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朱丹溪是滋阴派_丁春年

朱丹溪是滋阴派_丁春年

朱丹溪是滋阴派_丁春年
朱丹溪是滋阴派_丁春年

朱丹溪的养生思想(六)

朱丹溪的养生思想(六) 6.倒仓。朱丹溪的理学老师许谦,患有痛疾,卧床不起十余 年,几乎成废人,丹溪采用倒仓法进行治疗,其法是:用黄牡牛肉肥者一二1.斤,长流水煮糜烂,滤渣不用,取净肉汁入锅中,以文火煎熬成唬珀色为度。治病时温饮一蛊,少时再饮,直至饮足数i…蛊。则病在上者吐多,病在下者利多,病在中者吐利俱多,吐利后如口渴,不得饮水,自饮小便一二碗,名轮迥酒。睡一二日,自觉饥甚,始与稀粥淡食,半月间必精神爽发,身体轻健,沉疴全安。朱丹溪讲其原理时说黄牡牛肉汁最能养阴滋补,并可反作吐泻,能荡涤体内污垢,使其病根拔除。所谓“倒仓”,就是及时排出肠中的糟粕浊物,吐故纳新,保持胃肠道的清洁,以利水谷的纳运。养生家^|J分重视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晋·葛洪说:“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①说明当时已认识到“粪毒”对健康的危害。现代医学关于人体衰老学说中有关中毒导致衰老之说,正是祖国医学上述理论的深化。中毒学说认为:人体肠腔内存在大量细菌,人摄食后的食物经咀嚼和胃肠消化成为食糜,其在肠道经细菌发酵分解代谢的产物含有一系列有毒物质,如醛类、酮类、氨、过氧化物等;这些毒物若被肠道重新吸收,进人向.液循环,就会给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加强消化道食物的新陈代谢,对健康极为重要。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重视人体排废的所谓“负营养”学说。这里的“正营养”是指人体摄人的营养,“负营养”是指人体废物的排出,其意在于告诫人们要重视体内代澍废物的排泄,及时排便,消除危害。要减少“肠毒”滞留和吸收,一是荤腥油腻要适量,应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及蜂蜜、核桃、芝麻等碱性、润肠之物;二是要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提倡早晚两次排便。 这样,一方面降低毒物产生,同时及时清除粪毒,减少重新吸收。有的医学家还提出:“欲长寿,饮水加大黄”就是清晨饮一杯清水(约250毫升)后慢跑锻炼,使清水在胃肠中晃动,起到洗刷肠胃的作用;同时,常用中药大黄少许泡茶代饮,可润肠缓泻,促成一天早晚两次排便。除了规律排便外,多吃些具有清肠、解毒的食物也是排废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此类食物除蔬菜、水果之外,还有传统食品海带、绿豆、黑木耳、动物血、胡萝卜、茶叶、花粉等。现代科学研究已证明了它们的作用机制。

读书聪明法

读书聪明法 人之智慧:乃于天分加勤奋,古来神仙换人之事,实属无有,是意蒙终启发矣,然自医学发明以来,竟有乾转坤之力,使愚鲁之人变为聪明,其功竟胜于换心焉,特摘录数方如下:一、朱子忱中丹,败龟板(苏灸)、龙骨(研为末人鸡腹一宿)、运志(去心苗)、昌蒲(凡节者毛切片)又各等分末,蜜丸重一钱每服一丸(温酒化下),一日三服,凡读书易忘者,服之令人聪明,(本法出自《千金方》);二、孔子读书凡获神忘远肉(各一两),党参陈皮各七钱,石昌蒲、归身各五钱,甘草二钱半,右同为末,糊大如急性于火,珠砂为衣,临卧灯心汤下(方出自冯氏锦);三教子弟一方,昌蒲(去毛)、远志(甘草水煮去心各一两)、白伏神、巴戟(水煮去心各五钱)、人参、地骨皮各三钱右同为末,加白茯苓二两,糯米二两,共为粉,石昌蒲三钱煮浓汤,去渣打*为丸,每食后二时临睡,各服二十丸(同上方出)。以上三方,任选共一照服之,攻效俱极著云。 一得吉利法 趋吉避凶,人之常情,故一年匆过,万象更新,元旦相见,动辄以恭、喜二字为劈头语,恭喜语为何,为一年吉利计耳,实乃仿佛无凭,未能果必占利也,今利有秘法三则,乃人听取不留意,而又极著灵效者,举之为世人旨一、立春日清晨,取桃树皮白止青永香三物,煮汤沐浴吉(行厨集)。二、除夕,富家田土泥灶,大吉(《本草纲目》)。三、除夕为行瘟使者下降我间之期,函取黄纸,书天行地过二字贴门额上吉(致富寄书)。曾有人实行实验,果照不谬,故敢信之。 记性大好法 记性减弱的人,遇事容易遗忘,于学业服务上遇受直直之困难,此所谓脑亏也不论中西药品,俱周难以为功,即服补脑药,亦不能恢复记性其不便为如何,然有治之之法在,只需常食黑芝麻及山芋两物,一年以后记性必然大好,慎勿轻视且此物本是食品,服之其极易,不妨试之别一法,于五月戊子日,取东司桃枝十二寸枕之末令不事奏效尤速(《千金翼方》)。 预卜生死法 凡人论有病无病,生死均为不能预知,即星相家言,亦不可信口乱套凡可信以真也余有卜健者生死法一,卜病人生死法二,分述如下,一卜健康生死法,伸手关人指映灯前视之,若透明即使患病,亦必生,若不透明,虽强健如常鲜红色人死期已近矣(世界大奇书)。二卜病人生死法:甲私剪病人贴衣襟数片,然火焚之毫无其灰旺斑纹者,则必生,若现有白纹,斑驳如篆褐者,必死无疑(灵仙录);乙用麝香三分,蓖麻仁五分,银珠一钱二分,珠砂:五灵脂各三钱,雄黄巴豆仁,不去油各五分分别研细,于端午日午时,再在干净室中合研加油脂为膏,草盒收藏,勿以妇人之手,临用,取欠实大一枚,捏成小饼,点病人印堂中,谓点官香药一枝,香尽去药停一时许视辅药处有红斑晕肿气飞散者,谓之红霞捧日,病虽重,可不死若并不红肿及内照旧不变者,谓之白雪漫野病虽轻,可不生,其药用过,需送人河中切忌秽亵(《本草纲目》)。 使人喜悦法 使他人头发埋灶前,即令人恒喜不典,又法,捕雄鼠,于十一、十二月或端午、七夕正月朔旦子时,面北,向子位,剖之,挖掘取外臂阴干,系臂上,男子女子左右繁则无不喜悦,所欲悉如意也,鼠臂有文如印,两臂相对,有符篆朱文九遍者,佳也两法而极秘极验,宝之(《荆南记》)。

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09T11:25:02.4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作者:高国举 [导读] 慢性浅表性胃炎以气滞、阳虚、阴虚为主要病机特点。 (甘肃省景泰县人民医院甘肃白银 7304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8年—2018年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肝胃气滞、胃阴不足、脾胃虚寒、脾胃气虚以及脾胃湿热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证候类型;辩证的证素主要分为病位及病性两大因素,病位以胃为主,病性以气滞为主。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以气滞、阳虚、阴虚为主要病机特点。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慢性浅表性胃炎;辩证用药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053-02 慢性浅表性胃炎即为胃慢黏膜呈性浅表性炎症的一种疾病,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属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部上方疼痛,并时常伴有恶心、呕吐、泛酸等症状[2-3]。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包括胆汁反流、过度酗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4-5]。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以及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于中医药疗法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辨证用药规律以及主要症候等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究。相关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中医药”、“慢性浅表性胃炎”、“辩证”、“用药规律”等为搜索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范围包括2008年—2018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重庆维普(VIP)、万方等中文数据库所收入的全部文献。 1.2 文献标准 1.2.1纳入标准所有纳入的文献均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辩证用药规律研究、证候研究等相关内容的临床相关研究文献。 1.2.2排除标准(1)排除内容雷同的文献、(2)排除个案分析、个案报道、综述等文献。(3)排除无辩证及用药记录的文献。 1.3 统计内容 通过对中医药疗法以及中西医药结合疗法内容的相关文献中证型、证素以及用药进行统计并将药物进行分类。并通过频数分析的方法对药物的使用次数及种类进行计算[6-7]。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在检索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90篇。其中文献内容关于中医辨证分型的共84篇,文献内容关于中医专方及基本方论治的共106篇。 2.2 在中医证型中出现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频次 在中医证型中出现的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频次最多的为肝胃气滞,频次为42次,频率为21.6%,其他证型分别为:胃阴不足,29次,14.8%;脾胃虚寒,23次,12.2%;脾胃气虚,22次,11.6%;脾胃湿热,21次,10.6%;胃热内蕴,5次,2.6%;肝郁脾虚,5次, 2.6%;气滞血瘀,4次,2.1%。以上所有证型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最常见证型。 2.3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证素分布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证素可分为病位及病性两大因素。其中,病位因素共4个,分别为胃(152次,53.0%)、脾(82次,29.1%)、肝(49次,18.0%)、胆(3次,1.1%);病性因素共9个,分别为气滞,62次,21.2%;阳虚,53次,18.5%;阴虚,53次,18.5%;热,40次,14.0%;湿,30次,11.4%;寒,25次,9.5%;淤血,19次,6.8%;气虚,6次,2.2%;痰浊,2次,0.6%。由此可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病机特点以胃部为主要病位,气滞、阳虚、阴虚为主要病性。 2.4 常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型中的临床症状 肝胃气滞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胃脘胀痛26次,10.2%;嗳气频作22次,8.4%;舌苔过薄或过少及脉弦均为20次,7.5%;舌苔过白、胸胁窜痛、泛酸均为17次,6.3%;情绪易怒10次,4.0%;胸闷不适、缺乏食欲、口苦、呃逆均5次,2.3%。 胃阴不足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口干舌燥、胃脘胀痛均为20次,11.2%;舌苔过红、脉细均为19次,10.2%;舌苔过少或无舌苔17次,9.1%;缺乏食欲、大便干燥均有16次,8.6%;脉弦、心烦意乱、裂纹舌均有5次,2.3%。 脾胃虚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喜按、喜温、胃脘胀痛均为18次,9.4%;脉细、舌质淡、大便溏薄均为17次,8.6%;舌苔过薄或过白、神疲乏力均为15次,7.4%;纳差、四肢不温、得食痛减均为10次,5.2%;泛吐清水、齿痕舌、胖大舌、畏食生冷均为6次,3.1%。 脾胃气虚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胃脘胀痛、神疲乏力、舌苔过白、舌质淡、缺乏食欲均为10次,9.8%;脉沉细、食则胀满均为8次,7.4%;喜按6次,5.3%。 脾胃湿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胃脘胀痛、舌质红、舌苔黄腻均为14次,9.7%;缺乏食欲、渴不欲饮均为8次,5.6%;大便黏滞及便秘均为7次,4.9%;口臭、口苦、食后加重、痞闷、恶心、呕吐均为6次,4.2%;小便量少且深黄5次,3.6%。 2.5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治疗肝胃气滞药物的使用频次及频率:柴胡25次,8.5%;白芍24次,8.9%;枳壳21次,7.0%;甘草21次,6.9%;香附17次, 6.2%;陈皮16次,5.5%;川芎、延胡索、佛手同为13次,4.6%;川楝子12次,4.0%;郁金11次,3.8%;厚朴5次,1.5%。 治疗胃阴不足药物的使用频次及频率:沙参、麦冬均为18次,9.4%;石斛15次,7.8%;生地、甘草、玉竹同为12次,6.2%;白芍11次,5.5%;乌梅7次,3.8%;天花粉、太子参、山楂均4次,2.1%。 治疗脾胃虚寒药物的使用频次及频率:党参、白术、甘草均8次,7.5%;黄芪、茯苓、陈皮均7次,6.5%;砂仁6次,5.6%;干姜5次,4.7%;半夏、桂枝、白芍均4次,3.7%;山药、木香均3次,2.8%。 治疗脾胃气虚药物的使用频次及频率:白术12次,7.1%;黄芪、干姜均10次,5.9%;甘草9次,5.3%;陈皮、木香、茯苓、白芍均8

中医十大名方

中医十大名方 1、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温化痰饮、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剂。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润者,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加减运用。如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枣以调和营卫;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 2.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用于本方证兼有热象者。 3.本方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均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咳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 2、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9克黄芩9克制半夏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党参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和解表里,扶正祛邪。 主治: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口苦咽干、耳聋目弦、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 方解:邪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而少阳病是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故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只能用柴胡透达少阳半衰之邪,黄芩泄半里之热。二药配伍以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等症。配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配党参、甘草、大枣益气扶正祛邪,同时姜、枣相配,可以调和营卫。 临床应用: 1.本方善治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的病证。若见心中烦闷而无呕吐者,可去半夏、党参、加瓜萎;若口渴者,可去法半夏加天花粉。 2.可治疟疾,去甘草加草果等。 3.清泄肝胆湿热,如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病。本方可去参、姜、草、加茵陈、龙胆草、川楝子、栀子等。 4.本方可用于妇女经期前后外感、肾盂肾炎、胸膜炎、症见寒热往来者,均可斟酌使用。 3、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9克芒硝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峻下热结。 主治:1.肠胃燥热积滞。证见大便坚实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高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 1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或简答: 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通道,这是刘完素对人体生理、病理观的又一独特见解。刘完素对玄府的认识已超越了《黄帝内经》所述的汗孔概念,而是将人体各种组织的腠理统称为“玄府”,并明确地论述了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亢害承制论:这是《黄帝内经》阐述五运六气间的相互承制关系的理论。刘完素运用这一理论来该识和说明疾病病理现象的本质与标象的内在联系,提出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必有承制之象见之,“己亢过极,则反似胜己之化”,因此,出现似是而非的假象,必须认真对待。 3.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治疗内伤病提倡的基本法则,即用甘温之剂来补益其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的一种治疗方法,他所制的主治内伤热中证的补中益气汤即是以此为基础。 4.内感阴证:是王好古在“内伤三阴”基础上提出的,指饮食冷物、误服凉药以及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内伤厥阴、太阴和少阴三阴经而产生的阴寒病证。 5.情志疗法:在《内经》情志五行相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巧妙地治愈某些疾病。张子和对此法的运用有其独特的经验。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 6.伤寒时地议:是缪仲淳论治外感热病时提出的重要学术思想,他认为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而且古今人禀赋亦各不同,治疗疾病时可参照《伤寒论》的理论,根据实际发病情况,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7.主客交:是吴有性的学术观点之一。主。正气;客。邪气。邪气和血脉合而为一。在疫病传变过程中,有的患者,素体尪赢,伏邪已溃,表里分传,里证虽除,正气业已衰微,不能托出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由于“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最难得解”。 8.逆流挽舟法:喻嘉言对夏秋感受热、暑、湿气而成痢疾,治疗主张“必从外而出”,所以用汗法,先解其外,后调其内,且有失于表者,外邪入里,病虽日久,也往往仍可引其邪出之于外,这便是他治疗痢疾的独特见解,称为“逆流挽舟”法,其主剂采用人参败毒散。 9.治形论:张景岳治病的方法重在“治形”,治形又必以精血为务。他说“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常用药物以熟地黄为主。 10.(邪伏)膜原:邪从口鼻而入,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者也。 11.畜鱼置介:喻嘉言将“同气相求”的原理,联系到人身的疾病,他指出人身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是因为“阳欲上脱,阴下吸之;阴欲下脱,阳上吸之”,从而维持着阴阳相抱而不脱的平衡状态。 12.阳化内风说:是叶天士在前人论述中风病的基础上,提出的肝风内动而致中风观点,他认为“阳化内风”的病机是“身中阳气之变动”,指出这种肝风内动,“非外来之邪”。 13.安谷精生:叶氏对损证中既见有精亏,又不能安谷的病证,即取中、下兼顾的治法,以达到“安谷精生”。治中损贵在“安谷”,理下损重在“精生”。以下损为主的,每以填精药中参入山药、茯苓等,“必胃强加谷者,阴药可以效灵”。以中损为主的,往往在补中药里酌加熟地等,以达到生精的作用。 14.虫蚁搜剔法:指叶天士认为络病日深,非峻攻可效,须用虫蚁之类辛咸之品,以搜剔络邪,并常用丸剂徐图缓取。其应用虫蚁之理,是“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用药如蜣螂、蜂房、山甲、地龙、蟅虫、全蝎等,以此来搜剔络脉,松透病根。 选择和填空知识点: 总论:1.《黄帝内经》是现存唯一的著作,是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 2.各家学说的共同点:①有継承②有取舍③有发展

头痛治疗用药

头痛治疗用药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率较高,有些较难治愈。以头痛部位而言,头痛常分为正头痛、偏头痛、前头痛、巅顶痛、后头痛等。头痛之因很多,以表里分,有外感、内伤之别;以虚实论,有虚、实夹杂之异;以部位言,有巅顶、前、后、两侧之殊。 因“头乃诸阳之会”,居位最高,风邪最易袭之,又因“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治外感头痛以祛风药居多。如白芷入阳阴经,主治前头痛(前额痛、眉棱骨痛);羌活入太阳经,主治部位在前、后头痛;细辛入少阴经,主治寒盛头痛连齿者;藁本入太阳经,主治巅顶及脑后头痛;防风性润,为治风通药,一般头痛风邪偏重者,皆可加入;川芎为头痛要药,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主治正头痛,尤以偏头痛为宜。内伤头痛主要致病因素为虚、瘀、寒、痰、火有关,依据具体情况,辨证使用补虚、化瘀、祛寒、化痰、降火等治法。 陈宝贵治疗头痛,也多遵从以上治法。但对长期的顽固性头痛,陈宝贵常加入蜈蚣、全蝎、僵蚕等虫类药,取其搜风剔络之功,收效很好。 头痛治疗用药方案1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法 赵某,男51 岁,2012年3月5日初诊。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后头痛,项背沉紧,曾施针灸拔罐治疗1周,未能缓解疼痛,且有加重,昼夜不止。就诊时疼

痛较剧,连及项背,恶风懒动,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查头颅ct未见异常。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平素血压150/100mmhg,未规律服药。 证属:风寒入络,血脉瘀阻。 治以: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处方:葛根30克,川芎15克,羌活10克,细辛3克,桂枝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蜈蚣2条,全蝎10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 二诊:药后疼痛明显缓解,遂去全蝎、蜈蚣,加白芍15克。又服14剂,药后病愈。 按:此患者虽无明显外感病因,但依据患者头痛、恶风懒动及舌脉可诊为风寒入络,血脉瘀阻证。故方中重用葛根解肌生津舒筋,实验发现葛根可治疗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并能缓解颈背部肌肉紧张疼痛;次用川芎疏风止痛,主治外感风邪引起的偏正头痛、巅顶作痛、头项疼痛等,其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血中气药”,善于活血祛瘀、祛风止痛;并伍以羌活、细辛、桂枝祛风通络;再加上虫类药搜风剔络;丹参、当归活血化瘀;天麻、钩藤平肝通络。全方共奏祛风通络之效。二诊时加白芍以养血和营。 头痛治疗用药方案2 祛风除湿、健脾化痰法 任某,女,23岁,学生,2010年8月1日。 患者外出之后,头痛身困,胸脘痞闷,纳呆,便溏,舌淡暗,苔白腻,脉濡滑。

民间绝技秘传奇法

民间绝技秘传奇法 读书聪明法 人之智慧:乃于天分加勤奋,古来神仙换人之事,实属无有,是意蒙终启发矣,然自医学发明以来,竟有乾转坤之力,使愚鲁之人变为聪明,其功竟胜于换心焉,特摘录数方如下:一、朱子忱中丹,败龟板(苏灸)、龙骨(研为末人鸡腹一宿)、运志(去心苗)、昌蒲(凡节者毛切片)又各等分末,蜜丸重一钱每服一丸(温酒化下),一日三服,凡读书易忘者,服之令人聪明,(本法出自《千金方》);二、孔子读书凡获神忘远肉(各一两),党参陈皮各七钱,石昌蒲、归身各五钱,甘草二钱半,右同为末,糊大如急性于火,珠砂为衣,临卧灯心汤下(方出自冯氏锦);三教子弟一方,昌蒲(去毛)、远志(甘草水煮去心各一两)、白伏神、巴戟(水煮去心各五钱)、人参、地骨皮各三钱右同为末,加白茯苓二两,糯米二两,共为粉,石昌蒲三钱煮浓汤,去渣打烂为丸,每食后二时临睡,各服二十丸(同上方出)。以上三方,任选共一照服之,攻效俱极著云。一得吉利法 趋吉避凶,人之常情,故一年匆过,万象更新,元旦相见,动辄以恭、喜二字为劈头语,恭喜语为何,为一年吉利计耳,实乃仿佛无凭,未能果必占利也,今利有秘法三则,乃人听取不留意,而又极著灵效者,举之为世人旨一、立春

日清晨,取桃树皮白止青永香三物,煮汤沐浴吉(行厨集)。 二、除夕,富家田土泥灶,大吉(《本草纲目》)。三、除夕为行瘟使者下降我间之期,函取黄纸,书天行地过二字贴门额上吉(致富寄书)。曾有人实行实验,果照不谬,故敢信之。记性大好法 记性减弱的人,遇事容易遗忘,于学业服务上遇受直直之困难,此所谓脑亏也不论中西药品,俱周难以为功,即服补脑药,亦不能恢复记性其不便为如何,然有治之之法在,只需常食黑芝麻及山芋两物,一年以后记性必然大好,慎勿轻视且此物本是食品,服之其极易,不妨试之别一法,于五月戊子日,取东司桃枝十二寸枕之末令不事奏效尤速(《千金翼方》)。预卜生死法 凡人论有病无病,生死均为不能预知,即星相家言,亦不可信口乱套凡可信以真也余有卜健者生死法一,卜病人生死法二,分述如下,一卜健康生死法,伸手关人指映灯前视之,若透明即使患病,亦必生,若不透明,虽强健如常鲜红色人死期已近矣(世界大奇书)。二卜病人生死法:甲私剪病人贴衣襟数片,然火焚之毫无其灰旺斑纹者,则必生,若现有白纹,斑驳如篆褐者,必死无疑(灵仙录);乙用麝香三分,蓖麻仁五分,银珠一钱二分,珠砂:五灵脂各三钱,雄黄巴豆仁,不去油各五分分别研细,于端午日午时,再在干净室中合研加油脂为膏,草盒收藏,勿以妇人之手,临用,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复习进程

总论: 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 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 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 尤怡,钱潢(以法类证) 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 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 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 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 (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 荆山浮屠:罗知悌 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 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 八、丹溪学派养阴 九、温补学派 宋《局方》温燥 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 明温补 清寒凉 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 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 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 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 《华佗神方》孙思邈著 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 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 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 “以方类证”“三纲鼎立”之说 治疗经验 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 2.关节不利,疼痛风寒湿痹乌头,天雄,附子 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独活酒,牛膝酒 真中风风邪入中 类中风内风,内虚 症瘕积聚属肝,胸痹属心,痢疾属脾。 小建中汤衍变的类方:内补当归建中汤,内补川芎汤,大补中当归汤,黄芪汤 《千金要方》内外两方面

2020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指南要点

2020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指南要点 频繁和规律摄入急性头痛发作治疗的药物可增加头痛的频率,并最终导致慢性头痛。根据国际头痛协会的分类,该头痛称为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本指南主要是针对MOH的预防和治疗给临床医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建议,所论述的问题遵循PICO问题(P=人群,I=干预,C=对照,O=结局)形式。 01 信息和教育是否有效预防高危患者MOH的发生? 良好实践建议: ?原则上讲,MOH是可以预防的。 ?繁摄入急性头痛发作药物可能会增加头痛的日数,该意识在大众和医护人员中的增强尤为重要且可预防MOH的发生。 ?关于止痛药使用频率和头痛发作向慢性头痛过渡之间潜在关系的信息手册和教育,可以有效地预防高危偏头痛患者MOH的发生。 ?有发展为MOH危险的患者应由全科医生或神经科医生进行间隔更短的随访(理想情况下,每隔3-6个月)。 这些建议基于作者的经验,因为尚无针对这些问题的高质量对照研究。

02 药物预防治疗是否有效预防高危患者的MOH发生? 研究建议: ?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对频繁偏头痛发作的患者进行预防性药物治疗可能会阻止发作性向慢性的过渡以及MOH的发生。 ?发作性头痛的预防性治疗是否可以预防头痛慢性化和MOH尤为重要,且与临床密切相关。 因此,鼓励研究人员对此问题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证据质量:低。 03 教育和咨询对MOH的治疗是否有效? 建议: ?对于过度使用曲坦类药物或普通止痛药(非阿片类止痛药)且没有严重精神病的患者,单独建议是合适的初始治疗方法。 ?受过培训的头痛科护士、全科医生和神经科医生可提供建议。 ?对于过度使用阿片类药物、镇静剂或巴比妥类药物,或既往进行过药物戒断而又重新过度用药的或未能遵循建议停止过度使用药物的患

朱丹溪论痛风

朱丹溪论痛风 朱丹溪是我国元代名医,1281年生于浙江省义乌县赤岸镇。因家近丹溪,故名。丹溪天资聪颖,六岁即能作声律诗赋,世人称“神童”。30岁时,因母患痹疾,众医束手,而有志于医,自学《素问》三年,似有领悟。闻罗知悌医学精博,诚心拜师求教,后丹溪日夜攻读,严寒酷暑不辍,医术日益精进。学至三年,名扬四方,成为名医。于48岁时(1328年)回家乡行医,服务桑梓。他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既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又有扎实的文学素养,善汲诸家之长,因而认识到江南依山傍海,地土卑弱,“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故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点。他看到当时医家盛用辛燥之《局方》,深感与临床实际不符。力主在治疗原则上应滋阴降火,勿妄动相火,开滋阴清热之先河,在学术上独树一帜,并因此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由于义乌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嗜食酒肉厚味等情况,因而有痛风病发生的条件,丹溪在67岁时,著《格致余论》一书,内有痛风论一篇,明确提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或偏取凉,或卧当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这里他明确指出:本病因,是自身血分受热,再受风寒湿等诱因而致,与一般风湿病先从外受六淫不同,此其一;由于血热,又受寒凉,热血得寒,而污浊凝涩,此其二;其痛所以夜剧,是行于阴之故,此其三。

在治法上,虽指出“以辛热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然亦有数种治法稍异,谨书一二,以证予言”。从所举三个病例看,一是60多岁男性患者补血温血,以四物汤加桃仁、牛膝、陈皮,生甘草,入生姜研潜行散(即单味黄柏)。二是30岁女性患者,因食味甚厚(肥甘厚味),性情急躁,挛缩数月,诊为挟痰与气证,当和血疏气,导痰,以潜行散入生甘草、牛膝、桃仁、通草、炒枳壳、姜汁煎,半年而安。三是20多岁的男子,痢后患痛风,叫号撼邻,诊为恶血入经络,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用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牛膝、黄芩、陈皮、生甘草,入生姜研潜行散。这三个病例,第一与第三所用药物基本都是四物汤加活血通络药;第二例明确指出是饮食肥甘,其治不用导滞药,而用活血通络、理气药;这三个病例都用潜行散、生甘草,以苦寒躁湿,清热解毒是其特点,这与丹溪所说“湿热相火为甚”的论点是一致的。 在《丹溪手镜》中,作者将痹列为十一,痛风十三,清楚表明二者非同一病症。《丹溪心法·痛风》中,尽管有寒、有湿、有热、有痰之不同,但所创制之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力求通治。从组方遣药看,是将清热燥湿之二妙散,泻火行水之龙胆、防己,活血祛瘀之桃仁、川芎,燥痰祛风之南星、白芷,祛风通络之桂枝、灵仙,消积和胃之神曲于一炉,共奏疏风祛寒宣于上,清热利湿泄于下,活血祛瘀,燥

三消之辨治用药规律探析

“三消”之辨治用药规律探析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关键词】消渴病三消用药规律 “三消”之名始出于宋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消渴》中明确提出了“三消”的概念,并概括了上消、中消、下消各自的病变脏腑和主要临床表现:“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不食,大小便如常;中消者, 胃也,多饮水而小便黄赤;下消者,肾也,小便浊淋如膏之状,面黑而瘦。”至此,后世医家多依此论,将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部进行论治,从而形成了中医消渴病证治史上一大特色一一“三消”分部论治。 本研究共收集自秦汉至民国时期医家治疗“三消”的方剂128首, 其中上消方33首、中消方50首、下消方45首,以组方中使用的高频 药物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采用“三消”对比的研究方式,以探寻古代医家对消渴病不同主症在处方、用药、辨证论治方面的规律。 1治疗“三消”高频药物比较 (见表1)表1治疗“三消”前10位高频药物使用情况比较(略)注:治疗“三消”的药物中甘草均为高频用药,无特殊意义,故不参加讨论 由表1可知,在上消、中消、下消的组方中前10味的高频药物均包

含了麦冬、生地黄、人参、茯苓4味药,表明古代医家以这4味药作为临床治疗消渴病的基本用药。 石膏、黄芩是上消、中消共同的高频用药,表明上消与中消虽然症状不同,但存在相同的病机一一热邪内扰,故均选用清热泻火药以清热。其中石膏性大寒,归肺胃经,对上焦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而黄芩性味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既能泻火,又能燥湿,对中焦湿热疗效颇佳。 “三消”高频药物中也分别出现了各自的特别用药:上消中天花 粉与葛根偏重清泻肺热以治疗口渴多饮;中消中瓜蒌与黄连着重泻中焦胃火以治疗多食善饥;下消中的山茱萸与桑螵蛸突出涩精止遗的功效以治疗小便频数。由此表明,古代医家针对“三消”的不同主症,也形成了各型治疗的特色用药。 2治疗“三消”药物之药性比较 (见表2)表2治疗“三消”药物之药性比较(略) 由表2可见,在“三消“治疗中,其药物的应用均以寒性药物的应用居多,所占比例分别为66.5%、62.3%和37.1%。在下消的治疗中未涉及凉性药物,而是增加了热性药物,其应用比例为4.9%;在上消以及中消的治疗用药中均未涉及热性药物。与此同时,下消用药中温性药物的应用亦较上消、中消使用频率高,占32.5%。上述数据表明,上消及中消的病性以热为主,而下消的病性以寒居多,体现了不同的病机特点和治疗趋势。 3治疗“三消”药物之药味比较

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湿疹经验方

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湿疹经验方 湿疹就是一种常见得过敏性炎性皮肤病。先师赵炳南老大夫强调,要根据湿疹得临床表现,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不 但对成人得急性湿疹有丰富得治疗经验,而且对婴儿湿疹也颇有心得。 急性湿疹得临床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肤初起红斑,潮红,佩热,肿胀,继而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丘疹或水痘, 渗液流津,瘙痒不已。重者伴有身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弦数。证属湿热内蕴,热重于湿,郁于血分发于肌肤,应以清热利湿佐以凉血为治。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芋、丹皮各10克,白茅根20克,生地15克,银花10克,车前草20克,生石膏30克,六—散30克。水煎服。加减:若身热,口渴,心烦等全身症状明显者,可加羚羊角粉0、2~0、3克(或用生玳瑁3克)。痒重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大便秘结者可加川军6~10克。 若发病较缓,皮疹以丘疹或水疤为主,皮肤潮红,程度较前者为轻,瘙痒重,抓后糜烂,渗出较多,伴有身倦、纳差、便塘或干、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缓,证属湿热内蕴,湿重于热。应以健脾利湿,佐以清热为治。方用经验方:赤茯苓、白术各12克,黄芬、桅了、龙胆草、权壳、生地、竹叶各10克,灯心3克,六一散15克,车前草20克。

除内服药外,还要根据局部表现,配合外用药。若初只就是红斑,无渗出者可用:六一散30克,祛湿散(川连24克,黄柏240克,黄芩120克,槟榔90克,共研细末)15克,化毒散(市售)10克,混合均匀外扑。 若水疤糜烂渗出者,可用马齿苋60克,煎水1000毫升,冷湿敷(或用龙葵、胆草、蒲公英、野菊花,任何一味,煎水湿敷,用法同上)。湿敷后用甘草油调祛湿散外涂。具体用法为:取甘草油60毫升,祛湿散15克,调呈稀糊状,外涂。 用中药湿敷有祛湿清热,消肿止痒得作用,同日寸使局 部渗出液吸收,炎症消退,用之得当,取效甚速。 婴儿湿疹,就是临床比较常见得婴儿皮肤病,好发得部 位为头面,四肢、躯干。表现为散在红斑,丘疹,水疤,重者糜烂,渗出,结痂。系因胎毒,胎热遗留,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感风湿热邪所致。治疗时不宜过用苦寒药,以免戕伤脾胃。应以甘寒清热,淡渗利湿为主,佐以消导化湿为治。经验方为:淡竹叶6克,灯心2克,银花、丹皮、白藓皮、车前草各6克,炒谷稻芽各10克,六一散10克。方中所用谷稻芽旨在开胃消导以改善小儿得消化机能,以利湿去热清。局部治疗同急性湿疹。 秦汉混 急性湿疹,见皮肤发痒,蔓延游走,抓破流津血,或皮肤 黄水淋漓,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者,为风湿热三邪俱盛,方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自号通玄处士的医家是(D) A.张景岳 B.王好古 C.张洁古 D.刘完素 E.朱肱 1.D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后人称他为刘河间。 2.刘完素认为肺、心、肝、脾、肾的本气是() A.清 B.凉 C.温 D.湿 E.燥 E.热 A.寒 2.刘河间脏腑六气病机说认为“肺本清,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 “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 7.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使《素问》病机十九条的内容更为完整的医家是(E) A.张洁古 B.喻昌 C.绮石 D.缪仲淳 E.刘守真 7.E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结合运气学说阐发病机十九条,并增补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这一燥病病机。 8.刘河间在“亢害承制论”中,认为金极(B) A.似土 B.似火 C.似水 D.似木 E.似金 11.刘河间所创制的地黄饮子,主要是治疗() A.瘖痱 B.消渴 C.结阳 D.热毒 E.胸膈痞结 11.A刘河间以地黄饮子治疗足废不用,暴暗失语之瘖痱证。 (二)B型题 A.元气不足,正气自虚所致 B.阴虚火旺所致 C.将息失宜,心火暴甚所致 D.阳气暴脱所致 E.痰生热,热生风 3.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强调() 3.C刘河间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将息失宜,心火暴甚。 4.E朱丹溪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痰生热,热生风。 5.A李东垣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本气自虚。 A.下消 B.消中 C.肾消 D.上消 E.消渴

6.刘完素认为,饮水多而小便少者属(E) 7.刘完素认为,饮食多而不甚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属(B) 8.刘完素认为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属(C) (三)X型题 1.刘完素的著作有(ABCDE) A.《素问玄机原病式》 B.《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C.《三消论》 D.《宣明论方》 E.《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2.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是() A.诸风掉眩,皆属肝木 B.诸痛痒疮,皆属心火 C.诸湿肿满,皆属脾土 D.诸气膹郁病痿,皆属肺金 E.诸寒收引,皆属肾水 2.ABCDE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他把五运主病与五脏相联系,在原有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使之更贴近人体脏腑的病理状况。 3.刘完素对火热病的论治是(ABCDE) A.表证用辛凉或甘寒解表 B.表证兼内热用表里双解法 C.里证攻下里热 D.邪在半表半里用小柴胡汤和解 E.里证清热解毒 5.地黄饮子由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肉桂、茯苓、麦冬、石菖蒲、远志加生姜、大枣、薄荷组成。 6.ABCE白虎汤为张仲景《伤寒论》方。刘河间创制的方剂有防风通圣散、地黄饮子、双解散、三一承气汤等。 6.下列方剂属刘完素创立的有(ABCE) A.防风通圣散 B.地黄饮子 C.双解散 D.白虎汤 E.三一承气汤 二、名词解释题 1.河间学派 1.是以宋金时代河间刘完素为代表的一个医学流派。其学术思想的中心内容是从运气角度出发,探讨火热病机,以治疗火热病证为其擅长,善用寒凉药物。河间学派由刘完素、马宗素、穆大黄、荆山浮屠、罗知悌、葛雍、镏洪、张从正等医家组成。 2.五运六气病机学说 2.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研究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影响的一种理论。

朱丹溪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朱丹溪强调“阳有余,阴不足”,旨在告诫世人() A.真阳之气有余,应注意克伐而勿使过亢 B.真阴之气不足,应加以滋养 C.抑制相火,保护真阴 D.阳动阴静,阳亢易治,阴虚难疗 E.不见所欲,使心不乱 2.朱丹溪认为,凡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仁,不作脓者,皆属() A.食郁 B.湿阻 C.血郁 D.痰证 E.气滞 3.对产后诸疾,朱氏认为当() A.大补气血 B.滋阴降火 C.调理脾胃 D.调理肝肾 E.调畅气机 4.提出“百病兼痰”的著名观点的医学家是() A.刘完素 B.朱丹溪 C.李杲 D.张从正 E.张元素 5.关于郁证的病位,丹溪接受李杲脾胃为升降之枢的观点,认为() A.凡郁皆在上焦 B.凡郁皆在中焦

C.凡郁皆在下焦 D.凡郁皆在肝胆 E.凡郁皆在肺胃 6.提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随气而顺矣”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王履 C.戴思恭 D.王纶 E.李中梓 (二)B型题 A.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矣 B.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脾居其中 C.气为阳宜降,血为阴宜升,一升一降无有偏胜,是谓平人 D.肝阳宜升,脾阳宜降 E.心火宜升,肾气宜降 1.朱丹溪论述其阳升阴降之观点,以水火言() 2.朱丹溪论述其阳升阴降之观点,以五脏言() 3.朱丹溪论述其阳升阴降之观点,以气血言() A.胸胁痛,脉沉涩 B.动则喘,寸口脉沉滑 C.瞀闷,小便赤,脉沉数 D.周身走痛或关节疼,遇阴寒则发,脉沉细 E.嗳酸,腹饱不能食,人迎脉平和,气口脉繁盛 4.气郁者() 5.湿郁者() 6.痰郁者() 7.热郁者() 8.食郁者()

老中医;推荐4款除湿减肥经验方

国医大师路志正推荐名健脾祛湿方:四神汤 路志正认为,除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之外,身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才是我们祛湿的根本利器。因为脾胃虚,湿气才能产生,所以杜绝湿气生成之源才是关键!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薏仁、莲子、山药、茯苓。这四位“神仙”,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诸多益处,几乎发挥出了“无敌”的功效,四神之名当之无愧。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治水,故能健脾和胃。山药以补虚为长,茯苓以去湿为长;薏仁有化湿之功,又能清热,因为湿久会化热,变成湿热,薏仁最擅长清湿热;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薏苡仁来清热,薏仁还能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且能镇水,达到安神之功,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达到健康。 整体功效:祛湿清热,健脾养胃,美白皮肤,补益心肺,调肝固肾。性平,适宜作为食疗,常常食用之。

四神汤的食谱(四种食材比例1:1:1:1) (1)煲汤:可以单独煮,也可以加入其它任何你要煮的汤里面,一起煮,因为四神汤的味道是甘淡的,不会影响其它汤的味道。 (2)煮粥:煮粥时,将四神汤的材料切成小丁,配合糯米或大米煮粥,长期坚持。 名老中医沈绍功推荐:清暑祛湿茶 沈绍功专门推荐了一款茶饮。这不是一般的茶,是用沈氏女科专门针对夏季三伏天的家传清暑茶的茶方冲泡的。不仅能解暑,还能减肥!沈氏的家传茶方里究竟放了什么? 沈老说,这个茶的茶方是他们家家传的,专供暑气炎炎的三伏天饮用。这个家传茶方能很好的帮助你解暑祛湿。来揭秘里面的配方吧: 功效:薏仁米祛湿。藿香祛暑。决明子、荷叶、菊花清火。 方法:冲泡饮用

头痛护理常规

一、头痛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规律。 2、评估是否与病情变化有关。评估是否与体位、时间有关 3、观察有无发热等生命体征变化 【护理措施】 1、保持环境安静,绝对卧床休息。 2、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精神状态,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头部有无外伤,颈项强直。 3、了解病人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规律,减轻或诱发因素,伴随症状,指导病人避免诱因。 4、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告知药物作用,不良反应,让病人了解道药物依赖性和成隐性的特点。 5、给以心理支持。 二、咳嗽、咳痰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咳嗽的性质、音色、持续时间、发作程度及频率。观察痰的性状和量。 2、询问患者既往健康状况,评估有无长期大量吸烟和有害粉尘、有害气体吸入史。 3、评估咳嗽、咳痰是否与体位、气候变化有关。 4、观察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发绀、体重减轻等情况。 【护理措施】 1、咳嗽剧烈者,宜取坐位或半坐位休息。 2、无心、肺、肾功能障碍者,鼓励每日饮水量>1500ml。 3、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方法。 4、雾化吸入。 5、进行肺叩打、体位引流。 6、机械吸痰。 7、及时采集痰标本送检。 三、恶心、呕吐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呕吐的时间、性质、呕吐物的性状和量,以往有无同样发作史,与进食、饮酒、药物或毒物、 精神因素等的关系。 2、观察有无腹痛、腹泻或便秘、头痛、眩晕等伴随症状。 3、评估腹部体征,如胃肠蠕动波、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部包块、肠鸣音、振水音等。 4、对于频繁、剧烈呕吐者,评估血压、尿量、皮肤弹性及有无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症状。 【护理措施】 1、患者呕吐时,给予身体支持和心理安抚。对于意识清醒者,扶住患者的前额或给予身体支撑,防 止因头晕、乏力、虚弱等发生跌倒;对于意识障碍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