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前言

本标准的编制主要参考了ISO15190:2003(E)《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二版(

修订版),2003].本标准与ISO15190:2003(E)不同的是,本标准不仅使用于医学实验室,而且适用于进行生物因

子操作的各类实验室;此外,增加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本标准吸纳了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进

行高危害生物因子操作实验室的有关内容,但考虑到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整体状况,增强了对该类实验室设

施的要求,以确保安全。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军区总医院、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车凤祥、李劲松、王秋娣、吕京、何铁春、林志雄、田克恭、翟培军、何兆伟。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得建设原则,同时,还规定了生物安全分级、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

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的要求。本标准为最低要求,此类实验室还应同时符合国家其他相关规定的要

求。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术语与定义

2.1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2.2

病原体pathogens

可使人动物和植物致病的生物因子。

2.3

危险废弃物hazardous waste

有潜在生物危险可燃易燃腐蚀有毒放射和起破坏作用的对人环境有害的一切废弃物。

2.4

危害risk

伤害发生的概率及其严重性的综合。

2.5 气溶胶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微米~100微米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6

生物安全biosafety

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2.7

高效空气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HEPA)

通常以滤除大于等于0.3微米微粒为目的,滤除效率符合相关要求的过滤器。

2.8

安全罩safety hood

置于实验室工作台或仪器设备上的负压排风罩,以减少实验室工作者的暴露危险。

2.9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

负压过滤排风柜。防止操作者和环境暴露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溶胶。

2.10

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用防止人员受到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的器材和用品。

2.11

实验室分区laboratory area

按照生物因污染概率的大小,实验室可以进行合理分区。

2.12

缓冲间buffer room

设置在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相临两区之间的缓冲密闭室,具有通风系统,其两个门具有互锁功能,且不能

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13

气锁air lock

气压可以调节的气密室,用于联结气压不同的两个相邻区域,其两个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在实验室中用作特殊通道。

2.14

定向气流directional airflow

在气压低于外环境大气压的实验室中,从污染概率小且相对压力高处向污染概率高且相对压

力低处受控制的气

流。

2.15

材料安全数据单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

提供详细的危险和注意事项信息的技术通报。

3 危害程度分级

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

3.1危害等级Ⅰ(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3.2 危害等级Ⅱ(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

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3.3 危害等级Ⅲ(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能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用抗生素抗寄

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3.4 危害等级Ⅳ(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

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

4 生物危害评估

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应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危害程度评估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生物因子的种类(已知的、未知的、基因修饰的或未知传染性的生物材料)、来源、传染性、致病性、传播途

径、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感染剂量、浓度、动物实验数据、预防和治疗。

危害程度评估应由适当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

5.防护屏障和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5.1 防护屏障

5.1.1 一级防护屏障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和个人防护装备等构成的防护屏障。

5.1.2 二级防护屏障

实验室的设施结构和通风系统等构成的防护屏障。

5.2 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biosafety

level,BSL)分为四

级,Ⅰ级防护水平最低,Ⅳ级防护水平最高。以BSL-1、BSL-2、BSL-3、BSL-4表示动物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

防护水平。

设施和设备要求

实验室所用设施、设备和材料(含防护屏障)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6.1 BSL-1实验室

无须特殊选址,普通建筑物即可,但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设计。

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在实验室门口处应设挂衣装置,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设置。

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面应防滑,不得铺设地

毯。

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

实验室中的橱柜和实验台应牢固。橱柜、实验台彼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应有适当的消毒设备。

6.2 BSL-2实验室

满足6.1要求。

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自动关闭。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

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摆放物品以方便使用。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还应当有供长期使用的存储空间。

在实验室内应使用专门的工作服;应戴乳胶手套。

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个人衣物的条件。

在实验室所在的建筑物内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和验证,以保证符合要求。应在实验室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应设洗眼设施,必要时应有几喷淋装置。

应通风,如使用窗户自然通风,应有防虫纱窗。

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设备用电源。

实验室出口应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6.3 BSL-3 实验室

应在建筑物中自成隔离区(如出入控制)或为独立建筑物。

6.3.1 布局

由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组成。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之间设缓冲间。必要时,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应设缓

冲间。

在半污染区应设供紧急撤离使用的安全门。

在污染区与半污染区之间、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设置传递窗,传递窗双门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传递窗内

应设物理消毒装置。

关键词:国家标准通用要求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

收藏分享评分红酒伴我醉

技术

财富

个人资料加为好友

给他留言帖子合集

沙发只看作者回复于:2008-3-27 15:56:47 回复本贴回复主题编辑举报管理6.3.2 围护结构

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光滑、耐腐蚀、防水,以易于消毒清洁;所有缝隙应可靠密封,防震、防火。

围护结构外围墙体应有适当的抗震和防火能力。

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均为圆弧形且可靠密封。

地面应防渗漏、无结缝、光洁、防滑。

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应可自动关闭;实验室出口应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外围结构不应有窗户;内设窗户应防破碎、防漏气及安全。

所有出入口处应采用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设计。

送排风系统

应安装独立的送排风系统以控制实验室气流方向和压力梯度。应确保在实验室时气流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同

时确保实验室空气只能通过高效过滤后经专用排风管道排出。

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应该是对面分布,上送下排,应使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内的气流死角和涡流降至最小程度

送排风系统应为直排式,不得采用回风系统。

由生物安全柜排出的经内部高效过滤的空气可通过系统的排风管直接排出。应确保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的压

力平衡。

实验室的送风应经初、中、高三级过滤,保证污染区的静态洁净度达到7级到8级。

实验室的排风应经高效过滤后向空中排放。外部排风口应远离送风口并设置在主导风的下风向,应至少高出所

在建筑2米,应有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但不应影响气体直接向上空排放。

高效空气过滤器应安装在送风管道的末端和排风管道的前端。

通风系统、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安装应牢固,符合气密性要求。高效过滤器在更换前应消毒,或采用可在气密带

袋中进行更换的过滤器,更换有应立即进行消毒或焚烧。每台高效过滤器安装、更换、维护有都应按照经确认

的方法进行检测,进行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以确保其性能。

在送风和排风总管处应安装气密型密闭阀,不要时可完全关闭以进行室内化学熏蒸消毒。安装风机和生物安全柜启动自动联锁装置,确保实验室内不出现正压和确保生物安全柜内气流不倒流。排风机

一备一用。

在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内不应另外安装分体空调、暖气和电风扇等。

环境参数

相对室外大气压,污染区为-40pa(名义值),并与生物安全柜等装置内气压保持安全合理压差。保持定向气流

并保持各区之间气压差均匀。

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符合工作要求且适合于人员工作。

实验室的人工照明应符合工作要求。

实验室内噪声水平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特殊设备装置

应有符合安全和工作要求的II级和III级生物安全柜,其安装位置应离开污染区入口和频繁走动区域。

低温高速离心机或其它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置于负压罩或其它排风装置(通风橱、排气罩等)之中,应将

其可能产生的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后排出。

污染区内应设置不排蒸汽的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它消毒装置。

应在实验室入口处的显着位置设置带报警功能的室内压力显示装置,显示污染区、半污染区的负压状况。当负

压值偏离控制区间时应通过声、光等手段向实验室内外的人员发出警报。还应设置高效过滤器气流阻力的显示

应有备用电源以确保实验室工作期间有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应在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出口处设洗手装置。洗手装置的供水应为非手动开关。供水管应安装防回流装置。不得

在实验室内安设地漏。下水道应与建筑物的下水管线完全隔离,且有明显标识。下水应直接通往独立的液体消

毒系统集中收集,经有效消毒后处置。

6.3.6 其它

实验台表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

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为便于清洁,实验室设备彼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

实验室所需压力设备(如泵,压缩气体等)不应影响室内负压的有效梯度。

实验室应设置通讯系统。

实验记录等资料应通过传真机、计算机等手段发送至实验室外。

清洁区设置淋浴装置。必要时,在半污染区,设置紧急消毒淋浴装置。

BSL-4实验室

BSL-4实验室根据使用的生物安全柜的类型和穿着防护服的不同,可以分为安全柜型、正压服型和混合型实验室

6.4.1 安全柜型BSL-4实验室

6.4.1.1 选址

实验室应建造在独立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中独立的完全隔离区域内,该建筑物应远离城区。

6.4.1.2 布局

1)由清洁半污染区和安放有III级生物安全柜的污染区组成。清洁区包括外更衣室、淋浴室和内更衣室。相邻

区由缓冲间连接。

应在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墙上、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墙上设置不排蒸汽的双扉高压灭菌器和浸泡消毒渡槽或熏蒸消

毒室或带有消毒装置的通风互锁传递窗,以便传递和消毒不能从更衣室携带进出的材料、物品和器材。

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墙上设置不排蒸汽的双扉高压灭菌器应与III级生物安全柜直接相连。半污染区应设紧急出口,紧急出口通道应设置缓冲间和紧急消毒处理室。

6.4.1.3 围护结构

按6.3.2的规定。

6.4.1.4 送排风系统

排风系统应连续经过两个高效过滤器处理。其它要求按6.3.3的规定。

6.4.1.5 环境参数

按6.3.4的规定。

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

应有符合安全和工作要求的III级生物安全柜。

其它要求按6.3.5的规定。

其它

按6.3.6的规定。

正压服型BSL-4实验室

由BSL-4级实验设施、II级生物安全柜和具有生命支持供气系统的正压防护服组成。

选址

按6.4.1.1的规定。

布局

1) 由清洁区、半污染区和安放有II级生物安全柜的污染区组成,相邻区由缓冲间连接。清洁区包括外更衣室、

淋浴室、内更衣室(可兼缓冲间),污染区、半污染区之间的缓冲间应设化学淋浴装置,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

时,经化学淋浴对正压防护服表面进行消毒。

2)其它要按6.4.1.2的2〉和4)的规定。

6.4.2.3 围护结构

按6.3.2的规定。

6.4.2.4送排风系统

按6.4.1.4的规定。

6.4.2.5环境参数

按6.3.4的规定.

6.4.2.6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

1)应使用E级外排风型生物安全柜。

2)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应穿着正压防护服。生命支持系统包括提供超量清洁呼吸气体的正压供气装置,报警器

和紧急支援气罐。工作服内气压相对周围环境应为持续正压,并符合要求.生命支持系统应有自动启动的紧急电

源供应。

3)其它要求按6.3.5的规定。

6.4.2.7 其它

按6.3.6的规定。

6.4.3 混合型BSL-4实验室

在本级实验设施基础上,同时使用皿级生物安全柜和具有生命支持供气系统(正压防护服)。时符合本标准6.4.l

和6.4.2的全部要求。

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应参照BSL-1~BSL-4实验室的相应要求(见第6章),还应考虑对动物呼吸、排泄、

毛发、抓咬、挣扎、逃逸、动物实验(如染毒、医学检查、取样、解剖、检验等人动物饲养、动物尸体及排泄物

的处置等过程产生的潜在生物危害的防护。应特别注意对动物源性气溶胶的防护,例如对感染动物的剖检应在负

压剖检台上进行。

应根据动物的种类、身体大小、生活习性、实验目的等选择具适当防护水平专用于动物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

生物安全柜、动物饲养设施、动物实验设施、消毒设施和清洗设施等。

实验室建筑应确保实验动物不能逃逸,非实验室动物(如野鼠、昆虫等)不能进入。实验室设计(如空间、迸出通

道等)应符合所用动物的需要。

动物实验室空气不应循环。动物源气溶胶应经适当的高效过滤和(或)消毒后排出,不能进入室内循环。

如动物需要饮用无菌水,供水系统应可安全消毒。

动物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照度、噪声、洁净度等饲养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7.1 ABSL-1实验室

除满足6.1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建筑物内动物设施应与开放的人员活动区分开。

应安装自动闭门器,当有实验动物时应保持锁闭状态。

如果有地漏,应始终用水或消毒剂液封。

动物笼具的洗涤应满足清洁要求。

7.2 ABSL-2实验室

除满足6.2和7.1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出人口应设缓冲间。

动物实验室的门应当具有可视窗,可以自动关闭,并有适当的火灾报警器。

为保证动物实验室运转和控制污染的要求,用于处理固体废弃物的高压灭菌器应经过特殊设红酒伴我醉

技术

财富

个人资料加为好友

给他留言帖子合集

板凳只看作者回复于:2008-3-27 15:57:10 回复本贴回复主题编辑举报管理计,合理摆放,加强

保养;焚烧炉应经过特殊设计,同时配备补燃和消烟设备;污染的废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7.3 ABSL-3实验室

除满足6.3和7.2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建筑物应有符合要求的抗震能力,防鼠、防虫、防盗。

由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动物饲养间)组成。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之间应设缓冲间。必要时,半污染区和清洁

区之间应设缓冲间。

相对室外大气压,污染区为一60 Pa(名义值),并与生物安全柜等装置内气压保持安全合理压差。保持定向气流并

保持各区之间气压差均匀。

室内应配备人工或自动消毒器具(如消毒喷雾器、臭氧消毒器)并备有足够的消毒剂。

当房间内有感染动物时,应戴防护面具。

ABSL-4实验室

应满足6.4和7.3的要求,并符合以下要求:

应增加动物进入的通道。

2)感染动物应饲养在具有III级生物安全柜性能的隔离器内。

3)动物饲养方法要保证动物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后排放,不能进入室内。

4)一般情况,操作感染动物,包括接种、取血、解剖、更换垫料、传递等,都要在物理防护条件下进行。能在生物

安全柜内进行的必须在其内进行;特殊情况下,不能在生物安全柜内饲养的大动物或动物数量较多时,要根据情况

特殊设计,例如设置较大的生物安全柜和可操作的物理防护设备,尽可能在其内进行高浓度污染的操作。

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所用任何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在危害评估的基础上,按不同级别的防护要求选择适

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实验室对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维护应有明确的书面规定、程序和使用指导。

8.1实验室防护服

实验室应确保具备足够的有适当防护水平的清洁防护服可供使用。不用时,只应将清洁的防护服置于专用存放处

。污染的防护服应于适当标记的防漏袋中放置并搬运。

每隔适当的时间应更换防护服以确保清沽,当知道防护服已被危险材料污染应立即更换。离开实验室区域之前应

脱去防护服。

当具潜在危险的物质极有可能溅到工作人员时,应使用塑料围裙或防液体的长罩服。在这种工作环境中,如必要,

还应穿戴其它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镜、面具、头部面部保护罩等。

8.2 面部及身体保护

处理样本的过程中,如可产生含生物因子的气溶胶,应在适当的生物安全柜中操作。

在处理危险材料时应有许可使用的安全眼镜、面部防护罩或其它的眼部面部保护装置可供使用。8.3 手套

手套应在实验室工作时可供使用,以防生物危险、化学品、辐射污染,冷和热,产品污染,刺伤、擦伤和动物抓咬

伤等。

手套应按所从事操作的性质符合舒服、合适、灵活、握牢、耐磨、耐扎和耐撕的要求,并应对所涉及的危险提供

足够的防护。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选择手套,使用前及使用后的配戴及摘除等培训。应保证:

所戴手套无漏损。

2)戴好手套后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实验室长罩服或外衣的袖子.

在撕破、损坏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更换手套。

手套为实验室工作专用。在工作完成或中止后应消毒、摘掉并安全处置。

8.4 鞋

鞋应舒适,鞋底防滑。推荐使用皮制或合成材料的不渗液体的鞋类。在从事可能出现漏出的工作时可穿一次性防

水鞋套。在实验室的特殊区域(例如有防静电要求的区域)或BSL3和BSL-4实验室要求使用专用鞋(例如一次性或

橡胶靴子)。

8.5 呼吸防护

当要求使用呼吸防护装备(如面具、个人呼吸器、正压服等)时,其使用和维护的作业指导书应包括在相应活动的

安全操作程序手册中。呼吸器应只能按照作业指导书及培训的要求使用。

应安排工作场所监控、医学评估和对呼吸器使用者的监督,以确保其始终正确使用该类装备。应对呼吸器作个体

适合性测试。

进行容易产生高危害气溶胶的操作时,要求同时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生物安全柜和(或)其它物理防护设备

管理要求

9.1管理责任

实验室管理层对所有员工和实验室来访者的安全负责.最终责任由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定的与其地位相当者承担。

应任命一名有适当资质和经验的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协助管理层负责安全事宜。安全负责人应制定、维护和监督

有效的实验室安全计划。一个有效的实验室安全计划应包括教育、定位及培训||、审核及评估、促进实验室安

全行为的程序.

.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应有权阻止不安全的活动。如设有安全委员会,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如果不是该委员会的主任,

至少应是该委员会有职权的成员。

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规定和程序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材料等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要求,定期检

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

9.2员工健康管理

所有人员应有文件证明其对工作及实验室全部设施中潜在的风险受过培训。

应要求所有人员根据可能接触的生物接受免疫以预防感染。应保存免疫记录。

9.3安全设计

在考虑建筑新的实验室或计划对已建好的实验室进行结构改造时,应遵守相应的国家、地方建筑法规和对实验室

的专用建筑安全标准.未得到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指定代表的许可禁止进行建筑或工程作业。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技术区域中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危害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相应风险程度,为

关联的办公区和临近的公共空间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风险进入周围社区。通向出口的走廊和通道应无障

碍。

应对空气的流动速度进行常规监测以保证足够的通风和防止潜在传染因子和有害气体的扩散。

实验室的每个出口和入口应可分辨,入口处应有标记,标记应包括国际通用的危险标志(如:生物危险标志、火险

标志和放射性标志)以及其它有关的规定的标记。应设紧急出口并有标记以和普通出口区别。紧急撤离路线应有

在黑暗中也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实验室入口应有可锁闭的门。门锁应不妨碍紧急疏散。实验室的进入应仅限于经授权的人员。房间内的门按需

要安装门锁;正当操作高危险样本时应有进入限制。存放高危险样本、培养物、化学试剂或供应品,还需采取其

它的保安措施,如可锁闭的门、可锁闭的冷冻箱、特殊人员的进人限制等。应评估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

品和机密资料被偷盗和被不正当使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其发生。

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储、转运、收集、处理和处置危险物料的安全。

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内环境符合工作要求和有关要求。

9.4 程序

应根据实验对象、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研究内容、设施特点、设备具体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实验室的标

准操作程序应包括对涉及的任何危险以及如何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之详细的作业指导书。负责工作区

活动的管理责任人每年应对这些程序至少评审和更新一次。应制定书面计划,至少包括以下

内容:

员工的健康监护。

实施危害评估,记录结果及采取措施的安排。

化学品和其它危险物品的确认(包括造当的标识要求)、安全存放与处置及监控程序。

操作有害材料的安全行为的程序。

防止高风险和污染材料失窃的程序。

确认培训需求和教材的方法。

获得、维持和分发实验室所有使用材料之安全数据单(MSDS)的程序。

实验室设备安全去污染和维护的程序。

紧急程序,包括漏出处理程序。-

事件记录、报告及调查。

废弃物处理和处置。

9.5 安全计划的审核及检查

9.5.1安全计划的审核

每年应(由受过适当培训的人员)对安全计划至少审核和检查一次,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素:

安全和健康规定;

书面的工作程序包括安全工作行为;

教育及培训;

对工作人员的监督;

常规检查;

危险材料和物质;

健康监护;

急救服务及设备;

事故及病情调查

健康和安全委员会评审;

记录及统计:

确保落实审核中提出需要采取的全部措施的计划。

为每个领域特制的检查表可有效地协助审核工作。

9.5.2安全检查

实验室管理层有责任确保安全检查的执行。每年应对工作场所至少检查一次,以保证:

应急装备、警报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正常;

用于危险物质漏出控制的程序和物品状态,包括紧急淋浴;

对可燃易燃性、可传染性、放射性和有毒物质的存放进行适当的防护和控制;

去污染和废弃物处理程序的状态;

实验室设施、设备、人员的状态。

红酒伴我醉

技术

财富

个人资料加为好友

给他留言帖子合集

3# 只看作者回复于:2008-3-27 15:57:32 回复本贴回复主题编辑举报管理9.5.3 安全手册

要求所有员工阅读的安全手册应在工作区随时可用。手册应针对实验室的需要,主要包括但

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生物危险;

消防;

电气安全;

化学品安全;

辐射;

危险废弃物处理和处置。

安全手册应对从工作区撤离和事件处理规程有详细说明。实验室管理层应至少每年对安全手册评审和更新。

实验室中其它有用的信息来源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涉及的所有材料的安全数据单,教科书和权威性杂志文

章等参考资料。

9.6 记录

9.6.1 职业性疾病、伤害和不利事件记录

应有机制记录并报告职业性疾病、伤害、不利事件或事故以及所采取的相应行动,同时应尊重个人机密。

应保持人员培训记录。应包括对每一员工的安全指导和安全预备状态的年度更新资料。9.6.2 危害评估记录

应有正式的危害评估体系。可利用安全检查表对危害评估过程记录及文件化。安全审核记录和事件趋势分析记

录有助于制定和采取补救措施。

9.6.3危险废弃物记录

危险废弃物处理和处置记录应是安全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危险废弃物处理和处置、危害评估、安全调查记录

和所采取的相应行动记录应按有关规定的期限保存并可查阅。

9.6.4 危险标识

应系统而清晰地标识出危险区,且适用于相关的危险。在某些情况下,宜同时使用标记和物质屏障标识出危险区

应清楚地标识在实验室或实验室设备上使用的具体危险材料。

通向工作区的所有进出口都应标明存在其中的危险。尤其应注意火险以及易燃、有毒、放射性、有害和生物危

险材料。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定期评审和更新危险标识系统以确保其适用现有的危险。该活动每年应至少进行

一次。

应使涉及的非实验室员工(如维护人员、合同方、分包方)知道其可能遇到的任何危险。

员工应受培训,熟悉并有关于紧急程序的专用书面指导。

应标识和评审对孕妇健康和易感人员的潜在危险。

应进行危害评估并记录。

9.6.5 事件、伤害、事故和职业性疾病的报告

实验室应有程序报告实验室事件、伤害、事故、职业性疾病以及潜在危险。

所有事件(包括伤害)报告应形成文件,应包括事件的详细描述、原因评估、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以及为实施

建议所采取的措施。

事件报告(包括补救措施)应经高层管理者、安全委员会或实验室安全负责人评审。

9.7 培训

实验室负责人应保证对实验室所有相关人员包括运输和清洁员工等工作人员安全培训计划的实施。培训应强调

安全工作行为。

一项全面的培训计划始于书面的规划,应包括对新员工的指导以及对有经验员工的周期性再培训。应要求员工在

某一领域工作前阅读适用的安全手册。员工应书面确认其已接受造当的培训,阅读并理解了安全手册,包括其执

行日期。

一项安全培训计划至少要有消防和预备状态、化学和放射安全、生物危险和传染预防。课程应按照员工的岗位

制定,应适当考虑怀孕、免疫缺陷和身体残障情况。应有一套系统评估每个员工对提供给其信息的理解力。

实验室应保证全体人员受过急救培训||。应提供物品和程序以减少涉及潜在传染性材料、化学品或有害物质的

不利作用和事件的发生。

应有救治指南,必要时,还应有与实验室内可能遇到的危险相适应的紧急医学处理措施。所有员工应熟悉被刺伤

后所执行的程序。

9.8个人责任

9.8.1食品、饮料及类似物品

食品、饮料及类似物品只应在指定的区域中准备和食用。食品和饮料只应存放于非实验室区域内指定的专用处

。冰箱应适当标记以明确其规定用途。实验室内禁止吸烟。

9.8.2 化妆晶、发、珠宝

禁止在工作区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形眼镜。

长发应束在脑后。在工作区内不应配带戒指、耳环、腕表、手锡、项链和其它珠宝。

9.8.3 免疫状态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免疫以预防其可能被所接触的生物因子感染。应按有关规定保存

免疫记录。

对一特定实验室的免疫计划应根据文件化的实验室传染危害评估和地方公共卫生部门的建议制定。

9.8.4 个人物品

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良好内务行为

应指定专人监督保持良好内务的行为。工作区应时刻保持整洁有序。禁止在工作场所存放可能导致阻碍和绊倒

危险的大量一次性材料。

所有用于处理污染性材料的设备和工作表面在每班工作结束、有任何漏出或发生了其它污染时应使用适当的试

剂清洁和消毒。

对漏出的样本、化学品、放射性核素或培养物应在风险评估后清除并对涉及区域去污染。清除时应使用经核准

的安全预防措施、安全方法和个人防护装备。

内务行为改变时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以确保避免发生无意识的风险或危险。

实验室行为、工作习惯或材料改变可能对内务和(或)维护人员有潜在危险时,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书面告知

内务和维护人员的管理者。

应制定在发生事故或漏出导致生物、化学或放射性污染时,设备保养或修理之前对每件设备去污染、净化和消毒

的专用规程。

安全工作行为

11.1 洗手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它反应的工作人员提供洗手用的替代品。

洗手池不得用于其它目的。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使用基于乙醇的"无水"手部清洁产品是可4接受的替代方

式。

11.2 接触生物源性材料的安全工作行为

处理、检验和处置生物源性材料的规定和程序应利用良好微生物行为标准。

工作行为应可降低污染的风险。执行污染区内的工作行为应可预防个人暴露。

如果样本在收到时有损坏或泄漏,应由穿着个人防护装备之受过培训的人员开启样本以防止漏出或产生气溶胶。

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开启此类容器。如果污染过量或认为样本有不可接受的损坏,则应将样本安全地废弃而勿开启

禁止口吸移液。

应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操作尖利器具及装置。

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剪、弯、折断、重新戴套或从注射器上移去针头。安全工作行为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

尽量使用替代品。

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

之二前置换。

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被假定含有传染性生物因子,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

所有有潜在传染性或毒性的质量控制和参考物质在存放、处理和使用时应按未知风险的样本对待。

操作样本、血清或培养物的全过程应穿戴适当的且符合风险级别的个人防护装备。

操作实验动物应穿戴耐抓咬、防水个人防护服和手套;应戴适当的面部、眼部防护装置,必要时,增加呼吸防护;

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

摘除手套后一定要彻底洗手。

应最好采用电子灼烧灭菌装置对微生物接种环灭菌。

11.3 气溶胶

实验室工作行为的设计和执行应能减少人员接触化学或生物源性有害气榕胶。

样本只应在有盖安全罩内离心。

所有进行祸流搅拌的样本应置于有盖容器内。

在能产生气溶胶的大型分析设备上应使用局部通风防护,在操作小型仪器时使用定制的排气罩。

在可能出现有害气体和生物源性气溶胶的地方应采取局部排风措施。

饲养、操作动物应在适当的动物源性气溶胶防护设备中进行,工作人员应同时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生物安全柜、安全罩

在实验室员工接触危害等级I和H的场所,生物安全柜内的空气在排放前只要通过高效过滤器可以再循环;在实验

室员工接触可能有危害等级田或以上的生物因子的场所,禁止将空气再循环。动物实验室禁止将空气再循环。

对于新安装的生物安全柜和安全罩及其高效过滤器的安装与更换,应由有资格的人员进行,安装或更换后应按照

经确认的方法进行现场生物和物理的检测,并每年进行验证。

实验室应时常监测生物安全柜以确保其设计性能能够符合相关要求。应保存检查记录和任何功能性测试结果。

在安全柜上应有作为检查证明的标记。

所用生物安全柜的放置、设计和类型应符合安全工作所要求的风险防护级别。

所有生物安全柜之使用方式应避免降低其功能。

生物安全柜、化学安全罩的通风应符合微生物和(或)化学的风险级别及符合安全要求。

化学品安全

在实验室中,对化学品的存放、处理、使用及处置的规定和程序均应符合良好化学实验室行为标准。

应按照相关标准在每个储存容器上标明每个产品的危害性质和风险性,还应在"使用中"材料的容器上清楚标明。

对化学、物理及火灾危害应有足够可行的控制措施。应定期对这些措施进行监督以确保其有效可用。应保存监

督结果记录。

红酒伴我醉

技术

财富

个人资料加为好友

给他留言帖子合集

4# 只看作者回复于:2008-3-27 15:57:55 回复本贴回复主题编辑举报管理应要求所有人员按安

全操作规程工作,包括使用被认为适用于所从事工作的安全装备或装置。

对实验室内所用的每种化学制品的废弃和安全处置应有明确的书面程序。其应包括对相关法规的充分及详细说

明,以保证完全符合其要求,使这些物质安全及合法地脱离实验室控制。

放射安全

在批准使用放射性核素之前,实验室负责人应对使用的理由-限度和地点进行评估。

实验室应保存充分的放射性核素的获取、使用和处置记录。所有放射性化学品的存放应安全及保险。

所有操作或接触放射性核素的实验室人员应接受放射性基础知识、相关技术和放射性防护的指导和培训,应符合

放射性安全规定和程序。

实验室应有适当的、满足工作需要的书面标准操作程序和相关的法规。

程序应包括清楚的作业指导书,在使用放射性核素的地方应重点显示的作业指导书之摘要,在出现放射性事故和

漏出时应采取行动的详细说明。

程序应详细说明安全处置不用的放射性材料、与放射性材料相混合的或受其污染的材料的方法。

应公示经过批准的警告和禁止标志。

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实验室应向相关主管部门征询有关放射性防护行为和法律要求的建议,包括对实验室设计和设

备标准的所有要求,并制定适当的措施确保遵守。

实验室应任命一名放射防护安全员,其负有设计、执行及维护可操作性放射防护计划的专门责任。实验室应任命

若干放射防护监督员监督日常与离子辐射相关的工作,以保证执行良好放射性行为。

应制定系统性监督计划以保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及经常性监督。应保存监督记录。应制定并实施常规清洁和

去污染规程。

应定期评审放射性核素的使用情况,经常监督工作行为并及时更新。补救措施或程序性变化应记录并按相关要求

规定的期限保存.放射活性废物应有标志并存放在专用于此目的之安全且防辐射的储存库。在每个需弃置的包装

上应清楚地说明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储存及处置应遵守相关规定。

紫外线和激光光源(包括高强度光源的光线)

在使用紫外线和激光光源的场所,应提供适用且充分的个人防护装备,应有适当的标识公示。应为安全使用设备

提供培训。这些光源只能用于其设计目的。

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的设计及制造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的要求。为确保安全,某些设备应连接备用电源。新的、改装过的或修理过的电气设备在未经合格的人员(如有资质的电工或生物医学工程师)完成电气安全测试

和设备符合安全使用要求之前,不允许使用。

电气设备使用人员应接受正确操作的培训,操作方式应不降低电气安全性。电气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

可能引起电气故障之破损。只有合格的人员许可从事电气设备和电路工作。禁止未经授权的工作。

应采取措施对设备去污染以减少维护人员受化学或生物性污染的风险。

防火

建筑防火规格应以实验室所含危险的类型而定。应指定主出口路线。应备有辅助出口确保人员可从实验室安全

撤离。指定的消防出口应通向防火区。

应在使用或存放可燃气体或液体的所有实验室区内备有自动烟雾和热量探测及报警系统。应定期检测报警系统

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使所有人员熟知其运行。

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建筑物内所有人员进行消防指导和培训。内容包括:

火险的识别及评估;

制定减少火险的计划;

失火时应采取的全部行动。

现场应配备符合相关要求的适当设备用于扑灭可控制的火灾及帮助人员撤离火场。实验室人员的责任是确保人

员安全有序地撤离而不是试图去灭火。应寻求消防部门援助。

水灾和其它自然灾害

应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如可能,救援人员应事先了解危险物的性质、数量和存放位置,应熟悉实验室的布局和设

备。

当遇水灾、地震或其它自然灾害时,视建筑物或实验室遭破坏程度,应采取隔离污染区域和污染源、有效消毒、

疏散人员等紧急措施。应对危害进行评估,并采取进一步措施。应有灾害报告制度。

紧急撤离

应制定紧急撤离的行动计划。该计划应考虑到生物性、化学性、失火和其它紧急情况。应包括所采取的使留下

的建筑物处于尽可能安全状态的措施。

所有人员都应了解行动计划、撤离路线和紧急撤离的集合地点。

所有人员每年应至少参加一次演习。

实验室负责人应确保有用于急救和紧急程序的设备在实验室内可供使用。

样本的运送

实验室负责人应负责为所有向实验室提交样本的地点准备适当的指南和指示。

所有样本应以防止污染工作人员、患者或环境的方式运送到实验室。

样本应置于被承认的、本质安全、防漏的容器中运输。

样本在机构所属建筑物内运送应遵守该机构的安全运输规定。样本运送到机构外部应遵守现行的有关运输可传

染性和其它生物源性材料的法规。

样本、培养物和其它生物材料在实验室间或其它机构间的运送方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规定。应遵守国际和国家

关于道路、铁路和水路运输危险材料的有关要求。

按国家或国际标准认为是危险货物的材料拟通过国内或国际空运时,应包装、标记和提供资料,并符合现行国家

生物安全考试卷-生物安全知识理论考试

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知识考试卷 :考试时间:总分: 一、选择题。请选择最佳答案填在答案框内。每题1分,共50分。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开始实施的时间是:D A:2003年11月5日B:2003年11月12日 C:2004年11月5日D:2004年11月12日E:2004年6月1日 2.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开始实施的时间是:B A:2009年1月1日B:2009年7月1日 C:2008年12月26日D:2009年12月26日E:2008年1月1日 3. 下列传染病应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但不包括:D A. 鼠疫 B. 霍乱 C.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 皮肤炭疽 4. 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B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E.6小时 5. 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对不同实验操作的防护水平以及运输的包装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A A.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B.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C.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D.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6. 在我国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中,规定在颁布实施我国Ⅱ级生物安全柜有关标准之前,进口的Ⅱ级生物安全柜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A A. 生产国 B. 中国 C. 美国 D. 世界卫生组织 7. 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每()发放一次,取得许可证的单位,必须接受每年的复查,复查合格者,许可证继续有效。E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E.5年 8. 危险性化学品不包括:C A. 易燃性化学品 B. 有毒性化学品 C. 致癌性化学品 D. 腐蚀性化学品 9. 实验室所有事件报告应形成文件,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A A. 事件的责任调查 B. 事件的原因评估 C. 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 D. 事件的详细描述 10. 实验室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A

一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表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验收标准 一、单位基本信息 1、单位名称:法人:电话: 2、实验室名称:负责人:电话:EMAIL: 3、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电话:EMAIL: 4、实验室性质: 5、实验活动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种,属级病原微生物; 6、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申请验收级别:级 二、一级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内容 1、生物安全手册 从实验室立项、建设、使用维护的全过程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均要纳入生物安全手册。(含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报告) 2、一级防护屏障 A安全设备:超静工作台、排风装臵、离心机要有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等。 B个人防护:防护服、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护用品。 3、二级防护屏障 ⒈在出口处设洗手池;⒉门口处要有挂衣处,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内工作服要分开;⒊墙壁、开花板、地面要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消毒剂腐蚀,地面防滑、不铺地毯;⒋台面要防水、耐腐蚀、耐热;⒌厨柜和实验台应牢固、两者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便于清洁; ⒍有专门放微生物废弃物容器;⒎有开启的窗户应设纱窗;⒏有保证

工作照明的电力、避免强光、反射光;⒐有适当的消毒设施。 4、安全操作规程 ⒈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⒉接触微生物后、脱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⒊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存放食品等非工作用具;⒋禁止口吸滴定管;⒌按尖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尽可能少的使用尖锐器;⒍按安全操作规程、尽可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⒎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台面,活性物溅出要随时消毒;⒏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高压锅灭活,并放专用密闭容器中,由2人以上专运;⒐防虫、防鼠措施。 5、管理制度 A实验室布臵和准入:⒈实验室主工作区要合理设臵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⒉非实验人员不得进入,外来实验者、进修、学习人员要经负责人批准;⒊禁止在主工作区饮食及其他非业务活动。 B实验室工作人员资格和培训:⒈固定的工作人员具备正规院校医学或生物学教育经历,具有医师或技师等专业技术资格,⒉经过生物安全技术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工作。 C工作人员健康管理:⒈上岗前应被告知有潜在危险,并接受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⒉建立健康档案、接受可能接触微生物免疫、并有记录。 D实验室各项制度、规定、操作规程 (A)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危害评估报告制度 (B)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C)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制度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有效的预防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污染,有效应对实验室突发污染事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实验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规范、科学、迅速有效地控制。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当出现以上适用范围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应急管理小组 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应立即按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处理

的技术规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调查原因,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5.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 6.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 7.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四、应急控制措施

《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初稿)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根据,申请立项的《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联盟标准获得批准立项(项目批准文号:)。该联盟标准由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起草, 等单位参加起草。 1.2 工作过程 为规范和提高文具产品性能和质量、便于组织生产和促进贸易发展,宁波市文具行业协会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情况,经过对产品生产、使用单位的调研,提出了制定《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联盟标准项目申请。2015年获批准,《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联盟标准正式立项。其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2 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全球对美术用品产品的安全要求逐年提高,我国儿童美术用品产品面临着欧美等发达国家日益提高的有害物质限量的挑战,限制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限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从2008~2009年从国家对市场的文具质量抽查结果可知,儿童美术用品类文具的问题较为突出,铅、镉、邻苯等安全指标有不少国内企业未能达标。而且国内依据的仅仅是GB20217《学生用品安全通用要求》,与儿童用品相距甚远。因此,统一规范全国范围内儿童美术用品市场的健康安全要求,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我国在美术用品标准的制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如《画笔》、《画框》、《画架》、《丙烯画颜料》、《油画颜料》和《绘画专用塑型膏》等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但是还缺乏健全的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国内消费者购买美术用品时往往更关注外形和气味,很容易忽视质量安全这一关键问题。就美术用品而言,安全和质量对儿童更为重要,要预防他们口含或者误食。 目前,我国在文具行业标准制修订和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参与国际标准化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在美术用品领域的标准特别是儿童美术用品领域几乎没有涉及。相对而言,欧美国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美术用品都有相应的标准。例如,针对儿童或小于3岁以下年龄使用的美术用品,在欧洲需要符合REACH 法规以及通过EN71(对无机有毒元素溶出、有机有毒化合物)的要求和Phthalates (主要针对含有塑料材料的产品,如塑料、橡皮等)的测试,对自己所使用的化学物质的CAS码进行备案,大多数画框、画本、颜料(水粉、丙烯、油画、水彩等)、油画棒、蜡笔、彩色修正带等要求通过ASTM F963-11、TRA或LHAMA (对美术用品中毒理学成分的评估)的评估;在美国华盛顿州还需要符合《儿童安全产品法案》(CPSA,Children’s Safe Produce Act )。 国外先进国家对于文具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要求层出不穷,而我国对于文具产品特别是儿童美术用品的安规方面没有任何规定。这给美术用品企业造成了无据可依的现状,因此,如何切实提高我市美术用品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当前重点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儿童美术用品质量状况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美术用品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制定《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说明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5章以及6.1和6.2是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高防护水平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本标准规定了对实验室内动物饲养设施和环境的基本要求?需要时,6.3和6.4适用于相应防护水平的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气溶胶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2 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2.3 气锁 air lock 具备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条件?化学喷淋(适用时)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4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2.5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

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2.6 缓冲间 buffer room 设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需要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7 定向气流directional airflow 特指从污染概率小区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区域的受控制的气流? 2.8 危险 hazard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9 危险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10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通常以0.3μm 微粒为测试物,在规定的条件下滤除效率高于99.97%的空气过滤器? 2.11 事件 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2.12 实验室 laboratory 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2.13 实验室生物安全 laboratory biosafety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2.14 实验室防护区 laboratory containment area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共15分) 1、一、二级实验室备案证明☆ (1)法律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2)检查内容:查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是否向设区的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3)检查方法:查备案材料或资格证书。 (4)结果评价:此项不合格则该项目整体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①一、二级实验室的备案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②有无存在未备案的一、二级实验室。 *2、三级、四级实验室开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重点项☆,或合理缺项) (1)法律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 (2)检查内容:查三级、四级实验室是否经国家认可并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 (3)检查方法:查备案材料或资格证书。 (4)结果评价:此项不合格则该项目整体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三、四级实验室是否存在未取得资格证书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3、实验室建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感染应急预案(1分) (1)法律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条,《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7.1。 (2)检查内容: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建立文件,成员应体现其组织及学科的专业范围,具体职责包括①制定生物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等;②建立实验活动风险评估的工作制度和程序,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③负责本单位生物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④对本单位实验室开展的第一、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进行审查。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 感染应急预案: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制定的预案应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3)检查方法:查阅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预案等文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介绍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范围 适用于我国所有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二、术语和定义 1、气溶胶:悬浮于气体介质的固态/液态微粒形成的相对稳定分散体系; 2、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 3、气锁:特定场所的门具备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开启(如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化学喷淋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 4、生物因子: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5、生物安全柜: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 6、缓冲间:设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必要时可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带有气锁功能; 7、高效过滤器:对μm微粒过滤效率高于%的过滤器; 8、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实验室的条件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避免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9、个体防护装备:防止人员个体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危险因子上海的器材和用品; 10、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以接受的全过程;

11、风险控制: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其他术语和定义还包括:定向气流、危险、危险识别、事件、实验室、实验室防护区、材料安全数据单、风险等。 三、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一)评估应考虑内容 生物因子特性、实验室既往事故分析、实验活动过程的风险、设施设备、人员风险、意外、人为破坏、风险大小、发生概率、后果、可接受的风险、降低风险措施评估以及可能带来的新的风险、风险及控制综合评估等。 (二)如何评估 1、事前评估; 2、适当人员评估; 3、完整记录(时间、人员、依据); 4、定期评估或周期性复审; 5、开展新的实验活动或实验室条件发生变化时均应重新评估; 6、操作超常规量或从事特殊实验活动; 7、发生事件、事故时应进行评估; 8、政策、法规、标准等发生变化应重新进行评估; 9、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应首先考虑消除风险,再考虑降低风险; 10、建立监控机制。 此外,评估要考虑外来影响。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完整

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有效地针对科室进行全面的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围 适用于生物安全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为一级/二级生物实验室。 三、职责 3.1科主任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运行。 3.2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生物安全管理日常工作的安排。 3.3中心实验室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具体工作。 四、工作程序 4.1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组成 4.1.1科主任是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人。 4.1.2生物安全负责人: 4.2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维护和检查 4.2.1生物安全负责人指定针对安全操作和安全装备的检查方案,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4.2.2生物安全负责人会建立安全清单,为回顾性检查提供资料并进行记录,形成《安全记录》。 4.2.3对危险品、危险区进行鉴定并加以标志。 4.2.4实验室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所有的事件和潜在的危险因素。

4.2.5生物安全负责人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对各种紧急情况下应急措施进行培训。 4.2.6若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生物安全负责人。 4.3警告标记和标签的建立。 4.3.1对不同危险程度的实验工作区进行标志。 4.3.2对高度危险性区域要贴危险公告。 4.3.3装存危险物质的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其容应详细。 五、安全操作规程 5.1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规程 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所提供的工作服。离开实验室时,工作服须挂在指定地方,不得在实验室外冼工作服。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在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掉并洗手。 5.2生物安全标准个人行为 5.2.1在实验室工作区禁止吸烟。5.2.2禁止在实验室放置食物、饮料及类似的存在有潜在的从手到口的接触途径的其他物质。禁止用实验室的冰箱(柜)储存食物。 5.2.3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应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他的眼睛和面部防护用品。 5.2.4在实验室工作区,污染区应穿白大衣或隔离衣,服装应符合实验室设备的要求。 5.2.5应穿着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子。 5.2.6在实验工作区头发不可下垂,避免与污染物质接触或影响实验操作,有此类危险的饰物应避免带入工作区。不可留长胡须。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tiger 一、目的 制订本规则,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实验设备安全卫生以及防止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人员人身安全、卫生健康安全管理及设备安全。 三、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四、安全操作规程: 1.员工安全操作规程 1.1 实验室入口处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1.2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做好卫生防护,并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同时注意做好环境维护及保密工作。 1.3 进行感染性实验时,禁止他人进入实验室,或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免疫耐受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方可在实验室工作。 1.4 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1.5 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1.6 尽量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1.7 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1.8 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用75%乙醇或巴氏消毒液消毒。 1.9 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等)。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每年要接受一次最新的培训。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 1.10禁止将无关动物带入实验室。 2.无菌室安全操作规程 2.1无菌培养室每天都要用0.2%的新洁尔灭拖洗地面一次(拖布专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以上,超净工作台台面每次实验前要用75%酒精擦洗。然后紫外线消毒30min。操作用具如移液器、废液缸、污物盒、试管架等用75%酒精擦洗后置于台内同时紫外线消毒。 2.2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2.3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5%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 2.4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2.5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2.6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5% 乙醇等消毒剂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2.7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

AQ 1023-2006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解析

前言 本标准除6.6.8条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安全性能和技术性能的通用要求。各类电气产品的特殊要求,应在各自产品标准中,分别加以补充规定。本标准应与各类产品标准结合使用。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光、杨敏、刘炎钊、霍育川、王海洋、翟青妮、潘亮。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以及控制、测量及用电设备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低压供电系统(以下简称供电系统)及装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6-2003 标准电压 GB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762-2002 电气设备额定电流 CJB 2894-1999 安全标志牌 GB 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 3836. 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

分:增安型“e” CJ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 3836.5-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部分:正压型“p” GB 3836.7-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7部分:充砂型“q” CJB 3836.9-200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9部分:浇封型“m” GB/T 4026-2004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及字母数字系统的应用通则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CB/T 4728.1-2005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5094.1-2002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1部分:基本规则 GB/T 5094.2-2003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2部分:项目的分类与分类码 GB/T 7159-1987 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订通则 GB/T 10233-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控设备基本试验方法 GB/T 12173-1990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前言 本标准的编制主要参考了ISO15190:2003(E)《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二版( 修订版),2003].本标准与ISO15190:2003(E)不同的是,本标准不仅使用于医学实验室,而且适用于进行生物因 子操作的各类实验室;此外,增加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本标准吸纳了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进 行高危害生物因子操作实验室的有关内容,但考虑到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整体状况,增强了对该类实验室设 施的要求,以确保安全。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军区总医院、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车凤祥、李劲松、王秋娣、吕京、何铁春、林志雄、田克恭、翟培军、何兆伟。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得建设原则,同时,还规定了生物安全分级、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 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的要求。本标准为最低要求,此类实验室还应同时符合国家其他相关规定的要 求。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术语与定义 2.1 生物因子 biological agents 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2.2 病原体 pathogens 可使人动物和植物致病的生物因子。

2.3 危险废弃物 hazardous waste 有潜在生物危险可燃易燃腐蚀有毒放射和起破坏作用的对人环境有害的一切废弃物。 2.4 危害 risk 伤害发生的概率及其严重性的综合。 2.5 气溶胶 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微米~100微米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6 生物安全 biosafety 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2.7 高效空气过滤器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HEPA) 通常以滤除大于等于0.3微米微粒为目的,滤除效率符合相关要求的过滤器。 2.8 安全罩 safety hood 置于实验室工作台或仪器设备上的负压排风罩,以减少实验室工作者的暴露危险。 2.9 生物安全柜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 负压过滤排风柜。防止操作者和环境暴露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溶胶。 2.10 个人防护装备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用防止人员受到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的器材和用品。 2.11 实验室分区 laboratory area 按照生物因污染概率的大小,实验室可以进行合理分区。 2.12 缓冲间 buffer room 设置在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相临两区之间的缓冲密闭室,具有通风系统,其两个门具有互锁功能,且不能 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13 气锁 air lock 气压可以调节的气密室,用于联结气压不同的两个相邻区域,其两个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在实验室中用作特殊通道。 2.14 定向气流 directional airflow 在气压低于外环境大气压的实验室中,从污染概率小且相对压力高处向污染概率高且相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doc

生物实验室工艺设计和要求 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工艺设计任务书的制定,包括制定实验楼每个部门、每个实验 室的面积和功能要求;制定生物实验室每间房的建筑、装修内容,门窗要求,环境控制、电力(照明、通讯及网络等)、气体管道、给排水、空调、消防控制、结构等工艺设计的要求;制定每间生物实验室所需固定实验设备清单。 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工艺设计 /设备规划,包括按照国际生物实验室标准及项目工 艺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生物实验室固定设备规划、工艺布置图、典型生物实验室放大 工艺平面图、主要立面图和主要剖面图;完成生物实验室固定设备厂商资料及工 程设计数据归总。具体地说,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建筑工艺设计的要求是: 1.基地环境方面 在对基地现状充分分析基础上 ,采用将建筑作为环境背景的设计理念,将单体建 筑包容于环境之中。 2.建筑方面 主要包括生物实验室建筑设计、室内装修材料要求等。 实验室基本工作区域尺度( ELM ),是为保证生物医学研究的安全运行,而对其所需工作区域尺度的规划。实验室的ELM 一般包括对操作台、实验设备(包括储藏柜)、工作台、化学排烟罩以及生物安全柜的长度要求。 实验室设计当前的趋势,已经开始朝着规划区域空间尺度的方向发展,而不 仅仅限于规划区域长度。这种趋势是起源于模块化实验室形式的采用。 建筑面积由于包括流通区域、建筑核心区域、墙体以及公共区域的面积,必 然在整体上大于特定功能区域的使用面积。参考根据AIA 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换算方式,实验室(包括内部流通和功能分配区域)面积的基本换算系数在 1.7 至 2.2 之间。换算出的工程总面积在实际规划时,还需要做相应调整。 实验室建筑的材料,应该选择耐用和易清洗的类型,并且应能有助于创造一 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材料设计的关键因素,在于易清洗、易维护、易储藏并且尽量减少毒害传播。所选材料作穿墙以及楼板处理时,还必须考虑到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试 验方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欧洲健身器材标准 固定式健身器材 [下载自管理资源吧]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EN957-1

EN957—1:1997 第1页 概述 本欧洲健身器材标准由健身器材、运动场设备以及其他娱乐设备 CEN/TC136技术委员会起草,此委员会DEN所设秘书处。该欧洲标准给出了国 家标准的水平,1996年出版的任何国家标准相冲突的条款将取消。 本标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EN957-1 通用安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EN957-2 力量型健身器--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4 力量型举重台--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5 脚踏车(曲柄踏板类)健身器--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6 跑步机--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7 划船器--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8 踏步机—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征得CEN enguiry同意,第3部分同第2部分合并。 按照CEN/CENELEC规定,标准委员会组成成员有:奥地利、比利时、丹 麦、荷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冰岛、意大利、卢森堡、瑞士、挪 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等国,本标准在标准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执行。

EN957—1:1997 第2页 简介 EN957(以下统称总标准)明确了适合健身器材的安全标准,对于特殊类 型器材的标准作为补充或作为此标准的附加部分的特别标准,有特别标准的, 本通用标准不能单独使用。对于暂未有特别标准的器材,在使用通用标准时应 特别留意、小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定义所规定的所有健身器材,S为俱乐部、工作室等所用的 器材,H为家用器材。特殊标准的要求优先于通用标准的相应要求,本标准不 适用于儿童使用的训练器材。 2 引用标准 EN292 设备的安全—基本概念—设计的总原则 ISO4287-2 表面粗糙度—专业术语—第2部分: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测量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常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5章以及6.1和6.2是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高防护水平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本标准规定了对实验室内动物饲养设施和环境的基本要求。需要时,6.3和6.4适用于相应防护水平的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气溶胶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2 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2.3 气锁 air lock 具备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条件、化学喷淋(适用时)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4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2.5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 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2.6 缓冲间 buffer room 设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需要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7 定向气流directional airflow 特指从污染概率小区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区域的受控制的气流。 2.8

完整版详解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与规范

详解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与规范 根据实验室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等级不同,实验室需要不同的防护水平。实验室不同水平的设施、安全设备以及实验操作技术和管理措施构成了生物实验室的各级生物安全水平。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4个等级: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1)、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4),俗称分别为:P1、P2、P3和P4实验室(P是“物理防护”的英文physical protectio n" 的首字母)。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水 平最低,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水平最高。 一、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一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 动物疾病的微生物。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操作、安全设备和实验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仅适用于进行基础的教学和研究,处理危害等级1的微生物。BSL-1是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水平,依靠标准的微生物操作来保证安全,缺少特殊的一级防护屏障或二级 防护屏障。一般来说,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仅能从事没有感染性的操作,不能满足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工作需要。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需满足如下设施和设备的要求: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 可锁闭,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实验室门口处应设存衣或挂衣装置,可将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实验室的墙、天花板和地面应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灭菌剂的 腐蚀。地面应平整、防滑,不应铺设地毯。实验室台柜和座椅等应稳固,边角应圆滑。实验室台柜等和其摆放应便于清洁,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和坚固。实

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分类(1)

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分类(2005年版)凡涉及微生物及其提取物或基因工程产物操作的实验室,根据对病原微生物不同种类的生物安全要求。实验室的设计、设施也有所不同。目前国际公认的微生物实验室分为生物安全(biosafety level,BSL)1至4级。其中BSL-1最低,BSL-4最高。BSL-1~4俗称P1~4。 BSL-1实验室可从事已知不会对健康成人造成危害、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可能有微弱危害的、有明确特征的微生物实验工作。实验室与建筑物中的一般通道不隔开,一般在试验台上操作,不要求使用或经常使用专用封闭设备。 BSL-2实验室与BSL-1相似,适用于那些对人及环境有中度可能危害的微生物实验工作。其不同点在于:工作人员要经过操作病原因子的专门培训,并由能够胜任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工作时限制外人进入实验室;某些产生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工作要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封闭设备内进行;对污染的锐器采取高度防护措施。凡从事微生物基因的操作,均需在BSL-2实验室进行。 BSL-3实验室供处理危险病原体使用,适用于可以通过吸入途径引起严重的或致死性疾病病原体的实验工作,例如从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艾滋病研究或检测的实验室BSL-3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在处理病原体方面要经专门培训,并由有关专家进行监督管理。传染性材料的所有操作均要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防护设施内进行,工作人员要穿适宜的防护服。BSL-3实验室要经过专业的设计和建造。 BSL-4实验室有造成气溶胶感染和危及生命的病原微生物,如埃波拉病毒、尼帕病毒等研究的实验室,必须达到BSL-4的安全水平。BSL-4实验室对防止微生物扩散到环境中有特殊的工程和设计要求。每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病原微生物方面均要有特殊和全面的培训;要具有法定资格的科学家监督管理。实验室主任要严格控制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实验室均应是毒力的建筑物或是建筑物内的隔离区。要实施特殊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细则。 在此种实验室的工作区内,所有的工作都要限制在II级生物安全柜或者是安全柜与一套由生命维持系统工期的正压个人工作服联合使用。

AQ1023-2006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解读

、/. — 前言 本标准除6.6.8 条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安全性能和技术性能的通用要求。各类电气产品的特殊要求,应在各自产品标准中,分别加以补充规定。本标准应与各类产品标准结合使用。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光、杨敏、刘炎钊、霍育川、王海洋、翟青妮、潘亮。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以及控制、测量及用电设备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低压供电系统(以下简称供电系统)及装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6-2003 标准电压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762-2002 电气设备额定电流 CJB 2894-1999 安全标志牌 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 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 隔爆型“ d” GB 3836. 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 部 分:增安型“ e” CJ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 3836.5-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 部分:正压型“p”

JB 6030—2001工程机械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工程机械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10:58:28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1—04—03批准 2001—10—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第3.5条、第3.6条、第4.2条、第4.3条、第6.4条、第8.6条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对JB 6027—1992《挖掘装载机安全规则》、JB 6029—1992《装载机安全规则》和JB 6030一1992《工程机械通用安全技术要求》三项标准的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JB 6027—1992、JB 6029—1992和JB 6030—1992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增加噪声限值的要求; ——增加保护结构的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 6027—1992、JD 6029—1992和JB 6030—1992。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工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参加单位: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工程机械厂、龙岩工程机械厂、徐州装载机厂、天津市市政公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通机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蔚苹、胡浩、刘艳芳、钟佩钤、李楠、胡志、章二平、杨耀锡、吴润才。 本标准于1992年5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机械产品在设计、制造、使用与维护等方面基本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工程机械产品: ——推土机; ——装载机; ——挖掘机; ——挖掘装载机; ——铲运机; ——平地机。 其它工程机械产品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8419—1987 土方机械司机座椅振动试验方法和限值。 GB/T 8420—2000 土方机械司机的身材尺寸与司机的最小活动空间 GB/T 8593.1—1998 土方机械司机操纵和其它显示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8593.2—1998 土方机械司机操纵和其它显示符号第2部分:机器、工作装置和附件的特殊符号

完整版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 为使生物安全实验室在设计、施工和验收方面满足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通用安全标准,切实遵循物理隔离的建筑技术原则,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动物实验、基因重组以及生物制品等使用的新建、改建、扩建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1.0.3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应以生物安全为核心,确保实验职员的安全和实验室四周环境的安全,同时保护试验对象不被污染。在建筑上应以实用、经济为原则。 1.0.4 生物安全实验室所用设备和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检验单位的检验报告,并在有效期之内。属于新开发的产品、工艺,应有鉴定证书或试验证实材料。 1.0.5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施工、检测中采用的技术文件、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6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 术语 2.0.1一级屏障primary barrier 也称一级隔离,是操纵对象和操纵者之间的隔离。通过生物安全柜、正压防护服等防护设施来实现。 2.0.2二级屏障 secondary barrier 也称二级隔离,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外部环境的隔离。通过建筑技术(如气密的建筑结构、平面布局,透风空调和空气净化系统、污染空气及污染物的过滤除菌和消毒灭菌直至无害排放)达到防止有害生物微粒从实验室散逸到外部环境的目的。 2.0.3气溶胶 aerosol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100μm的固态、液态微粒所形成的胶溶态分散体系。 2.0.4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 防止操纵处理过程中含有危险性,或未知性生物微粒气溶胶散逸的箱形空气净化负压安全装置。 通常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 2.0.5生物安全实验室 biosafety laboratory 具有一级隔离设施的、可实现二级隔离的生物实验室。 2.0.6主实验室 main room 生物安全柜或动物隔离器所在的实验室,或穿正压防护服工作的实验室。主实验室是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污染风险最高的区域。 2.0.7缓冲室 buffer 的气闸式3m2有洁净度级别的且进出两门不同时开启的面积一般不小于 房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