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

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变化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

(1)男子服饰:

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③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

(2)女子服饰:

①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

②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特征:中西合璧。

3.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

(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2)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

①式样、颜色趋于单调。

②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黑、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3)改革开放后:

①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和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②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误区警示]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传统菜系

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得以在近代发展和最终形成。

2.西方饮食

(1)传入:从19世纪40年代起。

(2)西式饭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之后在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

(3)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受到国人的欢迎。

3.中西区别

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都存在明显区别。

4.重要影响

(1)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

(2)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住宅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

(1)出现: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开始大量出现。

(2)影响: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3.欧化住宅

(1)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京、津等地开始出现。

(2)西式家具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归纳总结] 近代中国住宅出现了中西合璧的趋势,饮食上除传统的四大菜系外,西餐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渐被国人接受,出现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原因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的影响。

2.表现

(1)婚姻风俗:

①古代:缔结婚约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②近代:开始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丧葬风俗:

①近代: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西方色彩浓厚的新式丧礼。

②现代: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3)其他风俗:

①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

②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握手成为社交场合中的常见礼节。

(4)思想观念: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开始步入社会。

[思维深化] 从中西文化碰撞的角度看近代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

由于西方工业社会文明的传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这一课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从服装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同学即兴表演,不同时期即清朝、民国、当代,不同的服饰及见面怎样打招呼,来体现社会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化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掌握的程度,具备的能力。初二学生基本上已经能使用网络查询和下载资料,加上善于表现的个性和急于探究的心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思想新潮、开放,让他们去探究与本课内容中的相关知识,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等基本史实,分析其原因。并通过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2、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变迁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得出这是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表演不同时期称呼的变化,认识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开发教材的伸缩点,使学生不但学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教育。 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重视教学过程的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 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印发与本课有关的文字、图片等部分资料。 学生准备: 1、利用各种资源(旧服饰、老照片,或图书《老照片》、《百年中国》、《旧中国大博览》)等书籍和资料,或借助互联网,以及观看相应的影视作品如(《西洋镜》、《定军山》等),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采访社区的老人,了解当时社会变迁情况。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和图片等。 (二)教学过程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宁艳梅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3.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考情分析 (一)考点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3年12考,05年全国II41题) 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3年0考) 3、大众传媒的发展(3年5考,主要以选择题呈现) (二)命题规律 1、重要考点的考查频率较高,主要集中于服饰、 剪辫、礼仪、妇女地位、报刊等。 2、本专题与现实热点的联系主要集中于社会时尚的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时尚变化的规律。 二、复习策略 1.明确一个主题,认识四次变化。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处于巨变之中,这决定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就是“变”。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的四次巨变,中国近现代生活也发生四次变化。 2.把握两个视角。一是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大背景下去学习;二是从社会生活角度来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进。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3.考纲解读:掌握三个内容。 (1)掌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及其原因. (2)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知识梳理 ◆合作探究一:近代以来我国男女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特征?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现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⑴中国服饰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⑵近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中西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方法二:图片教学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顺口溜: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传媒基本靠手; 见面就是叩头。 提问: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发生改变呢?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展示下表,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简表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梳理型教案1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梳理型教案1 【课程标准】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 (2)培养学生用数字、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4)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采访或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为第一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制度,数据。用数字有力说服,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采用“举办小型展览会”、“编写历史小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 (2)认识到国家关于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人才竞争的需要。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重点】 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 【难点】 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组织学生有“节奏性”的活动,对比观察民国时期、近代的系列照片、社会调查、实物展示等,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角色,深入理解变化现象及其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1)历史老照片对比(或学生家庭照片对比) (导入2)改革开放前后新旧四大件对比引入 (导入3)学生描述自己一家一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内容,由现在的生活状况,引出学生对以前人们生活探究的欲望(导入4)刘兴民《生于七十年代》中的一段描写引入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生分为四组分别通过调查、采访了解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1.衣 【家庭照片展示讲解】 【服装表演】 【小品表演】《抢购》 【数据展示】1990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275.6元;2001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537.5元 2.食 【年夜饭调查】(地点、内容、花钱数、原因等) 【实物展示和解说】学生搜集的各类票据 【小故事】伤心往事 3.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学生(或小区)家庭住房情况调查。 (资料展示)国家统计局住房调查统计数据。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这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规模之大格局变化之快居世界之首。” 4.行 【社会调查】(1)近十年家庭日常交通工具的变化。

部编本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教案: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常生活发生变迁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3.认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 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 “四大件”的变迁: 改革开放前:“四大件”指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改革开放后:“四大件”指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的高档消费品层出不穷,目前“四大件”指的是电脑、手机、住房、汽车。 从“四大件”的演变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教师: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1.衣 史料1改革开放前。 史料2改革开放后。

教师: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着方面有哪些变化? 学生: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改革开放后,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教师: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衣服色彩和样式很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街上人群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商店里各种品牌服装争奇斗艳,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食 史料1野菜窝窝头。 史料2如图。 教师:改革开放前后,“吃”的变化也很大。人们在“吃”的方面有哪些变化? 学生:过去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现在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教师: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过去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吃野菜,作为粮食不足的补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健康。 3.住 史料1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说课稿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说课稿 首先是教材分析。说本课在此册书中的地位:本课作为本册书的最后一课,因为不涉及本册书如外交事业、国防、科技等专题性内容,容易被忽略,但从本课所要表达的主题: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带来了中国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极大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方式的极大改变这一角度而言,本课对于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来讲又尤为重要。因此,将本课作为一个重点课。说本课的作用:总结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的重大变化,让学生从现实生活角度列举实例去切身体会这种变化既是本课的特色也是本课的作用。 二说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实行能者上岗,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并不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而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为使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和实现再就业,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国家尽最大努力保障国有企业和职工双重利益、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是改革开放使人们在社会生活方式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用数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客观地评价我国的就业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主要是介绍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显著不同,从中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重点: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难点: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四说教学流程。导入:针对授课对象是我市学生,以自己所制作的新中国成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200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内容】 ①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②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政的开办,电 报和电话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 成在了解信息、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了解产生这 些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结果,是历 史发展的要求。 ②树立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等变革的背景、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西方生活习俗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水平,但是,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随着列强的入侵,紧闭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学习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显示幻灯片杜牧《过华清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古代最快捷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什么?请你估算一下当时用这种工具 从广州到西安最快要多久才能把荔枝或者军情送到。 学生体验后,教师指出:到了清末,这种状况有了改观,新的交通工具、通讯 工具开始出现。 2、自学课文,说说近代出现了那些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3、学生讨论归纳: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比传统交通、通讯工具的优势。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讲解: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使用驿站和民信局作为传递信息的机构。这种 传递方式就普及程度而言都远不如西方邮政。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变革带 来邮运工具的革命,使得近代邮政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新型通讯工具能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因此,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幻灯片明确:新的交通、通讯工具更快捷,也更能为大众服务。它的出现,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新的娱乐方式 ①设置问题,比较分析。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近代又出现了那些新的娱乐方式?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娱乐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今天的绝大多数娱乐方式在近代中国已经出现,并逐步成为新的时尚。 (二)大众传媒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设计教案

教学活动标题: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连市中山区实验学校张丽红 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 适于的学段/年级:(八年级)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这一课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从服装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同学即兴表演,不同时期即清朝、民国、当代,不同的服饰及见面怎样打招呼,来体现社会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化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掌握的程度,具备的能力。初二学生基本上已经能使用网络查询和下载资料,加上善于表现的个性和急于探究的心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思想新潮、开放,让他们去探究与本课内容中的相关知识,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等基本史实,分析其原因。并通过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2、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变迁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得出这是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表演不同时期称呼的变化,认识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开发教材的伸缩点,使学生不但学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教育。 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重视教学过程的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 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印发与本课有关的文字、图片等部分资料。 学生准备: 1、利用各种资源(旧服饰、老照片,或图书《老照片》、《百年中国》、《旧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主食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为主食,吃玉米面和高粱面的人在逐渐减少。肉类食品、各种新鲜的水产品、新鲜蔬菜、饮料到处都能买到。 (3)住:在住宅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使供了方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行: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利用假日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人们逐渐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本乡本县,出外旅游了。 (二)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交通: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列强通过修路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以及运输军队等。列强控制的铁路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那里。 (2)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二轮复习 专题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作业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2019年江苏卷,7,3分)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四乡八镇销场远”可知当时宁波脚带销售良好,由此证明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故选C项;“无人问津”的说法明显与“四乡八镇销场远”的材料内容相悖,故排除A项;《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排除B项;“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2.(2019年4月浙江选考,12,2分)观察下面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 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 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 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和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①④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与材料中的短袍窄袖相矛盾,②错误,材料无法得出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③错误,综上分析可知BCD选项错误,排除。 3.(天津市和平区2019届高三模拟)清末民初有一首《天津竹枝词》描述“白兰地酒胜葡萄,味美香宾(槟)价亦高。犹忆当年风俗朴,一壶黑小烫烧刀。”这反映了当时天津 A.居民饮食习惯发生根本变化 B.西方饮食文化已大众化 C.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汇 D.饮食文化的民族地域性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既有白兰地、香槟,也有烧刀,可见当时中西文化之间发生了碰撞与交汇,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近代中国居民饮食习惯未发生根本改变,排除;“味美香宾(槟)价亦高”可见西方饮食一般大众消费不起,选项B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4.(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模拟)民国四年的一天,山西孟县牛村镇洞门坡赶庙会。史料记载:“那日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一群警察下去,不说黑白,见辫子就剪,搅得庙会一片混乱。结果引起赶会的农民群起反抗,见警察就打。有的警察骑马跑了,有的被打,辫子却没剪成。”这反映了 A.清政府守旧势力很顽固 B.辛亥革命反封建斗争的不彻底 C.剪辫易服顺应革命潮流 D.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纷繁复杂 【答案】D 【解析】材料呈现的是辛亥革命后山西孟县剪辫子的状况,由于传统习俗根深蒂固,政府推行剪辫简单粗暴、操之过急,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这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习俗改变的艰难和地区差异,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纷繁复杂,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农民”反抗剪辫子,不等于是“清政府守旧势力”,排除A;B项材料无法体现;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5.(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1933年,上海《女子月刊》以《理想爱人》为标题发起一次征文,下表是对这次征文内容的整理。这主要说明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①近代:男性服饰:鸦片战争前后,分别是长袍马褂和西装;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大为流行。女性服饰:旗袍是受到女性欢迎的服装。 ②现代: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3.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二、习俗风尚的变革 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表现

(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2)社交礼仪: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 (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 [轻巧识记]物质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一条主线: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两大领域:物质和习俗。 (3)两大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三个方面:变化中的男女服饰、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 四个时期: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 [概念阐释]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中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内容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1.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前的服饰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衣服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C.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D.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有机食品,不但远离污染,更远离各种化学添加剂、色素,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改革开放后人们“吃”的变化不包括() A.“吃”是为了解决“吃饱”的问题 B.讲究营养均衡 C.绿色食品的概念深入人心 D.野菜是餐桌上的保健品 3.野菜和粗粮如今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B.人们在忆苦思甜 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4.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后住房与消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前人们住房比较拥挤 B.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C.改革开放后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D.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 5.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流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D.今天,你网购了吗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以下

对中国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 B.2011年,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C.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D.京沪高铁是当时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7.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信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人们注重环保,讲究卫生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规定凭票供应粮食。 材料二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大到钢铁、煤炭、粮食、布匹,小到毛巾、肥皂,都是按计划生产和销售的。 材料三1960年,粮票进入餐馆,到餐馆吃饭要凭粮票才能供应。到1962年上半年,北京……凭票证供应的商品达102种。……1993年,国务院发文宣布取消粮票,跨越近40年的“票证时代”宣告结束。 (1)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我国实行粮票等票证供应的主要原因、目的。 (2)1958年,我国许多省宣布粮食亩产万斤,但为什么还出现材料三中的“到餐馆吃饭要凭粮票才能供应”的状况?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票证时代”结束的主要原因

2020年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历史教案

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历史教案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的变迁,涉及到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包 括衣、食、住、及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关于衣的变化,近代受西方的影响,由传统的长袍马褂到接触西装,后有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女子则是旗袍;新中国成立后,从学苏联的列宁装和连衣裙,到国防军绿装;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服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食的变化,中国有四大菜系,在近代西方的影响下,西餐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关于住的变化,中国传统民居里北方有四合院,受西方建筑的影响主要在租界,尤其是上海。关于风俗的变化,近现代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展,涉及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电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是轿子与马车,民国时期人力车是有钱人常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普通百姓也无力购买,电车、吃车与人力车曾长期共存。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才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代步工具,电车与汽车才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中国近代轮船业是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得以发端的,中国的铁路建设在近代的收回利权运动中获得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中国的民航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初。此外,邮政通信业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其中 报刊在近代就已出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 __革命

时期均有重要报刊,并且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历史事件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刊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在电视普及之前,广播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中国电影至今也走过了百年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人们的需要和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互联网以其特殊的功效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 其变化的因素。 (1)知识与能力: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相关图片、音像等资料,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归纳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教师或者网络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运用丰富的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提纲)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提纲) 第一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内容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一、服饰方面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A、鸦片战争前:长袍马褂 B、鸦片战争后:①西装传入中国,民国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 ②“断发易服”(剪辫着西装。具有移风易俗、反清色彩) ③中西合璧、满汉风格:旗袍——是西式服装影响下女性服装变化发展的典范。 C、辛亥革命后:中山装(中西合璧)——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综合西式和中式服装的特点,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中山装和旗袍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特征:由于政治上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A、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 B、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服装样式和颜色趋于单调。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后) (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二、饮食方面 2、西餐 (1)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2)影响: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3)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餐以追求美味首要目的,西餐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三、建筑方面 1、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 鸦片战争后: 2、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墅”、“公寓” 3、中西合璧 四、习俗方面 1、中国旧时期比较落后的风俗:婚姻包办、土葬、厚葬、女子裹足且不得接受教育、迷信等 2、这些旧风俗到近现代的变化:婚姻自由、婚礼删繁就简、火葬、简葬、女子放足且可以接受教育并走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劝学:标准要求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 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1、物质生活的变迁包括“变化中的男女服饰”、“并行于世的中西餐”、“居室建筑的演进”。社会习俗的变迁指的是“习俗风尚的变革”。 2、变迁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原本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逐步过渡,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与此同时,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它的影响下发生改变。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 中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方面,传统文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又来势汹涌,伴随着这一场拉锯战,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

3、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4、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5、特别注意,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 ①第一次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②第二次变化:在1912年,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③第三次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了。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④第四次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6、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有一定的稳定性,虽然时代变了,但是有些东西却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比如说风俗习惯方面,有些落后的风俗虽然经过了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涤荡,但还顽固地存在,特别是在偏僻的地区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另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7、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 8、服饰的作用:服饰除了防寒保暖的作用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还与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是身份的标志。 9、服饰变化三阶段: ①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②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最全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解读】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课前导读】 1.近现代社会的剧变是促使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阶段特点: ①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是这一阶段社会生活方式最突出特点; ②20世纪50年代后(新中国成立后),面貌焕然一新,但受到政治生活的明显影响; ③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后),变化迅速,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增加。 3.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近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知识结构】 一、近现代服饰的变化 1.总趋势(总特点):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 2.近代: (1)男子服饰: ①长袍马褂——流行整个近代 ②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流行 (疑难探究)西装何时传入我国?为何流行? (西装的传入: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初流行。流行的原因:从穿的角度:适体、潇洒;从社会转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从社会思潮:民国初年崇洋风气的产物。或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侵略;西学思潮) ③中山装 A.基础、时间、设计者 B.造型特征: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疑难探究)从西装到中山装你能读出哪些启示?(从西装到中山装:反映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女子服饰——旗袍的变化及流行: 由宽松肥大到适体、短袍窄袖(20世纪20年代) (疑难探究)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服饰的特点的认识。 A.样式变化不大,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封建伦理道德之下,人们的思想拘谨、保守、呆板。 B.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但也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特色。 C.是手工产品,历代服饰既体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我国的文明文化的历程。 (疑难探究)认识我国近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中西并存和中西合璧、不土不洋;从保守、呆板向适体、方便过渡。 原因: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08年高考说明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 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 (2)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及其原因。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 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大众传媒的发展 (1)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二、考点训练 1.(07广东单科,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2.(07天津,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期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3.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更加稳定C.当今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 D.人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变化多样4.近代电影事业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是“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B.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定军山》 C.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难夫难妻》 D.目的是为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毒害的影片《歌女红牡丹》 5.(08江苏,8)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6.(08宁夏,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图7 今日箭楼 图片介绍:北京正阳门箭楼始建于明代,1900年毁于战火。1906年重建,1915年增加栏杆及西洋花饰。民国时曾为国货陈列所。1949年解放军入城经此。1990年大修后开放。 7.(08北京卷,18)观察图7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 箭楼的描述,正确且完整的一组是 ①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原貌②见证了北京屈辱与新生的历史 ③帝制时代结束后曾为文化场所④现在建筑主体建于清末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②③ 7.(08上海历史,A组13)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 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 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