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水土保持植物简介

常用水土保持植物简介

常用水土保持植物简介
常用水土保持植物简介

常用水土保持植物简介

1、三叶草,

2、南方护坡草种百喜草

3、柠条

小冠花

台湾相思

假俭草

马尾松

马棘

多花木兰

胡枝子

沙打旺

香根草

紫穗槐

狗牙根

沙地柏

狗牙根

◆ 狗牙根是最重要、也是分布最广的暖季型草坪草之一,又名行义枝、拌根草(上海),爬根草(南京)。我国黄河流域以南、新疆的伊犁、喀什、和田亦有野生分布。

◆狗牙根为禾本科狗牙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发达的根状茎和匍匐枝,匍匐枝扩展能力极强,狗牙根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热(可耐43℃的高温),稍耐荫,有一定的抗旱、抗盐碱能力,侵占性和抗杂草侵入能力很强,但不耐寒,易遭受雪霜冻害。在日均温24℃以上时生长最好,当气温下降到6-9℃,生长缓慢;-2-4℃时,地表上的茎叶枯黄;气温低于-14℃,地上部植株大多凋萎枯死,常以匍匐茎和根茎越冬。狗牙根的适应性、生长势和扩展性强,在年降水

量600-1600毫米的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生长良好。狗牙根耐践踏,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在轻盐碱地上也生长较快。

◆狗牙根在我国广泛用于高尔夫球场的果领、发球台、球道、高草区及其他高强度践踏的运动场、庭院、公园、机场、道路和水库堤岸等草坪绿地及水土保持。

◆狗牙根草坪的建植可用种子直播,也可用匍匐茎或根茎等方法进行无性繁殖。用种子直播时,由于狗牙根种子细小,播前需要精细整地。种子在日均温大于18℃时发芽最好,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规律确定播种时间。播种量为10-12克/平方米,播后10-14天出苗。狗牙根的根系较浅,气候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适宜的修剪高度为1.5-4.0cm。

紫穗槐

豆科多年生落叶丛生小灌木,又称绵槐、鼬荻、紫花槐、紫翠槐。是优良绿肥及茎条材兼用作物。原产美国东部、中部和南部以及墨西哥一带,世界各大洲都有种植。也可作庭园植物种植。

根系发达,一年生实生苗,主根可深入土层0.7m,水平根幅达1m,3年生的根长在1m以上,根系有70-80%分布在0.6m以内土层中。根无萌芽能力,不能用分根法繁殖。茎为通直茎条,无分枝,萌芽力强,割条后老枝条基部可萌发出2-4枝茎条,连续低茬割3-4次的株丛基部上,可萌发出20-30个茎条。叶为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片卵圆或椭圆形,全缘,网状叶脉。穗形总状花序,花黑紫色或紫蓝色,盛开时有

异香,是良好的蜜源,旗瓣倒卵形,卷成筒状,无翼瓣和龙骨瓣,荚果弯月形,成熟后为棕褐色,有瘤状腺胞,内藏挥发油,含香油精2.5%左右,可作调香原料。种子黄褐色,具蜡质光泽和特殊气味,千粒重约20g,含油10%左右,可提取香油精和油脂等。耐盐碱,在根际土壤含盐量0.3-0.5%时能正常生长。抗旱、耐涝,再生性强,耐刈割。繁殖方法直接育苗移栽和播条,一般以春播为好,如土壤水分充足,春播和夏播皆可。

凡用种子繁殖,播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方法是用草木灰水或食盐水,也可用温水浸种,浸后的种子,用清水淘洗干净,可直接播种。插条繁殖以雨季为宜,选用二三年生枝条,在其中下部剪成15-20cm插条进行插植。行距一般1m以上,株距50-100cm。

香根草

香根草(Vetiver zizanioides),又名岩兰草,原产于我国南方、印度、巴西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1986年开始,世界银行将该植物作为水土保持的理想草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推广,目前已有160多个国家应用和推广香根草。1988年,香根草进入中国,1989年中国香根草网络成立。目前在江西、福建、江苏、广东等省已有多项水土保持项目成功利用了香根草。

废弃垃圾场种植香根草,不但起到绿化覆盖作用,还能吸收大部分污染物。

塌方的公路护坡通常要用工程办法来解决,而种植香根草6个月

以后,可以不用石头水泥,不但成本减少1/10,而且美观、牢固、持久。

当今世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世人所关注,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也颇为令人担忧。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源和大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采矿对环境的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香根草生态工程" ,也许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极有可能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专家说,使用香根草的工程,在同样效果前提下只需传统工程方法造价的1/10-1/5,而由此带来的生态效益是传统土木工程所不具备的。

香根草是一种适应性强、生物量大、易种好管的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纵深发达,通常有2-3米,甚至5米,能牢固地固着土壤;地上部分簇生成丛,茎秆坚硬,相当于同等粗度钢筋强度的1/6,等高密植,形成致密的绿篱带,通常可拦截60%的地表径流和90%的泥沙,俗称"生物坝";能抵抗贫瘠、强酸、强碱和金属污染,能在长期干旱或渍水情况下存活。由于它在山坡地水土保持、持续农业、海滩、河岸固沙以及在治理污染、土工工程防护、鱼畜饲料、菌草及工艺编织品开发利用,以及在造纸和燃料使用等方面存在巨大应用潜力和经济价值,目前被国际评估委员会确认为世界上71项持续发展技术中最为优秀的项目,并荣获John Franz持续奖,受到各国政府、科学家和生产者的高度重视。全球已形成了国际香根草技术服务网络,包括区域性网络和国家级网络,从非洲的南部和西部、拉丁美洲、亚洲太平洋国家,一直到欧洲。

香根草已不仅仅是农学家的研究对象,它正吸引着环境学家、化学家、工程学家、水文学家、水利学家及其它专家投身到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香根草的神奇作用

1. 水土保持功效独到

目前对香根草的研究利用90%集中于水土保持,使用香根草防治水土流失的国家达68个之多。由于香根草具有强大的根系,在缓坡地上可形成土壤根结性植物篱,一方面拦截了降雨冲涮的泥土,另一方面可形成等高植物篱笆,根系穿透土壤增加了土壤渗透性,使大部分降雨能更好地渗透到地表之下,减少了地面径流和土壤养分流失,提高了农地的含水量,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香根草在中国南方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也得确证,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夏汉平副研究员等专家分别在105国道从化市良口、吕田路段和广州市一环路天鹿湖路段进行试验研究表明:香根草可使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分别下降60%和93%,土壤含水量上升4%-42%,雨季中香根草可使0-20厘米、20-40厘米土层含水量分别提高20.3%、4.1%,旱季增幅更大,分别为42.1%和13.3%。

2. 海、河岸防风固沙

由于香根草有强大的根系(可达地下2~5米),可快速生长(高可达3米以上),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并且耐盐碱、耐湿、耐旱、耐瘠薄和耐热,在恶劣的土壤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被农学家称为"先锋植物",在实践中用于海岸、河岸的防护已得到成功运用,在福建平潭

岛常年七级以上大风,风蚀现象十分严重,风沙土占土地面积90%,种植香根草活篱笆可以收到显著的防风固沙效果,在荒漠化达60%-70%的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种植香根草可以作为恢复植被的先锋植物。

3、治理与控制污染

国内外的科学家正在用香根草作试验植物,用于控制污染,澳大利亚专家Truong研究表明:香根草耐盐碱,在可交换性盐浓度达33%时仍表现正常,pH3.8的酸性土壤,AL3+浓度高达68%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对一般作物来说AL3+浓度15%就相当高了),在高浓度的砷、铅、镉、铝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并可用于酸性硫酸盐土的整治。夏汉平等专家研究表明,香根草有能力减少交换性AL3+的含量,吸收有毒元素。因此在土壤被重金属、放射性物质污染或因开矿等其它工业、研究设施、地下掩埋物、废弃物污染后,种植香根草极有利于土壤的复垦。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陈怀满等专家研究表明香根草还是一种净化富营养水体的优良植物,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此外香根草也被用来净化垃圾渗滤液,特别是用在养猪场粪便排污方面。

4.菌草利用及药用保健

香根草大面积推广种植,除了改善生态环境外,还有其它方面开发利用的潜力。如福建省平潭县林占禧研究利用香根草培育食用菌的技术,至目前为止已成功栽培出食用菌、药用菌种类有香菇、毛木耳、黑木耳,后形木耳、金针菇、平菇、凤尾菇、茶薪菇、猴头菇、竹荪、巴西蘑菇、灵芝等12种,这一技术现已较为成熟,被认为是开辟了新一代培养料,能较好地解决了食用菌生产与林业生态平衡之间的"菌林

"矛盾,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可靠途径。这项技术被国家列为星火重点项目进行推广,也得到国外16个国家政府的认可和推广。

5.饲料开发利用

香根草是一种牲畜可食用性草,在幼嫩时牛、羊均喜欢食用。研究表明,香根草茎叶中含有动物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类、矿质元素等,可以用作饲料原料进行开发利用。此外香根草作为菌草利用后的废料也富含营养成分,其中还有优质的菌体蛋白质,这同样可作为优质菌体蛋白质饲料。据研究表明香根草粗蛋白含量为7.31%,粗脂肪为1.97%,粗纤维为34.5%,比稻草(粗蛋白4.5%、粗脂肪1.46%、粗纤维32.4%)要高,香根草喂牛,采食率达90.9%以上,喂鱼采食率高达71%。

6.菌根作用及土壤改良

最新研究表明,香根草的根际周围含有十几种根瘤菌。香根草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可能与其根系周围菌根有一定的关系,利用这一特性可用来改良土壤,改善恶劣环境。夏汉平等专家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确证了香根草具有改土作用,种植香根草29个月后,土壤大多数性质发生了改变。香根草为热带、亚热带大量退化土地生产能力的恢复提供了希望。

7.土工工程上的应用

由于香根草根系发达,其纵向伸长可达2~5米,在其纵向生长的

同时可以相互交错形成网状根,具有强大的固结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代替工程措施。试验表明:香根草具有很强的张力(平均为75MPa),为钢强张力的1/6,而造价成本仅是传统土木工程的1/10~ 1/5。正因为如此,香根草在土壤深层的网状根系与土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具有1/6钢强度的抗拉能力,从而使土壤抗冲击能力得到了加强,大量的根系增强了土壤的抗剪、切力和土体粘附力,提高了斜坡的稳定性,减轻了侵蚀。

8.其它用途编织工艺品:由于香根草茎叶直立性强,生物量大,粗纤维含量高,具有一定的韧性,因而其老叶适于编织工艺品。

提取香精油:香根草的根系含有香精成分,可提取利用香精,主要成分岩兰草醇是C15H220,经提取可驱虫、杀菌并具有一定的香味。

造纸原料:香根草可作造纸材料,这一用途的推广可以节约木材,减少对森林的砍伐,有利于人类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沙打旺

沙打旺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直立黄芪、麻豆秧等。原产中国,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北部的沙土地及黄河故道上均有分布。在内蒙古以及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广泛栽培,是饲草、绿肥、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兼用作物。

沙打旺为直根系,主根粗长,侧根较多,主要分布在20~30厘米的土层内,根幅达150厘米左右,根上着生褐色根瘤。

沙打旺为喜温抗寒植物,从发芽出苗到开花成熟,所需10℃以上的有

效积温不能低于3500℃。适宜的生长区域为温带,但因抗寒能力强,也能顺利生长在寒温带。据测定,幼苗与成株在生长期间能忍耐–3℃~–4℃的低温,播种当年,幼苗长出4片真叶时,能在-30℃的条件下安全越冬,成株能在-37℃地区安全越冬。沙打旺属中旱生植物,根系发达,适应性很强,抗旱、抗盐、耐贫瘠,还能固定流沙,因而也是干旱地区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沙打旺抗风沙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抗盐能力

胡枝子

豆科胡枝子属植物,多年生小灌木,又名二色胡枝子。肥、饲兼用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

根系发达,茎直立、粗壮,高一米以上,多分枝。羽状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较大,倒卵形或圆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有紫、白二色。荚果倒卵形,疏生柔毛,荚不开裂,每荚含一粒种子,千粒重8g左右。

◆ 耐荫、耐旱、耐寒、耐瘠薄。再生性强。春播或夏播,可直播或育苗移栽,行距70-100cm。播深2-3cm,每公顷播量7.5kg,撒播的可增至22.5kg。

◆ 鲜草中含干物质13.6%,粗蛋白质4.6%,粗脂肪0.8%,粗纤维

2.1%,无氮浸出物4.8%,灰分1.3%。主要用于放牧或刈割,晒制干草。纤维素含量高,含单宁,故适口性较差。夏季枝叶可压绿肥,花美丽可供观赏,枝条可编筐,亦可用于水土保持,是改良低产山地及水土保持的优良灌木。

多花木兰

◆ 豆科木兰属多年生灌木植物,植株高2.5~4米,枝条密生,枝叶有白色丁字状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数为5~15个,倒卵形,长1.5~4厘米,宽1~2厘米,小叶柄长约1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花轴较叶片长,为2.5~16厘米,每个花轴着生小花20~90朵,花为桃红色,长约5毫米,英果条形,棕褐色,种子呈矩圆形,淡褐色。千粒重7.03克,

◆ 多花木兰适应性广,栽培不择土壤,适宜于亚热带和温带广大地区。当年播种苗,到越冬前林高可达1.6米。3~5年龄的植株高2.5~4米之间,枝叶多而密,覆盖度大,根系发达,固土力强,抗旱、耐瘠,寿命长,是生物围栏和水土保持的良好树种。

◆ 再生力强,多花木兰的茎干和根颈着生大量的休眠芽,冬季和早春离地面10~20厘米的主茎部位刈割后,三月底至四月初,即从根茎和茎干上发出大量嫩枝芽。平均每株新发嫩芽6.9个,平均高40.9厘米。嫩枝生长快,日平均速度1.13~1.2厘米。在花蕾期前,枝叶比小,叶占53.6%,枝占46%。在现蕾开花后,嫩枝芽生长速度减慢,枝叶比逐渐增大。

◆ 抗逆性强,多花木兰是落叶灌木植物,冬季呈休眠状态,越过冬季严寒。夏季其强大的根系吸收深层土壤水份,渡过伏旱秋旱。0~40厘米土壤含水量为16.2%,除苜蓿外,大多数豆科植物凋萎干枯或萎蔫卷筒状态,而多花木兰仍然是青枝绿叶,表现旺盛的生命力。

◆ 多花木兰种子的硬实率较高,播种出苗率低。为了提高种子的出苗率,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一般采用机械磨擦法,少量的种子可用浓硫酸浸泡十分钟,洗去酸液,凉干播种。

◆ 播种地应耕翻,适当增施磷肥,山坡地应结合水土保持,沿水平地面整成梯地播种。平地播种的方向,以东西行为宜,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条播行距0.5~0.7米。每亩播量1~1.5公斤,播深2~3厘米。移植在早春进行,一般以1~2年龄的苗为宜。挖苗时要注意深挖,以防伤害根系,幼苗注意中耕除草。立地条件不好,可以点播、穴栽,形成片林。

◆ 多花木兰属中生灌木植物。植株最高可达4米左右,可在每年深冬和早春结合收种时刈割一次,既可提供生活能源,又可使植株变矮,加快更新繁殖。

马棘

◆ 别名野蓝枝子,狼牙草, 豆科木兰属小灌木,高60-90cm,单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5mm,具小叶7-11,椭圆形、倒卵形或倒卵椭圆形,两面均被白色丁字毛;叶柄和小叶柄散生丁字毛。总状花序腋生,长3cm,花开放后较叶长;花梗长1mm,花萼钟状,5裂;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长5mm,旗瓣外面有白色短柔毛;子房有丁字毛,荚果圆柱形,幼时密生丁字毛,种子肾形。

◆ 马棘为中生植物,习生于海拔800-2000m的山坡、草坡、灌丛中以及溪边。

◆ 分布于我国陕西、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主要用于公路护坡,堤岸、山体等植被恢复。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长绿乔木,一年生枝淡黄褐色,无毛,冬芽褐色。针叶2针一束,细柔,长12-20cm,树脂管4-7个,边生,叶鞘宿存。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长4-7cm,直径2.5-4cm,成熟后栗褐色,种鳞的鳞盾平或微肥厚,微具横脊,鳞脐微凹,无刺尖,种子长卵圆形,长4-6毫米,种翅长1.6-2cm。

分布于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以南,西至四川中部、贵州中部和云南东南部,越南北部有人工林。树干为割去松脂,提炼松香和松节油的主要原料,种子含油约30%可食用。植株各部均能入药。

植物名称:假俭草

别名:苏州阔叶子草、死攀茎草、百足草、蜈蚣草

拉丁名:Eremochloa ophiuroides 科名:禾本科

属名:蜈蚣草属适应地区:长江流域以南

生态分类:地被植物 > 草本地被植物观赏分类:观叶类形态特征:叶片线形,长2至5厘米,宽1.5至3毫米。以5至9月份生长最为茂盛,匍匐茎发达,再生力强,蔓延迅速。根系深较耐旱,茎叶冬日常常宿存地面而不脱落,茎叶平铺地面平整美观,柔软而有弹性,耐践踏。花序总状,花矮,绿色,微带紫色,比叶片高,长4至6厘米生于茎顶,秋冬抽穗,开花,花穗比其他草多,远望一片棕黄色,非常壮观,种子入冬前成熟。

生长习性:喜光,耐阴,耐干旱,较耐践踏

繁殖培育:与其他草地植物略同,入冬种子成熟落地有一定自播能力,故可用种子直播建植草坪,无性繁殖能力也很强,习惯采用移植草块和埋植匍匐茎的方法进行草坪建植,一般每平方米草皮可建成6至8平方米草坪。

景观用途:

运动场草坪、固土护坡

沙地柏

别名:新疆圆柏,叉子圆柏

拉丁名:Sabina vulgalis

科名:柏科

属名:圆柏属

适应地区:西北、内蒙古、华北

生态分类:木本植物 > 常绿灌木类

观赏分类:观叶类

高度范围:0.8 (M)

形态特征:匍匐状灌木,枝斜上

生长习性:阳性,耐寒,极耐干旱,生长迅速

台湾相思

--------------------------------------------------------------------------------

植物名称:台湾相思ffice ffice" />

别名:相思树、相思子、台湾柳

拉丁名:Acacia richii

科名:含羞草科

适应地区:华南、台湾

观赏分类:荫木类

特征:分枝粗大。复叶退化为一扁平的叶状柄,形似柳叶。头状花序单生或2-3个簇生于叶腋。花黄色,有微香。荚果扁平,暗褐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浙江地区(洞头)盛花期7-8月。树高可达ffice:smarttags" />15m,胸径40~60cm.全株无毛,树皮灰褐色,不裂,小枝无刺.幼苗具有羽状复叶,长大后,小叶退化,叶柄变为叶状,革质,披针形.根系发达,具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萌发力强,生长迅速.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耐干旱,能改良瘠薄的酸性粗质土和沙质土.台湾相思适应于闽南地区亚热带气候,是杉木、马尾松和湿地松混交林的伴生树种,

也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

生长习性:最喜光,不耐庇荫,畏寒。喜肥沃的土壤。极耐干旱和瘠薄,不怕河岸间歇性的水淹或浸渍。根深材韧,抗风力强。具根瘤,能固定大气中游离氮,可改良土壤。萌芽力、萌蘖力均强。

繁殖培育:用播种繁殖。

景观用途:台湾相思树冠婆娑,叶形奇异,花黄色、繁多,盛花期一片金黄。适宜园林布置、道路绿化,更是荒山绿化、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

小冠花

--------------------------------------------------------------------

------------

别名多变小冠花,为蝶形花科小冠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27片,小叶长卵圆形或倒卵圆形。茎杆中空有棱,分枝多,匍匐,半匍匐生长。长90-150厘米,自然株丛高25-50厘米。根系发达,主根一年后入土深度达80厘米,水平蔓延能力强,侧根横向穿走达1米以上,根上生不定芽,可形成新的植株和地下茎。花期5-7月,伞形花序腋生,大多由14朵小花环状排列于花梗顶端呈冠状。花色由先期粉红色变为后期的紫红色,故名多变小冠花,果熟期8至9月,荚果,细长如指状,具明显荚节,长2-3厘米,共3到12节,节易断,每节含一粒种子。种子小而尖,细长肾状,红褐色。千粒重4.1克,每公斤种子约24万粒。

柠条

--------------------------------------------------------------------

------------

柠条为豆科锦鸡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根系发达,入土深达5-6m,最深可达标9m,水平伸展可达20m。喜生于固定、半固定沙地,在流动沙地、覆沙戈壁或丘间谷地、干河床边都能生长。抗寒、耐热,根系强大,入土深,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水分,抗旱性很强。柠条抗逆性突出,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优良灌木。由于其枝繁叶茂、营养丰富,又是良好的饲用植物。

南方护坡草种百喜草

百喜草又叫巴哈雀稗,属禾本科雀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暖季型草种。原产于南美洲,现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广泛种植,是世界著名的多用型水土保持草种。百喜草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迅速,能耐一定程度的高温和干旱,耐修剪、耐践踏、较耐阴、抗微霜的特点,目前全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几乎都引种栽培了这一植物。美国自1913年引种以来,已经覆盖了美国东南部几百万公顷的草地。台湾1953年引入,被确定为水上保持首选草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目前已成为岛内分布最广、用途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草种。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引种以来,已推广到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8个省区,用于公路护坡和水土保持。

百喜草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长势最好。多为基生叶,平展或折叠,边缘具有短柔毛,叶片扁平且宽,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种植当年根深可达1.3米以上,并且具有强劲粗壮的短匍匐茎,在稀土矿尾沙地或风沙化土地上,种植第二年单株产生的匍匐茎分蘖多达30多个,能形成致密的草皮,有效限制其他杂草的侵入。由于百喜草匍匐茎紧贴地表,根系深,穿透力强,对土壤有一定的固着力,所形成的草皮能有效栏截雨水并使其下渗入土,使得土壤的含水量增加,因而具有较强的防止土壤冲刷和固土护坡的能力,尤其在缓坡地上表现出相当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此外,百喜草比狗牙根对土壤的适应性要广,在干旱贫瘠、土壤pH值为4.6-6.0的酸性红壤土、黄壤土上都能生长良好。耐水淹性强,抗旱。在肥力相对较低的干燥土壤和砂质较多的土壤上,其生长能力比其他多数禾本科植物都强。百喜草抗病虫害能力尤其强,最适合在贫瘠土壤中栽植。

百喜草类型繁多,主要栽培品系有Pensacola、Argentine、Tampa、

Wilmington、Tifton -7、Tifton -9、Wallace、Parayuay等。通常,人们还根据叶的宽度将百喜草分为两类:其中把叶宽小于0.65厘米的称为窄叶种,大于0.65厘米者称为宽叶种。我国引进的百喜草品种多为窄叶型的Pensacola,窄叶种的耐寒、耐阴性强于宽叶种。

百喜草强大的固土能力以及耐贫瘠的特性使得百喜草成为在南方广泛

用于水土保持的草种之一。除此之外,百喜草还可以用作草坪、牧草、生态恢复等。百喜草的种子卵圆形,有密封的蜡质颖苞,播种时要划破种皮。播种量每平方米10至15克。另外,要特别注意百喜草发芽的适温为20℃至35℃。—定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播种,低温下播种百喜草不萌发。

三叶草

【科别】豆科

【学名】酢浆草Trifolium repens L.

【别名】苜蓿草车轴草

【科属】豆科(Leguminosae)三叶草属(车轴草属,Trifolium)

【原产】小亚细亚南部和欧洲东南部。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分布最广的一种牧草,也可兼作绿肥。

三叶草是具有广泛栽培意义的一类重要牧草作物,也是重要的绿肥与水土保持植物。西欧、北美、大洋洲栽培面积最大,前苏联次之,中国常见野生种与引入种有8种,其中栽培较普遍的种有红三叶、白三叶与绛三叶等。

三叶草的花籽很好玩的,就像指甲草花籽的感觉。成熟后只要轻轻的碰一下花种子的外壳,就可以听到哔哔啪啪的声音,然后那些小种子就被发射到四面八方去了。其实幸福就像三叶草一样,离我们很近。当你伸出手去碰触它的时候,就会听到哔哔啪啪的、快乐的音乐……

白三叶又名白车轴草。16世纪后期荷兰首先栽培,现温带地区广泛分布。中国淮河以南和西南地区均有栽培。多年生草本,着地生根。茎细长而软,匍匐地面,植株高30~60厘米。叶柄长,小叶倒卵形或近倒心形,叶缘有细锯齿。头状花序,着花10~80朵,白或淡紫红色。荚果倒卵状矩形,每荚有种子3~4粒。种子近圆形,黄色,千粒重0.5~0.7克。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广,耐酸性强, pH4.5的土壤仍能生长,除盐碱土外,排水良好的各种土壤均可生长。再生性好,耐践踏,属放牧型牧草。开花前,鲜草含粗蛋白质5.1%,粗脂肪

0.6%,粗纤维2.8%,无氮浸出物9.2%,灰分2.1%。产量虽不如红三叶,但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也较高。

第五节排水沟的设计水位和排水沟断面设计

一、排水沟的设计水位

设计排水沟,一方面要使沟道能通过排涝设计流量,使涝水顺利排入外河;另一方面还要满足控制地下水位等要求。

排水沟的设计水位可以分为排渍水位和排涝水位两种,确定设计水位是设计排水沟的重要内容和依据,需要在确定沟道断面尺寸(沟深与底宽)之前,加以分析拟定。

1.排渍水位(又称日常水位)

这是排水沟经常需要维持的水位,在平原地区主要由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防渍或防止土壤盐碱化)所决定。

为了控制农田地下水位,排水农沟(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排渍水位应当低于农田要求的地下水埋藏深度,离地面一般不小于1.0~1.0m;有盐碱化威胁的地区,轻质土不小于2.2~2.6m,如图8-7所示。而斗、支、干沟的排渍水位,要求比农沟排渍水位更低,因为需要考虑各级沟道的水面比降和局部水头损失,例如排水干沟,为了满足最远处低洼农田(见图8-8)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其沟口排渍水位可由最远处农田平均田面高程(A0),考虑降低地下水位的深度和斗、支、干各级沟道的比降及其局部水头损失等因素逐级推算而得,即

常用水土保持植物简介

常用水土保持植物简介 1、三叶草, 2、南方护坡草种百喜草 3、柠条 小冠花 台湾相思 假俭草 马尾松 马棘 多花木兰 胡枝子 沙打旺 香根草 紫穗槐 狗牙根 沙地柏 狗牙根 ◆狗牙根是最重要、也是分布最广的暖季型草坪草之一,又名行义枝、拌根草(上海),爬根草(南京)。我国黄河流域以南、新疆的伊犁、喀什、和田亦有野生分布。

◆狗牙根为禾本科狗牙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发达的根状茎和匍匐枝,匍匐枝扩展能力极强,狗牙根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热(可耐43℃的高温),稍耐荫,有一定的抗旱、抗盐碱能力,侵占性和抗杂草侵入能力很强,但不耐寒,易遭受雪霜冻害。在日均温24℃以上时生长最好,当气温下降到6-9℃,生长缓慢;-2-4℃时,地表上的茎叶枯黄;气温低于-14℃,地上部植株大多凋萎枯死,常以匍匐茎和根茎越冬。狗牙根的适应性、生长势和扩展性强,在年降水量600-1600毫米的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生长良好。狗牙根耐践踏,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在轻盐碱地上也生长较快。 ◆狗牙根在我国广泛用于高尔夫球场的果领、发球台、球道、高草区及其他高强度践踏的运动场、庭院、公园、机场、道路和水库堤岸等草坪绿地及水土保持。 ◆狗牙根草坪的建植可用种子直播,也可用匍匐茎或根茎等方法进行无性繁殖。用种子直播时,由于狗牙根种子细小,播前需要精细整地。种子在日均温大于18℃时发芽最好,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规律确定播种时间。播种量为10-12克/平方米,播后10-14天出苗。狗牙根的根系较浅,气候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适宜的修剪高度为。 紫穗槐 豆科多年生落叶丛生小灌木,又称绵槐、鼬荻、紫花槐、紫翠槐。是

水土保持常绿草籽的介绍

水土保持常绿草籽的介绍 高羊茅草坪的建植技术:高羊茅是禾本科羊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丛生型禾草。高羊茅的生长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耐寒能力和耐热、耐旱及耐潮湿能力均很强,在pH值为4.7-9.0的土壤上都能生长良好,最适宜的pH值为5.7-6.0。近几年来,由于引进的新品种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高羊茅在夏季的表现令人满意。 在我国的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由于其较长的绿色期,高羊茅草坪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高羊茅在这一区域能保持常年绿色。选择春茵的优质草种,能有效提高草坪的抗逆性。 一、高羊茅草坪的建植由于高羊茅为丛生型禾草,不能采用无性繁殖方法来进行草坪建植,通常采用种子播种。播种期在春季或秋季较为适宜,春季播种应采用增加播种量来抑制大量杂草的滋生,高羊茅草种的通常播种量为35-40g/m2;当用于高尔夫球场的球道及发球台,其播种量为50- 70g/m2;如果建植的草坪是运动场等需频繁践踏而使其可能出现草坪损坏时,应考虑混播15-20%的草地早熟禾,以利于草坪的修复。播种前首先需要将坪床平整好,疏松的表面土壤应至少达20厘米的厚度,清理出土壤表土中的土块、砂石及其他植物根茎等,以保证播种坪床的平整一致;在南方的粘性土壤地区,如果为运动场建植草坪,应在表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过滤后细沙,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土壤营养状况较差的,在表土中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或复合肥。坪床整平后即可播种,大面积的地块可分成若干个小地块,并根据每个较小地块的面积,准备好相应数量的种子分别进行播种;为了保证播种的均匀度,还可将种子分成两份,从垂直的两个不同方向各播一次;如果有可准确控制播种量的播种机,可一次播完。种子播完后,可用铁锹将坪床轻轻拍实,以使种子与土壤颗粒充分接触。播种后要加强坪床的喷灌,在种子出苗前,应保证坪床的湿润,高羊茅草种播后7-10天即可发芽,发芽后适当减少喷灌次数,以利于幼苗扎根。 二、高羊茅草坪的养护管理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方案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方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丹巴县大渡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半扇门沟、宅龙沟) 水 土 保 持 林 草 措 施 四川顶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9月 一、工程概况

丹巴县大渡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中的半扇门沟和宅龙沟位于大渡河一级支流小金川河的左岸,本工程为项目区内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工程主要整治内容表 二、编制要求: 1、整地采用穴状整地方式,坑口直径0.6m,坑深0.6m; 2、造林时间选择在春、秋两季。栽植方法采用“穴植”,技术要求是“三填、两踩、一提苗”。 3、抚育管理包括间苗定苗、松土除草,促进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除蘖平

茬,在栽植后1~2年,应选留一生长健壮、干形通直的主干,将其余的萌蘖条去掉;修枝整形,宜在初冬和早春树木休眠期进行,幼树修枝强度宜小,大树可适当加大;及时浇水、施肥、防虫及补植,成活率低于40%的,必须重栽。 种植规格、要求及需苗量 三、施工工序 园林绿化种植的施工顺序一般为: 地形细整—→定点放线—→乔木栽植—→灌木种植—→地被草坪栽植—→施工期养护—→养护管理期养护—→竣工验收移交 (1)、选材 1、表土、肥料、水等应符合本工程要求; 2、植物品种 2.1所有植物应考虑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在呼和浩特市周边地区及东北、山西等省份符合本工程设计要求效果的苗木,带冠种植;适合于当地气候条件易于生长的、并有丰满干枝体系和苗壮的根系。植物应无缺损树节、擦破树皮、受风冻伤害或其他损伤,植物外观应显示出正常健康状态,能承受上部及根部适当的修剪。 2.2乔木应具有挺直的树干,发育良好的枝杈,根据其自然习性对称生长。不应有大于直径20cm未愈合的伤痕。 2.3运到现场的乔木高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其胸径应按施工图纸要求。 2.4露地栽培花卉应符合设计要求。 (2)、地形细整

水土保持措施

第1章水土保持措施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有少量的扰动。采用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有: (1)部分开挖段采用袋装土临时拦挡,后期拆除。 (2)弃渣场防治区:按照“先拦后弃”原则,弃渣前布设拦挡措施,弃渣完毕,及时种草种树,恢复与优化生态环境。 1.1水土保持一般规定 (1)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与临时防护措施,严格控制施工用地,严禁随意扩大占压、扰动面积和损坏地表、植被,保护施工场地周围的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包括塘、沟、渠等);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制度,在满足施工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将挖填施工安排在非雨日进行;土石方作业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弃土弃石就近平整碾压处理,多余渣土运至监理指定地点堆放,不得随意弃置。 (2)水土保持工程“三同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因开挖、填筑、占压等活动影响而降低或丧失水土保持功能的土地,切实做到水土保持防护工程与主体工程施工同步进行。 (3)加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根据施工特点,对施工场地事先采取永久或临时的拦挡、排水等水保措施;在施工区及其周围设置截排水沟,拦截并排走场地内及周边汇水,在排水出口处设置沉沙池滞蓄径流携带的泥沙,并及时对其进行清理,降低降水及地面径流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弃渣前需先做好渣场的拦挡与排水设施,遵循“先挡后弃”的原则。 (4)确保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工程各开挖填筑坡面及时进行有效的防护和绿化;配合业主对施工区的空地采取植树、种植灌草等绿化措施,改善区内自然环境;实施时所需苗木尽量采用本地乡土树草种,种植过程中科学使用保水剂、长效肥、微量元素等材料和技术,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5)施工结束后,对使用的所有材料和设备按计划撤离现场,工地范围内废弃的材料、设备及其他生产垃圾应全部按监理指定的地点和方式统一处理并及时拆除施工区内各种临时设施、并对地面进行清理,使之具备植被恢复条件;撤离前,对工程区内的永久截排设施、拦挡防护措施等水土保持设施的完好程度、

浅谈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机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浅谈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机理 作者:王晓南, 孟广涛, 姜培曦, 方向京, 苏建荣 作者单位:王晓南,姜培曦(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孟广涛,方向京(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4), 苏建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昆 明,650224) 刊名: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英文刊名:TECHNOLOG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2008(4)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16条) 1.周跃;骆华松;徐强乔木的斜向支撑效能及其坡面稳定意义[期刊论文]-山地学报 2000(04) 2.侯喜禄;白岗栓;曹清玉黄土丘陵区森林保持水土效益及其机理的研究 1996(02) 3.王秋生植被控制土壤侵蚀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1991(04) 4.Coppin N J;Rieharde I G Use of vegeta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1990 5.王礼先;解明曙山地防护林水土保持水温效益及其信息系统 1998 6.FAO A Provisional Methodology for Soil Degradation As-sessment 1979 7.赵彩霞;郑大玮;何文清植被覆盖度的时间变化及其防风蚀效应[期刊论文]-植物生态学报 2005(01) 8.董治宝;陈渭南;董光荣;陈广庭,李振山,杨佐涛Influences of vegetation cover on the wind erosion of sandy soil 9.Van de Van TAM;Fryrear D W Vegetation properties and wind erosion 2000(03) 10.刘向东;吴饮孝;赵鸿雁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枯枝落叶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1991(04) 11.汪有科;吴饮孝;赵鸿雁林地枯落物抗冲机理研究 1993(07) 12.吴彦;刘世全植物根系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期刊论文]-应用与微生物学报 1997(03) 13.张华;李锋瑞;张铜会春季裸露沙质农田土壤风蚀量及变异特征[期刊论文]-水土保持学报 2002(01) 14.周跃山地灾害与生态工程 2004 15.Ward,Robinson Principles of Hydrlogy 1990 16.陈雷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 2003(05) 引证文献(3条) 1.张晓慧.李洪建山西省浑源县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期刊论文]-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5) 2.胡慧蓉.宫渊波.胡庭兴"一山三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 2010(7) 3.邢鹏远.王克勤.杨绍兵.陈志中.康龙反坡水平阶水土保持效益观测[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763952574.html,/Periodical_stbckjqb200804011.aspx

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草种

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的草种 一、马尼拉草喜温暖、湿润环境。生长势与扩展性强,草层茂密,分蘖力强,覆盖度大。较细叶结缕草(天鹅绒草Z.pacifica )略耐寒,病虫害少,略耐践踏。抗干旱、耐瘠薄。适宜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生长。 马尼拉草生长缓慢,观赏价值较高。马尼拉草为我国西南地区常用暖季型草坪,因为匍匐生长的特性,其突出的耐践踏性在常用草坪中十分优越,常用于运动场草坪。而性对于同样耐践踏的狗牙根,马尼拉的绿期更长,因此马尼拉为过渡型草坪首选。可以用来建设足球场,高尔夫球场,网球场等。 、管路敷设技术 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最新植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器官:由多种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2、营养器官:与植物的营养生长有关的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与植物的生殖生长和繁殖后代有关的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3、主根:胚根直接生长而成的根。垂直向地下生长。 侧根:主根等产生的各级分支。 4、定根:主根和侧根称之为定根。主根来自于胚根,侧根来自中柱鞘一定部位的细胞恢复分裂发育而来。 不定根: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发生的根。不定根可产生各级侧根。 5、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有根毛的一段根,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旺盛、最重要的部分。 6、根的伸长生长: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根尖伸长区的细胞迅速伸长生长使根能够不断地伸长的过程。 7、初生生长: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产生各类成熟组织的过程叫初生生长。 初生结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组织构成。 8、次生生长:初生生长完成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称为次生生长。 次生结构:由次生生长产生的各种组织所构成的结构。 9、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横向壁和径向壁上有一条带状木质化和栓质化增厚的结构,环绕成一圈,称凯氏带。 10、维管柱;由初生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发育而成,包括内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中柱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和薄壁细胞四部分组成。 11、外始式: 内始式: 12、内起源:根的中柱鞘一定部位。由于中柱鞘位于根内部,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外起源: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或第二、第三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源。(叶和芽的起源) 13、髓:有些植物根的中柱中央也有薄壁细胞,称为髓 14、苗:指除根系以外,植物地上器官—茎叶部分的总称。 枝条:着生有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 实生苗:指由种子萌发长成的植物体。 年苗:一年中苗的生长量(芽发育和生长成一段新枝条)。 15、节:茎上着生叶的部位。 节间:相邻两节之间的茎段。 芽:位于叶腋或茎顶端。 叶痕:叶子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维管束痕:叶柄中的维管束断裂后留下的痕迹。 皮孔:周皮上植物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种通道。 芽鳞痕:顶芽鳞芽展开时,芽鳞片脱落留下的痕迹, 辨别枝条的年龄。 16、芽:芽是未发育的枝条、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17、定芽:生长在茎固定位置上的芽,有顶、侧芽(腋芽)。 不定芽:常是从老根、茎、叶上产生的芽,其位置不固定。 18、活动芽:在其生长季节中能开放的芽。 休眠芽:在其生长季节中不开放的芽。

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资料

第一章.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及地均占有水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 2.受气候条件制约,我国水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由南向北递减。 3. 不管是大气降水、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必须通过土壤载体变成土壤水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4.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的动态水量。按照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年河川径流深的地区变化,可将全国划分为5个地带,分别是:、、、。 5.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一)降水我国年降水总量约为62000×108m3(二)地表水: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的动态水量。按照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年河川径流量的地区变化,可将全国划分为5个地带。(三)地下水:我国地下水资源的补给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分布极不均匀,与降水量和地表水的分布趋势大体相似,南方多,北方少。(四)土壤水资源 第二章. 1.渠系水利用系数:指由末级固定渠道放出进入田间的总水量与渠首引进的灌溉总水量之比,包含渗漏、蒸发损失,也包含泄水、退水以及工程失事后造成的跑水损失 田间水利用系数: 是衡量水输送过程中蒸发漂移、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等损失大小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同一时期内,田间实际灌水面积计划湿润层内土壤中得到的净水量与灌区末级固定渠道供给田间总水量的比值。 灌溉水利用系数: 是衡量从水源引水到田间形成土壤水过程中,灌溉水有效利用程度的指标,它是从渠首引进灌溉水量扣除渠系和田间损失水量后与总引水灌溉水量的比值,是集中反映灌溉工程质量、灌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水分利用效率: 表示的是作物对田间水分的转化效率WUE 要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就需提高产量水平,或减少田间耗水量,或是同时发挥作用。 2.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两个途径?提高产量水平,减少田间耗水量 3.农业用水战略对策: 发展节水型农业,持续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合理布局农业种植结构,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对农业水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实施有效补偿制度;加强农业水资源宏观调控,区域管理 第三章. 1.土壤水:自然界中的水,通过降水或灌溉等途径进入到土壤中,被土壤颗粒吸附或由于毛管张力而存在于土壤孔隙之中。 水分的大循环:水分以水蒸气状态,由海洋带向陆地,通过降雨、降雪又还原为液态水,经过河流回到大海。这种现象称为水分的大循环。 水分的小循环:一部分水分从土壤和水面蒸发以及经过植物蒸腾作用,直接进入大气形成云层并重新降水,这叫大陆内的水分循环,又称为小循环。 农田水循环:是以土壤水为中心的循环,研究农田水循环应该以土壤介质为着眼点,研究土壤水的收人和支出过程(水量平衡)。 田间持水量:是指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多时的含水量,这时若继续供水,多余的水不能保持住而向下层土壤渗透。

植物学(Botany)形态解剖学名词

植物学形态解剖名词: 植物学(Botany) 植物形态学(Plant morphology) 植物解剖学(plant anatomy) 原生质体(protoplast) 细胞壁(cell wall) 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 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超微结构(ultramicroscopic structure)质体(Plastid) 叶绿体(chloroplast) 类囊体(thylakoid) 基粒(granum) 基粒间膜(基质片层,fret) 基质(stroma或matrix) 有色体(或称杂色体,chromoplast)白色体(leucoplast) 造油体(elaioplast) 前质体(proplastid) 液泡(vacuole) 液泡膜(tonoplast) 细胞液(cell sap) 纹孔(pit) 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 后含物(ergastic substance) 淀粉粒(starch grain) 淀粉体(amylop1ast) 脐点(hilum) 拟晶体(crystalloid)

糊粉粒(aleuronegrain) 糊粉层(aleurone layer) 胞质分裂(Cytokinesis) 成膜体(phragmoplast) 细胞板(cellplate) 微管周期(microtubule cycle)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 反分化(或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 组织(tissue) 分生组织(meristematic tissue或meristem)顶端分生组织(apical meristem) 侧生分生组织(lateral meristem) 居间分生组织(intercalarymeristem) 形成层(cambium) 木栓形成层(cork cambium或phellogen)原分生组织(promeri-stem) 初生分生组织(primary meristem) 次生分生组织(secondary meristem) 保护组织(protective tissue) 薄壁组织(parenchyma) 机械组织(mechanical tissue) 输导组织(conducting tissue) 分泌结构(secretory structure) 表皮(epidermis) 周皮(periderm) 气孔(stoma) 皮孔(lenticel) 保卫细胞(guard cell) 吸收组织(absorptive tissue)

论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重要性

论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7-08-08T10:10:14.6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作者:张静[导读] 摘要: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植物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升土地生产力、改善环境、增强土壤肥力、调节气候以及美化环境等。 身份证号码:4102021967111xxxx 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植物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升土地生产力、改善环境、增强土壤肥力、调节气候以及美化环境等。在水土流失治理当中,有效地运用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笔者在下文中探讨了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重要性,旨在未来水土保持工作当中,积极吸取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充分利用植物措施,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重要性 一、前言 地面的植被、岩层以及土壤等等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各个方面的影响,从而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为了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以及安全,植物措施必须要在水土保持中充分发挥作用,来相应地减弱一些风力还有水力对地表的伤害,拦截一定的风沙,从而达到稳固和改善地表质量的作用,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生长。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在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运用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措施,并探讨了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重要性。 二、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重要性 受各种项目建设的影响,地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侵害,植被成为防治水土流失等问题并且还具备美化环境的作用。 1.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防治水蚀的作用 首先就是,当植被的枝叶开始枯萎衰落,就可以与管层相结合,有效地阻止一定的降水量并能够减小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其次,植被可以达到固定和改善地表质量的功能,使水分逐渐渗透到地表下,土壤的孔隙度也能从而提升,最终地表径流量和径流速都会得到减小。另外就是,枯萎落叶层可以像一个吸水海绵一样,吸掉雨水,还可以像落网一样,过滤掉泥沙,分散地面上水流量。最后,植物还有固定的作用,植物的根系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抓紧土壤,可以达到加固坡面的作用,加强土壤的抗腐蚀性并预防泥石流、滑坡等问题的发生。 2.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防治风蚀的作用 植被因其自有的透风性达到防治风蚀的作用。植被自身的稀疏、透风和紧密结合的枝叶结构能够起到降低风速和能量、降低风对土壤的侵害、减小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的作用。 (1)植被覆盖率的水土保持的作用 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因时间和地点而不同,植被的类型、种植的时间长短和植被形态、植冠的高度、根系的深度和根系的形状都可以对水土保持的程度产生影响。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斜坡上的植被都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但是经过实验研究表明,植被在很多的斜坡上都表现出了对地上和地下水流的途径和水流的速度的调节作用。其调节作用就是指可以有效的减小到达地表的有效降雨量,减弱水滴势能。地面植被覆盖率直接影响地下土壤受雨滴直接撞击的程度。当植被的覆盖度达到70%以上时,土壤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而到植被的覆盖率达95%以上时,土壤受到侵蚀的程度大约就为零。 (2)植被根系的水土保持的作用 植被的根系可以对土壤的水分渗透程度产生影响。第一是植被的根系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把土壤挤出原来的通道,是地表的水分可以渗透到土壤中去,当植被的根系衰老或者死亡后,根系会收缩,从而加大了空隙,使得水分可以渗透到这些空隙中。第二是因为植被的落叶可以覆盖在地表,对水流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降低了地表水流的速度,减少径流的汇集。经过研究表明,植物的根系可以强化土壤的抗冲性。生物措施是水土保持中的最有效的方式。土壤的抗冲性的增强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根系的缠绕和串连土体的作用,而我们所说的这种作用可以使土壤有较高的稳定结构和抗蚀强度,因此土壤就不易被水流带走。植物的根系可以改变土壤的渗透能力以及增强土壤的抗冲性,以达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因此植被措施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3)枯枝和落叶的水土保持作用 地表的枯枝和落叶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涵养水源、减弱雨水的侵蚀和延缓地表径流等作用。研究表明:地表的枯枝和落叶对水流的阻截能力是其自身质量的1.7~3.5倍,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其能量,增强土壤的渗透能力和土壤的抗冲性。而对于油松林和山杨林来说,当地面的落叶厚度大于1厘米时,就可以减少土壤的90%左右的冲失量。枯枝和落叶的水土保持的作用从降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表现出来,可以对地表的水流量产生影响,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并且腐烂的枯枝和落叶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微生物和各种生物的增加,从而使得土壤的渗透能力增强,最终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3.植被措施还有防治重力侵蚀的作用 重力侵蚀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因为水的侵蚀和下渗的水的共同作用,然后在重力的影响下,导致了地表物质的移动。只要是植被生长比较好的坡面,就会使重力侵蚀的作用大大减小。植物能起到固定坡面的作用是因为植物和斜坡之间存在着机械作用,所以在防治重力侵蚀方面植被措施是非常有效的。植被措施防治重力侵蚀的途径之一就是植物的根系对土壤有加强作用,它可以加强土壤的聚合力,它可以用根系的束缚来加强根际土层的强度,从而提高土壤抵抗滑移的能力。从机械力学方面,植物根系的土壤加强作用可以分为侧面的斜向作用和垂直向上的作用,这些作用都对土层的下滑产生了阻力,并且使其堆积在一起,从而起到制止土层大幅度下滑,保持水土的作用。 三、结语 结合以上所说的,植物措施在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土壤的防治水蚀、防治风蚀和防治重力侵蚀等作用。植被措施可以使得地表的风速减小,减弱雨水的侵蚀和延缓径流等等,还可以使得地下的土壤增强其渗透能力,增强土壤的稳定性,等等。因为植被措施的这些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在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方,地表的土壤保持的都非常好,植被措施保持水土的能力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采取的植被措施不当的话,在水土的保持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以后的植被措施的分析研究中,一定要深入分析各种植被的作用机理,从而可以使其在水土的保持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更加有效的处理好各种水土保持中出现的问题。

植物形态术语

植物形态术语 一、裸子植物特用形态术语 1.雄球花:是由许多小孢子叶组成,下面产生小孢子囊,即花粉囊,内产生大量的小孢子,即花粉。 2.雌球花:是由许多大孢子叶组成,其基部或边缘(如苏铁)生大孢子囊(即裸露的胚珠),内生卵,受精 后发育成种子的胚。 3.珠鳞:松、杉、柏等科植物的雌球花上着生胚珠的鳞片。 4.珠托:银杏科或红豆杉科植物的雌球花顶部着生胚珠的鳞片,通常呈盘状或漏斗状。 5.苞鳞:承托雌球花上珠鳞或球果上种鳞背面的苞片。 6.球果:松、杉、柏科植物的成熟的雌球花,由多数种子及着生种子的种鳞与苞鳞组成。 7.种鳞:球果上着生种子的鳞片。 8.鳞盾:松属植物的种鳞上部露出部分,通常肥厚。 9.鳞脐:鳞盾顶端或中央突起或凹陷的部分。 10.鳞脊:鳞盾上由鳞脐向外缘延伸的若干条凸起的线。 11.气孔线:叶上面或下面的气孔纵向连续或间断排列所形成的线。 12.气孔带:由多条气孔线排成紧密并生所形成的带。 13.树脂道:叶内含有树脂的管道,又叫树脂管。在叶横断面上,靠皮下层细胞(表皮下的细胞)着生的叫边生树脂道;位于叶肉组织中的叫中生树脂道;靠维管束鞘着生的叫内生树脂道。不同种类其树脂道的数目 和着生位置有所不同。 二、被子植物主要形态术语 (一)植物类型 植物,根据生长场所,可分为: 1.陆生植物:生长在陆地上。 2.水生植物:生长于水中。 3.附生植物:附着在别种植物体上生长,但并不依赖别种植物供给营养。 4.寄生植物:着生在别种植物上,以其特殊的器官吸收寄主植物的养料而生活。又可以分为地上性寄生植物和地下性寄生植物,前者一般寄生在树木的枝干上,后者则寄生在别种植物的地下部分。 5.腐生植物:着生在死亡了的动、植物有机体上,并以此得到养料而生活。 高等植物的器官可分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两大部分。属于营养器官的,有根、茎、叶;属于生殖器官的有花、果实、种子。 (二)根 根通常是植物体向土壤中伸长的部分,用以支持植物由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的器官,一般不生芽,绝不生叶和花。 1.根,依其发生的情况,可分为: (1)主根:自种子萌发出的最初的根,有些植物的根呈圆柱状的主轴,这个主轴即是主根。 (2)侧根:是由主根分叉出来的分枝。

植物学术语

植物学上册的名词术语 第一章 原生质体(protoplast):由生命物质--原生质(protoplasm)所构成,(protoplasm)所构成,它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 细胞核:呈一个折光较强.粘滞性较大的球体. 核膜:生活细胞的细胞核外与细胞质分开的一层薄膜 核质:膜内充满的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 核仁:核质中一到几个折光强的球状小体 染色质: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染成深色的部分 核液: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浅色的部分叫做核液 细胞质:原生质体除了细胞核以外的其余部分. 质膜: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 细胞器:一般认为是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 质体: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有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只存在于绿色的细胞中,每个细胞可以有几颗道几十颗 基粒(granum):叶绿体内部有膜形成的许多圆盘状的类囊体相互重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 线粒体:指一些大小不一的球状.棒状或细丝状颗粒,一般直径为0.5--1um,长度是1-2um,在光学显微镜下,需用特殊的染色,才能加以辨别 内质网:分布于细胞质中由一层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管道以各种形状延伸和扩展,成为各类管.泡.腔交织的状态 高尔基体:由一叠扁平的囊(也称为泡囊或槽库)所组成的结构,每个囊由单层膜包围而成,直径约0.5-1um,中央似盘底,边缘或多或少出现穿孔 核糖核蛋白体:简称为核糖体,是直径为17-23nm的小椭圆形颗粒 液泡:被一层液泡膜(tonoplast)包被,膜内充满细胞液.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复杂的水溶液. 溶酶体:由单层膜包围的多形小泡,一般直径为0.25--0.3um.内部主要含有各种不同的水解酶类,能分解所有的生物大分子. 圆球体:膜包裹着的圆球状小体,直径为0.1--1um,染色体反应似脂肪,用锇酸固定后成为或多或少深色的球体 微体:一些由单层膜包围的小体,直径约0.5um,大小.形状与溶酶体相似,但含有不同的酶 微管:在电子显微镜下是中空而直的细管,长约数微米,直径约25nm,其中管壁4---5nm,中心是电子透明的空腔 微丝:比微管更细的纤丝,直径只有5--8nm 胞基质:在电子显微镜下,看不出特殊结构的细胞质部分 细胞壁:包围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面的一个坚韧的外壳 胞间层:又称中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化学成分主要是果胶 初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存在于胞间层内侧,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细胞壁层 初生纹孔场:初生壁上具有的一些明显的凹陷区域 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 纹孔:当次生壁形成时,次生壁上具有的一些中断的部分,即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 纹孔腔:次生壁围成的腔,开口(纹孔口)朝向细胞腔 纹孔膜:腔底底初生壁和胞间层部分 纹孔塞:某些裸子植物管胞的壁上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具缘纹孔,它们的纹孔膜中央部位有一个圆盘状的增厚区域 真核细胞:细胞的原生质体都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有各类被膜包被的细胞器 原核细胞:一类结构上缺少分化的简单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散于细胞中央的一个较大的区域 有丝分裂:又称间接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最普遍的形式,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步骤 核分裂:从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开始,经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分裂成二个子核(daughter nucleus)为止的一个连续的分裂过程间期: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的一段时间,是分裂前的准备时期 胞质分裂:在二个新的子核之间形成新细胞壁,把一个母细胞(mother cell)分隔成二个子细胞(daughter cell)的过程

植物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植物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摘要:城市的高速发展,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突出,过往的治理措施并没发挥良好的效益,采取以植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具有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独特优点,是水土治理比较理想的选择。本文从植物措施的作用、设计原则、举例应用以及植物的类型等进行论述。乔、灌、草、藤等多种植物要组合合理,叶、花、果营造色彩斑斓的画面,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自然景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的和谐统一。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cause soil erosion problems. The past treatment measures did not play a good efficiency, take in order to plant measures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economic,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ther unique advantages, is the ideal choice of the soil and water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lant measures function, design principle, application examples and plant types are discussed. Joe, shrub, grass, rattan and other kinds of plants to reasonable combination, leaf, flower, fruit to create colorful pictures, forming a unique city natural landscape, achieve the ecological benefit,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landscape benefit harmony. 关键词:城市水土保持植物作用 Key words: City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BotanyEffect 1城市水土流失概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开发、市政道路建设、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等开发建设活动对大量表土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库淤积,河道通航能力降低,洪水翻来,还会使得内涝灾害频发,水土资源环境恶化。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引发的城市水土流失已成为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2006年广东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2006年全省土壤侵蚀面积总量为20933.93km2,其中自然侵蚀面积10894.80km2,人为侵蚀面积10039.13km2;较之1999年,2006年全省自然侵蚀面积减幅达625.38km2,但人为侵蚀面积却增幅达7341.74km2。 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已经采取了一些减少侵蚀的办法,如公路浆砌石挡土墙、喷混凝土护坡、抗滑片石垛、边坡防护网等,但效果却不尽人意,生态恶化的趋势仍未遏止。反观采取以植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具有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独特优点,是水土治理比较理想的选择。 2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2.1 植物保持水土的作用 绿色植物保持水土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方面:1、植物的截流作用。

水土保持措施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内容......................................................... 三. 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四、水土保持措施..................................................... 五、水土保持质量保证措施 (7) 六、引水标准和规程规范............................................... 水土保持措施计划 一、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湍河渡槽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小王营~冀寨之间的湍河上,西距邓州~内乡省道3km,北距内乡县20km,南距邓州市26km。渡槽槽身为相互独立的3槽预应力混凝土U型结构,单跨40m,共18跨,单槽内空尺寸(高×宽)7.23m×9.0m。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干线工程为Ⅰ等工程,输水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湍河渡槽为输水工程的一部分,其主要建筑物为1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湍河渡槽设计流量为350m3/s,加大流量为420m3/s。 湍河渡槽顺总干渠流向,自起点至终点,依次为右岸渠道连接段、进口渐变段、进口闸室段、进口连接段、槽身段、出口连接段、出口闸室段、出口渐变段、左岸渠道连接段等9段组成,其中右岸渠道连接段设退水闸1座,工程轴线总长1030m,起点桩号为(TS36+289.000),末端桩号为(TS37+319.000),据流域内内乡气象站实测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4.0℃,实测极端最高气温42.1℃,实测极端最低气温-14.4℃,多年年平均地温(距地面0cm)17.7℃,日照时数1933.7h。全年盛行的风向为NE,多年平均风速

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植物介绍

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植物介绍 批碱草 又名碱草、达乌里bing草、青穗大麦草,大箭草。分布遍及全省,从高中山到平川均有,抗旱、耐寒、耐碱、抗风沙的能力都很强。此草用以刈割最为适宜,一年可割两茬,再生力极强,产草量高。干草适口性好,家畜爱吃,穗前青草可放牧大家畜。披碱草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一、特征特性披碱草为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发达的须根系,多集中在15~20厘米的土层中,茎直立,疏丛型,株高80~150厘米,具3~6节,基部节略膝曲。叶片线形。穗状花序直立,较紧密,长14~20厘米,通常每穗节有2枚小穗,而接近先端各节仅具1枚小穗,每小穗有3~4朵小花。颖披针形,具短芒。颖果长椭圆形。深褐色,千粒重2.78~4克。披碱草是中生或旱中生植物,具一定的耐寒、耐碱、抗风沙的能力。但幼苗期抗旱能力较差。披碱草苗期发育缓慢,播种当年一般只能抽穗开花,结实成熟的很少;第二年才能发育完全。适宜条件下,播后8~9天就可出苗,当出现三片真叶时开始分蘖和产生次生根,从而进入快速生长期。拔碱草分蘖能力强,一般可有30~40个,最高可达100个。在宁夏南部山区,4月下旬播种, 8月上旬抽穗,8月下旬开花,翌年4月下旬返青、7月下旬开花,8月中旬种子成熟,整个生育期120天左右。披碱草为短期多年生牧草,一般利用4~5年,其中第2~3年产量最高。 二、经济价值披碱草分蘖多,叶量大,营养较为丰富,除放牧利用外,主要供青饲和调制干草。也是山地草甸,草甸草原或河漫滩等天然草地适宜条件下补播的主要草种. 三、适栽地区和栽培技术披碱草用作天然草地补播草种,一般与豆科和其他禾本科草种混播。近年来,在南部山区退耕地种植,实践征明,披碱草是适宜在森林草原带建立刈用或刈牧兼用人工草地的好草种。利用荒地或退耕地种植披碱草,要深耕18~22厘米,及时耙耱、镇压。播前土壤施基肥,播时用硫酸铵作种肥。 四、收获与利用披碱草种子的芒较长,播前要用脱芒器脱芒,或经碾压断芒后播种。若墒情好,春播为宜,夏、秋趁墒抢种,利于出苗。每亩播量1~2公斤,行距30厘米,播深3~4厘米。披碱草播种当年生长缓慢,可与麦、豆类一年生作物混种,以增加收益。在分蘖前及时灌溉、中耕松土,并追施速效氮肥,披碱草易发生杆锈病,可用敌锈钠、代森锌、石硫合剂或萎锈灵进行化学保护。披碱草在气候校干旱、土壤瘠薄的情况下,一年刈割一次,水分条件好时,可刈割两次。人工栽培的披碱草,除刈割鲜喂外,还供调制干草。调制好的干草,颜色鲜绿,气味芳香,适口性好,除喂马、牛、羊外,还可制成草粉喂猪。青刈可直接饲喂牲畜或调制青贮饲料。与豆科或其它禾本科草进行混播的可用于放牧;割草地割一次者,割后可配合放牧,利用再生草。 碱茅 碱茅为多年生植物,密丛型,须根致密。一般生长在湿润的盐碱土上,呈丛状散生,春季返青早,生长迅速,秋季凋萎迟。耐盐碱能力非常强,土壤pH值达9-10时仍能生长。在我国北方的盐碱土壤上种植时,最佳的播种时期为秋季,因为北方春季多风,地表水分蒸发量大,表土积盐较多,不宜播种,只有当表层土壤在雨季淋溶盐碱,土壤含盐量大幅度下降以后,才最适宜于播种和保苗,从而保证草地的成功建植。碱茅千粒重为0.134克,单播时的播种量为2-3公斤/亩,行距为40-60

水土保持中植物的选址

一、概况 (一)工程状况 察尔森水利枢纽位于嫩江支流洮儿河中游,坝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北1.7km处,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7780km2,水库总库容为12.53亿m3,水库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枢纽工程。1973年开工兴建,至1983年完成土建工程量的72%,后因国民经济调整,工程于1984年停建,1986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察尔森水库复工,列为水利部直属工程项目,设立了专管机构察尔森水库建设管理局。 (二)自然概况 察尔森水利枢纽位于大兴安岭东坡,地面高程334m-450m,属低山丘陵区。气候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该地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5.7mm,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炎热短促,年平均气温1.4-2.90C,最低气温-38.60C,最高气温42.70C,初霜期在10月上旬,终霜期在4月下旬。 (三)植被破坏情况 1、人为的破坏:从1973年水库开始建设到1996年竣工,在23年的建设过程中,尚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当时每年都有二万多民工参加水库建设。做饭、取暖所需燃料,全是在驻地就近或上山砍伐树木来解决,仅在四年左右的时间里,就将天然林砍伐一空,有些地方连树根都挖没了,使其丧失了自然恢复植被的能力。 2、工程的破坏:坝下开采区在枢纽工程建设前均有良好的自然林草植被,为了枢纽工程的需要,大量开采土、石、砂砾料,破坏了原来的植被,使原有的河床裸露造成大片荒滩、工程基础开挖毁坏了良好的植被,大量的弃土弃渣随意堆放,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每逢降雨就会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 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枢纽工程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旱灾害频繁,枢纽正常生产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四).水土保持工程的批复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后,察尔森水库建设管理局根据《水土保持法》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于1996年7月委托东北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编制了《察尔森水利枢纽水土保持工程方案》,并在1996年9月召开的枢纽工程验收会上,向水利部领导和专家汇报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状和《水保方案》编制的进展情况,引起了部领导和专家的重视,一致认为这是察尔森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需要继续解决的一个重要遗留问题。随着1998年特大洪水的爆发,国家对水利工程和水土流失的问题越来越重视,2002年10月份国家计委批复了察尔森水利枢纽水土保持方案。 察尔森水利枢纽水土保持方案,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把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引发的新增水土流失,作为防治重点,改善水利枢纽及生活条件,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搞好水土保持的生态建设,发展旅游业把察尔森水库建设成为一流的水库和一流的环境。 二、水土保持发展方向 察尔森水库水土保持治理包括建设管理区的治理、坝下治理以及各山体的影响区流域治理;工程主要是以植物措施为主,栽植和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在确保保持水土流失的前提下,结合水库的实际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