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学校代码:13899

学号:06501093

毕业论文

题目: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牛雪姣

专业:中医学

班级: 06中医学2 班

指导老师:赵树宏

2011年 4月10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1内治法 (2)

1.1辩证分型论治 (2)

1.2 按月经周期治疗法 (2)

1.3 经验方治疗 (2)

2 外治法 (3)

2.1中药外敷 (3)

2.2针灸治疗 (3)

2.3推拿按摩法 (3)

3 中医特色疗法 (4)

3.1中药乳罩法 (4)

3.2小针刀 (4)

3.3乳腺病治疗仪 (4)

3.4熏蒸 (4)

4 结语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7)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牛雪姣指导老师赵树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学专业2006级 06501093)

[摘要] 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中医通过内治,外治及中医药特色治疗均能取得很好疗效。但目前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和理法方药,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乳腺增生治疗研究进展

《妇科千金》曰:“妇人之疾,关系最巨者,则莫如乳”,可见乳房疾病在女性疾病中的重要性。乳腺增生是以乳房肿块、乳痛、乳头溢液为主要症候群的常见乳腺疾病,其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50%,乳腺门诊中乳腺增生患者所占比例为70%有余,其中30—48年龄段居发病高位[1]。中医治疗该病有其显著的优势,现将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现状综述如下:

1 内治法

1.1 辨证分型论治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肝脾肾,病性为本虚标实,不同的医家有不同的分型。张青等[2]把本病分为2型,肝郁痰凝型用逍遥散加减,冲任失调型用右归丸加减,兼有肝肾阴虚型则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通过辩证治疗总有效率94.4%。陈英[3]

将本病分为3型,肝郁痰凝型用逍遥散加二陈汤加减;肝郁脾虚型宜疏肝理气,以海藻、昆布、贝母、柴胡、香附为基础组方治疗;肝肾阴虚宜补益肝肾,以六味地黄汤加味内服。共治566例,总有效率97.17%。

1.2 按月经周期治疗

崔永华[4]认为乳房经前充盈经后疏泄,故经前期宜用疏肝理气法,行经期化淤血,经后期宜散瘀结的原则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陈名星[5]根据患者的月经干净至排卵用消癖1号(鹿角霜巴戟天仙灵脾生地熟地山萸肉柴胡香附菟丝子玄参丹参夏枯草);排卵至下次月经来潮用消癖2号(柴胡浙贝补骨脂桃仁青皮陈皮香附海藻白花蛇舌草丹参沙苑子丹皮麦芽)。

1.3 经验方治疗

张军[6]等运用传统验方桂枝茯苓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总有效率95.96%。高彩霞[7]以经方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病。黄瑞彬[8]等用自拟“软坚消癖汤”治疗乳癖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90%。

2 外治法

2.1 中药外敷

海志刚[9]以温经通络、涤痰化淤、软坚散结为法,取古代名方阿魏膏、阳和解凝膏、桂麝散加减化裁制成乳瘤消膏,烘热贴于患处治疗本病200例,总有效率92.5%。杨文兵等[10]根据神厥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是合”之论,用“神厥消癖散”外敷脐部神厥穴,总有效率92.1%。

2.2 针灸治疗

针刺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气血,调经止痛,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结之效[11]。近年来,乳腺增生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且趋年轻化,但仍以生育后女性居多,且多伴有月经不调。现代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雌二醇含量增高有关,而针刺可降低血中雌二醇浓度至正常水平[12];同时针刺穴位可促使机体产生镇痛物质,使某些致痛物质减少或消失,在痛症治疗中有一定疗效,因此运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可达到表里同治,标本兼顾的效果。

任劲松等[13]以天宗、肩井、肾俞为主穴,肝郁气滞配肝俞穴,有血虚证配血海、三阴交穴,用粗针刺入穴位埋入羊肠线,让穴位持久得到刺激。王美芝等[14]用针刺配合艾灸,电针辩证治疗乳腺增生。取穴:主穴取膺窗、乳根、足三里、太冲、三阴交。操作:用毫针刺患侧膺窗、乳根,手法平补平泻,足三里平补平泻,太冲用提插捻转泻法,三阴交平补平泻。

耳针:患者取耳穴神门、乳腺、内分泌、肝、肾、胆、胃、皮质下、三焦等消毒后贴王不留行籽1粒并用胶布固定,每天用手轻压3~5次,每次3~5min,以发热或疼痛感为宜,隔天换另一侧[15]。

择期电针[16]:有报道取穴屋翳、膻中、合谷,另加一些配穴,根据患者的月经情况选择月经周期的不同时相,用电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3 推拿按摩法

李玉娥等[17]对乳腺增生病病人用推、揉、点、捻、按等手法按摩乳中、乳根、尾翳、檀中穴。汤超英[18]用足底按摩治疗乳癖,足部选区:肝、脾、肾、肾上腺、膀胱、输尿管、大脑、垂体、生殖腺子宫、卵巢、甲状腺、甲状旁腺及淋巴系统反射区。

3 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除了传统的辨证分型内服中药及针灸按摩以外,还有许多极具特色的疗法,如中药乳罩、乳腺病治疗仪及其他疗法等。这些疗法一般作为辅助性疗法,可获得一定的疗效。

3.1 中药乳罩法

将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或磁片置于乳罩内,每日佩戴,并定期更换[19]。

3.2 小针刀

患者取仰卧位,上肢平放,在结节痛点标记好消毒后。用朱氏4号小针刀快速刺入,有阻力感时慢慢切开,当针下有空、轻、松感时止针并提至皮下,针体斜15°刺入,再慢慢切开,上下左右各一刀[20]。

3.3 乳腺病治疗仪

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选定太溪、乳根、胸乡、天池等穴位放好针并置强微调20~25min,将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的中药通过电极对病灶及相关穴位进行电刺激和离子透入,取得较好的疗效[21]。

3.4 熏蒸

采用瓶口熏蒸法治疗乳癖,将药物煎煮后倒入保温瓶内,患者脱去上衣,胸口对瓶口熏蒸30min,待、香附、夏枯草、牡蛎,气滞血瘀型选用血府逐瘀汤加牡蛎、夏枯草,痰气交阻型选用四海舒郁丸加药温后再倒入盆内边洗边揉乳房直至药液冷却。肝气郁结型选用逍遥散加青皮浙贝、夏枯草、牡蛎[22]。

4 结语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中医药治疗以整体出发,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辨病与辨症相结合,标本兼治,不仅方法灵活,治愈率高,疗效好,无毒副反应,现已成为乳腺增生病治疗的主要手段。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

展,女性所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而情志因素与乳腺增生病的调节方面中医有着西医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目前中医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形式多样, 尚未形成统一、规范、最佳的治疗方案;临床报道缺乏与单纯中药治疗、西药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出于以上原因, 中医治疗本病有待进一步研究、规范。通过加强中药药理研究,努力寻求安全有效的药方并研制成简单、方便使用的剂型供临床使用。此外,要加大中医药治疗优势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患者对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进一步认识。

参考文献

[1]沈金鏊(清)编著.《妇科玉尺/经典医学名著》[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6-1.

[2]张青,杜海波.辩证治疗乳腺增生[J].山西中医,2006,22(1):31

[3]陈英.辩证分型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56例[J].辽宁中医学院学

报,2006,8(3):78

[4]崔永华.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浅谈[J].新中医,2006,38(7):84-85

[5]陈名星,褚建华.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2):691

[6]张军,高峰,任玉萍等.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6(8):754-755

[7]高彩霞.中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58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8):516-517

[8]黄瑞彬.软坚消癖汤治疗乳房纤维腺瘤40例[J].福建中医院2002,33(2):29

[9]海志刚.乳瘤消膏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病临床及安全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

学学报,2003,10(1):41-42

[10]杨文兵,刘贤武.神厥消癖散脐部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91-92

[11]范翠玉,吕媛.乳腺增生45例治疗体会[J].四川中医,2009,27(2):94.95.[12]周青,黄霓辉,黄海峰乳核散袋泡剂对乳腺增生病患者血清泌乳素、雌二

醇等水平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3):45-46.

[13]任劲松,吴爱娟.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病123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2):52

[14]王美芝,刘翠清,陈豫.针灸辨证治疗乳腺增生3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4):11

[15]刘锦霞.耳穴结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远期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药杂志,2003,22(4):218.

[16]侯广云.针刺配合康为电子灸治疗乳腺小叶增生3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8):58.

[17]李玉娥,雷发声.按摩手法治疗乳腺增生病35例临床报道[J].按摩与导引,2006,22(6):31

[18]汤超英.足部按摩治疗乳腺嚢性增生病212例[J].双足与保健,2003,(5):17

[19]高美荣.药磁乳罩治疗乳腺增生症96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1,33(4):53.

[20]彭林顺.小针刀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23例[J].河北中医,2001,23(5):358.

[21] 李改兰.郁瘀散加美迪克综合治疗乳癖93例[J].陕西中医,2003,24(12):1079-1080.

[22]许龙英.瓶口熏蒸法治疗乳腺增生病[J].江西中医药,2002,33(1):39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赵树宏的悉心指导。

同时感谢那些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我许多宝贵建议的同学们,还要感谢他们在实习工作过程中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母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的老师们对我们实习生的关心爱护。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肝胆气滞血瘀,肝经血虚风热。 【治法】清肝解郁,凉血散结。 【方名】清肝解郁汤。 【组成】人参(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去心)3克,炒山栀3克,白术4.5克,当归4.5克,柴胡2.4克,牡丹皮2. 4克,川芎2.4克,陈皮2.4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外科枢要》卷四。 中药方剂(二) 【辨证】痰气凝结。 【治法】滋阴清热,化痰散结,行气破瘀。 【方名】攻坚散。 【组成】夏枯草30克,玄参30克,生牡蛎30克,昆布15克,姜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陈皮9克,三棱6克,莪术6克。 【用法】水煎服,或研末,开水冲服。 【出处】《山东中医学术经验交流文选》。 中药方剂(三) 【辨证】肝气郁滞,痰凝聚结,肾阴不足。 【治法】疏肝散郁止痛,化痰结,补肾水镇阳。 【方名】消乳汤。 【组成】山楂15克,五味子15克,麦芽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驰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气滞血瘀,气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方名】乳核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熙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去痰散结。 【方名】乳块消汤。 【组成】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棱9克,莪术9克,橘叶9克,橘核9克,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兆俊方。 中药方剂(六) 【辨证】气血不足,肝气郁结,经脉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名】加味瓜蒌汤。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481.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481.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2009-9-1715:19:56491 中药方剂(一) 【辨证】肝胆气滞血瘀,肝经血虚风热。 【治法】清肝解郁,凉血散结。 【方名】清肝解郁汤。 【组成】人参(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去心)3克,炒山栀3克,白术4.5克,当归4.5克, 柴胡2.4克,牡丹皮2.4克,川芎2.4克,陈皮2.4克,甘草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外科枢要》卷四。 中药方剂(二) 【辨证】痰气凝结。 【治法】滋阴清热,化痰散结,行气破瘀。 【方名】攻坚散。 【组成】夏枯草30克,玄参30克,生牡蛎30克,昆布15克,姜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陈皮9克,三 棱6克,莪术6克。 【用法】水煎服,或研末,开水冲服。 【出处】《山东中医学术经验交流文选》。

中药方剂(三) 【辨证】肝气郁滞,痰凝聚结,肾阴不足。 【治法】疏肝散郁止痛,化痰结,补肾水镇阳。 【方名】消乳汤。 【组成】山楂15克,五味子15克,麦芽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驰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气滞血瘀,气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方名】乳核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 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熙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去痰散结。 【方名】乳块消汤。 【组成】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及最新进展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及最新进展 作者:王希龙, 邱文秀, 贾中明, 韩勇, 张国强, 董新军 作者单位:王希龙,贾中明,韩勇,张国强(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邱文秀(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无棣医院手术室), 董新军(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肿瘤科) 刊名: 中国综合临床 英文刊名: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年,卷(期):2012,28(8) 被引用次数:6次 参考文献(14条) 1.唐中华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7(06) 2.李金锋;徐光炜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期刊论文]-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06) 3.杜勇;沈天真;陈克敏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测[期刊论文]-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4(03) 4.张超;蒋宏传舒怡乳腺诊断仪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19) 5.程天军;赵辉彩超联合钼靶对隐匿性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期刊论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16) 6.Cosgrove DO;Kedar RP;Bamber JC Breast diseases:color Doppler US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1993(01) 7.王玉兰;邱玉军;孙丽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期刊论文]-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9(18) 8.Jonsson H;Larsson LG;Lenner P Detection of breast cancer with mammography in the first screening round in relation to expected incidenc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外文期刊] 2003(01) 9.Sehgal CM;Arger PH;Rowling SE Quantitative vascularity of breast nasses by Doppler imaging:regional variations and diagnostic implications 2000(07) 10.Tozaki M;Toi M;Miyamoto Y Power Doppler sonography of breast masses:correlation of Doppler spectral parameters with tumor angiogenesis and histologic growth pattern 2000(09) 11.Buadu LD;Murakami J;Murayama S Colour Doppler sonography of breast masses:a multiparameter analysis 1997(12) 12.Stavros AT;Thickman D;Rapp CL Solid breast nodules:use of sonograph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外文期刊] 1995(01) 13.Bassett LW Mammographic analysis of calcifications 1992(01) 14.荣雪余;姜玉新超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外文期刊] 2000(05) 引证文献(6条) 1.宋树玺.朴瑛.刘兆喆.丁震宇.韩雅玲.谢晓冬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三方调查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4(3) 2.姚永洪乳腺导管内癌及其微浸润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及Ki67的表达[期刊论文]-中国基层医药 2013(6) 3.钱秀珍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期刊论文]-中国综合临床 2013(12) 4.蒋学英乳腺疑难肿块超声图像特征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期刊论文]-海南医学 2013(24) 5.蒋晓春乳腺超声图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基层医药 2013(8) 6.刘俊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56例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12)

乳腺增生的中医中药治疗(精)

乳腺增生的中医中药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方法将186例乳腺增生患者分为肝郁气滞、痰瘀血结型和脾肾阳虚、冲任失调型,给予纯中药治疗。结果186例患者中,122例治愈,56例显效,无效8例,总有效率95.6%。结论纯中药治疗乳腺增生是目前最佳治疗手段,有效率高,无副作用。 【关键词】乳腺增生;中药治疗 乳腺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久治难愈,发病率高达80%,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已达育龄妇女的60%以上。近几年,乳腺病正处于高峰期,而且癌变率很高,据中国中医乳腺病防治研究中心流行病学统计的最新研究发现,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近年增加了39%,发病年龄提前了10岁,渐趋于年轻化,乳腺癌在女性肿瘤的排行榜上由前几年的第五位跃居首位,成为女性健康头号杀手。临床中经常碰到许多乳腺增生的患者为此忧心忡忡,认为得了乳腺增生也是不治之症,治不好,除不了根,乳腺增生的确是一个易诊、难治、易复发的疾病。据了解,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大多采用激素类药物、动手术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不明显。笔者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对186例乳腺增生患者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运用纯中药治疗,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186例患者,全部是女性,年龄19~51岁;病程2个月~10年。全部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 1.2 治疗方法 1.2.1 肝郁气滞,痰瘀血结型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和疼痛,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在经前加重,行经后减轻,伴有情志不舒,心烦易怒,胸胁胀满。舌质淡,脉细弦。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散结。方药:加味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柴胡、香附、青皮、陈皮、当归、白芍、川芎、延胡索、莪术、郁金、桃仁、红花、橘叶。 1.2.2 脾肾阳虚,冲任失调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和疼痛,常伴有月经不调,前后不定期,经量减少,全身可见怕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

中医如何对乳腺增生病进行辩证论治

病称“乳癖”般认为,乳癖是由于各原因导致 ,调摄冲任为法进行辨治。 一般在经加重, 活血的药物。是根据冲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除了传统的中成药如逍遥散、小金丹等药之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中成药,其中有些是根据民间验方从单味药中提取的,如天冬素片;有些是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经临床疗效观察及实验研究,筛选了几味有效药物配制而成的,如乳块消、乳癖消、百消丹等。这些药物对于本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服用方便,可以酌情服用。但是必须提醒患者注意的是,服用任何药物治疗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医生的检查、监控下进行,最好不要擅自在药房购药后自行服用。 当梅花的幽香随冬天的到来而传出,那么半空中漂泊的雪花,也会依偎这香气,随之飘舞。当万物凋零,充斥于世界的凄凉席卷而来时,在一个角落里梅花却悄然盛放了,它似乎在告诉世人,它只是缺少一个盛放的机会。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 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 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 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常用药物搭配

常见疾病药物搭配 1。感冒用药:首先问顾客感冒的症状。 风寒感冒的症状:鼻塞流涕,发热头痛,恶寒身痛。咳嗽咽干。(可用药品有: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胶囊,姜枣去寒颗粒,感冒清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 2。风热感冒的症状:发热,有汗,鼻塞,咳嗽,头痛,咽痛,多痰。(可用桑菊感冒片,VC银翘片,全身酸痛加布洛芬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 3病毒性感冒配药板兰根,利巴韦林,ABOB(盐酸吗林胍),抗病毒口服液,莲花清瘟胶囊。 感冒可用:感冒药配清火药配消炎药,喉咙痛可配含片,保健品搭配VC或大蒜精。 感冒咳嗽:感冒药+止咳药+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拉定,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类等)如干咳配清火药+咽炎药+含片+抗生素或咳必清之类。保健品配蜂胶,或大蒜精。 4.上呼吸道感染服用清火药,如银黄颗粒,一清颗粒,金银花颗粒,口鼻干燥可用玄麦甘吉颗粒。保健品用维生素C。 5。牙龈肿痛用人工牛黄甲硝唑,+抗生素(如螺旋霉素,头孢类)+清火药+止痛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散力痛等)加维生素B1。 6。口腔溃疡用口腔溃疡散。西地碘(华素片)+消炎药+清热解毒药(牛黄上清丸或清胃黄连丸)配合维生素B2片,保健品可配B族维生素和。大蒜精 7。底血压,底血糖吃螺旋藻,蛋白质粉或C,B族维生素,缺铁性贫血用铁质叶酸片。富马酸亚铁颗粒,二维亚铁颗粒。中成药及保健品补血有鹿胶,阿胶。养学当归糖浆等。 8。糖尿病保健品可配蜂胶,螺旋藻,葡萄籽软胶囊。蜂王浆胶。 9。护肝类,转胺酶偏高吃护肝片,茵枝黄颗粒,肝火重吃龙胆泻肝片+灵芝胶囊。卵磷籽软胶囊(有排除肝脏毒素的作用)+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粉可增强免疫力。保肝利胆的作用。 10。胃肠道,腹泻类用诺氟沙星胶囊(也叫氟哌酸胶囊)+止痢灵片,或地锦草片类。(还有黄连素,炎立消等)保健品有大蒜精,蛋白质粉。 11。便秘类有黄连上清片,枝子金花丸,三黄片,麻仁丸,通便灵胶囊+肠清茶+保健品。清好肠胶囊或金芦荟胶囊。+果蔬纤维。 12。胃溃疡用药,拉唑类药,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蜂胶,螺旋藻蜂胶,大蒜精。 13。浅表性胃炎,胶体果胶铋+庆大霉素普鲁卡因B12颗粒。 14。胃竟挛烧心,反酸用雷尼体丁,西米替丁,法莫替丁+依托比利(促进胃动力)吗叮啉。 15。理气,消化不良用沉香或木香顺气丸,健胃片,乳酸菌素片,多酶片等。 16。滋补类用药,补肾类用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配三肾丸或壮腰健肾丸+保健品雄纠纠或海狗油,袋鼠精,雄风一号。 17。更年期用药,更年安胶囊+脑心舒或安神补脑液+灵芝北芪片+谷维素+VB6,保健品褪黑素。维生素E,还可以用八味地黄丸口服液+大豆异黄酮。 18。慢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吃羊角片或颗粒,川芎嗪片+丹参片+消旋山莨菪碱片(654-2)银杏叶片,保健品配角鲨烯。 19。病毒性眼疾用利巴韦林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缓解眼疲劳,眼痒用奈敏维滴眼液,眼博士。珍珠明目滴眼液,保健品B-胡罗卜素。 20。眼睛红肿,眼睑炎,角膜炎用抗生素。肝火旺引起的眼睛红肿口服,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片,熊胆丸。 21。中耳炎,洛美沙星,氧氟沙星滴耳液。口服抗生素。保健品配合B-胡罗卜素、大蒜精、Vit-c、蜂胶等。 22。鼻炎,普通鼻炎和过敏性鼻炎:通窍鼻炎片、鼻炎灵颗粒、防芷鼻炎片、苍耳子辛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学校代码:13899 学号:06501093 毕业论文 题目: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牛雪姣 专业:中医学 班级: 06中医学2 班 指导老师:赵树宏 2011年 4月10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1内治法 (2) 1.1辩证分型论治 (2) 1.2 按月经周期治疗法 (2) 1.3 经验方治疗 (2) 2 外治法 (3) 2.1中药外敷 (3) 2.2针灸治疗 (3) 2.3推拿按摩法 (3) 3 中医特色疗法 (4) 3.1中药乳罩法 (4) 3.2小针刀 (4) 3.3乳腺病治疗仪 (4) 3.4熏蒸 (4) 4 结语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7)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牛雪姣指导老师赵树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学专业2006级 06501093) [摘要] 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中医通过内治,外治及中医药特色治疗均能取得很好疗效。但目前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和理法方药,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乳腺增生治疗研究进展 《妇科千金》曰:“妇人之疾,关系最巨者,则莫如乳”,可见乳房疾病在女性疾病中的重要性。乳腺增生是以乳房肿块、乳痛、乳头溢液为主要症候群的常见乳腺疾病,其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50%,乳腺门诊中乳腺增生患者所占比例为70%有余,其中30—48年龄段居发病高位[1]。中医治疗该病有其显著的优势,现将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现状综述如下: 1 内治法 1.1 辨证分型论治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肝脾肾,病性为本虚标实,不同的医家有不同的分型。张青等[2]把本病分为2型,肝郁痰凝型用逍遥散加减,冲任失调型用右归丸加减,兼有肝肾阴虚型则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通过辩证治疗总有效率94.4%。陈英[3] 将本病分为3型,肝郁痰凝型用逍遥散加二陈汤加减;肝郁脾虚型宜疏肝理气,以海藻、昆布、贝母、柴胡、香附为基础组方治疗;肝肾阴虚宜补益肝肾,以六味地黄汤加味内服。共治566例,总有效率97.17%。 1.2 按月经周期治疗 崔永华[4]认为乳房经前充盈经后疏泄,故经前期宜用疏肝理气法,行经期化淤血,经后期宜散瘀结的原则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陈名星[5]根据患者的月经干净至排卵用消癖1号(鹿角霜巴戟天仙灵脾生地熟地山萸肉柴胡香附菟丝子玄参丹参夏枯草);排卵至下次月经来潮用消癖2号(柴胡浙贝补骨脂桃仁青皮陈皮香附海藻白花蛇舌草丹参沙苑子丹皮麦芽)。

外科乳癖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外科乳癖乳腺增生病中 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乳癖(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临床表现: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一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四周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患者可有溢液或瘙痒。 影像学检查: 乳腺钼靶X线检查:显示病变呈现棉花团或毛玻璃状、边缘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或见条索样结缔组织穿越其间。 超声检查:双侧或单侧乳腺体积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内部质地及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呈粗大光点或光斑。 病理学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临床诊疗指南》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2006年)。 临床表现: (1)乳房胀痛:特点是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往往在月经前(一般月经来潮前7天左右)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但病程较长者以上规律可消失。

(2)乳房肿物:一侧或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质地韧,有弹性,可活动,以外上象限为多,可伴有触痛。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为无色或黄色。腋窝无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乳腺彩超、钼靶摄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切除或切取活检均有助于诊断。 (二)证候诊断 1.肝郁气滞证:多见于青年妇女,乳房疼痛为主要表现,多为胀痛,偶有刺痛,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情志变化密切相关,经前或情绪不佳时加重,经后减轻。常伴胸胁胀痛,烦躁易怒。舌质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痰瘀互结证: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边界不清的坚实肿块,质韧或韧硬,肿块可有刺痛、胀痛或无自觉痛,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变化不甚相关。月经可正常,部分月经愆期,或经潮不畅、色暗有块,或伴痛经。舌淡暗或暗红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粗张,苔白或腻,脉涩、弦或滑。 3.冲任失调证:多见于中老年妇女,肿块和疼痛程度与月经周期或情志变化关系不明显。常伴月经失调,如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行经天数短暂或淋漓不绝。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夜寐多梦,面色晦黯或黄褐斑。舌淡苔白,脉濡细或沉细;或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散结止痛。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芍药、枳壳、川芎、香附、陈皮、炙甘草等。

8位名老中医的治疗乳腺增生药方

8位名老中医的治疗乳腺增生药方 乳癖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慢性非化脓性肿块,临床以乳房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为主要表现。不同年龄的妇女皆可发生。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之的乳房囊性增生病和乳房纤维腺瘤等病。 乳癖 1.消核汤 【组成】炙僵蚕12克,蜂房9克,当归9克,赤芍9克,香附9克,橘核9克,陈皮6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解郁,和血消坚,调和冲任。 【主治】乳腺小叶增生症。一般服5-10剂可以获效,如未全消者可续服之。 【用法】日1剂,煎2次分服。 2.乳块消 【组成】丹参、橘叶各15克,王不留行、川楝子、土鳖虫、皂刺各10克。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主治】乳腺增生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或浓缩制成糖衣片47片,每日服12片,分2次服。3个月为1疗程,服1疗程效不显著者,每日剂量可增至24片。 3.乳癖内消丸

【组成】醋煅牡蛎15克,蒲公英9克,橘核叶各9克,大小茴香各 24克。 【功效】疏肝散结。 【主治】乳房结块,皮色不变,或大或小,按之稍痛,推之可动者。 对付乳腺增生,8位名老中医的治疗验方 2020-05-02 仁者医心... 转自一元堂中医张私有 修改 乳癖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慢性非化脓性肿块,临床以乳房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为主要表现。不同年龄的妇女皆可发生。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之的乳房囊性增生病和乳房纤维腺瘤等病。 乳癖 1.消核汤 【组成】炙僵蚕12克,蜂房9克,当归9克,赤芍9克,香附9克,橘核9克,陈皮6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解郁,和血消坚,调和冲任。 【主治】乳腺小叶增生症。一般服5-10剂可以获效,如未全消者可续服之。【用法】日1剂,煎2次分服。 2.乳块消

乳腺常见病科普宣传

乳腺常见病科普宣传 目录 1、乳腺增生 2、乳腺纤维瘤 3、急性乳腺炎 4、乳腺癌 5、其他乳腺疾病

乳腺常见病科普宣传 乳腺增生 症状特点: 疼痛:乳房周期性胀痛、刺痛或牵拉痛,常在经期加重,经后减轻或消失,连续三个月不能自行缓解;乳房疼痛与情绪和劳累成都有关。 肿块的特点:乳房一侧或两侧均可见;肿块呈结节状或条索状,边缘不清, 可活动,触压疼痛。 可伴有月经不调、情绪异常,少数患者会出现乳头溢液等。 易患人群: 1、多见于25-45岁中年妇女 2、好发于爱生气、情绪易波动的妇女。 3、大龄未婚或已婚未育。未哺乳者多发; 4、常用雌激素药品或美容保健品等人群均易发生。 乳腺增生特别是乳腺囊性增生易发生癌变,因此, 发生乳腺增生应及早治疗。乳腺增生治疗的最好方法 首先应从自身调节心情、心态、生活习惯开始。

乳腺常见病科普宣传 乳腺纤维瘤 症状特点: 肿块常为唯一症状,可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 部分肿块分叶状,表面光滑。质硬,无粘连,生长缓慢 或数年无变化,肿块无疼痛感。乳腺纤维瘤最有效的治疗 方法为手术。 易患人群:多见于18-25岁的女性,发病高峰在22岁左右。

乳腺癌 症状特点: 肿块较硬,生长快,不能活动、无触痛。 乳头呈现溃烂或回缩,分泌血性浆液。 皮肤出现“酒窝”或橘皮样改变或有菜花样溃疡。 腋下淋巴结呈沙粒样,淋巴结较硬。 易患人群: 居住在城市 35-45岁最为常见,45岁左右为高发年龄。 无婚姻史、无哺乳史 未生育或初次生产的年龄在30岁以上; 形体肥胖 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或绝经年龄晚; 有乳腺其它良性肿瘤史,乳腺组织增生;有乳腺癌家族史;长期多次或一次大剂量X线照射史 长期的精神压抑或剧烈精神刺激。

浅谈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浅谈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王敏1,张彬2 (1.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 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 通辽 028000)关键词:乳腺增生;研究;病因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4.01.032 0 引言 乳腺增生作为女性最为常见的乳房疾病,占乳腺疾病的70%以上。乳腺增生是25~50岁的育龄期妇女最常见和高发的疾病, 45岁左右为发病高峰[1]。目前乳腺增生发病年龄正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乳腺增生与乳腺癌之间关系密切,全国肿瘤会议将非典型乳腺增生列为乳腺癌的前期病变,因此对乳腺增生研究非常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乳腺增生的病因、诊断、治疗及进度等方面进行阐述。  1 乳腺增生症病因研究 1.1 内分泌失调 乳腺增生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2],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乳腺增生的发生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直接关系。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乳腺组织长期受到雌激素刺激,致乳腺实质增生,末梢导管不规则出芽,上皮增生,而且引起小管扩张和囊肿形成便可引起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导致乳腺组织结构发生紊乱。  1.2 传统医学辨证观点 近几年来传统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研究较多,其中中医学从辨证认治研究观点认为:乳房与肝肾两经的关系最密切[3]。乳腺病为肝郁气滞证致乳腺的内环境失调,使气血运行不畅,蕴结于乳房致乳中凝结成块,导致乳腺增生。蒙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病归蒙医“乳血症”范畴[4]。  1.3 其他因素 乳腺增生与病人性格抑郁、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内向、受过重大精神创伤等因素有着一定关系。此外,钱晶等[5]通过对乳腺患者研究分析得出脑力劳动者患有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而且这些不良因素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6]。 2 乳腺增生症的诊断 2.1 乳腺钼靶数字化 X 线摄影检查 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可观察到小于0.1毫米的微小钙化点,诊断准确性可达90%以上,可以比较准确地鉴别出乳腺的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具有简单、可靠、无创、痛苦相对较小、适于对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的检查等优点。  2.2 乳腺彩色超声诊断 彩色超声检查乳腺病变情况是一种快速、直接、简单的方法,具有无放射线辐射和实时动态等优点。彩色超声检查对乳腺脓肿、囊肿及囊性增生症的诊断具有优势。  2.3 乳腺近红外线扫描 乳腺近红外线扫描也具有物放射线辐射的优点,同时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取图像的局部灰度增强、放大、伪彩、灰度数值化能更清楚的了解肿物的形态大小、边界和血运情况,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价值[7]。  2.4 乳腺CT及核磁检查 CT射线放射剂量高于乳腺钼靶机。乳腺核磁检查敏感性很高,特异性中等。但乳腺CT及核磁检查费用较高,目前还不是常规检查方法[7]。  2.5 乳腺的病理学诊断 对各种检查筛查后高度怀疑恶性病变者或手术治疗患者可进行活组织切片检查。  3 乳腺增生的治疗 3.1 药物治疗 3.1.1 西医对此乳腺增生主要采用性激素类药物和碘制剂,性激素类药物应用后可能会进一步干扰人体的激素间的平衡,故而一般不把它们作为常规用药, 仅在症状严重时, 才考虑应用[8]。患者服用小剂量碘剂刺激垂体前叶,产生黄体生成激素,使卵巢滤泡黄体化,降低雌激素水平,从而恢复卵巢正常功能,但服用碘剂会影响甲状腺功能,目前很少应用。其他还有服用维生素来治疗乳腺增生[9]。  3.1.2 祖国传统医学对乳腺增生的治疗的研究较多,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乳腺增生取得较高成效,多根据辨证论治,但对乳腺增生的分型尚未统一,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中医学通过疏肝理气、调和冲任、活血化瘀治疗乳腺增生,如逍遥散、小金丸、乌鸡白凤丸、乳核饮、消癖 1 号、消癖 2 号、生化汤合金铃子散、乳胀消结汤、玄丹巴布剂等[10]。蒙医学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有蒙药乳腺1号、蒙药拉西纳木吉拉、三子汤、蒙药其察日嘎纳-17丸、乌力吉-18丸等[11] 3.2 手术治疗 乳腺增生的手术治疗不易被患者接受,因为手术治疗会牺牲乳房还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所以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12]。 3.3 其他疗法 3.3.1 中医外治法, 张秋万等[13]运用中药煎汤局部热敷治疗乳癖。通过用理气散结、活血化瘀为主的药物。买建修等[14]乳癖祛痛贴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有效率98.0%。 按摩法有循经推拿结合乳房局部按摩治疗乳癖、足底按摩治疗乳癖、由乳房边缘周围向以乳头为中心的指揉法按摩。王美芝[15]等用针刺配合艾灸、电针辨证治疗乳腺增生。 3.3.2 中西医结合疗法 张琣等[16]以平消胶囊配合六味地黄丸,张红武[17]采用口服三苯氧胺配合乳癖消汤治疗乳腺增生。 4 讨论 目前国内对乳腺增生的治疗还没确切药物,仍以中医药为主,药效肯定。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肿瘤学的也在飞速的发展,广大科研工作者对乳腺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也在不断开展,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参考文献 [1] 朱晓梅. 浅谈乳腺增生[J]. 中外医疗,2009,(05). [2] 苏富芳,饶媛媛.乳腺增生的现状成因研究及针对性预防措施[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08). [3] 王红梅,田春芳,耿刚.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2,(05). ·综述· (下转第65页)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概况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概况 【关键词】乳腺纤维囊性病中药疗法针刺疗法耳穴贴压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述文献 乳腺增生病(erythroplasia of mammarygland,EMG)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是非肿瘤性、非炎症性乳腺上皮增生性疾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现代医学又称为乳腺结构不良。一般认为其发病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关,由于卵巢的功能发生紊乱,体内黄体素减少,而雄激素相对增多,使乳腺导管及乳腺小叶上皮发生随月经来潮而出现增生和复旧不全。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乳腺增生病方面有了较大发展,治疗方法多样,效果显著,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与治则的研究 杨毅[1]从脏腑辨证角度论述了肝、脾、肾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在EMG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认为肝郁、肾虚为最基本的病因,肝郁、肾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陈铁汉等[2]认为气机失调是其发病机制,强调心神安宁则气和而志达,气机通畅则助痰化、瘀散,故在治疗上提倡养心调气法,以调心神、安心志、顺气机为第一要旨,佐以化痰、散瘀、解毒之品。李茂林等[3]认为EMG虽为肝郁与痰凝所致,但根据王孟英“治肺法”和叶天士“辛润通络法”拟润肺降气通络法治疗,不但疗效确切,且无耗气损血之弊。樊凤英[4]认为乳

房属冲任所主,冲任为五脏六腑之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均可致冲任失调而发病,冲任失调可由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肾亏所致,故治疗宜调摄冲任而补肾。 2 中医药治疗 2.1 辨证论治刘秀茹[5]分3型辨治EMG 80例。肝郁痰凝型: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药用:柴胡、香附、青皮、川芎、浙贝母、川楝子、延胡索各10 g,郁金、当归、赤芍药、夏枯草各15 g,丹参、玄参各20 g。冲任失调型:治宜调理冲任,软坚散结。药用:女贞子、墨旱莲、当归、白芍药、夏枯草各15 g,玄参、生牡蛎各20 g,延胡索、生甘草各10 g。肝肾阴虚型:治宜滋补肝肾,调理气机。药用:生地黄、白芍药、玄参各20 g,山茱萸、枸杞子、牡丹皮各15 g,青皮、陈皮、生甘草各10 g。各型均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总有效率97.5%。吕连凤等[6]分3型辨治EMG 146例。肝郁型:药用夏枯草、橘核各20 g,枳壳、川芎、延胡索、柴胡、甘草各10 g,赤芍药、香附、荔枝核、鳖甲各15 g。气滞血瘀型:药用三棱、莪术、夏枯草、生牡蛎各15 g,荔枝核、枳壳、王不留行、穿山甲、昆布、香附各10 g。肝郁肾虚型:药用女贞子、鳖甲、夏枯草、地骨皮各20 g,枸杞子、香附、龟版、山茱萸各15 g,穿山甲、三棱、荔枝核各10 g。各型均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总有效率91.78%。

九种常见乳腺疾病

九种常见的乳腺疾病: 1.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一般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由于哺乳方法不当、乳汁流出不畅,乳腺导管堵塞等情况下最易发生乳汁淤积,造成细菌繁殖;或在乳头破裂、乳头畸形或乳头外伤的情况下,细菌可从乳头逆行进入乳房而扩散至乳腺,引起感染。 2.慢性乳腺炎发病原因有两种:一是急性乳腺炎失治误治;二是发病开始即是慢性炎症过程,多因排乳不畅乳汁淤积形成硬结。其特点是起病慢,病程长,不易痊愈,经久难消;乳房内可触及肿块,以肿块为主要表现,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有压痛感,可以与皮肤粘连,肿块不破溃,不易成脓也不易消散;乳房局部没有典型的红肿热痛现象,发热、寒颤、乏力等全身症状不明显。 3.乳腺纤维瘤,为乳房内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与体内雌激素过高有关,可发生在一侧或两侧乳房内,一般为单发性。肿块为卵圆形或圆形,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肿块易被推动。 4.乳腺增生症,是一种良性疾病而不是癌,它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使乳腺组织中腺体末端乳管和腺泡以及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并伴有淋巴细胞浸润所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所致。临床上表现为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月经失调等症状。 5.多乳腺症、乳头内陷,多乳腺症又称副乳腺,较为常见。本病发生在正常乳腺以外,多出现在正常乳腺外上近腋窝处或腋窝内。副乳腺可随妊娠、经期等发生变化,出现肿痛、压痛,甚至泌乳等症状。副乳腺还可以同时出现多乳头畸形。多数不需治疗,但副乳腺也可发生癌肿,若出现病变或影响体形可手术切除。乳头内陷多为先天性畸形,重者需手术矫正,矫正手术不是解决哺乳问题,只是解决感染和美观问题。 6.乳腺囊肿又称为乳汁淤积症,是哺乳期因一个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内积存而成,临床上主要表现是乳内肿物。 7.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内最多的恶性肿瘤,早期为无痛性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组织界限不清,不易被推动。早期无自觉症状,多数被患者无意中发现。乳癌肿块增大时,则与皮肤粘连,局部皮肤可凹陷,呈橘皮样。癌肿侵犯乳管时,可使乳头回缩。 8.积乳囊肿,乳汁在乳腺内部淤积形成囊肿,多见于青年妇女,通常发生于哺乳期及停止哺乳后,病人常以乳腺肿块,轻微胀痛就诊,肿块边界清楚,光滑、有囊性感。B超检查可以确诊。伴感染则出现急性炎症表现,穿刺抽出乳汁性液体后,囊肿即可缩小,若穿刺后又充满则需手术治疗。 9.导管内乳头状瘤,以乳头溢液为主要表现,多为血性或黄色浆液体溢液,通过乳管内窥镜或导管造影可确诊,可行局部肿瘤切除治疗。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诊治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诊治 发表时间:2012-02-02T09:20:02.4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8期供稿作者:王红高希勇 [导读] 乳腺增生病在中医文献中最早的记载见于《中藏经》,以后历代医家对“乳癖”都有描述和认识。 王红高希勇(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医院 256400) 【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291-02 乳腺增生病是以腺泡上皮、导管上皮及纤维结缔组织一种或多种组织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乳房疾病,是非肿瘤、非炎症性的乳腺上皮增生性疾患,属于中医“乳癖”范畴。发病年龄集中于20~50岁,50岁以后发病率急骤下降。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房病的75%,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一般认为黄体素不足,使月经周期中乳腺增生和复旧不全,日久形成本病。目前临床对乳腺增生病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仅限于中医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中医治疗谈几点看法。 中医的病因病机 乳腺增生病在中医文献中最早的记载见于《中藏经》,以后历代医家对“乳癖”都有描述和认识。对于其病因病机,早在宋代的《圣济总录》中就认为此病的发生与“冲任不和”有关。明?陈实功则认为本病“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近代中医大多从肝气郁结论治,如清?余听鸿等,临床多采用疏肝解郁的治疗方法。至20世纪50年代,顾伯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冲任失调与肝气郁滞共同致病的观点,得到广泛的认同。现代医家认为乳腺增生病的发生由肝郁气滞,或肝肾虚损,冲任失调,或痰凝血淤而成。目前提出的学说较多,主要有以下观点。 1、情志内伤,肝郁气滞肝主疏泄、宜调达,肝经气郁,气血周流失度,气血凝滞、结聚成块。《高氏疡科心得集》:“肝气有所不停,胃见木之郁,惟恐来克,伏而不扬,气不敢舒,肝气不舒,而肿硬之成……”阐明了肝郁气滞,情志内伤在乳腺增生病的发病学上的重要影响。 2、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肾为五脏之本、元气之根,肾气、天癸、冲任三者构成的性轴,既作用于胞宫,又作用于乳房。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激发冲任通盛,冲任下起胞宫,上连乳房,因此肾气不足和冲任失调,既可以出现经期紊乱、经量减少、经色淡红等胞宫不充的症候,又可以发生乳房肿块、经前胀痛的乳腺增生病症候。因此,肾和冲任在乳腺增生病发生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痰淤凝结,乳络受阻乳房结块和乳房疼痛是乳腺增生病的两大主要症候,两者均由于血瘀而成。肝郁气滞,气滞必然导致血瘀;思虑伤脾,脾运失司,痰浊内生。痰浊与血瘀互结,阻于乳络而结成乳腺增生病。 4、阳明胃热,热伤血络阳明为多气多血之地,女子乳房属足阳明胃经,妇女气机常易抑郁,七情郁结日久则可以化热化火,阳明内热可以导致气血搏结不畅而成瘀,阳明经的痰瘀停滞于乳房,即可造成乳腺增生病。 总之,乳腺增生病的致病因素,并不只是限于以上4个方面。不过应当明确冲任失调为其最主要的病因病机。临床辨治尚需辨明冲任失调的主要因素是肾虚、脾虚或肝血虚,还是两脏、三脏同病。 辨证分型 1、肝郁气滞、脾虚痰结证主要证候为经前乳房胀痛,且有肿块,月经来潮即明显缓解。情志郁闷,经前烦躁易怒,胸闷嗳气,两胁胀满。乳房胀痛与肿块随情绪波动而变化;或见倦怠乏力,胸脘痞闷,食欲欠佳,或腹胀、腹泻。舌质淡、苔白,脉弦涩或濡细。 2、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证乳房胀痛且有肿块,多在经前加重,经后缓解。伴月经不调,经期提前或错后,月经量少,色淡,或伴有瘀块,面色少华,时而烦躁易怒,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濡细。 3、气滞血瘀证主要证候为心烦善怒,痛经,经血紫暗或挟瘀块。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刺痛。痛处较固定。疼痛常随情绪变化、月经周期变化而消长,而肿块则无明显消长。肿块常呈片状、块状,质较硬,表面不规则,触痛明显。舌淡红,边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脉涩。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复发率低。中医以整体观念对本病辨证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长期治疗与短期治疗相结合,标本兼治。从多方面、多角度起到调整内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以下主要说明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内治法。 辨证施治 1、从肝着手,以疏肝理气为中心:临证以疏肝理气为基本法则,在此基础上根据兼证的不同,分别辅以活血、化痰、扶正、散结等法。有医家针对病因病机,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调补冲任、软坚散结法自拟消癥散结汤,以柴胡、郁金、当归、木香、丹参、川贝、山慈姑、夏枯草为主药,随辨证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 2、从肾着手,以调理冲任为中心:持这种观点的医家认为,冲任失调是关键,治以补肾调冲为主,辅以疏肝化痰、活血化瘀等法。方选乳消散加减(药选柴胡、当归、赤白芍、山甲珠、王不留、橘叶、橘络、荔枝核等药物),疗效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从肝治还是从肾治,均应注意女性的特殊生理周期。也就是以下说明的月经周期疗法。 月经周期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体内各激素水平也相应发生变化。故近几年有人提倡按月经周期治疗本病。临床应用时可以将乳腺增生病分4期治疗, 1、增殖期活血止血、清热养阴; 2、分泌期软坚散结; 3、月经前期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4、月经期因乳腺增生患者月经不调,该期含月经早期和修复期两个阶段。根据月经早期患者有月经前期表现,故可给予月经前期方药治疗;月经末期患者常见于增殖表现,故可给予增殖期方药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有了较大发展,治疗方法多样,以辨

常见乳腺增生的几种类型

常见乳腺增生的几种类型 乳腺增生,传统中医认为它是由于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气滞血淤、痰凝成核所致,中医学称之为"乳癖"。 现代医学则认为,它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完全是由于妇女体内的激素周期性变化所导致。当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过高,黄体孕激素过少,或者这两者分泌不协调,就可以引起乳房中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正常情况下,每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妇女的乳房的腺泡、腺管和纤维组织,在每一个月经周期里,都要经历增生和复原的组织改变过程。由于这种改变,每一个妇女在每一次月经前,都有可能出现一侧或两侧乳房或轻或重的胀痛,月经过后胀痛又自然消失,这完全不 妨碍生活,学习和工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当机体在某此应激因素的作用下(如工作过于紧张,情绪过于激动,高龄未婚,产后不哺乳及患某些慢性疾病等),就有可能导致乳房本来应该复原的乳腺增生组织得不到复原或复原不全,外而外之,便形成乳腺增生,表现为增厚的乳叶和结节性颗粒,乳房胀痛及乳头溢乳等三大症状和体征。 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有的完全是生理性的,不需特殊处理也可自行消退,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有的则是病理性的,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不能掉以心,下面就按照乳腺增生不同的类型分加紧讲述其治疗。 1)乳痛症,也叫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在少女和年轻患者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的缘故,以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为待征,月经后疼痛自行消失。疼痛以乳房局部为主,但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腋窝,胸壁,有时甚至放射至户背部,常影响睡眠,工作与学习,由此而引起焦虑不安,情绪激动的患者还不少。这类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首先不必过度焦虑和着急,只要调整情绪,保持平衡,一般推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诊治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诊治 乳腺增生病是以腺泡上皮、导管上皮及纤维结缔组织一种或多种组织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 乳房疾病,是非肿瘤、非炎症性的乳腺上皮增生性疾患,属于中医“乳癖”范畴。发病年龄集 中于20~50岁,50岁以后发病率急骤下降。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房 病的75%,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一般认为黄体素不足,使月经周期中乳腺增生和复旧不全,日久形成本病。目前临床对乳腺增生病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仅限于中医对于本病 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中医治疗谈几点看法。 中医的病因病机 乳腺增生病在中医文献中最早的记载见于《中藏经》,以后历代医家对“乳癖”都有描述和认识。对于其病因病机,早在宋代的《圣济总录》中就认为此病的发生与“冲任不和”有关。明? 陈实功则认为本病“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近代中医大多从肝气郁结论治, 如清?余听鸿等,临床多采用疏肝解郁的治疗方法。至20世纪50年代,顾伯华教授根据多 年临床经验,提出冲任失调与肝气郁滞共同致病的观点,得到广泛的认同。现代医家认为乳腺 增生病的发生由肝郁气滞,或肝肾虚损,冲任失调,或痰凝血淤而成。目前提出的学说较多,主要有以下观点。 1、情志内伤,肝郁气滞肝主疏泄、宜调达,肝经气郁,气血周流失度,气血凝滞、结聚成块。《高氏疡科心得集》:“肝气有所不停,胃见木之郁,惟恐来克,伏而不扬,气不敢舒,肝气不舒,而肿硬之成……”阐明了肝郁气滞,情志内伤在乳腺增生病的发病学上的重要影响。 2、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肾为五脏之本、元气之根,肾气、天癸、冲任三者构成的性轴,既 作用于胞宫,又作用于乳房。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激发冲任通盛,冲任下起胞宫,上连乳房,因此肾气不足和冲任失调,既可以出现经期紊乱、经量减少、经色淡红等胞宫不充的症候, 又可以发生乳房肿块、经前胀痛的乳腺增生病症候。因此,肾和冲任在乳腺增生病发生学上 占有重要的地位。 3、痰淤凝结,乳络受阻乳房结块和乳房疼痛是乳腺增生病的两大主要症候,两者均由于血 瘀而成。肝郁气滞,气滞必然导致血瘀;思虑伤脾,脾运失司,痰浊内生。痰浊与血瘀互结,阻于乳络而结成乳腺增生病。 4、阳明胃热,热伤血络阳明为多气多血之地,女子乳房属足阳明胃经,妇女气机常易抑郁,七情郁结日久则可以化热化火,阳明内热可以导致气血搏结不畅而成瘀,阳明经的痰瘀停滞 于乳房,即可造成乳腺增生病。 总之,乳腺增生病的致病因素,并不只是限于以上4个方面。不过应当明确冲任失调为其最 主要的病因病机。临床辨治尚需辨明冲任失调的主要因素是肾虚、脾虚或肝血虚,还是两脏、三脏同病。 辨证分型 1、肝郁气滞、脾虚痰结证主要证候为经前乳房胀痛,且有肿块,月经来潮即明显缓解。情 志郁闷,经前烦躁易怒,胸闷嗳气,两胁胀满。乳房胀痛与肿块随情绪波动而变化;或见倦 怠乏力,胸脘痞闷,食欲欠佳,或腹胀、腹泻。舌质淡、苔白,脉弦涩或濡细。 2、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证乳房胀痛且有肿块,多在经前加重,经后缓解。伴月经不调,经 期提前或错后,月经量少,色淡,或伴有瘀块,面色少华,时而烦躁易怒,腰膝酸软、头晕 耳鸣、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濡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