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通史重点

中国文化通史重点

中国文化通史重点
中国文化通史重点

重点

◆从殷商文化重神事变为周文化重民事,从殷商的()走向周代的();

●孔子说:“殷人尊崇(),领导人民侍奉(),重()而轻视礼仪,重刑罚而轻视奖赏,尊严而不亲和。周人崇尚()而好布施恩惠,尊奉鬼神但敬而远之,亲近人并且忠厚待人,用爵位等来对人进行赏罚,亲和而不尊严。”

◆从现代学术视角看,礼既包含一般的(),也涵盖了民商法,是规范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可以()。

◆所谓社会建制(institution social)就是指社会各种制度的(),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各种制度,这些制度就像一个网络,我们每个人就生活在这一网络当中。

◆一直到十九世纪为止,拉丁各民族都把日耳曼人看作是在文明上低自己一等的人。德国人则把晚期罗马人看成()的人,认为()人征服西罗马帝国是西方文明走向复苏的重要一步。

◆“中国”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指华夏文明文化的中心。这个中心原来在长安、洛阳一带,从这一中心向外看,周围都是蛮夷:东()西()南()北( )。

◆中古的历史,从国家公权力层面看,意味着政治权力从()到(),再走向()。

?余英时先生认为,儒学在明代面临第三次困境。在《现代儒家的困境》一文中他分析说,儒家在中国历史上遭遇困境不自现代始。孔子之后有()

两家的挑战,这是第一次困境。汉晋之际有新道家()的运动,这是

第二次困境。第三次困境则发生在晚明,由于泰州学派的风行一时,遂有

()运动的兴起。

?明清时期,中国开始成为()。全球联系开始逐渐密切起来,这个

全球化的过程至今也还没有完结。

?近人黄濬()说,在道光年间晚期,很多外国人预测中国将要灭

亡,其所以竟能不亡者,盖因有( )()()()这

样的国家栋梁在。

◆儒学作为经世致用之学,在政治学方面其实还不如(),但是作为

社会制度规范的(),仍然具有相当的力量。曾国藩有鉴于此,主张以

()通汉宋两家学术之结。他的思想学术,代表了近代中国文化在面

临危机之际,经过中西体用的重新综合,对现代性挑战做出的一次总回应。

◆儒学作为经世致用之学,在政治学方面其实还不如(),但是作为

社会制度规范的(),仍然具有相当的力量。曾国藩有鉴于此,主张以

()通汉宋两家学术之结。他的思想学术,代表了近代中国文化在面

临危机之际,经过中西体用的重新综合,对现代性挑战做出的一次总回应。

◆甲午战败后,当时士大夫阶层反省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一是腐败。二是行政效率低下,组织机构叠床架屋,李鸿章说,他是“以直隶一省敌日本全国”;三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已经成为一个近代的国民国家(nation state),中国还是一个旧式的()。

◆儒学的学风,从皓首穷经的穷年注疏,演变为发挥()之学。宋

代讲学之风大盛,书院林立,形成了自由探讨思想义理的风气。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双测过关(二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含

课时双测过关(二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图反映的事件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时期 解析:选D 袁世凯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此时属于北洋军阀时期。 2.1915年,袁世凯以大总统名义重新颁定“教育要旨”,指出教育“必于忠孝节义植其基,于智识技能求其阙”,把教育宗旨概括为“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七项。其根本目的是( ) A.推行社会教化B.恢复传统文化 C.准备复辟帝制D.宣扬西方文明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大肆推行“尊孔复古”逆流,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3.一些军政界人士鼓动张勋称:“黎、段两人断难并立,趁此机会,厉兵秣马,可以定乱为名,收服人心,借图大计。……中央麻木不仁,无力压制。似此政府,几类东周,有建义旗者,谁不响应?”以上材料说明张勋能短暂复辟的因素是( ) A.“府院之争”军阀割据B.前清遗老推波助澜 C.张勋集团实力雄厚D.共和体制已成废纸 解析:选A 根据题干中“黎、段两人断难并立”“似此政府,几类东周”,可知张勋之所以能够短暂复辟,主要原因在于“府院之争”背景下,各派军阀混战割据,故选A项。 4.法国将军福煦曾经称赞一战中的中国劳工:“第一流的工人,可以培训成一流的军人,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工人的作战英勇B.法国缺乏作战的兵力 C.中国劳工技术水平高D.华工对协约国贡献大 解析:选D 根据题干可知,法国将军对一战中的中国劳工给予较高评价,甚至称他们是“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这一赞誉充分证明了华工对协约国的贡献非常大,故选D项;

中国现代史部分阅读书目

中国现代史课程部分参考书目 1、《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毛泽东文集》(1---8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9年版)。 2、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早期共产党人的著作。 3、中国共产党先驱领袖文库:《陈独秀文集》、《李大钊全集》、罗亦农、张太雷、苏兆征、澎湃、陈潭秋、向警予、赵世炎、刘志丹、王尽美、蔡和森、邓恩铭、高君宇、瞿秋白、方志敏等文集(人民出版社2011—2013年版)。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8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1992年版。 5、李新、陈铁健主编:《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共1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叶永烈:《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共10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007年版。其中6-10卷是现代史内容,分别如下:《民国的初建1912-1923》(汪朝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王奇生)、《内战与危机1927-1937》(杨奎松)、《抗日战争1937-1945》(王建明、曾景忠)、《中国命运的决战1924-1949》(汪朝光)。8、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集》(6册),中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三联书店1979年版。 10、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 12、胡华主编:《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 13、《五四时期的社团》(4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中国青年运动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版。 14、刘明逵等主编:《中国工人运动史》1—6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马宝珠:《中国新文化运动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版。 17、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 18、孙中山全集 19、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0、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21、黄修荣:《国民革命史》,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22、《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998年版。 23、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北京外国语大学 ?参考书: ?石云涛主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10月 ?绪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第一节文化的概念 ?一、古今“文化”观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 ?相对于“文治教化”——“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刘向《说苑·指武》) ?cultura 拉丁文:耕种、居住、练习、敬神,陶冶性情,培养道德。 ?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泰勒(Tylor, Edward Burnett)《原始文化》(1871年) ?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是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C·克鲁克洪《文化的概念》,《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特定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这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起着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旧石器时代重要考古遗址的年代 ?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距今200万年; ?山西芮城县西侯度村距今约180万年; 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陕西蓝田人距今约115-110万年 北京周口店猿人距今约46万年; 北京山顶洞人距今约20-1万年 ?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遗址年代 (一)黄河流域文化区 ?仰韶文化距今6000多年前; (因最早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 ?仰韶文化的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 彩陶文化距今约5000年。 ?仰韶文化 ?黑陶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重要考古遗址及其年代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籍资料(全)

中国现代史参考书目 资料、回忆录 (1)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集》(全6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全8册),人民出版社1979-1980年版。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全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2年版。 (4)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5)《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中、下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7)万仁元、方庆秋主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机密作战日记》(上、中、下),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8)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中、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本书编辑部编:《日军侵华暴行实录》(全4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10)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全8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中、下卷),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 (12)中共重庆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及红岩革命纪念馆编:《重庆谈判纪实》,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13)孟广涵主编:《政治协商会议纪实》(上、下卷),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4)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全3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5)(美)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三联书店1979年版。(16)李维汉著《回忆与研究》(上、下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专著、论文集 (1)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2)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上、中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美)费正清等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5)彭明、程歗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8)朱汉国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黄兴涛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10)王奇生著:《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1)杨云若、杨奎松著:《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军事学院《战史简编》编写组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解放军出版社1983年版。 (13)彭明著:《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周策纵著:《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 (15)郝斌、欧阳哲生主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教育

第二节民国初期的教育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临时政府确立了新的教育宗旨,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现代资产阶级教育的法令与法规,一度让中国教育的诸多领域出现了新气象。可是,中国的教育从来都无法远离政治。民初不断变幻的政治形势,使得教育政策与教育方针许多时候沦为各派政治势力争权夺利的工具。政治的干扰、资金的匮乏,给民国初年的教育带来了重重阻碍。可祸兮福所倚,政治的纷争,无形中让各方政治势力在社会控制方面有心无力,这又为教育的独立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五四运动前后,随着各种新教育思潮的传播,形形色色的新教育实践活动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中国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一、民国元年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界的新气象 1、民国元年的教育改革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于1912年1月9日将清朝的学部更名为教育部,统管全国教育工作,蔡元培被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为第一任教育总长。当时的教育部,下设三司一厅,即专门司、普通司、社会司和总务厅。各司设司长,总务厅设厅长,负责各方面的工作。地方上,教育行政并未统一,各省或为都督府的教育科,或为省公署的教育司总理全省教育事务,各县则仍沿用“劝学所”制,并于每县设视学一人至三人,视察全县教育。1917年9月,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教育厅暂行条例》,各省才开始建立独立专管教育的行政机构。 为了尽快改革旧式教育制度,革新教育内容,促使各级学校走向正规化,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1月19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对清末的教育进行修正。其内容包括:从前各项学堂,均改为学校,监督、堂长应一律改称校长;各府州县小学校,应于3月初4日(阴历壬子年正月16日)一律开学;小学废止读经;各种教科书需符合共和国国民宗旨,清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高等小学以上之体操课,应注重兵式;除高等师范一种外,允许私人举办各级各类学校;废止学校出身奖励制度;提倡社会教育等等。与此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时数。小学设置修身、国文、地理、算术、体操等科目,高等小学则在此基础上增设外语、图画、手工、裁缝等课程,中学、师范学校在此基础上增设理化、音乐、家政等课程。① 2月,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在文章中,蔡元培指出,清末新政时期所确立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新的社会形势,“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他明确提出,应该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为新的教育宗旨,“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 ②。他把军国民主义划为体育,实利主义划为智育,公民道德与世界观教育划为德育,美感教育划为美育,在我国教育史上率先提出德、智、体、美四育。蔡元培的这篇文章,为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1912年4月,临时政府迁到北京后,在教育界进步力量的支持下,蔡元培 ①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175页。 ②《民立报》,1912年2月8、9、10日。

大学1-中国文化通史 1-1中国文明文化史导论-大纲

20XX年复习资料 大 学 复 习 资 料 专业: 班级: 科目老师: 日期:

第一课,中国文明文化史导论 授课老师:王焱 1-1,历史是什么? 所谓历史(HISTOIRE),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具有多重复杂的意涵。质言之,前人的一个行动将历史客观化为一个史实;这一史实经过人的反思,建构为系统化的知识,历史事实也由此化为主观的历史意义,两者叠加,这才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历史。 与世界各大古老文明相比,华夏文明最富于历史意识,同时也最重视历史提供的教益。古希腊人推重哲学,即便是号称“西方史学之父”的修昔底德也认为,所谓历史,不过是“用范例讲授的哲学课”(teaching philosophy by examples)而已。唯有儒家的圣人孔子认为理在事中,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礼记》)孔子述而不作,自认为是一位历史学家。在由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传统中,经史不分,所以梁启超说:“中国古代,史外无学。举凡人类知识之纪录,无不丛纳于史。” 在今天这个“上帝已死”、“天道隐退”的世界上,无论是神话的世界观还是宗教的启示都已经失去了魅力,要克服人文的衰退,意义的危机,唯有通过对历史与生活事件的意义加以理性的说明、诠释和评价,提供一种理性可以期待的目标模式,才能为我们重建生活中的意义,从而使人摆脱盲目命运的主宰。这就是为什么迄今为止,任何

有系统的社会政治哲学,都不能不建基于对现代性及近代历史进程的基本理解之上的原因。 古往今来,就人类社会行动的空间而言,似乎是广阔无边的,但实际上其社会行动无不受到结构性社会条件的种种制约。历史是藏往知来之学,其中蕴含着古今政治社会建制的演化嬗变之迹。读历史,可以使我们理解社会行动的选择会遭遇到哪些限制,对于奉行责任伦理的政治家来说,明了这些限制之所在,从而选择正确的行动方略,乃是关乎政治成败的关键。 古希腊的众多贤哲踔厉风发,个个睿智机敏,辨才无碍,可唯独政治世界却是他们共同的滑铁庐。且不说苏格拉底仰药而死,柏拉图被人拍卖为奴,连鼓吹中道的亚里士多德也不免被雅典官府通缉,最终落得客死他乡。这与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非历史的”文化紧密相关。这些政治家往往凭藉抽象哲理来从事政治实践,结果往往丧失了对从政来说至为重要的对于现实的感知力。正如法国学者雅奈所说:“从政不应依赖于抽象哲理,那将丧失对于政治来说最重要的感知能力。” 中国的古人,有强调读经重要的,有重视读史的,还有主张刚日读经,柔日读史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则以为“史之发人志趣,益人神智,其用实倍于经……通史致用,遂为通则。人不习史,……或为乱政之魁,清末至今,其弊可见。”

力荐中国文化研究图书三十种

力荐中国文化研究图书三十种(A)(2007-10-11 22:27:07) 一文化学理论与方法 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深入研究文化学理论方法的最捷近办法是阅读文化学辞典,本书二千余条词目广泛涉及文化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常用术语、学说、学派、重要学者著作。附录中备有中外部分世界著名百科全书中有关文化辞条,尤有参考价值。初学者可以先读以“文化”两字开头的词条。) 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本书收入近二千条文化学常用词目与相关学科词目,广泛涉及文化的本质,文化的起源、类型、功能、人类组织与生活方式、宗教习俗信仰、社会结构、文化的变迁等众多理论与概念,这是一部浓缩的文化百科全书,从这些概念中可以举一反三,例如“有限可能性原理”,(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满足人类需要的方法是有限的,这就会使无限的变异性变得实际上十分有限。)可以有助于理解同质条件下多元个体之间,何以在在文化发明方面出现相似性。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黄河流域中多个摇篮会产生相似的文化村落与组织与相似的器物。) 夏建中:文化研究的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本书分别介绍了英国功能主义、传播学派、人格学派、新进化论、结构主义、象征人类学、解释人类学、等十种文化人类学学派,以及这些学派的主要代表学者、理论观点、方法与主要研究成果。) (美)S.南达:文化人类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一个研究文化学的初学者要系统地获得有关文化研究的基本知识、理论与方法,本书是最为理想的入门书之一。) (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作者是美国文化心理学派的代表学者,本书是文化学研究的世界名著。文字生动,被认为是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文化人类学入门书。自三十年代出版以来,已经被译成十四种文字。作者在本书中对美洲与南太平洋三个民族的文化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把三种民族性格分别概括为“酒神型”、“日神型”、与“妄想型”,提出“文化模式”论。即认为每一个民族心理中一些稳定因素相结合,而形成的关系结构,就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模式。就成为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基本文化态度。它往往潜意识中支配并影响了一个民族适应社会挑战的方式。“文化模式”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文化研究与结构主义方法的结合。这一方法是否也可以帮助人们尝试从理论上来概括中国人的心理特点?) 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本书作者是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本书有很强的学院派风格,一个文化学研究者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文化人类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对文化学有深远影响的学者及其思想,那么,这本书所收入的这些论文无疑是有用的。但作者在文风方面有颇大缺点,有

近50年的中国历史编纂学

山东社会科学 Social.scier目 Shandong 2004年第6期(总第106期)№.6.2004(serialN0.106) 【编者按】邓嗣禹先生的《近50年的中国历史编纂学》一文是50余年前的日作。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此文与周子同先生的Cr,-十年来中国之新吏学》(1941年)及齐恩和先生的《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1949年)一起被归列为研治20世纪史学史、学术史的基本参考文献,素为海内外学人所重。但此文在大陆并不广为人知。在文章中,作者全面而细致地总览和分析了20世纪前半期中国历史煽纂学的图景;他重视史料派,但并未忽略史现派,还比较分析了两派的长短,提出了建立融吏实与思想于一体的理想史学形态的设想。时间早已证明了作者的远见卓识。有鉴于是,本刊特将译文登载于此,以飧学界。 近50年的中国历史编纂学 [美]邓嗣禹 李扬眉周国栋译 [摘要]中国历史蝙纂学在经历了14至19世纪的襄颓之后,到了20世纪,似乎叉重新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历史蝙纂学的思想倾向趋于开放,历史观念得以更新,材料、内容和领域 也大有扩展,社会史和经济史等诸多分支学科都取得了进步。而结合思想史实、超越中西藩 篱,则可谓为历史研究发展的方向所在。 [关键词]20L#-W.前半期;历史鳊纂学;疑古派;考古派;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围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4]06—0005—10 中国历史编纂学有一个辉煌的过去。不论就质量还是数量而言,只有现代欧洲历史编纂学堪相媲美。而在其他古老的国度,如印度,就远为逊色了。其他民族或许可以为他们的哲学、科学和艺术成就自豪,但就历史编纂学而言,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具有中国这样悠久而值得称道的传统。o 引言 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段,从远古时代到公元2世纪,是所谓纪传和编年体裁的确立形成期;第二段,公元2世纪到公元13世纪,尤其在南宋王朝(1127一1279),中国历史编纂学进人全盛阶段;第三段,从1280到1900年,是其衰颓期;但最后一段,1900至今,似乎又呈上升趋势。 近2000年来,中国历史编纂学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公元元年以前,它已由简单的《春秋》叙述体发展到由司马迁(公元前145--86或87)在公元前1世纪创立的复杂的《史记》o体结构。 在这部130卷包罗万象的巨制中,作者以人为要素把著作分为五部分:(1)本纪,记载与帝王有关的主要史实;(2)世家;(3)列传;(4)年表;(5)书,即有关礼仪、音乐、天文和经济制度等的专述。《史记》叙述了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1世纪初约2600年的历史,其结构可容纳各种类型的史料。这本著作一直被公认为数一数二的史书,堪称正史典范。它的体裁一般被称作纪传体,此书甚至完全可同希罗多德的著作相提并论。 班固(32--92)g¥司马迁之后撰写了一部更为详尽的著作——《汉书》(公元前206一公元8年),并开启了 收稿日期:2004—02—06 作者简介:邓嗣禹(1905--1988),历史学博士,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6年赴美,194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芝加哥太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印第安邵大学等多所高校,井曾担任g-正清的助手。主要著作有《中国对 西:6-aL反应》(与费正清合著,剑桥、麻萨诸塞、哈佛大学出版社,1954年),《中国考试制度西传考》(台北中央文 物供应社,1953年),《太平起义和西方政权》(牛津大学出版社,1971年)等。本文原刊载于美国《远东季刊》 (FarEastQua.,'ter/y)v01.Ⅶ,'No.2,1949年2月。 o

历史学考研复试中国古代史推荐书目

历史学考研复试中国古代史推荐书目 1.马驌《绎史》,中华书局2002年第一版; 2.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第一版; 3.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第一版; 4.夏燮《明通鉴》,中华书局1959年第一版; 5.戴逸、李文海《清通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6.章开沅《清通鉴》,岳麓书社2000年第一版; 7.《通典》,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第一版; 8.《通志》,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第一版; 9.《文献通考》,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第一版; 10.《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 11.《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 12.《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一版; 13.《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 14.《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15.《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16.《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 17.《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 18.《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 19.《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 20.《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21.《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22.《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 23.《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一版; 24.《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 25.《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 26.《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 27.《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 28.《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29.《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 30.《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31.《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 32.《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 33.《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34.《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 35.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36.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37.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38.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39.杨宽《战国史》(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三版; 40.林剑鸣《秦汉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41.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42.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43.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中国文化通史重点

重点 ◆从殷商文化重神事变为周文化重民事,从殷商的()走向周代的(); ●孔子说:“殷人尊崇(),领导人民侍奉(),重()而轻视礼仪,重刑罚而轻视奖赏,尊严而不亲和。周人崇尚()而好布施恩惠,尊奉鬼神但敬而远之,亲近人并且忠厚待人,用爵位等来对人进行赏罚,亲和而不尊严。” ◆从现代学术视角看,礼既包含一般的(),也涵盖了民商法,是规范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可以()。 ◆所谓社会建制(institution social)就是指社会各种制度的(),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各种制度,这些制度就像一个网络,我们每个人就生活在这一网络当中。 ◆一直到十九世纪为止,拉丁各民族都把日耳曼人看作是在文明上低自己一等的人。德国人则把晚期罗马人看成()的人,认为()人征服西罗马帝国是西方文明走向复苏的重要一步。 ◆“中国”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指华夏文明文化的中心。这个中心原来在长安、洛阳一带,从这一中心向外看,周围都是蛮夷:东()西()南()北( )。 ◆中古的历史,从国家公权力层面看,意味着政治权力从()到(),再走向()。 ?余英时先生认为,儒学在明代面临第三次困境。在《现代儒家的困境》一文中他分析说,儒家在中国历史上遭遇困境不自现代始。孔子之后有()

两家的挑战,这是第一次困境。汉晋之际有新道家()的运动,这是 第二次困境。第三次困境则发生在晚明,由于泰州学派的风行一时,遂有 ()运动的兴起。 ?明清时期,中国开始成为()。全球联系开始逐渐密切起来,这个 全球化的过程至今也还没有完结。 ?近人黄濬()说,在道光年间晚期,很多外国人预测中国将要灭 亡,其所以竟能不亡者,盖因有( )()()()这 样的国家栋梁在。 ◆儒学作为经世致用之学,在政治学方面其实还不如(),但是作为 社会制度规范的(),仍然具有相当的力量。曾国藩有鉴于此,主张以 ()通汉宋两家学术之结。他的思想学术,代表了近代中国文化在面 临危机之际,经过中西体用的重新综合,对现代性挑战做出的一次总回应。 ◆儒学作为经世致用之学,在政治学方面其实还不如(),但是作为 社会制度规范的(),仍然具有相当的力量。曾国藩有鉴于此,主张以 ()通汉宋两家学术之结。他的思想学术,代表了近代中国文化在面 临危机之际,经过中西体用的重新综合,对现代性挑战做出的一次总回应。 ◆甲午战败后,当时士大夫阶层反省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一是腐败。二是行政效率低下,组织机构叠床架屋,李鸿章说,他是“以直隶一省敌日本全国”;三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已经成为一个近代的国民国家(nation state),中国还是一个旧式的()。 ◆儒学的学风,从皓首穷经的穷年注疏,演变为发挥()之学。宋 代讲学之风大盛,书院林立,形成了自由探讨思想义理的风气。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一、古籍: 1.《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 2.《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 3.《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一版; 4.《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 5.《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6.《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7.《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 8.《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 9.《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 10.《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 11.《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12.《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13.《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 14.《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一版; 15.《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 16.《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 17.《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 18.《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 19.《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20.《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 21.《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22.《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 23.《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 24.《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25.《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 26.《山海经》战国·佚名 27.《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注 28.《大唐西域记》唐·玄奘

29.《逸周书》战国 30.《国语》战国 31.《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 32.《华阳国志》晋·常璩 33.《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 34.《史通》唐·刘知几 35.《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 36.《唐会要》宋·王溥 37.《唐六典》唐·李林甫等 38.《通典》唐·杜佑 39.《文献通考》元·马端临 40.《读通鉴论》清·王夫之 41.《廿二史劄记》清·赵翼 42.《贞观政要》唐·吴兢 43.《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44.《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 45.《三朝北盟会编》(初校)南宋·徐梦莘 46.《文史通义》清·章学诚 47.《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咸宾录》[明]陈诚著周连宽校注 48.《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 49.《宋高僧传》(上下册)[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 50.《五灯会元》(全3册)[宋]普济编,苏渊雷点校 二、专著: 1.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十卷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 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4.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合著《远古中国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郑杰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文化通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

第二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 文化研究领域是各种思潮的荟萃之地,当代世界的各种思潮都可以在这一领域中找到,如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女权主义,批判理论等等。 体现各种思潮的文化理论,由于其旨趣(interesse)不同,其理论与方法论也各异。我们今天讲述的文化理论,将以马克斯·韦伯关于“历史的文化的科学”的相关论述作为参照。将会涉及十九世纪末叶二十世纪初叶的德国学术圈,有狄尔泰(W. Dilthey)、李凯尔特(H.Rickerte)、韦伯(M. Weber)等人。为什么选择韦伯的理论,因为他的理论既是价值关联的(value-relation),又是价值自由的(value-free),对我们理解各种文化理论和方法都有一定帮助。 韦伯的时代,一方面是实证主义思潮的流行,另一方面是唯心主义思潮流行;因此韦伯所倡导的“历史的文化的科学”理论必须两面作战,才能最终超越两者。 1、与自然科学划界 十九世纪流行伽利略式的自然科学模式。当时欧陆学术界的实证主义思潮,主张以自然科学为典范,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德国学术界曾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论战。 狄尔泰认为,自然科学关注的是物体原因方面的知识,而人文学要求理解生活的意义,所以,前者需要说明(explanation),而后者则必须理解(understanding)。唯有通过理解,大而至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小而至于一部作品的意义,才能展现给我们。人文研究是人类关于自我的知识。从知识性质的区分上,“理解”对于人文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所有人文学科都直接与间接的与人的历史发生关系,因为只有历史才能告诉我们,理解是什么。也只有通过理解,历史与人才能发生意义间的联系。狄尔泰将从经验中产生出来的理解观念,扩大为整个人文学的方法论基础。与自然科学的关注点不同,人文研究关注的是人的自我知识和意义。 李凯尔特的《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强调历史的文化的科学运用的是个别化、特殊化的记述方法,人们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某些方面感兴趣,是因为这些方面与价值相联系。文化研究具有价值关联的属性;价值是区分自然与文化的根本标准。与自然科学相对立的是历史的文化的科学。它关注的是与普遍的文化价值有关的对象。它必须从对象的特殊的和个别化的记述,展现其不可重复的一次性发展。只有那些在其对象的个别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那些文化价值,才是具有本质意义的事物;文化事物的意义,就在于使它与其他事件相区别的那些特征。 个别化方法很容易使人误解为主观随意性。历史的文化的科学使用的个别化方法,恰恰是以普遍的文化价值作为参照的。它同样是要将特殊的事物隶属于普遍的价值。人文研究所得到的知识的“客观性”保证,正在于文化价值的普遍性。李凯尔特认为,人文研究的基础,就在于特殊之物必须具有普遍意义。 现代性就是理性化,这里的理性是相对于传统的天启、迷信、权威、偏见而言的人的思维能力,它发端于伽利略—牛顿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并主要表现为科技理性。科技理性最简单的表示方式,就是二二得四。这是一个普天之下概莫能外的普遍公式,它蕴涵的是世界的可计算性。 2、“理解”(vrstehen) 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学的理解不是手段,理解本身就是目的。理解要尊重个体的特殊性与生活经验的具体性,人生的意义总是要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理解才能发生。人文的理解总是先从个别的、特殊的、具体的现象开始,逐渐过渡到对于社会文化的总体理解。对于人文的理解,个人思想或社会事件,又是在整体关系中得到理解和意义的,这种整体关系,可以是一个语句,一篇文章,也可以是整个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对于某一特定时期的文化,就是在这一整体关系中获得理解的。解释学中的解释学循环(hermerneutic circle),就是指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理解者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在狄尔泰那里,理解是将心比心的移情作用,所以他更强调设身处地的体验;而在韦伯那里,则是植

中国文化通史

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①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广大的疆域,纵深的腹地,为中华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国疆域完整,黄河、长江两流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其势宜合而不宜分,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也使中国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②从地理环境看,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北面多沙漠,西面从北到南由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把中国和西亚隔开,东面和南面是大海,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也是造成中国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原因。当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文化开放与否的唯—条件,文化的开放与封闭关键取决于是否存在文明的发源地以及接受者的态度。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从小就过得游牧的生活,时刻在感受的草原的辽阔,所以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业都打起不拘小节,好比大同石刻;青藏高原因为地处高喊地带从古至今都有着对神的崇拜,所以有着很深的信仰文化;江南地区,以为内河网密闭,多低山丘陵,一衣带水,所以碧水融情,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就如同江南水乡园林一样柔美细腻,小巧可人 2、举例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①人本主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 ,,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与当今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以及构建和谐世界的构想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②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精华,“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上把和谐放在首位,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③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官制度经过不断调整而日臻完善,并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西方人的心目中表现“机会均等”的科举制度,使西方人为之心悦诚服,并希望本国政府能仿效实

晚清国粹派

《晚清国粹派》评述 国粹派是出现于20世纪初年,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一个派别,以章太炎、刘师培、黄侃、黄节、马叙伦、陈去病、柳亚子等人为代表,反对一味“醉心欧化”,主张“保全国学”,并将西学新知引入传统的学术思想文化领域,在推动了传统学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方面做出了许多成绩,对国粹派和国粹思潮进行深入研究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课题。 《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则是关于国粹派研究中最为系统和重要的一本著作。先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郑师渠,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著名学者龚书铎先生。现任北师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教研室主任、历史系系主任。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历史学科组成员等。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曾发表《论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欧战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等学术论文数十篇。已经出版的著作主要有:《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在欧化与国粹之间》、《中国文化通史》(10卷本)(总主编)。 这本专著原系郑师渠先生1991年的博士论文,次年论文以《国粹、国学、国魂: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为题在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1993年在原著基础上修改润色而成此书。该书体系完备、资料翔实,作者为撰写此书,查阅了82期《国粹学报》和《政艺通报》等二十余种原始报刊,参考和利用了近百种英、日文资料在内的各类图书文献。其中尤其是一些报刊资料在今天以及不易获得,从而使其论证更充实有力、更接近于历史本源。诚如序言中龚书铎先生所云,此书确为目前“研究国粹派及其思想的一部较系统、全面的著作”。罗志田先生在《国家与学术》一书自序中,称此书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关于‘国粹派’最为详尽的研究。”1998年韩国学者曹世铉在《关于辛亥革命时期国粹派的研究述评》中说,在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是《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的作者。 全书共分八章,首章和第二章对晚清国粹派和国粹思潮的崛起,国粹派及国粹思潮出现的原因做了考察、分析和阐述,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对国粹派的新学知识系统、国粹派的文化观,国粹派的经学思想、史学思想、伦理思想进行了剖析和评论,最后一章对国粹派的历史地位和局限性进行总结和评析, 一、晚清国粹派的崛起及出现的原因。 本书从“国粹”一词开始说起,经过考证有关资料指出“国粹”一词原非中国所固有,而是舶来于日本,但也不是日本人所发明,而是英语“Nationality”的翻译,原意是“民族”、“民族性”、“民族精神”等等。1902年12月3日,黄节在《政艺通报》上发表了《国粹保存主义》,文章第一次正式将国粹主义向国人做以介绍,很快为许多人所接受,成为当时颇为流行的时髦词语。本书认为,主张国粹主义的人并不都称为国粹派。对其所做的界定是:“国粹派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个派别。他们多是一些有传统学术根底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仅主张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精灵,以增强排满革命宣传的魅力;而且强调在效法西方改革中国政治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复兴中国固有文化。所以他们一身二任:即是激烈的排满革命家,又是热衷于重新整理和研究传统学术、推动其近代化著名的国学大家。他们追求中国社会的民主化,但更关切传统文化的命运,孜孜以复兴中国文化自任。也惟其如此,他们倡言的国粹思潮不是独立的思潮,而是民主革命思潮的一部分;只是因经受中国历史文化更多的折光,而呈现出古色古香独异的色彩罢了。”邓实、黄节等人1905年1、2月间在上海成立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的国学保存会的成立,和同年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