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简介

【篇一:传统节日简介】

春节

节日来历: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

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

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

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年的名

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新中国成立,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

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

历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

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

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的习俗: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贴年画、守岁、燃放爆竹、祭祖、拜年等。

春节传统食品:蒸年糕,包饺子等

元宵节

节日来历: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因为这是

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

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

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

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

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习俗:吃元宵、放灯、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

元宵节传统食品:元宵。

清明节

节日来历: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

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

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

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

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

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

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

节的一个习俗。

传统统习俗: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传统食品: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端午节

节日来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

一。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也

称端五,端阳。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据闻一多先生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

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端午节习俗: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饮雄黄酒这

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

午节传统食品:粽子又叫“角黍”、“筒粽”、雄黄酒

七夕节

农历7月7日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

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

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

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直到汉代,才与牛

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

节日习俗:穿针乞巧、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等

七夕传统食品: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

面糖蜜。

中秋节

节日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

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

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

系列

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

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唐朝初年,中秋节可

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并出现了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

活动。明清时期,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

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饼必须是圆的,瓜果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神和玉兔

捣药等图案。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个成员。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

还要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赏月。

中秋传统食品:月饼。

重阳节

节日来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老人节”。九九

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到了唐代,重阳被

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至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

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

清代。据说,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所以人们把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重阳节的习俗:登高、吃重阳糕、插茱萸和簪菊花、放纸鹞重

阳节传统食品:重阳糕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在傣历六、七月,这天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

真是十分壮观。

僳僳族刀杆节,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

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僳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

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

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

回族古尔邦节

也称“宰牲节”,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

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

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

圣诞节

是纪念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的节日。据《圣经》记载:未婚女玛

丽亚由于圣灵感孕,在一个冬天的夜晚,生下了耶稣。基督徒们就

把耶稣降生的这一年作为世界的开始,算是公元元年现在国际上通

用的就是这种纪年法,节日习俗:装饰圣诞树、制做圣诞卡、互送

圣诞礼物。巴西狂欢节

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每年

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

习俗:规模盛大的桑巴舞游行中,一辆辆车身长达10米的彩车打头阵,车上装着高音喇叭,车顶上七八名鼓手敲出震耳欲聋的欢乐鼓点,歌手引吭高歌,桑巴舞小姐高高在上,扭动腰肢,跳着欢快的

桑巴舞。成千上万的人簇拥在彩车前后,一边和歌手一起歌唱,一

边随着节奏跳着桑巴舞。

感恩节:

在美国,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举国同庆的感恩节,规定从这一天起休假三天。即使远在异乡的美国人也都要在节日前赶回去

与家人团聚,共庆佳节。

节日习俗:这一天家家烤火鸡,烹制玉米食品,人们欢唱歌舞,通

霄达旦。

中国:代表人物:毛泽东,标志性建筑:故宫;英国:代表人物:

牛顿,莎士比亚,标志性建筑:白金汉宫;美国:代表人物:华神顿,标志性建筑:自由女神像;法国:标志性建筑:凯旋门,代表

人物:拿破伦;俄罗斯:标志性建筑:克里姆林宫,代表人物:普

西金;日本,标志性建筑:东京塔,代表人物:明治天皇,意大利,标志性建筑:比萨斜塔,代表人物:旦丁,韩国,标志性建筑:青

瓦台,代表人物:潘基文;印度,标志性建筑:泰姬陵代表人物:

甘地;巴西,标志性建筑:国会大厦代表人物:球王贝利;南非,

标志性建筑:比勒陀利亚联合大厦,代表人物:曼德拉,埃及,标

志性建筑:金字塔,代表人物:穆巴拉克;德国,标志性建筑:柏

林勃兰登堡城门代表人物:爱因斯坦

【篇二:中国传统节日简介】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

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

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

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改革开放以后,

民间开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

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

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

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

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

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

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当

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要举

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特

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同程

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

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

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

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

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

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

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

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

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

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

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

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 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

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

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

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写

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 蓦然

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激动的

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

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

流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

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

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

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不

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

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

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

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

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

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

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

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

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举

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

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

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

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

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

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

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是

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个

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

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

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在七月七日晚,已有文另载,不赘。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寺

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按佛经,这个故事说:

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狱

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

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去

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苦。

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盂兰盆

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

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

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乱窜”,而不知其究里。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

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太封

建迷信了。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

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

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自唐

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有仙

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鄙人有帖说明,不赘。

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

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

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

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

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

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篇三:2016关于中元节的英文介绍】

2016关于中元节的英文介绍

just as halloween is for americans, the “hungry ghost festival” is for chinese. ghost festival is on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ccasions, which is taken very seriously by the chinese. this festival usually falls on the15th day of the 7t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the ghost festival, some places say the hungry ghost festival, is also called half july (lunar), ullambana,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buddhism, and zhongyuan jie which is the taoism saying and folk belief. it is believed by the chinese that the dead become ghosts roaming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unless they have descendants to care for them during the

ghost festival. during this month, the gates of hell are opened

to free the hungry ghosts who then wander to seek food on earth. some even think that the ghosts would seek revenge on those who had wronged them in their lives. however, more people remember their ancestors on this day. the ghost

festival becomes a time for remembering the importance of

filial piety. the reason why the chinese celebrate this festival is to remember their dead family members and pay tribute to them. they also feel that offering food to the deceased appeases them and wards off bad luck. people now release

river lights as an important activity during this time, since it is said that river light can comfort and warm the homeless ghosts. in some areas, visitors may also see small roadside

fires, where believes burn paper money and other offerings to appease the restless spirits who have temporarily been released from hades.

how we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it?

the ghost festival is celebrated during the seven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it also falls at the same time as a full moon, the new season, the fall harvest, the peak of buddhist monastic asceticism, the rebirth of ancestors, and the assembly of the local community.

unlike other celebrations of the dead in eastern cultures, the hungry ghost festival seeks to pacify the hungry ghosts. these are the ghosts of those who died by their own hands, by accidents, by drowning or hanging who have been denied entry into heaven and they are forced to dwell in hell without food or comfort, when released, they search for souls to take their place in misery. to taoists and buddhists, these evil spirits are not to be taken to sun. they are most active at night and can take many forms including: snakes, moths, birds, foxes, wolves, and tigers. they can even appear as beautiful men or women to seduce the living. when they possess an individual by entering the body they cause illness and mental disorders.

during this month, the gates of hell are opened up and ghosts are free to roam the earth where they seek food and entertainment. these ghosts are believed to be ancestors of those who have forgotten to pay tribute to them after they had died, or those who have suffered deaths and were never given a proper ritual for a send-off. they have long needle-thin necks because they have not been fed by their family, or it is a sign of punishment so they are unable to swallow.

family members offer prayers to their deceased relatives, offer food and drink and burn joss paper. such paper items are only valid in the underworld, which is why they burn it as an offering to the ghosts that have come from the gates of hell. the afterlife is very similar in some aspects to the material world, and the paper effigies of material goods would provide comfort to in the afterlife. people would also burn other things such as paper houses, cars, servants and televisions to please the ghosts. families also pay tribute to other unknown wandering ghosts so that these homeless souls do not intrude

on their lives and bring misfortune and bad luck. a large feast is held for the ghosts on the fourteenth day of the seventh month, where everyone brings samplings of food and places them on the offering table to please the ghosts and ward off bad luck. in some east asian countries today, live performances are held and everyone is invited to attend. the first row of seats are always empty as these are where the ghosts sit. the shows are always put on at night and at high volumes as the sound attract and please the ghosts. some shows include chinese opera, dramas, and in some areas, even burlesque shows.

for rituals, buddhist and taoists hold ceremonies to relieve ghosts from suffering, many of them holding ceremonies in the afternoon or at night a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ghosts are released from hell when the sun sets. altars are built for the deceased and priests and monks alike perform rituals for the benefit of ghosts. monks and priests often throw rice or other small foods into the air in all directions to distribute them to the ghosts.

during the evening, incense is burnt in front of the doors of each household. incense stands for prosperity in chinese culture, so families believe that there is more prosperity in burning more incense. during the festival, some shops are closed as they wanted to leave the streets open for the ghosts. in the middle of each street stood an altar of incense with fresh fruit and sacrifices displayed on it.

14 days after the festival, to make sure all the hungry ghosts find their way back to hell, people flow water lanterns and set them outside their houses. these lanterns are made by setting a lotus flower-shaped lantern on a paper boat. the lanterns are used to direct the ghosts back to the underworld, and when they go out, it symbolizes that they found their way back.

nowadays, the ghost festival is not only celebrated by chinese people, but also some other eastern countries, such as malaysia, singapore, north korea and japan. the ghost festival in malaysia is modernized by the concert-like live performances. i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is not similar to other ghost festivals in other countries. the live show is popularly known as

ullambana was introduced to japan in the time of tang and sui dynasty, called o-bon, or simply bon. it has existed in japan for more than 500 years. it is

held from of july 13, to welcome o-bon, to july 16 for farewell. o-bon is the japanese version of the ghost festival, which has since been transformed over time into a family reunion holiday during which people from the big cities return to their home towns and visits and cleans their ancestors graves. chugen is an annual event when people give gifts to their superiors and acquaintances. traditionally it includes a dance, too.

some superstitions have been presenting until now. one of the superstitions that the chinese have about the festival is that it is bad to go swimming during the 7th month. they think that an evil spirit might cause you to drown in the water. in addition to this, children are also advised to return home early and not to wander around alone at night. this belief is due to the reason that the wandering ghosts might possess children. usually in the hungry ghost month, no one will get married.

关于中元节的资料介绍

关于中元节的资料介绍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

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 中元节时,有些地区在祭拜亡灵之前,会先祭拜一位名为面燃大士的神只,信徒多尊称其为“大士爷”、“普渡公”。相传旧历七月,所有在阳世的亡灵,都归“大士爷”管理。关于“大士爷”,佛教说法有数个:一是祂是观音大士的化身,故称“大士爷”。二是祂原为诸鬼的首领,因受观音大士教化而皈依其门下,从此被称作“大士爷”,成为护持中元普渡事项的神明。 道教的说法则是太乙救苦天尊化身“面燃鬼王”,为阴间诸鬼之统帅,也负责中元节监督亡魂受领阳间香火事宜。另,灵宝派等一些派别不是请“面燃鬼王”监斋,而是有“何将军”、“乔将军”两神分任此职。如宋末元初林灵真所撰《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写为“北魁玄范府神虎何、乔二大圣”。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农历二月初二)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尾牙(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 元会诗(魏)曹植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尊卑列叙,典而有章。衣裳鲜洁,黼黻玄黄。清酤盈爵,中坐腾光。珍膳杂遝,充溢圆方。笙磐既设,筝瑟俱张。悲歌厉响,咀嚼清商。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家荣贵,寿考无疆。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元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除夜(南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已酉新正(明)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中华传统节日组诗陈志岁春节暂解城区烟火禁,兆丰雪霁在年前。街街饰彩家家掸,扫尽桃符换对联。清明乍温复凊雨如麻,郊野草青行迹加。或向陵园寻志石,思亲敬献墓头花。 端午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中秋合家匀饼庆嘉辰,携向中庭望月轮。二十四桥谁独立,鸳鸯双宿水如银。元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于中元节的优美句子诗句

关于中元节的优美句子诗句 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希望以下句子对您有所帮助! 中元节句子一 七月十五中元节,小鬼教你来成功:不论你是否显鬼,工作也没有鬼贱之分,只要你鬼在坚持,鬼在努力,一定会成为达官鬼人,夫鬼妻荣。 点一点蜡烛,放一放爆竹,扫一扫坟墓,拜一拜先祖,想一想前辈的苦,数一数现在的福,清一清包袱,望一望前途,走自己的路,让明天的生活更加酷!祝中元节幸福。 中元节,拜先祖,朵朵菊花敬亲人;忆先人,祭亡魂,片片真情表哀思;扫扫墓,烧柱香,悠悠情意随风传;中元日,送祝福,浓浓福气把你绕;愿你中元节乐无边,福无尽。 菊花铺满天堂路,纸钱化作彩蝶飞,又是一度祭祖日,只愿长梦不愿醒,回忆萦绕影浮现,触景生情悲凉增,中元节勿忘故人,愿你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永远开心快乐! 庭院深,夜微凉,几度浮现故人颜;慢踱步,陷深思,往昔相聚不再现;秋落叶,黄菊花,但愿故人不寂寥;举起杯,一饮尽,天堂故人一同醉;愿你中元节快乐,勿要多哀伤。 中元节句子二 如烟如雾,丝丝寄情无数;如雨如注,缕缕心愿来聚;如画如图,点点美好成趣;如山如路,绘成高远前途;如草如木,能把快乐碧绿;如

风如诉,依把情谊来渡。祝中元节快乐! 中元节,送个开心鬼给你,愿你踏上成功之路:不论你是否显鬼,工作也没有鬼贱之分,只要你鬼在坚持,鬼在努力,一定会成为达官鬼人,大富大鬼。 寄托情思在中元,从此合家永团圆;展望幸福在中元,接得福寿是双全;平安降临在中元,就地画个健康圈;吉祥信息现中元,完美生活总如愿;中元节里心涓涓,无限情谊连一连! 不忘祭祖中元节,中华美德感恩情,记得祖宗的功绩,为你扫墓寄哀思,给你献上一束黄菊花,后被永远怀念您,请你牢记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不要忘了这一天祭祖为祖宗扫墓鲜花。 短信条条,捎来清凉舒爽的天;思念幽幽,轻轻荡漾在湖畔;清风徐徐,悄悄吹散你的愁怨;夏菊朵朵,掩不住的是你如花的笑靥。中元到,愿你看淡往事,看遍风景,快乐天天绕身边。 中元节句子三 这是条非常恐怖的短信,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收到就更加恐怖了,别怪我没提醒你,胆小的话还是不看为妙,不听劝还看是吧?那就不客气了!吓着你了吧?其实我只想对你说:鬼节快乐! 防鬼妙招:电影就看《捉鬼大师》;小说就读《鬼吹灯》;唱歌就唱《思情鬼歌》;画画就画钟馗头像,以毒攻毒,就不信制不住恶鬼。愿所有的妖魔鬼怪远离你,幸福平安永伴你,祝你中元节快乐! 七月十五正值中元,恐怖短信到你身边,开心鬼陪你一整天,好运鬼彩票帮你选,调皮鬼令你笑开颜,健康鬼保你体康健,可爱鬼让

中元节的传统习俗

中元节的传统习俗 导读:中元节是鬼节的另一个说法。中元节的习俗是什么呢,看看下面的范文吧。 【中元节习俗】 河北省: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山西省:永和县读书人於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於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於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广西省: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 河南省: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於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山东省: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霑化县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独

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省: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幡”。 江苏省: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徵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 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著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於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薯或芋头上),

(完整版)描写中元节的诗词

描写中元节的诗词 关于中元节的诗词 《中元雨中呈子晋》 【宋代】朱熹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萷庭树幽。 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 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优游。 《中元日斋中作》 【宋代】朱曰藩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沉冥不愿醒。《请告南归留别同馆(中元作)》【唐代】李群玉 一点灯前独坐身,西风初动帝城砧。

不胜庾信乡关思,遂作陶潜归去吟。书阁乍离情黯黯,彤庭回望肃沈沈。应怜一别瀛洲侣,万里单飞云外深。《中元观法事步虚虚》 【唐代】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即事中元甲子》 【唐代】韦庄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只有羸兵填渭水,终无奇事出商山。田园已没红尘内,弟侄相逢白刃间。惆怅翠华犹未返,泪痕空滴剑文斑。《中元作》 【唐代】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中元夜》 【唐代】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中元夜看月》 【唐代】罗隐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中元日观法事》 【唐代】卢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 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中元节的黑板报资料:中元节的来历

中元节的黑板报资料:中元节的来历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 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任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 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 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农历7月14/15日是阴间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 的传说。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 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 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所以,我国很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鬼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 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 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 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 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 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 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书上说古时候的这个天,人们会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 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 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

中元节调查报告

从中元节思考中国传统节日现状 一、中元节的传说与由来 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华南,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放灯之习俗就是为了让鬼魂可以托生。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同时依照佛家的说法,阴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众生,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孝亲节)。所以中元节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让人谨记父母的恩德。 从有关传说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二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有一定的人情味。中元节在其发展流变中,后因种种原因,中元节逐渐被淡化,民间祭祀的习俗及其代表的意义也各有不同。 二、中元节等传统节日的过节现状 中元节的伦理文化意义:“祭祀祖先,中国人行之已久,中外闻名,举世无双,历代相传”。春节、清明节、中元节是中国人传统的祭祀日子,表达着人们慎终追远的情怀。古代中国在春节期间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要举行隆重虔诚的祭祀活动,报天地之恩,感祖宗之恩。清明和中元相似,内容都是祭祀祖先,人们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活动,缅怀先人,感恩先人,因为在中国孝道和祭祀已经合二为一了。 但是,中元节在现代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但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过节时年轻人基本上都不会在家缅怀和祭祀祖先,各种习俗与禁忌也不被他们遵守。 传统节日虽然具有重大意义,但它正在悄悄地消逝却是严峻的社会现实。洋节在中国红红火火,传统节日却冷冷清清。尤其是年轻人对洋节的热情要远远超过传统节日,如情人节和圣诞节的狂欢,实际他们不知道中国七夕就是我们传统的情人节,元宵节就是我们国产的狂欢节。 三、解决方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会迷失自我。由于过去的百年中我们以革命态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改革开放人们对经济利益的一味追求而忽视传统文化再加上全球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如何使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弘扬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 1.加强教育与宣传 学校的教育应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无论民间编的,还是教育主管部门编的教材,应大量增加中国古代文化典集内容,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本国传统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只有让青少年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有机会去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美,才能拉近他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同时,政府与传媒应加大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包装力度、创新力度,大力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 2. 年轻人应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并要有自觉保护意识 要想让传统节日文化保持鲜活永恒,除了国家层面的教育与宣传和保护的努力外,也要靠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年轻人更要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去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应该知道我们的前辈、祖先是怎么思考的,在每一阶段过着怎样的生活,在现代社会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和发展。

关于中元节的问候句子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7610327325.html,)/祝福语 关于中元节的问候句子 1.又到中元节,心依旧,物依然,只是人去楼已空;念也罢,忘也罢,一声问候情暖暖;闲也好,忙也好,惟尔快乐常在心常青。愿你今儿好,明儿好,天天好,中元无忧心快乐! 2.满园花儿是我的爱,热闹的中元节正到来,和机灵鬼跳舞最呀最摇摆,有开心鬼相伴才是最开怀。各种欢乐身边来,借此机会一起嗨,让幸福鬼和你牵手是我的期待,大声说着倒霉鬼走开才最豪迈,你就像那最美的云彩,让我用祝福把你留下来,悠悠的唱着最炫鬼节风,中元节就要乐开怀! 3.中元节到,机灵鬼儿祝你头脑聪明,机智过人;伶俐鬼儿祝你身体健康,平安无恙;精细鬼儿祝你生活幸福,快乐无忧;发财鬼祝你财运旺盛,财源滚滚! 4.用月光织出的丝为你制作一件隐身衣,愿你逃过疲惫的眼睛,躲过失败的感觉,屏蔽沮丧的嗅觉,迷惑疾病的听觉。中元节,愿你一切安好!

5.七月十五中元到,祭典故人心意表。老人栽树我乘凉,聊表寸心祖荫罩。幸福生活先辈造,辛苦一生罪先遭。后人莫忘前人德,中华美德旭日昭。 6.今日中元节,愿你跳出失败、恐惧和烦恼的三界外,不再倒霉、失眠、沮丧、悲哀与危险的五行中,总之一切顺利! 7.中元节,祭祖先,讲迷信,烧纸钱,星星火,可燎原,大森林,变火海,到那时,先人悲,故人泣,祭祖先,扫扫墓,托祝愿,寄哀思,献鲜菊,先人欣,故人喜,祝愿你,永远是,幸福随。 8.请一个开心小鬼进驻你的心海,愿你喜笑颜开,幸福美满。请一个机灵小鬼进驻你的脑海,愿你聪明伶俐,事事顺利。中元节快乐。 9.中元节到,我的灵魂出窍,特地为你许下一份美好,祝你生活开心,日子逍遥;祈福一份吉祥,愿你人生好运,欢喜连连;送达一份灵气,愿你事事通灵,时时如意;传输一份财气,愿你财源茂盛,步步发达;吹出一份喜气,愿你爱情甜美,人生幸福! 10.中元节祭祖日,传统美德代代传,不忘祖先的功绩,爬山涉水有今天,幸福生活感恩情,扫墓为你洗征尘,一束鲜花祭祖先,我们永远怀念您。

关于中元节的诗句

关于中元节的诗句 导读:七月十五是秋后第一个月圆夜,此时暑热刚褪,金风正在霏微潜入,不似八月十五,已是夜凉如水。下面关于中元节的诗句,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中元日午》【宋代】杨万里 雨余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出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于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中元夜百花洲作》【宋代】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唐代】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中元作》【唐代】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唐代】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水调歌头·天地有中气》【宋代】刘辰翁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 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 香寝镇狮蛮。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中元节(中国的鬼节)的英文介绍

中元节的英文介绍 Much like Western culture's Halloween, some Eastern cultures celebrate a Fall festival where they believe the gates of hell are thrown open, releasing hungry ghosts to wander the earth in search of food and taking revenge upon those who wronged them in life. This month-long festival is known as the Hungry Ghost Festival and takes place during the 7th lunar month. 农历正月 Unlike other celebrations of the dead in Eastern cultures that seek to honor dead ancestors, the Hungry Ghost Festival seeks to pacify 安慰the hungry ghosts, the ghosts of strangers and the un-cared-for dead. These are the ghosts of those who died by their own hands, by accidents, by drowning or hanging who have been denied entry into heaven. Angry because they are forced to dwell in hell without food or comfort, when released, they search for souls to take their place in misery. To Taoists(道教徒)and Buddhists(佛教徒), these evil spirits are not to be taken lightly. They are most active at night and can take many forms including: snakes, moths(蛾), birds, foxes, wolves, and tigers. They can even appear as beautiful men or women to seduce the living. When they possess an individual by entering the body they cause illness and mental disorders.

莱芜地区中元节的传统习俗

莱芜地区中元节的传统习俗 中国的农历七月十五是民间的鬼节,也是中元节,那么在莱芜是怎样度过的呢?下面由百分网为你整理的莱芜中元节习俗,希望大家喜欢! 莱芜的中元节习俗芜人过中元节这一天的习俗分为:请家堂、祭祀、送家堂三大部分,每部分都十分的有讲究。 请家堂:早晨打扫庭院,摆设供桌,墙上挂家堂轴,供桌下放一脸盆,用来盛装祭奠的茶酒和烧纸。男主人为主祭人,负责写祖先牌位,布置祭祀工具和用品。牌位是用一张黄裱纸叠制成长方形,上端折成三角形,把上三辈的先人名讳、夫人姓氏男左女右分别写在上面,成为祖先牌位。安放牌位要主次分明,中间为高祖,曾祖、先考由中往两边分,也可自左往右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十时左右摆好牌位,茶碗盅筷,主祭人携子焚香,提着酒壶到村外大道上迎请祖先。将祖先请回家之后到家门口先将手中香一炷插于大门框左边,用木棒(棍)拦在门口,俗称拦门棍。 祖先请到家,香插炉中便开始祭祀仪式。主祭人按照传统的祭祀方式,首先摆放茶点,将点心置碟中摆放,主要有:糕果、饼干、口苏、蜜食等。将供桌牌位前的茶碗倒满茶,按供奉祖先的辈分大小献茶。习俗讲究茶要七分满,酒要八分满。敬完茶,摆放新鲜水果,水果以西瓜为主,将西瓜切成莲花瓣状一分为二,摆在桌子前端的左右两边,也可放在桌子正中,瓜形似莲花座,象征吉祥如意;西瓜象征家庭团团圆圆、日子红红火火;再摆上苹果、香蕉、葡萄小果,忌用

桃、梨。然后摆放供菜:祭祀选用神仙菜,即菜数为单,三,五,七,九不等。主祭人此事会对子女一一讲解牌位上的祖先,尤其是有过骄人功绩、为家乡作出过贡献、在乡民中有良好口碑的先辈事迹来鼓励子孙。午饭时,要在供桌上摆放馒头,敬酒,敬茶。敬酒敬茶时,主祭人要虔诚地说道:请老人家吃饱喝足!然后,一家人在家堂桌前共进午餐。 送家堂是中元节的最后阶段,下午五点左右准备送家堂,主祭人亲自或吩咐儿子打纸(用木制钱模具打印花钱,俗称纸窝子)、花纸(将打好花钱的烧纸划开,按刀叠好备用),女主人煮好水饺,用茶碗装盛,一个牌位前放一碗,每碗放两个水饺。送家堂时,将牌位前摆放的酒、茶、水饺一一浇奠(倒在桌下的盆中,意为向先人敬酒、敬茶),把牌位由高祖到先考按大小顺序收起,放在簸箕或传盘中,带上烧纸、酒、茶、水饺汤、鞭炮,主祭人取香炉中燃香在前,全家老少一起到村外的大道上送家堂。出门时将栏门棍拿开,传说档门的木棍不拿开,祖先出不去,以后家里会出离奇的怪事。送家堂一般选庄外的大道边,先用沙土堆起个香炉,把手中的燃香插在上面,将高祖牌位放在前面,按大小依次排成一条线,每刀烧纸上放一个牌位,用一炷香压住,将烧纸、牌位划半个圆圈,俗称圈钱。点燃烧纸,烧完后用酒,茶,水饺汤从半圆圈口浇过去,主祭人面朝路前方,虔诚说道:请老人家一路走好!全体磕头,燃放鞭炮,送家堂祭祀礼结束。送家堂的场面很隆重,全村的男女老幼聚在一起,香烟缭绕、纸灰飘扬、鞭炮齐鸣!这家送完那家接上,直到傍晚仍能听到鞭炮声。

(完整word版)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 华人传统节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清明节(公历 4 月 5 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其中,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为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 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 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乃除旧布新之意。 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 1/ 13

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 (唐)范成大《卖痴呆词》: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 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 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直到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 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 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

关于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关于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下面是收集推荐的中元节是什么意思,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古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中国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

七月十五中元节的节日意义

七月十五中元节的节日意义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下面是xx编辑收集推荐的七月十五中元节的节日意义,欢迎阅读参考。 七月十五中元节的节日意义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以及中元节的文化中,可以体会到中元节的意义,在于阐述怀念祖先的孝道,令人们慎终追远,传扬正确的孝道。 中元节是一个异彩纷呈,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不仅拥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中元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它反映了人们的鬼神观念和宗教信仰,同时还有我国文化的精髓——孝道文化。 按照佛教的说法,中元节的是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不忍母亲在地狱受苦,广施十方僧人,替母亲赎罪,最终将母亲解脱出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故事的本身就是孝道文化的一种表现,它所宣扬的便是报答父母、生前为善的信念。 此外,中元节的习俗是祭祀先祖。祭祀活动在商周时期已经有文献记载,《诗经》的40篇《颂》即是祭祀乐歌,它所反映的是人们最

原始的一种祖先崇拜。另外,祭祀活动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演变之中,和后来儒家所倡导的孝道文化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善事父母,而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孝更是一种伦理规范,一种处理宗族关系的方式,一种秩序的建立。祭祖表达的是对先人的思念与缅怀,它是维持宗族关系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可以说,祭祖正是这种宗族关系的一种反映,一个寄托。 中元节是孝道文化的传承,是人们情感的载体。作为我国古代文化核心之一的孝道,受到儒释道三家的极力推崇,即使是在今天,孝道文化依然经久不衰。重视中元节,提倡传统孝道,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中元节传说 第一种说法: 道教最主要的为修行记说中”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第二种说法: 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

关于中元节的诗句

关于中元节的诗句 七月十五是秋后第一个月圆夜,此时暑热刚褪,金风正在霏微潜入,不似八月十五,已是夜凉如水。下面关于中元节的诗句,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中元日午》【宋代】杨万里 雨余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出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于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中元夜百花洲作》【宋代】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唐代】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中元作》【唐代】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唐代】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水调歌头·天地有中气》【宋代】刘辰翁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 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

香寝镇狮蛮。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这便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也是过去姑娘小伙最喜欢的日子之一。 三、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5日左右。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之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回国后,功

不言禄,与母隐迹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出,抱树而死。后来晋文公为悼他,禁止国人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这一天定为“寒食禁火节”。寒食节最初确定在寒冷的冬季,后来“随时之宜,唯变所适”,逐渐演变确定在了清明节令期间。鉴于寒食节活动内容长期在清明节日期间进行,久而久之,寒食节名称渐渐被“清明”所替代。一般风俗是在清明前一天或两禁火禁烟,吃冷食。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主要一说是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划龙舟。 五、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在我国,在这一天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据民间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并且很少有人看到喜鹊,原因是它们到天上银河为牛郎和织女搭桥相会了。所以这一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现在中国人为了同西方的公历2月14日相对应,这一天就看成了中国式的情人节。 六、鬼节(中元节)七月十四/十五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

关于中元节的禁忌精选汇总

Word文档仅供参考 Word文档仅供参考关于中元节的禁忌精选汇总 下面是对于中元节的禁忌精选汇总,由xxx范文小编整理分享,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更新尽在其他节日栏目,敬请期待。 七月十五本是民间祭祖的生活,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乾坤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无数鬼魂涌到阳间度假,阳间便成为它们的散心地,可谓「阴气冲天」。每年鬼节期间都会准备祭品来安慰鬼魂的,祈望它们吃饱食醉及收了衣钞票财物之后,安守本份别要在阳间搞事。假若它们安分守纪故然是好,但当中有些带著妒气、戾气、怨气、霸气、邪气、杀气等别祥之气到来,而且更是冥顽别灵的那就烦恼了。 在中国习俗中,并别仅仅是7月十五这天需要避忌,农历七月,被称为鬼月,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别闭,众鬼能够出游人间。尽管与清明、重阳一样,同为冥节,但民间在鬼节期间的禁忌明显比其他节日多。 1.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阴气特别重,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因此在鬼节的时候大伙儿要早点回家呆着。 2.别要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这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是祭拜的模式,这个会以为是你在招他来分享食物。 3:别可去惊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寻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4.别可捡捡路边的钞票,这些钞票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假如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5.别可轻易的回头,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点时,觉得看起来有人叫你,别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这个。 6.别要熬夜,人阳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阴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熬夜很容易致泄气入侵。 7.别要偷吃祭品,这些是属于这个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接受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8.幸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幸免出门。

中元节是什么节「传统节日介绍」

中元节是什么节「传统节日介绍」中元节是什么节?传统节日介绍 中元节是什么节呢,其实在传统节日里,中元节又称“七月节,那么为什么要叫做中元节呢? 道教节日能与传统民俗相应,主要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道教最主要的为修行记中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

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在梁武帝时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现在仍然是乡村中元节俗的首要内容。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那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 以上仅供了解,每个地区的习俗不同也有自己独特的纪念方式。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