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中医儿科辨证施治方证(一)

【推荐】中医儿科辨证施治方证(一)

【推荐】中医儿科辨证施治方证(一)
【推荐】中医儿科辨证施治方证(一)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推荐】中医儿科辨证施治方证(一)

1、咳嗽:

外感:⑴风寒以散寒宣肺,金沸草散;⑵风热:疏风肃肺,桑菊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内伤:⑴痰热以清肺化痰,清宁散;⑵痰湿以化痰燥湿,二陈汤;⑶阴虚燥咳以滋阴润燥,沙参麦冬汤;⑷肺虚久咳以健脾益气,六君子汤。

2、肺炎喘嗽:

常证:⑴风邪犯肺,①风寒闭肺以辛温开肺,三拗汤合葱豉汤或华盖散;②风热闭肺以辛凉宣肺、化痰定喘,(轻证)银翘散或(重证)麻杏石甘汤。⑵痰热闭肺,以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⑶正虚邪恋:①阴虚肺热以养阴清热,沙参麦冬汤,②肺脾气虚以益气健脾,人参五味子汤。

辩证:⑴心阳虚衰以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⑵内陷厥阴以平肝息风、清心开窍,羚羊钩藤汤、牛黄清心丸。

3、哮喘:

发作期:⑴热哮以清肺化痰定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⑵寒哮以温肺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缓解期:⑴肺气虚弱以补肺固卫,玉屏风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⑵脾虚气弱以健脾化痰,六君子汤。⑶肾虚不纳以补肾固本,金匮肾气丸。

4、鹅口疮:

儿科中医治疗精华汇总

儿科中医治疗精华汇总 医学教育网特别整理儿科中医治疗精华,希望对大家工作考试有所帮助。 观念:中医,以活人为本,五脏六腑平衡发展就可以健康;西医,以深入研究物质为本,认为病灶切除、细菌和病毒杀死,微量元素达标人就健康。 新生儿黄疸:中医,胎毒,根据黄疸情况,清除胎毒即好;西医,胆红素不正常,照蓝光,抑制胆红素。 新生儿肺炎:中医,如果没有液体吸入肺里,应考虑是胎毒,脾虚导致内湿,健脾清胎毒;西医,一律认为是细菌感染,住院7天以上,点滴抗生素和抗病毒药。 夜啼、多汗:中医,脾虚,健脾养血即好;西医,缺钙,补钙。(中医认为含有钙的很多东西有安神作用,所以西医补钙看上去有效,实际上并没有抓住本质,很多这种现象的小儿检测并不缺钙) 湿疹:中医,湿热或湿毒所致,健脾除湿,不但可去根,还能治好其他湿热问题,不再复发;西医,皮肤过敏,用激素类药膏,用时好,停了复发。 鹅口疮:中医,脾湿热导致,和前面一样健脾除湿;西医霉菌感染,用药水擦嘴。

腹泻:中医,小儿多脾虚,有各种腹泻可能,针对情况采用健脾除邪的方法,注重小儿脾胃健康;西医,除生理腹泻无法治疗外,其他腹泻诊断为肠炎,用抗生素、点滴、思密达(一种类似堵漏灵的止泻药,吃了就堵住)。 感冒发热:中医,感冒情况很多,辨证施治,小儿感冒治疗得当,一两剂药就好,而且以后越来越不爱感冒;西医,病毒、细菌、支原体引起,采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杀,使用退烧药退烧,病后必然导致咳嗽、体弱、喉咙肿痛、食欲不佳,重则哮喘、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甚至每月感冒发烧不断,只要坚持西医治疗,没一个小孩能逃脱这样的情况。由于乱治疗感冒引起的白血病、耳聋、哮喘等疾病,都在家长考虑之外了。 扁桃体发炎:中医,认为扁桃体是元阴的第一道防线,伤津、心脾热导致红肿,用对证药物调理脾胃气血;西医,认为扁桃体可有可无,发炎是细菌感染,使用点滴抗生素,基本上会反复发作,切除扁桃体。支气管炎和肺炎:中医,咳嗽有很多原因,要根据五脏六腑情况辨证施治;西医,咳嗽轻就是支气管炎,咳嗽重就是肺炎,使用抗生素加抗病毒点滴,同时使用激素,防止哮喘。另外使用止咳药,麻痹中枢神经,让人体不再咳嗽。最近出现的非那根造成婴儿呼吸衰竭,就是因使用非那根导致人体不再咳嗽,痰壅于肺造成。 哮喘:中医,很多原因导致,从综合调理人体平衡入手治疗;西医,遗传或伤害,使用激素,直到不喘。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为了更好的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科室中医建设与管理,我们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加强中医从业人员管理 首先坚持中医特色,学习中医药文化,注重中医理论学习。采取了如下措施:制定并实施了科室学习中医计划、中医大讲堂、中医在职研究生班学习、西学中以及外请上级医院中医主任查房等措施保证了中医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现科室中医人员占全部医生的80%,建立了中医学术带头人制度,确定吴宏生副主任医师为本科中医学科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为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提供决策,把握科室中医发展方向。 学习中医药文化特色,牢固树立将中医传承并发展理念贯穿于全部工作之中,科室在内部装饰等环境形象上,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 科室制定重点病种诊疗方案,并定期优化整理,同时制定重点病种的协定处方,已实施于日常工作中。 二、注重中草药的使用 为了提高中草药的使用,科室制定了奖惩措施门诊草药处方指标必须完成35%以上,如每降1%点,处罚相关人员100元,降5%以上,处罚相关人员500元,并取消院内中药奖励,连续三个月不完成

指标者,调离门诊岗位,完成指标者给予科内奖励。全科中药、中成药使用率达65%以上。 三、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 为了体现中医治疗的多样性,科室门诊已开展足浴、耳穴压豆,新增穴位敷贴等项目,应用比例在10%以上。病房开展了足浴、针灸、耳穴埋豆,并新增语言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等项目达70%。 四、努力提高科研创新 在科室制定协定处方的前提下,注意原始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争取为取得“院内制剂”及申请中医科研项目做好基础工作。 科室争取每年发表中医学术论文三篇以上。 脑病科

儿科病例

儿科病例 茶陵县人民医院 病历记录 姓名:刘烨第( )页住院号:1100646 入院记录 (一) 姓名:刘烨民族:汉性别:男籍贯:湖南茶陵年龄:14岁职业:学生 婚姻:未婚住址:茶陵县虎踞高迎张家组入院日期:2010-12-1 10:20 记录日期:2010-12-1 13:00 病史陈述者:患儿家属可靠程度:基本可靠主诉:咳嗽,咽痛,发热5天,头颈部歪斜1天。 现病史:患儿家属代诉患儿于2010年11月25日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呈阵发性,伴咳少量白色粘液痰,咽痛。无胸痛,气促及呼吸困难等不适。发热,自测体温最高可达38。5?,无头昏,头痛,畏寒等不适。曾于家中自服感冒药(具体药名不详),症状未见好转。遂11月29日于当地卫生诊所(具体不详)就诊,予以肌注等相关对症治疗(具体诊疗计划与用药情况不详)后,以上症状有所好转。12月1日00:30左右其家属发现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颈部往左前侧歪斜,50分钟左右后头颈部倾向右后侧歪斜,同时伴头颈部拉扯痛,无放射性痛,呕吐,抽搐等症状,遂于当地卫生院就诊,医生见患儿病情急重,建议于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遂于今日10:00左右平车送往本院急诊部,查体:T37.3?c,BP100870mmHg,R27次/分,头颈部向右后侧歪斜,拟诊为“锥体外系反应”收入本科进一步治疗。自起病以来,无大小便失禁,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精神欠佳。 既往史:患儿既往体质尚可,无“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病史,无重大外伤史、手术史及输血史,否认药、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慢性咳嗽,咯血史,无呼吸困难,发绀史,无肺结核接触史。余见现病史。循环系统:无心悸,胸闷,胸痛史,无浮肿,昏厥史。 消化系统: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无慢性腹痛、腹泻,无皮肤黄染茶陵县人民医院 病历记录 姓名:刘烨第( )页住院号:1100646 入院记录 (二) 泌尿生殖系统:无尿频、尿急、尿痛史,余见现病史。 造血系统:无头昏,乏力史,无皮下出血,鼻炄史,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史。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无烦渴,多饮,多食,多尿史,无食欲异常史。神经系统:无头痛,昏厥,瘫痪史,无抽搐,痉挛史。余见现病史。精神系统:无幻觉,定向力障碍,情绪异常史。 肌肉骨骼系统:无关节肿胀史,无肌肉萎缩,肢体麻木史,无骨折,脱臼史。 余见现病史。 个人史:出生茶陵,现为初二学生,未曾到外地久居,否认血吸虫疫水和毒物 接触史,无特殊不良嗜好。婚育史:未婚未育。 家族史:父母均体健。家族中特殊遗传史及类似的疾病 史。体格检查 T37.3?c P 80次/分 R27次/分 BP100/70mmhg 一般情况: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痛苦病容,强迫体位,查体欠配合。 皮肤黏膜:全身皮肤湿冷,无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淋巴结:颏下,颌下,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头部及器官头颅:无畸形,头发浓密,分布均匀。

儿科科中医诊疗方案

目录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467)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470)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474)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477)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482)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诊疗方案 (487) 小儿肌性斜颈诊疗方案 (496)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年)。 主要症状:皮肤、粘膜出现瘀斑、瘀点,对称分布; 次要症状:常伴关节疼痛,腹痛,严重者可出血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等。 起病急骤,发病前常有感染等诱因。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1)皮肤瘀点,多见下肢及臀部,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压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反复发作; (2)常伴用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可呕血、便血; (3)可有关节疼痛,多为一过性,不留关节畸形; (4)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 (5)血小板计数无明显下降。 单纯皮肤紫癜者,称为皮肤型;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者称为腹型、伴有关节症状者为关节型、伴有血尿和/或蛋白尿者为肾型、伴有皮肤紫癜以外两种以上表现者为混合型。 (二)证候诊断 1.风热伤络证:起病较急,皮肤紫斑色较鲜红,呈腰部以下对称性分布,略高出皮肤,或有痒感。伴有发热,腹痛,关节酸痛等症。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血热妄行证: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紫红,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有发热,或伴腹痛,或伴关节疼痛,舌红,脉数有力。 3.阴虚火旺证:皮肤有青紫点或斑块,时发时止。手足烦热,颧红咽干,或午后潮红,盗汗,伴有鼻衄、齿衄。舌红、少苔,脉细数 4.气不摄血证:病程较长,皮肤紫斑反复发作,色淡。面色晄白,神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的优势与特色

中医的优势与特色 所谓优势就是我能做的事你做不了,这是我的优势;我做不了你能做的,那是你的优势;或者咱俩都能做,我做的比你好,那我有比较优势。这就是优势。特色是什么呢?我做事的方法和你不一样,这就是我的特色。所以特色和优势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我们研究的结论是:“只有保持中医的特色,才能发挥中医的优势”。 首先我们看看中医有哪些优势。我们总结了几项,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总结出十项二十项或更多。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项: 第一个优势是可以预测疾病。中国过去有两句老话,一句叫做“司岁备药”,一句叫做“司岁备种”.就是说我们要根据五运六气来预测来年到底是旱还是涝,是过干还是过潮,是过热还是过寒。据此可以确定明年需要种何种庄稼。如果来年雨水大,可能要涝,我们就需种高秆作物,像高粱;如果来年偏旱,我们就需要种低秆的作物.根据五运六气,也可以预测会出现什么样的疾病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个优势是养生保健。中医主张: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也就是说,中医首重养生保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可以说每个人都知道一点,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就是一种养生方法。过去讲:要想小孩安,三分饥和寒——要求小孩不要过饱和过暖,甚至要求成人吃饭也不要过饱。这也是中医的养生方法。早晨起来打打太极拳,同样是中医养

生的方法。西方的体育活动,象百米跑、跳栏、跳高等,虽然有的运动员可以获得世界冠军,可我们大多数运动员是一身伤、一身病。这样的运动于养生无益。我们的古典音乐,像宫廷音乐,是养生音乐。你们看现代的音乐,像流行音乐,老年人都觉得比较烦。我是受不了的.流行音乐是不适合养生的。书法是适合养生的。从事中医的人寿命都比较长。中医研究院岳凤先教授过去从事西药研究,后来他转行从事中药研究。他说他看到中医大夫一个个红光满面,鹤发童颜,而西医大夫一个个象豆芽菜似的,所以改做中药研究。西医把传统医学称为替代医学,也有称传统医学为补充医学,就是西医治疗效果不好可让中医等治疗.其实,西医才是真正的补充医 学和替代医学。我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西医是补充医学和替代医学的——四肢不行了换四肢,心脏不行了换心脏,肝脏不行了换肝脏.傅彪不就换了两次肝吗?结果又如何?又多活了一年,差两天一年,这就是现代医学主张的替代。人体所有的器官都可以替代,现在除了大脑什么都可以替代。另一个就是补充。现在电视上天天可以见到补钙的广告,难道咱们中国人都缺钙?!难道咱们13亿人都缺钙?!那么我们从古到今是如何过来的?!补充了钙就能解决问题吗?钙多了儿童的器官会发生钙化,体内血钙过高,想降低也降低不了。人体缺钙是人体机能出了问题,人体吸收运化不了食物中的钙,应该解决的是机能问题。所以有些骨质疏松患者服钙以后器官发生钙化,骨头还是疏松.补钙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错误做法。1999年我在甘肃某地考查。有一次恰巧某农学院的几个学生同我一起吃

中医儿科学1A答案

儿科试卷类型:A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15 分) 1、变蒸:变者,变其情志,发其聪明;蒸者,蒸其血脉,长其百骸也。婴幼儿处于人一中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其形体、神智都在不断地变化,蒸蒸日上,逐渐向健全方面发展,在此时期,如出现低热与出汗等证而无病态者,谓之变蒸。(3分)(未指出婴幼儿时期生长旺盛扣1分) 2、肺常不足:肺为娇脏,主皮毛。小儿肺脏娇嫩、卫表未固,故易为邪气所感。肺主宣发,主一身之表,小儿之肺气宣发功能尚不健全,腠理开阖、固表抗邪的功能较弱;肺主呼吸,主一身之气,小儿之肺气肃降功能尚不完善,“治节”一身之气的功能未健;小儿冷暖不知自调,又有家长护养失宜,使小儿易于感受外邪。因此,六淫外邪,不论就是从口鼻而入,还就是从皮毛而入,均易先犯于肺,引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病证,使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3分)(未指出肺系疾病发病率高扣1分) 3、水痘:水痘就是由水痘实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强的出疹性疾病。以发发热,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全年均可发病,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10岁以下小儿多见。预后一般良好,不留瘢痕。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3分)(未指出发病情况扣0、5分) 4、病毒性心肌炎:就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为临床特征。3-10岁多见,轻者无自觉症状,只有心电图改变,重者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3分)(无主症扣1、5分,无预后扣0、2分) 5.手足口病:就是由感受手足口病时邪(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夏秋季节多见。常见于5岁以下小儿。传染性强,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甚或危及生命。(无发病情况预后扣0、5分)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生理性胎黄大多在生后2-3天出现,_____________ 天消退。 2.佝偻病病机就是_____________,治疗原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临床上望舌,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4.小儿病理特点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5.麻疹的治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基本法则,初热期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出疹期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收没期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6.五软就是指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颜面望诊图 -

颜面望诊图- 颜面望诊歌 ­火星斑痔心压抑,两眼之间胸和乳。 ­眉宇中分外为肝,内侧心脑肺相连。 ­鼻梁中肝两侧胆,准头两翼脾和胃。 ­大肠本在颧骨外,内侧便是小肠区。 ­巧嘴一张生殖器,人中便是膀胱系。 ­水星地阁是肾区,尿毒症者耳发黑。 ­五脏六腑在脸上,综合观察细分析。 . . ­. ­ ­https://www.doczj.com/doc/7618578768.html,/215743977/blog/12449692 06 ­点击进入颜面望诊 ­ ­. ­ ­.

­ ­   浅谈养生(一)­ 首先声明,我是喜好中医养生,只知皮毛,仅就我所理解方面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请多指教。常言“闻过则喜”,您的点拨对我来说就是十全大补丸。­ 一、养生书目­ 答:我认为目前热销的曲黎敏教授的《养生的智慧》,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告诉我们十二时辰的养生法(充分讲解了五行与五脏的关系)。结合实际举例,简单明了的阐述了中医“良医治未病”的基本原理。“疾病 ”二字是人体的两种状态。“疾”是亚健康,是器官受损的开始表象,这时候西医指标往往正常,及早调理就很容易恢复健康。“病”是器官由损到毁的过程。这个阶段西医指标显示异常,治疗也很复杂甚至是艰难,一旦病入膏肓,任何治疗都无法逆转器官的功能。这也许是洪韶光教授为什常提倡预防为主的缘故吧。­ ??????养生最重要的书目是《黄帝内经》。但由于时间的推移,后人多重治疗而轻养生,以至于后来的医者都钻研《行医杂记》、《本草纲目》,到现代药店多于米店的城市比比皆是。我想老祖宗看到后人舍本逐末,一定顿足捶胸。

中医病案分析详解

中医病案分析 例1.潘晓春,女,30 岁.已婚。主诉:带下量多半年余。因工作繁忙,近半年来出现白带绵绵不断,曾服清热除湿方药十余剂,未效。现症见面色萎黄,神倦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腹胀,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味,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劳累过度,耗伤脾气而致脾气虚。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输精、散精无力.水湿不运,故见腹胀纳少;水湿不化,清浊不分,流注肠中,则便溏,水湿下渗,常脉失约,则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源不足,肌体失养,面都失荣,故见神倦乏力,面色萎黄;中气不足则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均为脾气虚弱之征。中医诊断:脾气虚证. 方药:四君子汤。人参18g、白术15g、茯苓12g、炙甘草6g。 例2 .任苏平,女,60 岁.工人。年轻时产多乳众,工作及家务较劳累。八年来主诉:常感神疲乏力,腹胀便溏,未经系统治疗,病情时好时犯。半个月前又因劳累而诱发,现自觉阴户中有物突出,并有下坠感,气短乏力,头晕目眩,纳少便溏,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孕产过多,失于调护而导致脾虚气陷所致。脾气虚弱,升举无力,中气下陷,故见子宫下垂。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乏,机能活动衰退,故气短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脾气虚弱之征。中医诊断:中气下陷证. 方药:补中益气汤。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5g、升麻10g、柴胡12g、当归12g、陈皮6g、肉桂6g、泽泻8g、甘草6g。 例3 .王海生,男,47 岁,农民.主诉;腹痛五年,加重一周。自述五年前因过食生冷而腹痛,温熨热敷可自行缓解,病情时重时轻,未系统治疗.一周前不慎着凉、腹痛加重而来就诊。现腹痛喜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四肢不温,肢体困重,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中医诊断:脾虚寒证. 方药:参苓白术散。党参18g、白术15g、茯苓12g、山药15g、扁豆12g、陈皮6g、砂仁6g、薏苡仁15g、鸡内金10g、黄芪15g、神曲10g、炙甘草6g。

中医儿科非药物特色疗法(精)

中医儿科非药物特色疗法 一、拇中指十穴推拿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 婴幼儿湿疹是临床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病,有剧烈瘙痒,慢性病程,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等特点,目前虽然中西医方法较多, 短期疗效较好, 但往往疗效不巩固, 易反复发作或加重, 很难从根本上治疗, 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和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外涂, 由于小儿皮肤较嫩,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药物经皮吸收量较成人多, 全身长时间应用经吸收可产生柯兴氏综合征,免疫抑制,皮肤干燥及刺痛感等副作用,而该病的中成药味苦,口感不佳,婴儿拒服,喂药非常困难,使家长为难。近年来由于药费不断上升, 毒副作用的增加, 人们越来越推崇和喜爱传统的推拿疗法,其治疗原理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八纲辨证施治,并以经络的传导理论为依据,以医者的手为工具,在小儿体表穴位或一定部位施行特定的补泻手法,通过经络传导与脏腑相关性原理刺激体表穴位及特点部位, 激发经络传导感性增强, 以利于疏通经络, 调和营卫气血及脏腑功能,致使郁于肌肤湿毒之邪得以去除,从而达到平衡阴阳,调和脏腑,邪去正安康复之目的。 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诊,不但有明显的近期疗效,也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其特点疗效明显,复发率低,安全无毒副作用,无需复杂的设备,不受时间的限制,便于操作,既减 少患儿服药的痛苦, 易取得患儿配合治疗, 推拿手法治疗湿疹的同时,使皮疹得到改善,其脾、胃、肠都得以保健,免疫力增强了。 二、推拿治疗小儿泄泻,即西医的“小儿腹泻” 。 小儿“脾常不足”常常因饮食稍不注意而产生如积滞、泄泻等疾病。推拿在治疗小儿脾系疾病方面具有悠久的传统, 通过调整经络运行,从而达到运脾化滞,分清止泻的效果,常用方法如补脾法、推大肠、清小肠、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捏脊、揉足三里等治疗。 三、刺四缝或推拿治小儿厌食、积滞、疳证。

儿科病案分析

儿科病案分析 实训六~十病案分析 【实训目的与要求】 一、能归纳出小儿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列出诊断依据,写出治疗计划 二、能对小儿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治疗 三、能独立完成体格检查,并发现常见体征 【实训地点】儿科示教室 【实训学时】每次2学时 【实训步骤】 一、根据所给病例做出初步诊断。 二、说出诊断依据。 三、说出诊疗计划。(包括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案分病析(一) 患儿东东,10个月,体重5kg ,生后一直人工喂养,平时多汗,烦躁不安,夜哭。 查体:口唇苍白、枕秃、方颅。血钙磷乘积<30,碱性磷酸酶升高,X 线检查示临时钙化 带消失。 请问 (1)该患儿应考虑那些疾病并存?主要诊断是什么? (2)该患儿最可能并发那种贫血?腹泻时最可能导致那种性质的脱水? (3)若清晨突然出现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出冷汗,应考虑哪种并发症?如何急救? (4)今日上午患儿突然出现全身抽搐2次,每次持续1分钟左右,抽搐停止后一切 活动正常,无发热。惊厥原因是什么?哪项检查最有助于诊断?如何急救? 病案分析(二) 姓名:张XX 性别:男年龄:10个月体重:9kg 入院时间:2019-11-20 11Am 病史:因“呕吐、腹泻、发热3天伴无尿6小时”入院。患儿3天前开始出现腹泻蛋 花汤样大便,无明显黏液,每日10余次,量多,伴呕吐、口渴及尿少,有发热,体温波

动于38~39℃,曾在当地医院给与“思密达、泻立停”等治疗,效果不佳,症状逐渐加重,今日凌晨5时开始一直未解小便,哭时无泪,口渴及明显,反应淡漠,于上午11时入本 院住院治疗。P E: T38 ℃,P150次/min ,R36次/min ,前囟明显凹陷,嘴唇极干燥, 脉搏细速,四肢冰凉,有皮肤花纹。腹平软,肠鸣音活跃。辅助检查:大便镜检偶见少量 白细胞;血常规显示:WBC 5.2×109 /L ,N40%;血清钠 125mmol /L 请问: (1)导致该患儿腹泻最可能的病原体是什么? (2)判断该患儿脱水程度和性质? (3)患儿经过输液4小时后,脱水好转,尿量增多,但又出现精神萎靡、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此时考虑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如患儿需要静脉补钾,其浓度是多少? (5)如患儿在补液过程中突然惊厥,其最能的原因是什么? 病案分析(三) 患儿彬彬,因“发热、咳嗽2天伴气喘、青紫1天”入院。患儿2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 温波动于38~39.5 ℃,有咳嗽,痰多,不易咳出,在当地医院给予“病毒唑,青霉素”等治疗,效果不佳,昨日始出现咳嗽加剧,伴气喘、口唇青紫,于今日上午9时入院。 PE :T38.8 ℃,P150次/min ,R52次/min, 口唇微绀,可见鼻扇及三凹征,咽红,双 肺闻及哮鸣音及少许细湿罗音,肝右肋下1.5cm 。血常规:WBC 7.5×109 /L ,N47%。 试分析: (1)最可能的诊断和病原体是什么?诊断依据? (2)需要和哪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3)入院后半天,患儿突然烦躁不安,气喘、青紫加重,呼吸65次/min ,心率 182次/min ,心音低钝,两肺细湿罗音增多,肝右肋下3.5cm 。此时患儿最可能并发了 什么?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病案分析(四) 3岁患儿灰灰,因口周青紫2年余入院。患儿自生后6个月开始出现口唇青紫,伴气促,吃奶、哭闹后加重,平时走路时喜下蹲,剧烈哭闹后曾有2次昏厥史。查体:生长发 育落后,口唇发绀,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胸部示“靴型心”。

中医特色疗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中医特色疗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中医儿科学有其显著的学科特色,其临床优势病种涵盖了大多数儿科常见疾病,尤其是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和脾系疾病,中医儿科不仅在许多儿科慢性病中具有整体调节、扶正祛邪的特色,而且在急性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有很大优势。中医儿科优势病种及特色疗法的临床应用,满足了现代社会对于儿童预防保健的需求,适应了现代临床疾病谱的变化,顺应了现代人对于医疗安全性的重视,减少了抗生素、激素等化学药物的滥用,在儿科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儿科常见疾病,以期推动中医院儿科的中医特色建设。 1、肺系疾病 肺系疾病主要指现代医学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小儿呼吸道疾病里,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感染,临床研究资料证实,中医药治疗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较西药治疗更加有效、安全。孩子发烧到普通医院去看,到医院的孩子10个有8个都要输液,仿佛这是西医唯一的最快最好的办法.每次输液后没胃口吃饭,汗多,过几天虽好些,但不久就会反复。而中医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病证采用适合的治疗方法,比如有风寒风热食积等的不同症候,对证治疗,更有针对性。

2、脾系疾病 脾系疾病是儿科临床发病率仅次于肺系疾病的常见疾病。脾系疾病包括消化道疾病和营养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消化道疾病如泄泻、积滞、厌食、功能性腹痛等,在调整消化道功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矿物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所致疾病,如锌缺乏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疳证等,不仅不少中药中含有一定量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增加了摄入量,更重要的是中药的调脾助运等作用,促进了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降低了不良反应。一批行之有效的中医临床诊疗操作技术在不断扩大应用,常用的方法如补脾土,推大肠,清小肠,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捏脊,揉足三里等治本之法;然后根据证型不同选用不同的治标之方,如偏寒湿则可揉外劳宫;偏湿热加推上三关,退下六腑;偏食积加清脾胃,拿肚角。当然脾系疾病还可应用的特色有效疗法远不止推拿,如刺四缝应用于小儿厌食、积滞和疳证;温中化湿类中药敷脐对于寒湿和脾虚泄泻疗效卓著。这些简便有效诊疗技术的临床推广,扩大了中医特色疗法在中国城市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遍应用。 3、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祖国医学认为喘有宿根,痰为致病关键。而本病又和小儿生理特点关系密切,小儿脾常不足,“脾为生痰之源”;

中医儿科大病历

中医儿科入院志 科室: 病室: 床号: 病案号: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 民族:(汉土家苗族其他)婚况:未婚工作单位:无 职业:出生日期:年月日出生地: 病史陈述者:(与患者关系)可靠程度:(可靠基本可靠不可靠、供参考)常住地址: 发病节气:(24节气)常住地址:入院时间:年月日时 病情:(危重一般)费用:(镇农合县农合职工医保居民医保自费)记录时间:年月日时 联系人:联系电话:身份证号:(18格) 主诉: 现病史: 入院时症见: 既往史:既往健康状况(一般良好较差)(有无)预防接种史,(有无)输血史,(有无)手术外伤史 个人史:第胎,第产(单胎双胎多胎)出生时体重:Kg。出生时情况:(足月、早产)产式(顺产、剖宫产)窒息史(有、无) 母孕期情况:喂养史:喂养方式(母乳、人工、混合),添加辅食:(月份)月生长发育史:(月份)月抬头,(月份)月会坐,(月份)月萌牙,(月份)月会说话,(月份)月会走,其他(无、有)特殊。 生活习惯:饮食(正常、不正常),睡眠(正常、不正常),其他(有、无)异常习惯。 过敏史:(有无)(药物、食物、其它物质)过敏。

家族史:(有无)家族遗传病史,父母婚配:。 以上病情记录已经陈述者认同并签名:日期:年月日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体温:____ ℃,脉搏:____次/分,呼吸:____次/分,血压:____ /_____mmHg 一般情况 望神(得神失神假神神乱)表情(自如痛苦淡漠) 望色(常神病色青□赤□黄□白□黑□)望形(体弱体强肥胖消瘦) 望态(正常坐形卧式颤动半身不遂) 神志(清醒□模糊□谵妄□嗜睡□昏睡□昏迷□) 面容(正常□急性□慢性□贫血□肝病□肾病□甲亢□病危□满月□二尖瓣□其他□)(请做成下拉菜单可多项选择) 声音(正常□呻吟□太息□郑声□谵语□错语□言謇□狂言□) 步态(自主□搀扶□卧床□轮椅推入□)体位(自动□被动□强迫□辗转□) 配合查体(能□否□)气味(正常□不正常□____________) 舌象舌质 舌色 1.淡红2.淡白3.红4.绛5.紫 舌形1.正常2.老3.嫩4.胖5.瘦6.点7.刺8.裂纹9.齿痕 舌态1.正常2.痿软3.强硬4.歪斜5.颤动6.吐弄7.短缩 舌苔 苔质 1.薄2.厚3.润4.燥5.腻6.腐7.剥落8.偏9.全10.真11.假 苔色 1.白2.黄3.灰黑苔 脉象常见病脉:浮、沉、迟、数、有力、无力、细、结、代(请做成下拉菜单可多项选择) 指纹:(浮红、浮紫、紫滞、青紫、紫滞、淡) 皮肤黏膜:正常□不正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正常□不正常□ 头颅五官 眼:眼结膜(左侧□右侧□双侧□)(正常□充血□水肿□苍白□出

中医望诊:在脸上可以看出的疾病

中医望诊:在脸上可以看出的疾病 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五行是:水木金火土 按大自然规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各脏器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 从而形成统一整体,人体五脏,又是五大元素,有着对应关系。 肾属水,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 肝属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 心属火,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 脾属土,脾胃不和。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肺属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

肾是先天之本: 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 肝功能调养好了,滋养心; 心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脾; 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 这是相生,也是良性循环。 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 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 与脾相对应的是胃,脾胃不和。 与肺对应是大肠,这是五俯。

再就是五窍: 肾开窍于耳,耳鸣,耳闭,耳朵发炎,都与肾虚有关。 肝开窍于目,眼睛发干,发涩,发雾,与肝脏有关; 心开窍于舌,舌头发麻。起泡,溃烂与心脏有关; 脾开窍于唇,口发干,唇发干,都是脾胃不和; 肺开窍于鼻,嗅觉差,与肺脏有关,这是五窍。 再就是五色: 肾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黑【肾虚】 肝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青【造血功能差】 心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红【血液循环弱】 脾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黄【消化系统功能弱】 肺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白【呼吸系统功能弱】乃五色。 再就是五志:【人的情绪】 肾功能弱的人,恐惧,胆小,害怕,肾虚; 肝功能弱的人,易怒,怒伤肝,脾气大,火气大; 心功能弱的人,喜,容易激动,喜伤心,乐极生悲; 脾功能弱的人,爱思,思伤脾胃,吃不得,睡不得,睡不得,吃不得,恶性循环。肺功能弱的人,悲忧,多愁善感,这是五志。 再就是五味: 肾功能弱的人,喜咸【肾病的人少吃盐】 肝功能弱的人,喜酸; 心功能弱的人,喜苦; 脾功能弱的人,喜甜; 肺功能弱的人,喜辛辣,这是五味。 这些都是学习颜面望诊的依据,有相生就有相克: 肾功能弱的人,首先影响心脏【肾是人的第二心脏】; 心功能弱的人,影响肺脏; 肺功能弱的人,影响肝脏; 肝功能弱的人,影响脾脏; 脾功能弱的人,影响肾脏,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源。 这是相克,也是恶性循环。

中医儿科界名医验方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及继承 中医儿科界的名医验方 【名方】乳蛾解毒汤 【组成】金银花15克,大青叶15克,板蓝根15克,锦灯笼6克,桔梗6克,甘草6克,牛蒡子6克,玄参6克,丹皮6克,赤芍10克,马勃5克,青蒿15克,薄荷6克,公英10克,黄芩6克。 【功能】解毒退热,散瘀消肿。 【主治】小儿扁桃体炎。 【用法】用水泡半小时,头煎煮沸8分钟,二煎煮沸20分钟。频服,日1剂。 【方解】 重用金银花、公英、黄芩、大青叶、板蓝根、锦灯笼、牛蒡子、生甘草解毒退热,消肿利咽;辅以赤芍、丹皮、马勃凉血活血,化瘀散结;青蒿、薄荷芳香清透,疏风退热;佐用玄参滋阴降火,以防毒热伤阴,桔梗宣肺利咽,载药上锊∷?V钜┫辔椋?苟窘馊韧耍?錾⒅紫??沧嗥湫АH舳救炔怀??蛉仁⑷飧??探岢膳А9时痉焦笤谠缬茫?蠹燎褰猓?救饶顺 />

临床应用:高热者酌加生石膏、羚羊角粉。化脓者可选加僵蚕、蝉衣、全蝎。热退纳呆,选加炒三仙、鸡内金、藿香。药后大便稀,超过日三次者,可减牛蒡子,酌加沙参、芦根。 对乳蛾解毒汤进行剂型改革而研制的乳蛾解毒合剂,按照科研设计方案进行了130例临床试验,其中对照组30例。结果试验组治愈率69%,总有效率93%;对照组(银黄口服液)治愈率20%,总有效率8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乳蛾解毒合剂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药效学研究表明,乳蛾解毒合剂有明显的退热、消炎、镇痛作用,还有一定的抗病毒抑菌作用。毒理学研究表明,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名医简介】 马新云,生于1919年,山东济南人。现任河北中医学院儿科教授,兼任河北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河北中医》杂志副主编,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党中央委员会常委,农工□□□党河北省委主任委员。 马氏生于中医儿科世家,尽承家传,后又于天津名医陈泽东、郭嘉之门下受教,1940年悬壶应诊,迄今50余载。马氏临床经验极为丰富,擅长治疗儿科疑难杂证,对心肌炎、肾炎、肝炎、哮喘、厌食等病有丰富经验,临证注重保护小儿脾胃,认为脾胃

(完整word版)中医病案分析

病例分析题 八纲辨证 1.张××,男,34岁,职员。04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咳嗽日久,久治不愈。入秋来咳势加剧,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口燥,尤以夜间为甚。每日午后开始,自觉热从骨髓蒸腾而出,并伴有腰膝酸软,心烦不寐,睡中汗出,遗精,语言嘶哑,两颧发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⑴做出八纲辨证的结论; ⑵症状分析; 2.王某,女,38岁。 患肺结核2年,近2月来经常咳血,咳嗽、潮热骨蒸、盗汗音哑、形 体羸瘦、喘息气短、形寒恶风自汗,食少便溏,面浮肢肿,舌光淡红裂纹 少津,脉沉微细。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3.张某,女,29岁。 患者二个月来时常发热,热势或高或低,波动于37.3~38℃之间, 午后发作,并于劳累后加重,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常自汗出,易感冒, 纳差便溏,本次发热已持续3天。舌质淡白,苔薄白,脉弱。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反复发热2个月,本次复发3天。

4.赵某,男,48岁。 患者五年前患肝炎,虽经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纳差,胁痛。三 个月来,腹部胀大,腹围90厘米(原81厘米),脘腹撑急,如囊裹水, 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胁痛、纳差5年,腹部胀大3月。 5.林某,男,56岁。 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经抢救,神志清醒后现左半身上下 肢运动不便。嗣后大便秘结不通,二三日一行,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痛苦难耐,面色苍白,神被气怯,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左侧半身不遂,大便秘结一年。 6.安某,男,34岁。 数日来见食物心中泛泛欲吐,进食少许即行吐出,吐势较猛,不能参加劳动。嗳气,胃脘不舒,胸闷胁痛,上身,烦热,下肢觉冷,夜不安寝。舌尖红,苔薄白,脉弦。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7.韩某,男,39岁。 咳嗽十余年,初时咯痰色白,痰出咳平。现咳痰质地较黏稠,有时痰 中带有血丝,咳声不扬,甚则音哑,口汤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 肤干燥,舌红而干,脉象虚数。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8.王某,男,40岁。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落实情况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落实情况根据医院“十一五”及“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医院制定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现将措施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1、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我院以中医肿瘤、内科、骨伤、中医急诊为龙头带动医院的全面发展,国家肿瘤重点专科2011年已高分通过国家验收,省级重点专科心脑血管科、骨伤科、针灸科于2012年4月验收通过,同时急诊科于2012年3月申报为国家重点急诊科建设单位。 2、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并与落实。如医院制剂的鼓励措施的落实,引进人才以中医药为才为主,科室设置与发展以中医为主线,如增设针灸推拿科,脾胃肺病科、脑病科等。 3、医院制定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鼓励和考核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重要指标。我院于2009年下发了《邵阳市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鼓励与考核制度》,每年进行了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奖罚。 4、人员配备等指标落实情况

5、医院及临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的有关规定。 6、各临床科室制定并实施了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每年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13各临床住院科室进行了中医临床路径应用试点工作,医务人员掌握临床路径情况好。 7、中医诊疗设备配备情况:

8、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情况: 2009-2012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应用情况

9、医院中药制剂情况:品种情况,近两来的使用情况。

医院中药制剂情况:品种情况,近两来的使用情况统计 10、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按照要求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严格执行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及《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有关问题的通知》。

儿科中医特色疗法

儿科中医特色疗法 目录 1.拔罐法 (2) 2.耳穴压豆 (5) 3.穴位敷贴 (7) 4.中药灌肠 (9) 5.中药外敷 (12) 6.艾灸 (14) 7.雾化吸入 (17) 8.针灸疗法 (19) 9.熏洗 (23) 10.推拿 (25) 11.刮痧 (28) 12.换药 (30) 1.拔罐法 概述: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一)评估 1.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过敏史 2.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凝血机制是否正常 5.年龄、体质及心理状况 (二)目的 1.缓解急慢性疼痛 2.调整脏腑功能紊乱 (三)适应症 1.腹痛、胃脘痛、消化不良 2.感冒、咳喘、眩晕、颈椎病、腰背痛、肩周炎、各种神经麻痹、风湿痹痛 (四)禁忌症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的腹部、腰骶部 (五)告知 1.由于罐内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大小相关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2.个别患者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 (六)物品准备 1.中医护理盘(拔火罐盘):玻璃管、止血钳、95%乙醇棉球、打火机、小口瓶、纱布 2.治疗单、手消毒剂 (七)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洗手、备齐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医嘱与患者信息 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 4.在选好的部位进行拔罐,观察罐口吸附情况及皮肤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 5.常规留罐10-15min后起罐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并取舒适体位 7.核对医嘱,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整理用物、洗手 8.做好记录并签名 (八)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舒适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3.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4.乙醇棉球勿过湿,避免烫伤 5.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 6.起罐时切勿强拉,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等待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应消毒局部皮肤,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液,覆盖无菌敷料 7.使用过的火罐,应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备用 2.耳穴压豆 概述: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

中医的优势与特色

中医的优势与特色 欧阳学文 所谓优势就是我能做的事你做不了,这是我的优势;我做不了你能做的,那是你的优势;或者咱俩都能做,我做的比你好,那我有比较优势。这就是优势。特色是什么呢?我做事的方法和你不一样,这就是我的特色。所以特色和优势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我们研究的结论是:“只有保持中医的特色,才能发挥中医的优势”。 首先我们看看中医有哪些优势。我们总结了几项,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总结出十项二十项或更多。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项: 第一个优势是可以预测疾病。中国过去有两句老话,一句叫做“司岁备药”,一句叫做“司岁备种”。就是说我们要根据五运六气来预测来年到底是旱还是涝,是过干还是过潮,是过热还是过寒。据此可以确定明年需要种何种庄稼。如果来年雨水大,可能要涝,我们就需种高秆作物,像高粱;如果来年偏旱,我们就需要种低秆的作物。根据五运六气,也可以预测会出现什么样的疾病及其发展趋

势。 第二个优势是养生保健。中医主张: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也就是说,中医首重养生保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可以说每个人都知道一点,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就是一种养生方法。过去讲:要想小孩安,三分饥和寒——要求小孩不要过饱和过暖,甚至要求成人吃饭也不要过饱。这也是中医的养生方法。早晨起来打打太极拳,同样是中医养生的方法。西方的体育活动,象百米跑、跳栏、跳高等,虽然有的运动员可以获得世界冠军,可我们大多数运动员是一身伤、一身病。这样的运动于养生无益。我们的古典音乐,像宫廷音乐,是养生音乐。你们看现代的音乐,像流行音乐,老年人都觉得比较烦。我是受不了的。流行音乐是不适合养生的。书法是适合养生的。从事中医的人寿命都比较长。中医研究院岳凤先教授过去从事西药研究,后来他转行从事中药研究。他说他看到中医大夫一个个红光满面,鹤发童颜,而西医大夫一个个象豆芽菜似的,所以改做中药研究。西医把传统医学称为替代医学,也有称传统

儿科完整病历

完整病历 姓名:XXX入院日期:2011-12-06 09:00 性别:女记录日期:2011-12-06 10:00 年龄:3岁7月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 籍贯:广东省罗定市可靠程度:基本可靠 民族:汉族家长姓名:XXX 住址:广东省罗定市联系电话:XXXXXXXXXXX 主诉:反复尿少、泡沫尿20余日,咳嗽、水肿8天。 现病史:患儿2011年11月12日以来尿量减少,每日排尿10余次,每次近100ml,总量小于1000ml。尿液中含较多泡沫,尿色透明,伴发热、咳嗽。无血尿、尿浊,无尿 痛,无寒战,无胸闷、心悸、气促、咯血。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予“消 炎、利尿”(具体不详)治疗,治疗后热退,咳嗽好转,未复查胸片及尿常规。11 月28日早上发现双侧上眼睑轻度水肿,午后水肿消退,有尿少、泡沫尿,并有咳 嗽、咳痰、发热,再次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消炎”治疗, 患儿热退,咳嗽、咳痰减轻,但颜面浮肿及泡沫尿加重,并有进食后恶心、呕吐,大便稀烂。11月30日后相继出现腹胀及四肢浮肿。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患儿 起病以来,精神欠佳,睡眠一般,纳差,无消瘦、午后潮热、盗汗,无头痛、抽搐, 无腹痛、腹泻、黑便,无尿痛、排尿困难或肉眼血尿,体重无明显变化。 个人史:第一孕,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5kg,出生时无窒息或产伤,Apgar评分不详;生后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无挑食、偏食或吃零食习惯;3个月抬头、会笑,6个月独坐,10个月站立,1岁独走,1.5岁会说话;6个月乳牙萌出,2.5 岁乳齿出齐。 既往史:患儿2009年曾患“红眼病”,无特殊治疗,后好转;三个月前患“感冒”,有咳嗽、咳痰、发热,均治愈。否认肝炎、结核、麻疹、水痘、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流 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已按 计划进行预防接种。 家族史:父母体健,小姑、父亲堂妹均有“急性肾炎”史。否认家族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否认家族中肝炎、结核、麻疹、水痘、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传 染病史,否认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血友病等家族性遗传病史。父母非近 亲结婚。 传染病接触史:否认肝炎、结核、麻疹、水痘、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接触史。 体格检查 T:36.0℃P:92次/分R:28次/分BP:110/70mmHg Wt:15.5kg H:96cm 一般外表: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神志清晰,精神欠佳,检体合作。 皮肤及皮下组织:皮肤粘膜颜色稍苍白,无发红、黄疸、紫绀,无皮疹、瘀点、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弹性良好,温暖湿润,颜面、四肢皮肤浮肿,无硬肿、皮下结 节。 淋巴结:耳前、耳后、枕后、颏下、颌下、颈前、颈后及锁骨上窝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头颈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