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度冲击试验的标准介绍与分析

温度冲击试验的标准介绍与分析

温度冲击试验的标准介绍与分析
温度冲击试验的标准介绍与分析

温度冲击和温度循环的区别和比较

对产品施加环境应力促使早期失效产品存在的潜在缺陷尽快暴露而予以剔除。ESS不是加速可靠性试验,主要适用于成品的可靠性筛选试验。 讨论: 好象没有什么可比性 mil202加速系数好象没有100~500倍多把? 202对应的是器件,温度冲击筛选故障的机理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定型. 温度循环前人已经总结出了筛选故障经验公式了.

MIL-STD-202 Method 107主要是评估元器件,对应的好象是GJB548. IEC60749-25 JEDEC JESD22-A104-b评估是焊点的可靠性的,评估焊接工艺的,和相关的IPC标准相当(有可能JESD22-A 104-b已经替代了相关的IPC的标准,没查) IEC68-2-1不仅仅使用与整机的,它和MIL-STD-2164-85不一样的,不在同一个量级别上的. IEC60749-25,JEDEC JESD22-A104-b和IEC68-2-1是一个量级 MIL-STD-202 Method 107和MIL-STD-2164-85是一个良级,不能搞混了 而且适用的范围没有说清楚. 就我对ESPEC和此文的了解做一个说明: 上面转贴的文字是针对焊点可靠性的测试,与其它无关,这在当初没有明确说明确实会让大家误解从而会对应用领域产生疑问,以后我会注意避免。 如果就焊点的寿命来讲,那么应用mil202的加速系数有可能是100~500倍,不过我具体没有做过相关研究不敢确定一定会有。那么下面的加速系数就不存在问题了。 另外在此简单介绍一下关于焊点可靠性的一些情况,现在国际上的最新测试手段是采用温度循环在做,其主要优点是可以精确控制温度变化律,从而避免了以前温度冲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这在无铅制程可靠性的确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对于失效的确认是采用随时检测漏电流来确定的,另外再辅助显微镜来观察焊点的开裂以及电子迁移等。 推荐使用稳定循环,因为这才是可控的试验,如果温度冲击那么无法控制温度变化率则对于实效很难分析。趋势是温度循环了。 另外你提到的哪一个更严格的问题,表明上看可能大家都无法理解了,呵呵,具体看规格吧。

夏比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 一、金属夏比冲击试验 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除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塑性外,还要求有足够的韧性。所谓韧性,就是材料在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好的材料在服役条件下不至于突然发生脆性断裂,从而使安全得到保证。 韧性可分为静力韧性、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其中评价冲击韧性(即在冲击载荷下材料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的实验方法,按其服役工况有简直梁下的冲击弯曲试验(夏比冲击试验)、悬臂梁下的冲击弯曲试验(艾尔冲击试验)以及冲击拉伸试验。夏比冲击试验是由法国工程师夏比(Charpy)建立起来的,虽然试验中测定的冲击吸收功Ak值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不能作为表征金属制作实际抵抗冲击载荷能力的韧性判据,但因其试样加工简便、试验时间短,试验数据对材料组织结构、冶金缺陷等敏感而成为评价金属材料冲击韧性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统力学性能试验。 夏比冲击试验的主要用途如下: (1)评价材料对大能量一次冲击载荷下破坏的缺口敏感性。零部件截面的急剧变化从广义上都可视作缺口,缺口造成应力应变集中,使材料的应力状态变硬,承受冲击能量的能力变差。由于不同材料对缺口的敏感程度不同,用拉伸试验中测定的强度和塑性指标往往不能评定材料对缺口是否敏感,因此,设计选材或研制新材料时,往往提出冲击韧性指标。 (2)检查和控制材料的冶金质量和热加工质量。通过测量冲击吸收功和对冲击试样进行断口分析,可揭示材料的夹渣、偏析、白点、裂纹以及非金属夹杂物超标等冶金缺陷;检查过热、过烧、回火脆性等锻造、焊接、热处理等热加工缺陷。 (3)评定材料在高、低温条件下的韧脆转变特性。 用系列冲击试验可测定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供选材时参考,使材料不在冷脆状态下工作,保证安全。而高温冲击试验是用来评定材料在某些温度范围如蓝脆、重结晶等条件下的韧性特性。 按试验温度可分为高温、低温和常温冲击试验,按试样的缺口类型可分为V 型和U型两种冲击试验。现行国家标准GB/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

冷热冲击试验研究

冷热冲击试验研究 目前,各工程师在制定标准,执行标准时对于温度变化类的试验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且此类试验名称过多,导致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使用方法。本文特对温度变化类试验进行解读,一方面对各类试验项目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推荐使用合适的标准项目,以供各工程师参考使用。 温度变化类试验项目有众多名称:温度变化、温度循环、温度交变、快速温变、温度冲击、冷热冲击、温度梯度、分级温度等名称。且不同体系的标准中应用的试验方法是不同的,如何区分这些试验项目,如何选择试验项目,这需要对各类型试验的来源以及其区别进行分析。 本文针对的试验项目是温度变化类的,对于湿热类,温湿度循环等试验项目后续再以专题叙述。 1、温度变化试验 1.1 来源 各类标准中的温度变化试验均来源于IEC 60068-2-14 试验方法N:温度变化中的Nb 。在特定温度变率之温度变化试验。 1.2 定义 温度变化试验,为设置一定的温度变化速率进行高温与低温之间的转变。故在实际应用中有两类:一类为慢速的温度变化试验,其温度变化速率<3℃/min(一般各标准经常选择参数为1℃/min),也既一般应用中的温度变化、温度循环、温度交变试验(此三类为一种试验);另一类为快速的温度变化试验,其温度变化速率≥3℃/min(一般各标准经常选择参数为3℃/min、4℃/min、5℃/min、7℃/min、10℃/min),也既一般应用中的快速温变试验。温度变化速率越快,考核越严酷。 1.3 目的及应用范围 本试验适用于组件、装备或其它产品。为产品模拟带电工作时随温度的变化,如在系统/组件工作时快速改变周围温度。如果系统/组件处在热浸透温度(例如安装在发动机上的系统/组件),高温阶段附加的短暂温度峰值要确保产品在这期间的基本功能。为避免系统/组件内的电热扩散抑制系统/组件达到低温的效果,故在降温阶段将产品关闭。失效模式为温度变化引起的电气故障。 注:本试验不是寿命试验。 1.4 试验方法及参数 1.4.1 温度变化试验: 各类标准中建议采用ISO 16750-4 5.3.1 温度变化试验,具体试验程序见图1及图2,图1应用于非发动机舱产品,图2应用于发动机舱中零部件,因为其具有发动机熄火后的余热考核,故在温度变化中加入了极限高温贮存的考核。

温度冲击试验标准解读

温度冲击试验标准解读 热冲击试验(Thermal Shock Testing)常被称作温度冲击试验(Temperature Shock Testing)或者温度循环(Temperature Cycling)、高低温冷热冲击试验。温度冲击按照GJB 150.5A-2009 3.1的说法,是装备周围大气温度的急剧变化,温度变化率大于10度/min,即为温度冲击。MIL-STD-810F 503.4(2001)持相类似的观点。 不能因此理解为大于这个速率的试验就是温度冲击试验。温度冲击试验的速率比这个现况要严苛。经常能听到说温度冲击的速率大于20度/min,30度/min,50度/分钟,甚至更快。 温度变化原因有很多,相关标准里面都有提及: GB/T 2423.22-2012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N:温度变化 3 温度变化的现场条件 电子设备和元器件中发生温度变化的情况很普遍。当设备未通电时,其内部零件要比其外表面上的零件经受的温度变化慢。 下列情况下,可预见快速的温度变化: ——当设备从温暖的室内环境转移到寒冷的户外环境,或相反情况时; ——当设备遇到淋雨或浸入冷水中而突然冷却时; ——安装于外部的机载设备中; ——在某些运输和贮存条件下。 通电后设备中会产生高的温度梯度,由于温度变化,元器件会经受应力,例如,在大功率的电阻器旁边,辐射会引起邻近元器件表面温度升高,而其他部分仍然是冷的。 当冷却系统通电时,人工冷却的元器件会经受快速的温度变化。在设备的制造过程中同样可引起元器件的快速温度变化。温度变化的次数和幅度以及时间间隔都是很重要的。

GJB 150.5A-2009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5部分:温度冲击试验 3.2应用 3.2.1正常环境 本试验适用于可能会在空气温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使用的装备。本试验仅用来评价温度急剧变化对装备的外表面、安装在外表面的零部件、或装在靠近外表面的内部零部件的影响。典型情况如下: A) 装备在热区域和低温环境之间转换; B) 通过高性能运载工具,从地面高温环境升到高空(只是热到冷); C) 仅用外部材料(包装或装备表面材料)进行试验时,从处在高空和低温条件下热的飞机防护壳体内向外空投。 3.2.2安全性和环境应力筛选 除3.3所述外,本试验适用于提示装备暴露在低于极端温度变化速率(只要试验条件下不超过装备的设计极限)下通常出现的安全性问题和潜在的缺陷。本试验虽然用作环境应力筛选(ESS),但经适当工程处理后,也可以将其作为一个筛选试验(使用更极端温度的温度冲击),用来揭示装备暴露在低于极端温度条件下会出现的潜在缺陷。 温度冲击的效应 GJB 150.5A-2009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5部分:温度冲击试验 4.1.2 环境效应 温度冲击通常对靠近装备外表面的部分影响更严重,离外表面越远(当然,与相关材料的特性有关),温度变化越慢,影响越不明显。运输箱、包装等还会减小温度冲击对封闭的装备的影响。急剧的温度变化可能会暂时或长久地影响装备的工作。下面是装备暴露于温度冲击环境时可能引发的问题示例。考虑以下典型问题,有助于确定本试验是否适用于受试装备。 A) 典型物理效应有: 1) 玻璃容器和光学仪器的碎裂; 2) 运动部件的卡紧或松弛;

温度冲击箱的试验目的及要求

温度冲击箱的试验目的及要求 温度冲击箱用来测试材料结构或复合材料,在瞬间下经高温、低温的连续环境下所能忍受的程度,适用于科研、学校、工厂、军工等单位用于电工、电子产品、半导体、电子线路板、金属材料、轴承等各种材料在温度急剧变化环境下的适应性试验。 一、试验目的:确定测试产品在周围大气温度急剧变化时的适应性及被破坏性。 二、试验条件:高温箱:RT~150℃,低温箱:RT~-40℃,试验温度保持时间:1h或者直至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以时间长者为准,循环次数:针对各个不同行业不同厂家所对应的试验要求不一样,按照标准上的试验方法测试。 三、恢复:测试产品从冷热冲击箱内取出后,应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恢复,直至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 四、温度冲击箱参照标准:GB/T2423.1.2、GB/T2423.2、GB10592、GJB150.3、GJB150.4 五、对温度冲击箱的要求: 1.采用高温箱和低温箱进行冷热冲击试验,以提供试验样品经受周围空气温度 急剧发生变化的环境温度。 2.高温区的要求,应符合GJB150.3-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的第 3章各条所规定的要求。 3.低温区的要求,应符合GJB150.4-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的 第3章各条所规定的要求。 4.提供高温试验部分和低温试验部分,应分别符合GJB150.3-86和 GJB150.4-86的第3章各条所规定的要求。 5.温度冲击箱的容积应保证在试验样品放入候补超过试验温度保持时间的10% 就能使试验箱(室)温度达到GJB150.1-89中3.2条规定的试验条件容差范围之内。 六、温度冲击箱控制系统: a.低温区、高温区转换时间≤15s。 b.温度恢复时间≤5min。

温度冲击性能测

温度冲击性能测

————————————————————————————————作者:————————————————————————————————日期:

冷热温度冲击性能测试 一、什么是三箱式高低温冲击试验机? 三箱式高低温冲击试验机用来测试材料结构或复合材料,在瞬间下经极高温及极低温的连续环境下所能忍受的程度,藉以在最短时间内试验其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适用的对象包括金属,塑料,橡胶,电子……等材料,可作为其产品改进的依据或参考 二、工作原理 1、冲击温度测试室:由仪表自动控制高低温气阀,在低温或高温储存室之间切换,分别与高温箱或低温箱形成闭路空气循环系统,迅速达到试验的目标温度。 试验箱内温度状态由风道中的加热器、蒸发器、及风机的工作状态决定。试验箱工作室内采用强制轴流“散性”式回圈风工作,可以大大提高设备运行的波动度、均匀度等参数。 2、低温储存室:箱内温度状态由风道中的加热器、蒸发器以及风机的工作状态决定。经过膨胀阀节流流出的制冷剂进入工作室内蒸发器后,吸收工作室内热量并气化,使工作室温度降低;气化后的工质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再经筛检程式,最后通过膨胀阀节流后,重新又进入工作室内蒸发器中吸热并气化然后再被压缩机吸入压缩。如此往复回圈工作,使工作室温度降到设置的温度要求 3、高温储存室:中央控制器从感温元件检测即时信号,与设定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得到比较信号,由仪表PID逻辑电路输出信号控制固态继电器的导通或关断的时间比例调节加热器输出功率大小,从而达到自动控温的目的。 三、设备介绍 1.产品名称:冷热冲击试验机《三箱两层式》 2.型号:ATST-80-40-W 水冷式 3.机台内箱尺寸:50*40*40CM 4.机台外部尺寸:180*200*140CM 5.方式:气动调节切换2温区或3温区 6.电源:AC380V/50HZ,电源电压允许波动为额定的±5% 7.最大负荷电流:60A 8.性能: A 测试区: a. 高温暴露温度范围:60---150度 b. 低温暴露温度范围:-40---10度 c.温度波动范围:±3度 B 高温恒温区: a.预热上限温度:+200度 b.升温时间:常温至+200度 30分钟内 C.低温恒温区: a.预冷下限温度:-50度 b降温时间:常温至-50度 50分钟内 D.温度恢复性能《3区试验》:温度恢复时间:2—5分钟 温度控制系统

温度冲击(变化)试验 设计

温度冲击(变化)试验(试验设计与试验技术) 2018年01月16

A温度 温度冲击(变化)试验采用的温度有如下几种: 1采用标准和规范中规定的温度 通常为产品(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最高与最低极限环境温度。对军用设备,可查阅GJB1172“军用设备气候极限”和美军表MIL-HDBK-310“研制军用产品全球气候数据”;对民品,可以用GB/T4796~GB/T4798、相关国际标准或气象局公布的气象资料等作为参考。 2按气候区中给出的温度 对高温可采用国军标GJB150A中给出的热和基本热两个气候区,这两个气候区是区分设备在太阳下储存期间很可能的经受最大加热影响。因此,从热到冷的转换应在样品稳定在其存储高温的情况下进行。在从冷到热的转换完成以后,要考虑样品的最高工作响应温度。 其他实验,如应力筛选试验,可能要求更极端的温度。 3根据现场实测的温度数据 根据现场数据或有关文件选择试验温度。若没有现场数据或文件,可以根据设备预计的部署应用情况或将要部署的区域,或根据其最极端的非工作温度来确定试验温度。除了用于应力筛选外,建议使用的范围应反应预期的使用情况,而不是某一个任意的极值范围。例如: a设备暴露于空中飞行工作环境期间经受的热应力和温变速率取决于周围环境条件、飞行条件和机上环境控制系统的性能。不同高度上的温度可以从GJB1172.12中查到。 b空运/空投设备:这种暴露的试验条件要根据飞机货仓内(或其他运输位置)可能的条件和空投地面着落点可能的条件而定。高空中的温度可以从GJB1172.12中查到。地表高温极值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记录等相关数据决定。 c地面运输/空运设备:在寒冷地区采取供暖加热措施的条件是21℃和25%的相对湿度,这些条件与北极地区和飞机上正常加热后的实际情况大致相当。 d工程设计:采用能反应预期的极端存储条件的试验条件。 4按设备高低温存储要求确定试验温度。

冷热冲击试验的介绍

冷热冲击试验的介绍 Introduction of Thermal Shock Test(TST) 时间:2008-10-17 1绪论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计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对于电子设备而言,环境条件是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在各种复杂的使用环境中,温度冲击的影响是其中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这种环境给产品带来多种典型的环境效应,如零部件的变形或破裂、绝缘保护失效、运动部件的卡紧或松弛、电气和电子元器件的变化、快速冷凝水或结霜引起电子或机械故障等。因此,能否在温度冲击环境下正常工作,直接反映了产品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强弱。冷热冲击试验正是在须求下被提出。 2什么是冷热冲击试验? 冷热冲击试验(Thermal Shock Test,TST)是测试材料对极高温或极低温的抵抗力的一种试验技术。这种情况类似于不连续地处于高温或低温中的情形,它能使各种物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测试。 TST中产生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是热胀冷缩改变或其它物理性值的改变而引起的。TST的效果包括成品裂开或破层及位移等所引起的电化学变化。例如,有一些金属材料如体心立方晶格的中低强度钢,当其服役温度降低时,起塑性、韧性便急剧降低,使材料脆化。 实现这种转化温度可采用TST系统,如冷热冲击试验箱,又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台湾称为冷热冲击机)。它们能为材料研究及工业生产厂家的批量或者电子电器零部件﹑自动化零部件、半成品﹑金属、化学材料、通讯组件、国防工业、航天、兵工业、BGA、PCB基扳电子芯片,测试其在瞬间经高温、低温的连续温度变化环境下所能忍受的程度,试验其在急遽变化的温差条件下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化学变化和物理伤害。

冷热冲击试验

冷热冲击试验 1.冷热冲击试验的定义 冷热冲击试验又名温度冲击试验或高低温冲击试验,是将试验样品交替暴露于低温和高温空气(或合适的惰性气体)中,使其经受温度快速变化的影响。用以确定元件,设备和其他产品经受环境温度迅速变化的能力。是用于考核产品对周围环境温度急剧变化的适应性,是装备设计定型的鉴定试验和批产阶段的例行试验中不可缺少的试验,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于环境应力筛选试验。可以说冷热冲击试验箱在验证和提高装备的环境适应性方面应用的频度仅次于振动与高低温试验。 2.冷热冲击试验的目的 实际上冷热冲击试验箱作为一种工具,应用在产品研制的不同阶段时的目的是不同的: 2.1、工程研制阶段可用于发现产品的设计和工艺缺陷; 2.2、产品定型或设计鉴定和批产阶段验收决策提供依据; 2.3、作为环境应力筛选应用时,目的是剔除产品的早期故障。 因此在编写研制过程不同阶段的环境试验大纲或筛选大纲,试验报告或筛选报告时,就将冷热冲击试验的试验目的具体化,不宜表达含糊或笼统。 3.试验要求 3.1起始温度要求 虽然一般的冷热冲击试验标准中对冷热冲击试验的起始温度不予提及或不做硬性规定,但这却是试验进行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涉及到试验是结束在低温还是高温状态,从而决定了是否需要对产品进行烘干,导致延长试验时间。 如果试验结束在低温标准受试产品从冷热冲击试验箱(室)内取出后,应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恢复,直到样品到到达温度稳定,这一操作难免使试验样品表面产生凝露引入温度对产品的影响。从而改变试验的性质。 在GBJ 150实施指南中提出,为了消除这一影响避免长时间恢复延长试验实施时间,可将样品在50的高温箱中恢复,待凝露干后再在常温中达到温度稳定。实施指南中提出可改变起始冲击温度,从低温开始试验,以使试验结果在高温避免产品出冷热冲击试验箱产生凝露。两种试验方法却使受试样品经受六次极端温度(三次高温,三次低温)作用及五次温度冲击过程,只是不同冲击方向的次数有所不同,这两种试验可能达到的试验效果是基本相同的,但后一种试验方法无需加烘干时间,缩短了冷热冲击试验时间。 3.2试验时间要求 3.2.1、GJB150.5规定了下限1h,即温度稳定时间小于1h,必有要1h;若大于1h,则用该大于1h的时间; 3.2.2、GB2423.22中给出10min到3h的5个时间等级,同使用表根据冷热冲击试验箱测得的产品温度稳定时间,采用与其最相近的时间或可选时间等级,直接采用与其最相近的时间作为保持时间; 3、810F方法503.4中则不规定具体时间或可选时间等级,直接采用产品达到温度稳定的时间或产品在环境中真实暴露时间。 在温度冲击试验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起不同材料热胀冷缩不一致造成的应力。实际热冲击最可能发生在受试产品的外部,有关资料指出不必达到整个产品温度稳定,而只要受试产品外表而温度与试验温度一致就行。这一意见是虽有

可靠性温度冲击试验作业指导书

可靠性試驗作業指導書 第1 頁共2 頁試驗名稱溫度沖擊試驗文件編號版次 一、 目的﹕ 確定元器件﹑設備和其它產品經受環境溫度迅速變化的能力﹐以便公司對材料﹑產品由溫度變化而造成不良情況進行有效的管控和改善。 二、范圍﹕ 2.1 本公司生產的所有產品皆應用之﹔ 2.2 客戶樣品皆適用之﹔ 2.3 供應商原材料均應用之﹔ 2.4 適用于在溫度變化條件下易失效之產品的溫度沖擊試驗﹔ 三、 權責﹕ 3.1 委托單位負責抽樣及樣品參數的初始測量及周期測量﹔ 3.2 可靠性部門負責可靠性項目的具體執行及參數記錄的審核﹔ 四、 參考文件﹕《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國家標准匯編》(GB/T2423.22-2002)。 五、 所用儀器及輔助工具﹕ 5.1溫度沖擊試驗箱﹔ 5.2 空壓機﹔ 5.3 水源﹔ 5.4 電源﹕380V﹔ 六、 內容﹕ 6.1 委托單位填寫一式二聯《可靠性試驗委托單 》﹐經部門經理及可靠性部門經理核准后﹐一聯 會知可靠性單位﹐一聯留底﹔ 6.2 試驗樣品數﹕ 6.2.1按產品技朮條件規定﹔ 6.2.2 按客戶要求﹔ 6.2.3 與委托單位協商﹔ 6.3 委托單位將樣品﹐及初始測試記錄《參數測量記錄表》﹐送可靠性單位審核﹔ 6.4 樣品測試記錄審核合格后﹐由可靠性單位實施試驗作業﹔ 6.5 試驗條件﹕ 6.5.1 參考《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國家標准匯編》(GB/T2423.22-2002)﹔ 6.5.2 試驗高溫為+60℃~+200℃﹐本公司PT系列產品、一次MOLDING系列產品﹑SMD系列產品 恆定試驗溫度一般為125℃。 6.5.3 試驗低溫為0℃~-65℃﹐本公司試驗通常為-40℃或按其它試驗要求﹔ 6.5.4 本公司高溫或低溫暴露時間一般為30分鐘或客戶要求﹔ 6.5.5 溫度沖擊循環數一般為10個周期或客戶要求﹔ 6.5.6 高低溫轉換時﹐轉換時間應在五分鐘之內﹔ 6.5.7 客戶所提供的要求﹔ 6.5.8 委托單位若有其他要求﹐在《可靠性試驗委托單》中注明﹔ 6.6 試驗結束后﹐由委托單位對試驗后的樣品進行測試﹐并填寫試驗后《參數記錄表》﹐交可靠性 單位﹔ 6.7 可靠性部門根據試驗的結果﹐提出檢測報告﹔ 6.8 初期測定與最終測定﹐依技朮規范檢查外觀﹐電氣性能及機械性能﹔

温度冲击试验注意事项

摩西地可靠不可靠 摩西地可靠不可靠微信号功能介绍可靠性工程技术介绍,行业热点、技术发展趋势、典型案例、可靠性模型、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环境试验、、老化筛选、寿命周期成本、 数据分析.咨询、培训、软件、设备、测试.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有任何问题欢迎微信联系我沟通交流,个人微信号“” 服务范围 可靠性工程师大部分人主要工作就是环境试验,而我也是从环境试验开始我地可靠性生涯,对于环境试验一直保有很深地感情,尽我地可能把做些总结和大家分享是件乐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温度冲击试验注意事项 温度稳定 有源试验样品中热容量最大地部件每小时温度变化不大于℃时,则认为该试验样品达到了温度稳定.对于结构件和无源器件通常不做考虑温度稳定,以试验箱内腔温度稳定为准. 温度保持时间 每个循环中温度保持时间多长比较合适,这个没有一个明确地定义,需要根据每个不同地产品来制定适合地温度保持时间,否则可能会出现欠试验或者增加试验时间产生不必要地额外成本. 那么温度保持时间定义地依据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多长时间后试验样品地温度在目标温度条件下稳定下来,即试验样品热容量最大地部件每小时温度变化不大于度.笔记本电脑或者更小地产品一般分钟可以完成温度稳定.如果希望实际测量可以使用热电偶来监控样品地温度变化,最终根据监控结果来制定适合地温度保持时间,一般低温地保持时间可能需要更久一些,建议以低温地温度稳定时间为准. 温度冲击循环数量 每个循环中温度保持时间多长比较合适,这个没有一个明确地定义,需要根据每个不同地产品来制定适合地温度保持时间,否则可能会出现欠试验或者增加试验时间产生不必要地额外成本. 温度冲击和温度循环地区别 有些温度循环设备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度每分钟地温度变化率,按照上面地温度冲击地额定义是否可以同样认定为温度冲击? 温度冲击地关键在于冲击,这是与温度循环最大地区别,而不在于温度变化率.温度循环是从某个温度逐渐变化到某个温度,中间地每个温度点都会经历.但是温度冲击则不同,它会突然跳过中间地某些温度点进行温度变化,这就要求温度冲击一定要在不同地温区进行变化,从这一点来上讲两箱式温度冲击箱更符合温度冲击试验地要求.

温度冲击试验和循环试验之比较

温度冲击试验和循环试验之比较 关键词: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交变试验箱高低温交变箱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恒温恒湿箱恒温恒湿试验箱振动台 文章来自宇辉仪器https://www.doczj.com/doc/7615001410.html,/ 温度冲击试验和温度循环试验之比较各种试验目的及环境条件:目的加速应力试验加速寿命试验环境应力筛选试验(ESS)试验标准 MIL-STD-202Method107IEC60749-25 JEDECJESD2 温度冲击试验和温度循环试验之比较各种试验目的及环境条件: 目的加速应力试验加速寿命试验环境应力筛选试验(ESS) 试验标准 MIL-STD-202 Method 107 IEC60749-25 JEDEC JESD22-A104-b IEC68-2-1 MIL-STD-2164-85 试验方法温度冲击试验温度循环试验温度循环试验 试验环境比使用环境更严酷极限使用环境极限使用环境 试样零部件元器件,焊点(BGA,CSP)成品 试样尺寸小小比较大 试验温度范围 -40(-55)~125(150)℃ -40(-65)~125(150)℃ -40(-0)~100℃ 温度变化率 1槽法:大于30℃/分钟 (空气) 2槽法:大于50℃/分钟 (空气) 1槽法:小于15℃/分钟 (试样) 1槽法:小于20℃/分钟 (空气) 加速系数 100~500倍比加速试验加速系数小 10~20倍 试验结果设计信息设计信息生产品质差异验证 温度冲击试验: 升温/降温速率不低于30℃/分钟。温度变化范围很大,同时试验严酷度还随着温度变化率的增加而增加。 温度冲击试验与温度循环试验的差异主要是应力负荷机理不同。温度冲击试验主要考察由于蠕变及疲劳损伤引起的失效,而温度循环主要考察由于剪切疲劳引起的失效。 温度冲击试验容许使用二槽式试验装置;温度循环试验使用单槽式试验装置。在二槽式箱体内,温度变化率要大于50℃/分钟。 ※引起温度冲击的原因:回流焊,干燥,再加工,修理等制造、修理工艺中剧烈

温度冲击测试

温度冲击测试 亿博科技据温度冲击试验消息 温度冲击试验机是金属、塑料、橡胶、电子等材料行业必备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材料结构或复合材料,在瞬间下经极高温及极低温的连续环境下所能忍受的程度,得以在最短时间内检测试样因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分为两厢式和三厢式,区别在于试验方式和内部结构不同。 工作原理 高低制冷循环均采用逆卡若循环,该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其过程如下:制冷剂经压缩机绝热压缩到较高的压力,消耗了功使排气温度升高,之后制冷剂经冷凝器等温地和四周介质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给四周介质。后制冷剂经阀绝热膨胀做功,这时制冷剂温度降低。最后制冷剂通过蒸发器等温地从温度较高的物体吸热,使被冷却物体温度降低。此循环周而复始从而达到降温之目的。 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即温度冲击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主要是针对于电工、电子产品,以及其原器件,及其它材料在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下贮存、运输、使用时的适应性试验。主要用于对产品按照国家军用标准要求或用户自定要求,在高温与低温瞬间变化条件下,对产品的物理以及其他相关特性进行环境模拟测试,测试后,通过检测,来判断产品的性能,是否仍然能够符合预定要求,以便供产品设计、改进、鉴定及出厂检验用。 测试环境 低温箱:-30° C ;高温箱:+70° C 试验方法 MID带电池,设置成关机状态先放置于高温箱内持续45分钟后,在15秒内迅速移入低温箱并持续45分钟后,再15秒内迅速回到高温箱。此为一个循环,共循环27次(测试曲线如图)。实验结束后将样机从温度冲击箱(高温箱)中取出,恢复2小时后进行外观、机械和电性能检查。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产品符合标准为:GB/T2423.1-2008试验A 、GB/T2423.2-2008试验B、GB-T10592-2008、 GJB150.3-198、GJB360A-96方法107温度冲击试验的要求。 亿博可靠性测试中心提供专业可靠性试验、高温测试、低温测试、温度冲击测试、机械冲击测试、温湿度循环测试、耐磨擦寿命测试、跌落试验、盐雾测试、振动测试,同时亿博检测机构是一家综合性、专业性、全国性的工业与消费产品第三方检测、检验与验证机构,为企业制造商提供全方位的可靠性测试! Page 1 of 1

高低温冲击试验

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技术参数 ●温度范围:-20℃~200℃、-40℃~200℃、-60℃~200℃ ●高温蓄热箱:RT+10℃~200℃ ●温度恢复时间:≤5min ●电源要求:AC380(±10%)V/50HZ 三相五线制. ●全自动换气装置.清洁无污染 ●工作室冲击温度:-60℃~200℃ ●温度波动度:±1℃ ●低温蓄冷箱:-20~10℃、-40~10℃、-60~10℃ ●温度误差:不大于±2℃ ●预冷下限温度:≤-65℃ ●应用冷热风路切换方式导入试品区中,做冷热冲击测试具备全自动高精度系统回路,任一机件动作,完全由P.L.C. 锁定处理.(冲击方式为三箱式冷热冲击) 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及压缩机:为了保证试验箱降温速率和最低温度的要求,本试验箱采用一套进口德国半封闭压缩机所组成的二元复叠式水冷制冷系统。复叠式冷系统包含一个高温制冷循环和一个低温制冷循环,其连接容器为蒸发冷凝器,蒸发冷凝器是也到能量传递的作用,将工作室内热能通过两级制冷系统传递出去,实现隆温的目的。制冷系统的设计应用能量调节技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既能保证在制冷机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又能对制冷系统的能耗及制冷量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制冷系统的运行费用和故障率下降到较为经济的状态; ●制冷工作原理:高低制冷循环均采用逆卡若循环,该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其过程如下:制冷剂经压缩机绝热压缩到较高的压力,消耗了功使排气温度升高,之后制冷剂经冷凝器等温地和四周介质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给四周介质。后制冷剂经阀绝热膨胀做功,这时制冷剂温度降低。最后制冷剂通过蒸发器等温地从温度较高的物体吸热,使被冷却物体温度降低。此循环周而复始从而达到降温之目的; ●制冷剂:采用DUPONT公司R404A(高温循环)、R23(低温循环); ●辅助件:膨胀阀(美国SPORLAN),电磁阀(意大利CASTEL);过滤器(美国SPORLAN);压力控制器(英美RANCO);油分离器(欧美ALCO)等制冷配件均采用进口件; ●配有自动及手动除霜回路; ●U-TYPE鳝片式高速加热电热管; ●斜率式FIN-TUBE蒸发器; ●原装进口电磁阀、干燥过滤器、毛细管等冷冻元器件; ●内螺旋式K-TYPE冷媒铜管; ●采用风冷式冷凝器; ●冷媒使用高稳定性的R404、R23环保冷媒; ●原装进口省电型高效率压缩机(采用德国“谷轮”水冷式压缩机); ●制冷系统采用二元冷冻(复叠式)快速、稳定; ●蓄热区、蓄冷区采用多翼式循环风扇,强制风量对流,提高均匀温度效果; ●冷热区与测试区皆采用PID+SSR微电脑控温,自动演算达到控制精度; 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空气调节系统: ●空气调节方式:强制通风内平衡调温法(BTC)。该方法即指在制冷系统连续工作的情况下,控制系统根据设

金属系列冲击试验_

金属系列冲击试验 一、试验目的 1、了解摆锤冲击试验的基本方法 2、通过系列冲击试验测定低碳钢、工业纯铁和T8钢在不同温度下的冲击吸收功,测定低碳钢韧脆转化温度,观察比较金属韧脆转变特性。 二、实验原理 韧性是材料在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好的材料在服役条件下不至于突然发生脆性断裂,从而使安全得到保证冲击吸收功的测量原理为冲击前以摆锤位能形式存在的能量中的一部分被试样在受冲击后发生断裂的过程中所吸收。摆锤的起始高度与它冲断试样后达到的最大高度之间的差值可以直接转换成试样在冲断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试样吸收的功称为冲击功(Ak)。 用规定高度的摆锤对一系列处于不同温度的简支梁状态的缺口试样进行一次性打击,测量各试样折断时的冲击吸收功。改变试验温度,进行一系列冲击试验以确定材料从人性过渡到脆性的温度范围,称为“系列冲击试验”。韧脆转变温度就是Ak-T曲线上Ak值显著降低的温度。曲线冲击功明显变化的中间部分称为转化区,脆性区和塑性区各占50%时的温度称为韧脆转变温度(DBTT)。当断口上结晶或解理状脆性区达到50%时,相应的温度称为断口形貌转化温度(FATT)。 脆性断裂:材料在低温断裂时会呈现脆性断裂,脆性断裂是一种快速的断裂,断裂过程吸收能量很低,断裂前及伴随着断裂过程都缺乏明显的塑性变形。 韧脆转变:材料在一个有限的温度范围内,受到冲击载荷作用发生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韧脆转变。 解理断裂: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快速沿特定晶面产生的穿晶断裂现象称为解理;解理断口的基本微观特征是台阶、河流、蛇状花样等。 全韧性断口:断口晶状区面积百分比定为0%; 全脆性断口:断口晶状区面积百分比定为1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