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区域空间结构

浙江省区域空间结构

浙江省区域空间结构
浙江省区域空间结构

新时期浙江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陈健

【摘要】: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状况对区域经济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空间结

构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区域系统以及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其空间布局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探究浙江省过去二十年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不仅是对过去浙江省空间布局的一种总结,更是对未来浙江省空间结构演变方向的指导和前瞻。基于此,本文分别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1989-2009年期间浙江省的经济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客观真实的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浙江省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而能够指导未来空间布局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的梳理,了解了当前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运用定性的方法总体探讨了从七五时期以来浙江省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接着运用定量的方法,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新时期浙江省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作了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发现:从1989年代至今,浙江省空间结构历经了极核的增长(点的形成)—极核区及发展轴的成长(线的形成)—网络状经济区的发展(面的形成)的过程,目前,浙江省空间已呈现出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通过对浙江省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增长、交通通讯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政策与规划引导是影响空间结构演化的五大因素。据此,笔者认为未来浙江省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将会随着交通路线的发展方向而不断的拓展。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中,指标选取上的不恰当也会导致结果上的误差和偏离。对此,本文选取了反映各县域地理单元经济总量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取人均水平,以此作为研究所使用的

指标。

一、对区域空集中与分散的影响

1.信息化促进了空间

的分散。信息化社会中,产业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其以信息科技为手段,让传统成熟的工业经济所潜藏的生产力得以再次充分发挥,并因此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的范畴与动态,创造了全球经济。这样的生产环境除了使资金、技术和勞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移动能力持续增强外,同时也让工业生产区位的自由度越來越大,从而使得地方工业布局以及国际勞动分工的格局再次发生变化,故Scott (1990) 认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有助于产业经济空间的分散。

2. 信息化促进

了空间的集中。有学者认为由于创新的规模效应、地理邻近性(geographic proximity) 和产业功能互动,许多以高级信息经济为基础的行业如金融、娱樂、通讯、医療等,特别是一些掌握高科技生产技术和设备的中小型企业,似乎有越來越有集中的发展,加上许多企业厂商普遍采用实时生产制度(just-in-time production) 或零仓储技术,因而使工业群聚集中的现象又被重新注意。关于这种群聚现象,Porter (l990) 认为是某一特定经济領域内,互相聯系的产业以及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企业和生产组织的集合。而Jaeger and Ernste (1989) 则认为信息技术对空间集中的影响,并因而导致区域差異的增加,已是一种明显而不

可挡的趋势。

3. 信息化既带來了分散也促进了集中。关于信息化社会中

产业的空间集散,Carlor and Huib (1989) 等提出了另外的看法。彼等认为经济活动在地表上的分散和集中,事实上是同步进行的。他们指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新信息技术) 是否进一步促进了集中的趋势并增加了区域差異,或者是它们导致一个更分散的与平衡的区域结构的争論,都只是一个片面。

二、对都市区域空间的影响

过去人類在地表活动

中那种区域属性显著的「地方空间」(space of place) 正逐渐被一种崭新的、非

区城性的「流动的空间」(space of flow) 所取代。

1.中心都市的功能增强,

2. 都市体系日益受制于具有强大电信通讯基础设施的

都市,3. 通过通讯业和信息业之间的交互吸引结合所创造出的高强度大规模之服务,将使得「核心」或「边缘」都市的差異更为突出。

空间区域

空间的维数

维度(又称维数)是数学中独立参数的数目。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内,指独立

的时空坐标的数目。

我们所居于的时空有四个维(3个空间轴和1个时间轴)。我们周围的空间有3个维(上下,前后,左右)。我们可以往上下、东南西北移动,其他方向的移动只需用3个三维空间轴来表示。向下移就等于负方向地向上移,向西北移就只是向西和向北移的混合。

时间是第四维,与三个空间维不同的是,它只有一个,且只能往一方向前进。

有些理论预言我们所居于的宇宙实际上有更多的维度(通常10,11 或26 个)。但是这些附加的维度所量度的是次原子大小的的宇宙。(请参看弦论)维度是理论模型,在非经典物理学中这点更为明显。所以我们不用计较宇宙的维数是多少,只要方便描述就行了。

在数学上,通俗地说,维数是这样一个正整数,在一个空间中要定出一个点所需要的最少的数字的个数,而且用这么多个数字也能而且只能定出一个该空间的点。

空间区域

n维空间里个一个点集合N叫做一个区域,是指它具有连通性,也就是说N里面的任何两个点,都能用一条完全含于N的简单闭折线连起来。往细了说还有开域,闭域等。

平面直线划分平面所成的区域个数

平面就是二维空间,直线是一维空间。在初等几何里平面上的直线有两种关系:相交和平行。题目所研究的是平面n条直线将平面划分成的区域(不包括零维空间,即点)的块数fn的计算。

1、平面上有n条直线,并且它们没有互相平行的,也没有哪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换一句话说,就是:任二相交,任三不共点)。那么他们将空间划分成fn=n(n+1)/2+1块区域。这个极容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0时是成立的,假设在n=k时也成立,那么就是说fk=k(k+1)/2+1,现在再多一条直线,它与原来的k条直线都相交,而且不通过原来那些直线的交点,那么这条直线就被分成了(k+1)段,每一段都将空间的区域多划分出了一块,所以fk+1=k(k+1)/2+1+k+1=(k+1)(k+2)/2+1所以公式对于n=k+1也是成立的。综合起来就有对所有的自然数n,公式都成立,证完。

2、平面上有n条直线,他们中有超过2条直线相交于一个点,也有互相平行的直线存在

这个时候情况稍微复杂一点:先约定两的名词:1、p结,就是一个点,有p条直

线通过它。2、q行(xing),是这样的q条直线:它们互相平行。

现在有两条定理:

(1)每一个p结,都使平面的区域损失P=p(p+1)/2+1-2p块。

(2)每一个q行,都使平面的区域损失Q=q(q+1)/2-q块。

注意:这里说的损失,是相对于n条直线,它们没有互相平行的,也没有哪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这种情况来说的。例如:面上有n条直线,它们中有1个p结,有1个q行,则它们将把平面划分成n(n+1)/2+1-(p(p+1)/2+1-2p)-(q(q+1)/2+1-q)块。如果有很多结,分别是p1结,p2结,……pm结,则用n(n+1)/2+1分别减去它们对应损失的区域块数,有行也是同理。

上面两个定理的证明很容易:直接单纯考虑平面上的p条相交于一点的直线可以得到(1),又单纯考虑平面上q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可以得到(2)。在此不再作出。这个

简单的结果是由l0i(Baidu ID)得到。

2.如果不是直线划分平面,而是平面划分三维空间,那么情况会更加复杂,或

者说更加一般的是:用n-1维空间去划分n维空间而得到的n维区域的个数,那么情况是相当复杂的,刚才只不过是得到了n=2的情况而已。

3.1、增长极理论

概括增长极理论,主要有下述的三个基本经济概念构成。

(1)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

所谓主导产业是指那些比较新兴,具有先进技术水平,能够为区域发展和增长创造良好条件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具有对本部门的产品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其市场是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并与其他部门有很强的工业内部联系等特点。类似地,分析地区工业间的投入—产出表,可以推导出每一个工业集团在生产过程的前后联系。在主导产业部门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大型企业,称之为“龙头企业”,它可以是一个工厂,也可以使由几个企业的核心机构组成的综合体。在区域的中心地体系中的某些重要地点配置这样的“龙头”企业,就会形成相应的增长极核中心。

(2)极化效应与聚集经济

主导产业部门的“龙头企业”或它们的综合体一旦配置在某一地区,其迅速的增长将导致聚集经济优势的形成,从而使围绕在原布局点周围的其它经济活动产生计划现象。所谓极化是指迅速增长的主导企业引起其它经济活动趋向于增长极核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出现三种主要聚集经济类型,即:企业聚集经济、区域聚集经济和城市化聚集经济。在一定的范围内,由于经济活动集中到少数点上,从而也导致资源向这些点流动,这就使经济极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地理上的极化,而且由于在这些点上存在聚集经济的优势,所以当这些点上早期吸引力消失之后,他们依然可以继续繁荣下去。然而,计划效应也是有限度的。因为在增长点发展过程的某些阶段,规模较大的非经济性可能超过聚集经济带来的利益,诸如公共服务成本的增加,工资和地租价格的上涨以及过度拥堵造成的费用,这些非经济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响工业的增长。

(3)扩散效应

所谓扩散效应就是在一段的时间内,增长极核的推动力不断地向周围地区发散。

作为政策工具的增长极理论近年来已经为人们广为接受,其中扩散效应起了很大

的作用。

2、梯度开发理论

该理论是制定国家或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基本理论之一,由中国学者夏禹龙等根据国外适应论变异而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为争取早日实现现代化,极力推崇“起飞”理论,即尽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使经济起飞,迎头赶上发达国家。但实践表明由于脱离国情,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后再次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步骤不可超越,而应适应发展中国家的薄弱的基础,首先采用“中间技术”,甚至发展“传统技术”,再逐步过渡到先进技术。夏禹龙等结合中国国情,反对“一刀切”地搬用“中间技术”。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技术梯度,即“先进技术”地区、“中间技术”地区和“传统技术”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应该承认历史形成的技术梯度,让有一些有条件地区首先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中间技术”地带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加速转移,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梯度理论是一种静态区位理论,它力图将地区的经济发展固定在特设的阶段之上,使“先进技术”地区永远“先进”,“传统技术”地区永远“传统”;在确定区域生产布局重点时,往往只注重现状发展基础,只注意发挥发达地区的现实又是,忽略了待开发地区的潜在优势,致使在区域经济开发中一方面加大了地域经济开发差异程度,另一方面影响了整个国家地域经济的开发速度。鉴于上述弊端,近年来梯度开发理论正由静态区位理论发展为动态区位理论,其中最有权威的是迈达尔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生产分布上必然产生两种趋势,即生产向某些地区集中的极化趋势和生产向广大地区分散的扩散的趋势;前者极化效应支配,后者为滴流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一原理,处在高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在于预防经济结构老化,行之有效办法是不断创新,建立新行业、新企业、创造新产品,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处在低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应该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或外溢出来的产业,发展地区经济,并尽量争取外援,从最低的发展梯度向上攀登,进入先进行列。

3、跳跃发展理论

该理论是在国家或者大地区经济开发中,不考虑各地区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开发理论。该理论也是为制定国家或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基本理论之一。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它与梯度开发理论战略相对应。其特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动态过程,一些原来位居最高发展阶梯的地区经济能逐渐衰败;另一些原来处于较低发展阶梯的地区经济能后来居上,成为最发达地区。每个时期地域经济开发重点不是依据现状顺序,而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与可能条件而决定。区域经济的开发不仅仅首先加强发达地区,而逐步过渡到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且可以跳过发达和次发达地区直接在不发达的地区进行开发。语气相类似的还有“大推进理论”。这一理论把资本看作是对经济增长和的经济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实质上它是增长极滴流作用的深化与应用。在比较落后的地区,政府为了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适当的外围地区重点投资,促进区域开发的资本形成,兴建新的成长中心。跳跃发展建立在现代交通流、信息流、资本流基础上的群集区域成长中心。

4、货运中转理论

梅尔曾于1962年提出这一理论,他认为城市是由一个交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而运输和通信则为人类交互作用的主要媒介,城市的发展或扩张主要导源于交通

网络为人们提供的方便。库利(Curry)则把概括为货运中转理论。即“人口与财富有汇聚于交通中转点的趋势”。

大宗商品出口理论。蒂波特(Tiebout)认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区位的形成,开始于该区域发现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矿产)或自然条件,特别适合于生产某种出口商品。按照他的理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方式是一种高度外向型的发展方式,而且是以初级外向型(outward-looking)经济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发展方式转变为次级外向型(secondary-outward-looking)的发展方式,即以加工工业产品为主、以代替原来的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方针。但不管怎么说,出口加工业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工业区位的特点。

5、外部经济理论

缪尔达尔1957年著作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赫希曼1958年著作《经济发展的战略》认为:各个不同地区在经济结构方面的特点使得它们彼此不可分开。

因此,发展中国家工业区位的形成是与其“外部经济”有密切关系的,“外部经济”是某个特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用“外部经济”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区位的形成,是一种强调以一个区域为主,其他区域为辅的区域间经济联系的分析方法。

6、区域比较利益理论

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各经济区内部的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是工业区形成的决定性要素。由于地区专门化的发展,地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就要加强。所以,这种理论绝不是把某个特定地区的工业配置看成是这个地区经济结构的产物,而是把它和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贸易联系起来考虑的工业配置。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在全国经济区的对比中,甚至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进行比较,发现本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并据此提出本区的工业配置决策。

7、自由入口理论(市场区再分配理论)

1976年,吉(Gee)研究了市场区,并提出了自由入口理论。即在企业可以自由迁入或迁出的情况下,将新企业配置于距老企业市场区边界点1/3距离处,并以老企业销售价格出售其产品,新企业就可以获得最大利润。

由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是区域经济运行系统的重要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产业结构也是一种空间结构形态),本书借鉴产业结构的研究进程,在对已有研究理论的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揭示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为目标,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中所形成的结构的要素、特点、属性、模式和功能,根据笔者的理解,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实质性内容。

第二,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主要分析了解各种因素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和机理,它们的内在运行方式,还要明确这些因素是怎么相互作用又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包括若干因素的作用方式、途径、作用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

第三,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主要是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内涵,明确区域经

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必要性、难点、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机理。第四,以产业集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集群现象为对象,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要素、类型、演变模式和演变阶段,揭示了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

第五,以区域经济板块这种经济空间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整合,特别是对一些区域中心城市中的经济板块的形成和整合进行了重点研究。第六,以依托交通干线的带状城市联合体这种经济活动空间轴状聚集现象为对象,结合“点一轴”系统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以交通干线为依托的带状城市联合体“点一轴”空间结构的要素、形成条件和功能。

第七,以城市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群聚现象为对象,从宏观的角度,运用一些实例深入地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内涵、特点、模式、发展阶段和形成机制,揭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之一,这一理论既是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写制定的基础和前提之一。笔者深知,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尚有相当大的难度,国内同类专著也不是很多,要完成有特色的专著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这本书里展现给读者的是笔者这几年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不足之处甚至是错误在所难免,谨请同行专家予以批评指正,以促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个更大的进展。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这些文献对笔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对直接引用的文献都尽可能地一一注明出处,对参阅的文献在文末也都逐一列出。

作者简介

聂华林,陕西泾阳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所长;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专家、国

家“985工程”建设项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副主任、首席专家;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政策研究员、甘肃省专家咨询顾问团经济组成员;甘肃省管理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灰色系统研究会理事长;多个地方政府的经济顾问或科技顾问,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等。

聂华林教授长期从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和发展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成果显著,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地方重要项目20多项,其中所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其中间成果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1999),最终成果专著《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政府奖一等奖(2001);同时还多次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政府奖一、二、三等奖(1995、1997、1999)等奖项。已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还进入了省级政府决策,或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经济决策参考”选摘或被国内重要网站收录,供各级领导和学术界参阅。正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4-ZD018),已取得了一部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经济决策参考”已多次选摘,在《改革》等重要学术期刊已发表部分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区域空间结构

由于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技术特点及由此而决定的区位特征存在差异,所以它们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比如,工业、商业等表现为点状,交通、通讯等则表现为线状,农业多表现为面状。这些具有不同特质或经济意义的点、线、面依据其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空间位置关系,相互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有特定功能的区域空间结构。一般地,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一般地,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的组织在空间上因有集聚的要求往往呈现出点状,于是就形成了相应的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点等。由于这些点在空间上往往是同位的,因而引起区域内的人口和社会活动也向它们的集聚地集中。集相关经济活动、社会活动

和人口于同一个地方的城市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并且成为区域空间结构中的重要的点。

可见,点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规模有大小之分,相应地,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也有规模等级之分。区域内各种规模不等的点相互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点的等级体系。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线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线包括了交通线(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组成),通讯线(由各种通讯设施组成),能源供给线(由各种能源设施组成),给排水线(由各种水利设施组成),还有由一定数量的城镇作线状分布所形成的线。由城镇所组成的线是区域空间结构中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称之为轴线。线可以根据组成要素的数量、密度、质量及重要性等分成不同的等级。同类但不同等级的线之间往往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它们相互连接,相互补充,共同完成某一种经济活动。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是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网络是连接空间结构中点与线的载体,网络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使连接起来的点和线产生出单个点或线所不能完成的功能。网络可以分为单一性网络和综合性网络。前者是由单一性质的点与线组成,如交通网络、通讯网络、能源供给网络等。后者是由不同性质的点与线组成。正是由于网络的存在,才可能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是由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最常见的有,农业空间分布所呈现的域面,各种市场所形成的域面,城市经济辐射力所形成的域面。另外,其它经济活动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作较密集的连续分布,也可看作是域面。

由上述分析可知,点、线、网络和域面不是简单的空间形态,它们具有特定的经济内涵和相应的功能。区域空间结构就是由各种点、线、网络和域面相互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有学者对点、线、域面之间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有7种组合模式。“点一点”构成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点一线”构成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点—面”构成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线—线”构成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网络设施系统。“线—面”组成产业区域系统。

“面—面”组成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如经济区、经济地带。“点—线—面”就构成了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现网络化系统。”

由于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技术特点及由此而决定的区位特征存在差异,所以它们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比如,工业、商业等表现为点状,交通、通讯等则表现为线状,农业多表现为面状。这些具有不同特质或经济意义的点、线、面依据其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空间位置关系,相互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有特定功能的区域空间结构。一般地,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

一般地,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的组织在空间上因有集聚的要求往往呈现出点状,于是就形成了相应的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点等。由于这些点在空间上往往是同位的,因而引起区域内的人口和社会活动也向它们的集聚地集中。集相关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人口于同一个地方的城市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并且成为区域空间结构中的重要的

点。可见,点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规模有大小之分,相应地,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也有规模等级之分。区域内各种规模不等的点相互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点的等级体系。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线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线包括了交通线(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组成),通讯线(由各种通讯设施组成),能源供给线(由各种能源设施组成),给排水线(由各种水利设施组成),还有由一定数量的城镇作线状分布所形成的线。由城镇所组成的线是区域空间结构中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称之为轴线。线可以根据组成要素的数量、密度、质量及重要性等分成不同的等级。同类但不同等级的线之间往往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它们相互连接,相互补充,共同完成某一种经济活动。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是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网络是连接空间结构中点与线的载体,网络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使连接起来的点和线产生出单个点或线所不能完成的功能。网络可以分为单一性网络和综合性网络。前者是由单一性质的点与线组成,如交通网络、通讯网络、能源供给网络等。后者是由不同性质的点与线组成。正是由于网络的存在,才可能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是由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面状分

布状态。最常见的有,农业空间分布所呈现的域面,各种市场所形成的域面,城市经济辐射力所形成的域面。另外,其它经济活动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作较密集的连续分布,也可看作是域面。

由上述分析可知,点、线、网络和域面不是简单的空间形态,它们具有特定的经济内涵和相应的功能。区域空间结构就是由各种点、线、网络和域面相互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有学者对点、线、域面之间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有7种组合模式。“点一点”构成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点一线”构成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点—面”构成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线—线”构成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网络设施系统。“线—面”组成产业区域系统。“面—面”组成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如经济区、经济地带。“点—线—面”就构成了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城市功能 一。城市功能演变 1.以老城为主体的城市功能 ①对外交通:两省交界的地理位置赋予城市独特的对外交通功能。 ②政治:政治功能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商贸:随着权力对经济社会资源配置能力的逐渐削弱和市场对资源配置能力的逐渐增强,经济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后决定因素。 ④文化:在历史上韩城为人才荟萃之地,士风醇茂之区,胜迹文史之乡,世人皆称韩城为“文史之乡” 。 总结:韩城城市上千年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以老城为载体的总体布局特征。因此老城的功能既是城市的主导功能,即老城是城市的对外交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以新城为主体的城市功能 ①对外交通:韩城至北京的直达列车的开通以及西禹高速公路在韩城新城区下县口的设置, 缩短了韩城与北京、西安的时空距离, 也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②居住:随着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以高层、小高层为主的房地产业迅速兴起,居住功能成为韩城市中心城区的主导功能。 ③行政办公:目前韩城市形成了自龙门大街到桢州大街之间,沿太史大街两侧长达 1800余米的公共服务设施带。 ④文化教育 ⑤能源工业:象山区目前分布有韩成矿区局的煤炭工业采掘点——象山矿。

总结:由于老城区的对外交通、行政、商业、文化教育等功能被大量置换到新城, 而新城地势较高,环境更为优越,使得老城与城市主导功能脱离。 二。城市功能存在的问题 1.旅游功能的忽略 ①老城并未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旅游发展动力不足。 ②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 *旅游形象不鲜明,忽略利用老城的文化旅游价值 *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 *旅游产品单一,参与性弱。 *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 *旅游经营方式僵化、参与性差。 *旅游也未能带动城市新兴产业及辅助产业。 ③大环境的影响 *交通因素:韩城的铁路客运发展滞后,车速过慢,与其他各城市通行时间过长, 极大的影响了城市的旅游功能。 *技术因素:由于历年来古城研究成果数量少,导致城市特色不明显、旅游发展缓慢的现象。 总结:韩城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旅游功能。依托老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 以及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便捷的交通联系与技术服务支持是未来韩城城市发展的重点。 2.商业、娱乐功能滞后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郑州市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分析(知识分析)

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现状问题分析 [摘要] 以重庆主城区为研究区域,根据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的发展与现状,分析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特点,结合重庆地形,经济发展特点,人口分布,政策等方面,了解重庆各主城区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高速发展的重庆出现“城市蔓延”现象,城市问题突显;不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制约工业的发展;主城区空间结构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非农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时还受到地形、交通、政府政策及人们环保意识提高的影响。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是城区空间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analysis [Abstract] To chongqing city as the research area, according to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chongqing terrain,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policy, understand the city of chongqing func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appear " urban sprawl" phenomenon, urban problems serious; of the urban space structure unreasonable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of urban space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is the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affected by the terrain, transportation, government policy and the peop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improve influence. In general,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 of the leading factor. [Keywords]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Influence factors 引言: 重庆主城区作为重庆经济文化政治的核心区域,在重庆整体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高速发展的重庆,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一些因城市发展过快,空间结构不合理等造成的城市问题。所以,研究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现状问题对于重庆整体的长远发展十分必要,只有找到现状问题所在,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 一重庆市主城区空间结构现状特征及问题 (一)主城区空间结构现状概况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一、中国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 (一)城镇分布东密西疏 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1.城市网密度 从1985年全国城市网密度看(表8-1),台湾省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区,每万平方公里有5个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等省、市,是我国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区,城市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广东(包括港、澳地区)、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宁夏、北京等11省、市、区城市网密度居中,达每万平方公里0.5个城市以上;广西、陕西、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城市网密度较低,在每万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间;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城市网密度最疏,每万平方公里还不到0.1座城市。采用中位数法将各省区城市网密度分为四级并绘成“中国城市网密度示意图(1985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镇体系的城市网分布表现为西疏东密,城市网密度从东向西逐渐递减(除河北、北京地区为低谷外)的规律(图8-1)。 2.镇网密度 从全国镇网密度看,就省区而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表8-1)。位居东部沿海地带的上海、浙江、山东三省、市,是我国镇网密度最高的省区,每万平方公里镇数均在40以上;其次是中部地带的山西、湖北、湖南等省区,镇网密度也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20个镇以上;再次是辽宁、江苏、广东(包括港、澳地区)、台湾、福建等沿海省区和陕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等中部地带 省区(它们多为“三线”重点建设地区),镇网密度在每万平方公里10—20个镇之间;其它省区镇网密度最低,一般均在每万平方公里10个镇以下。 从局部地域看,这种差异更大。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苏州市域,平均每24.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镇;而苏北地区平均69.8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山区或边远地区,镇分布更疏,如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每180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内蒙古的乌拉特草原22000多平方公里仅有一座海流图镇。 3.城镇网密度 然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建国36年来,由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向西转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偏集东部的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尤其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在地域广大的西部地带的川、黔、滇、陕等省区和中部地带的“三西地区”(豫西、鄂西、湘西)的广大内地地区,相应建成我国的后方工业基地。据资料统计,共建成29000多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并建设了一批城市和镇,从而提高了这一地域城镇网密度,表现出我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分布结构日益均衡的巨大潜力所在。 如从全国城镇网密度(表8-1)看,全国平均每1210.6平方公里有一个城镇,而东部地带每438.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中部和西部则分别为1049.3平方公里和2531.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城镇网分布规律。而从各省区城镇网密度图看(图8-2),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如黔、滇、陕、豫、鄂、湘及川等省区,城镇网密度与城市网密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尤以湘、鄂、黔、滇四省区最为突出,整个“三线”地区的城镇网密度几乎可与东南沿海及长江下游各省区城镇网密度相伯仲。全国城镇网密度表现为环渤海湾最密,东部、东南沿海、陕、鄂、湘次之,豫、皖、赣、桂、川、黑再次,西部地带最疏的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

材料五: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并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经济因 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认识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学会分析功能区的方法; 掌握分析城市功能区成因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城市,理解四大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学习思路: 为什么分→怎么划分→影响因素→如何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分析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 ⒉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其中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是重点兼难点。 教具准备:有关图表,课件 播放歌曲《家住临沂》展示大美临沂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导入新课:读教材P44图2-3-1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回答: 图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同时思考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 教师总结:在这些功能区中,其中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是城市最常见的功能区。)

间 个 二、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组讨论交流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住宅区集中成片;是城市中最基本,用地最广泛的功能区。 工业区呈片状或带状;一般分布在市区外围,并沿交通干线分布。(读图思考) 商业区大多呈团块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展示上海中心商务区图片,阅读第46页“知识窗”结合视频回答:1、“中心商务区”为什么叫中心商务区,而不叫中心商业区? 2、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点? 提示:中心商务区兼有商业职能和服务职能。

北京市空间结构分析

北京市空间结构分析 这次的北京之行让我收获颇多,特别是城市规划展上的北京总体规划让我眼前一亮,不禁仔细阅读起来。提起北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一环二环直至六环,很明显,这种“单中心”“摊大饼”的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在最近的总体规划(2004——2020)中,北京做出了巨大的空间结构调整,启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模式,希望能疏解北京市中心的人口压力,通过调整部分职能和实施旧城的有机更新,积极引导人口向边缘集团和新城转移。 然而,在2011年的今天看来,这套总体规划并不成功。在上个月召开的“北京市人口与产业发展规律及规划对策问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透露就说,2013年北京市将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局给出的理由是:总体规划到2020年实现的两大最主要指标——人口总量和人均GDP已经突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提前十年突破了总体规划提出的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总体规划提出的2020年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的目标,2009年已经达到。但是我想除了人口规模的突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也已经突破才造成今日的重新编制。 对于这样的事情,对于规划者来说实在值得深思,那么,首先来看看当前的北京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的空间结构。

现在的“两轴两带多中心”模式,对北京市的空间布局做了大的调整,改变原来“单中心”均质发展的状况,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来解决中心城过度聚集带来的诸多问题。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旨在完善传统城市中轴线与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两带:指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疏导新北京产业发展方向;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生态带”,创建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 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章第16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后达标检测 中图版

第16讲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一、选择题 (2018·南宁模拟)我国某特大城市住宅空间外移,市中心区的人口向外迁移,城郊区县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地区落差缩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化明显,形成许多生活社区。下图为该特大城市住宅租赁价格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该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恶化,交通拥堵 B.市中心就业困难,收入低 C.市中心住宅区全部外迁 D.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调整 2.古北社区的区位特征是( )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B.距市中心近,环境优美 C.依山傍水,交通便利 D.靠近高新工业区,付租能力强 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该特大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城市中心区的中心商务区地位越来越突出,为充分发挥中心商务区功能,必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行旧城改造,住宅区、工业区外迁,导致人口外迁。第2题,从住宅租赁价格等值线数值来看,古北社区为高级住宅区,其区位特征应该为环境优美;由图可知,该社区位于市中心附近。 答案:1.D 2.B 读我国某铁路沿线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铁路沿线城镇带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山麓地带水资源较丰富 B.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西气东输工程经过 4.关于该区域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克拉玛依服务范围最大 B.石河子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最全 C.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 D.中等城市密度最大 解析:第3题,图示为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是制约人口和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图中铁路沿线城镇带必然也分布于水资源丰富区。第4题,城镇等级越高,则服务范围越大,服务越全面,城镇间距离越远(区域内密度越小);城镇等级越低,则服务范围越小,城镇间距离越近。图示县城为等级最低的城镇,故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 答案:3.A 4.C (2016·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5.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6)07-0041-04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王晓燕 〔摘 要〕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形成的渊源,并据此推测城市发展的未来。以我国西部城市银川市为例,对其发展各个时段的内部空间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银川市〔中图分类号〕 T U984;F71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 〔收稿日期〕 2006-03-13〔修回日期〕 2006-06-26 一  银川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1.古代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公元1033年李元昊称帝,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旧城),城市开始大规模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开始形成。 兴庆府城池位于淤积而成的高地上,四周湖沼星罗棋布。因受南北湖泊群的限制,只能横向发展,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城郭。城市平面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至明代,城市规模扩大,但城市空间形态基本未变。 2.清乾隆年间形成新、旧双城空间格局 清雍正年间,设镇守总兵驻扎宁夏府,并于府城外东北五公里处筑“宁夏满营”。乾隆三年,宁夏遭遇八级大地震,府城、满城均遭毁灭性破坏。乾隆五到六年,修复府城,城市空间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 满城移建于府城西15里,即“新城满营” (今银川新城)。至此,新旧双城空间格局形成,并延续至今。 3.计划经济时代“哑铃状”城市形态 1958年包兰铁路修建,火车站选址在新城西 侧。另外考虑到旧城所在地带为地震断裂带,周围均为灌溉良田;而城市以西的新城周围地区多为荒地,具有很大的用地潜力,所以在包兰铁路以西建设了“新市区”,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进一步强化了新、旧两片城区的空间格局。但是,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整体功能比较弱,建设规模有限,因此城市基本上是在东西两片的基础上发展,是一种大范围的分散与小片区的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4.改革开放后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较快的阶段,城市形态上逐步走向带状组团结构。迈入新世纪后,银川市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进行了行政区划大调整,撤销了原老城区、郊区、新城区,从东至西成立了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银川市城市规  总第135期 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中国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7种类型

中国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7种类型 集中块状结构类城市是我国现代城市中空间结构最为紧凑的一种类型。就形成特征而言,其多是在平原地形条件下,城市新辟用地围绕着原有中心,向周围较为紧凑、均衡地不断扩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具体到每一城市,则其发展基础、背景和历程往往又各不相同。典型城市:沈阳、北京、石家庄、无锡。 连片放射状结构类城市 是我国现代城市另一种结构较为紧凑的类型。其形成机理与上述集中块状结构类城市大体相同,只是由于受到若干自然条件(河流、山丘、湖泊等)或特定交通(铁路、公路、河道等)的深刻影响,而在城市向各个方向的扩展上表现出特定的不均等性。在某种情况下,其与集中块状结构城市可相互转化。典型城市:盐城、南昌、柳州、合肥。 连片带状结构类城市 是我国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形成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在河谷地带受狭长用地条件限制,同时往往还迭加有沿河谷带状分布的交通线(铁路、公路或河道等)的影响;在滨海地带受带状海岸平原地形条件影响;在平原地区受带状交通影响,并往往也具有其它一些特定条件影响(如历史因素或规划思想等)。此外,若从带状发展的方向看,则其大多数表现为向两侧延伸,也有少数城市只向一侧伸延(或退延)。典型城市:兰州、青岛、深圳和洛阳。 带卫星城的大城市

是我国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而采取的一种新的结构布局形式。其主要是将从中心区调整出来或新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在大城市外围地区进行集中布置,以形成新的小型城市发展中心,并多具有较明显的疏散城市工业和人口、控制城市连片扩大的规划色彩。此外,也有部分城市,由于能将卫星城的建设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而不强求一般性的工业疏导,因而其效果更为突出(这种情形有时可从一城多镇结构类型城市发展而来)。典型城市:上海、南京。 一城多镇结构类城市 是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中又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其形成条件在各类城市中最为宽泛,可见诸于工矿城市、山区城市以及一般江河平原城市等,主要由一个主城区和若干有特定专业职能的外围城镇组成。其中主城区往往是城市主要的政治、文化、商业服务中心,并承担较强的综合经济功能,规模上也远远高于一般外围城镇。典型城市:个旧、重庆、南通。双城结构类城市 是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中较具特色的一类城市。其形成上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沿海港口城市,随着城市主要港口从内河向外海推移,港口型城区往往逐渐脱离原有的城市中心区,而发展成为一个新独立城市区,和原有中心城区形成双城格局;另一种是在内陆城市,依托若干重点建设项目的成组布局或受特定布局因素的影响,跳跃性地开辟新市区,也往往与老城区共同形成新的双城格局。典型城市:湛江、包头。 分散型结构类城市 是我国现代城市中结构最为松散的一种类型。影响此类城市结构分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

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

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 区域空间结构:是国家“985工程”建设项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兰州大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在阐述了区域空间结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因素和整合的机理,并分别论述了区域集群空间结构、区域板块空间结构、“点-轴”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等。由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是区域经济运行系统的重要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产业结构也是一种空间结构形态),《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借鉴产业结构的研究进程,在对已有研究理论的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揭示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为目标,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中所形成的结构的要素、特点、属性、模式和功能,根据笔者的理解,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实质性内容。 第二,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主要分析了解各种因素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和机理,它们的内在运行方式,还要明确这些因素是怎么相互作用又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包括若干因素的作用方式、途径、作用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 第三,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主要是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结

构整合的内涵,明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必要性、难点、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机理。 第四,以产业集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集群现象为对象,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要素、类型、演变模式和演变阶段,揭示了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 第五,以区域经济板块这种经济空间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整合,特别是对一些区域中心城市中的经济板块的形成和整合进行了重点研究。 第六,以依托交通干线的带状城市联合体这种经济活动空间轴状聚集现象为对象,结合“点一轴”系统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以交通干线为依托的带状城市联合体“点一轴”空间结构的要素、形成条件和功能。 第七,以城市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群聚现象为对象,从宏观的角度,运用一些实例深入地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内涵、特点、模式、发展阶段和形成机制,揭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

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提要)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现代城市设计也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城市空间的设计却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城市空间,实-虚, “空间”—“形体”,图形—背景,视觉秩序,空间序列,”线”—“面”.. 一.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 1. 道路 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在城市大街,小巷车行或步行过程中使用和体验城市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类城市空间. (1)城市主干道主干道是城市的交通要道,行车速度快.因此两侧建筑高度与主干道空间宽度之比,一般在1/2~1/4之间;建筑宽度与主干道宽度之比,一般在1~2之间.因为车辆在高速行进中,如果多数建筑较短,空隙也较短,从速度较高的车辆中往外看,变化太快,不仅凌乱,而且造成视觉上的闪跃感,令人感觉眩晕.所以主干道两侧一板式建筑为主时(包括塔式建筑的较高群房),建筑物较长,空隙则宜较小,视线稳定在建筑上,以减小虚实的频繁变化造成的闪跃感;反之,如塔式建筑较多时,因其面宽不大,宜加大空隙,让视觉稳定在空隙的绿化或天空上,以减少闪跃感.这往往也符合日照间距的要求.

(2)次干道和支路前者是沟通主干道和支路的联系,后者是出入地块和小区等地段必经之途.一方面次干道和支路吸引的交通比主干道少,行车速度慢;另一方面,有些段落也有商业建筑,甚至店铺密集,因而人们不仅是路过,有时也可能是目的地.所以两侧建筑与道路空间密度的关系宜选在强场范围内.为达到良好的建筑尺度感,可以将建筑里面分割.在商业密集地段,建筑宽度(长度)延续不断也关系不大,因为这种地段,人们更关心的是店铺和商品,而不是建筑体量和轮廓线. (3)步行街顾名思义是不准车辆通行,只供行人自由漫步的.步行街有两种,一种是步行商业街,一种是步行游览街.步行商业街两侧建筑与街道空间宽度的关系应该选择在强场范围之内,一般可在10~30m之间.局部街段有休息和休闲的地方可以部分放宽.步行商业街两侧建筑高度和街道宽度之比一般可在1左右,有利形成热闹兴旺的氛围.由于步行商业街较狭窄,建筑高度和道路空间宽度之比较大,所以街道走向最好以南北向为主,既可以在冬季保证有温暖的日照,避免阴暗寒冷;又可在夏季提供凉爽的遮荫,躲开阳光炎热.北端最好有较高大的建筑,即可阻挡冬季寒风,又可有良好的对景构成景观的高潮.步行游览街,大都选在自然风景宜人,或是文化设施集中的地方,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由漫步,在开阔幽雅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休息和回味.即步行游览街空间宽度应大于60m;两侧建筑高度和空间宽度之比一般宜小于1/2,建筑宽度和道路空间宽度之比宜小于1;建筑之间的空隙要大于建筑长度;使步行游览街处于开放空间状态,任人精神放松,自由遨游. 2.边沿 是指两个不同区之间形成的一条通边,它不一定是一条道路的立面.边沿的典型例子是城市天际线.例如人们在杭州西湖中泛舟,可以观看到城市呈现为边的形态.有是从城市外围的某一风景点,头国郊区的田野观看城市,也能看到这种边沿. 城市天际线是研究城市空间体系中极重要的方面.外来者往往从城市以外很远就可以看见它,获得关于城市的第一印象.天际线有实虚双重效果:由建筑实体轮廓形成的是实在的天际线;由建筑实体跨越空隙连线组成的是虚拟天际线.天际线设计要适当考虑原有城市文脉;或平坦缓和,或急剧欺负,或旧区平缓新区高耸等.因地制宜,形成韵律,烘托高潮. 3.结点 指城市广场或道路交叉口,或河道方向转变处等非线形空间在城市的出入口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 [<<][>>] 区域空间结构是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和条件下区域内各种经济组织进行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在不断地发生演变。这里,我们介绍几种较有影响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R.F ried 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表现出特有的形式。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由于这个时期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极不发达,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对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一些独立的地方中心与广大的农村所组成的,每个地方中心都占据一块狭小的地方。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彼此很少联系。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某个地方经过长期积累或外部刺激而获得发展的动力,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区域经济的中心。这个中心的产生就打破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原始均衡状态。在这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 区所组成。该中心以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外围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外围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

构日趋不平衡。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它地方产生了新的经济中心。这些新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上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就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由于每个经济中心都有与其规模相应的大小不一的外围地区,这样,区域中就出现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这些中心——外围结构依据各自的中心在经济中心体系中的位置及关系,相互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区域的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同时,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外围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所以,区域内就逐步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2.唐富藏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台湾学者唐富藏通过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认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一般要经过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集中后分散阶段和分散后地方中心成长阶段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如下:1)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这个阶段反映的是产业革命前和进入产业革命后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在产业革命之前,区域中少数地方由于区位条件(如是原料地,交通枢纽,或其它历史原因)比其它地方好,就成了区域内人口的聚集中心。开始产业革命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中的人口和产业活动便不断地向这些人口聚

浙江省区域空间结构

新时期浙江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陈健 【摘要】: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状况对区域经济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空间结 构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区域系统以及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其空间布局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探究浙江省过去二十年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不仅是对过去浙江省空间布局的一种总结,更是对未来浙江省空间结构演变方向的指导和前瞻。基于此,本文分别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1989-2009年期间浙江省的经济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客观真实的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浙江省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而能够指导未来空间布局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的梳理,了解了当前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运用定性的方法总体探讨了从七五时期以来浙江省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接着运用定量的方法,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新时期浙江省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作了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发现:从1989年代至今,浙江省空间结构历经了极核的增长(点的形成)—极核区及发展轴的成长(线的形成)—网络状经济区的发展(面的形成)的过程,目前,浙江省空间已呈现出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通过对浙江省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增长、交通通讯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政策与规划引导是影响空间结构演化的五大因素。据此,笔者认为未来浙江省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将会随着交通路线的发展方向而不断的拓展。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中,指标选取上的不恰当也会导致结果上的误差和偏离。对此,本文选取了反映各县域地理单元经济总量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取人均水平,以此作为研究所使用的 指标。 一、对区域空集中与分散的影响 1.信息化促进了空间 的分散。信息化社会中,产业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其以信息科技为手段,让传统成熟的工业经济所潜藏的生产力得以再次充分发挥,并因此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的范畴与动态,创造了全球经济。这样的生产环境除了使资金、技术和勞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移动能力持续增强外,同时也让工业生产区位的自由度越來越大,从而使得地方工业布局以及国际勞动分工的格局再次发生变化,故Scott (1990) 认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有助于产业经济空间的分散。 2. 信息化促进

城市空间结构练习题

1、下列有关城市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区位是指城市的地理位置 B、城市区位是指城市的海陆位置 C、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相对较稳定 D、我国深圳、珠海等城市是在其优越的自然地理区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以下城市因边境贸易发展形成的是 A.丹东 B.杭州 C.乌鲁木齐 D.拉萨 3.石家庄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的开采 B.有利的地形 C.铁路的修建 D.政治因素 4.下列区位因素与日本筑波城的兴起有关的是 A.河流 B.资源 C.政治D.科技 5.关于中心商务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一个城市的几何中心 B.地价最高,是房地产开发最重要区域目标 C.功能多而集中,内部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D.是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流动性最大,城市最繁荣的地方 6.右图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发育Array为城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有关中心商务区的说法,正确是 A、中心商务区是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场所 B、中心商务区都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C、建筑物往往是城市中最为高大的 D、中心商务区的商业活动以批发为主 8、下列地区中城市最为密集的是 A、雨林地区的平原 B、中纬度地区的高原 C、干旱地区的绿洲 D、河口三角洲 9、下列各组城市的排序,依次作为宗教圣地、矿产地和政治中心兴起的一组是 A.拉萨、攀枝花、华盛顿 B.耶路撒冷、阿伯丁、十堰 C.伊斯兰堡、大庆、巴西利亚 D.麦加、宝鸡、堪培拉 10、下列有关城市的区位选择,正确的是 A、城市选址应尽量避开地震频繁并且危害严重的地区 B、河流沿岸的城市,应把码头建在凸岸处 C、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不应建在石质地基上 D、城市建设应选择丘陵地区,工程量较小 11、中心地理论,主要用来指导 A、工业生产及产品的类型 B、农业生产及农作物类型 C、交通运输及车站的布局 D、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

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 摘要:快速城市化带来了人口和经济的急剧变化,导致城市空间形态不断演变。城市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孤立从某个或某些侧面来评价和判断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是没有多大实质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来分析城市化,并且分析了城市化对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空间变化 1、引言 中国快速城市化带来人口和经济的急剧变化,导致城市空间形态不断演变。城市空间形态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不断深入,城市化加速发展,人口和经济的快速集聚效应导致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急剧变化,使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备受关注。下面笔者通过对城市化的发展来研究城市空间变化情况。 2、城市化的内涵和类型 2.1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形态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它不仅体现在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进程中,还从多个角度表现出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和特征。不同的专业领域定义城市化的概念也是不一样的,从人口学的角度看: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表现在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业工业化,农村日益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城市化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集聚和转化的过程,一般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看: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由分散的乡村居住地向城市集中,以及随之而来的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化是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这种职业的转移伴随着空间上的进一步集聚,农业人口逐渐转变为非农业人口,非农经济逐渐代替农业经济,居民生活方式逐渐现代化。通常人们把由传统的乡村社会转变为先进的城市社会的历史过程称为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3 城市化的类型

合肥市城市空间结构及未来发展之我见

合肥市城市空间结构及未来发展之我见 摘要:文章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探索合肥市在其城市发展历程中的空间结构形态,及其空间结构形态下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文章在总结研究的基础上,以构筑和谐、高效的城市空间,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活环境为宗旨提出了合肥市未来发展的模式建议。 关键词:合肥市;空间结构;问题;未来发展 一、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这种适应性系统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的开放性[1]。其结果是,它与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每个组成要素或系统整体内可能产生有意义的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自然条件和工程技术以及建筑结构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2]。 总的来说,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一般有三个层面的空间尺度[3]:一是城市内部空间,是以主城区为主包括城市的各功能区,是城市空间中最基本的实体空间,最能反映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及趋势;二是城市的外部空间,包括城市的郊区卫星城、专业镇、各类飞地及其周围的广大乡村腹地,是城市内部空间增长及向外扩展的发生地区;三是城市群体空间,是在区域层面反映了城市所处的区位及其与其他城市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城市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是城市空间演化的主体,它们将城市看成一个“面”,而城镇群体空间是将城市看成一个“点”,探讨城市在城镇网络中的职能、地位、分工,以及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结构形态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是生产力在空间存在的形式和载体[4]。这个载体作为特定的地域经济形式具有相应的特征:(l)聚集性。城市聚集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资料,资金,科学技术和劳动力。(2)开放性。城市高密度的经济集聚产生高能量的经济场强,从而形成对周围地区的巨大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3)枢纽性。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导致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种类和行业。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传统领域[5],从20世纪初期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的理论流派。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生态学派(最具代表性的是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三大经典模型,即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沦)、区位学派(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出版的《南部德国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近代空间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中心地理论)、新古典主义学派、行为学派(克服了社会生态学派和经济区位学派对人简单化和理想化假设的缺点,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土地利用者的区位决策行为因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水平和掌握信息等方面的影响不可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程度,而且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效用并非人们进行区位决策的唯一目的)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20世纪7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应建立在社会结构体的层面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体选址行为上,因为社会结构体系是个体选址行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城市问题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的空间表现)和新韦伯主义学派(将城市视为一个社会——空间系统,分析和解释与城市空间客体相对应的社会现象)成为主流。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形成了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二、合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概述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可以划分为“团城-风扇-大团城”三个阶段。 1.“团城” 1949年以前,由于没有经济条件的支撑,城市建设基本处于无规划状态。合肥城区形态方整,规模较小,基本在现有环城绿带内发展,对外联系依赖水运,城市处于缓慢的自然发展状态。至1949年解放时,合肥城墙内的老城区面积为5.2平方公里,实际建成区只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