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趵突泉》阅读答案

《趵突泉》阅读答案

《趵突泉》阅读答案
《趵突泉》阅读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趵突泉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活,由南向北流着。

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腾。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飘曳。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曳,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1.根据原文填空。一(

)热气一(

)活水一(

)境界一(

)珍珠 2.按原文填空。(1)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________,________,由南向北流着。(2)永远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好像永远不知________。(3)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________________,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3.下面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A.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腾。B.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C.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4.这篇游记的写作顺序是[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景物顺序参考答案:1.片溪种串2.(1)清浅鲜活(2)晶莹活泼疲倦(3)五光十色3.B4.B

趵突泉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趵突泉》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文 师:同学们课前预习课文了,知道济南的三大名胜是什么吗?趵突泉最为著名。看,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播放课件)这堂课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游览《趵突泉》。(板书课题) 二、回顾课文 1、师:趵突泉给你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轻轻翻开书自由读读课文,再汇报。 学生汇报:清浅、活泼、美丽 2、师: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趵突泉的美的?学生汇报:课文从泉水、大泉、小泉三方面来介绍趵突泉的美的。

三、精读课文,抓景物特点 1、学习“泉水”部分 师:作者还没来到趵突泉,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感受到趵突泉的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找到体现泉水特点的句子。学生汇报,同时课件出示句子,理解词语清浅和鲜洁的意思。 师:泉水真美呢,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一个“活水”体现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正是这泉水滋润着岸边的杨柳,使济南城树水相映,幽静美丽,作者不禁发出感叹,出示句子(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媚) 师:妩媚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2、学习“大泉”部分 第2 / 4页师:趵突泉真那么美吗?那我们就踏着小溪往南走,到趵突泉公园,去欣赏大泉的美。 (1)默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作者看到什么,用“~~”画出作者想到或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看到的、想到的 (3)描写大泉的句子中,你喜欢哪句,说说你的体会。 (逐句应该怎样朗读?)读句子练习 到了冬天,趵突泉怎样?你感受到了什么? 水面上水气袅袅,如层层薄雾,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处寻”。

2017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课外阅读)

目录 1、春天是改革家 2、初冬月 3、享受春雨 4、《醉花阴》与《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淮上与友人别》 比较阅读 6、秋思 7、礼物 8、牵挂 9、对岸 10、陈元方年十一时 11、王戎七岁 12、炸豆 13、思,在百草园 1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5、老师!老师! 16、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17、一个牧羊人的奇迹 18、请你记得歌唱 19、孙叔敖疾 20、《诫子书》与《周公诫伯禽》比较阅读

21、那年花开 22、听雁 23、母爱 24、狼子野心 25、《狼》第三则 26、黄蜂筑巢 27、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国家里 28、《夜》与《静夜》对比阅读 29、精卫填海 30、自记每日行事 31、捡到金子之后 32、哀溺文序 33、心田上的百合花 34、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35、一碗入梦 36、好雨随风 37、猫号 38、陶公性俭厉 39、激光是太空垃圾的“清道夫” 40、镜泊湖的黄昏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

济南简介

简介 济南,地处北纬36°40',东经117°00',南依“天下第一山”——泰山,北跨“母亲河”——黄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50到700毫米。[1]济南,又联合国国际艺术广场——泉城广场 称“泉城”,下辖6区、3县、1市,总面积8227k㎡,人口681.4万,其中市区人口433万。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济南综合实力居全国城市第13位。济南地处中国知识人才密集的齐鲁大地,人力资源齐备,高等院校众多,科研机构密集。现有各类高校40所,在校大学生近60万人,科研机构200多个。其中10个国家级实验室,53个省级科研院所,2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人员达35万人,能够满足各类企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电子信息、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纺织等主导产业在国内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济南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发达,IT产业在中国列第四位,并被国家批准成为“中国软件名城”。拥有占地20公顷、亚洲最大的环形建筑——国家级软件基地“齐鲁软件园”,及“CIIIC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电子信息研发机构,现已有1200余家国内外IT研发企业入园发展。济南现代服务业繁荣发达、服务功能健全,市区范围共有各类商业网点数量近40000个,其中购物中心、济南夜色 商场、超市、便利店等布局合理、数量庞大,商业潜力雄厚。济南也具有良好的农业资源,悠久的蔬菜种植传统,享有“中国精品菜篮”的美誉,培育出“章丘大葱、鲍芹”、“商河大蒜、彩椒”、“平阴玫瑰、阿胶”、“仁风西瓜、曲堤黄瓜”、“张而草莓”、“张夏玉杏”、“马山栝楼”、“买买茶”、“买卖茶”等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国际市场亦具有较高知名度。投资环境优势。济南市成立了“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领导小组,由市四大班子领导挂帅,以大力促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美丽泉城、优化发展环境、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将济南市政府打造成——全国“审批最快、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及扶持政策,大大提高了投资者在济南投资的效率及便利水平。济南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实现三步走的阶段性战略目标,2011年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406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建立起现代化省会城市的发展框架;到202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800万,建成区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把济南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区域中心城市。济南自然风光秀丽,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美誉。济南拥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独步天下。泉水纵横分布,错落有致,既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区泉群散落各处,誉称72名泉。众泉如翡翠在济南大地镶嵌,日夜叮咚,光彩闪耀。众泉汇流成的护城河流淌到大明湖,与周围的千佛山、鹊山、华山等构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风光。济南,也成为世界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独特魅力城市。2012年根据央视的调查,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十大幸福之城)济南位列第八。[2]编辑本段名称由来秦朝建立郡县制时,今天的济南地区属于济北郡。汉初,设立济南郡,含义为“济水之南”,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济水即俗称大清河,古济水(音己,三声)发源于现河南省济源市,流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黄河山东段。后因黄河改道被其夺取河床,成为了黄河下游的干流河道。而济源、济南、济阳、济宁等地名还是保存了下来,济南由此得名。自明朝以来,济南一直山东省省会。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3] 济南行政区划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济南市现辖7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魅力--济南(40张)市辖区:市中区、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高新区、长清区;县: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县级市:章丘市。编辑本段人口民族根据《济南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681.40万人。济

语文 -趵突泉_四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趵突泉_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案示例一 1 、趵突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检查预习情况。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2.形近字 佛——拂泼——拨洁——结摇——遥 秘——密妩——抚扁——偏倦——蜷 3.理解生字词语: 二、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课文,在图画中试着找一找大泉眼,并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1.小组学习,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2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趵突泉。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2、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那么……那么……”写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再具体形象地加以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只一句话,上半句讲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下半句“单讲”趵突泉。那么,这一段在文章里起了什么作用?

(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组学习,思考: 1.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 2、泉水的特点是什么? 3、你是怎么理解泉水特点的? 4、“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美”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是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清浅”“鲜洁”) (“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美”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趵突泉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趵突泉,就大大逊色了。) 三、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学过渡:作者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趵突泉到底是怎样的“美”。 2、读课文,学生小组讨论, 思考: (1)这一段哪几句具体写大泉?作者笔下描绘的大泉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2)写“不断地翻滚”是怎样具体写的? (3)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水“翻滚”的样子,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反复读这三句话,从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感受。 (3~6句) (看到水从三个大泉眼里往上冒,不断地翻滚。) (“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自然的伟大) 3.在这一段里,作者除了写大泉的景象,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泉池的形状、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4、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怎样呢? (更好) 怎么“更好”?是一个怎样“更好”的景象?平时的泉“伟大”,冬天的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神秘的境界”) 6、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阅读学习第四段。 1.齐读这一段,作者怎样从描写大泉过渡到描写小泉的? (多姿多态) 2.小泉有什么特点? (过渡句:“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怎么“多姿多态”?作者采用什么句式列举了泉水往上冒的样子?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9、趵突泉

9、趵突泉 红星小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了解趵突泉的特点,感受趵突泉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积累背诵课文优美的句段,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趵突泉的特点,感受趵突泉的美。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形象的描写、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景物的方 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读图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心上一组图片(课件出示)。你们知道这一处美景是哪里吗? 这就是趵突泉——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名作《趵突泉》。板书课题)解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美的立意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画出课后生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3、请5 名同学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要读流利、都正确。其他同学边 听边思考:这篇课文描写了趵突泉的那些景色? 三、浏览课文,理清层次,体会美的构思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想:作者先写了什么?接下来写了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新发现? 师引导学生梳理: 第一自然段交代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 第2---4自然段写趵突泉的美景。其中第二自然段讲趵突泉流出的泉水,第三自然段讲大泉的美,第4 自然段写小泉的多姿多彩。 第5 自然段讲作者看完了泉,结束游览。 这篇文章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1、5自然段分别独立成段,中间的3个自然段为第二大段。 随机板书;随机板书;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泉水大泉小泉 四、品读课文,理解想象,学习美的词句 1、感知“泉水” (1)指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泉水特点的词语和岸边景色的词语。 板书:清浅鲜洁岸边幽静 (2)作者还没来到趵突泉公园,就已经感受到趵突泉的美了,是因为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的岸边“幽静” 的环境。 “妩媚’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有感情读这一自然段。 2、认真研读“大泉’ (1)自由读3自然段,画出直接描写大泉的句子。

思,在百草园阅读答案

《思,在百草园》阅读答案 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①yáoyè( ),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桐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痕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②qí( )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尽管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以无限的情趣。 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脚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青翠欲滴的草尖。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啊,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啊,百草园的草啊,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 当年的鲁迅,就是从百草园走向一个决斗场!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③nuòruò( )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倾一腔热血,抛七尺躯体,为振兴中华而驰骋一生。尽管,他在残酷的斗争中过早地耗尽了心血,还没有来得及看到一个民族的乐园的落成。但是,他的信念、他的希望,和百草园的草一样,不为生命结束而消逝,孕育出更茂盛、更蓬勃的新春。 小草信仰春天,先生信仰中华必将振兴。现在真的有了风调雨顺的气候,有了流金溢彩的太阳,有了清甜如许的泉源。 站在百草园这堵矮墙旁,我看到绍兴的一条街,人流④xīxīrángráng( ),脚步早踏着早春的阳光。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朝外望去吧:信息爆炸,宇宙飞船,世界在变革,星球在行进,我们不该像先生那样奋力进击,让中华早一点振兴起来,高高地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百草园的草啊,每一棵都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成长着。我不也是这个园中的一棵草吗?不仅是,更是从百草园里走出来的人! 思,在百草园,在前进的大路上…… 《思,在百草园》阅读题目:

济南趵突泉景点英语导游词

济南英语导游词 Welcome to the beautiful city Jinan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Now we are in the BaoTu spring park in the center of JiNan .Built in 1956, the BaoTu spring park is named after the BaoTu spring. Covering a total area of 54945 square Meters including 12221 square meters, the park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characterized by spring. The park has three gates, of which the EastGate is the main gate. On the doorhead is inscribed three Chinese characters 趵突泉written by Mr GuoMoruo. The park features sightseeing, fish watching,tea sampling,stones and culture,especially noted for its exquisiteness, cleanliness peacefulness, simplicity and elegance.The park is divided into ten major viewing areas, such as the BaoTu spring, the Three Halls, the Shangzhi Hall, the Jade Rinsing and the BaoTu Garden. Now let’s go into the park. Enter the main gate and we will find a rockery in front of us, which was set up in 1964 with stones which are known as North Taihu stone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ity in quality and color to Taihu Lake Stone produced in WuXi, JiangSu Province,.30 meters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13 meters from west to east. The Rockery has a 4 meters high side peak. There is a cave under the Rockery with an area

思,在百草园 阅读答案

思,在百草园阅读答案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桐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1.本段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物,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选择一句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一句中,“家珍”能否换成“参观”“珍宝”?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 1.苍翠葱茏。 2.(1)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 (2)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 第2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充满生机的春景。 3.“瞻仰”表示恭敬的看,表达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参观”则表示一般的看看,表达不出敬仰之情。 “家珍”是家中珍贵的东西,这句写的是百草园的棕榈,用“家珍”比珍宝贴切。 4.该句暗示了鲁迅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公园 篇一:趵突泉公园导游词 趵突泉公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泉城济南参观游览,我是大家此次济南之旅的导游员小宫,大家也可以叫我宫导,在济南停留的时间将由我来接待大家,并为大家提供服务,我希望我的讲解能使大家在济南玩得开心,过得愉快。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北望大明湖。它建于1956年,总面积10.5公顷。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摄氏度左右。趵突泉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古朴典雅、清洁幽静、步移景异而著称。 大家可以看一下,在我们前方的这座牌坊就是“趵突胜境”坊了,此坊在泉城广场的中轴线上,与广场的泉标交相呼应。此牌坊高7.5米,宽9.2米,两边各悬空,其造型为“四柱三间冲天挑担式”石坊前后岩额磨光花岗岩上分别刻有“趵突胜境”和“观澜知源”凹形贴金大字,它们分别是由全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和蒋维崧先生题写的。 大家和我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白墙灰瓦,出檐卷山

的卷棚式建筑就是趵突泉公园的东门了。大门正中匾额上“趵突泉”三个贴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题写的。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迎门假山,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迎门建假山吗?这是运用古代的一种造园手法,叫做障景法,顾名思义呢,就是说迎门建一座假山,把园中的美景挡住,给人留以遐想,激起继续参观的欲望。这座假山是选用济南南部山区的石头构筑而成,因这些山石的石质、色泽与江苏无锡的太湖石有相似之处,所以被称为“北太湖石”。 过了晴雨桥,大家继续往前走,眼前的这块高耸的石头就是有名的太湖石,名叫龟石。它姿态优美,纹理自然,高4米,重8吨,被誉为“济南第一名石”是济南的镇城之宝,具有太湖石品中的痩、皱、漏、透、秀的特点。说到这块太湖石,就不得说不说中国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张养浩,张养浩一生酷爱自然山川,弃官归隐济南后,与山石,野鹤为友,他一生共收藏过十块太湖石,以其中四块最为著名,根据他们的形状命名为龙、凤、龟、麟。不过,现在其它三块早已不知所踪,只留下了这块龟石。来此的游客都喜欢与它拍照留念,取延年益寿之意。(大家可以再次拍照合影留念一下) 咱们继续往前走,这一潭清澈的泉水便是马跑泉了,大家会问为什么会叫马跑泉呢?据说,是北宋抗金名将关胜的战马刨出来的,故此得名。相传,关胜是 梁山农民起义的将领,金人南侵时,他誓死不降,奋力抗金。一次激战后,败走麦城,口渴无水,十分难忍,他的战马仰天长啸,前

名著阅读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1.周树人豫才浙江绍兴文学思想革命新文化1918 狂人日记 2.莽原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10 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 3.A 4.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 5.阿长 6.寿镜吾阿长(长妈妈) 7.阿长鲁迅父亲范爱农藤野先生闰土 8.范爱农 9.(1)藤野先生(2)寿镜吾先生(3)陈莲河(4)阿长(5)衍太太 10.无常五猖会 11.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12.二十四孝图 13.封建孝道别国的儿童读物与我国的儿童读物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虚伪残酷 14.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 15.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6.五猖会无常 17.父亲的病 18.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1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 20.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无常父亲的病 琐记藤野先生 21.德国童话猫狗成仇;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日本“猫婆”的故事;中国古代“猫鬼”的故事;猫教老虎本领的故事。 22.躲避流言和中伤水师学堂英文汉文乌烟瘴气矿路学堂《天演论》 23.五猖会急于看戏背书无知封建教育制度 24.活无常死无常白无常民间传说 25百草园无常收集图书描绣像二十四孝图山海经长辈馈赠长妈妈送的 26.散文弃医从文热爱祖国 27.示例:①《五猖会》描写了儿时“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了“我”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28.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实质。 29.藤野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值得尊敬的老师。 30.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一个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的人;在我眼中,范 农是一个爱憎分明,为人正直的人。31.第一次是因为关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等的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第二次是为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显得封建。 32.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33.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34.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汲取力量,来继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35.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趵突泉》课文与原文比较欣赏

《趵突泉》课文与原文比较欣赏 篇一:趵突泉课文 趵突泉(课文) 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篇二:趵突泉教材解读 《趵突泉》教材解读 领会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总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对于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第一学段阅读训练的基础上,第二学段有了新的要求。在读的方式上,课标明确提出“学会默读与略读”,为提高阅读的量奠定基础;在思维方式上,要拥有一定的理解评价、质疑问难的能力;在阅读理解上,关注情感培养,重视感悟提升。明晰教材体系: 本单元以“风景名胜”为主题,所编排的主体课文和快乐读书的古诗与课文都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多娇,读后会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趵突泉》一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而且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学好这篇文章可为今后学习写景的文章及学生的写景习作奠定基础。本文通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学习和体会作者细致观察

趵突泉

2.趵突泉景区 景区内的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形式的民族山水园,始建于1956 年,自建成后改造地形,叠山理水,按照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手法被改建成以泉为主、小巧玲现、步移景异的泉石园,后经多次扩建,占地面积已达到10.5万平方米。整个园区以趵突泉景区为核心,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南大门景区、三大殿景区、望鹤亭景区、尚志堂景区、漱玉泉景区、万竹园景区、沧园景区、东门景区等17 个小景区最为人称道。 南大门景区 福南大门建于1995年,是一座仿宋建筑。建筑面积1 575平方米,气势恢宏、壮观,被园林专家们称为“中国园林第一门”。迎门匾额“趵突泉”集自《双御碑》中乾隆皇帝的《再题趵突泉作》;门廊内的“泺源门”集自王羲之的书法;门北边匾额“激湍”集自《双御碑》中的康熙皇帝手迹。 万竹园景区 万竹园位于趵突泉公园的西南,占地1.2万平方米,有3处庭院,13个院落,房屋186间。它是吸取北京王府、南方庭院、济南四合院的建筑风格而建成的古建筑庭院,被收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园中的木雕、砖雕、石雕被称为万竹园“三绝"。 万竹园由四部分组成,前、东、西三院成品字形排列,花园居于西部。该园充分利用泉水丰富的条件,在北方四合院的基础上,借用了江南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有限的面积内,仿效自然,移天缩地,小中见大。根据功能要求,全园被划分成若干小景区,每区都具有主题和特色。 李苦禅纪念馆位于万竹园内,共有18个展室,常年展出李苦祥造作和其生前收藏的书画文物400余件,其中有《红梅怒放图》《晴雪图》《墨竹图〉《盛夏图》等精品。李苦祥84岁高龄时绘制的巨幅《盛夏图》面积达21平方米,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史上极为罕见。 李苦禅(1899 -1983年) ,原名李英,中国当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曾受教于徐悲鸿和齐白石。1925年毕业于北京国立艺专,先后在北京师范学校、保定第二师范、杭州艺专等学校从事国画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央美术协会理事,政协第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大写意画坛素有“南潘(天寿)北李(苦禅)”之称。李苦禅纪念馆是中国书画家纪念馆联馆会员,是全国知名的书画纪念馆之一。 趵突泉 长方形的泉是趵突泉,它长30米,宽18米,深2米。趵突桌历史悠久,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商代,距今长达3540多年。趵突泉是古泺水的源头,古时称为泺。早在2 600年前的编年体通史《春秋》中就有“鲁桓公汇齐侯于泺"的记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出任齐州(今济南)知州,他非常喜爱齐州的山水,题写了一首题目为《趵突泉》的七言律诗,并在泉边建了泺源堂,还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自此,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趵突泉水水质甘洌,素有“不饮趵突水,空负济南游”之说。据《七十二名泉》记载,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趵突泉时,品尝了趵突泉水,便命人把随身携带的北京玉泉水换成了这里的水,并御赐此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水主要分三股,昼夜喷涌,胜雨时节喷涌的高度有数尺之高。趵突,是跳跃奔突的意思,非常贴切地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进发,喷涌不息”的特点,正可谓是既有声又有形,形神兼备,贴切传神。清朝刘鹗在《老残游记》写道:“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据土人云:‘当年冒起有五六尺高”,气势非常壮观,因此称之为‘趵突腾空'”。趵突泉最大喷涌量是每天24万立方米,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为什么济南市区的泉水这么多呢?这是由济南地区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决定的。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交界线上,南面是山区,北面是平原,南高北低。济南南部山区主要由奥陶纪碳酸盐的石灰岩构成,石灰岩被水溶解侵蚀,形成溶洞和裂隙,吸收地表的降水和径流,并由南向北潜流。当这些地下水流至市区时,遇到济南东、西、北面质地坚硬隔水的火成岩三面阻挡,水流大量汇集,形成强大的静压力,在低洼的市区涌出地表,形成了天然涌泉。 趵突泉水常年恒温保持在18C,而济南作为北方城市,冬天非常寒冷,最冷时气温可达零下十几度,这使水温与气温产生的温差很大。在水面上形成层淡淡的水汽,云雾缭绕,犹如人间仙境。 立于水中的“趵突泉”碑是明代山东巡抚胡费宗题写的,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突”字上面怎么少了点呢,这是为什么?有两种说法。说这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愿望,希望趵突泉永远喷涌,没有尽头,故

小学四年级语文趵突泉

趵突泉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案示例一 1 、趵突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检查预习情况。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2.形近字 佛——拂泼——拨洁——结摇——遥 秘——密妩——抚扁——偏倦——蜷 3.理解生字词语: ●二、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课文,在图画中试着找一找大泉眼,并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 的是什么? 1.小组学习,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2自然段: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2、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那么……那么……”写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再具体形象地加以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只一句话,上半句讲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下半句“单讲”。那么,这一段在文章里起了什么作用? (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组学习,思考: 1.作者还没有来到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 2、泉水的特点是什么? 3、你是怎么理解泉水特点的? 4、“假如没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美”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是在桥上看到的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清浅”“鲜洁”) (“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美”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就大大逊色了。) ●三、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三自然段。

关于济南趵突泉公园之园内14名泉的调查报告

调研时间:2010.7.15 调研地点:济南趵突泉公园 调研对象:趵突泉公园内14名泉 调研方法:实地走访调查,询问当地人对泉的了解 调研人:济南大学泉城学院社团联合会成员 路线:乘66路车到东门下车(即趵突泉东门) 景区特色: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始建于1956年,经几次扩建,现今面积已达10.5公顷,是以泉水为主的文化公园。园内名泉众多,尤以趵突泉闻名遐迩,享誉天下。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泉之冠,是泉城济南的标志,素有“游济南不游趵突泉不成游”之说。趵突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无忧泉等二十多处名泉组成趵突泉群,是济南四大泉群之首。趵突泉历史悠久,古称“泺”,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距今已有3500余年的历史。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在济南观看了趵突泉后,大笔一挥,御封为“天下第一泉”,并留下《趵突泉游记》石刻碑文。 一、漱玉泉: 泉流北涧瀑飞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纤手掬来清彻骨,高人宜尔濯尘缨。 1、历史故事、相关人物:相传这里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居所在,李清照曾于此掬水梳妆,填词吟诗,她的作品《漱玉词》即以此泉命名。清田雯有诗:“跳波溅客衣,演漾回塘路。清照昔年人,门外垂杨树。”清代学者任宏远在《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中写道:“为寻词女舍,却向柳泉行。秋雨黄花瘦,春流漱玉声”。 2、个人感受:从趵突泉公园东门进入向右拐,顺着一条青石小路往里走,两边是一排排葱绿的树,环境优美。在大约三分钟步行后我们见到了漱玉泉。漱玉泉泉池呈长方形,池长 4·8米,宽3·1米,深2米。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在泉的周围挤满了游客, 泉水清洌见底,十分清凉。在泉的右侧是有关该泉的石碑,记载着漱玉泉的由来。泉水的周围是葱郁的垂柳,清风拂来沁人心脾。四周环境很好,在漱玉泉的北方是著名诗人李清照的纪念馆,文化氛围浓厚。环境保护工作也很好。 漱玉泉碑 漱玉泉取水 二、马跑泉:马蹄踏破迸飞泉,流出齐城浅水边。八骏曾闻驰八极,百年几见海成田。 2、个人感受:马跑泉位于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东侧。从漱玉泉向北望去就可以看见跑马泉。泉池长12米,宽5米有余。池岸由已溶蚀的石灰岩岩石砌垒,曲折起伏,参差交错。泉水从石隙中流出,沿池底小溪向东北流去,注入护城河(西泺河)中。马跑泉泉池周围,怪石嶙峋,绿树掩映,显得格外幽雅别致。 跑马泉取水:池中鱼儿快乐的畅游。 三:柳絮泉: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泠泠。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 1、历史、文化:在金代《名泉碑》及明清文献中均有记载,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柳絮泉周围多柳树,阳春三月,泉花与柳絮共舞,甚是迷人。因泉中气泡翻飞,银光闪闪,泉花串串,常年“泉沫纷繁,如絮飞舞”而得名。在2004年4月新评出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中,柳絮泉名列第4位。柳絮泉曾被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东晋女诗人谢道韫曾以柳絮来形容飘雪,以胜过了其兄的“撒盐”之说。 2、个人感想:柳絮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柳絮泉坐落在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西侧,泉池呈南北长方形,长3.5米,宽2.3米,深1.5米,池壁用大理石砌成,四周饰汉白玉石雕栏杆,池东栏杆中间镌“柳絮泉”三字。柳絮泉泉水与漱玉泉相比泉水不是十分清澈,池水并不深,但是其围栏比较高,离水面较远,不易于我们取水。由于时间的关系,池的四壁上已有了一层薄薄的青苔。在我们去水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泉眼以及泉水的来处。

思 在百草园阅读答案

思,在百草园 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生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是孕育,是萌生! 尽管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无限的情趣。 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角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青翠欲滴的草尖——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呵,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呵,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 当年的鲁迅,就是从百草园走向一个决斗场!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懦弱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倾一腔热血,抛七尺躯体,为振兴中华而驱驰一生。尽管,他在残酷的斗争中过早地耗尽了心血,还没有来得及看到一个民族的乐园的落成。但是,他的信念、他的希望,和百草园的草一样,不为生命结束而消逝,孕育出更茂盛、更蓬勃的新春。 小草信仰春天,先生信仰中华必将振兴。现在真的有了风调雨顺的气候,有了流金溢彩的太阳,有了清甜如许的泉源。 站在百草园这堵矮墙旁,我看到绍兴的一条街,人流熙熙攘攘,脚步踏着早春的阳光。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朝外望去吧——信息爆炸,宇宙飞航,世界在变革,星球在行进,我们不该像先生那样奋力进击,让中华早一点振兴起来,高高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百草园的草呵,每一棵都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成长着。我不也是这个原中的一棵草吗?不仅是,更是从百草原里走出来的人! 思,在百草园;在前进的大路上…… 【赏析】 文章以“思”为线索,把对百草园的描写及作者的感触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抒发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主题鲜明,富有感染力。作者略写百草园内翠竹、棕榈、桑树、菜畦等在料峭的春寒中生气勃勃,以此引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赞颂。详写百草园中的小草,说它们“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是“对新的希望的追求”,说它们“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以此赞颂鲁迅先生的精神,继而表达了学习和发扬先生精神的决心。文章精心选材组材、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

济南旅游资源简介

济南旅游资源简介 济南市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济南市依偎于泰山、黄河怀抱之中,兼收山水之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美的环境。济南市素以清泉明湖驰名于世,市区内的天然涌泉星罗棋布,精英碧澈,蜚声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泉城。南部山峦前叠,连绵逶迤,风崖耸翠,直抵岱岳北麓;北部孤峰数个,峭拔屹立,似齐烟九点,如天外落星;城北黄河如带,奔涌不息,雄浑壮观。山、泉、湖、河兼备的独特地理风貌,赋予济南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形成以泉水为特色的城市园林,充分体现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城市风貌格局。 济南是我国黄河下游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为齐鲁文化荟萃之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著名的有舜文化遗址——舜耕山;中国三大古文化之一的龙山文化发祥地——城子崖遗址;位于全国佛教寺院“四绝之首”的长清灵岩寺;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先于秦的齐长城;精湛的北魏及隋唐时期的石窟造像,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及丰富的汉代画像石刻,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洛庄汉墓等。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为济南的青山绿水增添了浓郁的历史色彩和艺术魄力。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中医科学的奠基人扁鹊、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唐代开国元勋房玄龄和秦琼、宋代词坛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和辛弃疾等。另外,李白、杜甫、苏轼、曾巩等历代杰出的文人墨客,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题诗作赋赞咏这座美丽的城市,故又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济南的风物特产也是非常有名的,如木鱼石、平阴玫瑰、济南阿胶、黑陶、明湖莲藕、浦菜、鲁绣、济南菜、明水香稻、济南面塑、黄河鲤鱼、章丘大葱等。 它同时具备的丰富多彩的旅游景点,是游客们游玩不可不去的地方。主要景区景点:泉水景观、趵突泉景区、大明湖风景区、千佛山风景区、泉城广场、百脉泉风景区、柳埠佛教古迹景区、长清灵岩寺景区、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金象山及九如山瀑布群风景区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