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小学英语)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小学英语)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小学英语)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小学英语)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小学英语)

教学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在实践中

不断探索优化教学的方法。以下是我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以来,

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方面的一些探索和浅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对英语加倍重视。但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特别是

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很差。教师应该探索改变教学方法,运用激

励机制,适当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语言环境,培养

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学

习英语兴趣,从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一、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

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心,明确每

个单元的话题,明确每个单元的目标与要求,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

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小学阶段英语要通过听、说、认读、唱歌、游戏、表演、画画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敏感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初步形成较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并使其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的初级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英语知识水平和能力的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智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光在师范学校学到的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还要了解所带的不同班级的不同特点,从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农村小学英语的现状出发。这时,就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农村学生的特点。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

在备课中,我把大量的口语交际情景都设计成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画面提供情景,学口语、用口语,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浓厚英语学习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

基说:“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

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一名优秀的儿童英语教师应该有爱心,童心,善于鼓励儿童,欣赏他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愿望,并对满足他们的愿望充满信心。学习一种语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利用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对话,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轻松愉快地交际中,克服了小学生口语能力低、弱的恐惧心理,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从小养成敢说、爱说英语的好习惯,让他们更好地去听说

交际,使他们能在不同的情况下充满自信地与人交谈。在农村小

学英语教学中, 英语环境的营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甚至认为英语

环境对英语学习无足轻重。但事实证明, 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氛围能有效促进英语学习, 提高教学效率。遵循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小学生好奇、爱动、爱玩,对游戏情有独钟,将教学内容与

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让孩子在玩中学知识,自觉开

动脑筋,发展思维能力,丰富课堂生活,学生在讲讲、练练、玩玩、赛赛中强化英语技能,感悟运用英语的成功与快乐。如设计

“购物”情境,应用多媒体设计真实的购物环境,让学生用英语

购买自己最喜爱的衣服、水果、饮料、食物等,这样的游戏,学

生既感到新鲜、有趣,又巩固了已学知识,同时让学生学会迎接

挑战,承受挫折,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教师若能在课堂上运用

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必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

越好。教师应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兴趣。有了兴趣,学生

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也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及时捕捉教学中的反馈信息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关注学生学习效果,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成长需要激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又

各有差异,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学生最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励,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在前进道路上,失败可能

成为沉重的负担,而成功可能成为新的动力,评价在这里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采

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因材施教,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

体提高。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激励方法,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有了成就感,就有了

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教师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减少学生失败后的

灰心,增强学生成功后的信心。“Good,try again.”“You’

re so clever.”“You’re quite right.”

“Congratulations!”恳切的激勋,能让失败孕育成功;“You are wrong.”“It’s very easy.don’t conceit.”一味地

警诫和责难,会使成功的喜悦化为乌有,甚至失去再做新尝试的

勇气。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个性发展

需要出发,构建宽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体态语,适时、适度地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创

设英语学习的情境,提高活动设计的品位,以多媒体教学为载体,运用激励性评价,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运用于生活。只有

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总之,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有着多方面的问题,但只要我们

抓好课堂教学,善于思考研究,大胆实践探索,就会找到适合教

师教,适合学生学的方法。课堂40分钟是教学的主战场,因此我

们要向时间要效率,创造条件,发挥自身优势,从而真正提高农

村小学学生的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改变农村英语教学的落

后现状,在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前提下,提高我们在单位时间

里的教学效率,以求实现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

学习效果。教师要想方设法尽量启发、诱导、激励学生产生说的

欲望。除了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有机会‘说’,还要具体帮助、指导,为他们创设各种情景,出些具体题目或范围,并指导学生

该说什么,怎么说。

要运用灵活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把学生的学

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十分强

调情景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也要尽量采用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完成了模仿、重复、对照、变换等语言

项目的训练后,可进行适量的英语交际活动,如表演、猜谜、角

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创造出一种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的听、说、读、写、演、唱、画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同时,要随时注意

调整课堂结构,精心组织教学活动,随机更换教学方法,做到“教有法而无定法”。真正带动农村小学生说英语的气氛,营造良好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到那时,英语教学的春天就真正来到了。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明确提出: 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形成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对教学的重要性。 如何把英语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如何让英语课堂摆脱枯燥和乏味,教师一言堂的模式,是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课题。自从接触多媒体开始,我就不断将多媒体应用到辅助教学中,不断地学习课件制作,切切实实使学生感受到多媒体的趣味性和多面性。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中,我有如下体会: 一、信息技术的直观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面对枯燥单调的教学氛围,他们往往会兴趣不浓。而通过计算机的使用,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可以创造出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环境,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英语听说训练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首先展示了各种可爱的卡通动物形象,再添加上各种动物的叫声,以及这些动物生活的一些场景。这样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展示在学生眼前。经过简单的练习,学生一听到鸭子的声音,便脱口而出“duck”;听到小鸡叫的声音便说“chick”;听到狗叫的声音便说“dog”……可见,利用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成功地导入了新课,优化了教学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ppt和flash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信息资料丰富、变换速度快、形象真实、贴近教学内容、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使声音和图像、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境有效的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例如:在教学“What can you hear ?”这个句型时,在教学生学会了本节课的词汇之后就使用多媒体展示出一些学生熟悉并喜欢的地点,如:Park、Zoo等图片。这样做的效果是句型操练变得灵活、生动、有趣,而且面对他们喜爱的生活场景,学生们就大胆积极地说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它集网络大世界于眼前,融声、光、影、色、字于一体,具有海量、及时、形象、互动等特点。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已越来越一体化,若能合理运用,可以帮助语文教学跨越式发展,突破非网络时代的封闭、狭窄、枯燥、低效等缺陷;可以优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目标。但若滥用,则易喧宾夺主,淡化语文味,横生枝节,影响教学本体目标的实现。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呢? 一、优选教学内容,网为我用 传统资源,“一纲一本”,单纯但闭塞。多年前为上公开课《鸟的天堂》,曾远赴南京借一盘录像带,好辛苦!网络资源海量但芜杂,及时但零散。“啪!”开机上网,获取资源如探囊取物。学生们可以自由获得和教师等同的信息,但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展开阅读,也缺乏在众多信息中及时捕捉主流信息的能力。因此,这份提前阅读、合理筛选、优质供给的任务,便成了教师备课的必做功课。利用网络资源备课,教师不能做超大容器,只转运知识,而要负起首席引领人的责任,精心选择,精心重构,让网为我用。 选择的依据有四:一要从知识积累的价值出发,摒弃那些单纯识记类的简单知识信息,选择“路标”性的信息资源,引领学生沿着最有价值的路行走并观赏下去,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信息利用的最大化。二要从能力培养需要出发,要依照思维发展的需求,适当提供用作比较、拓展的信息。三要从身心发展需要出发,选择或转换成浅易的、形象的、可感知的材料。四要从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出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将其梳理清楚,然后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置身于相对开阔的视野观察语文知识,思考语文问题。 重构的依据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本只是例子而已,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围绕核心的能力要素和价值要素筛选辅读材料,建构校本教材甚至班本教材,让学生的语文实践有试验田,能在语文的世界里举三反一。 二、优化教学过程,网开四面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再受时空情境的限制,不再只见文字,不见人事物,一切皆成可能!网络媒体使语文课堂左右逢源,四面凯歌。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创设出浓郁的学习情境。如研究《落花生》一课时,我们考虑到学生不知花生的生长过程和特点,也不知作者许地山的背景资料,阅读这样一篇以物喻理的文章是枯燥而费解的,于是在课件中制作了片段1:(宁静典雅的音乐)朦胧的月色,简朴的茅草亭,桌上的花生,一家人围坐……这样的情境图一下子将学生带到了文中说事的情境里,使他们对文章产生了好感和期待。片段2:简朴的屏幕上有一株花生,金黄的花儿落了,子房下垂了,入土膨大了,长成花生果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住了,都盯着屏幕,等待下文。这时点击思考:现在你认为花生为何叫“落花生”呢?你再猜想许地山为何取“落花生”这个笔名呢?创设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有了储备,对探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觉地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中,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二)再现课文情境,化难为易。 多媒体教学可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进行艺术加工,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感性为理性,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槐乡五月》第一段“五月,洋槐开花了……”,描写了远看、近看槐乡的美景。对于其中的形态描写:“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学生单凭想象,很难理解。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了课件,教学时让这些美景从屏幕中闪出来,再让学生对照课文语句观察,由于直观形象,学生一下子就由陌生到熟悉进而热情起来,再也无须教师多费口舌,孩子们读得入境,说得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及时巩固新知。 一、教学目标 1、使用信息技术,解决过去存在的、在各学科教学中难以实现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 2、通过整合、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从而使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3、提高教师应用媒体的教学水平,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变革。 二、教学内容 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机、录像机、光盘等声像资料,配备适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这对教学的现代化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而我们应用现代技术所编制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很好地来体现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即应用现代技术能够促进我们的课改顺利进行,为我们的课改提供一个平台。在教学中,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多媒体计算机的形象化处理相结合,使教师的讲授与多媒体的演示融为一体,将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活动 以网络版的《景泰蓝的制作》教学课件为例来说明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该课件为存储于www服务器上集文本、声音、图像、录像、动画于一体,用HTML和Java语言编写的超媒体教学软件。以中国古典民乐《高山流水》为背景音乐,课文朗诵配上景泰蓝制作六道工序的图片,并且用景泰蓝制作全过程录像和十几幅精美的景泰蓝工艺作品图,以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以GIF 小动画作点缀,营造生动的画面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切换到讨论系统bbs、在线测试、E-mail帮助上。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索,课件提供了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源。如:可以链接到与《景泰蓝的制作》写作顺序相似的《活板》一课的课件,提供了有关景泰蓝、中国文化及中国工艺的网站,提供了图文并茂的景泰蓝鉴赏方法等。运用网络自主探究知识和协作研究问题的能力,加速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也能解决个体差异的教学问题,即能满足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甚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线测试,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自由进退,自主构架,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需要的学习材料,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 该多媒体课件用音乐陶冶学生情操,用动画激发学生兴趣,用图片激活学生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 虞城县第二实验小学范丽 【内容提要:】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和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并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言实践中,通过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实现全方位、超时空的情感交流,进一步培养协作精神。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探索自主发展的信息化学习方式:情境创设、网络自学、合作会话、分层练习、搜集信息,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独立性、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使学生不仅是“会学”,而且是“学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整合 以信息化整合英语教学,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以学习过程为载体,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革。这段话不仅明确指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具体目标,而且还揭示了它的深刻内涵即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我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学英语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

教学模式,积极创造有力条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理论是进行学科“四结合”教改实验的重要理论基础。所谓四结合有四个方面:1.各学科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的教学改革;2.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3.教学中充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4.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中国教育的主攻方向,它可以培养大批具有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相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科学素养人才,它甚至可以促进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而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它以超文本超链接的学生的疑问,在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得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单词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一文中指出:基于言语概念的逻辑思维离不开表象。语言的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结合将不能表达任何思想,任何抽象的言语概念也是来自与具体事物的表象。因此,英语单词作为一种语言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相结合则难以表达单词的意义。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接触的事物不够广泛,缺乏学习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英语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促进和变革作用,对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小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整合——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新的课程观让我们重新审视延续多年的教学观、质量观、发展观、人才观,深刻影响着教师长期习惯的教学行为。同时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对学校教育教学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在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体现了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必将成为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究,我们力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推进,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师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真正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技术,促进教与学的革命。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目的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其应用价值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同时也让教师能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英语学习更贴近生活。 教师要改变以课件制作、电脑辅助教学即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片面的教学观念,努力贯穿开放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寻求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从而实现人与机、人与人、课程与信息的高度交互,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还给学生,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要求

附件2 教学设计要求 建议按照下图所示思路开展教学设计 应通过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规律及已有基础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分析教学的困难点及其最佳的解决方式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 诊断整合点,并根据整合点的需要选择软件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所提供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内容、对象、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方式与方法,教学过程安排及实效性强的整合点确 定,整合点支撑软件选择及教学环境确定,教学反思等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概括介绍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特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与 前后章节(课)的联系。 二、 教学对象分析 分析学生对学习本节课所需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已经形成解决问题的能 力水平、学生学习本节课普遍存在的困难,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特点。 三、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应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 表述。 学科课程标准有不同要求的,可以按具体要求表述。例如,数学的知识 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英语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 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学科本 学习规 律研究 挖掘 整合点」 体研究 根据本体和学 习规律研究教 学方法 怖建理想教 学 过程 构建数 字化学 j 习环境」

2.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教学重点,一般应为需要学生理解、熟记、系统掌握并转化为相应能力的内容。教学难点,一般应为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掌握、或难以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应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特点、学生情况确定教学方法。特别是,应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本体特点研究教学方法。建议对基础概念类知识,重点关注抽象知识还原到客观世界的途径;对方法性知识及相应能力,重点关注营造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对控制性知识及相应能力,重点关注如何建立让学生有机会系统思考的问题体系。 根据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过程与环节,在此基础上诊断整合点。建议重点关注下列类型整合点:需要还原知识、改变知识形态的教学步骤,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的教学步骤,知识系统学习的教学步骤,学生需要个性化选择学习内容的教学步骤,教师、学生之间需要分组交流、相互评价的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可采取以下不同形式描述: 方式一:教学流程图+教学环节说明 把教学的基本结构用流程图的方式恰当的表示出来,体现教学的基本思路、目标达成的基本路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特点。每个教学环节需要说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整合点。 方式二:表格方式 可采用下面样式表格表述教学过程 五、教学环境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或计 算机(网络)教室环境。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让英语教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达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操作手段与方法。它可以将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模仿自然界中的声、色、形,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创设真实、丰富和立体化的英语环境,让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它使“无声”的课本内容变成活生生的物体、有声有色的真实语言场景。这种教学形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能够吸引学生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积极参与活动,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感悟力,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下是笔者在教授PEP小学五年级下第六单元B部分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 Warm-up/Review 1.1 Review “field”

视频呈现美丽的图片。随着轻柔的音乐,屏幕上出现碧绿的原野、烂漫的山花、皑皑的白雪、蓬勃的红日、湛蓝的天空,学生躁动的心随着音乐、画面安静下来,情不自禁地融入这美的境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How beautiful! I like them.”教师随机提出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从而顺利地复习field、flowers、mountain、sun、sky。 1.2 Review Part A 视频播放A部分内容,学生复习。 2 Learn the new words 1)T: Let’s go to the teachers’dormitory.(视频播放一段录像,录像播放完,出现孩子们在野外玩耍的场景)T: What is Mike doing? S: 数昆虫。 T:(课件:点击出现Mike的那段录像,并有counting insects的词组及声音)Read it. counting insects T: What is John doing? S: 下棋。 T:(课件:点击出现John的那段录像,并有playing chess 的词组及声音)Read it. playing chess T: What is Wu Yifan doing?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 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融合 我很荣幸参加了今年陕西省乡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这次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我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使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得到了提高,可谓是收益颇丰。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它集网络大世界于眼前,融声、光、影、色、字于一体,具有海量、及时、形象、互动等特点。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已越来越一体化,若能合理运用,可以帮助语文教学跨越式发展,突破非网络时代的封闭、狭窄、枯燥、低效等缺陷;可以优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目标。但若滥用,则易喧宾夺主,淡化语文味,横生枝节,影响教学本体目标的实现。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呢?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创设出浓郁的学习情境。如研究《落花生》一课时,我们考虑到学生不知花生的生长过程和特点,也不知作者许地山的背景资料,阅读这样一篇以物喻理的文章是枯燥而费解的,于是在课件中制作了片段1:(宁静典雅的音乐)朦胧的月色,简朴的茅草亭,桌上的花生,一家人围坐……这样的情境图一下子将学生带到了文中说事的情境里,使他们对文章产生了好感和期待。片段2:简朴的屏幕上有一株花生,金黄的花儿落了,子房下垂了,入土膨大了,长成花生果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住了,都盯着屏幕,

等待下文。这时点击思考:现在你认为花生为何叫“落花生”呢?你再猜想许地山为何取“落花生”这个笔名呢?创设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有了储备,对探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觉地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中,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二)再现课文情境,化难为易。 多媒体教学可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进行艺术加工,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感性为理性,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槐乡五月》第一段“五月,洋槐开花了……”,描写了远看、近看槐乡的美景。对于其中的形态描写:“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学生单凭想象,很难理解。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了课件,教学时让这些美景从屏幕中闪出来,再让学生对照课文语句观察,由于直观形象,学生一下子就由陌生到熟悉进而热情起来,再也无须教师多费口舌,孩子们读得入境,说得入法(看课件仿说槐花的其它形态)了。又如《詹天佑》一课中,火车是怎样走“人”字形铁路的呢?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用flash把火车爬坡的过程制成课件。教学时,随着隆隆的火车声,火车头一推一拉,再由推转为拉,拉转为推,火车轻松上陡坡的过程便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了。 (三)实现有效互动,因需促教。 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是双向的,它既可以呈现教学信息,又可以收集学生的反应信息,及时地对反应信息进行诊断和评价。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及时反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远程培训学习点滴体会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学理念。 1、利用网上学习交互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前安排好的,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参与。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实践活动。 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图形(一)”:教师抓住一年级的孩子爱玩且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及感性认识为主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大胆设计在一整套电脑游戏中。由第一关“比一比”“比比积木大小和面的多少”进入学习要点,初步形成对体积面积的感性认识;随后进入“找一找”,让孩子在配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中进行复习巩固;最后又设计“闯关”游戏及时反馈学习情况等。整堂课富有吸引力,实现人机交互,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刺激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进行“毫米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将儿童熟知的“龟兔赛跑”动画片稍作修改后作为导入,让孩子们想一想“小蜗牛、小乌龟和小白兔都跑了500(注:分别为500毫米、500厘米、500米),为什么大家都说小白兔跑的最多,而小蜗牛跑的最少?”可爱的动物卡通、动听的音乐强烈的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引出的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了孩子在整堂课中都积极动手、动脑,以探究原委的好奇心。最后巩固练习环节教师大胆创新,将其设置成动画“粗心的猪八戒”。通过师生互动,帮“猪八戒”找出他的错误。整堂可看、可听、可说、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让一节抽象的概念“活”起来。 3. 利用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 互联网特有的开放性,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比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申办奥运现场直播的收视率……通过覆盖面广泛、富有教育意义和说服力的数据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再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上完《年、月、日》的知识之后,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制作年历”。这时,教师大可不必按传统教学习惯,帮学生搜罗一大堆年历、日历甚至美工书籍之类资料。只需要指导孩子们“轻轻点击鼠标”,你会发现,几天后他们交上来的作品,页面之美观、内容之充实、想象之丰富都是那样的出乎你的预料。 二、固守传统之忧与现代信息技术滥用之患。 1、传统思维定势的形成,限制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上,学生只记结果而不研究结果如何得来;只听不思、唯书至上、为师独尊等。这些传统的习惯极大地影响者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成为批判、探究精神发展的瓶颈。 传统课程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创新能力,具体表征为: (1)课程内容陈旧,过于强调学科体系,脱离社会实际。 (2)课程实施基本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Recycle 1 Let’s take a trip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韶钢四小苏小燕 Recycle 1 Let’s take a trip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PEP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Recycle 1 Let's take a trip 第一课时Read and say的内容,课文以电话语言的形式,讲述了Mike 一家人准备去昆明旅行。对话复习巩固be going to句型。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过的主要语言知识有be going to 句型、there be 结构、一般过去时及有关问路、乘机的功能语言等。通过本综合复习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旅行中的不同场景运用be going to 句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中国的民族文化。 学生学习的方式有:①个体探究。在完成较简单的任务时以个体探究为主,鼓励学生有独立自主的思维意识。②协作学习。当面对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时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是因为"协作学习"更方便英语的交流和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信息差异也更能激燃起学生的创新火花。 三、设计思想 在本课里,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并运用be going to 句型,我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设计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学习策略,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1)利用集视频、音频、图像、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生动活泼的动画,能刺激学生的视觉,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2)利用任务型活动设计

旅程安排表,让学生按照示范语言在同桌或小组间进行交流,环环相扣,形成一条任务链。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团结协作,进行语言的交际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素养。(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信息技术与英语知识,设计出自己的旅程,编成对话做成幻灯片的形式,链接到课件,充分体现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这个理念,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4)课前自己制作一个英语专题的博客主页,缩小学生上网搜索的范围,减少捕捉信息的时间,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使学生的作业展示可以利用Powerpoint、E-mail邮件和留言板等功能,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续到课后,这既能在英语学科的课程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了信息技术,又提供了舞台给学生进行"再创造",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所学主要语言知识融会贯通,如be going to句型。 2、知识目标:能够读懂Read and say部分的对话,并能完成两项有关旅行日程安排的练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热爱祖国河山的高尚情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熟读对话并掌握be going to句型;难点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在实际中灵活运用be going to句型。 六、信息技术资源 1、教师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3、自己制作的英语博客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5699120.html, 七、教学过程 1、进入活动(3分钟) (1)热身:利用TPR活动教学法,师生同唱一首问候歌谣,让学生在一种祥和的气氛中进入课堂,这样能很快吸引住学生,同时还渲染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使学生和老师在欢快的问候中很快地进入了兴奋的状态。(2)这时课件展示一首学过的关于be going to句型的歌谣。(3)学生在一个平等尊重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放松,敢说、敢参与,这时可以和老师自由地谈话了(Free talk)。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I went to ---on my holiday.这样良好的开端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主题活动(13分钟) (1)课件展示一幅中国地图,让学生知道:This is a map of China.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places to visit. Do you want to go?(中国有许多风景迷人的地方,你们想去吗?)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教育,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紧接着课件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互相交流,并能说出: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他们准备去干什么?)They’re going to take a trip. (3)课件出现一幅昆明世博园的图片并播放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根据音乐和图片,我让学生猜出这是什么地方,他们要去哪里?Where are they going to visit? It’s usually warm and sunny. It’s known as “Spring City”.(这里阳光明媚,四季温暖。这是众所周知的“春城”)They’re going to visit Kunming.此时通过音画引导学生学习folk music(民乐)一词。这样学生比较容易记忆和掌握,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星级评价。 (4)课件展示folk dances、folk clothes和Stone Forest的图片并教授这些词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信州区一小夏静Unit 5 Where is my ruler? (第一课时) 案例片段描述: 片段一:在呈现本课重点句型“Where is …?”及其回答 “It’s in / on / under…”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此句型形象深动地展现给学生: 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screen,what is it? S: It’s a pencil. T: Where is my pencil? Help to answer: It’s in the desk. 课件变化铅笔的位置,教师继续呈现本课重点: T:Look, where is my pencil now? Help to answer: It’s on the desk. It’s under the desk. 片段二:在操练和巩固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 课件播放动画,本册书中的小松鼠Zip 是本段对话的中心人物。它不断地变换在森林里的位置,然后同学们和它一起捉迷藏,猜猜它在哪里。 ( 课件) Zip: Hello, boys and girls, I’m Zip. Can you guess

where I am? 之后,画面变化,Zip 藏了起来。这时学生 们开始猜测Zip的位置: S1:It’s under the tree. S2: It’s in the house. S3: It’s on the chair. …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猜着Zip 的位置,而且都能运用英语的方位词来表达。 课后反思: 在“片段一”中,教授英语方位词的表达比较困难,学生空间概念不强,如果没表达清楚,学生很容易混淆。此时,运用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呈现本课新知,学生很感兴趣,注意力很快就集中。根据画面的变化,学生很快理解了英语方位词的用法,轻松掌握了本课重点句型。 在“片段二”中,这是本课的操练和巩固环节。如果进行单一的师生操练或生生操练,学生已经提不起兴趣了。于是,此时我安排了一个表面是游戏,其实是一个操练和巩固的环节。游戏中的小动物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小松鼠Zip, 它在课件的动画中和同学们打招呼,而且还不断变化自己的位置,让学生们来猜一猜它藏在哪里,并用英语表达出来。学生们看得不亦乐乎,说的也不亦乐乎,在欢快和轻松的气氛中又一次的操练和巩固了本课句型,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和水平在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案例 课题:《藤野先生》所属学科:语文适于年级:九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该课文是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学会迅速捕捉阅读信息,逐步培养出快速阅读的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节奏。《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写此文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课文内容较长,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散文。 教案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能抓住主要特征写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技能。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拓展视野,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脉络。 3、情感与价值目标: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案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记叙文中选取典型的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的写作方法。 2、进行爱国主义的德育渗透 难点: 1、对鲁迅弃医从文的行为的理解,把握鲁迅思想成长的脉络。 教案策略及教法设计 1、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本文时的鲁迅和文中鲁迅的时代处境,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采用资料搜集法、交流讨论法,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采取多媒体教案手段,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拓深文章的内容。 整体教案是现代教案的一大理念,特别是融入多媒体教案手段以来,大容量,课堂建构的高、精、深也成了一种趋向。因此我采取了拓展迁移式、质疑深入式、比较赏析式的教案思路,安排了二课时分层推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摘要】:随着我区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信息技术已经与学科教学逐渐结合、并在教学实践中以其特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特点,打破了“一言堂”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但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结合,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仍旧是当前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个人实践,就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作简单的论述。以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课程改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融合 在学生的成长中,课堂无疑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传统教学方式单调而枯燥,尤其是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学生们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了——见多识广的孩子们对于机械化课堂的感觉越来越乏味——一旦学生失去兴趣,课堂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让课堂实现他在教学生活中应该起到的作用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似乎为这个僵局带来了新的生机。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提倡的课程改革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改革。他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是由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的学习方式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转变的过程。 实现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令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令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前人们早就为我们准备了答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发自本心的去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学习更是如此。一个人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他自然就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燃烧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现有的教育方式显然不能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引入新的血脉——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一副图画、一段声音、甚至一部视频短片,教师通过这些手段将某个情境在学生面前重现、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的事物和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主体变成课堂的主人、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写到底的单箭头授课方式。 (二)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师授课效率 粉笔黑板的模式无疑曾为教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弊端逐渐开始暴露出来。 记得曾经看过某位老师的一堂公开课视频记录。那真是相当的精彩有效的一节课,然而却有一个问题让我印象深刻:在课程开始、导入阶段结束的时候,教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 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2014-05-11 16:22:21| 分类:课题 |举报|字号订阅 下载LOFTER我的照片书 | 一、理念概述: 所谓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基本属性: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 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二、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它的关键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在此前提下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结合我县教育实际,为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体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特制订此方案。在全县推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形式、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学法的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的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的融合 2015-2016(下)黄建军 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中的应用,改变了英语课堂传统的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填鸭式教学,它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在中国,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上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语言非本土化的教学环境所带来的困难,使小学英语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英语国家文化理解和自身的素质培养上也受益良多。 一、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特殊性。 英语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上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在学习英语上,由于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而且是我们学习的第二门语言,我们缺少足够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积淀。由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多用眼睛看,多用耳朵听,多用嘴巴和别人进行互动交流,让语言在应用中找到自己的生命。小学英语教学处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初始阶段,对语言习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我们的汉语学习,汉字的读写,恐怕比英语还要难得多,那么为什么从咿呀学语到能说出完整正确的句子,我们都能达到基本掌握和正常交流?正是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这种语言环境当中。所以创设语言的文化背景至关重要。信息技术为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和应用提供了可能。 二、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它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教学中有力的好帮手,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信息技术以自己多元化的媒体呈现形式优越于其他教学媒介。它可以利用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充分展现教学容,经过信息技术加工过的教学容更加直观,生动,足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它可以更加有条理,有结构地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活动。信息技术对教学容,对老师,对学生都有很大帮助。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的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推动信息化进程的一个核心研究内容。本文 以李馨老师《秋天的雨》为例,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方式。该课 堂以智慧教室的形式展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结合,从教室环境、授课 设备、学生座位设置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与反思之处,在教学方式改变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随之改变。真正的教育信息技术化不在于设备的更新,而 在于教学与教育信息技术化深度结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学习方式;智慧教室;自主性 信息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即给传统教学带来了诸多变化,如何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成为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1]”,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整个教育发展浪潮中的关键 战略地位。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推动信息化进程的一个核心研究内容,而课堂教学是 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其教育方法能否创新、能否落到实处将 直接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 李馨老师的课身处智慧教室,运用的主要信息技术是交互式白板技术。这一信息技术主要以 电子白板为载体,以电子感应笔为主要工具,替代了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并在此基础上开发 出一些新的效用。在李馨老师的课中,从所在的环境和电子白板的使用上都体现出信息技术 和课堂教学的融合。 一、环境上的智慧教室 从电子白板的使用情况来看,智慧教室更加环保,不会有粉尘滞留在空气中,从而对学生的 呼吸产生影响。此外电子白板相比于黑板来说,其亮度大多可以适应于实时光线,也能最大 程度地减少阴雨天气对教室造成的影响。但智慧教室依然需要保留一块传统白板,这块传统 的白板主要是呈现教师的教学思路,保持教学的稳步推进。 从学生布置的座位来看,智慧教室中的学生座位依然是传统的两人一组的排排坐,但事实上 学生的桌椅是可以独立移动的,这一座位排列并没有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无助于形成 学习共同体。视频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次数较低。 因此,从环境上来说,这个教室虽然具备了智慧教室的设备和环境,但在这个视频中,从学 生的座位排列和电子白板的布置来看,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个智慧教室的优势。 二、核心电子白板的使用 电子白板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替代传统媒介,并增添一些传统媒介所没有的功能, 为教学增添趣味性和科学性,以此增加教学的张力,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这节《秋天 的雨》中,李馨教师主要运用了电子课本的形式和圈点批注的方法进行授课,在实际教学中 穿插了许多图片音频等辅助内容。 电子课本在电子白板上的投射,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传统书本的韵味,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电 子课本上不仅仅有文字,还有书本上的插图和排版方式,便于教师和拿着纸质书本的学生进 行同步教学。电子课本中包含有片段朗读这一外链,上课时能运用这一块给学生示范朗读, 给学生以美的启发,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片段朗读的准确性,这一资源对农村偏远地区 对普通话掌握不精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