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蕲春一中李红莲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既连接减数分裂,又为基因重组,细胞融合奠定基础。所以它是本书重点,学好这节,使学生对遗传,变异,细胞融合有了了解,也为后面进化内容铺平道路。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减数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但是对其理解还不够,不清楚非同源染色体是如何自由组合的,在识图作图等方面也抓不住关键。因此在这里有必要让学生自己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亲身体会减数分裂中的关键,从而真正的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明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②概述受精作用的过程,说明受精作用的意义。

2、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配子中染色体体的多样性探讨,养成探索、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②由受精作用过程的学习,认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更加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3、能力目标:

①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构建,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并认识

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

②由模型建构活动,理解模型方法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应用这一重要方

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①探究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②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

教学策略:问题→建模→讨论→总结问题→自学演示→讲解

学法指导:探究性性学习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自主性学习受精作用。

教具准备:自制的两对同源染色体,磁铁,课件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原因:①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②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2)减数分裂的意义

2.受精作用

概念

过程

结果

意义

巩固练习

1.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图中染色体的黑色和白色分别代表染色体的来源来自父方和母方。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的猜测,错误的是( )

A.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

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D.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2.下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1)此细胞处于_________分裂时期,此时有四分体_____个。 (2)此细胞全部染色体中有DNA 分子_________个。 (3)在此细胞分裂后的一个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_对。子细胞染色体的组合为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 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______

(2)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8以后开始的细胞分裂在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称____。

(3)在细胞分裂期中,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和_________。

(4)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 分子数在4—6时期为_ 条。 (5)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区间是__ ___。

(6)以该生物体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在上图左侧的方框中画出该生物细胞处于6—7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答案: 1. D

2. (1)减数第一次 2 (2)8 (3)0 1、3,2、4或2、3,1、4 3.(1)B (2)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 (3)1—6 9—11(4)20 (5)3-4

教学流程图及其绘制说课讲解

教学流程图及其绘制 盐城市教师进修学校洪国娟 一、教学流程图的概念: 1、流程图。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为取得预期效果,事先必须做好计划,并采用图的形式将活动内容、进程、结构排列出来,使实践活动有所遵循,收到预期效果。流程图是线性的动态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全部进程的时间、内容。 2、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顾名思义是关于教学过程的流程图,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是教学设计方案的组成部分和图示。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双边活动的进程、内容、结构、层次用图形固定下来,依此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图称为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也称教学活动流程图、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流程图要反映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学结构,是时间和空间的展示。 教学流程图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目前很多教学研究、评比活动要求附流程图。 二、教学流程图的特点: 和传统的教学设计(教案)相比,教学流程图具有以下特点: 1.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 2.简洁地呈现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3.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 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三、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作用。 (1)教学作用:与教案有相同作用,可以用于教学。因为,图所表示的是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在流程图上展现。图中每一环节都具有必要的逻辑联系,能准确反映教学的内容、方法、媒体使用。 (2)科研作用。可以为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提供材料,也可以作为评价教学活动的依据。通过图上所展示的内容,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施教方案是否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3)美感作用。好的教学流程图可以给人以美感,规则的图形、或方或圆,图内准确的文字将教学环节、内容、策略、媒体应用等,表述得清楚明白,使人对教学活动一目了然。创作设计教学流程图,为教师的艺术潜质开辟了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每节课、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创作。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⑴

课题: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⑴ 【学习目标】 1.阐明细胞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3.通过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习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知识链接】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 、 、 。 2.有丝分裂特征:染色体经过 后, 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亲子代细胞染色体数 目 。 3.染色体、染色质、染色单体、DNA 的关系 【自主预习1】(仔细阅读教材P16第一段文字,完成并理解记忆基本概念) 一.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 减数分裂是指进行 的生物产生成熟 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 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 ,而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 细胞的减少一半。 【自主预习2】(在复习知识链接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插图,仔细阅读P16-19“精子的形成过程”相关文字,完成并理解记忆以下内容) 二.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 1.场所: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精子是在 中的曲细精管内形成的。 2.过程: 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 复制,成为 细胞 ⑴减数第一次分裂(减I) 前期: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同源染色体 ,形成 , 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 。 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 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 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 。 ⑵减数第二次分裂(减II)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 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 , 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 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复杂 的 才成为 ,头部含细胞核,尾长,能够摆动 【课堂互动探究区】 【课内探究1】(结合已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将不能完成的问题用红笔画出来,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将交流结果整理在学案上。) 【课内探究2】(结合已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将不能完成的问题用红笔画出来,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将交流结果整理在学案上) 1.精巢中会出现哪几种细胞分裂方式?发生在个体生长发育的什么时期? 2.染色体复制发生在什么时期? 3.正确理解: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这些基本概念。(并用图中字母举例说明) 同源染色体:① ② 如 和 ; 和 。 非同源染色体: 。如 和 ; 和 。 联会: 。 四分体: 。如配对的 和 构成一个四分体 姐妹染色单体: 。如: 和 ; 和 非姐妹染色单体: 。如: 和 ; 和 4.一个四分体:是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 分子。 即:1对同源染色体=____条染色体=____条染色单体=____个四分体 5.观察教材P17图2-2,初级精母细胞有 条染色体?能形成 个四分体?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是 ,原因是 ,

高中生物_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减数分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从细胞水平上阐述生命的延续性。新课标增加了模型建构、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新增内容旨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江西省教学要求中阐明本节课的重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主要特征的描述”。 模型建构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可帮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如果让模型建构与科学发现史联系起来,学生相当于对减数分裂过程经历了一次再发现。减数分裂的发现历史是:科学家先显微观察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即先发现了减数分裂的结果,然后经过多年后才从初生小兔的卵巢中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一些特殊分裂相的。在此过程,科学家对减数分裂有过多种预想,我们的学生可做类似的模型预构,再根据显微观察结果进行纠错,从做中学,体味发现的乐趣。 2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有丝分裂的学习和模型建构,熟悉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和行为。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经验性思维向理论性思维转换的关键时期,通过模拟建模,重现科学史,可激发学习生物的热情,帮助他们借助亲身体验进行一定的逻辑思维,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不断扩大认识领域,形成知识体系。新课标中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2 能力目标 通过分步建构模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训练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合作、创新的能力。 3.3情感目标 认同生物科学的价值,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培养质疑、求实、创新、合作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的;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人教版必修2生物:2.1.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教案

时1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课题《减数分裂》第1课时课章 节 第2 章第 1节 知 识 与 技 能 教 学 目 的过 程 和 方 法1.阐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等概念 2.说明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 3.比较说明精子和卵子形成过程的区别 4.动手操作,画出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像 5.学会图像判断,判断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 6.利用互联课堂、共享白板及ipad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1.课前活动,温故知新: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利用橡皮泥制作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模型图 2.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课本、观察图像、归纳总结、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3.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通过小游戏——“看谁又快又准”,让学生将减数分裂各个时期图像贴在黑板上对应时期的位置上,并讲解各个时期图像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捕获有效信息,并分析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使用专业术语描述生物现象的能力。 4.教师点评并补充,借助电脑多媒体技术,运用动画展示减数分裂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将抽象的减数分裂过程直观化。利用互联课堂,利用共享白板,让人手一个ipad平板电脑的同学都能动手,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及时进行展示和分享。 5.突破重难点: (1)核心概念(自制教具,展示四分体图)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判断(以游戏激励学生,寓教于乐,自制减数分裂图像的扑克牌,玩斗地主活动) (3)练习检测,利用互联课堂多媒体先进技术,学生的当堂练习能让计算机当场批改、给分并统计各项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着重对易错点进行进一步突破,提高课堂效率。 7.课后活动: (1)再次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利用橡皮泥制作减数分裂各时期模型图,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2)上网查询利用减数分裂可以解释生活哪些现象,做到学以致用(如对“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的解释、对“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解释、对如“猫叫综合征”“超雌女性”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解释等等。)

八年级生物上册 4.1.2 传粉和受精(第2课时)学案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4.1.2 传粉和受精(第2课 时)学案济南版 一、学习目标: 1、概述受精的过程,描述有性生殖的概念,(重点) 2、说出传粉与受精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生理活动(难点)。 3、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护花的自觉习惯。知识回顾: 1、雌蕊的结构。 2、什么是传粉,传粉的有哪几种方式。 3、花粉落在柱头上以后,花粉粒无法直接与子房内部接触,那么植物的受精作用又是如进行的 ? 二、自学指导 1、花粉落到柱头上受的刺激会萌发生出 2、一个花粉粒只能提供个精子 3、精子位于内,卵细胞位于 4、受精是指与的过程。 5、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它是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另外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 6、、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完成两个主要的生理活动是和

7、花粉管进入________后,受的刺激开始萌发,长出,并通过伸入子房,一直到达。花粉管进入胚珠后,释放出精子,精子与________融合,形成________,这个过程叫作________。像这样,经过________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它是生物界最常见、最重要的生殖方式。 8、据图填空填写各部分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 G、________ H、________ I、________ 三、合作探究:受精的过程 1、结合课文P10内容,观察教师出示的“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动画演示。(1)你能描述出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吗?(2)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有性生殖吗? (3)大胆猜测经过了传粉和受精,花的哪些结构会凋谢,没有凋谢的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为下一节做准备。 2、知识归纳:受精的过程。⑴ 柱头上分泌出粘液⑵ 花粉萌发,生出花粉管⑶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胚珠⑷ 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⑸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受精过程:花粉粒→花粉管→将精子送入胚珠中央→与卵细胞结合 ( 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3课时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4、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分裂示意图的能力。 '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弄清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 一、引入课题 引入:我们上学期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 问题探讨: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问:这个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吗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 二、减数分裂 配子的形成需要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见它不是通过普通的有丝分裂产生的,而是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即减数分裂产生的。 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P16,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 、 强调:(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 (2)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半。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1、讲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

人教版必修二受精作用教案

受精作用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受精作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 3 课时的内容,这课时包含了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通过模型建构探究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多样性,另一个是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这课时的内容体现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为学习第5 章基因重组的类型和意义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受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限制, 特别是教学内容本身是微观的又是动态的过程, 给学生理解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具有多样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设计思路】本节课遵循《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 学习”等课程基本理念,本课设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设问、答疑”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角,教师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课前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合作建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课堂上通过小组代表演示模型,并结合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多样性的原因。并借助受精作用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并总结归纳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实现了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体验和感悟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原因。②理解受 精作用的过程、实质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自主归纳知识结构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 认真钻研的精神。通过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探究配子多样性的原因,进而形成生物界中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受精作用的意义。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17、《长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素养: 1、会利用网络搜索、筛选、处理和加工资源。 2、会使用论坛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课。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篇学习观察和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难点段落是二、三自然段。通过学习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长城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而长城的内涵则要深入发掘。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学习网站为基础开展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分组情况 1、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经过小学阶段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自觉运用网络搜索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

3.1体内受精导学案1

导学案1 3.1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1) 班级:姓名:学号:组号: 【学习目标】精子发生的过程、卵子发生的过程。 【导学设计】 一、导读(导入新课、目标解读) 阅读59页胚胎工程概念后,从61页第一自然导入。 1.胚胎工程操作对象?。 2.胚胎工程有哪些技术手段?。 二、自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课本61-65页,进行预习。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精子的发生 ①场所 ②时期。 ③过程: 第一阶段:精原细胞、精原细胞经过形成细胞。 第二阶段:初级精母细胞经过MⅠ产生,次级精母细胞经过MⅡ产生。 第三阶段:。 1)高尔基体发育成, 2)中心体发育成, 3)细胞核成为, 4)线粒体聚集成, 5)其他物质浓缩成,最后。 ⑤精子形成时间:多数家畜2个月 ⑥精子结构:分为、、三部分 ⑦精子形状及大小:外形似蝌蚪,大小不同,与大小无关。 2.卵子的发生 ①场所:(和输卵管) ②时期:。 ③过程: 胎儿时期: 1)卵原细胞(有丝分裂)、 2)卵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细胞、 3)的形成和储备 初情期→生殖机能衰退: 1)初级卵母细胞形成、

2)前后,初级卵母细胞发生MⅠ,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 3)时,次级卵母细胞完成MⅡ,形成卵细胞和。 三、展评(激情展示、客观评价) 四、检结(课堂检测、课堂小结) 1.什么是卵泡?初级卵母细胞被细胞包围,形成卵泡。 2.卵泡形成于时期 3.什么是排卵?,发生于初情期后。分析下图各部位名称。 4.排卵时,卵子处于什么阶段?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5.马和犬(♀)MⅠ发生场所:输卵管;牛和羊(♀)MⅠ发生场所:卵巢 6.次级卵母细胞完成MⅡ的场所:。 7.如何判断卵子是否受精?。 8.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9.卵子在发生上的特点有哪些?MⅠ和MⅡ是的;MⅠ和MⅡ均为细胞质分配;没有期。 10.分析下图①---⑩含义。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加强对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以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的理解。 2.能力目标:(1)生物绘图、识图能力(2)形象思维能力(3)比较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训练学生克服困难,认真钻研的素质。通过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分析,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生命适应、进化等生命科学观点,通过分析有性生殖细胞种类的多样性及形成过程,形成生物界中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受精作用的意义。 难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建构生物模型,并引导学生运用已建构的模型去探究推测生物实际发生的变化。 2.课堂同学动手、自己直观演示、小组内讨论等方法,突破难点知识。 3.把教材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内容整合成一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精子的形成过程动画、卵细胞形成过程动画、受精过程动画和视频片断) 【学生课前准备】同座两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1.准备不同颜色卡纸、不同颜色的绳子、双面胶、剪刀等材料。 2.在卡纸上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至少能容纳4条染色体。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应该说来是一节较为成功的活动课,较好地贯彻了新课标的理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也较多,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教学过程中不仅顺利完成了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合类型的行为模型和数学模型,而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能力、逻辑归纳能力,同时还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动静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突出重点,化难为易。这节课的顺利开展,最大的体会是对提问的处理和对学生活动的处理。对提问的处理多数先采用了多媒体动画和视频创设情境的配合,直观且带有一定思维性,同时容易调动学生兴趣。本节课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学生活动,一是让学生模拟操作减数分裂中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二是让学生展示作品并交流评价。这些操作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同时也培养了识图和作图技能。 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 1.本节课采用“模型建构”突破重点难点知识目标,而传统难点突破是依靠动态直观演示,抽象概括和大量训练等方法来解决。本节课由以往的概括、理解、训练方法,改成小组合作动手、讨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但教材处理仍欠得当,课后觉得最好是将“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变化模型”前置,改变“验证性实验”成为“探究性实验”。 2.本节课放弃教材中使用的材料,大胆创新,选用彩色绳子作为染色体的臂、放弃橡皮泥作为建模材料,使建模的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但如果能够让学生课前自主选择建模材料,开放建模步骤,可能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模型建立的选材由“彩色绳子”可改为“细电线”也能非常形象代表“染色质”和“染色体”,更重要是方便学生重复

1.1 1.2 花的结构和类型传粉和受精 学案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章第1,2节花的结构和类型,传粉受精 【课题】花的结构和类型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花的类型; 2.掌握花的结构及其功能; 3.掌握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重难点】 1.花的结构; 2.传粉受精的过程。 【自主学习1】 参考课本3-4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具有上述所有结构的花称为,不同植物完全花的结构基本相同。 2.花萼和花冠分别由一朵花的和组成。 3.花柄是花与茎相连的短柄,具有和的作用。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花的其他部分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在上面。 4.在花绽放之前,和对雄蕊和雌蕊有保护作用。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 5.完成下图。 【对应练习1】初中生物资源 1.柳树无花瓣,但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一事实说明() A.柳树的花只有雌蕊 B.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C.柳树的花没有雄蕊 D.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黄瓜植株上,多半花不会结果.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正常情况下,能结果的是雌花,不结果的是雄花 B.不结果的花是因为没有昆虫为它们传粉 C.黄瓜不属于绿色开花植物,不能形成果实 D.因为植株的营养供给不充足,所以只有少数花结果 3.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其中雌蕊由哪几部分组成( ) A.花柄和花托B.花药和花丝 C.花瓣和花萼D.柱头、花柱和子房 【自主学习2】

参考课本5-6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 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可以将花分为 和 。像桃花、百合花那样,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 。 2. 像黄瓜、南瓜、毛白杨那样的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的话,叫做 ,在单性花中,只有雄蕊的花叫做 ,只有雌蕊的花叫做 。 3. 桃、百合、黄瓜等植物的花单独着生在茎上,这样的花一般都比较大,这样的花叫做 ,而像向日葵、玉米、柳等植物的花,按照一定的次序着生在花序轴上,形成 。组成花序的花一般都比较小,但是包含许多花的花序非常明显,有利于传粉。 【对应练习2】 1.从花蕊的情况和花着生的情况两方面看,百合花的花是( ) A. 单性花,单生花 B. 两性花,单生花 C. 两性花,花序 D. 单性花,花序 2.如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 .图中的③和④共同构成雌蕊 B .一朵桃花完成受精需要两个精子 C .桃花属于两性花,只能进行自花传粉 D .因为⑥颜色鲜艳,所以是花的主要结构 【自主学习3】 参考课本8-10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 花粉从花药散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 。 2. 传粉的类型:一朵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 ;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花都是异花传粉,这样的植物产生的后代往往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3. 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做 ,此类花特点为 。依靠风进行传粉的花为 ,此类花特点为 。 4. 指的是用人工的方法将植物雄蕊上采集的花粉,传授到雌蕊柱头上。其意义在于缓解传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学习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了有性生殖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数分裂这一内容还与以后学习遗传学知识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内容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概念。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是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3)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启发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即: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课堂内容容量。以此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整合】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教案+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三课教案+

生物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

胞 胞 染色体数 目(条) 8 8 4 4 教学后记:

小课堂: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在中学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 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02时间管理 13、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14、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15、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16、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17、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18、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19、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03 学习策略 2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2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2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2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2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2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2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29、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标记下来以便问老师。 30、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 31、常回忆当天学过的东西。 32、有时和同学一起“一问一答”式地复习。

流程图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化学流程图习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沈巷中学于志敏 一、教材分析 考试手册对学生优秀水平标准提出,能综合运用适当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解决目标、结构清晰的化学问题,能解释化学知识在实践中的一些应用,能有依据的解释给定化学实验过程,能有依据的陈述情境陌生的探究性任务的解决思路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学生需要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归纳、重组,并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初中化学流程图题是化学综合实验试题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围绕着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等,涉及到大部分综合知识,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表达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本课题围绕着常见的流程图(主要是化学工艺流程图)进行的专题复习课,选取了矿石冶炼、工业废水中金属的回收、海水的开发利用等符合初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题目背景,容纳了金属、酸碱盐的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等多个知识块。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各化学知识点的复习,注重加强各知识块间的联系,以达到化学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放置在5月中旬,模拟考试之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对基础知识点有了一定的把握,更需要综合的训练以便能熟练的将杂糅在一起的基础知识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单一的知识点的复习已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需要实在的、有现实意义的、有些难度的课题的学习。化学知识与科技、社会生活紧密关联,学生需要对习题的背景有一定的实际的接触,近而才不会被复杂的生产背景吓到。这类题目的综合性强,要求考生既要熟知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又要对流程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进行提取、筛选,对考生的学科能力要求较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以化学实际问题为背景的流程图题的分析、归纳,认识流程图组成特点, 了解解题思路,理解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等知识的综合应 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习题分析过程中,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学会分析流程图题方法,熟练应 用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体会学科知识的实用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化学题型的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绿色化学” 思想的重要性,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的习惯。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流程图题的解题思路的形成; 理解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方法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难点:流程各步所得的产品分析及分离方法的选择。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 知识目标: 1、 掌握精子、卵子的形成过程 2、 理解精子和卵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3、 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什么叫有丝分裂:是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有丝分裂(mitosis ),又称做间接分裂,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比较 (1)细胞周期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中心体——与 的形成有关(动物或部分 特有); 细胞周期:指 的细胞,从一次分 裂 开始,到 为止。

线粒体——与提供有关; 高尔基体——与有关; 核糖体——与全过程需要的有关,主要与间期进行的DNA复制需要的蛋白质有关; 纺锤体——纺锤体是产生于细胞分裂前初期到末期的一个特殊细胞器。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4、无丝分裂过程 先核分裂,后质分裂。有 5、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单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新的个体。多细胞生物,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新的细胞,用来补充体内衰老或死亡的细胞。 * 6、生物生殖的类型: (1)、无性生殖 A、概念: (2)有性生殖 注:单性生殖:孤雌生殖(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个体,如雄峰)、孤雄生殖(如由花粉直接发育成个体)均属于有性生殖。一句话,只要有有性生殖细胞参与的生殖方式均属于有性生殖。 一、减数分裂的重要概念 原始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复制而细胞连续分裂,其结果是,生殖细胞中的的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 (比较有丝分裂:遗传物质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遗传物质前后一不变)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蕲春一中李红莲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既连接减数分裂,又为基因重组,细胞融合奠定基础。所以它是本书重点,学好这节,使学生对遗传,变异,细胞融合有了了解,也为后面进化内容铺平道路。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减数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但是对其理解还不够,不清楚非同源染色体是如何自由组合的,在识图作图等方面也抓不住关键。因此在这里有必要让学生自己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亲身体会减数分裂中的关键,从而真正的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明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②概述受精作用的过程,说明受精作用的意义。 2、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配子中染色体体的多样性探讨,养成探索、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②由受精作用过程的学习,认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更加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3、能力目标: ①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构建,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 维能力。 ②由模型建构活动,理解模型方法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应用这一重要方法解决实际问 题,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①探究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②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教学策略:学法指导: 教学程序: 教学 程序 老师组织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设问:前面我们学习了精子和卵细 胞的形成,那同一对父母亲所生的子女, 为什么会出现“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 同”呢? 父亲体内所有的精原细胞中染色体 组成有差别吗?母亲体内所有的卵原细胞 的染色体组成呢?这说明相同的精原细胞 和卵原细胞,所产生的配子相同吗? 不同的配子是怎么形成的呢?接下 思考回答 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 引入新课问题7建模7讨论7总结问题7自学演示7讲解 探究性性学习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自主性学习受精作用。 自制的两对同源染色体,磁铁,课件 教具准备: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标题:美的追寻 设计者: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新城小学黎妙英 一、教学内容: 《三峡之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本文作者方纪按时间顺序,对同一景物的变化进行精心描绘,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中。学习本文,既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示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析: 由于所任教的学生大多是南方农村的孩子,平时到外地旅游的机会较少,知识面相对较窄。本文内容对于她们来说,是既陌生又好奇。但随着近几年学校、家庭中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已具有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对于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很浓,因而,只要作适当引导,学生经过上网查阅,对三峡的景色、风土人情也会有所了解,这对于课文内容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是,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她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这是教学本文时的难点。 三、设计思想: 1、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

和发现的操作平台。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习课文设计成旅游的形式,鼓励学生选择喜爱的句段学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收获。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3、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品味重点词句,领略三峡秋天景物从早晨到夜晚的不同特点; (2)学习作者按时间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经过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探究的内容,选择展示的方式,提高学习的技能和表现自我,交流表示的能力。 (2)经过小组协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

高中生物_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在这节课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层次的任务,将教学内容设置成环环相扣的问题,并且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创设出良好的探究氛围,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通过精子的减数分裂复习的导入到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路线的设计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主动获得知识的快乐和骄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教学方法 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这节课让学生通过图片动画结合回顾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突破卵细胞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不仅增加了感性认识,更获得了知识,加深了对减数分裂的理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图解 2、归纳、总结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异同点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法叙述卵细胞形成过程和精子形成过程不同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对卵细胞的存在位置、卵细胞形成过程以及减数分裂图解等图的观察和学习, 培养学生识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3、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的数目和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 分析和比较与有丝分裂图像的区别。 (三)情感目标: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学法指导 设疑导学,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减数分裂过程中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自主学习的习惯;点拨导议,启发学生观察减数分裂的变化过程,

使学生学会从知识的发生过程入手,从已掌握的知识出发去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基本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3.1体内受精导学案2

导学案2 3.1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2) 班级:姓名:学号:组号: 【学习目标】体内受精的过程。 【导学设计】 一、导读(导入新课、目标解读) 二、自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体内受精过程 ①场所:。 ②准备阶段: 在内,精子获能。 注意:“获能”中的能指的是能力而不是能量。 在内,卵子发育至期。 注意:进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时,从屠宰场收集的牛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也需要在体外培养至期。 ③受精阶段: 1)的精子和卵子相遇,发生反应,释放酶,精子穿越和。 2)精子接触,发生透明带反应,防止多精入卵。 3)精子外膜与卵细胞膜融合,精子入卵,发生反应,阻止多精入卵。 4)精子尾脱离,原核膜破裂,形成一个比原来大的核,叫做; 同时卵子完成,排出,形成。 5)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也就是,标志受精结束。 三、展评(激情展示、客观评价) 四、检结(课堂检测、课堂小结) 1.分析受精卵中遗传物质的来源。 2.阻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先后是反应和反应。

3.两个重要标志: ①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 ②判断受精是否完成的标志:。 4.选择题 1.透明带反应发生在() A.排卵时 B.精子与放射冠接触时 C.精子与卵细胞膜接触 D.精子与透明带接触 2.关于受精,何项错误() A.受精发生在输卵管 B.受精前精子和卵子已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 C.精子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融合 D.精子进入卵子 3. 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 4.下列不属于受精阶段发生反应的是( ) A.顶体反应 B.透明带反应C.卵细胞膜反应D.妊娠反应 5.动物的受精过程包括下列基本步骤,其受精作用的实质是( ) A.精子和卵子相互识别 B. C.卵子和精子结合 D. 6. 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 A.释放第二极体 B.雌、雄原核形成 C.两原核融合形成合子 D.第一次卵裂 7.每一物种都可保持本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在动物受精作用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机制保 证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而防止多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从而保证本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下列哪些生理作用可防止多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 ①精子变形,细胞核物质集中在精子头部②精子获能③顶体反应④透明带反应 ⑤卵细胞膜反应 A.①② B.①③ C.③⑤ D.④⑤ 8.精子获能发生在 ( ) A.曲细精管 B.输卵管 C.睾丸 D.雌性动物生殖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