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起点升本科)

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起点升本科)

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起点升本科)
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起点升本科)

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起点升本科)

考试大纲

总要求

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复习考试内容

一、汉语基本知识

【要求】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作家作品知识

【要求】

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三、文体知识

【要求】

1.议论文

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证论)、比喻论证等。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2.记叙文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3.诗、词、曲、赋

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

词有词牌,写词必须受词调的限制,句式以长短句为主,押韵比较灵活。

曲可分为散曲和剧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散曲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赋是汉代形成的特殊文体,讲究铺叙、文采、对仗和韵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方式。

4.小说

小说一般具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

四、写作知识

【要求】

1.主题和题材

主题即文章的思想观点,要求正确、深刻、鲜明、集中。题材即用于写作的材料,要求真实、典型、新颖。2.结构

结构即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文章的结构要求完整、清晰、严谨。3.表达方式

(1)叙述

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叙述要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2)描写

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环境描写包括

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

(3)抒情

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抒情要自然真挚。(4)议论

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

4.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

五、作品阅读分析

【要求】

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结构特点,掌握表现手法,体味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提高人文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篇目:

议论文

1.*《季氏将伐颗臾》《论语》

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3.*《秋水》(节选)《庄子》

4.*《谏逐客书》李斯

5.《陈情表》李密

6.《答李翊书》韩愈

7.*《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11.《论气节》朱自清12.《论快乐》钱钟书13.《心灵的灰烬》傅雷14.《选择与安排》朱光潜15.《论学问》培根

记叙文

16.*《郑伯克段于鄢》《左传》17.《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18.*《李将军列传》(书选)《史记》19.*《张中丞传后叙》韩愈20.*《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21.《报刘一丈书》宗臣22.《马伶传》侯方域23.《往事》(——之十四)冰心24.《故乡的野菜》周作人25.《故都的秋》郁达夫26.《沙滩上的脚迹》茅盾27.《爱尔克的灯光》巴金28.《箱子岩》沈从文

诗词典赋

29.*《氓》《诗经》30.《国殇》屈原31.*《陌上桑》汉乐府32.*《短歌行》(其一)曹操33.*《饮酒》(其五)陶渊明34.《从军行》(其四)王昌龄35.《山居秋暝》王维36.*《行路难》(其一)李白37.*《蜀相》杜甫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39.《杜陵叟》白居易4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41.(泊秦淮)杜牧4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陆游

46.《门槛》屠格涅夫

4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48.《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49.*《水调歌头》(明月见时有)苏轼

50.《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5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5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53.《长亭送别》王实甫

54.*《前赤壁赋》苏轼

小说

55.*《宝玉挨打》曹雪芹

56.*《风波》鲁迅

57.*《断魂枪》老舍

58.*《米龙老爹》莫泊桑

59.《苦恼》契河夫

60.*《麦琪的礼物》欧·亨利

(上列篇目中带*号者为精读篇目)

六、课文知识要点

1.*《季氏将伐颛臾》

本文选自《论语·季氏》。《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说明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理解本文所体现的孔子关于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了解本文的驳论性质,掌握本文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

识别本文所用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三种论据,理解本文运用论据的多样性。

理解文中重点比喻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比喻作用及其含义。

理解本文的反诘句,说明它们在表达上的作用。

(1)求,无乃尔是过与?

(2)何以伐为?

(3)焉用彼相矣?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冉有、季路见于

..孔子曰。

(3)是.社稷之臣也。

(4)无乃尔是.过与?

(5)是谁之过与.?

(6)君子疾夫

..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寡人之于国也》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

掌握本文中心:围绕为何“民不加多”与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着重表现盈轲的王道仁政思想。理解和掌握“不违农时”至“王道之始也”和“五亩之宅”至“未之有也”这两段文章所采用的连锁推理句式:以前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这种说理方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承接紧密,气势充沛。

理解和掌握本文排比句在加强文章气势上的作用。

理解本文“五十步笑百步”这个著名比喻的含义。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2)邻国之民不加.少。

(3)弃甲曳兵

..而走。

(4)谷不可胜.食也。

(5)斧斤.以时入山林。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7)谨痒序

...之教。

(8)申.之以孝悌

..之义。

(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秋水》(节选)

本文书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和老子合称老庄,同属道家学派。

掌握本段文字的宗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理解本段文字在客观

上对今人的启迪: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因此不能满足,应努力进取。

掌握本文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的写作手法;掌握本文以大量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东面而视。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3)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4)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1)望洋

..向若而叹曰。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3)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4)以.天下之美为尽

..在己。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拘于虚.也。

4.*《谏逐客书》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的一个奏章。

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始终正反并论、利害对举的说理方法;掌握本文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选词炼句的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自“臣闻地广者粟多”至“此所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2)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

...秦。

(3)强公室,杜.私门。

(4)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

(5)所以

..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

(6)此非所以

..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7)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5.《陈情表》

本文是西晋时李密写给武帝的奏疏。

了解作者所陈述的不能奉召出仕的个人理由,是为侍奉自幼相依为命、现已年老多病的祖母;体味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一“抗命”行动的内涵。

掌握本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方式。

理解本文夹叙夹议,以情动人的艺术特色。

了解本文骈、散结合的文体特点。

掌握沿用至今的成语、短句,并理解其意义。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外无萕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2)门衰祚薄

..。

..,晚有儿息

(3)而刘夙婴

..疾病,常在床蓐.。

(4)猥以

..微贱,当.侍东宫。

6.《答李翊书》

作者韩愈,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议论文。

理解本文提出的作家品德、学问修养与文章写作的关系。

掌握下列两个比喻句的意思:

(1)根之茂者其实遂;

(2)膏之沃者其光晔。

理解韩愈“唯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

理解韩愈“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的写作主张。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耶?

(2)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3)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4)志乎古,必遗乎今。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2)仁义之人,其言蔼如

..也。

(3)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4)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7.*《五代史伶官传序》

作者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五代史·伶官传》的序文,也是一篇史论。

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国家的兴亡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

掌握本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对比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了解本文所使用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3)请.其矢,盛以锦囊。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5)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6)智勇多困于所溺

..。

8.《答司马谏议书》

作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针对性。

掌握本文驳论点的反驳方法。

理解王安石反驳司马光观点的说理步骤。

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柔中寓刚,语言委婉有礼,意志坚决果断。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3)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4)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5)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6)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2)重念蒙君实视遇

..厚。

(3)故今具道所以

..,冀.君实或.见恕也。

(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5)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6)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9.*《论毅力》

本文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了解本文的针对性。理解本文各段中的比喻句和层递句,掌握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2)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4)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5)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6)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旁观者徒艳羡

..其功之成。

(2)盘根错节

....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

(3)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

(4)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5)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10.*《灯下漫笔》

作者鲁迅,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本文是鲁迅写的一篇文艺性论文。

掌握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说明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第一部分中作者对历史的剖析和鲁迅所指“第三样时代”的含义。

了解第二部分中作者对复古主义者赞美的“固有精神文明”和军阀统治的现实的剖析。

了解本文行文中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文艺性、形象化说明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了解本文所用比喻、排比、反语等修辞方法。

11.《论气节》

作者朱自清,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研究会”成员。

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掌握本文所运用的归纳论证方法。

了解识别文中具有对应关系的词语,说明其对应意义。

12.*《论快乐》

作者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理解本文所揭示的“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生哲理,了解作者阐发这一哲理所选择的角度。了解本篇随笔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的写作特点。

了解本文所使用的比喻和警策语。

13.《心灵的灰烬》

作者傅雷,现代著名翻译家。这是一篇书信体散文。

了解“心灵的灰烬”的含义。

了解本文反映的作者人生态度。

理解文中太阳、雨水、古战场等比喻对强化本文哲理的作用。

14.《选择与安排》

理解本文关于写文章应该如何选择和安排材料的主要观点。

了解本文广征博引、取用精当的特点。

掌握本文所运用的类比推理方法。

15.《论学问》

作者培根,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

掌握本文阐述的两个问题,一是治学的目的,一是治学的方法。

了解各种学问对人精神的影响、作用。

了解本文用比喻和精辟的语言阐述深刻道理的特点。

16.*《郑伯克段于鄢》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著。掌握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

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性格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2)姜氏何厌之有?

(3)不如早为之所。

(4)多行不义,必自毙。

(5)君将若之何?

(6)公赐之食,食舍肉。

(7)其是之谓乎?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亟.请于武公。

(2)都城.过百雉。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4)无庸.,将自及.。

(5)大叔完聚

..,具卒乘。

..,缮甲兵

(6)公伐诸.鄢。

(7)请以遗.之。

(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9)爱其母,施.及庄公。

17.《冯谖客孟尝君》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整理编订者是西汉刘向。

了解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了解冯谖为孟尝君“市义”行为中蕴涵的“民本”思想及积极意义。

理解冯谖的性格特征,掌握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3)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4)窃以为君市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孟尝君曰:“食之比

...门下之客。”

(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3)孟尝君怪.之。

(4)责.毕收,以何市

...而反.?

(5)驱而之

..薛。

(6)先生所为文市义

..者,乃.今日见之。

18.*《李将军列传》(节选)

本文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

掌握李广性格的主要特征;理解作者通过李广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理解本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在刻画人物性格中的作用。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士卒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2)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3)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4)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5)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6)(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

(7)胡虏易与耳!

(8)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9)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3)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4)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5)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

(6)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7)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8)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9)广之将兵,乏绝

..,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

(10)其射猛兽亦为所

..伤云。

(11)为虏所生.得。

(12)急诣.部,如书。

(13)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14)余睹.李将军,悛悛

..如鄙人。

19.*《张中丞传后叙》

理解“后叙”的含义。掌握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是叙事和议论并重、文章前半部分议论与后半部分记叙的有机结合。

掌握本文前半部分为许远辩诬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掌握作者补叙南霁云事迹所采用的写作方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2)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3)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4)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5)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能通知

..二父志。

(2)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3)以此诟.远。

(4)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5)设淫辞

..而助之攻也。

(6)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7)弃城而逆.遁。

(8)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作者柳宗元,中唐著名作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散文。

掌握全篇主旨:把种树之道,移之于治民之道,揭示“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以及由此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

掌握本文运用类比和对比手法说明道理的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2)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4)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5)故不我若也。

(6)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且硕茂,早实以蕃.。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

(3)其莳.也若子。

(4)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5)若甚怜焉

..,而卒.以祸。

(6)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7)吾小人辍飧饔

...以劳.吏者。

(8)故病.且怠.。

21.《报刘一丈书》

作者宗臣,明代“后七子”之一。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

了解本文揭露明代官场腐败风气的写作目的。

理解本文“干谒者”、“权者”、“门者”的形象特征。

掌握本文在揭露“干谒者”奴颜婢膝的丑态和“权者”虚伪贪婪嘴脸时所采用的细节描写的手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2)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3)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4)袖金以私之。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何至更辱馈遗

...……

(2)书中情意甚殷.。

(3)上下相孚.。

(4)而主者又不即.出见。

(5)恶气袭.衣裾。

(6)闻鸡鸣,即起盥栉

..。

(7)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

(8)官人幸顾

..我!

(9)相公又稍稍

..语人曰……

(10)间.道经其门。

(11)斯则仆之褊.哉。

22.《马伶传》

本文作者是明末清初的侯方域。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赞美马伶不甘失败,不怕吃苦,对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

理解本文的借鉴意义:艺术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深入生活,以间接生活体验来弥补直接生活之不足。

了解“见昆山犹之见分宜”的讽刺意义。

理解本文运用因果倒置的倒叙手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2)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3)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4)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问.桃叶渡,游雨花台。

(2)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3)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4)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23.《往事》(——之十四)

作者冰心,“五四”以来著名的女作家,“文学研究会”成员。本文选自冰心散文集《往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掌握本文拟人化的修辞方法。

理解文中大海形象的象征意义。

掌握全文赞美大海的品格,号召年轻人做“海化”青年的中心思想。

24.《故乡的野菜》

作者周作人,现代散文家、学者。本文是一篇反映浙东地区民情风俗的散文。

理解本文以小见大、比较烘托的表现手法。体味作者眷恋故乡的真挚情感。

了解本文运用俚歌谚语随意点染、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25.《故都的秋》

作者郁达夫,现代著名作家,“创造社”成员。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

掌握本文所写北京秋天“清、静、悲凉”而又“色彩浓、回味永”的特点。

理解本文先取富有北京地方色彩的景物表现故都秋色的写景方法。

掌握本文通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突出全文中心思想的写法。

理解全文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结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6.*《沙滩上的脚迹》

作者茅盾,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本文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

理解本文通过“她”在沙滩上寻找、追求“真的人的足迹”所表达的心路历程,及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理解文中不同意象的象征意义:如“夜叉”象征黑暗势力,“人鱼”象征诱惑,“光明之路”象征欺骗,“穿着人的靴子的妖魔的足印”象征奸诈等。

27.*《爱尔克的灯光》

作者巴金,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

理解文中“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含义。

掌握文中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

理解本文以灯光为线索贯串全文的特点。

掌握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8.《箱子岩》

作者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

掌握赛龙舟一段的描写层次,理解这段场景描写对全文的作用。

理解作者两次游箱子岩所见到的情景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从这一对比中所引发的思想感情。

掌握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9.*《氓》

本篇选自《诗经·卫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掌握诗中的比兴句,理解其含义。

重点句子:

(1)秋以为期。(2)载笑载言。

(3)二三其德。(4)言既遂矣。

(5)夙兴夜寐。(6)信誓旦旦。

重点词语:

(1)匪我愆.期。(2)将.子无怒。

(3)犹可说.也。(4)自我徂.尔。

(5)淇水汤汤

..。(6)渐.车帷裳。

(7)女也不爽.。(8)总角之宴.。

30.《国殇》

本诗选自《楚辞·九歌》。作者屈原,我国古代第一个有伟大成就的爱国诗人。《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共11首。

掌握“国殇”的含义,理解全诗的主题。

了解全诗语言整齐、节奏短捉的特点和刚健豪壮的风格。

重点句子:

(1)身既死兮神以灵。

(2)子魂魄兮为鬼雄。

重点词语:

(1)凌.余阵兮躐.余行。

(2)平原忽.兮路超远。

(3)首身离兮心不惩.。

31.*《陌上桑》

本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

掌握本诗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掌握本诗刻画罗敷形象所使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理解罗敷夸夫一节的构思特点、述说层次及在揭示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重点句子:

(1)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3)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重点词语:

(2)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3)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4)使君谢.罗敷,宁可

..共载不?

(5)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32.*《短歌行》(其一)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作者曹操,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诗人。

掌握本诗的层次划分,理解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招纳贤才的急切心情及由此表现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理解诗中所用比喻和典故的含义,以及化用《诗经》成句赋予新意的特点。

重点句子: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重点词语:

(1)对酒当.歌。(2)沉吟

..至今。

(3)枉.用相存.。(4)契阔

..谈宴。

33.*《饮酒》(其五)

这是一首田园诗、五言古诗。作者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古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掌握本诗写景句子所体现的思想意蕴。

理解全诗平淡醇美,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的特色。

34.《从军行》(其四)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边塞诗。作者王昌龄,盛唐边塞诗派的主要作家,擅长七言绝句。

理解本诗所反映的边地激烈战斗情景和将士们的艰苦生活,掌握诗中所表现的将士们的卫国热情与英雄气概。

重点词语:

(1)青海长云暗雪.山。

(2)黄沙百战穿.金甲。

(3)不破楼兰终不还.。

35.*《山居秋暝》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山水诗。作者王维,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歌融诗、画、音乐、

理解本诗以动写静、动静相衬,写出夜间山中宁静优美景色的表现手法。

以本诗为例,掌握律诗的对仗特点。

重点句子: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重点词语:

(1)竹喧归浣女

..。

(2)王孙

..自可留。

36.*《行路难》(其一)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七言歌行体。作者李白,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掌握本诗层次划分。了解诗人是如何表现感情从茫然、激愤到希望、自信及由此表现的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理解诗中比喻句的含义。

了解诗中所用历史人物典故的内涵。

重点句子: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重点词语:

(1)玉盘珍羞.直万钱。

(2)多歧路,今安在

..?

(3)直.挂云帆济.沧海。

37.*《蜀相》

这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作者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掌握本诗各联的内容。

了解本诗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理解诗中所寄寓的感慨。

掌握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特点。

掌握本诗颔联对仗工整的特点。

重点句子: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重点词语:

(1)锦官城外柏森森

..。

(2)三顾频烦

...天下计。

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边塞诗,新题乐府诗。作者岑参,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掌握本诗写景笔调夸张、比喻新颖、联想奇妙的特点。理解诗中的夸张句和比喻句的表达作用。重点句子: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重点词语:

(1)瀚海阑干

....百丈冰。

(2)中军置酒饮.归客。

(3)风掣红旗冻不翻

...。

39.《杜陵叟》

这是一首叙事诗,新乐府诗。作者白居易,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掌握全诗的层次划分,理解全诗的主题思想。

理解诗中由第三人称叙述转为由杜陵叟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作用。

掌握全诗语言浅显通俗的特点。

重点句子:

(1)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2)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重点词语:

(1)麦苗不秀.多黄死。

(2)长吏明知不申破

..。

(3)急敛暴征求考课

..。

(4)京畿尽放.今年税。

(5)手持尺牒榜

...乡村。

(6)虚受吾君蠲.免恩。

4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爱情诗。作者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

掌握本诗的抒情层次。

理解颔联所用的修辞手法和比兴意义。

理解颈联推己及人的表达作用。

重点句子: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1.《泊秦淮》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在诗坛上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理解本诗的深刻主题。

掌握本诗构思精巧,表达含蓄,语言凝练、清丽的特点。

重点词语:

(1)商女

..不知亡国恨。

(2)隔江犹唱后庭花

...。

4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作者陆游,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掌握全诗的层次划分和全诗的主题思想。

掌握本诗以“月夜”贯串全诗的结构特点。

掌握本诗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的表现特点。

重点句子:

(1)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2)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3)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重点词语:

(1)朱.门沉沉按

...歌舞。

(2)沙头

..空照征人骨。

(3)中原干戈

..古亦闻。

(4)遗民

..忍死望恢复。

43.*《炉中煤》

作者郭沫若,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创造社”的主要成员。本诗选自郭沫若诗集《女神》。理解本诗所抒发的爱国激情和献身精神。

掌握诗中运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理解本诗用反复咏叹手法表情达意的特点。

44.*《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本诗选自徐志摩的诗集《猛虎集》。

理解本诗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

理解本诗所体现出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45.*《北方》

2014江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2014江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专升本入学考试是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学生升入本科学习,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而进行的具有选拔功能的考试。 二、指导思想 《大学语文》课的开设,旨在使学生通过古今中外名家名作的学习,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优美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分析思辨、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能熟练地完成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作,畅达通顺,合乎规范。据此,本科目考试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考生的能力水平进行难易不同的考查,具体范围以指定阅读课文(精读、泛读的)为准: 1.识别记认能力 2.理解分析能力 3.欣赏评价能力 4.表达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考查内容分以下几项: ●文学常识 要求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发展状况有大致的了解,识记每一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文学体式、流派、作家作品特色,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方法。 ●文体知识 对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以及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各种文体的体式特征、构成要素和表述手段、韵味,都有所认识和理解。 ●汉语基本知识 理解精读课文中古汉语文字、词汇、句式及其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了解古今通用的一般修辞手法。 ●作家作品知识 识记和了解作家的原名、字、号(谥号),所属时代、主要思想倾向、风格特点、成就功业、代表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影响。 ●写作基础知识 了解什么是主题、题材,理解主题提炼的要求,题材选择、剪裁的要求。 了解什么是结构、层次,理解结构要领,结构的完整、严谨的要求。 识记和理解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各种表述方式的特点。 ● 《孔孟语录(十二则)》 1.认识儒家把个人的进学求知、修身养性视为经国治世的基础和前提。 2.明白孔子的不为富违仁、从善如流、松柏后凋、身正令行、杀身成仁等思想 3.了解孟子的为民父母、推善及人、与民同乐、得道多助而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民贵君轻等思想。 《唐且不辱使命》

大学语文考试重点答案

1、简答(每题10分,任选3题,共30分) 2、论述题(每题15分,任选2题,共30分) 3、作文(40分) *复习关键字: 鲁迅《伤逝》白居易《长恨歌》曹禺《雷雨》(蘩漪)王朔《动物凶猛》余华《活着》莫言《红高粱》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海明威《老人与海》《等待戈多》《安娜卡列尼娜》《诗经》荷马史诗徐志摩诗集张爱玲 ,朦胧诗派新月派,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中国式的“生死观”西方式的“生死观”

1、小说《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爱情题材小说,了解其故事情节。 答:《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但《伤逝》这篇作品着重的并不在于写出社会是在怎样地迫害涓生与子君,而是在于写出涓生与子君怎样去面对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迫害。它是以涓生与子君作为分析和解剖的直接对象的。归根结底他们爱情的破裂,原因只能从他们自身上寻找,因为社会的迫害顶多只能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却无法剥夺他们的爱情。明眼人都看出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只是缘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进步和与众不同,并不甚实质,恐怕难以维系;而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深至,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那么,最后必然是要归于幻灭的。 2、《伤逝》的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答:关键词:爱情失败的原因社会的沉滞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经济困顿 3、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4、徐志摩诗集包括哪几部? 答:1.《志摩的诗》2.《翡冷翠的一夜》3.《猛虎》4.《云游》共这四集

5、曹禺的“生命三部曲”指的是那三部作品? 答:《原野》《雷雨》《日出》 6、结合情节谈谈话剧《雷雨》真正的主角是谁。 答:雷雨。她是线索。她的愤激之语往往便是剧本的破题之处。 “雷雨”是最核心的主人公,剧中所有人物无不以它为生命形式的中心,剧中任何一个角色都不敢和它“抢戏”,也没有办法和它“抢戏”。“雷雨”是跳动的,不安的,焦灼的,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出场几乎都在说“闷”,这便是主人公的“暗箱操作”。而这主人公最偏爱繁漪,使这“雷雨”性格在她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种种人生企盼,最终都在“雷雨”(雷雨式性格,和自然界的雷雨)中作了归结。一切源于“雷雨”,一切又都结束于“雷雨”。 7、《雷雨》蘩漪形象分析。 答: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周家作为一个束缚人、压迫人的笼子,是蘩漪反抗的对象,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但长期的大家庭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烙印,使她的反抗带有被扭曲的痕迹。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 8、张爱玲的代表作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哪三部小说? 答:《十八春》《倾城之恋》《金锁记》 9、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独创性。 答:在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极富传奇性的作家,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她用

大学语文题库及参考答案模板

大学语文2016年备考题库 一、作家作品知识 1. 下列作家中,被列为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是() A.冯梦龙 B.侯方域 C.宗臣 D.顾秉谦 2.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3. 《马伶传》的“马伶”在《鸣凤记》中扮演的是() A.严嵩 B.杨继盛 C.夏言 D.顾秉谦 4. 《马伶传》在叙述“马伶和李伶第二次较量”时所用的方法是() A.倒叙 B.顺序 C.插叙 D.分叙 5. 《行路难》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 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7. “宝玉挨打”的多种因素中,最终激怒贾政痛打宝玉的直接原因是( ) A.贾环的进谗 B.金钏儿投井 C.贾雨村的挑唆 D.忠顺王府索人 8. 《报刘一丈书》中的“权者”暗指() A.刘一丈 B.宗臣 C.顾秉谦 D.严嵩 9. 苏轼《前赤壁赋》行文叙述的外显过程是() A.时间的推移 B.感情的变化 C.事理的逻辑 D.想象的展开 10.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使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 下列作家,提出“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写作主张的是() 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梅尧臣 12. 晚年自号“六一居士”的文学家是()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复习资料

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准确的,请选择出来填在题中的括号里) 1、风格豪迈、无所拘束的词被称为( b ) A.婉约词 B.豪放词 C.委婉词 D.闲适词 2、文辞简约、风格柔美的词被称为( a ) A.婉约词 B.豪放词 C.委婉词 D.闲适词 3、李清照是( a)派的词人 A.婉约 B.豪放 C.委婉 D.闲适 4、苏轼是( b )派的词人 A.婉约 B.豪放 C.委婉 D.闲适 5、柳永是( a )派的词人 A.婉约 B.豪放 C.委婉 D.闲适 6、辛弃疾是( b )派的词人 A.婉约 B.豪放 C.委婉 D.闲适 7、“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是( b )的名句 A.柳永 B.贺铸 C.吴文英 D.李清照 8、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作者是( a ) A.柳永 B.苏轼

C.辛弃疾 D.李清照 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的作品 A.柳永 B.苏轼 C.苏洵 D.苏辙 10、“放翁”是下列()的号 A.陆游 B.苏轼 C.苏洵 D.苏辙 11、“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名句 A.柳永 B.贺铸 C.吴文英 D.张先 1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于() A.柳永的《八声甘州》 B.宴殊的《蝶恋花》 C.苏轼的《定风波》 D.苏轼的《念奴娇》 13、《江城子》“十年生死”是()的作品 A.陆游 B.苏辙 C.苏洵 D.苏轼 14、“东坡居士”是()的号 A.陆游 B.苏轼 C.苏洵 D.苏辙 15、“易安居士”是()的号 A.陆游 B.苏轼 C.李清照 D.苏辙 1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李清照的()中的句子 A.《声声慢》 B.《如梦令》 C.《武陵春》 D.《蝶恋花》 17、喜用典故的词人是()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18、“白石道人”是()的号

(完整word版)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大学语文是为提高理工科专业和管理学、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表达水平所开设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大学语文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代替性。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语文应用表达水平以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分析一般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范文学习和作文训练,提高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掌握一定的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如下: (一)语文知识部分 语文知识的考试内容,包括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三个方面。 1、作家作品知识 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作者介绍为依据。 (1)记忆56篇课文作者的姓名及其所处时代。 (2)识记56篇课文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如:孔子是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华罗庚是现当代著名数学家等。) 2、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为依据。 (1)解释教材中10篇文言散文的常见实词,主要是解释其中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辨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2)理解10篇文言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以及被动句式、倒序句式等。

(3)解释24篇现代语体散文中的疑难词语(不包括科技专门术语)。 3、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56篇课文的文体属性和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的文体知识为依据。 (1)依据下列文体术语,识别56篇课文的文体属性: 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 议论文:社论、杂文、演讲稿、文艺专论、文艺评论、语录、奏疏、书信、以立论为主的议论文、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 说明文: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科学小品。 记叙文:记事散文、写人散文、游记、传记、寓言。 诗词:古体诗、近体诗、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乐府古题、新乐府。 (2)阅读《议论文阅读与写作》一文,掌握下列知识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科学定律、民间谚语);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类比法、对比法); 驳论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 (3)阅读《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掌握下列知识点: 整体结构:总分关系式(包括“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关系式;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定义法、诠释法、比较法、比喻法、图表法、数据法、举例法、引用法。 (4)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掌握下列知识点: 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分叙; 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大学语文B(机考试题+答案)

《大学语文(B)》 机考样卷 试卷说明: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在计算机上作答)。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在计算机上作答)。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四、作文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40分)(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请将一、二题在计算机上作答,三、四题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视为无效。一、判断题。请根据判断在每题后选择“正确”或“不正确”(每小题1分,共20分)。 1.《陌上桑》是《古诗十九首》中的名篇。() 正确不正确 2.鲁迅称屈原的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正确不正确 3.《国语》主要记载策士们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谋划或说辞。() 正确不正确 4.《左传》是一部编年史。() 正确不正确 5.苏轼诗歌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以文为诗”。() 正确不正确 6.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七言绝句。() 正确不正确 7.金、元、明、清四代,词仍是文坛的主流文体。() 正确不正确 8.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李清照的《永遇乐·元宵》。() 正确不正确 9.《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是韩愈。() 正确不正确 10.后人对欧阳修评价很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正确不正确 11.诸宫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曲。() 正确不正确 12.《牡丹亭》的女主人公是杜十娘。() 正确不正确 13. “三言”、“二拍”是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 正确不正确 14.《霍小玉传》是宋代的话本小说。()

正确不正确 15.《王贵与李香香》是艾青的代表作。() 正确不正确 16.林语堂和周氏兄弟是《语丝》杂志的主要作家。() 正确不正确 17.《给亡妇》是朱自清絮语散文的代表作。() 正确不正确 18.历史剧《屈原》的作者是夏衍。() 正确不正确 19.曹禺的处女作是四幕剧《原野》。() 正确不正确 20.《狂人日记》的小序是用白话文写成的。() 正确不正确 二、选择题。请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21.汉代乐府民歌基本上是() A.以五言为主 B.以杂言为主 C.以四言为主 D.以七言为主 22. “伊人”这一形象出现于() A.《诗经·氓》 B.《诗经·关雎》 C.《诗经·蒹葭》 D.《诗经·黍离》 23.下列史书中被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是() A.《春秋》 B.《史记》 C.《国语》 D.《汉书》 24.唐代写《无题》诗最著名的诗人是() A.杜甫 B.韩愈 C.温庭筠 D.李商隐 25.杜甫的《登高》一诗写于() A.长安时期 B.成都时期 C.夔州时期 D.漂泊江南时期 26.雄踞中国词史制高点的是() A.唐五代词 B.金元词 C.宋词 D.清词 27.《稼轩词》的作者是() A.范成大 B.苏轼 C.辛弃疾 D.吴文英 28. “不平则鸣”创作口号的提出者是()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范仲淹 29.元杂剧的奠基人是() A.关汉卿 B.王实甫 C.马致远 D.汤显祖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2004年秋季(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注意事项:1.本考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习中心名称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考卷上的不记分; 3.答题完毕,将试卷和答题纸一起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A、孔子和孟子 B、庄子和老子 C、荀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 2、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有:() A、《呐喊》、《彷徨》、《野草》 B、《故事新编》、《呐喊》、《彷徨》 C、《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D、《呐喊》、《野草》、《故事新编》 3、《论气节》中关于气和节的两个意念起源的引文均见于:() A、《诗经》 B、《论语》 C、《左传》 D、《孟子》 4、钱钟书《论快乐》一文选自:() A、《人.兽.鬼》 B、《清华夜读》 C、《写在人生边上》 D、《管椎篇》 5、傅雷《心灵的灰烬》将下列哪个文学人物看成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 A、奥斯特洛夫斯基 B、茶花女 C、克利斯朵夫 D、贾宝玉

6、“惟陈言之务去”主张的提出者是:() A、欧阳修 B、苏轼 C、韩愈 D、柳宗元 7、《郑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亟”的意思是:() A、迅速 B、急忙 C、屡次 D、竭力 8、孟尝君是战国时期:() A、魏国人 B、齐国人 C、赵国人 D、楚国人 9、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班固 B、茅盾 C、鲁迅 D、李白 10、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字而幼孩”一句的正确译文是:() A、给幼小的孩子起名字 B、向百姓介绍植树的先进方法 C、借种树比喻作官 D、哺育你们的幼孩 11、周作人散文的特色是:() A、激昂慷慨 B、平和冲淡 C、沉郁凝重 D、婉约典雅 12、“五四”以来,最擅长用“自叙传”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来写作的著名作家是:(A、巴金B、郁达夫C、鲁迅D、茅盾 13、茅盾《沙滩上的脚迹》一文中的主人公“他”要寻找的是:() A、“禽兽的脚迹” B、“穿着人的靴子的妖魔的足印” C、“孩子们的脚印” D、“真的人的脚迹” 14、王昌龄《从军行》中最有概括力的诗句是:() A、青海长云暗雪山 B、孤城遥望玉门关 C、黄沙百战穿金甲 D、不破楼兰终不还15、唐代以新乐府诗大胆揭露弊政、抨击权贵,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人是:()

2018年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统考科目: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核总目标 普通高校“专升本”统考科目《大学语文》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具体分为基础知识(语言知识、文学及实用文知识)和基本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两大方面。 二、考核内容 (一)基础知识 1.语言知识 (1)能够识记、理解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文言文作品中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字等语言现象及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够进行简单的文言今译。 (2)能够准确地使用汉字,识记和解释现代作品中的疑难词语(不含科技术语),了解汉语语法规范,掌握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方法。 (3)掌握文言文、现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2.文学知识 (1)掌握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代表作品的基本情况。如作家的时代、国别、字号、代表作、诗文集名称、文学主张、艺术成就等;代表作品的出处、编著年代、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了解文学史中出现的重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详见背诵篇目) 3.实用文知识 掌握基本的实用文体的语言要求及规范的写作格式、写作要求,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十三种公务文书及声明、启事、证明、介绍信、求职信、演讲稿(含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等)、商函、计划(策划书)、总结、调查报告等事务文书。 (二)基础能力

1.阅读能力 (1)了解作品的题材,正确划分作品的段落层次,理解并概括段落大意及作品的主旨。 (2)能准确地分析一篇作品(文学及实用文)的材料、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能联系作品说明常见辞格的修辞作用。 (3)能结合不同文体的特点,分析作品语言的特色,体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含义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2.写作能力 (1)文学写作 基本要求:思想内容正确、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文字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字体行款合乎规范。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2)实用文写作 基本要求: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或情境选择恰当的文种写作,主题鲜明集中、材料准确翔实、结构完整恰当、表达通顺合理。主要文种包括公务文书中的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和事务文书中的声明、启事、证明、介绍信、求职信、演讲稿(含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等)、商函、计划(策划书)、总结、调查报告等。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满分15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语言知识约20分,文学知识约10分,实用文知识约10分,阅读约40分,写作约70分(其中实用文写作约20分,文学写作约50分)。 5.题型比例: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阅读分析题40分,写作题70分。 四、背诵篇目 1.《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2.《秋水》(节选)《庄子》 3.《谏逐客书》李斯 4.《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大学语文考试重点

11-12学年第1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可能是停课的第一天 考试题型: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四、诗词赏析题(20分) 五、作文(40分) 注意提醒同学一定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 复习要点: 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 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及其地位。 4、“春秋笔法”“春秋三传” 5、把握《刺客列传》中的特殊字词句 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 7、现代汉语与方言的关系 8、《诗经》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史地位 9、熟读《硕人》,把握字词句。 10、理解楚辞的特点与《山鬼》的思想内容。 11、把握《长干行》、《花非花》、《嫦娥》、《桂源铺》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12、把握词与曲的区别与联系 13、建安风骨的涵义及其代表作家 14、陶渊明诗歌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15、初唐四杰。 16、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 17、熟读《登楼赋》,把握艺术特点及其文化史的地位 18、汉赋四大家 19、赋的四大类

20、赋的特征 21、熟读欧阳修《秋声赋》,把握主客问答的赋体传统及其思想内容。 22、优孟衣冠 23、参军戏 24、元曲四大家 25、临川四梦 26、熟读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把握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7、熟读《莺莺传》与《红楼梦》第五回,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8、中国古代小说形式特点与审美特征 29、唐宋八大家 30、熟读《酒德颂》,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1、朦胧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 32、熟读《采莲曲》与《回答》,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3、桐城派的定义与主要作家 34、新文化运动 35、《尝试集》的作者与地位 36、《女神》的作者与特点 37、新月诗派的成员及其“三美”艺术理论 38、《今天》与朦胧诗 39、文化散文的内涵 40、余秋雨的散文代表作品 41、四书五经 42、百家争鸣 43、孔子的主要观点 44、庄子的主要观点

1、大学语文考试题型及资料

大学语文考试题型及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潮州八景”中的“鳄渡秋风”相传与( C )有关: A.韩非子 B.韩元吉 C.韩愈 D.陈尧佐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 C ) A .《庄子》 B .《老子》 C .《论语》 D .《孟子》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B )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4.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是( A ) A.陶渊明 B.谢灵运 C.王维 D.王粲 5.“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诗句中“白”是指( B ) A.白居易 B.李白 C.白朴D.白行简 6.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B ) A.欧阳修 B.苏轼 C.陆游 D.辛弃疾 7.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诗集是( A ) A.《女神》 B.《红烛》 C.《死水》 D. 《北方》 8.“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出自( C ) A. 朱熹 B.苏轼 C.白居易 D. 韩愈 9.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三变”是( D ) A.柳宗元 B.柳公权 C.柳开 D.柳永 10.元代有“曲状元”之称的作家是( B ) A .关汉卿 B .马致远 C .王实甫 D. 郑光祖 11.曹七巧是张爱玲小说( B )中的主人公 A.《倾城之恋》 B.《金锁记》 C.《半生缘》 D.《红玫瑰白玫瑰》 12.由徐志摩发起的文学社团是( A )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 13.鲁迅的作品集中,属于散文诗集的是( C ) A.《呐喊》 B.《坟》 C.《朝花夕拾》 D.《野草》 14.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B ) A.问题与主义之争 B.《新青年》杂志的创刊 C.《每周评论》的创刊 D.《努力周报》的创刊 15.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 )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药》 D.《阿Q传》 16.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D ) A.《幻灭》 B.《动摇》 C.《追求》 D.《子夜》 17.老舍小说的代表作是( A ) A.《骆驼祥子》 B.《猫城记》 C.《老张的哲学》 D.《赵子曰》 18.《雷雨》的作者是( C ) A.老舍B.茅盾C.曹禺 D.郭沫若 19. 散文《背影》的作者是( B ) A.鲁迅 B.朱自清 C.梁实秋 D.周作人 20.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 D ) A.《柏子》B.《萧萧》G.《神巫之爱》D.《边城》 21.“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雨村词话》卷三)评价的女作家是( A ) A .李清照 B. 张爱玲 C. 舒婷 D. 冰心 22.被誉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的当代作家是( B ) A .鲁迅 B. 王小波 C. 巴金 D. 老舍 23.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主要是( A ) A.道家思想的代表B.儒家思想的代表 C.佛家思想的代表D.纵横家思想的代表 24.下列不属于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是( C )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A)考试大纲 [2013年修订版]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旨在遵循网络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重在检验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全面提高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大学语文》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公共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相应的《大学语文》课程要求的水平。 考试对象 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自2004年3月1日(含3月1日)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应参加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A)考试大纲适用于文史类专业的本科学生。 考核原则 本课程考核充分体现其综合文化基础课的性质,照顾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实用性特点,重点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严格遵循重在素质和能力考核的原则。 考试目标

通过《大学语文》(A)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必要的文学、文化知识和规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阅读文言文能力;对中国古代和现当代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解;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能较熟练地掌握基本型文体及多种常用应用型文体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掌握一定的文学、文化及语言知识 (二)正确掌握规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1. 不写错字、别字和其他不规字。 2. 文从字顺,符合汉语语法规。 3. 语意表达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 4.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三)文言文阅读能力 1. 熟读大纲所列的古代文学作品,并能准确地将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2. 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 (四)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 1. 考纲涉及的古今各种文体知识。 2. 考纲涉及的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1)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和代表作。 (2)作品的作者、出处。 3. 考纲涉及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五)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1.能准确分析一篇作品的主题、结构、语言和表现手法。 2.结合文体进行作品鉴赏。 (六)作文 作文考试是对应考者思想修养、知识积累、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测试,要求应考者做到思想容积极健康,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从字顺,标点正确,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四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四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四 字形 (一)命题思路: 命题人主要以人们写错别字的种种情况为依据,选择同音易混淆字、形近易混淆字、义近易混淆字、多音多义字,来考查考生掌握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 (二)考查方式: (1)找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2)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找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 (4)找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三)解题思路 (1)注意同音字:如:安装--按装,抱负--报负,首屈一指--手屈一指,一筹莫展--一愁莫展(后者错误) (2)辨认形近字:如:迁徙--迁徒,殴打--欧打,修葺--修茸。 辨析字形的方法: 1、依义辨形: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陨石”与“殒身”,“指责”与“指摘”,“杂糅”与“搓揉”,“蒙蔽”与“时弊”,都是正确的写法。而将“入不敷出”写成“入不付出”,将”胸无城府”写成“胸无成府”,则是因为不懂字的本义写了别字。 2、依形析字: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插

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眼花缭乱”的“缭”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将“通牒”写成“通谍”,就写错了。“牒”,从“片”为文书;“谍”从“言”为谍报。 3、依据词语结构析字:“谈笑风生”“风声鹤唳”。“人情事故”的“事”不正确,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惹事生非”的“事”不正确,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而“事”与“非”,是不能对应的。 成人高考频道提醒考生关注成人高考报名、成人高考招生、成人高考考试等信息: 2020年成人高考 2020年成人高考招生信息 2020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真题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 D ) 2-6 C.对比法 C.败德以迎合流俗 3. 《容忍与自由》的整体风格是( A .循循善诱 C.深入浅出 D .抄袭以骗得名利C )6-26 B .想象丰富 D ?机智幽默 2012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 试 大学语文试题 :047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秋水》中,庄子用“毫末之在于马体”来说明人的认识有限,这种论证方法是( A .演绎法 B.归纳法 D ?类比法 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所批评的“终南捷径” ,指的是( A )5-16 A ?求学为做官发财 B ?考试为混取文凭 4. 《冯谖客孟尝君》的情节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B ) 12-58 A ?弹铗三歌 B ?尽烧债券 C.西游于梁 D ?请立宗庙 5. 下列唐代作家中,参加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的是( A )15-77 A .柳宗元 B .白居易 C.韩愈 D .杜甫 6. 《前赤壁赋》中,洞箫客所谓“知不可乎骤得”指的是( D ) 17-84 A .建功立业 B .君臣遇合 C.流芳千古 D .羽化登仙 7. 下列《先妣事略》的句子中,属于细节描写的是( B ) 18-91 A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B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C.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D .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8. 下列作品中,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的是( D )20-100 A .《冯谖客孟尝君》 B .《种树郭橐驼传》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稿)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英文名称:《Chinese 》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总学时:54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学分:3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法学、医学检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学、药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 基本要求 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全国高等院校必须一律开设《中国语文》课程”的精神和云南省教育厅的规定,昆明医学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也是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大学语文》课程,以“扩大外延,充实内涵”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体系的特点、学生以及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加大知识容量,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视野,融思想教育、智力教育、审美教育和医学写作技能训练为一体,以适应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的设置自的,是为了使已具备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专业学生,进—步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表达能力,改善和提高人文素质,为学好高等教育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具体分为:一,讲课学时42学时;二,教学实践活动12学时。实行学分制,本科专业为3学分。具体分配为:修满一学期课堂教学并考试合格为2学分;参加统一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并有记录为1学分。 学生应当通过听课和实践活动,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方法,提高医学文章的写作能力。 本大纲根据云南省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2006年第3版云南省高校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大学语文》(云南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医学院校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作了必要的调整与修改,以适应本校的需要。教师可在完成本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介绍相关领域的知识,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中文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区别,它是为切实改善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文化知识、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作品选》、第二部分《中国文化概要》、第三部分《实用医学写作》、第四部分教学实践活动。《文学作品选》按文学发展史线索分别讲述。涉及论说文、记叙文、诗词曲赋、小说戏剧等,同时分精读课文和泛读课文两种。《文学作品选》后附“选读书目”三十种,以供学生自学之用。 四大部分的关系是:以文章为载体,通过课文的讲解和学习,传授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医学专业写作能力。 《文学作品选》和《实用医学写作》以讲授为主;《中国文化概要》以选讲和自学为主;教学实践活动以鉴赏和分析优秀影视作品为主。《文学作品选》如加“※”号的课文为精读课文,其他为泛读课文;精读课文是考查的重点。《中国文化概要》中加“※”者为重点掌握的知识,《文学作品选》中的“选读书目”不在考查范围之内。 第一部分文学作品选(共计21学时) 先秦文学

云南师范大学大学语文考试重点及答案最新

一、填空题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因此又称“诗三百”。“四始”是指《诗经》中《风》、《大雅》、《小雅》、《颂》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2.《左传》名为《左氏春秋》,汉代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记述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主要特点:简洁生动,工巧严谨。 3.论语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哲学、时事、教育、文学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2.老子,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以“道”为核心,主张“无为而治”,倡导道法自然,绝圣弃智,小国寡民,被后世奉为道教教主。《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巨著。 3.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保民而王,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养气”论。《孟子》共七章,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在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方面的观点。 4.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行文多采用寓言故事,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作总集,易称之为《南华经》。 5.司马迁,西汉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分为本纪(12)、表(10)、书(8)、世家(30)、列传(70)五个部分,共135篇。 6.《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全书分为三十六门。作者为刘义庆,南朝宋笔记体小说家。 7.张若虚,唐中宗神农年间,“以文辞俊秀,名扬于上京”,作品多散佚,仅存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堪称千古绝唱,实启盛唐之音。 8.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蛟台老人,清朝昆明人,著有《金沙诗草》、《永言堂文集》等,其写的大观楼长联有“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之称。《大观楼长联》特点:对仗工整;较多的使用排比句;用典以增加信息量。上联开头两句总写景,“看”字总领,继写所“喜”之景,下联咏史抒怀,开头回顾云南历史,感慨深沉,“叹”字为眼,总写感怀。 9.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补察时政”的诗教功能。《长恨歌》是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名篇,以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题材,以“长恨”为题旨,批判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和杨贵妃的恃宠致乱,同时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给予了同情,形成了批判与同情并存、惋惜与讽喻兼有的两重性主题。全诗的主要艺术特色及成就:形象鲜明,倾向隐蔽;人物心理刻画细腻,描写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故事曲折,情节生动,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10. 二、默写、背诵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吾其还也”应解释为:() A.我们期盼回去啊B.我们已经回去啦 C.我们还是回去吧D.我们还要回来的 2.“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中“何兴之暴也”应理解为:() A.他的兴起多么突然啊B.他为何产生残暴之心啊 C.是什么让他暴跳如雷啊D.为什么他要实施暴行啊 3.“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一句中“属”字通()字。 A.阻B.嘱C.祝D.助 4.“会当凌绝顶”后面一句是()。 A.一览群山小B.一览名山小C.纵览江山小D.一览众山小 5.成语“梨花带雨”见于谁的作品?() A.孟子 B.王维 C.白居易 D.陶渊明 6.窦娥的三桩誓愿不包括:() A.血溅白练 B.六月飞雪 C.三年亢旱 D.诛杀奸人 7.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是:() A.唐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8.以下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A.感于哀乐,缘事而发。B.温柔敦厚。 C.乐而不淫,哀而不伤。D.思无邪。 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A.《黑夜》B.《黑眼睛》C.《远和近》D.《一代人》 10.被曹禺认为“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是()。 A.周朴园B.周繁漪C.鲁侍萍D.鲁大海 11.著名诗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致大海》C.《西风颂》D.《我曾经爱过你》12.作者鲁迅对阿Q的批判态度是()。 A.麻木不仁B.哀其不幸C.怒其不争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3.有“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美誉的诗人是()。 A.华兹华斯B.歌德C.普希金D.雪莱 14.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现当代诗歌流派“朦胧诗群”的代表?() A.杨炼B.北岛C.余光中D.舒婷 15.汪曾祺出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受戒》B.《邂逅集》C.《羊舍的夜晚》D.《大淖记事》 16.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其词收在哪本词集里?() A.《如梦令》B.《易安居士集》C.《漱玉词》D.《声声慢集》 17.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A.《土地》B.《泪水》C.《我爱这土地》D.《祖国》 18.以下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是:() A.哈姆莱特B.威尼斯商人C.亨利四世D.浮士德 19.《变形记》的作者是:() A.格里高尔B.尤奈斯库C.卡夫卡D.海明威 20.以下不属于英国“湖畔派”之一的诗人是:() A.华兹华斯B.雪莱C.柯勒律治D.骚塞 二、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简析汪曾祺小说《陈小手》的写作特点。 2. 简述普希金《致大海》中“大海”的象征意义。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且只需答一题,共20分;多答不会多给分): 1.分析《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特色。 2.赏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特色。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精彩试题(1)

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B ) A 《庄子》 B 《论语》 C 《孟子》 D《韩非子》 2.《季氏将伐颛臾》中“力就列,不能者止”作为论据,其性质属于( C ) A 历史事实 B 现实事例 C 名人名言 D 比喻 3.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C ) A《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D 《战国策》 4.《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下列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B ) A 且在邦域之中矣 B 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 虎兕出于柙 5.《伯克段于鄢》选自( D ) A《国语》 B 《史记》 C 《战国策》 D 《左传》6. 《伯克段于鄢》的主要人物是( A ) A庄公 B 武公 C姜氏 D 共叔段 7.《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的意思是( C ) A 迅速 B 急忙 C 屡次 D竭力 8. 孟子和孔子同属( A )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名家学派 9.“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B ) A《寡人之于国也》B《季氏将伐颛臾》 C《》 D《秋水》 10.使《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 B ) A五十步笑百步 B 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 C 如何养生丧死无憾 D 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民加多 11.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B ) A 孔子和孟子 B 庄子和老子 C荀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 12. 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B ) A无限的B有限的 C巨大的 D 重要的 13.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C ) A 庄子 B河伯C若 D河伯与若 1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B )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 15.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C )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C人本思想 D民本思想 16.《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A ) A 向 B 左丘明 C 司马迁 D战国史官 17. 《》选自( C ) A《论语》 B《孟子》 C 《礼记》 D《左传》 18.《》一文中孔子认为“”、“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C ) A 人事制度 B物质文明建设C所有制形式 D 精神文明建设 19.《史记》是一部( B )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 国别体断代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