证】痰气凝结。 【治法】滋阴清热,化痰散结,行气破瘀。 【方名】攻坚散。 【组成】夏枯草30克,玄参30克,生牡蛎30克,昆布15克,姜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陈皮9克,三棱6克,莪术6克。 【用法】水煎服,或研末,开水冲服。 【出处】《山东中医学术经验交流文选》。 中药方剂(三) 【辨证】肝气郁滞,痰凝聚结,肾阴不足。 【治法】疏肝散郁止痛,化痰结,补肾水镇阳。

【方名】消乳汤。 【组成】山楂15克,五味子15克,麦芽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驰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气滞血瘀,气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方名】乳核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熙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去痰散结。 【方名】乳块消汤。 【组成】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棱9克,莪术9克,橘叶9克,橘核9克,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兆俊方。

治乳腺增生病秘方

治乳腺增生病秘方(方6首) 关键词:授权模式:无限制阅读次数:240 上一篇治乳腺炎秘方(方5首) 下一篇治血栓性静脉炎秘方(方3首) 治乳腺增生病秘方 5.1乳腺消瘤汤 【来源】武桢,《山西中医》(5)1986年 【组成】蒲公英30~60克,蚤休15克,青皮、橘叶、穿山甲、僵蚕、桃仁、赤芍各10克,橘核,炙鳖甲各15克,夏枯草、牡蛎各15~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舒肝理气,化痰消瘀、软坚散结。 【方解】方中以蒲公英,蚤休清热解毒;青皮、橘叶、橘核舒肝理气,破气消积;穿山甲、桃仁、赤芍活血化瘀,且穿山甲合夏枯草,牡蛎、炙鳖甲,僵蚕具软坚散结,通乳络消痰核之功。诸药配伍,力专功宏。其效非凡。 【主治】乳腺增生症。 【加减】患处乳痛,加乳香、没药各12克;肿块坚硬,长期不消,偏血瘀甚者,加三棱,莪术各6~10克;偏痰结者,去桃仁,加海藻,昆布各15克,黄药子10~15克;局部有灼热感者,加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气虚者,加黄芪30克。 【疗效】治疗32例,结果痊愈25例(占78.1%),好转5例(占15.6%),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 5.2消瘀散结汤 【来源】陈景河,《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鹿角片20克,浙贝母15克,瓜蒌,乳香,没药,香橼各20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无鹿角可用鹿角霜代之)。 【用法】上药加水浸泡1小时后,至100毫升为宜。煎两次,得药液混合一起,分两次服之。 【功用】理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解】乳核肿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临床表现为乳核增大,时有隐痛,皮色如常,推之稍有移动,渐渗乳汁,色黄或带血,多发为双乳。常伴有心情郁闷,舌苔薄白或无,脉弦缓或沉弦。乳核增大,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一) 【辨证】肝胆气滞血瘀,肝经血虚风热。 【治法】清肝解郁,凉血散结。 【方名】清肝解郁汤。 【组成】人参(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去心)3克,炒山栀3克,白术4.5克,当归4.5克,柴胡2.4克,牡丹皮2. 4克,川芎2.4克,陈皮2.4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外科枢要》卷四。 中药方剂(二) 【辨证】痰气凝结。 【治法】滋阴清热,化痰散结,行气破瘀。 【方名】攻坚散。 【组成】夏枯草30克,玄参30克,生牡蛎30克,昆布15克,姜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陈皮9克,三棱6克,莪术6克。 【用法】水煎服,或研末,开水冲服。 【出处】《山东中医学术经验交流文选》。 中药方剂(三) 【辨证】肝气郁滞,痰凝聚结,肾阴不足。

【治法】疏肝散郁止痛,化痰结,补肾水镇阳。 【方名】消乳汤。 【组成】山楂15克,五味子15克,麦芽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驰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气滞血瘀,气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方名】乳核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熙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去痰散结。 【方名】乳块消汤。 【组成】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棱9克,莪术9克,橘叶9克,橘核9克,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治乳腺增生病秘方首

治乳腺增生病秘方首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五、治乳腺增生病秘方(6首) 五、治乳腺增生病秘方(6首) 5.1乳腺消瘤汤 【来源】武桢,《山西中医》(5)1986年 【组成】蒲公英30~60克,蚤休15克,青皮、橘叶、穿山甲、僵蚕、桃仁、赤芍各10克,橘核,炙鳖甲各15克,夏枯草、牡蛎各15~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舒肝理气,化痰消瘀、软坚散结。 【方解】方中以蒲公英,蚤休清热解毒;青皮、橘叶、橘核舒肝理气,破气消积;穿山甲、桃仁、赤芍活血化瘀,且穿山甲合夏枯草,牡蛎、炙鳖甲,僵蚕具软坚散结,通乳络消痰核之功。诸药配伍,力专功宏。其效非凡。 【主治】乳腺增生症。 【加减】患处乳痛,加乳香、没药各12克;肿块坚硬,长期不消,偏血瘀甚者,加三棱,莪术各6~10克;偏痰结者,去桃仁,加海藻,昆布各15克,黄药子10~15克;局部有灼热感者,加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气虚者,加黄芪30克。 【疗效】治疗32例,结果痊愈25例(占78.1%),好转5例(占15.6%),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

5.2消瘀散结汤 【来源】陈景河,《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鹿角片20克,浙贝母15克,瓜蒌,乳香,没药,香橼各20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无鹿角可用鹿角霜代之)。 【用法】上药加水浸泡1小时后,至100毫升为宜。煎两次,得药液混合一起,分两次服之。 【功用】理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解】乳核肿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临床表现为乳核增大,时有隐痛,皮色如常,推之稍有移动,渐渗乳汁,色黄或带血,多发为双乳。常伴有心情郁闷,舌苔薄白或无,脉弦缓或沉弦。乳核增大,皆因肝脾气郁不舒,血行迟滞,致乳核脉络不通所致。方中鹿角味咸入血软坚,性温通络,能消肿止痛,又善治寒疮;香橼、白芍味酸同气相求,入肝平气,入脾通壅,能解木土之郁,但是香橼辛散之力有余,酸敛不足,故配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柔润肝体而平肝气;辅以牡蛎增强软坚散结之效;并固精气;浙贝清热疗恶疮瘀毒,取寒温互用,药性和平,并助以乳香通经宣络以理气;没药化瘀以理血。诸药合用,共奏消瘀散结之功。其功可舒肝脾气结,活血化瘀,促进气散血行,乳核脉络畅通,俾气散则无痛胀,血行则不成疮,其病自愈 【主治】乳核肿痛,或时渗乳汁,或乳汁带血。可用于乳腺增生。 【加减】若口干燥,心下满者,为肝脾气逆,化热伤阴,宜重用瓜蒌至50克;甘凉润燥,清热而祛满;加青果5克,平肝开胃而化瘀;乳腺胀痛甚者,加川芎10克,郁金10

乳腺小叶增生的中医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的中医治疗 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处方为柴胡12 g,白芍15 g,枳壳10 g,陈皮15 g,香附10 g,川芎10 g,夏枯草30 g,路路通30 g,橘核30 g,荔枝核30 g,炮山甲20 g,郁金10 g,大贝10 g,炙甘草10 g。 痛剧者加元胡索10 g;明显肿块者加三棱10 g,莪术10 g;气郁化火者加黄连、栀子各10 g;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30 g,夜交藤30 g;手足不温者加炮姜10 g,肉桂3 g。上方水煎服,每次服100 ml,3次/天; 乳腺增生病属于祖国医学的“乳癖”、“乳痞”等范畴。多由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成块。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阳虚痰湿内结所致,其特点是乳房肿块,经前肿块加重,经后减轻,好发于20~40岁的妇女,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疾病。 乳腺小叶增生症可能是雌激素水平过高,孕酮水平过低所致,主要病变为末梢乳管和腺泡的上皮增生与脱落,导致乳腺导管的轻度扩张。乳腺囊性增生病可能是长期雌激素刺激的结果,主要病变是导管上皮增生,导管扩张致导管囊性变。柴胡疏肝散是《景岳全书》中的名方,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香附、郁金疏肝理气,川芎活血止痛,白芍养血柔肝,大贝化痰软坚散结,夏枯草《滇南本草》记载:“祛肝风,行经

络……行肝气,开肝郁”,清肝火开郁结,荔枝核理气止痛,祛寒散滞;《本草备要》:“入肝肾,散滞气,辟寒邪”,性味甘涩温归肝肾经,橘核性味苦、平,归肝经,行气散结止痛。上三味合柴胡、香附、郁金、大贝可加强理气化痰,软坚散结之功。穿山甲活血通经,消肿排脓,性味咸、微寒,归肝、胃经;《本草从新》:“善窜,专能行散,通经络,达病所。”路路通苦、平,归肝、肾经,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上二味与白芍、川芎养血活血,通络散瘀,引药归经,药达病所,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活血通络之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