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研究对象和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是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别差异。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1、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2、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二)研究方法上的

指导作用:1、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体差异,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2.教师指导地位,关键作用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

....,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

心内容

...。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主要体现为:

(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识和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习的进展因教学质量而变化。

(2)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进行,教学过程还要根据教师自身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以及教学媒体和环境情况而加以调节。

(3)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可概括为:

1.总论

2.学生与学习心理

3.教学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一、发展概况:四个时期(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文教育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四)完善时期: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我国: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一)新时代教育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育心理学为其提供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2、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学教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2、

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5、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第一本

...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

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学科心理学、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程序教学斯金纳和教学机器、信息论的思想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CAI、人本主义课程改革罗杰斯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

反思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合作性研究,

社会文化研究。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

第一本

...《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概括而论,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具体说来,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主要

有以下方面:

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过程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就在于它能弥补人们对学校教育过程理解的不足并且改正人们的误解。

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现代社会和教育的进步日益证明,教师不仅要懂得教材本身,还要懂得教学本身。教师关于有效教学和教育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因为,学校中的学和教,都是心理过程,懂得这种过程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发展有效学习的程序和方法,教师才能够形成用教师的专业方式处理教育问题的能力和专长。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一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心理学规律进行工作。学习教育心理学,可能帮助他们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和总结自己的经验,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新教师也可从中学到装腔作势积累的知识,也可自觉地吸取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经验,从而少走弯路,缩短摸索的过程。对于从事教育行政和学校领导工作的人们,也可以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检查、总结和指导工作,还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总结自己管理和领导学校工作的经验,从而不断提高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和领导水平。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教育心理学来自实践,又可指导实践,它与教育的经验互为基础。它代表了学校教育的那些能从实验、测验和观察证实的方面,实实在

在地是“学校教育的科学基础”。经验证明,学校教改和教研以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突破口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当然,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也需要广大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紧密结合,以达到不断充实和提高。教师是实践家,同时也应是理论家。理论只有被第一线教师直接掌握才能发挥最大功效,也才能被验证和发展。]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识记】P19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思想方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科学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辩证观、人性观和系统观。

(一)辩证观

辩证观主张从发展变化、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事物,反对经验论和机械论,提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多元辩证的、科学的认识路线。辩证观是一切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思想方法,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

(二)人性观

教育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对人性的探讨,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界定为人性之科学。但教育心理学研究应持什么样的人性观,迄今仍莫衷一是。因此,确立科学的人性观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论。

所谓人性观,是指对人(总体)的本质属性的根本观点。自从人类自身诞生以来,一刻也没有停止认识自身的探索。“人究竟是什

么?”迄今仍在争论。有人认为,人是生物实体其本质是生物性;有人认为,人是社会实体其本质是社会性;有人认为,人是智慧性动物其本质是意识性……。从某种角度看,上述观点都没有错,但都是从某一侧面去看待人性,难免管中窥豹。事实上,人是地球上最复杂的存在物,认识其本质应从不同角度去探讨。

1.从有机体发生的角度看人具有生物本性。

2.从有机体发展的角度看人具有社会本性。

3.从人与其它生物的根本区别看人具有意识性。

(三)系统观

系统观是现代科学的思想方法论的结晶,它的根本观点是认为,宇宙万事万物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个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系统是指结构上与功能上具有相互联系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从系统观出发去研究复杂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就是要从教育情境中主体心理结构与功能等多方面去认识它。通过揭示研究对象心理系统(结构)的要素(成分),并了解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成分与心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认识主体心理结构;通过研究主体心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认识主体心理系统的功能。因此,我们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时,应该从教育系统的整体出发,上下联系,全方位探讨主体心理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教育心理学研究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即根据

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与机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客观性原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二)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应能促进被试心理的良性发展,这是所有关于人的心理学研究中都应遵从的一个基本伦理道德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其应用学科性质决定的。遵循这一原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从教育情境,尤其是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心理问题。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即研究重点由基础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倾斜。因而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把应用研究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变量

心理现象是由客观刺激所引起的,并通过个体内部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并表现在行为中。因而,考察心理现象,就可以从客观刺激,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这三者又分别被称为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由于刺激变量和反应变量从性质上可以看作一类,所以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实际上主要有两类基本变量,即自变量和因变量。

(一)自变量

自变量即刺激变量,是研究者在研究中要操纵、改变,以影响被

试行为的那些因素。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自变量的来源既多又广,主

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外部刺激。它是来源于机体之外的刺激,包括物理刺激和社会性刺激。外部刺激是心理学研究中自变量的重要来源。

2.被试固有特性(如性别、年龄、智力等)。这些特点是被试在研究前已有的,不容易改变,将被试的这些特点作为研究中的自变量时,通常按某种标准对被试进行分类以获得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3.被试的暂时特性。它是由研究者操纵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并影响到被试的行为的中介心理变量,如动机、疲劳等因素。

4.环境变量。实验的各种环境也可以成为实验者感兴趣的实验因素而加以操纵。

自变量具有不同的水平。此外,自变量也可分为数量的和分类的两种形式。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对写作的影响,自变量课外阅读量就是一个数量的,而性别、学生的家庭背景等就是分类的自变量。

(二)因变量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变化,是研究者观测或测量的行为变量。因变量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应该是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被观察、测量和转化成数据进行处理的。在教育心理学实验中,选取因变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变化应最为敏感。在研究中,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种,一是高限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简单,学生的成绩之间没有差别。另一类是底限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太

难,学生的成绩之间也没有差别。

2.因变量应可靠,能得出稳定一致的结果,即具有一定的信度。

3.因变量要能反映出所需测量的内容,即因变量应具有一定的效度。

4.在因变量的选取中,应选择在观测和数据转换中最容易、最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变量作因变量。

(三)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研究中除自变量外还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而又不是研究者选择的或不易把握而将其排除在研究之外的因素。由于无关变量会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从而妨碍研究者对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关系的探讨,因而在研究中应对无关变量加以识别和控制。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具体方法

从总体上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一类是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又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两种方法。描述性的研究方法是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特定情景的事实与关系进行详细的描述。实验性的研究方法是在控制严格的实验条件下,操纵教育教学情景中的一些变量而研究其效应的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方法

常见的描述性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教育教学过程并记录下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的方法。观察

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2.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内部心理、外显行为等资料。调查法的途径与方法很多,如通过面谈的方式了解被调查者的情况,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平时在家的情况,通过作品(如教师的评定,学生的作业,日记,诗歌,作文,成果等)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分析。调查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问卷法(Questionnaire method)。

3.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对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有时也与纵向的追踪研究相结合,系统记载被试某些心理活动的发展状况,某些教学心理问题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特例研究,如对超常儿童、特殊才能儿童、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及品德不良儿童等。

(二)实验性研究方法

实验性研究方法是指实验者有意控制某些因素,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现象的方法。

实验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专门的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仪器进行心理实验,通过实验获得人的心理现象的某些科学依据。其主要优点在于它的控制比较严格,所获得的数据的可重复性高,数据比较可靠,结论能经受考验。但实验室实验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把教育情境中的很多心理现象都进行了简化,人为性较明显,研究结果的实际推广应用价值有限,因而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大量采用的则是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指在教育实际中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方法。自然实验法兼具观察法和实验法的长处,既能较好地反映教育实际的情况,又可对变量进行一定的控制,使研究达到一定精确程度。教育心理学自然实验的基本组织形式有三种。

1.单组实验形式。它是指同一组被试先后两次接受不同实验因素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其它条件的恒定,然后对实验因素产生的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2.等组实验形式。根据实验条件,将被试随机分成条件相同的组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等组实验的要点在于保证各实验组的同质。

3.循环组实验形式。它是单组和等组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各实验因素在各组中轮流施行。由于采用循环的形式,各组条件可不必完全相同,同一时间内各组分别接受不同实验因素的影响,比较实验结果后,再进行下一轮的循环实验,结果比较。这种形式兼具前两种形式的优点,但组织运用的难度较大,实验较为复杂。

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

要取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就必须注意研究的科学性。要保证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首先要做到研究程序的规范化。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程序的规范化

科学是以系统、组织、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知识体系。对科学知识而言,正确的研究方法是其发展的关

键问题。而这首先就必须从思路上明确进行这类研究的科学范式,否则就可能使研究不完整。一个完整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式,要涉及下面一系列内容:

1.理论探讨。理论是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原理,它的功能就在于能够解释已有的知识和预测未来的知识。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都要从已有的理论出发,验证或推翻它们。如果课题缺乏相应的理论探讨,没有理论基础的课题研究则难以站住脚。

2.课题选择。课题选择实际上是确定研究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好的课题应该是既有理论贡献,又能解决实际问题。在选择具体的研究课题时既要考虑到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又要考虑到其理论价值。课题的选择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对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用逐步加以收缩的方式来确定研究课题;二是从文献、前人或自己的已有研究中寻找新的课题。

3.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查阅。这个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对所确定的课题进行一定的文献研究,可使我们掌握目前这方面研究的状况、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使课题更加明确,还可从别人的研究中获得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4.提出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事先做出的预测,它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可检验的预测。提出具体的研究课题之后,必须依据理论预期,提出研究假设,这是科学研究区别于日常工作的关键之点。

5.研究计划的制定。研究计划的制定包括:(1)确定自己的研

究是属于开创性的,还是发现已有研究中的不足而提出进一步的研究,研究计划的制定可使研究工作有章可循。(2)选择适当的研究变量,包括对自变量、因变量的选取和无关变量的控制,具体做法可参考本节有关变量部分的内容。(3)考虑用什么方法来测定它在自变量作用下的变化。(4)研究材料的编制和指标的确定。

6.研究方法和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是服务于我们的研究任务的,因而应该根据研究任务的具体性质、特点来确定相应的方法与选择相应的被试。

7.研究的具体实施。这是确保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最后得出可靠结果的最直接的保障。研究步骤、计划不好或程序上有问题,程序的实施中控制不好,均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研究结果。

8.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经过实验所获得的材料还是原始的资料,只有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才能真正揭示材料的意义。

9.研究结果的检验。研究结果出来以后就存在与现有理论和心理现象之间是否相符的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检验或验证。

10.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既是对研究工作的概括总结,也是展示研究成果和进行交流及完善研究的需要。一份规范的研究报告包括:(1)总标题,(2)摘要和关键词,(3)前言,(4)研究方法,包括被试选择、仪器设备及资料使用、具体方法和研究步骤等,(5)结果与讨论:包括兩个方面,一是整理、统计、分析、解释研究结果获得的资料;二是对研究中关键问题、新的方法手段、新结论的获得、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归因分析。(6)结论:结论是对研究获得的结

果进行理论概括、浓缩和提炼,切忌简单重复结果讨论的内容。(7)参考文献和附录,(8)致谢:对本人完成研究工作有直接或间接支持作用的个人或单位表示谢意。

总体而言,在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中,一般都应包含上述十个方面的操作程序。如果一个研究缺乏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程序,那么这个研究就有可能是不完整的,得出的结论也可能是不正确的甚至完全错误的。因此,明确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后,还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步骤进行实实在在的研究工作,须知科学研究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二)判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有效性

要保证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还必须学会评价所进行的研究是否有效,这一般通过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处理来判定,具体评判步骤如下:

1.研究中被试的分组是否做到了随机同质。如果随机化不好,各组被试不同质,差别很大,那么因变量的变化有很大一部分就可归于这种随机误差的影响。

2.无关变量是否得到了有效的鉴别与控制。控制无关变量的目的是保证实验效应均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不控制好无关变量,就难以确定实验效应的来源。

3.研究过程是否做到了有效合理的控制。研究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研究计划进行的,对研究过程的控制程度不好,也会影响到实验效应的获得。

4.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处理是否做到了客观可靠。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处理,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推导。因而必须要确保对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即客观可靠。

5.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是否具有可代表性与重复性。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重复性,反映了研究各个方面的状况,可重复性好,代表性强,表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高,有效性强。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了解识记】P35

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也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历史上许多教育家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和理论。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如孔子、孟子、苟子等在论述教育问题时都有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观点。在西方 , 欧洲近代的教育家夸美纽斯 (https://www.doczj.com/doc/758223887.html,enius) 、裴斯泰洛齐 (J.Pertalozzi) 都重视在教育中运用心理学 , 把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的基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估计到学生的年龄,应该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应该有目的地去发展儿童的才能,并且在他的《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许多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原理与原则。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经训练过教师,其训练教师的主要方法就是把心理学和教育联系起来。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是德国的赫尔巴特 (J.F.Herbart) 。他在 1906 年出版的《普通教

育学》,就是最早尝试把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一本书。

二、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一)教育心理学诞生的背景

1.教育心理学诞生的社会背景

(1)西方工业革命对教育的期待。

(2)城市化进程与教育发展。

(3)移民带来的教育问题。

2.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哲学背景

教育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科学都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它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离不开源远流长的哲学根基。纵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轨迹,对其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主要有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

(1)经验主义哲学对教育心理学产生的影响。

(2)理性主义对教育心理学产生的影响。

(3)实证主义对教育心理学产生的影响。

(4)实用主义对教育心理学产生的影响。

3.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心理科学背景

(1)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2)心理测量运动。

(3)儿童研究运动。

(4)冯特的科学心理学。

(5)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

(6)动物心理研究。

4.教育心理学诞生的科学背景——进化论

(二)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教育心理学的催产士

(1)詹姆士的教育心理学观点。

詹姆士是一位实用主义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心理学家。他对教育心

理学的主要贡献一方面是我们前面介绍的实用主义哲学,另一方面是

他1899年出版的《给教师的谈话》一书,詹姆士还将心理学引入教

育实践,使实验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强调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观念、

兴趣、价值等。《给教师的谈话》对心理学原理转化为教学原理起到

了推动作用,这为教育心理学的创立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这种氛围是

教育心理学诞生必不可少的条件。

(2)杜威的教育心理学观点。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主要影响在教育理论

方面,但他的教育理论中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内容。

杜威的一生致力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结合,始终把学校看作应用

心理学的实验室。他提倡教育心理化,是儿童研究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和领导者。杜威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主要包括:生长论(儿童发展观)、

“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课程和教材心理化、学习

心理、道德教育心理等。

杜威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几乎涉及到教学的每一

个方面,而且也在教育实践中大力宣传和推广教育心

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1874-1949),科学教育心理学的

开创者,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理学,但他无意像桑代克那样创建一门独立的教育心理学学科,也没有像桑代克那样提出一个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因此,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头衔最终归功于桑代克而不是杜威。

2.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创立【重点】

桑代克(E. L.Thorndike)是一个伟大的学习理论家、教育心理学家,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鼻祖。他于1903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 年又扩充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原因》。)被誉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倍受教育心理学家的推崇,美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R·E格林德(Robert E·Grinder)在《教育心理学的未来》(1989)中指出:“在桑代克(1913-1914)著名的三卷本《教育心理学》发表之后,教育心理学中的概念进展在随后的将近半个世纪中一直停留在这个高原阶段。”

(1)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和个体差异。桑代克著名的《教育心理学》(1913-1914)由三卷组成,分别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和《个别差异及其原因》。这构成了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2)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实证主义、人性论、联结论、试误说。

(3)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的原因。

在桑代克之前许多教育心理学家都对教育心理学进行了大量的

研究,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贡献。但为什么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立者是桑代克呢?

首先,桑代克为教育心理学明确设定了研究范围,勾画出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甚至5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基本没有超出桑代克确立的教育心理学的范围和框架。

第二,桑代克主张用实验和测量的方法来研究教育心理学,初步解决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

第三,桑代克积极地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到教育实际中来解决教育问题,使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价值受到重视。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重点】

教育心理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学习规律;另一条是在学校及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

(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注意与教材比较]

1. 初创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主要致力于建立独立的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

这一时期人们已认识到运用科学的心理学观点和方法能够解决

教育中的问题,但是其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原理去解释教育问题,研究方法也有机械主义和简单化倾向。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的教育心理学内容可以以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为代表。

1868 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

第一章_教育心理学概述(习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本章重点提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年(d)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d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c)。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a )。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6.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a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d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a)。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a )。 A.1879年 B.1897年 C.1789年 D.1798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b(b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c )。

教育心理学第一节知识要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本章的重点较少,以往的试题中涉及本章内容的基本是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较少有论述题。重点是: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理解。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

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

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两方面: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

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狭义上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

1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从学科范畴来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以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 从学科作用来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并以应用为主。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主体)的心理。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学与教实际上是对同一过程的不同理解,要知道教师该如何教,首先就要理解学生该怎样学,故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多选题)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试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及阶段特点。)一、作为独立学科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心理学化”的思想。 德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这个科学基础就是心理学。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他因此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此后,该书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认为教育心理学因教育需要而产生,其研究是以了解人性及改变人性从而实现教育目的为取向的。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世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 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24 年 D.1934 年 6.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 一撰写的(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1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 年 B.1897 年 C.1789 年 D.1798 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2
)。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C 【解析】 l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3.A 4.A 【解析】 桑代克的联结说、华生的习惯说、赫尔的内驱力递减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的联想一反射说、格式塔的完形说、勒温的场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认知一同化说等等。 5.D 【解析】 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 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6.C 7.D 8.D【解析】 l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都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9.D 10.D 【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因此,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11.D 【解析】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而非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 12.A 【解析】 维果茨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13.B l4.A l5.C 16.A 【解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杰列夫于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7.D 【解析】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和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18.D 【解析】 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以本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独立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19.C 【解析】 研究趋势:①在理论思想方面,外因论和机械论被逐渐克服。②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③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④在传统理论及课题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⑤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⑥分析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相结合。⑦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20.C 【解析】 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占优势。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21.D 【解析】 扩大教育内容不是教育心理学学科的任务。 22.D 【解析】 巴甫洛夫的联想~反射说,加里培林的学习活动。 23.B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 1、1903年,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题的专著出版了,它的作者是【 B 】P9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弗洛伊德 D.华生 2、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作者是以下哪一位心理学家【 C 】 A.埃里克森 B.皮亚杰 C.桑代克 D.斯金纳 3、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作者是【 B 】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弗洛伊德 D.华生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D 】P9 A.18世纪 B.19世纪 C.19世纪中叶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5、上世纪60年代初,由谁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 B 】P10 A.斯金纳 B.布鲁纳 C.皮亚杰 D.布卢姆 6、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以及【 A 】P11 A.社会文化研究 B.家庭环境研究 C.学校环境研究 D.班级气氛研究 7、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哪里引进的【 B 】P12 A.俄国 B.西方 C.日本 D.澳人利亚 8、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B 】P12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9、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C 】P10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0、学科心理学成为教育心理学组成部分是在【 B 】P10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1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众多,其中核心内容是【 B 】P5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1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涉及【 B 】P7-9 A.三大方面 B.四大方面 C.五大方面 D.六大方面 13、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C 】。P9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14、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C 】P10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 1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C 】。P4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课后答案学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考查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B.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2.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 A.赫尔巴特 B.霍普金斯 C.桑代克 D.卡普杰列夫 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的( ) A.《教育心理学》 B.《科学儿童心理学》 C.《实用教育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4.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桑代克——联结说 B.格式塔——场论 C.勒温——完形说 D.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 5.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6.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是( ) 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程序教学 7.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并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 A.巴普洛夫 B.奥苏伯尔 C.皮亚杰 D.桑代克 8.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科学,诞生于( )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后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9.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A.赫尔巴特 B.莫依曼 C.詹姆斯 D.桑代克 10.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 A.学生的学习兴趣 B.学习动机 C.教师的工作压力 D.教师的社会地位 11.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在学的研究方面担负的任务是( ) A.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 B.阐明学习的过程 C.阐明有效学习的环境 D.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 12.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C.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D.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13.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是( ) A.1879年 B.1903年 C.1907年 D.1913年 14.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时间是( )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15.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我国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心理学家是( ) A.廖世承 B.陈鹤琴 C.潘菽 D.朱智贤 16.《人是教育的对象》的作者是( ) A.乌申斯基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斯金纳 1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 ) A.研究心理现象 B.对心理进行测量 C.获取心理数据,区分心理高下 D.研究、揭示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等 18.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 A.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 B.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 C.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不明 D.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的技术不够到位 19.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的是( ) A.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使教育心理学有了一定的基础 B.在传统理论及课题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为研究者开阔了思路 C.已完全摆脱了其他学科的束缚,自成体系 D.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既注重质的研究也注重量的研究

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word.doc

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填空 1.古希腊时期,自柏拉图主张教学方法应重视(个别差异)、教 育目的在于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到亚里士多德主张(顺应本性)、(培养习惯)、(启发心智)的教育原则。 2.从道德教育看,在孔子的思想中,他所持有的(知,情,意 行)四者并重的理念,可视为最完整的德育心理思想。3.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这一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4.杜威是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三大领域的杰出学者。 二、名词解释 1.什么是专家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是具备科学的教学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 简答题 1.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欧洲有四位著名的学者,他们主要 的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是什么? 1.(1)裴斯塔洛奇:人性中包含原始性,社会性和道德性(2)爱 为教育的中心(3)在教学上强调使学生的头,心,手均衡发展。 2.赫尔巴特:(1)人类的心灵具有知情意三种功能(2)教育因道 德为先(3)重视儿童的兴趣(4)重视教学程序

3.福绿贝尔:(1)家庭是学校的基础(2)自由与创造是人类的天 性(3)重视团体社会化教育功能(4)重视儿童感知觉发展 4.莫依曼:(1)儿童身心发展与成人有差异(2)儿童发展的过程及其个性禀赋的差异(3)儿童学习与疲劳 2.社会性发展与成就动机取向下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特 点是什么? ○1儿童发展心理学逐渐迈向全人发展的轨道○2重视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因素○3成就学习,合作性研究学习 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教学应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有三个方面:(1)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2)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3)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三、分析题 1.假如你是你是一位班主任老师,班里有25名学生,请问:你对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性教育教学知识、特定内容的教育知识各自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认识?你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种知识?最不重要的又是哪一种知识?为什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情境下,有实施者创造或改变一些条件,以引起学生某些心理活动的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 3、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信息的载体。 5、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答:1)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时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2)普通心理学一般研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与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则针对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用以指导教育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等。 3、教育心理学为哪几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答: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特点、运用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执行、教学测量与评价 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答:1)提示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 2)建立系统的骄傲学理论,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5、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99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对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进行总结,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 三、论述题: 1、具体论述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答:第一、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二、教师。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教学风格等基本心理特性影响学与教过程。第三、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第四、教学媒体。它不仅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影响。 第五,教学情境。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既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且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2、联系实际说明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帮助教师用研究的方法来准确地分析和了解问题 2)帮助教师科学艺术地实施教学 3)帮助教师正确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4)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5)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1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试题及答案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教一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4.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6.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7.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 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二、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来体现的。 3.在宏观上,教一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_____等四种主要的变量。。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_____、预测和——的作用 5.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_____、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_____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6.教学环境包括_____和_____。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A.学生 B.教师 C.学习 D.教学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D) A.学生 B.教师 C.教学过程 D.学习过程 3.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B )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C ) A. 1877 年 B. 1879 年 C. 1903 年 D.1913 年 5.廖世承在(D )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6.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是( C) A.裴斯泰洛齐 B.卡普捷列夫 C.乌申斯基 D.维果斯基 7.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D )原则。 A.发展性 B.整体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C.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D.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9.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A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信息论 10.( C)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11.有人把(D )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A.访谈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12.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 B)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 20世纪80年代以后 13.教育心理学是(C )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A.自然科学 B.普通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理论心理学 14.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B )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大纲》 15.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是(C ) A.个案法 B.测验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产品分析法 16.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D) A.个案研究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17.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 A)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18.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A ) A.个案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19.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C ) A.观察法 B.测验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概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学与教相互作用形成系统。该系统包括: 五种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种活动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学习心理。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1968年乌申斯基出版《人事教育的对象》,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此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学习心理。行为主义占主要地位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 60年代掀起一股人本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9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6.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A.1879年 B.1897年 C.1789年 D.1798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A.学生B.教师C.学习D.教学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d ) A.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 3.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 b ) A.皮亚杰B.桑代克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c ) A.1877年B.1879年C.1903年 D.1913年 5.廖世承在( d )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6.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是( c.> A.裴斯泰洛齐B.卡普捷列夫c.乌申斯基D.雏果斯基 7.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 d )原则。 A.发展性B.整体性C.系统性D.教育性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英鸷心理学家布鲁纳等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胶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C.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D.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9.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a )思潮撅: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 10.( c )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 II.有人把( d )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A.访谈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观察法 12.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 b ) A.19世纪未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3.教育心理学是( c)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A.自然科学B.普通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理论心理学 14.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b )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大纲》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②教师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可概括为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模拟题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模拟题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性研究中。

教育心理学重点难点知识梳理——中公教育--第一章到第八章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心理学常考经典理论汇总 在历年の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理论大多来自西方,大部分考生在理解方面比较费力,所以考生在复习の过程中要注意复习の方法和策略。小编帮广大考生梳理了教育心理学中常考の经典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の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の基本需要提出の。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の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の需要、尊重の需要、自我实现の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の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の需要。 需要の出现遵循着层次排列の先后顺序,一般来讲,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の基础上才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の追求。如果一个人の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工作,以获得最基本の物质保障;在基本の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の尊重,如何自我实现等等。 二、奥苏贝尔の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の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の内容。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の需要,要求掌握知识の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の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の和稳定の动机。由于需要の满足(知识の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の,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の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の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时起,成为成就动机の组成部分。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把成就作为赢得地位与自尊心の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の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の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の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の学习成绩,目の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三、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の愈好,取得の效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的交叉学科,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主体)的心理 (1)从研究层面来看,可以从三个层面对教与学的主体的心理进行研究:客观描述主体心理活动的现象;揭示主体心理活动的运行机制和规律;为促进主体(尤其是学生)有效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及主体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方法指导。 (2)从研究领域来看,学校教与学情境中的心理现象主要指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教育社会心理。(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20C20y以前) 瑞士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 1868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03美国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c20y-50y末) 20c20y-30y,西方教育学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并将学科心理学纳入到自己的内容中;20c40y,弗洛伊德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20c50y,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也相应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三、成熟时期(20c60y-70y末) 20c60y初,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20c60y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20c70y,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加涅对人类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计算机辅助教学(CIA)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四、完善时期(20c80y以后) 1994年,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成果:(1)主动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出控制;(2)反思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3)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学习;(4)社会文化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史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情感展开系统的实验研究。这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冯特因此也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原理》 科学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1)科学在今天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形式,是从事新知识生产的人们的活动领域。 2)科学是人类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成果,它表现为发展着的知识系统,是借助于相应的认识手段和方式生产出来的。 3)科学活动离不开独特的物质手段,但在本质上是精神的、智力的活动。 4)科学活动组成一种社会体制,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 冯特于1879年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之后,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的科学,具有科学活动的可观察性、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的一般特征。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与人格}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人格(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一、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认知、情绪情感与意志这三个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知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基础,只有正确与深刻的认知,才能产生强烈的情绪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正所谓“知之深,则爱之切”;情绪情感和意志又会影响认知活动的发展,因为情绪情感和意志既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过滤和动力的作用,同时又是衡量人的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样,情绪情感也会对意志产生推动作用,而意志又有利于情绪情感的丰富和升华。 二、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品质和特征的总和。 性格是人格心理特征中的核心,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心理现象虽然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但它们是密切联系的。人格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在对客观现实的认知、对外界事物的情绪情感体验及对客观事物积极改造的意志活动中,人的能力、性格、信念、世界观等逐渐形成;已形成的人格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使人的各种心理过程总带有个人的色彩。事实上,心理过程中体现着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也影响着心理过程,二者是心里现象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借助于一定的仪器,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严格控制条件是指: (1) 严格控制试验情景,尽量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2)根据实验条件,按科学方法选取被试 (3)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之以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